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

2024-06-12

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共8篇)(共8篇)

1.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 篇一

[教材分析]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说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即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最终获得胜利。本框题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讲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日益向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不仅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整个社会的人、财、物力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合理配置和实行科学化的管理。

第二层次,讲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 首先,生产的社会化要求全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却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就表现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最后,教材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职能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指出了它仍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无产阶级要想改变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就只有通过斗争,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第三层次,讲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虽然可以得到一时的缓解,但不能根除。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了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学会历史地发展地系统地看问题的方法,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课程标准]

1、教学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基本要求:

识记: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活动:收集有关报道,证实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

[教学重点]

1、不可调和的矛盾;2、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教学难点]

1、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教法设计]

1、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等问题又有不少模糊认识,现实生活又存在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在讲解”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选择有时代气息的有说服力的事例,比如美国总统大选的起伏跌落,书上的插图等丰富的材料,做到有理有据,使人信服。

2、可以采用讨论法,例举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讨论:假设你是一个织布厂的老板,现在根据客户和市场的要求你必须生产一批彩色棉布。请问:你需要什么原材料?为此,你必须和哪些企业打交道?(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作为织布厂的老板,要生产布匹,需要棉纱、织布机器、电力、水利等能源,染色、的机器等。为此必须要和纺纱厂、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等一系列企业配合,否则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发生了新的变化,分工越来越细密。这节课来认识一下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水平,预测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预习题:阅读p28正文段、小字材料及p29第一、二正文段,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讲解新课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板书)

1、生产的社会化(板书)

提问:美国波音公司的B-747巨型飞机是由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的120所大学、1500家大企业、15000家中小企业、20多万人协作生产的。这说明了什么?(资本主义生产已经社会化了)P29

提问:请同学们举出几个你所知道的产品的生产是由多个企业、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生产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全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却属于资本家私人所有,生产当然难以完全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

2、不可调和的矛盾(板书)

1)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板书)  P29

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板书)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P29第二段)

在当代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但这是以资本家更多地榨取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前提的。

提问: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回答: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国家的本质。(P30)  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

巩固题1:阅读p29第三正文段及p29-30小字材料,思考:p30”议一议“。(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生活的任何改善,同资本家靠榨取工人血汗聚敛起来的巨大财富相比总是微不足道的。)

巩固题2:阅读P29”名言“,本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

3) 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板书)

①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一直掌握在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手里,始终代表着资产阶级,特别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美国总统小布什任命多名超级富豪担任其政府的部长,远远超过其前任政府,从而使小布什政府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内阁。在16名内阁成员中,有13人至少拥有超过100万美元的财产,而另两名内阁成员---财政部长和办公厅主任也拥有不逊于此的财产。    根据每名内阁成员提供给政府廉政公署的个人财产报告显示,除了布什本人和副总统切尼的财产外,小布什政府内阁成员的财产总计不会少于1.86亿美元。由于每个成员只需提供其财产的大概额度范围,因此真实的数字有可能更大。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布什内阁每个成员平均拥有达1090万美元的身家。   68岁的拉斯菲尔德曾在前总统福特麾下任国防部长,在从商25年后,他又被小布什召回政府任国防部长一职,据他声称,自己拥有至少6100万美元的财产。新任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同时又是美国超级铝制品公司(Alcoa)的总裁,也拥有不少于6100万美元的资产。国务卿鲍威尔自称拥有价值1850万美元的.资产,事实上人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资产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去年一年中,仅演讲费用一项他就收入670多万美元,平均每场演讲收入就为5.9万美元,同时他又趁网络公司美国在线的董事会抛售股票之际大量收购,稳赚一票。    布什的这个超豪华内阁不仅使前任克林顿总统的7名高级内阁成员相形见绌,也使他的老布什麾下的6名部长以及里根总统的7名内阁成员黯然失色。而切尼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据估计他至少拥有1400万美元的财产。

②资本主义民主始终是少数人的民主,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1886年,自由女神像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落成,它从此成为美国乃至西方国家标榜自由、民主的象征。然而,就在这一年的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罢工游行。共有六万多工人上街游行,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其中在芝加哥有四万多工人参加了游行。后来,芝加哥工人的集会运动遭到了政府当局的袭击和镇压。尽管国际上声援美国工人斗争的浪潮日益高涨,但美国政府仍然残酷地杀害了领导罢工的工人领袖。

为了纪念芝加哥工人罢工运动,第二国际于1889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规定:国际劳动者以后每年5月1日游行示威。(节选《I have a DREAM - 我有一个梦》马丁・路德・金)    我有一个梦:有一天,这个国家将站起来,并实现它的信条的真正含义:”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即所有的人都生来平等。“    我有一个梦:有一天,在乔治亚州的红色山丘上,从前奴隶的子孙们和从前奴隶主的子孙们将能像兄弟般地坐在同一桌旁。     我有一个梦:有一天,甚至密西西比州,一个有着不公正和压迫的热浪袭人的荒漠之州,将改造成自由和公正的绿洲。     我有一个梦:我的4个小孩将有一天生活在一个国度里,在那里,人们不是从他们的肤色,而是从他们的品格来评价他们。    我有一个梦:有一天,阿拉巴马州将变成这样一个地方,那里黑人小男孩、小女孩可以和白人小男孩、小女孩,像兄弟姐妹一样手牵手并肩而行。    我有一个梦:有一天,每一个峡谷将升高,每一座山丘和高峰被削低,崎岖粗糙的地方改造成平原,弯弯曲曲的地方变得笔直,上帝的荣耀得以展露,全人类都将举目共睹。

3、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板书)--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提问1:看书P31”名言“。回答:(1)本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巩固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2)材料中“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因为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提问2:阅读p29第一段小字材料,思考:p32”阅读与思考“的提示题。(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提问3:《北京人在纽约》剧中有这样一句开场白:”如果你果你爱他(子女),就把他送到纽约来吧;如果你恨他(子女),也把他送到纽约来吧“。即”纽约既是天堂又是地狱"。那么,它是谁的天堂又是谁的地狱?为什么?

富人(资本家)的天堂,穷人(工人)的地狱。因为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巩固总结]

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布置作业]

将社会主义实践分成五个板块,然后将全班向学分成五个小组,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各自的板块,课下通过报纸、书籍、因特网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

2.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 篇二

一语义分析逻辑传统的诞生与建构

综观19世纪德国语义学的发展脉络, 康德纯粹直观的语义缺陷, 尤其是他以“哥白尼式革命”为旗帜所开创的认知理论模式成为了语义学家们理论建设的基础和哲学批判的对象, 这集中地反映在语义学理论范畴的建立和意义分析思路的展开等方面。正是在对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传统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 19世纪的德国语义学开始趋向于寻求更加科学、更具合理性的语义分析工具。

1.古典哲学传统中康德诉诸于纯粹直观的先验理论成为了19世纪德国语义学发展的巨大障碍。其原因在于, 康德式的唯心论传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先验性问题的理解与概念命题和意义之间具有本质的关联, 并且语义学概念的分析是先验性问题理解的基础。因此, 步入19世纪之后, 伴随着对于康德先验理论的批判过程, 以意义和概念理论研究为核心的德国语义学开始逐步诞生。

首先, 康德认为概念和分析之间的关联并不是绝对的, 在这方面他具有典型的经验主义倾向和意义表征的物理主义色彩。我们知道, 意义和概念的本质紧密相关, 因为概念的理解就是下定义, 而定义本质上就是分析, 因此意义与概念的本质紧密相关。客观来说, 概念的明晰和确定是哲学分析的基本原则, 然而康德所理解的概念明晰性却完全依赖于心理表征, 他认为我们达到概念明晰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分析:“关于明晰, 首要的是由概念而实现的分析或论证的明晰”[1]。为了达到概念的明晰, 分析过程就必须达到某种不可分解的原子概念, 意义的理解就主要体现在概念分析的解释过程中。在此过程中, 康德划分了心理表征概念和概念本身之间的绝对界限, 然而他并没有认识到两者在心理基础上的统一性, 而这种统一性恰恰是概念分析和认识活动的基础。因此, 在康德的理念中概念与分析之间的稳固关联并没有得以确立。

其次, 康德认为综合判断并非建立在纯粹概念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就综合判断原则的基本内涵来说, 康德认为在综合判断中把概念联结起来的成分必须包含直观, 同时综合判断只有在直观强调了主体的概念时, 才具有可能性。另一方面, 康德把分析性和纯粹概念混淆起来, 然而实际上分析的基础是概念理解, 对概念的分析要求对概念本身的理解。因此, 尽管康德认为分析知识的基础是复杂性概念, 但是简单概念并不依赖于直观, 同时它也是先验知识的基础, 这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不能只根据它的结构特征或逻辑构造, 而且也必须与分析判断的基础结合起来。

再次, 康德在先验判断基础的考察中强调其存在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对客观性的考察。康德认为分析与综合的区分是概念分析的结果, 分析借助于意义在逻辑上具有真值, 同时概念只有通过分析的过程才能为知识奠定基础。此外, 判断的分析性与概念分析之间的关联并不是直接的, 概念分析是分析判断得以实现的途径。这样, 康德把概念理解中分析和综合的区分应用于判断, 但是分析性与先验性的区别在于它并不具有真理的必然性。因此, 先验真理并非建立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先天判断的基础上。在这里, 康德把知识的语义基础完全归诸于范畴分析, 但是在此综合判断的语义基础问题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总的来说, 康德认为综合判断并非建立在语义学的基础之上, 这样意义问题就成为了理解的核心和关键。同时, 康德的先验性理论也构成了概念判断命题发展的障碍, 这就意味着语义学的发展必须摒弃先验哲学和唯心论的思维桎棝, 而这也正是19世纪德国语义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2.新康德主义的逻辑观为语义分析的形式化走向奠定了基础。随着19世纪非欧几何等精确性算术科学的提出与发展, 人们开始反思命题直观性的思想基础。在德国古典先验哲学趋向于瓦解的过程中, 新康德主义仍然选择了康德的纯直观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 这不可避免地构成了其局限性所在。与此同时, 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在康德先验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语言形式纯粹逻辑构造的设想, 为现代规范语义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首先, 马堡学派强调感性直观与逻辑思维之间的紧密关联。我们知道, 在先验认识论中, 康德承认了时空结构作为感性形式的先天性, 但是也隐含了对感性内容客观性的理解, 其原因在于自在之物对于感性形式的作用。在马堡学派看来, 感性事物是由纯粹思维产生的主观构造, 思维规定了事物的形式和结构, 因此感觉与思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在这里, 认识作为思维形式并非源于感性知觉, 而是建立在内部的抽象思辨过程中。因此, 柯亨认为, “感性知识并非先于逻辑, 思维的原因在于自身, 而不在其外”[2]。在这里, 马堡学派实际上是主张通过严格的科学理性将精确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康德批判哲学相结合, 这也体现了新康德主义的一大普遍特征。

其次, 马堡学派在意义理解的过程中, 强调纯粹逻辑方法论的建构, 坚持语言与世界绝对二元对立的狭隘语义理论, 认为意义的真理性就存在于逻辑分析的过程中。同时, 马堡学派的逻辑主义特征还表现为“反心理要素”的倾向, 为此赫尔茨海指出:“在马堡学派看来, 认识批判的有效性在于排除认识中经验和实证的心理要素”[3]。另一方面, 在纯粹思维的结构中, 逻辑范畴具有先验性, 同时逻辑的结构与世界的结构具有统一性, 因此逻辑原理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这样, 在康德先验式的逻辑构造中思维与认识对象的结构具有了同一性, 逻辑的结构与世界的结构也就具有了对应性。

由上可知, 马堡学派逻辑方法论的实质就在于用逻辑的结构来阐释世界的结构, 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知识的逻辑分析, 并且力图为科学理念和经验判断奠定绝对化的逻辑基石。从德国语义学后来的发展来看, 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语义分析的逻辑形式化构造与逻辑实证主义的主张不谋而合, 其共同的实质就在于主张将逻辑语言作为科学描述的基础, 进而把经验事实的研究还原为理性的物理分析。

3.弗雷格的语义学理论开创了逻辑语形分析的历史传统。在语义学发展史上, 弗雷格最大的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形式逻辑纯粹数学规则推演的历史传统, 在逻辑与意义之间建立了有效关联, 并且把意义的理解建立在稳固的逻辑基础上。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意义分析和逻辑主义纲领被后来逻辑实证主义的发展所继承, 成为他们科学阐释和分析的重要手段, 对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也使其成为了德国现代语义学发展史上奠基性的历史人物。

首先, 弗雷格针对传统形式逻辑中的范畴类型提出了逻辑推理和证实的基本原则。历史上, 形式逻辑主张主谓结构的区分, 弗雷格则用功能和对象的区分代替了主谓区分, 他认为系词作为非饱和性 (unsaturatedness) 概念中的组成部分并非是连接主谓的独立要素。同时, 在自然语言的句型中, 词的关联与概念结构并非完全对应, 其中也包含了非表征特征的事实和要素。在这里, 弗雷格实际上是认为思想中的逻辑和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无关。他认为只有“表征意义的符号”及其相关的符号关联才有意义, 为此他认为“必须严格地把心理和逻辑的东西区分开来, 把主观和客观区分开来”[4]。这就是说, 客观表征区别于主观表征的原因就在于它主要体现在联结基础上的功能, 由此弗雷格的这种语义态度就构成了其知识论的基础。

其次, 弗雷格提出了意义问题的研究, 强调意义与逻辑真值的关联性。我们知道, 命题理解的功能在语义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 意义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哲学的重视。弗雷格的转变就在于他把命题态度看作实体的存在, 认为理解并不是考察命题态度的有效方式。同时, 意义与实际事态并不等同, 而是与世界中的真值紧密相关。在这里, 由于语法单元并不包含命题意义的基础, 而是与世界中的真值特征相关, 因此具有真值的意义一定是某种确立关联性的机制。

再次, 弗雷格考察了概念起源的基础以及指号、意义和指称的关系。在弗雷格的语义学中, 概念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它与可能判断内涵的理解密切相关。弗雷格认为, 概念的形成是从判断开始的, 它具有多种指称的解释力, 并非源自于抽象。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弗雷格把从判断到概念的推理过程看作某种数学程序, 而不再简单地把表层语法和主谓形式看作概念分析的工具。此外, 弗雷格认为“意义、指号和指称之间的关联在于意义对应于相应的指号, 指称对应于相应的意义, 然而与指称相对应的指号并不一定具有唯一性”[5], 这表明弗雷格的语义学已经内在地融合了意义理论和指称理论, 这是语义学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综上所述, 弗雷格的语义学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在现代逻辑和精确性数学分析工具兴起之后, 语义学家们力图在客观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完善的语言分析工具的迫切愿望, 这使其彻底地与传统语义学主观主义和心理主义的狭隘性划清了界限, 同时他所采取的逻辑语义分析的策略和手段也鲜明地标示出了现代语义学发展的典型面貌与主要特征。

二心理语义分析和语义意向性的提出

19世纪德国语义学的发展同时受到德国思辨哲学传统和心理哲学的影响, 对于词的意义开始在心理表征中去寻求, 把意义看作是与词相关联的心理表征。同时, 受到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影响, 语义学家们开始将意向性分析与意义的理解结合起来, 开创了意向性语义分析的先河。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心理语义性和语义意向分析之间具有直接的关联, 因为意向性研究涉及心理内容的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意向性问题就是心理内容问题。另一方面, 意向性问题本身不是心理现象最根本的属性, 而心理状态则是由于具有特定的心理内容或语义性才具有了意向性, 因此“心理状态的意向性根源于心理表征的语义性”[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对19世纪语义学发展中的心理语义分析思想和意向语义分析理论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梳理, 就显得尤为重要。

1.意义的心理表征和心理语义分析。从本质上来说, 科学语义学的建设必须回答意义与心理的关系以及意义与表征系统的关联问题。我们知道, 心理状态借助于心理表征表现为命题态度, 而命题态度是主体与心理表征的心理语句关系, 同时心理表征的语义属性意味着心理语句也有意义和真值条件, 这种命题态度的根本特征就是心理语义性。在这里, 心理语义性的问题就是意义问题, 因此19世纪德国语义学家们自觉地从心理表征的状态出发, 对概念和意义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

首先, 语义学家们在康德表征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心理学的方法和原则, 为语义学的概念和范畴赋予了新的理解。Resig认为, 意义可以理解为某种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之间特定类型的关联决定了意义的变化。Hey认为语义学建立在心理学方法的基础上, 为此应该分析语义现象的心理类型和原则, 这样才能确立语义学的科学性。赫尔伯特 (Herbart) 认为, 与心理学相关的事实应该得到解释, 它与感觉印象的观念和表征心理状态的相互作用有关, 统觉范畴只是一种心理的能力。伍德特 (wundt) 则强调了态度和行为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认为语言是心理活动的外化, 我们只有通过心理内部活动的外部表征, 才能实现对统觉内在过程的理解, 同时只有通过对语义现象的心理过程的分析, 才能实现概念意义的理解。由上可知, 19世纪语义学家们在意义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已经自觉地融合了心理状态和心理表征的理论, 这就不仅打破了康德先验逻辑的独断论, 而且为意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在科学性上可以突破的途径。

其次, 语义心理主义建立在经验主义立场之上, 这种心理学的经验论不是把语义分析看作是心理表征理解的基础, 而是将心理状态和过程的理解当作语义分析的基础, 这既是其立论的前提, 同时也是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所在。赫克特 (Hecht) 认为, 心理学方法是语义分析的重要基础, 其中经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心理活动中包含了当经验对象与显现相关联时由心灵产生的新的意义。拉扎鲁斯 (Lazarus) 则强调语言是一种客观心理的构造, 是一种普遍的集体心理活动的系统结果, 这种系统性区分了不同的客观心理和语言, 因此语义学应该研究这些系统的运动和转换。总体来看, 心理主义语义学把心理分析当做科学认识的重要工具, 然而心理学本质上是以事实为基础的经验科学, 它以作为事实性存在的共同体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语义心理分析的基础也必然是共同体存在的事实。

再次, 语义学的心理分析在意义理解的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一种心理“纯粹化”和绝对化的趋势, 而这种心理活动的结构并不能完全解释逻辑的构造和概念规律的形成。斯坦达尔 (steinthal) 企图用纯心理的机制替代概念的逻辑分析, 为此他把概念区分为感觉、直观和表象等三个层次, 直观将感觉加工为表象, 表象作为心理简单层次是一种直观的直观。在语言的发展中, 纯统觉具有重要意义, 统觉既构建了意义, 也可以产生不同概念, 这样在统觉基础上形成的词语便具有了新的感知能力, 产生了意义的外延, 因此词语的意义和形式是实现统觉的一种工具。值得一提的是, 胡塞尔早期也持这种心理主义立场, 为此还曾受到弗雷格的批评, 因此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对这种意义的心理主义进行了反思。他认为, 心理主义的关键在于它没有理解本质直观的明证性是本质自身“原本的被给予性”[7]。由此, 明证性被当作了心理实在的感觉, 结果是混淆了逻辑关联与心理实在的联结。

总而言之, 我们在这里对19世纪德国心理语义分析的思想进行总结, 其目的在于说明在近代语义学诞生和发展的初创阶段, 语义学家们对于意义和概念理解的界域是相当广阔的, 其中注重语义学理论的心理建构是其中一大重要特征, 尽管它作为一种分析的手段和方式还并不完善, 存在种种缺陷, 但它至少从理路上证明了心理分析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科学理论的构造和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被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所忽略的一大领域, 同时也是当代语义学的发展必须倍加重视的一个方面。

2.在语义学的意向性分析过程中, 19世纪德国意向理论的发展明显受到了奥地利心理学家布伦塔诺意向理论的影响, 对此这一时期意向理论的代表人物如胡塞尔和梅农 (Meinong) 等人也正式予以承认。其中, 胡塞尔是意义与意向分析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将意向性理论与语义学分析结合起来, 一方面使得语义学分析成为意向性理论进一步展开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使得语义学的发展不再局限于逻辑语形分析的狭隘视域, 从而开辟了意向语义分析的路径, 为语义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空间。

首先, 胡塞尔考察了作为意向性语义分析基础的知识对象和心理分析的关系, 这与19世纪之前的认识论形成了很大差异。我们知道, 17世纪德国的莱布尼兹曾经认为, 对对象的理解没有必要直接将思考付诸于实践, 而只需拥有这种思考力, 这种能力不仅是感知能力, 而且包括我们不必通达事物而表征事物的方法。康德也认为, 为了表征的目的, 表征本身与它的对象具有同晶性。布伦塔诺曾经认为, 心理状态的导向性产生对象的意图, 同时意向性强调了意向语境中的语义学。胡塞尔则认为, 数学知识的精确性是有限的, 我们可以理解具体的事物, 但对于抽象事物却很难把握, 其原因在于表征的心理经验并不把对象当作隐性内涵包括在内, 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对事物的意向。由此, 胡塞尔对于语义真值的理解就摆脱了二元对立的逻辑观, 倾向于对真理的直接把握。其原因在于, 意识活动既是认识的基础, 同时也是意向活动的结果, 因此认识的真理性无需辩护, 是一种本质直观的显现。

其次, 胡塞尔认为意向行为本身具有意义, 是语言意义的基础, 这就使得胡塞尔的语义理论与康德的理性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胡塞尔认为意义具有三个层次的要素:1.具有意义的行为——意向性。2.此类行为的内容或表征的意义。3.此类行为的对象或者表征的客观性。其中, 意向行为乃是指意识活动本身, 意向内容则是指意识活动的意义, 而对象则包括观念和实在的事物。同时, 语言的意义在于它表述了说话者意向行为中的意向内容和说话者的表述意图。为此, 胡塞尔反对实用主义把意义与实现意义的行为相等同的做法, 认为命题的意义与主体的行为无关, 只有意向性才具有决定作用。

再次, 胡塞尔在逻辑理性主义反叛的基础上将意义理解的意向性分析过程与现象学理论的展开紧密结合起来, 他的现象学还原作为一种哲学“语义上升”的过程, 为20世纪现象还原方法论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意向结构中, 胡塞尔强调直观和体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命题的意义源于以体验方式获得的意识行为本身, 具有一种自明性。同时, 意向与意义是一种通过内省而实现的客观性的先验性原则, 这种所谓“内省”就是一种在主观知觉之外的先验式思维。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反思以考察我们意识活动中直接呈现的经验, 同时意向性意义的显现也就成为了现象学分析的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意向活动的构造达到对象事态的理解。

概而言之, 以胡塞尔为代表的德国19世纪意向论者, 力图在意义分析的过程中对意向性的本质特征和结构属性进行阐述和说明, 从而使得语义和意向性具有了内在的关联。同时, 胡塞尔在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基础上所引入的现象学方法论路径, 拓宽了意向性的研究领域, 深化了意向性分析的理论体系。从现代语义学的视角来看, 意向性分析本身就是语义学理论中的重要领域, 它消解了理性论和感性论的冲突, 超越了单纯逻辑形式的分析, 为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终结之后心理学的回归和语言学的转向奠定了基础, 并且进一步成为了当代语义学成长和前进的重要生发点。

三语义学的语用分析和语境思维的产生

站在当代科学语义学发展的立场上, 回顾德国语义学演变的历史趋势,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语义学家们在科学思维与科学理性逐渐成长的过程中, 不断地为语义学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其语义分析思维的触角是灵活的, 所倚赖的背景是广阔的, 他们并没有把语义学狭隘地局限于概念范畴的演绎和扩展, 而是自发地选择了语境作为意义理解的基石, 从语义学逻辑形式化的建构到心理意向的分析再到“语用语义学”概念的提出以及文化历史背景中的语义建构, 其中越来越鲜明地彰显出在语境视野中语义分析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

1.命题语境在意义理解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命题语境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语义学家们一直认为词语是语言构造的原子要素, 弗雷格则敏锐地意识到了只有判断句型即命题才是意义构成的基本单位。弗雷格的这一思想也直接启发了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命题以及命题与事实关系的思想, 并且影响到后来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意义理论和证实标准。

首先, 弗雷格认为, 概念与对象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固定的, 只有在命题语用中才具有确定性, 其中命题语境对于意义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说, 词语和句子是隶属关系, 词语意义的表达要由作为整体的句子来决定, 词语的功能体现在句子的语用中, 由此句子或命题便具有了原子要素的意义。弗雷格认为, “必须在句子的语境中考察语词的意义, 而不能孤立地研究语词的意义”[8], 这就意味着在句子中, 我们不能孤立地研究词的意义, 而必须在语词的关联中分析句子的意义和思想。

其次, 弗雷格主张用意义的语境原则来取代意义的指称理论。他认为意义的指称理论是相当局限的, 尤其是在涉及到诸如数和逻辑的抽象对象时显得并不适用, 更为严重的是意义指称理论有可能把虚构的心理表象同所指称的对象混淆起来。在逻辑语形的构造中, 对于分析命题中所涉及的词的意义, 我们是根据规律和定义来理解的。由于定义和规律必然要用句子来表达, 所以只有在句子中才能弄清楚分析命题所涉及的概念的意义。在此单纯的追问其所指称的对象并没有意义, 只有通过分析它在句子中使用的语境才能了解它们的规律和定义。

再次, 弗雷格强调句子意义的真值与世界的实际事态相关。在规范语义学和自然语言语义学的理论对立和关联中, 弗雷格一方面认识到日常语言的缺陷和他所建立的以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为基础的理想语言的完善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他也充分意识到理想语言不能取代自然语言的全部功能。为此, 弗雷格探讨了语句的认识价值和真值的关系问题, 他认为句子的意义在于它的真值, 这种真值并非由意义单独决定, 而是和意义与实际事态关联的方式有关。

总而言之, 从命题语境的分析过程来看, 弗雷格语义学所采取的基本态度是开放的, 他所理解的意义理论也区别于纯粹哲学逻辑分析的范畴。在这里, 意义构造实际上就是语境构造, 意义的内涵空间超越了逻辑语形的构造, 在语形、语义、语用相结合的语境平台上达到了意义的沟通与交流, 这充分显示了在语境中诸多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2.人类历史和群体文化是语义阐释和理解的基本背景。

在人类发展的长期历史中, 语言是人类思想和知识的载体, 它与人类思维和实践的发展同步, 因此语言本身就是包括历史、文化和自然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综合体。在历史和文化系统中, 语境包括形式表征和心理意向等多种要素, 因此语言命题的基础是文化和历史的存在。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上, 德国语义学发展过程中这种理论趋向的形成, 既与德国古典哲学人文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同时也与19世纪以“主体回归”为口号的新康德主义思潮在语言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和渗透不无关联。

首先, Resig认为语义学的基本规范与人类思维的一般原则相关, 为此他强调在历史中研究文本的必要性。Resig认为词汇具有意义的特性, 但这种意义既不依赖词源, 也不依赖句法规则, 因为这种意义不仅由表征一个观念的功能构成, 而且也由一般语言状态和依据一定方式的词的使用决定。另一方面, Resig强调语言是一种历史和群体的产物, 通过社会群体中人的交际而进行扩展, 并且其演化受制于语言的使用, 因此在意义的理解中存在着历史动因以及文化和社会的因素。在文化中, 概念的指称发生转换而产生新的指称和术语, 因此语言的历史是一种共时态的语言使用现象, 这种语用的阐释就为意义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其次, 斯坦达尔 (Steinthal) 强调了语义学研究中历史事实的基础性作用。他认为, 语言的演化包括表征的历史以及建立在语义学基础上言语的历史。在人类语言从简单反射到抽象语言的转变中, 语形和语义的分析都与人类的认识过程相关。总的来看, 人类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拟声词阶段、词源学阶段和纯粹指谓阶段。其中, 最重要的是抽象纯粹的指谓阶段, 其特征在于语言的使用抛弃了对于元初意义的探索, 也就是说词语在命题的表述中本身并没有意义, 而只有在语用中确定的表象或意义才能够得以应用, 从而完成认识的过程。

再次, 拉扎鲁斯 (M.Lazarus) 在意义理解的过程中提出了历史语义学的概念。他认为意义的真值只有在整体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才能确定, 语言是人类的“客观”心理表征, 在历史中它处在一种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就语言本身而言, 它是建立在人类历史活动基础上的系统活动, 其中源于言语历史的系统性可称为自然系统性, 源于科学的系统性可以称之为人工系统, “我们必须研究这种系统的历史演化, 因此只有历史语义学才能揭示心理的内在活动”[9]33。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拉扎鲁斯实际上是在意义转换的过程中否定了语言是一种绝对确定思想的简单表征, 进而凸显了在个体之间交流过程中对意义的建构。

总体而言, 德国语义学发展中这种将意义的内涵与历史或文化的语境相关联的态度与方式是有意义的。任何语言形式都不是空洞的存在, 任何意义的形成也不是脱离时空历史的虚构, 语形的构造要依赖于语用的推演, 语义的理解也要满足语形的需要, 同时语境的整体系统性也决定了思想表征中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结构。这种语境系统性为意义的理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体现出其社会交往和文化价值功能, 由此使得意义的理解不仅包含了语义分析, 而且包含了文化历史的语用, 进而这种意义的语用分析过程也为意向和语境奠定了物质基础。

3.具体的公共生活实践和有效的个体交流是意义理解的重要环节。

本质上, 语境是以实现人类交流为目的而存在的一种认知结构, 语境构成了公共实践的具体形式。从德国早期众多语义学家们语义分析过程的展开来看, 朴素的语境整体论视野已经萌芽或者得以应用。在语境整体论的视野中, 语形、语义和语用具有内在的关联, 意义的理解就建立在交流和理解的基础上。在这其中, 逻辑形式化的演绎不再具有绝对性的意义, 命题真值的判断也不再仅仅依赖于与命题关联的语境存在, 而是紧密地与整体语境中的实践经验相关。在这一点上, 我们必须承认, 它不仅标示出了德国早期语义学所理解的语境平台的开放性和所投射的语境视野的科学性, 而且也充分启发了当代世界语义学发展的趋向和未来前进的道路。

首先, 瓦格纳 (Wegner) 在语言交流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意义理解的“语言生活理论”。他认为词语本身并不具有意义, 只有在完整的语境中以及主客体的理解中才能获得意义, 同时语用先于语义和句法, 而意义和语法都源自于交流。语言的功能性作用在于, 语言的交流超越了纯粹的词汇语义学, 从而使得言者和听者在语用语境中以一种互动的关联实现意义的理解。在他看来, “个体的存在属于表征的社会群体, 个体之间具体意义的交流和活动具有典型的意向性和目的性”[10]——我们可以看出, 瓦格纳所理解的作为意义基础的语境已经将具有能动性结构的主体包括在内, 并且力图在自然语言意义的语用建构中实现逻辑性和意向性的整体统一, 从而使得语境的推演逐渐成为意义理解的基本背景。

其次, 保罗 (Paul) 的语义学在意义分析的过程中也涵盖了系统的语境因素。为此, 保罗区分了一般意义和具体意义, 所谓一般意义是指具体意义的共性, 而具体意义则建立在一般意义的基础上, 包含了讲话者的意图, 在语境中被阐释和重构。他认为, 这种具体意义的语境依赖性表现为依赖于某种由听者和言者共同拥有的背景、先于言语的内涵以及具体的言语场合等因素。他说, “具体意义是一般意义的衍生, 具体的意义只能指称某种具体的事物, 而一般意义则指称抽象的事物”。[9]91在这里, 保罗清楚地意识到了词语的内涵和界限是变化的, 因而意义也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在使用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

再次, 额尔德曼 (K.O.Erdemann) 提出了意义交往和理解的网状结构理论。他认为在日常语言中, 我们对于词的意义的描述仅仅是一种线状网络, 并不是完全固定的, 它根据外延来界定, 这种界定的途径不仅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指称, 而且也是通过对语言使用者定势思维的指称来实现的。在使用过程中, 词语通过与句子中其他词语的关联而得到意义的明确,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具体语境中个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此, 额尔德曼认为, 我们必须理解词的价值, 即词的经验建构, 同时也必须结合各种语境类型以及说话者的立场和行为——在这一点上, 额尔德曼对后来奥格登 (Ogden) 和理查德 (Richard) 意义分析的语境理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德国语义学发展的总体态势与其后逻辑实证主义 (在德国以柏林学派为代表) 兴起的时空承续和内在历史逻辑关联来看: (1) 自康德开始所强烈突出的哲学分析传统所强调的对于概念和逻辑的重视成为了逻辑实证主义语义理论的纲领和旗帜, 由此逻辑实证主义所主张的形式规范传统在先进的自然科学理性工具的指引下越来越倾向于对语言的分析和对数理逻辑的推崇。 (2) 从19世纪开始迅速扩张和膨胀的科学革命 (如物理学和数学的变革) 所带来的对于“精确性”和“实证性”工具方法的过度迷恋, 表现为重视经验操作和经验观察, 这种思维倾向在19世纪的语义学研究中已经逐渐渗透和渐趋深化, 而随后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则进一步将其纯粹化和极端化, 由此意义确定的标准和“科学主义”的证实性紧密关联起来, 命题的意义只有在逻辑的证明和实证的观察中才能具有有效性。 (3) 尽管19世纪德国历史科学和精神科学所研究的语义主题和范围是宽广和丰富的, 但是它从根本上并未被逻辑实证主义的严格“科学”纲领所采纳, 在其中意义确定的心理分析、历史考察和社会学探索成为了空白。因此, 在德国尽管对于意义分析的语用和语境理解已经具备了19世纪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 但是同一时期“语境”意义分析的理念尚局限在语言学的界域之中, 在逻辑实证主义理论建构中意义的“语境”分析与社会和文化的因素也自然保持着严格的距离。

综上所述, 在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 同时以严格主客二元对立为特征的语义分析理论走上20世纪现代语义学发展的历史舞台之前, 德国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语义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是丰富的, 理论分析的过程是深刻的。在此过程中, 意义的理解不断远离词源学的关联而接近于语用语境的分析, 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及其内在意义逐渐被看作是整体思维中的结合物, 同时语境要素分析的整体性和公共实践的具体性也逐渐取代了严格的逻辑推演。在德国古典哲学高度发达的抽象逻辑思维和深厚人文精神的氛围中, 这一时期德国语义学的发展同时紧密结合了同时代最新科学分析的理念和手段, 从而使其不仅站在了同时期欧洲乃至世界语义学理论发展的前列, 而且引领了德国现代语义学分析的崭新旗帜, 成为了德国现代语义学崛起的先声, 并且跨越时代为我们当代科学语义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材料和分析路径。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 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0.

[2]Hermann Cohen.The Logik der Reinen Erkenntniss[M].Berlin:Hildesheim Press, 1902:12.

[3] (德) 赫尔茨海.新康德主义中的认识论与逻辑[M].哥尔腾堡, 1980:10.

[4]弗雷格.算术基础[A].王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9.

[5]Frege.On Sense and Reference[A].Schick P, Clark M.Ox-ford:Blackwell&Mott Press, 1981:58.

[6]Fodor J.Psychosemantics or:Where do Truth ConditionsCome from?[J].Lycan W.Mind and Cognition.Basil:Blackwell, 1990:313.

[7]胡塞尔.逻辑研究[M].倪梁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49-51节.

[8]Frege.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M].Translated byAustin J L.Second Revised Edition.NewYork:Harper andBrothers Press, 1960:22.

[9]Nerlich B.Semantic Theories in Europe 1830-1930[M].Amsterdam:Benjamins Publication Company, 1992.

3.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 篇三

关键词:民族主义;极端主义;全球化

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高峰已过,但余波犹存

世界格局剧变对民族国家造成的强烈冲击效应已在20世纪末达到最高点,在21世纪以国家裂变、民族分离运动为特征的政治民族主义将呈弱化趋势。尽管民族主义浪潮引发的分离倾向今后仍然存在于某些地区和国家,危害地区和平与国家安全,但是在国家裂变集中发生地带,诸多转型国家在经历了理念、信仰、意识形态的普遍混乱状态后,经过激烈振荡和民族国家的重新调整,总体上各国政局和经济在向平稳方向过渡和发展。[1](P.15)这一局势对民族分离主义将起到阻遏作用。而且,从国家构成上来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不到20个,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估算得更少,他认为“在当今全世界的一百八十多个国家中,真正有资格宣称其国民皆隶属于同一族群或语言团体者,不会超过十二国”[2](P.218)。这就是说,同一血缘和文化渊源的族群或民族与国家完全重合是不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也不可能。因此,从前景上讲,民族分离运动不可能无休止地大规模进行下去,高潮过去之后分离运动将减缓和衰退。从理论上讲,全球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它所倡导的兼容性和融合性是与民族主义的排他性、孤立性相悖的,因此民族主义终将要在社会的发展中趋向衰落。

目前,原苏东地区民族主义引起的国家裂变基本停止,车臣危机也得到控制,除波黑国家存在进一步分化的可能外,其他要求独立的地区难以再起高潮,分离主义运动也在回落。前苏东地区作为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起源地,基本上将沙俄扩张、苏联统治时期积累的民族主义积怨释放完毕,不会形成新的民族主义冲击波。[3](P.37)在世界范围看,殖民主义和冷战对抗造成的国家和民族分裂局面也随着越南、德国和也门的统一而逐步消除。虽然,要求民族分离的民族主义运动依然存在,如土耳其的库尔德人问题,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和非洲部落主义等,但现在的民族冲突往往带有地域或局部性质 ,一般不致引发广泛的连锁反应 ,而且这些民族运动的主要追求目标亦不甚明确,有时是为了改善民族处境,有时则干脆为了发泄民族愤懑,完全谋求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已不多见。

因此,在21世纪,民族主义的斗争锋芒有可能发生转变,更多地以文化民族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面貌出现,即在现存国界内争取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谋求更多的经济权益以提高本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主导民族的发展差距。[4](P.59)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这些问题再次引发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浪潮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所以,21世纪国际格局不会因民族问题发生明显的改变,政治民族主义将显著减弱而让位于经济的特别是文化的民族主义。[5](P.19)

二、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上升

在21世纪,民族主义浪潮虽然高潮已过,但并非已经完全消失。当以国家分裂和民族对立为特征的政治民族主义逐渐冷却后,以贸易争端和区域经济为特征的经济民族主义以及以保护、复兴民族或本土文化为特征的文化民族主义开始显现出来,并呈现出上升之势,而且这也势必成为民族主义在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从经济角度看,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在发展阶段上各个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即一个民族在完成自己取得独立的历史任务后,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经济才能使自己真正地站起来。[6](P.66)而在21世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原本就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国际贸易中诸多不平等因素以及不合理的国际贸易旧秩序等原因所导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经济民族主义不仅表现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对抗中,在发达国家之间,由于国际贸易体系中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商业和贸易争端也更加严重。为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很多国家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组建区域、次区域经济共同体,在区域联合中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使地缘、语言相近的民族国家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式实现地区整合,地区民族主义由此得到加强。[7](P.15)

在文化方面,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多样性的一个表现和基础,也是一个民族保持其自身特点的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民族主义固守的是语言、信仰、习俗等,所以不免会带有保守和偏激的色彩,因此文化民族主义往往“反映了一种认为本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精神高于优于别人的居高临下的态度。”[1](P.117)一体化的进程中,政治的冲突相对淡化,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特别是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卷入了交汇和冲突的汪洋。服装、流行音乐、影视节目等文化产品跨越国界,超越民族传播,使人类的共性在增多,但文化载体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反映的价值观念难免会与被传播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冲突,各种传播进来的新奇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文化民族主义自身的“骄傲感”也会产生冲击,由此而引起的民族主义反应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有表现。

文化民族主义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中往往有不同的反映。一般而言,落后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往往带有很强烈的防卫心理,由于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无法与更为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只能以一种文化方面的“优越感”来保持或恢复民族自尊心。所以,落后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在脆弱的心理防线后面掩盖着的往往是无法在其他方面与发达国家进行较量的自卑。相反,发达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那就是利用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优势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输出”,即所谓的“文化殖民”[1](P.66),在实际的国际政治中,它表现为西方国家处处强调或体现其“正统”性的文化意识。[10](P.8)而发展中国家出于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就极力抵制外来的,特别是美国等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注意振兴本土文化和清除老殖民主义对文化的影响,这在中东和一些非洲国家尤为明显。

但总的来说文化民族主义本身不带有分离主义色彩,只有当它与政治相结合或被分离主义势力利用后才会引起暴力和战争,显露出它的破坏力。而且文化民族主义的特性使其不会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很快改变,进入21世纪后将继续存在。但表现形式会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特征以及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特点,带有沙文主义色彩、殖民色彩的文化民族主义因其市场的萎缩将趋向弱化,“爱国主义”则在各种条件下变换着形式将文化民族主义不断地包装和更新。[11](P.16)

21世纪,经济和文化民族主义的上升是必然趋势。可见,一个民族的民族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而围绕着这些重点,民族主义也就往往强调自己不同的层面。[12](P.67)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由于这两种民族主义相对政治民族主义都比较温和,所以它们的上扬一般不会采取激烈的表现形式。只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避免民族主义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激化。

三、民族极端主义趋于平静

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一大特点就是民族分离主义与极端宗教的结合,由于极端宗教和恐怖组织联系紧密,经常以暴力和恐怖主义的形式出现,并以分裂国家为目的,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极大,所以一直是政府重点打击对象。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不断调整,原本空缺的意识形态逐渐回归,政府和人民也都找到自身的政治定位,政府的控制力不断得到加强,在与极端宗教势力的对抗中逐渐占据了有利地位。加之人民对暴力事件和恐怖主义的痛恨,极端宗教和恐怖组织越来越不得民心,其活动空间也不断受到打压。例如,在车臣问题上,俄罗斯通过不断的武装打击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了车臣地区的极端组织和他们的分裂行为。通过这种强硬的行动也在心理上震慑了其他分离主义势力。在武装打击的同时,政府积极与极端势力展开谈判,争取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民族问题同样起到平息民族极端主义的作用,印尼的亚齐分离主义运动、西班牙的“埃塔”组织和英国的“爱尔兰共和军”等都开始与政府打开了谈判之门。

20世纪末期,由于欧美国家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移民增多等原因造成国内政局很不稳定,使极右翼政党和新法西组织一度甚嚣而上,出现了诸如俄罗斯的“日里诺夫斯基现象”、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入阁、欧美国家排外、暴力迫害事件频繁发生等现象,成为历史的逆流。进入21世纪,由于国际形势和欧美国家内部经济状况的好转,各国都加强了对新法西斯组织的打击,例如德国对“光头党”等各类法西斯组织严加控制和打击的措施颇有成效。在世界范围,人们对历史上极右翼势力和法西斯主义造成的危害深恶痛绝,这种痛恨加深了对现实中心法西斯主义的警惕和不满,从而在人们的主观意识和社会舆论上控制了极右翼势力的上扬。

从长远看,极端民族主义和各种民族主义情绪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它依然会通过各种形式干扰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发展。但总的说来,“民族间的差异—碰撞—冲突—重构—聚合—融合,这是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辩证规律和总的趋势”[13](P.59),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各民族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不断交流融合,这种逆流势力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的新世纪,必定不会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形势的主流势力。

参考文献

[1]卫灵.当代民族主义透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4).

[2]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郝时远.战后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五大发展趋向[J].国际经济评论,1996,(11).

[4]程人乾.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纵横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

[5]郝时远.动乱冲突愈演愈烈——世纪之交世界民族问题的态势与走向[J].21世纪,1996,(6).

[6]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J].史学月刊,1998,(6).

[7]卫灵.当代民族主义透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4).

[8]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版社,1995.

[9]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J].史学月刊,1998,(6).

[10]雷勇,刘忠山.论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新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5,(2).

[11]卫灵.当代民族主义透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4).

[12]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J].史学月刊,1998,(6).

[13]程人乾.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纵横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

4.电子政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篇四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尽快建立办事效率、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电子政务,促进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已成为政府适应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前提。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综合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现代数字技术,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和透明度,实现协同工作、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转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在互联网上建立起开放的交互式管理和服务系统,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实现政府内部自动化、无纸化办公,实现办公现代化、业务规范化、信息资源化、决策科学化,树立高效、廉洁、公正、开放的政府形象。

一、电子政务及其发展现状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二)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其初步成效

1、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初步成效

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电子政务代表了全球电子政务的最高水平,进入了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电子政务所采取的措施和发展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下面,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为例来说明电子政务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①美国。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先驱,也是被公认的政府网站健得最成熟,电子政务开展得最彻底的国家。早在1994年,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提出“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的报告,强调美国应建立注重公民服务导向的服务型政府。2002年底,布什总统签署了“电子政务法”,建立了“电子政府专项基金”,并建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总统管理委员会,经过多年实践,美国政府在法律、组织机构、资金渠道及思想意识上形成电子政府全面的信息资源体系和较为完整的电子政府管理体系,使美国的电子政务真正走上了正轨。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和州一级政府已经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站点。美国的政府网站内容非常丰富,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将一个个独立的网站连起来,做到网网相联,以便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美国佛瑞斯特研究公司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到2006年,美国各级政府将从互联网上收取15%的各种税费,同时从网上接受3.3亿份来自企业或公众的各种申请和报告,各级政府也将会在网上推出1.4万种网上申请服务,为公民提供完善的服务。

②加拿大。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在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和互动方面做得丝毫不逊色。1999年,加拿大总理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府战略计划——“政府在线”,2004年底实现政府所有的信息和服务全部上网。

③英国。1994年开始进行“政府信息服务”实验,英国政府先在互联网上建立“英国政府信息中心”,为用户提供政府、学术机构、企业等网址查询。2005年为每个市民提供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为此,政府责成每个部门和机构制定自己的电子政务策略,与有能力的技术公司建立伙伴关系,电子政务发展走向成熟。

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初步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多项信息化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我国以“金”字头为代表的多项信息化工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9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金桥、金关、金卡、金税和金盾等信息化工程,目前已发展到12项。其中1999年的金关工程就已实现银行、外汇管理机构以及海关的计算机联网,在关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税工程也已顺利完成首期工程,建立了税务系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查系统。这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建设大大推动了我国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得相关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得到极大的推动。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同年又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5年规划,明确规定了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并着重建设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政府系统的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这些举措大大加快了我国海关、税务、公安等部门的电子政务进程,对我国信息化进程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②政府上网工具初具规模

在各“金”字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从1999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了政府上网工程。到2001年,全国绝大多数的管网建设已经就绪,且大多乡级以上政府都设有站点,并通过网站,向社会发布信息,有的还开始提供在线服务。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政府上网工程,目前全国已经有2200多个政府网站,大多数政府网站都已实现了通过网络向社会和公民发布政务信息的功能。

③部分地区和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各地在推动电子政务方面正在全面起步,北京、上海、广东以及国务院一些与“金”字号有关的部委等,其电子政务发展步伐较快。目

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部署已经完成,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整体思路越来越清晰,对电子政务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也开始凸显出来。然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水平仍较低,且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也非常不平衡,多数地区尚处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初期阶段。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正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电子政务,构建电子政府的探索和实践中,以下八个方面成为电子政务的主流发展趋势。

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

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缩短了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未来的政府更加强调是民众的政府,各国政府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民众对政府政务的参与程度,及时获悉民众所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把未来的政府建设成以民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

2、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

电子政务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给公众和社会提供政府服务。世界各国政府正积极应用因特网为公众提供在线服务,政府也将广泛运用“公共信息网站”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为公众提供获取政府服务的多元化渠道。

3、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民众对未来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不仅仅是要求服务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要求获得服务的方式和程序也要不断改善。公众期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期望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为满足公众需求,世界各国政府将不断自我创新和调整,整合传统公共服务,建立“单一窗口”,给公众提供“一站到底”的公共服务。

4、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

电子政务建设不仅仅是传统柜台服务向网络的简单移植,其涉及信息技术对政府机构的重组和对政府服务的整合,涉及政府再造,触及政府上上下下各个层面。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电子政务也将有信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能型政府。

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

在未来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国政府将会积极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问题,注重普及城乡宽带网络建设与信息教育,使信息应用普及社会每个阶层和每个地区区域,照顾信息弱势群体,缩小信息差距。

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

电子民主是未来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焦点。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会对传统政府理念和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电子民主的发展不仅能使公众有效监督政府决策,促进政府勤政廉政,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且能反映电子政务的公众需求导向。

7、走政府与企业联合发展电子政务的道路

建立政府与企业某种形式的伙伴关系有可能使双方都从中受益。一方面,在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并不一定就是政府投资,融资的渠道很多,政府没有钱不进行新的投入也一样可以办事。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各有自己的角色。政府的职责是完成法律赋予政府的职能,政府擅长的是政府自身的业务,不是信息系统的开发。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企业的专长。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政府的任务是提出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由企业去搞系统开发。

8、电子政务全球化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程度提高,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所以各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相互间既有独立性,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系统对接和兼容,以实现各国政府在跨国金融、商贸、旅游、打击跨国犯罪、反恐和维持地区性和平等方面的合作。因此,电子政务必然要向地区性和全球性发展。

5.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 篇五

1、演变历程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 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

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

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3、演变原因

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③、思想的统一性和凝聚性,正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也是推动中国统一形成与持续的主要动力。

④、儒家思想的坚忍包容、延绵不息、根深蒂固,造就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也使中国在外交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达成了健康和谐的周边关系。

4、对儒家思想的评价

积极作用:

(1)、“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2)、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凸现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价值。

(4)、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

(5)、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与时俱进,批判继承,理性扬弃。

消极作用: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扼杀人性,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钳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5、今天我们应这样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举例:①、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

②、儒家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对今天我们的学习也颇有益处。

③、儒家提倡言必信,要求遵守社会公德等,也有助于克服当前政治生活中的某些消极因素。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6.现代包装印刷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篇六

随着经济的不断腾飞及加入 WTO后面临的新局面,我国包装总量在不断扩大,包装档次不断提高,包装印刷行业已占国民经济第十四位,2004 年全国包装行业产值突破 3000亿元大关,中国包装市场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增长幅度与速度均居世界首位,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纸、塑料、玻璃、金属、装潢印刷、包装机械为主体的现代包装印刷体系,且具有相当规模。我国是一个包装大国,但还不是包装强国。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 代,很多高新技术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很好的应用,特别是包装工业历来都是吸纳和应用高新技术的产业,一旦某些新技术新工艺有所突破,都将在包装领域得到应用和**,反过来又促使其进一步完善和不断创新。未来市场的竞争,更多的是技术的竞争。为此,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包装工艺、包装机械、纸箱包装等各方面的技术都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去钻研,加以合理的、充分的利用。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包装印刷技术不断与新兴科技和边缘学科相结合,在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如出现了无需压力与印版也能使油墨或其他粘性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新技术──静电印刷、喷墨印刷以及数字式印刷技术等。同时,各种电子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印前信息处理、印刷以及后加工等采用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材料为代表的多种新技术,使包装印刷呈现出高科技的新局面。

预测未来是一项策略性的重要工作,依据“未来”来设计“未来”,对包装印刷业十分重要。影像来源数码化、多元化,印刷包装过程一体化,数码处理网络化、互通化、整合化,控制自动化,产品多元化、标准化已是大势所趋,包装印刷行业应以此种角度摸索、延伸,自然能为包装印刷业勾勒出一个未来的蓝图。

一、现代包装设计市场化

同 18 世纪初发明的蒸汽机带动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一样,20 世纪末及 21世纪初,电脑、网络科技带来的变化更让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70 年代以前是生产力时 代,产品生产出来就有市场;80年代是销售力时 代,销售手段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环节;进入 90 年代是形象力时 代,商品形象的竞争引导消费潮流。

电脑桌面设计系统已悄悄进入包装印刷范畴,它超过了人脑的想象力和手的表现力,在包装上创造出了新视觉。产品的防伪技术、全息照相技术等在包装印刷上的应用,已成为提高产品档次、促进销售的理想手段。

现代包装设计已进入一个涉猎范围极广、制作流程比以往复杂得多的设计层面。科技、环保、市场需求与经验、顾客心理、企业形象、流程控制、文化潮流等元素,往往都结合到设计产品中,极具创意而又能发挥各方面功能。包装是商品销售时最重要的广告,是广告的载体,包装设计给人的印象,远远超过其它形式对产品宣传所起的作用。

世界变小了,市场变大了。以高科技为背景,市场 ON-DEMAND 化是包装印刷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 ON-DEMAND系统不但符合客户的利益,而且将成为全球性电子传输包装印刷网络基础,和 21世纪的资讯高速公路合成为完美的明日包装印刷。ON-DEMAND即指印刷包装一体化,其标志是以无底片、无版的数码印刷方式,连接电子印前处理系统,广域网络系统和连线装订系统,做远距、彩色、短版印制处理,运用完全连线的方式,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包装印刷工艺趋于简化

现代科技应用于包装印刷领域,使很多包装印刷工艺得以简化,更加科学合理。如过去塑料包装的挤压、热压、冲压等成型工艺已逐渐用到纸板包装的成型上,使过去不能用纸包装的产品也用上了纸类包装。

包装印后处理工艺更加科学与实用,包装性能和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过去的包装表面处理中的涂蜡、复膜工艺,已逐渐被表面过胶(喷胶处理)取代,还有防伪包装制作工艺,已由局部印刷或制作转向整体式大面积的印刷与制作。

三、现代包装印刷机械智能化

目前,包装机械发展总的趋势是:包装机械的特征趋于“三高”──高速、高效、高质量。发展重点趋向于能耗低、自重轻、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效率高、外观造型适应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心理要求、环保需求等。印刷设备向数字化与小型化发展,成本将趋于低廉。CIP数字式印刷机也是使传统工序朝合理化、省力化方向发展。

进入 21世纪,我国包装印刷机械行业将向机电化、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包装机械的未来是各种高新技术、新技能、新控制方法的高度结合。当前,发达国家为满足现代商品包装多样化的需求,开始不断发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通用包装机械与设备。同时又紧跟当代高新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应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和发展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专用型包装机械。包括吹膜机械、复合机械、涂布机械、分切机械、印刷机械、制袋机械、罐装充填机械等多种类型。

国外包装机械发展的趋势是:体现了现代化先进包装机械的高新技术发展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专用型包装机械。将应用到的新技术有:航天工业技术(热管类)、微电子技术、磁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光电及化学)、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及新的加工工艺、新的机械部件结构(如雏形同步齿形带传动等)、新的光纤材料等,使多种包装机械趋于智能化。

四、包装印刷加工一体化

很多包装新技术是建立在包装新思维之上的。包装新思维是超脱现有的包装技术与产品,将其它相关技术组合应用到包装上形成新的包装技术,这方面的技术有:(1)包装固化技术──固化与干燥能源在更新,从热转向光;(2)包装切割成型技术──新型切割与成型器械;(3)包装与加工结合技术──包装与加工相结合;(4)包装功能借用技术──包装功能超出包装,发挥增值作用;(5)包装功能保护技术──在包装材料中加入保鲜、杀菌、防潮、防静电、防异味等功能性成分。

此外,还有对活鲜物的包装技术。随着包装新材料的出现,一些包装过程中的技术也有了新的变化。如自粘拉伸缠绕膜的出现,使得裹包、收缩、捆扎等工序合为一体,操作得以简化而且快捷。

美国印刷技术协会不久前宣布,新近出现的 11 项新技术产品在未来将对包装印刷业产生真正的冲击。这 11 项新技术包括:第一个以PDF 为基础的高端印前生产系统;专用于柔版的网点技术;采用 CIP3工作流程的波拉裁切系统;胶印轮转机;第一个成功采用激光技术雕刻凹印滚筒的工艺系统;专业数字化照相技术;干燥新技术(联机一次形成);印制压敏内式标签新技术;软件包(印前系统);扫描软件系统;按需印刷市场的印刷系统。

五、包装材料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高涨,全球经济与产业体系正在兴起以包装革命为先导的“零度包装”、“绿色包装”的构想,并付诸实施,绿色商品和绿色包装将成为热点。绿色包装是一种高新技术形态的包装,从原料开始,到包装的设计、制造,再到产品的使用回收,每一个环节都要节源、高效、无害。生态包装材料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要从开发、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等过程全程考虑。此外,纸制品包装重点发展低克重、高强化、轻量化的高档纸包装,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多品种、多基材、多用途的目标。

未来的包装将是绿色包装,由于塑料包装容器的公害问题,纸包装容器的未来发展趋势是:

一次成型的模压纸容器将逐步取代现在的模切组合纸容器;深层涂塑技术逐步取代过去的涂蜡;复合技术成为纸容器研制的重要技巧;CAD 和CAM 系统将会使纸包装容器的设计与制造周期大大缩短。而且,未来的销售包装容器与运输包装容器的界线逐渐消失。

近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新型包装,如由美国研制的 QLF 瓶,其抗氧能力比普通PET 瓶高 3-10 倍,防潮能力提高 2倍,可微波加热,适用于目前的 PET回收工艺。防伪塑料包装,是将带有内存信息的塑料薄膜,填入多层聚合物包装中,当打开包装后,薄膜上会显示出内存信息,以防假冒。具有吸氧功能的啤酒瓶盖,能将啤酒保质期从3-4 个月延长到 4-6 个月。

德国还推出一种便启式瓶盖,专为年老体弱者及病人设计,以及能自动计量的特殊瓶盖。

六、包装印刷高科技数码化

以计算机处理为基础的电子系统的出现,是印刷包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彩色电子系统主要包括图像处理技术、色彩分色和管理技术、图像扫描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图像信息交换技术。21世纪电子数码交换共用标准,由于跨行业、跨国界的数码交换,渐渐整合为国际通用的 ISO 标准,将进一步整合成运用 16 位表达 65000个主要国际语言及符合的 Unicode 码。21 世纪由于印刷包装过程整个数码化、过程单一化而产生了整体控制数码资料CIP3。数字式印刷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印刷生产模式。这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流程+数字媒体/高密存储+网络传输”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也可以说,传统包装印刷是“生产后再销售”的生产模式,而数字印刷是“销售后再生产”的生产模式。整个包装印刷业的数字化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差是劣势,也是优势。起点低,提升空间大,易于达到较好的投入产出比,是目前包装印刷业投资回收率最高的投资方向之一。

由此,世界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应该引起我们业界人士极大的关注。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印刷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传统印刷工业在当代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冲击下,已经发生重大变革和质的飞跃。总的发展趋势是:印刷产业正在向着具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软硬双重性的独特产业转变,并且正在不断强化“信息交流产业”的形象。伴随着这一变革,印刷产业不仅仅局限于信息加工业,而且还要扩大到信息中介业、信息发布业等领域。日本印刷界在面向

世纪的最新报告中,已经把印刷业重新定义为“信息价值创造产业”。

七、纳米包装印刷产业化

纳米技术的形成与纳米材料的出现是 21世纪最活跃的三大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纳米技术将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也为中国包装印刷界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国家 973 纳米领域首席科学家张立德研究员说:“纳米塑料将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纳米技术之一。”印刷从其发明之日起,经历了 500 多年的“铅与火”岁月,渡过了近百年的“光与电”时光,现又进入了“数与网”的时 代。几乎同时,20 世纪 90年代,高保真印刷已悄然向我们走来,它的网点大约在 10μm~20μm 之间。这表明印刷的材料离纳米层次已经不远了。

最新十项纳米技术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及其产业化前景是:纳米塑料新材料(改性及功能保护,完全可降解塑料);绿色环保型有色纳米薄膜及功能性纳米PE 膜,纳米材料复合高分子保鲜塑料膜(保鲜包装材料);新型纳米复合变色防伪膜与重离子微孔防伪技术;改性聚脂纳米PET容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N·MC)及尼龙 6/粘土纳米薄膜;纳米复合单分散二氧化钛球型颗粒(纳米抗紫外TiO2),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及纳米SiO2;纳米抗菌涂层(纳米有机、无机抗菌、无菌包装);纳米材料在温敏、气敏、湿敏方面的应用;纳米油墨与纳米颜料(透明纳米级氧化铁);纳米磁性印刷与纳米印刷术;纳米纸与二元纳米界面包装材料等。

7.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篇七

关键词:云计算,利用率,云服务

随着Web2.0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上的数据激增, 多到了很难在一台或数台存储处理器内容纳, 从而导致互联网数据处理能力的相对不足, 有限数目的计算服务器根本不能处理这样的海量数据。由此, 云计算诞生了。云计算的概念越来越流行, Amazon、Google和IBM是第一批将云计算引入公众视线的公司。

1 云计算的概念

从不同角度出发, 云计算的概念也不尽相同。目前广为接受的是中国云计算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刘鹏教授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从技术上看, 大数据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 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云计算采用一种商业计算模式, 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服务。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 、效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网格存储 (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 、虚拟化 (Virtualization)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e) 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1]。是指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即把存储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其他存储设备上的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 协同合作。云计算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计算能力, 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 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 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能力[1]。

2 云计算的特点

从研究现状上看,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1) IT资源服务化:虚拟的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将离散的硬件资源统一起来, 构成一个共享资源池。用户无需购买IT资源, 只需向供应商租赁IT服务。 (2) 高资源利用率:由大量资源构成一个公共资源池, 用户通过租用的方式共享计算资源。 (3) 系统容灾能力强: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将存储在云端的用户信息备份在地理上互不连接的多个数据库主机中, 这样为数据恢复提供了依据,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容灾能力。 (4) 伸缩性强:资源池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或扩张, 从而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或缩小的需要。弹性的云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在任意情况下得到满足需求的计算资源。 (5) 价格低廉:计算资源的公用性不但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而且大大降低了能源成本;用户按需付费, 根据不同需要可以更换更加适合的服务, 从而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3 主要服务形式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与服务, 并由网络浏览器界面实现。用户加入云计算不需要安装服务器或任何客户端软件, 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 (前提是接入互联网) 上通过浏览器随时随意访问[2]。云计算的典型服务模式有三类“: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 平台即服务 (Plateform as a Service, PaaS) ”和“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

3.1 软件即服务 (Saa S)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同过互联网向供应商订购软件服务, 按照订购数量和时间向供应商支付费用。而供应商只需要将应用软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 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这种服务模式的优势是, 用户只是租用而非购买软件, 而且无需管理和维护软件, 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订购的软件服务。

GoogleA pps的在线Office应用程序、Adobe的Buzzword服务, 以及通过LiveO ffice和Hotmail提供的电子邮件及及时消息服务都是很好的SaaS的例证。

3.2 平台即服务 (Paa S)

这种服务模式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 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 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扩展应用。厂商将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资源等服务提供给用户, 用户在其平台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服务程序[3]。

Google App Engine, Salesforce的force.com平台, 八百客的800APP是PaaS的典型应用。

3.3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用户将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组合成共享的基础设施, 用户通过互联网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计量服务。用户无需购买硬件设备, 也不用管理和控制云计算基础设施, 从而大大节省了在硬件上的开销。

Amazon EC2是IaaS的最高端产品。The New York Times使用Amazon EC2在一天半的时间内处理TB级的文档数据, 如果没有EC2, The New York Times需要花费数天或者数月的时间处理完这些数据。

4 云计算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强大, 云计算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云计算平台不统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众多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不同供应商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 从而造成不同云计算平台间不可互操作, 直接影响了云计算的大规模市场化和商业应用。 (2) 数据安全性差:在云时代, 数据共享无疑使信息安全隐私问题成为用户心中最大的隐患。用户将个人信息保存在云端, 可能会泄露用户的个人敏感数据;数据传输过程中不经数据加密或者不合格的数据传输协议都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和不完整。因此我们要加大数据安全保护力度, 个人注意对隐私信息加密, 尽量选择信誉好的云服务提供商;对于企业和团队, 可以组织安全专家和专业化安全服务队伍对整个系统进行安全管理。 (3) 网络稳定性低:从用户体验角度看, 良好的网络性能也是云计算面临的挑战之一[4]。用户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使用云计算, 稳定的带宽是云计算服务的保障。此外, 高性能的云计算集群服务器才能保证信息在云计算网络中得以高效处理。 (4) 互操作性差:多数云网络为一个封闭系统, 无法进行交互设计。这些网络之间缺少集成, 从而无法最大限度提高生产力并节约成本。我们需要实现云计算支撑下的数据在不同设备、平台、协议和应用之间实时流动, 彻底打破“数据孤岛”的时代。 (5) 应用和服务较为简单:云计算市场中有众多参与者, 其产业链条中任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对整个云计算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云计算产业链中很多模块和环节是相同的, 但对于云计算应用和服务环节的涉足普遍较少。而这两个环节是云计算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5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虽然云计算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但它是继个人计算机变革和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 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式, 它具有更低成本、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基础设施成本、更少的维护问题、更低的软件成本、更即时的软件更新、更强的计算能力、无限的存储容量、增强的数据安全、更容易的群组协作等优点, 它改进了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改进了文件格式的兼容性, 消除了对特定设备的依赖, 它的出现改变了用户使用习惯, 改变了软件企业的销售方式, 改变了开发者的开发模式[4]。在广大科研人员、运营商和大公司的支持下, 云计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将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等应用进行融合推进, 云计算的价值将慢慢转移到这些新的智能层面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工作流程中。在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同时, 鼓励云技术创新、应用模式探索, 以云应用服务作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国内外IT、互联网各大公司等开展云计算应用模式、服务模式研究, 分析云计算应用对系统、设备、网络等资源的需求, 指导企业、行业用户对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扩建。适应云计算的应用需要:通过组织实施云计算试点示范工程, 探索云计算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推动云计算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建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云计算给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 他们可以借助云计算和大企业进行企业竞争。自1989年微软推出Office办公软件以来, 我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 而云计算则带来了云端的办公室——更强的计算能力但无须购买软件, 而且省却本地安装和维护。

参考文献

[1]孙香花.云计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计算机测量与开发, 2011.

[2]李洪涛.云计算主要服务形式探究[A].价值工程, 2010.

[3]韩金华.云计算综述[A].企业技术开发, 2010.

8.国际战略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篇八

大航海时代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人类历史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自此,国与国之间开始了频繁的交流,战略格局悄然形成。最初,由于欧洲活跃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此时的战略格局以欧洲为中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年) 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第一次演变发生在17世纪初期,其标志是该时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30年战争的结束,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和约确立的国家无论大小、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均能以主权国家身份参与国际协议的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维也纳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815~1871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更新,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后,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特点就是西欧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欧洲扩张导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产生;此外,欧洲强国因殖民地等问题开始了激烈较量。最终在1814年10月~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确立了维也纳体系。英、法、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相互制约与平衡,形成多极均势国际体系中的主宰。

法兰克福格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格局,1871~1918年) 在维也纳格局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工业的进步促使各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1870年7月,法国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国接连失利。11月,南德意志联邦与普鲁士签订联合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3年付清后德国占领军开始撤退。5月,两国正式签署《法兰克福和约》。为确保对法胜利成果,战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织了新的反法联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奥俄“三皇同盟”,共同遏制法国。于是,在欧洲大陆形成了新的以《法兰克福和约》和“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战略格局,史称“法兰克福格局”。出于俾斯麦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亦称“俾斯麦体系”。P-3

一战的爆发使战略格局的覆盖面扩大,全球战略格局开始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格局,1918~1945年) 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以重新确定德国边界、限制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殖民地、从德国榨取巨额赔款为基础,使欧洲形成了新的均势,确立了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另一方面,在战争期间才加入协约国的美国和日本狠狠地发了一笔战争财,美国的海军力量迅速发展起来。1921年底,美国为了确立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支配地位,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先后炮制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通过这次会议,在承认美国实力优势的基础上,划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自此,形成了以《凡尔赛和约》与华盛顿会议为基础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1945~1991年) 二战末,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两支主要力量。传统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宣告终结,二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标志着以美苏两大强国为首的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这些会议达成的协议和谅解,除协调了同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的结束外,更主要的是确定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此后,美苏冷战更加剧了这一格局。

冷战后进入多极化国际格局(1991年至今)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发生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巨大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战略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期。两极世界对峙的结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世界各种力量经过发展和重新组合后,新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已经初见端倪。

军事力量在国际战略格局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战略格局的转型大多是通过大规模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的形式最终完成的,军事力量是推动国际战略格局实现最后变更的主力军。在核威慑的控制下,冷战没有演进为热战,而是最终理性地接受了综合国力全面较量的结果。但是在长期的两极对抗中,军事实力影响着力量的对比,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对抗的胜负。在维护或挑战现有国际秩序时,军事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nlc202309031139

军事力量是营造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审查和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时,都在保卫国土安全的基本目标外,增加了营造有利国际环境的新目标。美国军事战略的三大任务是保卫国家、预防威胁、打赢战争,前两大任务都包含有营造国际环境的内容,军事战略的涵盖远远超出了战场范围。利用国家军事力量开展国际军事合作,已成为大多数国家谋安全、保利益、促和平的重要方式。

国际军事合作是各国军队的根本任务之一。当前,国际军事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形式越来越多样,包括战略对话、安全磋商、建立军事互信、签订军事条约与协定、建立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开展军事技术合作、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加强军事人员交流与培训、进行军援和军购活动、防范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内容。开展这类军事合作,是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建立有利的国际秩序的必要措施。军事力量这种硬实力的软运用,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平时期运用军队的重要形式。

在各国军队以信息时代为契机推动军事革命时,为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而开展对外军事合作已成为军队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各国军队在编制作战与行动条令、改组编制体制、研发武器装备、更新教育与训练内容时,都将开展对外军事合作纳入作战需求,从而使军队转型有了更强的目标性与紧迫性。同时,国际军事合作正日益发展为日常和例行任务,也为检验军队战斗力提供了新的标准和更多的机会。对过去较少承担国际军事责任的军队来说,走出国门是在交往中学习外军优长,在互动中了解世界军情动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和自信的大好机会。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关系,已不再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发展为“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结 语

我国当前的周边环境不容乐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加深对危机和苦难的理解,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得住脚,应对各种扑面而来的挑战,把握时局的最终方向。

军事力量的传统运用是在对抗中求全胜,军事力量的创新运用是在合作中谋共赢。中国军队在现代化过程中,首要任务仍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好打胜仗的一切准备。其次,为塑造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新挑战,要积极开展周边、地区和国际的安全与军事合作,以大国军队的姿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保障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刘靖鑫

上一篇:模拟导游课件大连下一篇:数列典型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