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精选8篇)
1.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抽空垂阅我的自荐资料。
我是xxxx大学汽车商务与行政管理专业2010届毕业生。获知贵处在这个充满契机的新世纪招贤纳才,我慕名而至,真诚的渴望能加盟贵单位,为贵单位的明天添砖加瓦,更愿为贵单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我自信能够卓有成效地为贵单位奉献自己的所学。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十分注重对自己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大学三年的光阴里,我惜时如金,不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努力奋斗即将顺利完成三年的学业。“知识就是力量,能力就是自信”,通过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我很好地掌握了所学专业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为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努力掌握各种技能,英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对计算机有相当好的掌握,能充分发挥它的工具作用。
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与优秀同学共事,使我在竞争中收益,加盟一个优秀的团体,必将使我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因此,我殷切希望能成为贵单位的一员,为她明天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我的价值来源于你的选择,殷切地等候你的面试通知!
诚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宏图大展!
2.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篇二
面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1], 毕业生就业就业能力的高低和就业态度的积极与否决定了毕业生在现存条件下的就业数量和质量[2]。 而弄清毕业生求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有针对性为毕业生、即准职场新人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态度和求职能力。 为此, 笔者就毕业生的就业准备情况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覆盖了笔者所在院系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所有毕业生, 其中有效问卷回收的比例为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从表1 和表2 的调查结果来看, 作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 毕业生主要来自村镇, 其监护人主要是其父母的主要层次处于农民和企业普通职工, 毕业生原生家庭所处的社会等级层次整体而言较低。这意味着一方面毕业生在利用家庭方面的社会资本进行求职就业的可挖掘潜力方面较少, 需要主要依靠毕业生本人进行积极的求职, 方可能取到较好的求职效果。另一方面, 由于对家庭的可依赖性少, 可能也会促进学生积极自主的就业。
2.2 毕业生对于毕业后的去向普遍比较明确
从毕业生的发展方向来看, 毕业生对于个人本科毕业后的去向比较明确, 78%学生是打算毕业后进行直接就业的, 其中57%的毕业生愿意直接面向各类用人单位就业, 另有16 的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单位是国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处于积极备考中;另有5%的毕业生准备自主创业。希望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生的比例为17%, 和往届拟考研的学生比例稍有提高。 但仍有5%的少部分毕业生尚不明确自己毕业后的去向。 前5 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的结果显示, 食品类毕业生成功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比例不超过5%, 成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超过8%, 考研和拟考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毕业生仍有部分最终是流向企业就业。因此, 备考的学生在考试结束以后仍需要做好求职就业的准备, 积极求职, 两手准备。就业指导老师在考试结束后也要做好备考同学的就业动员和指导服务工作。
在对毕业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发现, 对于考研群体而言, 真正对学术感兴趣的人员比例不高, 约25%; 另有25%的学生希望以研究生的身份进入学校工作, 另有44%的学生希望读研能够有一个好的就业出路;但因为对就业恐惧的比例非常少, 只有3%。 但总体而言, 准备考研的毕业生均有非常明确的考研目标, 而不是为了逃避就业或恐怖就业, 这是非常好的。 有目标才有动力。
2.3 就业准备和就业形势认识存在明显的知行分离
每年的秋季, 都是校园招聘的高峰期, 尤其是各大名企的校园招聘的高峰期。这个时期通常也是毕业生应聘准备、获得录取机会的重要时机。但依据笔者的调查, 我院工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同学在就业准备方面则显得非常落后。结果显示, 截止11 月25 日, 毕业生在简历制作、面试准备、自身的就业岗位意向、期望的行业和企业的研究都非常欠缺。 对比近60%准备直接就业的比例而言, 真正做好就业准备的比例不足50%。 而毕业生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方面, 约90%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不理想。 可见, 毕业生在求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知行分离。 而如何纠正这种知行分离, 也正是当前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2.4 毕业生就业技能急需提高, 就业指导服务需求迫切
从表4 的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对于求职技能的需求是比较高的, 高达81%的毕业生认为需要指导, 而高达69%的毕业生认为求职技巧不足困扰了求职实践。其次对于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需求的比例也超过了50%, 这也意味着需要积极开拓就业渠道, 引进用人单位, 特别是有质量的用人单位, 至少能基本满足毕业生对就业待遇的最低要求。实践证明, 企业待遇太低, 基本上不能激发毕业生的就业兴趣和就业行动。
3 讨论与结论
3.1 毕业生求职中存在着显著知行分离的现象, 需要纠正。 毕业生普遍具有求职谋生的责任和压力, 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不理想, 已经意识到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 就业求职、特别是满意的就业求职时需要积极的态度和行动。 但真正付诸行动的毕业生还不够多。 知行分离现象严重。
3.2 及时进行专业供需方面信息的更新和澄清, 以及时纠正毕业生就业认知方面的失衡。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 毕业生就业认知方面的失衡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就业方向明确, 但职业选择不明确;二是希望专业相关就业, 但在专业知识方面缺乏信心。但仅靠学生在求职实践中进行碰壁式的自我纠正时远远不够的, 需要就业指导老师针对具体专业, 以学生和用人单位较大范围互动、学生与就业指导老师互动等方式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以澄清和纠正这种认知失衡, 从而建立毕业生积极适度的专业自信。
3.3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别就业指导。 根据此次调查, 毕业生的求职弱点和劣势有多种类型, 就业指导需求多样。 这就需要强化高校二级院系的就业指导老师的作用, 这需要高校承担起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以群体对话和个体对话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老师发挥智慧和权威的影响, 促进就业, 而不能放任自流。否则, 大学生、公众对于高等教育的信心将会继续被蚕食, “ 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也会更加深入人心[3]。
3.4 就业指导需要将价值观念传递和实践技能指导并重。 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是最现实的需要, 对于毕业生的成功求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更重要的是, 通过短期培训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在这种指导的过程, 唤醒毕业生独立思考、 自我反省以及积极响应沟通对象 ( 或潜在的沟通对象) 的意识, 掌握关键操作技能才是最关键的。因为意识决定行动, 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 行动力度的大小则与结果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姚洁.大学生消极就业现状浅析[J].人力资源开发, 2015 (2) :221-222.
[2]蓝敏萍.探析成就动机理论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15 (2) :51-53.
3.关于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改革 篇三
[关键词]高职 汽车运用技术 专业 改革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宏观、微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汽车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加,随之带动汽车前市场(维修、检测)和后市场(销售、服务)行业需求扩大。同时汽车相应的服务内容的高科技含量增大,新的维修设备、维修技术、检测工艺、检测程序都给汽车行业的授业者——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汽车维修模式也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的汽车理念已不能胜任现代汽车的检测、维修与保养工作。企事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方面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他们迫切要求学校能够为他们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这对高职院校这些培养一线产业人才的“工厂”来讲,必须对现有的专业、专业课程及课程建设进行剖析和改革,否则学校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院通过三年的努力,逐渐找到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突破口,效果良好。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国家要求: 据交通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调查统计,组织完成的“汽车维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及对职业教育要求的研究报告”显示:汽车行业对“汽车运用技术”这一岗位群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
地区要求:据我们三年的调查,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地区近五年汽车运用技术的高级职业人才缺口达4-6万人。
办学思路及专业定位:我院重新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为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蓝领人才)——具体就是:高职毕业文凭+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合”的学生,实现校企零距离真正对接的目标。即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合格后,在获取高职毕业文凭的同时,要求全部考取汽车运用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汽车驾驶证。同时建议学生考取其他一到两个职业资格证。
2.建设规划。根据学院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了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为:在院级重点专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省一流的教学、咨询、培训基地;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形成一定的专业群。
3.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1) 充分调研、科学分析本专业,重新定位的专业要求必须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2)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探索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3) 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与高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4)建立新的适应新教学方法的考核体系;(5)进行合理的师资培养和引进工作,改革传统的教材编写方法,使专业课教材内容的技术更新始终紧跟汽车新技术的发展;(6) 通过产学研结合,优化汽车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扩大学生顶岗实训(生产性实训)的基地建设;(8)对本专业进行创新与示范建设。
4.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教学改革目标是: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做法是:(1)按汽车运用技术中、高级技工应知应会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3)专业课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4)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5)探索校企零距离的高职教育新模式,技能训练实施学校—企业—再学校—再企业的循环学习过程,通常在三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由企业安排有实践经验的校外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
5.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教学基本文件齐备,管理制度健全,且执行良好;教学档案资料齐全,教学秩序良好。(1) 教学管理机构:教务处、教学系部、督导室、校企联络处、(成教办)教研室。(2)教学管理制度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3) 教学基本文件: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理论与实习教案。(4)教学质量保证监控:教师任务书、教学日历、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期中教学自查及检查、期末教学自查及检查、听课评课制度、目标的实施方案和总结、教研室工作计划、总结等等。
6.人才培养。
(1)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公共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构造、汽车电器等。
专业技能课:汽车电控技术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发动机电控技术、 汽车底盘检测技术等。
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技术。
(2)职业能力与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综合文化素质,职业资格证书。
7.专业特色。学院实行以学生为根本,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实验实训为龙头,拉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改革。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毕业生实行多证书制。(2)以“发动机电控技术”精品课程为入口,建立课程标准,推动课程改革。全部实行学分制,根据知识体系要求,将不同科目课程设立不同的课程标准,形成一定的教学评价体系。(3)以社会服务为依托,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了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轴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成效显著。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技能鉴定与培训,顶岗实习体系五个子项目。
1.课程体系开发。聘请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教育改革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团队。构建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层次化、模块化、渐进式课程体系。
(1)具体目标:组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团队,实施“专业+学院+企业+社会”的专业建设模式,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现场专家、课程专家和资深专任教师的全程参与,重构层次化、模块化、渐进式课程体系,将顶岗实习纳入教学计划。近三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5%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
(2)具体措施:①由专业带头人、现场专家、课程专家、骨干教师组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团队。②以现有专业培养计划为基础,通过对湖南省特别是长株潭地区的企事业进行调研、与企事业工作人员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确定汽车运用技术人才的岗位群与岗位的需求状况。③将岗位群按照一线操作、技术应用与服务、技术推广(汽车文化)三个层次,将就业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将每个岗位层次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组合出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模块,依据职业能力模块,最终构建层次化、模块化、渐进式、实用性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④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形成专业标准和考核标准。⑤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25个教学周,校内生产性实训占实训环节的80%。
2.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具体目标: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团队为中坚力量,邀请汽车运用技术现场专家、课程建设专家、专业建设专家、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家形成专家委员会,参与指导课程开发,全体专业教师和部分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探索融“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融教、学、做一体的任务目标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营造个性化的培养氛围。
(2) 具体措施:①在课程建设团队的专家委员会指导下,以课程建设团队为中坚力量,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步骤,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进度。②课程开发时,先分析岗位对课程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根据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参照汽车修理中、高级工,汽车电工,油漆工和钣金工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制定出课程标准。③课程建设时,根据课程开发的成果,组织包括行业企业专家在内的立体化教材编写组,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立体化教材并制作课程软件包。④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如任务驱动型、作业实习型等教学方法,采用有利于接近现场的案例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现场教学手段。⑤形成一定的考核评价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采用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比赛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3)近两年课程与教材建设方案: ①根据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②按各科教学和实习教学标准的要求,编写适合我校专业发展建设的各课程实验、实训课程标准。完成“汽车电控发动机”精品课的建设。③编写适合本专业发展建设的校本教材。④在长株潭地区建立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实验实训基地 ,逐步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
3.技能实训与考试建设。
(1)技能实训:原则上按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训课=0.5:1:1。
说明:学生在专业实习按个人的爱好、就业要求分方向进行实训。
内容:整车装配、机械检测;电子电器检测;钣金、美容;冷作、油漆。
(2)技能考试:专业理论课考试:技能考试:顶岗实训考试=0.75:1:1。
通过株洲市交通局维修办与各个汽车维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落实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工作。对教师进行企业化培训,学生进行企业化教育。
(三)师资的培养。
1.具体目标。培养专业带头人3名,使之具有较高的高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引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发展。
2.具体措施。(1)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机制,确定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以三年为培养周期,明确专业带头人的年度培养目标,签订培养目标合同。(2)派遣培养对象到德国与日本等职教和汽车技术发达国家,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模式,提高高职教育认识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建设方案中。(3)加强与国内一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主持及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和教研教改能力,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每年学生进行顶岗试训时,教师轮流带队也进行生产实习,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能力。(4)通过参加各种现场实践,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加强新技术学习等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研发能力。(5)建立专业带头人年度考核机制,培养期末进行验收。确定评聘标准,实行淘汰制,选拔院级专业带头人,并推荐参评省级专业带头人。
3.骨干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1)具体目标:引进骨干教师2名,培养骨干教师3名,使之具备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
(2)具体措施:确定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选拔标准,采用从外引与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为适应现代汽车技术越来越细化的趋势,我们根据专业建设设想及教研室老师按个人自愿要求:分机械加工,美容钣金、电子电器、营销保险等几个方面。按计划进行学习、培训,形成一定的专业群;根据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引进职业道德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科技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和硕士以上学历掌握汽车前沿技术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到骨干教师队伍中;根据选拔标准,选拔并派遣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或地区,学习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并成为核心课程建设团队的主要力量;加强骨干教师与汽车企业及国内一流职业院校的交流,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教改能力与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定期聘请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拓展教师视野,提高骨干教师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水平;积极创造环境、提供平台,帮助教师进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其他的学术研究,提高骨干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4.兼职教师库建设。
(1)具体目标:针对专业核心课程,从长株潭地区的汽车企事业中聘请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个15人的稳定兼师库,保证汽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能及时反映在专业教学中。
(2)具体措施:建立兼师评聘标准,确定专业兼师的规模,明确兼师的任职要求、任务方向;针对兼师进行有目的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安排兼师定期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提高兼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能力;建立兼师管理制度,定期对兼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实行淘汰制,形成动态优化兼师库。
(四)产学研结合。
1.具体目标: 围绕本专业建设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产教结合使学院成为株洲市汽车企业员工的培训的基地,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并在实施中不断滚动优化。
2.具体措施:(1)由我系及实验和实训中心牵头,聘请企业行业专家、高级管理人员(株洲汽车行业协会)和株洲交通局维修办的汽车行业负责人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委员。组织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为制定和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调整课程结构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指导、协助院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提供校外实习场所及推荐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讲课,积极开展本专业科技信息方面的讲座,指导、协调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2)企业在校内实训室建设。 我院与广州白云江高万国机械维修厂(我院98级毕业生刘小平工作单位)共同开发教学用具;我院与上海欧维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教学用具,我院还与江苏金龙客车、株洲国家汽车城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意向书”。 内容包括:学历学生的实习、毕业生就业、学术交流、教职工的培养培训等。(3)学院作为株洲市汽车企业员工的培训的基地。每年株洲地区汽车企业的中、高级员工汽车新技术的培训、考证都集中在我院进行,推动了我院汽车专业的建设,同时也间接宣传推广株洲各企业的形象。(4)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把企业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将企业的资源同样当作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形成互补。我院本专业与企业共建了近10多个校外教学实训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选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专业指导,经常聘请专家来院进行技术讲座。2006年11月我院聘请株洲国家汽车城汽车协会专家王一新先生来校进行技术讲座,师生反映强烈。
(五)实验实训室建设目标(顶岗实训)。
1.具体目标:在学院初步建设学生顶岗实训和仿真实训基地,达到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2.具体措施:(1)与株洲汽车协会联系,建设某汽车品牌的4S店。(2)建设一条汽车检测线,可承接外界业务。(3)完善柴油机油泵调试、喷油器实验室的建设。(4)汽车驾驶训练场地(可进行原地驾驶、场地驾驶训练)。(5)建设汽车冷作、油漆实验室,可承接外界业务。
4.汽车专业毕业生求职自荐书 篇四
各位评委:
你们好!
我叫xx,来自贵州xx,2010年就读于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2013年3月在xx华联客服部实习,2013年7月顺利毕业于xx工职院。之所以选择贵公司,是因为我对汽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它的英俊的身躯充满好奇,我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它,成为它的好朋友,所以我选择了贵公司,相信贵公司能满足我这个小小的的愿望,希望贵公司能给我这个机会。
5.冶金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篇五
您好!
我是XX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应届专科毕业生,所读专业是冶金技术,从网上获知贵公司正在招纳贤才,我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我了解到贵公司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公司业绩蒸蒸日上。这正是我想加入的团体。我相信公司能够给我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让像我一样的大学生得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公司共同进步。
大学四年的教育,使我懂得认真,敬业,勤奋乃是职业生涯的第一要义。怀着对未来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我愿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提升,在工作中作贡献。
随信附有我的个人资料,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此致
敬礼!
求职者:xiexiebang
6.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篇六
尊敬的贵单位:
您好!
今向贵单位推荐我院数控技术专业XXXX届毕业生XXX同学,该同学自入校以来就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勤奋、锐意进取、在思想素质、自身能力、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业余时间,该生常在校外参加各种打工生活,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
学习上,该生勤奋刻苦,严谨认真,顺利获得了英语三级证、制图员中级工证、数控加工中心中级工证等。每年都获得奖学金。该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较高的水平,
曾经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并协助其他班委工作,为班级争光。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她集体荣誉感强,在社会实践方面也表现突出,是一个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优秀生。
总之,赵娟同学综合素质较高,组织能力较强,专业基础扎实,责任心强,待人诚恳大方,严于律己,是一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望贵单位予以重点考虑,她一定会不负您的重托。
此致
敬礼!
推荐人:XXX
7.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篇七
一、“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现状
我国开展高职教育以来, 各院校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 充分利用自己的传统优势, 探索出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据初步调研, 高职汽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是在原来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传统四年制本科教育的缩减版本, 这样就使得高职的学生有学非所用的感觉。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要掌握汽车构造、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及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现代汽车诊断维修技术、现代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汽车贸易商务活动、汽车服务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 具有汽车维修保养、故障诊断、节能环保、汽车运输组织、开展经营活动、合理组织生产作业、汽车保险与理赔等的基本能力。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汽车驾驶、汽车拆装、汽车服务、汽车检测维修、毕业实习等。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大部分为“2+1”培养模式, 一年的实践教学占据了整个培养过程的三分之一。仅依靠校内有限的实习设备与场所来完成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且有些高校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学校的教学设备因为资金短缺往往跟不上社会科学进步的发展。为针对“突出高职特色, 实践和完善业已开始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能力培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进行实践教学建设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构建以行业发展要求为导向, 素质教育为基础, 一岗多能和多岗适应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是实践教学建设的目标。
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构想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业主要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行业整合、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零部件发展、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等六大方面的任务。其中, 发展汽车服务业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为我们培养汽车类高职专业人才指明了方向。
汽车运用类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掌握现代汽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具有自我学习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汽修企业、汽车及配件营销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服务与管理、汽配营销及汽车运用管理等工作。
(一)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
在具体制定培养方案时, 需要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组织与综合, 以“必需”和“够用”为度, 进行理论教学改革, 舍弃与专业方向关联不大的内容,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幅度。制定的培养方案, 突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随时补充最新的科技动态及成果, 明确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实践性, 淡化理论的学科性、系统性的特点, 确定以讲授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为主, 舍弃了那些与职业能力培养关系不大的推导、证明方面的内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学练并重, 重点是在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构建上面, 让他们具备汽车专业的基础知识, 并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和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制定“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课程体系。
(二)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
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主要内容。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在培养计划中加强了实践性课程建设;实训内容既注重实用性, 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进了实训课成绩的评定方法;强调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在总体教学计划中我们专门制定了单独的实训计划, 内容包括: (1) 技能培训目标, 明确地指出学生毕业时专业技能应该达到的相应标准。 (2) 分阶段实施实践性教学安排, 规定各个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所处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培训的具体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能力的专业, 该专业分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分别是:第一学年, 掌握汽车构造及拆装、调整方法。第二学年, 掌握汽车维护、修理方法。第三学年, 掌握汽车故障诊断、调试方法。这样, 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就完成了从拆装、维修到调试检测的一整套职业能力训练, 并且每学年都能形成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相关课程围绕主干课程开展教学, 结构完整、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在制定了合理的教学培养计划的同时, 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来执行教学计划。所以, 教师队伍建设时, 除了在加强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 还要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主要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提高实训教师的地位, 树立起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在高等教育中同样重要的作用, 甚至一定程度上比理论教师更为重要。 (2) 要求专业课教师能深入汽车企业中实践学习, 鼓励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担任一定的技术职务。 (3) 改变用人观念, 加大从企业中引进高技能人才到学校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
三、“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实施措施
(一) 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学的特殊性, 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 同时还应具备相关专业实践操作的技术素质。把传统的“学术型”教师队伍转变成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实训教师既要给学生讲授知识, 还要示范、讲解、指导具体的操作过程。这些都要求实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是由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来校任教, 没在工厂、企业、生产一线岗位上任过职, 缺乏实际经验和专门技能。为此, 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制定相关专业课教师培养规划, 创设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 聘任实习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课, 吸纳社会上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加盟扩充职校的教学、科研和生产队伍, 以此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二) 重视实验室建设, 有效开拓汽车实训基地
实验教学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 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 在汽车传动系的章节, 学生根据课堂讲授很容易掌握有关传动系的功用及组成, 但对传动系的工作原理及该系统的空间结构印象不深,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物拆装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所以汽车实验室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汽车实验室不仅要能够完成教学中的课内实验、课内实践和校内实习, 还应该充分对外开放, 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物阅览室, 提供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环境。
同时, 依托高校多年办学形成的传统优势, 汽车实验中心应科学地规划实验室布局、实验项目的设计, 为高职学生提供开放式实践教学和创新平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关系, 根据企业需求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 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 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推行“双师制”授课制度, 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认证课程融合, 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
有效开拓汽车实训基地是对实验室实践的补充, 汽车实训基地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综合实践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训基地能够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 体验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 进而激发出对汽车服务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所以建设好实训基地是培养优秀汽车服务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应该大力加强校企合作, 有效开发校外实训基地。
(三) 模拟仿真教学和实物教学相结合
模拟仿真教学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实现现实场景的操作, 传统的实物教学是通过真实的设备进行现场教学, 两者相比较而言, 模拟仿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 但不能完全取代实物教学, 只有二者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原先的驾驶实习是直接进行实际操作, 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容易老化与损坏, 需要经常维护与维修, 在进行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样就具有投入大、损耗大、维护成本高, 安全不能保证的弊端。通过购置了汽车模拟驾驶仪后, 先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模拟驾驶仪进行模拟操作, 最后在理论与实际操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进行实物操作, 学生这时就感觉到得心应手。并且模拟机在日常管理和维护中也比较方便, 可重复使用, 几乎没有元器件的损耗和浪费。两者结合起来达到了原先纯实际操作无法达到的效果。
模拟仿真实践教学完全取代实物实践教学是不可行的, 毕竟模拟仿真实验只是对实物实验的仿真, 二者仍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学生可能会用模拟仿真故障诊断仪, 但实际的故障诊断仪却不会使用。在实物教学中, 会遇到元件损坏或元件性能下降等引起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是经常遇到的, 学生必须学会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但在模拟仿真教学中, 这方面的能力学生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模拟仿真教学和实物教学必须相互结合,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道路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主旋律;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是学校各项工作永恒的主题;有了教学质量的保证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合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及实践优势, 更好地满足社会不断扩大的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就业应该成为学校的办学方向, 要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定位, 调整专业设置, 改变专业口径的错位、盲从, 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依托我校多年办学形成的传统优势, 汽车实验中心已科学地规划了实验室布局、实验项目的设计, 为高职学生提供开放式实践教学和创新平台。同时, 我校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 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让学生在临毕业前进入生产企业实习, 由企业的导师直接对其培养与考核, 最终能否留在岗位上由双方双向选择, 这样培养的学生基本上就能独当一面了, 减少了工作之初的适应期, 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 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 方便学生就业和以后的发展。目前, 我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每年都能达到98%以上, 这确实是得益于产学结合道路的实施。
结合国家高职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武汉科技大学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是必要的, 也是紧迫的。本文针对如何建设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和构想, 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特别是要用发展的眼光迎合汽车市场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产学结合道路, 为培养高素质的汽车服务人才提供保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国方.汽车运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王春, 梁金丽.广州高校“汽车运用技术”本科专业建设构想[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7 (17) .
[3]刘仲国, 何效平.汽车运用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8.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篇八
【关键词】加强;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教学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人类对汽车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汽车已成为全世界人们代步出行的主要工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全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来自《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汽车产量2013年有望超过欧洲,中国将成为除美国外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强国。同时,人们对于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及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全球汽车市场的需求,传统的汽车工业发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工业正在逐渐由传统的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转换,现代汽车的发展逐渐呈现出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基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凸显重要。中职学校应充分认识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加强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努力推进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为中国汽车的转型升级培养大批汽车维修服务型的技术人才。
1加强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调查显示,预计2013年中国汽车全年将销售2065万辆,将比2012年同期增长7%。到2020年中国汽车将达到1亿辆。到203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达到10亿辆。面对日益增加的汽车数量,汽车能源危机不断加深。同时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不断加剧。而全球汽车能源的日益枯竭,地球气温的持续升高,雾霾天气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对人类的危害。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经济起着具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将汽车节能减排作为未来研究及发展的主要方向。2012年6月,國家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2020年)》。规划指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规划为中国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汽车电子技术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切入点。未来人类在电动汽车技术的研究领域必会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必将催生电动汽车市场的大发展。目前,武汉已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电动汽车商业运行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武汉电动汽车的发展,促进了武汉经济的发展。基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及未来需求,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应适应汽车发展的要求,着力加强汽车电子技术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着眼未来汽车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强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是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
面对中国汽车的发展,特别是轿车产业,其汽车电子产品所占比例将由现在的40%,经过未来一定时间的加速发展会达到60%以上。未来10年,中国汽车将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增长。基于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将来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会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服务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服务业将新增大批从业人员,而大部分从业人员需接受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然而,从现在许多职业学校的办学情况看,对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认识普遍不深,存在误区。一些教师,根生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局限于传统的汽车发展理念,对汽车发展的新技术疏于了解。学校对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缺少分析与研讨,不能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目前从职业学校培养出的汽车维修的技术从业人员存在汽车维修水平不高,职业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现象,甚至有些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根本什么就不懂。由于部分汽车维修服务业门槛低,标准低,已制约汽车服务业的发展,与汽车维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不相衬。在我国,汽车服务业电子高等级技能人才高、中、初的比例分别为26.6%、30.4%、43.1%,而发达国家为20%、40%、40%。可以看出,我国汽车服务业高等级人才的比例偏低。因此,加强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培养适合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服务的高技能型服务型维修人才应成为职业院校技能培训的目标。
3加强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教学是汽车电子技术整合发展的需要
汽车电子化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现代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我们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正向多样化、技术一体化、系统集成化、通讯网络化、集中综合控制方向发展 。因此,汽车电子技术的整合将主导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推动现代汽车工业的第二次革命。作为职业院校加强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是电子技术在汽车发展运用中的需要。
4加强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将主导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能实现了中国人的中国梦,让美丽中国变为现实。由于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汽车生产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因此,社会对汽车维修、服务管理的水平提高的愿望是不断加强的。这就给职业院校学生提出了相应要求。怎样才能适应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立足贴近汽车专业、汽车岗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针对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努力实施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做中学,做中教。通过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及职业素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应构建适应时代汽车发展的专业教学新思维。加强对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的研讨,不断整合汽车电子技术,加强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电子技术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付翔,胡斌祥,王宇宁.武汉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现状及政策研究[J].上海汽车,2007(6):9-12
[2]徐强,刘海生.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发展前景[J].科学之友,2011(70):21
[3]姚刚,曹元军,孙长录.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4)
【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推荐阅读:
汽车技术与管理求职简历11-01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12-13
汽车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求职信07-11
汽车技术毕业个人简历08-08
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专业英语中的运用06-26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09-14
汽车创新技术09-03
汽车工程专业求职信模板08-20
汽车驾驶技术图解08-26
实用汽车驾驶技术大全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