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教案最新(共7篇)
1.秦腔教案最新 篇一
掌声教案
来
源莲 山..m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9《掌声》。谁来帮老师写题?(请邓泽玉)现在邓泽玉最需要什么呀?
2、复习,出示词语(指名读2人,齐读):落下残疾 一齐 犹豫 轮流一摇一晃 情况 骤然 镇定 经久不息 情绪 热烈 持久 鞠了一躬 忧郁平息 讲述 慢吞吞
3、刚才小朋友们献给邓泽玉怎样的掌声?可以用这些词里的那些词形容?(2中出示的词)
二、掌声切入,走近小英
1、文里也有这样的掌声,小朋友们自己默读文,找到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学生汇报
2、出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齐读。
a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b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3、这两次掌声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响起的呢?小朋友再读文。(出示:第2、3段)
边读边划出描写小英动作、表情的句子。体会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动作?建议大家拿起笔来把你的感受和发现在文的空白处记录下来。
•(出示说话练习)当
的时候,响起了的掌声。
• 学生交流所写的话
• 同学们的掌声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假如你就是这个班的一员,你想通过这两次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 师总结:同学们第一次献出的掌声——引读d1这掌声是一声声的鼓励,让小英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第二次献出的掌声——引读d2这掌声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赞扬,让小英微笑着走下讲台。这不是普通的掌声。因为,这掌声里,有同学们的爱心。(画:2 爱心)
• 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同学。把你想说的话带到朗读中吧,让朗读传递你的真情。谁愿意再为我们朗读(出示第4自然段)。
引:这热烈持久的掌声改变了文中小姑娘---小英一生的命运。让我们走近小英,看看在这掌声的前后小英是怎样的孩子?
三、比较小英的变化
(出示文第一、五自然段文字投影):
师:谁来为我们朗读第一段?这是掌声----前的小英。谁来为我们朗读第五段?这是掌声----后的小英。小英在掌声的前后各是怎样的孩子?
启发:想象一下平时他还会有什么表现?这样的人可以说她很——忧郁、自卑(板书)谁再来给我们朗读,(1)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启发:想象一下,这时的她无论在交谈中还是在游戏中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2)这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不是)她变得———开朗、自信(板书)。
(3)你们为小英有这样的变化高兴吗?(高兴)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五自然段吧。
过渡:这掌声不是一时改变了小英,而是改变了他的一生,这在他后来写给作者的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出示第六段)
师:齐读。你能想象到他是怎样生活的吗?交流。
四、深入拓展
1、不光小英在掌声中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你们看——出示外资料:张海迪、桑兰、海伦.凯勒。
师: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绝少不了那一次次及时而又激励人心的掌声和话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更需要。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7、同学们你们想把掌声献给谁?为什么?或者说说你在什么情况4 下接受过掌声,当时有什么感受?
五、激发想象 升华“亮点”
1、师:读了《掌声》这一,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2、如果让你给小英回去一封信,你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出示信的开头)
3、小结:今天这节,小朋友们学得很棒,让我们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听老师。掌声是钥匙,是春雨,是小鸟,是让我们敞开心扉的大草原,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
板书:
来 源莲 山..m 6
2.最佳路径教案最新 篇二
1、默读课文,自学1个会认字“滨”。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怎样设计并被评为最佳路径的。
3、从迪斯尼乐园路径的设计过程中受到启示:人们做事情,要学会顺应需求,如果在工作中能坚持“以人为本”,给人以自由选择和发挥的空间,或许反而可以产生更好的创意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重点:
了解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培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从这件事中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为人们做事情,顺应人们的需要,给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或许反而可以产生更好的创意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自学方法(提示):
1、自读课文,突破字词难点
2、把握内容,口头简要复述
3、思考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4、拓展交流,得到启发借鉴
二、理解题意
1、板书课题:最佳路径(指名读一读)
2、讨论课题:“最佳路径”是什么意思?(全班讨论,各抒己见,)
3、指名小结:“最佳路径”指的是
4、思考:课文按什么描写?(“事情发展的顺序”指名说一说)
三、朗读课文
1、提出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词义清晰 读顺语句,段落流畅 叙事动人,启迪心智
2、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做一做标记)教师辅导:注意正音(“海滨”“迪斯尼”等词语);及时鼓励
3、指名朗读课文
分段朗读:叙述课文所写事件 教师辅导:积极评价,肯定优点
四、把握内容
1、提出问题: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2、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指名小结:
课文讲述的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五、引导思考
1、提出问题
(1)建筑大师格罗培斯是怎样从一位年迈无力的老太太身上受到启发的?
(2)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3)课文讲述的结果是怎样的?
2、自学思考
(1)复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2)从课文中找到回答以上问题的主要内容,做一做笔记
3、深入讨论:
(1)法国著名葡萄产地的那些园主们特意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去叫卖,结果他们的生意怎样?(指名说一说)
(2)那位年迈无力的老太太是怎样售卖自己的葡萄的?为什么老太太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
从文中寻找答案
——“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全班讨论,交流;指名讲一讲)
(3)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老太太卖葡萄的方式(在文中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4)老太太卖葡萄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从文中寻找答案 :
A.“无人看管” ——人们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又能享受亲自采摘葡萄的乐趣。B.从葡萄架上直接摘下来的果子更新鲜。C.“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无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选择的做法,更能体现出人们得到了老太太的信任和尊重。(全班讨论,交流)
(5)格罗培斯受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的启发而产生了路径设计方案,格罗培斯是怎么做的?
从文中寻找答案 :
——“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按照足迹,铺设道路”。(全班讨论,交流,指名读一读有关语句)
(6)格罗培斯的“道路设计法”与老太太的“葡萄销售法”有什么相似的“妙处”? ——两者都是把自由选择的权利交给了人们,让人们自己去寻找最适合的最佳的东西,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和尊重,能让人们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同时还展示了富有创意的生活情趣。(全班讨论,交流,指名小结)
(7)格罗培斯具体是怎样设计迪斯尼乐园里的道路呢?为什么能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结合课文,自由想象,全班讨论,交流)
“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有宽有窄”:宽,让走的人多些;窄,让走的人少些,没人走的地方,也许就不用设计了。
——“优雅自然”:道路的设计,恰恰是人们用脚走出来的,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满足了人们的兴趣爱好,更让大家知道,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这样的路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格罗培斯善于联想,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设计充分反映了迪斯尼乐园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既体现“人文性”又富有“艺术感”。
六、拓展交流练笔
1、提出问题
(1)课文讲述的这个关于迪斯尼乐园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格罗培斯这个“最佳路径”的设计方法来处理事务呢?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A.启示:为人们做事情,顺应人们的需要,给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或许反而可以产生更好的创意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同桌或小组探讨后,指名谈一谈)B.借鉴: 5 生活中—— 学习中—— 工作中——
(学生动笔把自己的体会写在练习本上,再指名读一读)
3、教师小结 人们做事情,要学会顺应需求,如果在工作中能坚持“以人为本”,给人以自由选择和发挥的空间,或许反而可以产生更好的创意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词语采集”
2、熟读课文
3、把小练笔“借鉴”继续写详细
附:(板书)25*最佳路径 遇到难题
得到启发 } 评为“最佳路径”
3.最新 哗啦圈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悉圈的特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呼啦圈活动中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与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2.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要求,并通过自主探索创编游戏,达到启智、增智,培养和改善学生自编、自练、自评及自我管理的综合体育运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提高竞争意识。
学习内容:呼啦圈各种玩法、滚动呼啦圈
重点:熟悉呼啦圈的特点,作多项不同内容的活动技能,技巧。]难点:学生创编游戏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4.提出要求
学生活动:
1.学生站四列横队。2.整队,检查人数
3.认真听老师宣布本科内容
4.认真听老师讲述本课要求
组
织:四列横队
二、积极比赛、体验勇敢
教师活动:
1.教师喊口令,学生集体练习
2.教师提出要求,及时鼓励,参与互动,学生练习3.教师适时激励,巡导,参与互动
4.教师给予鼓励,讲解要求,强调安全 5.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学生活动:
1.四排横队,呈体操队形散开
2.散点自主练习,相互学习
三、身心放松
1、教师领做放松操
2、教师总结本次课
3、师生再见
场地器材:呼啦圈
玩哗啦圈的方法 第二节
教学目标:
个性张扬、初步掌握几种特色“玩”法。
教学重难点: 握几种特色“玩”法 教学过程
1、内容:学习特色“玩”呼啦圈的方法。
2、教师行为:通过对学生自由“玩”的观察,教师请几位“玩”的特别有特色的学生到圆的中间进行展示,而后提示其余学生自由选择展示同学的“玩”法,进行尝试性“玩”。
3、学生行为: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方法,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展示的同学并对自己独特“玩”法进行介绍,让其他同学更好地接受。
3、组织形式:学生自由的站在圆内。
第三节
教学目标:
合作学练,初步掌握多种抛、接、套圈方法。教学重难点:
掌握多种抛、接、套圈方法 教学过程
1、内容:合作“玩”呼啦圈。
2、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进行双人或多人合作练习。
3、学生行为:自由组合进行双人或多人合作练习。
4、组织形式:学生圆内站位。
第四节
教学目标:
合作进行跳双落练习,并能根据判断迅速运用单跳双落的技术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判断迅速运用单跳双落的技术 教学过程:
1、内容:单跳双落。
2、学生行为:自由组合成6~8人小组,自主地按地上摆放的呼啦圈进行单跳双落练习,并进行多次图形变换。
3、组织:由学生自行设计呼啦圈摆放图形。
第五节
教学目标:
在练习中了解用呼啦圈创编游戏的方法,以及对合作练习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用呼啦圈创编游戏的方法,以及对合作练习的体验 教学过程
1、内容:碰碰船(创编游戏)
2、教师行为: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进行示范,并可以参与游戏。
3、学生行为:每位同学分别手持套在身上的呼啦圈,进行追逐。开始时,指定一位先进行追,其余同学均逃,追到同学用圈碰到逃得同学的圈时,逃追互换。升级玩法,两人一圈进行追逐。
4、组织:在规定的圆内进行,第六节
教学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体验玩圈的乐趣。
2、学会一物多玩,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合作意识。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每人一个呼啦圈。
1、录音机、磁带。
2、平整的活动场地。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有节奏的做各种不同的模仿动作,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如:头部、颈部、四肢、腰部以及膝关节等等。
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由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呼啦圈的乐趣。
1、出示呼啦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拿的是什么?(呼啦圈)你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
2、请个别学生表演玩呼啦圈。
问题:刚才这几个小朋友都表演了自己的玩法,谁还有和他们几个不一样的玩法呢?(启发学生动脑想出不同花样并进行实地演示,让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3、请学生尝试呼啦圈的各种玩法。
会在胳膊上转、我会在脖子上转、我会在腰上转、我会向前抛再滚回来玩、我会转动手腕玩、我会滚着玩、跑着玩、跳着玩、钻着玩、套着玩、、、、、、)宝贝呼啦圈有这么多玩法,你们都会吗?我们现在都来玩一玩好吗?(让学生再次自由练习多中花样的玩法,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每种呼啦圈玩法的技巧,让幼儿掌握好要领)。
4、鼓励学生创造发明与同伴一起玩的花样。(1)、学生我们都学会了呼啦圈的各种玩法,可都是自己一个人单独 玩的,那有没有其他玩法呢?能不能几个小朋友一起来玩呢?(2)、学生你们都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现在我们就请各组来演示一下各自的花样,看哪一组想的玩法好,要注意认真看好好学。(幼儿展示如:有的是摆成一排跳着玩;有的是先跳圈再钻着玩;也有的是组成图形玩的,还有的是比赛向前滚着玩、跑着玩的,还有几个女孩说着儿歌做动作玩的„„)。(3)、学生你们都表演的很好,那么我们来随着音乐,把刚才大家玩的再来模仿学习一下,(也可以引导学生任意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玩出更多更有意义的花样。)
三、放音乐《爱我中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自由创编“呼啦圈操”,让学生自由放松活动。活动结束
伴随葫芦丝的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学着开汽车的样子,轻松愉快地离开活动场地,结束活动。第七节
《多彩的呼啦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呼啦圈相关运动知识,同时能掌握2种以上的玩法,能单个或集体创编出更多的新玩法,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善于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
2、通过呼啦圈多样化的游戏化教学,让学生能充分体现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实践能力,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其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4、通过“人人争做小哪吒”主题教学,让学生加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安全意识,增强综合能力。教学准备 呼啦圈套42个 红绸带42个 播放机1台 纸箱4个 教学过程
导 入 与 启 发 阶 段
哪吒故事 哪吒是托塔李天 王的三太子,他 有时很顽皮,但 他却很可爱,还 是个勤奋好学的,爱憎分明的 小英雄,很有本 领。
1、热身活动:
(1)慢跑游戏 “螺行行进”
(2)健身操 a、原地踏步、弹跳步 2x8拍 b、“V”字步 4x8拍 c、侧点步前冲拳 2x8拍 d、上步吸腿击掌
2x8拍 e、跳跃步 2x8拍 f、腰绕环 2x8拍
语言导入: 展示图片 启示: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在歌声的伴奏下带领学生慢跑。
在音乐伴奏下带领学生做健身操.1、听到哨声后按教师指定的场地集合。
2、引发思考:
3、把自己当作小哪吒,能快乐的跟老师一起 慢跑与模仿健身操。
要求:成一路纵队模仿老师动作跑进。阶段目标:让学生融 入课堂,融入情境产生争做小哪吒的欲望。4 情 境 发展 练习本领:
哪吒拿着师傅给的乾坤圈左看看右玩玩,看它有什么本领。降魔捉怪; 小哪吒已经练就了 一身高强的武艺,他 开始拿着乾坤圈去 降魔捉怪,为民除 害,保卫国家。教师指导的内容(1)绕腰旋转(2)跳圈(3)开火车 引导学生创新
1、套圈
原地套圈 移动套圈
2、接力游戏 规则:
听到哨声各组第一位同学以右手拿乾坤圈,跑到前方去套住妖怪后在宝贝箱里拿一条浑天绫往回跑和第二位同学用左手击掌,从队伍的右边回到排尾。依次进行,最先完成任务的队胜出。
1、示范讲解,巡回指导,评价,鼓励,强调安全事项。
2、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创编新动作。
3、教师参与学生练习,参与学生创编。
4、小结,评价鼓励。
1、故事引导
2、示范并讲解注意事项。
3、观察学生练习,巡回指导。
4、点评
1、讲解游戏规则 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示范
3、调整队形并组织。
4、学生进行游戏。
5、点评,小结。
1、认真听讲,积极练习,敢于创新。
2、自由站位,自由结伴。
3、边练习,边改进,边提高。
4、个人创编新的练法,玩法游戏和集体创遍的有新意的游戏
5、学生示范表演。第八节
阶段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认真听讲,听从指挥,相互学习与交流。
2、分四组围成圈按一定顺序进行。
3、体验成功与失败。要求:按顺序套圈,不争 抢,遵守规则。
1、理解游戏规则
2、各组齐心协力争取胜利。
3、小组队员间要相互鼓励与学习。
4、阶段目标;小伙伴们能团结协作,课堂气氛热烈,情绪高昂,人人都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第九节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体验玩圈的乐趣。
2、学会一物多玩,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合作意识。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每人一个呼啦圈。录音机、磁带。平整的活动场地。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有节奏的做各种不同的模仿动作,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如:头部、颈部、四肢、腰部以及膝关节等等。
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由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呼啦圈的乐趣。
1、出示呼啦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拿的是什么?(呼啦圈)你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
2、请个别学生表演玩呼啦圈。问题:刚才这几个小朋友都表演了自己的玩法,谁还有和他们几个不一样的玩法呢?(启发学生动脑想出不同花样并进行实地演示,让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3、请学生尝试呼啦圈的各种玩法。会在胳膊上转、我会在脖子上转、我会在腰上转、我会向前抛再滚回来玩、我会转动手腕玩、我会滚着玩、跑着玩、跳着玩、钻着玩、套着玩......)宝贝呼啦圈有这么多玩法,你们都会吗?我们现在都来玩一玩好吗?(让学生再次自由练习多中花样的玩法,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每种呼啦圈玩法的技巧,让幼儿掌握好要领)。
4、鼓励学生创造发明与同伴一起玩的花样。
(1)、我们都学会了呼啦圈的各种玩法,可都是自己一个人单
独玩的,那有没有其他玩法呢?能不能几个小朋友一起来玩呢? 你们都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现在我们就请各组来演示一下各自的花样,看哪一组想的玩法好,要注意认真看好好学。(幼儿展示如:有的是摆成一排跳着玩;有的是先跳圈再钻着玩;也有的是组成图形玩的,还有的是比赛向前滚着玩、跑着玩的,还有几个女孩说着儿歌做动作玩的......)。
(2)、你们都表演的很好,那么我们来随着音乐,把刚才大家玩的再来模仿学习一下,(也可以引导学生任意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玩出更多更有意义的花样。)
三、放音乐《绿旋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自由创编“呼啦圈操”,让学生自由放松活动。活动结束:伴随葫芦丝的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学着开汽车的样子,轻松愉快地离开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第十节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抛接套圈、单跳双落技术有关技巧。
学生能掌握多种呼啦圈的玩法,并能利用呼啦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转、抛、接、套以及作为器材进行各种跑跳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抛接套呼啦圈单跳双落游戏。
教学步骤: 程序一:
1、内容:个性“玩”呼啦圈。
2、教师行为:(1)教师招呼学生进入场地,自己进行各种方式的“玩”呼啦圈,并邀请学生参与“玩”呼啦圈。如:转圈、自抛自接、绕圈、前抛回滚、自抛自套。(2)启发学生自由创想“玩”圈的方法。
3、学生行为:(1)跟随老师自由“玩”呼啦圈。(2)自由创想“玩”法。
4、组织形式:学生围着老师圆内站位。
5、本段目标:引导激趣、明确目标。第十一节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抛接套圈、单跳双落技术有关技巧。
学生能掌握多种呼啦圈的玩法,并能利用呼啦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转、抛、接、套以及作为器材进行各种跑跳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抛接套呼啦圈单跳双落游戏。教学步骤: 程序二:
1、内容:学习特色“玩”呼啦圈的方法。
2、教师行为:通过对学生自由“玩”的观察,教师请几位“玩”的特别有特色的学生到圆的中间进行展示,而后提示其余学生自由选择展示同学的“玩”法,进行尝试性“玩”。
3、学生行为: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方法,自己进行尝试练习。
展示的同学并对自己独特“玩”法进行介绍,让其他同学更好地接受。
4、组织形式:学生自由的站在圆内。
5、本段目标:个性张扬、初步掌握几种特色“玩”法。第十二节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抛接套圈、单跳双落技术有关技巧。
学生能掌握多种呼啦圈的玩法,并能利用呼啦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转、抛、接、套以及作为器材进行各种跑跳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抛接套呼啦圈单跳双落游戏。
教学步骤: 程序三:
1、内容:合作“玩”呼啦圈。
2、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进行双人或多人合作练习。
3、学生行为:自由组合进行双人或多人合作练习。
4、组织形式:学生圆内站位。
5、本段目标:合作学练,初步掌握多种抛、接、套圈方法。第十三节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抛接套圈、单跳双落技术有关技巧。
学生能掌握多种呼啦圈的玩法,并能利用呼啦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转、抛、接、套以及作为器材进行各种跑跳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抛接套呼啦圈单跳双落游戏。
教学步骤: 程序四:
1、内容:单跳双落。
2、学生行为:自由组合成6~8人小组,自主地按地上摆放的呼啦圈进行单跳双落练习,并进行多次图形变换。
3、组织:由学生自行设计呼啦圈摆放图形。
4、本段目标:合作进行跳双落练习,并能根据判断迅速运用单跳双落的技术。第十四节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抛接套圈、单跳双落技术有关技巧。
学生能掌握多种呼啦圈的玩法,并能利用呼啦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转、抛、接、套以及作为器材进行各种跑跳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抛接套呼啦圈单跳双落游戏。
教学步骤: 程序五:
1、内容:碰碰船(创编游戏)
2、教师行为: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进行示范,并可以参与游戏。学生行为:每位同学分别手持套在身上的呼啦圈,进行追逐。开始时,指定一位先进行追,其余同学均逃,追到同学用圈碰到逃得同学的圈时,逃追互换。升级玩法,两人一圈进行追逐。
3、组织:在规定的圆内进行。
4、本段目标:在练习中了解用呼啦圈创编游戏的方法,以及对合作练习的体验 第十五节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抛接套圈、单跳双落技术有关技巧。
学生能掌握多种呼啦圈的玩法,并能利用呼啦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转、抛、接、套以及作为器材进行各种跑跳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抛接套呼啦圈单跳双落游戏。
教学步骤: 程序六:
1、游戏:过关斩将。
2、教师行为:讲解游戏方法,组织进行游戏。
3、学生行为: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方法,赢者升级(从坐着升级为蹲,而后到站,到向前走,最后到圆心点),负者降级等方式比赛,比出最后先到圆心点为胜者。
4、组织:在圆内进行。两人一组,自由选择对手。
5、本段目标:身心放松。第十六节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抛接套圈、单跳双落技术有关技巧。
学生能掌握多种呼啦圈的玩法,并能利用呼啦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转、抛、接、套以及作为器材进行各种跑跳游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抛接套呼啦圈单跳双落游戏。
教学步骤:
程序七:
1、内容:小结,布置拓展性“玩”圈的任务。
2、教师行为:归纳、小结本节课情况,给学生鼓励。布置延伸任务。
3、学生行为:参与评价本节课,课外延伸,完成拓展性“任务”。组织:散点,围绕老师进行。
4.《翠鸟》的最新教案设计 篇四
1、知识目标: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喜欢的段落。
2、能力目标: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及感悟能力,学会采用一定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的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或翠鸟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学生饶有兴趣地自由说)
师:是呀!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板书并出示“翠鸟”图)大家一起来叫一叫它的名字好吗?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翠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翠鸟吗?(漂亮)
师:刚才大家对翠鸟进行了仔细地观察,看看课本上是怎样描写的?请打开课本P98,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二、学习课文:
文章通过哪几方面描写了翠鸟的美?(生交流)哪位同学想把翠鸟的美读出来呢?(指名读、评读、范读)
过渡语:翠鸟可不只是外表美,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文中哪一段写翠鸟捕鱼的情景?
快速浏览课文。
(1)指名回答。
(2)自学前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学要求: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翠鸟的什么特点?并用笔画出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1)指名回答。要求:先读后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2)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过渡语: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
(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同学们,看来大家也同文章的小作者想法一致,你们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向学生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
师:看来想捉一只翠鸟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请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
三、抄写生字
1、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抄写生字。
四、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翠鸟动作:迅速、敏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一课,知道了翠鸟的外形特点是(指名回答)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动作特点是(指名回答)动作敏捷。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及动作特点,把它描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二、学习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
1、先看第一段
A、学生自由朗读,把你认为最能表现翠鸟外形特点的好词、好句画出来,并说出理由。
B、指名回答,重点抓住“颜色鲜艳”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比喻表达的好处。
C、生读第一段,师相机指导。
D、试背诵这一段。
2、学习描写翠鸟动作的段落,学生交流体会。
A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其动作迅速、敏捷。
B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迅速敏捷。
C从哪儿看出翠鸟机灵?通过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机灵。
D试着背一背。《翠鸟》最新教案设计
三、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
师生共同总结:
1、抓住事物特点。
2、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
3、运用比喻句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四、读写结合:
仿《翠鸟》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五、作业:
5.7《陈情表》教案(最新) 篇五
浦培根
陈情表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二、简介作者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三、文体知识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
四、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陈”的原因: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辞不赴命 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李密被征为太子洗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3、“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李密是蜀汉旧臣,如果不应召会被误以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晋武帝司马炎嘉勉他的孝心,赐给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养他的祖母,刘氏亡后,他丧期满,才入京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四、研习第一段
1、本段所述之不幸,共有几个?试一一列举之。
答:四个不幸。即六月丧父;四岁母嫁;九岁不行;祖母疾病缠身。
2、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 苏教版必修五教案
浦培根
答: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3、陈说一家不幸,其目的何在?
答:让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4、试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本段内容。
答:历述家庭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况
五、研析第二段:
1、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
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2、本段哪些写到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
答: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作者自己对朝廷恩遇抱着怎样的感情?
答:感激不尽,“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4、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答: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有卧床不起的祖母,博得武帝的同情。
5、归纳段意:
答:叙写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和进退两难的处境。
六、分析第三段:
1、本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C、正面陈述祖母病笃,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2、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
答:目的是引入到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上去,从而向晋武帝表明孝顺祖母既为私情,又合法理。
3、“凡”句有何含义?
“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
4、归纳段意:
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原因
七、分析第四段:
1.本段交代了全文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愿乞终老。
2. 作者简单地表明了其理由是什么?
答: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
3、用语有什么特点?
(“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无比恳切)
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矝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5、概括段意:
提出陈情的目的:先尽孝、后尽忠
八、解题,讨论:
1、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苏教版必修五教案
浦培根
陈以往之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现今之情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陈日后之情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3.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身世孤苦悲凉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先尽孝后尽忠
沐清化蒙国恩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第二课时
一、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四字骈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苏教版必修五教案
浦培根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成语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联合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形只。
茕茕孓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孤苦伶、举目无亲。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形,指身体;吊,慰问。主谓结构。源出《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形影相吊,五情愧赧。”近义成语:形单影只、孤家寡人。反义成语:门庭若市。
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主谓结构。源出《汉书·扬雄传上》:“恐日薄于西山。”近义成语:气息奄奄。反义成语:旭日东升。
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苟延残喘。反义成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主谓结构。源出《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乌。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清表》。反义词语:老牛改犊。
结草街环 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联合结构。结草,典故见本保注释。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载: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来见杨宝,把四枚白环给他,并对他说要让他的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古官名)。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近义成语:感恩图报。反义成语: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左传·僖公十五年》 苏教版必修五教案
浦培根
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主调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5、小结: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成语: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二、分析艺术特色: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 < 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 >,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3、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4、陈辞婉曲,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三.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①九岁不行 不行:不会行走。今常用义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今常用义为(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③晚有儿息 息:子女,这里指子。今无此义。
④而刘夙婴疾病 婴:被„„缠着。今天此义。
⑤逮奉圣朝 逮:及,到达。今天此义。
⑥前太守臣违察臣孝廉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今无此义。
⑦寻蒙国恩 寻:随即,不久。今无此义。
⑧除臣洗马 除:任命,授职。今无此义。
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庶:大概、或许。今天此义。2.通假
生孩六月:“孩”同“咳”,小儿笑,这个意义“孩”又写作“咳”。
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3.词类活用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方位名词“上”,作动词“报”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上。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犬马”用在动词“怖俱”的前面,作状语”表示比喻:像犬马。则刘病日笃:名词“日”,用在形容调用如动词“笃”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延续,一天天/形容词“笃”,处在谓语的位置,用作动词,加重。
夙遭闵凶:形容词“闵凶”,作动词“遭”的宾语,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猥以微贱:(形容词“微贱”,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臣少多疾病:名词“疾病”处在谓语的位置,用作动词:生病。
具以表闻/拜表以闻:闻,使„„闻,使„„知道。动词的使动用作。4.一词多义
①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臣之辛苦,非独 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的,助词)苏教版必修五教案
浦培根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②于
急于星火(比,介词)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引进动作行为的有关对象,不译,介词)
③见
慈父见背(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副词)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看见,动词)
④以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因为,介词)
猥以微贱(凭,介词)
臣具以表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用,拿,介词)
谨拜表以闻(同“而”,连词)
⑤行
行年四岁(经,经历,动词)
九岁不行(走,动词)
⑥当
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定,副词)
⑧终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无以终余年(结束,度完,动词)
愿乞终养(终了,动词)
⑨命
辞不赴命(任命,名词)
人命危浅(生命、性命,名词)
更相为命(生活、生存,名词)
⑩拜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授官,动词)
谨拜表以闻(敬词)
⑾是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代词)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和“以”组成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是,此,代词)
⑿息
晚有儿息(子,名词)
气息奄奄(呼吸,名词)
⒁薄
门衰祚薄(浅薄,形容词)
以刘日薄西山(迫近,动词)5.特殊句式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判断句,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非,不是。
②实为狼狈:判断句,用动词“为”表示肯定判断;为,是。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变式句,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星火”作形容词“急”的补语,“于”相当于“比”。
⑤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主语“刘”是行为的被动者;婴,被„„缠着,被动词。苏教版必修五教案
浦培根
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省略句,省略宾语、主语)
⑦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省略句,省略谓语。
⑧具以表闻(之——皇上)/拜表以闻(之——皇上):省略句,省略宾语。6.固定
①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②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③臣无祖母,元以至今日;祖母元臣,元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④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⑤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四、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五、参考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苏教版必修五教案
浦培根
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6.蜀道难实用教案最新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诗句含义,背诵并默写
2.想象并体会本诗夸张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录音带,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2.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本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2.想象并体会本诗夸张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诵读 合作探究 讲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简介作者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二十五岁起就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排挤,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时年59岁。61岁的时候,随太尉李光弼北上讨伐安史叛军,半路因病折回。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有《李太白全集》。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斥严武说。称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害房琯、杜甫,这首诗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刺章仇兼琼说。称此诗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警诫朝廷防范他有反叛之心。章仇兼琼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小人。诗的意图很可能是严防野心家发难。
(三)讽喻说。认为文中的“君”是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安危,回到长安。
(四)咏蜀说。此说出自明胡震亨《李诗通》,认为此诗自为“咏蜀耳,言其险,更著其戒”。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亦持此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名篇,别无寓意。”
(五)仕途说。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的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的漫游中屡遭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王番)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七五三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王官)、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后两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一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因为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四.整体感知
《蜀道难》乐府古题,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魄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五、朗读课文、正音。
1、学生齐读《蜀道难》
2、教师纠正字音
六、诗文赏析
(一)赏析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齐读第1段,疏通文意,思考问题: 梳理文意(叫学生翻译),理解第1段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字词:
重点字词:危 于 何 茫然 尔来 当 回 绝 扪 膺 坐 之 提问(1)这一段可分为几层? 明确:可以分为2层; 第一层:写蜀道的来历。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这几句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其中有高山阻隔,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写法; “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两句叙述蜀道来由。引用了五丁开山的典故。提问(2):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开路的艰难,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第二层:写蜀道的高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曲折盘旋,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在山上摸到星辰,写出了蜀道的高峻。
提问(3)第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之难的?并找出相应诗句作简要分析。
明确:第1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从开路之艰难,山势之高峻的角度写蜀道之难的。
A蚕丛及鱼凫,开国可茫然……..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小结:用蜀国的开国年代的久远,五丁开山之神话故事来突出开路的艰难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和悲壮的业绩。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激流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小结: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C“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突出了蜀道之迂回之曲折之难行的特点。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通过黄鹤飞不过去,猿猱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
E“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 通过摹写神情、动作描写: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来突出蜀道之高之险之难行。
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二)赏析第2自然段:要求学生齐读第2段,疏通文意,思考问题:
(1)梳理文意(叫学生翻译),理解第2段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字词:
重点字词:西 雄 雌 凋 去 砯 转 胡 提问(1)第2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之难的?并找出相应诗句作简要分析。
明确:第2段从蜀道的险峻,途中的恐怖、悲凉、凄清的气氛方面来写蜀道之难的。
A“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小结]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
(三)作业布置
(1)预习:思考问题,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之难的?
(2)背诵课文。
第2课时
一、课前回顾,检查背诵。
二、诗文赏析
(一)赏析第3自然段:要求学生齐读第3段,疏通文意,思考问题:(1)梳理文意(叫学生翻译),理解第3段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字词:
重点字词:峥嵘 崔嵬 当 或 匪
提问(1)第3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之难的?并找出相应诗句作简要分析。
明确:第2段从蜀道的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蜀地凶险方面来写蜀道之难的。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表现了蜀道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B“所守或匪亲,„„杀人如麻”:描写了蜀地凶险,表现了对政治的关心,对国事的忧虑关切。(2)齐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提问(2)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文中共出现了3次,试分析其作用。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一咏三叹之效,是诗人咏叹的主题,是诗文的主旨,是诗文的主旋律,贯穿全诗,也是诗意和抒情变化的标志。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起到过渡的作用,把诗歌感情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起到一咏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提问(3)思考总结诗文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1)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豪放飘逸。(2)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一。(3)反复咏叹,一唱三吧。
小结:李白在诗文中运用神话传说,虚写映衬,摹写神情和动作描写,借景抒情,夸张等艺术手法,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作者表面写蜀道之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遭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时训练题目
2、背诵课文
课外知识补充 关于李白的素材
1、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常去家乡绵州附近的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
2、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他寻找机会,以求仕进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李白又漫游梁宋、东去吴越、去幽燕(今北京一带)、走江南在此次漫游期间,李白因夫人许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变,国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学道,一面企图为国建功,对于国家安危,颇多关切,虽然仍事漫游,已与过去有所不同。
3、翰林供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玄宗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嫉恨之心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己虽在长安,却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李白身穿锦袍,骑着五花马,一会儿高声歌唱,一会儿纵情大笑,出了长安城门。
4、高力士脱靴
唐玄宗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花,召翰林李白吟诗助兴李白酒醉,命宦官高力士为其磨墨拂纸,即席写就《清平调》三首应景之作,在李白是毫不费事,正象在一旁侍候的高力士说的:“放屁还没有这样快!”李隆基看了诗很高兴,赐饮李白借酒,叫高力士为他脱靴,加以奚落。素材运用之文章片段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7.8《图片两组》教案(最新) 篇七
浦培根
图片两组
教学目的:
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通过图画和图片的文字说明把握图画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本可通过几幅有关战争的图片,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增强他们的和平意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使学生的和平意识得到增强,同时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欣赏图片。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本课的重点在于弄清画面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搞清楚摄影者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什么。
2、学习本课的难点就在于怎样去阅读一幅图片,明确他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几位作家的小说和日记,已经了解到了许多有关战争的情况。相信你们已经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社会的摧残有了一个相当清晰的认识。但是那毕竟是文字的东西,不够直观。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中比较直观的方式——图片的形式来了解一下战争到底给我们带了了什么?战争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又是什么?
二、摄影作品不同于文字作品,它用画面来表现主题,用形象来发言,图片是瞬间的永恒,我们透过一幅幅画面可以想像到发生在昨天的故事,听到人物的心灵之声。
三、课文讲解:
(一):第一组图片:
请同学们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看第一组图片,在看图片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提示。在看图片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文字说明和你们平时的知识积累作为你看这些图片的背景知识。相信你们有了这些知识的积累,一定能读懂这些图片。看完这些图片后请你们回答我的问题。
1、你能够从图一、二中看出那些细节?
图一:图中的的小孩,失去了父母,已经受伤,他无助地哭号,背后是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瓦砾堆和废弃的车轨。
(原照片有这样的说明:“美国人不大注意日本人蜂拥入侵中国,不大注意吊眼睛民族的战争和它的东方式的野蛮,没有什么人注意蒋介石军队在上海的殊死战斗,也不注意日本飞机军舰每天对它的轰炸。”而记者王小亭拍下的这张照片告诉世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干了些什么。“两个星期之后,这幅照片频频出现在美国的电视、杂志和报纸上。突然之间,通过这个小小的哭叫着的孩子,亚洲的战争有了意义。愤怒的美国要求日本停止轰炸。美国把炸弹的原料、废钢铁卖给日本,引发了一阵怒潮。日本人声称照片是伪造的。他们悬赏购买王小亭的脑袋,王逃到英国保护下的香港去。可是,这张照片已经在美国人民的良知上发生了作用。”)
图二:空旷的飞机场上横着拐杖,从他的妻子的左腿处可以看到另外一根拐杖,还有他只有一条腿,他出征的时候是迈着军人的步伐的,归来则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和他的妻子拥抱时只用了一条手臂。
(越南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给美国人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美国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苏教版第二册教案
浦培根
2、图二中的军人丈夫在拥抱时为什么只用一条手臂呢?
战争让他失去了一条腿,他不得不拄着双拐,在和妻子拥抱的时候也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拄着拐杖,是战争夺去了他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正常动作啊。可见战争使正常人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3、对比第一和第二幅图片后你会想到什么?
第一幅图片中的受伤孩子是被侵略国家的人,而第二幅图片中受害的是侵略国家的军人。无论是被侵略国家,还是侵略者的国家在战争中都一样会受到摧残。
4、再看第三幅图片,看看这幅图片有什么细节?
图三:士兵是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枪的。孩子是哭泣的,父亲的表情是悲伤的。
5、这时候父亲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左右为难,依依不舍。
6、对比第二幅图片,请大家想一想,这位父亲这次去战场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可能死、可能残疾、可能完好的回来,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7、下面看第四幅图片,你会看到什么细节?
图四:注意这幅图片的文字说明,是一个“宁静的中午”,尸体遍地,而孩子的表情是没有恐惧感的,是平静的。
7、那这个小孩为什么不害怕呢?也就是说这对这个小孩的童年记忆会有什么创伤呢?
他在集中营里看到的这种情况已经很多了,在集中营的生活,已经对这个小孩的精神有了很严重的摧残,使他的心灵变得扭曲,变得见怪不怪了。
[如果同学们在回答第四幅图片的孩子的表情是恐惧的时候,我要反问:你怎么看出他是恐惧的,说出你的理由?引导:如果他的表情是恐惧的,那他为什么会离着这些尸体这么近呢?再看他所迈的步伐,为什么会是很小呢?如果你们在害怕的时候,你会很从容的迈着四方步吗?我想你们一定会是故意弄出很大的声音或者要快步走,对吗?再看小孩子,他距离尸体很近,步子很悠闲。](二战结束时期,在德国及被占领土各地发现了几十座纳粹集中营,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特雷布林卡、贝尔麦和奥斯威辛死亡集中营。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奥斯威辛死亡营,那里曾接连几个月每天用煤气杀死12000名受难者。
国际组织估计,犹太人死亡总数是600万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智力迟钝的人和精神病患者也是希特勒的“最后解决方案”的受害者。德国法西斯犯下了灭绝人类的滔天暴行。
英国公众档案处日前公开有关二次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大屠杀暴行的机密档案,披露了当时在纳粹集中营内用活人作医学试验品,以及犹太人被迫吃人肉充饥的各种恐怖事件,令人毛骨悚然。
位于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官员表示,他曾亲眼目睹五百名俄罗斯人赤裸地步入毒气室。由于毒气室内过分挤迫,以致被毒死的人死后姿势仍是僵硬地“站”。)
8、综合第一组图片,说说这四幅图片所表现的共同主题。
摄影者捕捉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此悲惨,这些人本来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有幸福的家,有对美好明天的追求,然而战争夺走了一切。这一组图片表现了战争的丑恶,控诉战争罪恶。
(二).第二组图片: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二组图片。同学们还是按照看第一组图片的要求来看这一组图片,然后回答我的问题。我留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来看图。
1、你从图中看出了哪些细节?
首先看共同的细节就是什么?笑容。图一:记录了中国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了十四年的苦难,在画面上有少年、中年和老年,无论对谁而言,十四年都是多么漫长的岁月!他们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图二:英国妇女的盛装引人瞩目,在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须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要注意一个细节,黄面的左上角有两位军人在注视着他们。)苏教版第二册教案
浦培根
2、看完了这些细节,那么你已经注意到了第二幅图片中的军人?那军人的表情是什么样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呢?
首先是他们保卫了和平,抵制了侵略,再者,他们也不用流血牺牲了,还有,他们也被庆祝的人们的欢乐情绪所感染。
3、看出了图片中的细节,归纳一下这两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厌倦。
4、我们再回到第一组图片,对比第一组图片和第二组图片,你会得到什么呢?
第一组图片是表现战争带来的苦难,第二组图片是表现人们庆祝和平,那联系起来,就是人们厌恶战争,向往和平。
5、这篇课文相比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在课文的开头已经讲过了。大家好好回忆一下。(图片的形式作为课文)
6.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为了形象地揭示其内涵,人们常常要为它配写解说词。
解说词,就是口头解释说明的词。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起到宣传的效果。为图片写解说词,其语言风格要符合图片本身所创设的情境和氛围。
板书:读图技巧:把握图片的中心事物;抓住图片的细节刻画(外貌、动作、神态、心理);体会图片背景的作用;联想图片背后的故事;揣摩图片表达的主题。
例:图一的解说词
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如山崩塌的断壁残垣,惨不忍睹的横陈的尸体,汩汩流淌着的鲜血,在日寇轰炸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上,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妈妈,你在哪里……”
四、总结全课:
这样我们这一课就学习完了,通过我们的分析,你们应该学会了怎样去分析图片,就是通过看细节,来琢磨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应该了解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对人民精神的摧残,以及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向往。
战争这么可恶,为什么还会爆发战争?同学历史政治知识要比老师丰富,请同学们说说引起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
从20世纪十大战争的浏览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来,战争的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种原因:资源掠夺,经济侵略,领土纷争,宗教问题,种族冲突,民族文化。
【秦腔教案最新】推荐阅读:
秦腔唱词大全08-15
关于秦腔演唱会主持词08-27
最新小班礼仪教案08-29
最新1上音乐教案06-25
最新三年级下音乐教案07-12
最新版《画杨桃》 教案10-16
中国石拱桥最新教案范文07-28
江西版最新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07-25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6-14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