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0篇)
1.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一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是春天 §1.1歌曲《我们是春天》
主备人:杨天学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老师安排学习的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欣赏、讨论、情境等方法,让学生能大胆自信且充满激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体验美,从而达到追寻美的最高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还处在变声期,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特别是女声学会用假声唱歌很重要。男声高音上不去和女声真假声不统一的问题。【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我们是春天》。【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课的要求。
二、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音乐《春之声圆舞曲》主题,一段视频《春天的芭蕾》。
三、新课教学:
1.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2.学唱歌曲《我们是春天》。
(1)歌曲欣赏,听一遍,请学生注意歌词的演唱顺序。(2)介绍歌曲风格特征:
《我们是春天》是一首两段体的歌曲,四四拍,第一段欢快活泼,第二段稍舒展。
教师结合本课的知识点——音乐的段落划分及内部结构,要求学生根据歌词意境划分乐句,教师要将音乐知识巧妙地融入歌曲教唱中,尽量不要讲乐理知识单独拿出来讲解,以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以情带声”是歌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把握好每一段的基本情绪,1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努力要求学生做到根据歌曲情绪歌唱,然后对学生的声音提出要求。
(3)随乐学唱大约两遍,与学生分析,整首歌曲就由三句构成,了解歌曲的结构,就很容易学会。
(4)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后,由老师纠正唱错的地方。
(5)启发学生在舞台上如何表演这首歌曲:小组唱、表演唱等。为班级演唱会做准备。【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是春天 §1.2歌曲《春天又来临》
主备人:杨天学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老师安排学习的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欣赏、讨论、情境等方法,让学生能大胆自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体验美,从而达到追寻美的最高境界。【教学重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还处在变声期,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特别是女声学会用假声唱歌很重要。【教学难点】
男声高音上不去和女声真假声不统一的问题。【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2.学唱歌曲:《春天又来临》《春之歌》。3.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课的要求。
二、复习旧课:
1.全班同学跟随音乐演唱《我们是春天》。2.启发学生如何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3.跟伴奏音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4.用独唱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评分。
三、新课部分: 1.学唱《春天又来临》
(1)上周已经欣赏过这首歌曲,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容易唱,因此,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先把歌谱唱好。
(2)唱歌词,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3)学生讨论这首歌最合适用什么演唱形式?为演唱会的准备做铺垫。信且充满激情的演唱歌曲。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2.学唱《春之歌》
(1)学生先欣赏歌曲,之后谈谈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介绍作品。
《春之歌》是一首朝鲜歌曲,一段体,八六拍,歌曲蕴含着圆舞曲的风格特征,音乐流畅而富于动感。启发学生体会“荡秋千”的感觉,然后用轻柔的声音演唱,特别注意突出八六拍强拍的“点”,强调“荡”起来的意境。
(3)跟琴学唱歌曲。
(4)引导学生唱歌时声音要连贯、统一。(5)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6)歌曲适合什么演唱形式?(学生讨论)
3.用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春之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分。4.音乐知识部分——在教唱歌曲《我们是春天》时,已有了一些关于歌曲结构分析的知识铺垫,用一个练习为歌曲《春天又来临》划分段落,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就行,同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该知识点。
5.活动与练习——既然是前面练习的继续和巩固,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1)视唱练习——可采用“模唱”“接龙”“填空”等方式进行视唱练习。(2)合唱练习——各声部都从头进入,第一声部唱到第5小节时,第二声部进入;第一声部唱到第9小节时,第三声部进入;各自循环唱下去,直到老师指挥结束时停止。学生熟悉乐谱后,要求他们边唱边感受三个声部融合在一起时的和谐美。【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二单元 七彩管弦
§2.1欣赏 管弦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主备人:杨天学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专注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能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分辨出常见的乐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赏、讲述法、体验法等方法,让学生并能较好地表现乐曲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欣赏西洋管弦乐作品的过程中,随乐哼唱其中旋律,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作品当中去,感受和体验各种管弦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力。【教学重点】
1.了解和拓展管弦乐的相关知识,掌握管弦乐器的分类。
2.专注聆听西洋管弦乐队作品,学会辨别音乐主题与乐器的音色。3.学会对比各种乐曲的不同特色与风格。【教学难点】
专注聆听管弦乐作品,引导并启发学生采用“自主、创作、探究”的形式来感受与鉴赏音乐之美。【课前训练】
欣赏:
管弦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一首管弦乐曲《春节序曲》,让学生听辨乐曲中演奏的乐器及音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同学为了提高素质,学习掌握了一门乐器演奏技术,下面请同学上来为大家演奏。
(直观性原则)A.小提琴B.小号C.萨克斯 师: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生:
师:它们属于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 生:
师: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属于西洋乐器? 生: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二、新课教学
1.根据发音原理和制做材料不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启发性原则)老师出示幻灯片(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
2.出示课件(直观性原则)让学生了解乐器形状,同时主要了解主要乐器的音色。
师:下面请大家在乐曲中进一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各种乐器擅长表现的情绪,抒发的感情。
三、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老师主导)师:下面请大家听赏一首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学生主体)作者:英国 本杰明.布里顿
乐曲为了使青少年了解西洋管弦乐曲作品,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
1.学生回答:
(1)演奏中乐器的先后顺序
(2)学生谈谈在欣赏不同类乐器演奏的不同片段的感想
例:小提琴:优美、抒情。单簧管:圆润、流畅。大管:低沉、诙谐(注重学生感受,老师只作补充性引导)
2.放录音片段
(巩固性原则)师:听录音后请同学回答有哪些乐器演奏? 生: 【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二单元 七彩管弦
§2.2 音乐知识 《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
主备人:杨天学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欣赏两首乐曲。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洋管弦乐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各种乐器的外型,了解其音质音色、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
听辨弦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音色。【教学难点】
欣赏两首乐曲及演奏乐器。【课前训练】
聆听几首音乐片段,写出演奏乐器名称:
(1)新疆之春()(2)G大调小步舞曲()(3)茉莉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1)学生伴随音乐进入课堂,教师播放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主题片段,营造课堂气氛。
(2)思考:刚才听到的乐曲熟悉吗?有谁能说出曲名,并且谈谈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3)学生谈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引出课题《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 2.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1)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按顺序播放各种音乐,学生聆听,并抢答音乐片段的演奏乐器名称)(2)欣赏各组乐器的图片,认识其形状、结构。(展示管弦乐器图片及其音响效果)
(3)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木管乐器组:(吹奏:连音吹奏、断音吹奏、单吐、双吐等)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短笛——是长笛音域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长笛——具有明亮、活泼的音色,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单簧管——一般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
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 大管——音色低沉、诙谐、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弓弦乐器组:(运弓、揉弦、滑奏等)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 大提琴——音色低沉、浑厚 中提琴——音色柔美醇厚 低音提琴——音色低沉、浑厚
铜管乐器组:(吹奏:通过控制嘴唇间的空隙、呼气量及震动的力度来改变其发出的音调、音量及音色
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
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音色的连接 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常演奏号角般的旋律 大号——音色低沉、宽广
打击乐器组:(敲击:一般用两根鼓槌交替击奏,或同时敲击两鼓来演奏,基本奏法有单奏和滚奏两种。铃鼓则采用敲击、捶、大拇指擦等方法演奏。
定音鼓——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弱奏时具有神秘的效果,强奏时咆哮如雷 大鼓——重敲富有激情,轻敲具有阴郁、寂寞的色彩 钹——音色清越而明亮 锣——音色富有戏剧性 3.作品介绍:
欣赏1:小号独奏《野蜂飞舞》
(1)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老师先不说曲名,轻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看音乐带给了你们什么情绪,你联想到了哪些画面。(播放音乐)
(2)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情绪,联想画面。(3)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性引导,并说出乐曲名称
(4)学生讨论,通过对乐器音色的听辨,《野蜂飞舞》的音乐中出现了哪些演奏乐器。
(5)曲作家介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剧《雪娘》《金鸡》《萨特阔》,管弦乐曲《舍赫拉查德》《安塔尔》《西班牙随想曲》等
(6)歌曲分析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节拍:2/4拍,乐曲为C大调(7)复听乐曲,学生带着情绪联想情景
听赏2:小提琴独奏《幽默曲》
(2)播放音乐,学生联想音乐描绘的场景。(3)学生分组,谈谈作品的音乐情绪。(4)复听乐曲,再次感受乐曲的音乐情感。
三、探究课题
1.从音乐要素出发,对比管弦乐《野蜂飞舞》和《幽默曲》的音乐风格特点。2.以小号独奏曲《野蜂飞舞》和小提琴独奏曲《幽默曲》为背景音乐,为其创编音乐情景剧并能感受到管弦乐器演奏带来的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教学心得】(1)老师对作品背景及其作者德沃夏克做简单介绍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三单元 美丽的村庄 §3.1 歌曲 《德涅泊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优美、有控制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德涅泊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听赏等方法,让学生学唱会歌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参照本课的音乐知识说出音阶、大调式和小调式基本概念,能排列出歌曲《德涅泊尔》的调式音阶。在曲调听辨活动中能分辨大小调式的音乐。【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有控制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教学难点】
分辨大小调式。【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德涅泊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导入新课:今天的课前热身我们要从一首儿歌开始——《两只老虎》 面孔一: 1.分组练习
2.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固定低音与三声部轮唱。
三、歌曲《德涅泊尔》 1.聆听范唱
(1)听音乐,用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来随音乐挥拍,并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2)歌曲介绍:
歌曲旋律深沉、宽广,深刻的体现了乌克兰人民的性格,一百多年来越传越广,许多影片和大型音乐作品以其中的旋律作为乌克兰的象征。
(3)复听歌曲,手传丝巾,要求从乐句的开始挥动丝巾,乐句结束的时候传到下一位同学的手中。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2.歌曲学唱:
(1)分乐句轮流演唱,老师唱一、三乐句,学生唱二、四乐句。(2)重点难点句辅以柯尔文手势教唱。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每组一个乐句,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唱。(注意气息、感情、音量以及整齐度)
(4)全体学生齐唱歌曲。【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三单元 美丽的村庄 §3.2 歌曲《美丽的村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美丽的村庄》,了解重唱、轮唱、领唱合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法、手势辅助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合唱作品,产生对合唱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理解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及音乐表现手段表现歌曲内涵。【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音乐手段和演唱形式演唱《美丽的村庄》,准确把握音高、音准、节奏和音色。【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及分解和弦给歌曲带来的变化。2.二声部合唱的准确演唱。【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11 mi ma mi 2.欣赏《美丽的村庄》 3.音乐知识——音阶、调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在歌曲《桑塔.露琪亚》《我的太阳》的背景音乐中线上风景如画的意大利风情(包括建筑、雕塑、风光、威尼斯水城、美声演唱、紫罗兰、歌剧、交响乐、芭蕾舞等)。
2.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并进行交流。
二、新授
1.欣赏《美丽的村庄》歌曲视频并思考问题。
师:(1)用音乐语言表述一下歌曲表现了意大利民歌怎样的特点。
(2)为歌曲划分段落
(3)随范唱轻声跟唱,找出自己认为的演唱难点。2.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3.演唱歌曲A段旋律
用边画拍边唱、对比演唱、轮唱等方法解决弱起小节、切分节奏、八分附点节奏等难点。
4.二声部合唱训练:
分不同形式让学生熟悉高、低声部的旋律,并进行演唱。5.演唱歌曲B段旋律(1)分解和弦旋律音准难点
旋律音程演唱方式解决;和声音程贴合演唱方式解决;音程自由组合跳跃演唱方式解决。
(2)同音重复音准解决
气息及声音位置训练方式解决;和声练习方式解决 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学生有表现力地朗读歌词(2)教师进行范唱
(3)学生找出描绘魅力村庄的关键性歌词(4)学生演唱歌词 教师提示:
(1)注意连音线的正确演唱
(2)注意描绘魅力村庄的关键歌词的吐字、咬字及声音位置气息的运用。
三、音乐知识——音阶与调式
1.音阶——从主音到高八度主音按照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一组音。2.调式——是按照一定关系组合在起义的若干音,并以一个音为中心组成的音阶体系。调式的主要种类有大调式、小调式,以及五声调式。
四、过渡:
教师分别演奏三种不同伴奏,学生体验不同钢琴伴奏织体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到的辅助作用。:
伴奏分为:旋律伴奏;和弦伴奏;织体伴奏
五、拓展
1.“音乐魔方”游戏尝试激发学生用音乐手段和声乐演唱形式进行多种组合,产生对合唱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1)学生了解音乐游戏方法(了解体验不同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的组合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
(2)通过一、二示例了解并掌握组合方法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由创作,教师适当指导并配合学生进行创作。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3.小组交流表演 4.师生合作演唱(1)教师指导(2)达成共识(3)合作演唱 【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四单元 华夏乐章 §4.1 欣赏《二泉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能从乐曲的边走中感受情感的变化,能背唱乐曲的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讲解、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弦乐合奏的音乐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对比聆听民歌、民乐与改变后的管弦乐曲,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教学难点】
降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和独奏的《二泉映月》对比欣赏,并结合音乐要素说说自己的感受。【课前训练】
播放彭丽媛演唱的歌曲《二泉映月》,让学生熟悉音乐主题。【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新课导入:
1.请学生猜谜语中的人物:
泉边赏月,穿街过巷,琴儿伴身,目盲心亮。(打一民间音乐家)2.华彦钧生平简介。
3.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回答问题。A.请说出曲名。
B.说书乐曲的情绪和演奏乐器。4.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简介。
5.《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被改变成多种器乐形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三、新课教学:
1.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主题音乐,说出主题音乐中熟悉的乐器。2.音乐知识——室内乐。A.什么是室内乐?
B.室内乐的常见形式和主要艺术特点。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3.作曲家吴祖强简介。4.学唱主题音乐。
5.《二泉映月》的主题旋律,主奏乐器、力度、情绪变化。6.完整地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7.请学生将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相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
8.学生背唱主题音乐。【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四单元 华夏乐章 §4.2 欣赏《兰花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蓝花花》,了解“标题音乐”的有关知识。并随乐哼唱陕北民歌《蓝花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通过欣赏、讲解、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乐曲的音乐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对比聆听中,体会乐曲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旋律变化,描述故事,并大胆地说出自己联想到的故事情节。【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蓝花花》。【教学难点】
体会乐曲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旋律描述故事。【课前训练】
1.欣赏《蓝花花》。2.合唱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1.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影视片主题音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2)老师也搜集了一个,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电视剧《蓝花花》主题曲。(3)介绍发生在旧社会陕北的民间故事《蓝花花》,引出课题。2.对照歌谱,听老师唱传统民歌《蓝花花》,回答问题。(1)说说歌曲的情绪。
(2)说说歌曲的体裁和主要故事情节,并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板书在黑板上。
3.师:《蓝花花》的故事也被世人传唱,改变成多种表现形式。今天我们来欣赏管弦乐曲《蓝花花》
4.曲作者鲍元恺简介。
5.听管弦乐曲《蓝花花》主题音乐,回答问题:(1)乐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2)说出主奏乐器
(3)乐器的音色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6.老师钢琴伴奏,学生随乐哼唱主题音乐。
7.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总结乐曲中的故事情节和基本情绪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的。
8.这首乐曲用《蓝花花》的名字作为标题,乐曲表现内容也是围绕蓝花花的故事展开,是首“标题音乐”。
9.“标题音乐”的有关知识。10.再唱主题音乐。
二、活动与练习:
合唱练习:《瑶族舞曲》片段。
1.学唱高声部和轮唱部分,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用手势代学生学唱低声部,模仿出瑶族长鼓的音色与节奏特点。3.二部合唱与轮唱,注意唱出音色、力度的对比与情绪的不同。4.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或用跺脚等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情绪。【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 §5.1 歌曲《丢丢铜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丢丢铜仔》,初步感知这首民歌的风格与韵味。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欣赏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民歌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用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台湾民歌《丢丢铜仔》(合唱),体验与同学合作演唱的乐趣。【教学重点】
欣赏并演唱《丢丢铜仔》,初步体会小调的风格与韵味。【教学难点】
分声部演唱《丢丢铜仔》,并有机地融合本歌的背景音响材料。【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2.歌曲《丢丢铜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教师播放歌曲《丢丢铜仔》作为音乐背景。老师教学生“火车行到磅孔内,磅孔的水滴落来”的客家方言。
三、新歌学唱《丢丢铜仔》 1.听赏《丢丢铜仔》。
2.老师简介《丢丢铜仔》的由来。
3.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并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歌曲中的衬词。4.老师请学生对比欣赏带下滑音和不带下滑音的音乐片段,并学唱带下滑音的音乐片段。
5.老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学生随乐演唱第一部分,找出并突破歌曲中的难点。
6.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唱会二声部轮唱威力将背景音响材料与二部轮唱有机组合在一起,老师可先设计“一辆货车向前行驶”的场景,引导学生双手握拳做抓火车方向盘状,模仿开火车的律动。然后将背景音响材料与二部轮唱有机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7.歌曲的完整表现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1)老师引导学生探讨、设计一个火车由“远——近——远”行驶场景,模仿火车由远及近、穿梭隧道、渐行渐远的声音效果,并反复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以“领——合”的方式将歌曲完整的表现,老师使用打击乐器加入学生合唱中,为歌曲添加趣味,体会歌唱合作的愉快。
四、探究
对比欣赏卓依婷和龚琳娜演唱的《丢丢铜仔》,引导学生探讨两种演唱各有什么异同和特点。【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 §5.2 歌曲《月儿弯弯照九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六首不同地域的民间小调,能随乐哼唱,并能富有感情地背唱《月儿弯弯照九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谈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域的民间小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对本课学习的民间小调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小调的基本特征。尝试用民歌中常用的“同头同尾”的创作方式,编创2-4小节旋律。【教学重点】
体会并总结小调的特点及民歌创作实践。【教学难点】
运用 “同头换尾”的方式,微音乐材料续写旋律。【课前训练】
欣赏五首乐曲:《采茶灯》《采茶调》《绣荷包》(山西、云南)《月儿弯弯照九州》《王大娘钉缸》。【教学过程】
一、各地小调赏析
1.听赏采茶歌舞——《采茶灯》《采茶调》。老师结合各地采茶的风光图片,向学生简介茶文化,并银川采茶劳动中产生的艺术形式——采茶歌舞。
2.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
(1)听赏器乐作品《采茶灯》,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音乐特点。
(2)对比欣赏歌曲《采茶灯》,讨论器乐作品《采茶灯》与歌曲《采茶灯》的关系,并随乐哼唱歌曲。
(3)老师用琴弹奏主题音乐。3.欣赏《采茶调》
(1)听赏老师范唱云南民歌《采茶调》
(2)老师引导学生探讨:这首《采茶调》与《采茶灯》在悬梁刺股、音调及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3)老师引导学生学习采茶舞的律动。(4)学生随乐表演采茶舞。
4.欣赏山西民歌、云南民歌《绣荷包》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1)老师介绍“绣荷包”调的由来及观看形态各异的荷包。
师:在我国传统民俗中,“荷包”是青年那男女交往的一种“信物”,各地的“绣荷包”调多用来表现女性对意中人的深切四年和期盼之情。
(2)对比欣赏云南、山西民歌《绣荷包》。唱词:云南《绣荷包》段式结构相对自由。
山西《绣荷包》段式结构相对规整。旋律:云南《绣荷包》音调委婉细腻。
山西《绣荷包》音调明媚缠绵。
(3)引导学生探讨两首“绣荷包”不同的音乐特点。(4)随乐学唱,并引导学生探讨小调传情达意的功能。4.欣赏《月儿弯弯照九州》
(1)聆听老师范唱歌曲《月儿弯弯照九州》。(2)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表达的心情。(3)老师简介歌曲的来历。唱词:七字句的结构形式。旋律: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4)随乐学唱歌曲1-3遍。(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5.欣赏《王大娘钉缸》
(1)播放歌曲《好汉歌》,并引导学生随乐哼唱。
(2)播放民歌《王大娘钉缸》,引导学生探讨:这首歌曲与《好汉歌》有何异同?
唱词:上下句的结构形式
旋律: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3)简介《好汉歌》的创作来源。
(4)老师引导学生随乐跟唱《王大娘钉缸》
二、课堂探讨与延伸
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五首歌曲有什么共同点?
2.听辨活动:播放小调、山歌、劳动号子等三首民歌片段,巩固复习汉族民歌的相关知识。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
(1)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点。(2)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强烈。
(3)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4)唱词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
三、小调的概念:
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在艺术上有较多的加工。其音乐结构大多方正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
四、创作与实践——“同头换尾”
1.学生听赏老师弹唱《牵牛花开羊跑青》《信天游》《草原情歌》中的三个音乐片段。让学生找出每个片段中上下句的结构规律,引出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
2.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为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续写四个小结的旋律片段。
3.分组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片段,并引导学生评价、探讨、修改、完善。【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六单元 八音和鸣
§6.1 欣赏《原始狩猎图》《楚商》《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介绍我国古乐器的有关知识,欣赏古乐器演奏的乐曲。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
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课前训练】
欣赏乐曲:《原始狩猎图》《楚商》《梅花三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惊人的创造发明,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举例说明。
生:举例(略)
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各个领域的很多例子,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园地里,老祖先们又有哪些惊人的创造呢?
生:答(略)。
师: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许多例子,显示了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过人之处。可是,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的创造是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这节课我们就沿着我国这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一下祖先们在音乐园地里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1.神奇的笛、埙(1)骨笛 A骨笛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乐器是骨笛。
介绍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距今七千年前,是横吹的笛子。
介绍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距今八千多年,它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 24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多年,同时还是世界上同时期遗传物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是竖吹的笛子。
B你知道这些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它是用什么工具加工而成的呢? C欣赏骨笛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边欣赏边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然后请大家一起讨论。
2.独特的钟、磬。(1)引出磬。
拿出石头敲击,从石头能发声引出磬。(2)介绍商代虎纹大石磬(看图片)。
(3)简介编磬,着重介绍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介绍陶钟。(2)编钟的历史:
到青铜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陶钟的基础上用青铜铸造了编钟,它盛行一时,甚称中国一绝。在古代遍钟不仅是乐器,而且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3)“地下乐宫之明珠”——曾侯乙编钟,为何编钟的出土震惊世界?(4)作品听赏:《楚商》——(钟磬与民乐合奏)(5)想一想:听钟声和磬声,并说出其特点。3.欣赏《梅花三弄》。(1)引出古琴
拿出橡皮筋弹拨。从橡皮筋的发生原理引出弹拨乐器。(2)古琴的历史。
(3)古琴的构造,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4)古琴独奏作品欣赏《梅花三弄》。【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六单元 八音和鸣 §6.2 欣赏《十面埋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真听赏《十面埋伏》,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及背景。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赏、讲解、体验、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琵琶的音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知晓琵琶的音色及琵琶的艺术表现力。【教学重点】
了解琵琶的音色特点。【教学难点】
感受琵琶的艺术表现力。【课前训练】
欣赏乐曲:欣赏《十面埋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导入新课:
师:今天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秦王朝灭亡后,以项羽和刘邦为代表的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进行了殊死搏斗,这个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十面埋伏》
二、欣赏《十面埋伏》 1.欣赏作品
(1)根据故事情节给音乐作品取标题。
(2)提问:根据十面埋伏的故事背景想想先后会有什么场景出现。A列营B擂鼓C走队D排阵E埋伏F小站G呐喊H追击(3)引导学生感受琵琶表现力的变化对不同音乐画面的影响。
导言:其实琵琶也会讲故事,但是它不是通过文字语言,而是通过用不同的指法,演奏出多样的音效来讲故事。
A示范性欣赏:
师:比如说“列营”:要表现出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烈场面,预示着战争的风暴将要来临。轻同学们预想一下,应该用什么样的琵琶指法,再加上什么样的力度和速度才能将其表现出来呢。
判断:老师用这样的旋律表现可否呢?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如果用另外一段呢?
小结:第二次的演奏更加切合列营的场景,它用了很大力度的扫轮,以及由慢渐快的扫拂。
B 引导性欣赏:
提问: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三个乐段(小站、呐喊、追击)。请同学们根据指法、力度、速度等,判断它们分别是属于哪个标题的音乐,并说说理由。
C全曲欣赏:
2.让我们通过旋律再来听听这个故事。
(一)了解文曲和武曲
提问:武曲相对应的是什么类型的曲子呢?
连接语:一起来回顾上学期学过的这首文曲的《阳春白雪》,轻同学们根据它的旋律特点来说说文曲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琵琶丰富表现力的原由
分小组讨论:
1.琵琶的特殊音色跟琵琶的结构有关,请观察一下琵琶的结构及作用。2.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和它的指法丰富多变有关,但是总的来说分为两类,请根据之前欣赏的视频资料,用动作模仿并表达处不同的指法表现的情绪。
三、合唱练习:
琵琶通过用不同的指法来表达它的丰富表现力,我们的人声更有很强的可塑性,接下来老师需要大家一起配合玩个游戏。
请同学根据上节课《楚商》里钟磬的音色,来模拟它们的特点,一起唱唱书上44页的合唱练习。【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七单元 梨园百花
§7.1演唱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聆听本单元的歌曲,跟随伴奏演唱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体验京剧音乐的风格韵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听赏、讲解、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声腔的基本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自主学习,对京剧相关知识进行探究,了解中国京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教学重点】
通过几首代表性京剧片段的欣赏,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战士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2.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 3.音乐知识——京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动画片导入(以奇激趣)
1.师:大家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哪部?你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呢?(提问2-3名学生)
师: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部动画片——《大闹天宫》。它完全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2.观看视频,思考动画片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哪些因素?
师:这部动画片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其中,如人物形象运用了京 28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剧脸谱的描画形式,配乐运用了京剧乐队的伴奏。
三、新课教学:
1.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2)歌曲介绍:
这段唱腔高亢明亮、热情奔放、慷慨激昂,是非常典型的“西皮”。学习这段唱腔,可以与“京剧常识”中关于“声腔”的知识点结合。这段唱腔,是“西皮快二六”,是速度稍快的四分之一拍子,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京剧“板眼”式的击拍方式,边唱边在腿上用稍快的速度,激昂的情绪,击“板”而唱。
(3)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唱至2-3遍。(4)请个别学生演唱,教师评价。2.音乐知识——京剧(1)京剧的起源故事
师:大家知道京剧在我国被称为什么吗? 生:国粹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和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京剧是保留最完整的。
(2)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生——小生、老生、武生、红生、娃娃生;旦——老旦、青衣、武旦、花旦、老旦、贴旦、闺旦。
净——正净、副净、武净;丑——文丑、武丑。(3)京剧的唱腔:西皮和二黄
A.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地人物情绪。
B.二黄——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犹豫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29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
(4)京剧的脸谱:
脸谱有三个特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脸。
(5)京剧的文场和武场
京剧“文场”: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中阮、大阮、中胡等弦乐器,以及笛子、唢呐、海笛、笙等管乐器。
京剧文场以京剧的去拍演奏,配合演员的吟唱、动作、抒发情感,发展剧情。京剧“武场”:包括板鼓、大锣、小锣、钹、堂鼓、碰铃、脐钹、广东板等打击乐器。京剧武场以京剧的“锣鼓经”为谱,击打出不同速度、力度、节奏变化组合的锣鼓点,配合演员表演,制造气氛,烘托情绪,发展剧情。【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七单元 梨园百花
§7.2 欣赏 《唱脸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聆听本单元的乐曲唱段,体验京剧音乐的风格韵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赏、讲解、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声腔的基本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自主学习,对京剧相关知识进行探究,了解中国京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教学重点】
通过几首代表性京剧片段的欣赏,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战士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前训练】
欣赏两首乐曲:《唱脸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教学过程】
一、欣赏: 欣赏1:《唱脸谱》
1.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播放乐曲《唱脸谱》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2.简单介绍乐曲:
《唱脸谱》是运用京剧音乐元素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全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按通俗歌曲的常规写法,运用节奏变化,将词拉长或紧缩,并将常见的英语词语揉入其中,很有幽默趣味;第二部分音调上升四度,基本是京剧“西皮流水”的音乐,间奏既是“流水”的过门,唱词也是京剧腔调。
3.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京剧的韵味。
二、欣赏2:《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1.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2.简单介绍乐曲: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霸王别姬》的选段,南梆子。这个唱段由著名旦角梅兰芳先生演唱,节奏平稳,速度较慢,抒发了角色内心的忧虑和悲怆,渲染了激战前夜的寂静和凄凉。
3.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京剧的韵味。
三、活动与练习:
活动一:京剧名段聆听,及“行当”辨识练习。
活动二:上网搜集有关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
活动三:合唱练习《龙里格龙》。其主要旋律是采用京剧音乐最常用的西皮声腔中的典型音调改编而成。
活动四:京剧锣鼓演奏练习。【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八单元 乡间的小路 §8.1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了解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校园歌曲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讲解、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能感受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教学重点】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学唱;五声调式。【教学难点】
能用美好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理解歌曲的内涵。【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2.歌曲《乡间的小路》。【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聆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轻轻跟唱。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曲的体裁是什么吗? 2.略作小结,引出音乐知识——校园歌曲。
二、校园歌曲简介 1.校园歌曲的特点:
你还知道哪些校园歌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校园歌曲的发展脉络。3.介绍叶佳修。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三、新歌学唱
1.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 思考:仔细听听,歌曲唱了些什么?
你的脑海里能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夕阳牧归图)
你认为歌曲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勾起回忆,想起童年,想念久违的故乡)
2.再听歌曲,边听边用手势参与表现: 思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你认为歌曲三个部分的情绪相同吗?你的手势变化了吗?
(第一部分:轻松活泼;第二部分:舒展激动;第三部分:轻松悠闲)3.教师弹琴范唱第一部分,能跟唱的学生可以自由跟唱。4.学生尝试自己唱第二部分的前段。5.听教师弹唱第二部分的后段,划旋律线。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 手划旋律线,跟琴学唱。6.跟琴完整演唱。7.歌曲处理: 第一部分:齐唱
第二部分:前段可挑选学生领唱,后段可用卡农形式。第三部分:齐唱。跟伴奏完整演唱。
四、音乐知识——五声调式
1.五声调式的概念: 我国古代将1(do)、2(re)、3(mi)5(sol)6(la)叫做“宫、商、角、徵、羽”。分别以这五个音为主音构成的五种调式叫做五声调式。
2.怎样判断调式?怎样寻找主音? 【教学心得】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八单元 乡间的小路 §8.2 欣赏乐曲《天路》《思乡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思乡曲》,感受游子对故乡的思乡之情,能背唱《思乡曲》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思乡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对比聆听不同版本《天路》的活动中,能发表自己的听乐感受。【教学重点】
欣赏两首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情感。【教学难点】
两首乐曲演奏风格的特点。【课前训练】
1.欣赏两首乐曲:《天路》 《思乡曲》。2.合唱练习:《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一)欣赏1:乐曲《天路》。
1.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2.简单介绍乐曲:
这首歌曲由著名音乐人、音乐创作家韩红演唱。2005年春节,韩红版《天路》在春晚亮相后,《天路》火遍了全国。
3.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乐曲的情感。
(二)欣赏2:《思乡曲》。
1.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2.简单介绍乐曲:
《思乡曲》是马思聪(1912-1987)于1937年缩写《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是他的代表作。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有四个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思乡曲》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
3.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乐曲的思乡之感。
二、合唱练习:
1.教师敲击两组四小节节奏,学生记录。2.纵向音程练习。
3.分两组同时视唱《我的家乡日喀则》,重点关注B段的复调织体部分以及末句和声织体。
三、创作练习:
1.分两组为两首歌曲加入适当律动动作或衬词。2.展示创编成果。【教学心得】
2.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二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三
《千姿百态的水》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细心观察与主动体验,学会归纳、概括自己的感受,尝试组织线条表现水的形态美。
教学重点:
是用合适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形态水。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感受水的形态美,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法 师生探讨法 学生体验尝试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声音导入,激发情感
首先我播放一段滴水的声音,让学生闭眼倾听。听前教师提示要求:边听边联想与水声相应的画面,说出你的感受。
听完后让同学做简单表述,教师简评补充。
二、生活中找寻,情感投入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能见到水。(课件展示水宝宝并由它向同学们提问:你们在那里能见到我?我又是什么样子的?)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人文渗透,审美感受
请读一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几句古诗,谁能描绘一下当时古人见到的是怎样一个情景时才有感而发的。
在我国有许多诗句对于水的形态、动势的描绘是非常形象和有意境的,我们可以下课后去找一找。既然古人在见到水的各种“样子”时能写出这么美和贴切的诗句,那么当你见到下面的画面时,就凭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
水的状态或给它取个名字吧。
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对话,以人文学为基础,辅以感知、分析、理解和创造,使学生对水的美感有一种深入的理解。
四、视频欣赏,进一步感受
我们欣赏了水的照片,想感受一下在各种环境下动态的水吗?能用一个字或词概括一下你的感受吗?富有动感的视频将带给学生更强烈的感受,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用更概括的一个字及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将人文意义更深层化。
五、通过实验,体验水的动势
水有那么多形态,真是“千姿百态的水”啊!那么你知道水的各种姿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外界给它施加的力)谁有本领能利用身边的工具来改变自己水杯中水的“样子”。每组推选最有创意的同学上讲台在大容器中演示。
综合自然教学,并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
六、感受各种表现水的方法,设疑解惑
师生先欣赏各种画中的水的表现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并相互解决。
1.互相谈谈最喜欢那种风格的画,为什么? 2.这种画法的工具是什么? 3.它们都是怎样表现水的?
七、自主创新表现
小组中每人用一句话或一个形容词为对方同学出一个水的绘画题目,根据这一题目用合适的表现来进行创作。
八、作业评价,创意交流
1.水资源博物馆准备收集一些有关水的好作品,你认为它们会选取哪些作品呢,为什么?学生讲评。
2.角色转换,学生既是创作的主体,又是评价的主体。
九、话题延伸
在欣赏了各种水的优美作品的同时,我们要深刻地注意到水资源正在受到严重的破坏,引导学生讨论,并延伸到课后。(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能力,体现出对多元化的课程理念以及对自然、对生态、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十、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一、导入------音频导入法,感受体验。
播放四段水声(滴、撒、流、淌),听前我要求学生边听边进行食指空中绘画-----为下面的学习做铺设。
欣赏从互联网下载的水的动态变化的影像片段,学生看完后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水既有静态的产生美妙的韵律的变化。
二、作品欣赏-----——拓展联系,承上启下;
我分别播放三幅图片,学生对三幅图片的水波进行探讨总结。通过宋朝马远《十二水图·黄河逆流》师生看到了波涛滚滚的黄河。在“九龙壁”前师生领略到了富有节奏感的水纹规则排列并贯穿整个画面,烘托了龙的造型,又使画面统一协调。
“漩涡纹彩陶瓮’师生领略到流动的线将漩涡和波纹巧妙组合,动感的纹饰与器型十分协调。
总结:这些作品概括表现了不同环境下水波的特性和形状,提炼物象的本质特征,并做了程式化的表现,使画面和谐、美观。
三、尝试练习-------观察实践,完成过渡 我首先展示浪花、溪流、大雨、漩涡图片。
学生分四组,每组任择一种水的形态,分别用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来表现,比比哪一组表达的方式最多最精彩。
小组完成后展示小组作品,学生简评,老师点评。
老师点评注意: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强调所画的内容不宜太多,用点线面组织成优美的画面表现一定的节奏和动感)。
四、教师演示------示范总结,延伸能力;
首先我作《水的狂想曲》演示,并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我的创作要点。然后学生讨论归纳创作要点。
总结:点线面的合理组织,曲直变化体现动势。要抓住水的主要特征,简化不必要的细节,使其典型化、抽象化,在点线面组织与变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五、作品体验--------知识迁移,创新应用
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几幅关于水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水的状态,运用合适简略的线条来设计表现不同形态的水,创作一幅体现水的动感和美感的作品。
学生课堂制作,教师随堂指导。
(活动力求让学生感受水在自然和外界条件下丰富形态美,并归纳其造型特点,学会运用线组织画面,体会线的表现力和秩序美。)
六、作业展评-----拓宽知识,启迪智慧 1.制作完成后,优秀作品粘贴在展览区。2.师生共同点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鼓励学生的独创性,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展现;
4.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篇四
1、首都、最大工业城市:莫斯科
/2、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通用俄语,白种人,主要信仰东正教。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是惟一地跨亚洲、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3、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4、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俄罗斯许多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导致河流结冰期长;沿途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该国有世界最深的、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5、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地形区三条分界线——乌拉尔山脉 叶尼塞河 鄂毕河 )
6、俄罗斯自然资源:蕴藏量大,自己程度高,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铜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库尔斯克的铁、库兹巴斯的煤、秋明和第二巴库的石油;乌拉尔山脉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7、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8、俄罗斯自西向东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5.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五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C.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B.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D.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2.在小明的图片收藏夹中,有一组欧洲风光照,上面注明了国家,你会发现其中标注错误的一张是
A.冰雪皑皑的山峰—瑞士 B.阳光灿烂的海滩西班牙C.陡峻幽深的峡湾意大利 D.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田园法国
3.结合下图说出影响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位置高
C.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4.以下对南、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形分为南北三大纵列带B.南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均衡
C.南美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D.北美洲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5.当黑瞎子岛(东九区)日出为6时时,北京时间约为
A.6时B.5时C.4时D.7时
6.关于世界各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南亚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B.南极洲有“冰雪大陆”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C.欧洲西部地势低平,冬温夏凉,降水较多,适合牧草和谷物生长
D.中东撤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沙漠广布,是一片干旱的世界
7.关于下图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号称“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B.②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④是泰国D.图示区域所属的地理分区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8.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B.降水的地区分布较均匀C.喜马拉雅山南坡多地形雨D.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很大
冷战结束后,美国占领和改造中东的图谋逐渐显现。根据以上材料,回答9~10题。
9.美国“占领和改造”中东的真正意图是
A维护地区和平B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 C维护中东地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缓解中东地区宗教和民族矛盾
10.中东的许多冲突、战争因争夺资源而起,下列哪两种资源经常引起“中东局势不稳”
A.铁矿、煤矿B.铜矿、天然气C.土地、金矿D.石油、淡水
11.假如你的朋友冬季去意大利旅游,你会告诉他那里
A.比北京冷B.与北京差不多C.比北京暖和D.比北京干燥
12.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点位于厚厚的冰层上,该处海拔2000多米
B.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C.北极地区的士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属白色人种
D.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不像南极洲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
13.2005年底,我国再次对南极冰盖进行科学考察,在考察期间几乎所有的队员嘴唇都会于裂,原因是
①淡水缺乏②气候干燥③气候严寒④光照时间长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08年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由于2008年是国际环境卫生年,因此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涉水卫生”。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环境变化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约有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据此回答14~15题。
14.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B.拉丁美洲地区C.中东地区D.东南亚地区
15.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水资源不足和供水紧张。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急剧增长B.水污染严重C.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D.世界淡水总量不足
16.2009年5月,某地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麦B.天然橡胶、棕榈油C.蔬菜、牛奶D.铁矿石、电脑软件
2009年3月12日美国总统以伊朗“对美国安全与利益依然构成严重威胁”为由,宣布延长对伊朗的制裁。完成17~18题。
17.图中代号表示伊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经常发生旱灾,所以水资源十分匮乏
B.美国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击恐怖主义势力
C.阿以冲突的焦点集中在⑤地区D.三条输出石油路线中,路线Ⅰ的终点是美国
19.不同国家物产和经济结构都有很大差异。如你去俄罗斯参加产品订货会,带上什么产品你会收到更多的订单
A.汽车B.飞机C.石油D.儿童玩具
20.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真实的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C.游富士山,泡温泉D.观赏樱花
21.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广人稀,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B.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是南半球的一个发展中国家D.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2.有一位美国的农民来到中国旅游,中国老乡好奇地问:“你一个人种那么多的田地,还有时间出来玩?看你的手
没有一点老茧,不像个做事的农民。”解释正确的是A.美国耕牛多B.美国雇了大量外籍工人做事
C.美国农业生产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D.美国自然条件好,种子种下去,不需要人管
23.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唯一地跨东西半球和两个大洲的国家B.领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小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D.地形以高原为主
24.有关美俄两国叙述错误的是
A.两国都是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B.两国都临太平洋并地跨两洲
D.两国资源丰富,都有广阔的平原 C.两国科技力量雄厚,轻重工业发达
25.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境90%以上的土地为沙B.农业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C.埃及是地跨亚非两洲的亚洲国家D.首都是千年古都,也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26.(7分)读世界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丁地所在的大洲的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甲地所在大洲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__。
(2)丙地是世界上____________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3)东京位于日本的____________岛,日本资源贫乏,形成了以__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
(4)图中乙地区最适合生长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27.(8分)非洲是富饶的大陆又是贫穷的大陆,需要世人去关注,读非洲系列图回答问题。
(1)从非洲地形看,非洲大陆的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地势特点为____________。
(2)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河中,水量大的是____________,因其主要流经____________气候区。
(4)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粮食作物中____________的种植面积最大,是农村居民的主食。
(5)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____________”。请根据非洲矿产图,用简单的语句阐述其矿产资
源与非洲经济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分)读北美地形图、北美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北美地形图北美气候类型图
(1)北美地形分为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大山系,中部是南北贯通的____________,东部是低缓的____________。
(2)北美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冬季寒冷的气流能到达墨西哥湾沿岸?
(4)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读下面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____________是昆仑站。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稀少。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___。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即南半球的夏季,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_________季。
(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_____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A.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C.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淡水资源丰富
(7)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
称“白色沙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A.气候变暖B.人类活动C.大陆漂移D.植被迁徙
30.(8分)读甲、乙两国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所示国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____________,乙图所示国家最大的城市是
____________,该国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平原。
(2)甲图中A运河的重要战略意义是
(3)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肺”?
(4)根据两图显示的信息,试分析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1.(5分)读法国图,分析回答。
(1)法国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巴黎盆地主要种植____________。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各地的原因是
(3)左图中法国的邻国A是____________。
(4)法国是世界上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旅游业已成为该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下列旅游景观不在巴黎的是()A.凯旋门B.罗浮宫C.泰姬陵D.艾菲尔铁塔
32.(7分)材料二: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及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百分比。
(1)根据材料一,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2)胡锦涛在访日期间参观考察了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结
合材料一、二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 篇六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讲授】板书与讨论
【板书】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活动2【讲授】地轴和两极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活动3【讲授】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活动4【讲授】经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 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活动5【活动】学生活动
7.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七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读图、作图等手段,使学生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主要城市。
2、通过读图(地形图),使学生明确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和北美洲对比,知道澳大利亚东西排列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图,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并根据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
4.通过阅读景观图,识别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分析这些动物唯独存在于澳大利亚的原因。
5.通过读图,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地图、景观图和示意图,进行详细和有深度的探究,使主要知识点都能够落实到地图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澳大利亚渡头动物存在的原因作出解释,初步树立生物物种演化方面的科学观念 重难点:
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的关系。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谈到澳大利亚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2000年的奥运会曾在这个国家举行。而且现在又有许多的人到澳大利亚留学,所以同学们应该对澳大利亚多少有些了解。
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知道学生观察图8-62并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是由哪几部分组成?频临哪些海域?
它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岛屿组成。东频临太平洋,西南频临印度洋。
2、观察地图,我们会发现澳大利亚大陆上只有一个国家,这一点与其它大陆不同,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3、能从这幅地图上准确的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的位置吗?
讨论:澳大利亚的语言为什么使用英语的原因。
4、学生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
(1)在图上找出大风水岭、澳大利亚大盆地、西部高原、墨累河、大堡礁、大沙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
(2)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
归纳: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指导学生阅读《埃尔斯巨石》和《大堡礁》 活动: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读图8-66、8-67,说出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以及人口、城市分布于气候之间的关系?
归纳: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较湿润的森林气候分布在东侧和南侧,中西部为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他们之间地区和北部为草原气候。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最为稠密。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区。
二、古老的动物
观看图8-68图片“袋鼠”、“树袋熊”、“鸭嘴兽”、“鸸鹋”、“针鼹”„„ 你们曾见过这些动物吗?你们知道他们存在于那个国家吗? 同学们在《生物学》课上已经了解了袋鼠、树袋熊都属于有袋类哺乳动物;鸭嘴兽、针鼹属于卵生哺乳动物,他们在哺乳动物里都是比较低等的动物,这些动物是澳大利亚独有的。你们能说出这其中的原因来吗?
小结: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中。长期以来,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十分缓慢,所以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物种。
读一读 文字材料:澳大利亚袋鼠。
三、后起的发达国家
1、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较早。二战前,主要以农牧产品为主,特别是以出口小麦和羊毛著名世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小麦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因为澳大利亚的绵羊特别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约占世界第一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讨论: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为什么它的养羊业会如此发达呢?它在自然条件上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归纳 :大利亚气候比较热,草原面积广大,大自流盆地提供水源。所以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会如此的发达。
承转:以前一直讲澳大利亚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现在看来还得填一句“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因为进来发现在澳大利亚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本国消费有限,所以大量出口。目前澳大利亚的矿产品出口已超过农畜产品出口,成为外汇主要来源。
2、指导学生观察8-72图片,找出澳大利亚主要的矿产
归纳:澳大利亚矿产丰富,矿产主要有煤、铁、石油、锰、镍、铝土、铜、铅、锌、金和多种稀有金属,因此,又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美称。在澳大利亚众多的矿产资源中以煤和铁最为主要,尤其是铁。澳大利亚的铁矿含铁量高,储量也大,且容易开采。所以一直以来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日本和中国等国,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比如,上海宝钢所用的铁矿石就是从澳大利亚运进来的。现在,中澳建设的铁矿已经投产。预计,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将逐步增多。
3、城市:了解悉尼和墨尔本
8.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八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从走进色彩、寻找色彩、观察色彩和体验色彩中让学生认识和感受色彩的魅力。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选择和运用色彩特性,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来表现思想
与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爱国主义情怀,促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不同色彩引起不同的心理联想和情感体验。
(2)难点: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色彩情感特性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4、说课时安排:本课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第二课时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的特性并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里,我将以第二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色彩基础知识,所以本课对色彩的产生及原理不作重点介绍。本堂课将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色彩情感的应用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感受体验色彩情感,引导学生发现身边色彩的神奇和魅力。
(2)、自主探究法: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评价,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
四、说学法:
遵循“学为主体”的原则。(解说):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
(一)、创设情境,认知色彩情感
首先,我先播放下面这段视频为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播放结束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威武的国庆方阵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最为吸引人的莫过于方阵中绚丽多变的色彩。请哪位同学说说你对视频中的色彩感受。”根据学生回答,我作出归纳:红色方阵带给我们热烈、喜庆,欢乐的情景,黄色方阵又带给我们成熟的丰收景象。而这样的感觉就是色彩所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色彩的情感世界!
(二)、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什么是色彩的情感呢?”通过设问,引出色彩情感的含义,即:色彩的情感是指色彩能够表达感情,或者说人们观看色彩时所产生的某种情感反应。
接着,我通过展示下面这两张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照片中的红色军服和蓝色军服带给我们什么样的色彩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作简要小结:红色的军服给我们青春亮丽的感觉;蓝色的军服给我们清新干练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色彩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是人们通过长期积累的社会经验和丰富联想而产生的。根据这一理论,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当人们看到红色的时候,会让我们联想到哪些事物呢?”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我边总结边展示课件:火红的太阳、熊熊的火焰、浪漫的玫瑰、飘扬的红旗„„接着我再阐述,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国红”已经成为一个特有的名词和概念,在西方,说到红色就会使人联想到中国。如:红色的灯笼、红色的中国结等都会使我们有一种热烈、喜庆、吉祥的情感体验。
接着,我再通过画面讲授黄色带给我们的联想和情感体验。在众多色彩中黄色是最明亮的色彩,看到黄色我们会一下子联想到柠檬、油菜花以及明媚的阳光。因为黄色的灿烂和辉煌,画家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才显出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和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播放梵高《向日葵》)黄色还是古代皇帝的专用色,无论是龙袍还是皇宫,都给人金碧辉煌的贵族气质。此外,黄色又是引人注目的色彩,交通标志上的黄灯、学生的黄帽子都给人警示危险和体现注意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我将对红色和黄色作一个小结:这两种色彩会让我们联想到火焰、阳光等事物,而这些事物又给我们温暖的感觉,所有我们将这类颜色称为是暖色。“那哪些颜色是冷色呢?”通过学生讨论回答,引出蓝色。
蓝色通常会让我们联想到碧蓝的大海、湛蓝的天空以及无边无际的宇宙。蓝色会给我们凉爽、沉静、理性的色彩情感体验。医学家曾发现:当高烧狂躁的病人住进这样的蓝色调的卧室时,情绪会很快稳定下来。此外,清冷的蓝色调也常常是画家笔下钟爱的色彩,如这幅毕加索蓝色时期的《悲剧》则带给我们悲凉、贫苦、惨淡的情感体验。
以上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了解了红、黄、蓝这三种色彩在不同方面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学生已经对色彩的情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将让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出橙、绿、紫这三种色彩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然后我通过下面的表格总结出本节课的内容:(课件展示)
以上都是我们讨论的有色系的内容,除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色彩,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偏爱的颜色,请几位学生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颜色,并说出理由。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再次总结:据说对于不同颜色的喜好还能代表不同的个性呢:比如说喜欢红色的人热情、果断、勇敢,性格比较外向;喜欢蓝色的人冷静、沉默、忧郁,性格比较内向。
(三)、综合练习,表现色彩情感
这一过程主要是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我将布置以下作业内容:
1、给自己的房间设计一种你喜欢的色调(事先给出素描设计稿);(学生作业展示说明)
2、选择下面任何一个成语用色块来表现你内心的感受。(作业展示)(花红柳绿、骄阳似火、霜天红叶、冰天雪地)
(解说)作业的设计是从易到难,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做出对应的选择,目的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评价交流,体验色彩情感
为了充分体现多元综合评价的内涵,我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1、作品展示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典型作品,教师点评。(展示几张学生作业)
(解说)色彩情感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点评时我会鼓励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多多肯定和激励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后拓展·深化色彩情感
(边解说边展示课件)课后建议学生从味觉、嗅觉多方面联想中找出色彩在各个方面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
作业形式:让学生尝试用剪贴、电脑绘画、版画等创作方法;
我们的美术课,不是要培养画家和大师,关键是能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有所审美收获,身心能够得到愉悦体验,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标。
六、课堂总结,升华色彩情感
请同学们问一问自己——你为你的人生选择什么样的色彩,你又该如何舞动这缤纷的色彩呢?
《画家笔下的色彩》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学案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了解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点: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水粉颜料等工具
第一课时
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1.同学们,在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每天看到的景物大自然都赋予了其各自的颜色。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树叶是绿色的等等,那么,向日葵是什么颜色的呢?(生答)揭示课题:《向日葵》
2.欣赏各种在生活中的向日葵图片
提问:①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是怎么样的?
②它本身代表了什么样的精神?(生答)小结: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生长,生机勃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正因为向日葵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它成为许多画家绘画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荷兰的画家——凡•高。
(简单介绍生平事迹)
2、欣赏凡•高的《向日葵》。
提问:感受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学生谈感受)
师提示:可从色彩上和笔触上进行分析
讲解的过程中可根据生的回答可适当的色彩的有关知识,如对比色、邻近色、色调等。
总结: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凡高对向日葵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发现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的手段。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感受色调
欣赏两幅不同色调的《乌鸦群飞的麦田》让生思考在同一幅画,画面色调不同,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学生谈感受),师一边进行引导,一边给予评价。
2、感受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
(出示黄色在不同颜色的衬托下的图片)
(学生谈感受),师一边进行引导,一边给予评价
总结: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3、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对喜怒哀乐的理解与感受。
生展示自己的作业。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感受不同的笔触)。
1、出示不同笔触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师评价。
2、出示不同色调的《乌鸦群飞的麦田》,再次感受笔触带来的情感体验。
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小活动: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色彩和笔触表达自己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与感受。
①风和日丽
②狂风暴雨
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学生自评和互评,从中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
《画家笔下的色彩》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展示中,学校、老师、学生对我的的配合和帮助,让我真的很是感动。课后经过专家、领导和其他老师的点评,心中感触颇多,最关键的是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高效?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美术课的快乐?我想这些都是值得我好好思考的。在此先简单谈谈本次教学展示课后的几点感悟。
一、导入中的遗憾
通过对向日葵图片的欣赏为导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便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感受用不同方式表现同一题材的作品的区别。引导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切入至了教学重点。与其他两位老师相比较,我觉得本课导入显得比较简单与平实,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强,也就是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下一次试教时,我想是否可考虑直接从作品对比分析设计导入?或者找更贴近学生的关注点入手?也许这样效果会更好,希望下次这个遗憾不要再重演。于我而言,高效而有创新的导入,是一个挑战,我想我会积极努力去应战。
二、目标达成上的遗憾
色彩与情感的联系,笔触与情感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是我要达到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然后具体分析讲解梵高《向日葵》从色彩、笔触上的变化传达出的色彩与情感的联系,最后又通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如此设计的本意是想从学生的看、听、品入手,通过讲解、感知、探究、对比等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认识美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预设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对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这个难点讲的比较少,未能分析透彻,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对学情的不了解,加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引导还欠缺方法,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同学们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三、生成上的遗憾
我知道,真实的课堂教学是靠课堂的“生成”来诠释的,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行进”过程中,教师难以预计和预料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事情,对学生的“反应”也难以预测。有效利用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这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就本节课而言,自我感觉总体教学环节较为清晰,特别是在讲色彩与笔触之间的衔接时,我觉得用音乐的节奏诠释色彩中的节奏,这一点较为满意,学生接受也不错。但整体感知部分有放不开的现象。比如,对学生的提问方式上不够多样化,小组的合作等方式也难以体现新课程所要求的,有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有些地方还好,但教学设计上不够倾向于某个知识点,有点讲得太散,尤其是色彩方面总觉得有些泛泛而谈,结果导致许多学生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我自己讲得太多,不仅掩盖了检验学生知识获取情况的机会,更糟糕的是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生成的东西太少,因为学生的想法肯定和我的想法有一定的冲突,这正体现他们的个性特点,是我们不能磨灭的东西。在这方面没能突破,也是本课最大的遗憾。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多创设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多元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教学情景,备课时细细斟酌,做到少讲多练,有主有次,将知识点真正讲透,并能由点到面有所拓展。我想,每一节课堂上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能抓住他,发展他,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精彩。
四、作业设计上的遗憾
美术作业在美术学习中担任着特殊的角色,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交汇,它是检验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本次在作业的设计上我采用书本上的建议并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在统一的向日葵白描稿上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作业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和其他两位老师相比,就显得沉稳有余创新不足,过于偏重传统形式又过于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忽视了作业形式的创新与学生能力层次的差异性。我觉得精彩的美术课堂,应该有更精彩的作业形式来配合它,单一枯燥、机械重复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所以今后在作业的设计上我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多下功夫,通过富有色彩,充满情趣又关注差异的作业,让学生能真正主动又兴趣盎然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9.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九
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3.知道降水及降水的类型
4.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并分析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5.能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能依据图示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学情分析】
1.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绘图、读图、析图的能力。2.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终身能力为基本宗旨,内容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3.学生表现活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回答和互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及隐含在图中的等温线的概念,并且让学生掌握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以一组2016年武汉暴雨新闻图为素材,将学生带入探究降水分布的氛围和情境中。
活动2【导入】温故——复习旧知识点
在新闻资料中,划出重点词语“降雨”“暴雨”“降水量xxx毫米”等,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降水的形式、降水的等级、降水的测量以及单位,并用大量生活图片再现,加深学生印象,拉近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活动3【导入】知新——引入新课
提问降水测量仪器及单位后,很自然地呈现某年月降水量的数据表格,利用表格的数据分析降水量在一年中的分布,总结出降水的季节变化。接着由以下3种导入方式: 方案①:前面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天气和气候,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它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
方案②:教师板书学校所在地当天的天气预报(用天气符号表示)内容,请同学以预报员的角色进行预报(复习巩固上一节课教学内容);然后向前班同学提问: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两个要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那么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和降水的知识。方案③:出示一组对比显明景观图片(可用教材P.73两幅景观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否说出这两个地区1月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那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分布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活动4【讲授】气温
“气温”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气温的测定两部分内容。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读教材P.73的两幅景观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气温下自然景观的不同。知道气温的概念和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过渡: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呢?(或者用人体对冷、热的定性感受过渡到定量测量,引出气温的测定。)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74“测定气温”活动中的两个问题。并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质疑、释疑。活动5【讲授】世界气温的分布
1.教师说明等温线的含义:我们要知道各个地方年平均气温的状况,就需要借助于等温线。什么叫等温线呢?(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就叫等温线。)在此,也可以提示学生回顾等高线的概念,依此推出。
2.指导学生掌握简要分析等温线图的方法: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与等高线图类似(可引导学生回忆等高线图阅读的要领)。阅读气温分布图,一是看不同等温线的读数。正读数越大,温度越高;负读数越大,温度越低。二是看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越密,说明这个地区内的气温差别越大。三是看等温线的走向。一般来说,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等温线走向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当等温线围成封闭曲线时,一般表示这里出现了一个寒冷或炎热中心。四是看等温线凹、凸处气温的高低。五是看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
3.知道了怎样阅读等温线图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活动”中第1个问题:世界年平均气温大于20℃的地区(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南极洲)学校所在地(家乡所在地)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活动6【讲授】主要的降水类型 1.降水及形成的条件
①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那么,大气中的水汽为什么能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呢?(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77活动1,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体验,尝试解释降水形成的条件)②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订正,得出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同时,最好能补充说明的两点:小水滴还需要互相碰撞、合并,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为后面学习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奠定基础)。2.降水的类型
投影出示(或做动态的课件出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的形成示意图。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对照教材上提供的三种降水的概念,分析三种类型降水发生的条件,把握住关键所在:空气上升原因的不同对流雨:受热“膨胀上升” ──多发生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举例:赤道地区多见)地形雨:遇山“爬升” ──多出现在山地迎风坡。(举例:我国台湾的火烧寮、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锋面雨:冷空气“抬升”暖空气──冷、暖气流活动频繁的地区。(举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引导学生联系家乡的实际,说一说家乡的降水主要属于哪一种类型?为什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的意识;二是综合前面所学的地图、地形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将不同降水类型发生的条件做了比较分析,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降水量的测定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77 阅读内容“降水量的测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雨量器的构造、了解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次降雨的降水量。活动7【讲授】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指导学生根据所给气候资料绘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教师先投影出空白的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坐标图,学生准备空白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 坐标图。(2)介绍该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横坐标是一年12个月份,纵坐标左边是气温(单位:℃),右边是降水量(单位:毫米)。
(3)提供教材P.79“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表”的气候资料,教学生描述气温曲线的方法,并指导学生描出12个月份的气温曲线。
(4)教学生用柱状图表示降水量多少的方法,并指导学生描出12个月份的降水量柱状图。
2.指导学生观察所绘的“洛杉矶气候资料”图,掌握使用气候资料图的方法。
(1)查找出气温最高月、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2.5℃);气温最低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12.8℃);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22.5℃-12.8℃=9.7℃)。
10.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最新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教学准备】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师:瞧!这是什么呀?
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第2课剪刀添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教学难点】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教学准备】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出示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2.赏析风景图片。
教学意图: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二、想一想:
1.思考: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 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制作方法。说一说添加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添一添: 1.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教学意图: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
四、赏一赏:
1.欣赏作品: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2.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第3课小老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老虎。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老虎,学生能掌握利用椭圆形动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圆椭形并用基本形画老虎。【教学难点】画出老虎的不同动态。【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老虎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老虎在森林中活动画一幅。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教学过程】
1、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所以我将学生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再引出老虎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习了。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学生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避免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并根据出现的老虎范画,教师扮演老虎角色来配音,与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学生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现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创造表现。
学生在歌曲旋律《两只老虎》的轻声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画笔来描绘艺术化的老虎,学生完全可以边哼唱边画,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绘。
5、自主评价式的新颖展示。
根据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纸制作了三个漂亮的“老虎”分别取名:《自我创新》、《模样好看》、《颜色鲜艳》。让学生将自己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小屋里,自己对自己的画作最初的自我评价。然后再由师生共同欣赏简评。
6、表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大声学唱歌曲,并在有歌词“真奇怪、真奇怪”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节奏练习。然后,根据歌词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动作边舞蹈边演唱,结束课堂学习。第4课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动物头型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教学准备】
1、牧场的背景图。
2、KT材质的圆形、三角形、梯形头型的动物范例若干,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参观牧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听说今天开心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
(二)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
1、师: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形、圆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
(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圆形头型)(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
(三)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三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介绍操作材料,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先想好自己要什么动物,选好头型底板。
2、在选用各种色彩的橡皮泥根据需要搓条、团圆、压扁,创意动物五官。
3、做好以后可以轻声交流,动作快的学生可以再做不同的动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在开心牧场,欣赏评价。
请学生说说哪个小动物最神气?为什么?(引导学生针对头型和色彩进行评价。)欣赏完作品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第5课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第6课六面怪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教学难点】想象大胆,奇特
【教学准备】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装饰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戴着面具出现,扮演主持人邀请学生来参加今天的化妆舞会。师问:欢迎来到老师的化装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呀?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舞会的道具——六面怪脸。2.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3.问: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六面怪脸”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二、探究制作方法
1.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1)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
(2)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 2.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3.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
三、观察思考
1.欣赏祭祀活动场面,教师讲述什么是祭祀。【百度知道】查找什么是祭祀。
小结: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接着教师说明六面怪脸是从我们国家各民族的戏剧和传统祭祀活动上用的面具演变而来的。
3.课件出示各种“六面怪脸”范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大胆想象。4.对比欣赏作品。(课件出示:五官画得不够突出和色彩对比不够鲜艳的作品与刚才的范品,进行对比)。提问:描绘“六面怪脸”重点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五官突出(2)夸张变形(3)色彩鲜艳
5.说一说: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
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
四、创作表现
1.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播放欢快的音乐)
五、交流评价
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
六、游戏 每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组员跟在后面伴随着音乐一同欢快的举行这个有趣的“化妆舞会”,在舞会中结束这节课。(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跳舞)
第7课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生2:还有观众!„„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二、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生:我学会了速写!„„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八课彩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教学重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难点: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教学准备:彩笔、画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第九课动漫亮相
二、教学目标:
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五、教学准备:卡纸。
六、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内涵很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当地条件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一般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活动一: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外延伸
活动二: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
活动一可将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地饱览卡通明星的多姿风采。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其中的那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接着从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来分析评述其艺术特点。在分析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如:讲解分析“唐老鸭”的形象特点时,将唐老鸭和生活中的鸭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区别在哪儿?并让他们自己总结,抓住生活原形的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
在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图,自己探索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就一些难点问题提示后,利用课外做出来。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简单了解卡通片的制作过程、方法;
2、对优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
3、掌握运用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造型规律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活动二可由欣赏一本卡通连环画入手,来了解创作卡通连环画的简单方法。创作过程如下:
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场景(策划文字脚本)。
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注意每一副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
3、创作绘制出每一副画面。注意:构图饱满,主要的形象要突出;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画面中形象不能差别太大。
4、整理装订。最后同学们将做好的连环画互相交流观看,并评出最优秀的卡通连环画。在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将在动画片中所学到的简明、概括、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连环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创作绘制中去。作业要求:
活动一:设计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试着让它动起来。活动二;将你熟悉的小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形式画出来。
第10课、民间玩具
三、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它的种类、材料、造型都各不相同。由于它们是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为教学内容,以欣赏山西民间玩具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和民间艺术的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民间玩具的特色;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难点: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山西民间玩具的特色。
六、教学准备:
学生:美术书、课前收集中国民间玩具的资料和图片或实物。教师:中国民间玩具的课件或图片、山西民间玩具的实物
七、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实物,对中国民间玩具也有了一点的了解。老师也找了一些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想看吗?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2)播放中国民间玩具课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玩具,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
(3)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提出问题:
翻开课本,仔细观察,小组讨论:①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②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点?③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由各个小组长汇报,师生共同总结: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感受阶段
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很多,这节课重点欣赏富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再次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1)出示山西民间玩具各种虎造型的民间玩具课件。(2)小组围绕以下4个问题展开讨论:
A.这些民间玩具以什么动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 B.民间玩具老虎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C.民间玩具老虎选用什么材料进行制作? D.你知道民间玩具老虎的寓意吗?
(3)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虎造型的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用虎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它具有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用布、面、土等材料制作,有勇敢、强悍、吉祥之意。
(4)欣赏各种山西民间玩具(出示课件:各种山西民间玩具),师生共同总结山西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山西民间玩具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艺人采取最简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最廉价的面、土、布、木、纸,凭籍灵巧的技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同时又是传授美的艺术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美与实用的和谐。山西民间玩具有着深刻的寓意,借助虎、鸡、鱼、龙、凤,这些人们喜爱的、有特定审美内涵的形象,巧妙地表达“吉祥如意”、“富贵荣华”的主题。山西民间玩具有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色彩在山西民间玩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因此,以它红火、热烈、艳丽的色彩而面世。发展阶段
欣赏本地的民间玩具(学生带上家长收藏的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教师也可播放本地民间玩具的图片课件)相互欣赏,从材料、造型、色彩、寓意认识本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拓展阶段
欣赏外国民间玩具(课件欣赏)让学生了解、体验外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感受艺术的多元化。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 教学目的: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 1.导语 :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 向前爬的 后爬的 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 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
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课外作业 :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6.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第12课、打扮相框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2、揭示课题。
二、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5)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评选设计之星。
五、小结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第13课、杂技高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民间玩具“不倒翁”,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扳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兴趣点:玩“不倒翁”;想像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边,再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杂技演员。(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三、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使我意识到,自主探索,反而让学生放开手脚,这节课老师没有作讲解,完全是学生观察,思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演员形象稍显粗糙。
第14课、男生女生 教学目标:
1、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
2、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活动一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嗓门大。
活动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强男孩、女孩之间友情,导入新课。活动时间:3分钟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哨声组织学生按男、女站好队 师:吹哨。
师:有的同学很奇怪,怎么美术课老师吹起哨儿了呢?今天上课呀,老师用哨声来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咱们先来赛一赛、比一比谁的嗓门儿大,好不好? 生:好。
师:教师哨声一响,男女同学各站一队,男同学右,女同学左,看男同学快还是女同学快。师:吹哨。生:排队。
2、男、女同学互相问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师:男同学向左转,女同学向右转,男同学喊:“女同学好!”,女同学喊:“男同学好!”,我喊一、二就开始。师:
一、二喊 男生:喊。女生:喊。男女生:齐喊。
师:同学们喊得都很卖力气,那到底谁的声音大呀? 生:一齐回答。
师:好了,老师觉得男同学的声音很宏亮,女同学的声音很清脆、悦耳。(通过刚才的比赛,让同学们潜意识感到男孩和女孩在声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区别的)活动二
活动内容:比比谁收集的图片好。活动目的:资源共享,拓展认识。活动时间:6分钟 活动过程:
1、贴图片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贴在展板上。生:贴图片。
2、观察、描述、介绍、分析图片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可真丰富,你们最喜欢哪个形象,同学们选一选,然后放在讲桌上。生:任意选择。
师:同学们选的都很认真,我们一起欣赏这几幅。师:老师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同学们看看是什么。师:拿一张图片,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师:这是谁选的。生:我。
师:你说说选他的理由,再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就服装、动作等谈看法)师:这还有一幅,你们觉得怎样? 生:好。个别生:不喜欢。师:你说说理由。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活动三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想法、做法好
活动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启发练习基本方法。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过程:
1、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刚才咱们共同欣赏了许多的图片,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展示给了老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一个是女孩叫丽丽,一个是男孩叫亮亮,他们非常想和大家见见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生:回答。
(老师出示展板,两个人体轮廓。)
师:咦,怎么变这样了,老师都分不出来哪个是丽丽、哪个是亮亮了。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张展板,展板贴有各种服饰、造型。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他们两个打扮一下,让我们大家一下就能看出来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2、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装扮工作,深化对男、女孩的认识。(选四名同学到展板前)
师:你们两个人一组,每组装饰一个人物。你们商量一下,哪个组装扮男孩、哪个组装扮女孩,怎么来分工?(同学进行装饰)
师:咱们下面的同学给他们加油,看看哪组装饰得又好又快。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男、女生的不同之处。(学生装饰完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是丽丽、谁是亮亮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女孩有小辫,喜欢穿裙子;男孩短头发,不穿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女孩子喜欢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一男生:老师我也穿过裙子。
师:是吗?什么时候穿过?(生回答小时候)那你现在为什么不穿了? 生:现在长大了,所以不穿了。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就要穿男子汉的衣服了,是吗?(生回答)
在这环节学生还会问一些其他问题,教师灵活处理。活动四
活动内容:比比谁画的或制作的生动有趣。
活动目的:体验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创作练习的乐趣。活动时间:21分钟 活动过程:
1、激趣创作。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现在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幻灯片展示有用绘画方法也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造型)。生:回答。
师:这些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生回答)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来绘画或制作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的形象?(生回答)
师: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材料,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纸盒、瓶子、水果、挂历、报纸、布头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拿。
2、学生创作,老师指导。
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完成作品。
3、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观看,选择一些绘画作品和制作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
4、集思广益,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能给咱这节课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学生发言)同学们起的名字可真有创意。
5、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这节课你们感到高兴吗?(学生回答)老师觉得也很高兴。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男女同学各自发挥出自身的优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十五课四格画
一、教材分析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格画短短几格涵盖了一个事件的发生、情节转折及幽默的结局。让人看完不觉莞尔,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四格画着重点子创意,画面不需很复杂,角色也不要太多,对白精简,让人 40 我就下岗了。还好刘老师有办法,帮我打扮了一下,你瞧,我漂亮吗?(得意地笑笑)并取了一个好听得名字叫信封娃娃。板书课题:信封娃娃
[设计意图:出示信封娃娃,导入课题.同时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信封及它原有的作用.]
2、观察,思考:老师把信封装扮了一个漂亮的女娃娃,那小朋友可以用信封做怎样的纸娃娃呢?(学生讨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卡通人物、人物„„)【引导欣赏更多信封娃娃作品:】师:是的,信封娃娃的家族可大了,看,老师今天还请来了几位别的纸偶朋友。师:你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信封娃娃呢?那就让大家看看我是怎样制作信封娃娃吧。
3.学习制作方法:教师示范:
a将信封对折剪一个圆(教师注意讲解位置)
b画好想画的图案(教师注意提醒画大)
c对准对折线,张贴
d装饰这样信封娃娃就做好了,试试你的信封娃娃会说话吗。
4表演添趣,欣赏展评
(1)创作故事:师:刘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制作的一个个美丽可爱信封娃娃,我想这些娃娃肯定有许多话要和我们说,如果几个信封娃娃走到一起的话,那肯定会发生动人的故事,现在小朋友4人一组合作,让你们的信封娃娃见面,为你们组所做的信封娃娃们创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吧!(2)表演故事:请小组上台表演你们组信封娃娃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可要注意了,你们就是评委,要评评哪些信封娃娃制作得好,我们要评出最佳制作小能手。师总结:同学们太棒了!(教师及时给予奖励)
(三)课后提升想一想除了信封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制作成漂亮可爱的娃娃?课后动手做一做吧!
第十七课影子大王
一、教材分析本课影子大王选用学生颇感好奇的人物影子为题材,作为绘画学习活动的激活点。通过影子大王对自己身影的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也对人体的形态留下较深的印象。人物的影子间接地反映人体的形态,因受光的角度和服装影响,影子大王使人形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因而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和表现有趣的人影轮廓的同时,更注重自我心中“影子大王”的想象和创造。本课影子大王虽在手形想象画的基础上适当地提升难度,但把身体造型游戏、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能够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能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组织“捉影”游戏。(认识人物轮廓);开展“影子”探秘。(认识形态变化);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第19课蹦蹦跳跳
一、教材分析:
本课蹦蹦跳跳目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蹦蹦跳跳主体部分的呈现,表现出了儿歌创设的情境,一群活泼可爱、蹦蹦跳跳的小朋友、小动物开开心心地在一起说说笑笑,他们那生动的表情、动作,能把学习者带入到热烈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
教材蹦蹦跳跳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蹦蹦跳跳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由于本课蹦蹦跳跳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教材对所呈现的学生活动的场面作了相关的提示,我们可以用线绳连着玩具的头、四肢,用小木棒提起就能进行类似于木偶的表演。那些纸弹簧部分较短的玩具还可以固定在桌上作摆件装饰美化环境。教材在最后提示学生可将玩具放在纸盒内,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弹出来,非常有趣。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二、教学目标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教学设计
本课蹦蹦跳跳在制作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采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巧妙利用纸弹簧制作的构思上可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制作行为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制作。
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情境导入——探究质疑——尝试制作——交流讨论——综合制作——欣赏评价——表演游戏。
教师可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可将这几个玩具分发给各组的学生,让他们看看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的,观察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明白这些玩具都是在纸弹簧的基础上通过剪贴添加而成的。然后让学生参考书上的提示或拆开教师提供的玩具范品尝试制作纸弹簧。
让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是本课的难点。可采用“金点子”等竞赛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所带的材料,做出与众不同的创意。在欣赏评价中,可让每小组推举几个同学上台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奖项。最后的游戏环节,学生可自由或有组织地表演玩乐。
四、教学建议
制作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用来做身子的纸弹簧要适当的厚一点,要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支撑起头和四肢。
制作玩具要注意将各部分粘接紧密,以防在玩乐表演中散掉。可和其他学科联系,使小玩具不但能玩还能派上用场,如为语文课目设计制作形象,用来表演课本剧等。
二年级美术下册《小泥人》教案湘教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 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三、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操,并根据情境作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五、教学准备:课件,彩泥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引入(1)课件出示泥人图片师:同学们看那,我们教室里来了群泥人朋友,猜猜看他们在做什么呢?生:做游戏?跳舞?做操??? 师:多么生动、有趣的小泥人啊!你们想不想也捏个泥人玩玩呢?(2)揭示课题《小泥人》 2.做个泥人试试
(1)想一想提问:“人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的呢?”生:人由头、身子、四肢这几大部分组成。
(2)尝试:请同学们根据人的基本结构随意的捏个小人试试。(3)展示、调整(4)教师示范讲解①捏制时可用揉、捏的方法,头可以似圆非圆,人可随意夸张变形。②捏制身躯时可以整块泥捏制,也可分躯干、手、脚捏制拼接,拼接处可用牙签连接。3.“捏捏泥人”动一动
(1)看看课本上的小泥人,提问:“这些小泥人都在做什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他们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攀爬,有的在踢球,还有的在钓鱼。生:我们是从他们不同的动作上看出来的。(2)怎样让我们的小泥人也动起来呢?谁上来试试?(3)学生上台给小泥人摆动作 4.美化泥人
(1)欣赏彩泥作品(课件出示作品《西游记》《望梅止渴》《青蛙王子》)(2)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小泥人漂亮吗?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3)教师边小结边示范他们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搭配在一起,再运用添加、刻画的方法对人物的表情、穿戴、饰物进行美化,注意不要太复杂,面部表情要夸张、有趣。5.作业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
(2)各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跑步、打球、跳舞、演奏等,做出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
(3)做好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做介绍。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7.展示评价(1)小组展示介绍
(2)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小泥人或一组小泥人,并说出理由 8.欣赏迁移
(1)课件出示小泥人简介
(2)师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解了小泥人,并学习、捏制了生动有趣的小泥人,希望他们能给你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三)课后提升
粘土除了可以捏人还可以捏小动物噢,神奇吗?赶紧试一试吧!第20课小泥人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掌握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3、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2、难点:想象一定的情操,并根据情境作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 课件、陶泥 教学设计:
活动:发挥想象,用泥巴捏几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
一、“我变小了”想一想
1、课件(1)背景音乐,魔法师话外音。
2、学生蹲下听音乐,想象情景。
二、“做个小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2、指名展示,师生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2)小泥人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生同做“小泥人体操”。
3、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3)小泥人图片欣赏。
2、师生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学生下位自由展示。
4、师小结:巧妙利用材料,运用各种泥塑方法进行美化。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4)组合泥人图片欣赏。
2、分组讨论。
3、小组合作表现。
六、自我展示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3、师小结下课。教学后记:
本课是在捏泥动物一课基础上运用已学过的制作立体泥塑动物的基本技法,学习徒手捏制彩泥人物,以拓宽儿童彩泥造型的表现内容。
我在教学中通过捏制小泥人,让儿童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在揉、搓、捏、接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彩泥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塑造出自己熟悉的、常见的、生活中有趣的人物形象,、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装饰打扮人物,表现出人物的表情、性格、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捏制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力。
本课的教学是为了加深儿童对立体造型表现的认识,在教学中我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将个人的制作与集体活动相互结合。通过设置情境、场景等形式,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一个场景,如踢球、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来做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最后组成一个活动场景供大家共同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想像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同时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第21课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猴子上树”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用相同的方法制作多种玩具。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白纸、彩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感知激趣
1、教师示范演示: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
3、出示课题:“猴子上树”。
二、自主探索
1、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做一做。
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
三、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2、引导欣赏要点: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
3、学生小组讨论:“我的玩具是„„”
4、学生动手装饰。
四、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猴子上树》课后记:
本课教学内容取材于民间游戏“猴子上树”,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是一节融折纸、绘画、游戏于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在了解传统的“猴子上树”的基本折法与玩法的基础上,我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发散思维,即在折法与玩法上有创新表现。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三种折纸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做,有的学生做的“猴子”是从外面的对折夹缝往上爬,有的是从里面的内折夹缝往上爬,看到学生高兴地做,快乐地玩,我也和学生一起又做又玩。整节课极富情趣性和娱乐性。
22《剪纸动物》教案湘教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软纸,简单,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示范作品,激发兴趣(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 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 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学习实践剪纸方法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介绍交流作品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纸方法)。比较各自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这时,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交流评价作品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推荐阅读:
新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11-05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6-09
2018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湘教版)07-26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6教案 湘教版07-28
五年级美术下册《彩云衣》湘教版学案09-18
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06-11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07-16
2017春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