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2024-10-1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精选18篇)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一

个人简历

姓 名

XXX

性 别

民 族

身 高

165cm

出生年月

1986年6月

政治面貌

团员

学 历

大专

所学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籍 贯

广西象州

现所在地

南宁市

兴趣爱好

打羽毛球、电脑、音乐、足球

电子邮件

联系电话

工作经验

(.3―2007.11)在广西北海一家加工出口水产品公司从事水产品报检工作,

(.1-2008.09)在广西南宁一家物流公司担任数据员工作. 负责每天出入库数据的处理,做台帐,整理各种资料入档

技能水平

在专业上,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能操作外贸接单、跟单过程,

掌握报关、报检的流程。熟悉贸易业务的流程及各种外贸单证的制作。熟练运用计算机及office办公软件处理各种文档及数据,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中英文打字熟练,熟悉外贸英语。并且在其他行业上也不缺乏创造力

培训经历

9月-7月

于广西国际商务学院就读

自我评价

个人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勤奋刻苦,成绩良好,乐于助人,能吃苦耐劳,为人诚恳老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在工作学习中不断进步。尽量使自己获得较广的知识、逻辑思维清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求职意向

业务跟单,船务/空运陆运操作,业务跟单,单证员,报检员,货代员,物流专员,销售助理等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二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身学科特点, 在国际各种商事关系交往活动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国际商事方面的相关法律。为了在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 学生需要系统掌握以国际货物买卖为中心的国际商事组织法、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贸易运输法等内容, 熟悉国际通行的法律和惯例规则。所以, 我们说国际商法作为国际商事关系的基础法学部分, 应该列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之中。

二、国际商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 是让学生在普遍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务以及熟悉现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 成为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对《国际商法》的相关法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 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但是, 在国际商法的教学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法学专业经常发生任课教师和所用教材以及授课内容都相同的情况。

2. 专业基础不同。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并未接受完整的法学专业课程教育, 没有相应的法学基础知识作铺垫。开展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时应当由浅入深、由点及面, 以介绍为主, 以分析为辅, 不适宜深入探讨热点问题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 应考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法律专业国际商法课程的交叉与重复, 使得具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结算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更有利于指导实践, 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对外经济贸易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

3. 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虽然国际商法学作为专业基础课, 但课程安排出现脱节现象。一是国际商法开设之前, 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法学课程。比如说经济法学、国际贸易法学等课程;二是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非专业课这个角度来看, 国际商法课程一般课时较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没有基础知识支撑的学生, 很难在有限的学时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4. 教材体系不完善。

由于国际商法学在我国目前还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它处在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之中。因此, 法学专业教学选取教材时, 一般都与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公法紧密联系, 相互渗透。而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时, 它的编排与设计大多参考法学专业教材。目前版本教材从体系结构上经常混淆国际商法与经济法的内容, 教材内容为了增加更多相关的法学理论知识点, 涉及到的纯理论性法学知识过多, 要么就是侧重于国际贸易实务, 教材体系显得凌乱, 难以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际需要。

三、国际商法课程教学需要完善的几点建议

1. 在教学目标应围绕国际贸易实务展开。

应该是把所学的国际商法知识运用作为辅助进行对外经济活动的手段。国际商法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应熟悉国际商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各种惯例与规则以及各国关于国际商事活动的国内法之间的差异。

2. 在教学内容方面, 将国际商法体系的复杂性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有自己特有的体系结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国际商法课程, 只需对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商法的核心内容即公司法、合同法、货物买卖法三大块掌握即可。以介绍国内法为主, 了解国际法和国别法为辅。在国际商法理论的梳理上, 力求简明扼要, 不做过多的阐述。国际商法以货物买卖为中心, 突出商事组织法和商事行为法的内容, 尽可能体现国内外有关国际商法的立法、司法等最新研究成果, 比如信用证的新规则。

3. 在教学方法方面, 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 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 应着重指引学生研究实际问题, 加强国际商法教学的实用性,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国际商法课程的较强实践性, 应采用与培养国际贸易实务人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从而形成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中, 要联系实际业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4. 修订国际商法课程教材。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 教学一般要求重点突出、难度适宜, 注重基本知识的讲解。因此, 国际商法的课程教材一方面应从国际商法体系出发, 在形式和内容上, 由商事组织主体法、商事组织行为法、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构成国际商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考虑学生不具备法学基础知识, 章节的知识点应侧重基础知识尽可能以简单明了, 做到深入浅出, 还可以适当运用配套练习册, 实现课堂学习和自我学习有机结合。

四、结语

基于对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的教学, 应该从课程体系安排、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上都应特别对待。包括有关教材的重新修订或编写, 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选择适合学生的恰当案例和典型判例等编成课堂教学案例, 都应该做到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宗艳霞.区分专业开展国际商法教学改革初探[J].航海教育研究, 2007, (02)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职教类高校的教学应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应该遵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更多地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可是从当前我国职教类高校的教学实际看,特色并不明显。本文选择《国际贸易实务》这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就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高职学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型课程。从教学目标上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此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素质、教学方法和模式等多种原因,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1.教材老化,致使教学内容不能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完全接轨

在国内有影响的教材有两个版本:一是以对外经贸大学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为代表的“北派”,“北派”的特点是重理论;二是以上海外贸学院编写的“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为代表的“南派”,南派的特点是重实践。但即使是以实践为主的教材也不免是纸上谈兵,而且多年来内容变化不大。长期以来很多院校使用的都是自编教材,这些自编教材多半是以上述两个教材为蓝本,内容上大同小异,教材跟着教材走,而不是跟着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走。比如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文件规定信用证一经开立,即为不可撤销信用证,删除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500号文件中可撤销信用证的概念,但是如今高校使用的教科书中还依然出现“根据信用证是否可撤销,信用证可分为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的文字。

2. 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即“理论+实务”的“双师”型教师。可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育系统的,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教师的讲授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对该课程进行形象透彻的讲解,从而使课程教学显得苍白无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有过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实践案例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内容。

3.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薄弱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非常薄弱。学生没有机会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没有机会了解进出口业务各环节的业务操作具体事项。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所以这种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既不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也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突出高职类院校的特色,又要结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笔者结合自己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提出探讨。

1.紧跟国际贸易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实践者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如果教师不能将国际经贸领域最新进展和前沿内容渗透于教学当中,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自从接受的那一刻就已经落后了。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教材具有滞后性,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教材的内容,应及时补充更多更新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如WTO的最新进展、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最新运用等。教师必须做到知识的及时更新,跟踪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才能将国际贸易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

2.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初是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提出的,但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双师型”教师都必不可少。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应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既精通理论又擅长实践的教师。因此,专业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学校还要适当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去。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为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让教师最大程度的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遵循授课实践化的原则,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以任务或项目、能力目标的实现为目的,合理采用如下教学方式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外贸实际业务。

一是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是将国际贸易业务引进校内实验室,从大量的实际业务中选择典型内容组成一套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程序,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能独立与外商签订完整的国际贸易合同。模拟教学过程中,通过解决教师设置的各种障碍,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二是利用外贸软件模拟教学。软件模拟教学是利用国际贸易软件在校园网络上完成国际贸易过程的一种实训的方式。模拟教学模块主要由交易准备阶段、交易磋商阶段、签订合同阶段、履行合同阶段四部分组成。通过软件模拟教学使学生对采用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国际贸易有初步的了解,增加了感性认识。

三是学校应想尽各种方法,建立几个比较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基地实习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将企业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让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地训练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在企业实地参与业务操作,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能力的训练。学生在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全部过程,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要求。

(2)改革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发制作PPT课件、拍摄专门教学片、制作网络课堂,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手段丰富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服务。另外可以定期聘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作专题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和实习,开拓学生的视野。

(3)改革双语教学。鉴于英语应用能力在外贸业务中的突出地位,可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中英文双语教学试点。在对全部模块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部分模块内容用英语授课,特别加大对合同条款的英语例句解释、对贸易惯例原文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能力。

新的全球贸易形势、新的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都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不懈地改革,使之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服务。

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四

基本信息

姓名:YJBYS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1.3

民族:汉族

现居地:江苏

婚姻状况:未婚

身高:174 cm

体重:62 kg

求职意向

意向职位:物流经理

期望薪资:4000

工作地点:江苏

教育经历

.09 — .07中央财经大学

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获得学历:本科

工作经历

2013.08 — 现在 ***公司

物流经理

工作内容:

1、协助总经理做好年度制造成本的预算工作,并参与制定各部门的最高最低标准,根据公司年度生产计划与经营方针,主持制定本部门组织机构的策划与调整人员配置;

2、根据公司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与网络体系,并监督、把关好采购审批关,管理好物料采购合同,提出采购资金的需求计划,按规定办理相应的应付货款支付手续,定期对合格供进行审查与考核,并提出改进要求

3.负责对公司车队的`管理于安排,及配送,仓储信息化软件一体化管理.

4. 负责本部门管理团队建立、补充、发展、培养等工作,管理好本部门的员工队伍.

5. 及时与营销部以及采购部沟通,保证库存供给和营销部发送产品所需的库存供给

6. 指导下属开展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2013.04 — 2013.08***公司

船务人员

工作内容:

是一家土耳其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出口及石材进口加工转出口,擔任船务部主管,主要负责进出口货物的作业,办理产地证,与货代公司取得联系订仓,从深圳走的空运,海运快递等等全部的掌控,退税,商检,报关,如`核销,合同,等等。并且能竭尽所能工作学习,因此在近七年的外贸“实战”中,已熟练掌握外贸工作诸多事项:电脑水平;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备货,落实信用证(或T/T,D/P,D/A等),安排装运,租船订舱;熟悉制作外贸单证,保证安全收汇; 良好的沟通技能,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兴趣爱好

平时喜欢游泳、打球、看书

个人技能

英语:良好

CAD:良好

PRO:良好

offic:良好

自我评价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个人简历 篇五

出生年月 1986年8月 身    高 173cm

籍    贯 锦州市 居住地 沈阳市

民    族 满 政治面貌 党员

毕业院校 沈阳大学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求职类型 应届毕业生

联系方式 移动电话:

家庭电话:

E_Mail:

QQ/MSN:

教育经历 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于沈阳大学国际商学院就读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于北镇高中就读

实践经历 2007年暑假于国美销售空调 2008年寒假于班尼路服装店打工 2008年五一于兴隆销售手机

技能水平英语水平:

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个人简历

 

拥有国家英语4级证书和剑桥博思证书,撰写和回复英文商业信函。

计算机水平:

辽宁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熟悉网络。精通办公自动化,熟练操作Windows98/2000/xp。能独立操作并及时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自我评价 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待人热情、兴趣广泛、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个人拥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和协调、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喜欢与人相处。有一定理论基础,稍加培训就能很快投入工作

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六

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是双语、双语教学概念的起源地, 双语教学在英语中被称为“bilingual education”,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双语教学即是借助于两种语言媒介, 在学习科目知识的同时, 强化学生外语能力的运用, 实现多元化的共存。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 开展实施双语教学,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作为载体, 创设汉语和英语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利于避免语言滞后所形成的思维障碍,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 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现状

1.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是现行双语教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如何引进、招入高职称、高学历、高资历的双语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五年前, 大部分是本科生, 其教学资历浅, 教学经验有限;近三年, 随着的快速发展, 所聘用的教师由本科学历逐渐上升为硕士研究生, 虽然教师的学历有所提高, 但授课经验仍有待提高。双语课程教学起步晚, 其师资队伍力量更为薄弱、不足, 而且的资金短缺, 教学待遇普遍偏低, 许多博士生、副教授和教授等高职称人才不愿意到任教, 造成了人才引进、师资建设发展缓慢的现状。大部分老师由于能力有限, 无法使用流利的英语口语向学生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的讲解专业知识, 甚至部分老师发音不标准, 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 学生英语水平不足

民办院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底子不好、英语水平不足, 这对双语教学有效性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民办院校招收的大部分都是三本学生, 这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偏低, 高考平均成绩在300分左右, 由此可推测其英语高考成绩水平。调查研究表明, 民办院校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情景不容乐观, 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寥寥无几, 学生英语能力普遍偏低, 严重影响了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在教学实际中, 老师用英语讲了半天, 学生毫无反应, 鸦雀无声, 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等教学状况屡见不鲜, 教学活动陷入到了老师难“教”, 学生“难”学的困境。甚至有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不好, 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厌倦、害怕的情绪, 并将这种负面情绪蔓延到了双语教学中来, 由于听不懂英语而放弃专业双语课程学习的学生大有人在, 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专业学习资源, 丧失了英语能力提高的机会。

3. 教材难度太大

双语教学即是用非母语的语言去掌握陌生的知识, 对于教学主体而言, 是具有一定压力, 存在一定难度的。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 由于其学习能力、英语基础等条件的限制, 大大增加了双语课程教学的难度。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和载体。然而现阶段, 许多学校盲目追求课堂教学成效, 过于重视国外原版英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将原版英文教材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指定教材, 教材难度过大, 就学生现有的英语能力、专业知识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距离, 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且国外原版英语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脱离了我国的实际, 与学生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在读不懂书, 看不到案例的情况下, 又何谈培养学生双语学习的兴趣, 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有效性。

4. 教学条件匮乏

教学条件匮乏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水平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双语教学与其他课程学科相比, 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不断琢磨教材文本, 做好备课准备工作, 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手段。但现行大部分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对双语教师的付出、努力没有及时的肯定和激励。双语老师作为高校紧缺型人才, 其在精神、物质等方面与其他普通老师毫无差异, 这大大打击了双语老师授课的积极性, 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另外, 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 教学资源匮乏。如图书馆资料少、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足、网络资源平台有待开发建设等等。教学条件匮乏, 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双语教学所需的物质资源, 对教学质量水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1. 优化双语课程体系

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双语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优化大学四年的双语课程设置, 对双语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双语教学课程设置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 循序渐进原则。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双语课程教学亦是如此。对于双语课程的设置,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双语教学初始, 尽可能的安排基础性的专业课程, 做好学生课程知识结构的衔接,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开展双语课程学习。比如说, 为了让学生能够读懂基本的专业课程, 就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术语、英语能力的培养教学。第二, 专业化原则。目前双语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 而且师资力量、教材文本等有限, 在设置双语课程就要分清轻重缓急, 突出专业化。另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所开设双语课程要考虑实用性原则,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等。

2. 创新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是指用英语语言讲解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等知识点, 促使学生获得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 强化学生英语知识的运用, 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双语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 具有双重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因此, 创新双语教学模式, 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基础前提。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科学式双语教学模式、结构式双语教学模式和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中较为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 其中结构式双语教学模式是目前组织实施双语教学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提前讲解与学科内容有关的词汇、学科内容所涉及到的语法是结构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 从词法、句法及其语篇等角度去剖析教材文本特征之外, 使用结构式教学模式还可以适当的使用母语讲解学科内容, 运用母语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因此, 结构式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在开展结构式双语教学模式的时候, 要注意控制好母语使用量, 将其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3. 建设双语教学教材

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而言, 其课程的专业术语繁多, 知识体系繁杂, 以学生目前的英语理解能力, 要想全面透彻的掌握教学知识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优秀的教材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载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就需要借助优秀、科学的书本教材, 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原版教材除了具有出版周期短, 知识跟新快, 内容丰富、前沿等优点之外, 还配备有多媒体课件, 包含了许多经典案例,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将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作为双语教材, 要紧密结合学生英语能力, 控制好教材文本的难度。建设双语教学教材, 还可以选用国外类似的教材章节, 或者收集相关网络资料编辑整合而成, 还可以将企业所使用的单据整理成册, 选用适合学生双语专业课程学习的教材书本。

4. 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对教学活动质量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 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大部分老师的英语口语能力、表达能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因此, 加强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英语能力就显得尤为紧迫和有必要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短期性行为, 而是一项系统性建设工程。优化双语师资队伍, 笔者认为在开展师资培训工作的同时, 还应当实施“引进来, 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 “引进来”即是说, 要做好优秀教师的引进工作, 定期有请对外贸易专家开展讲座等活动, 以此不断充实双语课程教学师资力量。而“走出去”是指结合本校实际师资情况, 给老师提供出国深造、进修学习等机会, 鼓励老师到外贸公司实践, 提高老师的外贸操作水平。

5. 优化双语教学考核评价

教学考核和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接下来教学活动全面有序开展的重保障。优化双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打破应试教育机制下以成绩、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体系, 紧密结合双语课程教学的大纲目标, 对学生课程学习的态度、能力和学习成效等各方面做出合理的评估, 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以考核评估结果为依据,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反思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对于教学考核和评价而言, 笔者认为应当立足于学生双语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 期末考评结果除了学生期末书面考核成绩之外, 还应当包含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实验实践环节、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如, 学生在课堂上及其课外论坛中的发言次数, 讨论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实验环节的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等。建立健全考核评级体系, 优化评价的整体性、全面性, 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不断完善双语教学系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其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日趋明显, 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率先实行双语教学, 培养专业知识扎实, 英语沟通能力良好的综合性人才。然而, 我国办学起步较晚, 其课程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仍存于较为明显的弱势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承斌, 王建瑞.双语教学目标与方法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3 (06) .

[2]王琼.一般本科院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高教论坛, 2013 (04) .

[3]胡勇.海南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分析[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0 (17) .

[4]刘艳.浅析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2 (03) .

7.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七

一、关于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

(一)对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高度需求

随着国际贸易的范围和类型的不断成长扩大,现代企业需要的往往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应用或复合型的人才通常需要具备以下的素质:首先,熟悉国际贸易事务的政策和规则。政策和规则是国际贸易工作的基本标准,因此熟悉国际贸易的政策与规则,以避免起贸易争端和摩擦的有效手段,也是一个专业外贸职业人所必备的素质。其次是要能够熟练的掌握和操作国际贸易的业务。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际业务之前还必须对贸易对象国家具有相当的了解,才能够保证贸易双方的顺利。最后是要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相当的洞察力。要想在国际贸易中利于不败之地就要具有相当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市场眼光。

(二)高水准的外语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是作为外贸职业技术人员的必备能力,由于英语是对外经贸领域最通用的语言,因此熟练的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对外贸易人员的基础。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拥有良好的英语能力是其成为贸易精英的关键所在。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企业对精通日语、韩语、俄语、意大利语等小语种的人才也加大了需求。

(三)良好的专业技能与经验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拓展业务发展,众多的外经贸企业,特别是新成立的企业,招聘人才的首要标准就是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他们愿意招收工作多年并拥有自己的客户群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只具有理论知识,掌握了专业的资格证是不够的,应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熟悉外贸业务的操作流程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设计了一个感性认识,课程训练和综合实践三个周期顺序相互连接,贯穿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

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第一学年的寒暑假来进行实践学习,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经贸行里,在业内的位置与需求,为将来毕业提供实训方向和发展实践的素质要求提供明确的方向。感性认识,是“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是指让学生进入实际的外经贸公司、港口、海关进行学习,开展调查,“请进来”是指专业人士被邀请参加来高等院校的做报告、演示,以增进学生对实践的认知。

课程训练是指通过实践为专业课程安排较强的实用性链接,是学生们能够掌握业务技能,如商检、信用证这类的专业业务技能。

综合实践主要是通过学校进出口业务园区的仿真训练和毕业实习进行的。前者基于互联网的真实交易环境,让学生模拟不同的当事人角色,以不同的交易为主线,以特定的出口商品为过程的真实贸易背景的业务技能训练。后者是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后者主要是与企业进行合作,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基地,是学生们能够独立的处理问题。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的实施措施

首先是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应着力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配备齐全的人员,保障整个系统有效的运转;二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整个机构能够正常的运转,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其次是加强对实践的评价机制,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是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效果的必要措施。评价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是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落实的必要手段;另一个是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能够检测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真实掌握水平。

8.国际经济与贸易简历 篇八

职位名称:外贸跟单 ; 外贸助理 ; 工作地区:广东湛江 ; 待遇要求: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一周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大学英语六级 ;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 证书 初级 ;
其他技能: 我擅长硬笔书法,能写一手工整清秀的钢笔字。我在文娱方面的特长是唱歌。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6月 湛江师范学院 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6月 湛江师范学院 本科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 教育经历

 

/9 — /6 湛江师范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核心课程: 货币银行学、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外贸函电、商务英语、通关实务、商务谈判等。

校内职务

/9 — 2009/6 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组织委员

职责:协助团支书策划组织团组织生活;编写月报表,组织与统计本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并对志愿者服务手册进行编写与管理。 成果:参与策划并组织了两次充满创意的团组织生活,积极争取到学校“优秀团支部”称号;成功组织并参与了一次“三下乡”支教活动。

所获奖项

2009/1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优秀团干”

2009/1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德育优秀个人”称号

2008/1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德育优秀个人”称号

2007/12 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英语家庭“优秀学员”

社会实践

/1 — 2010/3 湛江气象台客服专员助理

在湛江气象台当兼职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天气预报短信业务的推广和处理客户的投诉,熟悉并掌握了电话营销的技巧,因为工作态度认真和成绩很好而得到领导的赏识,并获得在湛江气象台长期兼职的机会。

2009/7 — 2009/8 三下乡支教

成功组织并参与了到廉江市营仔镇北提小学的`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同时,我在支教中担任一名音乐老师。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团体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我非常珍惜并且享受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个人为人处事方式的锻炼。

 

发展方向: 我喜欢在与进出口单证有关的贸易、物流等行业工作,我已经具备了进出口贸易行业的基本知识,也掌握了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熟悉计算机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
其他要求:  

9.国际经济与贸易个人求职简历 篇九

只是列出一个大专学历要求、专业为文科性质等不高的条件,其它小要求都是大学生基本上能够达到的要求。

而待遇真的是亮瞎了别人的眼睛,单人公寓、月工资六千元、有季度奖和年终奖、非常完善的补贴等等,这对大学生求职者的吸引度超强所以投简历的人可用不绝如缕来比喻。

此类招聘信息一般多半是为了达到宣传目的,或者骗取大学生先交纳一些费用,因为公司给的待遇很丰厚令大学生非常放心,第一个月的工资都这么多还怕交纳什么保证金、培训费等吗?

马上到西方发达国家工作,去非洲等穷地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的`,但是去西方发达国家可不同的,再加上工作满多久可办理绿卡等东西所以吸引力超强,此类信息一般是骗人做黑工的所以危险度极高,别太高兴投简历给这些职位而忽略风险度。

下面是由简历网(/jianli)小编J.L为您整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个人求职简历范文,更多简历模板下载欢迎访问简历网。

求职意向:产品助理

基本信息

YJBYS 男 | 汉 | 广东·阳江 | 1986.2 | 未婚

毕业院校: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电 话:J.L

邮 箱:/jianli

现在住址:深圳

自我评价

工作经历

.07-.12 广东一一五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中心·商务助理

参与拓展公司合作伙伴网站、策划和推动实施推广活动。与近百家站点或论坛达成合作关系,增加115网盘的用户注册量和使用率。负责与公司产品有竞争关系的产品信息收集,定期提交竞品分析报告和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10.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十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22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育应该以加强实践教学为基本理念和制度规则,并在有关理念和规则框架下,建立合理的教学方案和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计划制定

为了掌握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可以在学校设置的公共基础课基础之上,以西方经济为理论基础,以国际贸易原理为核心,以国际经济学为发展来制定教学内容;在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方面,围绕进出口业务这个中心,设置国际贸易实务核心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辅助国际贸易实务的衍生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另外通过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设制作等环节来加强;由于国际规则及保护手段的变化对微观主体的经贸业务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国贸专业学生还必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本国对外经贸相关政策法规,可以通过设置WTO规则与运作、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形势等专业课课程实现。

2课堂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专业其课堂教学不能仅培养只懂理论,不懂应用的学生。但当前的情况是多数教师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方法影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落后、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不少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知识空洞,因此学习目标不明确而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注重教学内容、方法与技术的调整和创新。

首先,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多数教师会以货物进出口为主线,重点讲授贸易术语和惯例以及进出口实务,而对其他贸易方式、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及WTO规则的影响涉及较少,对押汇与议付的讲解也通常脱离国际惯例,这样的内容设置是不符合当今贸易实践对教学的要求的,应该对课程的内容设置作部分调整。其次,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推行模块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以及体验式等新的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际经贸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另外,应该对所有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和信息教学的知识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模式。

3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实践教学离不开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中,从事教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构成,大多数教师取得相关学位后直接在高校任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虽然各高校也会对教师提出挂职实践的要求,但往往时间短,机会少,落实差。

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各个学校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大对已有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包括与国内相关企业合作以及鼓励和提供保障条件让教师到国外去进修。二是从校外乃至国外引进先进的教师,使教师队伍复合化和国际化。三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充分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4实训室建设

一般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设有国际贸易模拟实验中心,通过计算机上的模拟仿真环境,学生可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国贸专业的实训软件必须包括一套完整的进出口业务案例,使学生通过模拟环节,体验一笔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在一个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较系统全面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建议此部分学时应不低于28。另外,在加强国贸专业本身的模拟操作软件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把国际贸易业务与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金融等专业的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校的“电子信息”资源充分利用。

但目前实验室教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学习缺乏激励,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压力。与课堂教学相比,实验室在学习意识、学习动机和学习氛围方面并没有很大变化。很多学生在最初的实验室学习阶段后,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急剧下降。从而使实验室教学的效果往往在开始阶段成效比较显著,但难以持久。

5通过竞赛平台提升国贸专业技能

目前,国内外针对本科学生的有关各种专业技能的竞赛越来越多。大多数专业技能竞赛参加方式简单,受限制因素较少,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机会参与。由于这类的专业技能竞赛既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体验专业职业技能的实践标准,又能检验和评价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参与到其中。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技能比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摆脱其专业技能学习方面的缺陷,而且通过专业技能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技能竞赛通常是竞争非常激烈的。

对于国贸专业来说,专业竞赛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目前比较受欢迎和影响较大的有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和POCIB大赛等。但是,不管哪个专业的竞赛,各高校在参与竞赛过程中普遍存在专职指导教师缺乏、技能培训时间有限、职业技能比赛专门教材短缺和竞赛激励资金不均等方面的困难。所以高校要想通过竞赛平台有效提升专业技能要在这些方面突破。

6拓展实习基地

通常高校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学校出面,校方职能部门负责联系和建立;二是由教师出面,通过教师私人关系以院系的名义负责联系和建立。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多数高校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校外实习基地的延续性和可靠性不高,进而导致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难以长期持续进行。另外,企业也普遍缺乏与学校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积极性,而那些有心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数量也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日益供大于求的毕业生人群。而对于国贸专业来说,有些企业即使具备接纳毕业生实习的能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企业也会因为出于经济效益、商业机密以及生产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提供实习岗位。所以,当前各高校不能抱着希望企业能无偿地提供实习基地的传统的思想,而是应该在利用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构建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另外,学校还应与企业的沟通,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需求的相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找到高校和企业的利益融合点,双方的合作才会走得更远。

最近几年,在推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教育部已经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对高校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国家已经在政策层面进行引导,教育主管机构也在负责具体落实,这对今后的校企合作式教学提供的良好的宏观环境。高校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行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7毕业设计环节

各高校国贸专业普遍采用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综合成果的一种方式。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某些社会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也能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是当前国贸专业的毕业论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选题偏重理论,缺乏实践操作的检验;研究问题单一,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对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清楚,态度不认真积极,抄袭他人文章,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毕业论文并不能作为评判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好标准。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来说,用人单位看中的不是科研方面的能力,而更多的是学生对工作岗位业务流程熟不熟悉,在业务风险上是否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专业写作交流技巧。所以,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毕业论文写作逐渐向毕业设计过度。

具体做法可以结合国贸专业的相关岗位,设计工作流程方案,并通过调查加入真实企业案例,在设计方案中加入交易前调查、营销方案设计、产品生产或采购成本计算、利润分析、税费计算、函电来往、制单结汇据和政府部门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即可以培养学生专业的理论和技能,还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毕业设计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可以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指导,他们熟知工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他们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能够弥补仅仅由校内专任教师充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不足,实现校内、外教师的联合指导。

1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十一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知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过程控制、学习考核方式、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教材开发在内的课程教学样式。其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一、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许多高校专业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越来越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学科型教学思想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中,还有相当部分教师仍然忽视高等教育的特征,仍在沿袭学科型教学模式,专业课程教学仍是普通教育的简单复制。其主要表现是:

1.以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为导向,忽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2.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职业能力训练;

3.以教科书为平台,忽视职业活动实际状况;

4.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5.以终结性评价(期末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忽视职业能力的日常养成。

其主要弊端:一是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二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分离;三是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客观验证。(因为学科型教学体系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是“纸上谈兵”,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考核,其核心指向是看“老师讲不讲得好”)。四是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是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中一个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迫切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愈加严峻,所以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高等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以工作过程确立课程教学体系。即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或活动。具体来说,课程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要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要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

2.以能力培养确定教学目标。即课程教学组织必须重点突出的六个核心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包括职业技能和相关素质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性考核。

3.做到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即“课程对接岗位”为内核,将上述六个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为一体而形成的高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及程式。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以职业岗位活动调研为前提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以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职业能力目标;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按“必需、够用”原则确定明确、具体的知识目标;以课程目标、岗位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组合教学模块,设定教学内容;以能力训练项目作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载体;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作训练素材,实现项目教学的职业仿真性;以项目教学为平台,真正实现“教学做”三者的融合;以学习过程中训练项目完成情况及主观性表现考核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见图1。

参考文献

[1]罗桂兰.基于工作过程的《出纳业务核算》课程教学[J].现代营销,2012,(10):46-47.

[2]潘钦锋.应用型院校建筑结构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143-144.

[3]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43-44.

1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 篇十二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大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具有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

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经济管理、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知识;

4.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5.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6.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

7.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8.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财务管理、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内容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专业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从事外贸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业务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了解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和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法律与惯例,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英语交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主干学科

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外贸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电子化实务、商务沟通与函电(英)、国际投资学、国际贸易模拟等。

全英文教学课程:商务沟通英语、国际经贸函电、经贸英语选读;双语教学课程:信息系统概论、国际营销学;

模拟操作训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研究型课程:国际贸易专题;

讨论型课程:世界经济专题 WTO专题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4到6周。

就业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方向1:贸易公司。

方向2:公务员。

方向3:外资公司。

相近专业

1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十三

随着全球一体化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 (以下简称“国贸”) 专业人才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就无法胜任工作。以转变国贸专业学生培养方式来适应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仅关系到国贸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所能遇到的现实问题, 而且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以此为前提, 本文做了相关的调研, 希望能指导国贸专业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 提高他们在创业和择业中的竞争力, 以此实现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形势及问题

首先, 国贸专业学生要知道一个先决问题, 毕业后选择工作并不局限于本专业, 选择工作最主要需要考虑的是自身的人生规划以及兴趣爱好, 只要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努力用功则行行都能出状元。国际贸易专业主要涉及的技能, 以及以往毕业生反馈的经验, 国贸专业最主要的就业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贸易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医药公司、三资企业、政府涉外经济部门以及涉外企业、跨国公司等。对国贸专业本科毕业生而言, 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 与其竞争岗位的有高中生、大专生、研究生甚至海归人员。[2]当然出国或考研继续深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次, 由于市场需求的需要, 很多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国贸专业, 在几年的时间内造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贸专业的就业不容乐观。但随着信息产业高科技社会的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逐渐形成, 中国与国际上的经济贸易交易迅速增加, 这也就给多元化的复合型国贸人才一个更广阔更有前景的就业舞台。

第三, 我国外贸专业人才严重供需失衡。一方面进出口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和相关经贸单位严重缺乏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又不能顺利对口就业, 就业压力加大, 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显。

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责任编辑:陈贵娟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 对国贸专业的学生有战略性的意义。首先, 有利于国贸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由于个人条件和职业要求的限制, 学生不可能具有从事一切职业的能力与兴趣。而且各种职业有各自不同的劳动对象、工作环境, 对从业者的能力也有相应的特定要求。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才能确立个人的阶段发展目标, 为实现人生理想打好基础。其次, 深入了解自己的特质, 充分发挥内在潜能。要做好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就要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技能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这样可以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 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 逐渐理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 逐渐理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发展路线, 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 增强国贸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把变被动就业变为主动择业。要时刻记得好的工作是靠实力争取的。对于大学生来说, 未来的竞争主要是个人实力的竞争, 这种实力主要体现在智力、能力、潜力上。要提高这些能力, 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通过提高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力, 使大学生在职场发展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改变目前被动的就业现象。国贸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可使个人的求职就业更加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 从而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不够深入精细。大学生需要通过自己不断深造学习实践, 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会从全局调整和掌控个人事业发展方向。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 提高个人市场竞争力, 缩短职业适应期。

摘要:从国贸专业人才就业角度出发, 探讨基于就业导向的需求, 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会从全局调整和掌控个人事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贸专业,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纪拓.赢在职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 (2) .[1]纪拓.赢在职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 (2) .

1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十四

近幾年毕业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中,从事国贸行业占比并不高,至少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根本未涉足专业相关行业或职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所呈现的新的时代特征与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详细地对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进行分析,其次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况和存在问题,再次,从经济全球化背景和苏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出发,对苏南地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最后,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对苏南地区外贸企业人才需求和苏南地区各类高校的市场调研,基于苏南地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对制定能够满足苏南地区国贸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若干建议。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理论大多数集中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方面,其中成果比较突出的有德国、英国和美国。

对于德国来说,应用型高校在其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国际发展和技术进步培养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并非培养一般的劳动力,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在德国的整个教育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专业性大学和学术性、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地位是相同的。两种大学的区别在于专业性大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学术性、综合性大学注重培养研究开发型人才。对于英国来说,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三明治”式,即课堂教学和工业训练类似于“三明治”的各个层次,各个层次交替进行,并形成一个较好的整合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理论能力和工业训练中的实践能力相互交替作用和强化。对于美国来说,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有较大影响的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是“威斯康星思想”,该思想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于19世纪后期提出来的,

“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为社会服务”是该思想的核心观点。

Martin Trowe在上个世界9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校要想获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唯有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Stephen p.Robbins(1997)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本科教育的关键思路,本科学生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应用能力的训练。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细节,都必须经过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和构建,形成“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Alfred Greiner(2003)也认为必须以社会的用人需求为高校人才教育的导向,即高校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积极和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锻炼专业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

从国内的研究看,孔繁敏(2006)等提出普通教学型本科应该向应用型大学发展,同时大力培养面向地方和基层的应用型人才。余万辉和万青(2009)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应该培养可以适应当前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韦霞(2011)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且应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个体素质有机结合起来。阳立高(2012)等人则指出随着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的诸多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开启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无锡及苏南地区国贸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无锡及苏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基础好、实力强,并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无锡及苏南地区工业基础扎实,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生态良好,部分工业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就无锡市而言,其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的20.6%,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的7.7%。同时,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无锡及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升级,新兴产业如物联网与云计算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设计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等有大幅增长,而传统产业如塑料制品、纱、布、呢绒、服装、合成纤维等产业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无锡及苏南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对外贸进出口的结构造成了重大影响,无锡及苏南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地区结构向高附加值和市场多元化升级转型。

民营经济的发展高地。无锡及苏南地区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高地”,目前该地区共有民营企业4.64万家,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十五”、“十一五”时期,无锡及苏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2005年民营经济占地区经济的比重上升到51.2%,2010年占比进一步上升到63.5%,2015年民营经济比重已达到65%,远高于三资企业比重。地区有18家企业入围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占江苏91家入围企业的19.8%,仅次于苏州的19家,位居全省第二。无锡及苏南地区制造业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大部分为本土民营企业,与一些工业规模相当的城市相比,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无锡及苏南地区外贸进入低速增长“新常态”。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苏南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速开始有所回落。近三年来,苏南地区呈低速增长态势。由于江苏省现有经济和贸易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由此带动的转型升级产生新的增长动力之前,苏南地区外贸较难获得突破性发展的动力,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政策带来新的发展机会。2014年以来,区域经济布局在我国宏观经济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发展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其中,“长江经济带”涉及9省2市,各个省市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异,但是也存在着各自经济发展的优势,这些差异和优势成为了长江上中下游分工协作的基础,也有助于形成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全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上,江苏省的外贸第一大省地位在外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领军意义。此外,江苏段集中了75%的长江航运量,这是建立“承上启下”的进出口仓储、交易中心的良好基础,同时依托长江航道,亦可打开产业转移和转型的双赢局面。除此之外,“一带一路”的国际化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也在逐渐展开,将对苏南地区未来拓展国际市场的新空间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互聯网经济带来了新型贸易业态。互联网经济带来了新型的贸易业态,给苏南地区的外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正在推进的苏州地区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省内多个在建的具备网络交易功能的进口交易中心,都是江苏省新型贸易业态发展的领头军。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依托创新监管方式的新型贸易业态也在迅速成长起来,如昆山周边县区如花桥等,在设立台湾消费品进口保税仓库,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展销会来建立和完善进出口贸易的商务平台。

招聘企业情况及招聘要求

企业业务领域。招聘企业主要有服装纺织品类、机械制造加工类、电子电器类、生物科技类、医药器械类、汽车零配件和用品类、进出口代理类,其中50%左右是服装纺织品类,30%左右是机械制造加工类。

企业性质方面。民企和个体占绝大部分,绝大多数企业人数在500人以下。

企业的招聘要求。学历要求:所调查招聘企业中,80%的企业的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专科以下,高中、硕士、博士、博士后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企业所需人才中,绝大多数都是本科或者专科人才。

招聘岗位情况中,外贸业务员为75%,外贸经理为8%,报关员为4%,跟单员为4%,报检员为4%,国际商务谈判人员为2%,出口营销管理人员为3%。

职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中,职业道德素养为83%,外贸专业知识为64%,外语能力为69%,计算机操作技能为72%,电子商务基本技能为76%,实践经验为71%,沟通能力为68%,团队协作为49%,心理素质为48%,职业资格证书为19%。

无锡及苏南地区同类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江苏民办本科院校共有32所,位于无锡和苏南地区的共有20所,其中开设本科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校有28个,其中1个未查到相关信息。经过对各个开设本科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发现: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很好的和社会经济发展、企业需求很好的对接;目前还未有院校实施“专业+”,尤其是缺乏和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复合,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国际性视野;实训、实践类课程少,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结论与建议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念贯穿于专业建设全过程,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和发展现状,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法律、惯例和政策法规,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英语沟通,具有从事涉外经济与贸易工作的能力及较强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

实施理论+实践的专业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重视和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实训和实践环节的教学。

调整课程设置体系,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专业必修课,此部分课程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能力和素养。第二部分是专业选修课1,此部分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共分为国际商务、进出口业务和网络贸易三个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第三部分是专业选修2,此部分主要是和相关专业的复合课程,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十五

姓 名: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93-1

身 高:163CM

政治面貌:群众

婚姻状况:未婚

籍 贯:浙江

目前所在地:浙江

•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yjbys.com

•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外贸业务员

职位类型:全职

工作地点:浙江

工资待遇:面议

• 工作经验

—,在校参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敬老院服务、环保活动、废旧物品回收等),加强对外服务意识和自身塑造。

20暑假,在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兼职换取生活费用,了解社会需求趋势。

.7-2014.9 在××××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担任业务部助理,主要负责旺旺平台,帮助打印、扫描、整理文件,联系客户等。

•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温州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时间:-07

英语水平:普通

计算机能力:熟练

获奖情况:

2011-,获得1次一等奖学金,1次三等奖学金,1次三好学生,计算机一级,英语四级,温州大学女子篮球赛新生杯第一名,温州大学运动会标枪第四名,铅球第五名,浙江省女子CUBA篮球联赛第四名

-,获得2次三等奖学金,英语六级,温州大学女子篮球希望杯第二名,温州大学运动会标枪第三名,跳高第三名

-,获得2次三等奖学金,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助理国际贸易师,温州大学女子篮球希望杯第一名

• 自我评价

16.国际经济与贸易简历 篇十六

婚姻状况:未婚身 高:厘米

体 重:

公斤

求职意向描述_应聘岗位:会计

|

商务/贸易/国际业务

|

报关

|

市场/行销策划

|

文员/电脑打字员/操作员

岗位描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报关/文员工作经验:3年期望月薪: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

重庆大学最高学历:本科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电脑水平:良好外语语种:英语外语水平:一般

教育历程:

1990年毕业于重庆南开小学

1995年毕业于重庆实验二中

取得国家自考会计专业专科文凭,并于同年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

毕业于重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日制本科班,并于同年取得国际商务实习证书,成绩优秀

工作简历

196月进入教育局下属重庆华育纸业有限公司,担任会计,工作半年

年底进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寿险部成为正式员工,工作三年,并于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个人能力及自我评价

本人经过全国自考会计专科学习和重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全日制本科班的深造,以及之前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了所学的国际及国内贸易学,进出口贸易学,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经济分析,计算机,市场营销,谈判实务和商务英语等主修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各科成绩优秀,

国际经济与贸易简历

取得了全国会计自考专科文凭,重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文凭,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国际贸易实习证书和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在实际工作方面,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各类办公及财务软件,熟知营销实际工作及谈判技巧,熟悉各类公务文书及商务信函写作。

性格外向开朗,自信自强,待人热心,诚实守信,在大学生活及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文体活动,有一定的交际、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7.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十七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研究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及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原则

国贸专业是一个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具极强综合性的专业。目前国内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高等教育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实际操作

国贸专业由于是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因而比较注重实际操作。由于高校国贸专业定位为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评价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水平时,在理论上不仅够用,而且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即能够分析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标准,在实践上则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操作问题的能力。

(二)多样性的素质培养方式

社会需要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具备较宽泛的知识,不能仅限于国贸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管理、交际、心理、商务谈判等在内的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特别是对直接从事国际贸易具体工作的学生更是如此。这些素质的培养,单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达不到效果的,因此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包括校外实训教育,就校外实习基地而言,应该具有能够满足综合素质培养的较为合理的行业、企业以及岗位结构。

(三)专业应用灵活,实训投入经济

国际贸易工作是一种高智力、高情商表现的工作,其工作能否取得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团队精神和情商状况,而不依赖于硬件设备条件。根据高校目前的培养目标,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而开展。从国际贸易专业来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企业多元化。

校外实训的实施需要一个载体,而企业便是这个载体的主要形式。很多专业在选择企业作为实训载体时,都强调所选择的企业具有典型性,这种典型的企业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但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来说,更应该强调企业规模上的多元化。国贸专业知识在运用上具有很强灵活性,不论在什么规模的企业,都可以进行运用,如果一味强调典型企业,势必会阻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在实训基地的选择上,可以依托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这样既降低了实训基地建设的难度,又可以让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实习机会,尤其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缺乏比较完善的机制,管理比较松散,体制不健全,面对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急需完善和提高,因此让学生有大量的实际操作机会,了解、参与整个企业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经验。

2、结构合理化。

结构的合理化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根据国贸专业课程特点,可将实训划分为经营实训、推销实训、管理实训、策划实训以及商务实训等五个实训模块,要求我们的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这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除了要求建设的数量上要达到要求外,在结构上也应该符合国贸专业的培养结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次,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方便学生的就业,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还要保证有较好的行业结构,避免过于集中在单调的行业上。如在常德地区,主导行业是烟草、机械等,广东省的主导行业是电子、食品、汽车、家具等,那么在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上应该尽量满足各种行业的人才需求。

3、实习内容丰富化。

根据从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目前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如国贸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营销策划书甚至一个简单的申请报告的撰写上还存在语句不通的情况,至于毕业生的流动率高、敬业精神不足等情况就更加突出。要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加强训练和学习以外,实训基地的作用不可忽视。如解决学生敬业、团队精神的问题,单靠课堂是没法解决的,这要求学生到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具体的工作和企业相关人员的言传身教,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实习内容一定要丰富,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有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更好地适应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实践设计合理化。

根据国贸专业特点,学生学习知识包括:专业知识、营销类基础知识等,因此,学生的专业学习,应该根据所学课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这也与过去各高校所采用平时满堂灌,毕业前边找工作边实习有所不同。毕业实习,只是综合实习,不是专业课程实习,如果专业课程不进行实习,到综合实习时,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而从事国际贸易,必须具有相关知识,而这单靠毕业实习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只有进行专业课程实习,学生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灵活运用。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校外实习基地的能力有限

学校连年扩招,使国贸专业学生人数激增,但实习基地的数量严重不足,其功能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学院对到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基地,要建几个、几种类型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欠周,实践基地建设的计划性欠缺。怎样对在校学生进行入学至毕业间的系统社会实践锻炼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少相应的硬件和软件。

(二)企业为校外实习安排的空间不足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能够接收实习生的单位数量却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这就造成校外实习难。有些实习单位受规模、场地、办公条件的限制,要兼顾员工的正常工作,留给学生的实习空间很小。一些企业理解实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面临激烈的竞争,开放实习存在现实压力,另外,担心泄露商业秘密等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些单位对以前接收的实习生在企业期间的不良表现印象深刻,对实习工作产生心理排斥。一些企业出于与学校的关系或个人的关系接收了学生实习,把它当成一种任务来应付,学生一两个月下来不但不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反而会耽误宝贵的时间。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把实习当成一种制度,实习生的安排、使用等问题,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设计。实际上,把实习生安排好了,不论是对实习者本人还是企业都是一种效率。但如果利用不好,反而会成为双方的负担。于是,这种实习纯粹地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甚至变成参观游览。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足

教师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在选拔和任用教师时,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十分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根据对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队伍状况的分析,目前实践教学教师严重不足。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他们大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都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途径

(一)校企合作

跟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小、适应强等特点,是目前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校企合作必须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进行,一味依靠企业,希望企业无偿提供实训条件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持久的。我们应该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在享受企业提供的良好实训条件时,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为企业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校企合作途径可以采取积极吸收企业家加入到专业建设中来,通过企业家的影响力在其所属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模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还可以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

(二)创办专业实体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教科产相结合的专业实体。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将原来国际贸易教研室的职能加以扩充,建立专业实体。如果将该专业与市场紧密结合,在很多领域可以发挥作用,创造可观的效益。在创建专业实体时,行业可以是高新行业,也可以是传统行业,实体规模可以大也可以小,一切根据自身条件来定。通过建立专业实体的方式,即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和教师优势,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专业实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建立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以便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影响师生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创业

国家不仅鼓励社会人士积极创业,而且也越来越倾向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创业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训方式,这种形式直接将学生融入到了实体的经营活动中去,使其承担了全部责任和风险,势必会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创业活动尽管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为生产企业或国外品牌做代理开始,不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只要有一个场地和电子化的办公设备就可以了。此外聘请学生作为员工,进入门槛相对而言不高,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如果能够出现几个成功的创业案例,必然会形成群动效应,那么学校也就不必要花大力气通过其他途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四)交易会

各种形式的交易会可以成为长期稳定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如广交会、大连交易会、上海华东交易会、农博会、汽车博览会等等。通过与主办方签订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书,将这些交易会确定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十几天的实习机会。可以解决几百个学生同时实习的问题。交易会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外贸、金融状况的窗口,以及锻炼外语、应用专业知识的大舞台。

(五)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联系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合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头从事分工的各项工作,明确各位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生在学习专业校程内容的同时,收集相应资料并进行市场调查;制定项目计划并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企业进行打分和方案实际应用,并提出运用中遇到的新问题,教师总结项目执行结果,从而又开始下一轮新的循环。如《国际结算》校程,可以把学生分为信用证审核组、单证制作组、单证审核组、公务单证申领组,从事操作性的工作,将所学理论贯穿运用其中。又如《市场营销》课程,可以把学生分为战略策划组、产品线决策组、分销渠道设计组、广告策划组、促销策划组;每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一定要针对某个企业的实际问题,拿出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策划方案,并在企业中试行或实施。此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达到了与企业互利互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瑞华.国贸专业人才“两难”现象的原因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07 (5) .

[2]、杨水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 (1) .

[3]、柴利.对国际经贸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再思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7 (2) .

18.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十八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教学方面,也要跟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与措施,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进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当前学校在培养以应用为导向型人才时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校在培养以应用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在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时,使用的都是以往的教学课件,缺少对课件的更新。不仅如此,由于当前社会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因此变化也非常快,但当前教师的教学课件与教学内容缺少当前最新内容的体现,加之一些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第二,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当前一些高校在学生实习环节监管过于宽松,致使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实习期间,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躲过实习。这直接导致学生缺少对专业知识的深刻认识与掌握,使其缺少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现以应用为导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措施

1.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需要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学校要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整体进行规划安排,对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从而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更加时代化,更加有效率;其次,实行校企联合的教学机制。学校在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时,一定要与校外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进而针对社会的需求,培养出优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最后,完善学校的学习考核制度。为加强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完善学校的教学机制、考核机制等方式,增强学校学生与教师的重视,进而推动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在学期末进行考核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考察,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使教师与学生都会加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实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早日实现。

2.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

实现应用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进行改进,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而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推动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学校以及班级学生的具体需要,使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第一,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的能力。学校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为学生安排设计多个实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实习地点和实习岗位,让学生自己在具体的工作中摸索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关系,进而增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能力;第二,通过组织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校或者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既增强了专业知识的积累,又能够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锻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调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将职业证书与学生的课程相关联。当前很多用人单位在录取人才时,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硬性条件,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生的课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确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进而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作用逐渐凸显出现,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取缔传统教学中的落后思想观念、教育方式等,通过结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进而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伟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5:216-218.

[2]刘红英,付永.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职业能力导向[J]. 韶关学院学报,2015,03:160-163.

[3]彭虹.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基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调研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18-121.

[4]付大丽,陈赛赛. 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研究——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式[J]. 商,2015,07:32-33.

作者简介:

上一篇:社团活动前期总结下一篇:建设工程招投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