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2024-09-24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共17篇)

1.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一

摘要: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说起,讲述了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知识虽然是基础性知识,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论是对理论知识,还是对物理实验都明显生疏.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多数初中生都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都是等着教师讲解,而多数的教师采取的又是课本、粉笔,黑板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学生被灌输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全面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现状

1.学校的基础教学设备欠缺,教学辅具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一般中学,还不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的授课方式依旧是面对面的讲解.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没有可以让学生听到声音的设备,自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2.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与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的接触中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都是体现在尽责任的部分,并未深入替学生的学习考虑,在教学设计上一板一眼,无新意.因此,学生上了两三节课以后就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并开始厌学.

3.课堂、课外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兴趣影响不够,与生活的联系不强.

物理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的理论知识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初中物理,涉及的内容都是具有生活常识性的.可是笔者发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课堂气氛僵化、课外氛围影响差、理论知识与生活联系不强等问题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都还处于青春叛逆期,多数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说:“物理太难了!不想学了!”由此可见,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物理学科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学生对物理学科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迫在眉睫,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需要在教学中考虑的内容.

1.加强学校基础教学设备的构建,尽量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发展的平台.

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教学设备可以为学生的兴趣提供发展的平台.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响度与什么有关”以及“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时,教师就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设计.

2.在教学中多一些新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烈的年纪,只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难.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不要一进教室就老生常谈,可以先给学生看看实验结果,盖在装有水的杯子上的纸片在杯子倒过来以后竟然不会落下来,学生好奇,便产生了兴趣.

3.在教学中营造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营造出一定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响度与什么有关”时,我给学生带了一把口琴,吹奏了一曲《童年》,然后引入教学内容.氛围来了,学生兴趣也来了.又如,在讲“重力”时,我给学生讲了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的故事.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4.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学习活动,增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单调的学习生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丰富的学习生活.将课堂引入课外,延生更多的生活小常识,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强学生与大自然的联系,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总之,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在物理学习中,兴趣尤为重要.因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物理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邓新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5).

胡波.初中物理教学兴趣培养方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


2.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二

一、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的《物理》教科书,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特点,如教材中频频出现的“?”,大量有趣的插图,一些图文并茂的物理漫画等,都有非常强的趣味性。

初中物理的第一堂课“序言”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就要牢牢抓住课文中出现“?”、插图,针对学生初学《物理》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的特点,结合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提出相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为什么鸟儿能自由地停留在高压线上?为什么冬天下雪不冷化雪冷?为什么哈哈镜能使人变相?等等。且出示相关的器材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感到疑惑而不能回答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学习了物理这门自然科学之后,我们就能理解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了。

然后做演示实验,冷水能使未烧开的热水立即沸腾;水煮金鱼;光的色散……这些奇异的现象激发了学生急于学习物理的愿望,同时也让同学们懂得了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最后介绍物理在农业、科技、手工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果学生知道教给他们的知识对他们确实有用,他们自然就会积极思维,注意听讲。也只有学生自己积极钻研课本内容,并对教材产生极大兴趣,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开门见山,激发兴趣

每堂课开课的前几分钟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开课时就能紧抓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往往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当然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开课方式,但都应注意一点要“简而精”,让学生产生“惊”、“险”、“奇”的感悟,始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

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时,讲授前可以先做下面这个实验:用一个细颈玻璃瓶装满学生爱喝的饮料,放在桌面上,先让学生之间用嘴衔着瓶口(瓶子不能动)用力吸饮料,可是学生的感觉非常难受,不管怎样用力,饮料就是吸不到嘴里;接着将吸管提供给学生,用吸管学生轻易能喝到饮料。学生感到很奇怪,于是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使前一次不能将饮料吸进嘴里呢?”此时学生不能回答,接着就抓住学生这一疑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实验分析此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找原因,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兴趣浓厚,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及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操作实验,增强兴趣

中学物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集体实验,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善于用实验启发他们认识五光十色的物理世界,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自觉地动手做实验,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将逐渐转化为探索科学知识的持久兴趣和饱满热情。例如:讲惯性时,表演一个打不飞的鸡蛋的小杂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直流电动机时,我就指导学生自制直流电动机模型。当学生看到自制的电动机模型旋转不停时,个个拍手叫好。于是许多同学又想到学习电动机的维修,创经济效益等。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使学生耳目一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积极评价,强化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但缺乏练习,学生总体表现出实验技能稍差,这时老师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这样会扼制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抑制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采用积极的态度去衡量和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比赛,并能随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热情高度的肯定,尽量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受到表扬和鼓励,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心理激励,持久兴趣

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必须让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兴趣,使兴趣由外部向内部转化。在讲课时,插入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小故事,使课堂生动活泼;介绍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人和事,其中有许多科学家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总结,蕴含了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另外,我每次上八年级序言时,总会介绍力热光电等最新最前沿的理论技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激励学生献身科学,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让他们对物理学科产生持久的兴趣。

六、巧设悬念,提高兴趣

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有时也可以在一节课的结尾。课堂将要结束时,结合相关内容给学生留下悬念,使广大学生对学习物理越来越有兴趣,不断地由乐学而爱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物理学习的高效性。

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发展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古往今来授业者的诀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良好的情绪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充满激情、精神振奋。教师在提问时要耐心细致,加以点拨和引导,肯定其长处,弥补其不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对待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一视同仁,倾注关怀和爱护。教师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满腔热情的教学态度,会使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这样教师的传道解惑自然具有吸引力。学生愿意听,上课情绪热烈,思维活跃,容易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

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205-01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把握学生的兴趣,以生活现象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以下论文具体的探讨了几点提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1 鼓励学生参与探讨教学内容

对教材的解释应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这种结论。也鼓励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学生的这些独特的见解,有些很新颖,应该给予肯定。有时一些见解有偏颇,也应该给予引导。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顺利的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

探究学习是发现学习的一种方式,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持久地记忆这一学习内容。而接受学习则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使他们对知识的体系、逻辑有所了解,增进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2 利用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座位安排以及学习材料等物质条件之所以能够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因为它虽然外在于师生,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师生的心理。因此,师生内部的心理才是自主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创建积极的心理氛围。我们认为,在课堂中积极心理氛围的创建,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意味着学生愿意、乐于参与课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课堂中是“安全”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主动探求和大胆质疑。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情绪安全感,可将课堂建设成一个生生、师生之间彼此熟悉、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学习场所。这是因为学生是具有自由意志、独特需要和能力的个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一切。传统教育方法,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改变这些旧的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情境和机会,正是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向。解放思想,敢想敢干,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和训练,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有利于學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 结合学生实际指定教学目标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决定教学目标的权力,这种情况在如今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它可以通过三种形式实现:教师给出多元化的目标,师生共同确定目标,学生独立确定目标。首先,教师在给出教学目标的同时,除了要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的目标,还必须将目标分为各个层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次,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确定目标的方式,在一方提出目标之后;另一方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和修改;最后,学生独立确定目标时,教师也应发挥重要作用。应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现有的水平,从而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稍高于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它必须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提高自我效能感,保证学习动机的持续。如果不考虑学生自身的水平盲目地制定学习目标,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损害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期望目标,有时学生由于不了解学习内容本身,导致他确定了一个非常激动人心同时又是十分宏观的目标,但在执行时却不知如何下手,这样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开发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

实际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新颖的形式、生动而有趣的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于动中学,玩中练,在其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后,上升为理性认识,使之学有所得,练有所成,知识得到巩固和拓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应用,学习手段和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教育内容信息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因而是最重要的一类教育信息资源,作为教师应该开发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以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初中物理课程来说,可以搜集学校附近与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用于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良好习惯。

5 结语

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调,甚至走极端,一讲到底满堂“灌”,其教学效果必定不理想,学生没有了思考余地,失去了消化知识的机会,教师讲得越多,学生活动的时间就越少,就越被动,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殿爽.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1).

[2]刘哲.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师版),2006(4).

[3]丁兰华.引发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思维[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5).

[4]张仁菊.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9).

[5]张影.如何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1).

[6]成庄保.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09(29).

4.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四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就是导入,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使他们在疑惑中产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环节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教师精辟的分析,有的是真实生动的例子,有的是精妙的设问,不管哪种形式,其目的是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比如,在教学《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节内容时,如果教师的开场白只告诉学生地球上七大板块及其名称,导入就会过于平淡,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提问来作为开场白:地球上为什么有高山、盆地、平原等不同的地形,为什么地球上的陆地没有连在一起?这些陆地以后有没有可能连成一个整体呢?一连串的提问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这些问题对学生并不陌生,但他们一直没有得到答案,因此更有兴趣去探索这些奥秘。有了良好的开端,再加上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表现得非常主动,也能轻松地掌握地理知识。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各个学校普及和应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同时,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为学生展现了生动、形象的画面,扩大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应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中,其靓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真实的画面、动感的视频等都会引起学生好奇心、新鲜感,还能够使复杂的、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形象、通俗易懂,进而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以往的课堂中,教师会利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但是由于地球仪较小,且光源不易调整,教师很难演示地球的公转,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而形成了四季变换,他们听不懂、理解困难,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倾斜着自转的过程中还在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次,学生就会一目了然,就知道了四季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更有兴趣学习和探究更深入的地理知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等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要选准运用的时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三、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五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写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呢 ?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一加强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须要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走进生活,积累题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重视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事实、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三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评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出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好的写作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学生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赏识成功,激发兴趣

6.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六

主持人 唐世虎

研究时间: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变革生物教学方法,实施生物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让学生融入自然,回归社会,培养学生浓厚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二、总体思路

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与指导,严格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问题有机地结合,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践”的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课题计划进行研究,多一种意识,多一种实践,多一份总结,注意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三、课题研究目标

1、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伴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而出现的学生学习形式化严重、实效性较差的问题。

3、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积累优势教学资源、提高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我校生物学科的教学水平。

四、工作重点

1、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贯彻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3、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沟通,想学生之所困,解学生之所困。

五、研究内容 新人教版生物教材,新增了一些图片、文字提示等资料,使生物学贴近生活,如何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些学生陷入困境,为解决学生厌学生物学或难学生物学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激情,提高生物成绩。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题讲座,与学生交流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六、课题研究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纲要”与“标准”,掌握教育新理念,确实转变教育观念。

2、组建“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组,落实研究成员。

3、撰写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

1、收集有关“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材料,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了解和分析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方向。

2、拟定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的活动方案,在八年级各班成立生物兴趣小组。

3、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活动中做到指导与自主结合,阶段性与经常性结合。撰写有关的体会文章。

4、积累有关研究资料及理论依据,整理分析实施过程和成败。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

整理、分析,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结题验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学习研讨组织:

唐世虎:组织协调,确立研究活动与目标。

唐世虎:分析和指导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张玉飞:负责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活动记录及资料。

唐世虎:负责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及现象的分析总结。

2、过程管理

课题主持人是每次课题的主讲人,课题每次活动定时间、定讨论题,进行课题研究的论文撰写、听讲座、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观摩、理论学习心得的交流、教学反思的切磋等,并做好研究的原始记录,注意做好课题成果的搜集工作。

3、制度与奖惩

①课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研讨活动。

7.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篇七

一、诱发学习兴趣

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和规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学中更多采用设疑的方法, 利用青少年的好胜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从中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经常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并且不断增设重重障碍, 为了解决问题, 学生往往会对新知识有所渴求, 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 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欲望, 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二、注意新旧联系

如果机械地让他们读背抄写公式、例题, 就很容易使他们厌倦。因此我在教学中, 经常采用启发诱导, 新旧联系的方法, 只要能和学过的内容联系上, 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比较。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主动学数学, 然后让他们找出新旧内容的内在联系。这样做不但能化难为易地掌握新内容, 而且能轻松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内容。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尽量做到不再偏重于传授书本知识, 而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发展联系起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现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 作如下评述。

1.在教学目标上, 由知识传授为中心, 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的具体做法是教学目标由“给出目标”转向“学生找出本节学习目标”。首先, 由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学本节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理清本节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 并在自学过程中找出本节的疑难之处。这样教师就由“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学生”,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拥有自信。最后, 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作适当补充,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教学关系上 , 树立主体意 识 , 教师扮演裁判 的角色。在本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中, 我首先为学生创设好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本节课的主体、主人, 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提问中, 发现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开展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利用数学典故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 教学中结合内容讲述数学发展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 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 数学家的成长事迹, 科学家在科技进步上的贡献, 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 如学习实数时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学习线段比时黄金比的来历, 等等, 这样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 丰富知识, 增加教材的亲和力, 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 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解析几何中的入门课上, 可以向学生讲解笛卡尔发明直角坐标系的故事:数学家笛卡尔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时, 有一天, 在梦境中他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 遍地的珠子光彩夺目, 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结网, 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 一个念头闪过脑际, 眼前这一条条经线和纬线不正是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 惊醒后, 灵感终于来了, 那只蜘蛛的位置不是可以由它到窗框两边的距离确定吗?由此, 笛卡尔发明了直角坐标系, 解析几何由此诞生。

五、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 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学生的天性。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与习惯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形成的, 需要教师按引疑—质疑—解疑—精心设计问题的程序, 逐步地引导。

1.以导引趣。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头, 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 把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每节课的开场白 (导入新课) 说得好, 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2.以疑引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智慧的窗, 善于提问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 疑则诱发探索, 探索则发现真理。在教学中, 我们要适当设置疑问, 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动引趣。数学本身是枯燥乏味的, 但它也存在至高的美。只要我们精心设置, 用心安排, 通过不同的教具、多媒体及不同的教学场地使教学动起来, 就能让课堂教学成为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乐园。

六、运用幽默语言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指出: 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是鸦雀无声, 而应该是充满笑声;学生在一堂课中感受到的不是压抑和沉闷, 而应该是轻松和愉快。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板起脸孔说话, 语言呆板枯燥的陋习, 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 语言既要准确、严密又要力求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听起来轻松, 而又发人深省。在教学中适当采用典故、成语、俗语、顺口溜等。

七、参与实践操作

新教材还针对初中学生细化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 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 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自由组合) , 请他们做老师的帮手, 一起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 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 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8.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八

关键词:物理 教学 兴趣 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加注重对科学活动的探究,以及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从而用好物理。下面我就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实例、现象、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中有许多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物理实例,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用脚踢足球,足球运动起来,马车不用力拉不运动的现象入手,导入课题。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充分利用课本实验,在探究中激发学生兴趣

新教材加强了实验,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很多简单易做的“迷你实验室”,这既体现了学科特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学生对这些实验充满好奇,正是这份好奇心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很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探索知识,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好奇心”这种心理特征,变好奇心为观察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在学生刚接触实验课时,我就给大家介绍了从苹果落地的启示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水壶中的蒸汽不断冲击水壶盖的观察中,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由此大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加懂得观察的重要性。三、用具有惊险性出乎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超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四、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应紧密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越是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越是与学生的经验相矛盾的探究活动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如: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从蜗牛的爬行到小狗等到动物的奔跑〔趣味实验〕、从玩具车的行使到飞机、火车的飞驰〔趣味测量〕、从地球的运动到日月星辰的天体变化〔趣味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花镜的妙用、水滴之谜、玻璃杯上的学问)等等。通过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语言形象幽默,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的作用。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9.浅谈山区初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篇九

摘要:本文主要从突出思想性、调动积极性、讲求灵活性、增强趣味性、立足实用性、加强实践性来说明如何培养山区初中学生学数学的新兴趣。

关键词:山区初中;

数学;

兴趣;

培养

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同时,我觉得任何学科教学的成功之路,在于师生双向活动的持续、稳定、协调统一的发展,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无论你花多大功夫,用多少方法手段、优化的组织管理与措施,都难于凑效,数学教学更是这样。如何实施成功的数学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山区中学的初中生,他们内向、腼腆、胆小,主动性较差,因此,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双向活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教学工作:

一、突出思想性

调动积极性

“入学”与“成才”是相互统一的。“入学”是“成才”的起点,“成才”是“入学”的目的。而山区初中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感到数学“枯燥乏味”,甚至对数学望而生畏,怯而止步。有些学生还把入学视为混文凭,为就业谋出路,形成了一种不思进取,消极应付,见难思返的学习状况。面对学生的实际,入学伊始,我们的教育思想工作必须先行,才能跟上教学需要。从“育才”的角度出发,可结合数学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明确学习目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光辉数学传统的国家,仅以我国古代数学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二三十项成就,并处世界领先地位。象宋朝的秦九韶所著《数学九章》是继著名《九章算术》之后的一千二百年我国古代又一部数学巨著。在五世纪我国的祖冲之利用“割圆术”求得3.1415926<π<3.1415927;还有杨辉三角等,在教学史上享有荣誉和地位。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他们都是*刻苦、勤奋,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学术论术和专著。对这些数学瑰宝,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数家珍,津津乐道,就会强烈触动每个期待祖国强盛的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也启发了学生在山区初中阶段要学好数学的愿望。这样在整个教育过程坚持了“教书育人”“文道统一”的原则,寓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安心学习,乐于学习。

二、讲求灵活性

增强趣味性

长期以来,山区初中的数学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教”轻“学”的倾向,表现为“包办”与“灌输”,教师成了“拐杖”,不顾客观效果的“填鸭式”教学,造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依赖性,吸收知识的因袭性,接受知识的盲目性,导致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机械性和思考问题的单纯性。这种教学思想不仅不能适应知识爆炸、信息涌流的时代,而且也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探索教学改革中的新路子,克服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在教学中想尽办法去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运用“导而勿牵”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让学生有一定自由想象的时间、空间,启发学生更多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唤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充沛的才力去学好数学,为本学科打好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预习,指导自学,并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落到实处

为数不少的学生仅把听课和作业视为学好数学的唯一方法,机械、被动地依赖于教师的讲课学习无法自得,潜能难以开发,普遍形成“能听懂,做不出”的现象。这种传统教学的程序是:教师教课→学生复习→学生做作业,即“先教后学”,这种“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被动学习。为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即教师在讲每一课题之前先让学生自学,自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弄清本课题的知识点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生的,其相互关系是怎样?

②找出重点、难点内容分别是什么?

③做出书面自学笔记。

④课后练习,习题尽可能完成,并从中揭示出解题方法。课堂上,通过学生“表演”,教师就能检查出学生是否坚持自学,其自学能力怎样。如果课前不自学,那他就会在课堂上“丢丑”。这必然逼着学生不自学不行。从而认识“课前预习”与“课前自学”的不同,并改变了以往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教师没教过的不必学,教师没布置的作业不必做”的陈旧观念。随着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先学后教”的优良性会让学生受益非浅。

⑴转变传统观念,指导听课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45分钟。首先,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学生是“演员”,而不是“观众”,特别是山区中学的学生,要克服他们腼腆的弱点,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开手脚充分让学生“表演”,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课讲得好”,只是“书教得好”的一个方面。衡量好老师的标准应该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能否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否则,课堂上搞“一言堂”,学生最终势必形成“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局面。长久下去,如何提高质量?而听课是学生摄取和理解基本知识方法的主要渠道。听课特别注意教师剖析概念的灵巧、分析问题的思路、环节间的过渡及产生联想的妙趣等。另外,指导学生去弊病、抓要诣,学会听课,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的意义和价值。

⑵指导学生记忆和解题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的观察理解、抽象概括等诸多能力绝不能离开记忆能力而单独存在,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记忆潜能,教会学生常见的记忆方法,对学生学习进步和素质提高有积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被动性,主动寻找记忆的方法。数学教师若能指导学生意义记忆与机械记忆并用,教会学生了解记忆的规律和技巧,以灵活的记忆方法记数学知识,能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解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最普遍的锻炼,是理解、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主要环节。指导学生解题可重在强化典型例题的训练功能及解题基本思维方式等方面。如有关路程应用题的求解,首先分析题目中的未知、已知是那些,其次弄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路程公式S=VT作相应的变化并作出解答。另外,经常以习题课形式归类指导学生认识规律掌握技巧,是解题指导的较好的形式。解数学题的一般思维方法是“审题分析、联想转换、施解验证”。审题分析应使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熟悉化;联想转换建立已知、旧知与未知、数与形等联系,使问题向易知、可知转换;施解验证保证问题解答并提高正确率、反思解题思维过程,发现新的解法。如: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这一节,通过学习可知,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又因为整数位数采用科学记数法精确到哪一位,哪一位就是最后一位有效数字。反之成立。根据上述得,要把3.04×104精确到千位或者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是3.0×104。因3后这位0在千位上,0也就是最后一个有效数字。

三、立足实用性

加强实践性

“学以致用”是我们历来提倡的教学方法。数学是学生学习本学科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基础学科,山区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为学生学习本科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另一方面要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通过对数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他们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教学要针对山区中学生的特点立足学习知识的实用性,面向未来,注重实效,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入手,巩固所掌握知识,从而转化为能力与智慧。

10.谈初中学生中长跑兴趣培养 篇十

一、对中长跑厌学原因

1、学生原因

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得不是很深。许多学生只是知道埋头读书,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不懂得健身的方法。加上学生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思想较严重。

2、教师原因

教学方法不当也是造成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课堂教学片面强调统一、共性、服从和纪律等,而排斥多样性、个性、选择性、主动性。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权威性教学态度、统一的教学模式、功名化教育价值观等泯灭了学生的怀疑精神,扼杀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中长跑的练习和考试产生自卑。中长跑教学使学生联想到的不是运动的愉悦,而是面色苍白、腹痛呕吐,甚至昏倒在地的画面,致使相当多的学生恐惧中长跑教学课,这些都是中长跑教学设计不当或根本错误引起的恶性结果。

二、培养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 学生正确认识中长跑的锻炼价值和意义

1、有利于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由于在中长跑时四肢肌肉和心脏本身需要的血量会增多,心血管的功能必须加强才能适应运动的需要。“经常参加中长跑运动能使心肌逐渐发达,心脏增大心跳有力,排血量增多,心肌不易疲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参加中长跑时由于肌肉活动时间较长,在不断地消耗能量的同时,其氧的消耗也在相应的增加,这样就需要运动者不断地加强呼吸才能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经常练习可以促使呼吸肌的力量逐渐增强,从而达到提高呼吸系统功能及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锻炼目的。

3、有利于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

“经常参加中长跑运动的人骨密质增厚,骨松质排列整齐,此种骨骼变得非常结实,在抗弯抗压的性能上都比一般人强。”在少年时期经常参加中长跑锻炼,骨骼就会相对一般人长得快,身体也相对长得高,而且还能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

4、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

在中长跑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工作条件的改变,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所以跑到一定距离时往往会感觉到呼吸困难、胸部发闷、心跳厉害、并且跑速降慢而难于继续坚持跑下去的感觉,这些现象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极点”。这是中长跑运动中常见的身体正常反应现象。通常学生会在这种情况下缺乏顽强的意志力,怕苦怕累,不愿意跑下去。同时,学生还表现出一定的摇摆性,他们的自制性不强,还需要外界的督促。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通过自我鼓励、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等手段来鞭策自己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如学生在练习中长跑出现“极点”时,通过“我能、我行、我成功!”等语言暗示自己坚持到底,从而达到磨练学生意志的目的。

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设计,诱发学生的兴趣

1、赞扬性语言

在教学中,适时采用一些赞扬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对相关的做法做出适当的表扬。例如:“某同学的动作做得真好,大家可以看看他(她)是怎么样做的。”“有进步!”“做得很好!”教师还要用自身的情态来及时评价学生,如一个微笑、点头、甚至鼓掌都可以。同时也可以给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情感,使得课堂自始至终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同乐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中长跑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要安排一些娱乐性游戏来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里掌握要学习的知识。①每人轮换领跑。②跨越障碍跑。③接力跑。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练习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而且也可以创造热烈的练习气氛,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1.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习兴趣;人教版;新课改

一、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只有真正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课前可以做一些热身活动,像健美操就很适合,但必须要简单、易学,动作分解得到位,或者玩一些益智类的小游戏,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灵活度以及团结意识,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的肢体打开,为上课做好铺垫。另外,教师要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质特点、兴趣爱好,让课堂真正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在选取器材时,要科学合理,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灵活选择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永远都是教师在上面不停地讲,导致学生的学习很被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灵活选择教学形式,不要拘泥于一个方面。在教学中,要打破沉闷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学会“放权”,就是将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去“自治”,教师只需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就好。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激发学生想象和兴趣的课堂活动,创设一些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用实物来模拟情境,也可以通过音乐来渲染。在做一些教学活动时,可以播放一些动感的、节奏感强的音乐来活跃教学课堂的气氛。对于一些教学活动,比如健美操,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健美操的视频,采用信息技术分解视频动作,让学生跟后模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激情、动感的音乐声中快乐地学习。

总之,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自身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有效综合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另外,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和分析,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初中生真正地爱上体育。

参考文献:

[1]张峰德.论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09).

[2]吴现刚.谈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点及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3).

[3]周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激发思考[J].魅力中国,2009(16).

12.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篇十二

1. 观察导入

首先, 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对身边所出现的实验或者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 并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兴趣, 导入新课. 比如, 在学习碳这种单质的化学性质时, 课前就让学生观察一个月前办的黑板报中黑墨水和蓝黑墨水书写的不同之处. 通过学习和观察, 发现碳素墨水字体颜色跟原来一样, 而蓝黑墨水的颜色经过一个月的风吹日晒已经变淡了. 教师上课时就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 碳是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 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跟水、阳光和空气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变化, 这也是生活中重要文件都需要用碳素墨水书写的原因. 这样就完成了新课导入.

2. 悬念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的, 结合小实验或者事例提问的方式, 针对需要教授的知识设置悬念, 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1]. 在硫酸铜的学习课程当中, 教师首先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检验过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你们是怎样检验的呢?”然后就有学生争先恐后回答自己平常有什么方法检验, 最后教师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盐硫酸铜, 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

3. 引趣导入

教师针对性地提问生活中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趣事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 在学习什么是分子的时候, 上课前在教室里边撒一些酒精, 然后对学生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啊? 你们怎样闻到这种气味的呢?”对于第一个问题, 所有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回答是酒精的气味. 当第二个问题他们无法回答时, 教师解释: “酒精由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构成, 它们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触到嗅觉细胞时, 就会闻到这种气味. 这里的粒子就是化学学科中人们通常所称的分子. ”

二、多媒体教学, 增添兴趣

多媒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模式, 虽然在我国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 却已经在教学等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多媒体的恰当使用, 可以帮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很好地过渡. 化学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都是一瞬间就结束, 而多次实验又耗费大量物力和财力. 多媒体教学很好的将化学反应的各种现象录制成图片和视频, 做完实验时候进行放映, 帮助学生再次观察模拟实验. 通过符号和数据分析,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实验过程, 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节省传统课堂板书时间, 增添学习化学课程知识的兴趣.

三、实验教学, 培养兴趣

1.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作为演示者, 通过自己的潜移默化的示范引导,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比如演示酒精与水混合之后总体积减少, 直观且形象地展示出实验结论, 使学生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学生实验

随着学生化学知识的增加和好奇心的促使, 学生不再满足于观察教师的演示而希望能通过自己亲手实验, 真正地从旁观者的角度成为当事者, 完成整个实验看到完整的实验效果.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使其兴奋不已,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认真程度.因此, 在观察现象的时候会更加细心、更认真, 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周全, 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2]. 而且, 在学生自己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发现问题, 进而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比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试验当中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试管底部要平铺上氧化铜? 通氢气的导气管为什么要通到氧化铜的上方?从而对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课外活动, 升华兴趣

1. 动手制作学具

在课外活动的时候, 指导学生制作学具, 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 同时还可以对学具的认识更加深刻, 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3]. 比如烧杯、试管的模具制作和元素名称和符号对应表的绘制.

2. 举办化学专题讲座

化学专题讲座可以是针对世界上很多为化学事业做出贡献的化学家的生平事迹, 对前人走过的化学辛勤探索之路进一步地了解,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科学精神. 同时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将生活与化学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加深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化学知识的记忆. 例如, 洗菜淘米的知识, 熬猪油的技巧, 蕃茄煮熟后更酸的原因, 空气中氧气含量因人的呼吸会不会越来越少等问题.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能指导生活, 却更加高于生活.

摘要: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最好的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真实、最靓丽的心理因素, 是学生高效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源泉.化学, 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 不仅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 还包括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实践的部分.文章从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进行探究, 从而唤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展玉.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化学启蒙教学的学习兴趣[J].西部大开发, 2013 (2) :12-13.

[2]王建强.浅谈如何培养兴趣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 (8) :28-29.

13.浅谈初中物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十三

杨凯 酉阳一中

摘要: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兴趣对初中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的一些教学观念和一些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本文对造成学生失去物理学习兴趣的原因作简要的分析并从以下几方面就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做出讨论: 1.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让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3.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中有乐”

4. 注重学用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入学习

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平台 6. 有效利用多谋体辅助教学

7. 改良物理教学评价,教师及社会正确看待评价结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 物理学习初中物理 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健康而广泛的兴趣使人能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深入而巩固的兴趣能成为事业成功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会不辞劳苦,乐在其中,碰到困难以积极心态面对,并尽力去解决,在解决过程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去探索和挑战更大的困难,从而达到良性循环,推动一个人不断探索前进。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笔者的亲身体验,大多数学生甚至是一些所谓的“差生”,刚开始时对物理有着很高的兴趣,都想学好物理,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一些学生热情开始减退,逐渐开始讨厌物理,最后对物理绝望,物理教师一来,“坐火箭的感觉”就开始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些学生的“堕落”呢? 首先笔者认为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影响颇大。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少老师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样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一味的唱独角戏的教,学生被动接受的学,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扼杀,所以就出现物理课上,教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无动于衷。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当好一个领路人。但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颇深,一些老师依然无意中让一些学生逐渐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

其次,因为部分教师和家长过分看重“分数”而忽略学生物理思维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培养,部分教师不重视实验在教学的重要作用,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为了记牢并能生搬硬套,“多做题,多花时间”“想不通没关系,做几道题就明白了”成为物理老师们嘴边常见的口头禅,参考资料满天飞,题海无边,学生苦不堪言,脑力劳动成了体力劳动,有时好不容易记住的却又不考,因分数低而背负来自各方的压力,如此一来兴趣从何而来。

再次,物理来源于生活,但在一些试题中,一些考试试题设置过于陈旧,未能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每次考试学生非但体会不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反而觉得都是些死板的机械的知识,让学生感觉所学的都是一些无用的与枯燥的东西。

再者,由一些教师不正确教育认识和态度,在教学中只是面向少数的优秀生,而忽期望视了大部分的学生,由于老师成绩的期望与学生实际的差别,诱发一些列矛盾:教师某些考差学生的不恰当教育行为引起师生关系紧张;部分学生经常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没有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一些学生由于老师的过度期望,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包袱,身心发展受到压抑;个别教师本身素质偏低,学疏才浅又缺乏责任心,对学生非常缺乏吸引力。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没有愉悦的心理体验,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感性思维相对理性思维而言较为发达,学生对有趣的直观的东西认识较深,而对一些抽象知识理解起来较有难度,教材内容安排都是循序渐进,一些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抓住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一味追求突出所谓的重点难点,比如一些抽象的知识,可以做的一些实验不做,可以做的一些类比不做,不注重过程与方法,只注重得到结论及其应用,学生根本不理解谈何应用,一些教师甚至序言不讲序言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不讲,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抽象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对物理就失去了兴趣。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思考,总结出这样一些心得体会: 1.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国教坛上的一句古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总是与学生对物理老师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学生喜欢某个老师时时,就会按老师的要求做,并会尽力去做好,在这过程中体会物理学习中所带来的乐趣,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优等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差生”,“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待,能使学生增加自己的自信心,获得更大的动力去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对学生发展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让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成功对人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对学习物理感到吃力的学生,开始要求低一些,使他们感到比较容易,提高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信心后,继而再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会尝到甜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笔者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班上有一位学生,缺乏自信,老师提问,问题还没提出来就说不会,所以我就注意对其信心的培养,一次我就问了他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与其说是一个问题,其实就是把书上的话读一遍,刚开始他很紧张,话都说不清楚,我并让全班同学鼓掌鼓励,他红着脸读完了,我及时给予了鼓励,此后上课时我有意识提问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让他回答回答,回答完给予鼓励。平时对他进行个别的辅导和思想引导,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平时没学好不是自己比别人笨而是自己努力不够。慢慢的这个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了信心,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积极成绩逐渐提高,对物理兴趣越来越浓厚了,还经常自己找一些问题来问。

3.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中有乐”

首先上好序言课,激起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对此学科有极强的好奇心,有些学生暑假提前就借书来自己自学。所以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要把握住学生的这种心理,上好第一堂课。可以演示一些学生觉得不可思议的实验如“小纸人跳舞”、“利用放大镜点燃白纸”、“纸盒烧开水”、“土电话”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还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物理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学前沿问题,让体会到物理是十分有用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物理有趣并且有用,这可以让学生迫不及待想见见物理学“庐山真面目”。

其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处理教材,力求教学内容新颖别致。在日常教学中,同样的教材,教学效果截然不同,这就跟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有莫大的关系。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包括声、光、热、电、力几部分,从最简单的声现象开始,逐步深入,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从简单到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贯彻这一理念,在进行一些较难理解内容教学时,找准一个切入点,逐步深入,突破重难点。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想想议议”、阅读材料以及插图的作用,这些在某些教师看来不是教学内容重难点,而学生偏偏对这些感兴趣,事实上这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若能巧妙运用,效果良好。在教学中,教师切忌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师应学会对教材内容的优化处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最有效的手段进行教学。如:在讲运动与相对静止时,教材中以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的图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相对静止。这对一些没见过联合收割机的学生而言非常陌生,无任何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笔者在教学时,联系学生坐车时的感受,同一个同学,车上坐在旁边的同学感觉他没动,而街上的行人却感觉他在动,再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得出结论。这样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再者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深入浅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各自特点的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注意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思维水平,了解各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小组实验教学时时,可以让爱思考的同学进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操作,让表达能力的同学进行总结,引导他们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课堂教学时适时使用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物理实验法、自学法,练习法等方法,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效果自然良好。比如物理实验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多物理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归纳得出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物理实验法,可以再现规律、定律的生成过程,有利与学生的理解。初中生朝气蓬勃,动手的欲望强,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想是什么,还要想为什么,特别是实验设计,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为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会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物理实验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定律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另外,教师教学时多用幽默的语言,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物理过程形象生动化,营造轻松和谐的物理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激发和维持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作用。

4.注重学用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入学习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可以激发其物理学习动机,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物理,在学到更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自然就会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可以让学生分析 “小小秤铊压千斤”的原理理,并可进一步分析常见的问题: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感觉道这部分知识很有趣很实用,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并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平台

现在的学生与传统的学生不同,他们更追求独立自主,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开展一些与物理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开展科普知识竞赛,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课题,收集知识,撰写小论文,教师加以指导,组织进行评比交流,做成展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哪可以激发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并克服困哪的决心,而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可以极大的激发他们热爱物理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定期举行各种小型竞赛,让物理爱好者充分发挥特长等等,这些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作用是很大的。6.有效利用多谋体辅助教学 初中学生感性思维发达,利用多谋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可以直观听觉视觉感受的物理素材,可以动态展示传统书本教材上静态的物理过程,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生动容易理解。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和好的激发学生物理的兴趣。7.改良物理教学评价,教师及社会正确看待评价结果

评价方式、评价手段多元化,考查问题生活化,多联系实际物理问题,重视对学生物理能力、物理思维和一些物理方法的考查,让学生觉得物理考试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物理问题。学习物理不是为了考试,考试一种教学反馈手段,分数低说明学生这部分知识学习不好,通过考试发现问题,如能及时有效处理,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学生就不会“谈考色变”,因为分数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14.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四

【摘要】物理实验是实施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运用实验导入新课,能够创设理想的诱发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指出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浅显地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和设想。内容包括教师应对实验课的改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实验教学,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实施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物理实验不仅作为一种物理方法,而且作为物理思想,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促使学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素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1.重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位“德才兼备、学识渊博、胸怀韬略”的教师,对于学生有着莫大的示范和模仿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1.1教师应该具有新理念。教师要开拓思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套框子,不设圈子;不迷信权威,不限于课本;

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说在口头上,写在纸面上,落实在行动上。

1.2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才可以正确、科学地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真正地将物理知识理解、吃透,也真正能体现出“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1.3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从我国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状况来看,知识结构的构建还处于一种低效的急功近利式的被动构建状况。能否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区分“创新型教师”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尺。

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专业知识,因为物理实验本身是一种科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设计等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要重视物理实验的激趣效应 2.1利用实验导入新课进行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最高昂,精神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如果老师在这时通过实验提出问题,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必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老师在讨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将一充满气体的气球压在一只钉子上,结果气球轻易地就破了。然后将相同一气球用相同的力压在布满钉子的木板上,结果会怎样呢?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提出猜想,再演示。老师演示后,再提及社会上的“硬气功表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入实验力求趣味新奇。学生对没见过的实验都感到新奇有趣。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子吞鸡蛋”的实验、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的实验、用冷水使烧瓶中的热水沸腾的实验,都可使学生感兴趣。

2.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实验激趣。

如为了说明飞机升空原理,实际显示“凸弧形的地方流速大”,我与学生合作制作了一个显示器:把长约12cm的透明胶管正下方开孔,与大号注射器筒连通,把泡沫塑料球平分为二,把凸弧面与平板面分别连接在两个水平胶管口,在 注射器筒内点燃檀香。当室内空气不流动时,檀香白烟从胶管两端凸弧面和平直面同时流出,冉冉上升;若人拿着装置向前匀速走动,或正对微风放置时,白烟只会从凸弧型半球一端流出。从而直观地显示流体压强规律和飞机升空原理,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又如,在学习力的三要素时,可以让力量对比比较明显的两位同学来推门表演,让力量大的同学靠门轴很近推关门而让力量小的离门轴最远反方向推不让门关上,以门关不上甚至反而被打开的情境来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2.3适时加入物理实验史的相关介绍进行激趣。如:光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的问题,讲述伽利略实验,以此说明:科学家和我们常人一样,也会有错或想不到的地方,生活中要正确对待失败,正是因为伽利略的失败,才使得后来的科学家用了很多更巧妙的方法来测定光速。

2.4用实验代替传统的课后作业进行激趣。在物理作业的安排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些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外小实验。例如,在学习重力的计算时,与其布置几道计算题,不如让学生去课后测一下自己的重力。还有在学习杠杆知识中,可以布置让学生自制杆秤。学了大气压强后,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器

材设计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不仅能让学生面向社会和生活,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了延续。

3.重视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3.1要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演示实验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生动地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物理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直观、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得出正确的物理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实验要注意增强演示的可见度和清晰度,用探究猜想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更为有效。在讲授新课前,通过演示实验,充分创设情境,恰当设置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良好途径。初中学生,对物理特别是实验有极大的兴趣,但往往对概念理解不深,死记硬背,教师可充分利用其心理特

点,做好实验及适当增加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记忆。

所以,做好演示实验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生动地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要求和特点,精心组织教材要求的每一项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和有趣的特点,它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最直观的物理情景,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等方面作出最直观的铺垫,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

3.2重视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正确完成物理实验的保证,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无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开始几次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仪器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如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等,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察看铭牌或说明书。弄清:①测量范围;②最小刻度;③零点及其调节方法;④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的完成和仪器、人身的安全。

3.3重视演示实验必须同思维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重视直观性,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

了建立概念所必要的感性认识的材料。然而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需要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与思维相结合。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利用演示实验的技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确保学生思维的正确性相结合。演示实验的过程是短暂的,并且多数也只能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至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事物实质等等,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3.4确保演示成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演示实验主要是由教师操作表演,有时候也可以请学生上讲台充当教师的助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操作。那么,要使演示实验获得成功,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掌握实验原理,才能准确地抓住关键,成功地进行演示。在实验之前,要估计到各种可能的不利条件,以便预先作好充分准备。为了确保演示成功,课前必须充分准备并进行试做。试做时,不只是考虑试验如何成功,还需要考虑实验可能的教学效果。所以演示实验要求简易方便,包括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和演示观象导出结论时解释或推理简单。同时,演示现象要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楚,为此仪器的尺寸要足够大,演示的仪器要放在适当的高度,使全班学生都看到。

4.要重视物理实验探究

“科学是实验的科学,实验是科学的实验。”这其中突

出了实验探索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今的物理课程把实验看成了灵魂。

4.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索。

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实验探究。开始几次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仪器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如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等,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察看铭牌或说明书。弄清:①测量范围;②最小刻度;③零点及其调节方法;④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的完成和仪器、人身的安全。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时,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2要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4.3要重视实验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和团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教师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注意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实验探究一般都是分组进行的,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例如甲负责操作,乙负责记录。另一方面,组内角色要转换,例如第一次甲操作乙记录,第二次乙操作甲记录。要

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

在平时的探究活动中,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尽可能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的证据及自己的观点。不但要重视书面表达,也要重视口头表达,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作口头陈述。

从实验教学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搞好实验教学,我们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①教师应该具备有新理念。②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③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④教师应具有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知识。

4.4要重视利用实验器材,鼓励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往往是对实验本身的兴趣,如果在演示实验时,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听众、观众,不参与实验的教学,时间长了,学生的这种兴趣就会逐渐消失。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活动,自主地去获取知识。例如:在探究真空能否传声时,可以让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用抽气机从玻璃容器中向外抽气,其余学生听声音的大小如何变化。演示实验由学生来做,不仅参与的学生有了直接体验,而且其他学生受到的感染也远

比教师表演好得多。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在做学生实验时,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当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时,教师的“导”可以具体一点。如,可以问“你能找出书中的新物理量吗?”“有几个?是什么?”当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时,可以先指导学生,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首先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的原理及以实验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归纳得出结论,最后教者进行总结。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实验,通过眼观手动获得他们需要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师生互动和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5要用物理原理创新设计。

利用物理原理进行实验创新设计,既可以作为新课引入的实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也可以作为新知识学习后的考查性实验,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

如:关于“摩擦”的教学引入,运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设计如下一个创新性实验:让两位身体状况接近的同学到前面做“拔河”

比赛游戏。两同学分别在板凳一端下面用一只手掌托住板凳,其中一位同学所托板凳一端上面放些重物。两同学同时向两边拉,让学生猜测哪位同学会胜出,并分析胜出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两同学分别在板凳一端下面用一只手掌托住板凳,另外,在刚才失败的同学手掌和板凳之间垫上一块毛巾,两同学同时向两边拉,让学生猜测哪位同学会胜出,并分析胜出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学生对实验现象非常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下步的探究学习打下了基础。又如:讲完“惯性”知识后,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书本文具等设计惯性实验,然后请学生展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既锻炼了学生的手脑又巩固了知识点。

5.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验

5.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题材广泛,材料集中丰富。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要引导同学善于动脑、动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可以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虽然课外实验活动在许多方面略显粗糙与不规范,但其教学功能显而易见,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高。同时使同学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激发他们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实践证明,课外实验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就会使学生趣味性更加稳定,从而更加喜欢物理,热爱科学。例如,当学生看到自制的潜水艇在水中悬浮、上浮时,就会兴趣盎然,于是,有的询问老师,有的翻阅有关潜水艇的书籍,了解现代化潜水艇的构造和操作过程等等。

5.2有利于学生参加物理实验活动。创造能力被公认为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财富,而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必须从小培养,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题材广泛,材料集中丰富。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要引导同学善于动脑、动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可以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虽然课外实验活动在许多方面略显粗糙与不规范,但其教学功能显而易见,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高。同时使同学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如自制温度计,自制抽水机,自制小电动机等,激发他们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就会使学生趣味性更加稳定,从而更加喜欢物理,热爱科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学生自制电铃,先要制作电磁铁、衔铁、铃锤、开关、电池夹等,设计好电路,然后合理安装,正确操作,才能正常发声。

5.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外实验中,学生

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动手做实验。倘若实验失败了,究竟是设计上的问题,还是动手操作上的不严谨,只有经过反复思考,反复实践,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5.4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既能培养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还能扩展知识面。

总之,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重要过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实现新课程理念。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我们教师要组织好物理实验,获取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5.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五

一、做一个新型教师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教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更是新课标的践行者。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成败, 决定着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要想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活力的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就需要提高素养, 实现角色转换, 做一个新型教师。

1. 知识型教师。

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 才能以标准的发音、地道的英语、渊博的知识来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智者形象, 才能吸引学生以教师为目标, 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

2. 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当代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勇于打破陈规, 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对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 将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提高。

3. 科研型教师。

英语学科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与完善。我们不能只以教材为教学的依据, 而是要加强学习, 了解英语文化的发展趋势, 了解最前沿的英语信息, 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教学中来, 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永远不过时。

4. 智慧型教师。

教学既需要预设, 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中会出现许多教师难以预料的情况, 对于这些突发情况的处理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运用教学智慧来处理, 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预设的精彩, 使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中。

二、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在编写时充分考虑到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 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 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好资源。但是教材的编写也存在着不足, 如不能照顾到各区域学生的特点, 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延迟性。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1. 要立足教材。

教材非常适合初中生的英语学习, 我们要合理利用教材, 要带着教材走向学生, 充分发挥教材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

2.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要将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将英语发展的最新事态引入课堂, 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长见识, 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英语学习, 让学生学到更多“活”的知识, 有用的知识, 而不是教材上“死”的知识。

三、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机械记忆与模仿为主, 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兴趣不浓, 学习动机不强。要想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就需要教师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 进行改革与创新, 以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

1. 问题教学。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但过多过频的提问会使学生逐渐失去探究的动力, 尤其是一些提问侧重于对知识的识记效果, 使得学生的学习依旧是机械的记忆, 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一些学生往往能够准确回答教师的提问, 而在考试时成绩却不高,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问题形式稍有变化, 便不知如何解决。我们要改变这种提问法, 要精心设计, 使问题具有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探索性, 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具有启发性, 为学生指明思考与思维的方向;具有梯度性, 能够基于学生的自身情况, 用已知来解决未知;具有全体性, 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程参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2. 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学习单位, 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来完成探究过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 在学生间展开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 利于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完成探究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较大的教学优势, 因而被广泛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 我们要以科学分配为前提, 以合作任务为核心, 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为基础组织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3. 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学习方式, 是教师或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 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把旧知的巩固与新知的学习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自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使学生乐于学习, 主动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以评价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习。

1. 赏识与批评共进。

现代教学提倡赏识教育, 于是课堂满是表扬之声、赞美之词, 很少甚至听不到教师的批评, 一味的赏识容易使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并不能收到完美的效果。适度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鞭策, 更容易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从而有效地取长补短,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赏识与批评共进, 让学生客观地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2. 过程与结果并重。

以一张试卷来评判学生好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但更为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等。我们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 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完成探究过程。

16.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篇十六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

一、让学生了解学好体育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来。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与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品质联系起来。应树立起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体育可耻的思想观点。在培养学生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二、师生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可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上新课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知识的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及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掌握了新知识的内容。

四、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都比较活泼好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使那些平时不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的学生自主融入到体育课堂当中。例如:老师可以利用轻物投掷游戏来打破学生传统的体育学习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纸飞机以及羽毛球作为投掷物,看谁投得准。这样的游戏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生活,更可以调动学生的脑筋,思考怎样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让学生玩一些丢手绢与捉瞎子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反应能力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不仅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还可以建立学生正确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

五、发挥评价作用,延续学习兴趣

以往一堂体育课结束后,很少有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随着课堂的结束而结束,没有得以很好地延续下去。如果能够善用科学的评价,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程度,树立自信心,让体育学习兴趣得以延续下去。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正确的示范,给予学生积极的熏陶。教师这种榜样的力量能够助力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自信,激发体育兴趣,让他们在初中体育这个香气扑鼻的大花园中茁壮地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J].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1(01).

[2]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17.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十七

一、课题来源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忙于脱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结合,是提高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对物理学产生了厌烦情趣,学习不投入。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这是教学实践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

因此“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个研究课题是从教学实践中迫切解决的问题转化而来的。

二、选题策略

1、价值意义:此问题是从教育实践中来,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它的应用价值在于解决现实问题,用于直接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2、可行性:此问题是可以研究的,是可以解决的。研究人员不需要很高的科研知识能力,一般教师、教育研究及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本科生都可以参与研究。研究条件有可行性,可选取典型的中学进行调查研究。可以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学生成绩来进行研究。

三、研究思路

1、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法、目的、小组人员工作分配;

2、了解当前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到图书馆搜集相关调查报告,上网查阅有关信息;

3、了解学校周边中学的相关情况,挑选有代表性的班级进行物理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

4、与老师交流,了解他们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希望物理课堂是什么样的,物理学习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庆祝六一讲话稿下一篇:市场营销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