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lash创建形状补间动画(4篇)
1.用flash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篇一
补间形状动画
【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练形变制作; 2.能看懂设计原理; 3.能根据需进行形变动画的设计创作;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建立探求规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元件中形变与舞台中形变的区别与联系。难点:能根据需要进行形变动画的设计创作。【教学过程】 导入
未完成的QQ表情“笑”分析,整个动画分为“天”形变,头部形变与位移,整个文字小调整并逐帧抖三次,还原变形(用复制并翻转)。
继续完成QQ表情“笑”。
新课讲授
一、任务展示 摇曳的烛光:
提示:
1、绘制蜡烛
①画烛身,笔触色CF8453,实线,大小2,画一椭圆;
②画一个椭圆,选中圆按住ALT或者 CTRL拖出两个摆放好,再用直线画上两条线,删除多余线条:
③放射状填充: F5B778、F29437、D74D1F、923107。填充并调整;
放射状填充:F29C48、F4C402、F2912F、F29437、D74D1F、923107。填充并调整; ④
⑤线性填充:D74D1F、F29437、D14B26;
⑥删除多余的线条,用笔刷工具,颜色8C4F26,刷烛芯。
2、画火苗
线性:左FFFF99 Alpha100%,右FFFF1B Alpha30%,画椭圆,整调形状。第30帧插入关键帧,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第5帧插入关键帧,调整形状,第9帧插入关键帧,继续调整。以此类推,第13,17,22,26帧都插入关键帧做调整,可以只做火苗伸长和压缩,做成上下窜动,也可以再加上左右摆动。注意:不能调整太过,以免变形不规则。
3、制作光晕 新建元件,“光晕”;
放射状,三个色标:左FFFF00 Alpha100%,中FFFF6E Alpha77%,右FFFFCC Alpha0%,用椭圆工具画个圆,居中。
第15、第30帧加上关键帧,点中第15帧,再点修改—变形—缩放和旋转,缩放150。
4、新建图层,从库中把光圈拖入摆放好,用变形工具适当压扁,Alpha设置为50%。将烛身延时到30帧。提高练习: 水滴效果
请同学根据效果自行设计,注意水纹因为是线条无法变透明,要先将其转换为填充,编辑——形状——将线条转换为填充,(也可用元件,再用动画补间的alpha实现),参考时间轴:
As 2.0实现下雨效果:
制作一个影片剪辑元件,里面用形状制作雨滴下落,并漾开的效果;
拖到场景,实例名为mc,并在AS层建立三个空白关键帧,第一帧为i=1;第三帧为gotoAndplay(2, 第二帧如下: duplicateMovieClip(“mc”,“mc”+i,i;setProperty(“mc”+i, _x,random(550;setProperty(“mc”+i, _y,random(400+200;//y值视背景图的水平区域调整 i++;
2.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篇二
教师播放一段自制的Flash补间小动画给学生欣赏,由此引入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了解本课的任务。
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动画补间动画的知识,那么,在播放的这段flash动画中,骑着笤帚的小巫师在做动画补间动画,这时有的同学已经看到了:狗变成了蚂蚁,鸟变成了兔子;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形状补间动画”,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你就拥有了哈利波特的魔棒,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
2、掌握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了解位图在形状补间动画中为何要矢量化;
3、认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通过利用所学知识制作FLASH动画卡片,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互助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掌握位图矢量化方法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了解图片矢量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分析
一、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师生互动
二、教学手段
1、任务素材、多媒体教学网络、flash板书课件
2、学生通过FTP:172.18.9.66远程服务 或极域网络提交作业
3、学生达标自评结果的提交利用excel引用与网络结合方法收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自制的Flash补间小动画给学生欣赏,由此引入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了解本课的任务。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动画补间动画的知识,那么,在播放的这段flash动画中,骑着笤帚的小巫师在做动画补间动画,这时有的同学已经看
狗变成了蚂蚁,鸟变成了兔子;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形状补间动画”,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你就拥有了哈利波特的魔棒,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师:(过渡语)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跟我去认识一下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板书)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使一个对象逐渐变成另一个对象,实现两个对象间(颜色、位置、大小、形状)的平滑过渡。
师:(过渡语)了解了概念以后,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讲解)以“椭圆—三角形—圆”为例简单讲授制作过程。(提示)flash中绘制的图不需要转化为元件,因为它要发生形状的变化。教师在讲授 “椭圆—三角形”时,讲正确方法;在讲授“三角形—圆” 时故意犯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有系统的认识,故意放错可以让学生记忆
加深,学生对老师的错误会记得很劳。
师:(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一与练习二。
生: 完成达标练习一:实现图形—图形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以“自己的姓名”1.fla保存在E盘。(形状可以自选):建议:制作圆——> 矩形 画。
(制作五角星提示):点击工具箱中
——>五角星间的形状补间 动
选择“多角星形工具”,然后打开“窗口”菜单“属性”面板,点击“选项”,修改“工具设置”属性对话框。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基本得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方法。
生: 完成达标练习二: 实现图片与文字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导出影片并以“自己的 姓名”2.swf保存在E盘。
(疑难帮助):查看FLASH菜单栏:“帮助”->“使用 Flash创建动画 ”->“关于补间动画”
(导出影片提示):“文件”菜单——导出——导出影片
1、文字与文字间形状补间动画:
建议:“南京四中”变成“欢迎您!”(请第1组同学做本练习)
2、文字与图片间形状补间动画:
A、文字“圣诞快乐”变成 “圣诞树” 图片:(请第2组同学做本练习)、图片“孙悟空”变成“孙悟空七十二变” 文字:(请第3组同学做本练习)
3、图片与图片间形状补间动画:“盛开的小花”(请第4组同学做本练习)(任务2、3素材位置:我的电脑/E盘/形状补间动画素材)(导入图片提示):
1、打开“文件”菜单—“导入”—“导入到库”,选择文件并打开;
2、打开:“窗口”菜单—“库”面板,将需要的对象拖到舞台。
师: 请两位学生演示自己的作品:问题作品:孙悟空七十二变” ;优秀作品:圣诞快乐 排难解疑:
师:(过渡语)在完成练习二时,很多同学都碰到了问题: 问题
1、文字、图片的形状补间动画无法实现?(解难): 教师以“灯笼”图片变成“元旦快乐”文字为例讲解文字必须分离打散。
图片从库中拖出来后必须执行将位图矢量化。(注意为了使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请将不需要的点状删除)。
问题2:位图为何要矢量化?(解难): 有的同学非常爱动脑筋,导入位图与flash绘制的图片不一样吗?干嘛要矢量化,这是因为位图用二维象素矩阵描述,而矢量图用指令集合描述;他们的存储结构不同,因此必须矢量化,这样才能进行形状补间动画。
师:(过渡语)那么此时同学们是否思考过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点是什么?
(板书)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关键点
1、插入的帧为空白关键帧
2、首帧与尾帧的对象必须为点状的矢量图
3、补间的实现动作不能放在尾帧上
设计意图:归纳后,避免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再次出错,而且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生自评生: 学生完成练习二以后,打开桌面的“机号.xls”EXCEL文件达标自评,完成自评后保存、提交。师: 利用excel表格与网络结合方法收集学生的提交结果,将自评结果自动展示在大屏幕上,并随着自评完成情况不断更新数据。生: 完成综合练习:制作一张flash动画卡片,以“自己的姓名”3.swf导出,并保
存在E盘。(请在下列三个素材中选择其一制作,内容形式自定。
建议
1、在你的卡片中至少有2个对象分别在2个图层中完成形状补间动画,来实现形状补间动画。
2、在你的卡片中出现文字。
3、在你的卡片中含有完成动画补间动画的图层,来实现对象的移动。
素材:
1、孙悟空七十二变;
2、哈利波特魔棒变变变;
3、绿色家园 师(点评)展示一副问题作品,并请学生排疑解难。排疑解难:问题
1、多个对象同时发生形变怎么处理?
问题
2、如何让最后的动作能停顿一会?问题
3、让文字只在需要的地方出现? 师(展示)教师再展示几副优秀作品
小结 师(提问)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的区别? 请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教师用FLASH板书)
生:继续完成综合练习衔接延续
(过渡语)我们制作的动画电子卡片已经基本完成,那么如何为它添加音乐背景,如何让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如何制作一副连续的、完整的动画作品,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将要学的内容。
教学评课 成功之处
3.用flash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篇三
灵台一中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第三单元·“动画制作”中的“制作基本动画”第二课时--“形状补间动画”。“动画制作”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本课主要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比较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形状补间动画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FLASH的认知方面
高一绝大部分学生是刚刚接触FLASH内容,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FLASH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该软件的窗口、面板、工具、图层等基础知识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对FLASH软件还不能较全面的掌握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2、信息能力方面
我校高中生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参加过了信息技术竞赛,而有的却是刚接触计算机;奥赛班和平行班的设置使得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异加大,就这些现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形状补间动画制作,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将以3个任务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首任务——基本任务:圆变矩形再变五角星;次任务——分组任务:第一组:文字变文字,第二组:文字变图片,第三组图片变文字,第四组:图片变图片;提高任务——综合任务:制作FLASH动画卡片。三个任务的设计切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层层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知识点,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最后突破难点,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想与策略
本课的教材中给了一副动画卡片“盛开的小花”的详细制作过程。但实际教学中还是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思路,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节课我个人的思考是:
设计思想 围绕教材设计基本任务,并适当加以延伸,而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设计拓展任务;让所有学生各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策略
采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总有一种想尝试的感觉,不怕学生出问题,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困难,若解决不了,可以发挥组内“学习带头人”的作用(按照教师开学时设定的小组),全组中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内其他成员,只要完成任务的同学都可以充当“学习带头人”,帮助后进的同学完成任务;若依旧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必要时教师设置排疑解难;让学生在尝试中去探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获得能力,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作用、充分利用本组“学习带头人”的作用,互相帮助,以优扶弱,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辅导的压力。我想作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要“舍得”让学生去碰壁,让他们在碰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努力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
2、掌握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了解位图在形状补间动画中为何要矢量化;
3、认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通过利用所学知识制作FLASH动画卡片,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互助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掌握位图矢量化方法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了解图片矢量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分析
一、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师生互动
二、教学手段
1、任务素材、多媒体教学网络、投影、课件
2、学生通过http://192.168.2.5远程服务或局域网提交作业
3、学生达标自评结果的提交利用excel与网络结合方法收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自制的Flash补间小动画给学生欣赏,由此引入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了解本课的任务。
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动作补间动画的知识,那么,在播放的这段flash动画中,骑着笤帚的小巫师在做动作补间动画,这时有的同学已经看到了:狗变成了蚂蚁,仙桃变成了悟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形状补间动画”,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你就拥有了哈利波特的魔棒,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师生互动
师:(过渡语)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跟我去认识一下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板书)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使一个对象逐渐变成另一个对象,实现两个对象间(颜 色、位置、大小、形状)的平滑过渡。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概念认识
师:(过渡语)了解了概念以后,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讲解)以“椭圆—矩形”为例简单讲授制作过程。
(提示)flash中绘制的图不需要转化为元件,因为它要发生形状的变化。教师在讲授 “椭圆—矩形”时,讲正确方法;在讲授“三角形—圆” 时故意犯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有系统的认识,故意犯错可以让学生记忆加深,学生对老师的错误会记得很劳。
师:(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一与练习二。
生: 完成达标练习一:实现图形—图形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以“自己的姓名”1.fla保存在E盘(形状可以自选)。建议:制作矩形
——>五角星间的形状补间 动画。(制作五角星提示):点击工具箱中选择“多角星形工具”,然后打开“窗口”菜单“属性”面板,点击“选项”,修改“工具设置”属性对话框。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基本得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方法。
生: 完成达标练习二: 实现图片与文字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导出影片并以“自己的 姓名”2.swf保存在E盘。
(疑难帮助):查看FLASH菜单栏:“帮助”->“使用 Flash创建动画 ”->“关于补间动画”(导出影片提示):“文件”菜单——导出——导出影片 文字与图片间形状补间动画:
A、文字“圣诞快乐”变成 “圣诞树” 图片:(请第1组同学做本练习)B、图片“孙悟空”变成“孙悟空七十二变” 文字:(请第2组同学做本练习)(导入图片提示):
1、打开“文件”菜单—“导入”—“导入到库”,选择文件并打开;
2、打开:“窗口”菜单—“库”面板,将需要的对象拖到舞台。师: 请一位学生演示自己的作品:对该作品进行点评。排难解疑:
师:(过渡语)在完成练习二时,很多同学都碰到了问题: 问题
1、文字、图片的形状补间动画无法实现?
(解难): 教师以“灯笼”图片变成“元旦快乐”文字为例讲解文字必须分离打散。图片从库中拖出来后必须执行将位图矢量化。(注意为了使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请将不需要的点状删除)。
问题2:位图为何要矢量化?
(解难): 有的同学非常爱动脑筋,导入位图与flash绘制的图片不一样吗?干嘛要矢量化,这是因为位图用二维象素矩阵描述,而矢量图用指令集合描述;他们的存储结构不同,因此必须矢量化,这样才能进行形状补间动画。
师:(过渡语)那么此时同学们是否思考过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点是什么?(板书)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关键点
1、插入的帧为空白关键帧
2、首帧与尾帧的对象必须为点状的矢量图
3、补间的实现动作不能放在尾帧上
设计意图:归纳后,避免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再次出错,而且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生自评
生: 学生完成练习二以后,打开桌面上的达标自评文件,完成自评后保存、提交。师: 利用excel表格与网络结合方法收集学生的提交结果,将自评结果自动展示在大屏幕上,并随着自评完成情况不断更新数据。
师:(展示)教师再展示几副优秀作品 小结
师(提问)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的区别?
请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教师用FLASH板书)
衔接延续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图形、图片之间相互变化的形状补间动画,如果我们要想制作一个动画电子卡片,那么如何为它添加音乐背景,如何让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如何制作一副连续的、完整的动画作品,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评课 成功之处
本节课素材新颖;教学设计合理,引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浓郁的趣味;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以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由浅入深,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节课材料准备非常充分,师生互动效果好,且每个练习设有排难解疑,适合高中生学习思路,最后设置衔接延续,能很好地贴近学生学习思路。教学评价利用EXCEL软件与网络提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较新颖、实用、简单。
不足之处
4.用flash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篇四
形状补间动画是Flash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运用它,你可以变幻出各种奇妙的、不可思议的变形效果。
本课从形状补间动画基本概念入手,带你认识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上的表现,了解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学会应用“形状提示”让图形的形变自然流畅。
学习目的: 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将文字转变为形状 添加形状提示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一个关键帧中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关键帧中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 根据二者之间的帧的值或形状来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形状补间动画”。
(2)构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元素
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实现两个图形之间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的相互变化,其变形的灵活性介于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二者之间,使用的元素多为用鼠标或压感笔绘制出的形状,如果使用图形元件、按钮、文字,则必先“打散”才能创建变形动画。
(3)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形状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绿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4)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在时间轴面板上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要开始变形的形状,一般一帧中以一个对象为好,在动画结束处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要变成的形状,再单击开始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小三角,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形状】,此时,时间轴上的变化如图3-3-1所示,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就创建完毕。
2.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
Flash的【属性】面板随鼠标选定的对象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我们建立了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后,单击帧,【属性】面板
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上只有二个参数:
(1)“简易”选项
单击其右边的按钮,会弹出滑动杆,拖动上面的滑块可以调节参数值,当然也可以在文本框中直接输入具体的数值,设置后,形状补间动画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u 在1到-100 的负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慢到快,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加速度补间。
u 在1 到 100 的正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快到慢,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减慢补间。
u 默认情况下,补间帧之间的变化速率是不变的。
(2)“混合”选项
“混合”选项中有二项供选择:
u 【角形】选项: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会保留有明显的角和直线,适合于具有锐化转角和直线的混合形状。
u 【分布式】选项: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比较平滑和不规则。3.使用形状提示
形状补间动画看似简单,实则不然,Flash在“计算”2个关键帧中图形的差异时,远不如我们想象中的“聪明”,尤其前后图形差异较大时,变形结果会显得乱七八糟,这时,“形状提示”功能会大大改善这一情况。
(1)形状提示的作用
在“起始形状”和“结束形状”中添加相对应的“参考点”,使Flash在计算变形过渡时依一定的规则进行,从而较有效地控制变形过程。
(2)添加形状提示的方法
先在形状补间动画的开始帧上单击一下,再执行【修改】|【形状】|【添加形状提示】命令,该帧的形状上就会增加一个带字母的红色圆圈,相应地,在结束帧形状中也会出现一个“提示圆圈”,用鼠标左键单击并分别按住这2个
“提示圆圈”,放置在适当位置,安放成功后开始帧上的“提示圆圈”变为黄色,结束帧上的“提示圆圈”变为绿色,安放不成功或不在一条曲线上时,“提示圆圈”颜色不变,如图3-3-3所示。
说明:在制作复杂的变形动画时,形状提示的添加和拖放要多方位尝试,每添加一个形状提示,最好播放一下变形效果,然后再对变形提示的位置做进一步的调整。
(3)添加形状提示的技巧
u “形状提示”可以连续添加,最多能添加26个。
u 将变形提示从形状的左上角开始按逆时针顺序摆放,将使变形提示工作得更有效。
u 形状提示的摆放位置也要符合逻辑顺序。例如,起点关键帧和终点关键帧上各有一个三角形,我们使用3个“形状提示”,如果它们在起点关键帧的三角形上的顺序为abc,那么在重点关键帧的三角形上的顺序就不能是acb,也要是abc。
u 形状提示要在形状的边缘才能起作用,在调整形状提示位置前,要打开工具栏上【选项】下面的【吸咐开关】,这样,会自动把“形状提示”吸咐到边缘上,如果你发觉“形状提示”仍然无效,则可以用工具栏上的【缩放工具】单击形状,放大到足够大,以确保“形状提示”位于图形边缘上。
另外,要删除所有的形状提示,可执行【修改】|【形状】|【删除所有提示】命令。删除单个形状提示,可用鼠标右键单击它,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提示】。实例——运动的球
制作步骤
步骤1 创建新文档
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Flash文档】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新建一个影片文档,在【属性】面板上设置文件大小为400×330像素,【背景色】为白色,步骤2 创建背景图层
【属性】面板中选择画布的颜色 例如,将背景色换成黄色!
步骤3 创建球形状
我们先来画球,执行【窗口】|【设计面板】|【混色器】命令,打开【混色器】面板,设置各项参数,渐变的颜色为白色到红色,新建一个图层,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球一”。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设置【笔触颜色】为无,在场景中绘制出一个圆 步骤4 插入关键帧
在40帧 处插入一个关键帧,动画两头关键帧 是打散的形状。步骤5 形成动画
放在1 ~ 40 帧 任意一帧,在【属性面板】中选择 补间 【形状】形成动画。
【用flash创建形状补间动画】推荐阅读:
形状补间动画(flash新课程教案)07-29
梦想的形状作文07-15
科学 形状与结构11-16
小学科学折形状教学反思07-03
爱的形状童话故事09-07
地球形状大小教学设计10-16
小学科学《地球的形状》教学反思11-10
小班科学活动泡泡的形状教案11-16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