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及意义(共11篇)(共11篇)
1.论科学精神及意义 篇一
浅论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基础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辩证 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传统发展观有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虽有合理之处,但并没有达到科学的思维要求,在其指导下的发展也不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批判了传统发展观只重视数量的增长或提高、只重视物而忽视人、忽视自然生态环境、损害人的自身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弊端,强调发展应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本质上是辩证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了 “好”与“快”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又好又快地发展”,只有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的快速增长;只有保持较快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传统发展观也强调“发展”,但这种“发展”突出经济的增长,认为经济的增长就是发展,这种“发展”从本质上说属于运动的范畴,突出量的积累而不注重质的提高,其直接后果就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则实现了“发展”的真正含义由运动向发展的复归。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辩证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与以物为中心、以经济的单一增长为衡量指标的传统发展观不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确立和尊重人的主体尺度,关注人的发展,也尊重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适度原则和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等观点。全面发展要求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矛盾中心,突出强调经济的发展,又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平衡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协调发展则要求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强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差距不能过大,体现了适度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矛盾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系统性、协调性、和谐性要求,也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五对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快速同社会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生态制约之间的矛盾,等等。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加剧,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造成严重冲击。由此可见,发展观问题十分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09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经济发展环境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逆势飞扬,实现了8.7%的超预期增长。在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国内市场进一步启动的背景下的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近4000美元。按照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人均GDP 4000~6000美元发展阶段是经济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中国国内一系列问题(包括房价持续上升,教育、医疗费用过高,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等等)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我国社会矛盾的加剧与激化。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管理还没有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虽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其它社会矛盾的加剧和不断激化,必然会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会致使经济社会取得的发展成果大大缩水,甚至付之东流。当前我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自觉坚定地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王桂泉、胡延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四版
2.论科学精神及意义 篇二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中学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不少中学生来说, 中学物理学习算是一门较为复杂、困难的学科, 需要缜密的思维与勤奋的学习态度。但是, 当前中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而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因而, 本文将从科学方法教育的角度出发, 试图找到中学物理教学的新途径, 切实发挥出科学方法教育对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
二、中学物理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所谓科学方法教育就是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为了探寻出一些物理现象而进行的物理实验, 并通过一定的学习或研究来总结、归纳出物理实验中的一些物理规律,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物理手段和方法, 并不是单一或独立存在的, 它是物理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于人们在物理学习中搜集事实、提出假设并给出一定的解释和认证提供了可以依据的标准。当前, 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 (建模法) 、归纳法、累积法、放大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法、科学推理法、图像法等。这是学生物理思维形成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程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品质。
因此, 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让学生切实的投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去, 让他们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出最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从而让他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科学探究,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培养他们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从而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 还提升了自己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 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 是中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
中学物理教学中, 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具体如下:
(一) 在实验教学中实施。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 必然要开展实验教学。那么, 在实验教学中, 让学生接受一定的科学方法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 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深刻领会物理实验中使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来说, 物理学科的本质就在于物理实验, 它是体验科学方法教育的基础所在, 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 形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结合实际, 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方法, 比如说对比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
(二) 在理论教学中实施。
科学方法的实施, 就是应该在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中进行, 它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 学生只有在领会到科学方法的提出角度以及解决途径的时候, 才能够真正学习到科学方法。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物理概念以及规律教学中, 充分挖掘出科学方法, 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从而让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获取科学方法。
(三) 在习题讲解中实施。
中学物理教学中, 必然会有物理习题的讲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努力渗透进科学方法教育, 这是因为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定的物理习题讲解, 有利于学生的物理知识达到理解的水平, 并通过一定的习题实践, 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能力。因此, 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创设情景, 强化习题教学和训练, 让学生在科学方法教育中把对物理问题的解决由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显然, 物理解题训练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有利于学生提高物理知识掌握能力与水平。
(四) 在物理学史中实施。
中学物理教学中, 也会不时的穿插一些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 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思维, 因为物理学史中必然会提到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 有些会详细介绍这些物理学家如何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并做出解答的。因此, 它将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某些物理现象, 更好的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方法, 还让本来较为枯燥的物理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 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那么, 中学物理教学中就必须突破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 不仅需要一些逻辑性的教学方法, 更要采用一些非逻辑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比如说直觉、灵感等, 而这些很多都可以在物理学史中获得充分的材料。
(五) 在物理讲座中实施。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适当的举办一些物理专题讲座, 比如说邀请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等。他们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有价值的, 他们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物理理论知识, 更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多举办类似的专题讲座, 让学生更多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真学习物理学家们的科学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 并把一些物理内容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渗透到科学方法教育中去,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从而使得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专题讲座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四、结论
综上, 中学物理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与任务, 而是需要进行认真且缜密的安排的教学过程。为了避免普遍认为的枯燥乏味,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努力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将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隆含性原则、触合原则、适度性原则的基础之上, 切实有效的推进并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的形成并提高自己的物理科学思维与科学品质, 从而有效提高物理知识学习效率, 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摘要:作为中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物理教学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与作用, 直接关系到学生总体学习成绩的高低。因此, 本文中探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尽量运用科学方法教育, 主要分析了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现途径, 从而切实有效提升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物理思想, 提高他们的物理科学品质。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意义,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 2009 (07)
[2]宁蕴玉.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16)
3.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 篇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伟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践内在的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它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发展的途径和手段。生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体现为主客体的对立形式。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人与人的分工、协作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正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成为了社会存在物,创造出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无疑应当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但同时也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人的目的只是改造自然,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而不是要消灭自然,人必须与自然共存。所以,要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论述、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构成了马克思在发展问题上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胡锦涛总书记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此系统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首创的。“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全新发展理论的名称,它概括了这个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表明了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科学性,强调发展要尊重科学、符合客观规律;“以人为本”揭示出发展的目的是人,是发展观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民主和人权的更好的落实,是马克思的“人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观点的升华;“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强调发展的广度,要兼顾经济、社会、人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发展不能单一冒进,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人和社会的发展。“协调”要求发展的比例适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的眼界审视发展的全局,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可持续”是说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保障资源再生。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当代人的幸福,而过度向自然索取,使自然不能再生。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没有可利用的资源,从而走向灭亡;“统筹兼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法。它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方面,有效的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出我们党经济建设能力、执政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的提升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走的是一条资本主义道路,占有生产资料的少数资本家个人疯狂的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外在没有控制和约束,导致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无法弥补,从而定期爆发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加入了“宏观调控”这一味良药,从而避免了市场的盲目性,必将收到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效果。我们的改革开放就证明了这一点。从开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经济建设领域的伟大创举。它改变了旧有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增,成绩令世界瞩目。这充分肯定了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性。但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存在的固有缺陷,我们没有完全克服;二、在某些领域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今后的市场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发展的核心,这是发展观史上的重大转向,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一致性。它明确了我们今后经济发展方式将由粗犷型、消耗型向集约型、知识性转变。环境保护受到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以可能,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各个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协调一致。发展成了整体性的前进运动。不但造福当代人民,而且造福子孙万代。科学发展观解决了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问题,体现出我们党经济建设能力、执政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史上的伟大变革
我国在过去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过快,精神生活相对落后、迟缓,在这个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也出现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如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极度破坏;个人自我膨胀,道德沦丧;拜金主义等。为此,竟然有个别人悲观的认为“科技的发展必将导致人文精神的陷落”,进而荒唐的提出应该限制科技、停止发展,倡导回到男耕女织、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以便为我们的人文精神的回归保留地盘。
如果科学、理智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决定的,是必然存在和无法避免的;我国在过去十几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制度造成的,是可以消除和避免的。过去的发展之所以带来一些问题,其实存在着深层的客观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之时,我们的经济、国防等等各个方面实力都很薄弱。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过去的发展观把发展的核心定义在“物”上。即更多的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看到了这一弊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向西方学习。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方针,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相结合,创造性的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先进的体制下,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但其他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
4.论人文科学的科学精神 篇四
摘要:本文说明了何谓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而系统的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只有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行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并为我国现阶段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其精髓到底是什么?无论是一个小小的个人让座行为,还是大到城市、国家的建设、民众的教育,我们都在提倡人文精神,但好象没有谁说清楚了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渐渐得出了一个答案,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说到一个人的修养教养,其实质很简单:首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别人也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像理解自己一样理解别人,像知道自己的需要一样知道别人的需要,像保护自己样去保护别人。其次,任何学科,即使在解决专业问题的时候,也能首先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科学应从人出发,再回到人。正如建筑师设计大楼,如果首先考虑人的需要,对人的本性有所理解,就不会设计出冬凉夏暖的房子,老师教育学生,就不会发生教育只是扼杀学生的对世界的好奇、天真的心,而像填鸭似地把学生教育成一个个世故的小大人。“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
什么在那里。
科学精神是什么?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我们只有认真的思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才能更好的去引领社会的进步
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
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
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人文精神的张扬对科学精神具有保护,激励与导向作用.人文精神追求的善,自由,平等等范畴,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护作用,现代科学家不再担心宗教裁判所和火刑柱了,相反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群之一.同时,人文精神内蕴着内在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理念和人生态度,对科技工作者进行科研活动电是重要激励.但是,在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中,人文精神的缺乏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科技进步成果被少数人享有和科技异化两个方面.前一方面在前面制度创新的两个标准(科技经济进步与社会正义)及政治制度创新时已论述到,这里着重谈一下后一方面.现在全世界出现的所谓“后现代问题”,就是科技异化的表现.过分强调科技作用的唯科学主义,“技术中心论”,代替经济中心论成为另一种机械的社会发展观,而所谓“后现代问题”主要是技术中心论和唯科学主义造成的,主要表现有人的异化,主体意识丧失,精神空虚,主体感受受压迫与奴役;环境破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遭到破坏等.许多思
5.论科学精神及其特征 篇五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科学的整体架构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构成,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求真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
作 者:王家林 陈科 作者单位:王家林(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陈科(重庆交通学院,财经系,重庆,400074)
6.论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 篇六
关键词:执着的探索精神
摘要: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而在众多精神之中,执着的探索精神却是亘古不变的,更是取得科学成就的基本保证。
科学家想要有所为需具备的科学精神是什么?有些人马上会想到智力、IQ、才干一类的东西,因为揭示自然奥秘,攻克科学堡垒,近乎于下海捉鳖、上天揽月……,必须神通广大、本领非凡,如果没有聪明绝顶的头脑,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卓越的想象力、过事不忘的记忆力,以及没有出色的想象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是万万不行的。要意识到,这种观点、这种议论虽然主要来自非科学工作者,但是在社会上却很有市场。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科学家想要有所成就,单凭一个聪明灵活的大脑是不行的,还需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尤其是执着的探索精神。
瓦特是众所周知的大科学家,他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谈到他发明的蒸汽机,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将这一伟大成就归功于他的聪明才智,但是如果深入的去了解瓦特的发明历程,了解他的一生,就会发现蒸汽机的发明应归功于瓦特执着的探索精神。
瓦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而且从小体弱多病,但是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学习。随着智育的发展,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和钻研之心。瓦特刻苦好学,有时读书通宵达旦。十五岁时,就读了一些工艺和物理方面的书籍,已经具有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他喜欢天文学,常常一个人躺在草地上,观察天空的星星。他喜欢做模型;小起重机、小辘轳、小抽气筒以及船上用的各种物件,他几乎都做过,有的反复做过多次。之后,为了谋生,瓦特到伦敦的一家数学仪器店做了一名学徒,学习制造数学仪器。离开伦敦后,他得到了一位大学教授的帮助,在学校里修理数学仪器,并逐渐接触到了蒸汽机的制造。在那个时代,蒸汽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极少有人使用。在帮助别人修理过一次蒸汽机后,瓦特决心要制造出一台完美的蒸汽机。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历程颇为坎坷,在发明过程中,瓦特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家财,而且负债累累,期间有很多人劝过瓦特放弃发明蒸汽机,和家人好好过日子。但是瓦特并未因此放弃,即使是她的妻子因为繁重的家务和生计问题逝世,瓦特也没有中断过蒸汽机的研究。皇天不负有心人,瓦特终于在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所以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间跨度很大,试问在这漫长的几十年时间里光靠智力能发明蒸汽机吗?不能光靠智力,那要靠什么。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正是执着的探索精神支持着瓦特一路走来。面对他人的不解,家人的离去,瓦特依然没有放弃,执着于他的蒸汽机的发明。正是由于瓦特的这种执着精神,才有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才有了人类伟大的工业文明,才有了人类的这一大步前进。
拥有此种执着的探索精神的还有物理大师普朗克。普朗克出生在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传统家庭。在完成中学学业后,普朗克决定学习物理。但是,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菲利普·冯·约
利曾劝说普朗克不要学习物理,他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这也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所坚持的观点,但是普朗克回复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这就是普朗克对于物理的追求。上大学以后,普朗克渐渐将他在物理学上的兴趣锁定在纯理论的领域,也就是理论物理学。他的物理学老师约里对此十分不解,因为他认为物理学已经是一门高度发展的、几乎尽善尽美的科学,也许,在某个角落还有一粒尘屑或一个小气泡,对它们可以去进行研究和分类。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已经建立得足够牢固的了,经典理论物理学也已接近于十分完善的程度。约里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科学界对物理学普遍的错误看法,但普朗克却不是那种轻易改变主意的人,走物理学乃至走理论物理学的道路是他认真考虑的结果,他不会让任何东西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普朗克对于物理学的执着追求由此可见一斑,正是由于他对于物理的执着追求才使得他能在物理理论体系已经较为完善的情况下还不断的发现新的理论。
1885年4月,基尔大学聘请普朗克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年薪约2000马克,普朗克继续他对熵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解决物理化学方面的问题,为阿累尼乌斯的电解质电离理论提供了热力学解释.。在度过了多年幸福的生活后,普朗克遇到了接踵而至的不幸,1909年10月17日普朗克的妻子因结核病去世,1911年3月普朗克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玛格丽特·冯·赫斯林结婚,12月普朗克的第三个儿子赫尔曼降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普朗克的大儿子卡尔死于凡尔登战役,二儿子埃尔温在1914年被法军俘虏,1917年女儿格雷特在产下第一个孩子时去世,她的丈夫娶了普朗克的另一个女儿埃玛,不幸的是埃玛在两年后同样死于生产。普朗克平静地经受了这些打击,格雷特和埃玛的孩子存活了下来,并且继承了她们各自母亲的名字,普朗克也为她们取名格雷特和埃玛。1945年1月23日,普朗克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暗杀希特勒未遂而被纳粹杀害,至此,普朗克与其第一任妻子所生的4个孩子全都去世。虽然普朗克的人生屡遭不幸,但这些不幸并未迫使普朗克停止物理理论研究。但普朗克依旧倾心于物理学的研究,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当然,他的科学成就还有很多,但是这些科学成就的背后却是普朗克鲜为人知的波折之路。学术界的权威不能打倒他,亲人逝去的悲伤不能打倒他,失败不能打倒他,他所做的是毅然向他人不敢趋近或是不能趋近的物理理论研究最前线迈进。
在谈到自己是如何成为一个科学家的时候,曾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必须要有信仰。”普朗克所说的信仰实际上就是对科学、对研究事业的执着的爱和对寻求科学真理的坚定不移的精神。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开辟物理研究的新道路,这就是这位物理学家执着的探索精神。如果你相信你能承担对之所负的责任的话,就不让任何东西阻挡你前进——这是普朗克的座右铭。
纵观世界悠久的科学历史,总会有一些新理论,新发明等一次次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世人惊叹前人们创造了如此的丰功伟绩之时,又有没有想过这些科学伟人们在这慢慢探索之路上所踏出的每一步的艰辛,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完成这历史的使命的,是执着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了他们的意志,促使他们勇敢前行。
7.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与途径 篇七
1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
1.1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平衡砝码
医学科学精神强调遵循医学规律、实证方法和规范的程序,以求真为目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从人与社会的整体性出发,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性化、感受性、价值观,以求善、求美为目的[1]。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是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的关系,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目前许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技术方面没有很大区别但医疗质量却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医护人员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把握“以人为本”这个道德实践和职业活动的基本准则。
1.2 医学人文精神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
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医疗服务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如果医护人员缺乏人文精神,缺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势必加剧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从医院办公室受理患者的投诉来看,其中由于个别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医疗纠纷占总量的绝大多数。在全体医护人员中树立起医学人文精神是预防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医患关系的杠杆,它可以引导医护人员尊重、关心、体贴患者,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治疗,在医疗护理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2.1 以人为本,在服务理念中融入人文关怀
中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在诊疗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患者的尊重、关怀,主张与患者进行情感的沟通,充分体现了“医乃仁术”的基本原则[2]。医院应向医护人员倡导“向白求恩学习,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敬业爱岗,做合格的医护人员”等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典型人物和典型群体,深入宣传优秀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持续深入开展向华益慰等优秀医生学习活动。通过这些引导,在医护人员心里真正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忠诚的服务精神和服务文化,重塑“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形象,为医院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影响。2.2强化人文学科教育,提高综合性人文素养
一个完整的医护职业形象是技术精湛和人文素养丰富的完美组合。医院应将医学人文科学继续教育纳入职工素质培训计划中,要求医护人员深造医学业务知识的同时,扩大人文视野,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内化的修炼,提高综合性人文素养,并通过临床实践,对患者的细心体察、精心治疗、悉心关怀来施展医术,提高关爱患者的人文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素质。另外,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和重要路径,必须正确处理好医学专业课、公共教育课与人文关怀课程的关系,建立各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将发扬医学人文精神视为医学生的知识架构中的重要部分,成为将来医疗实践中发挥知识力量和智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在临床上彰显医学与医学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特点和品格[3,4]。具体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行为医学等课程,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通过行之有效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素养,外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能力,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医学人才。
2.3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卫生服务人员和患者都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现代医学模式给医护人员提出新的医德要求:高度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严、选择权和知情权,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塑造并维护医患之间的平衡、平等的关系,实现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医疗卫生服务焕发勃勃生机。医院应制定规范化语言,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促使医护人员学习沟通技巧,让他们更加了解患者的需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对患者就医心理给予充分理解。组织科普讲座和义诊咨询,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形成对患者无私的爱和对卫生事业
个体化血液透析质量管理
邓雪梅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血液净化室,辽宁沈阳110024)
[摘要]个体化透析质量包括技术及人为方面的因素,在目前随着透析患者的日渐增多,透析中心的进一步扩大,个体化透析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包括对透析器的选择、对透析液的要求以及对人员教育的要求等,我中心通过进行个体化透析,大大降低了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尿毒症;个体化血液透析;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b)-123-02
Quality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ized hemodialysis
DENG Xuemei
(The Blood Decontamination Room of Fengti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Shenyang
110024,
[Abstract]Individualized hemodialysis includes technical and human factors,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 dialysis patient,our hemodialysis center enlarged,individualized dialysis becomes very important.Our individualized hemodialysis includes:choose different dialyzer for different patients,different dialysate for different patients and education etc.Through this method,we decreas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alysis complication through individualized hemodialysis.
随着尿毒症患者的不断增加,透析中心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透析中心的管理水平,以保证透析中心的质量,满足患者对透析服务的要求,个体化透析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完整透析过程包括患者的透析前准备(如病情了解,诊断确定,透析机和透析液准备,透析器准备,血管通路的准备),透析循环的建立(包括血管穿刺,循环建立,参数选择,症状检测,并发症处理等),透析结束(患者撤离透析,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等)[1]。现将我院进行个体化透析的情况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2007年透析患者94例,完成透析次数10 055次;2008年透析患者98例,完成透析次数11 658次。患者年龄26~83岁,原发病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肾病、多囊肾。2007年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者3例,2008年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者2例。
2我院个体化透析质量的技术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1透析器
透析器是影响透析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透析器的有效面积超滤性能、膜的生物相容性等。我院均采用透析器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另外我中心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透析,对于营养状态较好、活动量大、干体重大的患者采用大面积透析器透析,而对于皮肤瘙痒重、失眠、贫血难以纠正等中分子毒素蓄积较多的患者采用透析膜孔径
的不懈追求。优化服务流程,如计价、收费一条龙,电话预约挂号等,点点滴滴都从患者利益出发,让患者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医院的人性化工作,体验到医护人员所特有的爱心,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大的透析器,或进行血液透析滤过及灌流,从而大大降低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2.2 透析用水
水处理设备作为血液净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重视,常规透析时患者透析液流量一般500 ml/min。在透析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弥散通过透析膜进入患者血流,高通量透析时存在液体反超滤进入患者血液,因此水的纯化处理十分必要[2]。我院使用超纯水处理系统,大大减少了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透析液
透析液也是透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透析液是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醋酸和碳酸氢钠等按一定处方制成的供血液透析时使用的一种无菌制剂,配制时一般制成35倍浓缩液,使用时以纯水稀释。我院选用的是厂家生产的透析液[3],根据患者血中的离子浓度来调整透析液,例如对于不同血钾浓度的患者采用不同钾浓度的透析液,严格进行三查七对制度。另外,我院采用超纯水透析,每月做细菌培养1次,每3个月由工程师消毒并负责冲洗干净,避免污染导致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热或寒战等不适反应的发生。正常细菌不能通过人工肾膜,但其产生的内毒素可通过人工肾膜进入人体内,高水平的内毒素可导致患者急性致热原反应,使患者产生低血压、肌肉痉挛、头痛、发热等,长期内毒素刺激可造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并发症,如腕管综合征慢性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陆召军.医学人文精神探析[J].卫生软科学,2008,22(2):122-123.
[2]马静松,孙福川.医学人文精神:失落探源与回归求解[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70-71.
[3]金鑫.论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社会,2009,22(7):37-39.
8.论科学精神及意义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五四精神;意义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17-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借助和挖掘一切形式、方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其中蕴含的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统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源泉就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2],它不仅是五四运动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现代中华民族精神中最积极的组成部分。五四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指导和实践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四精神的当代体现,二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
首先,爱国、进步精神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五四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永垂不朽的主旋律。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演说中发出号召:“我们今天应该把国际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痛史,细数从头,把五四运动的精神,牢牢记住,誓要恢复国家的主权,清洗民族的耻辱。”[3]这种争主权、雪国耻的五四精神,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仍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不仅包含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一般内涵,还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刻内涵,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在五四运动中得到集中体现。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文艺理论家周扬曾高度评价了五四进步精神,他指出“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这样一个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的进步。”[4]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打破旧思想、旧道德、旧伦理,广泛介绍各种新思潮,探索改造旧中国、旧社会的途径,从遵从旧礼教到崇尚新道德,从习惯旧观念到接受新思想,从信奉君主专制到崇尚自由民主,从以欧美为师到崇尚苏俄,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场变革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孕育了现代社会进步最需要的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因此,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精神发展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
其次,民主、科学精神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灵魂。五四时期,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和批判封建传统,同时广泛宣传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力图改造陈腐的旧社会,创造一个“德莫克拉西的新社会——自由平等,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5]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从“民众的势力是现代社会一切构造的唯一基础”[6]的认识出发,强调一切权利归人民,谋求“最大多数人至最大幸福。”[7]因此,建立民主政治,成为五四时代先进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成为“五四”高扬的一面旗帜。这种政治理想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五四运动的另一面旗帜是科学,这种科学不是提倡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而主要在于提倡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反帝反封建的不断探索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导爱国主义继续前进的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将它变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随着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8],一批革命知识分子成长起来,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社会、改造社会,马克思主义也成为了五四运动中后期的主流思想。回顾历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因此,五四时期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五四精神的继承超越
五四运动以西方民主与科学为武器,对封建主义展开了彻底批判,引进并初步建立了现代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为中国社会及其思想文化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开启了最初的历史性转换。时代在变迁,新的环境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并在党中央概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加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而又严谨的理论体系,它是对五四精神的超越式继承。这种超越式继承,不仅促进了五四精神的延续和发展,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动力。
继承和超越爱国、进步精神,就是要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和凝聚一切力量的内核,爱国精神在五四运动中得到生动的诠释和展现。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又形成了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不仅继承了爱国主义传统,而且将爱国精神与当时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最伟大的民族精神。而五四运动作为新旧思想和新旧文化的分水岭,也开启了思想大解放的先河。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探索,就是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体制上的每一次重大创新,政策上的每一条重大调整,实践上的每一步重大发展,都得益于思想的不断解放。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进入全面攻坚阶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鼓起更大的勇气,付出更多的艰辛,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在全社会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文化支撑,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继承和超越民主、科学精神,就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五四运动所提倡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就是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项制度逐步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但是我们仍要看到,在民主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我们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各项机制,将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而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国家大力发展繁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科技领域硕果累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创造条件。
此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超越。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对五四爱国、科学精神的直接体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五四民主精神的间接阐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变了五四时期对旧道德、旧文化的全盘否定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重新审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优秀内容加以发扬光大,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期指导和引领我们社会精神生活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对五四精神的超越式继承。
三、弘扬五四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而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弘扬五四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充分贯彻全会意旨,响应时代号召,把握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大力弘扬五四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一)弘扬五四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
早在五四时期的探索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就已逐步认识到一个国家的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看社会经济图表中的统计数据,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精神面貌[9]。五四先驱们大胆地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在改造国民性的基础上,重塑人的灵魂,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的精神动力。我们应该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才能对其加以认识。纵观历史,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对后来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人们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近代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新的伟大斗争的序幕。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五四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但其保留下来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历史依据。社会实践揭示了五四精神的巨大价值,历史经验证明了五四精神的正确性,人民群众肯定了五四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弘扬五四精神,必然会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
(二)弘扬五四精神,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氛围
回顾波澜壮阔的20世纪,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发扬着五四精神,把自己的一腔热血一片挚诚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民族的振兴献出青春、智慧和力量。其中爱国主义一直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2009年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10]这一讲话精辟概括了五四时期的主题。每当我们回忆或提起五四运动,脑中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在内忧外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国将不国的旧中国,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聚集在“爱国”的旗帜下,一起砸碎旧的枷锁,蔑视反动势力的淫威,发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呐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勇敢地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洪流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史诗。在五四运动营造的爱国主义氛围中,我们感受着眼前整个中华民族的激动与热情,重温近代落后挨打的沉痛教训,那种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更加热烈而深沉。缅怀历史,触景生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在不同领域激励和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用心体会五四精神的实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时刻准备着接过革命先驱的重任,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
(三)弘扬五四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五四时期,为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方案,先进知识分子们采取开放的态度,引进西方的各种学说、思潮,经过反复思索、比较,并加以实践检验,才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特别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战中,正确认识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最终发现马克思主义才是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最理想的思想武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国内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凸显,主流与非主流思想并存,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在多样思潮共存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借鉴五四时期面对各种思潮的历史经验,解放思想、悦纳异质,厘清多元思潮的相互关系,明确各种思想的本质和目的,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从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因此,弘扬五四精神,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异质思想,在多样化观念中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2]杨生平.五四精神是伟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兼评种种五四精神观[J].红旗文稿,2011,(7).
[3]李大钊.这一周[J].北大经济学会半月刊,1924,(24).
[4]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N].光明日报,1979-05-08.
[5]郑振铎.《新社会》发刊词[J].新社会,1919,(1).
[6]李大钊.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N].晨报,1920-08-17.
[7]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J].长城,2004,(2).
[8]沙建孙,龚书铎.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0.
[9]赵永福.五四精神在新世纪的发扬光大[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1).
9.论科学精神及意义 篇九
2011-4-10 13:
31提问者:傲微儿
| 浏览次数:2636次
2011-4-10 14:17
最佳答案
以新的人文意识或人文观念来理解和把握科学的价值,有助于把握科学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的辩证统一。对于处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当然应当充分挖掘并利用科学的技术资源和经济资源,以此来带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实现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巨大发展,它更是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人们在突出强调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应当高度重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从而促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像的成分。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客观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用真理指导实践,可以实现既定的目的。另外,真理的价值性还表现在它是主体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人掌握的真理愈多,能力愈强。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关系中生成的。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和阶级对立的日益尖锐,19世纪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孕育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但是,由于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些思想家关于人的发展观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从总体上看是非科学的。
科学观念是现代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切,科学使人明白过去做不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做出来的东西也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不。比如原子弹,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还要有人文思想,而人文思想呢,它始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就是把创造出来的东西,始终造福于人类,而把它对人类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注意的是,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力求在更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谋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将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在实践中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为科学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单向度社会”纳入平衡发展的轨道,人们才有可能在合理社会制度的规范和指引下,充分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对本国的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加以引导,完善监督机构,并以严格的行政执法为强制性保障,严厉打击和控制违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但这至少是较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10.论弘扬科学精神与发展先进文化 篇十
论弘扬科学精神与发展先进文化
当前,我国大多数公众还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因此弘扬科学精神十分必要.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的.文化氛围,使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扎根生长,成为我们时代的精神.
作 者:任俊华 刘霞 RENG Jun-hua LIU Xia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编辑部,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ENVIRONMENT-BIOLOGICAL POLYTECHNIC年,卷(期):20039(1)分类号:B822.1关键词:科学精神 先进文化
11.论科学精神及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失衡;统筹;和谐;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15—02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这种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一个总体目标,那就是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良序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与社会协调均衡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然而,发展作为一种态势或者过程,总表现出一定的曲折性,在曲折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的上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左右发展历程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社会更加健康、快速、良好发展的展望。
一、科学发展观深刻的时代背景剖析
任何科学理论的提出都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并与现实要求密切关联,科学发展观是时代背景与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重要方面:
1.它是发展转型之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的奇迹。随之而来的则是发展主义的形成,将发展本身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种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社会进步理论,并视经济增长为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1]。事实上这也是前几代中国领导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遵行的主要的公共管理模式。然而,由于一些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略社会发展、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两极分化、社会动荡加剧等许多突出问题,并形成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因此,自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思想家、有识之士分析了人类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并逐渐实现了发展转型。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各种发展理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社会发展转型的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
2.它是当今世界求和平、求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流的必然要求。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挥之不去的影像,和平、发展、合作并共享发展成果乃是整个世界的时代主流。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加入WTO后,逐渐融入了世界发展的大家庭,因此,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与时代主流、統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成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和结果。一方面,中国必须继续突出发展主题,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亦必须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积极创造有利于改革开放与快速发展的国际环境。
3.它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归根结底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我党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是我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判断和把握。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良序社会——为落脚点而提出的基本发展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
4.它是解决国内现实发展中诸多矛盾的必然要求。“社会本身是一个复杂体系……社会的运作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总的来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而协同工作” ,一旦社会某一部分出现问题,则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出现问题。而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诸多社会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1)城乡失衡。城乡二元体制下,突出地表现为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非均衡化供给,“城乡二元结构下整个政策是偏向城市的,社会保障也好、公共服务也好”,以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社会不公现象日益严重。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扩大到3.36∶1,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之最,亦是世界之最;而且,2008年绝对差距首超万亿 [2]。(2)地区失衡。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渐次落后,最富有的东部和最贫穷的西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产业与行业失衡。我国一直强调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农业的弱势地位却一直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则一直比较落后,与此对应的则是形成了层次鲜明的行业结构,同样具有失衡的特征。(4)贫富失衡。城乡、地区、行业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财产的集中度提高。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 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约30万人,资产总额达8.8万亿,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9% [3]。而社会失衡还有两大表现,一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实现高速增长。二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即便浙江省是全国贫富差距最低的省份,也不得不面临社会分化所导致的社会失衡和社会基本结构不公问题。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由于强制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之间在补偿、就业和保障上已出现紧张关系。而同时还存在着污染严重,地方政府的利益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失衡等社会问题。2005年,浙江省东阳、嵊州、长兴等地就曾连续爆发了群体性事件,归根结底就在于当地污染型企业的生产侵害了周边居民的利益。发展失衡与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无疑形成了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种外在社会驱动力,使得政府不得不将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社会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问题,完善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城市乡村、环境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深刻的时代背景表明既往以GDP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而要解决实践中我们所遇到的诸问题,则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对良性的社会发展而言,以下四点是必然要求。
1.实现发展转型,走人与自然统筹和谐的发展之路。发展主义视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而实际上对究竟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等核心问题则基本没有解决。这势必导致发展的紊乱以及社会发展的失衡,反过来势必影响社会整体的发展效率与发展效果。因而,实现发展转型,走统筹、和谐的发展之路就成了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实际上浙江省政府一直在努力构建社会成员迫切希望的社会秩序与生态环境,“生态立省”与“循环经济”战略思想的提出与实践,不仅仅着眼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更期望能够实现一种可持续的高效发展。浙江如果要在新形势下实现二次发展,并取得先发优势,首先必须解决发展目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成果分配问题,“生态立区”,走循环、和谐、统筹的发展之路显然是必须选择的路径。而能否巧借东风实现发展转型与产业的升级,则考验着所有人的智慧、勇气与魄力,也考验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
2.積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才可能实现永续发展与科学发展。浙江作为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公民意识与公民权的发展显然要先于其他地区,这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形成了一定的倒逼,而且要求更高。所以,对浙江来说,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为企业、公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而全面的公共服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成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发展失衡问题,走人与社会和谐统筹发展之路。浙江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然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和增长过程亦一直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社会失衡发展问题。这无疑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新形势下,政府更应突出强调宏观调控职能,通过政策调整,实现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均衡化供给,适当向落后地区倾斜。如从1996年,我省就开始试行“城乡合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对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而对浙江的发展来说,唯有尽快贯彻省委、省政府正确的战略思想与发展战略,尽早落实公共产品均衡化供给的路径安排,才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真正解决城乡失衡、区域失衡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4.积极宣传、践行科学发展观。倘若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思想汇报中,那学与不学并没有多大差别。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应该积极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及其理论精髓;另一方面,则应该建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如重构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把环境污染与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统筹与社会和谐发展纳入这个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对干部的考核标准,并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赏罚分明的制度。唯有如此,才能让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真正落到实处,科学的理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实践力量!
三、小结
学习与把握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出发才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个理论的现实针对性,才能真正把握其统筹和谐的精神内核,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部门来讲,当前的紧迫任务就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形成制度化的科学发展与考核指标体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良序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参考文献:
[1]汪大海,唐德龙.从“发展主义”到“以人为本”——双重转型背景下中国公共管理的路径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5,(4).
[2]童大焕.中国城乡差距的真实面目[N].东方早报,2008-09-01.欣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突破万元的警示[EB / OL].新农网,http: //www.
xinnong.com/news/20090225/637112.html.
【论科学精神及意义】推荐阅读: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07-01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12-04
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11-04
科学精神的警句08-21
科学精神名言语句11-05
科学家精神作文08-08
关于科学精神的名言警句06-28
雷锋精神内涵及现实意义10-10
科学家要具备哪些精神06-08
具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