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2024-06-09

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共11篇)(共11篇)

1.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一

1.1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维护电网稳定

配网电压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确保居民用电安全稳定,如果电压不稳,则会造成居民在使用电器之时有安全隐患,轻则损坏居民用电设备,重则对居民的人身财产造成伤害;二是能够保证工业生产正常进行,稳定的电压可以确保工业设备正常运转,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如果电压不稳,则可能会使工业设备无法稳定运行,对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2对满足电能输出供应需求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紧张,需求量飞速增高。一旦电能供应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经济就会呈现出发展迟缓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社会的瘫痪。加强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及无功电压管理,对于提高电网的供应质量和输出质量,合理配置电力资源,改善电网输出效率,促进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作用。

1.3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社会环境有重要作用

电力资源作为能源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电力资源的总量是非常丰富的,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便非常紧缺。而且石油等资源已经处于枯竭等边缘,再加上大量的开采和使用,对整个社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电力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不进不仅能够满足社会所需,还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加强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及无功电压管理,能够合理地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解决资源匮乏的难题,对社会环境的保护有积极影响。

2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压管理现状

2.1配网无功电压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电网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力度,增强了配电网架,提高了供电能力,使得在总体上电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依然用电端电压质量的合格率依然不高,主要表现在用电端电压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电压合格率差异很大:一是城区负荷重区的无功电压不能平衡;二是高峰时间短无功盈余不多;三是农村的无功盈余过大[1]。

2.2电容补偿不合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电量的剧增,为了更好地改善低压电网的电压质量,增强配网的稳定和安全,减少用电损耗,所以使用无功补偿来稳定电压。当前无功补偿多为就地电容补偿,一般是指在系统中增加电容来改电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用电使用率。电容补偿可以通过电容在交流电路里将电压维持在较高的平均值,能够很好地改善电压的稳定性;并且对电流负载的`突发启动给予瞬间电流,减轻了对电网的冲击;此外,电容与电感特性相反,能顾起到补偿作用。但是应该明白的是,过度的和过少的电容补偿都会使电容补偿失去原本的作用,甚至会增加电路压力,造成电能的损耗,对于配网的稳定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3重视电压管理,忽视无功管理

许多电站在进行管理上,重点关注的是电压管理工作,配网配变端通过变压器调档等措施提高电压合格率,但是却忽视了无功电压的影响,使得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损耗更大,造成电能浪费,增加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成本。所以,必须重视无功电压的影响作用。

2.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二

关键词: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操作过电压

前言

电力设备内部过电压是指在没有外界因素作用下所出现的过电压情况。导致内部过电压的主要因素有二种, 一种是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绝缘发生老化所引起的;另一种是设备运行时短时间内的电压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从而引起过电压, 使设备发生短路。过电压的发生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究其电力设备内部过电压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电网中所存在的各种非线性储能元件, 由于其能量不能突变, 所以在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时, 这些元件的工作状态也需要进行改变, 这时磁场和电场则会不断的发生转换和振荡, 导致过电压的发生。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对电力设备运行时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控制, 则需要在这些储能元件上下功夫, 消除其所带来的振荡, 从而使内部过电压得以控制。

1 暂态过电压的类型

1.1 接地故障形成的过电压

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 特别是单相接地故障则发生的次数则更为频繁, 当系统电压增大时,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机率也会随之增加。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较为频繁,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 会导致相电压增大, 尽量这时所产生的正常相的过电压不是最高的, 但避雷器在这时也不具备防护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 会根据当时的过电压值来对避雷器灭弧电压进行选择, 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正常相的电压会是最大工作电压的1.1倍, 所以在此电网的灭弧电压也会按此值来进行选取。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避雷器灭弧电压则选取0.8的正常相电压。另外, 对于超高压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 则需要立即切断电流, 同时还要配以重合闸的方法来及时、有效的切断故障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2 负载突变形成的过电压

在另一种情况下也会形成过电压, 即当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临时性故障时, 这时需要将一些较大负荷的供电停止, 这样也会导致电压的升高, 产生内部过电压的情况发生。

(1) 发电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 其磁链是不会发生突变的, 所以其会一直保持足够的输送功率, 而其暂电动势则是不变的, 这样则会出现相对电压升高的情况。

(2) 发动机在运行时其制动系统及调速器本身所固有的惯性会使其保持一定的转速, 而当发生甩负荷时转速则会增加, 从而使电动机的电动势及频率增加。

(3) 一旦甩负荷发生在输电线路长线的末端时, 这时末端的电容效应则会使电压升高, 从而产生过电压的现象发生。

针对于以上情况导致的过电压, 可以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并联电抗器、控制空载线路投切及限制长线路电容效应、在电机侧应加装快速消励磁系统等措施来减少或是避免过电压的发生。

1.3 谐振过电压

系统发生谐振的根本原因为电感、电容元件共同组成的回路在工频或某一频率下发生了共振。可将其分为非线性谐振和线性谐振两种, 线性谐振虽然过电压值很高, 但谐振的条件范围较窄, 即只有在非全相操作或系统故障时才会出现, 如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且其正序、零序阻抗满足时才会发生线性谐振。而非线性谐振是由系统中变压器或互感器等铁磁元件引发的, 且随着外部电压的变化而改变, 若回路中存在电缆、串联补偿电容器等元件且满足ωL>1ωC时才会导致电压升高从而发生铁磁谐振, 且铁磁谐振后会发生电流反向, 容易引发电机反转的事故。

系统发生谐振过电压所持续的时间是与其回路本身特性有关的, 有可能仅持续一段时间亦或是稳定的, 此时谐振过电压对系统的影响不大, 但若其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能引发系统一系列的谐振操作, 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破坏谐振条件, 如增加电阻、减小电抗或采用消谐器等。

2 暂态过电压防护措施

2.1 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

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通常发生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 由于该类系统具有即使发生单相接地也能继续工作两小时的特性, 因此其中的电弧可能多次发生充入, 使线路上的负荷发生多次的重新分配, 导致中性点电压升高, 最终发生过电压。虽然此种过电压的幅值较小, 仅为额定电压的3.5倍, 但由于其持续的时间较长且范围较大, 将对弱绝缘的设备造成严重影响, 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避免。若电网的中性点接入的是消弧线圈, 则此时电感电流补偿了中性点的电容电流, 减小了重燃的次数及过电发生的概率。

2.2 切小电感性电流电压

系统中的空载电动机及变压器即为小电感性负荷, 由于断路器通常按照大电流条件设计灭弧能力, 因此其切断小电流时容易引发电感和电容形成振荡, 此时的对地杂散电容较小, 会导致幅值极高的过电压的出现。由于产生此类过电压的电流较小, 因此常用避雷器进行防治。

2.3 开断电容性电流过电压

电容器所产生的电容性电流, 所产生的位置多发生在电缆和空载线路上, 这主要是由于断路在开民过程中所引起的重燃现象所引起的系统振荡, 从而引发过电压。所以当发生这种过电压时, 需要针对于控制断口电压上升的幅度来进行, 可以在断路器的断口处来进行并联电阻, 从而起到阻止过电压的产生。

3 合空载长线过电压

在电力系统运行时, 对空载线路进行关合操作是比较常进行的, 特别是对于超高压系统, 在进行重合闸操作时所产生过电压, 对系统所造成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 这也是对电网绝缘水平进行衡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当进行重合闸操作时, 当线路有残压时, 这时残压会与电源电压相互叠加而加速振荡的程度, 这是过电压则会达到额定电压的三位。针对此种情况可采用如下措施加以限制: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及时消除线路的残余电压;采用专门的装置加以判断, 在断路器的两相电压最低时完成选相合闸操作;使用磁吹型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作为专门的后备保护。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经济的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电力系统内部发生过电压, 则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严重时可能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电力系统运行时, 并不是所有电网结构中的操作电压都是相同的,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 来对内部所产生的过电压进行有效的分析, 加以区别, 应针对内部的过电压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治理,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朱子述.电力系统过电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1]朱子述.电力系统过电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3.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三

关键词:过电压防护 检测 检修

中图分类号:TM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00-01

众所周知,电能是当前社会中极其优秀的一种二次能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类对电能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大型电站的加速开发和建设迫在眉睫。电力系统其供电是否可靠将直接与国计民生有关,怎样合理地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是电力部门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安全运行高压设备是整个系统得以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而大容量,长距离以及超高压是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电力系统的过电压防护以及电气设备的检测与检修也将成为我们要经常面对的问题。

1 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的必要性

变电站作为枢纽点,它是多条输电线路的交汇点,它同时也是电力系统的枢纽点。变电站的雷电事故通常会使得大面积范围停电的现象出现,因此在进行变电工程设计之前,过电压和保护问题必须被认真研究,造成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有雷电过电压,还有操作过电压和电力系统故障等。

造成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主要原因当中,雷害事故几乎占据50%以上,因此对雷电的研究和防护意义重大。从电力工程方面来讲,有两个方面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一点是雷电放电过程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极高的雷电的过电压,这一点是造成停电事故以及电力系统的绝缘故障的常见的原因,第二点是是雷电造成的极大的电流,会导致炸毁被击物体,导致被击物体燃烧,导体熔断,甚至会通过电动力导致机械损坏。

2 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的方法

在现代的电力系统中,经常被采用防雷保护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避雷针,保护间隙,避雷线以及各种避雷器等其它许多防雷保护装置。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尽量避免雷直击导线,第二点是尽量避免雷击塔顶,第三点是尽量避免雷击闪络与工频电弧间的相互转化,第四点是尽量避免线路的中断供电。

首先,为了有效完成直击雷防护的相关工作,把绝大多数雷电流引入到地中得以释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次直击雷防护措施假如安排妥当,雷击的50%~60%的能量将被释放到大地。其次,考虑到雷电波引发的电力设备的过电压,电涌沿着电源,线路,地网以及接地这条路径入侵。同时电力线以及地线是雷击通道,雷电过电压侵入防护要从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入手。

3 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

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系统的投入以及使用要以不改变和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为前提;二是系统要能够自动地而且连续地监测,并且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存储的工作;三是自检以及报警功能应该是系统必备的功能;四是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适当的检测灵敏度是系统所必备的;五是监测结果应是可靠的,并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以及准确度;六是在线标定自身的监测灵敏度应是系统必备的功能;最后一点,故障诊断的功能也是系统所必备的。

以高压断路器为例,高压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控制电网以及保护电网的作用,所以保障断路器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运行尤其重要。机械方面的问题是高压断路器大多数故障的来源,研究机械故障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高压断路器中存在机械振动信号,而且它是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其中有大量的设备状态信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从振动信号入手,从而实现监测高压断路器的机械状态同时对其进行诊断已经成为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方式。

4 电气设备的检修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基本元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高压电气设备的构成主要包括两大类的材料,金属材料为第一大类;绝缘材料则为另一类,绝缘纸、绝缘油以及层压板等都属于绝缘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损坏的现象更容易在绝缘材料身上出现,很容易发生老化变质的现象而使机电强度显著降低。因而绝缘材料机电性能的好坏往往成为决定整个电气设备寿命的关键所在。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多数故障是绝缘性故障。对于国外来说,美国某地区4.8kV配电系统对1980年-1989年间失效电容器的统计分析指出,其中92%是因绝缘劣化引起失效;日本日新公司对故障变压器统计结果是绝缘故障占45%。引起绝缘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电应力;二是机械力;三是热;四是电场。

目前的维修机制是事故后维修到定期维修再到状态维修,事故后维修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采用,定期维修主要是20世纪60、70年代沿用至今。主要方法为:预防性试验一般在每年春查时进行,参考《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标准,把预试结果与其进行对比,假如出现超标,维修以及停电计划则应该立刻被安排。

我国现行绝缘预防性试验项目的主要内容有:测量绝缘电阻或直流泄漏电流判断是否总体受潮或严重损坏;交流下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d,测到的是真正反映交流下介质损耗大小的特征参数,与绝缘的几何尺寸无关;通过对绝缘油进行物化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判断油浸电力设备的绝缘状况;局部放电试验可以反映电气设备突发性故障及绝缘状况;破坏性试验项目,如交流耐压试验可能引起残余破坏,仅仅在大修后等情况下才进行。

5 结语

本文从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的必要性、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的方法、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电气设备的检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的重要性,同时对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的方法、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电气设备的检修给与了一定的概述。

参考文献

[1]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职业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煤矿供电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2]周扬天,王巨丰.配电变压器大气过电压分析及其防护[J].广西电力,2003,6(5):59-63.

[3]赵智大.高电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65-66.

[4]张幸福,杨新,李玉华.红外检测技術在避雷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新疆电力术,2009(3).

[5]强生泽,杨贵恒,李龙,等.现代通信电源系统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四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结束后,我对于与本课程相关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较感兴趣,因而在本课程的报告中将围绕这方面的内容作相应论述。本报告中主要论述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背景,定义、分类,分析方法这几方面的内容。

1.电压稳定性的研究背景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电力工作者就已经认识到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方面进行研究。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多起由于电力系统失稳导致的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事故,这些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当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严酷事实。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在整个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是发展较慢的一个分支。上世纪40年代,苏联学者马尔柯维奇等人最早注意到电压稳定问题,并提出了电压稳定判据,但直到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这个问题才开始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其原因是当时世界上一些大的电网相继发生了以电压崩溃为特征的电网瓦解重大事故,包括1978年法国电网事故、1983年瑞典电网事故、1987年东京停电事故及1996年美国西部电网的大停电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涉及到发电、输电以及配电在内的整个电力系统。在90年代以前,电压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态电压稳定方面,随着对电压失稳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电压稳定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动态问题,它与电力系统稳态以及系统中各元件的动态特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电压控制、无功补偿与管理、功角(同步)稳定、继电保护和控制中心操作等都将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

电力系统特别是现代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迄今为止,电压稳定性问题从概念到分析方法、从失稳机理解释到相关模型建立还处于发展阶段,各个研究者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对电压稳定的定义和分类、分析方法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下面将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分类和分析方法作简要阐述。2.电压稳定性的定义和分类

电力系统稳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稳定性问题当然也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即从稳定性的观点看,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只有两种状态,稳定或不稳定,但依据系统的失稳特性、扰动大小和时间框架的不同,系统的失稳可能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为识别导致电力系统失稳的主要诱因,以便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简化以及采用恰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分析方法,从而安排合理的运行方式和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规划和优化电网结构,研究人员通常都将电力系统稳定细分为功角稳定、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等不同的类型。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及分类是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基础问题,清晰理解不同类型的稳定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电压稳定性的研究以及电力系统安全规划和运行非常必要。

电力系统的两大国际组织: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气工程分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IEEE PES)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onseil International des Grands RéseauxElectriques,CIGRE),曾分别给出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然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及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失稳的性态更加复杂。暂态稳定曾是早期电力系统稳定的主要问题,随着电网互联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控制手段的不断应用以及运行负荷水平越来越重,电压失稳、频率失稳和振荡失稳成为电力系统失稳的更常见现象。IEEE PES和CIGRE以前给出的定义已不完全准确,其分类也难以完全包含现在所有实际发生的电力系统失稳现象。深入理解电力系统不同稳定类型的定义、区分不同类型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理清国内外定义的区别和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电压稳定性的定义

电压稳定性的研究工作虽然己经持续了很多年,但对于电压稳定的确切定义,目前在国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下面就给出几种有影响力的定义。

Charles Concordia将电压稳定定义为:电力系统在合适的无功支持下维持负荷点电压在规定范围内的能力。它使得负荷导纳增加时,负荷功率也增加,功率和电压都是可控的。电压不稳定表示为负荷导纳增加时,负荷电压降低很多以致负荷功率降低或至少不增。C.W Taylor将电压失稳定义为:电压稳定的丧失,导致电压逐步衰减的过程。而电压崩溃则为:故障或扰动后的节点电压值已超出了可按受的范围。

P.Kunder给出的电压稳定性定义为: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或经受扰动后维持所有节点电压为可接受值的能力。电压失稳指:扰动引起的持续且不可控制的电压下降过程。电压崩溃则是指:伴随着电压失稳的一系列事件导致系统的部分电压低到不可接受的过程。

CIGRETF38.02.10在1993年的报告中指出:电压稳定性是整个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子集。一个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状态下是小扰动电压稳定的,只要任何小扰动之后,负荷附近的电压等于或接近于扰动前的值。一个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下遭受一个扰动后是电压稳定的,只要扰动后负荷附近的电压达到扰动后的一个稳定的平衡点值。而电压崩溃是由电压不稳定(也可能是角度不稳定)导致系统的相当大一部分负荷点电压很低的系统失稳过程。一个电力系统在给定的运行状态下,遭受一个给定的扰动而经受电压崩溃,只要扰动后负荷点附近的电压低于可接受的限制值。

根据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 755-2001)给出的定义,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崩溃的能力。

从以上几种定义,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电压稳定性实际上是电力系统中的电能量在传输中保持平衡的一种反映,电压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压稳定性也是表征电能这一商品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指标之一,而且,电压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运行中状态都有紧密的关系,电力系统的任何子系统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电压稳定性的改变,换句话说,电压稳定性是判断整个电力系统是否正常、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2.2 电压稳定性的分类

文献中可以见到的与电压稳定有关的术语主要有:静态电压稳定;暂态电压稳定;动态电压稳定;中长期电压稳定等,对它们的含义和所包含的范围,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关于电压稳定/失稳的分类,目前主要根据研究时间范畴、扰动大小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对电压稳定/失稳进行相关分类。根据研究的时间范畴,将电压稳定分为暂态电压稳定、中期电压稳定和长期电压稳定:暂态电压稳定的时间范围为0-105,主要研究感应电动机和HVDC的快速负荷恢复特性引起的电压失稳,特别是短路后电动机由于加速引起的失稳或由于网络弱联系引起的异步机失步的电压失稳问题。中期电压稳定(又称扰动后或暂态后电压稳定)的时间范畴为1-5min,包括OLTC、电压调节器及发电机最大电流限制的作用。长期电压稳定的时间范畴为20-30min,其主要相关的因素为输电线过负荷时间极限、负荷恢复特性的作用、各种控制措施(如:甩负荷)等。

根据扰动大小的不同,参照功角稳定分类,P.Kunder和C.W Taylor将电压稳定分为小扰动电压稳定和大扰动电压稳定。小扰动电压稳定性指小扰动(如负荷的缓慢变化、传输线参数发生小的变化)之后系统控制电压的能力。小扰动电压稳定性可以用静态方法(在给定运行点系统动态方程线性化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大扰动电压稳定性关心的是大扰动(如系统故障、失去负荷、失去发电机等)之后系统控制电压的能力。确定这种稳定形式需要检验一个充分长的时间周期内系统的动态行为,以便能捕捉到发电机磁场电流限制器等设备的相互作用。大扰动电压稳定性可以用包含合适模型的非线性时域仿真来研究。

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有些学者将电压稳定向题分为三类,即静态电压失稳、动态电压失稳和暂态电压失稳。

静态电压失稳是指负荷的缓慢增加导致负荷端母线电压缓慢地下降,在达到电力系统承受负荷增加能力的临界值时导致的电压失稳,在电压突然下降之前的整个过程中发电机转子角度及母线电压相角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动态电压失稳是指系统发生故障后,为保证其功角暂态稳定及维持系统频率,除进行了网络操作外,也可能进行切机、切负荷等操作,由于系统结构变很脆弱或全系统(或局部)由于支持负荷的能力变弱,缓慢的负荷恢复过程导致的电压失稳。

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其他类型的大扰动后,伴随系统处理事故的过程中发电机之间的相对摇摆,某些负荷母线电压发生不可逆转的突然下降的失稳过程,而此时系统发电机间的相对摇摆可能并未超出使电力系统角度失稳的程度。另外,还有学者给出了电压稳定性的参考分类方法。他将电压稳定问题分为如下四类:(1)动态稳定: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计及元件动态及调节器的动态作用,判别系统在小扰动下的电压稳定性。(2)静态稳定:对动态系统作进一步简化,即假定发电机在理想的调节下(如励磁调节器的作用,用暂态电势后的不变电势表示),负荷用静态电压特性表示,从而使系统可以用代数方程描述时,判断系统在平衡点处的电压稳定性。研究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主要作用是确定系统正常运行和事故后运行方式下的电压静稳定储备情况。(3)暂态稳定:系统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计及元件的动态特性及调节器的动态作用,暂态稳定可以用来判别系统在大扰动下的电压稳定性。(4)电压崩溃:系统在遭受扰动(大干扰或小扰动)作用下,系统内无功功率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依靠调节器和控制器的作用,仍不能使的功率平衡得到恢复,从而导致局部或者整个系统中各节点电压急剧下降的物理过程。

CIGRE 38研究委员会和IEEE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委员会联合组成的工作组在2004年5月完成了一份报告中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根据电力系统失稳的物理特性、受扰动的大小以及研究稳定问题必须考虑的设备、过程和时间框架,这份研究报告将电力系统稳定分为功角稳定、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三大类以及众多子类,所给出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电压稳定性分类

2.3 对电压稳定性定义和分类的评述

关于正确区分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问题,IEEE/CIGRE 给出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定和分类报告给出了如下的解释: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的区别并不是基于有功功率/功角和无功功率/电压幅值之间的弱耦合关系。事实上,对于重负荷状态下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功角和无功功率/电压幅值之间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都受到扰动前有功和无功潮流的影响。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稳定应当根据失稳发生时的系统主导变量类型来确定。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定义的理解一般没有太大的偏差。但对电压稳定分类的理解在学术界却存在较大的分歧,在北美的有关文献中,动态电压稳定的概念等同于小干扰电压稳定,指存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特别是发电机励磁控制)的电压稳定性,以此与经典的没有励磁控制的静态稳定相区别;在欧洲的有关文献中,动态电压稳定常被用来指暂态电压稳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者以为“暂态电压稳定”在现有的文献中具有大扰动和短期限的确切语义,因而应当可以继续使用。在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 755-2001从数学计算方法和稳定预测的角度,将电压稳定分为静态电压稳定和大干扰电压稳定。对于大干扰电压稳定,既可以是由于快速动态负荷、HVDC 等引起的快速短期电压失稳,也可以是由慢动态设备如有载调压、恒温负荷和发电机励磁电流限制等引起的长过程电压失稳。因而,我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关于大干扰电压稳定的分类IEEE/CIGRE的大干扰电压稳定分类是一致的。而我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对于静态电压稳定的分类则与IEEE/CIGRE的小干扰电压稳定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实,人们对电压稳定分类认识的不统一,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对电压稳定性研究的不成熟性。

3.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静态电压稳定、动态电压稳定及时域仿真。

3.1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3.1.1 灵敏度分析法

灵敏度分析法是以潮流方程为基础,从定性物理概念出发,利用系统中某些变量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在某种扰动下系统变量对扰动量的灵敏度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的一种分析方法。灵敏度方法将灵敏度系数定义为系统状态变量对控制变量的导数,灵敏度系数变大时,系统趋向于不稳定;在灵敏度系数趋于无穷大时,系统将发生电压崩溃。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可采用不同的状态变量,如需要监视电压,则可以采用电压灵敏度系数判据。在使用灵敏度法时,一般将控制变量取为负荷的变化量,通常将电压崩溃点定义为负荷的极限点。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灵敏度分析法只需少量的额外计算,便能得到所需要的灵敏度指标信息。由于该方法物理概念明确,计算方便,易于实现,因而在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灵敏度法常用来判断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确定系统的薄弱母线及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有效安装位置等。3.1.2 潮流多解法

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是一组二阶非线性方程,因而可能存在多个潮流解,理论上讲,对于一个N节点电力系统,系统的潮流方程组最多可能有 2n-1个解,并且这些解都是成对出现的。关于潮流多解数值计算的最初研究工作并不是始于电压稳定问题,而是产生于应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判断功角暂态稳定性,直接法中一个重要的计算是确定与故障有关的临界不稳定平衡点的电力系统势能,因此除了正常条件下的潮流解外,还必须求出不稳定平衡点。通过电力系统潮流的多解性研究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其中之一就是潮流方程解的个数随负荷水平的增加而成对减少,当系统的负荷增加到临近静态稳定极限时,潮流方程只存在两个解,这时潮流雅克比矩阵也接近于奇异,邻近的两个解关于奇异点对称,其中一个为正常高电压解,另一个为低电压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两个潮流解对应的潮流雅克比矩阵行列式值的符号、电压无功控制灵敏度的符号、网络存储能量对频率变化灵敏度的符号正好相反,故而证明低电压解是不稳定解。当系统所能传送的功率到达极限时,这一对潮流解融合成一个解,此位置对应于PV曲线的鼻尖点,该处的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奇异,系统到达电压稳定极限状态。在重负荷情况下,如果某种干扰使系统由高电压解转移到低电压解,则电压失稳将会发生。该方法将潮流方程解的存在性与静态电压稳定性联系起来,通过研究潮流方程解的情况来判断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用潮流多解法也能近似计算出最近的电压崩溃点。3.1.3 最大功率法

最大功率法将电力网络向负荷母线输送功率的极限运行状态作为静态电压稳定的极限运行状态,这种方法认为,当负荷的需求超过电力网络的极限传输功率时,系统将失去电压稳定。最大功率法常将节点有功功率最大值、无功功率最大值、或总负荷量最大值作为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实际上,这类方法就是基于PV或QV曲线定义电压稳定的方法,它们往往将电网中的某节点或母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潮流计算,确定其 PV 或 QV 特性曲线,并根据无功储备准则或电压储备准则,确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其最大功率对应于曲线的顶点。最大功率法在本质上与其他许多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不同的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最大功率点。3.1.4 奇异值分解法

从物理概念上讲,电压稳定临界点是指系统到达最大功率传输的点,而从数学概念上讲,电压稳定临界点对应于系统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奇异的点。当系统的负荷接近其极限状态时,潮流雅可比矩阵接近奇异,因此,可以用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的最小奇异值反映雅可比矩阵奇异的程度,用作电压稳定性的衡量指标,反映当前工作状态接近临界状态的程度,并研究静态电压稳定问题。随着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电压最易失稳模式可能随之改变,因此,必须计算出一定数目的最小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特征值分析法就是通过计算降阶的潮流雅克比矩阵的少量最小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来识别系统的电压稳定情况,进行优化调控,从而增强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的一种方法。特征值分析法、模式分析法以及奇异值分析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它们都是通过分析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揭示某些系统特征、识别系统失稳模式,由于电压和无功的强相关性,这些方法往往可以通过分析降阶雅可比矩阵来突出重点。为了进一步发挥特征值分析法、奇异值分析法的作用,研究人员提出使用特征值和奇异值对系统变量的一、二阶灵敏度的计算方法,这在电压稳定裕度的近似计算、故障选择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3.1.5 崩溃点法

崩溃点法也称为直接法,是一种较好的能直接计算电压稳定临界点的方法。该方法用非线性方程组描述电压稳定临界点的特性,并从数学上保证该方程组在临界点处可解,通过解方程组得到电压稳定极限值。使用崩溃点法的好处是可以得到与潮流方程雅克比矩阵零特征值对应的左右特征向量这一副产品。这些特征向量在识别电压稳定的薄弱位置和确定有效的控制行为,以避免电压崩溃是非常有用的。

上述几种方法都是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较多采用的方法,其共同点是基于潮流方程或经过修改的潮流方程,在当前运行点处线性化后进行分析计算,本质上都把电力网络的潮流极限作为静态电压稳定的临界点,所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求取临界点的方法以及使用极限运行状态下的不同特征作为电压崩溃的判据。

3.2 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3.2.1 小扰动分析法

小扰动分析是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一般性方法,同样适用于电压稳定分析。小扰动电压稳定实际上是一种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渐近稳定,它可以计及与电压稳定问题有关的各元件的动态,其实质在于将所考虑的动态元件的微分方程在运行点处线性化,通过分析状态方程特征矩阵的特征根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各元件的作用。许多文献在电压稳定研究中考虑了发电机及励磁系统、OLTC、无功补偿设备及负荷的动态。

3.2.2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分析法

高阶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可以用与系统参数有关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组描述,如式(1)所示:

(1)

式中: f 代表系统,如发电机、励磁器、负荷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g为系统的潮流方程;X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如发电机电势、转子变量、励磁调节器变量等;Y为除状态变量以外的其他变量,如母线电压的大小和角度;参数p为系统参(系统拓扑结构、电感、电容、变比等参数)和操作参数(如负荷功率、发电量等)。

对于每一组确定的系统参数值p,系统的平衡点X*是式(2)的解。

*ìïf(X,Y,p)=0(2)í*ïîg(X,Y,p)=0系统在该平衡点的稳定性由式(1)在平衡点的展开式决定。

(3)

对于系统的结构性稳定问题,有三种分岔点,分别是:(1)鞍结分岔SNB:在这个分岔点上,两个平衡点重合然后消失,此时雅可比矩阵有一个零特征值。(2)Hopf分岔:在该分岔点上,雅可比矩阵的一对共轭复特征值穿过虚轴。(3)奇异诱导分岔SIB:在该分岔点上,gy奇异。3.2.3 使用本地测量数据的分析法

前面所讨论的方法都是属于全电网集中控制的方法,需要获得系统中所有节点的数据。由于任何集中控制的方法都会遇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近年来,一些使用局部直接测量量进行电压稳定分析的方法也得到了较多重视。可以利用单个节点的本地测量数据(母线电压和负荷电流)进行电压稳定性分析,它将与该节点相连的外部系统进行戴维南等效,由多次测量得到的本地数据通过曲线拟合求出外部戴维南等效电路,通过比较节点电压与戴维南等效电源电压的大小来判别电压稳定性。在考虑恒功率负荷时,发生电压崩溃的条件为节点电压在戴维南等效电压方向上的投影为电源等效电压的一半;在采用ZIP负荷模型时,电压失稳的条件为PV曲线与负荷曲线相切。

电压稳定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动态问题,系统中的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OLTC、无功补偿设备等元件和负荷的动态特性对电压稳定都有重要影响。因而只有计及了这些因素的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才能准确反映系统的电压稳定状况。采用小扰动分析法进行研究时,由于电压稳定问题考虑的时间范围很大,从几秒钟至几十分钟,几乎涉及电力系统中所有机电和动力设备的动态,这给完全意义下的小扰动分析造成了困难。由于电力系统本质上是非线性动力系统,随着非线性科学理论研究的进展,研究人员逐步把能分析非线性作用的新方法引入电压稳定研究中,如中心流形理论、分岔理论和混沌理论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分岔理论。当前的研究一般局限于低维、简单模型系统和周期性小扰动,并引入了很多假设。分岔理论在电压稳定中的进一步应用有待更多研究人员的努力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新突破。基于本地测量数据进行电压稳定分析的方法,间接考虑了元件的动态特性,同时这些方法足够简单因而可以方便地实际应用。不过它们的使用范围有限,只能用于单个节点或母线上,在实际应用中可作为集中控制方案的补充。

姓名:于炎娟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报告

5.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五

供电电压质量监测分为A、B、C、D四类监测点。并应随负荷及客户数量变化增减相应类别电压监测点数量。

1)A类——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的20kV、10(6)kV各段母线电压。2)B类——35千伏专线供电用户和110千伏以上供电用户应当设置电压监测点。

3)C类——35千伏非专线供电客户或者66千伏供电用户、10(6、20)千伏供电用户,每10000千瓦负荷(本单位C类用户平均负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设置1个以上电压监测点,所选用户应当包括对供电质量有较高要求的重要用户和变电站10(6、20)千伏母线所带具有代表性线路的末端用户。

4)D类——380/220V低压供电用户每百台配电变压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设置1个以上电压监测点,所选用户应当是重要电力用户和低压配电网的首末两端用户。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按照供电可靠性用户定义进行划分。2 电压监测点设置说明: 1)A类:电压监测点应安装在变电站中控室内能取到10千伏母线PT电压的屏柜内。2)B类:电压监测点必须设置在35千伏专线供电用户侧和110千伏以上供电用户侧。

3)C类是指10(6、20)千伏供电用户即专用配变用户,电压监测点必须设置在10kV配网线路末端专用配变高压侧处。

4)D类是指380/220V低压供电用户即公变的居民用户,电压监测点应设置在重要电力用户和低压配电网的首末两端,首端电压监测点可设置在公用配变的低压侧,末端电压监测点应设置在居民用户电表前。

年的总电量5)本单位C类用户平均负荷= 本单位所有专用配变去8760小时

6)C类电压监测点数量>

本单位C类用户平均负荷10000本单位公用配变总数27)D类电压监测点数量=

6.电力《安规》考试卷 篇六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的命令执行,严禁约时停送电。()

6、工作人员进入SF6配电装置室,必须先通风10MIN,并用检测仪测量SF6气体含量。()

7、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

1、电气设备上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气设备分为_____ 和____________为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____________为低压。

3、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近故障点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必须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架构时,应。

4、操作票应用填写,票面 应,不得。

5、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工作票上所到的工作地点以__________________为限。

6、使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时,火焰与带电部分的距离:电压在 10KV及以下者,不得小于,电压在10KV及以上者不 的小于。

7、装卸高压保险,应,必要时使用 并站在绝缘垫台上。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专责监护人可以兼做其他工作。()

2、工作许可人认为在必要时可以擅自改变安全措施。()

3、检修15M长的母线装设一组接地线即可。()

4、在工作地点应悬挂“在此工作”标示牌。()

5、线路的停送电均应按值班调度员或有关单位书面指定的人员

()

8、高压试验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填写第二种工作票。()

9、进电缆井前,应排除井内浊气。电缆井内工作,应戴安全帽并做好防火、防水及防高空落物等措施。()

10、有带电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并使用干式灭火器、CO2灭火器等灭火。()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

3、停电拉闸的操作顺序?

4、画出下浦变一次接线图?

3、工作许可人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做什么?

7.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七

一、大气过电压放电过程

雷云对大地的放电过程首先是由云端先发出一个不太明亮而跳跃式向大地前进的通路开始, 即预放电, 这种预放电叫作阶段式先驱放电。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它的平均速度是100~1000km/s。每跳跃前进约50m就要停顿约30~90μs, 然后再继续前进。当先驱放电的通路到达大地时, 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主放电阶段才开始。主放电是从大地开始向云端发展的极明亮的放电通路, 它的速度约为光速的1/5~1/3, 即6000~100000km/s。随着它的向上发展, 其亮度也逐渐降低, 一到云端, 主放电就完成了。主放电以后有发光微弱的“余光”。余光虽然发光微弱, 但时间较长, 可达0.03~0.15s, “余光”过后, 就结束了整个脉冲放电过程。资料表明, 大约有50%的雷云放电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 平均每次约有3~4个脉冲, 最多时出现几十个脉冲, 但它的先驱放电不是以跳跃的方式向前发展, 而是连续的, 其余过程与第一次放电的过程没有区别, 在主放电阶段, 会产生很大的雷电流 (如图1所示) , 这个很大的雷电流是在电气设备上产生危险的过电压的根源。

二、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大气过电压的危害与防范

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 需要对很多问题进行防范, 因为超高压电力工作环境, 受到高电压的影响, 非常容易产生的安全事故, 而其中最需要防范的是大气过电压, 其产生的危害非常严重,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预先的防范, 尽最大程度降低发生大气过电压安全事故的概率, 其产生的具体危害与防范措施笔者总结如下:

1危害

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产生的大气过电压其危害行非常大, 正常情况下, 如果雷电击中人或者动物,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雷电会产生非常强大的电流, 即使没有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 其产生的电压也足够致人或者动物产生麻痹甚至是死亡。在没有超高压电力系统状态下, 其产生的危害如此巨大, 如果在这种状态下, 其产生的后果将不可估量。雷电本身的破坏性就非常强, 其产生的破坏效应主要是属于热类型, 这种破坏效应一旦接触到已经在燃烧的物质, 非常容易出现灾情。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 如果在运行状态下被雷击中, 其运行中各个设备都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甚至有些设备无法再进行使用, 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电机、断路器等设备, 除此之外, 还会使导线烧断, 电线杆被击中倒杆等, 一旦发生这些事故, 将造成大面积的长时间的停电, 将产生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做好大气过电压的防措, 对超高压力系统来说异常重要。

2防范措施

(1) 选择安装避雷设备, 通常情况下, 都要求避雷设备接地, 这样当发生雷击事故时, 可以将电流通过避雷设备流通到地下, 因而不会产生严重的事故。避雷设备通常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避雷线, 另一种是避雷器, 这两个设备可以同时使用, 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来使用。在安装避雷设备的同时, 还需要注意改善接地装置, 使电流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地下, 与此同时, 还需要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 将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大气过电压的情况都消除在准备阶段中。

(2) 如果是变电站等场所, 其采取的主要措施依然是安装设备避雷设备, 只是这些避雷设备不需要接地, 其可以选择避雷针, 也可以选择避雷线。无论选择哪种避雷设备, 都能够起到预防大气过电压的效果。变电站电等场所非常容易被雷电波侵入, 为了避免其侵入, 需要做好母线工作, 通常情况下, 都需要安全避雷器, 但是对避雷器的要求比较严格, 只能选择阀型或者是金属氧化物类型, 并且在母线进线段做好防护措施, 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做好各项设备的绝缘工作。

(3) 如果是直配旋转机电机类型的设备, 其在做好进线保护的同时, 还需要将安装相应的避雷装置, 该装置的性能必须达到标准, 这样才能完全保证电机处于主绝缘的状态中。做好上述的防护工作之后, 还需要匝间以及中性点的避雷问题, 通常情况下, 在匝间安装电容器避雷器, 而在中性点位置上安装中性点避雷器, 进而这两个位置的绝缘效果, 以此保证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 直配旋转电机不会受到大气过电压的侵袭。

(4) 配电网则对大气过电压的防范要求更加严格, 除了在必要的位置上安装相应的避雷器之外, 还需要注重线路的绝缘性, 有些超高压电力系统中, 也会选择放电间隙作为避雷的措施。通常情况下, 对配电网的防护还可以使用自动重合闸的方法, 这样就能够大大降低去断线事故的发生, 其带来的停电事故也会少见。

(5) 制定防范管理制度, 将各个防范措施都要落到实处, 需要对所有在超高压电力系统有关的从业进行培训, 使其明显大气过电压的危害, 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设定大气过电压安全责任人, 一旦出现事故进行问责, 所有的避雷设备都要需要按时定期检查, 保证每一个避雷的设备的工作性能都完好, 没有缺陷。

结语

综上所述, 可知对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大气过电压的防范进行浅析非常关键, 因为大气过电压却产生的危害非常大, 对其进行浅析能够起到借鉴作用。超高压电力系统一旦发生大气过电压的现象, 势必会出现大面积的长时间停电的现象, 这对人们的生活来说及其的不便。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过电压产生的条件, 其次概述了大气过电压的危害;最后探讨了其具体的防范措施, 希望为超高压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超高压电力系统,大气过电压,防范

参考文献

[1]吴晓儒.智能化电源的过电压检测与防护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2]周凯.配电网过电压实时自动记录装置的原理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03.

8.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八

关键词智能建筑;配电系统;防雷;过电压保护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193-01

智能建筑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的现代化建筑,建筑物内微电子设备采用最新的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这些微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程度低,对过压耐受能力差的致命弱点,一旦遭雷电干扰,轻则造成系统运行失灵,重则造成永久性损坏。雷电电磁脉冲已进入新的防雷理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作为标准推荐各国使用。我国于94年制定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也首次把防雷电波侵入地措施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

1智能建筑配电系统雷害的成因分析

1)直击雷过电压。当雷云电荷(负屯荷)与大地之间的局部电场强度超过空气游离场强时开始先导放电;当先导放电通道不断向地面方向发展时,由于地面上凸起物处感应有相当的正电荷,就会开始主放电,产生几十甚至上百干安的雷电冲击电流。

建筑物被雷击中时,将造成建筑物损坏及人员伤亡,因为雷电冲击电流具有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冲击电流流过被击物体时形成幅值很高的电磁脉冲冲击电压波,使设备绝缘破坏;冲击电流的电动力作用,使被擊物体炸裂;冲击电流使导线等金属物体温度突然升高,以至熔断破坏。

2)感应雷过电压。当雷击线路附近物体时,由于静电感应,靠近先导通道的导线上会积聚许多正电荷,主放电过程中,相应电场强度迅速减弱以致消失,导线上的正电荷脱离电场束缚成为自由电荷,沿导线向两侧运动,形成幅值很高的感应雷过电压。一般距离雷击中心1.5-2km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如高电位引入,在其周围形成强大的变化的电脉冲磁场,处在这种磁场中的导体会通过感应,形成暂态过电压,并以流动波的形式沿线路传播,侵袭配电系统中的微电子设备。

3)雷电侵入波过电压。雷电袭击远离建筑物的架空线、各种金属管道等,在线路、管道上产生高电位、大电流的雷电冲击波沿着这些导体侵入建筑物内,称为雷电侵入波。对这种过电压,配电系统中采用避雷器加以保护,但其主要是保护变压器等配电设备。因为避雷器的动作残压相对微电子的耐压要高出许多,不能完全消除雷电引起的哲态过电压,一部分较低幅值的过电压对微电子设备存在较大的威胁。

2智能建筑配电系统的防雷电过电压保护

1)配电变压掇的过电压保护。为防止感应雷过电压波沿线路侵入损坏变压器的绝缘,在靠近变压器处装设避雷器,如下图所示。

配电变压器的防雷接地示意图

由于10kv高电压配电线路绝缘水平较低,所以不仅高压侧应装设有避雷器,低压侧每相也必须装设有避雷器,而以往的设计低压侧一般均未装设避雷器。高、低压两侧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变压器金属外壳以及低压侧中心点连在一起后再接地——四点联合接地。但是低压侧加装的低压避雷器仅仅限制了出现在低压绕组两端的过电压值,残压较微电子设备耐压高,并不能解决沿低压线路侵入建筑物内的过电压波,所以进入建筑物内的低压电源线路引入或引出的总配电箱处还必须加装残压较低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来限制雷击线路来波和感应过电压来波。

2)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的目的是减少各种金属部件和各种系统之间的电位差,以便防止配电线路的短路,过载,特别是接地故障而引发的电气火灾、爆炸和生命危险。大楼电气安全的等电位联结与其他防雷接地装置的距离达不到2m时,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即同防雷等电位连成一体。等电位联结特大楼内各种导电体,设备等与大楼的防雷接地系统相连接,形成电气上连续整体。目的在于消除不同暂态过电压区域之间所形成的暂态电位差,使之彼此之间等电位,并尽量维持在地电位水平。

3)屏蔽措施。屏蔽措施可以减少雷电电磁脉冲干扰的感应效应和防止空中闪电时的电磁波。屏蔽主要有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及电磁屏蔽等。电磁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接地的空腔导体可以隔离内、外电场的影响。不带电的空腔导体内电场强度为零,将其置于静电场中,电力线将终止于导体表面而不能进入内腔。空腔导体和腔内电势处处相等,即电场屏蔽。

用一定厚度的铁磁材料做成的外壳置于外磁场中,由于磁力线很少穿入壳内,可使壳内设备很少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即磁屏蔽。雷电磁屏蔽是用一定厚度的导电材料做成屏蔽壳体,放在外界交变的电磁场中,由于进入导电媒体的交变电磁场将产生感应电流,消耗了能量,导致电磁场在介质中按指数规律衰减,而很难深入到壳体内部,从而有效防护了电磁脉冲的能量传播。

3配电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保护器的选用

当采用了上述各种防过电压措施,特别是为防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加强了等电位联结、屏蔽、分流及接地后仍达不到微电子设备的保护要求时,就应该在电源系统、信号系统、接地系统及天线及馈线系统加装多级过电压保护器。

浪涌过电压保护器SPD的装置应遵循分级保护的原则。对大楼应由外至内,即从总配电箱到设备前端配电箱要分级保护。从粗保护到精细保护。在大楼内变配所配电变压器出线,低压配电柜进线侧设置大容量的SPD,因为要躲过配电变压器高低压绕组尖锋电流;在配电线路中,设置中等容量的SPD;在终端就地信息系统设备配电箱处设置小容量的SPD。

电源进线处的SPD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低水平的保护,它对抑制出现在信息系统机房设备面临的内部浪涌电流不起作用。分配电箱及终端设备配电箱内的SPD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具有外部浪涌后各智能建筑将不断兴建,而且智能化水平将越来越高,建筑内微电子设备的规模必将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其配电系统的防雷电过电压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外部防雷措施,还要有内部防雷措施,而且内部和外部防雷装置应作为一个防雷系统统一规划考虑,应整体考虑功能、分流影响、等电位布置、屏蔽作用、合理布线、加装过电压保护器等诸多重要因素,对所有可能引入感应雷电过电压的电气系统的各个路径,采用有效的过电压保护措施,满足信息时代网络及计算机等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9.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九

课程编号 003023 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 马士英 教研室主任签名 课程名称(含档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B卷)专业层次(本、专)本科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考试方式(开、闭卷)闭卷

一、判断题(下述说法是否正确,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后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电力系统总是处于暂态过程之中。

()

2、无限大电源的频率保持不变,而电压却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负荷越大,电源的端电压越低。

()

3、不管同步发电机的类型如何,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之间互感系数都是变化的。

()

4、对称分量法只能用于线性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

5、派克变换前后,发电机气隙中的磁场保持不变。

()

6、具有架空地线的输电线路,架空地线的导电性能越强,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越大。()

7、不对称短路时,发电机机端的零序电压最高。

()

8、同步发电机转子的惯性时间常数TJ反映了转子惯性的大小。

()

9、短路计算时的计算电抗是以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为基准的电抗标幺值。

()

10、切除部分负荷是在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有被破坏的危机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三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出现在()。

A、短路发生后约半个周期时;

B、短路发生瞬间;

C、短路发生后约1/4周期时。

2、利用对称分量法分析计算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时,应选()相作为分析计算的基本相。A、故障相;

B、特殊相;

C、A相。

3、关于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中的各种电流分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短路电流中除正序分量外,其它分量都将逐渐衰减到零;

B、短路电流中除非周期分量将逐渐衰减到零外,其它电流分量都不会衰减;

C、短路电流中除非周期分量将逐渐衰减到零外,其它电流分量都将从短路瞬间的起始值衰减到其稳态值。

4、不管电力系统发生什么类型的不对称短路,短路电流中一定存在()。

A、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

B、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

C、零序分量。

5、在简单电力系统中,如某点的三序阻抗Z1Z2Z0,则在该地点发生不同类型短路故障时,按对发电机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影响从大到小排序,应为()。

A、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 B、三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 C、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单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

共3页第1页

6、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变压器高压侧母线上短路时,短路电流冲击系数应取()。A、2;

B、1.8;

C、1.9。

7、电力系统在事故后运行方式下,对并列运行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P(%)的要求是()。A、KP(%)>30;

B、KP(%)≧15~20;

C、KP(%)≧10。

8、下述各组中,完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的一组是()。A、装设有载调压变压器、线路装设重合闸装置、快速切除线路故障; B、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线路装设重合闸装置、快速切除线路故障; C、线路两端并联电抗器、快速切除线路故障、线路装设重合闸装置。

9、对于三相三柱式变压器,其正序参数、负序参数和零序参数的关系是()。

A、正序参数、负序参数和零序参数均相同;

B、正序参数与负序参数相同,与零序参数不同;

C、正序参数、负序参数、零序参数各不相同。

10、分析计算电力系统并列运行静态稳定性的小干扰法和分析计算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的分段计算法,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为了求()。

A、t曲线;

B、Pt曲线;

C、故障切除极限时间。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写出正序增广网络中,短路点串入的附加阻抗X在各种金属性短路故障情况下的表达式。

2、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静态稳定性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具体措施有那些?(具体要求写出4种以上)

3、简单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暂态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4、写出电力系统中f点发生B相金属性接地的边界条件方程,并画出其复合序网。

5、采用重合闸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以下图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中f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为例,作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四、作图题(9分)

画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f点发生金属性接地短路时的零序等值电路。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用单位电流法计算下图所示网络中各电源与短路点之间的转移阻抗。(图中各元件参数为标幺值)

共3页第2页

2、系统接线如下图所示,设在一回线路始端突然发生三相短路,已知原动机机械功率PT1.5,双回线运行时系统的功角特性为PI3sin,切除一回线路后系统的功角特性为PIII2sin。试求极限切除角c.m?(15分)

共3页第3页 长沙理工大学标准答案纸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专业、班级:电力本科

一、判断题(下述说法是否正确,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后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电力系统总是处于暂态过程之中。

(√)

2、无限大电源的频率保持不变,而电压却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负荷越大,电源的端电压越低。

(×)

3、不管同步发电机的类型如何,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之间互感系数都是变化的。

(√)

4、对称分量法只能用于线性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

5、派克变换前后,发电机气隙中的磁场保持不变。

(√)

6、具有架空地线的输电线路,架空地线的导电性能越强,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越大。(×)

7、不对称短路时,发电机机端的零序电压最高。

(×)

8、同步发电机转子的惯性时间常数TJ反映了转子惯性的大小。

(√)

9、短路计算时的计算电抗是以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为基准的电抗标幺值。

(√)

10、切除部分负荷是在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有被破坏的危机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三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A;

2、B;

3、C;

4、B;

5、B;

6、B;

7、C;

8、B;

9、B;

10、A。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写出正序增广网络中,短路点串入的附加阻抗X在各种金属性短路故障情况下的表达式。答:

三相短路:X=0;单相接地短路:XX(2)X(0);两相短路:XX(2);两相短路接地:XX(2)X(0)X(2)X(0)。(答对一项得1分,全部答对得5分)

2、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静态稳定性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具体措施有那些?(具体要求写出4种以上)

答:

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静态稳定性的根本措施是缩短“电气距离”。具体的措施有:

1)采用分裂导线

2)线路串联电力电容器;

3)采用先进的励磁调节装置;

4)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

5)改善系统结构和选择适当的系统运行方式;(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4项以上得5分)

3、简单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暂态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共4页第1页 答:

简单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暂态稳定的条件是受扰运动中加速面积小于最大减速面积。

4、写出电力系统中f点发生B相金属性接地的边界条件方程,并画出其复合序网。答:

1)电力系统中f点发生B相金属性接地的边界条件方程为:

Ufb(1)Ufb(2)Ufb(0)0、Ifb(1)Ifb(2)Ifb(0)(2分)

2)复合序网如下:

(3分)

5、采用重合闸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以下图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中f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为例,作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

正常运行、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线路切除后和重合闸成功后发电机的功角特性分别如下图中曲线I、II、III和Ⅳ所示。无重合闸时的情况如图A;有重合闸时的情况如图B。

(4分)

由图可以看到有重合闸与无重合闸相比最大减速面积增大了Sfghh,根据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条件可知,采用重合闸装置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

(1分)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用单位电流法计算下图所示网络中各电源与短路点之间的转移阻抗。(图中各元件参数为标幺值)

共4页第2页 解:

在下图中设电流I11,则

UUabUaj1、I2

2、I4I1I2

3、UbUaI4j1j1j3j4、I38j0.5j0.5II

11、EUIj0.5j4j5.5j9.5 If34fbf由此可得:

x1fEfI1j9.51j9.5、x2fEfI2j9.52j4.75、x3fEfI3j9.58j1.1875

2、系统接线如下图所示,设在一回线路始端突然发生三相短路,已知原动机机械功率PT1.5,双回线运行时系统的功角特性为PI3sin,切除一回线路后系统的功角特性为PIII2sin。试求极限切除角c.m?(15分)

解:

作出正常运行、故障时和故障线路切除后的功角特性曲线如下:

(4分)

由正常运行状态求得:0sin1P0PI.Msin1PTPI.Msin11.533000.5233(弧度)(3分)

共4页第3页 根据故障切除后的功角特性曲线可得:

h1800sin1PTPIII.M1800sin11.52 131.42.2922(弧度)

(3分)

0则极限切除角

c.mcos1PT(h0)PIII.McoshPII.Mcos0PIII.MPII.M0

cos11.5(2.29220.5233)2cos131.4020 48.29

(5分)

0

10.电力系统过电压试卷 篇十

电力调度中心是供电企业核心部门和重点保卫单位之一,特别是在国家重大活动、节日保供电、服务社会等,为重点保证调度指挥中心自身办公岗位照明及调度通信设备可靠供电,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本文就如何确保《电力系统220V电压UPS稳定可靠性供電》论点,经过多年来工作经历所解决考虑的电力系统电源电压稳定可靠性设计规化和维护方面的论说。

一、电气室UPS环境

1.机房电气供电要求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是通信设备电源供应站,如果电源中断或瞬间断电,目前应急电源供电无法达到设备要求,也会造成设备损坏,对公司产生严重损失。UPS电源机房应有:UPS专供分路配电箱、空调配电盘、照明配电盘、市电总电力屏,以上电力箱体及电力线都比较粗大,所以箱体设计尽可能采用落地型,以利将来扩充电缆线施工及维修方便。

2.采用市电供电时常发生之状况

电源(市电)不稳定,往往是通信设备的致命伤,尤其是硬式磁机,若常常在不稳定的电源下工作,很容易使设备死机,而市电品质无法完全符合计算机之标准,所以必须加装不断电设备(UPS),来确保电源质量。

3.防火及温度要求

电气室UPS机房环境内选用材料要防火性能好,吊顶、地板、墙面和割断都要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环境温度UPS机房应有空调系统,设备满足合适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如下:

UPS机房的温、湿度

二、UPS电源系统的组成

1.UPS主要是由充电器、整流器、电池组及逆变器等部分组成。逆变器是UPS中最重要的部分。UPS常用的逆变器由方波逆变器、阶梯波逆变器及脉宽调制逆变器等种类。

UPS电源系统的组成

整流器:输入的交流电转化为恒定电压的直流,一路给蓄电池进行补充电,一路送给逆变器以便转化为交流供给负载使用;逆变器:将整流器或蓄电池送来的直流转化为交流输出,以便供给负载使用。

蓄电池:能量储存装置。

静态开关:二路输入一路输出的高速转换开关,二路输入分别是逆变器和市电送来,输出送至负载。

维修旁路开关:以便UPS常规保养或故障检修时,在不中断负载运行条件下将UPS退出运行并与系统隔离,保证操作时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UPS电源系统的作用:

消除市电上的电涌、瞬间高电压、瞬间低电压、电线噪声和频率偏移等“电源污染”,改善电源质量,为系统设备提供高质量的电源。

3.UPS电源分类: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后备式、在线式、以及在线互动式三种。

4.UPS供电部分指标:

三、如使用在线式UPS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

在线式UPS结构较复杂,但性能完善,能解决所有电源问题,其显著特点是能够持续零中断地输出纯净正弦波交流电,能够解决尖峰、浪涌、频率漂移等全部的电源问题。我站机房采用的是宁达系列在线式长效型的UPS,电池组由16节60Ah的蓄电池组成,8节串联后再并联。

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四、UPS的使用

1.UPS负载的选择

并非所有的电器设备都需要UPS,同样UPS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电器设备。用户在选择UPS的负载时只要应考虑负载的大小、负载的特性、负载的重要程度以及不良电力对负载的影响程度。

2.放电时间的配置

停电后UPS是依靠电池储能继续给负载供电的,长效型UPS备用时间主要受电池成本、安装空间大小以及电池回充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一般电力环境较差、停电频繁的地区可以采用UPS与发电机配合供电的方式。

五、UPS的维护分析

1、主机的维护:UPS一般都是智能型的不需要很大的维护,它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也不高(温度0℃-40℃,湿度10%-90%)。环境保持清洁可以减少有害灰尘对UPS内部线路的腐蚀,主机使用1年必须由专业人员对机箱内部进行灰尘清洁。定期对UPS的接地进行测试,保证接地电阻小于5Ω。

2、电池组的维护:我站UPS主要使用的是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在使用时不需要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但在使用时还是有要求的,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安装、稳定、充放电流、充电电压、放电深度和长期充电等。电池应安装在通风、清洁、阴凉、干燥的地方,环境温度对电池的充放影响很大,温度过高会使电池过充电,温度过低会使电池充电不足,因此环境温度一般在25℃左右为宜。

六、UPS设备的防雷措施分析

电力系统220电压UPS稳定可靠性分析,在建设规划中应一并考虑电力系统通信站应急UPS电源房的防雷措施,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以保护通信电源设备及人身安全,确保电力通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

调度通信综合楼内的通信站应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置、建筑物避雷装置共用一个接地网。大楼及通信机房接地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主体钢筋,钢筋自身上、下连接点应采用搭焊接,且其上端应与房顶避雷装置、下端应与接地网、中间应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接地母线焊接成电气上连通的笼式接地系统,对于隐蔽工程应实行随工验收,重要部位应进行拍照和专项记录存档。位于通信站的接地网应至少用两根规格不小于40mm×4mm的镀锌扁钢与厂、站的接地网均压相连。接地体材料要求。接地体一般应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来确定,一般应不小于如下数值。

每年春分节气前防雷测量注意事项:

1、测量时接地装置宜与避雷线同点接入应牢固。

2、电流极、电压极应布置在与线路或地下金属管道垂直的方向上。

3、应避免在雨后立即测量接地电阻。

11.特高压交流系统过电压问题分析 篇十一

1 特高压交流系统过电压的问题分析

特高压交流系统是电网的重要构成, 实现了远距离供电, 保障电力资源的优化分配。特高压交流系统的电压等级非常高, 而过电压操作, 与系统的绝缘水平直接相关。结合特高压交流系统的运行, 例举比较常见的几类过电压。

1.1 接地过电压

接地过电压, 受到交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瞬态过电压。此类过电压分为单相、两相故障。以单相接地为例, 分析过电压表现的问题。单相接地过电压的危害性较大, 其可超出3.0pu, 高抗补偿虽然起到限制作用, 但是其在特高压交流系统中, 仅起到基础限制作用, 无法在大范围内消除过电压的影响, 再加上特高压线路过长, 削弱了高抗补偿的能力, 影响了过电压保护, 由此降低了交流系统的绝缘水平。

1.2 合闸过电压

合闸过电压的发生机率大、数量多, 其可分为合空线过电压、单相重合闸过电压。一般情况下, 合空线过电压限制中, 采用了避雷器、断路器, 有效限制合空线过电压, 过电压的数值限制在1.7pu以下, 当合空线的电阻值是300~700Ω时, 过电压的限制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 不会出现过大的浮动。单相重合闸与三相重合闸相比, 过电压的数值明显偏低, 由于单相重合闸的操作不同, 所以过电压也表现各异, 增加了过电压限制的难度。在单相重合闸中, 应该预防发生两侧同合闸的行为, 利用单侧延时的方法, 限制合闸过电压。

1.3 分闸过电压

特高压交流系统中的分闸过电压, 分为甩负荷分闸过电压和故障清除分闸过电压两种。前者过电压在线路正常和接地故障中, 都有可能发生甩负荷过电压, 例如:特高压交流系统线路正常运行时, 断路器突然跳闸, 表明线路中存在突变, 突变中形成过电压风险[2]。避雷器常用于甩负荷过电压中, 将过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后者过电压出现在故障线路中, 而且对故障线路临近的交流系统同样存在过电压干扰, 也包括相间的短路清除过电压, 此类型的分闸过电压, 不能采用避雷器, 因其发生机率低, 需要借助分闸电阻, 降低过电压的发生机率。

2 特高压交流系统过电压的限制

针对特高压交流系统过电压的问题分析, 提出限制过电压的方法, 明确过电压的限制操作。

(1) 特高压交流系统与超高压不同, 过电压限制有显著的下降趋势, 所以过电压限制中, 既要具备防御的功能, 又要排除过电压故障的影响。交流系统过电压限制中, 充分考虑接地、分闸的影响, 准确的规定限制标准, 强化过电压的防范操作, 提高过电压的控制水平, 为特高压交流系统提供安全保护的措施, 以此来提高系统的绝缘性能。

(2) 特高压交流系统运行中, 将单相接地的过电压, 做为整个交流系统过电压的最低标准, 其他类型的过电压, 都要限制在最低标准以内, 电力企业通常会使用避雷器, 应用在交流系统线路的两端位置, 协助限制过电压, 保障过电压幅值能够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3) 过电压限制的方法不同, 应该按照特高压交流系统的具体需求, 设计过电压限制。例如: (1) 单相重合闸中的过电压限制, 利用单侧延时的方法, 达到限制的标准; (2) 交流系统中, 短线路出现的过电压, 使用多组避雷器, 确保短线路的绝缘能力。

(4) 线路两端加装避雷器, 也是特高压交流系统限制过电压的方式, 两端避雷器注重安全与控制操作, 其在甩负荷过电压中最为常用。

(5) 特高压交流系统中的部分过电压, 幅值相对比较高, 也是利用避雷器, 限制过电压的幅值, 还能降低过电压出现的频率, 有效解决节流系统中的过电压问题, 保护特高压交流系统的安全运行。除此以外, 过电压的限制, 还能降低特高压交流系统的故障率, 起到全方位的预防作用。

3 特高压交流系统过电压操作的建议

特高压交流系统的过电压问题, 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较大, 全面思考交流系统中出现的过电压问题, 结合过电压的限制策略, 提出操作上的建议

3.1 避免谐振

特高压交流系统中, 一旦发生谐振, 即会影响过电压的限制操作, 很容易引发安全风险。因此, 特高压交流系统在限制过电压时, 必须提前做好避免谐振的工作, 提出两点建议, 如: (1) 以工频过电压为谐振控制的基础依据, 通过高抗补偿的方式, 排除谐振的干扰, 其中高抗补偿不能过度, 根据过电压限制的实际状态, 设计恰当的补偿度; (2) 积极利用小电抗, 控制谐振的规模, 待小电抗规避了谐振危险后, 自主保护交流系统, 抑制过电压的发生。

3.2 推行合闸电阻

合闸电阻的建议, 有利于提高过电压限制的操作水平, 其可在交流系统的不同状态下, 规划对应的限制方法, 更为注重过电压限制的实用性, 最重要的是保护特高压交流系统的可靠性, 规避过电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强化交流系统的绝缘性能。

4 结束语

特高压交流系统过电压的防御能力较高, 必须要根据交流系统的运行情况, 规划过电压的操作, 由此才能消除过电压的风险, 加强交流系统安全控制的力度, 优化合闸限制的动作环境, 便于采取控制措施, 抑制过电压的覆盖, 满足特高压交流系统的安全需求, 设定规范的过电压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杨.特高压交流系统过电压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2]周浩.特高压交流系统的操作过电压及其控制研究[J].电力建设, 2012, 09:28-30+35.

上一篇:婚礼接亲策划流程下一篇:高三复习提分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