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的语文信息

2024-11-20

谈新课程下的语文信息(精选8篇)

1.谈新课程下的语文信息 篇一

谈新课程下的语文创新教学设计

武陟县西陶镇第三初级中学

周战光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放飞思维,做自己想做,说自己想说,哪怕是不切合实际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教育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源源动力。而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是关键的,创新知识的火花需要创新思维的去点燃。我认为教学课堂是贯穿创新思维的最好途径。

一、教师要做好“导演”工作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课堂上大多是自编自演,权威性很大,把学生当做了观众,看作是旁观者。老师是主演,努力在课上充分的展示自己,给学生死板的灌输营养液。

而在创新教学中,老师只担任导演的角色,学生们做演员,把展示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有思维的时间,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参与的过程,是用学生丰富动作、新颖的表演形式代替老师的“单口相声”表演。这样能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力求把学生“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把“老师为主演”变“学生为主演”。

二、给学生的思维松绑,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

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给学生展开飞翔的翅膀,每时每刻都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二年级下册《恐龙的灭绝》,学生学完课文了解了恐龙的灭绝有多种原因,学生会想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允许学生的想象海阔天空。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发言,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想象恐龙能飞上蓝天,想象出恐龙的灭绝原因是互相残杀,有的学生想象更奇特,恐龙可以代替吊车的工作,不但省油还易操作,重要的是能环保哇!……这些充分说明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更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创造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会使儿童主动积极的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多给学生创造引起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情境,进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设计该项内容的训练。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文时,学生知道古人帮助和苗生长的办法是把禾苗拔高,等待和苗长高心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观察图画的同时,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开展积累的讨论,发现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禾苗死了,有的说禾苗能长高了,因为他拔苗的时候用脚踩实了地面部分禾苗能活下来,还有的说吃一堑长一智嘛,死了再种就会按照施肥浇水细心管理的方法帮助他生长。答案很多,但大部分都符合实际,启迪学生创新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做好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自悟。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

因此,教师应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例如,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我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我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开放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成为问题“专家”

我们所教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个个有头脑、有思想、有个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以他们为主体,根据他们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老师不再提出问题,学生也不再只等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老师以亲切的口吻或商量的语调试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什么;你们对那些问题感性趣……?从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理解课文。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后,理解课文时,请同学说出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有的提出 :盲老人在木牌上写上“我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没有人给他钱,而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以后给他钱的人多极了?有的提出:语言的魅力是指谁的语言有魅力,魅力在哪儿?怎样才能写出有魅力的语言?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交流,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获得成功与满足。

以学生的问题做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嘴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凡是他们不懂的、不会的都可以提出来,与同学和老师一起探讨。质疑的过程就是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过程,同时也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可能。“会提问的学生会学习”也说明了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欧阳海舍身救列车》一课,学生在读课文后就提出:课文开头是清风扑面,细雨沾衣,为什么到了课文后就变成了风停了,雨住了,天空搭起了美丽的彩虹?学生能提出这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既体现了学生读书细致能发现问题,又体现了学生能认真动脑思考问题。课堂上对于能发现问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对于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要不断的启发、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量使每个学生成为问题“专家”,从而进行创新活动。

另外,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支持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多元思维,肯定他们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点,不强求一致性,允许多种答案并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安排一些开放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在充分动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大脑。使学生有意识的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的解决问题。

要更好的建设自己的祖国,就必须造就创新型人才。学生创新思维是师生互动的火花。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肩膀上展翅飞翔,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想象力,为培养建设祖国的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谈新课程下的语文信息 篇二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备课观念

备课理念决定着教师教学设计的方向, 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 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备课观念。既着眼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又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要关注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 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不难发现, , 学生的情绪受到教学内容的感染, 激情振奋, 各抒己见。这才是一堂精彩的课。因此, 备课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围绕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调整好课堂的教师定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判者;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器, 而是学习的主人。备课时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不能再以知识的占有者、课堂的主导者自居, 教师应是一个求知者, 是“平等对话”中的一员,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三、确定学生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 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重要任务。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第一, 目标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 即保底目标和开放性目标并重, 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课文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开放性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理解为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第二, 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合作、交流等开放性、隐性、长期性目标,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正确的价值观。

四、改变课堂结构, 凸显师生互动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 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规法, 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课后练习处理为学习交流活动, 直截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生难字词”“对文章的理解”“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等, 充分使学生自主交流学习。二是挖掘教材和练习内涵, 灵活设计活动, 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如根据课文和课题设计“家乡风俗调查”、“诗歌朗诵会”等。第三, 咬文嚼字, 多向思维。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思考问题, 促进新知生成。

五、做好组织引导, 落实合作学习

要保证学习活动不流于形式, 保证课堂学习交流的效率, 教师的组织、引导工作非常重要。一要合理分工, 实现合作学习, 如基础知识复习课, 就可以分工合作, 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收集整理工作。二是活动安排要有层次。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 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参与合作交流, 因此, 小组学习要分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为若干人, 保证每个学生的交流;第二层次为小组推出的代表向全班交流, 目的是纠正交流中的偏颇, 强化正确的信息及激励学生成长;第三层次是师生评价, 进一步强化正确信息。这三个梯度实现了交流的“网状”覆盖, 既保证了每个学生的交流学习, 又保证了交流学习的效果。因而教师备课时要精心安排分工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 激励每一个学生完成分工任务, 倾听和选拔学生参与第二层次的交流。

六、设计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优化

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含义是:教师有目的地选定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对过程中各因素进行优化调控, 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课型。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适应性, 有不同的内部结构, 重点环节各有侧重。可以单独以一种课型安排组织教学, 也可以将两种以上课型因素优化在一个课时内进行。

课型的选择最终要服从于教学目的的需要, 教师要灵活调控课堂教学过程和时间。课堂教学应是由教师组织学生群体自觉地为实现预期目的主动学习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科学的管理。课堂上, 教师应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觉能动学习的目标, 善于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思维、小组交流、班级合作的各种训练活动, 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体验成功。

3.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备课 篇三

备教材亦即写教案。教师是“知识型的主持人”,当然要“备知识”,充分地占有多种资料,还要备“知识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知识不是孤立静态的知识,因为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秦兵马俑》一文,有关课本的知识自然要备,但如果仅止于此可能不够。我借助工具书,网络来了解有关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这样在教学时就能做到高瞻远瞩,游刃有余,使知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备好教材并不是备课的结束。教案的内容体现一位教师驾驭课文的能力,是一位教师语文教育思想的表现形式。所以,我觉得教师应具有独特的语文感悟,深入思考的独到见解,沉潜人生的传达体验,独辟蹊径以立风范。这些都对学生的良好素质的形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备好教材后还要备学生,因为大纲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所以备学生永远最关键!备学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怎么才能备好学生呢?了解学生的思维呢?

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对什么有兴趣,对什么没兴趣。了解他们的已知和未知等等。但是,我们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以为对学生的成绩,性格,家庭状况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这样。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这里的“已知”不仅应理解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还应包括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不清楚或不甚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他们怎样知道的,是很难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自然也就谈不上新的“意义建构”了。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兴趣。谈起兴趣,都会想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如备《夜莺的歌声》这课要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不如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知音,问:“如果让你和小夜莺交朋友你喜欢吗?为什么?”这实际上是变换角度,使学生真切地进入问题的情景。而对这样具有亲和力的问题,学生有兴趣思考。所以在备课时设计好切入点和提问方式,以悦学生。

除了以上说的之外,我觉得教师的环境设置也应该成为备课的对象,传统的教师都把教师定位在讲台上,教师站着,居高临下,仿佛真理在握,是一个管理者的形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最好能让自己的视线与学生保持在同一平行,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也可以坐下来,即使有讲台也不要那么高。备环境也是备课的一部分。这是从空间上来说,备课时间也是有始无终的:对整体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而在目标达成的实际操作中对预设的调整、修正,对课堂新情况的随机应变上备课可以继续和提升,课后的总结则是对备课的缝合和沉淀,是备课的后续和攀升,并且还将在新的备课活动中继续,再上升。

另外,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師拥有着同样的信息源,所以,我们决不能轻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如果我们备课时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活动性,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网络等现代媒体参与备课,那么课堂的空间将会开掘延展得更加深广,教学效果将会更佳,这也是落实新课标“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精神的主要举措。

以上仅仅是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的看法,也许有不当之处望指正,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出路。

4.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法 篇四

语文的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意义和文化意义,好的作品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工具性”这一点,必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其健康的个性,形成其健全的人格。其实,语文教学与美育是水乳交融的。语文课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陶冶,灵魂受到净化,进而明辨事理,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增强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越来越热潮的情境中,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一、以读为先导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特点是读,语文是语言文字的结合体,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要接触一行行文字,如何把文字还原为形象或抽象的东西,这就需要读书,现在各中小学校推行经典诵读,也就是说现在的教育部门越来越能认识到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还是以读为主,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学生就会动脑思考,筛选取舍,为我所用。语文课堂教学也要通过快速浏览,声情并茂地阅读,分角色朗读,重点段落的对比读等,达到由情入理,由理生情的艺术效果,当然,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少走弯路,有效地提高读书的质量。语文教学如果不以读为先导,即使课堂上教师讲得妙处生花,但对于学生还是收效甚微,所以语文课堂要放手让学生去读,自己感悟到的才是真收获。我听过教育专家韩军的一堂课,他告诉我们要让学生“举三反一”的教学理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背,这样无论是说话或写作才能择优录用。现在学校正在推行“30+15”的课堂模式,我认为30分钟就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体会,15分钟是教师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句子,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收获的课堂。

二、以说为前提

语文教学是思想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教育家魏书生采用课前三分钟培养学生的“说”的能力,让每一位同学都动起来,想怎样说就怎样说,直说到忘我的程度,这样才能进入语文教学的情境中,他的学生几年以后,每一位同学都能说会道,成为一位小小的评论家。我想,语文教学就要达到这种效果。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就应该是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上下功夫,以提升学生“说”的素养,更为“听”、“读”、“写”打好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有效场所,我的做法是对文质兼美的课以“赏”字贯穿课文的始末。例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中,我就抓住了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变”,让学生通过赏“变”--演“变”--析“变”的步骤,每一次都需要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地说,赏变我的设计是“我听到了„„我这样说--这样做„„自我评价是--”,让学生通过五次变化的一个方面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悟,体会到奥楚蔑洛夫的心理变化,再让小组讨论如果赫留金遇到的警官不是奥楚蔑洛夫,而是其他的警官,结果会怎么样?最后再让学生把课文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面对我们的生活中的“奥楚蔑洛夫”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说”来真正了解学习这篇小说的意图。这样不仅锻炼学生愿意说,能说,会说,还能锻炼他们滔滔不绝地说的能力。

此外,我在班上开展读书活动,掀起读书的热潮,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记格言警句,讲成语故事,背优秀诗文„„有了丰富的积累,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就能厚积薄发。平时的综合性学习,我让学生开展辩论会。如“上网的利与弊”、“我们要不要手机”、“吃零食有无好处”等等,每次学生们都是唇枪舌剑,口若悬河,好不热闹,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展现了学生的说话风采。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三、以听为基础

新课标明确指出:“七~九年级要培养学生耐心专注的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动作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这一点往往是教师平时教学中忽视的地方,因为每位教师都以为每一位学生只要带耳朵都能听,孰不知在课堂上每位学生听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培养倾听习惯有助于学生理解对方,看懂对方,从而有助于口语交际。

我经常采用课文的范读(或录音)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我先让学生认真听,然后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能力,还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能力。例如教学《谈生命》这篇散文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就采用范读,让学生画出重音或停顿,然后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读得有激情,学生听得认真,这节课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良多。

为了调节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我通常采用传耳语的形式,看哪一组传得又快又准确,这一活动中学生抛开了学习,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中,这样学生的情绪高涨,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此外,课堂上知识点链接这一部分教学,就利用学生或教师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对故事的看法,这样学生在倾听中发言,在发言中倾听,多次反复,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四、以写为目标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进行各种写作,最重要的是“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听”、“说”、“读”都是为“写”服务的,因此,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学习小说《心声》这一课时,同学们探讨了心声的含义之后,安排一个课堂小练笔,李京京是否写信给爷爷了,结果怎样。这样通过续写小说更深刻了小说主人公李京京希望家庭和睦这一强烈的愿望。再如学习过小说《变色龙》让学生续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之后发生的故事,每位学生都能打开想像的阀门,场景千变万化,语言通顺流畅,把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叫人拍案叫绝。所以每学习完一篇课文都让学生写出学习课文内容的收获或感受或续写课文内容。这不仅检查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日记、随笔的习惯,把看到、想到、悟到的随时记下来,以供大家欣赏,共同提高。经常鼓励学生办黑板报、手抄报,自己创作或摘登一些课外优秀作品等,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欣赏水平。

五、以演为提高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教师要善于开发,让金子闪闪发光。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我认为演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再难以把握的课文,如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一个课本剧,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口就很容易抓住。例如教学《变色龙》这一课时,其中有一个演“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表演把主人公奥楚蔑洛夫那种在百姓面前盛气凌人,而面对权贵家的一条狗媚态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也为续写这篇课文打开了思路。再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等课文,让学生独立思考,加工、创作、表演。让他们真正体会在快乐中学习和学习中的快乐。其次,通过演就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是情感的升华,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切的印象,让学生真正变为课堂的主人。

5.浅谈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 篇五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中有一项:要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及参与社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翻阅数学试卷,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占80%以上。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怎样才能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根据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在活动中重视口算训练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如一年级的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年级的乘法口诀表,三、四年级的两位数乘或者除以一位数,五、六年级的1-15及25的平方数,1-10、16、25、36和3.14相乘的积,分母是2、4、5、8、10、20、50、100、1000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都是口算中的基础,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

1、每堂课安排口算训练。在授课之前,变换方式训练。如:听算训练、视算训练、抢答、开火车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3至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 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有助于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

2、定期组织比赛,巩固口算技能的训练。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例如,一年级在学习完20以内计算以后,我便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100道口算题记时比赛。在比赛时,学生们个个信心十足,以平时十倍、百倍的认真快速的写着自己的试卷;成绩出来以后,100分的学生喜气洋洋,而失误的学生真是后悔万分,都是自己会做的题,只怪自己当时没有再细心一点。

3、鼓励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如:让学生随父母上街采购物品时,帮助家长口算钱数,不但能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并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有效合理地运用情境

新课程常常利用主题图创设情境,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但主题图需要老师的理性思考与合理运用。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运算)”时,有这样的片断:(利用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地上有3盘果子,每盘有10个。” 生2:“我看到有一只穿粉红色衣服的小兔。”

(老师这时表扬学生观察很仔细。受到这一激励,更多的小手举起来)生3:“我看到有一间彩色的蘑菇房子。”

……

学生用了6分钟的时间把主要的数学信息找出来,接着老师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数学问题,直到导出算式“20+30=?”一共用了十分钟。这样的信息有效性有多大?怎能完成这节课本身的教学任务呢?我们要明确一节计算课的情境图要为本节课的基本目标服务,不是情境图中所有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去表达,不是学生根据情境图的教学信息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有效地用情境图,重点突出计算教学。

在教学中,除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以外,教师还常常采用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很多喜欢把学生当做采购员、设计师,或者提供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应该关注学生,尽量让这些情境富有童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吧?小明的妈妈从东方超市买了 12瓶酸奶,一共付了19.2元。她想请同学们帮她算一算,每瓶酸奶多少元?”

师:“谁能估算一下,每瓶酸奶大概多少元?请说明你估算的方法。” 生1:“每瓶酸奶的价格肯定超过1元。因为每瓶1元,只要12元钱就够了。”

生2:“每瓶酸奶的价格肯定不到2元的。因为每瓶2元的话,就应该付24元。”

生3:“每瓶酸奶的价格大于1.5元。因为每瓶1.5元的话,总共是18元。”

师:“也就是说,每瓶酸奶的价钱在一个怎样的范围之内?” 生:“每瓶酸奶的价格在1.5元到2元之间。” 师:“你们能计算出每瓶酸奶的真正价格吗?”

教学中通过创设“买牛奶”的情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学生能够以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基础,不断地去调整计算结果的范围。在调整中学生能不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有利于估算习惯的养成。在调整中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绝对不会出现求出的商是“16”这种常见的错误。此时学生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要——每瓶酸奶的价格到底是多少呢?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那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注重学生的算理算法

现行教材尽管不再呈现计算的法则,但并不意味着忽略对算法的提炼与归纳,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教学,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仍然是重要目标,而对算理的深入揭示则为算法的提炼与归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臵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如在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时,有这样一道题:“125×(80+4)× 25”,便有不少学生计算成了“125×80+4×25”,教师通过分析算理让学生明白应如何来运用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知道“125×80×25+25×4×125”才是正确的。

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教师不适合让学生程式化地叙述算理,一部分优生可以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规律获得新知识,另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算理。例如:一年级下册“图书馆(进位加法)

(一)”的教学片断:

学生独立探究28+4的计算方法后,集体交流。

生1:我是摆小棒的,先放2捆是20,在后面放8根,合起来是28,再在下面放4根,我发现8根差2根就是10根,就从4根里面拿2根给8根凑成1捆,还剩2根,这样合起来就是32。

生2:我也是摆小棒的,先摆28,再在下面放4根,我想4根差6根就是10根,就从8根里面拿6根给4根凑成1捆,还剩2根,这样合起来就是32。

生3:我是用竖式算的。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十位2加1得3,得数是32。

师:十位上明明是2怎么变成3了?

生3:8加4得12,个位写不下了,这个1是一十。

师:数学上我们称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看来这个1是不能忘记的,我把它描红,记住加上哦!

生4:我是直接口算的,先算个位8加4得12,12再加20得32。师:真是集体力量大,有这么多种方法计算这题,你们真棒!你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师:你觉得哪些方法比较接近?什么地方接近?(顺序编号)

生:算法1和2接近,都是凑成10再加。算法3和4接近,都是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很有道理,那么这4种方法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生:个位相加都满十了!

师:在每种方法中都能找到那个新的“10”吗?我们一起试试!教学中教师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经历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集体交流的过程。在4种方法依次出现后教师不是停留于方法的罗列,而是问“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这4种方法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在观察比较中不难发现共性与联系,对算法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掌握了算法。

四、把握好低段学生动手操作的适切性

根据低段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组织学生操作活动要把握好教学最佳时机的适切性,这样才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的欲望和兴趣,这样才能取得课堂所需的真实效果。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考虑到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 7 以9+3=12为例:

(1)① 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 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2)① 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 另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2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 有多少种摆法?(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操作不是课堂中的“花瓶”,要运用它来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来突破数学知识的难点,让它成为学生掌握、理解数学知识的纽带。

五、优化算法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 8 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

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是一个过程。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全面化。要真正实现算法多样化,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应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

2.算法多样化是学生群体学习能力的表现,是学生集体的一题多解,是学习个性化的体现。

3.教师不必“索要”多样化的算法,也不必为了体现多样化,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算法”,片面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跟着学生走,一味的“开放”,这样的“多样化”是没有价值的。

4.在课堂教学讨论交流得出多样化的算法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交流,感受不同算法的特点和优劣,进而选择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算法。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加以运用,理性的“优化”才能使“个性”真正的张扬,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买铅笔”一课时,学生汇报了“15-9=?”的三种算法:⑴一个一个地减:15-1=14,14-1=13,13-1=12,…….⑵把15分成10和5,10-9=1,1+5=6。⑶9+6=15,15-9=6。然后我 9 还让学生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容易算出得数,而且计算速度比较快。在练习中,有一个学习中等生还用一个一个相减的方法来计算,问他用这种方法的原因,他说这种方法他喜欢。在练一练的第一题我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结果这位小孩完成得很慢,这时让他找出计算慢的原因,他明白了自己所喜欢的算法的不足,从而接受更简便的方法计算。

六、培养数感,加强估算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1、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如教学“数花生”时,先让学生数10粒花生,感知10粒花生的数量,再让学生抓一把花生先估计再实际数一数,并且交流自己的估计方法、数数方法。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知道100页书大约有多厚,1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可以让学生带领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的长度。买衣服时通过观察衣服的 10 商标了解含棉量,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平时提示学生去超市看看、称称、估估,感悟物体的轻重……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数感。

2、在估算中提升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来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一年级的计算教学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发新书(进位加法

(二))”时,“女生19人,男生18人”后,我让学生进行估算,“每人一本,40本够吗?”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估算的内容,我首先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汇报时,有各种各样的结果,我让估算结果比较合理的学生讲一讲是怎样估算的。最后我进行小结:“根据题目,可以把一个数估大或估小到一个整十数,如果把19看成20,把18看成20,这样就可以心算出一个得数的大致范围。

在高年级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把黄豆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电影院有多少个座位?全校学生人数与电影院座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七、培养良好习惯,提升笔算有效性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的做法是:每天练5-10题笔算题(很多可以简算),让学生独立完成,既能轻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能否简算,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2、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3、使学生养成估算验算的习惯。教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4、碰到错题了,要追着问一句:“错在哪里了?”要求学生在原题上找出错误,找不出来,就师生一起找;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整理成错题集,以提醒自己和警戒自己。

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形式新颖的鼓励方法,做全对或者有进步的学生奖励他小红花或者练习本,对学生提出计算“免做”的奖励(连续三天计算全对者可“免做”三天计算)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6.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篇六

蔡建辉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第二中学)

新课程,新理念,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等相关要素进行互联互动、整合建构,形成良性的历史教学环境。

一、贯彻“三维教学目标”,构建完整的历史教学体系

1.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从当前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看,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学生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掌握知识也是学生形成正确思想的重要条件。

2.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要从课堂教学着手,教师应让学生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创设历史情境、展开讨论、归纳结论。例如,在讲“大一统的汉朝”时,我设计了一系列导入问题,“经过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之争,你认为西汉之初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如果你是汉初的统治者,你准备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统治维持下去?”在这样的历史情境创设下,学生再去阅读教材,自然而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突出爱国主义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培养,使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强化自身综合素养

1.高度的敬业精神

教师要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教育对学生世界观形成的特殊作用,备好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概念。

2.确立新的教育目标观

新的教育目标重点在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社会化是个体认同社会的过程。要确立新的人才观,要鼓励学生冒尖,也要允许落后的存在。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要确立民主合作、教学相长的师生观,还要确立现代课程观和教育观,变“以老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3.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形成知识的三个层面。(1)基础层面,追求知识的广博;(2)要有若干门专业知识技能,有自己的研究和观点;(3)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科学方面知识。三个层面有机结合、合理应用。

4.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

教学是讲究方法的。同样的录像内容,切入课堂教学内容的放映效果比集中放映好得多。平铺直叙的讲解远不如学生自由讨论效果好。同样,教学活动也包括教学管理。采用一定的方法,鼓励学生记忆,激励学生分析、研讨比强制性考试好得多。

三、改变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学生观倡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习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例如:学习隋朝大运河的时候,如果是传统的、被动的学习,就有可能只知道大运河的起止点,分为哪几段,连接几条河流,有什么作用等。这都是些表面上的知识,但如果是主动学习,就有可能和当前的南水北调等联系起来,从历史、地理、社会的角度去探究,学生们可以分工合作,从不同角度去搜集资料,实地考察、综合分析。

总之,教师不仅应具备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中学历史教学只有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其中心任务和目标,历史教学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7.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 篇七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转换角色

当前, 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 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 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 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 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 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 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 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 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 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 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 得法于课内, 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 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 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 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 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 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 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 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 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 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 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 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 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 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 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 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 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第四, 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 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 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 (包括教具)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 为学生所想, 想学生所需, 解学生所难。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得学什么,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 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 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第五, 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上新教改课程时, 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 抛弃填鸭式的教学, 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 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中国古代的大圣人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也有力地说明启发式的教育很重要。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要因地制宜, 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 与学习内容挂钩, 与学习效果挂钩。“方法”、“手段”和“技术”的运用都应从实际出发, 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课改就是用多媒体上课, 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表演, 演课本剧、演小品, 课堂上热热闹闹, 学生高高兴兴, 老师只是坐在旁边做免费观众。

8.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八

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也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母语的感觉各有不同。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1、语言激趣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不需要象教小学生一样,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而考试中的辨别错字题,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笔者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每次测验,笔者班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利用母语激趣,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并更有兴趣去学习和运用它。

2、魅力激趣法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决不会好。”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3.情景熏陶法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4、设疑刺激法

即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调头格,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亥豕格,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5、双关类比法

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的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檫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而且重要的是艺术的启发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6、角色意境法

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可分角色对白,通過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从中感染学生,加深刘胡兰“慷慨 就义”的体会,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采用演唱的手段,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7、行为激励法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使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

上一篇:[财经类试卷]经济师初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财政支出的内容)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下一篇: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