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精选11篇)
1.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一
平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平利县2009年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县项目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平利县2009年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九年十一月
日
抄送:市农业局、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
档
(二)平利县2009年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县项目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09]9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精神,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推广机构、提高队伍素质、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目标任务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 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构建“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大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2、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带动我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3、围绕主导产业,选聘100名技术指导员。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个,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2个,以示范户为基础,每个示范基地不少于500亩。加强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使我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
三、实施内容
根据有关项目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1、主导品种。根据平利县实际情况、现有产业发展现状和布局以及发展潜力,因地制宜的确定全县的主导产业为生猪、茶叶、蔬菜、蚕桑、粮油(玉米、水稻、油菜)五个主导产业。
2、主推技术。通过专家遴选和评定,确定五个主导产业的主推技术;制定五个主导产业的技术推广规划和主推技术操作规程,编印技术资料和技术明白纸;明确各实施指导单位和专家、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细化年度工作任务,进村入户开展技术 指导,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同时做好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的跟踪调查和数据收集,并开展推广效果评价。
(二)选聘100名技术指导员。
1、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从县乡两级农技人员中择优选聘100名技术指导员。其中茶叶技术指导员20人,蚕桑技术指导员10人,生猪技术指导员40人,粮油技术指导员20人,蔬菜技术指导员10人。技术指导员经调查摸底汇总后,根据选聘条件进行审核,符合聘用条件的报农业局审核确认后予以公示。
2、制定农业技术指导员各项管理制度。以服务质量和农民满意度为指标对技术指导员进行工作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报酬和待遇挂钩,年终对考核不称职的技术指导要调换,培育一支“责任心强、技术精湛、扎根基层”农技推广队。
3、实行责任制。县农业局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4、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每名技术指导员对口联系2个村,负责10个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主要负责制定并实施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在关键环节、关键农时、突发事件及农民有需求时,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指导员全年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150天。建立工作手册,采集相关信息等。
(三)培育1000名科技示范户。
1、根据五大示范主导产业,统筹考虑各产业分布,确定全县培育1000名科技示范户。其中生猪产业400户(广佛100户、八仙200户、三阳100户);粮油产业200户(城关70户、八仙80户、大贵50户);蔬菜产业城关镇100户,茶叶产业200户(城关镇80户、长安镇80户、大贵镇40户);蚕桑产业100户(西河乡50户、老县镇50户)。
2、科技示范户应具备条件: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种养水平较高,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种养大户、农民技术员、《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证书》获得者。
3、科技示范户遴选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遴选科技示范户,由区域站公布遴选条件和遴选程序,由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委员会择优推荐,乡镇政府统一评议并张榜公示7天,无异议后,报县农业局审定,并予以确认。
4、科技示范户的管理。建立科技示范户管理档案(含电子)、统一制作科技示范户标牌、印制《科技示范户手册》。同时要加强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主要是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建设。使之成为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
(四)建设12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1、围绕我县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依托现有试验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地,全县共建设12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其中茶叶基地3个(城关、长安、大贵各1个);粮油基地3个(大贵水稻基地1个、八仙玉米基地1个、城关油菜1个);城关镇建设蔬菜基地1个;生猪基地3个(八仙、广佛、三阳各1个);蚕桑基地2个(西河、老县各1个)。
2、基地认定条件。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应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技术力量和适当的规模,尽量依托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地等,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3、基地每年的工作任务。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完成3个新品种、3项新技术、3个新机具的引进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同时展示1个新品种、1项新技术、1个推广成熟品种和技术;以示范户为基础,建立示范基地(县有示范园区、乡镇有示范基地、村有示范户)500亩(攻关田100亩、展示田100亩、辐射田300亩);基地每年培训农技人员50名,科技示范户100户,农民500名。并且实行统一挂牌,标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技术负责人等信息,同时集中展示示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五)培训农技人员。
根据对农技人员的不同需求,分期分批开展培训。2009年挑选100名左右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员,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开展5天以上的集中培训,逐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统计技能;农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四、明确职责分工
为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顺利实施,各相关单位要根据县上统一安排,认真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精神。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实施的宣传和发动工作,并全力配合技术指导单位开展指导工作;县农业局负责总体方案制订、综合协调、政策研究、资金落实和督导检查;县茶叶局负责茶叶产业技术指导工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粮油、蔬菜产业技术指导工作;县畜牧中心负责生猪产业技术指导工作;县蚕桑技术推广站负责蚕桑产业技术指导工作;各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全力抓好辖区内有关项目实施工作。
五、实施步骤
项目实施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09年11月上旬到2009年12月上旬,召开动员会议,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单位分工及职责、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的调查摸底,确定各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09年12月中旬到2010年8月底。遴选示范户、确定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确定示范基地、组建专家组、筛选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制技术指导方案、编印《科技示范户手册》、技术资料。对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兑现各项补贴、开展以技术员、示范户为重点的主体培训、进行项目跟踪检查指导等。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从2010年9月初到2010年9月底。进行项目总结,自下而上逐级报告;进行项目验收和抽检,并形成验收总结报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工作协调
为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顺利实施,成立由县政府副县长鲁延柱同志任组长,农业局长鲍平同志任副组长,各项目有关乡镇政府乡镇长,各技术指导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党委书记习明晶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抽调张明香、袁敦奎、黄光华三名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二)加大资金落实和监管力度
认真落实中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项目资金落实,对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等按照项目要求给予适当补助。同时进行统一部署,统筹项目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部门、人才、项目、资金的优势集成,形成工作合力。财政、农业、纪检等部门要切 实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严防截留或挪用资金。
(三)加强技术指导
为加强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技术指导,各指导单位要成立各产业技术指导组,负责对项目实施工作的技术指导。
(四)加强绩效考评
制定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明确项目实施的目标、内容、责任以及资金使用要求,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加大总结宣传力度
充分挖掘、及时宣传项目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大力宣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牢记宗旨、扎根农村、艰苦奋斗、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农技人员建功立业。
2.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二
华明示范小城镇项目概况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小城镇农民还迁住宅建设项目为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的首批试点,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城区之间。还迁涉及原华明镇的12个村, 总投资39亿元左右。
因其建设面积大、资金投入多, 依靠政府和农民的财力显然不可能完成。因此天津市东丽区政府突破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资进行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模式, 积极推行以宅基地换房为手段的“以地生财, 以城养城”的做法, 在投融资方面开创了国家开发性金融与小城镇建设结合的先例。通过组建政府性融资平台 (天津市滨丽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以政府财政资金垫付项目资本金, 同时以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出让区土地收益权作为质押条件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5亿元进行项目建设。这种利用项目收益融资的新方式, 缓解了东丽区政府的财政压力, 使得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迈出了天津市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一步。
华明示范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引起的几点感想
(一) 地方政府进行投融资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 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
自2006年4月底开始, 国家五部委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停止一切对政府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 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变相担保, 叫停了地方政府的信用贷款业务。因此, 地方政府要积极领悟国家宏观调控精神, 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投资建设领域建立和培育政府的投融资主体, 发展和完善城建投融资平台, 以解决地方政府对各项投资的资金需求。
2.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基础设施建设变得相对落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电力, 城市交通, 铁路等) 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对资金的需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 单独依靠政府投入的资金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加之地方政府受法律不能进行借贷的约束, 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进行投融资模式改革, 改变由政府计划控制和财政支付的方式到财政资金主导和市场化投融资的方式的转轨, 通过组建政府投融资平台, 利用建设项目本身或是政府信用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来缓解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压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改革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 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由财政投资主导逐步转变为银行信贷投融资主导, 将直接投资方式转变为间接融资方式, 大大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是适应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
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是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 地方政府在信用贷款受阻后应该积极改变思想观念, 不断借鉴城市经营思路与模式, 进行金融创新, 逐步以间接手段调控社会投资, 实现城建直接融资方式, 大力发展“政府引导、财政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复合型投融资机制, 突破财政资金“瓶颈”和体制障碍, 促进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投资效益,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有力地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途径:积极推进项目融资
1. 项目融资概念
项目融资从广义上讲, 是指为了建设一个新项目、或者收购一个现有项目, 或者对已有项目进行债务重组所进行的一切融资活动。从狭义上来讲, 项目融资是指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抵押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活动。一般提到的项目融资仅指狭义上的概念。项目融资分为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和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目前较为常见的均为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2. 项目融资现状
国际:随着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融资方式形成, 以及在融资结构、追索形式、贷款期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项目融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交通、城市公共设施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由于项目融资能够有效的将项目风险与投资者的风险在一定的程度上加以分离, 能够有机的将与项目开发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帮助改善和提高项目的经济强度, 增加项目的债务承受能力, 减少项目投资者的自有资金投入, 提高项目收益率。因而, 项目融资一出现就有很强的生命力, 并且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 在今天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奠定了自己强有力的地位。
国内: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渐成为以效益为中心、独立审贷、具备风险防范机制的商业金融机构。项目融资方式有助于控制信贷风险和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 有逐步被国内商业银行采用的趋势。而且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转换经营机制、注重防范金融风险, 纷纷推出项目融资金融服务业务, 包括飞机、船泊、大型设备国际租赁融资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项目融资方式必将在国内信贷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3. 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行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融资方式, 主要依赖项目自身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收益为担保条件进行融资, 这种融资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 能够引导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减轻财政负担, 加快地方城市建设速度。
4. 适合地方政府投融资的项目融资方式
BOT (建设—经营—移交) 是项目融资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方式, 是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针对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依托项目进行融资、建设, 在约定的期限内, 以项目收益偿还贷款、获取回报, 特许期满将项目设施无偿交给政府。这种以特许经营为基础进行项目融资的投资建设方式, 须经过国家特许才能进行, 形成的债务不是国家主权债务。BOT方式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不仅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还可以使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大大提高。随着BOT方式的日渐流行,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又衍生了BOO (建设—拥有—经营) 、BOOT (建设—拥有—经营—移交) 、RLT (建设—租赁—移交) 和TOT (移交—经营—移交) 等项目融资方式, 实践证明, 这些投融资方式都比较有效可行, 地方政府在城建投融资体系中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选择或创新, 从而扩宽城建资金筹集渠道。
融资租赁也可以说是项目融资中的一种形式, 是集信贷、贸易和技术于一体的融资方式, 可以不先支付现金而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大中型先进机械设备资金短缺问题。不少城建项目的先进机械设备都是资金需求量相当大的, 政府可以先向一些租赁公司或其他公司租赁, 使用并开始获得收入后再支付租金给出租人, 租期满后可根据合同协议以及项目本身的有关要求, 折价购买或作其他处置。融资租赁的杠杆作用极其巨大, 只需少量资金即可获得机械设备的使用权, 这对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有很大帮助。
5. 项目融资还需政府在投融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由于我国应用项目融资的时间较短, 从总体上看, 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地方政府要在投资建设中不断总结经验, 寻求适合的项目融资方式, 以缓解财政压力, 同时规避相应的投融资风险。
综上所述,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缓解巨大的财政资金压力和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 必须进行投融资模式的改革, 改变财政直接投资为通过平台公司直接融资, 积极推进项目融资。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融资模式, 通过主要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应用逐步被地方政府重视和接受, 但由于其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需要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 才能使其从真正意义上缓解地方经济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经济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3.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三
同时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巨大,是私人或企业不愿或无能力投资的领域,由政府主导建设。地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这种特性:一方面决定了地方政府有限的年度财力(包括本级财政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不可能与当年巨大的资本性投资资金需求相匹配解决资本性投资资金的缺口问题需要在财政之外另谋融资通道。2010年国发19号文下发后,国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负债,严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财政担保向银行融资,那么地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如何能向银行融资,有哪些创新手段?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创新
鉴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地位,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不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停掉政府投融资平台”,因此,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创新发展途径将是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着眼于拓宽投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改善平台公司单纯依赖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格局,打通直接融资渠道。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应作为地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平台直接融资的有效措施之一,以便形成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在内的多元化融资结构。另一方面努力构建以财务公司为平台,以资金集中管理为手段,以为地方政府服务为宗旨,以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将成为各投融资集团今后的主要资金管理模式。此外还可以根据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委员会、国际保险监管委员会1999年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金融控股公司指一个公司在拥有实业的基础上,可跨行业控股或参股,整合资源,组建金融控股集团。
二、项目融资、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是适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自然资源开发等大中型项目的越来越流行的重要筹资手段,BOT则是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的典型模式。即 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经营-移交),是指指私营机构与政府机构形成“伙伴”关系,分配该项目的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模式。政府同私营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由项目公司负责设计、筹资和承建某项基础设施,项目公司在在规定的特许期(通常为10-30年)内向该项目的使用者收取费用,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这项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所在地政府。
三、基于政府补贴的资产证券化政府融资模式
如果政府付费或补贴模式得到确立,那么,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领域的发展空间就被打开。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应用前途很广的融资方式。在政府付费或补贴的公共设施融资模式中,完全可以将与“政府付费或补贴合同”相联的资产从基础设施投资企业的其它资产中“剥离”出来,通过“证券化”手段在债券市场集合更多的个体投资者投入到项目中来,形成一种基于政府付费或补贴合同的创新型融资方式。这样,对投资企业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就大大降低。“证券化”既集合了个体投资者“集腋成裘”的资金优势,又集合了基础设施企业的运营优势,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进行项目的开发,并在开发开始产生外部投资效应时,如开发带来了中心城镇工商业发展、上地价格升值从而税费增加的情况下,进行再融资,实现滚动开发。并且,在资产证券化融资中,投资地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的企业既可以是私人企业,又可以是政府组织的公共企业。
四、地方政府融资制度的创新
制度的创新是放开地方政府融资的前提和重中之重。“规范”比“规模”更为重要。“规范”就是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配套制度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如果融资行为不规范融入的资金不用于既定的目的或只融资而不想偿还即便地方政府融资规模较小也会造成资金的低效利用或滥用都可能出现债务风险。如果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规范地方财政收支情况、融资目的、债务偿还能力、资金使用情况等各种信息公开透明能够及时接受市场和投资者的监督则市场对融资规模自然会做出选择而不是由地方政府单方面决定。
五、结语
融资类项目的确定,必须首先权衡企业投资的缺点(对消费者而言要承担的资本费用、管制成本)与项目的优点(较高的投资效率、减轻公共预算压力等),然后加以确定。地方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设需要一个健康的投融资体制。为此,政府应尽快明确界定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的事权和责任,通过制度的合理化建设,有效规制基础设施建设行为。
参考文献:
[1]邹晓峰等.地方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政府角色定位.中国集体经济.2009.
[2]邹宇.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城市.2008.
4.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四
项目简介
为加快新山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农业产业示范带动,新山村科技生态示范园50亩示范园在凯里市民宗局、凯里市政府办、炉山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50亩生态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35万元,机耕道及便道建设总投资15.8万元,水池建设1.2万元,流转土地租金5万元,建设莲藕养鱼池一个7万元,大棚建设2.5万元,其它设施建设3.5万元。
承建单位:凯里市鑫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二0一四年一月
5.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五
一、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该示范场由县农业局组织县农技推广中心与XX镇农技站共同投资组建的股份制科技型合作组织,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产权清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示范场位于XX镇XX村320国道旁,占地101亩,分设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区、优质良种繁殖示范区、生态优质稻栽培技术示范区、草莓大棚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等四个示范区和青树、印塘、梓门、永丰四个高档优质稻开发示范基地;XX高产优质草莓开发示范基地;XX镇优质瓜果蔬菜生产加工开发基地;XX镇杂交玉米、甜玉米高产栽培及加工开发基地和XX镇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基地等8个辐射基地。示范场拥有办公培训大楼一栋,面积1600平方米,建立了示范培训基地,购置了电脑、数码相机等仪器设备,配备了培训教室、电脑信息室、科技阅览室、仪器设备室。具有完善的组织章程、机构设置及内部管理制度和分配机制。示范场现有专职人员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人。并长期聘请省农大、县农业局技术专家9人,传授农业新技术。
(二)资金概况
1、资金投入。示范场现已累计投资55万元,其中①中央补助资金15万元。②2004年县财政投入资金20万元,③县推广中心和XX农技站共同投资20万。
2、资金使用情况。①中央资金使用情况:其中用于新技术引进完善1.65万元,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3.82万元,购买生产资料2.4万元,组织参观、交流、培训1.67万元,印发技术资料0.65万元,购买必要的培训设备2.0万元,用地整理及培肥改良2.81万元。②县财政配套资金:对基地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新修高标准农田排灌渠道2500米,田园化机耕道1500米,农用电网2000米,防洪河堤1000米,使基地水利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排灌方便、旱涝保收。③县推广中心和梓门桥农技站投入股资:用于示范场租地和开展生产经营。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以来(2004年—2005年6月)通过示范推广,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示范场实现总产值36.5万元。其中在推广新品种方面,实现产值1.3万元,收入0.9万元;在生产优质大米方面,实现产值7.6万元,收入5.6万元;在生产草莓方面,平均亩产1500公斤,平均销售价每公斤6.5元,创产值24.05万元,成本8.1万元,创收入15.95万元;在良种繁殖方面,生产早稻种子0.48万公斤,晚稻种子0.4万公斤,实现产值2.4万元,创利2.93万元;推广稻鸭共育,成鸭销售收入1.08万元。除去生产成本22.9万元,管理费用4.9万元,共创纯利润8.66万元。
2、社会效益。通过示范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培训、辐射推广,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四个优质生态稻米生产基地,XXX高产草莓基地,优质瓜果蔬菜基地,杂交玉米基地及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等八个示范辐射基地,为农民增加收入1000余万元。如2004年示范场无公害生态优质稻开发1.2万亩,普遍推广“天灯地鸭沼气肥”生态栽培技术,统计每亩节支增收250元,共为农民增收350万元。近几年,示范场为全县水稻生产,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50余个,示范推广新技术8项,通过群众观摩、专家评审、鉴定,选定了我县每年水稻生产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水稻品种20个,为我县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为我县2003年和2004年连续二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作出了贡献。
3、生态效益。在推广和产业化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循农业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并配套使用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标准,在产业化开发中严格实施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改善了大田土壤品质,降低农田有毒物质,提高农产品绿色健康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改善人民生活、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种植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项目管理。
成立了以抓农业的副县长XXX同志为组长,县农业局、财政局、推广中心、XX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XX镇农业科技示范场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与管理。由县农业局具体指导制定项目建设规划、组织项目实施,财政局负责示范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农技推广中心和XX镇农技站承担项目实施。
(二)开展试验示范,做给农民看。在示范场共设立了四个示范区:一是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区面积10亩,共引进试验示范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35个,其中水稻品种20个,玉米品种6个,红薯品种2个,南瓜品种2个,草莓品种5个,筛选出适应我县推广的品种有20个。二是无公害生态优质稻栽培技术示范区面积54亩,推广“天灯地鸭沼气肥”等生态栽培技术体系,早稻种植中档优质稻湘早籼31号,晚稻种植高档优质稻湘晚籼5号、湘晚籼13号,早稻平均亩产440公斤,晚稻平均亩产475公斤。所产稻谷全部由县优农中心大米厂加价收购,开发“超泰”品牌香米。三是草莓大棚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面积27亩,平均亩产1500公斤。种植品种有丰香、静宝、明宝、章姬。四是优质良种繁殖示范区面积10亩,早稻繁殖湘峰早1号,晚稻繁殖湘晚籼13号。
(三)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学。一是建立培训基地,培训技术骨干。示范场利用XX镇学区办公培训大楼,兴办了XX县XX镇农业科技示范场培训基地。2004年已举办无公害优质稻生态栽培技术培训班、草莓大棚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等7个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400余人。二是召开专题会议,讲解与观摩先进技术。示范场根据项目实施需要,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示范基地村、组,召开群众大会,直接向农民讲解先进技术操作要领,派员深入示范辐射基地召开技术专题讲座大会18次,到会授课群众达1600余人。示范场组织乡村干部观摩示范场先进技术和新品种8次,共计人数600余人。三是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2004年共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接受技术咨询800余人次。
(四)建立辐射基地,带领农民干。示范场在向农民示范培训农业新技术的同时,以专业技术协会的形式,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带领他们以龙头企业产业化开发为核心,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的辐射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新技术,研制开发新产品,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1、以省定优质稻加工龙头企业——XX市粮食局精制大米厂为龙头,成立了“XX县无公害优质稻米开发技术协会”,建立辐射基地4个,面积1.2万亩,示范推广“天灯地鸭沼气肥”生态栽培技术。基地所产稻谷由龙头企业签订加价20%以上收购合同负责收购。
2、以XX市XXX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成立了“XXX镇优质瓜果蔬菜生产加工开发技术协会”,辐射基地种植西洋南瓜15亩。
3、以XX县XX食品厂为龙头,成立了“XXX杂交玉米、甜玉米高产栽培及加工开发技术协会”,建立辐射基地种植玉米1万亩,用于开发玉米粥系列保健食品。
4、以XXX种业集团为龙头,成立了“XX镇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协会”,2004年发展制种面积3000亩。
三、主要成效
一是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农业科技示范场建立后,我们先后引进水稻、草莓、玉米等优良新品种35个,筛选出合我县推广的新品种20个,现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示范推广了“天灯地鸭沼气肥”无公害栽培技术和“水稻旱育无盘抛秧”轻简栽培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10多项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我们经常组织乡镇农村干部、农民参观和现场培训,先后组织参观学习1000多人次,如晚稻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2003年、2004年每年只有5万亩的种植,通过示范场观摩后,现种植面积辐射到XXXXXXXXXX等乡镇,种植面积达15万亩。
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县农民以单一的水稻种植为主。由于科技示范场建设采取的措施得当,技术先进实用,经济效益显著,从而带动了农民以示范场为样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在保证水稻种植面积和高产优质的同时,大面积种植了杂交玉米、草莓、药材等经济作物,示范辐射建立了专业协会,以点带面,全县形成了粮食、经作、药材等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2003年XXX镇优质稻种植面积1.2万亩,经济作物0.2万亩,2005年优质稻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0.8万亩。
三是促进了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科技示范场在引进新品种示范的同时,还注意新技术的示范工作,经常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农民也经常自发组织前来参观学习,逐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新技术的推广,使优质稻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XX镇XX村农民XXX,在示范场培训基地学习草莓大棚栽培技术后,回家在XXXXX桥边租地5亩,推广应用草莓高产技术,每亩每年纯收入达5000余元,其收益是栽种水稻的7倍。
四是探索了县乡农技推广的新路子,状大了自身实力。示范场是集引种、示范、繁育、培训、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科技示范场,国家只要在前期补助一些,打破了过去形成的政府财政长期支持的机制,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主,又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以后示范场在示范经营中一方面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农技部门的发展后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推广经费的不足。同时农技部门经营自己经济实体的示范样板,既可为社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又可为自身创收,将大大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稳定了农技队伍,锻炼了人才,使示范样板越办越红火,示范效果也越来越好,进一步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五是创新机制,促进示范场健康有序发展。示范场建设在投入机制上,建立了县、镇共同创建,农技人员共同参与的股份制投资机制,多方面吸纳资金。在运行机制上,按市场化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形成独立法人、独立经营的运作机制。在生产经营机制上,大力推行农技人员承包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在管理机制上,制定了健全的人事制度、分配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了示范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在推广方式、技术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和创新。真正将示范场建设成为全县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一流、效益显著的科技型服务实体,成为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真正成为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做的“田间学校”,加速农业科技的推广速度,促进我县农民增产增加。
四、存在问题与设想:
总体来看,该农业科技示范场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欢迎,其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建场时间短,资金不充足,基础设备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道路和水沟水渠的修建以及土地的治理等基建投入较大,致使资金相对紧张,对充分发挥示范场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但示范场的建设必然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此怎样充分利用有限资金,确定基建比例等将是今后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对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需进一步提高。个别地方仅重视项目资金,对示范场的外延、内涵、功能、作用理解不透,对示范场建设的内容、要求和条件等认识不一,有的地方把示范场建设当作部门的创收实体单位看待,没有充分认识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对带动地方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开发工作的重要作用。
三是股份运作机制、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看,各级示范场都实行了业主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等先进的运行机制,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经验不足、内部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市县主管部门对示范场管理,虽然采取了合同化管理方式,对三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缺乏合同意识,对执行合同的随意性比较大,造成了合同的变相履行或不履行等。
为切实抓好示范场建设,设想如下:
一是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夯实基础,巩固成果。通过示范场建设,使一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培育和增强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自身造血功能。依靠农技服务的“龙头”企业及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的实施中,各地始终坚持做到“谁投入,谁得益”,吸纳各方投入,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深化体系改革与示范场项目实施相结合,促进了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分离,建立了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二是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与辐射面。农业科技示范场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它是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参办,以种养业为基础,以一定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土地为场所,以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种苗繁育、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一个经营性的并带有一定公益性的服务实体,是农技推广服务的龙头企业。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场给农民“探路子、做样子、教法子”,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6.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六
发挥优势 讲求实效 大力推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聊城市老科协
近年来,我市老科协把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突出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以老科协会员为载体,以先进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为重点,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打造科技示范基地亮点,先后在全市老科协系统建设科技示范基地40余处,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抓推动,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科技示范基地是老科协开展科技推广、科普教育的良好场所,是老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为推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我市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老科协均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老科协分管会长,定期调度基地建设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特别是东昌府区老科协专门设立了科技开发中心,主抓这项工作,并从常务理事分工上加大了领导力度,明确2名副会长靠上抓,为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专题会议推动。先后于2008、2009年在东昌府区、莘县召开了老科协工作现场会,组织各县(市区)老科协会长、科协分管负责人和市直老科协会长参观了东昌府区和莘县的科技示范基地,推广了东昌府区和莘县老科协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的做法和经验。
三是制定管理办法。市老科协研究制定了《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对示范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作机制、管理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示范基地的认定及规范管理奠定了基础。指导各县(市、区)老科协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申报认定程序和鼓励措施、统一标志标识,并经常深入示范基地调查研究、听取意见、指导工作,使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四是整合相关力量。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我们积极争取科协的支持,注意加强与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的联系和协调,注重把握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与科普示范基地相结合,与农村科技工作相协调,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相一致,与广大农民的实际要求相适应,为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的建 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环境。
二、抓优势,丰富基地建设形式。切实发挥老科协会员的专业优势,是老科协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的前提条件和技术保障,也是推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为此,我们按照“四个一”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即“一个老科协会员,帮(领)办一处科技示范基地,推广一批先进成果,带动一方农民增收”。按照这一思路,我们着重抓了四种类型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
一是会员领办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老科协会员根据自己的业务专长及市场需求,自己出资创办,在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东昌府区老科协会员李文海在城郊承包河道滩地50亩,进行花卉良种苗木的繁育开发,先后引进各类名优花卉30余种,年繁育良种花卉苗木30多万株,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30余名,不仅为城区绿地、美化提供了良种苗木资源,而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茌平县老科协副会长赵荣金领办高科技林果示范园,筛选培育优良品系11个,向社会提供枣苗200余万株,带动全县发展枣园18000亩,被省老科协评为十大科技项目示范基地。临清市老科协秘书长赵志圣在刘垓子镇姜油坊村建立了标准化养殖科普示范基地,除养殖常规鱼类外还引进了美国鱼回、北美白对虾、史氏鲟等品种,先后推广5个乡镇18000养殖户养殖甲鱼900万只,纯收入7200万元,户均增收4000多元。阳谷县老科协会员邢云汉租地50余亩建立了“新特野蔬菜示范基地”,引进“救心菜”、“百合”等20余个新野特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推广种植打下良好基础。冠县老科协会员郭克起领办农业良种科技协会,在全县建立花生、芝麻、棉花、小麦等优良品种繁育基地1万余亩,带动农户3500多户,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农技协。
二是指导服务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老科协会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与科技示范基地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基地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使科技示范基地的发展有了较强的技术支撑。如东昌府区老科协会员于振海为北城办事处谢庙村王俊贵、张秀云夫妇创办的甲鱼高效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服务,使优良品种、科学防病、健康繁育等新技术得到了应用推广,并带动农户发展甲鱼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员杨学生为聊城瑞沃生态农业科技园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园区引进国内蔬菜优良品种40多个,试验 示范新技术、新成果20多项,承担并组织实施市、区科技计划项目2项,建立区域化、专业化示范基地近5万多亩,发展会员1200多名,带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为促进蔬菜良种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临清市老科协会员赵志圣被临清丁马甲鱼养殖示范基地聘为技术顾问,定期为其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该基地的健康发展。
三是技术承包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老科协会员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与服务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受聘于服务单位,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获得合理的报酬。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科技人员的责任心、调动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长效服务机制。如东昌府区老科协会员苑兆德受聘于聊城植物园,负责果树、花卉、水生植物的引种与栽培,使百余个新品种及5项新技术得到了应用,为园区的开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科普教育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作为老科协会员,以基地为依托,积极参与配合老科协开展各种科普教育活动,如侯营镇宋书桥的金桥养狐场、闫寺办事处吴铭友的樱桃园等。
三、抓实效,发挥基地带动作用。经过市、县两级老科协组织和老科协会员的共同努力,我市建立的科技示范基地较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其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成为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加油站”。东昌府区老科协农业老专家咨询中心致力于技术咨询服务,向农民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先后深入十几个乡镇义务咨询600多人次,举办技术讲座26场次,听课农民9000余人,发放各种农技资料5000余份。临清市丁马甲鱼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三年来针对本基地养殖户举办技术培训班100余次,受益36000人次;举办甲鱼养殖科普讲座近40次,听讲人数超过10000人次;发放甲鱼养殖技术资料22种、计365000册,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为甲鱼养殖户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冠县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咨询、技术服务,先后举办棚式蔬菜新品种栽培技术和新农药使用专题讲座40多期,培训人员1200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0万余份,受理群众咨询5000余人次,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疑难问题300余个,发放服务联 系卡5000多个。
二是成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示范园”。聊城瑞沃生态农业科技园以东昌府区老科协为依托,以国内外名优蔬菜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为重点,以促进全市蔬菜品种改良更新和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为广大农民提供蔬菜新品种的展示和配套技术的示范,共引进各类蔬菜品种120多个,引进示范蔬菜生产高新技术成果10余项,筛选推广新品种20多个,推广面积达10万余亩,增产增收30%以上,其中保护地茄子嫁接栽培技术成功解决了常年连作大面积减产的难题,增产增效50%以上,连续三年示范推广面积2万余亩,带动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茌平县高科技林果示范园致力于圆铃大枣品种的搜集、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的推广,建成品种资源圃20亩,采穗圃20亩,良种苗木繁育圃400亩,品种对比试验园60亩,密植丰产试验园600亩,辐射中心园区2000余亩,先后引进大枣品种80余个,筛选出优良品系11个,其中4个品系得到了省市有关专家的认可,分别定名为“茌圆金”“茌圆银”“中秋贡”“圆铃七号”,为茌平县10万亩圆铃大枣更新换代、建设茌平枣乡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冠县老科协农业良种科技协会先后成功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13个、地瓜新品种4项、大白菜新品种20多个、棉花等农作物品种50多个,为省农科院开发总公司、浙江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代繁特大花生、豆角等农作物良种30多个,辐射带动农户3000余户,良种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良种繁育面积达8000亩,平均年纯收入高于种常规农作物农民纯收入的30%以上。莘县老科协园林科技示范基地占地1000亩,已栽植雪松、龙柏、海棠、银杏等80多种、100多万株优特苗木,不仅可以推广先进的节水示范技术和花卉苗木培植技术,而且推动了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节水灌溉步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唐县老科协农业技术服务处去年繁育棉花原种500亩、棉花良种3000亩、小麦良种5000亩,同时开展棉花良种实验,带领组织老科协会员帮助搞好田间技术管理,以提高良种的产量和质量,为提高全县良种普及率、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努力。
三是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鲁西毛皮动物养殖科技示范基地以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聘请全国著名养殖专家为技术顾问,创建了集品种引进、技术培训、规模养殖、辐射带动、联合销售于一体的特种养 殖示范基地,从国外引进20余个优良品种,饲养珍贵毛皮动物5000多只,资产达300多万元,在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多次专门雇专机从俄罗斯购进狐貉良种,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带动会员1580多户,辐射15省市区,毛皮兽总量达到45万只,会员户年均纯收入23000元,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者100多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者300多户,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为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东昌府区生猪产销基地探索形成了“基地+协会+农户”三位一体的运营机制,会员发展到427家,生猪存栏达26.8万头,搭建了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增强了农民闯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为养殖户增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好评。临清市丁马甲鱼养殖基地先后繁育“黄运”牌中华鳖良种2600余万只,除本单位自养280余万只之外,放生于四河系2万余只,向社会提供2320万余只,获经济效益7100万元,创社会效益10亿元。茌平县高科技林果示范园与53户农民签定了300亩的育苗合同,向全县提供优质枣苗90万株,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7.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七
王敏说, 今后公司创新工作总的要求是, 科技创新当先锋, 管理创新树品牌, 文化创新做示范。而实施重大管理创新项目, 推进管理创新是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必然要求, 是适应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迫切需要, 是深化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
王敏强调, 实施重大管理创新项目, 就是要引领和示范公司管理创新工作, 进一步推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更好地服务“两个转变”。要通过实施重大管理创新项目, 指导公司管理创新实践, 引领管理创新方向, 总结管理创新经验, 营造浓厚的管理创新氛围, 促进公司管理水平提升。要通过管理创新变革, 实施资源整合、业务重组、流程再造, 形成科学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功能合理、整体协调、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管理效率。
会议强调, 要坚持实践第一, 将管理创新融入管理实践, 围绕“三集五大两中心”建设, 开展管理创新研究, 争取管理创新实践效果和管理创新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要树立全球视野、开放意识、战略观念、理论思维、创新精神, 利用系统的方法, 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工作。
重大管理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分为项目遴选、全面实施、成果提炼、验收评价、总结表彰五个阶段, 对重大管理创新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会议要求承担20项重大管理创新项目的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精心组织推进, 发挥各方力量, 做好项目实施、成果提炼等工作, 创建一批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促进公司发展、管理变革和效益提升的重大管理创新成果, 反映公司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树立公司管理品牌, 增强公司软实力。
8.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八
这46个试点示范项目覆盖了38个行业,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个类别,体现了广泛的行业、区域覆盖面和较强的示范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公告中称,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将对全球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带来深刻变革,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促进制造强国建设,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并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
此次试点示范项目遴选工作由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从试点示范代表性、技术水平、与要素条件符合程度、持续增长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考虑行业分布、区域分布、试点示范类别构成等因素,最终确定了2015年的46个试点示范项目。(陆健)
9.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九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
项目技术工作总结
云川县2009年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有关文件精神,在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专家指导下,在项目承担单位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民种植实际需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现将2009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简述项目推广地原有种植制度、品种和技术应用情况。
1、种植制度 项目实施区兴业镇位于淮河入江水道以北,云川县县城东侧,云宝南线横穿腹部,是云川县菜篮子。历来是云川县蔬菜新品种高产示范镇,周年为县城居民提供新鲜可口的蔬菜,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经过多年不懈的农田水利建设,已形成沟、渠、路配套,涝能排、旱能灌。
2、品种和技术应用情况 兴业镇秦庄、五星村劳动力比较充余,劳动者素质高,蔬菜种植水平好,对蔬菜种植技术较有经验。项目实施区历来是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核心区,农民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接受速度快,应用熟,已经总结出大面积蔬菜无公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二、推广的技术与品种优势(特性)、在当地的适应性
1、技术特性
(1)苗期病害 辣(甜)椒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①病症 猝倒病发病初期,茎基呈水渍状,后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在叶沿未枯前倒伏。立枯病发病时,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斑,以后病斑向四周扩散,使茎基变褐,缢缩;早期病苗叶片白天萎蔫,晚上恢复,严重后,地上部萎蔫不再恢复;在一段时间内,病苗仍然直立不倒。
②发病原因 低温高湿。③防治方法
A.适时通风排湿,及时间苗,追施叶面肥,增强幼苗抗病性。B.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周围撒上石灰粉,防止病情传播。C、及时喷施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300—400倍液,72%的普力克400倍液。
(2)辣(甜)椒病毒病
①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病叶呈淡绿色,叶面凹凸不平,叶脉起皱,有的叶片呈线形蕨叶或花叶形;枝条染病,则有褐绿色条斑,植株矮小。
②发病原因 高温干旱且有蚜虫条件下易发病。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严格消毒;预防高温干旱;整枝打杈在晴天中午进行。
B、化学防治:定植后用40%的抗蚜威2000倍液及时喷施灭蚜;发病后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 2 液,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3)辣(甜)椒炭疽病
①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病叶和病果上初为水渍状褐色圆形斑,后来逐渐形成褐色同心轮纹斑。
②发病条件:属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通过叶片或果实的表皮及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借助风雨、田间作业和育苗传播。当气温在1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容易发病。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采用温汤浸种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加强田间管理,推广配方施肥;预防高温高湿;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果及病残体。
B、化学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农抗120的300倍液喷洒,每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4)辣(甜)椒疫病
①主要症状:叶片、茎、果实均受此病危害。病叶有暗褐色圆斑,其边缘为黄绿色;病茎有水渍斑,病斑绕茎表扩展成黑褐色条斑,分枝也有褐色斑,病部易缢缩折倒;病果的果蒂部有水渍状暗绿斑,潮湿时长出白霉,呈褐色腐烂,干燥后成为褐色僵果。
②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借助雨水和育苗传播,在气温2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发病重。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温汤 3 浸种;推广无土育苗或无菌土育苗;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高湿;及时清理病残体。
B、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可湿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5)辣(甜)椒软腐病
①主要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病果有水渍状暗绿色斑;后期果皮变白,果肉呈褐色,腐烂并有臭味,干燥时果实干缩,但并不脱落。
②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借助雨水、浇水和昆虫活动传播。阴雨天、气温2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发此病。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高湿。
B、化学防治:杀虫防病,控制传播,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40%菌杀乳油3000倍液喷施,及时杀灭烟青虫、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500倍液喷施,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2、品种特性 在该项目实施中,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抗辣椒品种博士王。
博士王是从天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的设施辣椒新品种。4 2005-2006年在赣榆县设施蔬菜主产区沙河、青口、赣马等镇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博士王表现出早熟、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深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
(1)特征特性
①产量高 博士王在本地设施栽培,表现为结果早、果实大、单果重、连续结果性强,且后期结果仍能保持大果特性,据日光温室结果期调查,博士王果实长度10.1㎝、果肩直径4.3㎝、单果重42.5g,较对照品种苏椒5号果实长度平均增加1.0㎝、果粗度(直径)增加0.6㎝,单果重增加12.0g,日光温室栽培每667㎡产量达6500 kg,塑料大棚栽培每667㎡产量达 5500 kg,较苏椒5号平均增产35.6%。
②熟性早 博士王比苏椒5号早熟6d左右,6节即可开花,比苏椒5号提前1节,分枝性强,早期结果多且连续结果性强,果实膨大速度快。
③品质优 主要表现为:一是果实外形美观为长灯笼形,果色为黄绿色、皱皮、色泽鲜亮;二是果实大且均匀;三是果实口感好,为微辣型、皮薄质嫩,适合大众口味。
④抗性强 博士王植株长势强,开展度大,耐肥、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夜间温度14-16℃时能正常结果,抗病性较强。
⑤效益高 实践证明,苏椒5号博士王较苏椒5号增产增收2000元/667㎡、增质增收600元/667㎡以上(市场售价每㎏比苏椒5号高0.1元左右),设施栽培每667㎡经济效益增加2500元以上。
⑥商品性好 由于苏椒5号博士王的果实具有果型大、口感好(辣度适中)等特点,其抢占市场能力强,销售前景好。
5(2)无公害栽培技术 ①培育壮苗
A、日光温室冬春栽培育苗
8月中旬播种,播前种子用55℃水烫种,搅拌10分钟后,捞出种子再放入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15min,取出种子,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种5-6h,种子吸足水后,捞起沥干直播,一般不催芽。采用高畦育苗,注意遮阴保湿、防高温、防水淹、防暴雨,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防止烧苗或出现高脚苗。
B、塑料大棚栽培育苗
11月下旬催芽播种,将经消毒且浸泡好的种子先用湿纱布袋装好,然后再用干毛巾包裹,夹在装满热水的两个盐水瓶之间,放入保温箱(泡沫箱)内催芽,每12小时盐水瓶换一次热水,注意保温箱不要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受热不匀影响催芽效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小拱棚外加草苫的“三膜一苫”保温育苗。育苗时,每10㎡苗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50 kg,50%多菌灵80-100g,土、肥、药一定要混合均匀。
C、苗期管理。温度及肥水管理同常规。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8月份育苗因采用遮阳网等遮阳降温,早盖晚揭,遇雨覆盖塑料薄膜,防暴雨伤苗,停雨后及时揭膜。11月份育苗应注意保温,出苗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②整地施肥与定植 A、整地与施肥
平整土地重施基肥,每667㎡施优质腐熟的圈肥,日光温室用量为8000-10000kg,塑料大棚为6000kg,三元复合肥50kg,饼肥100 kg,深翻细耕后,日光温室做成南北向畦,塑料大棚做成东西向畦,畦宽100㎝。
B、定植
日光温室10月初定植,塑料大棚4月初定植。定植行距,大行距为60㎝,小行距40㎝,定植株距为33㎝。
③田间管理
A、定植后的肥水管理
辣椒对肥料较为敏感,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在对椒采收后第一次追肥,随灌水每667m2施45%三元复合肥10-15kg,第二次追肥,在盛果期随灌水每667m2再施45%三元复合肥10-15kg,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酌情追肥。定植时一定要浇足定植水,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补水,避免土壤过于干旱,灌水应采取膜下暗灌,切忌大水漫根。
B、植株调整
在门椒结果后应尽早摘除内生弱枝,生长盛期还应及时疏剪密枝,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能。
C、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等。病毒病的防治在做好种子处理,及时防治蚜虫、粉虱等传毒媒介的同时,生长期间应预防高温干旱,在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疫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68%金雷(雷多米 7 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灌根或50%福帅得悬浮剂2000-2500倍喷雾,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辣椒虫害主要有粉虱、蚜虫等。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④采收
辣椒的门椒应适当早收,以免坠秧,结果期采收应在果实已长到最大限度,果皮变厚时进行,最好在下午采收。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简报、数字农业网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和实施效果,加强信息服务,加大对优质辣椒博士王增产增效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的影响。
2、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云川县2009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项目任务书,项目承担单位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订了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并报县农业局、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审批。同时,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实施。
3、授课与田间示范指导。
(1)授课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举办了三期技术培训班,分别于2009年6月26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师赵建华讲授辣椒适期基质培育壮苗技术,参加培训人数70人。2009年7月8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师张远芬讲授辣椒精细整地,覆膜定植技术,参加培训人数60人。2009年11月25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 8 师汪龙生讲授辣椒科学肥水管理技术,参加培训人数70人。
(2)田间示范指导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组织专门技术人员赵建华、汪龙生、王云川、何春正等专门驻点,深入到兴业镇秦庄、五星村进行进行跟踪技术指导。
四、推广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对照项目合同,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建立了2000亩博士王新品种辣椒生产基地,其中设施大棚辣椒200亩;选用推广了优质高产辣椒新品种博士王;适期基质培育壮苗;精细整地,覆膜定植;合理调控棚内温湿度;科学进行肥水管理;适期采收;组织大棚辣椒生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村组干部、农民和种田大户3次200人;印发技术资料2000份。
2、辣椒产量明显增加。在辣椒大面积成熟采收前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邀请有关专家、有经验的农民,进行测产验收:项目实施基地兴业镇秦庄、五星村平均亩产3058.8公斤,较前三年平均单产2500公斤/亩,增产558.8公斤,达22.3%。总产达6117.6吨,较前三年平均总产增加1117.6吨。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大棚辣椒生产技术的推广,可减少辣椒全生育期内用药次数;同时由于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生产优质辣椒,实行优质优价,基地农户辣椒平均亩产值达到24470.4元,亩纯收入为7830.5元。总产值4894.08万元,总纯收入为1566.1万元。
4、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明确主导品 9 种、选准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提高了基地广大农户科技学种田水平。按照“技术培训到村、技术明白纸到户、示范指导到田”的要求,集中向广大农户推介和传授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使广大农民应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及科学种田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在项目实施中,云川县大力推广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广大农户大力应用优质、高产的辣椒新品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辣椒专用肥、有机肥,减少了水体污染,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确保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五、体会和建议
1、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有利于辣椒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利于辣椒产量的提高和辣椒品质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0.共同打造中英地方合作“示范区” 篇十
2017年12月1日至3日,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配套活动,全国对外友协与英国北爱尔兰政府在北爱首府贝尔法斯特市以“中英工业地区合作”为主题共同举办第三届中英地方领导人会议。我会宋敬武副会长、辽宁省王大伟副省长、上海市翁铁慧副市长、湖北省郭生练副省长、吉林省政协支建华副主席、大连市卢林副市长、沈阳市政府肖枫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周建平司长、驻贝尔法斯特总领事王淑英与北爱议会议长罗宾?牛顿、民主统一党党首阿琳?福斯特、新芬党北爱领导人米歇尔?奥尼尔、代理文官长戴维?斯特林、北爱政府部门和主要企业及大学负责人、英国驻华使馆公使兼临时代办罗廷、英国国际贸易部中国区司长彭雅贤、北爱政府驻华办事处公使衔参赞洛斯蒂等出席。
近年来,北爱以教育合作为起点,坚持推进与中国各省市之间的务实合作。2011年湖北师范大学与奥斯特大学合作共建8家“英国北爱尔兰孔子课堂中心”,覆盖北爱123所中小学,注册学员1.8万。2012年4月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北爱,为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揭牌,北爱民众夹道欢迎,此访也成为中国与北爱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里程碑。2013年5月,时任北爱首席部长罗宾逊和副首席部长麦吉尼斯应我会邀请访华,时任副总理刘延东会见代表团,共同勾勒中国与北爱合作蓝图。北爱政府认真落实此次会谈成果,于2014年9月派时任国际司司长洛斯蒂来华筹建北爱驻华办事处。洛数十次亲赴辽宁、湖北等地推动落实合作项目,同年女王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在沈阳成立联合学院。2015年6月,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开馆。2016年北爱政府制订了“2016至2018年对华关系战略”,同年12月北爱首席部长福斯特作为唯一英国权力下放地区代表来华出席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时任副总理刘延东会见她时充分肯定近年来北爱与中国合作成果,指出“北爱走在了中英地方合作前列。”
这次是中英地方领导人会议首次在英格兰以外的英国地区举行。为表示对中方代表的热情欢迎,北爱政府打破惯例,安排出席欢迎晚宴的中方嘉宾不经过安检,乘车直抵议会大厦。牛顿议长在大厦门口一一握手欢迎。欢迎晚宴上,当地孔子课堂学生合唱团为参会嘉宾带来了精彩而感人的中文歌曲演唱。民主统一党党首福斯特和新芬党北爱领导人分别回顾了各自应全国对外友协邀请访华的愉快经历,表示本届会议既是对以往合作的总结回顾,也将为北爱与中国的未来合作开启新篇章。斯特林代理文官长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近年来北爱对华合作取得的成就,指出拓展对华合作是北爱“2030愿景”的重要内容,北爱将通过本届会议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中国在基础设施、知识经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合作。北爱农业部、卫生部、经济部、女王大学、奥斯特大学和华为(英国)公司等主要企业负责人分别与中国省市领导分享了近年来北爱在农业食品安全、医疗技术服务、创新和知识经济、创业产业领域对华合作成果和未来愿景。会议期间,王大伟副省长、郭生练副省长分别与斯特林代理文官长签署辽宁和湖北与北爱的结好协议。王大伟副省长表示,北爱与辽宁在经济结构上有共同性和互补性,辽宁将以本届会议为契机,继续加强与北爱在高端制造、食品加工、技术培训、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互利合作。翁铁慧副市长、郭生练副省长、支建华副主席、卢林副市长、肖枫秘书长分别介绍了各自省市与北爱在医疗技术服务、农业食品安全、创新和知识经济、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洛斯蒂公使衔参赞表示,本届会议是北爱与中国省市合作新的里程碑,北爱驻华代表处将继续与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和全国对外友协合作,落实北爱与中国省市务实合作成果。
北爱是英国传?y的农业和制造业中心之一,近年来依托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推进产业升级,逐步推动当地经济实现向航空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金融服务和创意产业转型。本届中英地方领导人会议以“中英工业地区合作”为主题,旨在推动中英工业地区分享转型经验、实现互利合作。斯特林代理文官长指出,作为英国传统工业地区,北爱根据自身发展经验总结出加速科技研发、加强教育技能培训、推进包容性可持续增长、开拓全球化市场、完善经济基础设施五大推动工业地区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并将此作为北爱“2030愿景”的五大支柱,希望加强与中国工业地区在上述领域的经验分享和互利合作,共同推进中英工业地区转型升级。宋敬武副会长表示,尽管发展阶段不同,但是中英都将推动工业地区转型发展作为各自国家战略。近年来北爱在工业地区转型方面成绩卓著并在中英地方合作中走在前列,希望今后北爱与中国有关省市继续加强合作,通过互利合作共同解决工业地区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周建平司长介绍了中国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提出要以中英先进制造产业示范园为抓手,加强与北爱等英国工业地区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推动中英工业地区转型升级。
11.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 篇十一
关键词:信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图书馆服务
一、信阳市平桥区农村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进展情况
(一)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超前谋划,实施标准化建设。乡镇公共图书馆规划设计以总分馆制为前提,注重儿童服务空间设置与资源配置。根据文化部《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要求,各乡镇图书馆建筑面积为821平方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的原则,分为上下两层,内设少儿、成人、报刊、电子、采访编目等5室。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各乡镇图书馆的选址,都定位在中小学校附近。目前,全区有区级图书馆一个,系部颁一级馆;乡镇18个公共图书馆均免费开放,设置率为100%。
资源建设,扩大阅读活动载体。全区共有馆藏图书近30万册(不包括各农家书屋图书),适合儿童、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占总数的20%;开通的数字图书馆囊括了14个数据库,数字资源达4TB以上;强化数字化建设,建成19个公共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共计594台;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成20个,设置率为36%;村级电子阅览室建成10个,设置率为4%;由华谊兄弟公益基金捐赠的“零钱电影院”,已经在16个乡镇公共图书馆投入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
服务延伸,加快村级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平桥区实施村级图书馆试点工程建设。在全区范围内,选择人口数量较多,距离乡镇图书馆较远的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50个,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村级图书馆要求馆舍面积达到70——100平方米,内设少儿阅读区、成人阅读区、电子阅览区。在原有藏书、资源设施基础上,总馆为其配备计算机4-6台,每年配送图书600——800册,图书由总馆统采统编,纳入全区“一卡通”借阅范畴。目前,平桥区已建成7个村级图书馆并免费开放。
三级联动,推行一体化管理。平桥区以区图书馆为总馆,以乡镇图书馆为分馆,以村级图书馆为支馆,以数字图书馆为补充,建设区—乡(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同级别服务理念各有侧重,区级突出统筹,乡(镇、街)级突出共享,村级突出均等和便利。各级图书馆采用统一的服务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实行“统采统编、统一调配、定期轮换、分级管理、分散服务”,建立了纵向联系、横向联通、高效流畅的图书馆一体化服务平台。
(二)突出特色,强化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馆站结合,创新文化服务形式。平桥区坚持以乡镇公共图书馆为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实现部分文化站与图书馆阵地整合,工作人员整合,文化站图书室与图书馆藏书整合,文化站业务活动开展与图书馆读者服务活动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电子阅览室数字资源整合等。同时,实行图书馆服务网络向下延伸制度,对辖区内村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室)、农家书屋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建立长效指导和帮扶机制,帮助提高图书分类、编目,图书存放,读书活动开展,新技术电子产品应用等业务实际操作水平。
上门办证,倡导全民阅读风尚。2014年,平桥区公共图书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坚持阵地服务和上门服务并举,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交流、馆员讲解和论坛、微信、网站、宣传手册等方式,吸引群众持证阅读。各馆工作人员联合各中小学校和残联,先后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免费送证;走进全区各行政机关、街道社区、中小学、各企业上门办证,推广阅读。同时,邀请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大象出版社、同合车轮厂、郑州大学研究生院等社会组织、企业和高校2800余人来馆参观交流。目前,全区共有注册读者3.2万余人,较乡镇馆开馆前和去年年底增加了近2.8万人和1.94万人。
三类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充分利用图书馆免费公共文化资源,各馆每年累计开展不同类型的读者活动400余场次,参与读者5万余人次。定期开展“乡村大讲堂”公益讲座,联合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剪纸、泥塑、书画”等传统文化作品展示;利用图书馆门前广场,开展民俗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广场舞蹈、电影放映等。
拓展服务,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培育一批留守儿童特色服务项目,建立“零钱电影院”,每周末开展“电影分享课堂”,孩子们在这里观影、读书、绘画,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开展“零距离”亲子视频对话服务,孩子可以在电子阅览室与外出务工父母进行免费视频交流;联合团区委,发动志愿者广泛参与,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开展 “一对一”帮扶结对关爱活动,定期为留守儿童送图书、送培训、送演出;同时,还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后作业辅导等服务。
(三)健全机制,形成合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建设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政策机制。区委、区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平桥区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强化政府主导地位,该《办法》对图书馆的领导机制、硬件建设、管理运营、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等各方面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有力保证了公共图书馆的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平桥区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管理办法》、《平桥区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考评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及人才引进培养办法》。
建立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项目支持和社会援助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模式。区、乡两级财政从乡镇图书馆建设到开馆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从2012年起,区财政每年统一拨付区图书馆专项资金35万元,各乡镇图书馆专项资金10万元。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支持。平桥区通过多措并举,较好的破解了资金难题,保障了图书馆有序运转。
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全区现有在编图书管理员33人,招聘工作人员26人,由区总馆负责日常管理、业务培养和考评奖惩。坚持“专业人才领军、基层馆员统筹、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信阳师院和市图书馆文化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专业团队,深入平桥区公共图书馆调研、查找问题、技术指导、方向引领。加强系统内部优秀人才培育和挖掘,实施骨干培养计划,赴武汉大学学习和东莞先进馆、市馆顶岗实习。
(四)引领带动,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益最大化
统筹统建,服务效益最大化。平桥区公共图书馆建设重心在乡村,以“总分支馆制”建设为基础,开展传统文献阅读+数字立体资源阅读的现代阅读模式,配合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服务,整合国家、省、市、区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和现代气息的区、乡、村三级共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优质、免费、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群众受益程度大幅提升,服务效益实现最大化。2013年9月——2014年9月,全区公共图书馆图书外借总册次为34万余册次。
共建共享,社会认知率显著提升。乡镇公共图书馆、村级图书馆建设初期,可以说是无人问津,村民不知道图书馆是做什么的,有的以为我们是卖书的,有的孩子想进又不敢进,怕收费。通过近四年的宣传、走访、调研,改进,融合,图书馆的认知率显著提升。村民感受到了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文化关怀和文化享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看书、借阅、听讲座,参与活动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2013年9月——2014年9月,全区公共图书馆年流通总人数为5.5万余人。
示范引领,带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平桥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引领,带动了具有平桥特色的七大社会进步体系,即:以关爱留守儿童和农村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为主体的新型农村文化体系,以公民常识教本进课堂为主体的新型公民教育体系,以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为主体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和免费职业教育与免费技能培训为主体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以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养老保障体系,以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贴息、小额贷款担保为主要内容的就业金融保障体系,以“郝堂·茶人家”可持续发展项目为载体的新型农村社区模型体系,有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供给和文化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平桥区在图书馆建设上投入了一定资金,但与基层群众需求和图书馆后续发展仍有一定差距。为有效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需要政府制订向农村倾斜的文化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力度,明确各级文化部门职能职责,开展科学的绩效考核,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关配套措施。
(二)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依然较大。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由于历史原因,在文化建设上,平桥区村级与区、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在设施布局上、群众文化队伍结构上、活动的内容质量上,农村仍然落后于城市,城乡文化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三、继续努力,确保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结调研工作,系统梳理各项指标进展情况,有重点、有计划推进下一阶段工作。一是继续推进村级图书馆重点项目建设,力争通过改扩建、整合资源等举措。二是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调整儿童读物采购类型,加大数字化资源采购。特别是对儿童喜爱的动画、动漫音像制品、视频点播资料等数字化资源的购买。三是以平桥区农村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为契机,联合信阳师院,在数字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实现图书馆间的共建共享。依托高校人才,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培养信阳市平桥区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研究队伍,为平桥区农村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开展档案评查,确保档案迎检不丢分。五是围绕示范项目建设,结合平桥区实际,加强研究探索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政策、办法、途径、模式,探索建立具有平桥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端.文化体制改革视野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提升[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推荐阅读:
林业科技示范项目总结09-11
地方党史工作创新之管见09-11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09-12
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09-24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地方财政投入模式探讨11-14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08-14
科技示范实施方案06-09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06-24
科技示范户手册范本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