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读后感(共11篇)
1.《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一
我的母亲读后感
次语文课看完那篇《我的母亲》惹得自己几乎那大颗大颗的眼泪要抖落下来,就一直在想起姥姥离开厦门去日本之前的事,我的母亲读后感。
不是母爱不够伟大,所以我看完这篇文章想起的不是妈妈,只是有些爱更超脱了这些吧。若说母爱是伟大的,我倒有一丁点儿觉得这是母亲多少有的天性。可是隔了一辈的人,对待自己的外孙女甚于孙子还亲上加亲,那超过伟大的又是些什么呢?至少在我这未成年的心里,已然是不朽的了。
我从小就和姥姥住在一起。那时爸爸妈妈忙于工作,三天两头就是值班加班,在我开始记事的印象里,就很少有他俩的鲜活事例。姥姥不一样。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跟着姥姥,穿着她亲手做的大摆裤,紧紧拽着她的手,去逛这逛那。姥姥也没有多要求我什么,只是让我跟着她,给我买下所有我要的东西,告诉我什么是《西游记》,什么是加减乘除运算,怎么踢毽子、跳绳……现在记起来,那时的我绝对不超过五岁,对姥姥惟命是从。
那时真觉得姥姥太厉害了,也那么会画画哄我笑;我学琴的时候,她曾经陪我一起取过一段时间,后来,她竟然自己也能用僵硬的手指在键盘上摸索出了她很喜欢的一首民歌;她还很喜欢给我讲新闻,激起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我甚至认为她什么都知道,更是崇拜了。还有一次我“一口气”病了快一个月不能上学,姥姥居然也就背着我快一个月到奶奶家的干休所(那时我浑然不知姥姥骨质增生疼得厉害)。
再再后来,我长大了,搬离了原来那六十几平米的小破房,住进了现在的高楼。
我渐渐开始回自己的房间睡觉了,尽管她的床上仍是放好为我预留的枕头、被子;我不再让她碰我的琴,觉得她玩琴实在可笑;我更不喜欢再听她讲人生道理、时事新闻,只觉得她罗嗦得很,每次只是“嗯嗯,够了,知道了”应付她。我甚至开始讨厌她做的饭了,总是新菜隔夜菜混在一起煮……每每我厌烦姥姥了,就开始“撒野”,扔鞋子,砸琴键,摔门……每每这样的时候,姥姥从不在我或爸妈的面前说我什么。直至有一次我又“撒完野”推门进她房间拿东西,才看见她躲在厕所里拿着毛巾不断地擦着眼泪,由于抽泣的缘故,断断续续地自言自语:“唉,变了变了,白疼她了,还是自己回破房子住好了,成天都快给她当保姆,我图什么好处了?!”
但是这样的“撒野”我一直到姥姥离开厦门前才停下来,我又开始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地依赖姥姥啊!在机场地时候,我紧紧抱住了她,我没有哭,硬忍了下来,因为我不想再让姥姥为我担心了。姥姥离开以后,我很自由,有了更多自主的空间,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几次姥姥打长途回来,张口就是:“雨雨啊,姥姥今天给你买了……”刚听到这儿,我的眼泪就要掉下来,想着几句久久不敢告诉姥姥的话:早些回来吧姥姥,看不见你我心里有多不踏实呢!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读后感《我的母亲读后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2.《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二
我们在拼命地改革教育, 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试图找到一条早日复兴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魔杖, 早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成为世界强国。我们的想法是对的, 我们的教育改革家也着实辛苦。当我们面对当前中小学生离家出走、逃学、网恋、自杀等等社会问题时, 就会有一批人站出来质疑我们的教育。教育错了吗?教育没有错。教师错了吗?教师没有错。那问题出现了, 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于母亲教育的缺乏。
一、关注家庭教育
家庭出了问题, 孩子也会出问题。因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而在家庭这所人生最重要的学校里, 母亲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决定孩子命运的缔造者。教育家、社会心理学家, 中国第一个母亲研究所创办人王东华先生在他的杰作《发现母亲》中这样阐述:女性的特点适合于人口再生产, 男性的特点适合于物质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物质再生产。让女性放弃育儿去从事她们不擅长的物质再生产是一个大错误。在孩子的成长上, 母亲的作用要在90%以上, 一个警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女人的名字叫母亲, 母亲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作为一位母亲, 同时也是一位教师, 在自身的生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对于孩子来说远不及一个称职的母亲, 对于孩子, 母亲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导致其致命的打击。一个母亲若不尽其职、放弃母职, 而又想让孩子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那就似缘木求鱼无可实现。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到了中学若还不爱学习, 那就很难让其成为一名学者, 即使给他或她创造再好的环境也难以让其进入学习状态。然而那些幼年在家庭里便已有了学习习惯的学生, 只要教师稍加点拨, 便会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由此看来,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
二、关注母亲角色
然而, 当前的母亲正在千方百计地逃避母亲的职责。她们宁愿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去寄宿, 把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里, 这是何等的不明智!她们没有看到自身的价值, 没有认识到母亲这一角色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还有许多母亲为了追求自身的自由、快乐, 把孩子托付他人代管;再有的生了孩子把孩子当猫、狗一样饲养。种种不担负母职的母亲不计其数。社会中一切不良现象都是由不称职的母亲导致的。
艳艳是我们班的一员, 刚刚接班时, 她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女生, 课间不时就能听到她“开朗的笑声”。后来, 我发现, 她有迟到现象, 为了显示班级规定的重要性 (其他同学违反班级规定时处理起来都没有“怨言”, 态度也比较诚恳, 而且之后再没有类似现象发生。) , 我按照班级约定, 处理了她的迟到问题。我想, 这种处理方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 事实恰恰相反, 她还是有迟到现象, 当时, 我真的有些“火”, 数过3个数以后, 我慢慢地平静下来。我把她找来, 与她交谈时, 她情绪很低落, 除了不断流淌下来的泪水, 她几乎就是保持沉默, 而且此时面无表情, 一幅麻木呆呆的样子。我把她找来, 想和她沟通一下, 可她根本就不理我, 好象我不存在似的。
甚至有一天, 一位任课教师和我反映, 艳艳不在教室上课。我开始慌了。艳艳能去哪里呢?难道今天她又没有到校上课?难道她又生病了?我再次打通了艳艳爸爸的电话, 经过她父亲的核实, 艳艳到校了。可她能去哪里呢?我一边试着和家长沟通, 一边开始在我们可以上课的教室去寻找。可找遍了可以上课的教室, 就是没有艳艳的身影。于是, 我又跑到操场上去, 地毯式地在寻找, 终于在学校的不在使用的停车棚内找到了她。找到她时, 一个人蜷缩在哪里, 不停地流泪。那天, 风很大, 风吹来时还会夹杂着沙子、小石粒, 她就那样蜷缩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泪。不知道时钟转过了多少圈, 她终于肯跟我回办公室了。
又过了几天, 我又找到她, 当然, 目的不是要批评她, 而是和她进行一次长谈。谈话之后, 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她的故事, 这让我很震惊。燕在初中时, 父母结束了长期地争吵, 离了婚。母亲自从和父亲离婚后, 就一直住在工厂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 艳艳开始了一个人独自居住、生活。父母离异时, 艳艳被判给了爸爸, 父亲除了给她生活费以外, 其他时候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父母离异对艳艳的打击很大, 她开始恨爸爸, 开始怨恨妈妈, 开始仇视地面对现实中的人, 开始怀疑周围发生的一切……
我不想评价艳艳行为的正确与否, 我只想说, 没有了家庭的“温馨”, 没有了母亲的照顾和关爱, 没有了母亲的批评和指正, 想要青少年健康成长是谈何容易。那是不是有母亲在身边就没有问题了呢?
《解放日报》2000年11月24日发表了《她为何杀死母亲?———闸北警方侦破“9·3”离奇凶杀案》一文, “据张交代, 由于她没有工作, 平时靠母亲生活, 但母亲对她管束很严, 经济上一直卡得很死。8月24日, 张怡懿又因经济问题与母亲发生争吵。一怒之下, 张怡懿用板凳将母亲活活砸死。然后, 她买了5包水泥将母亲埋在自家的阳台上。”10月怀胎在生死鬼门关走过一回的母亲用心血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 又尽其所能地养育她长大。她为何会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深思考!是什么造就了那些不健康的心态?又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如此冷漠、残忍?
三、关注“潜教育”
人类目前的教育都是“显教育”, 对于更本质更重要的“潜教育”却不加关注。道德、勇气、责任等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就起作用的, 而是要通过教育者的“做”才能达到目的的。
在明治维新前, 日本的母亲地位同中国差不多, 母亲同样受不到多少教育, 于是日本的启蒙思想家们大声疾呼女子教育, 比如, 福泽谕吉就曾经质问道:“女子教育决不可等闲视之。没有知识就连烧饭都不合格, 更何况养育孩子。”女子教育的深入人心, 是日本迅速发展的原因所在。为什么犹太人在历经了被屠杀600万的劫难后仍在20世纪发出熠熠之光呢?因为犹太民族是一个最热爱孩子最热爱家庭教育的民族, 如为了给孕母提供营养, 甚至整个家庭为之忍饥挨饿也在所不惜。
人类生生不息, 靠的是母亲。一块物质的生产最终是围绕“人”而进行的。作为社会人口再生产的母亲, 是大自然的造化。请给家庭教育更多的关注, 请给母亲更多的关注, 因为母亲是点亮教育的另一盏明灯。
摘要:当我们面对当前中小学生离家出走、逃学、网恋、自杀等等社会问题时, 就会有一批人站出来质疑我们的教育。那问题出现了, 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母亲教育的缺乏以及对“潜教育”关注的缺乏。人类生生不息, 靠的是母亲。请给家庭教育更多的关注, 请给母亲更多的关注, 因为母亲是点亮教育的另一盏明灯。
3.《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三
【关键词】结构 亲情 思考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名作。小说通过“我”的视线,描写了我们全家人朝思暮想,渴望在外发了大财的叔叔于勒能够回来改变我们的家庭境况,可在一次外出旅行中,在船上偶然遇到卖牡蛎为生的叔叔,母亲怒不可遏,破口大骂,父亲张皇失措,唯唯诺诺,最后全家人立即避开,这次旅行极不愉快。文章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亲情在金钱目前荡然无存。读罢此文,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谈谈本文的结构特点、亲情关系和读后思考。
一、结构特点
本文按照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叙述,中间还有插叙,使得文章连贯自如,结构严谨,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环环相扣,照应紧凑。
(一)于勒的堕落给我们全家带来了灾难—开端
课文开头两段大肆陈述,我们家庭生活艰难,经济拮据。母亲对此非常痛苦。父亲为了挣钱,晚上工作很晚才回来。家庭时时处处都在节省开支。“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地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导致我们全家陷入困境的人是,我的叔叔于勒,他糟蹋钱不学好,不但花完了自己应当继承的那部分遗产,而且花去了我父亲的很大一部分,最后,实在没办法,按照当地惯例,父亲把他送到了美洲去创业。
(二)于勒归来成了改变我们家庭生活的救世主—发展
于勒到美洲后不久来信说,他做买卖赚了钱,要偿还占用我父亲的那部分遗产,还有人证明他租了一间很大门面,做着一桩大生意。第二封来信,说他各方面挺好,你们不必挂念他,他要到美洲去旅行,需要很长时间,不过,很快就会与家人见面的。这两封信成了菲利普夫妇的福音书,他一直念叨着:弟弟于勒回来该有多好啊。母亲也说他是一个有办法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正直有良心的人。父亲对于勒回来做了种种打算,计划买这买那。而且两位姐姐年龄都大了,一直找不上对象。有一位公务员看了这封信后,答应娶我的二姐。全家人翘首以待,望眼欲穿,朝思暮想着于勒回来,果然有十多年再也没有收到于勒的来信,可盼望他归来的心情全家人与日俱增,迫切不已。俗话说,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对于于勒的到来,作者蓄足了势,就像龙卷风一样高高竖起,铺天盖地而来。他能归来吗?
(三)偶然相遇,全家人像躲瘟神一样躲开-高潮结局
菲利普二女儿结婚后,他带着全家到英国哲尔赛岛去旅行。在船上,他發现卖牡蛎的水手很像他的弟弟于勒,又叫他夫人克拉丽丝去辨认。夫人看后说,他就是于勒。他又向船长打听于勒的情况,船长告诉了他,关于于勒的姓名及在美洲生活的大概情况,使菲利普十分紧张,不可思议。他的夫人破口大骂,说他是不会有出息的,迟早会回来连累他们的。让小儿子去付了钱,和全家人赶快离开,免得让女儿女婿知道此事。
兄弟意外相逢,让菲利普措手不及,惊慌失措,他们以前许多美好设想化为泡影,对待于勒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钱啊,它可以使亲人相见,也可以使亲人如同路人。结尾出乎意料,让人猝不及防,跟《项链》的结尾有点相似,令人回味无穷,惊叹不已,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亲情关系
亲情在任何时候都割舍不下,即使在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它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一)菲利普尽到了当哥哥的责任
菲利普父母去世后,他和弟弟生活在一起,承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他对弟弟庇护忍让,弟弟不但花去了自己那份遗产,还花去了他应得遗产的一部分。如果菲利普心狠一些,不给弟弟花自己那份遗产,自己的家庭经济就不会那么拮据。可他没有,对弟弟照顾爱护。最后,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按照当地惯例,把他送到了美洲去闯荡。他已经尽到了一个当哥哥的责任。
(二)菲利普在船上偶遇弟弟,内心矛盾犹豫不决
菲利普在船上偶遇弟弟于勒,内心很紧张很犹豫,是见还是不见,拿不定主意,慌忙向夫人征求意见,夫人让菲利普弄清楚真相后,决绝地让全家人离开。他在离开时内心肯定念念不忘,放不下这位穷愁潦倒的弟弟,但他只能跟随全家默默离开。
(三)于勒渴望亲情
叶落归根。人人都说家乡好。于勒在美洲破产落魄,无以为生,只好搭乘一艘法国轮船回到祖国,靠卖牡蛎为生。他无颜面对自己的哥哥嫂嫂,无法实现自己许下的诺言。但生活在家乡附近,心里总踏实些好受些。一个在外饱受磨难的人,他多么需要亲人的关怀。他不能,只能生活在亲人周围,得到一点故土的慰藉。
三、读后思考
(一)人要争气
男儿当自强。说的就是人要自强不息,不断上进,否则会退步落伍的。于勒之所以被哥嫂抛弃,就是他自小好逸恶劳,挥霍无度,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不但花去了自己那部分遗产,还大大占用了他哥哥的一部分,成了哥嫂的拖累。到美洲赚了点钱,由于年轻时养成的恶习,不久就花得一干二净,又回到了原来的境地。如果他改过自新,诚实劳动,珍惜成果,肯定很富裕,回来就是哥哥家中的座上客。哎,自己不争气,别人怎么能看得起他呢?从于勒身上看到,人一定要严于律己,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奋发向上,否则会自食其果,自欺欺人。
(二)菲利普夫妇送走、避开弟弟的做法很正确
于勒花掉了所有遗产后,哥哥无奈把他送往美洲去发展,我认为做得对,于勒不可能终生生活在哥嫂身边,要自己去奋斗,去品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冷暖世态,吃点苦方知做人的艰难。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偶遇弟弟,立即避开,我认为也做得对,见了面又能怎么样,双方只能尴尬难受,还不如不见,就让他自己养活自己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于勒式的年轻人在啃老,游手好闲,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你让他做点事一件都做不来,还爱说大话,怕吃苦,社会不淘汰他才怪呢?不遭受别人的白眼才怪呢?就应该让于勒式的人到社会上去磨练,方才能懂得一切,方才能成长起来。
4.《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四
我的母亲
我的妈妈今年有38岁了,她中等身材,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
妈妈的脾气很怪,发火的时候很凶,我们都不敢惹她。好的时候很温柔,对我很严格。记得有一次,放学以后我去邻居家玩,到天黑才回来,妈妈到处去找我,甚至找到学校,找了很长时间,回到家后,妈妈狠狠的骂了我一顿,她对我说:“以后放学回来,先回家写完作业,再出去玩,免得家人担心。”从此以后,我就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5.《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五
我有一本《朱德选集》,是我放在床头经常翻阅的。
去年路过学校的跳蚤市场,就过去随意的翻了翻地摊上的书,顺手拿起了这本很旧的《朱德选集》,心里竟然有些恋恋不舍,就花了两块钱买了下来。我始终觉得,这人和书之间有时也是个缘分,有些书即使你翻了N遍,也不见的会买。《朱德选集》,文章只收录到1962年,对于我所修的专业而言,研究价值似乎不大。当时买这本书的原因只有一个,里面有这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我深爱之。这篇文章我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读过,朱老总写于1944年4月5日,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难免会有些时代的烙印,掺入了一些阶级感情,但朴实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对母亲朴素的爱和深深的愧疚!正好这次毛概课老师要交篇读后感,想了想,我再次打开了《回忆我的母亲》,眼睛竟有些湿润的感觉。突然想起要给母亲打个电话,尽管前晚刚打过,母亲慎是很惊讶,我解释说没有什么事,就随意和母亲聊了几句。挂断电话,虽然是灼热的夏天,心里不免泛起了一丝凉意。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本文就写了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教给作者“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生产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革命、体谅党的困难等等,这进一步表现了母亲思想品质的高尚
朱老总采用平实、质朴而又深刻的语言,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已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
这是篇纪念性的文章,在记叙中有机地结合抒情和议论。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句去叙写、赞颂母亲。但是,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中,深情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特点,同情穷苦人民、憎恶为富不仁者的朴素阶级意识,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的思想品质。作者还两处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感激,赞颂之情。
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词藻的着意渲染,但总司令回忆的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母亲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来亲切而感人。“我爱我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些平常文字由于发自心底,浸透了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些写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最朴实不过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母亲“整日劳碌”、“汗流满面”的高大身影。“很自然地”、“就悄悄”、“便整日„„跟着”这些词语,说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跟”,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总司令从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学会了许多生产知识。85岁高龄,精神、饮食俱不如前的母亲甚望见儿子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母爱是最温馨的。
6.我的母亲老舍读后感 篇六
这篇课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母亲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母亲的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爱,以及母亲的人格力量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深刻的影响。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侯,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孩子!”这段描写表现了母亲对作者心中满是失望,但是她又不能表现出来,让儿子难过,于是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送走儿子,而把所有的苦都咽进了自己的肚子里。多么伟大的母亲形象、多么感人的伟大母爱啊!
7.《回忆我的母亲》中母亲的形象美 篇七
1、勤劳聪慧。
文章开头说:“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可见“勤劳”是母亲美德的闪光点。文中谈到“母亲是个好劳动”, “她身体高大结实”, 除了煮饭, 还要种田, 种菜, 喂猪, 养蚕, 纺棉花。由于受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 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 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作者这样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她以劳动为生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虽至晚年, “仍不辍劳作, 尤喜纺棉”。母亲聪明能干,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 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 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母亲亲手纺出线, 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可见, 母亲不愧为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2、坚强不屈。
在荒年暴月里, 灾难降临到朱德的家庭。1904年, 地主欺压佃户, 要在租地加租子, 由于阴谋未能得逞, “就趁大年除夕, 威胁着我家要退佃, 逼着我们搬家”。作者沉痛地回忆说:“在悲惨的情况下, 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 又遇天灾, 庄稼没收成, 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 “母亲没有灰心, 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她这种刚毅、倔强、爱憎分明的品格, 是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 也给了向往革命的幼年时期的作者以良好的启示, 作者回忆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看到的许多不平事实, 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母亲真是一位坚强不屈的劳动妇女!
3、识大体、顾大局。
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供养作者去读书, 想着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在作者求学期间, 尽管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 总共负了二百多块钱的债, 母亲仍然一直顽强地支持着他。后来, 当作者远走云南, 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献身改造中国的进步事业时, 又得到了母亲的“许多慰勉”。这足以表明, 母亲是一个识大体, 顾大局的人, 她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征途。再往后, 随着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母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作者满怀激情地写到:“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 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 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她不愧为一位革命母亲, 令我们钦佩!
4、性格和蔼, 同情贫苦的人。
母亲在家庭极能任劳任怨, 每天天还没亮, 就第一个起身, 从不打骂孩子, 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在她的良好影响下, 这个大家庭长幼伯叔妯娌之间, 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虽然自己不富裕, 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 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 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8.我的母亲湖 篇八
我的灵魂用笔墨作答。
你留下母亲般的回忆,
燃在我远游的孤灯里”。
今年春末,从印度考察归来,累病了,便躲回老家。住在苏堤旁的杭州疗养院,紧紧挨着西湖,息养了一阵子。
漂泊异乡多年,而寂恐无助的孤独感,是在故乡的父母仙逝去后,这种感觉格外强烈起来,身心忽空临万丈深渊,仿佛内心的魂魄,随他们的远离拔根而去。此后,每当在外身心受些苦痛委屈,便需飞回老家,依着西湖来治抚我的游子伤情。
那些天,因疗养院内不能上网,得到孤山敬一书院公司的会所和深圳的编辑部联系。从苏堤前往孤山,徒步半个多小时。每天,我从苏堤春晓起步,经曲院风荷到岳墓栖霞,然后再漫步到平湖秋月、梅林归鹤。
细品西湖的美,得分春、夏、秋、冬四季。而当千年都城和四季紧紧牵手,演绎那亘古绝唱时,春晓观梅、仲夏品荷、中秋望月、冬至赏雪的景致便被赋予了神韵。
天天往来于天堂之间,真正享受了一段神仙过的日子。
然而这种特幸福的感受,竟是揉织着对已逝亲情的伤感追忆和对历史遗存的祭奠膜拜。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时的它,宛如一条镶嵌着绿玉的青烟色长纱巾。
它轻柔地萦绕着西湖唇边的脸颊,长纱巾的一角挂在疗养院的东门边,出东门仅走五六十步,便是欣赏苏堤春晓最美之处。
苏轼,宋朝时来杭做官,整治西湖水利,为解决葑泥出处,命人于湖中堆筑成一条长堤。杭州人为纪念他的浚湖之功,即名此堤为苏公堤。而现代的我特喜爱它,是因它位于西湖多处景点的中心,交通方便,一堤联起西湖的内、外湖。更因苏堤的“苏”合自己名的字,独有情钟。
因而每每游湖,爱从那儿起步。
那天,还未出东门,风中就有种淡淡的樱花气息飘来,再迎着往苏堤走几步,朦胧如粉雾的花海便将你淹没进去,樱花们浓浓地掩映重叠着、互拥着。进入它的怀抱,宛如踏在憨厚的万顷白雪之上,柔弱的樱花,竟能稳稳地使你身心涌发出壮观和厚重的豪迈之感。
樱花仿佛将孕育了一年的深厚底蕴都要在春晓这几天爆发,每一朵樱花都尽力把自己的美和对生命的感悟呈现在芸芸众生面前,显示其强烈的生存欲望,似乎要用这短暂的辉煌去弥补易逝的韶华。你再往堤桥高处迈几步,站那儿远眺,还能见花瓣离枝,迎着湖面送伊的微风,与之翩翩萦绕而舞。不由得想起郭沫若诗中所说:“迎春一片齐开,迎风万点飘零”。
此时,墨绿的西湖,碧蓝的天空,深红的渡船,全已被雪白的、无边的花云密密地遮隐,漫天盖地,连点缀都已经说不上了。
梅林归鹤
我,似那盼归的家鹤。
今年仅时隔两个月,又牵挂着飞回梅林。
近年生态异常,杭州热的早。记得前次来时本还未到赏梅季,梅花却提前开了。往日相约的几个同学美术的梅痴死党,早就陆续信息相催,“快点来喔,别错过赏梅期了。”这本是年年初春的准时相约,我从未爽约,看来今年得提早订机票。
“观梅何时最相宜?东风残腊正当时。”今年,小寒刚过,大寒未至的“残腊”之时远未到,梅就顾自开了,浑然不顾那些每当花季,准时前来的四方名流骚客。他们驻足杭城,寻胜探梅,昼探夜赏,不分晴雨。这些被称为“饥饮枝上花为粮,醉眠石上花为床”的梅癖子,往日,摸着梅树干就能知道它的花期,今时,定是和我同样不知所措,错过花事。
三百年前创建的“敬一书院”遗址,就在“放鹤亭”(梅妻鹤子的隐士林和靖之墓)旁边,那是我们赏梅必来的一个老地点。有渊源典故,听说当年康熙下江南,站在保傲山山顶,远眺“敬一书院”的白墙,烟雨间隐隐闪现在孤山万绿丛中,鹤舞鹤归,起落其间,犹如天际漂浮的一片白云,欣然在“敬一书院”的白墙上题词“一片云”。
暗香,还未见梅,它便远远的扑来迎我们,同学几个闻着幽香,相视而喜,寻探转至孤山下;眼前一亮,满眼成片的梅云,携着暗香,从放鹤亭、从孤山的腰间一阵阵如浓雾般,萦萦绕绕地迎着你飘来。恍然问,自己仿若化为仙鹤,相迎而飞,急不可待地归入梅云之间。一朵朵红玉般饱满的花蕾,和着一片片蝉翼般透明的花瓣,在挺拔而光滑的枝头上旁若无人似地怒放着。
回身远眺,花海迷迷漾漾,浩浩淼淼,像晚霞被阳光映照在白云之上,又恰如红云萦绕飞舞荡漾。
我顿然大悟!想当年康熙皇帝的题词“一片云”,断不是指书院的白墙,而是早春烟雨朦胧中,孤山放鹤亭山坡上这成片的梅云
而赏那“一片云”必得是早春来,才能见得到。看来,这个典故得要重新诠释了。
孤山的梅,开早了。
生态,又是生态,这仿佛已是太过时髦又如雷贯耳的说词,却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存。
人类,炮制了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气候现象。
半个月前俄罗斯的森林大火,烧到今天还未灭。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为此昨天全国停止娱乐活动一天追悼,今天汶川又面临新一轮的天毁……我们的源头、水、空气和生命形态全都互相连结,但这些连结,近年已遭破坏。“一个物种的平均寿命在10万年左右,这也正是现代人类繁衍生存的时间,玛雅预测是否成真?2012年是否是世界的终结?”
这个选择权,今天在我们的手上!
我若那年年盼归的仙鹤,不知百年后的春日,归去后,孤山上的这一片梅云,还会在吗?
曲院风荷
又见荷花开。
杭州夏季也多雨,似爱落泪的少女,那几天的雨,正被我赶上。跨过苏堤三五步路,便是曲院风荷的后门,曲院风荷位于湖的西北面,湖边的深处,高耸着密密的水杉树,进入,感觉伫立于一片深深的原始森林之中,别有洞天。
天,飘着蒙蒙细雨,赤脚,不打伞,踩在木质蜿蜒的小路上。雨雾,温柔地碰触着我的发丝,湿润着嘴唇,新鲜的青草香,带着四周湿漉漉的雨水冒上鼻间。
风,敏捷地擦过我的肩膀,能轻微地感受到它的温度,凉凉的,湿湿的感觉,很自在,身上每个腐朽的细胞都在贪婪地更替着新春的气息。雨,轻抚着岸边的杉树枝,风跟着来又晃动着它们婀娜的身姿,风雨顽皮地点过静止如同透明的湖面,它们一起舒展了荷叶曲卷的脸,激起荷旁湖面的一方涟漪,它自然地,害羞地微微荡漾起小小的圆晕,久久没消失。
荷花,那小小的朵儿,在风中轻轻地颤动,它冷了吗?噢,我看见了,那是空气的无形舞蹈。它们在绿叶的衬映中,闪烁着粉红的微光,仿佛让我看到了西湖隐秘的心跳。
曲院风荷的精彩,静候了整整一年!迎来了夏日的风儿演绎。
此时,享受的这番惬意,今生吾心足矣……
岳墓栖霞
民族·英雄·栖霞,这是我记忆中的岳庙印象。
岳飞庙离我家不远。
站在浙大西溪校园家的阳台上,正南,天天见面的就是保俶山。从家门口起步,经过黄龙吐翠的门口,翻过保俶山的半山坳,途经栖霞岭的牛皋墓,下来就是岳庙,全路程快步走只需半个小时。
记得小时候的周末,研究史学的父亲经常带着我们,翻山锻炼。往往母亲会在前天晚上准备足了特别好吃的豌豆、咸肉糯米饭。下山后,走到岳庙,便是
给我们讲述岳母刺字、岳家精忠报国等西湖边民族英雄们的故事,华夏文化上下五千年,父亲的肚子里总有道不完的历史典故。从岳飞庙出来,便是到对面的曲院风荷茶亭,大人泡上杯龙井茶,给我们孩子冲碗西湖藕粉,就可以分吃糯米饭了。杭州天再冷,吃时那糯米饭也不会硬,又香又糯。现在想起母亲煮的糯米饭来,还会直咽口水。
但如今每次回杭州,不知是回忆伤情,还是感慨过往历史权势的不公,怕触景联想生悲?20多年了,总避而不愿跨入岳庙。自己都理不清,为什么?
但我还是知道岳飞庙有过很多变化。前几天,在杭州敬一书院会所吃饭时,还听毛昭晰叔叔在讲岳庙在文革后重建时去审查(那时他是省文物厅厅长),发现刻画岳母刺字墙面的美院老师,见墙面上部布局太空,便画了些玉米上去。他赶紧指出,因宋朝时期中国没有种玉米,玉米是明朝才从中美洲移植过来的,现墙面上玉米已改成了云雾,差点因文化常识而犯历史笑话。
太多的回忆在岳庙,越不跨入,越止不住内心的牵挂徘徊,知道那里除了有那些看惯了的岳墓、石像与铁像,我能寻到父亲的音容笑貌,他当时讲话的神态和手势,仍然历历在目,他的那些故事总留印在心际,有时竟会遥响在天庭……
傍晚,站在岳墓门前,眺望天边,一抹栖霞,映满天际。岳飞、牛皋那些英雄们虽长逝千年,他们为国献身的精神,如横亘千年的彩虹与岳庙、西湖永存!
而父亲和毛老师他们这老一辈子学人,秉承着尽忠报国这一不灭的民族精神,长存于湖山之间,传承于儿辈心田。
平湖秋月
那是母亲最早抱我看西湖的地方。
休息的那些天,每天登山上孤山会所前,总爱傻傻地在平湖秋月徘徊一会儿。
站在那棵曾目睹我成长的香樟树下,靠靠它粗粝的树干,闻闻那静悠的樟香,空临紧悬的心,会一下子变的自然舒坦,像回到小时父母在时的家。然而那里的每个楼台亭阁、每块石板雕纹,又会让我触景生情,撩拨起回忆的伤情,激荡起心中翻腾的思念。
平湖秋月在解放初期是浙江大学、浙江美院的教工宿舍。我的哥哥、姐姐都出生于此地。搬离后,常常在近中秋日的前后,一家人会再回平湖秋月去坐坐。
秋月、湖畔、家聚,伴着蟹肥、菊黄,墨香。
父亲是性情中人,此时往往会碾墨挥笔作画,大家围坐远眺湖中的三潭印月,举酒近赏眼前父亲画中的菊香月圆。而今天回忆中,此景又是一幅铭刻心头充满浓郁亲情的画。另一处抹不掉的记忆,是额头上4岁那年在平湖秋月落下的疤痕,那是姐姐带我在那棵大樟树前捉迷藏时,一不小心,摔了个嘴啃树根,母亲紧张着急地跑过来,边扶起我,边逗笑着说:“一定闻到樟树香了吧,香吗?”记得当时的我真忍痛闻香,还傻笑回应母亲:“香。”
为此,竞一直喜闻樟树的香。
小时它能让我忘记身上的疼痛,现在它和平湖一样,能抚平内心回忆思念的疼痛。
再稍长大些,一到中秋日,便是和伙伴相约,去平湖秋月的石亭,凭栏赏月。这湖中三潭,是宋朝苏东坡在杭为官,治理西湖、沟通舟船时在湖中立的三座石塔,为的是三塔之内的广阔水域严禁架田种植菰芡菱藕,后称为三潭印月。古代父母官科学的人文治理,留下的遗迹美景,竟能让后人如此流连忘返。
为官能得到后人如此地爱戴,苏轼其生足矣。
我们现代的父母官,能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让后人赞叹的印迹吗?
眺望着迷蒙的月色下的三潭印月,闻着樟树的清香,憧憬着梦般的未来。秋月的光,平湖的水,樟树的香,深深地浸润在我的骨子里。留下了豆蔻年华中洁净的生命记忆。
手抚樟树,总能感受到它给了我生命之外的传递。
欲问秋月,可知远逝故人已何往?
秋月静静笑而不语,
惟觉水中明月,激起阵阵涟漪在回吾;
“梅山仙鹤也飞归,待得金秋团圆月,你回杭吗?”
孤山行宫遗址
帝皇行宫、圣因寺、文澜阁。
它们曾经在历史上辉煌璀璨、赫赫有名,而今,这些遗迹却似老人般,寂寞无助地散落在孤山南麓,静默地眺望着眼前超越历史依然鲜活的西湖。
孤山行宫当年的范围很大,包括现有的中山公园、浙江博物馆、文澜阁等地。乾隆下江南,六次到杭州也都以此为行宫。可惜毁于兵火,只能从古人的文章中一窥其貌了。
文澜阁,曾住过。
它,记录了我少儿最快乐的那段时光。
小时爱舞蹈,参加文革时期的园管局文宣队,曾集聚在这里排练,住过几个月。思忆中,仅有些支离的片段。镜头1:是我们不懂事地将腿脚抬得高高的,压在文澜阀门前珍贵的遗迹栏杆上练功。镜头2:是妈妈不放心地把11岁的我,送到家门口的汽车站,那次是生平第次离开家住在外面,我懵懵懂懂地瞎开心着,觉得自己很勇敢。
而再次和文澜阁相遇,是30多年后,在筹建深圳印制文化博物馆期间,得知文澜阁是清乾隆时期的四大藏书阁之一,为此还回杭州专程寻址。寻到后,才知我曾与书阁如此紧密相伴,少年无知,擦肩而过,当时竟未能去探得它的文渊深澜。
文澜阁原系清康熙南巡时所建的部分行宫,雍正时改为圣因寺,由原来的行宫中的玉兰馆建成的,目的是为了放置《四库全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最完备的一部书。由纪晓岚主编,著名学者三百六十多人花时十载才完成的,全书共三万六干册,全国也只有七部书。文澜阁的这部书也曾失散,后经多方搜求补抄才得完成全书。而且江南三部书也仅此一部是完整的了,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康熙、乾隆皇帝,一次次地南巡,在孤山建了如此豪华的行宫,结果只剩下了一些柱础叠石。
如果孤山的石头会说话,他该告诉我一些什么呢?
断桥残雪
“美景之美,在其忧伤。”这就是断桥残雪给我的感觉。
上面这张断桥雪景的照片熟悉得令人陶醉,犹如我无形记忆中忧伤的有形回放。
近20年在深圳,见不到雪,对雪的记忆便更浓了。
那年,下了场难得一见的大雪,雪后天刚放晴,平日不爱出门的母亲,竟一再催促着父亲,带着我们兄妹去六公园的临湖茶亭——坐赏断桥残雪。
湖边,叫了茶,围聚在见得到断桥雪景的窗边,母亲拿着那本繁体、竖排字的《白蛇传》书,给我们讲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会的故事,静卧在亭旁身披着白色透明、薄薄冰衣的西湖,仿佛也在出神地听着:讲到法海收治白蛇于雷峰塔下那悲惨的后段,是由父亲接着讲,忽然,天,好像也被悲剧的故事感动,又飘洒起雪花,和我们一起落泪…
后来,不管经过多少岁月,我也忘不了那个画面。
断桥残雪,既非桥断,也非雪残,又何故偏偏称为断桥呢?仿佛忧伤,是每个悲剧爱情故事的结尾,往往凄美的形式,能叙述生命曾经的不完美。
明末张岱在《西湖寻梦》中写道堤上遍植桃柳,树皆台抱,行其下者,枝叶扶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以解释“断桥残雪”之名。再有月色释雪一说,雪后初霁,登临宝石山上,遍地银装,湖光碧澄,皑皑白堤如练。少倾,东方日出,映照桥面,积雪融解,致使断桥顶面露出一痕,好似长长白练至此而断,胜为遗憾之美。
而我最信的,还是父亲的说法。说这孤山、平湖秋月,都是古时修筑西湖时挖湖泥堆积成的。断桥,是进入湖中的第一桥,是由城里去孤山仅有的路,可能是言路绝之桥,和孤山相映而称断桥。
印象西湖
初冬的曲苑风荷,虽是残荷萧萧,却仍风情依依。
张艺谋的《印象西湖》风靡杭城和全国,上演的地点就在这里。
又逢浙艺校友会,同窗长途电话来深再次相约。我去了,和各地赶来的同学一起看了《印象西湖》大型山水歌舞剧,我们这批专业舞编,自然是评论多多,苛求也多多。但我感觉张艺谍对人的审美心理抓得很准,将《白蛇传》中的人仙恋情融入歌舞之中,与周边的断桥残雪、曲院残荷之景情相糅,触动现代观众的灵魂,这使他剧中摄人心魄、凄美的悲剧力量,与湖景一样久负盛名。
人、仙之间的姻缘,生、死相约的故事,永远是求爱的意志以甘愿赴死的形式表现出来。白娘子虽然嫁夫生子,舍命救夫,终了还是没能得到人间的幸福,她的悲剧命运,凝聚成一种生命的悲剧元素,铸就了悲剧精神砌垒令人忧伤的西子风景。
非得有生命悲情的点缀,西湖的美,才显得更完美吗9
湖边四季,春夏秋冬,喜怒哀乐。
它们跨越季节的各自风采,展示了人类生命与自然之美的厚重底蕴,并将人文与景观结合,使人类生命的情感和价值升华,才有今天西湖的不朽传世。
西湖以母亲的胸怀,拥抱春夏秋冬四季:抚慰游子们的伤情,在三千年的迎来送往中,留下多少行云流水般的诗文和人类探寻的足迹。
印象西湖,巴金老人每次去西湖都喜欢到岳飞的墓前徘徊一阵;朱自清则登临孤山赏梅花;朱幼棣老师站在历史的高度,阐述西湖之缘起,余秋雨老师说欠西湖一笔宿债,未去看雷峰塔废墟,如今这笔债“了”了,放心了。“面对西湖,应该是一种空灵的想像”。这是张艺谋老师对西湖的印象。
西湖,千万年来,有多少过往的生命倾诉着对她母亲般的彻骨记忆!
它像是一部翻开的史书,它让我们读到美、品到梦,感受到西湖的情怀,西湖的过去和今天。
而在西湖中久散不去的,是我的亲情。
9.胡适散文《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九
爸爸不到七点电话询问我“中午回家吃饭否”尽管我没有睡醒,白天还有好多闲事,但是我还是毅然答应父亲回家。爸爸高兴地嘱咐我勿忘带“菜刀”回去,他给我们磨磨。他老人家磨得哪是刀啊......这个世界最终真心关心你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妈!
九九重阳父母节,登高插庾年己衰。
浩浩江水千尺深,谁人报完哺育恩?
日月星辰似流滢,少小轻狂游子心。
古人教人尽孝道,敬上蟠桃以慰心!
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您:父亲、母亲,您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您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儿子一定会孝敬你们二老,同时为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送上一句祝福,写下您的动人诗篇:祝他们心旷神怡,安康幸福,健康永久,快乐同在!
胡适的父亲在他五岁过世,他母亲23岁时守寡,承担者操持家务和抚育子女的重任。作者着重描写的就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经历。
胡适开篇并没有直接写母亲,而是写自己童年中的几件小事(前后跨越九年),看似无意,实则为下文写好母亲做铺垫。当顺势转为正题,选取几个与母亲有关的重点事例作陈述,以委婉平实的言语描述了母亲爱子情深、教子有方、气量大、性子好、代人仁慈、温柔又不失刚气的情怀与个性,将一中国传统农村典型寡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尾点明母亲是影响自己的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
全文脉络层次,清洗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更能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母亲对胡适“做人的训练”这对作者的少年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临收笔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在默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谨以此篇读后感敬献给我的父母大人!
10.《我的母亲》读后感七篇 篇十
对于当时母亲要孩子“很”父亲其实只是想让孩子们对他们的父亲少一份思念之情。另外“改嫁”对于母亲来说。也是别无选择并且听说对方说“我一生没有亲人这两个孩子只当是我的亲生有我吃的就有她俩吃的。”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听到这样的话对自己是莫大的安慰。
现在我自己身为母亲我认为首先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确切地说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包括做人的道理。
让我和包括所有做母亲的一起携手起来共同努力吧!
【篇二:《我的母亲》读后感】
“母亲”,一个又简单又伟大的词,每次想起这个词,就犹如闻到一股芳香,久久不能忘怀。今日,读到冯亦代写得《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蕴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被无意地带了出来。
有母亲的孩子,就像一块宝,被呵护,被疼爱,文中的“我”却失去了这份独一无二的母爱。可是,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在失去母亲的时候,有一个奶妈照顾了我。“我”虽然和奶妈没有一丝血缘关系,但她却百般地疼“我”,比“我”的亲生母亲还要亲。当“我”饿了的时候,奶妈就会烧上一碗热乎乎的白米饭;当“我”冷了的时候,她会及时为“我”递上一件保暖的衣裳;当“我”在读书的时候,她便天天在煤油灯下督促我。慢慢地,奶妈那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和耐心的指导溶进了“我”的血液里,刻进了“我”的脉搏里。
奶妈自己也有孩子,可她为了“我”,却把孩子寄养在邻人家里,虽说一看见他就心酸,可奶妈没有放弃对“我”的照顾,自己一个人默默无闻的掉眼泪,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我”决定,长大以后赚了钱,一定养奶妈和奶哥!
读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和文中那位奶妈一样,一样关爱我。当我伤心时,妈妈会耐心倾听我的苦恼;当我贪玩时不学习时,妈妈便会严厉的批评我;当我放学时,妈妈会每天来接我放学。我的妈妈也一样爱我!
母亲,她就是生活中的一切,她是悲痛时的慰藉,绝望时的希望,软弱时的力量。她是怜悯、慈悲、同情、宽容的源泉。母亲,谢谢您对我们的关怀,谢谢您抚育了我们!
【篇三:《我的母亲》读后感】
胡适的母亲在他的生命中充当了两个角色——严父慈母,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慈母,一个是严师。
胡适对于母亲的理解是他的母亲嘴边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她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慢慢地耐心地教会胡适怎样学得好脾气,学得待人接物要和气,要能宽恕人,体谅人。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慈母也是这样的,耐心地教你怎样学习,直到懂得,只是你总是认为这不是爱,视而不见,你一直认为爱像空气一样,让我们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可看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细细地去观察母爱在何处,在何方,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在细微处。
胡适没有父亲,母亲即是慈母,又是严父。胡适在《我的母亲》里写道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校,预习好课文,再回家吃早饭,母亲把胡适的学习管得很好。当胡适做错了事,在人静时,母亲会先责备胡适,再用行罚,罚跪等方式,无论怎样痛,都不许胡适哭出来。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历过打、骂,即使不是经常,但也刻骨铭心,记忆深刻。也许你认为打是痛苦的,但你不知道母亲的心里也饱受折磨和煎熬,母亲的心里也曾犹豫我该不该打,不打会让孩子将错就错,打了孩子才能使孩子不走上歪路,才能在真实的生活里健康成长。打完后,母亲也曾自责过,哭泣过,只是我们不理解父母。而胡适在14岁离开母亲,一直感受到母亲的这份爱,正是这位母亲的严格成就了一位名人。
在生活中,母爱伟大而又平凡,正因为爱的细微处,才显得温馨、珍贵、美丽。
【篇四:《我的母亲》读后感】
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胡适先生就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以及从历史书中得知他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再无其他。并没有读过他任何的文章,看过他任何的著作。只在近日,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胡适先生《我的母亲》一文,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读罢全文,有两段话久久的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一遍一遍的来找我,让我无法忘记。第一是:“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第二便是:“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我在平时也极喜欢翻书,小说散文更是我的爱好,不敢说看过多少多少书,但最近的两年间几乎没有一天间断过。在我所读的这些书中,不乏让我感动到流泪的作品,也有不少获益很深的文字,但却从来没有一篇或是一段话能够向胡适先生《我的母亲》中的上两段话给我带来心灵上的强烈的共鸣与震撼。让我在读完之后的两天中脑海中总是回旋着,在第三天又找来读,读过之后我第一次有了想写东西的冲动,文章字里行间胡适先生对母亲的爱与敬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深深的怀念,在父亲离开我的第四个年头,在我一直想用文字纪念我的父亲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时候。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中似乎一下子打开了一个缺口,童年时父亲教育我的点点滴滴豁然涌上心头。
父亲是一个极爱读书的人,他读的书包罗万象。全套的《毛*东选集》、《毛*东诗词选》、《易经》、《曾国潘》、《古今对联大全》、《古文观止》等等,甚至还有父亲高中时代手抄的书,在家中小小的房间里对的满满当当,到处都是。我极小的时候,就会学着父亲的样子抱一本书看,尽管当时我认识的字可能连一页书都看不到。现在想来,我从学生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很喜欢看书,和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是父亲对我的影响却远不止一项读书,我从小学开始成绩便是班级中的佼佼者,考试从来没出过前三名,很是有一些小聪明,这样的好成绩使得我在小学时便开始有些飘飘然了,于是便开始有些骄傲,做题马虎的小毛病慢慢暴露出来。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母亲做好饭等我吃饭,我却偏要把老师布置的数学题做完了再吃,于是父母亲在吃饭我便在一旁慌慌张张的做作业,不到十分钟便解决问题,本子往旁边一扔就开始吃饭,父亲顺手拿来我的作业检查,结果5道题目错了3道,父亲拿了吃饭的筷子“啪啪”在我的头上敲了两下,那是我第一次挨父亲的打,打完之后父亲饭也不吃开始教训我,拿过我的本子写了四个字:“戒骄戒躁”,说:“自己看去吧,晚上告诉我什么意思?”从那以后我在学业上再也不敢马马虎虎,父亲倒是经常会拿一些话问我,“学而优则仕”,“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等等,年幼的我每每会把自己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讲给父亲听,父亲只是微微点头然后语重心长的说:“我的闺女呀,你要弄懂这些还早着呢。”而我当时只是听着,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的,总以为父亲因为总是看书是有一些迂的,现在看来却不是这样。父亲去世的时候我25岁,至今已经四年多了,在这四年当中,每当我遇到事情自己无法解决,才会发现身边没有人可以给我帮助,这帮助不是物质上的,而是心灵上的。每当这时我才晓得父亲的好,才总是去想念父亲那一句句话中蕴含的深意,想念与父亲晚上谈天谈到很晚的时候,想念父亲告诉我女孩子外套上的扣子没扣好不要出门时的表情,想念那一双敲我的头的筷子。
就像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末尾的那段话一样:“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我也想对父亲说:尽管女儿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没有多么大的能耐,但是我会做到不比同龄人差,不跌您的股。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
【篇五:《我的母亲》读后感】
胡适对母亲的爱满溢于全文,这是读后的最大感受。虽然作者的笔调很平实,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歌功颂德,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平实,所以才令此篇散文的光彩持久、柔和。
文章起初,作者将一些童年趣事记忆起来,并将自己作为“先生”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让读者颇觉有趣与熟悉。小孩子总是有那么一个心理,虽然大人们总觉得他们小爱开他们的玩笑,可是在小孩的心里自己却是很成熟的。而作者写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则是为了给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垫。
母亲对“我”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也是慈爱的。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从这便可知道母亲对“我”的严格与母亲生活的艰难,作者从来都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醒来坐在床前多久,可见母亲虽然仁慈温和、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可是在后母兼后婆的身份下,她的生活比一般封建家庭主妇更加地艰难。因此,儿子就是她的精神与生活的寄托,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看来,儿子踏上丈夫的脚步就是最理想的。
母亲对作者的管束最严,“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回家再关上门好好地教育儿子,这给“我”留足了尊严与脸面,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般喜欢在外头教训孩子,给别人看给别人听,以示自己管教的严格。
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用舌头舔“我”病眼。在当时她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菌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作为当家的后母在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的时候,总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脸色,都不曾与他们脸红、吵嘴、闹气,只是再也无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让矛盾暂时地和缓下来。
因为作者从心底里同情与心疼母亲,所以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是的,打和骂还只是躯体上的疼痛,可是纠结在心里的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
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绝对不允许的。譬如那次五叔对母亲的*蔑,“母亲气得大哭,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这可见母亲的刚气与对名节的忠贞。
从这些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深沉与难忘。作者还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从这便可知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份量。
爱,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遗憾与不堪。很开心能在胡适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篇六:《我的母亲》读后感】
哲人说,母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爱!
诗人说,母爱是最动人、最伟大的爱!
笔者说,母爱是最勇敢、最无畏的爱!
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他的母亲从小就变成了寡妇,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儿子,还要照管他那死去的丈夫所留下来的,自己还要大的“孩子”。
在这重重的困难、劳累,痛苦中母亲仍然让胡适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她的宽容,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刚气。
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不仅给予我伟大的生命,还付出了她所剩下的所有时间与精力。我,在他那无微不至但又默默无声的关心下快速的成长。
她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对我十分的严厉,她在别人面前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她显得那么坚强,一切事情不管有多大困难,她也能很好的完整。但是,她对于我,却显得那么软弱。
记得,一次爷爷做手术,住院了,我们一起去看望他。爷爷得的是一种会传给下一代的眼病,这种眼病很可能会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双目失明。在看望的同时,也陪同这爷爷去检查眼睛。
“医生,也给我的女儿也检查一下吧?他爷爷这个病会传染,不知她的眼睛会不会有这种玻”母亲对医生说。“快,过来,你也让医生来看看!”母亲带着奇怪的微笑把我拉向了医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呢?好像隐藏着极大的不情愿,和极大的焦急与担心。
我把头移到了机器前,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阻挡的摄入了我的眼睛,使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不断的把自己的目光从那光上移开,这使的医生不断的提醒我:“盯着这束光看。”这时我突然感觉的了一种奇怪的安静。你们肯定会问,医生这么唠叨,怎么还会安静呢?不,是因为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要是在平时,她早就插嘴了,为什么呢?我向母亲瞥了一眼,发现母亲像木头一般站在旁边,她的神情显示出很不安,仿佛头顶上有一块被细线绑住的大石头,一动就会掉下来。
终于检查完毕了,母亲急急忙忙走向前问:“怎么样医生?她的眼睛不会有事吧?”
“当然没事,仅仅是有点近视罢了!”
“那就好!”母亲异常轻松的说。
走出医院,母亲竟对我说:“从你刚出生起,我就开始担心你有和你爷爷一样的病,但是我一直都不敢带你去看,你知道吗,刚才妈妈就好像站在法庭上等待判刑一样,不过,幸好现在是无罪释放。”
我惊奇极了,没有想到母亲竟如此为我担心。
接着母亲踮起脚尖抚摸我的脑袋,我都已经比他高了。我拉过母亲的手,那双圆润有力的手,那双为我洗过无数尿布的手,那双为我做了很多可口饭菜的手,早已失去了光泽,布满沟沟壑壑的道道裂痕。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我能感觉到母亲的温暖传递给我,我的手是饱满的青春的充满活力的手。看母亲的手,我知道我是她生命和希望的延续……
我缠绵的情思在这伟大的爱中不断的盘旋,这使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美好!
【篇七:《我的母亲》读后感】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的那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一气读罢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也不禁潸然泪下,深感它对每一个已为人父母的,还是那些即将为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将来为人父母的,都将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胡适的母亲和胡适用他们的真爱和真情诠释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爱换取真情的一生。
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事实证明,胡母的慈爱和严厉,实践了她作为家长的责职,也赢得了孩子对她的尊敬,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同时我们从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明确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系统工程早已开始全面实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着光荣的传统,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教育实实在在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爱而无度,严而无格。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使孩子从小失去了在艰苦环境和挫折中磨练的机会,形成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另外“棍棒教育”、“恨铁不成钢”,过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长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种“看不见的灾难”,严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种种迹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现,让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爱。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是这样说到他的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的母亲的: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学,要我学父亲做一个完全的人;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错时,无论怎样重罚,母亲总不许我哭出声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母亲很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胡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做人原则堪称先进,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胡适的一生,母亲的人格魅力使胡适成为了一个大度、大气、大智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爱换得了胡适的真情。在这里,我期待着更多的“胡适现象”的出现,我更期待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断出现新热点、新气象、新模版,我真切希望“岳母”“胡母”的故事催生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好家长的成长、成熟、成功。
转眼间,我们离开《我的母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又其是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11.奥巴马:我的母亲 我的学校 篇十一
当然,没人不认识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国会参议员,总统候选人,颠倒众生的“黑色雄狮”,美国《时尚健康》杂志评选出的“健美先生”……
问题是,谁造就了奥巴马?
跟所有人一样,那个人一定是他的母亲。
1961年8月4日起,斯坦利·安·邓纳姆·苏托罗(Stanley Ann Dunham Soetoro)用她坚韧的臂膀,撑起了儿子奥巴马的一片天。1995年,安突然辞世,奥巴马在自传中写到,“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无形的影响力自这个逝去经年的女人身上源源不断地涌出,好像他们从未分开过。
“在多数选举中,一个参选人的已故母亲,不会成为杂志传略的主角。但安·苏托罗并不是一个寻常的母亲。”
让我们看看安都干过哪些“出格”事儿吧:一生拥有4个名字,分别代表她的童年、一婚、二婚……两度跟来自异国的、还未立业的男子结婚。要知道,那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某些州不同种族间通婚还是重罪,白皮肤的美国女人安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嫁了一个“黑非洲”!年仅18岁,安就生下奥巴马,随后又离异成为单亲妈妈,带着年幼的儿子远渡重洋到了印尼——有人说奥巴马是梦想家,他妈妈早就是了。
2002年秋天,才当了不到6年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奥巴马秉承了母亲的“出格”和理想主义。
他对E·琼斯说:“你现在是参议院民主党领袖了,你有很大的权——力。”
“你觉得我的权力在哪里呢?”琼斯反问。
“你可以为美国新添一位国会议员。”奥巴马说。
“好主意,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有,我。”
这种敢说敢做的风格可以追溯到安当年下嫁黑人的一刻。
1961年2月2日,安瞒着同学和朋友跟老奥巴马在毛伊岛悄悄结婚。人们还没来得及从婚礼的震惊中复苏,奥巴马1岁时,安就和丈夫离婚了,原因是老奥巴马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深造机会……
夹在婚变中的是奥巴马动荡的童年。他10岁那年重返夏威夷,就读于一所私立小学,那里只有3个黑人小孩,其余大都来自高收入的白人家庭。这迫使奥巴马审视自己:为什么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为了向同学们证明自己出身精英家庭,奥巴马吹嘘说父亲是非洲的王子。不巧的是有一天老奥巴马就站在他们学校的演讲台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戳穿”了儿子埋藏至深的秘密:他只是一个经济学博士。那天,奥巴马的头几乎没有抬起来过。
一般人可能会趁机向儿子灌输对父亲的怨恨,但安不是一般人。“知道吗,你的聪明才智都遗传自你父亲呢,”安听完儿子愤怒的指控后说:“你老爸是个全才,他不光有颗好头脑,我记得有一年他在国际音乐节上大放异彩,唱了一首谁也不会的非洲歌,每个人都被他迷倒了……呃,王子是什么东西,他唱歌好听吗?”
奥巴马笑了。后来,差不多的故事贯穿了他的整个童年,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老奥巴马有多么传奇,是多么“优秀、果敢、风度翩翩”的男人。
这种绝非每个女人都拥有的、难得的宽容,令奥巴马对父亲的印象非常好。他的内心因而变得豁达,没有因为父亲只和他一起生活过2个月而记恨,更没忘记父亲。得知老奥巴马在肯尼亚死于车祸的那个晚上,奥巴马做了一个关于父亲的梦,梦中他们相见并热烈拥抱,父亲对他说,“我想告诉你我很爱你。”
只有从内心真正原谅并理解了父亲的孩子才可能做这样的梦。安是这个梦的导演者。
“我很早就知道,人们虽然拥有不同肤色,但本质上是一样的。”
1967年,安嫁给了第二任丈夫、印尼学生苏托罗。她跟随丈夫移居到印尼,奥巴马便在雅加达的一所天主教小学读书。
在矮个的印尼孩子中,奥巴马的高大显得鹤立鸡群,除了被同学们讥为“大鸟”之外,“黑鬼”是他的另一个名字。
安抚慰儿子说:“我的第一个名字是斯坦利,你知道这是个多么男性化的名字吗?人们叫我假小子,直到我初中毕业……可足够开朗的人根本不会在意。”
安渐渐发现这不是长久之计。电视里白人伤害黑人的画面使年幼的奥巴马或多或少感觉出“黑鬼”不只是个轻松的玩笑而已。
安知道,是时候了。黑皮肤将来也许会为儿子带来歧视和困境,而她,必须赶在逆境到来之前告诉他:人生而平等。
于是安一有空就给儿子朗读民权运动的书籍,放美国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马哈利娅·杰克逊的歌给他听,还让他背诵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深刻而隽永的句子震撼了一个9岁孩子的心灵,虽然他当时不理解它们真正意味着什么。
安知道,让别人承认价值观的惟一办法,就是使自己变得强大,于是更严厉地规范儿子。这可苦了奥巴马:清晨4点就被拖着起床,上学前得背上50个英文单词,估计除了午餐很难有别的什么东西引起他注意。现在,奥巴马成为支持这一远见的最有力证据。
渐渐地,奥巴马越来越适应印尼,没有汉堡可乐,豆腐和天培(tempeh,一种大豆做的发酵食品)一样相当美味,最后,爬树摘番石榴替代了打篮球。
可惜这段婚姻同样不长久,安越来越“爪哇化”,苏托罗越变越“美国化”,二人在上世纪70年代分道揚镳。
母亲的婚变是奥巴马的成长中的一颗流星。他甚至不知道,打从8岁起,自己的吃喝就跟父亲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尽管生活拮据,安从未找前夫要过一分赡养费。她宁愿靠救济券和父母的资助过活也要挺起胸膛。
“我很早就知道,人们虽然拥有不同肤色,但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才是烙在奥巴马心底的事。
“我们应当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好的事物。”
1971年,奥巴马10岁时,安做了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把他送回夏威夷,入读精英预备学校。为了让儿子受更好的教育,安毅然决然地与他分开。
后来,这个坚强得有些“过分”的母亲自己也成为了人类学者。1992年,安完成了博士论文,这是她利用闲暇,耗时20年写成的,厚达1000页。
“不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我们应当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好的事物。”这句安和小奥巴马的离别感言,也恰恰浓缩了她短暂一生的价值观。一个善于在一切逆境中挖掘希望的女人,是幸福的。
之后,安当过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顾问,在各国从事乡村开发,还积极推动扶持穷人创业的小额贷款计划。奥巴马形容她是“一个集工作、求学和养育儿女于一身的母亲”。
一万多公里外的芝加哥,奥巴马作为社工领袖也做着类似的事情。安的朋友乔治娅·麦考利回忆说,尽管母子分离,安始终为儿子感到骄傲,“她告诉我们所有人他有多么聪明。”
1994年,安在朋友家做客时,突然感到胃部一阵剧痛,几个月后诊断为卵巢癌加子宫癌。1995年11月7日安离开人世,只活了52岁。
没能陪伴母亲走过最后的时刻成为奥巴马最大的遗憾。在夏威夷大学举行告别仪式后,他将母亲的骨灰撒向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冲着印度尼西亚的方向。自此,一张胡瓦岛(夏威夷群岛的主岛,安的骨灰就撒在那里)的照片便升华为奥巴马最珍视的回忆,贴身携带至今。
“我有时想,要是当初知道她躲不过那场病,我或许会写一部主题完全不同的书——不是对缺席的父亲的沉思,而是庆幸自己有一位永远站在身边的母亲。”奥巴马在回忆录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的母亲》读后感】推荐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300字06-26
我的早年生活读后感06-16
课文《怀念母亲》读后感作文07-10
读我的祖国读后感09-09
《我的大学》优秀读后感10-02
《我的中国梦》读后感10-11
《我的财务自由手册》读后感09-13
高尔基母亲英文读后感09-25
整理精品我的祖国读后感07-05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