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知识点

2024-07-29

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知识点(精选4篇)

1.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知识点 篇一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上)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例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晋侯”“秦伯”不用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例2:(1)是女子不好......得再求好女。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的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森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1)句中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2)句的“让”属于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一句中的“辞让”改为“责备”。

(3)句中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去”,应改为“才离开”。

(4)句中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代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以今义当古义,应该为古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3:以相如功夫,拜为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字译出来,应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该译成“任命”才算正确。[例题再现]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误译: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解析:本句就犯了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也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答案: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亲自实践]

请仔细分析下列句子的翻译,指出翻译不当的地方并改正。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误译:不积累小的河流,无以成为长江大海。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误译: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合。

误译: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解析:(1)本句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无义”应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或者“不能”,翻译不彻底造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2)本句犯了盲目地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

(3)本句中把“微”错译成“稍微”,结合语境,应译为“偷偷地,悄悄地”。

答案:(1)应该译为:不积累小的河流,就无法成为长江大海。

(2)应该译为: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里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应该译为:偷偷地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下)

4.词语翻译不当

例4:不爱珍器重宝肥妖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是“吝啬”的意思。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剧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其连接作用的虚词,他们没有实在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

例6: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带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面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意才显得得清晰完整。

7.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例7: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面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

8.无中生有的增添内容

一般来说,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致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例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强壮的筋骨。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也没有)强壮的筋骨。[例题再现]

请仔细分析下列句子的翻译,指出翻译不当的地方并修正。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翻译(异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接触草木,都死了。

(2)(然不自已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翻译: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亲自实践]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急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

解析:(1)关键词是“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关键点:“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局,“„„,用心一也”是判断句。

答案:(1)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不积累涓涓细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呀。

文言文翻译常见出错点

1.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以及一些称号等有名词可不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示,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2.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贬义词与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示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

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句子成分残缺。

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是挺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方法点播: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

1.字字落实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的要求,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况:

(1)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2)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是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3)换。对那些古今异义上有差别的词或多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兵”应换成“兵器”,“利”应换成“锋利”,“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指这一类“字”的落实。

2.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

用词的特点,主要是指词类的活用。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即译文要正确表述出活用的情况。如《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一句中,“外”,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对外”;“连衡”这里用作动词,应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用作使动词,应译为“使„„争斗”。全句译为:(秦国)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这便译出了全句用词的特点。

3.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所谓的原文造句的特点,指原文所使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与现代汉语相应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二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顺过来。

例:(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句(1)“是以”是“以是”的倒置,“臣未之闻也”是“臣未闻之也”的倒置,翻译是要顺过来。全句可译为仲尼的门徒没有说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因此后代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句(2)“兵挫地削”“为天下笑”都是被动句。全文可译为:(楚怀王)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割削,失去了楚国的六个郡,他自己也死于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句(3)“求人可使报秦者”是“求可使报秦之人”的倒置(定语后置),全文可译为:拿不定主意,寻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寻找到。

2.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知识点 篇二

文言文翻译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头戏。不少同学不懂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翻译时常出错误,闹出笑话。怎样准确的翻译文言文呢?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就是要忠实原文,不歪曲原意。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一、留

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专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某些典章制度名称等古代专用名词。这些不必翻译,都要保留原词。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应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换

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义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还有,古今异义词,同一个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求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还有,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三、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还自扬州。(《伤仲永》)(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

四、引 引申词义。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两三个或更多的意义,这些意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可选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例如: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申义。

五、增

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1.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或“猜测”)、“惧怕”、“埋伏”。

2.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3.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应忠实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例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为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我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4.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六、删

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

有时为了使译文简洁通畅,对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例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

此外,有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

3.中考赵普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篇三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 为 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 户 启 箧 取 书,读 之 竟日。及 次 日 临政, 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 性深沉 有 岸谷, 虽 多 忌克,而 能 以 天 下 事 为 己 任。

宋 初,在 相 位 者 多 龌龊 循默,普 刚 毅 果 断,未 有 其 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文学常识

1、高尔基,------作家,原名--------------------,有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

2、鲁迅,-------作家,原名-----------。有小说集---------------------;散文集--------------------

杂文集--------------------,第一篇白话小说---------------

3、常建,---代诗人。以动衬静的.句子是------------------

4、杜甫,---代诗人,字------------,其人被称为------,其诗被称为--------,诗集为-----------描写岳阳楼阔大景象的句子是---------------------

5、王维,----代诗人,著有---------------。----------诗派的代表。描写塞外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6、崔颢,----代诗人。〈黄鹤楼〉中描写登楼所见实景对仗工整的一句:-------------;抒情的句子是-----------------------。写传说的句子是---------

4.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知识点 篇四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上一篇: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下一篇:防尘与防毒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