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丽江教学设计(精选8篇)
1.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篇一
篇一: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
1、细读重点句子和段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2、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课文,识记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 精讲点拨、启发与讨论
学法:自主探究、读中领悟、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也称为姑苏)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水城。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距离昆明市六百余公里,有一座高原上的姑苏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记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就是云南的丽江。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丽江,领略那独特的风光。
(板书课题:走进丽江)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看看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2.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试着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画下有关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默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文通俗易懂,学生有能力“读中领悟,自主探究”,因而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做个引领者就可。】
(四)学生汇报,师结合汇报板书。(丽江古城、玉龙雪山)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那么下面我们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丽江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古城的神奇而美丽,边读边把它画出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结合重点句子,学生汇报,感情朗读,体会语言美。
①“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斓,别有韵味。”
②“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
③ “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
④“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坐坐,城内共有大小乔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互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生:自主读、画、悟、美读。汇报交流。)
师:学生边汇报时,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古城的美丽风光,再次感受古城的美。(随机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刚才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小桥流水的清幽,伴着千年古城的神韵,奇丽的景色确实令人赞叹,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 “读中领悟,自主探究” 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生汇报中及时指导朗读,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一些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丽江古城的布局特点和奇特风貌。】
3、学习第5、6自然段,体味自然景观的壮美。
过渡语:走出古城,我们来到了丽江主要的自然景观——玉龙雪山,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雪山的美景。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5自然段,把你读懂的内容向你的同学汇报。出示多媒体课件,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怎么赞美它?
(2)学生观察、思考、汇报。
教师小结:好!现在我们用朗读表达我们对玉龙雪山的赞美。(师领读,学生齐读余下部分)
(3)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什么呢?你们能接着说吗?学生交流
(4)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这些迷人的景观。
(5)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学生齐读。体会课文略写的好处。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丽江的哪些景观呢?课后再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丽江的了解。
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白天的丽江古城美景,那月色下的古城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1)出示多媒体课件“月夜古城”(配有纳西古乐),观看思考:月色的古城给你什么感觉?
(2)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古城的月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细读课文,深入体会”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始终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其中,指导学生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全文。
先让学生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教师再小结。丽江古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玉龙雪山是大自然的杰作,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是人与大自然共同创造的。丽江,真是令我们神往呀!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有机会也去那里游览一番吧!
【设计意图: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
(六)、布置作业(选作一项)
1.运用课文的写法,选一处喜欢的景点写一个片段,并用上过渡句。
2.可以以一个导游的身份给丽江写一份导游词。
板书设计: 历史地位 布局奇特
7走进丽江高原姑苏赞美(神奇美丽)玉龙雪山(详)雄伟壮丽
神奇美丽
20xx.4.10
篇二:走进丽江教案
第一课时
一、知识回顾、创设引入
同学们,意大利有一座水城——威尼斯闻名于世,在我国云南也有一座高原水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东方的威尼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丽江,去领略一下那里独特的风光。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目标
①认识“朴、峻”等7个生字,会写“雄、旬”等10个生字。②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里,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3、自主学习
①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本课当中的重点词语,指生读、齐读。
③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三、合作探究、疑难分析
合作探究内容:
①课文重点介绍了丽江的哪几个景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丽江的风景。
小结:
刚才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小桥流水的清幽,伴着千年古城的神韵,奇丽的景色确实令人赞叹,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四、达标检测
1、课文写了丽江的一下 个景点,是。
2、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反思
分别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顾、创设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呢?下面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目标
①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②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自主学习
①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丽江古城的什么特点
②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古城的神奇而美丽,边读边把它画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合作探究、疑难分析
合作探究内容:
①为什么说丽江古城是高原姑苏图景?这幅图景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你的想象,还有搜集的图片,谈一谈。
②作者为了把这么多美丽的景点详略得当地写出来,在景点与景点过渡的地方,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式,请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理解句子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归纳或启示了什么?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结:
同学们,今天作者带我们游览美丽的古城——丽江,请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丽江。
三、达标检测
街道 走进丽江 四方街 玉龙雪山
虎跳峡
反思
色彩斑斓 八卦型 白雪皑皑 惊心动魄神奇而美丽
2.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篇二
住宅小区景观既是居住环境的实体,也是居住建筑功能的延伸[1]。其作为城市景观点、线、面构成的元素,住宅区空间环境形象属于量大面广的“景观面”[2];作景观结构——斑块、廊道、基质元素,住宅区环境格局则属于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斑块。因此,对于实现生态园林城市来说,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将丽江“怡景苑”住宅小区植物景观规划方案设计解析,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2 丽江“怡景苑”住宅区概况
丽江“怡景苑”住宅区为市政小区,被规划于八河片区西侧,邻位祥和片区东侧,内有西河流经,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其总用地面积173026m2,留用绿地面积约65923.07m2,占总用地面积的38.1%。总规划中以水为总的用地骨架,水体面积约为5609m2,占总绿地面积的8.5%左右。
3 丽江“怡景苑”构思与营造
3.1 主导思想及原则
现代居住区要达到的标准是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能满足人们生理、健康、安全、文化、心理、舒适、交往、休闲需求[2]。丽江“怡景苑”植物景观设计以“宁静、自然与生态、休闲与娱乐”作为总的设计主导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主要出发点,本着生态、经济的原则,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运用园林的相关原理,以满足居住小区的主要功用为最终目的,实现一种生态居住环境。
3.2 总体布局
本景观规划设计以丽江的宝贵文化遗产——古城文化与纳西人为设计总源泉,着重体现丽江的地方特色与纳西人的民族风情。首先,将小区共划分为十一个园,以中心商贸区与入口广场的轴线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片区,体现南北两种不同的季相景观。同时,由“披星戴月”中的七星,结合组团的功能需求,将小区在景观规划上分为七个主园林休闲区(见图1),分设于不同的地段作为景观节点,并通过不同的形式(如:主题雕塑、广场造型等)来体现主题。
3.2.1 植物配置
丽江处于低纬度高原,地面温度比较均匀;全区大部分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但阴雨天气温较低,有“四季无寒暑,有雨便成冬”之说,故植物配置,北片区着重突出丽江在“冬季”的植物季相;而南片区则相反着重以突出丽江在七彩云南的“春”的气象,代表了丽江是南方中的“小北方”的喻意。因此在北片区的植物选择上以银杏、柿树等落叶树种为骨干树,根据景点的不同配有适量的常绿树种;而南片区则以香樟、天竺桂等常绿树为骨干树,在一定的景点加一点落叶类,以增添季相变化。
3.2.2 道路铺装
在整个小区的交通系统设计中引入现代生活小区设计中的一些理念,设计人车分流系统。结合甲方所提供的《丽江“怡景苑”住宅小区规划方案》中道路系统的总体规划,将该小区的道路共分为四级道路:一级道路:该级为小区主干道,道路红线12m,路面宽8m,铺装材料采用公路材料(即混凝土路面)。二级道路:该级为小区次干道,路面宽6m,铺装材料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在局部或特殊地段(如:与广场相接处等)则用不同的铺装材质,以增加园区的景观特色。三级道路:本级道路主要为人们走向入户道路的联接及入户路,路面宽约为4m,铺装材料为行道砖(带图案),底层则用混凝土以便人车可同用。入户路路面宽约为2m,带有车库的住户则相对宽,大约为2.5~3m,路面铺装为混凝土镶嵌石子。四级道路:此为卵石路与景区内的汀步路等,路面宽不等,大约0.8~2m左右,具体尺寸由地形与布局形式来定。
3.2.3 休闲小品设施
休闲小品设施的设计布置,为使居住在此园内的居民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娱乐环境,在地点较为宽敞的绿地上设计一些座椅、亭、花架等休闲设施。
3.3 各分区设计
3.3.1 南片区
南片区以一条条形的水体为主轴线,分布了八个组区,各组区采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和构图方法,构成四季景观,体现了“高原江南水乡”的绮丽景色。
(1)澜园——兰幽园。
以体现“兰、竹”的景观,以木兰科植物和竹为主要绿化树木,配有冬樱花、南天竹等,以丰富四季景观。以主路为界,将澜园又分为东西两院。东院采用回形路的路线来组织入户路线;西院则形成一个“干”字形的路,在附近则设桥以通达小区主路。
(2)沛园——枇杷园。
以一个下沉式广场为中心点,以规整的直线为设计主题。在种植设计上,以减少中央绿地,增大建筑周边绿化为宗旨,选用蔷薇科的植物为主观赏景观,比如:用枇杷作为主行道树,在有些建筑周围以十秭妹、野蔷薇等藤本类作垂直绿化,同时用红叶石楠、梅、李、五角枫等来作为点景树,再在乔木下配置金叶女贞、红花继木、杜鹃等大色块形式的花灌木带。
(3)湛园——楠樱园。
本园区设三种功用的休息场地:老年健身场、儿童游乐场、及由简单的旱喷泉为主体的方形硬地休息场。三者紧紧相连,可以让本园区的居民集中在一起,以形成一个集会的小场地。在种植上,以红叶石楠、云南樱花为主要的绿化树种,配以帝涌金莲、越南安息香等小灌木。
(4)涛园——笑樱园。
根据涛园所在地的地形——形似东巴文中的“欢笑”之义的东巴字,在此园设一水上表演台并命名为“欢笑表演台”。在植物上选用丽江含笑为主要绿化植物,以与“欢笑表演台”中的“笑”相应合。乔木用红枫与樱花大树点为风景树。同时,此舞台的中心铺装图案用纳西独特的“龙甲生云”以体现纳西民族的民族风情。
(5)泽园与潇园。
泽园与潇园由一条小水系而将两者联为一体,以便形成一条小溪景观。故在景观设计中,将二者连为一个小绿化带来考虑较好。同时在潇园中,设有小型休憩广场并设一园林建筑泽亭、水榭、伞形组合亭等,以自然式为主要绿化手法,植物上主要以香樟、天竺桂等为主要绿化树种,为丰富植物景观,达到生态效果,还选用红叶石楠、红枫,龟甲冬青等植物,灌木则以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红花继木等为主。
(6)泓园。
主要是独体别墅区,故在景观上考虑以日本枯山水风格为主调。植物则以本地的樱、梅及银杏为主要绿化树种。
(7)浩园。
为单身公寓区,在绿化上则以自由式群落布置为主。主要树种以楸木为主,配有苹果、李等果树,取“楸”与“秋”之诣音,喻“金华秋实”之意。象征着住此单身公寓的人会有好的收获与成功。
3.3.2 北片区
由于丽江的“与北方相似的凉”气候特点,北片区以“北”与“北方”为主出发点,植物以落叶树种为主基调,以体现丽江南中有北的特殊自然景观。本片区包括淇园、澄园、涵园三个组区。
在淇园与澄园这两园区内设一广场——流水广场,整个组区以该广场为中心活动点。在植物选用落叶树种作为基调树种,淇园的道路以银杏作为行道树;澄园则以柿树为行道树;而涵园则以竹为主要绿化树种,行道树根据与淇、澄两园相对的位置分别栽种银杏、柿树。在该园中则根据地形与绿地面积的大小设不同的小型休憩场所,以满足邻里之间的交流。休闲小品设施的设置则以竹质为主要材料,如设竹亭、竹廊等。
3.3.3 三个主要广场
(1)入口广场。
此广场基于靠近丽鹤路的小区西北角,为一主入口,因而广场的主要功能定为交通,在设计中,除两边进行一定量的绿化布置外,主要是以中央分车带为主体。中央分车带以喷泉与雕塑为主景,利用喷泉的动态与雕塑的静态形成动静相结合,以具有一定坡度(大约2%~3%的坡度)的坛来栽植物,使入口根据中央分车带自然分流。在植物选用上,周边以石楠为主要树种,对停车带的周围亦用乔木石楠为主要的树种,下层则相应配一些小灌木(如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等),利用乔灌相结合,使停车场既不完全暴露于日光下,同时又可形成一道车龙的景观。在广场入口两侧设活动花坛,摆放三色堇、黄菊、石竹等色彩艳丽的花卉植物;中央分车带的植物则用法国冬青、银刺葵、毛叶杜鹃等,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与观赏点的不同,相互之间搭配,使广场虽然布局简略但却别开生面。
(2)升旗广场。
此广场位于中心商贸区中轴线的延长线上,由于小区为市政府居住小区,因此此广场采用抬高的方式形成一个以国旗为中心的升旗广场。在这个广场上,沿圆形布置一些坐椅、石桌等休息设施,在广场的东边,设一半圆形的花架,一方面可供来此处的人休息娱乐,另一方面也与水体相映形成对景。植物选用上,以石楠、银剌葵、叶子花、金银花、棕榈、黄杨球等来搭配,以体现热带风光的植物(棕榈、银剌葵等)为主干材料,形成南海风光。
(3)流水广场。
流水广场取于水体的造型与“似水年华”之意。该广场主要为北片区的居民服务。分析社会人口结构,不难发现一般居住区内有时间的多为老年人,大多中年人与年青人忙于工作,因此,居住区规划时考虑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与娱乐设施将作为一个主要话题。该设计方案根据老年人的习惯以老年人与儿童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将此广场设计为一老年活动广场,并取名为“流水广场”。在植物配置上,则以常绿植物为主干树,选用些相对古老苍劲的树木,以体现老年人的精神。
三个广场采用不同的风格,在植物上由于受气候的影响,树种变化不大,但造型应用却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三个广场均在铺装的变化材质上来达到一定的园林景观。
另外,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休息、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好环境,使居住在此小区的人不必走出家园就可进行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如晨练、散步等。在不同的园区内因地设置不同的园林小景点,如星月休闲园、叠翠通幽、清莲出水等,以丰富整个小区的景观。基于小区所处地理位置位于城郊,故在周边设计防护林以保护整个小区减少大风等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又加大了小区的绿量,达到较好的生态效果。
4 问题与建议
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构思时,由于景观规划设计与总体规划设计之间的融合关系处理不当,致使某些局部设计受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在所留绿地面积的分配上,有些地方所留绿地不足1.2m,按照植物根系伸长习性,这种绿带不能直接满足某些植物生长发展需求,为选择植物配置上带来一定的难题。此外,水体设计与规划的尺度过大,也是笔者认为此规划总体方案的不足之处。水是园中之灵魂,要因地适宜,得体才能真正起到“魂之韵”。
对于此类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虽有学者提出一定的解决途径,但却并未完全推广,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概念处于无知状态,因此,要想彻底解决此问题必须加强景观规划,尤其是植物生态习性的知识进行科学宣传,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意识,最终使景观、规划、建筑一体化,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卿平,李霁.小区景观、规划、建筑的一体化设计[J].新建筑,2005(1):79~81.
3.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篇三
2009年11月初,受佳能公司邀请,本刊记者和国内多家知名影像类媒体的记者一起来到云南古城丽江,参加佳能Powershot G11和S90的试拍活动。虽然此前笔者曾经到过一次丽江,但那个时候对于摄影还并不是非常热爱,因此只能算是一次普通的观光之旅。但这一次透过佳能Powershot G11和S90的镜头,笔者更加感受到了丽江作为一个汇集了独特地理景观,丰富历史民族文化的旅游热点的魅力之处,这也让笔者几乎没有放下过手中的佳能Powershot G11和S90,拍摄成为这次旅行的第一任务,而旅行的第一站,就从丽江的黑龙潭公园开始了。
第一篇:黑龙潭与束河古镇
在丽江的黑龙潭公园,很多记者朋友都被清澈透明的黑龙潭湖水所吸引,特别是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清澈的湖水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给人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因此碧波荡漾的水面成为了很多记者的拍摄对象,当然如果只是拍摄水面无疑会让人感觉略显单调,这个时候在湖边的翠绿的树叶或是水中的枯树枝就可以成为画面中很有意思的景物,让整体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而当绕过大半个湖面时,远处玉龙雪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忽然显现出了它雄伟壮丽的那一面,这个时候湖水与玉龙雪山可以说是绝佳搭配的拍摄对象。大家都是举着G11和S90不停地拍摄。
丽江旅游的一个特色之处就是丰富的古镇资源,结束了黑龙潭公园之旅,我们又来到了束河古镇,午后的束河古镇由于酒吧还没有营业而显得宁静祥和,游客和本地居民或悠闲地走在古镇中心的石板路上,或是三五成群地谈天说地,可以说是非常的休闲自得。古镇由于各式建筑相邻非常近,而且街道也较为狭窄,因此对于相机的镜头广角提出了一定要求。而这个时候正是可以用G11大显身手的时候。G11的5倍光学变焦的镜头广角端的等效焦距为28毫米,大广角和5倍变焦比的组合可以实现较为灵活的构图,在狭小的空间也可腾转挪移。另外G11开机迅速,而且快速的对焦和较短的快门时滞对于抓拍一些精彩的影像非常有利,因为在旅游过程中很多精彩的瞬间可以说是一闪而过,需要相机具有较强的响应速度。
第二篇:大研古镇夜未央
在人夜之前大队人马赶回了自己的大本营一大研古镇,如果是没有开发之前的丽江,在6、7点钟想必一定是灯灭人息,这里的傍晚静悄悄的,但是在成为全国知名的热门旅游景点后,丽江的夜无疑也和她的知名度一样到达了沸腾的境界。尤其是在大研古镇的中心区域四方街,热力四射的多个酒吧播放着震耳欲聋的强劲音乐,其中夹杂着旅游用品商店、小吃店等商家的吆喝声,俨然我们不是置身在西南地区的内陆小镇,而是到了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上海滩。当然这样的情景也是拍摄夜景照片的好时机,否则没有五彩缤纷的光线的照射,夜景照片从何而来!在夜景拍摄时我们把相机的ISO感光度设置到达了ISO800甚至更高,虽然曝光时间长达接近1秒左右,从实拍的样张来看,画面的平滑细腻感依然出色,这个主要得益于G11的双重降躁功能的作用,G11上的高感光度的CCD感应器配合最新的DIGIC4影像处理器,成了强大的双重降噪系统。在双重降噪系统的处理下,所拍摄图像中的噪点大大降低,而且该系统使得照片的动态范围明显提升,尽可能多地保留画面中的高光层次和暗部细节。
第三篇:雪山与冰川,雄壮与气短
玉龙雪山,青藏高原,这些经常在梦中闪现的人间仙境,我们终于来了。当然想要到达常人不易到达的地方,所要付出的辛苦也是可想而知的。在丽江的玉龙雪山,我们既感受到了雪山的雄壮险峻,也很快体验到了在攀爬过程中的精疲力竭。平时非常轻盈的双腿这个时候仿佛跟灌满了铅一样,沉重而又乏力,很快小腿肚子就又酸又痛,每上一个台阶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这个时候拿着佳能Powershot S90确实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迷你小巧的S90拥有近似卡片机的轻薄身材,拍摄时拿在手里感觉非常轻松,不会让用户在海拔4600米已近乎气喘吁吁的时候还要为拍摄器材的负重耗费更多宝贵的体力,而不拍摄的时候则可以很轻松地放入自己随身的冲锋衣或是夹克等外套的口袋中,真是非常的方便。
第四篇:印象·丽江,精彩·博秀
“印象”似乎已经成为老谋子的专用名词,在国内不少景点都组织了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群众性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剧演出,比如说广西的印象漓江等。而在玉龙雪山的甘海子景区,也有老课子导演的印象丽江大型演出在等候着我们,与印象漓江的演出是以江水和奇山为演出舞台不同的是,印象·丽江的演出场地则以颇具云南特色的红色岩石环绕成一个圆形的剧场,而这个剧场的背景则是雄伟险峻的玉龙雪山,在这样的环境下观看演出,真可以说是以天空为顶,以大地为舞台的一个雄壮剧院,丽江当地少数民族青年的表演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少数民族青年在从事马帮生活中对于艰难险境的淡定从容,姑娘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和憧憬,都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了演出过程中的激情与热情。而这个时候用S90拍摄,S90所搭载镜头的28mm广角端拍摄能力能够基本容纳下整个剧场的宏大场面。
博秀双雄
4.走进丽江的教学反思 篇四
全文的重点就在“美丽”与“神奇”二词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这两环节作为重点和突破点。首先是让学生默读全文,总结出丽江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神奇,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词,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出美丽、神奇的句子,再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来理解课文,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一、书读百遍,其景自现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如果老师给予学法指导,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进行同类文章的学习,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构想:以文本为主线,让学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把文本读成画面,再把画面还原成文字。
在讲解了丽江古城段落后,我提出:像《走进丽江》这样写景的文章,这景点我们都没有到过,要真正理解它,真正走进去,我们就要透过文字,把这神奇和美丽读成一幅画,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再通过看图片、插图,把画面读出来。
于是,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自己示范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让学生感受、想象画面。接着我说:丽江古城是一段文字,我们读成了画面,这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中的插图。欣赏完问学生:美吗?那我们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成文字读出来吧!这就实现了从文字→画面→文字的转化。这样不但把重点牢牢锁定放在“美丽”与“神奇”二词上,还教给了学生一种学写景文章的读书的方法:书读百遍,其景自现。
对玉龙雪山的学习和理解月色下的古城,我也用了类型的方法。
二、通过学习课文,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课文先总写丽江是神奇而美丽的土地,然后分别写了丽江古城(街道、历史地位、布局特点、高原姑苏美称)和玉龙雪山(地理位置、得名由来、特点)和其他的景观,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表达作者喜爱丽江的感情。要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我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从板书入手,归纳丽江古城的特点是街道斑斓、网状布局、高原姑苏;概括玉龙雪山的特点是地理位置、得名由来;其他景观总的特点是“迷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教会学生“取主舍次”。最后的课堂小结让学生明白课文的结构是先总后分,明白了段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设计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讲解完丽江古城,转入讲解玉龙雪山的过程中,又适时提出:作者是怎样从上一个景点的描写完美过渡到下一个景点的?学生很容易就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再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很容易就能理解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再提出:什么情况下使用过渡句?学生通过讨论后也能说出:在描写两件事物或景物的时候使用。
三、注重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和深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作者的情感,人个读、小组读、师范读、引读、集体读等形式灵活运用,读出感觉,以声传情,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
四、不足之处思考。
如课堂上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把介绍丽江的视频和课件运用起来的话,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自身问题:课堂上碎话较多,引导学生读书不够到位,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上较单一,说话训练还不够。
5.走进丽江 篇五
教学内容
《走进丽江》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教材分析
《走进丽江》是作家姜刚杰写的,课文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层次清楚过渡自然;通过对丽江神奇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喜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的感情。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丽江的神奇美丽,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默读课文,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理解丽江石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雄伟、纯朴、绵延、闪烁、昂然挺立”等词语。
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读自悟,从而感受丽江的神奇美丽。
设计理念
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朗读方式中,以具体的文本语言为载体,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本文寓情于景,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中感悟丽江的神奇美丽,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步骤
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了桂林美景,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入云南的丽江,去领略那里特有的风光,想去看看吗?(多媒体播放神奇美丽的丽江)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
1、古老的城市。
2、小河、小桥、柳树。
3、连绵起伏的白雪皑皑的群山。
4、雪山美丽极了像一条龙。
师:谁能用一个词说说丽江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生:美丽、奇特)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走进丽江》一课,说说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预设出现的问题:
1、我想知道丽江有哪些美丽的景观?
2、我想知道丽江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设计理念: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提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欲望,培养读书习惯。)
二、初读感知全文。(多媒体出示自读提示“我会自己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雄伟、纯朴、闪烁、昂然挺立”等词语
3、思考:课文写了丽江的哪些景点?文中丽江景色给了你什么印象?
4、有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学生据要求自学课文)
二、交流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媒体出示,正音)
2、谁说说整个丽江给了你什么印象?(生:神奇、美丽。师板书)能把文中概括写丽江神奇美丽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吗?(多媒体出示中心名: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多形式指导读出喜爱、惊喜之情。
(设计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主动求知。通过初读,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丽江的神奇美丽。)
三、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默读课文,用“~”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最能体现丽江“神奇美丽”的句段。在旁边空白处写写你的理解和体会,有不懂的可以标出来在小组中讨论。
四、精读课文,感悟神奇美丽
师:边汇报边交流也是读书的好方法,把你最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一)汇报古城
师: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1:古城很美、历史悠久。
师:说说它美在哪里?(用五花石铺砌而成)指导读句,理解历史悠久。
生2:布局奇巧。(请学生板书)
师:怎么说它布局奇巧呢?(生:八卦型放射状)古城还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3:古城街道多,小桥多,柳树多,小桥边有人家,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师:“城依水存、水随城在”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发表观点。这样的景色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可以怎么说?生:风貌奇特。
师:作者喜欢吗?哪里可以看出?多媒体出示:“好一幅家家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指导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师:过渡拓展小桥、流水,人家、杨柳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古城风貌图,看到你会说什么,怎样赞美?作者呢?出示: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名城。指导读
出示: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名城。
师:也难怪作者这样赞美丽江。回读: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设计理念:对古城风貌奇特、布局奇巧,学生认识较少,利用多媒体声像显示从而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什么“八卦型放射状”,再画简笔画,感悟到古城的神奇美丽,并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触景生情,感情得到升华,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汇报玉龙雪山
师:丽江古城多美,作者的描写多精彩啊﹗还有让你喜欢的景点吗?多媒体播放玉龙雪山图片。看了图片,玉龙雪山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山峰多,奇、美、高,像一条长龙。
师:作者是怎样把玉龙雪山写具体形象的?哪些句子写法很特别?
生:
1、“最前面的山峰„„好象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写的好,把雪山写活了,把雪山的美写出来了。指导读。
2、还用了列举具体数字的方法把雪山之多、高写出来了。„„
师:看到这玉龙雪山,又读了课文,喜欢吗?作者呢?哪里可看出?媒体出示:丽江最吸引入的,除了有“高原古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指导读句
过渡:玉龙雪山真美,难怪作者会这样赞叹,回读: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三)其它景观
作者还介绍了哪些迷人的景观?喜欢吗?有这么多迷人景观,又这么迷人,所以作者高声赞叹,回读: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运用多媒体声像结合,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妙,三次聚焦中心句的朗读很具特色加深了学生体念,增强了感悟。)
五、回顾全文 升华情感
师:时间已是傍晚时分,要回家了,此时,你的表现会怎样?你的心情会怎样?作者呢?
生:我想多看一儿。我真不想走。„„
师:多美的地方啊,老师看了也很不想走,作者呢?指导读出留恋,读到这我会对丽江、对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呐喊,回读中心句: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体会前后呼应写法的作用。
(设计理念:课文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朗读开头,结尾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情感价值得到提升)。
六、读写结合 学以致用
假如你就是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丽江这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你会怎样召唤你的亲朋好友或周围的人来这儿游玩,请设计一则广告词或按一定顺序写一段导游解说词,向周围的人介绍一下这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七、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写到采集本上。
6.《走进丽江》阅读答案 篇六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六百余公里。它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的民风著称。在它的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泊、宽阔的坝子……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斓,别有韵味。街道宽度刚好可以容纳两匹负重的马通过。这里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川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藏族地区的毛纺织品、山货药材经过这里转销内地。而西双版纳、凤庆、下关等地的茶叶、日用百货,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
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①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玉龙雪山距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公里,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公里,有十三座山峰。②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主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还有母系氏族的最后乐园——泸沽湖及其神秘的摩梭人,在北边更有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月色溶溶的晚上,漫步在古城的小街上,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③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
1、用“”画出文章的总起句。(2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一选。(3分)
A.比喻 B.反问 C.引用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
(1)短文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介绍丽江的。
(2)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扇形延伸。()
(3)作者在描写丽江古城时,主要采用的是静态描写。()
4、请你结合文中对丽江古城的描写,发挥想象,穿插动态描写,写一段话。(3分)
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2、C A B
3、(1)√
(2)×
(3)√
7.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篇七
1 创新思路,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模式
1.1 开拓思路, 创新思想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的联系起来, 组成一个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 以进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调控, 建立合理、流畅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监督和促进的作用。主要监控和检查教学工作的运行和管理、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防微杜渐, 扬长避短, 总结经验, 规范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决定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就是要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即针对某一行业或岗位群, 要求有更加专业的从业知识和娴熟的职业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质量保障体系时要有的放矢, 重点放在从业能力的职业性和实践能力。
1.2 与时俱进, 体现特色
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 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所以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要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 及调整培养模式, 以适应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理论知识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 充分利用各种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和质量, 务求使学生直接得到对应的行业或岗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建设工作中强调工学结合的重要性, 建出规模, 建出特色。
2 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质量标准体系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包括专业质量标准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专业质量标准是每个专业宏观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是每个专业教学过程的目标要求和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监控的执行体系是在专业质量标准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教学管理和督导机构依据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和有效地调控。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是人才培养的详细规划, 是专业建设的规范化要求, 是教学质量监控执行的前提和基础。
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包括:
2.1 专业质量标准
专业质量标准主要包括: (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或实践教学大纲、见习大纲、实习大纲、毕业综合考核大纲。 (2) 专业建设规划及相关支撑材料。 (3) 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对培养目标、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支撑关系分析。
2.2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实验/实践教学、考试/考核、见习实习、毕业综合考核。
2.2.1 教学准备
(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课程体系、教学任务书; (3) 教学基本资料:课程表、教学大纲、课程及选用教材分析、教学计划 (包括实验/实践教学计划) 、教案、多媒体课件、音像等教学资料、课程主要教学方法及教学改革说明、教学设备、器材使用说明等; (4) 师资情况:任课教师资格审核、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传帮带情况。
2.2.2 教学实施
(1) 课堂教学; (2) 作业与辅导; (3) 教学改革与创新。
2.2.3 实践教学
(1) 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条件、发展规划; (2) 技能类考试/考核标准; (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校内、校外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2.2.4 考试/考核
(1) 课程考试/考核方法、标准; (2) 教考分离、试卷管理及试题库建设; (3) 课程教学总结与质量 (试卷) 分析。
2.2.5 见习、实习
(1) 见习、实习相关管理规定; (2) 见习、实习大纲; (3) 见习、实习实施方案与监控措施。
2.2.6 毕业综合考核
(1) 毕业综合考核的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 (2) 各专业毕业综合考核实施方案及考核标准; (3) 考核情况资料建档、质量分析与反馈。
3 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1)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目标, 以专业质量标准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作为具体目标。
(2) 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主管校领导全面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管理;教务处、教学系及教研室构成三级质量监控的管理机制, 分别从三个管理层面进行质量监控;学校督学组负责进行教学运行与管理的督导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校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这些部门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1) 教学检查——学校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检查, 日常的不定期教学抽查, 各系对师生上课的考勤; (2) 教学督导监控——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所有教学活动、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督导; (3) 教学反馈调控——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及时总结归纳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为学校及时调整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4) 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体系: (1) 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反馈、听评课、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学检查等常规教学信息的收集, 掌握教学工作情况, 给予教学客观、合理的评价, 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对质量工程项目的检查评估; (3) 考试/考核的质量分析; (4) 毕业综合考核; (5) 毕业生跟踪调查。
4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
4.1 教学检查与评估
教学检查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查主要为期初、期中和期末检查, 根据教学检查实施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随机抽查是指在学期的任何阶段随机对某个系或者某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 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确定检查的内容。
学校组织专家组对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及时处理、解决相关问题, 对问题较大的项目责令其限期整改, 对建设不力、问题严重的项目予以撤销立项的处理。以督促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
4.2 听评课制度
学校所有教师均须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听评课, 教师听评课须认真填写听评课表, 每学期要达到学校要求的听课次数。
4.3 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制度主要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教师自评等。教学评价能够有效的反映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上课情况, 也能使教师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学评价的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晋职晋升、评优评先、津贴发放等的参考依据。
4.4 教学信息反馈
教学信息反馈的途径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以及各种检查调研中的信息反馈。
4.5 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坚持一个月一次的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由主管校领导主持, 教务处各科室负责人、各系主任及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8.丽江小吃看看看 篇八
每每在古城里游荡,总是沉醉于古香古色的商品中不知西东直到饥肠辘辘,才想起镶红嵌绿的纳西风味小吃。于是,急不可待地在大石桥边依柳傍水的小食店里找一个座位坐下,一边欣赏对面客栈挂的那两串撩人心绪的红灯笼,一边品着小吃,尽情享受丽江之美味。
站在大石桥上,背对四方街,右手边有间叫“顺水楼”的馆子,里面的东西好吃价钱便宜,住在丽江的时候,把它当饭堂是不错的选择
一)大石桥旁边的黄豆面。这可是招牌小吃,黄豆面被称作“丽江第一面”,半透明的面条加上很有滋味的汤,再加上黄豆、葱、辣椒、油和香醋,味美清爽,好极了!黄豆是炸过了撒在煮好的面上的,吃完面嚼黄豆,黄豆还是脆的。价格:3元小碗,6元大碗。
二)丽江粑粑。丽江的小麦挺出名的,所以粑粑的面皮有嚼劲。丽江粑粑是传统风味食品,与北方的大油饼差不多,在众多小吃中名声最响。粑粑讲究选料和做工,它是用丽江特产的精细山地麦面,用香油、蜂蜜
和鸡蛋等揉成面筋,
再用猪油破酥,夹上馅,撒上碎火腿等配料,再用文火将之油炸烤烙,使之外表酥脆而内在柔软。
价格:4-8元。
三)东巴烤鱼。感觉像热的豆豉鲮鱼,有点辣。
价格:15元上下。
四)纳西烤肉。这是好东西来的。五花肉做的,猪皮金黄松脆,肥肉不腻,瘦肉嫩脆。醮了当地的辣椒粉吃,美味啊。吃了几家,感觉四方街农行对面那间店铺分量少,但好吃点。
价格:15-20元。
五)炸竹虫,炸水蜻蜓。丽江必吃小吃。卖相不好,感觉炸竹虫有点像炸白蚁,炸水蜻蜓更是丑陋不堪。味道,还行。
价格:20-40元。
六)鸡豌豆凉粉。鸡豌豆据说是丽江特有的一种作物。鸡豆凉粉也是丽江有名的特色小吃,微黑透亮,像一块浸润的墨玉。鸡豆凉粉有炒、凉拌、煮、烤好几种做法。刚出锅的时候很粘稠,可以加上盐、辣椒、香油等佐料大吃特吃,凉了以后就会结为一块,切开来在平底锅上煎得很香,加上各种调料拌着吃也别有一番风味。凉拌鸡豆凉粉,外观很象北方的绿豆凉粉,味道有点像广东的马蹄糕,细腻清凉滑爽,又酸又辣又甜。鸡豆是一种豆类,产于高海拔地区,产量极低,含丰富的黑色素,属“黑五类”食品。
价格:忘了……
七)酥油茶。很浓郁的味道。第一次喝的人要喝甜味的才好,一般只有藏民才喝得惯咸的酥油茶。上雪山之前喝它半壶,能保持体力,但是喝多了要上火。
价格:15-20元一壶。
八)象山市场腊排骨,带皮羊肉。古城出门坐9路车,象山市场下车进门50米路北,两家挨着,腊排骨50元一锅,单加排骨20元一斤,带皮羊肉20元一斤,主要是羊头肉和羊杂,两家的味道均好,过肉瘾的好地方。
九)丽江驴窝。它的手工水饺,烙饼,疙瘩汤在古城无出其右,另有自创的纳西火锅货真价实,拿手的却是当地素菜,一道扒三素,一道家乡豆米,一道素炒包包菜色香味俱全,想换口味的朋友尽管来,不喝酒的情况下人均消费15元就差不多了。
十)冰粉。就是我们常说的木瓜水,别处的木瓜水味道显得有些单调,而丽江的这种木瓜水则是要配以橘皮、冰糖、红糖、乌梅、芝麻等配科,加上以面作成的“凉宵”,样子有点象果冻,喝起来感觉很清爽。丽江的木瓜也跟我们平常所见的不同,长得有点像梨,味道有点酸。
坐在傍水而别致的小食店,听着高低起伏的流水声和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品一壶梅子泡酒,望着在屋檐下晒太阳的纳西老太,伴鹰而立的丽江男人,久为城市的喧嚣磨硬粗糙的心,慢慢在这座百年古城中融化。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云南丽江景点介绍10-28
丽江古城论文01-05
丽江自助游总结10-15
游丽江古城的心得06-19
丽江古城导游主持词08-23
丽江导游词400字10-05
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11-28
云南丽江摄影工作室12-28
丽江古城作文650字01-16
丽江古城游记作文700字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