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

2024-09-06

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精选8篇)

1.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 篇一

个人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假期,校长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问题,思考整改。我真真认识到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下面,我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进行反思。

一、自身主要存在问题有:

1、思想上较松懈。

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深。认为自己多年的教学,已经比较熟练教学的方方面面。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2、缺乏创新精神。

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职业厌倦的情绪

产生,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得比较好。没有创新精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也没有很好的注意劳逸结合。

3.工作中存在急躁缺乏服务意识现象。

二、改进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育服务意识。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要的是认清职责,立足本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工作,依法执教,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2、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注意锻炼,坚持终身学习,加强业务研究,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既教书,又育人。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同时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

2.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 篇二

如何应用遥感技术对辽阔的草原进行有效的分类,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出草资源的利用和变化情况, 这是相关草原专家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在遥感信息获取手段已经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 遥感技术的核心难点仍然是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政府和相关部门将利用解译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但是, 传统的解译方法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限, 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好的方法和技术, 为政府和业界提供信息平台。

1 常规解译方法概述

1.1 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就是根据作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 即根据样本的图像特征和空间特征 ( 形状、大小、阴影、纹理、图型、位置和布局) , 与多种非遥感信息资料相结合, 按照应用目的运用生物地学等相关规律, 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 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 从而识别图像上的目标, 并定性定量的提取目标的形态、构造功能、性质等信息的技术过程。因此, 目视解译需要解译人员具备图像解译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就是专业知识, 地理区域知识和遥感系统知识。而且需要有实地调查的经验, 通过实地考察来判断解译的结果是否准确[1]。目前, 目视解译是遥感图像解译最基本的解译方法, 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目视解译分类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遥感图像与各种辅助资料 (地形图、专题图、各种气象水文资料等) 的结合, 进行人工判读之后, 手工编绘各种专题图。早期的遥感应用主要是采取这种方法。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形成了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 它通过计算机对遥感图像进行各种增强缩放和变换后, 判读人员根据建立的解译标志, 直接用鼠标沿图像特征边缘准确的勾绘出地类界限, 从而达到地物分类。陈宁强等运用遥感处理软件, 对人机交互式土地资源遥感解译的条件过程及主要特点做了探索性研究;张松岭、杨邦杰等人提出了基于GIS的耕地遥感监测人机交互式图像解译系统;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在长期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制成了遥感图像人机交互判读系统, 可较好地满足区域规划、管理和决策以及遥感农情速报、遥感专题制图等多方面的需要,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2 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分类是计算机支持下的智能化识别技术, 是计算机软件通过分析和计算地物光谱辐射的相似程度, 将相似的图斑进行归类, 以达到区分遥感图像中多种地物的目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包括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

1.2.1 非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也称为聚类分析或点群分析。即在图像中搜寻, 定义其自然相似光谱集群组的过程, 它不必对图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 仅依靠图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 (或纹理) 信息进行特征提取, 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 最后对已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所谓非监督, 是指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的先验知识, 而仅凭遥感图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 随其自然地进行盲目的分类;其分类的结果, 只是对不同类别达到了区分, 但在联机过程中并不确定类别的属性;其类属是通过事后对各类光谱响应曲线进行分析, 以及与实地调查数据相比较后确定的[2,3]。

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 方法简单, 且具有一定的精度。但是传统的非监督分类算法存在着分类精度较低, 分类结果比较粗糙等缺点。例如Kmeans算法、isodata算法等。严格说来, 分类效果的好坏需要经过实际调查来检验。当光谱特征类能够和唯一的地物类型相对应时, 非监督分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地物类型对应的光谱特征类差异很小时, 非监督的效果就不如监督的效果好。特别由于同谱异质、同质异谱以及混合像元等现象的存在, 非监督的结果不如监督的令人满意。因此, 非监督适用于图像中的类已知且特别规则和做大概的分类。

1.2.2 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又称训练分类法, 即用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去识别其它未知类别像元的过程, 它就是在分类之前通过目视判读和野外调查, 对遥感图像上某些样区中图像地物的类别属性有了先验知识, 作业人员按照由应用目的制订的分类系统;对每一种类别选取一定数量的训练样本, 计算机计算每种训练样区的统计或其它信息, 同时用这些种子类别对判决函数进行训练, 使其符合于对各种子类别分类的要求, 随后用训练好的判决函数去对其它待分数据进行分类。使每个位像元和训练样本作比较, 按不同的规则将其划分到和其最相似的样本类, 以此完成对整个图像的分类。

与非监督分类相比, 训练场地的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 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 训练样本的选择要考虑到地物光谱特征, 样本数目要能满足分类的要求, 判别函数有效。与非监督分类相比, 监督分类有一定的优势, 但也往往造成较多的错分、漏分情况, 使分类精度不高。

2 常规解译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目视解译方法的局限性

目视解译法一直是草原图像解译工作最常用的方法,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解译者的知识和经验在识别判读中起主要作用, 难以实现对海量空间信息的定量化分析, 费事费力, 工作效率低;主观因素作用大, 容易产生误判;目视解译劳动强度大, 人很易疲劳。在疲劳时进行图像解译, 精度往往会下降, 表现为解译勾绘的图斑细度达不到制图要求;在目视解译时, 很难综合较多的因素。所以, 容易出现片面解译的情况;对于人机交互式解译, 尽管它是对遥感原始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速度快, 数据处理方式灵活多样, 但是它的整个处理过程多是以人机交互式进行的, 各种处理往往离不开人工判读或人的经验与知识的介入[4,5]。

2.2 计算机分类的缺点

2.2.1 监督分类

(1) 分类系统的确定、训练样本的选择, 均人为主观因素较强, 分析者定义的类别也许并不是图像中存在的自然类别, 导致多维数据空间中各类别间并非独一无二, 而是有重叠;分析者所选择的训练样本也可能并不代表图像中的真实情形; (2) 由于图像中同一类别的光谱差异, 如同一森林类, 由于森林密度、年龄、阴影等的差异, 其森林类的内部方差大, 造成训练样本并没有很好的代表性; (3) 训练样本的选取和评估需花费较多的人力、时间; (4) 只能识别训练样本中所定义的类别, 若某类别由于训练者不知道或者其数量太少未被定义, 则监督分类不能识别。

2.2.2 非监督分类

(1) 它产生的光谱集群组并不一定对应于分析者想要的类别, 因此分析者面临着如何将它们和想要的类别相匹配的问题实际上很少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2) 分析者很难对产生的类别进行控制。因此其产生的类别也许并不能让分析者满意。 (3) 图像中各类别的光谱特征会随时间、地形等变化, 不同图像之间以及不同时段的图像之间的光谱集群组无法保持其连续性, 从而使其不同图像之间的对比变得困难。

2.3 遥感图像不共享

目前草原遥感图像一般都掌握在少数单位、少数人手里, 这对研究此方面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也极大地阻碍了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因此,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要求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达到信息共享, 这就迫切要求建立有关草原遥感图像的共享平台。

基于常规的图像解译方法, 在实际的遥感图像解译工作中, 人们常常要参考一幅或多幅基础图来进行解译, 比如参考地形图、土地利用图、前人制作的草地类型图等等, 来协助判读和解译, 这样有利于提高解译的效率和准确度。但是, 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和对照另外一幅图时, 存在一个突出的不方便之处, 即遥感图像的色调、纹理和图斑不易与基础图对应, 通常是把两幅图 (基础图和图像) 摆在计算机屏幕的左右两边来对照和参考, 或者一幅放在工作台上, 另一幅显示在计算机上, 对比和参照时非常麻烦, 给解译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且解译的效率不高。尤其是当遥感图像和基础图的比例尺及投影不同时, 要把两个图的不同点或区域很好地对应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在目视解译或计算机监督分类时, 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3 结论

尽管目视解译方法中存在许多缺陷, 当前, 由于计算机自动识别的精度不够高, 目视判读仍然是草原遥感应用中一种不可缺少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 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技术和数学形态等一些原来实现困难的新方法也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发挥作用, 虽然这些新方法比传统的方法在分类精度上有明显提高, 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进行遥感图像分类势在必行。

在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下, 试想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 将经过假彩色合成或单波段的遥感影像, 按地理坐标、投影、分辨率, 与基础图件 (如草地类型图、地形图) 完全在空间上叠加, 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这样一来, 两个图层上的每一个点、每一个图斑、每一个区域都会完全一一对应。解译人员通过控制上层影像的透明度, 可以同时看到两个图层在空间上的叠合情况, 很容易进行两个图层间图斑的对比和分析。经过把遥感影像的色斑与基础图的图斑 (斑块) 作对比和参照分析, 可方便、高效地进行目视解译, 可较准确地得出解译结果。同时, 叠加后的遥感影像可以用来验证基础图件的准确性。例如:河流的形状、湖泊的轮廓等。

影像解译工作是遥感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多年来研究人员在影像和基础图对比分析工作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该项研究所提出的方法从理论上将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软件技术, 改进现有方法的局限之处;在实践上要突破常规方法, 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有机地融合, 可为遥感解译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不仅大大地提高解译效率和精度, 同时也可为广大解译工作者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便于推进和实现遥感影像的共享使用。

此外, 如果该项研究成功, 不仅可以应用到农业遥感应用研究, 甚至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学科领域的遥感应用研究。因此, 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实现我国的“数字农业”也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草地类型的分布及变化是草原工作者很重要的研究内容, 对于较大面积的草地,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和划分草地资源的类型是当今草原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草地分类常用的方法有2种:目视解译法和计算机自动分类。简述了草原遥感影像常规解译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常规方法存在的不足, 试提出研究一种辅助草原遥感影像解译的半透明叠加法。

关键词:草原,解译,遥感

参考文献

[1]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傅肃性.遥感专题分析与地学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孙家柄.遥感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Li Jing.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Grassland Resourcesand Grazing Ecosystem by Remote Sensing and GIS[D].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1996.

[5]李博.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

3.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 篇三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问题;整改措施

当前各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中、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而忽视了体育,使很多体育教师不能遵循课表上课,每每临近考试,学校更是随意变更体育教学计划,体育课大多又会被文化课挤占了,促使体育课的课时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有的学校到了毕业班,由于面临中、高考,甚至体育课就直接取消了,导致中学体育课长期处于边缘学科。

一、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认为学生是上帝,加强“学生主体性”淡化“教师主导性”。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者、指导者、捧场者。学生是超市的顾客,教师是导购员,教材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学生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重视活跃的课堂气氛,忽视学生基本技能与基本技术的培养,同时,教学过程中盲目合作,流于形式,体育教学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大多数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淡化了“双基”教学。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上只求学生动起来,不求学生如何掌握技能;只求走过场,不求技能的提高;只求欢乐,不求身体练习的负荷实效,忽视了运动技能教学,丢失了体育教学之本。

二、教学内容选择方面

错误的理解了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并没有提出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也没有否定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否定过接受性学习方式、也没有否定过体育课要有运动负荷(适宜的强度和密度)、也没有提倡脱离体育性质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标准也没有否定过教师主导的结果性评价。在体育课中没有运动技术教学过程或锻炼的过程,体育课中没有合理的练习密度,体育课中没有必要的运动量,体育课中没有任何体育知识传授,体育课中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任何运动的乐趣,体育课中没有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有部分体育教师甚至把体育课变成体育达标测验课和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模拟考试课,达标项目中有什么就教什么,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做实际上是把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简化,与体育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背道而驰。

三、教学方法手段方面

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探究、合作教学法,体育课的教案过于复杂和花哨。个别老师过分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他们提倡体育教学中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干脆来个“放羊式”,片面理解了“自主练习”的含义,未能将教学目标与任务贯彻教学的始终,只是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是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达到一定学习目标而采用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实践,自主学习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了学生的“自我实践”,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指导,形成了无序、放任、涣散的“放羊”现象。学生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有的学生活动,有的学生做看客,秩序混乱,教师成了高级观众,不去管理,也不做教学指导;不恰当地夸大非主体性的教学方式的作用,如“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不恰当地淡化了主体性的班级体育教学型式,使体育教学形式趋于松散和低效率。

四、教师基本功欠缺

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教师的基本功是基础,基本功的提高关键在平常,它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去达到。课改从哪一角度来讲,都没有对教师降低要求,相对地讲要求提高了。精讲多练,提了好久了,课程标准在落实中要求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与时间,但并不是要求我们不进行讲解示范了,而是讲解示范要合理地去运用,该讲的时候必须要讲,该示范时必须要示范,不能千篇一律,模式化。教法中最最原始的讲解示范法,在课改课堂教学中,仍然显得那么有活力。優秀教师那富有诱惑力、艺术化的语言,给人以情感的感染、精神的鼓励、任务的驱动。讲解与示范是我们体育教师看家的本领,真正用好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反思总结、千锤百炼、学习提高。

五、整改措施

伴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素质在提高,但要充分达到新理念与新课标内涵的要求,尚有差距。现阶段,我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新课程理论水平,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 “注入式,填鸭式”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自主式”。二要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创造性设计课的能力,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应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三要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一般能力;四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五要提高学科文化的跟踪能力;六要提高现代化媒体运用的能力;七要提高学科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与素养。

总之,课改在继续,教学在探索,广大教师的认识也在提高。课改体育课堂,一定会在我们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更加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也一定会使广大中小学生,在这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课堂中,获得身心的发展。

4.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 篇四

近年来,通过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我校常规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具体陈述如下:

一、近年来初中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级学生学业成绩前后差距大,甚至成垂直落差。学习尖子生不少,但学困生亦不少。课堂教学教师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非常困难,普及与提高的矛盾突出。

2、初中生处在成长发育期,思想波动大,初中生打架斗殴、吸烟喝酒、逃学、上网、早恋等问题在很多班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德育管理难度加大。

3、教研活动的质量不高,流于形式。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研活动表面化、形式化,在观念上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活动的实效性欠缺;活动随意性大。课堂教学改革应摒弃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应加强与传统教学的整合研究,传统的并不一定是坏的。

4、课堂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学科发展不平衡。应加强有效课堂的探索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5、教育浮躁现象,工作流于表面,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现象。

二、具体整改措施

1、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研究,“兵教兵”,一起成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育方法上,切实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和良好行为习惯、优秀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将德育工作贯穿和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项学校活动、学校环境的每个角落和每个教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做到潜移默化、循循善诱。(1)、主题班会、团队会、综合实践等活动形式,是学生增强德育体验、积累德育感受、提高德育内化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开全开齐。(2)、壮大优秀德育工作者群体。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二是建立全员参与的德育制度。(3)、学校要严格执行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育人规律的培训。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德育无小事,育人有我责”的意识,努力克服以罚代教,简单粗暴,流于形式,失之表面的方法,不断总结和提升德育工作经验和特色,树立一批在创新方法、提高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先进典型。

3、抓住教学中心,抓好常规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要进一步统一实施素质教育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认识,树立“质量立教”的观念,把“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理直气壮抓好教学,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认真抓好教学的各项措施。必须扎扎实实地把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的建设,收集、整理、归类,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具有真实性。

一是管理抓落实。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增强问题意识,要经常深入一线把握教学情况,敏锐地发现本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扎实的2 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明确责任,奖惩分明。二是备课抓实效。备课要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课前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课后及时反思,总结补充。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努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同时,结合教师的自身优势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倡导教学设计的多样化,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三是课堂抓效益。课堂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抓好知识落实,守好课堂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关爱了解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学定教”,有针对性开展课堂教学。四是作业抓规范。作业布置要科学、合理,增强实效性。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改。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五是辅导抓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注重个别辅导,做到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要注意采用集中上课、面批、谈话等多种形式。六是考试抓科学性。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努力提高各种检测、考试命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重视其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作用。

教学研究要服务教学质量,加强实用研究,注重应用实效,强化成果推广。开展教学研究必须做到与学校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确立一些有研究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注重研究实效,在研究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当前,几个研究的重点:一是研究教材。二是研究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三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使学校成为研究型学校,教师成3 为研究型教师。

5.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 篇五

整改措施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切实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校在上级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第5周,对本校的教学常规进行了大检查。通过大检查,深刻自查反思,找出了许多问题,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整改方案。

一、对照检查结果,认真查找问题。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东阿县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的要求,我校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方面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或改进。

1、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应根据发展相应的修订、补充,计划安排与实施应落到实处。

2、教研活动有课题,但计划与实际实施不太相符,不得走过场。

3、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分析方面做得还不够。

4、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等要进一步规范。

对教师的备课的检查应多层次进行,改正教师简备、连备、缺少环节、三维目标不强的问题。检查情况要及时进行评价、通报,对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强化学生作业格式,规范学生的作业本。

5、校本、地方课程不完善。校本教材没发挥实效,加强校本地方课程的备课。校本培训工作也要加强。

6、写字课程没落到实处,学生写字不规范。

二、对照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并责任到人。

1、相关制度、计划的完善,对照制度、计划切实执行,让安排落到实处

2、教研活动经常化,扎扎实实地深入研究,真正的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与教师工作评价挂钩,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3、教研组通过对教师的集中业务学习,强化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方面的认识,提高教师对新课标课程改革中对备课、作业等的要求。强化备课七要素,完善三维目标,杜绝简备、连备,不备学生,不写小记的情况,规范学生作业本,作业格式,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作文要全批全改。

4、落实写字课程,规范学生写字格式,杜绝作业本脏乱差显现。

5、认真落实校本、地方课程,发挥校本教材实效,加强备课,让校本、地方等课程得到更好的落实。

6、各教研组要定期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教导处要对每次教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7、派人到外校学习取经,完善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施和评价工作。

8、加强材料的整理与规范,杜绝造假。

西关明德小学

6.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 篇六

根据教育局的“检查反馈意见表”和中心小学的整改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制订此整改方案。

1、紧紧围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依据《汕尾市教学教研常规》和《海丰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修订稿)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教学工作过程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大力推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严抓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杜绝私自调课、挪用课程、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等现象。着力提高备课质量,杜绝网上下载打印教案,提倡手写教案,并在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同时做好两个常规工作资料的积累归档,尤其要重视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坚持“教研促课改,课改促质量”的方针,立足校本教研,突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我校将按汕尾市校本教研的工作要求,结合教学实际,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课标、教材以及考试评价中。不断增强教师的教改意识。健全学校的学科教研组,认真开展具有开拓性、探究性、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我校争取在本学期有课题立项,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培养研究型教师。

4、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关注教师的主导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中心校的安排,我校设第九周为教学开放周,为教师听课评教、切磋教艺搭建平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求全体教师和班子成员的听课、评课的节数在20节以上。

5、继续坚持教学“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把“有效教学”打造成“高效课堂”。

7、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学教学常规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和落实措施,注重反馈整改,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实行教学教研月检制度,每月对教师日常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考核,教导处将检查情况写成书面小结并向教师公开反馈,对做得好的予以表扬奖励,对存在的不足敦促落实整改。

8、加强学生作业监管。要求各任课老师在认真做好各科书面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同时,重视抓好各年级《金牌学案》的随堂同步训练。同时要对学生的一些作业和作文进行二次批改,计入作业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7.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 篇七

一、文献调查

1. 教师的业务平不高, 工作负担重

同时, 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 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 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 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 素质教育难以实行, 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在农村, “应试教育”才是根本, 学生考高分才是硬道理。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 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 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 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知识面狭窄, 观念滞后。特别是作为最为基础的语文教育更是举步维艰, 素材严重匮乏, 教学资源非常有限, 就谈不上人文素质教育了。

3. 校规模小, 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 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 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 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 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 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全面刺激感知, 而且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这从哪里来?又怎么给学生呈现?

二、西部教育发现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通过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资, 地方政府对教育的倾斜, 群众集资, 有识之士捐赠, 厂矿企业捐助多种方式, 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近年来, 国家通过“贫三”项目, 一期、二期信息技术教育工程, 义务教育项目, 贷款、赠款项目、普九项目、农村住宿制学校项目, 以及一些中外合作项目等,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进行人员培训, 使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们的教育观念, 学校的办学水平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走到好些地方你会看到楼房林立、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建学校。从党政、媒体、社团的每一个地方你都会看到对教育的关切。

第二, 西部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大喊缺少缺少人才, 一方面自己土生土长的人才又存在着大量浪费现象, 实际工作中不重视人才, 更谈不上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西部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 即有钱的问题, 又有体制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观念问题, 在于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整体观念。

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即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和措施, 也有从家长群众而来的自下而上的动力措施, 因此, 进入了一个高效的循环期, 发展势头正迅猛。

三、建议与对策

1. 加大投入, 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

投入是关键, 在发挥政府财政投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 充分整合社会各种资源, 为落后地区的教育建设保障“经济基础”。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 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 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 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 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各级财政部门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 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 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

2.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教师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退休制度和辞退制度, 精简人员。在教师的聘用上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引进市场机制, 招聘全国各地具有先进教学理念, 知识技能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和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

3. 因地制宜地进行素质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我们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 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进行素质教育。尽量使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 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 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 我们应该在把握教育规律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 循序渐进地来贯彻落实对西部地区教育的重视, 为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8.教学常规存在问题整改 篇八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存在问题;改善对策

G612

现在很多家庭是“四二一”的模式,幼儿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如果要让娇生惯养的幼儿刚入园就习得一些生活常规并非易事。幼儿教师在生活常规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循序渐进的指导幼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例如“请小朋友排队喝水,要是谁把水洒到地上,那么今天就别想喝水了!”“吃饭快的小朋友,老师奖励小饼干,吃饭慢的小朋友,下午不能出去自由活动!”幼儿教师的语言里充满了训斥,这不禁让笔者思考,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是否必须在高压与强迫中进行?是否必须通过一定的处罚手段方能实现?是否必须以幼儿的驯服和个性丧失为代价?这些问题,非常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活常规要求过于刻板化。笔者调查发现,不少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要求过细,有时对幼儿来讲甚至是一种严重的束缚。比如:喝水要一手拿杯子的柄部,另一只手托杯子底部,小步轻轻绕过其他小朋友,站到蓝色点子上;进餐时如果想添加饭菜要求幼儿举手示意,吃菜就做剪刀状,吃饭就握拳头,喝汤就举起一只手掌,等等。过于刻板化的生活常规要求不仅不能帮助幼儿接受常规,反而容易导致紧张情绪,也很难让幼儿从真正意义上去内化常规。

第二,生活常规的制定方式侧重于教师制定。调查显示,小班幼儿生活常规起码有80%以上是教师制定的,很少有幼儿参与,幼儿根本不理解常规,不知道为什么要排队、为什么不让说话。由于不理解常規,所以幼儿只是在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遵守,规则意识一点没有得到提升。教师的监督稍一松懈,幼儿就不自主地开始违反常规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教师不停“管”,幼儿不断“违规”的局面。

第三,生活常规教育的指导方法不合理。良好的生活常规指导应该从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给幼儿个性适当的自由,然而很多教师为了工作简单轻松而采取了不合理的指导方法。例如,催促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教师总在说“快点、快点!”“我倒数十个数,必须......”“音乐声一停,必须所有人都坐回座位”等等。小班幼儿还处于比较散漫的阶段,教师的催促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而教师又强迫他们必须接受,一旦违反便会招至训斥与批评。

二、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改善对策

1.幼儿园要学习《纲要》、《指南》的精髓,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常规

调研发现,幼儿园有很多生活常规是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比如,在集体活动的时间里不允许幼儿自己取水喝,更不允许幼儿吃东西,幼儿在饥渴或饥饿的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注意力的,思维和想象力也会受到影响。

为此,幼儿园应认真学习《纲要》、《指南》中有关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针对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生活常规要求。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具体要求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班级良好秩序,更应该着眼于对今后幼儿成长有深远影响的,当有些生活常规超出了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园不能仅仅为了便于管理而忽略了幼儿的需求。例如,冬季幼儿们穿的比较多,穿、脱衣服的时候很不方便,再加上幼儿本身对穿、脱衣的常规掌握的还不是很好,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一致性。

2. 采用多元化的生活常规教育方法

在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教师可以多采取积极且有趣味的方法,例如培养幼儿正确洗手时,为了让幼儿不把洗手的先后顺序搞错,幼儿园常有这样的儿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握握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类儿歌很受幼儿的喜爱,他们跟着教师念几次就记住了,但教师还需反复训练,以免幼儿们过几天就忘记了。每次教学时,教师念上句,幼儿念下句,还配合动作,不但让幼儿们掌握了生活常规,还提高了积极性。

3.利用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幼儿习得生活常规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要善于发现表现好的幼儿,真诚恰当地给予肯定。这样不仅有利于受表扬者习得生活常规,而且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其他的幼儿也会模仿受表扬者的行为,以期得到老师的表扬。当幼儿违反了常规时,如果教师严厉批评或恐吓威胁,幼儿可能会产生恐惧等负向行为,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教师应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多运用表扬、安慰、鼓励等方法,尽量不用批评、威胁等消极的方法,耐心地找出幼儿违反常规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切记一刀切。

4.创设家园共育的教育途径

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争取到家庭的支持,实现家园共育。家园共育的途径很多,下面简单介绍两种:

第一,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册是家庭和幼儿园每日进行沟通的桥梁,幼儿园将幼儿在园的一日表现记录下来,并有针对性地提一些建议,家长由此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园的情况,并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哪些环节表现的好,哪些能力还欠缺,从而主动配合老师进行家庭教育。家长也要在家园联系册上记录幼儿在家的表现,让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让教师了解幼儿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每一个幼儿的培养方案。

第二,家访。教师要对刚入园的幼儿逐一进行家访工作,了解幼儿的家庭生活环境、幼儿的生特点、个性发展等。让家长填写幼儿调查问卷,多与幼儿沟通、做游戏,让幼儿对老师建立信任感,这样幼儿到了幼儿园才会配合老师的生活常规教育,教师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三、结语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所有工作都要以幼儿为主体,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然而,生活常规教育在小班幼儿的实际操作中却发生了异化,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多是为了方便班级管理,而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发展。故本文笔者从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常规、采用多元化的生活常规教育方法、利用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幼儿习得生活常规的积极性、创设家园共育的教育途径等角度入手,就如何良好开展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文清.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2).

[2]杨海珍.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

上一篇:关于中小资金的请示下一篇:2016党员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