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读书报告

2024-10-11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读书报告(精选3篇)

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读书报告 篇一

梨园小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调研

按照学区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 根据我校的实际,为了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把握我校发展的现状,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寻求快速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做到有的放矢,我校认真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内容和课题,围绕党员和教师思想作风和教学管理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和体系完善等主题,我校召开家长座谈会、走访学生家长,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深入课堂征集到了学校发展和改革的积极建议和意见。根据反馈建议和意见,经过认真梳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一)、调研总专题:关于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调研

(二)、调研子专题:

1、影响我校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2、对学校现有师资状况的评价如何?怎样提高教师的素养、能力和水平?

3、怎样保持并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4、怎样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条件?

5、学校现行的规章制度哪些是利于科学发展的?哪些是需要补充、修改和完善的?

6、学校、教师和学生目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二、调研开展情况

1、调研时限:调研于10月9日-10月15日期间进行。

2、调研范围:全校教师、部分家长、学生。

3、调研方式:召开座谈会、走访学生家长、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深入课堂。

三、形成的共识及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传统因素。个别党员和教师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

1理念和发展方式抓发展,工作中有时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不善于解放思想,缺少活力、动力和竞争力,在落实“以人为本,质量立校、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上,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一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是当前党员和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对我们工作思路的拓展以及发展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2、主观因素。在我校当中的一些党员和教师,对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有偏差,对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虽然从口头上支持和拥护,但在具体贯彻执行中,特别是遇到实际困难,还是按老套路来办事情,创新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思路不多。原因在于学习意识不强、学用结合不好,学习效果不理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根本性提高。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大家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另外,有些教师忙于写教案,对科学发展观学习认识不够,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有的虽然理解了,但不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3、自身因素。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学风不够浓厚,二是服务学生意识有待提高,三是教学管理质量需要提升。这些问题都应乘着这次学习实践科学活动的东风逐步解决落实。

(二)、学校的师资力量需要提升。学校的师资水平虽然全部合格,但相当大一部分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艺术尤其是对新教育理念、新课程的领悟与操作水平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还有差距,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和人才需求的需要。

(三)、学校教学管理需要进一步改进。对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月考核制度如何体现正规化、人性化、科学化;对于学生才与德、知与能、在校与在家等综合评价如何有效进行是本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应着手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是观念意识落后。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思想观念,对一些教师的影响比较深,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个别党员和教师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抓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全体党员和教师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这需要我们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是不现实的。

(二)、是客观条件限制。学校地处山区,环境恶劣缺少水源,绿化不见成效影响学校发展,教师宿舍少都是学校单方面力所不能及的。

(三)、是经费欠缺。我校由于在硬件建设上加大了投入,造成学校经费紧张,基础教育教学设施资金投入不够,跟不上现代教学步伐。图书数量有欠缺,更新较慢。

(四)、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它并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目前,评价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及党员和教师推进科学发展的成效机制还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备并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

根据上述问题,我校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时机,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学习实践活动对于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突出重点。开展活动不搞一哄而起,解决问题不搞形式主义。全体党员和教师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每个党员和教师都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拿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案、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来,要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二是力求实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单纯的理论宣传,这次活动重在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践,重点要在实效上下功夫。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使各项

工作更好地上一个新的台阶,能让群众看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实效、有变化、有成果。

三是加强领导。学习实践活动自始至终由校长负总责。要求全体党员和教师全部参加该项活动,将这次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一抓到底。

四是激发学校和个人主动提高的内在动力。要引导全体党员和教师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推进科学发展过程作为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的过程。

五是积极创造发展条件,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在办学条件上,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大力搞好硬件建设;在管理上,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改革思路,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强校际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学校管理、师资研训、教育教学研究诸方面利用领导、师生互访开阔眼界,进行探索、交流与合作,并争取最佳效益。

六是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识。要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自觉树立并落实到学校改革和发展当中。一要更新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方向性。首先是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明确发展方向。其次是立足现实,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再次是围绕工作核心,不断优化资源配臵。二要规范发展手段,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以规范办学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服务行为为方向,切实提升学校各项管理中的运行效率。三要丰富发展内涵,进一步提高远近期发展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努力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梨园小学

2009.10.20

2.《“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读书报告 篇二

明朝前期思想文化政策对当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启示

明朝自开国以来,非常重视对世人的思想控制,重塑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从而实施了全面而系统的`思想文化统治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束缚和压抑了人性,但却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当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树立提供了启示.本文对此试作剖析.

作 者:都瑶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136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7)分类号:G40关键词:明朝 思想文化政策 以人文本

3.《“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读书报告 篇三

一、注重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和父母平等沟通》一课时,教师会讲到跨越代沟的相关方法。为了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课堂上,我给他们播放了电影《小孩不笨》中父母和孩子因误会而争吵的片段:父母因孩子售卖游戏卡赚钱责备孩子,与孩子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最后孩子哭诉说是想赚钱买父母好好陪他一天才售卖自己的游戏卡。通过这次交流,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得到了父母的谅解。父母重新审视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父母与孩子得以平等沟通,相处得也更加融洽。通过此例,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是跨越代沟的良方。在很多知识的教学中,只靠讲道理是远远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教师必须把实现和维护学生的具体需要渗透在教学中,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

思品课程的教学肩负着培养与构建学生的价值观与是非判断标准的责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慢慢对身边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对很多问题与社会现象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然而,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构建,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生在认知上还会存在偏差。思品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更正学生观念上的这种偏差,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与启发来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构建。在教学《行为与后果》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些开放性的研讨话题。例如,让学生尝试讨论面对病重的妻子和家里已无钱买药这一事实时,是选择偷药救妻子还是选择坚决遵守和法律不偷药呢?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不同的行为选择将会有不同的后果,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人不能因为要满足自身需要就触犯和法律,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只有人人学法、遵法、用法、守法,才能保障自身权益,维护国家利益。由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化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人性丰满的学生。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上一篇:支部委员会工作计划下一篇:植树节发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