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教育名言

2024-09-04

朱熹教育名言(共11篇)(共11篇)

1.朱熹教育名言 篇一

一、教育目的思想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古今中外, 有所建树的教育家, 都明确了教育的目的, 强调研究、贯彻教育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朱熹认为, 教育的目的, 是为了整顿伦理纲常, 成德成圣。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 他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 设为学校, 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 物欲之蔽, 以复其性, 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 要克服“气质之偏”, 革尽“物欲之蔽”, 以恢复具有的善性, 就必须“尽人伦”。所以, 他强调“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 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 置于首位, 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二、教育的阶段和内容

朱熹认为, 教育可分为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两个阶段, 也就是小学和大学二类学校, “大学者, 大人之学也。古人为教者, 有小子之学, 有大人之学”。小学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打“坯模”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内容是以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开始, “小子入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诗、书、礼、乐、御、数之文也是也”, 将这些伦理的规范及知识技能“必使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此外, 从“道之在天下, 其实原于天命之性, 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 而存于《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而大学的高级教育, 则不是普及的教育, 入学的对象是皇族、卿大夫的子女及少数庶民中的出类拔萃者。朱熹说:“及其十有五年, 则自天子之元子, 众子以至公卿大夫, 元士之适子, 与凡民之俊秀者, 皆入大学, 而教之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 天子之节, 所以分也。”按朱熹的说法, “小学涵养此性, 大学则所以定其理也”, 有如“忠、孝、信、悌”则为小学阶段懂得一般伦理关系的道理。至于“正心、诚意”高深一层的道德伦理的理论修养则是大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了。“国家建立学校之宫, 遍于郡国, 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 使之所以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之道, 而待朝廷之用也”, 目的无疑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治国”人才。

三、道德教育思想

周德昌先生在其文章《朱熹的德育理论和方法》中指出, 朱熹主张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朱熹认为:“人言匹夫无可行, 便是乱说。凡日用之间, 动止语默皆是行处。”主张把“日用之间”“动止语默”都看成是道德实践, 把义理渗透到人们的每一个行动中, 要求在平凡中见伟大, 极高明而道中庸,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展现道德的崇高。他还把有没有道德行动看作是检验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标准。只有有了道德行动 (符合义理的行为) , 才能评判他的道德认识是深刻的, 道德情感是真诚的。比如没有善的行为, 就不能说他有高尚的道德认识。“善在那里, 自家却去行他, 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 为一则得之在我, 未能行, 善自善, 我自我”。这种用道德行动来加深人们的道德认识, 以行动来考察人的道德品质的好坏的观点是可取的, 对我们今天的品德教育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他学者普遍赞同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 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如朱熹曾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 则不唯可以修身, 而推之可以治人, 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 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 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 不仅可以修身, 而且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 这就是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的一大原因。反之, 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 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 迷失方向, 而找不到归宿。

四、教学方式和读书方法思想

教育思想的实施, 必须有好的教育方法为依托。朱熹主张学习之法应当“循序渐进”。有的人读书性子急, 一打开书就匆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 见满桌大盘小碟, 饥不择食, 狼吞虎咽, 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 句索其旨, 未得乎前, 则不敢求其后, 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 如是循序渐进, 则意志理明, 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 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 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 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 病在只要向前, 不肯退步, 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 不若退步, 却看得审。”意思是读书要扎扎实实,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有时还要频频回顾, 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在教学方式上, 朱熹不是采取注入式, 而是采取启发式。讲话时少, 践履时多, 事事都用你自己体察, 自去涵养, 书用你自己去读, 道理用你去究索, 某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 做得个证明人, 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己。而教师“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 教师要采取与学生“商量”的平等态度, 强调自学为主, 除教师的引导外, 还要依靠学友辅助、切磋, “为学要自己着力, 然亦不可不资朋友之助”。学者相互“学”与“问”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朱熹的读书法, 可以发现它是一种知行并重的学习方法。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沿用, 它是朱熹教学经验的精华, 它有很多地方类似和符合现代教育心理, 我们应当很好地重视、挖掘、继承, 以便弃其糟粕, 取之精华, 为我们今天读书、教学之使用。为提高教学质量, 启迪读书兴趣, 朱熹的读书方法是一把教育心理闪光的金钥匙, 可用来开启、指导读书的效益, 推动、激励人们读书的信心, 使之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永放异彩。

五、朱熹教育思想的评价与展望

1. 如何重新诠释、理解与评价朱熹, 是当代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 从朱熹与康德的比较之中作出了回答, 他认为把二者相比较最富有相互的启发性与开拓性。他指出, 若从现代本体哲学与纯粹理性眼光来看, 朱熹哲学与康德哲学一样, 建立了自己哲学的中心典范。但是, 二者同为承前启后, 方式却又大有不同。康德是用理性批判的方式重建理性的系统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问题, 并开辟了人类思考与认识真实的新问题;朱熹则是用“超融”的方式吸收与整合北宋诸子, 建立哲学义理体系的。相应于康德, 朱熹开辟了一个超融本体论的思考。康德重视经验, 朱熹重视体验。但朱熹对理的理解上包含了缺失与其系统的不完备性。最后, 成中英教授指出, 朱熹哲学具有中国哲学体系化的架式, 他能兼分析与综合、主体与客体、知识与道德、部分与全体、体验与诠释、本体与方法为一体, 代表了一个走向广阔视域的超融智慧。

2. 对朱熹教育心性论思想的解读。

学界关于朱熹心性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 这种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 如对其心性思想的来源问题往往一带而过, 对其心性思想的内在逻辑层次问题缺乏系统的梳理, 对其心性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问题缺乏全面的了解, 等等。心性问题从广义来说, 属于存在问题, 那么它与现代西方的存在主义有何区别?与方兴未艾的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可否相通?这种追问将有助于研究的深化。另外, 对朱熹心性论的研究应着眼于现代阐释与现代转换上。学术研究应该具有时代性, 我们研究以往的思想,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精神文明与思想文化建设, 从这一点来看, 心性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 说其古老, 是因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说其年轻, 是因为它又具有时代的活力, 对现代人的心性修养有可资借鉴之处, 关键是要从新的发展角度, 运用新的方法进行自身的现代重构。当然, 在研究的方法与范围上都应有所突破, 要结合现代心理学、心灵学、精神学、伦理学、认识论进行新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建光.朱熹德育思想浅论.四川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2]张怀满.略论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术交流, 2002.3, (2) .

[3]郭齐.论小学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5) .

[4]钱晓勤.略论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6, VOL16, (2) .

[5]孙利.朱熹心性学研究概述.中华文化论坛, 2003, (1) .

2.朱熹教育名言 篇二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晚年又号晦翁、云古老人等。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生于福建,长于福建。朱熹不仅在哲学、经济、科学等领域建树辉煌,独领风骚,而且还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朱熹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的一生都与教育活动分不开,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诗歌创作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宝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评论者言,在中国教育史上,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最有影响力的杰出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研究朱熹的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教育的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从中挖掘出对当代教育有价值的思想,指导语文教学,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更好地服务。笔者认为,在当代深化语文教育的改革中,朱熹语文教育思想仍有以下三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启发诱导,释放语文学习原动力

朱熹《小学集注》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①朱熹认为,兴趣对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恰当地挖掘学生的本能,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释放他们来自于内心的学习语文的原动力呢?朱熹认为,贯彻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是关键,因为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朱熹在注释《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②“愤”和“悱”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空白”心理状态,目的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处于“愤”、“悱”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能否发现或提出疑问。朱熹认为疑问越多,进步就越快、越大,“大疑则可大进”③。朱熹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索、积极思维。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④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正是启发诱导教学的奥妙所在。朱熹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个引路底人,做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⑤他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做学问要靠学生自己,应该让他们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学、践履上;当他们有疑问时,教师应与他们一起商量,给他们作引路人和证明人。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⑥教师不做填鸭人,不要将现成的结论硬塞硬灌给学生,尽量少讲,多让学生践履、体察、思索、消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

朱熹的启发诱导式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合作,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思想内涵与今天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是相一致的。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最引人注目的理念之一就是积极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要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认识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原动力,培养了语文兴趣就是释放了语文学习原动力。

学生学习,兴趣为先。魏书生说:“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有的教师只能捣毁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⑦学生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语文学习兴趣。只要教师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们就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语文,从而释放出其学习语文的原动力。

二、书声琅琅,课文不厌百回读

朱熹关于读书的认识颇多,后人多知其影响深远的“朱子读书法”。其实朱熹早已有论述,主张要多读书,强调朗诵的重要性。朱熹很推崇“古人读书,亦记遍数”的做法,认为“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遍数读够了,未能成诵,要读至成诵;若已成诵,但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⑧他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反复揣摩。他认为“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⑨显然, 朱熹把诵读当作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加以推介。他很赞赏古人关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他认为“谓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⑩朱熹这些关于熟读精思的论述,同苏东坡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观点一样,都是深有体会的经验之谈。

朱熹的“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11}一语道破了读书特别是咏诵文章的奥妙。他认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 不要“贪多务广,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12}。朱熹认为“涵泳”是以虚静的接受心理为先决条件的,最强调的是接受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读者只有忘我地投入到作品中,完全与作品融为一体后,深入地体察与玩味,才能感受和领悟作品的妙处。朱熹把这生动地比喻为“须踏翻了船,通身在那水中,方看得出。”{13}而朱熹认为“涵泳”的解读方法和途径是读者对作品的有声“讽诵”和“熟读”。朱熹强调“讽诵”和“熟读”是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情趣和韵味的领悟和把握,对此,他有过精彩的论述:“读《诗》,惟是讽诵之功”,“大凡读书,多在讽诵中见义理,况诗又全在讽诵之功。所谓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一人唱之,三人和之,方有意思。又如今诗曲,若只读过,也无意思,须是歌起来方见好处。”{14}古人也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古代私塾教育是非常重视“讽诵”和“熟读”的。

朱熹不仅要求读书要“成诵”,还要求在成诵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而且是遍数越多越好。有研究者批评他这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机械读书法,但是,我们常说语文学习须“要死要活”,在精读方面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的确非常需要这种“死”,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材料,而目前我们语文教学中“半死不活”、“走马观花”的读书方法是不利于语文学习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15}可见诵读在今天的语文学习中依然重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读是写的基础。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诵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积累语感,加深体验。但由于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精神,或落实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讲得多、读得少的层次上,把意蕴深厚的语文课上成“析题课”,课堂上几无琅琅书声,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改的一大缺憾。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中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应该提倡诵读。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语文课必须回到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上来。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语文课程特点,这样才能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继续发扬光大诵读的优良教学传统,让诵读在当代语文教育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书声琅琅,声震屋宇,“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16}。书声琅琅应该是学校的特征,也是语文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应当在新的阅读理念下,让诵读这道古老而又美丽的风景线返璞归真。

三、开源导流,轻松作文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7}在这首诗里作者自问自答:这池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朱熹的这首哲理诗对于今天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依然意义深远。它形象地说明了“源”与“流”的关系。如果把作文教学比作一条河流,那积累就是开源。开源,才能泼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曾多次提到积累。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古语“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积累,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如何积累这源源不断的活水呢?朱熹《观书有感》其二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18}朱熹并没有讲读书有多大好处的道理,而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场景,说明读书多了,知识丰富了,就能自由自在地做事行笔。作文犹如行船,读书就像春水东流。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厚,积累越广博,智慧就越圆通周密,那么,写起文章来就越自在、越轻松,就能“中流自在行”,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了。可见,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写作的一大源头活水。朱熹一生学富五车,写下好文章无数,是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营养。他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19}言外之意就是,文章读得非常熟了,就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大脑里,不必分析也能懂得它的意思。这样写起作文来,心里想说什么,笔下就写什么,精美的词句随笔而出,像泉水一样不断涌出来。张志公也说:“只有多读,仔细认真地读,才能保证打好写的基础。”{20}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使其浸润在书香之中,采摘前人思想的果实,潜移默化,则其作文素质必能有所提高。

写好作文的另一大新鲜活水来源于生活。作文写作必须避免读死书,只在纸面上做功夫,而要切己体察,学以致用。作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朱熹说:“读书不可只在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21}读书要联系实际,写作离不开生活。有实践才会有生活体验,有生活经历才会有作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要想学好作文就得把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失去生活之“源”,作文之“流”同样会渐渐枯竭,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开自己的“生活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2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朱熹的教育思想中确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朱熹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人类认识过程的直观理解,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某些普遍规律。当然,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为封建教育服务的,因此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评价,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于指导当代语文教育实践。

————————

注释:

①{16}{17}{18}[宋]朱熹:《朱文公文集》。

②⑧[宋]朱熹:《朱子大全》。

③[宋]朱熹:《晦翁学案》。

④⑩{21}[宋]朱熹:《学规类编》。

⑤⑥{11}{12}{13}{14}{19}[宋]朱熹:《朱子语类》。

⑦{15}{2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⑨[宋]朱熹:《朱子童蒙须知》。

{2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朱熹励志经典名言 篇三

2、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3、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4、心平则气自和。

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8、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之。

9、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10、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11、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1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13、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1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15、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6、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17、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8、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9、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20、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21、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22、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23、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24、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2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6、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27、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28、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29、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30、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31、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32、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3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34、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3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3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37、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38、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41、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4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3、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44、朋友,以义合者。

4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4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47、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48、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49、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50、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51、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52、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53、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5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5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57、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58、百学须先立志。

59、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4.朱熹的名言集萃 篇四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学习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读书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学习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志向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读书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读书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学习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读书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修养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友谊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读书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时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读书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志向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学习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学习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书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修养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读书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学习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5.朱熹关于读书积累的名言 篇五

2)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3)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4) 心统性情者也。 ——朱熹 《近思录》

5)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朱熹 《四书集注》”

6)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朱熹 《朱子全书》

7)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朱熹

8)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朱熹

9)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10)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11)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12) 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

13)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14)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朱熹

15)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朱熹

16) 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朱熹

17) 十年浮海一身轻, 归对梨涡却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18) 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19)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6.朱熹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篇六

柏拉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理和保卫者。柏拉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维护城邦、治理国家的哲学王。《理想国》中记载, “学园”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政治家。柏拉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尽忠的政治家, 建设他心中完美的正义和理想之国。

朱熹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圣人”。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圣人”, 朱熹心中的人伦是:“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这里的圣人是能够自觉修身养性, 遵循道的天理的人。朱熹明确说明教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化气质”, 培养出“圣人”。

从朱熹和柏拉图的教学目的相比较可以看出:柏拉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自己所创造的人才输入到国家中, 在国家的高级岗位或是低级岗位中担任职务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朱熹的教学目的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他的教育更多的是围绕自己的理念“存天理, 灭人欲”来培养“圣人”。

2.教学对象:“全面教学”与“小学”和“大学”

柏拉图的教学对象相对比较全面。对3~6岁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6~10岁的少年进行初等教育, 主要学习音乐和体育, 包括算术、几何和天文。10~17岁是中等教育阶段, 在17或18岁前后, 为所在城邦履行2年至3年“强制性军事义务”。20~30岁的青年, 挑选一部分有才能的人学习算术, 研究数理。30岁的时候再选拔一些被认为坚定不移、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人学习5年辩证法, 懂得治国之道。30~50岁时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 担任各种低级职务, 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到了50岁之后, 从事哲学研究, 一旦轮到他们担任统治者, 就可以走上统治地位, 成为哲学王——国王。

朱熹教学对象相对清晰明了, 朱熹根据人的年龄和心理状况将其分为“小学”和“大学”。朱熹认为:“人生八岁, 则自王公以下, 至于庶人之子弟, 皆入小学”。而这里所指的“庶人”, 是没有爵位和律禄的地主和商人。所以他的由王公至庶人“皆入小学”的设想决非普及小学教育的设想。

由上可以看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从时间上来看是活到老学到老, 贯穿于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而朱熹的教育对象则有所不同,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到的贫苦农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是无法接受教育的, 他们没有接受教育的条件。

3.教育内容:“四科”为主和“规矩”为主

柏拉图的教学内容以“四科”为主。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体育和音乐教育是两项基本教育。一个人如果自幼受到好的音乐文艺教育, “并从中吸取营养, 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除了音乐与体育外, 还有几何和天文, 这四门也就是柏拉图的“四科”。这里的几何与数学是有相似的部分, 通过几何的学习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水平, 为后期的国家贡献做好铺垫。而天文知识的学习在于了解天气的情况, 以此来指导人们的劳作作息。

朱熹的教育内容以“规矩”为主。他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讲述了相应的教育内容, 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他认为小学阶段是基础, “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主要是教他依照什么样的规矩去为人处世。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人在年幼时, 通过教育逐渐懂得了敬长、尊师之道, 这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到了大学阶段, 只要增加一些“知见”就可以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的教育是对小学教育的一种补充与深化。但最终还是学习“礼”。

朱熹根据小学和大学受教育的对象不同, 编写不同的教材供他们学习和参考。柏拉图并未特意为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编纂课本, 而是以“四科”为主, 学习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治理国家, 这也体现了柏拉图的理性教育思想。

4.总结

柏拉图与朱熹两位著名的教育大家, 他们将教育与国家的兴衰相联系。柏拉图与朱熹的教育内容虽不尽相同, 但他们都会根据学生条件而设立课程,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现实实际思想状况而转变,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思想和素质相结合。柏拉图与朱熹的教育方法都具有多样性, 他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学习, 可见教学方法要富有多样性和创造性。

摘要:中西教育思想有同有异, 本文以朱熹与柏拉图为例阐述中西教育思想的异同。两者在教育方面都有突出的造诣,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教育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上, 将朱熹与柏拉图的教学思想进行比较, 从而指出其异同, 并加以总结。

7.简论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改1 篇七

摘要:作为宋代理学代表人物的朱熹,从培养儒家正统的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提出一整套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虽然他的教育思想中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培养封建道德的消极内容已被历史所扬弃。然而,他把读书作为格物致知的主要途径,从自已的实践和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许多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关键词: 朱熹 语文教育 目的原则

方法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一代儒宗。其学说在宋后数百年的封建社会思想界中占统治地位,极受推崇。而他作为教育家所取得的声誉和成就,可以与之相埒,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章。

朱熹才学渊博,贯古通今,尤为难得的是,他教学极其认真负责,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谓的诲人不倦。“从游之士,迭诵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谕,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告知,而未尝隐。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宋元学案·晦翁学案》)。并且他在教育方面著述甚多, 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在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虽然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 他教育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封建社会的稳定, 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但他在一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论, 其中很多方面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我们可以结合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来分析。

一、提出了明人伦教育目的

众所周知,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教育活动起着纲领性作用。古今中外有所建树的教育家无不明确地对教育目的进行阐释。在孔子提出的“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的基础上, 朱熹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把做“仁人”、“圣贤”作为教育的任务和最终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传授修已治人之道,使之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语文教育则是实现这一改变的手段与途径。他以批判先秦以后到南宋时期学校所存在的弊端为出发点,精辟地指出“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唯知章句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而到了宋代,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师生相视漠然如行路之人,间相与言,亦未尝闻之以德行道艺之实,而月书季考者,又只以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因此他主张要恢复三代时优良的语文教育传统,要以“明人伦为本”,教人“德行道艺之实”,强调语文教育为当时的社会服务。

从教育的文道统一的观点来看,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能仅以“章句训诂为业”而“不明道德之归”。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途径与手段,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而不仅仅是使学生“善为科举之文”。强调教育的思想性,是完全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的,尽管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哲学观的制约,他强调的是封建的思想道德,但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考查,无疑是正确的。今天,我们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也是从我们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发的。当然,在他所在的时代,语文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还只能成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充其量也只是一门特殊的工具而已。

二、独到的教学原则

朱熹是我国古代罕见的重视实践、热心讲学长达四十余年之久的大教育家,他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他对教学论的各个领域(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读书方法等)几乎都有独到的建树。在教学原则上,他主要强调三方面。

1、格物致知,博通专精。朱熹继承了孔子的“君子博学于文”、“博学而笃志”和孟子的“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的教学原则,提倡博学。他从《大学》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实践性观念,即“格物”与“致知”并以这两个基本概念衍演出教学过程就是格物穷理以致知的过程。他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只有穷尽万物之理,才能达到天理通明。因此他主张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大语文教育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把握住了语文学科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与语文能力训练的多渠道。但同时朱熹也认为博学应该博通专精,不可贪多“徒博”。不能“杂而无统”,而应博约结合。朱熹主张读书治学应当是“开阔中又著细密,宽缓中又著严谨。”反对贪多嚼不烂的坏学风,“读书贪多,最是大病”(卷一O四)“泛滥百书”而不化,“不知精于一”。所以他一再强调“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因此博学应从约入博,由博返约。博是积累,约是贯通,博是约的基础,约是博的升华。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学习活动应当是从约入博,由博返约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应做到博学与专精的辨证统一。

2、循序渐进,自强不息。朱熹提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首先他认为这是由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决定的。在学习中,由于书本及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所以学习“不可乱也”、“未明于前,勿求于后”。学习的过程还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其次,朱熹认为语文教学要有个通盘的计划,周到的安排,教学进度要适当,要扎扎实实。“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锐,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限之故。”他将教育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这个阶段主要是识字、口语的教学以及基本的读书写字和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四书五经学习文章的读写。最后,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他注解《论语》“譬如为山”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3、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早在孔子时就被加以重视了,但是“因材施教”这个概念是由朱熹首次提出来的。朱熹称赞“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同时他继承孔子的思想,并对之进行了发挥。认为教师要遵循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有个性化的教育,才是造就人材的重要教育原则和方法。他看到了学生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并认为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别科目,进行不同的教育。朱熹经常面对很多学生,对各个学生的提问请教,他总根据不同的资质和水平的高低给予恰如其份的解答和点拨。这在《朱子语类》中多有记载。他注解《论语·先进》时曾说:“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另外一方面。在孔子“有教无类”的原则下,朱熹提出“小以成大,大以成大,无弃人也”的教育原则,虽然在南宋的社会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但这种思想闪耀着民本和人道精神的光华,给后世先进的教育学以无穷的启示。

三、丰富而科学的教学方法

朱熹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富于科学性,很受学生欢迎。洋洋一百四十卷的朱子语录一书便是他的学生们记载下来的他数十年主要教学活动的实录,从中可以充分领略他的教学方法。他的这些教学活动中不仅反映了他独到的教学方法,也体现出了他精辟的教学理念和理学思想。这些方法归纳起来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学贵知疑”。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实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却无所疑,方始是学。” 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学贵知疑”。“疑”既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因。朱熹对“疑”的作用评价很高,把学习上的设疑、质疑、引疑看作是教学的重要方法,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步骤。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生疑”。这个“疑”的角度自然是多方面的,不宜机械理解。能就课文中的某一点提出问题,不管这问题是属于课文本身的还是属于前人成说、老师讲授内容的;是属于字词的还是义理的,只要所提的问题中有一点自己的见解或是有一点值得解答探讨的价值,都是“生疑”的表现。“生疑”不能凭空杜撰,它必须建立在对所学对象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同时生疑并不只是要求学生只是在别人提出问题后才去思考,而是在老师所创造发现问题的条件下,能自己设立疑问,去进行积极思考,“疑”才会成为深入学习的起点。可以互相诘难,也可独立思考。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无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生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释疑”,学生产生了疑问,要解开它,就要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从疑团中抽出头绪。不要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多让学生自己学习。他告诉学生,“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个引路底人,做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这样才能使学生勇于思考,发现问题,不放过每一节的疑点,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并进行积极的致密的思考,反复推敲,以抓住问题的关键,最后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无疑。

2、熟读精思。熟读精思,学思结合的方法是朱熹对学生不厌其烦耳提面命反复强调的:“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只有熟读精思,才能对文章把握得深透,才能准确牢固地记忆具体说,又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朱熹认为读书不必贪多,关键是要读得精熟,读一篇,读一本,就须吃深吃透,真正烂熟于心。“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两边如此,方看得熟。”即每日留出一半精力去复习前日所读的课文,以求精熟。要读熟记熟,一是要反复读,二是要在读的过程中加强理解。反复阅读能加深记忆,加强理解不仅同样能加深记忆,而且更使读书确有所获。其次, “读”要与“思”紧密结合,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朱熹十分强调思维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学者理会道理,当深沉潜思。”又说:“直须反复推究研穷。行也思量,坐也思量;早上思量不得,晚间又把出思量;晚间思量不得,明日又思量。如此岂有不得的道理?”这个说法当然不能算朱氏的发明,孔子早就将过了,但朱熹有其个人的发挥。他的观点:“读”就是学;学就是读,而思,则不能直接视为“学”,只可算是“学”的一种催化剂,“学”的辅助手段。两者虽然相辅相成却不能混为一谈。“熟读精思”的教学法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3、知行结合。朱熹主张切已体察、学以致用,他重视知的作用,“论先后,知为先。”“义理不明,如何践履?”同时他也强调行的重要性,“论轻重,行为重。”“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但二者也是紧密结合, 缺一不可的。“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他要求学习不要停留在问、思、辨等内部活动上,主张要用已获得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学习活动是知与行相互依、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要使学习获得如期效果,就必须处理好学习中知与行的关系。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就用,认知的目的在于行。“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语言,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因此语文学习应当“从容乎文义句读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否则虽广求博取,是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 同时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主体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新的知识只有纳入主体的旧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才能被理解,这种理解还是浅层次的;而理解并不是终极目的,主体还必须将所理解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不断的丰富与完善,以求更高层次的理解,更好的运用,这个过程是没有终点的,每读一遍《红楼梦》,我们都有更新更深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朱熹这种“切已体察、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与运用的。

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当然并非尽善尽美,其中也有不少封建思想。但是像上述的那些教学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即使是对今天的语言教学,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至于他的严谨信真的教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那是足可成为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效法的楷模。

参考书目:

8.朱熹教育名言 篇八

关键词:王阳明,朱熹,质疑,“致良知”,教育论

朱熹明确提出, 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他说“:修德之实, 在乎去人欲, 存天理。“”人之一心,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孔孟以来的古圣先贤都是如此主张, 因此是绝对正确, 不容怀疑的‘, 圣人千言万语, 只是教人明天理, 去人欲’。”早年时阳明亦曾师从朱子。但在以后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中, 他对朱熹给予了否定, 并对其在教育界的负面效应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在朱子为学之道成为正统的明朝, 阳明以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 毅然举起反朱大旗, 这在当时的学术教育界无疑是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王阳明及其“致良知”学说概述

王守仁 (1472—1529) , 字伯安, 号阳明, 浙江余姚人, 是明中叶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教育生涯里致力于弘扬“致良知”教育思想, 王阳明曾明白表示“:吾生平讲学, 只是‘致良知’三字。”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王阳明的“致良知”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有其渊源。他的良知范畴来自孟子, 认为良知是先天固有的东西;在王阳明生活的明代中叶, 朱熹的理学仍在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 但已显示出走向衰落的迹象, 王阳明针对朱子学末流之弊, 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致良知说, 把宋代以来的新儒学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何为“致良知”呢?在王守仁的学说中, 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 又是认识的本体, 是道德修养的本体。“致”就是教育。就是通过教育, 使失去的“良知”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上加以恢复。王守仁的发展在于把“良知”与“天理”联系起来了。他说“:吾心之良知, 即所谓天理也。“”万事万物之理, 不外于吾心。”这样, 把天理看做为人心之固有。所以认识不是外求, 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这就和朱熹的“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截然不同了。在王守仁看来, 良知才是认识的本体。只有求得心正了, 一切言行自然会符合封建规范。所以良知又是道德的本体。这样, “致良知”就是认识的过程, 也是道德修养的功夫。他说“:致良知之外无学矣”“;圣人之学, 惟是致良知而已”。

二、从“致良知”出发王阳明对朱熹为学之道质疑之处

1.对朱熹“格物穷理”说的质疑。王阳明18 岁那年, 在江西广信谒见理学家娄一斋, 听其讲述朱熹之学, 于是遍读朱熹遗书, 还与友人按“格物穷理”说去格致之理, 以体认派生万物的“天理”。先是友人对朱子苦心格了三天, 一无所得, 且劳神成疾。自己又去格了九天, 同样毫无结果, 亦劳思成疾。从此对朱熹的“物理”与“吾心”分开的说法产生怀疑。

2.对朱熹“心与理分割”说的质疑。王守仁的“心本体”说, 针对朱熹将“理”与“心”分为两个板块的做法, 对朱熹思想进行批判:繁多杂乱无章、离析不合与破碎及学术方向不明朗, 从而导致“士风日下”, 封建的道德规范不为统治集团内部的人所遵守, 最后酿成了“天下不治”的局面。当时一些空谈政治的人找到了借口——“理本体”, 则渐渐衰落学风也成为了必然, 学者只会玩弄章句, 不求创新。人的思维被朱子的学说禁锢了起来, 阻碍了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向前发展。

3.对朱熹“先知后行”说的质疑。对于知行论, 朱熹的观点是“先知后行”, 他传授给世人的是“先用知之功而后行”。王阳明对此表示怀疑, 并将知与行统一起来, 无先后之说, 王阳明说:知是做的开始, 做是知的结果, 圣学也就只是一个功夫而已, 知与做绝对不能分为两码事。他强调世人要“知道与去做事要一起进行”。

三、王阳明对朱熹为学之道的质疑凸显其“致良知”教育论

1.“致良知”可以唤醒人们道德的自觉, 人人可学而为圣人。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 认为“理”并不在“心”外, 而是存在于“心”中“, 心即理”。王守仁的人才观是通过“致良知”, 把人的内在精神, 转化为道德的自觉, 使“学者学为圣人”。“圣人可学而至。”他提出“圣人可学而至”的口号, 作为人们努力的目标。无论中人以上的人, 或是中人以下的人, 甚至“愚夫愚妇”, 只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经过“百死千难”的考验, 对自己作一番存在价值的抉择, 都可以达到“圣人”的目的。要重视教育的方法, 只要根据每个人“资质不同”的情况, 贯彻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懈的琢磨, 进行修身养性的“身心”教育, 皆可以培养成最高理想的人格“圣人”。

王守仁的人人同等天赋论的思想, 在教育上的重要意义, 就是鼓舞了人们向上的心理和要求, 不管做什么行业, 都可以达到最高的水平, 做到人范“圣人”。他的这一观点, 突破了当时朱熹的教育观念, 认为只有读书识字才可以做“圣人”。他一反朱子传统教育以书本知识作为衡量人格的标准, 以及有知识就德高望重的观点, 批评有些人以“知识之多, 适以行其恶”。他肯定只要通过尊德性的教育, “圣人”是人人可做的, 人人可学而成的, 在这一点上, 他比朱熹的教育思想前进了一步。王守仁则认为, 平等是先天注定的“, 良知”人皆同具每个人都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做圣做贤之功在于“致良知”。做圣之功, 在于“致良知”。他认为, 做“圣人”最重要的功夫, 就是努力体现那本有的“良知”, 使不为外物所蒙蔽。即是存那“良知”之“天理”, 去那“习染”之“人欲”, 使自己的精神生命纯洁净化。在他看来, 去人欲“习染”之私, 人的心底就光明, 而存得“天理”“, 人欲”自退, 革尽“人欲”“, 天理”自明。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 随他多少邪思枉念, 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真个是灵丹一救, 点石成金。”真是达到了“所操益熟, 所得益化”了。所以, 他这个所谓仙丹灵药, 就是“致良知”。

2.反对朱熹“格物天理”的道德修养教育观。朱熹认为万物只有一个天理“, 理”是先天存在的, 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 他强调要严格地按照这个唯一准绳去做, 要弃“私欲”、存“天理”。他认为“格物致知”是实现方法。按他的理解“:格物致知, 就是知道得很清楚。诚实、善良、修身, 就是要做得很清楚。如果格物致知有什么还没有尽到的, 就是知道这一明德还没有分清楚。”也就是说要世人达到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就要“格物穷理”。而王对朱的这一论调是极其反对的, 他提出“致良知”说。“善”与“恶”的标准要放到社会上去检验, 王阳明的“良知辩证法”就表现在这里。要使“致良知”得到实现, 他认为秉着特定的逻辑关系, 循序渐进, 最终走到“顿悟”;他不赞成“夸夸其谈”“, 终身不行”;他指出, 人得在实际事情上磨练和下功夫才有益, 如果一味地好静, 事情一来就会乱了阵脚, 最终一点长进都不会有, 而且去磨练时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提升自身道德修为, 以达到“致良知”。“致良知”论是他经历了困顿压抑的不顺之境和在朝斡旋、带兵出征的事上磨练后, 最为深切地领悟到了“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的奥理。只有打发“存天理, 去人欲”的程朱良知之说, 才能维护明的统治秩序, 挽救世道民心, 才足以平治天下。可见, 王阳明的“致良知”对于世人摒弃朱熹不务实际、虚无缥缈的道德修养教育观念无疑是起到促进的作用。

3.对朱熹刻板僵死的童蒙教育给予尖锐批评。王阳明从“致良知”的思想体系出发, 提出了他的儿童教育学说。他主张儿童教育要顺应“童子之情”, 从儿童的特点出发, 给予“栽培涵养”。他对蒙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学规、课程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主张, 在这方面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当世程朱理学下的童蒙教育, 那是死板呆气的, 阳明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他说“, 像当下的小孩教育, 每天只知道督促孩子们照着课本的章句模仿, 责备他们检查和约束自己但不知道用礼术来教导之;要求他们聪明但是却不知道用他们最为擅长的方面来培养之, 动不动就对小孩鞭打绳捆, 像对待囚徒一样”, 完全是违反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做的结果, 造成儿童“把学校看做是监狱而不敢进入, 把老师看做是仇敌而不想见, 学生逃避掩饰而来做他们的游戏, 欺骗老师而大行其顽劣之性, 偷盗浅薄庸俗低劣, 日益沦为下流”。在阳明的眼里, 本是想让孩子向善的而却把他们往坏的路上赶, 此种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行为, 是绝对得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的。当世把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仅仅作为知识来灌输。阳明谈对童子进行良知之教。阳明指出了他比较合理的教育办法。首先为顺着孩子的志意循循善诱。说道“:估计孩子们的意志情趣, 喜欢嬉戏而害怕严厉, 就像花草树木在发芽的时候, 让它们舒适则枝丫就会长得好, 摧残与阻挠它们则就会凋敝。”然而亦非让其放纵, 是顺里带逆, 逆里带顺, 顺其自然, 逆其柔和, 这样让孩子不认为是辛苦, 容易接受。再次是用爱之心熏陶, 多给点他们鼓励, 让孩子们的心里感到欢喜, 感受鼓舞, 然孩子们一定是积极上进的。最后是适应孩子们的身心发育水平, 于教育之深浅上与教学内容上要剩有回旋。阳明说“:和他人讲论学问, 也必须要根据不同的人分阶段讲授”“、考量他的资质, 原本是可以接受二百个字的, 而就只可以教他一百个字, 经常让他们感觉到其精神力量是有剩余的, 然他们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亦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阳明生动地说道, 就像小小幼芽就被浇上一大桶的水是必然要淹坏它的。也就因阳明有此批判精神, 使得他的教育思想别具一格, 也就因为这样使得那个时候的各书院“不及阳明诸书院也”。

参考文献

[1]王守仁.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 2007.

[2]赵士林.心学与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3]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9.春日朱熹古诗 篇九

春日

宋代含义: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就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就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含义:春天。

胜日含义: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含义:游春,踏青。

泗水含义:河名,在山东省。

滨含义:水边,河边。

光景含义:风光风景。

等闲含义:平常、轻易。“等闲识得”就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含义: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就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就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就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就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就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就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就是春”,就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就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就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就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就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就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就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创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就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朱熹

10.观书有感朱熹 篇十

表面上看,是朱熹朱夫子在春天郊游时写的游春观感,但是一句“泗水之滨”却来了问题,泗水之滨在山东哎,当时,这些地方已经被金国占领,南宋的时候,朱熹肯定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他去都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他怎么可能到泗水边去游春呢?所以朱夫子写的不是他游春时眼中的春天,而是他学习过程中心中追求理想过程中他心中的春天。所以朱熹写的春日不是他眼中的春日而是他心中的春日。他说的“胜日寻芳泗水滨”说自己正当青春好年华的时候,不光是他自己了,天下学子都应该这样啊,要师法孔圣人。

因为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所以泗水就暗喻孔门暗喻儒家,寻芳那就是追求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大道,所以说“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所谓春风化雨,东风其实指的就是教育教化。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成天下”的结果当然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了。

你看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春天的风景,其实他说的是教育,说理想。说道与理。朱熹是理学大师,儒家讲“文以载道”,道理道理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朱熹的这首《春日》也好,包括他的《观书有感》也好,典型的体现了宋诗的特点。宋诗大的特点是说理。唐诗言情,宋诗说理,这是后代诗学研究中一个比较公认的唐宋诗的风格划分,但宋诗说理不枯燥,不刻板,不呆板,非常生动有趣,都是从眼前景身边事说起。所以朱熹的《春日》其实说的儒学大道,春风化雨,教化之功。

11.朱熹关于读书方法的名言 篇十一

2)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 朱熹

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4)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5)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6)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7)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8)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

9)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 《四书集注》

10)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录》

11)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朱熹 《朱子语类》

12)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13)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14) 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朱熹

15)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16)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 《春日》

1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18)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朱熹

19)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朱熹 《范纯仁语》

上一篇:个人介绍个人介绍个人介绍个人介绍ppt个人介绍下一篇:年度技术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