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共20篇)
1.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一
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参考
尊敬的领导:
您好!
一名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坚强意志和充满自信的机械学子——xxxx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成功的根本。我深知这一点,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时间,认真学习,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机械行业的相关理论,而且使
我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需要具备多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自修了计算机、外语和国际金融等热门知识。在计算机方面,能熟练运用FORTRAN、C语言进行编程,并能熟练运用AUTOCAD、WOTD进行绘图和文字处理。在外语方面,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曾完成5000字的专业文献翻译。此外,对金融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曾自修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等基础专业课。并曾在股市小试身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增长了见识。总之,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素质。
团队协作精神是发挥所学的保证。为了它,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
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必备素质。我有知识,我重团队,我自信,我坚信……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个惊喜!
选择我,没错!
此致
敬礼
xxx谨呈
2.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二
一、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工业产值发展呈现出迅猛趋势,我国逐渐以世界制造大国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同时,我国针对制造业未来发展制定出明确的方向与清晰的目标,可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将愈发广阔。此时,作为制造业核心的数控技术行业,其发展的顺利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制造业的兴衰,故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积极关注的重点行业。由于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数控技术专业发展补给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突显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然而,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合理性欠缺、教学过程实效性缺失以及教学基础设施配置随意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完成。可见,高职院校解决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迫切并且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合理性欠缺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合理性不足,选择课程较为固定,缺乏必要的变革调整,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无法有效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进行课程设置,致使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性不强,学生接受的知识实用性有限,形成的专业应用能力无法与社会全面对接,数控加工工艺专业技术能力欠缺。
(二)教学过程实效性缺失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于数控技术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与研究,教学目标守旧甚至错位,对于学生学情分析不够全面,欠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处理,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传统,过多注重单纯理论知识传授,对于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关注不足,致使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指导实践,学生理论知识肤浅而实践能力培养滞后,从而使得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实效性不尽如人意。
(三)教学基础设施配置随意
高职院校在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配备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设备,由于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的配套基础设备较为昂贵,因而高职院校在采购设施时,往往过于注重专业设备的价格,使得采购的专业实训设备较为陈旧,忽视了专业实训设备的实用性,同时,由于采购的设备数量有限,从而限制了数控技术专业实训课的课时,致使人数较多的班级,学生专业实训课动手操作时间较少,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进而严重制约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数控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我国人才市场对于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呈激增趋势,导致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力都较为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尤为匮乏,使得高职院校呈现出数控技术专业的部分任课教师由非数控技术专业教师担任。许多任课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实践操作能力缺乏专业性,从而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制约着数控技术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课程教材体系
针对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学情,邀请社会相关企业专家参与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优化整合,将部分零散的专业相关课程整合成为综合性课程,突显出数控技术实践性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性课程选择确定时,需要充分结合数控技术专业理论课程进行甄别,有效发挥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程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助于明确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发展方向,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数控技术专业技能人才。
(二)全面提升教学过程实效性
高职院校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转变过去保守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突出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掘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任课教师在教学前,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处理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及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提升学生自主探究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及其创新思维的能力,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推动教学任务的实施,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对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同时,积极发挥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利导作用,在实践教学中科学渗透专业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促进融合,从而提升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的实效性。
(三)合理优化教学基础设施配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基础设施配置较为随意,缺少全面合理的规划方案,必要的实践教学设备维护更新滞后,进而严重制约着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因而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关注实践教学使用设备的合理采购,制定完备科学的采购方案,进而实现制造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合理优化配置。在专业实训教学基础设施资金吸收上,可以有效借助政府帮扶资金,吸纳校外企业注资,发动社会力量募集建设资金,完成建设投资的有效积累;在采购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设备时,可以较多选择小型设备,适当选择部分高档设备,同时注重考察设备应用性能的齐全性;在数控技术专业实训设备配置上,充分结合学情实际,合理进行设备配置,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合理有效的实训设备,通过合理优化专业教学基础设施配置,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四)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师资力量匮乏问题,在促进数控技术专业任课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积极采用新老师徒结队形式,充分发挥数控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的教学及实践经验,引领并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实现新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培养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加大数控技术专业教师的培训经费,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专业教师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考核方案,提升培训的实效性,从而提升数控技术专业“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比重;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师的聘任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聘用方案,改变传统的聘用理念,积极吸纳社会数控技术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实践教学指导,有效引入竞争机制,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猛推进,社会对于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作为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专业输送渠道,要认识到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学校既需要关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选择无视或者回避,也要认真全面地分析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鑫,张磊广.机械加工技术[M].北京: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7.
3.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 篇三
【摘要】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反而制约了教育教学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更有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也对我国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分析,探索其改革模式的具体策略,从而加强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效率,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向高素质的成才之路不断迈进,进而满足社会所需,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 教学改革 模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54-02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之间的竞争局势越加激烈,人才成为了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社会对人才的所需也越发强烈。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缓慢,传统教育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就使得我国教育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非常匮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对学生机械制造理论与技术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有助于对学生能力与技术的强化,加强对其高素质的培养,使其向着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的方向前进。
一、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性
1.对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指导方针,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机械制造教学的改革,其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加能将教学的实践性全部展现,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学生主体功能,从而加强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成效与教学针对性,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对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强调对学生知识理论的强化,这种教学观念与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其在步入社会后,没有相应的职业经验与职业能力而无法获得良好的社会职位与发展空间,对学生未来成长的影响非常大。而伴随素质教育的推广,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以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共同教育教学成为了对学生教学的主要途径,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经验积累与职业能力的强化,因此,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具体策略
1.完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内容
首先,要以提升学生能力与强化学校课程体制的职业性为基本前提,通过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理论知识积累、综合素质培养等目标的有机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与创新;其次,将教学内容以阶段教学的形式,进行有层次的划分,并在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教学强化。再次,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作为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内容改进的标准,并以当前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规律作为教学内容走向,从而将教学内容重点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最后,添加对学生案例教学的内容,加强对学生实际经验的积累、操作流程、操作技能、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强化。
2.创新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完成教学知识的讲授,这种教学模式的落后性无法则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反而制约了其功能的正常发展,因此,创新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功能的发挥非常重要。所以,创新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模式时,一定要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功能为首要标准,才能进行正确的创新与改革。首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发展要求为依据,重视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对其针对性进行强化,如对当地相关企业进行咨询,了解企业对学生自身的要求,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学生个人发展的实际,改进教学模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有目标的教学。其次,强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如增加案例教学互动,由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案例中产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与个人能力,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三、结束语
采用正确的改革模式,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满足社会所需,提高我国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罗高俊.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05)
[2]邹鹏. 机械制造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方案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3(12)
[3]易素君,赵景海.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在企业中教学的实践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 2013(02)
[4]刘志刚,高利平.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J]. 职业教育研究. 2012(08)
4.机械专业自荐信 篇四
尊敬的xxx经理: 您好!
感谢您阅读我的自荐信。我叫王朋,男,1989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XX-XX年期间就读西安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培养了我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品质。我性格开朗,善于交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对新事物新知识有较强接受能力,富于创新精神,乐于接受挑战。
我深知,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机械这门学科,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学科,它与计算机和电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机械更需要实践和动手的技能。所以,我除了在学习上狠下工夫外,还自学了 有关电子和计算机方面的很多知识。在计算机方面,除了精通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外,能熟练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并能熟练运用autocad、mastcam,pro/e进行机械绘图,了解和学习了有关机械方面的专业软件,例如cx-programmer、labview、llwin、mcgs等,并能利用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专业技术设计,能运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的处理,而且我一直从事网页设计工作,能熟练的利用flash、dreamweaver、frontpage制作网页。在外语方面,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能完成有关机械的专业文献翻译。此外,对金融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曾自修了《国际金融》、《公共关系学》等基础专业课。
大学不但是一个展示自我能力和个性的舞台,还是一座通向社会的桥梁,为了能够使自己步入社会以后,游刃有余,我积极参加学校 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将同学关系处理融洽。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次为公司做过宣传员和业务员。这些活动不仅给了我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我的组织策划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更使我的能力更上一层。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一定量的社会经历,使我养成了冷静自信的性格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并赋予我参加社会竞争的勇气。然而,所学知识是有限的,大学培养的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将在今后实践中虚心学习,不断钻研,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贵单位向来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为我具备较好的知识结构和自学能力,所以我自信有能力胜任贵单位的工作。若被贵单位录用,我将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勤奋学习,并以良好的拼搏精神在这个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随信附上个人简历,期待与您的面谈。如果公司给我一次表现的机会,我必定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回报你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最后再次感谢你在百忙之中予以关注。
5.机械专业就业自荐信 篇五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亲阅我这封求职自荐信。我叫李华,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值此毕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真诚地向您推荐我自己,投书自荐,我真切地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贵公司的发展而作贡献。
高速发展的计算机业需要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的技术、专业的知识和富有团队作业能力的人才。三年的各种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使我在实践方面获益匪浅。我深知当今社会“非专无以立足,非通无以应变”的道理,立足专业、全面发展、勤恳踏实、积极上才是发展的硬道理。经过三年的学习,我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计算机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具有一定的办公能力,熟悉办公自动化系统,了解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能熟练制作教学课件。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一些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知识。在英语学习方面,我通过了大学英语B级考试,并且有一定英语视、听、读、写能力。在专业方面,学习了机电一体化知识,掌握了传感器技术、电机拖动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气动控制技术、PLCS7-200软件的使用、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车床自动控制电路设计、自动化安装与调试、并能熟练运用AUTO CAD和DXP2004绘制电路图。课余时间我还进行过比较系统的课外知识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不断地加强和培养各方面的修养和品德,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我的优点是为人诚恳,做事态度认真负责,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努力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同时,我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和实践能力。
我坚信:没有太多经验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只要认真努力不断去学习,就一定能很快胜任新的工作并取得成功。由于我年轻,具有较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将凭借我的敬业精神和勤奋刻苦,为贵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新动力。我不相信天才,但相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我渴望贵校能够给我这个初入社会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一个机会。也许我还给您的不是奇迹,但肯定会是我所有的勤勉与忠诚!
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成为公司一员
6.机械加工专业自荐信 篇六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中专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于福建铁路机电学校(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铁路分部),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真诚的推荐自己。
21世纪呼唤综合性的人才,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很好的掌握了专业知识,学习成绩良好。我热爱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在校期间,学习了机械制图、CAD制图、机械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钳工工艺学、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设备概论、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维修电工、电器及pLC空制技术等等丰富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在课余学习了计算机知识,能熟练使用网络,快速的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并且在学校电子阅览室担任网管员。于05年担任校学生会劳动部部长,在班内也是以自荐的形式一直担任团支部书记一职,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工作能里及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敬业。我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脚踏实地努力的办好每一件事。
在日常工作中,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我追求“三明”(聪明、高明、开明)、“四人”(人格成熟、人性善良、人文深度、人情练达)的崇高境界,以智、仁、勇、精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为人诚实正直,能与人融洽相处,共同进步。我 兴趣广泛,参加各种活动如打篮球、打乒乓球等,让我认识了不同性格的朋友,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养成的严谨塌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使我自己深信自己完全可以在岗位上守业、敬业、更能创业!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知识正是贵单位所需要的,我真诚渴望,我能为贵单位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2005年校五四表彰我获得了《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优秀团干》荣誉表彰,2006年校五四表彰获得了《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优秀团员》荣誉表彰、获得了校《三等奖学金》获得了校学生会《劳动部部长聘书》。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惧怀逸兴思斗志,欲上青天揽日月”
期待您的反馈!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7.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七
为了使经济建设与教育密切的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发展现代制造业, 我国“十五”发展规划明确的提出, 要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步伐。先进加工工艺、数控技术的应用, 现代及集成制造系统的普及, 先进加工设备的维护及使用等, 均迫切的需要大量的创造型、高中级技术型应用人才, 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一项责任。在当今新技术变革空前活跃以及制造行业迅猛发展的时代, 要想将科学合理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来, 那么就需要尽快的致力于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 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源源不断的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2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2.1 科研与教学并重, 构建新型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应当与新的教学改革相适应,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不断的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科研与培训是提高教师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中, 科研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积累实践经验, 而且还能够促进知识的更新, 紧紧的跟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开展, 以科研促进知识的更新, 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素质。按照职业教育所具备的特点, 提高教师的动手技能和专业水品, 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 是职业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课题。
2.2 确定合理的教学改革目标
目前, 机械制造技术正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 因而要求高职院校的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具备较强的动态适应性, 不仅要具备前瞻性, 满足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又要满足机械制造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 高职院校应当将机械制造展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发展方向予以合理的确定:首先, 优化设计理论和继承自造系统的系统理念, 这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同样适用。人才的培养是有着较强系统性的工程, 各个方面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关联, 如何将其相互关系处理好, 将协调发展实现, 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益的关键所在;其次, 创新是机械制造专业得以不断发展的源泉及动力。高职院校应当将创新能力当作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条件。
2.3 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改革教学方法及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教学改革的思想能够在教材的选配、课程的设置上得以体现, 因此, 增编新教材, 整合及净化老教材是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环节。不仅要学习人文知识, 要讲解传统的基础知识, 还应当加强新知识的学习, 适当的增加实践环节, 适当的压缩课时。而要想将课时与实践环节之间的矛盾有效解决, 那么仅仅是依靠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 这便需要将CAD技术、多媒体技术充分的利用起来, 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 利用数控机床、投影、光盘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2.4 设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突出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将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输送给社会, 所以, 必须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提起高度的重视, 要切实的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机结合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科特点, 合理的调整课程结构, 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要适当的减少传统机械制造理论课程, 要强化现代机械制造方面知识的讲解, 尤其是要增加工业设计、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等知识的教学, 将现代机械行业的主流方向予以明确, 突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代表性, 加强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在设置专业技术课程上, 应当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 适当精简不符合专业方向的课程, 突出机械制造专业的“管用”、“实用”特点, 从而以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最丰富的技能及知识,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 不仅有助于高职毕业生竞争力的提升, 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而且还有助于高职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所以, 高职院校应当切实认清机械制造专业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上的问题, 从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全面发展、建设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着手, 提出改革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模式, 以便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机械制造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楠楠.浅谈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 2011, 6 (7) :12-14.
[2]刘志刚, 高利平.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8 (13) :22-23.
[3]陈铭, 张淑会.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3, 8 (3) :16-17.
8.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八
【关键词】机械制造 产学研一体化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63-02
随着科学生产力的日益发展,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机械制造专业要破常规,改变旧有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实践和探索产学研与专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新思路,逐渐开创出一条新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一、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点
(一)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为既定方针,理论教学与产业实际密切结合,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开展学生专业知识与教师产业研究、学生实习活动与教师教学实践、学校专业建设与社会产业实际互相统一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校、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在校企或社会相关产业企业实习得到的实践经验相互印证,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产业技能,同时,将实践经验反馈给学校使其进行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的改造升级。
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实际是为了将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产业岗位的实践,培养出切合社会实际现实需求,符合社会行业、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学校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在于做到三个一致。首先,要做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师的教学研究相一致;其次,要做到学生的实践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实践经验、体会相一致;最后,要做到学校机械制造专业的建设与培育,同社会企业的需求相一致。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其本质上就是为了把学习、实践与就业三者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将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点贯穿一线。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思路就是紧紧抓住社会的需求办好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老师的研究方向、理论实践等,在带给学生需要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思维,依托产业办好教育工作,同时又利用教育推动产业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就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让学校老师与学生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中共同成长提高。同时促进产业发展,实现校产联合,使得专业和产业共同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就是打破以往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单调的教育方式,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生产工作经验有机结合,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建立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的机制。
二、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途径
(一)主要方式
学校是学生与社会企业的枢纽,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的内在本质和要求,学校教育的开展可以基于这一前提来执行。在机械制造专业,一方面,学校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充分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锻炼出理论知识扎实、职业技能过硬的学生。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机械制造业的实训基地,比如与造纸厂、配件厂合作,按照教学相结合原则,使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企业即是课堂。学生可以在训练营完成理论知识到模拟,再到实战一系列的步骤,把学校和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毕业走出课堂就可以与社会“零距离”接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学以致用,走进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可以让学校在这种新的模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企业也能获得人才。
(二)实践路径
1.建立理论知识与产业技能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做到学以致用
学校应当将注重传统的课堂理论教育模式逐渐转移到学研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来,进行专业基础课类别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传统教育中的比重。教学课程的内容要科学合理,切忌教条空洞,与社会实际脱轨。从教学伊始就树立起学生的职业意识,开展未来职业规划。学校职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可以通过开展校园职业知识、技能大赛,模拟招聘和学校企业合作“1+1”等方式,鼓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意识,增加相关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课程培养,组织相关职业资质证书的考试,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模式,做到学有所成教学上要做到协调统一,要实现课堂理论知识与学校学生专业相统一,实践教学与社会职业技能要求相统一。但是前提条件是要从实际出发,重点凸显实用原则。例如在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学校可以参考引进了江苏杨思学校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了快乐教学、生本教育等方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现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既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充分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互统一,让学生学有所成。
3.建设“双师型”“科研型”师资队伍
为了保障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学校应当极具前瞻性地开创“双师型”“科研型”的战略目标,即打造一支强大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教学水平高超,同时又拥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极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争取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逐步培养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1)让所有在职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骨干专业教师培训班;(2)教师必须到产业基地或集训中心实践和学习;(3)教师要通过对外考察及时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生产规则以及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自己的实践教育水平;(4)邀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指导学生的实践课堂教学。
4.开展产学结合实践,提高深化教学教育质量
机械制造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建设好专业与社会产业一致的产业实训基地。产业实训基地是连接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建立机械制造专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学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合作,大力建设与专业相关的实习训练基地;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创办校园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将学校的实践教学放在训练场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互相对比参照中摸索出正确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了高效的课堂,符合现代职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对于学校教学方面来说,开展新的培养模式,为教学改革积累经验;对于学生来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和专业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自己的职业信息,明确了自己今后发展的职业道路,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杨.机械制造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34)
[2]钟志贤,孙宝福.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
[3]宋欣颖.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电大理工,2011(1)
【作者简介】农立新,男,壮族,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处副主任。
9.机械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篇九
您好!
我是xx大学机械专业的好范文,感谢您能阅读我这份自荐信。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成功的根本。我深知这一点,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时间,认真学习,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机械行业的相关理论,而且使我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需要具备多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自修了计算机、外语和国际金融等热门知识。在计算机方面,能熟练运用FORTRAN、C语言进行编程,并能熟练运用AUTO CAD、WOTD进行绘图和文字处理。在外语方面,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曾完成5000字的专业文献翻译。此外,对金融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曾自修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等基础专业课。并曾在股市小试身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增长了见识。总之,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素质。
团队协作精神是发挥所学的保证。为了它,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个惊喜!
此致
10.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自荐信 篇十
您好!我是XX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原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2012级的一名经历坎坷,尝过酸甜苦辣的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因为敢于冒险,而品尝过成功的丰硕果实;因为敢于冒险,也体验过触礁的震荡与凄凉。但是,这一切锻炼了我作为企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成熟与胆识。我的过去,正是为了明日的企业发展而奋斗,而拼搏,而奉献!我不想仅仅为了锦上添花,我不想坐享其成!现在正是贵公司招兵选将待机而发的重要关头。我想雨中送伞;我想雪中送炭;我想亲自去闯,去干!
三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匪浅。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大学三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学院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热爱贵公司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一个合作机会,对我来说是一次良好的开端。我期望着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11.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十一
一、职业高中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现状
1.教材内容和时代发展不同步
表现为教材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更不能体现当下机械制造业的尖端水平,而且有些内容还不能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各个内容相互脱节。
2.教学缺少实验和工程实践
在教学中也有实验过程,但是这种实验属于验证式实验,至于综合性和设计的实验则很少,还是停留在机械简图测试、齿轮范成、转子动平衡的实验等内容。
3.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
在当前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中,表现为方法陈旧和落后,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缺少,仅仅凭借挂图和模型进行教学,教学仍然停留在老师的单纯讲解、学生的“洗耳恭听”上。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外围因素的强化
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在学生中提高机械制造专业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该专业的学习难度不大,而且就业前景看好。
其次是贴近社会实际,密切联系就业需求,依据教材又不完全依赖教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难理解的理论实际化,用具体的实践操作诠释理论的复杂。最后是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尊敬和信赖,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高职教学中,由于教学实际的因素影响,专业课的学习依然是一种封闭状态,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要灵活。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教材内容要注意其内在的连贯性。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因为在机械制造专业方面,教具的应用很重要,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比如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齿轮的设计内容以及点线面的投影内容等,老师把这些内容制成ppt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以视频文件的方式展示,学生看得清晰,理解得也就透彻,教学效果要比老师单纯地讲解好得多。形象直观的ppt课件,有效帮助了教师的教学。在《外圆表面加工》课程的学习中,确定教学目标是了解CA6140车床的组成、结构及工艺范围,掌握CA6140车床主运动传动系统,掌握CA6140车床进给运动传动系统中车削米制螺纹的传动路线,掌握CA6140车床米制纵向机动进给运动传动路线。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外圆表面的技术要求以及外圆磨削及外圆磨床的结构特点等内容。所以教师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和挂图展示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面向市场进行分类教学
就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是从中考分界线冲下来的学生,所以他们的文化课素质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他们选择职业中等学校作为自己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老师应该通过专业课的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上一级学校愿意录取的有用人才。职业中专的专业课学习,首先要面向企业的需求,面向市场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可以分为三类: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熟练的技术装配工人,即操作工;市场需求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维修技术人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员,所以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是市场的人才。
4.建立现代机械制造的实习基地
机械制造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习不一样,既有理论的学习,更有实践的操作。所以应该建立该专业的实习基地,在基地进行相关实践课的教学。有些课程内容要灵活调整,尽量把实践课安排在一起上,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基地,同时还不耽误其他理论课的学习。教学中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措施,为学生掌握现代设计和制造技能做好服务工作。
5.实行校企联合的方式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未来就业是面向企业。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能够和企业联合,为學生的职业发展优先提供实践机会,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工厂联合起来,为企业培养人才也是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来说,中职教学撑起了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经验和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转移到企业和实验基地中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真正培养出社会、企业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这也是专业课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个永恒课题。
12.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十二
金工实习教学方式改革
金工实习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 做到操作训练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的初步认识有机结合;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仅仅是对机械加工的初步认识和对机械加工操作技能的初步掌握的较低要求, 而是通过初级金工实习———理论学习———高级金工实习的三个教学环节, 特别是高级金工实习环节, 既可验证和巩固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知识的掌握, 又可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操作技能, 从而实现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掌握和操作技能提高双丰收, 也避免了只懂理论而不会操作或会操作而不懂工艺的现象出现。因此, 机械师范专业的金工实习应做如下具体改革。
将金工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3周, 主要是传统的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铸工、锻工和焊工等实习, 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 放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之前。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机械加工, 初步掌握机械加工操作技能, 为后续机械专业课的学习, 特别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认识和实践支撑。为此, 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往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对现行的金工实习提出配合理论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 需要金工实习的有力帮助。例如, 金工实习训练应帮助学生了解工件的三种装夹方式, 即直接找正法、画线找正法和夹具装夹法;通过金工实习训练, 使学生对车刀的具体结构及五个几何角度的概念、作用及合理选择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阶段时间为3周, 安排在第三学年学完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之后。任务是对车、铣、刨、磨、钳工种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和强化, 验证工艺设计的正确性。方法是:第一周先对第一阶段进行复习, 第二周开始根据所学知识, 结合指导教师给出的具体要求, 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交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加工出实际零件。通过实际零件加工和检验, 验证工艺的正确性和操作的正确性。安排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一方面, 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工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而且是高级操作技能。
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主要有“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有些学校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合为“机械制造基础”。目前, 笔者所在学院机械师范专业仍然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分成两门课来组织教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为主, 所以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由于“机械制造基础”的内容均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联, 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专门购买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录制出版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声像光盘, 光盘中的某些教学内容是现场录制或专门制作的CAI课件, 内容很生动, 讲解也很清楚。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性非常强, 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难以理解。虽然机械制造模块里也安排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 但其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足够的保证, 使得理论教学非常困难, 效果大打折扣。总体印象是理论教学时学生实践知识不够, 听得云里雾里;实习时又觉得没有理论支持、不知所以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和针对性不够, 做不到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另外, 根据认知理论, 智力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做”来实现。所以, 学生要真正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能力, 必须通过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来保证。为此, 我们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理论教学提出如下几项改革措施。
金工实习为理论教学提供认识支撑 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 将实习中的操作训练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掌握结合起来, 使金工实习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
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合一, 实施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 学生产实习不单独设立环节, 与理论教学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 可由主讲教师负责统一实施。其目的是使生产实习更具目的性、针对性、指导性。生产实习为理论学习服务, 理论学习指导生产实习, 这既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助于提高生产实习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根据学生实践经验少而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并行的方式进行。课程中理论性强的部分在课堂上讲, 实践性强的内容放在现场教学中讲。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实施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穿插进行。具体各阶段的划分和要求如下: (1) 第一阶段是机械制造过程认识实习, 以现场教学为主。先粗略介绍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然后带领学生参观机械制造工厂, 了解生产的整个过程、工艺过程和各种加工方法, 感受企业生产气氛和企业文化。 (2) 第二阶段是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 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习基础上总结概述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然后学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3) 第三阶段为机床夹具设计, 以现场教学为主。现场介绍各类工件的装夹、各类夹的结构, 然后回到课堂介绍定位原理、定位误差计算及机床夹具的设计过程、设计准则等理论知识。
以课程设计为载体,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确保培养学生的能力 认知科学认为, 智力技能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信息进入, 与学生头脑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 从而出现新的意义构建;第二阶段, 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 使规则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第三阶段, 程序性知识发展到高级阶段, 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 智力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所以,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夹具的设计等知识的巩固和能力培养必须通过“做”来实现, 如通过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 使规则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学生学完了工艺规程制定和夹具设计等理论教学内容后就可以安排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来自于工厂实际, 以便学生所设计的结果与企业实际进行比较, 以验证学生设计的正确性或与实际应用的距离;也可以采用教师自拟的典型零件为实例, 学生完成其工艺规程或夹具的设计, 但必须通过金工实习后一阶段的实习, 加工出实际零件或夹具, 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差距。
提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效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中有许多概念, 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基础, 初学时很难理解透彻和掌握。这些较难理解的概念有机械加工工序、调整法加工、工件装夹、基准、定位误差、误差复映等。教师首先应自己理解透彻, 同时尽可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例如, 介绍机械加工工序时, 就可以用包饺子的过程来类比;讲解调整法加工时, 可以借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多段等长线材或角钢为例, 学生就感觉很直观, 也很容易理解。
讲好“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是对前述机械加工工艺理论的综合运用, 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 这一章介绍的是典型零件的加工, 其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学好了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对一般零件的加工就有了借鉴的例子, 甚至有了模板。所以, 教师应讲好这一章内容, 学生应学好这一章内容。典型零件主要指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齿轮类零件。目前, 教材介绍的几种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都是用静态文字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不直观、不生动, 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不佳。为此, 我们采用实际加工过程录像或CAI课件, 以“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再加以旁白, 教学效果良好。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师范) 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别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 不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上加几门教育学课程那么简单, 而是应从中等机械职业学校教师的岗位能力培养出发, 培养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 并具有理论课程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学有所侧重。由于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体系, 没有足够的实践知识, 很难达到完全理解和掌握, 必须处理好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使它们互为支撑、互为促进,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才能保证机械制造模块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此, 我们对机械制造模块教学做了如下三方面的改革:第一, 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 强调金工实习要为理论教学提供认识基础, 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第二, 将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合一,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第三, 以课程设计为载体,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确保教学质量。这三方面的改革实践证明,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改是有成效的。学生普遍反映, 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和实践, 既培养了工艺设计能力, 又提高了操作技能。
摘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师范) 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别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由多门理论课程和多个实践教学环节所组成, 应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使它们相互支撑、互为促进,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才能保证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师范) 专业,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世德, 张宏.机械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 2001 (3) :31-35.
[2]李鹭杨, 等.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综合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 2007 (6) :82-86.
[3]崔彦平, 谷进军.地方院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4) :113-114.
[4]许中明, 罗勇武.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基础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8) :15-33.
[5]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 :49-50.
[6]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8) :39-40.
1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篇十三
您好!
我是xx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xxxx届毕业生,我真心希望加入贵公司,竭尽我所能为贵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量。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信息论、编码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基础、现代控制原理、通信系统原理、信息网络基础、数据采集、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将所学用于实践,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因出色的表现,在一年级就参加了校党委主办的党校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时,我还根据自己的兴趣,辅修经贸英语,选修二外日语等多门人文,管理课程,使自己不仅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而且努力成为一个知识全面,涉猎广泛的全方位人才。
稳重但不缺乏热情,锐意进取又能与人和睦相处,这是年轻的我的真实写照,愿成为贵公司的一员,凭借我的热情和才能,不遗余力的和大家一起为贵公司的腾飞做贡献。我相信,这对我们双方,都将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此致
敬礼!
14.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篇十四
您好!我的名字叫xiexiebang,作为一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好范文,我热爱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系统学习了模具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业余时间兼职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大学期间,本人始终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曾担任过系学生会干部、班级团支书等。在工作上,我能做到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力求做到最好。曾被评为“班级优秀学生干部”、“班级优秀团干”,并被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明年6月份转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我追求“三明”(聪明、高明、开明)、“四人”(人格成熟、人性善良、人文深度、人情练达)的崇高境界,以智、仁、勇、精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为人诚实正直,能与人融洽相处,共同进步。
我兴趣广泛,参加各种活动如跑步、羽毛球等,让我认识了不同性格的朋友,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养成的严谨塌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使我自己深信自己完全可以在岗位上守业、敬业、更能 创业!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知识正是贵单位所需要的,我真诚渴望,我能为贵单位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一系列的组织工作让我积累了宝贵的社会工作经验,使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如何与人共事,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关心集体、务实求进的思想。沉甸甸的过去,正是为了单位未来的发展而蕴积。我的将来,正准备为贵公司辉煌的将来而贡献、拼搏!如蒙不弃,给予我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的关注,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
此致
敬礼!
15.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十五
关键词:课程内容,职业标准,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1.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1)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开展教育。而能否实现最终培养目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与相应岗位的职业标准对接。以机械制造类专业各类岗位的职业标准需求, 当前高职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主要是课程设置忽视了针对岗位技能的培养, 校企严重脱节。所以,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2) 机械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 以及低技术岗位与高新技术岗位的此消彼长,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 产业结构以及行业结构对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 这都为高职机械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提供了机遇。
2.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保障——强化行业指导作用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用职业标准指导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由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改, 对接职业标准。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 指导专业建设, 使之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如针对华菱衡钢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维修岗位, 增加了冶金机械设备、焊工工艺学、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等课程内容, 使学生在就业前能了解本岗位职业标准。
3.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借鉴行业的指导作用, 明确了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按照“2+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 与企业深度合作,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 实施“岗证结合, 订单培养”的“2+1”人才模式,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专业课程设置围绕获得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证书来安排, 甚至按照订单企业的需要来订制。如华菱衡钢从设备维修岗位的需要, 在课程体系中以取得钳工证书为重点,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2+1”模式中学生在第三年进入华菱衡钢顶岗实习, 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的训练, 实现“人岗”无缝对接。工程过程系统化理论思想指出, 只有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炼形成典型, 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的逐个成长与教育规律进行排序, 才能形成典型有效的课程体系。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构建, 体现工与学相结合。第一, 课程内容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工与学相结合, 整合与岗位职能相关的知识与专业技能, 形成独特的有针对性的课程系统。同时, 把典型零部件、机床等实物作为载体, 把企业生产中的典型工作流程融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来。
第二, 校企合作编写“工与学相结合”教材。通过与企业的多方合作, 获取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每一本教材有所属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内容的编写, 有来自企业的大量真实语料与案例, 内容生动直观, 更适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 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基地实践课程建设, 让学生熟悉职业标准。 (1) 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校企通力合作, 由熟悉工作环境的企业人员或业内专家指导建立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 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到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岗位要求, 培养岗位能力。 (2) 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应积极进行校企合作, 共建实训基地, 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对接”职业标准。 (3) 职业资格证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 对接职业标准。要把职业资格证考核内容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 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掌握职业资格的内容与要求, 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了与职业标准对应的岗位能力, 可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使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实现一体化, 社会培训与认证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韩天龙.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8) .
16.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十六
【关键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1.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1.1职业教育的要求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以掌握专业技术技能为重点,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包括迁移能力和把技能及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和环境中去的能力,如任务技能、任务管理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课程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是否能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1.2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育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方面。课程设置体现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掌握行业技术技能特点。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专业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2.1课程设置的内涵。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教学单元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各课程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各专业对本专业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开设的课程门类、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合理的课程内容。课程门类的开设指各教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前、后置课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2.2高职教育合理的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职业教育认知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职业教育要求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教学方法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它对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就业起关键性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设置
3.1课程设置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针对机械加工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操作方法和协作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订及机床夹具的设计、机床操作及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的编程及操作、应用绘图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机械设备的装配、安装、调试及维修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要求。根据该人才培养目标,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设置了通识必修课、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每项要求都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根据素质结构的要求,在通识必修课程里,设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和体育、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素质。根据职业技术能力要求,在专业核心课程里,设置了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机械设备装配与维修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Pro/E技术等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设置了相应的专业实践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如,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机械工程产品3D设计与制造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岗位技能。
3.2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岗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真实操作技能,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尝试,构建符合与职业标准对接,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构建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分为4个课程模块,即通识课、专业课、集中实训课和顶岗实习课等课程,其中,通识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又分为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体系如下图:
图1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
其课程体系体现了职业教育和工学结合的特点。
通识课程是职业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基本素质。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基本素质。
专业课程开设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对应于某一行业或服务领域的岗位群,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根据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等开设,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选修课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的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立突出基础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结合,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
顶岗实习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4.课程设置服务于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
学生就业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地方性,是指就业的地区;二是行业性,是面对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根据学生服务的地方特色和行业进行课程设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是在机械行业和其他与机械相关的行业内面对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在课程安排上,应从就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出发,开发相应的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和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做到面向行业岗位,面向地方特色,主要专业技术课程针对性强,为学生提供对口的岗位技能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学校掌握对应岗位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具备相关的职业素质,从而能更快地进入工作岗位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马如宏,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教育与职业,2006年35期;
[2] 吕岩荣;王宏启;李光宇,试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年32期;
[3] 陈新,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合理化设置探究,《广西教育》2012年 第39期;
[4] 韦玮 俞建伟 陆开宏,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与课程设置探讨,高教探索,2009年02期;
[5] 郑春燕,普通高师院校GIS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06年02期;
[6] 包蕾,鲍吉龙,余辉晴,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思考[J],寧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7] 林淑清,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7.【推荐信】机械专业毕业生推荐信 篇十七
尊敬的领导:
您好!
今向贵单位推荐我系机械专业的毕业生XX同学。
XX同学自进入我校就读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勤奋,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并且乐于学习、敢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学会了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的一些知识。作为一名机械科的学生,该生热爱这个专业,期待着实际的工作考验。
在业余时间,该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多家单位和公司实习和兼职,体验了社会生活的艰辛,使其具备了高度的工作责任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很好的锻炼了交际与临场应变能力。有很强的忍耐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个性乐观执着,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该生在求学之路中养成积极乐观,进取的品质和满腔的热情,使我有信心能很快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实际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我毫不犹豫坚决肯定地推荐他,希望您将优先考虑他的申请望贵单位予以重点考虑,他一定会不负您的重托!再次感谢你在百忙之中一阅,并衷心祝愿贵单位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推荐人:XXX
18.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十八
您好!我的名字叫xiexiebang,我是一名即将于2014年6月毕业的大学生,我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我的理想是作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
在校四年我努力学习,主修了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专业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单片机原理、公共关系、企业经营与管理、法律、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哲学等学科。我以非常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的课程考试。我不仅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涯中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各种实习、实践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力。把聪明才智应用到工作中去,服务社会,让效益和实践来验证自己,方可使自身的价值得以真正的体现。别人不能或不愿做的,我会义不容辞的去做好;别人能做好的,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得更出色。
知识经济的时代打的是人才战争,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人才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它的国际竞争力,而一个人才也需要一个发挥才智、技能的场所。我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将满怀信心迎接世纪的挑战,如果贵公司需要一位严谨、务实的职员;如果贵公司需要一位团结、合作的职员;如果贵公司需要一位创新、进取的职员,并且贵公司居于无限的发展空间的话,我深信凭借自己的实力、青春与敬业精神一定会得到贵单位的承认和肯定。给我一次合作的机会,我会尽职尽责让您满意的。
此致
敬礼!
19.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十九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 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必需的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从事机械制造工艺, 一般复杂程度的机械设计及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修, 模具设计与制造, CAD/CAM应用等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 能扎根基层、受地方欢迎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通过对黄石行业构成、机械制造职业岗位面向、机械制造职业岗位能力基本要求的调查分析, 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政策与要求, 确定本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热爱祖国,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良好的文化素养, 优良的职业道德, 健康的心理素质, 较强的创新意识。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电工学和材料学基础理论知识, 具有运用这些知识熟练地进行机械工程运算的能力。
3、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 具有常用机床的操作技能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数控机床的编程与调试等能力, 并掌握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4、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工程计算、文献检索、使用技术标准的能力, 具有工艺装备设计和模具设计的初步能力。
5、学习工业企业中必须的专门知识, 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状况, 具有适应企业第一线工作的能力。
6、学习一门外语, 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7、具有计算机使用、维护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8、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本技能。
三、岗位 (群) 和职业标准分析
四、结束语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优势, 加大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职业行动领域及职业标准分析。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职业行动领域,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黄健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0.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 篇二十
【关键词】复合结构材料;机械制造专业;应用;行业
前言
复合结构材料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专业中在于高强度、大刚度、小质量等区别于其他材料的独特优势,也可以实现其他材料不能实现的相互之间的协调。根据复合结构材料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两种,,前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及耐高温性,被称为功能型材料,其广泛适用于机械专业的各个零部件制造,各个部件的工作质量和工作寿命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后者即为结构型材料,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中,这种材料可以降低机械设备的总体质量,但同时可以增大其整体强度。
1. 复合结构材料在机械制造专业上的应用
1.1不锈钢复合钢板
这种复合性质的钢板是由多种合金元素构成,不同合金元素的组合导致了每种不锈钢复合钢板的性质也有着显著的差别;比如可以根据合金的组成制造耐腐蚀以及耐电化学腐蚀的钢板,这种钢板的耐久性在钢材里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另外,不锈钢复合板根据其使用要求以及加工工艺,可以采用先进的真空轧制,以此确保不同材料元素之间的很好结合。不锈钢复合板的导热能力也是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也是其他普通钢板不能比拟的,再加上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这种材料在易于焦化的设备亦或是易于腐蚀的设备中可以广泛应用。
1.2玻璃纤维复合结构材料
纤维和热固性树脂材料是机械工程领域常用的复合材料,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确实二者的结合。这两种材料完美复合得到的玻璃纤维拥有极高的强度,且其抗冲击性、腐蚀性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其又具有较小的密度及收缩性。而且这种材料还将之前两种材料的成型和韧性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基于上述的各种优点,玻璃纤维复合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诸如阀门、管道、容器等各种耐腐蚀、耐磨的零部件中。
1.3石墨碳纤维纤维复合结构材料
碳纤维石墨纤维复合结构材料是由石墨、树脂以及陶瓷中的两种或多种材料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其性能主要体现于良好的耐腐蚀性以及耐热性,除此之外,还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刚度以及较大的劲度,而且这种复合材料线膨胀系数相对较小且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碳纤维石墨纤维复合结构材料在机械制造专业中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或者比较精密的核工业机械中。
1.4晶须复合结构材料
晶须复合结构材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复合结构材料,且其中的晶须为单晶,较之于其他普通的材料,这种复合结构材料不存在错位或空穴等质量问题,而且具有由于晶须材料本身的机械强度就比较高,其复合而成的复合结构材料的机械强度又得到了提升很强的机械强度。在实际的机械制造专业中,晶须复合结构材料一般广泛应用于涡轮叶片等领域。
1.5石棉纤维复合结构材料
这种材料主要是由树脂纤维复合而成,因此它除了具有树脂纤维本身的耐磨性以及绝缘性之外,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以及耐酸性能。这些性能决定了石棉纤维复合结构材料在各类绝缘、绝热设备以及对于封闭性要求较高的哥哥机械零部件中。
1.6塑料金属粒复合结构材料
金属粒塑料复合结构材料是指将不同比例的金属与塑料进行复合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材料,这种复合结构材料能够降低原材料本身的线膨胀系数,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其能够改善金属材料本身的导电性以及导热性能,这种材料在各种机械设备的轴承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7多层复合结构材料
顾名思义,多层复合结构材料是指各种材料不同层次的分层结合,其复合所用的材料一般为多孔性青铜、钢以及塑料分层的复合,这种材料根据不同材料的复合比例,可以体现不同程度的耐冲击性以及耐磨性。多层复合结构材料通常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以及机械专业的热片、轴承等耐磨件当中。
2. 复合结构材料在冲压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冲压模具在各种机械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专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冲压磨具在不同的机械设备中存在着具体的使用环境的差异,这也导致了各种冲压磨具的材料构成也大不相同。根据当前阶段我国机械设备中冲压模具的具体应用,可以将其组成材料划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拉伸模材料、第二种是冷挤压模材料,最后一种是冲裁模材料。
根据当前阶段的各种冲压模具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形势来看,钢材还是制造冲压模具的最主要的材料。例如,碳素工具钢虽然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且易于加工成型,但是这种材料淬透性以及硬度较差,一旦在进行热处理时通常都会发生较大的形变,而且此类钢的承载能力较低,因此不能应用于对塑性以及硬度有较高要求的机械部件中。另外,硬质合金钢虽然其淬透性较好,但其抗弯性能以及韧性较差,因此,此类钢材对于有强度和韧性要求的机械,便不可轻易使用。较之诸如此类的钢材,复合结构材料可以将各自的优异性能进行复合,在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长处的同时,消弱了各种材料较弱性质的使用,复合结构材料在冲压模具制造中可以承受各种冲击和摩擦,因而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结束语
复合结构材料是根据各种不同材料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使用情况并机械制造设备的使用要求,由不同材料重新复合组成的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将各种材料的优势很好的结合,提高设备自身的强度、韧性以及耐久性、抗冲击性等各种机械性能,同时很好的消弱和避免了各种材料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各种材料的优势,而且,这种材料虽然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使用的灵活性,已经在机械设备、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设备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我们坚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复合结构材料也将会在我国的机械制造专业中扮演愈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安然 , 李大刚 . 改性分子筛 / 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5(01).
[2] 尹良舟 , 刘汇丰 , 王东伟 , 李言言 , 杨莉 . 界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5(01).
[3] 黄超 , 韩道荣 , 万冰峰 .T300/648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机理研究[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4] 午海霞 , 周国清 , 刘昌华 , 陈建光 . 壳聚糖 / 纳米淀粉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研究 [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2).
[5] 姜生 , 周祥 , 晏雄 . 含空气层 CPE/CZ 结构材料低频吸声性能研究 [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机械制造专业自荐信】推荐阅读: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11-20
机械制造类专业求职简历08-02
怎么写机械制造专业求职简历10-02
机械制造专业实习自我鉴定11-29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简历11-30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科概论论文07-0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简历11-0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见习报告09-28
机械制造专业应届生求职信写作10-24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大学生自我介绍5则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