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规范化

2024-11-12

网络语言规范化(精选12篇)

1.网络语言规范化 篇一

关于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问题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骤增,网络语言异军突起,风靡全国,并不断向日常生活语言渗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本文拟从网络语言及其构词特点入手,对如何正确看待并规范使用网络语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

作 者:张虹 Zhang Hong 作者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031刊 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OF POLICE AND JUSTICE年,卷(期):“”(3)分类号:H002关键词:网络语言 特点 看待 规范

2.网络语言规范化 篇二

关键词:网络语言,规范化,对策

0 引言

网络语言也称为“网虫的语言”给网络世界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相对于严谨规范的现代汉语, 这些“网络词汇”似乎更加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人们并未对网络语言采取排斥的态度, 而是在不断地接纳它。近年来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多的进展和成果, 尤其是在网络语言的收集、构成、特点、产生原因及规范等方面探讨颇多。诸如于根元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网络语言概说》等研究专著和词典, 以及大量研究论文。网络语言产生及广泛传播充分体现了依赖于特有的社会语言环境之下创造和理解网络词语的认知活动。

1 网络语言的特点

1.1 幽默风趣

网络语言的语句零融化、直观化、幽默、风趣为广大网民所喜爱。网友们为了追求标新立异, 活跃网络气氛, 发明了大量让人意想不到又让人捧腹大笑的网络流行语, 如“开车无难事, 只怕有新人”、“一觉醒来, 天都黑了”、“得知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 再如“听君一席话, 自挂东南枝”本来是“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这是句谚语, 是指别人的话很有用。网友却巧妙地把它换成自挂东南枝, 意思与之前就完全相反, 指别人的话毫无用处。

1.2 保质期短

网络语言更新换代的速度类似电子产品更新的速度。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出现几个让人摸不清头脑的网络语言。看到“临时欠编”、“颜值”、“QAQ”、“太任性”是不是很迷惑。如果有一阵子不逛BBS、微博、微信, 你就会与这个时代脱轨。网络语言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产物, 亿万网友的即兴创作使网络语言层出不穷。

1.3 方式多样

网络语言是与传统语言模式格格不入, 这些语言往往都是突发奇想的, 没有严谨规范的形式, 主要由数字, 字母, 各式各样的符号构成: (1) 中文缩写:“PXJF”表示“辟邪剑法”、“BS”表示“鄙视”等。英文缩写:“SP”表示“Support支持”、“PPL”表示“People人们”等。 (2) 数字谐音:“1314”表示“一生一世”、“95”表示“就我”等。 (3) 各种元素的组合:O_O吃惊、“搞siao”、“很low”等。 (4) 带有方言特色的用语:“给力”一词出自北方方言、“山寨”来自广东地区、还有“坑爹”一词就是来自江苏赣榆县一代的方言, 表示吃亏上当等。

2 网络语言的成因

如今网络语言出现在在各种社交平台上, 被广大网民广泛使用, 网络语言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络语言自身的魅力

网络语言之所以如此流行,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语言快捷的特点。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最能够体现。在平时的聊天过程中, 由于懒得打字, 更换中文输入方式。于是像“88拜拜”、“ISee You (ICU) ”等一类的网络用语开始出现。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让人们长期承受着来自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 网络语言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乐趣。网络语言轻松活泼, 能够缓解人们紧张的神经, 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了活力, 深受人们的追捧。网络语言能够折射出当下最真实残酷的现实问题, 帮助人们传达喜怒哀乐, 宣泄心中的不满和苦闷。人们乐此不疲的使用和创造网络语言, 正是基于网络语言能够反映实际, 抒发心中的情绪。

2.2 新生代推动网络语言的流行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 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 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社会的联系、交际、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年轻人追求创新不断挑战自我的心理, 这种创新可以推动语言的发展, 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重要动力和途径。在网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网络语言, 它们或幽默或讽刺或奇特, 有的甚至让人摸不清头脑, 而这些正是年轻一代智慧的结晶。这些充满创新思维的广大网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极具个性的网络语言, 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世界。

2.3 互联网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推广

我国互联网普及让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网络文化的创造中来。人们每天都要使用互联网, 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 学习, 购物和交易, 从而形成大量新颖, 极具特色的网络流行语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不断涌现, 如马伊琍的一篇微博, 让“且行且珍惜”红极一时, 广为流传。除了互联网的普及为网络语言的流行做出了贡献, 新闻媒体的推广作用也不容小觑。

3 网络语言的弊端

尽管网络语言幽默风趣, 充满个性, 活跃了网络, 丰富了人们的语言世界, 使原本枯燥的网络世界变得不再乏味。但是网友创造出的网络语言存在着是否规范的问题。如今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恶搞粗俗的网络词汇, 对我们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1 阻碍代际间的交流, 影响社会关系

中国网民数量众多, 但多以年轻群体为主。网络语言的快节奏顺应了年轻人聊天的需要, 但这也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逐渐拉大。父母不明白孩子口中的“抢沙发”、“心水”、“心塞”、“累觉不爱”等词语是什么意思。这种交流障碍导致父母不知该怎么和孩子沟通交流, 从而也影响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3.2 不利于汉字和汉语的传承

网络语言存在着许多拆字、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现象, 与汉字的严肃庄重的形象产生了冲突, 网络语言破坏了汉语的纯洁, 会使汉语规范带来极大的阻碍。错用滥用网络语言, 让网络语言取代汉字的书写, 就会对汉字的体系造成破坏, 不利于汉字的发展。诸如将“版主”打作“斑竹”, 忽视了汉语的语法规则。此外, 网络语言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传统语言的学习, 影响了对民族语言纯洁性的继承, 而且助长了年轻人浮躁的风气。因此, 维护汉语的纯正性迫在眉睫。

3.3 影响阅读

网络词汇的简略化给阅读带去很多困扰, 英国学者简·爱切生说过:“语言倾向于减少没有必要的多样化, 而喜欢清楚、简单的结构。”人们常常因为其中夹杂陌生的网络词汇导致阅读从中中断或放弃阅读, 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心情。就像最近出现的一些新词, 如“duang”一词, 原来该词与成龙有关, 一部由成龙代言的曾被工商部门打假的广告再次被网友们挖出来进行了新一轮恶搞。而这次恶搞的主要内容则是将成龙和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进行了神一般的同步成《我的洗发水》, 一句“duang”成了网络上最新最热门的词语。这是个象声词, 中文写成上面是“成”, 下面是“龙”。这种新兴汉字, 第一次见的人肯定特别困惑, 年轻人尚且如此, 更何况那些中老年人。

3.4 污染网络环境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开放自由的交流空间, 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 为工作学习打开了沟通渠道。但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在增进感情促进交流的同时, 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网络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网络语言的粗俗性。人们使用恶俗的网络语言公然对他人进行谩骂, 或是对他人进行有损名誉的人身攻击。有些网友经常在知名人士的微博留言中使用污言秽语, 类似于“TMD”、“SB”、“你妹”、“滚粗”、“我了个擦”等简直不堪入耳, 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 不利于建设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4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虽然依附于网络而存在, 不同于传统语言, 但也要对其进行规范完善。因为网络语言在使用过程已经暴露了其自身的缺点, 各种不文明用语泛滥成灾, 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阻碍了文明社会的建设, 更不利与交流思想, 传承文化。

4.1 法律约束与惩罚相结合

要严厉打击创造和滥用网络语言的行为, 加强对网络语言的审核, 关闭不健康的网站, 加强对网络管理者的引导和管理, 一旦发现网站发布色情信息和不雅言论就进行惩罚。针对发布低级浅陋网络评论的网民也要给予惩处, 用实际行动约束网民的行为。只有通过处罚, 网民才能意识到在网上并不可以任意使用低俗的网络语言, 才能谨言慎行。网络语言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才会出现的新生事物, 以积极的行动去引导、规范网络语言, 营造更好的网络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2 发挥教育在遏制粗俗网络语言中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孩子经常说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网络语言, 其中还有许多网络脏话。首先是家庭教育。家长应该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 告诉他们不要使用低俗的网络用语, 陪自己的孩子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 教导自己的孩子说规范的普通话。其次, 学校教育比家长的教育更具有话语权和权威性, 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 老师也应该经常教导学生说正规汉语, 写规范汉字。

参考文献

[1]刘春丹.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9) :55-158.

[2]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 2007 (6) :531-535.

[3]李莉.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J].语文研究, 2005 (1) :21-24.

[4]连晓霞.从修辞手法看网络词语蕴含的价值取向[J].修辞学习, 2006 (2) :44-47.

3.浅析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篇三

关键词:网络语言、规范、网络语言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G206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相对于现实生活中来说,网络环境要宽松得多、限制少得多。高尚的、进步的、科学的思想可以在网上得到传播,而落后的、阴暗的、消极的、低俗的甚至反动的东西也会出现在网络上。不好的交际环境必然严重影响交际的效果, 不良的网络环境必然会阻碍网络语言生活的和谐健康的发展。要促进网络语言生活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净化网络环境。

在网络上进行交际,网民必然要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代汉语的网上功能变体。至于表达什么内容,是高雅还是低俗,是文明还是粗俗,取决于网络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而不取决于网络语言的本身。正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有的人散布流言蜚语,有的人挑拨离间,有的人使用低级下流的语言骂人,这些词语并非网络语言独有,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不雅的词语,这些词语并非网络语言独有,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词语还很多,它们只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交际中。我们不会因为有人使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进行言语交际时不文明而否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我们也不能因为个别网民使用网络语言有不文明的现象而否定整个网络语言。

互联网的特性就是进一步沟通,进一步沟通必须有共同的理解和规则。语言有自调节功能,这并不等于我们就可以对网络语言生活的情况无所作为,放任有的网民不顾语言规律搞各种“语言创新”甚至恶搞语言。尽管我们知道,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所谓创新最终都要被淘汰,对语言的恶搞很快就会引起其他网民的反感,但毕竟会影响某一段时间的网络语言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引导,提倡在网络上使用规范的语言。目前国家有关语言规范主要是针对传统语言的,对于网络语言运用的规范问题还没有相应的对策,有关政策明显滞后。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应针对当前网络语言特别是词语使用混乱这种情况适时调整语文政策,把网络语言的规范纳入管理轨道,同时加强语文规范宣传,各个网站更要注意配合宣传,广而告之,使语文规范深入人心,从而养成自觉使用规范语言的习惯。

网民在网上交际使用语言,要加强使用规范语言的自律性,为了恶作剧,他们游戏语言、恶搞语言。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能律己,到了环境宽松得网络空间,更是恣意而为。对此,我们坚决反对。建设和谐的网络语言生活环境是每个人特别是语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网络交际空间由无数的有层次、有板块之分的大大小小的交际圈组成。每个具体交际圈中的网民,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来影响这个圈子,大家都努力去创造文明和谐的言语环境,这样,政策导向和个人自律相互作用,就逐渐形成了网络语言规范的氛围,从而产生良好的效应。

提高网民的语言素质,还需要网站有关管理人员和网络高手们发挥作用。首先,各网站应发挥祖国语言卫士的作用。在对网站各社区的管理中,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法规,其中包含语言的法规,坚决扼制“游戏”或“恶搞”语言的现象。加强对容易产生或易于导致语用不规范现象的重点社区如论坛、聊天室等的监控、管理、提高网民爱护母语、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其次,发挥网络“大虾”和网络手写的示范性作用。网络大虾和网络写手很多都是网民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只要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使用规范语言,就可以发挥他们在网络交际中的示范作用。

不过用对现实生活中的书面语体的各种规则来规范网络语言也不完全合适。许嘉璐先生在1999年12月30日的《文汇报》发表的《容纳 分析 引导 规范》一文中指出:近十几、二十年来,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和新说法,这是非常自得重视和研究的现象。如何认识这些新词语和新说法呢?他说:“我赞同有些文章所说的,容纳、分析、引导、规范。所谓容纳,既不必大惊小怪,有人愿意这样说,有人愿意那样说,有人愿意说这个,有人愿意说那个,不必横加指责。所有的新词语新说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不外乎保留下来一些符合语文规律和民族习惯的部分,淘汰掉与此情形相反的部分,还有一部分只停留在特定的人群里变成社区语言的组成部分。所谓分析,就是社会对此不能漠然待之,特别是语言学家,应该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客观的冷静的分析研究。这种研究并不只是为了语言学而进行的,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规范而研究。所谓引导,就是对使用语言中的不正常心理(也就是违背了语言的性质和功能的心理)加以疏导。这是基础教育领域应该承担起来的重要责任。”“规范总是滞后的,是相对的,所规范的范围是社会运用语言的主流部分,因而也是局部的。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要言之,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在规范中发展。当然,符合规范的发展才是健康的。规范是为了发展,为了语言的健康发展。”对网络语言,也应该像徐先生说的那样:容纳、分析、引导、规范。

语言是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网络语言,就是顺应网络时代的交际需要而创造的。随着网络语言环境的逐步改善,随着网民素质的逐步提高,网络语言将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可以预测,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及网络传播的日益成熟,以网络语汇为显性特征的网络语言,总体上将趋于全民通用语言传的常态。如何规范网络语言,使之向积极方向发展,是语言规范在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探讨这个课题对于及汉语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汉语的国际影响、对于引导大众特别是青年人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都

4.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篇四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哪些行业人员必须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是什么?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1994年10月30日联合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将测试工作的重点放在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一级或二级的人员。测试对象是: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

一、中小学教师;

二、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三、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四、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五、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六、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七、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考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规范程度的检测,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水平的测试和评价。它的等级标准共为三级,每级又划分成两个等第,即甲等和乙等。获一级甲等的测试要求是总分在97分(含97分)以上;一级乙等是在92分(含92分)以上。二级甲等在87分(含87分)以上;二级乙等在80分(含80分)以上。三级甲等在70分(含70分)以上;三级乙等在60分(含60分)以上。

现阶段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是:

(一)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

(二)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和从事广播、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配音的专业人员,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水平。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以及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参见“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题)。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此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955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语言文字规范化”手抄报资料

一、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二、普通话等于北京话吗?

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比如可以说“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这就是把普通话跟北京话当成一回事。其实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普通话与方言》这个相声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话同北京话的区别。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的语音、词语来说话,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北京人的土词、土语。怎样分辨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普通广播、电视,多听普通话教学录音、录像带,学说标准的普通话。

三、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语言文字规范化稳步推进

2001年1月1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意义重大。一年来,围绕贯彻实施该法律,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国家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稳步推进。

城市人口集中,地区辐射力强。2001年,国家启动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第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也以重庆、广州和上海等方言区为重点,举办了不少有新意和特色的活动。如南京市组织了以“迎华商大会,净化古城市容”为主题的“啄木鸟行动”,对社会用语用字进行了有效整治。

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各级学校积极把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纳入学校管理常规,采取措施消除使用方言和不规范汉字的落后现象。如浙江宁波慈溪市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队伍上,建立推普示范单位结对辅导制度,严格教师职业资格的普通话要求,效果明显。

在国家机关,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自觉使用普通话。在重庆市一次市政府办公会上,市长要求“每一位发言者都使用普通话”,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一年来,新闻出版部门从自身做起,净化语言文字的环境。甘肃省为提高广电系统的普通话水平,对全省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进行了全员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已有90%以上人员达到规定等级。2001年,国家语委组织信息产业部、民政部、建设部、民航总局、国家旅游局等十几个行业系统研究了主要公共服务行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协调机制。目前,金融、信息等许多公共服务行业已把语言文字规范要求列入本系统有关岗位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

规范语言文字需要齐抓共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然而,推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并非易事。

5.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 篇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B)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C)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C)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4.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B)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A)

A.基本的服务用字/服务用语 B.规定场合用字/特定场合服务用语 C.公文用字/大型活动服务用语

7.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A)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B.司法部门 C.教育部门

8.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B)a便利 B.条件 C.培训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C)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0.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B)A重大贡献 B.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

1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A)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12.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B)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1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4.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5.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B)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6. 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17.()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B)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0.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A地名 B.姓名 C.姓氏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B)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3.国务院()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B)A新闻出版 B.语言文字工作 C.广播电视 24.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5.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B)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26.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A)

A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27.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C)

C手书字 B.美术字 C.错别字

28.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A)

A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书法艺术中

30.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C)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31.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B)A由简趋繁 B.由繁趋简 C.表音化 3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C)A普通话 B.规范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5.国家于1996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C)

6.申报语言文字规范化报告 篇六

自查自评报告

李咀小学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现有七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9人,其中女生120人。现有教师1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未聘人员3名;本科学历1人,专科10人,中师及同等学历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教师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年轻的、能干的教师队伍。学校在常规管理中,各项管理制度齐全,在教师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倡导学生自主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迫切,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是保证社会高效运转和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我校在语言文字工作方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现将我校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中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认识,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学校历来对语言文字工作都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在于“规范”二字。在工作中我校始终把握“规范”这一关键词,统一大家的认识,首先在思想和行动两个层面上形成全力推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成立了以校长为组

长,以教研组长为副组长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少先队总体要求和督促,教研组全面负责实施的良好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条线管理、多点配合和实施的工作局面。

二、尊情建章,逐步推动,扎扎实实开展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项工作。我们始终认为,对于学校的工作来说,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程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始终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常规的工作管理,力求形成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自动化、规范化、常规化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求广大师生,普通话是校园的工作语言,规范字是校园的第一亮点。学校针对不同岗位,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年龄超过45周岁的老师,要求在课堂上学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尤其是板书和学生作业本上的批语,绝对不能出现繁体字或简化字;对年轻教师从严要求,每一名年轻教师在工作时间全部以普通话工作,逐步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不断向前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利用周日例会、周三的政治理论学习会,要求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把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规定语言,平时的学习讨论、课堂教学、学生集会等正式场合和有学生在场的所有活动,都要求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三是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重点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各项要求。使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现在,我校12名教师普通话全部通过测试,达到了二级乙等标准。

三、强化措施,把语言文字工作要求与各项活动的要求融合起来。

近几年来,我校本着“激发兴趣、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强化措施,以各项评比活动为载体,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各项要求。一是我们利用教师期末考核、优秀班级评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校园体育艺术展演等活动为载体,把握活动特点,明确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把它融合于活动之中,整体关联、相互渗透、知行统一、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二是在常规教学活动之外,每学期坚持开展学生的普通话朗诵比赛、歌咏比赛、讲故事比赛、写字比赛、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检验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成效,激励学生用语用字规范。三是鼓励教师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在低年级,搞好每天的读一段话和说一件事活动;在高年级,坚持开办“我的作文选”活动,将学生自己的“优秀作文”在班级内“出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学校近几年来,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读报活动和写字活动,大力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良好文化氛围,取得显著成绩。

四、实行学生参与管理的自主化管理制度,开拓学生自我管理新思路,努力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学生自主化管理,是以少先队大队为主阵地,以少先队员为主体,通过民主推荐,成立少先队大队委后,组织学生开展包括语言文字工作在内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学生之间交流、师生之间交流必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我校一大特色活动,得到大家的好评。

7.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的吸纳与规范 篇七

网络语言是人们使用互联网交流时频繁使用的一种语言, 它对原本的汉语或英语中广为人知的词汇进行改造, 将汉字、数字、英文、标点等混合使用, 也会用一些怪字, 在网络中深受网民喜爱。要想引导网络语言更加规范, 我们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其优缺点, 有所扬、有所弃。

(一) 网络语言的优点

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主要服务于社会, 随着社会的变化, 语言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中国的语言从文言文到半白话文, 如今国家全面推广普通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所接触的事务越来越多, 观念推陈出新, 人们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程度也逐渐提高。

网络语言具有简明性。网络语言与书面语相比, 往往用字简单, 只要能简单传达语义即可。因此, 网络语言中大量使用缩略语, 有汉语拼音的缩写如GG表示哥哥, 有英文的缩写如BF表示boy friend, 即男朋友, 还有数字的表意如9494表示就是就是。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是“一字词”, 如人们看到“囧”, 就知道是尴尬、无话可说等意思。

网络语言具有形象性。除了对语言的精确选择外, 交流的对象、交流的环境、交流所要表达的意思等在交流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能够影响人们交流的通畅性。而在网上交流, 只看得见字看不到人, 传统语言受这种交流环境的影响, 其表达的意思必定大打折扣。网络语言用形象的表情和动作符号来传达信息, 不仅有新意, 还能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网络语言具有趣味性。相对于传统文字的一板一眼, 要求语序正确, 句子通畅, 网络语言追求的是有趣好玩、轻松幽默、俏皮可爱。例如, “蓝瘦香菇”, 当想要表达不开心、难过甚至想哭的心情, 但又不想太直接、太严肃, 或许“蓝瘦香菇”就是很好的选择。

网络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征。网络语言不要求你用词多么高雅, 它更简单、直接、明了。更贴近生活的言语, 能减少人们网上交流的距离感, 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二) 网络语言的缺点

网络语言在给我们带来方便、乐趣的时候, 其本身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网络语言具有粗俗性。网络上很多人都是互不相识的, 这就给素质低下的人开了方便之门, 他们在网上使用污言秽语, 认为反正没人认识我, 也不会给自己造成实际损失。有时候为了避免网络对一些不文明语言的屏蔽, 使用缩略词被很多人接受, 如“TMD”取“他妈的”三个字拼音的首位。如今, 不论是微博底下的评论, 还是贴吧里面跟帖, 总能看到很多不文明的字词, 尤其是争论双方一言不合就会使用粗俗字眼。使用粗俗网络语言的人越来越多, 而且朝低龄化发展, 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网络是个自由的平台, 用语随意, 网友对错字、怪字等也具有很大的容忍度。网络的随意性表现在语言文字符号混用, 各种语言混用, 一词多义、错别字泛滥等方面, 如用“木有”为“没有”。其次网络语言中的词表达形式多样, 词的构造不稳定, 尤其是使用外来语时经常大小写不分。

网络用语省略音节。外来语或者地方方言转化成普通化时由于读音相近, 就会对一些音素进行省略, 如现在说“酱紫”大家都能明白是“这样子”的意思, 而“酱紫”是受台湾口音的影响。

二、网络语言传播的影响

网络语言有利有弊, 其广泛传播给现实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 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相交融。语言体系会逐步发展壮大, 现在已经发现的商周时期的甲骨大概有15万片, 超过4500个单字, 而现在的汉子约有27533个, 扩大了好几倍。字词的意义发展变化, 如古汉语中的“妻子”表示现在的老婆和孩子, 现在的“妻子”仅仅表示老婆。语言体系总是会有选择地吸收时代特色, 并将其保存下去, 也就会自然而然的淘汰一些。很多网络用语红极一时, 就像我们小时候说的“爱漏油”音译了“I love you”, 但现在几乎已经不被使用, 属于被淘汰的一类。“囧”一字自从被用来表达尴尬、无话可说以来就一直被使用, 甚至被官方使用, 虽然使用的频率有所降低, 但也算是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融合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网络语言对现代现代汉语的冲击。网络语言有时候过于混乱, 难登大雅之堂。比如不重视语句语法, 在一些缩略性的短语上表现明显, 如“十动然拒”, 表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还有一些中文外语混杂使用, 牵强附会。网络对现代汉语的冲突还体现在其格式化上面。一些人为了追求特殊和新鲜常常会使用一些偏离标准汉语的网络语言, 这种偏离会影响标准汉语的规范性, 只追求好玩, 无特点的创造, 只会给人们在使用汉语时带来不便。

网络用语被广泛的使用, 一方面体现了现代汉语的不足, 但在网络语言发展还不完备、不能克服自身缺点重建一个更好的汉语体系时, 我们在运用网络语言时还需慎重、严谨。

(二) 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用语在人际交往中对礼仪的要求较低。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的交往比较注重文明有礼, 尽量表现得体, 因为大家都想和一个举止有礼的人做朋友, 而不是一个满嘴脏话的人。而在网络中, 参与人数巨大, 素质参差不齐, 关键是人们并不会相互提醒, 造成网络环境混乱。而且, 素质低下的成本过低, 不能引起自身注意, 起不到约束规范作用, 所以有关机构、平台应该出台规定, 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语言具有排他性。网络语言就是在一个圈子里人们都可以使用, 都能懂这句话的意思, 只是有时候这个圈子大到全国, 但有时候也会很小。当一个动漫爱好者和非动漫爱好者在网上谈及动漫, 有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对动漫的热爱, 会说一些“专业术语”, 如BGM、OP、ED、素人、崩坏、僵尸王等, 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网络语言的排外性还表现在年龄上。如今网络上新词的爆红常常来源于年轻人, 这些对于老人和小孩子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自然也就把他们排除在外。

(三) 对道德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 人们总要遵守一些道德要求, 先人所讲的仁、义、礼、智、信、达、雅、忠、廉、孝、直等优良品质在现代生活中仍为人们所遵守, 人们所追求的依旧是真、善、美。道德是调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准则, 对人们的一举一动有着调节和规范的作用。在网络上, 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是现实生活不可匹敌的, 但网络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 网络行为映照着现实社会。有时候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在网络上玩游戏, 游戏里杀人、爆粗口是常有的事, 这对大部分分得清现实和虚拟环境的成年人来说影响较小, 但对于一些思想不成熟的孩子, 他们人格尚不健全, 不了解生命的珍贵, 就会使用暴力去危害他人的生命,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网络上, 低俗的网络谩骂也是网络道德扭曲的表现。人们会在网络上使用WBD (王八蛋) 、TNND (他奶奶的) 等脏话, 还有一些人为了谋取自身利益制作和传播一些不良信息, 建立一些传播恶俗内容的论坛。网络的虚拟性, 人的非实名制和身份可隐匿性, 使得一些人不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近来十分火热的《罗一笑, 你给我站住》, 这一感人的故事成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大家纷纷转发, 但目前看来, 这更是一场带血的营销。现在主持这次营销的P2P公司遭到了广大网友的抵制, 但是什么让他们有勇气发出这样一篇文章,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一) 提高使用者素质

网络使用门槛降低, 网民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网络环境一片混乱, 谩骂、脏话随处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是人, 要想更好的使用网络语言首先应该提高使用者的素质, 这与我们每个网络使用者息息相关。曾经看过一个广告, 以一个女儿的角度来阐述, 从自己出生备受父亲宠爱, 父亲对她也很保护, 对她所交的男朋友也严格把关, 可是, 后来她被父亲的朋友的儿子侵犯了, 为了照顾父亲的感受不敢和他说, 所有的起因只是因为父亲在说粗言污语时被当时还是孩子的朋友的儿子听到了, 并记住了, 还将言语转化成了行动。这则广告借机告诉我们要为自己说的话语负责。在现实生活中都已如此, 在受众广泛的网络空间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对在校学生, 教师不仅要教授课业, 还要教他们怎么正确使用网络。

(二) 认同网络语言的可能规范

可能规范, 指的是语言在现实表达和交流过程中不同于现在公认的规范, 也还没有形成新的规范, 但有一定活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形式。网络语言被广泛使用, 是沟通交流的工具, 它大量使用了表情符号等有趣的因素, 使人们更好的互动交流。如今流行语层出不穷, 但其形成过程中借助了以前谐音、形声等手法, 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部分继承, 谁也说不定语言会怎么发展, 因为当初从文言文转为白话文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在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中, 应该根据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来进行规定。例如, 在聊天室或现下流行的直播间内, 一些外来词、中英文缩写、数字和表情符号、谐音字句被大量使用, 但必须加以规范, 倡导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尽可能符合汉语语法和词语的用法等。对于网络文学来说, 至少要保证大部分人能够看得懂, 能被绝大部分人接受, 新词的使用频率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杜绝出现粗俗不堪的题材和字眼。

(三) 借助法律的力量

网络用语的规范对社会全体成员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 日本、越南、韩国等国家制订法律法规等来规范网络用语。虽然说网络是个开放的、自由的大环境, 但必须遵守底线, 当人们缺乏自我约束力时, 用法律来守住这个底线也是不错的方法。就像对于不实的网络谣言, 从2013年开始我国就逐渐利用法律力量进行约束, 明确规定网络诽谤信息浏览次数超过5000次或者转发超过500次, 就有可能构成诽谤罪。针对网络上各式各样的广告, 2016年国家对网上的广告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能更好地传播真实消息, 净化网络环境。这些都是借助法律力量来规范网络的实例, 为了网络用语能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运用法律来为设定边框也未尝不可。

对于网络语言这个新事物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不追捧、不贬低, 取其长、避其短, 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让网络交流更洁净、更畅通。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各式各样的网络语言大量出现, 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然而事物总是矛盾的, 网络语言也是, 在人们大量而广泛地使用网络语言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它的利与弊,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思考如何逐步将网络语言引向规范化。

关键词:网络语言,优缺点,传播影响,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任静, 其其格, 张洪霞, 刘东.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的吸纳与规范[J].中国广播, 2016 (5) :48-51.

[2]周梅.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语言规范问题[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116-120.

8.略谈网络语言的负现象及其规范 篇八

【关键词】网络语言 负现象 规范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语言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语言变体现象,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具体特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幽默诙谐、创造力强等特点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为网络交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趣味性,我们将之称为网络语言的正现象。同时,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开放性、虚拟性、自由任意性等特点,使得广大网民在网上的行为很难受到约束,因而网络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负现象。所谓网络语言的负现象是指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网民对语言规范的破坏或者心理上的不良倾向,使网络中产生了大量的语言垃圾,给人们的语言学习运用和信息交流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很多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对网络上的污言秽语、失范行为进行过严厉批评。广大网民在虚拟身份的伪装下,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肆无忌惮、肮脏不堪,已经突破了基本的道德底线,甚至触犯了法律。

二、网络语言的负现象

1.内容层面的负现象。首先是语言粗俗下流,不论是网名还是网络即时交际或者留言过程中语言暴力、色情信息泛滥成灾。部分网民通过网名骂人、展示色情、暴力血腥内容,比如,取网名为“别来无恙你还是狗样” 、“拿钱擦PP” 、“穿精戴淫” 、“杀人狂魔”等等;还有一部分网民利用贴吧、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传播一些色情段子、下流帖子对别人进行骚扰或者攻击,语言粗俗浅薄,不堪入目。其次是部分网民在虚拟身份的掩护下传播一些缺乏理性、危言耸听的信息。由于网络追责机制还不够完善,有一部分心理扭曲、不怀好意的网民借着匿名的保护,在网络上肆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或散布虚假信息,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曲意别解、低级趣味的现象严重。比如,“可爱”新解为“可怜没人爱”、等等,这样的别解不是创新,而是一种对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的破坏、对语言文字的严重污染,增加了人们理解与交流的困难。

2.形式层面的负现象。网络语言形式层面的负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新词冲击并颠覆了传统语言在构词、语法等方面既定的使用规范,并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对语言教学和交流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首先,错字满篇,同音代替,这两种情况大多数是由键盘输入时力图快捷省时省力而导致的。比如,“衰哥”代替“帅哥”、“粑粑麻麻”代替“爸爸妈妈”、“油菜花”代替“有才华”等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交际中被频繁使用,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数字谐音、符号替换。比如数字谐音,“51396”表示“我要睡觉了”、“7408695 ”表示“其实你不了解我”、“9908875”表示“求求你别抛弃我”等等;再看几个网络符号,“\(0^◇^0)/”(麻雀)、“( ⊙ o 0 857 )”(恍然大悟)、“^/////v/////?”(满面春风)等等。如果在网上交际之前没有做足功课,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些数字、符号具体代表什么意思,很显然,这是一种舍近求远的障碍性表达,不值得提倡。

(1)来源泛华,语言杂交。由于网民的文化层次、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了网络语言中汉语白话文、文言文、方言、外语、拼音、字母、数字、符号等混杂使用的现象,例如,“尔等果如其母戏寡人欤?”和“You kidding me TM”翻译成白话文都是“你他妈在逗我”、“3Q”(谢谢)、“母鸡”(不知)等等。在网络交际中若总是遇到这样的语言,只能让人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2)过分简化,莫名其妙。简化是最无厘头的网络构词方式之一,它往往“简”而不“化”,破坏了词语原来意思的完整性,比如,“腿玩年”、“城會玩”、“然并卵”、“醉不行”等等,初次见面,这些词语会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足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加以规范,正确对待。

3.网络语言的规范。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首先,在不同语境中规范,例如在即时网络交际中,语言要尽量口语化、便捷化、也可幽默诙谐、形式多样,对于网络语言中出现的错别字、方言、符号、缩写等,在不影响交流的情况下可以宽容待之;但在新闻、教学、会议等严肃语境中,应该严格遵守已经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其次,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水准,让大家怀着健康的心态上网,远离低俗,拥抱文明。网络给我们的言论自由和广泛交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大家都应该积极遵守网络基本道德规范,文明上网,自尊自律,创造一个和谐、文明、洁净的网络环境。第三,国家应该从宏观层面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所有网络参与者,包括媒体、单位、个人等的网络行为,让广大网民意识到网络和现实中一样,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借着匿名的保护,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或者不健康的内容、肆意发泄过激情绪,危害他人和社会。总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规范问题,只要网络语言存在并发展,有关其规范的争议就会一直存在,而且规范的内容和标准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詹伯慧.当前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规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7).

9.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自查报告 篇九

为了落实教育局语言规范化的具体要求,我校进行了全面细致、认真求实的自查评估,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48位教师,160名学生。这里僻静清幽,育人环境优美,这里有一群敬业爱生的园丁正培育着祖国的花苗。

二、加强组织管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我校历来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校领导多次强调,用规范字、说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贯彻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一)领导重视且机构健全

学校始终将普及普通话和规范语言文字的要求,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并认真组织各项活动,使之落实到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直接领导创建工作,下设“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办公室”,由分管校长负责组织协调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成员由学校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组成,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整个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开展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总结,有制度,有检查,有整改措施,责任落实。

(二)创建与常规紧密结合。

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学要求。从教师的讲课、板书、作业批改,到学生的作业、课堂发言、平常的交流,都要求讲普通话、用规范字。这些要求都列入教师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的考核之中。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职工的聘任考核相结合,始终把它列为教师考核、聘任、晋升和业务评优的条件之一。

(三)常规与特色有效整合。

为了加强语言文字的宣传、推广、使用工作,在进楼门处及各楼梯口均设置了永久性提示标牌,淡雅的色彩,温馨的提示,让老师同学沐浴在浓浓的文明规范氛围中。我们很好的利用了板报、墙报、橱窗、专栏、校园广播、网络等媒介(1)一年一度的“推普周”活动,“推普周”是学校开展语言文字宣传和实践活动的最好契机,我校每年都有计划、有主题的开展,做到了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如2012年我们的具体活动有张贴普通话形象大使王小丫的宣传画,渲染推普气氛,扩大影响;由推普小组组织校内巡查,纠正校园内的标志牌、警示用语及板报、通知等用语用字不规范情况;在师生中深入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开展了“啄木鸟纠错字活动”,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的校园内外用字检查活动。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前往街道、商店、市场、企事业单位对宣传标语、单位名称、店铺招牌、商品标牌等不规范用字进行检查纠错,及时向有关单位、个人发出联系单反馈信息。(2)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的顺利开展,都有效形成了我校广大师生说普通话,讲文明语,写规范字的氛围。我们还利用升旗仪式、集会等机会向广大师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增强师生规范用语、规范用字的意识;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以及给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将推普法规和意识带到千家万户,真正发挥学校在推普工作中的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我校先后成立了学校和班级两级“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监督小组,负责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监督,以保证各项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初步形成了人人思想重视,实际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教育功能的可喜局面。

三、狠抓用语规范,培训与达成并举。

(一)用语规范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学校不断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水平是创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普及普通话的关键。学校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精神,把学校教师普通话教学能力的培训纳入教师业务培训计划,积极鼓励督促教师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统一举办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班。学校坚持统一购买征订普通话培训书籍,每年坚持模拟测试;每年坚持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六个一”基本功大赛活动中,做好教师的普通话和“三笔字”的技能培训和检测活动,同时还进行相应的表彰和鼓励。总之我校为教师语言文字素质的提高,做好了时间安排和经费保证。

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我校又相继出台了《语言文字工作基本要求》、《师生语言文字培训提高规划》、《校园推广普通话的意见》、《语言文字工作奖惩办法》我们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1.普通话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均要使用普通话,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考核指标。

2.普通话成为我校的工作语言,学校集体活动、会议、公务、接待等均使用普通话。

3.普通话成为我校的生活语言,在校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来均使用普通话。

4.学校所有教师必须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在职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从事语文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其他非教学人员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5.学校校报、橱窗、墙报、校训、班训、标语牌匾、以及校园主页、校内通知、布告栏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6.学校公文、教师教案、课件、板书、试卷、批语、评语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学生作业必须用规范汉字。学校和相关科室都要在计划和总结中把好语言文字关。

7.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与教职工的业务考核相结合,建立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检查评比制度,将普通话合格作为教师录用、评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8.把学生校内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程度作为学生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同时也作为班级评“文明示范班”的重要条件。

9.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档案管理,做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这些措施,既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又充分保证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落实。现在说普通话已成为我校师生的自觉行为。现今我校所有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均达到了规定要求。全校49名任课教师中,一级乙等2人,二级甲等20人,二级乙等26人,三级甲等1人,普通话达标率为98.4%。

(二)学生用语规范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

学校在每周开辟了朗读课、写字课。学校规定每天早自习、午自习半小时为朗读活动,写字课不得改上其他科目。结合中华经典朗诵比赛、读书节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学习普通话活动。这些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积极学说普通话,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我校常年坚持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讲故事、编小报、小品表演、找错别字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员工使用普通话的意识,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如每年国庆节期间,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比赛,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手抄报比赛;每年都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小故事比赛并做相关的专题要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抓用字规范,督促与评价结合。

“字是人的第二外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使用规范字,是国家法律的规定,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言传身教,在板书、制作课件、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一律活动中要使用规范汉字。美观规范的字体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能自觉养成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书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促进学生书写规范字中起到表率作用。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语文组分年段制定了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目标。教学中,重视汉语拼音的教学与测验,重视书写,利用作业和测试提高学生写字水平,开展一系列活动来调动学生等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诵读、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重视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学校要求每名学生坚持用专用的练习本,模仿钢笔字帖进行硬笔书法练习,每周练习不少于300字,由语文教师依据书写态度和质量评分。教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有统一的规范格式,由科任教师评定等级,语文试卷都设有字迹分,纳入总分。这些注重细节的要求,在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学期,各班级定期组织一次钢笔字书写比赛,从笔画、字体、整体等方面对学生的钢笔字水平进行评价,并选出优秀书法作品进行适当奖励与展览,促进学生积极认真书写规范的钢笔字。

学校定期进行语言文字知识问答,在学生中进行了语言文字知识问卷调查、普通话推广活动、钢笔字比赛、作文竞赛、办手抄报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规范使用汉字的氛围,把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开展推向了高潮。

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是母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校用字规范化,也是学校本身的门面,关系到学校形象和教育形象,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学校用字的管理,特别要求做到:

1.凡是悬挂、张贴或以其它形式展示的标语、指示语、警示语、启示、通知等一律使用正楷体或行书体,做到字体规范,无错别字、异体字、繁体字和不规范简化字。

2.教师的教案、考试的试卷、学校办的报刊、教师讲课的板书、作业批语、学生的作业、练习等必须做到字体规范,书写正确。

3.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为规范校内用字,学校采取了处室、部门负责制

办公室:负责公文、公章,标语宣传橱窗用字。

政教处:负责和校园督查工作。

教务处:负责自制教学课件、黑板报、教师备课本、课堂板书、作业批改用字以及学生作业规范用字的检查。

教研组:负责各教研组、教师计划总结等文字材料及校园网络的用字。

总务处:负责各类门牌、标志牌、指示牌的用字。

大队部:负责各班板报用字、校园广播站及各类集会活动的用字。

各部门定期检查所属用字的情况,增强了师生规范用字的意识,提高了学校规范用字的水平。

五、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

目前,我校已做到将普通话作为教学、会议、各类活动、对外接待和联系工作、校园广播、师生交流、交际的语言。学校形成文明健康优良的用语环境,基本实现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校园用语”“生活语言”的目标。

校园各种公共场合固定用字、宣传栏、公示栏等临时用字、学校内部印刷物用字、教师板书、批改作业、评语等手书用字、学校各类印签、奖证等用字、学校教学课件等用字规范。师生的规范化用字已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由于老师的表率作用,再加上学校的大力倡导,学生的普通话意识也大有增强,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大声说普通话,就连在办公室、操场,或者校外见到老师、同学时都能主动用普通话进行打招呼和交流。更多的学生将这种良好的意识带到社会、家庭,在社会和家庭中坚持说普通话,在社会上、家庭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六、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整改措施

在这次自查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促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现针对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存在的问题,特制定如下改进措施:

1.学校的宣传阵地要加大力度,广播媒体的宣传,要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和要求讲解到位。

2.校园宣传材料及所有的办公文件要进一步认真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尤其是综合学科不要忽略课堂规范语言的使用,一定要把让学生养成张口就说普通话、提笔就写规范字的好习惯。

4.各类教辅、讲义用字规范化尚有个别问题,特别体现在异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的问题上,限立即改正,以正语义。

5.教师的板书尚有问题,不符合要求,有的潦草、有的不规范,应立即改正。

6.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互为学习,相互促进,共同为语言文字的改进工作作出贡献。

7.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是作业、墙报、手抄报等出现的不规范字仍然存在,限期整改,强化训练,以逐渐消除校园用字的不纯洁性。

8.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大部分停留于方言,应积极倡导推普,力求校内外语言规范。

10.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 篇十

一、用语规范(普通话应成为校园用语)

1.教学用语: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使用普通话。2.会议用语:学校领导、师生在学校各类会议(或参加外单位会议)主持、发言时应使用普通话。

3.宣传用语:校园广播电视播音应使用普通话,学校领导、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应使用普通话。

4.活动用语:学校各类集会活动、教研活动主持、讲话、发言等应使用普通话。

5.工作用语:师生谈话、教师工作交流、因工对外接待、接(打)电话等应使用普通话。

6.生活用语:提倡师生在校园日常生活及社会、家庭学习、使用和推广普通话。

二、用字规范

(一)汉字使用

在以下场合不得出现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和错别字 1.校园公共场所用字,如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橱窗、板报等,其中如果是校园文化设施中手书的繁体字、异体字且无法更正的,可以保留,但必须在醒目位置配放规范字副牌;

2.教学用字,如教师板书、教案、学生作业、试卷、评语等用字;

3.宣传用字,如会标、标语、电子屏幕、校报、制度汇编及各类印刷物等;

4.其他用字,如学校各类印章、会议席位卡等用字。

(二)汉语拼音和外文使用规范

1.汉语拼音使用必须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及1984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标准); 2.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中外文不得单独使用,要求与汉字并用,并将汉字置于主要位置。

(三)用字载体维护规范

11.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 篇十一

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而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既可以弘扬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又可以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规定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开始走上法治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作用至关重要。

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很好地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抓住关键,有效的解决。

首先,当前的教育机制不够完善。汉语是我们汉民族的母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且十分优美的语言,但是在当前分数挂帅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多或只注重学生分数的单纯提高,而忽略了诸如普通话及汉字规范化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各科知识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普通话的练习和规范汉字的书写及运用。

其次,社会用字比较混乱。人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时刻与他人、集体及社会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当今社会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乱造简化字,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经淘汰的简化字、异体字等;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等。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充斥于耳,对汉语的篡改、恶搞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如“灌水”、“菜鸟”、“蛋白质”等等网络语言漫天飞舞,弄得人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第三,教师的汉语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在现实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多的教师汉语水平不高,部分教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了解不够或知之甚少。有些教师的教学常用语言不规范,或是喜欢在教学中使用方言普通话,板书潦草,书写笔画笔顺有误。所有这些,都给教师的教学尤其是学生带来不良影响,贻害不浅。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加以重视。虽然当前的教育机制一时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思想观念,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教师意识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用实际行动为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要抓住工作重点,力求实效生成。学校要在紧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写字教学。写字可以陶冶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学识修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正确、认真书写,作学生表率。要经常性地举办教师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比赛。

第三,要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流行甚广且对学生的影响甚大。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是一种一定社会时期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一定时期还会有进一步扩大化的倾向。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看待,网络语言可以说是“另类思维”之下衍生的一种“另类语言”,符合年轻人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因此我们对待网络语言不能进行简单的否定和禁止,而是应该加以积极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分清交际場合和交际对象,要适合具体的语境,而不应随意乱用。

第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争取效果最佳化。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教,更需要固化我们的教学成果,它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只有这些因素达到科学而合理的配合,才能达到家学校过的最大化。

12.网络语言规范化 篇十二

中共中央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第九条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议。2011年保定市人代会上, 保定市市长李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建设文化名城, 彰显文化魅力, 扩大保定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提高保定的社会文明程度, 提升保定的文化软实力。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大市, 提升软实力有其特有的现实机遇和资源优势。提升保定软实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保定的必然选择, 也是更好地融入大北京都市圈的有力抓手。

在信息步伐日益加大的今天, 保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网络语言, 虽然是在特定范围人们交际的产物, 但随着网络语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作为社会语言的一部分,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语言文明和纯净程度, 直接关系到保定的社会文明程度, 所以亟待规范。因此,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互联网以及网络语言的运用与管理, 使之成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

一、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及不规范现象

1、网络语言表现形式:网络技术用语、网络文化词语、聊天室语言

网络词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网络词语可以分为网络技术用语, 网络文化词语和聊天用语三个部分, 狭义的网络词语仅指第三类。

网络技术用语是表示网络技术的专门术语,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技术用语。例如:电子报纸、电子地图、上网卡、网购、网关、网警、网络安全、网上办公、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网上电视、网上银行等等。

网络文化用语是指网络社会产生以后一些新现象的称谓, 随着网络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以及网络文学的影响出现的新的网络词语或流行用语。例如:败家、草根、播客、博客、忽悠党、换客、拍客、红客、维客、闪客、奇客、晒客、宅男、宅女、给力、神马都是浮云、伤不起、羡慕嫉妒恨等。

网络聊天用语则是专门指网络聊天室或者论坛里使用的特殊词语。例如:筒子、灌水、纯净水、水手、潜水、刷屏、倒、寒、抓狂、飘过、路过、闪、火星帖、恐龙、犬科、狼族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字母缩略语, 例如:GG/MM/DD/JJ (哥哥、妹妹、弟弟、姐姐) 等。

2、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

网络语言具有构词形式多样化、形象生动、非语言符号化的特征, 这是其长处;但网络以开放性、虚拟性、多元化、大众化和个性化为特点, 在网络世界中, 网民受好奇心与畸形的破坏成就感的驱使, 使用网络语言越来越不文明, 越来越不规范。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网络语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汉民族共同语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但在网络语言中, 存在大量的英文缩写词、英汉合构词或其他民族语言对汉语影响的现象, 这些语言现象对民族语言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例如:“控”, 出自日语“コン (co n) ”, 取complex (情结) 的前头音, 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 喜欢的东西要冠在“控”字之前, 例如:萝莉控、女仆控、妹控、弟控、游戏控、短发控、旅游控、包包控等。在名词后加上即成为“很喜欢某物”的意思。基本的解释和“癖”相似, 也可以放在名词前面做动词。“给力”, 最先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控”字与“给力”的流行, 与文化的渗透以及日本文化的冲击密切相关, 也反映了网络的传播能力与人们追求新颖时尚的心理。

(2) 网络语言对规范的现代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不利于汉语的发展

规范的现代汉语讲究语音、词汇、语法的正确运用, 网络语言的个性与创新在很多时候都显示出了对汉语规范的背离。例如:……的:动词后置的一种用法, 来自日文语法。例句:要去吃饭的说。……ing:动词进行时的一种用法, 来自英文语法。例句:我被感动ing。其它的例如以“杯具” (悲剧) 为核心, 产生了其他的谐音词, “洗具”等于“喜剧”, “餐具”等于“惨剧”, “茶具”等于“差距”, “桑心”等于“伤心”, “内牛满面”等于“泪流满面”等, 这些词语的出现与传播, 对规范的现代汉语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3) 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

青少年喜欢新奇、刺激, 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但是, 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很容易接受网络上流行的东西, 容易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现在的孩子开口“9494”, 闭口“886”的, 甚至在其作文、日记、周记中也使用类似的语言。这些语言夹杂着大量的错字、别字、怪字、甚至是语法和结构上的错误, 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例如, 我来乐——我来了;菌男——俊男;霉女——美女等等。这对于正处于学习汉语规范、打语言基础阶段的孩子而言, 会混淆他们对汉语规范的正确认识, 从而对语文教学带来不良影响。

(4) 网络语言中的不文明现象大量存在

在网吧中只要花费一到两元钱就可以上网聊天, 上网人群的素质也就参差不齐, 加上网民身份的隐匿性, 人们更容易在网络中进行对现实不满的宣泄。例如在聊天室、论坛中, 经常出现MD:妈的。TMD:他妈的。TNND:他奶奶的。JR:贱人。SJB:神经病。等等粗语。这些不文明的语言, 无疑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 应该充分地注意, 并规避这样的不良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毒害。

二、关于规范网络语言的若干措施

1、法制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网络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网络语言, 规范人们的语言使用。这需要国家各层次的法律及监管部门、负责单位的规章制度, 关于网络语言的使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并责成有关部门积极推行, 及时地对网络语言加以研究, 尽早找到合适的规范方案, 以实现有法可依的法制化管理。规范的网络语言有利于维护网络语言的健康, 倡导网络文明, 并将提高网络传播的质量, 使之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2、网络技术手段

网络世界如同现实社会, 政府应该建立防范和监控机制。首先, 切实加强技术手段, 严格控制网络语言不文明信息的源头。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 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 对反动的、封建的、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语言, 严密监控入口, 在网络上安装过滤软件, 防止不良信息对公共平台及青少年产生误导。其次, 建立网络语言公共监督体系。倡导全网民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 每个人为创建良好的网络语言环境增添力量, 实行全网民监督政策, 对指正、揭露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的网民给予奖励, 使所有网民都具备使用规范网络语言的意识。

3、网络媒体手段

大型网络公司、组织、网站, 因为拥有较高的信誉、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民, 对整个网络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们的加入将会促进网络语言规范发生质的飞跃。首先, 鼓励一些大网站, 如百度、新浪、网易、搜狐等强势媒体首先使用规范化的网络语言, 为其他网站做出榜样。其次, 倡导大型网站平台与网民签订网络语言使用公约, 要求网民使用规范的网络语言, 并不时发出信息公告, 提醒网民使用规范网络语言, 并监督他人网络语言的使用。最后, 发挥网络、BBS管理员, 以及各个版主的监控作用, 对网络语言使用不规范者实施警告及相应惩罚。

4、道德约束手段

现在网络语言最大的问题是有些网民在聊天室、BBS等场合语言运用不够文明。还有聊天室网民的名字五花八门;有的交谈时互相攻击;内容有的消极颓废。对此, 要加强网德教育,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现在很多论坛或聊天室的版主都可以对不当言论进行引导, 采取措施, 比如劝告、删除帖子、直至“踢出”聊天室禁止发言。这对网民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更重要的是网民的醒悟与自律, 加强自我道德约束, 明白是非观念, 在网络中才会有真正的自由。

5、教育措施

在语文教育方面, 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 要注重网络语言与规范的现代汉语的比较, 引导受教育者吸取那些充满活力且已约定俗成的相对规范的网络语言。在中学或大学课程中还应设置有关网络道德、网络语言规范运用方面的基础课程, 引导学生加强网络自律能力以及运用相对规范网络语言的自觉性, 使青少年成为运用规范网语的生力军。同时, 应多方动员, 调动社会、学校、家长多方的积极性, 共同关注, 帮助青少年确定网络语言的语用环境, 推进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工作。

三、结束语

对网络语言的规范, 将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世界里促进汉语文化的交流与对外传播。网络语言是语言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塑造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品位, 展现城市风貌, 增强城市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对网络语言的研究, 要坚持与保定市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 促进保定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建民, 熊一民, 主编.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云辉.网络语言语法与语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0.

上一篇:一篇高中生必读的励志文章分解下一篇:麻精药品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