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4-06-12

建立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5篇)

1.建立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篇一

建立旅游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涵盖了一个人高品位的自然需求,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其关联度之大、带动力之强。拉长做强旅游产业链,无论是对交通客运、住宿餐饮、文化娱乐,还是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百姓增收、点燃新的经济增长点,都会产生极强的拉动力。加快发展旅游业是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是扩大内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同时,旅游业在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整合联动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需要确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文化”、“大环境”理念,更需科学的规划设计,更具魅力的形象品牌,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加齐全的基础设施,更趋完善的产业体系,更富活力的体制机制。做好这一道道“课题”,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配套服务,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更广的致富门路和就业机会,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这就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备的旅游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2.建立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篇二

一、建立支持林业发展公共财政体系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头等工作目标。建立支持林业发展公共财政体系对林业部门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它是社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现代林业, 首要任务是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使林业开发中经济利用和生态发展的矛盾更加显现, 维护生态环境良好任务艰巨, 意义重大。建立以公共财政体系为主的林业投入机制, 将从制度上保证国家对生态建设和维护的投入, 有利于提高国家生态建设质量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2.它是增加就业、帮助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兴林富民是林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也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根本宗旨。林业是一个基础性产业, 从种植、管理到销售, 从木竹生产到林副产品加工到森林旅游, 不仅产业链长, 而且产业覆盖面广。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增加对林农的生产补助, 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盘活了林业资源与资产, 拓展了林业经营范围, 不仅能够直接增加林农收入, 提高林业经营效益, 还能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林业, 增加农村就业率。

3.它是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 我国林业建设被部门化, 建设目标上或“重产业、轻生态”, 或“重生态、轻产业”, 林业的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得不到体现。建立现代林业, 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满足社会对森林等生态产品的需求, 而且要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提高林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 给予林业从生产经营到基础设施建设、从税费减免到各种补助补贴和补偿, 把林业从基本生产到部门行政管理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 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林养林的局面, 保障现代林业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对林业“多予少取”

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主要是要构建支持林业发展的涉林财政、税收制度, 对林业财税政策实行“多予少取”, 强化林业行政管理、林业重点工程管理, 加大扶持力度, 把国家有关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延伸到林农、延伸到国有林场、延伸到服务林业的其他部门。

1.要减轻林业税费, 对林业产业的税收政策应是“多予少取”。

林业是国家的一项基础产业, 更是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林业税收目标的定位, 要从扶持林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 应公平适度, 应有利于生态保护, 有利于促进森林经营和林业的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国涉林负担税收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 政策性收费有育林基金等规费, 税赋相对较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已大幅度降低林业规费。因此, 下一步应在税目设置、税率优惠、税收基础等方面进行适当改革, 为林业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如在林木生产经营上, 对于从事林业经营的公司和私人, 其用于清理采伐迹地、营林、育林的收入可免征所得税, 收入中用于购置林业生产所必须的易耗资产的, 用于改善林业生产条件的, 用于林区道路建设等方面的部分也免征所得税。对林产品初加工所得、对国有贫困林场、苗圃的全部所得其所得税实行免征。再如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是森林培育的天敌, 危害大、损失大, 为此应该给予森林保险营业税等相应的政策优惠。通过这些优惠政策, 降低林业经营门槛和经营风险, 提高社会成员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保护森林生态资源, 兴林富民。

2.要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支出政策。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支出应包括以下方面。

(1) 人员与机构支出:

林业行政机构支出有人员的工资总额、日常公用经费、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支出等。这些是所有行业行政管理机构履行其职能所必需的费用, 理所当然地由公共财政支出供给。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等林业事业机构, 由于其公益性管理与服务职能日益增强, 其支出也应全部由公共财政供给。

(2) 林业基础性支出:

林业基础性建设, 包括营造林建设、林区道路、防火设施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森林资源保护。这些基本上都属于非盈利性项目的建设, 应作为公益事业的一部分。长期以来, 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一直由林业部门承担, 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投入较少。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政府应将林区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纳入公共财政建设项目范围内, 以改变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增强林区自我发展能力。而对个别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建设项目亦可辅之以银行贷款和其他形式的投资。

(3) 林业生态建设支出:

林业生态建设是为促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 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如我国的“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公益林补偿等。对于生态工程所发生的种苗、营造、抚育、管护、基础设施及其他建设费用, 应主要由公共财政负担。今后公共财政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对纳入补偿范围内的国有林与集体林的补偿标准要有不同程度提高;要设立公益林森林抚育财政专项资金, 以提高公益林森林质量, 确保公益林生态功能;要设立政策性森林灾害保险机制, 防范森林培育、经营风险。此外还应根据生态系统多功能要求, 建立以公共财政支出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野生动物保护与伤害 (农作物、人等) 赔偿机制等。

(4) 森林培育补助支出:

森林培育补助支出是林业生产经营中基本支出。多年来,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 国家公共财政对惠农、支农、强农的支持力度明显, 极大的增强农民基本生产能力, 改善了农村状况。与种田的农用支出相比, 种树的林用支出得到的惠农补助、补贴却要少。因此, 落实国家“惠农、强农”政策, 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 有必要对林农使用优良种苗、林业机械化设备和林地改良进行补贴;对林农的木本粮油生产、生物质能源林、珍稀树种及大径材培育给予更加优惠的补贴扶持;此外, 对林业科学创新研究也应增加扶持项目和资金。

三、 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的基础是深化林业改革

1.加快森林经营分类工作。

科学划分公益林与商品林, 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 亦是公共财政支出的基础。我国目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仅针对生态公益林, 由于公益林补偿额度的局限性, 森林分类在一些地方进展困难, 影响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实施, 尤其是集体林中那些有明显经济效益山林, 纳入公益林补偿机制, 其经济效益会有损失。同样, 国有林场的森林分类经营也十分重要, 只有科学地把生态公益林场从商品林中区划出来, 才能对国有林场的公益林进行有效经营和管理。

2.进一步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

3.建立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篇三

恋爱是售后服务。

婚姻才是长期客户。

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爱情”。

一个成功的客户关系管理,是从产品营销到售后服务,从售后服务再到使对方成为你的长期客户的过程。当然这里面,你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这就相当于追求爱情一样,你必须经历泡妞,恋爱而后到达婚姻的过程,这其中你都要让你的意中人满意,然后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所以我们说客户不是上帝是――――老婆!

拓展客户难,维持客户更难,经济越是不景气,客户资源就越是稀缺,于是客户关系管理越来越风靡。在过去客户关系管理给人的印象是一些高科技公司搞的一种与IT技术相关联的管理新理论,其炒作成分过多。但是从全球趋势来看,制造业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穿上服务业的外衣。在这个客户稀缺的时代,什么才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对所有的企业而言,至少有一项不可或缺的,那就是管理客户关系的能力,把一次性客户转化为长期客户,把长期客户转化为终身忠诚客户。从恋爱走向婚姻. 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也从低价策略向注重长期客户关系管理转移

一、客户怎么不是上帝了?

客户就是上帝,是一个非常通用的商业准则,例如:每一个进入商店的人都可以看到:“1、顾客永远是对的;2、顾客如果有错误,请参看第一条。”,你到处都会听到、看到、感觉到她的真谛,于是,大家就真的认为客户就是上帝了;其实,我想说:客户不是上帝,而是“老婆”。

我们的客户总是享受服务,并承诺给钱的人,所以对你有要求,有期望的,甚至不满、抱怨、牢骚、投诉等,然而上帝是无私的,是给予的、是宽广的、是平静的水,是丰富的海洋,是造物主,她不以人类的意识而存在,

客户关系的发展,是建立在情感为纽带的,然而,上帝已经超脱了人类,对喜怒哀乐已经没有感觉了;

客户可以按照双方的游戏规则来执行,必要是也可以破坏的,然而上帝是永恒的,是遵守自然界的规则,是不以他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所以,客户就是客户,是有意识形态的,有情感的、有客户关系发展的过程的;然而上帝是崇高的、唯一的、永恒的;也就是说――-客户不是上帝!

我认为,客户是老婆!

理由之一: 客户要想老婆一样需要经营的;

一个男人与女人相互产生了吸引力,有了爱情,步入婚姻的殿堂,从此组成了家庭。客户与我们成交犹如此一样;然而,往后的路怎么走,我们应该思考思考。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如何经营一个婚姻,经营一个家庭,感情好的、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感情一般的、就只能凑合着生活,也许那一天发现自己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她就会移情别恋,投入他人怀抱,从此独孤求败,遗憾终生;也许,感情很差的,早就投入他人怀抱了。

所以,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客户就像结婚一样,也需要经营的。

理由之二:客户要想老婆一样需要建立忠诚,终生服务的;

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有人仓促相识,草率结婚,结果总是凄凄凉凉;然而,既然是大事,为什么不考虑清楚呢?一旦,选择手拉手,就要长长久久,终生相守,相互建立越来越多的信任与忠诚,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守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相敬如宾,才能建立崇高的信任,培养相互的忠诚,彼此相互终生服务。

所以,生活都是一样,我们的客户也是一样,对待客户就像对待老婆一样,需要建立相互的忠诚,从而需要提供终生的服务。

综上所说,我认为,客户不是上帝,客户却是老婆!

★ 掘金工业品营销4:战略控制力

★ 战略营销方案

★ 工业品买卖合同

★ 空气能热水器品牌营销战略浅析

★ 工业品与消费品的营销根本没有差别

★ 工业品购销合同

★ 工业品购销合同参考

★ 常用工业品买卖合同范本

★ 2个亿炸出的市场―商务通营销战略

4.建立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篇四

1 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1.1 文化产业周期特征

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Industry Life Cycle)来看,产业生命周期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4个发展阶段。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也必经这些必要阶段。根据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其特征是社会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和投融资等手段,加快文化产业的形成期和成长期的过程,快速进入成熟期,最终体现在文化产品供给和需求的规模化发展,文化企业形成集群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特点

从文化产业周期特征来看,文化产业、文化企业的发展是从中国文化以及通过文化的创新创意出发,经文化产品(含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研发后,运用现代的市场营销、市场推广手段,推动文化企业的数量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发展。其具体可以划分为特色文化挖掘、文化产品研发、文化产品营销和文化企业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几个发展阶段。经验数据表明,产业成长期的产业增长率一般以15%为界。201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 4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6%,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成长期。

2 财经类院校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依据

2.1 文化产业人才现状亟需财经类人才

产业的持续发展取决于产业人才的培养,而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往往与创新创意的推广营销相联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1年),2010年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量达到24.47万个,占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数的78.09%,从事文化市场经营的人员数达到138.88万人,占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66.06%,尽管《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人才兴文”的计划,但结合当前文化产业从业者中高职称人员较少、无职称人员偏多的现状,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亟需一批高素质的财经管理类人才。

2.2 财经类院校具有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学科优势

文化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成长过程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期主要依靠文化艺术类学科人才,成长期主要依靠文化艺术和财经管理类的交叉学科人才,而成长后期和成熟期,更多的需要依靠财经管理类学科。当前,无论是财经类的“211”大学或者是地方性的财经类院校,基本上已经健全了从产业经济学、工商企业管理、金融学等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学科体系,而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首要任务的财经类高等院校,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媒体技术、文化传播类专业,依托经济管理优势学科,持续地输出文化产业财经人才,财经类院校正逐步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之一。

2.3 复合型的财经人才培养体系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将推进以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特色产业群,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扩大文化消费和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为方略的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复合型的财经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是主要骨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但涉及艺术、民族文化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还需要集成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区域经济等主要专业人才的培养;其次是相关支撑、配套专业人才的输送,如文化产品的设计,既需要产品设计、艺术设计类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媒体技术、文化传播、影视与传媒等专业人才的支持,特别是在文化企业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过程中,离不开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文化大繁荣形成的文化产业集群,更离不开区域经济、财政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支持。相关专业和支撑体系可以用相关支撑体系图(如图1所示)来具体描述。

3 财经类院校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上述研究表明,财经类院校主要是通过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配套和产业人才的培养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因此需要在专业设置、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

3.1 加强高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和配套专业体系建设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文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财经院校,尤其是地方财经类院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根据当前财经类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兴办网络与新媒体、会展艺术与技术、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还存在一定困难,除了师资队伍建设外,高校新增专业申报的数量限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紧缺专业的需求,通过实施“紧缺人才计划”等政策引导地方院校新办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方式,加大专门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营销策划的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二是在现有的财经类专业基础上增设文化产业方向,以民族文化地区广西为例,截止到2012年,广西地方财经类院校基本上已经开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主要的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逐年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适当在在部分财经类院校办学过程中以专业方向的方式给予设置引导,有侧重地加入人文教育和文化产业相关课程,依托已经较为成熟的经济管理类教学资源,培养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3.2 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学科、多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一是构建民族文化类专业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柔化专业界限,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以考虑推动艺术民族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课程、学分互认的教学改革建设,搭建多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如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特别是在公共选修课程部分,鼓励在校学生跨学科到艺术类、财经类、民族民俗类高校选修相关课程并参加考试,通过考核的,相互认定学分,以此推动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二是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与财经类人才需求信息库,从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出发,建立需求和供给两者互动的数据信息库,由专门机构运营管理,主要任务是发布文化产业与人才需求方面的动态信息和人才规模及结构、技能人才就业状况、就业信息等静态信息,并且及时与相关高等院校共享信息,使地方艺术、民族民俗和财经类以及更多的职业技术高等院校了解需求信息,通过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就业数量和质量。三是构建相互补充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通过建立专门的教学团队或以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来整合艺术民族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的师资队伍,如建立由艺术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相关文化产业专业专任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实施两校的课程教学,相互融入文化素养培养和财经视角培训的教学内容,实现“一师多用”,教学资源共享以及多学科的有机结合,也可以联合文化产业公司和民间文化团体订单式的合作,联合培养文化产业财经类人才,聘请委托培养单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培养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财经类人才。

3.3 以财经类专业为基础,从课程建设方面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是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既要加强经济管理类和创意类课程的专业课程的设置,还要开设培养文化底蕴和艺术素质的文化类课程,特别是文化产业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更要加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传播技术等密切相关的课程,从而使面向文化产业培养的人才既懂经济管理的知识,又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二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三是不断创新专业课程设置,积极构建教学实践平台,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多方位培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意设计、生产制作、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四是编写文化产业系列课程教材,针对研究生、本科和专科的培养定位和方向,积极组织高水平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编写课本教材,为培养具有财经特色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提供学习保证。

3.4 鼓励财经类院校建立文化产业实践基地

无论是以财经类专业为基础还是以艺术民俗民族类专业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培养的始终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求财经类院校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了解文化艺术市场与管理的一般规律、具备相应组织管理及营销策划等实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鼓励财经类院校,建立文化产业实践基地,地方财经类院校通过制订科学的实践计划,切实利用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深入文化产业的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开展社会实践,循序渐进地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通过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在实践中提高财经类学生对文化产业的了解,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财经类院校“产、学、研”的“三对创新”服务的持续深入开展,通过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手段,提高财经类教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

[2]李晓溪.基于交叉学科的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究[J].新视觉艺术,2011(6).

[3]欧阳有旺,舒明,赵立秋.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6(11).

5.建立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篇五

1 构建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的意义

1.1 有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造就和培养数以万计的高层次人才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意义重大。研究生的培养属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研究生复试是高层次人才选拔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研究制定出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就可在研究生复试中使用这个指标体系,将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选拔出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

1.2 有助于规范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工作

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为研究生创新人才选拔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参与复试的工作人员依据指标体系,对考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打分,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评感觉、印象打分的发生,克服了研究生复试工作的主观性、随意性,切实解决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欠缺或不完善而带来的问题,规范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工作。

1.3 有助于推动《纲要》的贯彻落实

《纲要》指出,坚持因材施教,建立高等学校选拔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培养。制定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正是为了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办法,以切实贯彻落实好《纲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

2 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应坚持的原则

2.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因是对人的选拔考核,则会涉及到品格、素质、能力等不同方面的考核。在指标体系设计中,肯定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指标内容,有些指标内容可以量化,但有些指标内容则不容易量化,只能进行定性的描述。因此,在指标体系设计时,对于能够定量的指标,要尽可能的定量;对于那些不能定量的指标,诸如品格、能力、意识等相对看不到、摸不着,不容易测量的,则需要进行定性的描述,努力做到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并力求做到指标体系的完整科学。

2.2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按客观规律办事。可操作性是指指标体系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遵循人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力求做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要力求做到指标体系实用、易操作、不繁琐,易推广应用,研究生复试的工作人员一看就懂,不是理论研究层面提出一些抽象的或是概念化的条条框框。

2.3 全面性与精炼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指标体系设计中,要对所涉及到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同时,要注重对相关因素的提炼,尽可能用少而准确的指标把考核的内容表达出来,不能有重复、累赘,使得指标体系恰当适宜,分类系统而又不交叉覆盖,整个指标体系逻辑严密、结构清晰。

2.4 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指标体系设计好以后,在一定的时期内符合实际,可以保持不变地使用。但随着研究生招生办法、复试政策、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指标体系已与现实状况有不符之处,则需要进行调整,诸如指标体系数目增减、权重调整等,以适应外界的变化,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有效。

3 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应包括的内容

3.1《纲要》出台的背景及相关要求

为落实党的十七大人才强国战略思想,适应全球化人才竞争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在2010年5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际,国家颁布实施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纲要》指出,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创新型人才除具有人才的一般特征外,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条件的人才。当然,文中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指的是潜在的创新人才。

《纲要》指出,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这给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内容的设计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3.2 相关理论文章综述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围绕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应注重考察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撰写理论文章,提出了一些观点。

(1)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品质。罗双凤、徐春、龚喜林在《创新人格与成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探讨》中提出,创新人格是指由个体内在的创新愿望和创新能力所协调统一构成的较为稳定而独立的心理特征,它包括创新的动机、态度、兴趣、情感和个性等因素,属于非智力性因素。张俊、梁洁、戴冰在《论创新素质的四个维度》中认为,创新性人格属于非智力素质范畴,意指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它是创新素质的“内在自然倾向性”,是创新过程的发动者和推动力,是构成创新素质的动力要素。

(2)系统全面的知识是创新人才的必备要素。苏贤妮、闫胜元、潘凌杰在《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提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可以使人思路开阔,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灵感”的闪现。所以,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化。殷智远在《创新人才素质测量研究》中认为,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合理的创新知识结构,必须形成一个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在创新活动中具有完备的知识储备。

(3)创新能力是考察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刘澍心在《创新素质结构分析及其在现代人才结构中的地位》中认为,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的行为系统要素,它由合理的知识结构、感知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经验迁移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五个元素构成。王惠兰在《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刍议》一文中认为,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创新的基本本领和能力品质,它是创新素质的基础支撑方面。

(4)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具备的重要素质。殷智远在《创新人才素质测量研究》中认为,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创新或创造的思想基础,是一个比较系统的思维方法,创新人才具备思维方式的前瞻性、独创性、灵活性等良好思维品质,才能保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时做到独辟蹊径。王会方在《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认为,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5)创新业绩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张丽、孔春梅在《关于我国人才评价指标构成要素的思考》中指出,业绩是相对一个人所担当的工作而言的,即按照其工作性质,员工完成工作的结果或履行职务的结果。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素,不仅包括品德、知识和能力,更应包括业绩,人才评价应该以业绩为基础和导向。赵静杰、王慧娟、徐一畅在《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研究》中指出,创新素质模块是区别创新型人才和一般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创新型人才的卓越表现,包括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业绩四方面要素,每一要素又包含具体的指标。

我们不难发现,在创新人才素质测量和选拔中,人们注重对品德、知识、能力、思维和业绩等方面的考察。

3.3 指标体系应包括的内容

《纲要》中的人才评价对象是针对工作的人员而言的。这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可资借鉴之处,但不能照抄照搬。客观地讲,作为研究生的选拔考核,知识层面的考核是重要的内容。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相关理论文章也提出了要对知识层面进行考核。

按照《纲要》规定要求,综上相关理论文章,结合研究生培养实际,笔者认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应包括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创新业绩。

(1)创新人格。创新人格属非智力因素,表明创新型人才常会对一些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解决问题时有种标新立异的动机,敢于挑战权威,挑战自我,充满自信,坚持到底。(1)重点考察考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胆识、创新毅力和创新活力等内容。其中,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对已形成的思(下转第74页)(上接第62页)想、观点、方法及事物保持着总想有所发现、有所改进的思维警觉。至于创新胆识和创新毅力,主要是要有勇气并坚持去追求。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2)重点考察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发散、逆向、联想的独特水平和思路选择、思考技巧、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3)创新知识。创新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几乎不存在无知识的所谓创新,知识为创新提供了原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因在初试、笔试中已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进行了考察,在面试时,重点考察考生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有效应用的学科知识和学科领域相关的前沿知识,(3)也可以让考生简述自己在对相关知识点或学术问题的看法和理解。

(4)创新业绩。创新业绩是可以量化的考核内容,具有直观的可视性。主要看考生到底取得了哪些“看得见”的成绩,重点考察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课外活动成绩等,如获得奖学金几次、发表论文几篇、是否获得过挑战杯、数模竞赛、电子大赛、设计大赛等竞赛之类的奖项等等。

摘要:遵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参考相关理论文献,结合研究生培养实际,本文认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复试选拔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全面性与精炼性相结合、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内容应包括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和创新业绩四个一级指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人才,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赵静杰,王慧娟,徐一畅.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9.3.

[2]创新能力[EB/0L].http://baike.baidu.com/view/301641.htm.

上一篇:鼓楼一模答案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有趣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