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警示教育片(精选16篇)
1.观看警示教育片 篇一
观看警示教育片有感
9月5日,我们作为重庆市公安局警队的新成员,通过观看这次警示教育片的,使我们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新的进步,能力素质上有了新的提高,工作目标上有了新的定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对于人民警察而言,政治修养首先必须做到政治坚定与清醒。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参训学员进一步坚定了坚持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理想信念。
二是及时调整心态,实现角色转换。我们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调试,迅速转变心态,做好角色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学习培训既让我们学员认真审视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让我们学员以努力成为学习型人才为切入点,奋发进取,保持一颗自信心、上进心,平常心,坦然面对人生的考验,顺利实现角色的转换。
三是强化公仆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学员通过这次,进一步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以“让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成为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
2.观看警示教育片 篇二
一、传统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的警示
生命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可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教育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导致了让人痛心不已的后果。
人的生命只能有一次,失去了生命就失去了一切。一个生命连接着一个甚至多个家庭。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家庭和学校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但都忽视了对小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导致小学生轻视生命、不珍惜生命的现象不断发生。一个个还没有懂事的少年选择最残忍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去残害别人。这些都给我们发出最为痛心的警示。
警示一:留守儿童缺乏生命关怀,造成心理扭曲,导致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最典型的儿童轻生案例应该是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 2015年6月9日深夜,贵州省毕节市田坎乡一兄三妹四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最大的哥哥只有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父母离异后母亲离家出走, 父亲外出打工,四个孩子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因感到生活无望便一起喝下农药自杀。让人痛心的事不仅仅是这一例。
2015年6月10日下午,湖南衡阳县的一个小镇上,留守儿童小霞和妹妹小林在放学路上被人毒死。12岁的晓雯和小霞都是留守儿童,是某小学六年级同班同学, 前几日因为放学路上发生口角,晓雯回家受到了母亲的责备,因此产生了害死小霞和小林的念头。经过一番准备后,10日在放学的路上, 晓雯把放了毒药的可乐递给了同学小霞、小林,二人喝完后中毒身亡。
警示二: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小学生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 小学阶段本应是一生中最为幸福的阶段,可繁重的学习负担使他们不能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文。过多的校外辅导和上不完的兴趣班让学生苦不堪言。许多小学生因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出现逃避和轻生的念头。 2014年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六年级小学生张某直到深夜12点还没有做完作业。因害怕第二天到学校会受到老师批评,于是他趁家人睡着时写下了遗书,服毒自杀身亡。
警示三:缺乏沟通导致小学生走向极端。2015年6月5日,湖南绥宁县长铺二小11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万蕾,因和同学的一个小纠纷没有得到及时的化解,留下遗书跳楼自杀,失去了花一般的生命。
警示四:意外溺亡是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仅2015年5月以来,全国就发生多起小学生集体溺亡事件。本来只要学校和家长稍作注意就可以避免的意外溺亡事故,导致成千上万的家庭失去了孩子,学校失去了学生。
尽管小学生意外死亡的过程、 地点和时间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生命认识的肤浅和对待生命的草率。如果我们在平时就能教育学生善待生命、珍惜生命, 学会意外伤害的防护,那么就不会,或少出现轻生的事件,少一点溺亡的发生。从学校角度来看,学生的课程表里少了一堂生命教育课,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遗憾。
二、传统教育对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正是含苞欲放的年华,还没有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本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不舍, 去选择了最为残酷的死亡?!
一是学校传统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多少年来,学校教育一直把知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把道德教育作为重要标准,却忽视了生命才是人生存与发展的载体,导致小学生对生命意义缺乏基本认识,没有理性地认识到生命对人的宝贵和不能重复。学校只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和品德的养成教育,生命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学校没有对生命的关怀,没有对生命的尊重。我们曾经对20多所学校做过调查, 发现在班会和平时的课程教育中很少开展生命教育,即使有,也只是走个过场。
二是传统说教缺乏沟通。师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需要和谐和沟通。本来有许多问题直接和学生沟通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偏偏有些老师和家长为了推卸责任,总是把学生的错误反馈给家长或学校,让学生觉得自己连一点独立空间都没有,一点自尊都不能保留,像被人剥光了衣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老师给家长告状,家长给老师告状,成为最让学生伤脑筋的事。
三是留守儿童缺乏生命关爱。 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心理脆弱,容易产生极端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创业人数的增加,农村和城市都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性格内向,孤僻,人际交往能力差,容易走向极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重新组成各自的家庭,他们成为 “心灵孤儿”,亲情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很容易出现想不开或厌世的悲观情绪。
四是老师与家长的语言暴力。 暴力教育有两种,一是直接动武的暴力教育,这种愚蠢的教育方式只能伤害他们的身心。还有就是语言暴力,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去中伤学生的心灵,如谩骂,恶意的讽刺、挖苦、呵斥等。虽然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身体,但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导致他们丧失自尊,且走向极端。
三、让生命教育回归课堂
小学生的自杀或意外死亡,与学生的性格和外在的突发因素有关,但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多少年来,学校的生命教育多为亡羊补牢式的走过场。从心理学上看,小学生性情开朗,一般不容易走极端。如果我们对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也许就能杜绝或减少小学生的意外死亡。 因此,生命教育的回归刻不容缓。
1.让生命教育成为一门重要课程
新课程实施后,校本课程走进了学生课堂,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成为可能。学校在制定课程体系和内容时要把生命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排进课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组织专人编写生命教育教材,利用专门的课时或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生命关怀教育,如讲解生命的意义、如何去善待生命、如何去珍惜生命、如何做好意外事故的防范、利用生命教育课做好完全防范教育和演练、让学生的生命更具有活力。
2.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机制
留守儿童是生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显得孤独、空虚、自卑。这些心灵上受到伤害的学生一旦遇到想不开的事,就容易走向极端。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机制,建立家校结合的教育平台,发起组织留守儿童教育志愿者;利用校园网建立学校和班级QQ交流群,让学生在群里和同学、老师倾诉。让他们生活在学校和同学的关心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阳光,让他们感到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这些来自心灵的爱,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感受到爱的力量,能唤起他们生活的希望。在他们困难无助的时候,也许还会想起有学校的温暖、有老师的爱在支撑着他们的希望。
3.做好学生心理调适
小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很低,一旦出现想不通的问题,就会产生极端的想法。 有的学生一旦做了错事,学习上出现了挫折,又会出现自卑情绪。这些都是导致小学生走向极端的重要原因。学校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培训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咨询和教育疏导,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信心,及时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心理。
4.注重学生情绪的疏导和沟通
教育需要理智,需要引导和沟通。不能靠批评和向家长告状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相互间的纠纷,而是应该直接和学生沟通,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更不能用粗暴的体罚代替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挫折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引导他们自觉地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地对其指责和批评。老师要学会和学生谈心, 只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及时安抚学生,就可以避免许多意外的事情发生。
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引导他们积极地看待生活,积极地看待生命。
5.始终抓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没有了安全,学生的理想和未来就是一句空话。在学校教育中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事故疏散演练,帮助学生学会特殊情况下的安全逃生;要做好学生外出安全教育,规定学生不准私自下河游泳;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落实学校活动安全措施,预防意外事故;要结合教学实践, 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爱护生命。
3.打造扬州特色警示教育品牌 篇三
2011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在此召开。会上对扬州市检察院探索预防腐败警示教育的科学发展创新模式,多有好评。
在开展预防警示教育工作方面,扬州市检察院有许多特色内容,如“八个一”套餐式警示教育活动,多举措家庭助廉宣教活动等。就基地的建设、活动、发展、创新诸方面,该院预防处向本刊介绍了他们的经验。
“八个一”套餐式警示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在此基础上,扬州市检察院继续深化教育链,延伸职务犯罪预防内容。
警示教育基地自建成两年来,共计组织了市直机关和各县(市、区)25个系统、350余批、近300个单位、2.6万余人开展警示教育,270多个单位领导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接受教育的人员撰写心得体会两万余篇,每期一天“八个一”套餐式警示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并在“八个一”活动基础上,继续深化教育链,延伸职务犯罪预防内容。
如对活动单位开展风险点研判,做到一单位一建议一预防,堵塞漏洞,建章立制。另派员参加活动分组讨论,并接受单位和个人预防咨询,解疑释惑。市检察院也非常重视活动后续反馈,每期活动发放警示教育工作评议表,积极征求意见建议,并选择单位部分领导和同志进行现场采访,及时回收每位参加活动党员干部的心得体会。
如此这般,不仅每期警示教育活动皆能做到有测评、有记录、有资料、有反馈、有分析,市检察院还为每个参加教育的单位建立警示教育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并在互联网上专门开通扬州市预防腐败警示教育网,同步刊发每日警示教育活动动态,及时编发信息简报,选取活动留言、廉政谈话、心得体会上网交流。
两年来,前来接受警示教育的同志都表示活动形式好、意义深、受震撼、有收获,留言称之为:“生动的教育,深刻的警示,灵魂的洗礼”、“ 严的嘱咐,爱的港湾”等。通过收集的调查问卷反映,受教育党员干部感到震撼非常大的为95.8%,对教育的形式、内容感到满意的为97.67%。现在,各单位都积极主动申请,千方百计希望警示教育办公室早安排、早教育、早受益。
2011年年初,扬州市检察院预防处和扬州供电公司携手开展家庭助廉宣传教育活动,意义非凡。市院预防处人员为该公司40多名中层管理人员、重点岗位人员家属,围绕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做好家庭助廉,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讲课。进一步加强家庭助廉培训,提升职工家属的遵纪守法意识。
活动中,检察官通过翔实的数据材料、大量丰富的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向与会家属介绍了职务犯罪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了当前反腐工作现状以及职务犯罪的三大危害性。告诫家属们要加强学习,学法懂法,走出吃喝玩乐不算“腐”、利益均沾不要紧、事不关己“无所谓”的三种误区,守护家庭的平安。
两年来,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密切配合,在严肃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同时,依托警示教育基地,进一步丰富内容,拓展形式,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
警示教育基地改变了以往职能部门“走出去”的形式,如今各单位部门往往采取“主动来”,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互动进行共同预防,这是一项可喜的转变。由主动到互动,做到了专业预防与共同预防相结合。
而以往由于专业人员有限而造成的重点单位预防多、重点行业预防多、案件预防多,一般单位预防少的“三多一少”局面,如今也被改写。逐渐实现了“多数人、全行业、全系统”的大预防,扩大了覆盖面,强化了辐射力。这样由分散到集中,经常预防与全面预防相结合,预防的力度就更大了,这是第二项转变。
转变之三,即由单一到综合,使系统预防和集约预防相结合。原先预防教育手段形式单一,预防呈现突击式、临时性、短时间、粗放式等特征。现在,警示教育基地带来了阵地式、系统化、经常化、集约化的综合全面预防。
2010年6月24日,在市警示教育基地落成使用一周年之际,隆重召开了全市总结深化警示教育工作暨三“十佳”表彰会议,“十佳廉政谈话”、“十佳心得体会”、“十佳活动留言”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卫庆在讲话中提出,要把警示教育基地建成全市党员干部心灵净化之地,法制学习之地,自省自律之地。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工作中,市警示教育基地积极把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向网络、向学校、向家庭、向基层、向群众延伸。
“扬州市预防腐败警示教育”网络平台的点击率达到14万余人次;“检察开放日”接待了68个社区近两千人到基地参观;先后组织了千名选调生、参加招录即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开展教育活动;市区12所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了“青少年法制夏令营”;与市妇联携手创建“廉洁文明家庭”,宣传家庭助廉。
警示教育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进一步扩大,省内外100多家单位前来参观考察。央视《经济与法》栏目、《检察日报》、江苏省新闻频道等媒体纷纷报道工作成效。
2010年4月23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弘强视察时,肯定了扬州市警示教育基地的“三个结合”:把扬州历史文化和反腐倡廉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创意、形式好;把正反典型、贪腐渎职和勤政廉政内容结合起来,有对比、内容深;把纪检、检察职能工作和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结合起来,有重点、立意准。
2010年12月24日,高檢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宋寒松一行来扬视察警示教育基地,在听取了市检察院闵正兵检察长的工作汇报后,对全市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特别是警示教育基地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扬州市检察机关理念创新、思路明晰、成效明显,改变了以往简单的、单一的工作模式,创造了综合性、集约性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警示教育基地这个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做得很好,值得学习!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八个一”套餐式警示教育活动
看一个警示教育展览——
做到正反结合、古今结合、动静结合、声光结合,通过专职讲解员对典型案例声情并茂的讲解,提醒受教育者正确把握自己,远离职务犯罪。
观一部警示教育片——
每年将全市有影响的典型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详细梳理和深入剖析,制作成警示教育片,全面揭示犯罪心理和犯罪诱因。
上一堂预防教育课——
根据近年来我市职务犯罪案件特点,市检察院领导、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同志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有针对性地上好预防课。
开展一次现身说法——
在查处案件中选择悔罪态度好、认识深刻、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犯罪嫌疑人,采用取保候审等措施,由其亲述走上职务犯罪的心路历程和危害,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发一套预防宣传手册——
通过发放预防宣传手册,详细说明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的范围、罪名,法律知识和举报电话等,配有预防建言和廉政公益广告等,作为随身手册,以作提醒。
由单位组织一次讨论交流——
为深化预防效果,进一步延伸教育活动,借助基地提供的平台,由参加活动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分组讨论,谈感想,说体会,由每个讨论组代表进行大会发言、集体交流。
由单位领导进行一次廉政谈话——
开展警示教育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党员干部进行一次集体廉政谈话,深化学习教育效果。
由单位举行一次廉政承诺——
4.校观看警示教育片总结 篇四
育月警示教育片工作总结
一、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的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认真组织警示教育活动 2014年7月31日召开农广校警示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我校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本单位校长艾合麦提乌麦尔同志会议由主持。会上,领导就开展此次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作动员讲话,要求农广校要以这次学习活动为契机,迅速宣起学习高潮,做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与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贯彻落实“四项制度”相结合,并建立健全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确保此次学习活动取得实效。我校党支部书记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做全体职工人员应做到四点: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正确称职的基础和保证;二是强化学习是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三解放思想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四公用权廉洁从政是做好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保证。县检察院反贪局王勇同志就预防职务犯罪从五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分析讲解:一是职务犯罪的概念及罪名。二是当前我国打击查处职务犯罪的情况。三是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四是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五是预防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建议。以提高全体参会人员的法律知识和增强法律意识,促进廉洁建设。1
(二)、深入学习,明确任务。
会后单位认真传达会议精神,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题学习,并要求各参学对象写出心得体会2编。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全县卫生系统近年来被司法机关查处的干部情㈥深入培析,从中得到警示,引以为戒,使党员干部对贪欲之害、不廉之果、失足之恨、违纪之惩有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引起震动,心灵上受到触动,真正受到教育。通过学习、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对贯彻落实廉洁自律的规定及中纪委“八项禁令”的情况进行对照检查,谈体会,谈感受,谈管理,从体制、机制上查找问题,科学管理,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效地防止了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深入学习贯彻《工作规划》、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县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
2、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规范管理,服从大局,搞好监督检查,加大落实力度。
新和县农广校
2014年8月11日
2014年农广校观看警示教育片工作总结
根据纪委的安排、于2014年8月1日组织农广校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由地区安监局录制的关于政治立场的电教片,观看人员大3人。
5.警示教育片观看体会精选 篇五
警示教育片中,榆林市佳县原县委书记辛耀峰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私利,索取、收受他人贿赂。在权和利的诱惑下,淡忘规矩,初心渐失,假扮清廉,暗地敛财。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初期没有坚守廉洁自律要求,过年收点礼金,收关系好的一点钱,逐渐越收越多,越陷越深。”就是这种思想上不明白,政治上不坚定,最终为政必然不清廉。
守纪律、讲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党的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忠诚干净担当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责无旁贷讲担当,从严从实转作风,苦干实干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6.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篇六
警示片通过讲述小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披露几名公安民警没有珍惜党和人民的培养,随着职位和岗位的变化,人生观、价值观渐渐发生扭曲,生活腐化堕落,借用手中的权力,以公谋私,逐渐堕入犯罪的深渊,最终受到法律惩处的案例。影片的观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党课,警示我面对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一名清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我当以一日从警,终身清廉为铭,以警示案例为时刻警醒,严格尊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进一步规范廉洁从警行为,自觉做到政治上把握住方向,行动上把握住分寸,生活上把鉴,汲取教训,自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握住小节,真正做到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拒腐防变警钟长鸣。现就《警鉴高悬》警示片谈几点感想:
一、政治上要绝对忠诚。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县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要严格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确保政令、警令畅通。绝不允许理想滑坡、信念动摇,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泄露国家秘密以及警务工作秘密,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思想上要重操守讲品行。要把真理的力量、法律的权威和人格的魅力结合起来,讲操守、重品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始终保持人民警察的高尚情操。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真正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工作上要亲民为民。要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着力提高广大民警与群众沟通的能力。要把和谐理念体现在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善于用和谐思维来观察问题,用和谐理念来处理矛盾,用和谐态度来对待群众,使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在感情上充满关心、爱护,在行动上充满理解、包容,努力形成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良好局面。
7.警示教育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篇七
1 开展警示教育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警示教育拓宽了师德师风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充实了教育内容。通过警示教育, 可让广大教师吸取深刻教训,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 从自身生活作风和小事抓起, 在思想上自觉做到防微杜渐, 永葆教师气节。
1.2 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廉洁自律意识
警示教育以案施教, 警钟长鸣, 能够促进广大教师汲取教训, 引以为戒。同时, 用反面典型尤其是身边的案例作为教材来教育教师, 发挥警示教育的预防作用。
1.3 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
通过深刻剖析案例, 可理清不良师德问题发生的环节, 关口前移, 针对易发、多发违纪违法重点岗位、环节和部门,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形成师德教育长效机制。
2 加强警示教育的着力点
2.1 认真选择警示教育典型案例
2.1.1 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
选择教育系统内部典型案例, 增强警示教育的现实感和紧迫感, 同时要针对师德师风方面易发、多发事件选择典型案例, 达到教育目的。
2.1.2 选择不同层次的案例
针对不同教师选取不同案例。对教师中的领导干部, 重点围绕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展开;对于普通教师, 重点围绕教师教育教学、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当前学校警示教育选取案例多针对领导干部, 导致“干部有病, 群众吃药”。一方面, 教师认为违纪违法的都是领导干部, 与自身无关, 对警示教育思想上不重视;另一方面, 容易使普通教师对领导干部及工作的认识产生负面影响, 有悖于警示教育的初衷。
2.1.3 选择过程性的案例
通过认真剖析, 充分展现案例主人公走向败落根源的思想变化、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过程性, 增强案件教育的感染性, 让广大教师引以为戒, 吸取教训, 增强道德约束力和纪律观念,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 兢兢业业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2.2 结合实际深刻剖析
2.2.1 加强思想根源剖析
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警示教育始终, 注意发挥正确导向作用, 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师德缺失的思想根源是丧失理想信念。加强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要从根本上改变软化、涣散现象, 让教师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自我改造,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地位观、利益观, 主动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作风建设,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2.2 加强监督机制剖析
通过对案例中监督机制存在问题的剖析, 让广大教师加深认识, 增强支持监督、参与监督的意识, 切实解决监督意识差、不想监督和不愿被监督, 领导、群众监督不到位, 发现问题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等问题。进一步坚持关口前移, 积极开展事前、事中监督, 加强重点对象、重点部位监督, 党内和党外监督等。
2.2.3 加强环境建设剖析
通过剖析反面典型案例中环境方面的问题, 面向全体教师, 把警示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构建、校风创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2.3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警示教育要有直观性和生动性, 教育方式应灵活多样。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既要利用专题辅导、知识竞赛、收看警示教育影视、组织交流心得体会等多种传统形式开展教育, 也要运用网上答题、网络互动等现代化手段, 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自主性, 加强自我教育;要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组织教师庭审旁听, 参观警示教育基地, 使教育真正入情入理、入脑入心,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3 警示教育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3.1 正确处理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的关系
加强警示教育的同时, 不能忽视示范教育的正面教育作用。党的宣传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正确处理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的关系, 将警示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不仅深刻剖析反面典型, 使广大教师引以为戒, 更要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教师以此为榜样, 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3.2 正确处理警示教育量和质的关系
警示教育不靠数量取胜, 贵在精。要精心选取与教师相关的典型案例, 用身边的鲜活事实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公开剖析, 以案说法、以案释纪, 让广大教师从身边违纪案件中吸取教训, 引以为戒, 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震撼和教育作用。
3.3 正确处理统一组织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在警示教育过程中, 学校统一组织是必要保证, 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自主创新作用。在学校统一组织前提下, 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警示教育, 创新教育方式, 更好地发挥警示教育的治本作用, 达到警示教育的根本目的。
8.观看警示教育片 篇八
一是迅速部署,及时动员到位。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支委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专题传达学习省纪委“两通报一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全体教职工保持清醒的头脑,带头模范遵循党纪和师德条规,做拒收“红包”的表率。
二是不留死角,全员覆盖到位。学校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将通报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对于一时无法传达的,通过电话告知等方式及时“补课”,做到人人皆知,全员覆盖。同时全校上下通过网络、电视、手机信息平台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拒收“红包”教育活动,形成风清气正的从教氛围。
三是健全制度,常态预防到位。通过抓好“一对一”约谈、函询、质询、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方式,紧紧盯住重要时间节点,抓好经常性教育引导和重点部门、重要岗位的教育管理,建立起抓常、抓细、抓长的防范机制,坚决斩断“红包”问题产生的源头,努力实现拒收“红包”,常态化。
9.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后心得 篇九
牡丹江市冬季运动项目训练管理中心 王伟
在体育局的组织下观看了关于开展"观<贪欲之害>,的教育警示片 在这部教育片中不同角度选取了多个党员领导干部不能真正做到廉洁自律,无法过好权力关、利益关、美色关、亲情关,最终违背政治信仰、追求金钱虚名、谋取一己私利,进而导致家庭破裂、病魔缠身、丧失自由、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典型案例,并剖析了他们的思想根源,教训深刻,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意义。同时还通过正面典型事例和深刻的说理,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精神境界,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通过这一举措,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风廉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警示教育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我们训练单位希望通过这些警示教育,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和拒腐防变能力,教育党员、干部利剑长悬,警钟常鸣,使我单位党员和领导干部能真正触及灵魂,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人格锤炼;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进一步增强意识,牢记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10.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篇十
为了保持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高尚情操,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按照中院的统一要求,组织全体干警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过观看这部片子,使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
教育片中提到的这些人触犯党纪国法,教训非常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党反腐倡廉任务之艰巨,也彰显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反腐败的决心,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拥护党和政府进一步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可谓大快人心。
曾经叱诧风云的号称第一秘人物,更是大权在握,但是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有这么大的权力,纵观他们的人生道路、政治命运,也都付出过很多艰辛和努力,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们都有奋斗的经历,也有非常值得称赞的过去,但是在成绩和胜利的光环下,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他们却忘记了党对他们的精心培养和呵护,忽视了党的信任和期望,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放任自己的行为,偏离党、偏离群众,私欲极度膨胀,腐化堕落,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在群众中产生极坏的影响。
11.观看警示教育片 篇十一
一、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方法,两者相互结合共同发挥着向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传播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的作用,引导公民自觉树立法治理念,抵制贪腐思想,远离职务犯罪,营造廉荣贪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预防宣传主要是利用检察工作成果,结合相关法律政策和其他有利因素,通过各种形式对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全面宣讲,对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进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反腐败战略方针,更加深刻体会党和国家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决心和行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拒腐防变能力,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职务犯罪,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特别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全面地看到预防职务犯罪的创新举措、有效办法和积极成效,进一步增强反腐败必胜的信心,共同为建设廉洁政治作出积极贡献。
警示教育主要是从反面利用各种手段,结合重大典型职务犯罪案例,对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进行深刻剖析,以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检察人员“以案释法”,专家学者“以案说理”为主要形式,对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等干部职工开展警示教育,以此警示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抵御各种贪念的诱惑。特别是用离自己工作生活很近的人,以他们的职务犯罪经历进行警示教育,为受教育者树起一面面镜子,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扩大预防教育的社会影响,营造良好廉政氛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正面典型、宣讲法律政策是镜子,以此对照自己可以看到不足,找到正确的方向;反面典型也是镜子,是前车之鉴,以此警示自己,可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御各种诱惑,从而发挥刑罚间接预防的作用,让人们从反面看到职务犯罪的危害和后果,做到警钟长鸣。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分别利用正面和反面两种教育手段,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国家工作人员等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源头上减少、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最终目的。
二、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的具体作法和形式
(一)以警示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展各种形式的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
1.搞好警示教育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是保障警示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如在我省石家庄监狱建立的警示教育基地,为充实教育内容,在监狱内扩建了专门的职务犯罪认罪伏法图片展厅,并为此购置了制作图片的相关设备。为保证图片室的效果和质量,专门到北京市检察院预防处参观学习了该院制作的大型法制教育图片展览,回来后预防部门的同志积极准备案例,寻找与案情有关的犯罪嫌疑人、作案账目、赃款赃物、作案场所、作案工具等照片,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拍,为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图片展览室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图片展览真正成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中的重要活动内容。在图片室的建设过程中,他们还着重加大科技投入,将感染力强、教育效果好的典型案例,制成光盘、声像制品,在警示教育活动中进行播放,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单独建立或与有关单位共建警示教育基地115个,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
2.鼓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用那些曾经和自己工作生活很近的人的职务犯罪经历进行警示教育,为受教育者树起一面镜子,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更具有说服力和警戒力,教育效果也更为突出。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可以充分利用监狱这一特殊环境和教育资源,发挥刑罚的间接预防作用,让人们从反面看到职务犯罪的危害和后果,做到警钟长鸣。警示教育基地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设在监狱,而且尽可能选用本地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作为典型案例。提炼高层次的反面教育素材,是优化警示教育效果的坚实基础。提升警示教育基地的教育效果,要借助监狱独特的教育环境,努力开发和提炼这一特殊的教育资源,使之不同于一般的预防教育。警示教育基地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特殊”的环境由“特殊”的人员,以自己在职务犯罪前后的亲身感受来进行“现身说法”,以活的“案例”来对后人进行警示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反面教员和教材选定两个方面。首先是抓好反面教员的选定。警示教育基地反面教员授课质量的高低,是警示教育效果优劣的关键。在选教资格上我们应挑选刑期长,文化水平高,自己认识深刻,且其行为对社会造成损失严重,对家庭、亲人情感伤害较深的典型职务犯罪人员。在选择反面教员上还应注意搭配结构,选择不同行业、不同犯罪类型的职务犯罪人员,以便有针对性地为各行业、系统提供警示教育服务。针对受教人群的行业特点选择相应行业系统的职务犯罪人员进行“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确定反面教员队伍后,还应当对其进行特定培训,增强其认识,促进其改造,不断提高反面教育水平。为保证他们对此项活动的积极性,可以与监狱管理部门落实政策,兑现奖惩,对表现优秀的进行减刑加分,这样既可以保持反面教员队伍的不断扩大,又可以保证建成一支真心悔过、诚意自省的反面教员队伍。其次是在教材上把关。要引导反面教员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剖析,分析犯罪经历,分析人生观、价值观转变过程,分析犯罪过程中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被查处后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痛苦,以及现在狱中的感受,对自由的向往等等。预防干警、监狱教育科要共同对其帮助教导,在他们自己所写原稿的基础上深挖思想根源,提高认识程度,提炼出高质量的演讲稿。使演讲稿真正成为罪犯自身心灵的洗涤剂,使每次演讲都成为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涤,对听众的一次震颤,对其他押犯的一次触动,以真情实感打动人,不作虚假表演。
3.不断创新警示教育基地的形式,提高警示教育效果的实效性。在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监狱教育资源,不断变换教育方式,补充基地教育内容,提高警示教育实效性。石家庄监狱警示教育基地曾推出探视、警示双向教育方式。在对金融系统职工进行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的同时,联系了数名反面教员的原工作单位,由原单位领导、同事共同到监狱对他们进行探望,并为他们带去了学习和生活用品。单位领导和同事询问了他们的监狱生活及家庭情况,鼓励他们要做好警示教育基地的反面教员,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减刑出狱。面对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鼓励,这些反面教员激动不已,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表示真诚的忏悔,并讲述了自己的监狱生活和思想改造转化情况。这种探视活动既是对服刑人员的帮教,更是对各单位自身开展的一次别开生面的警示教育。探视、警示双向教育活动扩大丰富了警示教育基地的工作内涵和教育形式,是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思路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同时还可以采用数字化警示教育基地这种新颖形式,突破警示教育基地的地域、面积的掣肘,使得预防工作做到哪里,预防宣传开展到哪里,实现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无空间、无时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感受这种廉政文化氛围。
可以说,利用警示教育基地进行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是一种积极互动的教育方式。它主要是以警示教育基地为依托,以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检察人员“以案释法”,专家学者“高端讲座”为主要形式。
(二)制作、播放廉政宣传短片,扩大预防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2012年检察机关积极探索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新模式、新途径,创作了一批富有教育意义、深受观众喜爱的廉政宣传短片和公益广告,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廉政宣传短片、公益广告评比活动中,我省衡水市人民检察院报送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获得一等奖;邯郸市人民检察院报送的《合适的椅子》获得三等奖;承德市人民检察院报送的《奢鉴》,武安市人民检察院报送的《黄粱梦》以及沧州市人民检察院报送的《你的选择,你的人生》均获得优秀奖。全省三级检察院在各级电视台播放廉政公益广告21个,在辖区广场、车站、交通要道、公交工具等显要位置悬挂、张贴反腐倡廉公益广告,播放预防职务犯罪形象标志的宣传短片《“正”字歌》,让人民群众更直观地了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使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这种特殊廉政文化渗透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发挥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教育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采用多种手段,开展预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法治,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廉政文化的培养和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和完成的,需要我们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宣讲团、影视文学作品、文艺晚会、公益广告、书法绘画作品等形式将“法治”、“预防”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采用多种手段,开展预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素养、树立法律信仰,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群众自发反省、自我约束、主动防范、积极参与的社会大预防机制,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我省石家庄、秦皇岛两院率先在全省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组织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鄉村、进学校、进社区的“五进”宣讲活动。截至目前石家庄市院共宣讲35场,共为60余家单位,2万余人进行了宣讲。衡水市院预防处和各县市区院联合组织筹划预防文艺轻骑兵,将在全市建设工地、农村集市、社区广场、学校企业等地巡回演出。承德隆化县院构建以“文艺大篷车”、《预防工作通讯》、法律讲堂为主要载体的“职业廉政文化带动共建预防、社会廉政文化驱动系统预防、区域廉政文化促动农村预防”的“文化预防”工作模式;邢台宁晋县院、衡水安平县院携手当地电视台、纪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举办“助力反腐倡廉、共建和谐宁晋”、“以德为魂,廉洁从政”演讲比赛。秦皇岛山海关区院针对职务犯罪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危害性,主办了“做我的好榜样——小手拉大手预防职务犯罪”主题宣教活动。活动坚持“关心您·保护您·帮助您”的人文理念,通过采用设计主题活动标志,谱写录制“做我的好榜样”的主题宣教歌曲,编印精美易懂的漫画手册,制作给家长的一封信和反馈表等形式,实现了预防工作的创新发展,践行了检察机关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社会承诺。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支撑,预防工作的开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社会廉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要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创造性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不同受教育主体,开展不同形式的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传播先进的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观看警示教育片 篇十二
一、高职院校学生反邪教教育现状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反邪教警示教育现状,2015年3 月至5 月,我们对南京地区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在读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82 份。回收率为95.5%。
(一)对邪教本质特征的认识
据调查显示,听说过邪教的学生占95.81%;认为自己能分清宗教和邪教的区别的同学占71.20%;能正确辨别邪教的本质的同学占91.10%,但仍有15.71% 的人单选“邪教就是反政府反社会的势力”、21.47% 的人单选“邪教就是习练法轮功的组织”。从数据分析,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能分清邪教与宗教的区别,但另有28.80% 的学生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反邪教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邪教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宗教、迷信之间的区别。
(二)从邪教传播途径来看学生的受影响程度
手机短信等通讯传播:被调查者中,有47 名学生偶尔收到过邪教组织活动的电话、短信,占总人数
的12.30%,有3 人经常有这类电话短信;还有86.91% 的学生从未收到过类似电话、短信。网络邮件传播:
在被调查者中,有22 名学生偶尔收到过邪教组织活动、宣传资料的邮件,占总人数的5.76%,只有1 人经常有这类邮件;还有93.98% 的学生从未收到过类似邮件。从这两种邪教传播途径分析来看,大学生受邪教影响程度并不大。比较而言,学生受到手机短信传播机率比邮件传播方式要大。
(三)对大学生防范邪教能力现状的调查
对于“如果有人正在校园内进行邪教聚会宣讲”的调查显示,有51.05% 的同学选择“避开不理”、
有36.64% 的人选择报告学校安全保卫部门,8.90% 的人选择报告老师。但有3.41% 的同学可能会站在边上
听讲。这些数据表明:半数以上的同学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自觉远离邪教活动;还有45.54% 的学生会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老师,但数量还不够多,要建设平安校园,还需积极发动学生主动配合学校有关部门来共同管理。
(四)对学校开展反邪教教育工作的建议的调查
高职院校作为反邪教的重要阵地应当如何开展警示教育工作,学生普遍认为应该积极“开展各种科普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占72.51%)、“构建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占76.70%)、”关注心理健康,及时掌控舆情”(占70.42%)等。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参与哪种教育活动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列前三位的是进社区开展反邪教的宣传活动(68.06%)、组织学生进行反邪教现状的社会调查(52.62%)、出有关反邪教的宣传期刊或论文专集(49.48%),还有37.01% 愿意参加反邪教征文活动,36.39% 愿意参与反邪教理论研究。从以上两组数据表明,学生参与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学校应当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有兴趣参加的活动来开展警示教育工作,学生更倾向于社会实践和宣传性质的活动,可以使学生走进社会,普及教育。
二、高职院校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开展的对策
(一)建立反邪教研究阵地,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领导充分重视,逐步建立反邪教研究阵地,明确工作职责与范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610 办公室、反邪教协会的关心指导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为中心,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家学者集中的优势,积极开展工作,为保持学校稳定作出了贡献。学校应高度重视信息的排摸掌控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作用,深入到学生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实行重点对象重点关注的方式,确保学校工作的平稳开展。健全学生反邪教组织机构和队伍。成立校反邪教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优势、智力优势、群众优势,广泛地组织和动员师生参加到反邪教斗争中来。通过健全网络,齐抓共管,使高职院校反邪教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从组织领导、活动声势还是从宣传教育、整合资源、工作力度上都得到有力的提升。
(二)提高对邪教本质的认识,筑牢校园反邪教阵线
首先,要提高师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由于邪教组织经常采用各种宗教集会的方式来诱骗人们参加,所以对有宗教信仰同学的思想动态与活动情况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每年在新生入学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宗教信仰的摸底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并统计调查数据做好记录和备份,重点关注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其次,要提高师生对邪教本质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可以重点围绕宗教信仰、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活动的区别开展教育,让学生明白宗教信仰是受宪法保护的,但宗教活动是有一定限制的,校园内是依法禁止任何形式宗教活动的,学生是不能参加任何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的,否则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宗教信仰观,自觉抵制非法宗教和邪教的腐蚀。
(三)抢占宣传教育阵地,提高反邪教宣传教育水平
全面推进校园反邪教工作,需要我们积极抢占宣传教育阵地,探索和拓宽宣传教育的渠道、途径。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一定的抵制能力,但我们也不能放松对各种传播渠道的监管,尤其是要加强对网络阵地的管理。为此,需要做好两个结合。一要坚持宣传警示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相结合。把反邪教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反邪教内容进入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扩大和提高反邪教警示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中的宣传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二要坚持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和着重构建网络反邪教体系相结合。针对一些境外邪教势力主要通过网络来进行渗透,开展网络反邪教斗争就成为高职院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邪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探索各种宣传教育新渠道的同时,要继续加强网络反邪教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主动出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网上舆论引导,牢牢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进一步探索网络反邪教警示教育规律,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切实增强网络反邪教警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网络反邪教宣传教育水平,开拓反邪教工作新局面。
(四)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拓宽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的开展
反科学是邪教的主要特征之一。科学文明是邪教的天敌。要拒绝邪教、远离邪教,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崇尚科学、提倡文明。为了能使防邪拒邪意识深入人心,学校要大力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喜闻乐见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诸如科普活动、文艺演出、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图片展、摄影书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研究并进行自发宣传,发挥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可以采取校、院业余党校及班会的形式学习辅导,开展反邪教知识的教育宣传,还结合学生社团、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学生创业活动等进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关爱生命、青春活力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通过开展活动,增强了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有力地促进了师生防邪拒邪的意识。
(五)发挥学生服务社会功能,将反邪教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识国情、奉献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要将大学生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反邪教活动中,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因此,我们要多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一是利用各种形式在社区、乡镇进行宣传。例如展开反邪教图板,并向群众发放含有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内容的资料和科普读本。 二是认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在进行宣传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开展各地区反邪教现状调查。可以发放调查问卷,或者对居民进行访谈,来了解目前社会邪教活动的现状,思考反邪教斗争的重点和方法途径。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扩大科普反邪教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在反邪教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居双.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
[2]朱吴一.高职院校反邪教教育的有效探索[J].科技信息,2011.24.
[3]徐蕾.当代大学生反邪教教育研究[J].前沿,2014.ZB.
[4]徐秀娟.浅谈高校“反邪防渗”工作的意义和举措[J].学理论,2014.24.
13.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1篇) 篇十三
近日,我局召开全局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会上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我们一定要从片中的典型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警钟长鸣,坚持从严要求,坚持惩防并举,坚持风清气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经受“四种考验”,抵御“四种危险”,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要深刻认识到,近年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形势仍然严峻,我们既要看到这几年党风政风积极变化的一面,也要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仍然丝毫不容放松,一刻不能懈怠,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高度 1
清醒和警觉。
要深刻认识到,巩固和发展当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必须深入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要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时刻紧绷反腐倡廉这根弦,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扎实成效,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成败,一定要常抓不懈,更加自觉地按照中央及区委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坚持从严要求,努力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
14.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警示教育片中所有痛哭流涕的悔恨面容,莫不是提到自我放松了学习,思想上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才导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对金钱和名利的诱惑,加强自身的学习,坚持思想上的警醒是多么的重要。我是从小理解共产主义梦想信念教育长大的,是听着黄继光、董存瑞这些革命英雄为实现共产主义牺牲自我生命的故事长大的,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时时影响着我。
二、坚持防微杜渐,防范上过关。
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自律的警示防线,是对每个人的考验。关键时刻必须要明白自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针对我的实际情景,必须要提高认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推动我学区的反腐倡廉工作。顺应形式的发展,强化保廉意识,做到廉洁自律,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我的人生航标,始终坚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行动上过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必须按制度办事,严格要求自我,低调作人,高调做事。
15.观看警示教育片 篇十五
(一)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中党风廉政教育的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稽查执法、案件查处、行政审批、监督抽检、检验检测等方面, 极易诱发腐败行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2014年,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规违纪问题5.3万起, 处理党员干部7.1万人, 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万人”。因此, 新时期新常态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更显重要。
(二) 沉默螺旋理论。
沉默螺旋理论是德国学者诺尔·纽曼于1973年提出的一项大型民意理论, 该理论假设社会以鼓励来威胁个体偏差的行为, 人们在表达观点时, 如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这类观点会如滚雪球一样快速扩散;而如果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 即使自己赞同它, 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越来越为世人所接纳, 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说明, 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要充分和有效地发挥作用, 必须注重对教育过程优化的研究, 让优质的观点、良好的风气、优良的品德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让不良的信息、劣质的观点、不良的风气在民众中销声匿迹。而这离不开良好的传播环境建设, 有赖于“良好的教育场”的营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大环境的“意见气候”——群体意识一旦形成, 便对干部职工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很强的导向和制约作用。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公务员廉政教育的警示
(一) 强化意识形态教育, 形成有效的党风廉政教育警示育场。
法国哲学家特拉西于法国革命时期, 创造了“意识形态”, 以表示“观念学”, 指得是观念的起源、演变、性质等研究, 而“意识”是人多持有反映思想客观存在的最高形式。意识的产生由“感觉”“知觉”“意象”三者产生构成, 意识可以内化成为一种“生存信仰”的表现, 它可以变成一种普世价值。“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近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 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 积极营造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是, 当前食品药品监管面临着新体制、新职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考验。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结合实际, 从保障民众饮食用药用械安全、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等方面强化意识形态的灌输, 形成并强化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对“为国把关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 “服务公众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核心理念深入骨髓, 形成主旋律的“多数强势”信息, 使负面信息成为“少数劣势”, 从而实现对多元思想生态的引领, 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能动的纽带”引领作用, 实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对全社会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二) 加强舆论宣传教育, 形成正能量的党风廉政“意见领袖”。
1.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传播效应, 形成党风廉政教育的“意见气候”。诺儿·纽曼认为沉默螺旋是强调个人对于公众意见的知觉, 对于使用知觉方面的意义来解释, 来自公众意见的压力这一点是重要的。沉默螺旋的理论核心概念有:准统计感、意见气候。“准统计感”在沉默的螺旋中, 是认为人类本身有“准统计器官”“意见器官”与“统计直觉”这三种功能。个人能够利用这三种功能来观察社会环境, 来判断支持与反对意见的分布, 特别是可以用来评估某些建议与观点的起伏。自媒体的兴起让民众能更广泛的接触到各类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庞杂, 良莠不齐、随时变化, 这些不确定的信息就像是气候一样捉摸不定, 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冲击下, 令人难以捉摸。要达到有效利用就必须去芜存菁, 因此必须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 具有较强思想引导能力的理论宣传工作者。比如设置各单位党建工作、廉政教育微信账号公共号, 强化公务员对意见的知觉, 构建党风廉政教育的“意见气候”。
2. 充分利用正面积极的典型例子, 形成党风廉政教育的“意见领袖”。
“沉默螺旋”指出意见所形成的氛围就像是气候能罩着个人, 对个人的内心来施加压力, 这些无形之中逼迫个人压力是无所不在的。党的十八大以来,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部分高级官员因为严重违法违纪落马, 在这些大案要案中发现了在我们身边的蛀虫。但是我们的周围虽然时不时有“老虎”“苍蝇”出现, 仍有一些如金子般闪光的人物显现, 比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呼吸道病毒疫苗室主任、研究院李长贵, 在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全力攻关, 推动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诊断试剂国内率先上市, 展示了我国在新疫苗研发中的科技实力。2012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举办的“十大药监之星”活动, 从全国31个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胜出的10名“药监之星”,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他们就与我们一起工作, 这些鲜活的例子都能成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党风廉政教育路上的“意见领袖”, 道德上的精神指引。
(三)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构建党风廉政教育的厚重基石。
1.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我党多年的实践证明, 加强党政班子建设、从严治党、端正党风的关键, 在于建立和巩固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制度和机制, 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是党的各项任务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制度为纲, 纲举目张, 唯有通过强化制度建设这个“纲”, 达到“张”全局党风廉政教育的目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每位职工的岗位实际, 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 设立“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管理”三道防线。如, 食品药品监督抽查一线的工作人员, 根据其岗位职责要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要点、防控措施要点等, 建立个人“责任状”, 构建起反腐倡廉建设与行政业务之间的关联机制, 严密业务流程, 严格管理监督, 防止发生各种违规违纪问题。
2.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构建清正廉洁的内部环境。
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形成一个公正、公开、清廉的内部环境。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开展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为重点的学习党章活动, 组织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十八大报告和党章, 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实质, 并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特点做好学习安排, 保证内容、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利用七一建党日、九三抗日胜利日等特殊日子, 开展“八项规定与作风建设”党风廉政教育专题课、食品药品监管与廉洁自律党课, 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展览等活动,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形成一个单位内部的“意见气候”场。在这个场景范围内, 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法纪意识和忧患意识。
(四) 强化责任追究, 构建良好的制度约束机制。
1.健全监督检查常态化制度, 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重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监督抽查, 唯有不定期对市场上的食品药品进行监督抽查, 才能确保为民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驾护航。与此相同, 唯有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 抓常、抓细、抓长, 弛而不息、正风肃纪, 才能不断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严肃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 指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 确保中央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落实到位。针对专项资金使用、财务报销、基建和技术装备建设等, 进一步健全决策审批程序, 严格财经纪律, 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和财务收支定期审计工作。建立和完善系统内部巡视制度, 坚持定期巡视与随机巡视, 专项巡视与常规巡视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专项巡视。
2. 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 坚定不移地抓好“廉洁从检”各项工作。
食品药品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 而一旦爆发大规模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就极易引发社会问题, 因此必须坚持“一岗双责”, 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贯穿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各个方面, 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从源头上保障队伍安全, 确保队伍廉洁自律。要始终绷紧“科学执法为民服务”这根弦, 排除各方面干扰, 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把廉洁自律始终贯穿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之中。
三、结论
“沉默的螺旋”是新闻传播学的经典理论, 在传播领域包含的注重传播环境、氛围的营造、气候意见形成的环境场、意见领袖的魅力等, 对提高干部职工党风廉政意识、提升自我审视, 确保队伍建设“廉洁、自律、干净、担当”等很有启发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通过构建社会主义良好意识形态、加强意识形态的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等措施, 使“沉默螺旋”中的党风廉政教育正面积极一方不断强化, 负面一方不断弱化, 提升了干部职工的队伍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岐山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EB/OL].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http://www.ccdi.gov.cn/special/dscqthy/dscqhhg_dscqthy/201410/t20141023_29266.html.2014-10-24.
[2][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蔡志强.如何克服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721/c40531-27335895.html.2015-7-21.
16.观看警示教育片 篇十六
【关键词】教育公平 马克思主义 教育公平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006-02
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使教育公平问题逐步变为全世界的教育关注焦点。发展教育的核心前提就是教育的公平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又为解决我国的教育不公平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视角,探讨我国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解读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产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探究社会平等和教育公平等问题的过程中,它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平等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首要内容
马克思在1866年提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及“真正利益”。马克思所主张的“教育公平”包含这样两点:首先,每个公民都应具有受教育这一平等权利;第二,这种平等表现为每个人智力发展和能力发挥上的平等。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是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都走得不稳,更不用说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强烈谴责和批判社会的各种不公平现象,由此产生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只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第一步,而教育公平的最终归宿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硬件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而空谈教育公平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首先,教育权利的平等依赖于政治上的平等,而教育公平发展的物质保证则取决于经济上的平等状况。其次,包括设定教育目标、分配教育资源、选择教育内容等的整个教育活动,都制约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二、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表征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教育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但教育公平的普及程度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仍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要想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首先就要考虑教育的机会公平,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是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发展的首要问题。2005年开始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教育事业获得重大发展的标志,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机会。但是,由于农村落后地区经济的不发达,一些地方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学生仍然自动或是被迫放弃入学的机会,更不用提高中阶段的入学机会。高等学校收费现象、高校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分数线的地域性差别造成了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在教育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忽视其正常成长规律,用错误的教育教学方式,差别性地对待不同学生,便是一种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动地位,便导致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更具主观随意性和选择性,教师愿意花在“优等生”身上的精力往往比“差等生”多,部分教师更是为追求私利,对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不公平。加之教师往往更重视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而多忽视其他学生的实际情况,又造成了教学定位目标的不公平。
(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教育结果的公平指的是每个人在受教育后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个性得到发扬和完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能力修为等与其智力水平相匹配,从教育中收获自身发展。因为受到客观地理条件和国家法规政策的双重影响,我国发达地区的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而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却发展迟滞,这种不平衡是导致我国教育结果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城市进入大学的学生比农村要多得多,城市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往往也优于农村学生,所以不难看出,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也是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又一重要方面。
三、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笔者对造成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育资金投入不够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提出,教育公平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经济条件的支撑,经济基础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保障。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虽然近年来我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人均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在西部和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尚处在小康建设阶段,还无暇顾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其他方面。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对教育的投入不够,从某种层面上促使了教育的不公平。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首先是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分配不均。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但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却逐渐导致一种忽视农村发展、以城市为发展重点的价值观念,而教育作为一种大众公共产品也因此逐步倾向于“城市优先”的原则。贫困地区的教育因为缺乏资金而导致硬件设备跟不上需求,发展愈发滞后,在起点上就已经形成一种不公平。其次是师资队伍的分配不均。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并不愿意投身于农村,而农村本地的教师团队本身的受教育水平也并不高,且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培养和定期深造及学术交流,其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加之流动性大,造成了农村师资队伍的不稳定。
(三)教育体制不完善
影响教育公平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政治,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基本理论。由此可知,教育政策的不完备,也是造成教育不公平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一,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人性发展相悖,存在一定的误区,马克思主义者在其教育公平观中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教学中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突出。第二,学生资助制度不完善,资助的力度不够,导致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依然居高不下,同时也无明确的标准,且缺少专门的助学金监管部门。第三,高等教育制度尚未成熟,地区差异、高考移民导致高等教育区域性不公平,在资金分配上又偏重于重点大学,进一步拉大了高校间的差距。
四、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导我国教育公平发展
(一)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出,要想真正在普适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社会生产必须提供足够多的教育物质资源。教育的大发展离不开教育公平的普及,教育公平的实现更是需要充足的教育资金投入来支撑。第一,提高教学硬件条件,确保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借助各方力量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从而努力缩小学校和学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以及学校文化体育设施之余,其住房条件也应得到完善。第二,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满足其物质及精神需求,为教育的公平发展奠定师资基础。我们必须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保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而使其安心工作,努力为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育资源分配向农村倾斜,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现实保障
第一,分配教育经费时,必须避免“一刀切”,在兼顾整体发展的同时,首先应考虑将教育经费倾斜于薄弱学校,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城市中心”的不公平倾向,达到总体合理,促进教育公平。第二,努力建设农村的师资队伍,促进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交流及学习,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再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其教学水平。在农村教师待遇上,对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师给予倾斜性补贴。
(三)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政策保证
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中总结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正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发展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教育体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第一,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教育公平的规范化发展。我们应树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机制,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明确化和合理化,并不断完善“奖助贷”制度,实现对人才培养的人文关怀。第二,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从法制角度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硬件之一就是政治条件,教育公平的政治保障就是有完善的教育法规。应促进教育公平法律体系的完善,使其有法可依,并强调其权威性,从严执法,且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政治保障。
五、结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正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教育公平已逐渐成为我国学者讨论的焦点问题,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发展成为重中之重。笔者站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视角下,结合科学的理论和我国的现实,对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并由此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段大蓉.中美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陈曦.试析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分配制度改进[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7)
[4]杨帆.教育公平的理念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1999(3)
[5]郭彩琴.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考察[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6]任中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饶 为(1990— ),女,湖北荆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观看警示教育片】推荐阅读:
警示教育片蜕变观看心得08-31
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后心得06-23
廉政警示教育片观看心得体会07-31
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推荐08-05
观看警示教育片《代价》心得体会09-07
公安观看警示教育片个人心得感悟11-15
观看反腐警示教育心得体会08-30
观看警示视频心得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