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导入十法

2024-08-10

语文新课导入十法(共15篇)

1.语文新课导入十法 篇一

中学语文新课导入技巧浅谈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因此,良好的导课艺术是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现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法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象制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示知的急切感。例如我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先多媒体出示一组雪景图片,然后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

二、以旧带新法

教师提示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从而引出新课,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这种方法要做到前后衔接自然,过渡平稳。如我在教学《我的母亲》之前,采用这样的导入设计: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哪篇文章写父亲,体裁、作者、语言风格及主要内容怎样?大多学生回答到《背影》。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各方面都比较类似的文章,那就是胡适的《我的母亲》,大家比较一下两篇文章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这种导语自然地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了以旧带新的过程。

三、开门见山法

教师的`开场白是直接引题,用准确精炼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如学习《散步》这篇课文时,采用了直接了当的开门见山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散步》这篇课文,作者先取了生活的一角,通过几个细节,写了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写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睦、关爱。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

四、音乐欣赏法

音乐能放松心灵,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如果在课前导入时放一段与之相关的音乐,容易荡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需要的情境之中。然后教师再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升入理性。这样既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很快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讲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可播放《水调歌头》歌曲,学生在和唱中体会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这时教师再适时引入课题,课堂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故事引路法

故事引路法即在讲课之前概括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或情节,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新课。如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可先讲长妈妈或寿镜吾老先生的故事。长妈妈是鲁迅童年的保姆,鲁迅常被长妈妈的故事迷住,对童年的鲁迅有一定的影响。鲁迅到了四十多岁以后,还记得童年时长妈妈讲的故事。而且还专门写了《阿长和山海经》来纪念她。寿镜吾是鲁迅童年的教师,一次上课,老先生让学生对对子,鲁迅用心思考,对的正确,老师大大夸奖一番,可见老先生对鲁迅及他的学生一片爱心。这样的导入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亲切,具有感染力。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它没有固定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

王焕存

2.语文新课导入十法 篇二

关键词:导入艺术,激趣,欣赏,激疑,故意犯错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新课的导入呢?

一、激趣导入法

在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知识自身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让他们感受到认知的愉悦。鉴于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对新异的事物有着较强的探求欲望的特点, 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本人在教学《蔚蓝的王国》时, 采用了如下的新课导入:同学们, 你们到过大海吗?你们想过生活在大海边的快乐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改编的动画片, 去感受一下大海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好不好? (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 并让一女生配以“在海的远处, 水是那么蓝, 像最美丽的花瓣, 同时又是那么清, 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的, 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的画外音。

观后, 教师:同学们, 看了《海的女儿》这个动画片, 你对大海有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 (争先恐后) :美丽广阔, 浩瀚无边, 一片蔚蓝……

教师 (微微点头) :好!那么, 你们想进一步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肯定回答) , 教师接着道: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它可以给我们每人一张走进大海这个美丽世界的入场券。板书课题、文体、作者。有声有色、情文并茂的新课导入, 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真正让学生“学中乐, 乐中学”。

二、欣赏导入法

欣赏导入法, 就是在新课导入时, 先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引导学生欣赏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诗歌、音乐、名言名句等, 从而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而又愉悦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本人进行了如下导入:

师:我们知道, 人类的生生不息离不开伟大的母爱, 同学们, 当你吮吸着母爱的乳汁, 沐浴着母爱的光辉, 你们可曾想过, 如果没有父亲, 没有父亲给我们的爱, 我们人类将会怎样?有人说父爱无言, 是的, 我们的父亲常常不会表达爱, 他们只会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心中对子女那深沉的爱意, 而那无声的语言也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 也许只是一个轻描淡写的动作。而这些又都是在我们年少之时难以体味到的, 只有经历过人生沧桑后, 才能对那一份单纯的父爱充满无限的感激。老师如今已年过不惑, 所以对父爱也就有了一份较深刻的体会, 下面老师把自己写的题为《父亲的背》的小诗奉献给你们。 (投影出示《父亲的背》, 让学生齐声朗读)

父亲的背

童稚时

父亲的背是一块乐园

总是好奇地爬上去

游乐无忧的童年

少年时

父亲的背是一泊港湾

总是安然地躲进去

避过风雨严寒

长大后

父亲的背是一根扁担

总是挑着世态的沧桑

还有妻儿的悲欢

而现在

父亲的背是一座峰峦

总是将人生的艰辛

浓缩成做人的尊严

同学们, 读了这首小诗你对父爱有了怎样新的认识?学生畅谈过后教师小结:是的, 我们的父亲是伟大的, 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跟母爱一样博大而又厚重的父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 去和作家一起感知、领略那份深沉的爱吧。这样, 通过品读诗歌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了情感迁移。

三、激疑导入法

产生疑问是获得真知、不断精进的先决条件, 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重激疑情境的创设。如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时, 贴船下篙, 提问学生:由这篇文章的题目, 你想到了哪些问题?比比看, 谁想到的问题多。学生们稍加思索, 便争着回答, 诸如“斜塔在什么地方?做实验的人是谁?做的是什么实验?为什么在斜塔上做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等等对理解和把握课文颇为有益的问题, 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故意犯错导入法

适当的故意犯错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重视,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本人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师生互相问好后, 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说:太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很熟悉的, 可以说, 只要是天气晴好的日子, 我们就能够看到太阳, 可是, 同学们, 你们想过没有太阳何时离我们远、何时离我们近的问题呢?见学生摇头示意后, 教师接着说, 哦, 看来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可是早在两千多年前, 就有两个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为了这个问题而引发了一场难决高下的争论,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我边说边在黑板上故意板书“两小儿辨日”, 立即有学生在下面高声喊道:老师, 您写错字了。我故作讶然道:什么?写错字了?哪个字写错了?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老师您把“辩”字写错了, 中间应该从“言”字。哦, 不错, 老师真的写错了, 是因为老师犯糊涂了, 那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辩”和“辨”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答道:您误写的“辨”主要与甄别有关, 而文中的“辩”字主要与言语有关, 是用语言和人争辩。我用赞赏的目光示意该同学坐下: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小儿是如何争辩的呢?这样, 巧妙运用故意犯一些让学生易于发现的“错误”的教学方法, 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便于学生开展轻松愉快的探究性学习。

3.刍议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方法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新知。好的导入,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意义的理解和领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新课的导入,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初中语文课导入新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运用情境法导入新课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所教的文章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有的以景引人,有的以情感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在情境上受到感染。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激动,因此,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手段传达某种情绪感染学生。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导语设计为:“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它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们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这样导入,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课文情境。

二、利用疑问导入新课

语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巧妙的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如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从漫谈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先在副板书的位置上写上“城市的美称”几个字,然后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上海可以叫不夜城,广州可以叫羊城,南昌可以叫英雄城……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同学们猜猜!”(老师在正板书位置上写“苏州”二字)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响亮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二字后面写上“园林”二字。这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心里豁然开朗,兴味盎然,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驱动力,急于了解苏州的园林的特色。

三、利用文章题目导入新课

文章的题目大都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新课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来导入新课,条件好的学校可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导入新课。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均可采用现成的投影材料导入。“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

4.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开展练笔活动,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淡化文体,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提倡有创意地表达。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

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第四,要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上新教改课程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中国古代的大圣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也有力地说明启发式的教育很重要。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方法”、“手段”和“技术”的运用都应从实际出发,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课改就是用多媒体上课,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表演,演课本剧、演小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老师只是坐在旁边做免费观众。

首先教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在唤醒主体意识上,应该认识到学法指导不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课堂教学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我认为,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必把课文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特别是像没有先进教学设备的农村学校,能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用好黑板和粉笔也是很不错的。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选用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看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这几年之中,课改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亦如百花齐放。“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是日常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越而的活泼与可爱,并且不乏思想上一次次的灵光闪现、不乏更多了一些对生活、社会的深层思考,同时也在浑然不觉之中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综上所述,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再一次认识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实质性,在新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一改以往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僵化的局面,下面,我就这几方面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改变传统人才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孕育着这样的心灵,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从客体走向主体,一句话,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于情境中轻松学习。

《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化语言实践便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乎如何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乎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探究学习以人为本。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

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

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性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5.读《小学语文新课标》有感 篇五

文桥小学 李伟平

今年暑假我有幸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标》,使我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它吸收了现代课程理论的最新成果,通过学习我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如下: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尖锐的批评。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泼地流个不停。”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体验空间和实践课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激发自我写作兴趣,从而写出心中想说的话,心中想写的事。

三、学生自悟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 须在 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切实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努力使教学有新意,让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注意感情的培养,创设情境,进行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通过挖掘审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避免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课内语文学习要与课外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等。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方法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持久而强烈,语文教学自然就会轻松起来。

6.小学语文新课标试卷 篇六

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5、课程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课程目标的整体目标一共(10)条,其中第三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7、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8、你所任年级段,要求会认汉字()左右、会写()个左右。

9、你所在年级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背诵优秀诗文()篇(段)。10、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

二、单项选择:

1、()是学习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师生

2、()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A、学生B、教师C、师生

7.例谈语文新课的导入 篇七

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他操心的问题上,因此,需要通过组织教学去引起他们对开始上课的有意注意,接着就要让学生对新课或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而文章并非无情物,师生亦为“有情”人,因此,课的伊始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而这正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那么,如何选准最佳入口,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初中课本中选有数量较多的优美散文,并且多安排在春秋季节授课,而这学习的季节又正好是春游、秋游的最佳时节,因此,教授散文单元时可抓住这一契机自然地导如新课。比如讲授《画山秀水》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就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今天,就让我们去桂林看一看。这样的导入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想要一口气读完课文,一览桂林山水美景的神情。

二、别出心裁,增强趣味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上课文前有必要先介绍作者,而我们对作者的简介又往往流于老套套,语言也很呆板。特级教师朱显驹在简介苏洵时,就别出心裁,值得借鉴。他说,此君有两点值得同学们知道:第一,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此君可谓大器晚成;第二,他养了两个好儿子———苏轼和苏辙,唐宋八大家,苏家占其三,这一点大概只有曹操能与其媲美。如此风趣的语言确能增强趣味,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了更好地导入课文,在简介以上两点后,我又试着增加了第三点:传闻时人争传,竟效其文,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引得学生笑得前伏后仰,既增添了课堂气氛的乐趣,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

三、适当拓宽,激发诗情

在记叙文导入时,可以精心选取那些和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古代诗词,不仅可以高屋建瓴深入领会课文内容,而且触类旁通,丰富学生词汇积累。如在教授《在山的那边》一文时,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望岳》一诗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非常适合这篇课文导入的。诗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和文章题目“在山的那边”给我们以无限遐思、让我们要急于读完全文心情,二者有着相沟通的地方。二者互为印证,互为补充,用其来导入这篇课文,就不止是单纯的导入了,而且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诗歌主题要达到理想境界,就要历经千辛万苦,唯有不怕苦难、百折不挠、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理想。这和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不谋而合。

四、创设情景,陶冶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也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

五、制造悬念,扣人心弦

悬念,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电影戏剧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单又不马上解答,故事在读者心里留下疑团,产生一种诱惑力,使读者急于求知,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使作品峰峦叠嶂,摇曳多姿,曲折迷人,被人称为是“引人入胜的绝招”。

当然,进行兴趣教学要从文本和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卖关子、设卡子,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把学生弄糊涂。

8.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技巧刍议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技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87-01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犹如一块磁石,可以将学生紧紧地吸在一起,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新知的学习上来,而且整个学习过程也会愉悦、轻松而高效。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方法,在此和大家交流。

一、巧设悬念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新课引入时,如果教师在课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并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讲,悬念是指人们心理活动过程中一种强烈的想念和紧张的心理,这种心理活动有很大的诱惑力,能给学生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一种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急于阅读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实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在新课导入环节给学生设置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然后顺势导入新课。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悬念:“我们一般怎么向别人借东西呢?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向谁借的呢?为什么用‘草船借箭?能借到吗?怎么借的?一系列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抛出,学生措手不及,产生了马上阅读文章找答案的欲望,这时,教师在顺势引入,学生们的激情都很高,在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巧用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讲故事、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小孩子是不感兴趣的。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这是其天性,学生的好奇心强,尤其是一帮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过程中,以故事导入有点像古代说话的“入话”,它不仅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定了下来,而且“入话”的主题往往和正话相合, 或者构成互文,或者预先点出主题,这样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主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收集、整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积极通过童话、寓言、传说等故事引入新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例如,在学习《猴王出世》时,我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图文并茂地讲述猴王的故事,但只是这个故事的开端。由于图文并茂的故事开端已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内容教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就自然来了,并自觉进入学习状态。

三、巧设情境导入,活跃氛围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环节中,创设情境导入,能调动学生积极、热情、主动的情绪,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往往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新课开始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巧设机关、引起悬念、制造冲突、激疑引思、诱发思维、启迪智慧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处在学习的兴奋状态。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写景文,但由于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对此景较为陌生,如果教师单凭静态的文本学生很难看到桂林山水之美。教学中,我在课前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课上向学生播放,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欣赏到了桂林的山之奇、险、秀,水之清、绿、静,在这样的一个真实情境下,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的美景中,很快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小学语文新课导入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课堂导入是为了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课堂导入的好坏将会直接性的决定着此堂课教学的成败,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采用多途径多方式导入新课的同时,还应如实的考虑好以下几个导入新课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导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②导入要与教材的需要相结合:教学导入的设计要符合课文的需要,使导入真正发挥作用。③导入要注意趣味性:设计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④导入要注意启发性:导入如果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就能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⑤导入要注意严密性:导语设计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导语的语言和形式都应恰当、准确。教学中,只有教师如实的考虑好以上几点,我们的新课导入才会更加有效。

总结: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但不管哪一种导入,必须具有吸引力,要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淑华 杨小龙.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小学语文新课结尾的方法 篇九

教学内容有时需要几课时才能完成,而这几课时之间的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介于上节课与下节课之间,教师在上节课结束时所作的巧设悬念、自然过渡的一种小结谈话。

如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第一节课在引导学生感受了外洞的奇异美景后,结束时用了如下的导语:

“同学们,我们才行外洞就已经感受到了双龙洞的奇异美景,那内洞又会有怎样奇丽的景色呢?下节课我们再一同去细细观赏吧。”

这样的结束语,不仅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小结,而且为下节课作了提示和铺垫,在学生的脑海中还可以产生一种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二、总结式。

一堂课授完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借助板书,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我在教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后说:“同学们,我们了解了黄河的过去、现状及变化的原因、还有治理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要注意环保。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

这样结束讲课,不但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新课,而且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情感再次升华。

三、激疑式。

这种结束谈话是指教师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引中导思,在教堂教学结束时根据课文内容而设置的一种延伸课外的探究性疑问式谈话。如在学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后,教师有意向学生发问:“如果有一天,小钱和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这种结束语把学生在课中诱发出来的学习兴致延伸到课外去,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作业式。

10.学习高中语文新课标感悟 篇十

新 疆 二 校

苏晶

现在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摸索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走上走上自主学习之路,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 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笔者认为,如果单单把关注的视点放在学生某一学习点的操作策略上,无异于孤立、形而上地看问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要形成一个全程渐进的自主学习系统,应在立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特点上来构建学习策略。

一、明确目标,找准自主学习方向。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但最终的目标不能由老师不顾实际地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定向。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目标,攻有方向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如对同一文本,学生可以将语言描写作为学习重点,也可以将写作方法或观察角度等作为学习重点。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二、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自学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与课本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如有条件的话可适当通过一些形象的图片展示、视频音频的播放,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我在教《红楼梦》节选《宝玉挨打》一课时,为了能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利用了视听手段,播放此段情节的电视剧视频以及之前相关情节金钏儿跳井一段的视频。视频的直观效果使学生首先对情节的前因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小说的学习欲望。而教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我找来了有康桥背景视频的示范朗诵。学生结合画面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康桥的美,走进诗境,感受新月派诗歌的绘画美。随后,学生结合诗句能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较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学生学有成效,长久保持自学兴趣,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适当提供策略方法,予以指导点拔,帮助他们闯过难关。

三、鼓励质疑,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如我在教《项脊轩志》,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和利用工具书自读文章,了解大意,然后在课堂上尝试自己翻译。其他学生针对他的翻译可提出不同意见,甚至让他们互相问答,把课文中自己有疑问的问题都找出来。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自主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教《米洛斯的维纳斯》,可以就维纳斯的美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充分讨论,并且允许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但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要讲出合理的理由。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如我在处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的诗歌单元时,由于诗歌教学重在通过诵读鉴赏来体会和领悟,而这一单元编入教材的诗歌数量较多,如果对每首诗歌都仔细讲解的话,除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外,恐怕学生也未必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尝试采用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其中的部分诗歌进行自主学习。按照他们自主组织、自由组合的方式,学生每四人或六人为一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每一组组内的成员分别负责组诗歌朗诵、配乐、背景资料收集、诗歌鉴赏、鉴赏的点评等等,并鼓励他们动手自创诗歌,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成果,最后还由学生自己推荐优秀的创作作品。在这过程中,我也与学生一起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对学生创作作品的点评让他们明了诗歌与散文的区别,辨明诗歌的特点,使学生在合作的探究中对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

11.初中语文新课导入艺术新探 篇十一

一、实物导入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我发现初中语文教师目前所运用的导入方法有很多,但是却很少有运用实物进行课堂导入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我发现只要操作得当,运用实物导入的效果也很好。

【案例】:在执教《风筝》一课的时候,我考虑再三,最终决定去市场上购买几只风筝,然后用这几只风筝进行课堂导入。当我拿着这几只风筝走进课堂的时候,很多学生都高兴地站了起来。学生们的这种表现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反而正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看到我久久不说话,有的学生按捺不住了,问道:“老师带这些风筝是做什么的啊?难道今天是要带我们去放风筝?”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哄堂大笑。听到有学生这样问,我才终于开了口:“同学们之前放过风筝吗?”问题抛出之后,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接着问:“那么请问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教室里传来了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很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风筝》。如果你们在这节课表现好的话,下课老师就带你们去放风筝好不好?”答案是肯定的,而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也没有让我失望。这就是实物导入的魅力。

二、多媒体导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的出现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对于多媒体导入法我也有自己的一份心得。比如,多媒体导入时所运用的课件一定要制作精良,紧贴课文教学实际等。这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否则就会影响到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案例】:执教《苏州园林》一课的时候,考虑到这是一篇描写风景的文章。再加上我们班的学生从来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我决定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走进教室我就看到学生们个个都非常兴奋。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那么我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惊喜。事实确实如此。当我把苏州园林的相关影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学生们立刻被苏州园林那优美的画面所吸引。这个课件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在互联网上搜集制作的。其中我对苏州的拙政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顶峰作品。看到那美轮美奂的画面,同学们在私下也议论纷纷,感慨苏州园林的美。伴随着视频的播放,再加上我在一旁的解说,同学们对苏州园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同学们自然很快掌握了相关的学习内容。多媒体导入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来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多运用这种课堂导入方式,给学生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是一种传统的课堂导入方式,这种课堂导入方式被很多教师所运用。但是遗憾的是部分教师在运用谈话导入的时候并不是非常成功,具体表现为谈话过于肤浅,无法勾起学生的讨论兴趣。这一点对于提高我们的课堂导入有效性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我认为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所采用的谈话导入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好是能勾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案例】:执教《背影》一课的时候,考虑到这是一篇作者描述自己生活的文章,我决定采用谈话导入法。具体是这样进行导入的:“同学们有仔细看过自己父亲的背影吗?”听到这样问题,学生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听到学生们这样回答,我并没有感觉到奇怪,接着说:“那么,请同学自愿站起来和大家描述一下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子的好吗?”问题抛出之后,李华同学站起来回答说:“我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父亲的背影,但是从来也没认真观察过。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背影是非常伟岸的。”季薇同学回答说:“我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他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每次看到父亲离家的背影我都会流泪,甚至是不敢看。”尹峰同学回答说:“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早年就去世了。在我的生活中只有母亲的背影,她拉扯我们两兄妹长大,很不容易。她的背影是佝偻的,从来没有看到她直起腰的样子,可能是被生活重担所压吧。”……学生们的回答络绎不绝,似乎已经被一种浓浓的深情所包围。很多学生的泪水都在眼睛里打转。抓住这个时机我顺势说道:“是啊,父母的背影是高大的,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恩赐。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背影》,看看朱自清老先生是如何描述父亲的背影的。”通过上述谈话导入,我成功地唤起了学生们心中压抑已久的深情,成功地进行了课堂导入。此后学生们学习得非常认真,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可以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导入效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12.语文新课导入十法 篇十二

一、新课改概述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意识到传统的“万人一书、万校一书”的教学方式已经适应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不仅是对教材的变革,还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方面的大幅度变革。 学生不再只充当听众,而是进入了参与者的行列,对学生的评价也变得更加综合,而不是只看学生的分数。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

(一)介绍背景导入

介绍背景导入法适用于写作年代久远的作品的教学。由于时代变化甚大,学生根本不会想到作者当时怎么会有这种思想,对文章感到非常陌生,难以深入理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背景导入法,先讲述一下作者当时的年代、社会局势等,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置身其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趣味导入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趣味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对小学课文知识的求知欲。小学生大多对猜谜语游戏存在着强烈的兴趣, 语文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谜语引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

简笔画也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东西。利用简笔画导入小学语文课文可以达到新颖、直观、醒目等效果,使学生印象深刻,跟着语文教师的思路进入正文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述某种动物、植物时,可以在上课前先在黑板上画下此物的简笔画吸引学生注意,使之将注意力逐渐转移至画面上来,从而激发出不同程度的灵感。

(三)情境导入

现代科技发达,多媒体已经渐渐进入小学生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导入情境为教学铺垫。 在讲述一些关于景点的课程如《五彩池》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漂亮的图片,或是配上优美的音乐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之迫切地想了解该地方的美妙之处;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电影等使小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从而展开小学语文课程导入。

(四)开门见山导入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大部分文章的标题直接反映出了文章的主题。在讲述这种课文时,教师应该利用文章的特点设计简短的、 精彩的导语,直奔主题,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指明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目的及方向。开门见山地导入,可以使学生带着结论阅读文章,更加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地完成教学。

(五)实验演示导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展现一些实物,使学生真实地看到,而不是凭空想象。实验演示导入要求教师用实际演示展现课文描述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新知识的存在与科学性。比如教授《乌鸦喝水》一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拿个瓶子注入半瓶水,然后根据课文的描述,向瓶内慢慢放入小石子,让学生观察瓶内水位的变化;再告诉学生,乌鸦就是这么喝到水的,和学生一起仔细阅读文章。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

(六)设问导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问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授课时, 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围绕课题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述《小狮子爱尔莎》时,教师可以提出“小狮子有什么生活习性?”“是谁给小狮子起的名字?”“小狮子可以和人类和睦相处吗?”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与极强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迫切、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三、结语

13.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十三

潘莹

一、识字写字教学

看了《新课标》之后,我对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我明白我们所说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应该贯穿小学甚至初中、高中各年段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识字中、在阅读中、在习作中体现着字词教学。字词教学体现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教学。

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一步是识字教学,得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认读字词。

而识字写字教学不仅仅是认读,正确的理解也相当重要,对于字词的理解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重点字理解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利用找近义词或者反义词来理解词语;拆字、组词法来理解词语等等。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字词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具有发散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做一个词语游戏——生字开花。即:根据生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多组几次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由这个生字词可以想到哪些成语、哪些古诗句、哪些俗语警句等等,这样孩子们由一个生字可以积累好多新词语,认识好多成语、俗语、古诗、名言、警句。这样的字词教学,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

识字写字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运用。所以,在字词教学中,不仅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读,正确理解,丰富积累,更重要的是能灵活运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能用一个词说一句话;能连用两个词写几句话;能用更多的词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甚至用给定的几个意思毫不相干的词语、句子等写一篇小练笔等等。

二、阅读教学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不仅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所以,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重视通过课内的朗读、默读,逐渐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关键是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读出所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而 “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体会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可

以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达到训练的目的。采取示范读、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读”这种行为与课文的内容,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不是为读而读,而是用读的方法训练学生经历一个由“自己读——学习读——练习读——个性读”的提高过程。

所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去读、去想、去悟,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的活动过程中,及时圈画出重点词句,在书中空白处记下自己在自读中的感受及认识,用不同符号标记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达到自动探究、主动发现的目的。启发学生读读、想想、划划、议议、多读多想多体会。剔除与重点无关紧要或易读懂的部分,突出重点的教学,突出自学方法的点拨,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智能也得到快速的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拥有新的头脑,新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培养拥有新头脑、新思维的个性学生而努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学习和使用语言是一种能力,它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训练。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语文课程还是数学课程,甚至是音乐美术课程,处处都有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值得探讨、交流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的语言锻炼提供了实践平台。以口语交际课程训练为关键.从《听说训练》到《口语交际》,尽管形式与内容都有大角度的转变,但它们的根本宗旨都是培养学生能聆听他人表达、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它要求教师要认真上好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为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提供扎实有效的基础。于是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语文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同时,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编排了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凭借语文教材,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以课堂教学为平台,训练学生规范表达。

除此之外,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在课内外给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语言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语言交际的热情。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创设交际情境,促进

学生表达个性化,由于依托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与见解造成一定的限制,致使学生的表达只能停留于一般的口齿清楚阶段。因此,学校、班级、教师、学生之间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形成学生个性表达的大舞台。还可以开展读书活动。由班委商议制定活动时间与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内容。

四、教师的心理素养

其实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努力加强学习,改善自身心理环境,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都是不利于教学的。所以,要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挫折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14.杨芳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十四

连云港市浦南中心小学

杨芳

我静下心来,又一次认真的阅读了新课程标准,感受颇深,范文之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15.语文新课标审美新理念 篇十五

一、语文新课标, 教材新编排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 提出“感受鉴赏”, 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

与此相对应, 高中语文新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修改。翻开新教材, 我们可以看到, 古今诗歌、中外现当代哲理散文的数量明显增多, 在安排顺序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动。它们从内容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 表现作者的生命意识, 从而引导学生对

生命、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深入思索。生命之泉汩汩喷涌, 引导学生畅游于生命之河, 与生生不息的灵魂展开心灵的交流, 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赞美》 (穆旦)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的呼吁》 (阿尔贝特·史怀哲) 等。

(二) 表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 从而展示社

会美、人格美、人性美。引导学生阅尽世间的阴晴圆缺, 感受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或者欢欣幸福家庭的天伦之乐, 或者悲痛于生命的杳然逝去。如《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宽容〈序言〉》 (房龙) 、《名人传〈序〉》 (罗曼·罗兰) 、《错误》 (郑愁予) 、《边城》 (沈从文) 等。

(三) 表现巧夺天工的自然美, 从而引导学生远

离都市的喧嚣, 徜徉、沉浸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 尽情感受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脉动, 体味心灵的淡泊宁静。如《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花未眠》 (川端康成)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等。

以上所列举的新一轮教材中的课文, 充分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它们或者在安排顺序上大跨度变动, 或者之前从未出现在教材中。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意在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教材, 更容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 帮助他们携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聆听智慧心语, 感受生命力量之伟大, 欣赏自然瑰丽, 体验自然万物之浩荡, 领略人生之真谛, 见证人生道路之沧桑。

面对这样一套新教材, 面对这样的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 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先行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怎样把握呢?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审美创造、审美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 教师要尽量渗透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美育思路, 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美”的阅读, 并在此基础上, 与他们展开交流, 最终帮助他们认识美, 理解美。

二、审美新理念, 教学新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审美理念、审美规律,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阅读教学中, 审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自身的思想状况对其审美活动的影响很大。高中学生大多思想还未定型, 一般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成熟的审美情趣, 对于美的认识、判断往往片面依靠感性形象, 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 加之缺乏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 他们难以准确理解美的本质, 进而辨别真正的美丑。

此外, 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的不同, 特定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的差异, 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 造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各不相同, 使得他们的美感表现出很强的个人差异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处在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 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 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选择, 对于外界强加的东西非常反感, 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拒绝, 这就意味着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 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制学生接受某种审美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 依据审美规律开展阅读教学, 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审美阅读的主体性, 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审美意识, 尊重他们结果的多元性。

(一) 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 辅之

以读本、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一个美的心理氛围, 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美, 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感受美, 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去放飞自己联想和想像的翅膀, 构建自己心目中美的形象;并利用恰当的时机加以点拨、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体验美、理解美, 进而学会有意识地创造美。

例如, 新的高一语文文本在每个单元之后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种新变化开展审美教育。以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 本单元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社会美、风俗美、人文美。针对这一课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民宅, 亲自体验身处其中的感受, 品味其中蕴涵的文化氛围, 并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生活经历进行课堂发言, 然后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如《胡同文化》 (汪曾祺) , 可引导学生将北京的胡同与当地民居建筑相比较, 将胡同文化与自己考察感受过的当地民居文化相比较, 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社会美、风俗美, 体验不同的人文美、建筑美。与以前干巴巴地单独讲解课文相比, 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对人文美的感性认识, 为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 新课标强调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要求设

置选修课,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开设阅读选修课, 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

比如, 教师可以适量增加古诗选读, 充分利用诗歌的审美价值, 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引导他们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像, 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在鉴赏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鼓励他们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表达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

1. 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审美

意象, 如登高怀远、折柳送别、望月思乡等人文美意象, 青山、碧水、明月等自然美意象,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有关诗歌并进行自主解读, 归纳发现其特点、规律所在, 教师可以从中观察学生的审美倾向并进行相应指导。

2. 加强某些有特色的优秀诗作的学习, 引导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在指导中, 教师要尽量摈弃应试教育下枯燥、抽象的讲解, 避免将“美”概念化、教条化。在解读古诗时可以借鉴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用的方法, 即以意象解意象, 以情感解情感, 甚至以诗解诗, 让学生用感性去接触美, 培养起对美的事物的感情, 为最终领悟美、理解美奠定感性基础。

3. 加强对诗歌的吟诵诵读。诗歌是音形意之

灵魂的精华组合, 音韵在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若要真正懂得一篇诗歌的精义, 必须反复诵读, 在吟诵诵读中重温作品意象, 进入意境, 亲身体验情感历程, 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从而获得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乐读书, 读书乐”的诵读氛围和环境, 如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举行诗歌朗读比赛, 并邀请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 对选手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诠释作出当场点评, 这样就使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排列名次的层次上, 同学们通过参加、观摩比赛, 将对文学作品的把握更深入一层。

上一篇:采购合同(绿化苗木下一篇:上海中考英语模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