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2024-06-26

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精选7篇)

1.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一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调兵山风电有限公司35kV高压架空线路

运行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此制度。

第二条

第二章 运行管理范围及组织机构

调兵山风电场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范围为调兵山风场内35kV高压架空线路。第三条

第三章

线路巡视

第五条 线路巡视工作是为了掌握线路运行状况及沿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周围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为线路检修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六条 定期巡视:一般一月一次,考虑到调兵山风电场实际情况结合其它情况巡视,确定为每季度巡视一次。巡视工作由生产运行部牵头,检修组负责,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高压线路施工检修队伍承担。定期巡视结束,巡视单位必须提交巡视报告。

第七条 故障巡视:为查找线路故障点,查明原因及故障情况而进行线路巡视。故障发生后应由生产管理部、检修部协调组织有关队伍及人员进行故障巡视;巡视可在发生故障区段或全线进行,发现故障后应及时报告,重大事故应设法保护现场。对所发现的可能造成故障的所有物体应搜集收回,并对故障现场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以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和参考。故障巡视及事故与分析结束后,由检修组负责提交故障巡视报告及事故(故障)分析报告,同时组织队伍及时抢修线路恢复运行。

第八条 特殊巡视:在气候剧烈变化发生自然灾害(如台风、狂风、导线覆冰等自然灾害)或外力破坏、异常运行和其它特殊情况时进行特殊巡视,可及时发现线路的异常及部件的变形损坏情况。在特殊情况线路需要进行特殊巡视时,由检修组提出,生产运行部牵头,具体由检修组负责组织有关队伍及人员,开展特殊巡视。特殊调兵山风电场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责任部门为生产运行部,业务协作部门为公司综合部,公司生产主管领导指导监督。此制度包括线路运行管理范围及组织机构和线路的巡视、检测、缺陷管理、维护、事故检修、技术管理等方面。

总则

为保障调兵山风电场35kV高压架空线路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确保人身设备安全以及及时正确地处理35kV高压架空线路发生的故障和事故。特制定 1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巡视可根据情况,进行全线、某地段或某部件巡视。

第九条 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根据运行季节特点,线路的健康情况和环境特点确定重点后进行巡视。巡视工作由检修组提出,生产运行部牵头,具体由检修组负责组织有关队伍及人员开展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其巡视可分全线、某地段或某部件进行。

第十条 监督巡视:公司生产主管领导为了了解线路运行情况,检查指导线路巡视工作而进行。监督巡视一般每年至少一次,一般巡视全线或某线段。监督巡视由公司领导提出,生产运行部牵头,检修组及巡视队伍配合参加。

第十一条

巡视的主要项目:巡视的项目根据巡视手册及有关规定进行,主要内容如下:

1、检查沿线环境有关影响线路安全的主要情况:

①、在线路附近有无危及线路安全及线路导线风偏摆动时可能引起放电的树木和其它设施。

②、在线路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堆放影响送电安全的物品。③、在杆塔及拉线安全范围内取土、开挖施工等作业。

④、线路及杆塔附近河道、冲沟的变化,树木、竹林生产情况。

2、检查杆塔、拉线和基础的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①、杆塔倾斜,横担、整担及杆塔部件锈蚀变形、缺损。②、杆塔固定螺栓松动,缺螺栓和螺帽。

③、混凝土杆出现裂纹或裂纹扩大,混凝土脱底,钢筋外露。④、拉线及部件锈蚀、松弛、断脱抽筋,张力分配不均。

⑤、杆塔和拉线基础变异,周围土壤突起或塌陷,基础裂纹损环,下沉或上拔,护坡塌陷或被冲刷。

3、检查导线、地线的缺陷和运行情况变化。①、导、地线锈蚀、断股,损坏或闪络烧伤。②、导、地线弧垂变化。

③、导、地线连续金具过热,变色、变形,滑移。④、导线在线夹内滑动。

⑤、导线对地、对交叉跨越设施及对其它物体距离变化;导、地线上悬挂异物。

4、检查绝缘子及金具的缺陷及运行情况变化 ①、绝缘子脏污、瓷质裂纹、破碎。②、绝缘子串偏斜。

③、绝缘子串金具锈蚀、变形、磨损、裂纹、开口销及弹簧销缺损或脱出。

5、检查防雷设施和接地装置的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①、避雷器连接、固定情况以及动作情况。

②、地线、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接地体间的连接以及锈蚀情况。

6、检查附件及其它设施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①、绞线滑动,断脱或烧伤。

②、防振锤移位、脱落、偏斜、钢丝断股,阻尼线变形、烧伤,绑线松动。③、相位、警告、指示及防护等标志缺损丢失、线路名称、杆塔编号字迹不清。

第四章

线路的检测

第十二条

线路检测目的及分类:线路检测是发现设备隐患,开展预知维修的重要手段。根据线路运行的特点及运行规程的要求,检测工作分为周期性及季节性检测两种。

第十三条

周期性检测

1、周期性检测工作是根据国家《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所规定的要求对线路进行的检测工作。周期性检测工作应结合线路设备的运行工况,周围环境变化等情况,适当调整线路检测周期。

2、周期性检测工作的主要项目:绝缘子绝缘测试、附件检查,导线连续金具的测试、检查,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等。

第十四条

季节性检测

1、季节性检测工作是根据季节变化对线路部件的影响而开展的工作。

2、季节性检测工作的主要项目:杆塔本体、导线弧度和交叉跨越的测量,防雷设施的检查,杆塔倾斜度的测量等。

第十五条

检测时机与项目

1、杆塔检测时机与项目

①、巡视后发现问题进行检测项目:混凝土电杆裂纹检测,杆塔倾斜及基础沉降测量。

②、3-5年检测杆塔,铁件性能。

2、绝缘子检测时机与项目

①、清扫绝缘子时检测绝缘子裂纹,钢帽裂纹及绝缘子闪络灼伤。②、每年检测绝缘子低零值。③、每5年检测绝缘子全局附件。

3、导、地线检测时机与项目

①、大风时段观测重点部位导、地线舞动情况。

②、运行一年以后导线弧垂对地距离高,交叉跨越距离测量。③、每5年检测导、地线振动情况。测量点包括线夹、防振锤。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④、负荷较大时应检测导线连续金具。

4、金具检测时机与项目。

每3年应检测金具锈蚀、裂纹、磨损、变形情况。

第五章

线路设备的缺陷管理

第十六条

线路设备缺陷的发现

线路设备缺陷的发现主要依据巡视、检测的结果。线路设备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缺陷,重大缺陷和紧急缺陷。缺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划分缺陷等级并适时消除缺陷。

第十七条

缺陷的记录

发现缺陷应及时填写缺陷卡片,分类逐级上报,填写时应尽可能的详细,必要时应填写处理方案或意见。

第十八条

缺陷分析

巡线员应根据设备缺陷发生情况进行缺陷生成的分析,掌握其生成发展的规律,为预知检修防范措施的判定提供依据。

第十九条

缺陷分类管理1、2、3、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引入年、季度检修计严重缺陷:是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在短期内仍可继续安全运行的缺陷,危急缺陷: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划中消除,一般要求消除率近85%以上。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发生的缺陷。发生危急缺陷,应立即逐级向公司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处理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随后尽快消除。

第六章

第二十条

维修分类

送电线路维修工作一般分为维护、检修和事故抢修三类。第二十一条 维护:为了维持送电线路及附属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而进行的修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如下:

1、线路名称及杆号的书写。

2、线路走廊内树木的砍伐和修剪。

3、对倾斜角度大于规定值的杆塔进行调整。

4、调整拉线紧固杆塔螺栓。

5、修排水道或道路等。

线路的维护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6、基础培土。第二十二条 检修: 为了提高设备的水平,提高送电线路及附属设备至原设计的电气性能或 而进行的修复工作。检修分为一般检修和大修,根据作业方式不同又分为停电检修和带电检修。近年来根据线路运行状态,开展的所有状态检修和预知检修。

第二十三条 行恢复工作。

第二十四条 维修管理

1、技术管理:包括制度、维修计划,准备材料,工具,组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

2、安全管理:主要是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的编排和现场的执行监督。第二十五条 线路定期维修项目与周期

1、杆塔:每5年紧固杆塔螺栓。

2、绝缘子:每1年清扫危险物处理,也可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3、金具:每1-2年对防震锤进行调整,也可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4、沿线环境:每1年对树木、竹林进行砍断或修剪,并根据巡视结果及时发现危急情况随时进行。对防风措施根据巡视结果随时进行。第二十六条 线路大修(技改)。线路大修(技改)是对运行线路进行修复,使线路设备达到原设计的电气特性及机械性能而进行的检修。

1、线路大修项目:更换或补弦杆塔及部件,更换导、地线或调整导、地线弧度,改造杆塔接地网,对杆塔基础进行加固护坡,更换调整导、地线防雷装置,处理不合格的交叉跨越,根据防风、防侧杆,断线等反事故措施要求对线路进行改造等。

2、编制大修计划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制度及要求,在线路巡视、检修及检测中发现的缺陷,预防性试验检测中发现重大的问题,反事故措施和技术改进措施,可用于线路上的技术革新项目,保护人身和线路安全运行的措施等。

3、大修计划编制主要要求:编制线路大修计划应根据线路大修周期与大修时间配合进行,做到大修计划切实可行;确定大修项目,应了解线路目前运行状况,并对存在问题和缺陷进行核实,使确定大修项目符合实际情况。

4、线路大修周期和大修时间确定根据有关规定高压架空送、配电线大修的周期一般为一年或数年一次。但从调兵山风电场送出线路,场内线路以及电源备用线路投产以来多年运行实际状况,调兵山风电场高压架空线路大修周期可根据巡视、检测后发现重大缺陷,反事故技术措施,技术改造措施以及防护人身和线路运行安全等方面进行确定,具体周期可灵活,具体大修时间应安排在发电低峰期(每年的6-9月)。

事故抢修:对于各种原因造成送电线路非正常停电而必须迅速进 5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第七章 线路事故抢修

第二十七条 事故抢修定义:事故抢修指由于受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风及外力破坏等)而造成线路侧杆塔、断线、金具及绝缘子脱落等停电事故,需尽快进行检修的工作。

第二十八条 人身设备的危害。

2、用一切可能办法使风电场保持运行。

3、由检修组提出,生产运行部负责,具体由检修组组织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抢修队伍进行抢修。

4、事故抢修应制定详细安全技术措施,履行工作票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

第八章

线路运行技术管理

第二十九 线路运行技术管理内容:为了定期对运行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掌握规律,制定措施,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和运行工作水平,认真建立健全基础技术资料和运行记录,并保证技术资料的完整、连续、准确性。

第三十条 线路基础技术资料

1、线路设计、施工技术资料(1)、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图纸(2)、路径批准文件和沿线征地协议

(3)、与沿线有关单位,人员订立的协议、合同(包括青苗、树木、竹木赔偿、交叉跨越、房屋拆迁等协议)

(4)、施工单位移交的资料和施工记录 ① 符合实际竣工图(包括 杆塔明细表及施工图)② 设计变更通知书 ③原材料和器材出厂质量和合格证明或检验记录 ④ 施工缺陷处理明细表及附图 ⑤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⑥ 杆塔偏移和扰度记录 ⑦ 架线弧垂记录 ⑧ 导、地线连接线或补修费位置和数量记录 ⑨ 跳线弧垂和杆塔各部间隙记录 ⑩ 线路对跨越物的距离和对建筑物接近距离记录 ⑾ 接地电阻测量记录。第三十一 运行记录资料

1、线路缺陷记录2、3、4、5、线路 跳闸、事故和异常运行记录

线路巡视、检测、维修、事故抢修及大修记录 线路安全活动记录

对外联系记录及有关协议文件 事故抢修的任务

1、尽快查出事故点,采取措施尽可能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 6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6、7、8、线路运行工作日记 线路运行分析总结资料 线路运行工作总结

生产技术批示图表 第三十二条

2、相位图

1、地区电力系统接线图

3、设备评级图表

4、安全记录图表

5、年定期检测计划进度表

6、抢修组织机构表

7、反事故措施计划表 第三十三条 以每条为单元。线路设备评级

调兵山风电场35 kV高压架空线路设备评级工作加入风场设备评级范畴。线路 7

2.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二

1 行波法在高压架空线故障测距

对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 在对故障进行测距过程中, 只需要了对混合线路结构参数进行明确掌握, 并由线路某一断电传输的某段时间, 从而得出这点的位置, 同股哟这一原理提出了一种使用于现代高压架空线路的故障测距的一种方法———时间中点法, 时间中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线路Q P结构中每段长度、架空线波速以及实际波速等相关参数。2) 通过已知结构参数明确混合线路的各个时间点。3) 得出线路的收索方向, 设线路Q端以及P段上测出的行波速度时间分别是TQ和TN, 时间参量则△t的大小则是TQ减去TN的值。如果△t为负数, 那么故障点就存在于T0Q线路上, 在检测过程中有T0线M段进行收索即可, 如果△t为正数, 那么故障点则T0P线路上, 对故障的收索则可以从T0向N端进行, 如果△t恰好为0检测点则为故障点。4) 故障点的确定, 沿着T0方向对故障进行收索, 常保1/2△t时间就是故障点。

2 高精度测距实现的关键技术

2.1 提取故障波形信号

行波测距, 是故障发生后, 线路的电流或电压发生了突然变化, 传输到线路两端后, 通过对互感器以及传感器的利用, 对信号进行记录, 然后再对故障进行分析, 对故障行波波头到达线路的精准时刻, 从对实现对故障的精准测距。在测量过程中, 为了尽量提高测量的精准性, 降低误差, 对行波信号频率信号要求越高, 获取效果也就越好。

在对行波进行测距时, 首先应当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提取出暂时状态下的行波信号, 若是启动记录不可靠, 也就无法进行接下来的任务, 从而无法实现行波测距的工作。本次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利用现有电压与电流互感器收集的故障条件下暂态行波信息进行行波测距。

长期以来, 人们都认为常规的电流及电压互感器这些用来测量工频信号的互感器无法进行高频状态下的暂态行波传输。所以进行故障测距时, 应当先安装耦合设备辅助完成测量工作, 这对测波技术的推广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几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所研究的TA、TV等光纤能被可以保证高频行波的信号传输操作, 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

通过对TA与TV传变特性的大量仿真实验进行研究, 可以发现,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无法实现传变行波信号的有效传递, 但在实际操作中, 提取C V T电压互感器暂态行波信号, 可以利用耦合电容接地线完成, 传变行波信号的传递可以通过利用电流互感器和电磁式电压完成。互感器具有很强的传变高频信号的能力, 其相应速度未超过100ns, 与之相对应的行波线路进行一趟往返的距离为15米, 其分辨力, 可以满足故障测距的要求, 这为推动行波测距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支持, 在行波信号的测量中, 对普通的TA和TV进行应用, 可以将行波测距装置接入到TA和TV的二次回路中, 并不需要增添附加设备, 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具有经济、简单等特点。

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功能和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在传变特性上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分析和实验传变特性上的确定要分别进行, 通过对电磁式电压、阶跃电压、电流互感器等特性的影响, 对性波波头在通过互感器过程中的传变特性进行模拟。

一般情况下, 电力系统中不仅与多条线路相接, 而且电熔分布较大, 母线呈容性且行波电阻较低, 在母线处感受到电压行波波头幅值不仅小, 并且上升速度也十分缓慢, 电流性波波头则相反。由此可见, 进行高压线路故障测距时, 与电源行波检测方式相比, 电压行波检测的灵敏度更高, 可以更加及时的对行波故障进行检测, 提高检测精准度, 母线的出线只有一条, 因此对电压行波信号的提出可以通过电压互感器完成, 确保测距的精准度。

2.2 高速采集电路

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微电子技术中采用的高速采集电力, 可以实现对暂态行波的收集以及数据记录等工作, 并对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 同时还可精确测出行波脉冲信号的具体时刻,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 增强可靠性。在行波测距中为了确保误差小于30米, 行波信号频率通常情况不大于10M H z, 但很难利用卫星等设备对其进行处理。所以在测距系统中应当配备相应的采集电路单元,

采集频率大小为10M H z。

2.3 GPS时间精度

如果在测距上采取的是单端测距模式, 则不需要在两端都时间标签的绝对值, 只需要通过行波信号得到的时间, 对时间差进行确定即可。依据现代的科技, G PS模块在有源秒脉冲的精准度可以达到50ns, 并且可以利用有源秒脉冲完成对测距装置的核对, 对高精度晶振进行应用, 提高采集装置的精准度, 从而使每秒内的误差缩小的纳秒, 这样则可以将误差范围控制在15米以内。

G PS时间可能会在借助介质实现传输的过程中发生一定时间的延迟, 在测距时系统中针对G PS时间信号的采集装置应当尽量将时间设置较短, 防止因信号延迟增加误差。例如, 在信号传播过程中, 应当尽量缩短G PS到C PU之间的距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G PS时钟应当与采集装置共同组成一个屏体, 从而减少装置在连线过程中的时延, 使测距的精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3 结束语

高压架空线路在现代电网中有着重要作用, 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 为了准确判断故障的地点, 需要采取合理的工作测距技术。本文在故障测距上主要采取的是行波测距法, 在行波测距法的应用中, 利用了先进的科技, 希望文中内容对提高我国高压架空线路的建设与维护水平能够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人们对电量需求量的增加, 城市的用电负荷日益增加, 电网配电容量也在进一步扩大, 电压越来越高, 人们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综合交错的空线路的增多不但提高架空线路的难度, 而且对城市的成体规划也造成不量影响, 因此利用电缆网络对有缘的架空线路进行搭架, 已经成为了架空线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压架空线路,故障测距,行波测距法

参考文献

[1]孙毅敏, 孙毅力.基于10k 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的探析[J].黑龙江科学, 2014.

[2]陈向阳.10k 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3]黄文华.基于10k 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解析[J].科技与企业, 2015.

[4]吴亮.10k 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问题的控制措施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3.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三

关键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设计;无线通信技术

前言

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一般都优先采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只是在城区,线路走廊拥挤地段,对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的地区,或跨越大的水域不能采用架空线路时,才采用电缆线路。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涉及电气、力学、机械等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工程建设中还会牵涉到许多行业和部门。因此,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一种综合性工程,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线路设计正确与否,不仅决定着线路工程建设本身的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1.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要求

1.1输电线路导线

导线是架空输电线路的主体,担负着传输电能的作用,导线架设在杆塔上,它在阳光、风、雨、冰雪、雷电和大气温度变化等自然条件和重力场作用下运行,同时还会受到周围大气环境所含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应满足如下要求: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②要能承受机械力的作用,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而且为了便于施工,导线应坚韧、有柔性;③架空导线在大气环境中运行,应能承受大气环境中有侵蚀性物质的作用,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④应价格低廉、质量较轻[1]。

1.2避雷线

避雷线架设在导线上方,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导线遭受雷击。架空线路是否架设避雷线应根据线路电压等级、负荷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并结合当地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因素来决定。避雷线要求机械强度高,耐振、耐腐蚀,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足够的热稳定性。

1.3输电线路绝缘子

架空线路的绝缘子是用来支持导线并使之与杆塔问绝缘的,它由绝缘部件与金属部件胶装在一起而构成,绝缘材料有电瓷、钢化玻璃、塑料、环氧树脂及合成材料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电瓷。绝缘子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同时对化学杂质的侵蚀具有足够的抵抗能力,并适应周围大气条件的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

1.4输电线路杆塔

杆塔是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线之间、導线与杆塔之间、导线与地面、交叉跨越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为线路运行提供必要条件。目前常用的杆塔有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铁塔两种。在线路总投资中,杆塔部分约占40%,因此设计时应尽量做到杆塔结构简单、材料消耗量少、机械强度高、便于施工安装和维护。

2.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优化

2.1输电线路的优化选线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成本主要包括杆塔、电线等的本体造价,对现有环境破坏造成的赔偿费用(如房屋拆迁、林木砍伐等),线路勘察、设计、施工的费用等。优化选线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尽量使路径走向更合理、杆塔布置更经济,同时减少对现有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由于输电线路穿越空间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因此输电线路的选线是一项极为细致与复杂的工作。一般而言,输电线路选线是先在1:10000或者1:50000地形图上初步确定一条较好的路径,结合各重点区域踏勘进行局部变动。设计人员所使用的地形图资料由测量专业工作提供,或从测绘局购买地形图。部分设计单位使用遥感图来做线路的初选,这大大提高了初选线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减少后期改线的几率,提高工作效率[2]。

2.2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

(1)污区划分及盐密取值

准确划分全线污秽等级,确定各级污区范围是直流输电线路绝缘配置合理的重要前提条件。污秽等级的划分需根据线长等值附盐密度、结合污湿特征和运行经验三因素综合考虑。按此原则,对工程线路走廊沿线进行了污染情况调查,并按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污区的划分。

(2)绝缘子片数选择

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主要是选择绝缘子型式、绝缘子串的片数和空气间隙。它们应同时满足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的要求。

直流输电线路的绝缘子片数选择主要取决于工作电压下的污秽耐压特性。因此,一般是根据污秽性能选择绝缘子片数,再对操作过电压、雷电冲击及防覆冰闪络要求进行校核。

2.3杆塔选型

工程直线塔和耐张塔均采用比较成熟的干子型塔。直线塔采用V型串布置型式,横担端部采用方形断面,可以在基本不增加塔重的前提下,增加横担刚度,保证节点连接可靠;直线转角塔采用L串,既可缩小极间距,压缩线路走廊宽度,又可减轻塔重。

通过优化对比计算,根据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的受力特点,塔身断面采用方型断面;并且对塔身斜材布置方式、铁塔接腿方式进行优化,使其达到最优经济坡度组合[3]。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电网也日趋智能化,对于季节台风多发区可采取先进的传感技术和高速通信技术,来对绝缘子及导线情况进行检测,从而降低线路故障及线路事故发生概率。

2.4基础设计优化

(1)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级。

(2)基础深埋应大于0.5m,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当地基具有冻胀性时应大于土壤的标准冻结深度。

(3)跨越河流或位于洪泛区的基础,应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必要时考虑冲刷作用和漂浮物的撞击影响,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对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的高杆塔基础及特殊重要的杆塔基础、8度及以上地区的220kV及以上耐张型杆塔的基础,当场地为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均应考虑地基液化的可能性,并应采取必要的稳定和抗震措施。

(5)转角塔、终端塔的基础应采取预偏措施,预偏后的基础顶面应在同一坡面上。

2.5交叉跨越的优化措施

当输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体贮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加3m,还应满足其他的相关规定;当输电线路跨越220kV及以上线路,铁路,高速公路及特殊管道等时,悬垂绝缘子串宜采用双联串或两个单联串。

2.6环境保护的优化措施

(1)输电线路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应对电磁干扰、噪声等污染因子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可听噪声限值和房屋附近未畸变电场值应符合相关标准。

(4)对沿线相关的弱电线路和无线电设施应进行通信保护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山区线路应采用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高基础配合使用。

(6)输电线路经过经济作物或林区时,宜采取跨越设计。

3.结语

总体来说,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因此,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知识,而且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相关部门的特殊要求。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的发展也日益复杂,相关人员更要加强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优化,来不断提高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愈能力,进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扬.浅析架空输电线路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2(S2):21-22.

[2]唐正文,丰阿丽.浅析高压输变电线路的设计与维护电源技术应用[J].2013(10):55-56.

4.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四

2010年04月20日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第十条 电力线路保护区:

(一)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

1―10千伏5米

35―110千伏10米

154―330千伏15米

500千伏20米

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第五条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千伏以下 1.0米

1-10千伏 1.5米

35千伏 3.0米

66-110千伏 4.0米

154-220千伏 5.0米

330千伏 6.0米

500千伏 8.5米

高压线安全距离

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大家参考一下:

一是无害论:专家们在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当模拟电场强度达到国家标准的4千伏/米时,在场记者亲身体验了一下其影响,发现确实没有任何不适情况。而在离该变电站不远处的500千伏线路下,测试人员测得的电场强度为3.3千伏/米,低于4千伏/米的国家限值标准。环境辐射监测站副站长兼总工程师季成富介绍,我国的限值标准高于国际标准。因此,只要按照我国输变电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定,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人体健康就不会产生损害。规划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压线塔修建在前,居民楼审批在后,另外一种情况是小区修建在前,高压线塔审批在后。如果是前者,应根据《城市规划相关规定》,一般1万伏的高压线塔与居民楼的水平距离是5米,11万伏的10米,22万伏的15米,50万伏的25米,超出这些距离,即使还存在辐射,也应该是在安全范围之内了。如果是后者,高压线塔则应尽量避开居民楼。

以某条220kV输电线路为例,环保部门实测的220kV该输电线路进变电站段最低点附近电磁场强度如下:

与220kV线路距离(米)0 10 20 30 国家推荐标准

电场强度(kV/m)1.2525 0.7387 0.2865 0.1196 4

磁感应强度(μT)3.03 2.26 1.39 0.95 100

注:表中数据为离地1.5米处。对比国家规定的城市架空电力线路接近或跨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和环保部门实测的架空电力线路电磁辐射强度,可以发现,架空电力线路电磁辐射强度不但在安全距离内是达标的,就是在比安全距离更小的地方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二是有害论:低频磁场辐射的强度和累积量都会影响致病的概率。1992年,瑞士对200KV-400KV高压输电线沿线500米范围内居住1~25年的50万名居民进行医学调查,发现肿瘤、特别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生与高压电磁场有直接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01年6月将工频电磁场(即输电线路及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归为人类可疑致癌物(分类号为2B)。并且,有些人是在潜伏期长达10-15年才发病的。电磁辐射就像太阳和紫外线一样的关系一样,你要享受阳光就不可避免接受紫外线的辐射。从电子闹钟、吹风机、微波炉、电熨斗到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机,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接触电磁的“抚慰”。走出门外,电力线、各种电机设备又使我们十分容易的处于电磁场中。研究证实,生活在0.2微斯特拉以上的低频磁场环境中将对人体产生影响,造成中枢神经机能的紊乱、心血管系统的失调、影响人的正常生活。400千伏高压线下,磁感应强度可达13微斯特拉。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容许的磁感应强度上限为100微特斯拉(与我国的标准相同),但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和美国一些专家们已于1995年提出,把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标准(100微特斯拉)修改为0.2微特斯拉,瑞典规定不超过0.2微特斯拉。

许多迹象都使研究人员强烈地怀疑低频磁场的辐射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后果,但人们目前的知识水平又不足以对此作用充分明确的解释。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尚不足以论证居民可以长期持续承受的低频辐射的最高限制。以及在这方面应采取哪些必要的限制。但许多专家仍然提出忠告:采取一些花费不太多且不大麻烦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居民住宅最好不要太靠近高压输电线。使用电器应注意所遭受的磁场感应强度辐射最好别大于0.2微特斯拉。

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认为,达到或超过132千伏的高压线在数十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11-66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而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该委员会还指出,对于成年人高压线电磁辐射对健康影响较小。

关于“电磁辐射”的专家结论:

1、英国专家提出的标准:

不超过0.4微特斯拉(μt)的电磁辐射为安全的(比较严格)

2、中国专家标准:电磁辐射无害论

电磁辐射的判断:

220千伏的高压线在百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

132千伏的高压线在数十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

11-66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

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

高压线电压的判断:

两个指标:

1、绝缘子个数

为了提高远距离传输效率,一般采用高压低流方式传送,这样来降低电的损耗。瓷瓶的个数越多,相对电压越高。

在中国,高于380V就可以称为高压电。

电线杆越高,一般电压越高,城市里水泥普通杆子一般上万V

对于高压铁塔,看绝缘子个数,500kv 23个;330kv 16个;220kv 9个;110kv 5个; 但一般都有会多1、2个

2、分裂导线数

5.高压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篇五

单位:保定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 编写:石文军 2014年7月25日

浅谈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 安全措施与防护 摘要: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是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线路可用率的主要手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方法。带电作业中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所选用的作业方法、工具材料等都是带电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带电作业中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分析了人体静电感应的产生、人体在高压工频电场中所引起的一些感知现象,在高压交流工频电场对人体生态方面影响的研究情况,提出了带电作业时减少人体静电感应的防护措施。关键词:带电作业;绝缘工具;静电感应;防护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已成为我们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供电部门重点考核指标。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带电作业已成为超高压输电线路对设备测试、检修、改造的重要手段,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带电作业、如何使带电作业安全、健康、稳定和科学发展,是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故,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措施与防护进行如下分析。

一、带电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建立健全人员培养机制。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是一项高工作强度、高危险、高技能、的工作,故带电作业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带电工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的专业队伍。为适应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发展的趋势,加大带电作业人员队伍的培养,对新来的年轻员工要进行专业的带电技术培训,建立带电人员动态管理机制,以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导向,带动带电职业培训工作,逐步完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为带电作业人员铺设一条从教育到培训,从初级到高级的成长通道,为带电作业人员的健康成长和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展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带电作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超高压带电作业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综合素质。通过提高高压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来保证带电作业的工作安全

二、带电作业时感应电对人体的作用及防护: 众所周知,如果用绝缘工具把一段金属导体送入电场内,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的作用,电子就向电场的反方向做定向移动,结果使导体两端出现正负电荷。这种电荷又受到外电场的作用而进行重新分布,在导体上出现一个电势通常称为悬浮电位,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其电位高低与导体所处的位置有关,距带电导体愈近导体上的悬浮电位就高,反之就低。当作业人员借助绝缘工具进入电场时,只要离开杆塔(地电位)即在人体上就会出现高于地电位的感应电压,杆塔上的其他作业人员就不能与他直接接触,否则二人会同时遭受电击造成意外的感电事故。这主要是由于人体离开大地后较高的人体感应电压对处于接地体的人放电所致。而处于杆塔上的人员感应电压的高低除距带电体远近有关外,还取决于人体对地绝缘电阻的大小。在高压工频电场中的工作人员除经常碰到比较明显的麻电现象以外,还时常遇到一些其他的感知现象。如:风吹感、蛛网感、嗡声感等,这些现象都说明高压工频电场对人体的感知器官产生反应。特别是等电位作业人员在110kV以上高压输变电设备上进行等电位作业时这些现象尤为突出。

因此,在高压线路带电作业中,必须采取电场和静电感应的防护措施,1、所使用的屏蔽服应适合所施行作业线路或设备的电压等级如:A型屏蔽服屏蔽效果好,载流容量小,适用于500kV电压等级的线路及设备;B型屏蔽服屏蔽效果一般,载流容量大,适用于35kV电压等级的线路及设备;C型屏蔽服屏蔽效果适中,载流容量较大,适用于各电压等级的线路及设备上的带电作业。作业人员应该根据作业线路或设备及工作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分贝的屏蔽服及适当载流容量的屏蔽服。

2、对于220kV线路带电杆塔及变电所构架上进行间接作业时(人处于大地电位作业包括杆塔紧螺丝工作)应穿导电鞋,使人体与杆塔(地电位)相同,将电场引起的人体暂态电流限制在1mA以下。

3、在高压输变电设备上进行等电位作业及采用中间电位法的作业必须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测量全套屏蔽服最远端电阻不大于20欧姆,并注意各部连接可靠,作业中不允许脱开。

4、攀登500kV杆塔构架时,人体的静电感应是很强的,为防止人体受电场及电磁波的影响,地电位作业人员一定要穿全套屏蔽服作业。最好穿用A型或C型屏蔽服,使人的体表场强限制在15kV/m以下,流经人体的电流不大于50μA。

5、接触绝缘架空地线前,应挂接地线。虽然带电作业中存在着各种感知现象,在工作中为带电作业人员造成了很多不便,但是我们只要能了解这些感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正确处理带电作业中遇到的各种感知现象,严格按照带电作业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就能有效避免带电作业中遇到的各种感知现象安全高效的工作。带电作业的特点是带电作业中,空间电场强度高,作业距离大,作业人员穿屏蔽服进入高电位并采用等电位方法进行抢修和维护,是一种经济、便利的作业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不中断供电的前提下,处理设备缺陷和故障,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用户需求,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三、带电作业中绝缘工具的使用及安全措施与防护:

1、安全防护用具及绝缘工器具的选用。安全防护措施是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保证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安全防护用具及绝缘工器具的选用是至关重要的,超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及绝缘工器具不仅应具有高电压绝缘强度,而且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老化,质量轻,操作方便,不易损坏等,并应按照有关规定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关部分的标准进行严格的电气试验,及物理特性检查,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2、安全防护用具及绝缘工器具的工前检查。安全防护用具及绝缘工器具的工前检查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生产作业人员在使用前、后,对绝缘工器具、防护用具应组织认真的检查,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电气性能的试验和绝缘电阻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因安全防护用具和绝缘工器具损坏而引发的事故。对于带电防护用具及绝缘工具不能受潮、保持清洁的特点,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干净,特别是夏天,由于工作中带电防护用具及绝缘工具易受到人体排泄汗水的浸渍,所以,要求使用前后应立即用干燥清洁的毛巾擦拭绝缘工器具,避免由于汗水的浸渍降低绝缘性能(如沿表面闪络及表面泄漏电流)和汗水中所含的盐、碱与安全防护用具及绝缘工器具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而降低工具的绝缘水平及使用寿命。

3、对于绝缘工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在运输与包装上,应量体裁衣,制作遮蔽罩用在防尘、防水,同时应加强绝缘工具和防护用具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的防范。如保定区段超高压线路有近40%的杆塔均在山区中架设,在带电作业时,绝缘工器具在运输中,因山高路远,杂草丛生,无路而行,运输车辆无法直接运达,工作现场只能采取人背、肩扛,有时用骡马等方法运输,将其运往工作现场。在运输途中,极易造成绝缘工器具及防护用具的损坏,给带电作业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所以在运输中,应加强对工器具的保护,如定做专用绝缘工具箱等,以减少和防止运输途中对绝缘工具及防护用具的损坏,来增加绝缘工具及防护用具的可靠性。目前,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大致可分为硬质绝缘工具和软质绝缘工具两大类。硬质绝缘工具主要指以绝缘管、棒、板为主要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工具;软质绝缘工具主要指以绝缘绳为主要绝缘材料制成的工具。绝缘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绝缘工具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硬质绝缘材料除磕碰、变形及电弧烧伤而引起的机械性能和绝缘强度明显下降外,再有就是硬质绝缘工器具老化的问题,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硬质绝缘工具的老化有整体老化和部分老化两个方面。整体老化主要是指长期受潮、长时间的整体材质老化;部分老化主要是指绝缘工器具长期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因局部滑闪、漏电、放电而引起的部分材质老化,尤其是对超高压带电工具在强电场的作用下造成的部分材质老化,使工具整体的绝缘水平降低,易于形成事故隐患。所以按照有关规定,应采取定期检测的方式,来保证绝缘工具的完整及良好合格。软质绝缘工具主要以绝缘绳索为代表,广泛用于带电作业绝缘材料之一,可用作运载工具、攀登工具、吊拉绳连接套及保安绳等。软质工具具有灵活、简便、便于携带等。常用的绝缘绳主要有锦纶绳、蚕丝绳等,其中,蚕丝绳最为普遍,它在干燥的状态下,是良好的电气绝缘材料,但随着吸湿度的增加,电阻率明显下降。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受潮。近年来,部分制造单位研制了防潮型绝缘绳,与常规型绝缘绳相比较,在高湿度下,工频泄漏电流显著减少,淋雨闪络电压大幅度提高,在浸水后仍可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如遇到不良气候条件时,防潮型绝缘绳索的绝缘性能将优于常规型绝缘绳索,但这并不意味着防潮型绝缘绳索可直接用于雨中作业。因此,无论哪一种绝缘绳索,应尽量在晴朗、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四、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发展方向: 为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对带电作业人员严格要求,加强实际工作经验及工作技能和理论基础的研究,才能使带电作业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否则,带电作业技术将停滞不前。目前输电线路的发展,为了减少线路走廊的空间,紧凑型杆塔线路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同时,它也将给带电作业保证安全距离带来困难,因此,实现高科技技术(机器人)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将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结束语:

当前,带电作业除继续开展常规作业项目外,有向着二个方向发展的需要和趋势,特高压,紧凑型线路的发展,对目前超高压带电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需要研究相应的作业安全方式,配套工器具及人身安全防护用具。二是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尽量减少停电的范围和时间,进一步研究安全带电工作的方法,通过工具、设备方法的研究,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以满足电网可靠、稳定、经济发展的要求。无论带电作业的发展如何,摆在我们带电作业人员面前的工作仍然是一道艰难而复杂的课题,需要我们联合起来,继续开发、研究探索,用心的思维、新的方法来攻破这一难题。参考文献

6.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篇六

作者:娇滴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8

更新时间:2009-11-29 总

1.1为了规范66KV架空输电线路的生产运行管理,使其标准化、制度化,保证全省农村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生产技术文件,结合生产运行经验而制定。

1.3本制度对66KV架空输电线路生产过程中的工程设计、验收、运行、缺陷管理、事故预想及处理、技术管理、设备评级等项工作以及运行维护重点工作,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或指导性意见。

1.4本制度适用于辽宁省农电系统内的66KV架空输电线路,35KV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1.5 各市农电局可根据本制度,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引用标准

推荐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 5009.2-199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626-2004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紧急事故抢修杆塔技术条件(暂行)(电供[1991]4号)防盗金具通用技术标准(暂行)(电供[1991]4号)

3、设备巡视检查管理制度

3.1线路巡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沿线情况,并为线路维护提供依据。

3.2山区、沼泽等特殊地段线路巡视、恶劣天气巡视、夜间巡视等应安排2人进行。

3.3县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每年至少到送电线路巡视1天。运行单位领导每月至少到送电线路巡视1天,并每月检查一次巡线员的巡线手册,并签署意见。3.4运行维护单位必须建立线路巡视岗位责任制,每条线路都应有明确的的巡视人(巡线员)负责运行维护。

3.5送电线路定期巡视的周期为一月一次,并根据线路实际进行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监察巡视。

3.6在各种巡视中,必须明确每个巡线员的巡视范围、内容和要求,不得出现遗漏段(点)。必要时应采用登杆塔方式进行检查。3.7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线路沿线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等具体情况加强对重污区、多雷区、重冰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导线易舞动区、易受外力破坏区等特殊区段线路和有重要跨越线路的巡视。

3.8线路巡视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4、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4.1设备缺陷系指运行中设备发生异常情况,设备性能恶化,达不到运行标准,产生不良后果者。

4.2设备缺陷分类定义:

4.2.1紧急缺陷: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缺陷。4.2.2、重大缺陷: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可短期运行。4.2.3一般缺陷: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4.3设备缺陷规定消除时间:

4.3.1紧急缺陷:必须尽快消除(一般不超过24小时)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4.3.2重大缺陷:应在短期(10天)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4.3.3一般缺陷:列入年、季、月工作计划内消除。4.4设备缺陷内容:

4.4.1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拉线、爬梯、防震锤、接地装置等发生的缺陷。

4.4.2附属设施缺陷:指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种技术监测设备(例如雷电测试、绝缘子在线监测设备、外加防雷、防鸟装置等)出现的缺陷。

4.4.3外部隐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已构成某种潜在性威胁的情况(如在防护区内兴建房屋、植树、堆物、取土、线下作业等对线路造成的影响)。

4.5设备专责人(发现人)发现紧急缺陷时,应立即向专工和有关领导汇报,运行单位组织人员迅速处理,然后由运行班登记在缺陷记录簿上;发现重大缺陷时,亦应立即向专工和有关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发现一般缺陷时,应做好记录,可在春秋检或停电作业时处理。4.6缺陷处理完后,必须由设备专责人现场验收并签字,不合格时,将此缺陷单重新按缺陷处理程序办理。

4.7春秋检或停电作业中发现并已处理的缺陷不再执行缺陷单,但应统计在当月的总消除中,发现未处理的缺陷应执行缺陷单。

4.8当年的缺陷单应保存到次年的三月末。

4.9运行维护单位均应建立完整的设备缺陷管理程序,使之形成责任分明的闭环管理体系。

5、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5.1设备评级是掌握和分析线路状况,加强线路管理,有计划地提高线路健康水平的措施。5.2设备评级必须按标准进行,由设备专责人依据现场检查、对照标准、提出初步意见交班内讨论,由班长审核后报工区专责人审批,有异议时应到现场核对。

5.3设备评级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为完好设备,三级设备为不良设备。(具体办法见附录)

5.4设备评级以条为单元,分歧线路亦算一条线路。

5.5设备评级工作每年进行2次,春秋检结束后进行评级。

6、设备周期性检测管理制度 6.1设备试验是诊断设备状况的重要手段,运行维护单位必须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测试验。

6.2运行维护单位应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检测项目的要求配备充足的检测设备。6.3检测试验方法应正确可靠,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检测结果要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检测中发现问题应做好记录,并按程序上报有关专业人员和领导,检测资料应存档保管。

7、线路特殊区段管理制度

7.1线路特殊区段是指大跨越、重污区、重冰区、多雷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导线易舞动区、易受外力破坏区、微气候区、鸟害区和跨树林区。

7.2为做好线路特殊区段管理,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气象条件及气候变化等情况划分出特殊区段,并根据不同区段的特点、运行经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和防止事故的措施。

7.3做好盐密测量工作,定期测量盐密,特殊区段的检测点要多于一般地区,以掌握污秽程度、污秽性质、绝缘子表面积污速率及气象变化规律,并绘制污秽等级图。

7.4要保证多雷地区线路接地电阻值符合规程要求,多雷地区线路接地电阻的测量周期应缩短为2-3年。

7.5运行维护单位要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的要求,结合不同区段运行的需要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工器具等,及时做好巡视和检测工作,并对收集的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适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8、防护区管理制度

8.1为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运行维护单位应遵照《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做好线路防护区内线路的保护工作。

8.2运行维护单位应按发现的内容或情况建立外部隐患档案并设专人管理,随着外部隐患情况的变化及时予以增补或注销。

8.3发现防护区内严重、危急的外部隐患,运行维护单位除递送“影响线路安全运行整改通知书”外还必须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备案,必要时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处理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加强巡视和看护。

8.4巡视人员应结合巡视实际,对线路防护区内所属单位和个人存在的一般外部隐患,进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发放相关的宣传材料,同时做好书面记录。8.5对防护区内的固定场地和施工单位,除进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外,还要与之签订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责任书,同时应加强线路巡视和看护。

8.6巡视人员发现防护区内有使用吊车等大型机械时,必须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制止,同时应加强巡视和看护。对已产生后果的,应追究其法律和经济责任。

8.7在存在外部隐患的线路杆塔上或线路附近,必须加装标志牌、警告牌或树立宣传告示。

9、运行分析和总结管理制度

9.1为掌握设备运行规律,运行单位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9.2各局的生产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运行分析会,基层单位即:线路工区(运行班)每月组织一次线路运行分析会,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9.3、运行分析的主要内容:

9.3.1、运行维护(巡视检测)工作情况分析。9.3.2、设备缺陷情况分析。9.3.3、事故及障碍情况分析。9.3.4、特殊区段运行状况分析。9.3.5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分析。

9.4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分析情况,将重要的分析会内容形成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推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9.5运行维护单位应在翌年1月底前写出“输电线路专业工作总结”,并报送局生产部门。

10、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0.1运行单位必须存有有关资料,并保持完整、连续和准确,要逐步应用微机进行技术资料管理。

10.2技术资料应存放在专用的资料柜内,资料完整、准确、并与现场实际相符。

10.3运行单位要有专人负责原始资料汇总、同类资料统计、资料保存与检索,并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和具有历史追朔性。

10.4要保持及时搜集大修、更改、新建投产线路的全部资料并充实到原始资料中去。

10.5运行维护单位应具有相关的标准、规程和规定等有效版本详见附录B;生产技术管理表格、记录等详见附录C。

11、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11.1为了保证设备检修不漏项,设备检修前,必须做好设备的检修计划,加强检修质量管理,保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科学合理的安排检修时间,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和检修工器具,努力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周期。

11.2应建立健全检修作业的岗位责任制,作业质量监督检查制,并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监护制度。

11.3运行维护单位应在每年的11月末前编制下一的计划检修项目。11.4检修计划分为:

11.4.1设备大修工作计划。11.4.2设备维修工作计划。

11.5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上级审批下达的检修计划,编制季度、月检修计划,并认真做好各项检修准备工作,严格按计划执行。

11.6各运行维护单位接到检修计划后,认真做好各项检修准备,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11.7设备检修必须认真执行检修工艺标准及规程,切实抓好计划、准备、现场检修、交接验收、总结各个环节,检修后的检修负责人要填写检修记录,明确检修人员的检修地段、检修项目。

11.8 重大检修和大型技改项目应按工程管理程序完成工程设计。施工作业应编制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明确安全措施、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经审批后认真实施。11.9检修作业使用的设备材料及零部件,必须选用质量合格,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11.10从事带电作业、焊接、导线压接等工作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相应资格证明的方可上岗操作。

12、事故抢修管理制度

12.1运行维护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突发事件的抢修机制、应急机制,以保证线路事故、突发事件出现时能快速组织抢修与处理。抢修机制包括:指挥系统及人员组成,通信工具和联系方式,作业机具、车辆、抢修材料的准备等。

12.2运行维护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典型事故抢修预案,预案的确立应经本单位生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典型事故抢修预案一经批准,应尽快贯彻落实到每个抢修人员,使其能熟悉抢修过程及所担负的岗位职责。

12.3从事送电工作的人员均有处理事故的责任,应时刻做好准备,一有事故即应迅速到位,尽快排除故障。

12.4各运行单位对发生的事故、障碍、异常均应调查清楚,并及时向局生产部门汇报。12.5事故处理必须统一指挥,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服从命令,迅速完成任务。12.6树立常备不懈的思想,随时保证车辆、人员能迅速出动,通讯畅通。12.7运行单位必须配备事故抢修用的设备、器材和通讯工具以及夜间照明设备,有专人保管、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查,使之经常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12.8每次事故抢修结束,应召集全体人员做出总结。

13、工器具及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13.1工器具管理

13.1.1工器具应严格管理,做到不损坏、不丢失,按类别设专门库房、箱、柜、架定位存放,物品排列摆放整齐。库房内清洁、干燥,照明齐全完好。地面及门窗玻璃等要保持清洁,安全、防火等措施齐全。

13.1.2工器具应指定专责保管员,保管员和负责人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好用。成套包装的专用工具应保持完整性。

13.1.3加强工器具使用管理,保管员应建立工器具台账和使用记录簿,使用出库和用毕入库时均应做到当即登记签名,保持账、卡、物一致。

13.1.4、工器具使用中发生损坏、丢失应尽快补齐,重要工器具损坏、丢失应追究当事人责任。出入库手续不健全,发生丢失、损坏找不到责任者时,应追究保管员责任。13.2、备品备件管理

13.2.1备品备件的配备应根据本单位设备的型号、运行参数、健康状况和易损部件等情况而定,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a、电网中重要或易损设备的事故备品或备件。b、设备维修、技术改造等配套备件。c、日常维护中消耗性设备零部件。d、特殊备件。

13.2.2备品备件应设专人保管,做到账、卡、物一致,摆放整齐,根据备品备件的特点,做好防腐、防锈措施。特殊和精密的备品备件应用特别方法保存,并定期进行特性试验,确保备品备件经常处于好用状态。

13.2.3备品备件领用时应履行相关手续,使用后及时补充。

根据设备部件的实际损坏程度,及时调整备品备件种类及数量。

14、反事故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14.1反措计划的编制依据:

14.1.1反措计划应依据有关规程、制度和标准,从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等方面进行编制。

14.1.2国网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25项重点要求。

14.1.3省农电局下发的“反措”方面的规定和本企业设备实际运行状况。14.1.4安全性评价后需整改的问题。

14.1.5历年事故、障碍、异常的原因分析。14.2反措计划的编制: 14.2.1反措计划由县农电局于上年年底完成编制,市局生产部门审核批准,县局按市局文件分解执行。

14.2.2编制反措计划要统筹安排,抓住重点,措施得当,内容具体。14.3反措计划的编制范围:

14.3.1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老旧、淘汰设备。

14.3.2长期带病运行,未消除缺陷和影响升级的设备。14.3.3在历次大检查中,查出的较重大缺陷的设备。14.3.4防污等级不满足安装地点的线路设备。14.4反措计划的执行:

14.4.1基层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对本单位反措计划全面负责,并定期检查反措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4.4.2反措计划批准后,由生产部门负责落实并按季度向主管生产的领导报告。14.4.3反措项目竣工后,应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县局组织验收。14.5、反措计划的考核:

14.5.1每季的15日前,县局生产科将本单位上季度反措计划完成情况报市局生计处。14.5.2反措项目必须按时完成,未完成的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14.5.3运行单位每月5日前将上月反措计划的执行情况上报生产科。县局每季组织一次反措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市局生计处,市局每半年检查一次反措计划的执行情况。

15、防汛管理制度

15.1 各单位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落实责任。15.2制定防汛值班制度,编制防汛值班表。

15.3做好汛期抢修队伍的安排工作,做到人员充足,保证通讯系统的畅通。15.4汛期增加设备巡视检查次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5制定防汛应急预案,遇有灾情发生,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汛期前开展防汛应急预案的演练。

15.6物资供应部门要做好各类防汛物资的准备及检查工作,保障防汛物资的完好使用。15.7调度部门在汛期要密切注意气象变化,保持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气象情况。

15.8车管部门安排好抢修车辆。

16、专项技术工作 16.1 防治雷害工作

16.1.1 适当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对多雷区和易击段、重要线路,应因地制宜地制定防雷措施和计划,并认真加以实施。

16.1.2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以及其他测雷装置,观测并记录本地区每年发生的雷暴日,并结合雷害记录绘制雷击区分布图。

16.1.3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或采用其他测定雷电的技术,测定线路的雷击次数、对地雷击密度、击杆率及雷电流幅值等参数,并在使用(试用)中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推广。16.1.4 对特殊加装的防雷、测雷装置(避雷器、磁钢棒、光导纤维、放电间隙等),应全部建立设备卡片并应密切监视其运行状况,及时记录雷击动作情况。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检修、试验、轮换制度,确保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16.1.5 对属于线路本体的防雷设施(绝缘子、避雷线、屏蔽线、接地引下线、接地体等),按周期进行巡视和检查;遇有雷击事故,除按上条要求办理外,还应详细检查各种防雷设施损伤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包括照相、摄像)。对损坏的部件,及时加以修复。16.1.6 接地电阻应同时满足设计规程和运行规程的要求,既要符合实测土壤电阻率的要求;又要及时进行检测和修整,保持装置的完好。测量接地电阻应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应考虑季节性的影响。

a)采用接地摇表测量时,通过铁塔的接地应将接地引下线与铁塔分开后进行测量;通过非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接地装置,应从塔顶将接地引下线脱离与避雷线的连接后再进行测量。b)采用卡钳式接地测量仪测量时,不得将接地引下线与铁塔分开进行测量,但应通过摸索和使用该接地测量仪的经验消除可能产生的误差。16.2 防治线路污闪工作 16.2.1 防治污闪工作的目标

16.2.2 各网、省电力公司及市(地)供电公司均应成立相应的防污组织,解决防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6.2.3 做好污区调查和绝缘子附盐密度测试工作,绘制合理的指导线路绝缘配置设计(包括调爬)的污区分布图,并逐步过渡到用“饱和盐密”(或最大可能盐密)绘制污区图并指导线路的绝缘配置。污区图应根据线路周围环境、污源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滚动修正。

16.2.4 对处于污区的线路,调整绝缘时应按“饱和盐密”(或最大可能盐密)一次调整到位,并留有一定的裕度。

16.2.5 绝缘子清扫应根据盐密度的变化、季节特点、环境影响、运行经验、线路绝缘配置等情况,抓住重点,合理安排;也可开展状态检测工作,以此指导绝缘子清扫,并应确保清扫的质量。

16.2.6 瓷绝缘子检零,按《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DL/T626-2004)的规定办理 16.2.7 在三级及以上污秽区的线路,应尽量采用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应定期进行抽检试验。

16.2.8 在重度污染地区,可与环保部门配合开展对大气和线路附近污染源的监视和物理化学量的测量工作,通过分析,科学地开展防治污闪的工作。16.3 防治导线覆冰舞动工作

16.3.1 掌握导线舞动的规律和特点:导线舞动的发生,多与气候和气象条件有关。在气温为-5~1℃、风力为8~12m/s(4~6级)、导线覆冰厚度3~20mm的情况下,易发生导线舞动。导线舞动会给线路造成严重的损害,可使金具断裂,导线落地,塔材、螺丝变形、折断,出现大面积停电。

16.3.2 对导线舞动较严重的地区,生产管理部门应组织科研和技术人员成立防治导线舞动工作小组,研究本地区导线舞动形成的规律、特点,编制相应的工作制度、计划,制定防舞措施,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不断治理,使导线舞动逐渐有所抑制或将导线舞动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点

16.3.3 加强对导线舞动的观测和记录工作,并绘制出易舞线路和易舞区分布图,开展对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的研究,做到提前预防或加以根治。有条件应在每次导线舞动中测定并整理出导线的结冰厚度、形状,以及导线舞动的运动曲线、波数等数据资料。

16.3.4 处于重冰区或易于结冰的线路,可能发生断线或导线跳跃、舞动,应及时采取除冰、融冰措施避免发生线路故障,并应进行覆冰观测和检查并做好记录,依此制定反事故措施。16.3.5 北方地区在春季冰雪即将融化之前,应及时清除绝缘子串上的冰雪,防止冰闪事故的发生。

16.3.6 对已采取的防舞措施(装置),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其运行状况良好。

16.3.7 导线舞动过后,应及时对导线、金具、绝缘子、杆塔组件等进行全面检查,根据缺陷类别的不同及时进行处理。

16.3.8 新建线路应尽量避开容易产生导线舞动的地区。对满足相应覆冰设计条件的线路,不应发生覆冰断线事故。16.4 防治鸟害工作

16.4.1 鸟害事故率通过研究和治理应逐年降低。

16.4.2 每年定期拆除杆塔上的鸟巢,特别是位于绝缘子上方附近的鸟巢;在鸟害事故较多的线路上加装防鸟或驱鸟、惊鸟等装置,对绝缘子串可在第一片或间隔几片使用草帽型(又称空气动力型)绝缘子,以及在复合绝缘子上适当部位加装大片伞裙以减少鸟害造成的线路闪络的几率。

16.4.3 因鸟粪造成的闪络事故,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清扫绝缘子防止再次引发事故。16.4.4 对鸟群集结地段,应通过观察和调查研究,掌握鸟类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和扑捉线路发生鸟害的真实过程,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鸟害的措施。16.5 大跨越段线路的管理

16.5.1 大跨越段线路是超常规设计建设的线路,应单独建立台帐和运行资料,并应单独制定现场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其巡视与检修周期均应较普通线路缩短。

16.5.2 大跨越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应指定班组或专人负责。对导线舞动、覆冰、雷击闪络、防洪设施等情况应密切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有条件可装设自动或固定监测设备。16.5.3 为确保该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大跨越段线路的缺陷管理,仅按两类缺陷(即:重大缺陷和紧急缺陷)管理。

16.5.4 大跨越段应定期进行导、地线振动测试(一般4~5年)。对气象、水文、雷电活动等情况应进行长期观测,做好记录和分析。每年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16.5.5 每年应定期对登塔升降设备、航空警示灯、地线上穿挂的彩色警示球、照明和通讯设施等进行维护保养,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16.6 附加光纤线路的管理

光纤线路已成为电力系统传递信息(通信、远动、线路保护等)的重要通道,并且越来越多地加挂在输电线路上。由于光纤线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管理上应形成制度,明确分工及责任。

对加挂于输电线路上的其他企业(单位)的光纤,其光纤的管理方式由当事者双方共同研究确定管理办法,并应在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签订必要的协议。16.6.1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光缆)的管理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光缆)属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两个运行单位(部门)共管设备,如双方同属一个电力(供电)公司,经双方研究同意后,可按以下原则进行管理(否则可由双方协商另外签订相关协议,明确管理办法)。

a)被加挂OPGW光缆线路的输电线路,由输电运行维护单位负责外线维护,但光纤的接续及测试工作由通信部门负责。

b)输电运行维护单位负责日常OPGW光缆的巡视、检查,并负责光缆及输电杆塔上光缆金具(耐张、直线金具、防振鞭、引下夹具、接头盒等)的检修、更换工作,并配合通信部门处理光缆线路故障。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遭受雷击后,应注意巡视外层铝合金线有否发生断股的情况,如果有应进行补强修复,并应考虑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c)遇有线路更改路径或杆塔改造须要改动OPGW光缆时,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应通知通信部门,一并做好光缆线路的变更方案。d)跨地区OPGW光缆线路,其分界点以输电线路分界面为准,并应签订分界协议,OPGW光缆维护不应出现空白点。

e)OPGW光缆运行管理应具备如下图纸资料:

(a)架设OPGW光缆的线路档距表、平面图和断面图。

(b)光缆线路用各种金具的型号、数量汇总表及备品备件统计表。

(c)OPGW光缆线路设计弧垂、实际弧垂及线路落雷等异常情况记录表。

f)每年进行输电线路年终总结时,应将OPGW光缆的最新统计及运行情况报上级生产管理部门。

g)OPGW光缆运行及维护管理的费用,有关供电公司或通信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考虑。16.6.2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光缆)的管理

ADSS光缆与OPGW光缆不同,它虽然悬挂在输电杆塔上,其运行管理应归属通信部门。但如果通信部门无能力进行外线运行管理,而且双方均属同一个电力(供电)公司,也可委托输电运行维护单位代为管理,或由上级生产管理部门以文件形式加以确定,但当事双方仍须签订委托代管协议,明确双方有关责任、经济利益。以下管理原则,可供参考: 上述9.6.1条关于OPGW光缆管理的各项规定,原则上适合于ADSS光缆,但须增加如下内容:

a)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应掌握ADSS光缆的技术特性及使用条件(竣工验收时应将有关资料移交给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并据此检测光缆的弧垂变化、光缆及杆塔的受力情况、光缆受电场影响情况等。

b)在巡视ADSS光缆时,应注意观察挂具和金具有无脱离或异常、光缆有否附挂异物、弧垂是否有明显变化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当光缆受外力破坏时,若仅有外护套破损,可采用专用的耐电蚀胶带包扎处理,处理后应注意巡视和检查。

c)运行中应注意光缆有无电蚀、老化、表面龟裂等现象,各部螺栓有否松动,发现后应及时处理。

阴雨天或空气湿度≥80%时,禁止带电安装和检修ADSS光缆。

7.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降阻措施 篇七

1.1 地质原因

高压架空线路杆塔主要在电力主干线应用, 特别在山区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构成的电力网体系更为常见, 由于山区没有土壤, 或者土壤层厚度不足, 导致大地导电中离子含量不足, 特别在干燥山区, 土壤的导电值往往会>10 000Ωm。所以会出现接地电阻值超标的现象, 在雷电多发的时节, 往往会造成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的雷击事故。

1.2 设计和施工原因

在高压架空线路杆塔设计过程中没有对特殊情况、山区地形、土壤状态进行全面地考察和预期, 导致盲目设计, 设计与现场不符, 进而出现按设计施工后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值偏高。在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施工中, 特别是接地项目部分没能根据技术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造成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过高, 如果没有严格地监督和验收就会使电阻值过高的隐患得到遗留, 在雷击发生时出现对高压架空线路杆塔和电力网的直接损坏。

1.3 维护原因

维护是确保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有效控制的关键手段, 一些高压架空线路杆塔工程在初建时电阻值达到了设计规范,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接地电阻值的进行性增加, 例如:接地体周围土壤具有腐蚀性, 在长期的酸蚀和风化的影响下, 接地体出现电化学现象, 产生腐蚀、断裂等问题, 导致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值超标。水土流失也是出现接地电阻值过大的原因, 由于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施工对地形产生了影响, 在雨水冲刷和长期浸泡的情况下接地体产生暴露和断裂, 失去了与大地全面接触的能力, 进而出现电阻值增加, 如果不进行有效维护, 则会出现雷击风险加大的可能。此外, 外力会造成高压架空线路杆塔下引线、接地体的破坏, 出现防雷系统上的漏洞, 如果不能通过维护工作加以修复, 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的雷击问题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2 降低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值的主要措施

2.1 做好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水平接地体的施工

水平接地体的功能是降低高压架空线路杆塔雷击的冲击强度, 应该根据高压架空线路杆塔周边的地势和情况改变水平接地体的敷设形式, 要以向外放射水平射线为主, 要充分利用现场地形和地质。为防止雨水冲刷, 水平接地体能沿等高线布置的要尽量沿等高线布置, 并结合防水墙进行防护。

2.2 做好高压架空线路杆塔垂直接地体的施工

在地下有金属矿, 或地下有低电阻率的地质结构时可采用竖井式接地降阻法。在一般的地质结构使用深井式接地极, 对降低冲击接地电阻效果并不大。因此对杆塔接地的接地体应以水平接地体为主, 以垂直接地体为辅, 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以1.5~2m为宜, 一般设置在水平接地体的顶点, 或水平接地体中间容易打入的位置。

2.3 合理运用降阻剂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使用降阻剂对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杆塔接地是属于中小型接地装置、降阻剂的降阻效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降阻剂的选用上, 一定要注意选用降阻性能好, 对钢接地体低腐蚀, 性能稳定、寿命长、保水性好, 不易随水土流失的降阻剂。

2.4 加强高压架空线路杆塔隐蔽工程的施工

对新建杆塔最好在杆塔基础和拉线基施工时坑底铺设接地体和降阻剂进行降阻, 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改造降阻工程要结合现场有利地质、地势做切合现场实际的设计, 按要求进行水平接地和垂直接地体的施工。要特别注意水平接地体的埋深, 焊接要合格。回填土要用细土回填, 并分层夯实, 对接地引下线的各连接头要做防腐处理, 对接地引下线直到与水平接地体连接处要刷沥清漆和防腐漆进行防腐处理。

2.5 提高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维护水平

对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维护, 要定期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检查, 比如定期对接地引下线进行防腐处理, 定期测试杆塔接地电阻和回路电阻, 定期检查接地体有无冲刷和外力破坏等。

3 结语

防雷效果提升是高压架空线路杆塔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控制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水平才能够确保防雷的效果。应该在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的建设和维护中重点强调对接地电阻的控制, 通过改变接地形式、深埋杆塔接地体、理化试剂处理等方式, 有效控制高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阻值, 以科学设计、合理施工和精心维护为基本途径, 在确保高压架空线路杆塔防雷效果提高的同时, 实现高压架空线路杆塔和网络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邓长征, 杨迎建, 童雪芳, 董晓辉, 彭庆华.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研究分析[J].高电压技术, 2012, (09) :48-49.

[2]蒋战朋, 文远芳, 冯天佑, 黄韬, 吕健双.计及土壤电离的地网冲击特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 2011, (11) :32-33.

[3]李景丽, 袁涛, 杨庆, 司马文霞, 孙才新, 孟宪丰.考虑土壤电离动态过程的接地体有限元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22) :61-62.

[4]袁涛, 李景丽, 司马文霞, 杨庆, 孟宪丰, 田川.土壤电离动态过程对接地装置冲击散流的影响分析[J].高电压技术, 2011, (07) :55-56.

上一篇:在线学习试题及答案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解读下一篇:春天的感人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