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14篇)
1.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一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反思
民族中学王文琼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还必须具有基本的研究能力。它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
权威描述反思是“根据情境和推论对自己的信念或知识结构进行积极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了一系列观念,也包含其结果。教育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之中或者过程之后,对其计划的实施,目标的实现或行为重新进行评估的过程。所以,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会经常地对自己的目标、行为和成就进行质疑,并就教育教学对学生产生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会经常地对自己的目标、行为和成就进行质疑,并就教育教学对学生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进行思考。确信,反思对教师学会如何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有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强化教师持续进行反思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师要很好地掌握
反思技能。掌握好反思技能是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有,教师要认真地寻求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了反思发展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够具体地实施反思。
就目前的新课程而言,教师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反思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它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既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必经之路。这种参与不应该是勉强的,而应该是积极的,自愿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
2、反思教学资源的构建性。它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乃至教学目标,重新组织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要重视课外、校外、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对校内资源比较熟悉,如信息资源、图书馆、陈列室、实验室及各类教育设施。但对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则很不够,如计算机网络资源、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等广泛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社
会的关注和支持。还有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班级集体的环境氛围等隐性资源不可被忽视。
3、反思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所谓生成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交流,还应包括情感的交流。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乐趣。
4、反思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鼓励学生提供求疑、创新。教师容许学生出差,出分歧;容许超标(课程标准)、超本(教材)、超时(固定教学时间);允许学生反省和自我评定。新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古今中外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信息引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搜集信息,实地考察、实验、专题研究、模拟情境、角色扮演、讨论、辩论、交流、参观访问、各类竞赛,社区、家庭活动,甚至科学幻想等活动,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5、反思新课程教学的合作性。就新课程而言,绝大多数教师,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合作完成任务。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
6、反思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主体性在构成上有三个层次,即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以他们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设计,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交往,教师要重学生的学,重学生的发展,重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形成发展的内驱力。
2.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二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及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含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 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
在物理教学中使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获取与学生学习、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 同时注重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能力, 使物理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如在寒冷冬天让室内享受阳光普照;在阳光充足时, 自制太阳能热水器, 节约能源。在学习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成因及它们和人类生活关系时, 要求学生在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写一篇科普小论文, 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评比, 此举使学生收获颇丰:掌握了知识, 了解了获得知识的多种途径, 探索了大自然的奥秘, 培养了求知欲, 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
由于中学生对老师有明显的向师性, 老师的每一个手势、眼神与动作, 学生都能心领神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态度和蔼, 平易近人, 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同学, 利用多重身份、角色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利于沟通、交流、探讨。在课堂上经常选一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让他们解决, 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鼓励学生与同伴积极的交流与合作, 同伴的肯定与认同对他们也产生了积极的鼓励作用。从而赢得了本来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的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喜爱。
二、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要保持师道尊严, 是课堂上主宰。物理教学中是教师讲, 学生听;老师问, 学生答;老师做, 学生看。教学中多使用讲述法, 采用满堂灌, 教学呆板, 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应有的动力, 遏止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 课程改革必有教学方法的改革。现代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把课堂的地位让给学生, 让学生享有教育的参与权, 主动权、发言权。而现代是信息社会,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 学生某一方面掌握的知识也不一定就不如教师, 教师转变角色势在必行。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 如问题探究、课题设计、实地考察、实验都可以运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深化, 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素质教育培养的是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人, 这种新人是具有坚强的人格、良好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与自我发展意识、能够不断学习与实践, 善于沟通及与他人协作。而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本人在开展小组活动时主要是采取了分工、合作、交流、展示的四大步骤, 全班根据需要分成若干组, 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承担不同的任务, 如有电脑高手负责做课件, 书记员负责记录小组交流内容, 发言人负责发表小组的观点。在不同教学要求下各个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 大家分头收集资料, 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形成本小组的观点制成表格、文档、小报或课件, 然后大家在课堂上展示。各小组可以承担不同的任务进行互补, 也可以承担相同的任务进行竞赛。比如, 在物理教学利用现代的媒体与手段把每节课开发为物理课件, 使每节课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 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这样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 使物理课堂精彩纷呈。
同时, 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 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使用身边随手可行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 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设计与创新, 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 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 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学生潜能的唤醒者, 教育内容的研究者, 教育艺术的探索者, 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照此要求, 我们任重道远, 确需努力。
摘要:在全面推广的新课程改革中, 给传统物理教学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带来了新的变革。在教学实践中, 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充分应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 不断丰富课堂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篇三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有了变化。教师不再是书本知识的传播机器,而是师生双方相互为师,相互学习,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总结。这样,他们不仅会主动、独立的思考,而且表现出了各自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他们依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会产生问题,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二、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焦点”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焦点,更有兴趣地学好新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1.动口谈想法
课堂上,深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不能限制学生应该怎样,不该怎样。让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才能对他们的真实想法加以引导或肯定,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动手做
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与东的结合下学到知识,更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分一分》一课时,把一个苹果任意切一下,分给两个同学,学生立刻反映不公平。然后请同学们利用圆片代替苹果来分,他们能在动手分的过程中强调“平均分”,从而引出新知“认识分数1/2”。
4.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反思 篇四
文张金鹏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课改实践中求真务实,超越自我的批判精神从来都是教师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反思我们相对落后地区(其实差距很大)历史学科的教学,仍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反思一:重视史学理论的学习运用
新课程突出文明史观的地位,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新史观也得到重视,但唯物史观的传统(正统)地位动摇了吗?传统史观与新史观的结合对很多年青教师来讲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离开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彻底抛弃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那我们的史学标准又是什么?难道神学史观、宿命论史观、英雄是史观、实用主义史观不会抬头?我们坚守的意识形态阵地能放弃吗?如果专家能为教师编写一本史观理论方面的导向性书籍,教师认真地学习研究后,也许能够处理好唯物史观和新史观的关系。当然,我们需要和而不同的开放意识,关注现实的现代意识、放眼世界的全球意识、辨证思维的历史意识、多元创新的发展意识、前车之鉴的成长意识和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但史学的灵魂(唯物史观)是不能模糊不清的,它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反思二:整体把握课程资源,取舍有度
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系统学习和指导,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粗浅,淡化其核心指导地位,往往抓住教材不放,并辅之以教辅资料,结果教学呆板,思路狭窄,拓展有限,没有深度。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尤为关键,大到一个模块,小到一节课、一个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处理好新旧教材的关系,要特别重视新教材增加的内容,新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旧教材内容教师必须坚决放弃。(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必须吃透每节课的重、难点,拓展有度。(3)不能死扣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历史高考命题的核心资源,但高考命题也会重视其他各类命题资源(历史类资源、历史题材类文学艺术影视作品资源、非历史类资源),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教师应正确理解高考题与教科书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要善于运用教师自身的人力课程资源、学校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校本课程、互联网等课程资源。(4)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重视教师用书的引导作用,在教师自身经验和教学实际(学生基础)的有效结合中进行多种设计选择。
反思三: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引领着教学方法的新潮流。作为教师首先要积极响应,至少掌握一两种新模式,关键还是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角色关系,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创新的课堂核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个性创新。要客观辨证地审视传统教学法,讲授法至今仍然是非常好的最见教师功底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年青教师首先要运用好这一方法(多看百家讲坛,肯定受益匪浅),我们不应一说改革就六神无主,或者飘飘欲仙,必须脚踏实地,做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随便拿一个课件,照“件”宣读一节课,这样肯定不行,在课件资源十分丰富的条件下,必须注意两点:(1)学生的实际水平(地区差距);(2)取舍有度,切忌滥用课件,华而不实。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形成自己特色且符合实际的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反思四: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养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崇高人生理想。要落实这些培养目标,首先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在教学中要走出知识文化的狭隘圈子,站在文明的高度,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道德(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合理部分)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纠正多元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短视意识,不能看着学生成为道德成长中的“白眼狼”。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中快乐成长。要关注现实,在自我意识膨胀和性格脆弱的独生子女教育时代,培养坚强意志和合作精神尤为重要(事实上被忽视了),这是我们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培养学生对国家的忠诚是历史课程不变的真理,也是历史教师永恒的追求。
5.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论文 篇五
摘要:去年9月,我校近400多名初中一年级新生进入了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教师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遇到了不少的困惑,但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求解决的对策,使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进展良好,初见成效。
关键词:质量 科学素养
(一)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课是这样导入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与质量有关的事情,如到超市称一斤的白糖、两斤的饼干等等,一斤或两斤都表示某物体的质量,到底质量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我们先来看一例子。”
讲台上有一小杯水和一大杯水。
我拿起两杯水问学生:“这两杯水中,哪杯水的质量较大呢?”
“大的那杯,”学生答得很响亮
“为什么说大杯水中的水质量大?”
“因为大杯水中水比较多”
“对极了”,我点头,“所以说物体所含物质越多,那么它的质量就越大。”于是我顺利写下了板书: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有单位吗?”
“有,老师,小学里学过,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斤和公斤”。
“很好”,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这些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2斤”
学生答得很干脆。
“非常好,老师想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斤,合多少千克呢?”
“我有80斤、40千克”
“我有84斤、42千克”
……
“很好,请同学估计凳子有多少千克”
“1千克”
“2千克”
“2.5千克”
“我们的书本呢?”
“1千克”
“0.2千克”
“0.5千克”
“老师也来估计一下”,我也凑热闹,“凳子约5千克,书本约0.3千克,我也只是估计,有些同学的数据可能比老师还要准确”。
到这里还算比较顺利。
“好,现在请同学讨论回答老师这样一个问题:凳子从你那儿搬到我这儿,你说质量会不会变呢?”
“会变。”
“怎么变?”
“变大了”。
“为什么?”
“因为搬到老师那儿较远,有吃力的感觉”
“噢!是这样,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同意。”
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论,如此一来,就不能得出质量与物体位置无关的结论了。
我灵机一动,马上换个质量较小的圆柱体,这样怎不会有吃力的感觉了吧!
“现在,我们再看这个圆柱体,从我的左手换到右手,质量怎么变”
“放左手时质量大,放右手时质量小”
“为什么?”
“因为放左手感觉比较重,放右手时感觉比较轻。”
这下惨了,越帮越忙,真的得不出我想要的结论了。可是后面教导处的两位老师正听我的随堂课呢?
于是,我在“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下重重的划上一条线,再次强调质量的定义,面后一字一顿地说“同学们看圆柱体从手的左手到右手过程中,圆柱体本身所含物质有没有变多或变少?”
“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既然圆柱体所含物质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圆柱体的质量就应该没有变化吗!”我也有点急了。
“假如,我把此圆柱体从甲同学手里,换到你的手里,质量会变呢?”
“在力气大的同学手里,质量就比较小,在力气小的同学手里,质量就比较大。”
晕倒!怎么就这么难理解呢?我无可奈何!
“这是你们猜测的,实际上,这圆柱体不管是在哪一个人手里,质量是一样的。”
“啊!?”学生好象有些不可思议。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几轮问答:
1、“假如,将此圆柱体带到月球,它的质量怎么变。”
“变小。”
“因为在月球上它会飘起来。”
2、“假如,使此圆柱体温度上升10℃,你认为它的质量怎么变?”
“变大。”
“因为热胀冷缩,它的体积变大了。”
3、“一杯水竖直放置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时比较,形状会不会发生变化。”
“会。”
“质量会不会变?”
“不会”,因为水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只有这一次,大部分同学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4、“若这杯水结成冰后,质量怎么变?”
“变大。”
“因为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我真恨不得呼一口冷气,将这些水冻成冰,让他们好好称称。这节课的重点可是下面的托盘天平的使用。这时,时间已经用掉大半,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看来,还得下节课补上。
(二)为什么会困惑
对质量概念的理解,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困惑不解。于是我请同事们帮我一起探讨。
1、难在与日常生活经验不相符。
比如搬椅子,久了会吃力,感觉好像是椅子变得沉重了。圆柱体左手拿觉得较重,右手拿觉得轻些,但我却说它们的质量没有变化?这些都是与过去的经验相冲突。
2、初一学生还没有分子的概念。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这是个抽象的概念。比如说,水的质量就是指水中所含水分子的多少?在水结成冰体积增大的过程中,水分子总数并没有增减,只是分子间隙变大了的缘故,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学生连分子的概念都没有,是不可能理解这一层的!
3、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学生现还没有学过重力,不知道质量与重量的关系,而且,平时生活中就是这么说的,比如有人问你“你多少重?”“我有100斤”等。学生都把质量当成了重量,将它们相混淆。
(三)问题与思考
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此次课改中应运而生的科学课,我们对它的实践和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虽然有自然课、常识课的教学经验,但我们更应以研究者的心态去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课程改革,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我觉得目前我校的科学课教学中还有如下的困惑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1、对科学课“科学味”的认识
科学课应该是怎样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科学课应该具有科学性、重视证据和事实;科学课应该不断质疑、反复求证、亲身实践;科学课上应倾听别人发言,积极发表自己意见。而综观当前的科学教学,“科学味”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学生仅仅完成了一次实验操作就匆匆下结论;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把科学记录丢在一边信口说来,人云亦云;还让人不安的是学生很难做到学会“倾听别人发言”,质疑别人的观点。我们科学教师在知识的科学性上更应“咬文嚼字”、“谨小甚微”,除了设计好教学过程外,对知识本身的关注也不容忽视。
2、对活动材料的认识
材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通向科学、引起经历、发展思维。直接材料的选择必须居于某个特定的概念,材料之间必须组成与概念有关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选有结构的材料。在观摩课上,一些设计精妙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适时地出示不同的材料,引起学生不同的探究经历,不断朝着既定的研究目标前进。如比较水的多少,先给每组出示三只形状不同但水面高度相同的瓶子,猜猜哪只瓶子的水多?学生发现靠比眼力比较不出,教师再出示同种容器来比较水的多少,这下行了,但到底多多少呢?还是比较不出,再引出用量筒进行测量比较。这样材料出示的顺序无不体现出教师精心地设计和对材料的.深刻认识,使学生每一步的探究都能向前跨一步。
但有的课上出示的材料是学生不熟悉的或过于单一,学生的探究兴趣很难维持较长的时间,也很难获得理想的探究效果。
3、在学生由争论引发真正的学习活动时,为了赶进度,老师不舍得花时间或根本不想花时间;或者课时不足时,有些教学内容不能完成; 同时由于受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具的限制,配套的教学资料相对少,缺少课程资源,使探究学习不能完全进行。
4、教师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支持?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怎样做到有效指导呢?对“以全体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理解是当前课堂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
5、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教育要求尚有差距,科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要懂得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生理卫生等科目的知识,又要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能力,任重而道远。
(四)要直面这些困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浪潮中,大家还是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争与时俱进,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边破边立,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达成我们所期望的课程目标。
诚然,教学的优化贵在坚持,重在效用,难在突破,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科学教学,其探讨还刚刚起步,我们坚信只要头脑活,干劲足,功底实,技能全,通过扎实努力,相信我们的教学必将在新世纪焕发青春,赋予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主编朱时清,7月第一版
2、《新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主编郝京华,207月第1版
3、《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新华出版社,主编李志宏王晓文
6.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六
内容摘要:运用好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使用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积累文化知识,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为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学习
运用好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使用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运用,更利于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从而起到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作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
一、丰富学习资源,使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学习资源是核心载体。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获取,需要在一定的学习资源引导下取得。优化文本资源,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视野,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够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提供更多的渠道,便于激发他们的多元化学习思维。
通过发挥好学习资源的引导生成作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和优化学习资源,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资源,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学习和感知语言知识。我们在优化和丰富语言文本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发挥文本资源的引导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语言的内涵;第二,拓宽语言学习渠道,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运用网络资源、英语报刊杂志等,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感受英语学习的时代性和生活性;第三,鼓励学生积极融入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理解感悟能力。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知识。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withEnglish)模块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 and audiode vices:are view”教学中,我运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首先,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文本中提到的相关“TV”、“audiode vices”、“tape recorders and player”、“sound goes digital”等的发展历程,并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其次,建议学生就上述查阅的资料,选择某一个阶段,从文本中找出与此相关的文字说明,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求学生根据“ReadingA”中的习题写一篇小短文。
二、围绕任务学习,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
任务型教学原则是新课程英语教学倡导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能够提高语言学习的有效性,端正学习目的,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探究运用能力。这种理念的提出,是在围绕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在发挥好任务引导和思维训练作用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意识,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体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要求,帮助学生全面学习和运用学习内容;其次,教师要突出多种探究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尝试运用多元化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能力,建议学生用多种思路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理念的运用,能够在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意识。比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学中,我通过如下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先要求学生根据“ReadingA”中的习题,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核心词汇或者短语,概括文章表达的内容;再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掌握情况,布置如下的学习思考探究任务:
①Why did Polly feel afraid?
②How could the old man tell that Polly was young?最后,请学生思考:What do we should when we meet the same thing?
三、指导学习策略,为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策略的指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便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总结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技能。
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指导,不仅能让学生更为轻松地运用语言知识,还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好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学习意识参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制定,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学生在这样的策略指导下,一定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总之,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能够克服传统教学理念带来的弊端,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理念的运用,更有利于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所以,教师要理解好新课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英语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2]宋桂月,金莺。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第1版。
[3]韩学东。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9期。
7.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中的提问 篇七
一、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要点
1.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频度和坡度
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 而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迷迷糊糊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启发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满堂都是“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等, 学生几乎不假思索便能回答, 既无法回味、联想、思考, 又缺少刺激而提不起兴趣, 这样的问题, 无疑是在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 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毫无裨益。因此课堂提问要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 根据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原理, 尽可能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提问, 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 够得着”。问题是思维的“外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发展思维的最佳途径。例如:把一冰块放在0℃的水中, 外界的温度也为0℃, 问:冰和水的质量哪个发生了变化?教师设置以下的问题: (1) 水和冰的温度各为多少? (2) 水凝固和冰融化的条件是什么? (3) 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如此设计问题的前提, 是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 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 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 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的坡度, 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 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 否则就是教师把知识“嚼碎”“喂”给学生, 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是没有帮助的。
2. 课堂提问要增强时机意识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适当时机, 应结合教学的不同环节, 分清主次提出各种问题。设计提问的着眼点应该是: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题眼处、知识的规律处、知识点联系处、学生的不在意处等, 主要是内容的关键处, 即指教学的重点、难点, 明晰考纲要求。抓住这些内容设问, 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如欧姆定律一课, 应紧扣重点、难点, 就如何控制变量提问, 提问要有的放矢。怎样发问, 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 都必须服从探究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
3. 课堂提问应注意点面结合
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到点, 又要照顾到面, 以点带面, 培养优生, 带动中等生, 转化后进生, 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不能只顾及举手积极的学生, 也要兼顾相对“安静”的学生。由于被提问的次数和频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频频惠顾”的学生很有可能因此而对物理兴趣倍增, 学习进步明显;而被“冷落”了的学生, 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 从而导致班内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坚持面向全体, 坚持因材施教,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训练的机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有效教学, 以学生的探究为主, 以学生得益多少为评价标准, 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没有现成的教法和学法, 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动”起来, 让物理课“活”起来, 让物理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成为解决生活难题的武器, 是每个物理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
二、进行教学合理性提问的注意点
1. 激疑性提问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有疑才能有思, 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 然后与其共同释疑, 则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浮力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遵从什么规律, 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疑问, 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 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 对于物理概念, 不直接让学生回答, 而是让学生应用概念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并围绕重要的物理过程、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深究细追。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这样提问, 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 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 纵横联想所学知识, 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 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
例如, 在讲完一个例题后, 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 或题目引伸性提问, 或逆着题意进行分析。这样的提问能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4. 铺垫性提问
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 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 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师应从教材内有规律出发, 针对学生的实际, 在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好问题, 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 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 战胜一个个困难, 取得有创见的成果, 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5. 激趣性提问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 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 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例如, 在讲热传导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 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 当上部的水已沸腾了, 下面的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像这类生动有趣的提问, 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
6. 巩固性提问
8.新课程实践中的教学感悟 篇八
在此,我只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教学感悟及所用的教学方法,以便与各位同行交流。
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了“阅读——指导——讨论——训练——总结”五步教学法。
一、阅读
成功的化学课堂教学,其首要因素是“打有准备之仗”,而“读”正是必要的准备过程。在教学中,首先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阅读,使学生感知教材和参考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这样可以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慢慢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通过“读”这一环节,可以分清已知,找出未知,明确学习目的,发现学习的疑点和难点,学生的“读”一旦成为教学的起点,就会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二、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是背诵课文,而是通过阅读认识教材的知识要点,理解有关概念及其变化规律和形成过程等。因此,这种指导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阅读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明确学习目的,在寻找问题答案中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初步把握课程知识体系。阅读要简洁明确,阅读思考题要有科学性、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阅读方法。
三、讨论
讨论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集体的智慧,有目的地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讨论最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最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讨论的一般步骤是:①提出问题,可由教师提出或由学生提出。②分组讨论或集中讨论,教师随时加以引导。③总结评价,可由学生完成或学生讲教师补充或由教师实施。讨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
四、训练
训练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既有理解知识的过程,又有内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训练是内化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前几个环节结束后,训练的环节要紧紧跟上。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的认知水平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综合评价能力、表达能力等有所提高。
五、总结
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是学生深刻理解、强化记忆,达到灵活应用的有效方法。通过前几步教学环节,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但往往还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还需要通过总结来达到这一目的。
总结的方法可以是:①学完一节或一单元内容总结一次;②总结可由教师来承担,也可由学生先总结,再由教师补充。通过总结,学生巩固了知识系统,提高了思维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9.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九
丘
龙
语文新课标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活动性阅读教学实验。“活动”—“活”即灵活多样的教法;“动”就是要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性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找问题,自己积极解答,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活动性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法,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的平台,让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因此可以说,开展活动性语文阅读教学能促进“新课程”的更好实施。
一、活动性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教育心理学表明:好奇爱动是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实践告诉我们,活动性阅读教学关键在“动”,而这“动”的主体就是我们的学生。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性阅读教学就要以此为重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活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中,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因为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学活动性阅读教学一定要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大胆放手,要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根据活动性阅读教学的不同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们自己去探索,活动中教师要精讲甚至不讲,凡是简单的、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凡是学生自己能讲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讲,凡是学生自己能操作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如自读课文的教学,我大胆放手,要求学生执教,充当小老师,结果很多同学踊跃报名,争当小老师。当“小老师”人选确定之后,对这位小老师进行短期培训。首先要求小老师对这篇自读课文要很熟悉,因此要给人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以便解决来自课堂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控制好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要求小老师安排好教学环节,做到有条不紊,思路清晰,不会给人有“乱”的感觉。由于事前的充分准备,这位小老师的胆大心细,结果课堂效果还蛮不错,其他学生发言质疑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在那种气氛里每个同学身上都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激情。在这种活动性阅读教学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活动性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更具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过程,最传统的方法是学生听,老师讲。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把相关的重点、难点通过讲授的手段传授给学生,教法单一,极为乏味。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无数的实践证明,只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一方面要认真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因为个体的实践活动及其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事物和活动都感兴趣。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倾向,通过活动性阅读教学提供施展个性特长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因此,活动内容的设计要以课内知识为基础,从学生的兴趣及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如我教《孔乙已》一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孔乙已教“我”写茴香豆的“茴”字。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抓住这一机会,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这一内容,然后由学生上讲台模拟表演这一情节,结果有一高一矮两个同学走上讲台,高个子扮演孔乙已,矮个子扮演小伙计“我”,表演很成功,高个子躬着背,用弱小略带沙哑声音并伸 1 出修长纤瘦的手教“我”写字,把孔乙已好为人师的穷酸书生相表现得形象逼真;矮个子把小伙计“我”爱理不理的神态如出一辙地表演出来;精彩的表演,博得师生的充分肯定和赞许,很多同学余兴未尽,慨叹曰:观此精彩之演出,才知其间味之无穷。在这有趣的表现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理解了课本内容,获得了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初中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性阅读教学教学时,应抓住学生这种“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的形式,可采用“听、观、读、写、演、赛、议”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使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如上《诗词五首》(第五册第六单元)活动性阅读教学时,我先播放诗词五首的录音,然后通过抢答、必答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对诗词五首的掌握程度,再自由朗读到表演朗读,最后分组讨论,教师点拔。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形式中,每个同学都有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每个同学的头脑在这个情况下时刻都保持清醒,决不至于昏昏欲睡。这样的活动课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活动性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增进学生团结进取的团队合作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都是教者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洗耳恭听,偶有发言也只是一问一答,长期接受这样的被动学习,不自觉中就失去了自信和自主,没有自信和自主的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久而久之,也就扼杀了青少年的健康向上的自主意识、创造能力。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自能意识。例如活动中的讨论活动、辩论会、质疑活动等,在活动过程中,是学生提出问题、解答、辩论、纠正、补充的过程。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门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教师如能正确、善于使用这种教学形式,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和发展创新的精神,必然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这种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也会使学生在人生中受益无穷。
在教学文言文《工之侨献琴》一文时,设计成四人小组讨论活动,讨论、评价文中人物,并说明理由。有位学生这样评价工之侨:“工之侨虽是制琴好手,但不是称职的推销员。现在我为他拟了一则推销广告(顺口溜):瞧瞧我的琴,良桐巧做成;听听我的琴,声音多动人;不弹不知道,一弹准叫好。”这位学生把“献琴”说成推销并有推销广告,以今说古,见解很有新意。教者高度赞扬了他这种创新精神,并告诉同学们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和做生活的有心人才会有创新、发明。思维的灵光常在心中一闪而过,那种瞬间的灿烂往往是发现和创新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灵感突然迸发的时候,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如能随时捕捉教学中的机会,就会使学生创新的灵光出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体现了活动性语文教学的特色和效果。
总之,活动性语文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潜能和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品格,真正体现语文科的现代素质教育的特色。
活动性阅读教学必须注重“两性”
坝头中学:肖仕楷、谢传伟
内容提要:论文阐述了活动性阅读教学中必须突出“两性”:
一、是活动性阅读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其“主体性”。要求教者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念,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活动性阅读教学中应以“趣”激“活”,突出“趣味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在教材内容方面加以钻研,认真挖掘内容的趣味性感染学生;②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自我表现得到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兴趣。在活动性阅读教学中,注意突出这“两性”,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活动性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集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程。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以趣激学,以趣引思,开发智能,因此活动性阅读教学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素质,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要上好活动性阅读教学,必须突出“两性”。
一、课堂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主体性”。
教育心理学表明:好奇爱动是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实践告诉我们,活动性阅读教学关键在“动”,而这“动”的主体就是我们的学生。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性阅读教学就要以此为重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活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中,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因为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学活动性阅读教学一定要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大胆放手,要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根据活动性阅读教学的不同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们自己去探索,活动中教师要精讲甚至不讲,凡是简单的、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凡是学生自己能讲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讲,凡是学生自己能操作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如自读课文的教学,我大胆放手,要求学生执教,充当小老师,结果很多同学踊跃报名,争当小老师。当“小老师”人选确定之后,对这位小老师进行短期培训。首先要求小老师对这篇自读课文要很熟悉,因此要给人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以便解决来自课堂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控制好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要求小老师安排好教学环节,做到有条不紊,思路清晰,不会给人有“乱”的感觉。由于事前的充分准备,这位小老师的胆大心细,结果课堂效果还蛮不错,其他学生发言质疑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在那种气氛里每个同学身上都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激情。在这种活动性阅读教学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活动性阅读教学中应以“趣”激“活”,突出“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无数的实践证明,只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
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一:在教材内容方面加以钻研,认真挖掘内容的趣味性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因为个体的实践活动及其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事物和活动都感兴趣。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倾向,通过活动性阅读教学提供施展个性特长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因此,活动内容的设计要以课内知识为基础,从学生的兴趣及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如我教《孔乙已》一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孔乙已教“我”写茴香豆的“茴”字。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抓住这一机会,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这一内容,然后由学生上讲台模拟表演这一情节,结果有一高一矮两个同学走上讲台,高个子扮演孔乙已,矮个子扮演小伙计“我”,表演很成功,高个子躬着背,用弱小略带沙哑声音并伸出修长纤瘦的手教“我”写字,把孔乙已好为人师的穷酸书生相表现得形象逼真;矮个子把小伙计“我”爱理不理的神态如出一辙地表演出来;精彩的表演,博得师生的充分肯定和赞许,很多同学余兴未尽,慨叹曰:观此精彩之演出,才知其间味之无穷。在这有趣的表现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理解了课本内容,获得了知识。其
二、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初中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性阅读教学教学时,应抓住学生这种“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的形式,可采用“听、观、读、写、演、赛、议”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使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如上《诗词五首》(第五册第六单元)活动性阅读教学时,我先播放诗词五首的录音,然后通过抢答、必答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对诗词五首的掌握程度,再自由朗读到表演朗读,最后分组讨论,教师点拔。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形式中,每个同学都有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每个同学的头脑在这个情况下时刻都保持清醒,决不至于昏昏欲睡。
开展活动性阅读教学,注意突出“主体性”与“兴趣性”,就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论文提要:论文重点以质疑活动形式在“活动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为话题展开论述。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详细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深入展开论述:①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质疑;②组织小组讨论活动,鼓励组内自主质疑;③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④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此外还特别要求学生要善疑,而不要胡猜乱疑。在教学中能认真贯彻好以上四方面,学生的质疑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积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机械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我县教研室推行的活动性阅读教学实验课题,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潜能,把学生摆在第一线。其中,学生质疑活动是活动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环节,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质疑。
好的语文课,要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热烈讨论,大胆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根据学生“好胜而怕别人取笑”的心理特点,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常常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角色之中,一起参与;同时在教师自身方面要注意调控好课堂气氛,如果教师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动辄恶声恶气批评指责,学生的心理会受到严重压抑,质疑问难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在课堂上春风满脸,笑脸相迎,热情大方,在情绪上使学生受到感染,自然学生就会进入“言言不绝”的境界,在这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生就会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鼓励组内自主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应该看到,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表现。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主动质疑问难,让学生在质疑和释疑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一般来说,在语文教学中,每堂课我都坚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课堂上我把学生的质疑与小组讨论合并起来,学生读了课文后提出了很多问题,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联系课文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解答,不能解答的问题全班交流。这样一来通过小组讨论过滤掉了一些浅显的问题,而把一些有难度的问题相对集中起来,全班交流。既充分利用了时间,培养了学生质疑、解疑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积极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课本进行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故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在课堂上,我经常这样教学生质疑:先要求学生明确文体,然后根据文体进行质疑。如初三阶段的议论文,大体上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质疑:①文章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②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③文章运用了哪些论据论证中心论点?④文章的论点是什么?⑤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形式?另外还可以从文章段落划分、语言运用(指重点字、词、句)、课后思考题及联系生活实际上质疑。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质疑能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质疑活动是活动性阅读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有质疑的习惯,这一习惯又是教师在课堂上训练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我经常告诉学生:凡事都要大胆去接触,大胆去反问,才能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他们提问,并不时加以表扬、鼓励,使他们渐渐地养成敢于提问、爱提问的习惯。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此话不假,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实践能力刻不容缓。
浅谈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效应
平远县城南中学
姚剑华
[内容摘要] 论述广东省“十五”教研课题实验项目——活动性语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效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增进团结进取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体现语文科现代素质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 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
教学效应素质教育
语文活动课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创造性的借鉴。近五、六年来,许多省市都进行了“活动课程”的研究,并编出了相应的教材,实验效果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室的顾振彪先生认为:“改革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建立语文活动课体系,是冲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怪圈的一条有效途径。”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000年)初中语文课本也把语文活动课(语文实践活动)编了进去,成为课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活动性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就是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通过活动的培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是我校语文科的教改实验课题,笔者一直是本实验活动的成员之一。下面就谈谈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的效应。
第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竞赛活动,而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动、好胜的。这种教学活动设计的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就比较 适应现代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竞赛活动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脑力劳动、能力培养的过程,会使学生获益不浅。在活动课上,教师就像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一样善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可组织个人、小组、大组、男女分组竞赛形式,也可以是口头表达、艺术朗读、质疑、讨论、好文共赏、读写结合、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形式。活动的内容可以是教学中的任何环节。各项知识的理解、掌握、迁移和能力的培养,都可以根据需要组织成竞赛形式。如朗读比赛、文学常识比赛、正音解词比赛、质疑作答比赛、迁移运用比赛等。好动的天性使大家在活动时都动了起来。有兴趣的带动无兴趣的,胆大的带动胆小的,成绩好的带动成绩差的,好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情绪互相感染,思维互相启迪,整个课堂气氛就热烈起来,真正做到人人动口、动手、动脑。好胜心,表现欲驱使青少年学生都想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优势。竞赛获胜(成功)的激励作用更突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样的活动课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再也不会因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呆板、枯燥、对语文不感兴趣了。
第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增进学生团结进取的团队合作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都是教者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洗耳恭听,偶有发言也只是一问一答,长期接受这样的被动学习,不自觉中就失去了自信和自主,没有自信和自主的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 7 的。久而久之,也就扼杀了青少年的健康向上的自主意识、创造能力。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自能意识。例如活动中的讨论活动、辩论会、质疑活动等,在活动过程中,是学生提出问题、解答、辩论、纠正、补充的过程。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门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教师如能正确、善于使用这种教学形式,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和发展创新的精神,必然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这种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也会使学生在人生中受益无穷。
在教学文言文《工之侨献琴》一文时,设计成四人小组讨论活动,讨论、评价文中人物,并说明理由。有位学生这样评价工之侨:“工之侨虽是制琴好手,但不是称职的推销员。现在我为他拟了一则推销广告(顺口溜):瞧瞧我的琴,良桐巧做成;听听我的琴,声音多动人;不弹不知道,一弹准叫好。”这位学生把“献琴”说成推销并有推销广告,以今说古,见解很有新意。教者高度赞扬了他这种创新精神,并告诉同学们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和做生活的有心人才会有创新、发明。思维的灵光常在心中一闪而过,那种瞬间的灿烂往往是发现和创新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灵感突然迸发的时候,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如能随时捕捉教学中的机会,就会使学生创新的灵光出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体现了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的特色和效果。
活动教学过程中的竞赛活动,不管个人、小组、大组、还是全班的活动形式,参与者都离不开团体、班级,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的商讨、探索、交流、收获都能促进学生的团结进取的团 8 队合作意识,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第三,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观念,教师是权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没有自主意识、自信心。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使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极少交流,更谈不上共同的商讨、探索、交流。活动探究式教学则改变了这种传统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宽松、宽容、民主、友善的环境里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自能,改变了学生服从、被动的地位,平等、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能者为师,没有尊卑、长幼之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质疑活动、讨论活动中更能体现出来,教师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送蜜,少送刺。在教学中,我曾对学生说,能有新发现、新见解的学生可算是我的老师。这样一说,很快鼓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这种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既能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又能在生动、活泼、平等、民主的学习中,使学生的潜能和智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10.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十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生物教师加强学习,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行为和手段,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总结3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谈几点体会,以期为生物课程改革提供基础的参考资料。关键词:生物新课程改革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体现了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我校于2002年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为了做好新形式下的教学工作,我结合本校实情,把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生物教学工作中。因此,在工作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以往学生认为生物是副科,不参加中考,期末考试也是开卷考试,加上语、数、外等所谓的主科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学生根本不把这种所谓的“豆芽科”放在眼里,高兴时学一点,大部分时间则把生物课当休息课。面对这种现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生物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结合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感受到学有所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好动,但是自控能力差,耐挫力弱,故往往有的学生在活动开始时热情高涨,但中途则因缺乏毅力、最后失去兴趣而坚持不下去。对此,切忌盲目批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即使有不良情绪,也应面带微笑,以防师生情绪对立。教师应经常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而对学生在探究中的大胆质疑、创新的设计研究方案,教师应及时表扬;即使有的学生因知识或其它原因所致使探究失败了,教师仍应肯定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在传授知识时,应尽量收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在有关章节的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生物科学的尚待攻破的难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生命知识的欲望,调动其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各尽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观点,力求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不仅仅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书本上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教学生了解怎样去学,如何才能学到知识,怎样将旧知识合成新的知识。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该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解决实验材料等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各项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例如,在讲授《种子的结构》一章节时,我曾让每位同学自己回家用绿豆或黄豆发芽,仔细观察种子的结构,并与课本中的图比较,学会看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平时吃的豆芽是哪一部分?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豆子发芽有几种方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推测和解释,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这样大家对种子结构印象就很深了。这样让学生走出课堂,更灵活地学习,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并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主要矛盾,一切教学活动均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克服“满堂灌”,做到“少讲、精讲”,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如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生物教学往往仅拘于课堂,应强化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能不断的发现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不只是简单的应付。例如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节中,如果只是简单的讲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我布置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然后把自己做出来的结果带到学校,再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探究实验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并要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学生还要通过实验,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把自己在实践中的新发现新见解说出来,并给予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和辩驳的机会。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结论,他的印象将更深刻,以后学习的激情更强烈。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目的
目前,我校的大部分毕业生将直接流向社会,即当地农村。这些新增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除了使学生学到初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文化知识外,还增加一些回乡务农就业的实用技术。如花卉、观赏植物、果树、蔬菜等植物的栽培和养殖,让他们在离开学校时掌握一定实用技术,有较强的务农意识。应重视生物学知识及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使他们对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能灵活运用。如积极进行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关注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对于一些热点问题,诸如当前旱涝灾害洪水灾害的生物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途径,人口、农业、资源、粮食问题等,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当地的实际问题如校园垃圾处理,思考如何变废物为宝?或是提出治理麦架河的建设方案等等。
五、改善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促进新课程改革前进步伐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也要相应的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努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在学生知识日益增加的同时,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变“教材牵着教师走”为教师凭借教材走近学生,才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完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总之,新课改的实施,明显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大部分学生不再把学习生物学当作负担,认为生物课可有可无的思想也大有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大有提高。新课程要求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思想,把思想观念的变革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质疑、调查、尝试、研究、体验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担任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地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使自己从课堂教学主体的位置上退下来,将这个广阔的天地留给学生。
参考文献:
11.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教学;问题情境;问题质量
新课程着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所谓“问题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问答式教学,而是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新问题,把学习看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问题意识的生成和发展。提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倡争论,倡导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问题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一、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细微的洞察力
这不仅有利于提出问题,更能及时发现并捕获问题,引导学生产生质疑,精心地设计问题,巧妙地利用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同时问题教学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不应受生物课本的限制,尤其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升华得出激发学生兴趣与探究精神的问题。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科知识的普遍性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二、问题源于学生
亚里士多德曾讲:“思维是从惊讶的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思维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学生提出問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关于“方法步骤”中的“制备滤纸条”,传统教学的要求是:教师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学生依照要求去做。问题教学的要求是:教师不提供步骤,要求学生自行探索。学生有的剪去两角但不对称,有的没有剪去两角。当整个实验过程完成后,展示实验结果时,传统教学:与课本一致;问题教学反差较大。这种源于学生发现的问题,再由学生进一步分析、解决而收到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取代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问题源于教学
“问题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实践性、独立性、合作探究性,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
在课堂中,教师恰如其分地采用不同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如引入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讲述与动植物有关的奇闻轶事,播放音频、视频等。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2.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材的依附者,是教学参考书的忠实执行者,是主导者和权威者,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由教师来支配。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置之不理,甚至将学生的思维强制性地拉回到预设好的轨道上来“按部就班”。在“问题教学”中,重点则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促使学生突破课本和老师的束缚,发掘自身的探索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究态度。要改变这种长期压制学生思维的局面,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消除顾虑,大胆发言,让更多的人能够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反复训练,逐渐形成良好的提问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效激发学生的质疑思维。
3.教给学生方法,提高问题质量
质疑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会提出不着边际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比如,如何抓关键词,如何选择思考点,如何设疑出发点等。还应教会他们运用思维规律来提问,采用回顾概念式、比较式、类比式、递进式、架桥铺路式、适当提高式、挖掘潜力式、归纳式、拓展式、师生互动讨论式等多种提问方式质疑。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就能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源泉。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教学是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也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2.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心育”渗透 篇十二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 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其他素质再好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 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略陈管见.
1 精心备课, 力求渗透合理
精心备课是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 惟有备好课才能将新课程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位.
1.1 备教材生成的价值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教师在备课时要整合教学目标, 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 还应涵盖心理目标, 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认真研读教材:既要挖掘教材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 理出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脉络;又要跳出教材,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发掘学生的真实情感, 对什么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商 (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 包括体贴、尊重、容忍、诚实、负责、平和、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 , 什么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商 (含观察力、记亿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商 (管理自己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逆商 (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胆商 (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 、志商 (意志品质水平) 、灵商 (对事物本质的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等应了然于心, 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数学知识的传授之中.
1.2 备学生的实际差异
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特别要深入了解哪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 哪些学生存在诸如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注意力及自控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社交退缩等心理问题.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有“病”治“病” (解决心理问题, 重拾健康心理) , 无“病”强身 (培养心理素质, 促进心理健康) .
1.3 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教师研究了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现状之后, 在情境的创设、教学程序与策略的选取 (包括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资料与习题的呈现形式, 提问的方式与角度等) 、学习方式的选择, 师生问题的生成设计, 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要兼顾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备课时既要预设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品质、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提高学生的品行修养与自主意识、形成“情感文明”的教学模式, 又要估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及会出现的错误等) , 对如何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作好充分准备.
2 立足课堂, 把握渗透时机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途径.
2.1 营造愉悦的心理氛围
文喆教授认为:“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不但应该充满知识, 而且应该尽量宽松.只有抛开个人得失计较的自由讨论, 才能促进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的发展.”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使学生敢想, 敢说, 敢做, 敢发现, 不惟师, 不惟书, 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而民主氛围的营造需要我们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借鉴魏书生凡事和学生商量的做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 修正设计并成为设计的主体.一堂课讲多少内容、讲什么内容、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和途径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课堂效率, 更有利于民主意识和独立性格的形成.如在教高二“四种命题”时, 学生提出不需要讲, 预习时都看懂了.我就尊重学生的意见, 只花了较短时间让学生相互之间就概念进行了问答, 并模仿成语接龙来了个命题接龙, 随后就进入下一内容的学习.在上高三复习课时, 我每课课前都让课代表会同各组组长用传纸条的方式统计全班学生的意见, 然后由课代表与组长汇总之后决定要讲的内容并将其放在讲台上作为我的“教案”.有时学生的“设计”和我课前的预设不一致, 则放弃预设, 尊重学生的决定.事实上, 教师备课时准备重点讲解的内容如果学生预习时已经掌握了, 再讲既浪费时间, 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觉得有必要夯实一下, 可变讲为练或变讲为测, 即将所备未讲的题变式后让学生练习或测验.由于课代表与组长的课堂设计遵循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少部分学生知识掌握上肯定有“死角”, 心里一定不快.为了面向全体学生, 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每课学生小结回顾时都留有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 对基础差又内向的学生则点名叫他们提问或课后主动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辅导的.对学生的自由提问, 不管问题多么简单都给予认真解答 (共性的问题课上解答并作相应引申, 个性的问题晚自修单独答疑) .这样所有学生不仅有了信赖教师的基础, 还奠定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础.此外我们还要时时、处处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把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语言转换成善意批评、提醒、鼓励的“关爱”性语言, 善用表扬, 慎用批评.如有一次一基础较差的学生板演, 他悄悄拿了同座的答案到黑板上抄了一下, 他邻近的同学以为我要批评这名学生.我若无其事的讲评后, 幽默的说:“刚才某某同学把和同座共同研究的答案展示给大家诊断, 这也是合作学习啊, 晚自修我将和他探讨变题的解法”.这名学生在全班学生轻松的笑声中愧疚的低下了头.
2.2 创设理想的渗透情境
1) 激发兴趣, 唤醒好奇心理.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乌申斯基) “所谓课上有趣, 就是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苏霍姆林斯基) 而引起学生兴趣的直接因素靠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使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混乱……, 学生的独创被摧毁, 心理运作的质量和信心被逐渐破坏……” (杜威) .因此, 我们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着眼点灵活选用教法, 并注意优化组合多种教法, 力求教法多变、常变, 以引起学生的新奇感, 激发学习兴趣.而教学内容的趣味因素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解、数学史上与知识相连的数学故事的恰当引用、数学在熟悉情境中的应用、借助多媒体产生图文并茂和动静结合的效果等方式来挖掘.
2) 培养自信, 增强耐挫能力.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 其心理容易动荡, 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阻碍和困难时, 极易产生一种过虑、紧张、沮丧、失意的情绪, 这就是心理挫折.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必须通过引导、榜样激励和兴趣激发, 帮助其树立自信, 使他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教学中可结合所学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让学生感受数学家面对科学事实, 不畏权威, 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刻苦学习、战胜挫折的动力.课堂上还要给学生提供“磨难”的机会, 如设置适当的难题让学生探究或在看起来容易的题目中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出错, 让学生在挫折中提升耐挫能力.当然, 课堂上更多的是让所有学生都体验成功的愉悦.同一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 基础不同的学生板演不同层次的题目, 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对学生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的“火花”, 即使是幼稚的、与课本或教师不同的看法, 都给予掌声、赞美、点头微笑等褒奖.成功给学生带来了喜悦, 也增强了自信心.
3) 倡导合作, 提升进取品质.
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优越, 一些人任性、孤僻、不善于与人合作、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因此, 教学中要特别强调集体的作用,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课堂教学应根据内容适时选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经常布置通过合作才能解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以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习惯.还可以利用穿插于章节中的涉及科技领域, 反映科学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分工合作、群策群力、顽强拼搏突破难关取得成功的阅读材料, 教育学生培养合作精神, 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4) 鼓励挑战, 培养质疑精神.
“疑问、矛盾、问题, 常常是开启思维的钥匙.”“人云亦云, 不敢于提出问题, 不善于提出问题和缺乏怀疑精神的人, 是决不会取得创新成果的.”课堂上应创设一些挑战性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如印发学生答题中的一些典型错误, 让学生课堂上作纠错练习, 挑战自我, 挑战同学;对资料上的一些错误题目、错误解答, 教师不直接勘误, 而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发现矛盾后自己提出修正意见, 挑战书本与“权威”;例题讲解时不妨“稚化”自己, 暴露思维过程时常常“求教”于学生或故意出错被学生发现并纠正, 给学生挑战老师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展示教师与教材、资料不同的思维方法, 尤其是优于教材、资料的思路, 引导学生不迷信书本, 不迷信权威, 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3 借助作业, 提高渗透实效
课外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 训练技能技巧, 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作业设置上, 首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及设置贴近学生知识、方法、能力最近发展区, 思考坡度循序渐进的题组, 让学生各自通过努力都能尝试成功的喜说.从而达到增强自信, 发展思维的效果.其次要通过设置新颖题型或增加问题的趣味色彩等方法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激起学生的乐趣;通过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应用性、探索性, 让学生的智商、逆商等得到培养.还可通过设置与人口、土地、交通、环境及市场经济等许多方面有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 在实践中养成体贴、尊重、容忍、宽恕、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在作业批改上, 要改革只给等级或分数的简单做法, 充分发挥作业本的“笔谈”功能.笔谈内容既有针对作业中暴露问题的指导, 又有教师的期望.笔者有一位同事喜欢在作业本里夹纸条和学生笔谈, 效果很好.如一次一名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业做得比较工整, 他写了一张纸条:“你今天的作业让我惊喜, 我相信两周后的月考你一定会给我更大的惊喜.”这名学生不仅以后作业一直很工整, 成绩也稳步上升.我同事给学生的留言特点是, 对优等生不褒不贬, 富有鞭策力, 激励其不断进取;对中等生扬长避短, 推动其一步步走向优秀;对后进生循循善诱, 富有牵引力,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所有留言都是以情感为主, 鼓励为主, 期待为主, 发展为主.作业本成了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
“心育”需要我们用心去育.我们只有潜心研究学科特点, 才能适时适度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我们唯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全面了解学生的差异, 才能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和滋润学生的心田, 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岗英.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3) .
[2]顾健生.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作业设置[J].数学教学研究, 2003, (7) .
[3]王明礼.创造快乐数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 2007, (7) .
13.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论文 篇十三
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教师不再处于“主角地位”只起“导演”作用,其具体任务就是专门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研究用哪些方式和手段才能更好的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的目的。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新课标精髓,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加快自身发展,积极主动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努力学习,大胆实践,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合作,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场所。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倡导“教师为主导”,并不是指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角”;“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指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是“主演加导演”,学生只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被动地学习。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传授新课时,要想办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或紧密联系生活的事件作为新知识的引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先引出国际象棋的故事:据说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象棋传到宫中,国王非常高兴,决定奖赏发明者,让发明者任选奖品,发明者说:“陛下,请在棋盘的第一格里放上一颗麦粒,在第二格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三格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吧!”国王觉得这人真傻,不要金银财宝,只要一些粮食,就欣然答应,让大臣下去兑现,才发现把全印度的粮食都拿来也远远满足不了发明家的要求。后来估算了一下,若将这些麦粒铺在地球表面上可得约9mm厚的麦粒层。这个惊奇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怎样计算以及计算结果是多少。这就为引入“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制造了悬念,学生非常感兴趣,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和热情,在后面的下教学中过程中学生很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很好。
二、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要简单地死记结论
前苏联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高中数学知识比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背上,新课标要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强调了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构建,切不要把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去认识、去理解。
例如,在讲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和学生一起得到等式后,就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化简过程,并要求学生记住椭圆的方程,但这里并没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后来我充分挖掘教材的本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还知识以本来面目,即它是怎样形成的。实际上“运算量大,化简过程繁”是学生学习解析几何感觉最大的难处,所以这里很有必要与学生一起探索方程的化简过程。
三、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脊髓与灵魂。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核心,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它比结论性的知识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如果能掌握一定数学思想和方法,那么就会在一定意义上会使学生能更直接更有效地理解数学、接受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数列这一章为例,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渠道渗透:(1)在设计知识形成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观察、分析、猜想、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数学思想。(2)在等差数列通项推导中要揭示出“累加法”,在前n项和的推导中要概括出“倒序求和法”;在等比数列通向推导中要提炼出“累乘法”,在前n项和的推导中则要领悟出“错位相减”的精髓,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例题、习题。
四、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在有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例如:运用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知识直接解决问题,还应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作为新形式下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加强理论学习,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4.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十四
长阳弓
2013.8
关键词:创新,实验.实践
摘要.新课程重视的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有利于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探索捕捉疑问未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获取知识与信息时,力求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知道“学无止境、终生探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往往要求我们的老师带动学生对平常的实验具有细微的观察从中找出物质的性质差异,或者察觉出别人未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通过这样的洞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奥妙或者奇异,洞察能力来源于化学教师对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一种组合的启发,既有知识的积累,也有化学信息,实践的体验.创新点: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在化学课堂的完美结合,对新课程改革的实现的完美体验者,微型实验和信息技术优势的充分体现
我在上新课标的第一堂课化学课的时候对学生说 :“恭喜你们成为我们第一批使用我们 这种教材的学生。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那我们就是实验品了,你就是实验老师了”。.我就说
“非常对:,我就是实验老师,可你们并不是实验品,新课程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我们化学需要化学实验来更直观的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彰显化学学科的魅力。”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我相信我们都能顺利的接受新的命题,并保质保量完成,话虽然是这样说了,但是说时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反思。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有较大的变化,在课本排版方面也有很多新颖的方面。觉得新课程的编排更丰富多彩,其中特别是必修2的对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定义我觉得比以前的老教材更简洁明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了。新教材编排的时候.把元素周期表放在教材中间,我们在教课的时候更为方便新教材在排版上我认为更为华丽,对于加强化学学科的魅力更明显了。过去的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是教授者,学生是接受者。老师做演示实验,老师是表演者,学生是旁观者。现在的实验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新的课程标准要的是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比如说钠与水的实验,我在教室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后,学生觉得有很多的疑问,为什么会发出嘶嘶的声音呢?为什么会变成小球四处游动呢?那小烧杯上面冒的白气是水蒸气还是生成的气体,溶液怎么会变成红色呢?学生要求再做一遍,我就让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讲明实验安全的注意事项,让他们自己动手,观察后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加以补充。再觉得还需要新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向老师提问,或者自己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资料。这样,我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同学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先是学生会好奇,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物质呢?有些什么样的性质呢?经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做实验,通过用镊子取,知道钠保存在煤油里,用小刀切割,了解钠质地柔软,再通过自己动手做钠和水的反应,然后会自己分析实验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设疑,而后再向老师提问,解决自己的疑惑,更进一步去查阅资料, ,了解更多的关于钠的甚至是其他碱金属的性质,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来, 使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又比如说我在做完铝箔的燃烧实验后,下了课我正准备离开教室,一位同学看到我带有镁条,就说老师把镁条燃烧看看现象,我就让他自己做了一遍,他非常的兴奋,自己做了一遍,还用手把燃烧后的氧化物捻成了粉末,比较直观的了解了镁和氧化镁的性质。然后比较镁和铝箔燃烧的现象对比,知道了镁的性质比镁更活泼。从要他们学习,变成了他们主动的要学习化学。在不经意间就使他们学习到了化学知识,从单纯的旁观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这样才能体现化学学科的魅力,让我们的自然科学大放异彩。
.新的课程改进了原来的教学模式,课本变得更让学生有很多的自主参与的时间,先不说实验方面,就是以前让我们让学生填的某些物质的递变规律,比如说卤素的熔沸点,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等都有现成的表格,这样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会方便了很多,让学生参与课堂,让他们在化学课堂中感受化学的魅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口才犀利,目光明锐的新型人才。而不是唯唯诺诺,只知道执行别人命令的应声虫,这就需要我们的化学教学中循循善诱,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新课程重视的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有利于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探索捕捉疑问未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获取知识与信息时,力求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知道“学无止境、终生探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往往要求我们的老师带动学生对平常的实验具有细微的观察从中找出物质的性质差异,或者察觉出别人未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通过这样的洞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奥妙或者奇异,洞察能力来源于化学教师对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一种组合的启发,既有知识的积累,也有化学信息,实践的体验.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在教学中也爱给学生谈一些人生的哲理,让我的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并交给他们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我在教学中要交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化学,以便他们了解一下学习化学的乐趣以及,化学知识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的用途,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远离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和场所,比如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小孩子特别容易 被汽车尾气侵害,造成铅中毒,这样学生在身处危险环境时能用已有知识帮助自己和他人脱离险境。
我们的同学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可以高效方便地解决生活问题,可以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如引流作用,过滤功能,搅拌原理,压强利用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的学生体会到,化学部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常识,有助于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保护自己的健康.从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由于学生的程度不一样,教学规定一课时的类容,我们要两课时才能完成,这样就给我们的教学进度造成了影响,其次就是我们一周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往往学生在上了课之后,由于间隔时间较长把前面的知识忘记了,这样我们就得在其他时间再来赶进度,当然,办法永远比问题多,我就抽了些晚自习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了。
新的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增强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增设边讲边做实验,多采用探究法教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评价能力;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督促学生完成家庭实验。比如说家里可以用醋和鸡蛋壳做乙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实验,还可以做甜酒,了解多糖的性质,还有家里酿制葡萄酒,等等,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操作变为主动、探究的实验,活跃了学生思维,开发了学生潜能,使学生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主体,巩固实验教学效果。
【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教学反思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09-17
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08-31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09-09
王星勇--农村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12-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几点思考10-31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09-25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07-08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09-24
物理课程与教学题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