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2024-10-29

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16篇)

1.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一

某镇生育关怀行动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实施方案

为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切实做好生育关怀行动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工作,继20xx年6月14日,铁岭市在西丰县召开了“生育关怀行动暨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启动仪式之后,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任务

(一)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开展一次调查摸底,把各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情况调查明细,针对困难程度,积极开展救助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视情况在经济、精神、生育等方面给予援助。并能在意外情况下及时处理紧急救援。

(二)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充分利用镇村两级服务室,全力开展计划生育的免费服务,要积极、有针对性地向育龄群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生殖保健知识和咨询服务。

(三)关怀独生子女。关怀独生子女家庭,进一步做好独生子女父母保险工作。使实行计划生育家庭无后顾之忧。

(四)关怀女孩健康成长。要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五)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关心村计划生育专干,关心中心户长、村级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的生产、生活。解决他们在工作、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二、实施办法:

(一)、要认真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在全镇确立五个村为试点村:枫树村、兴学村、晓山村、阜平村、德业村。通过试点带动全镇,把生育关怀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引向深入。抓强一个方面的`工作,带动全面工作。20xx年的工作重心放在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普查上。要做到一人一访,一人一档案,一人一方案。

(二)、争取领导重视,,整和相关资源,协调民政、妇女、共青团、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办公,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

(三)、开展好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的业务培训,创新工作理念,树立为育龄群众服务的责任心。使她们能掌握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识,并把培训目标发展到中心户长及部分协会会员。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农贸大集发放宣传品,采用宣传画、小广播、文艺演出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各村小剧团的优势,每个村要有生育关怀方面的节目2―――3个。建立起良好的宣传氛围。

(五)、加大投入,争取资金。争取建立贫困母亲救助基金一个,采取社会各界捐款的形式,争取全社会的力量,争取全社会的爱心,把生育关怀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这项工作做到深入千家万户。

三、工作计划:

20xx年6月18日―――――7月18日宣传发动阶段

20xx年7月19日―――――9月19日调查摸底及围绝境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普查阶段

20xx年9月20日――――10月20日村级工作考核阶段

20xx年10月―――――――――20xx年10月生育关怀的全面扑开阶段?

20xx年6月18日

2.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职工医院,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企业的不段提升, 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这样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和效益, 同时对企业职工的素质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包括工作能力素质也要求有着更高的身体素质的保障。作为现代企业要以人为本, 就要保证企业职工有着健康的身体, 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职工医院主要的工作就是为广大职工和家属做好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现阶段在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下, 职工医院开展工作非常艰难, 只有改变职能才能发展。职工医院是企业的一个部门, 也处在企业和企业生活区之内, 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健康为中心, 预防为主。社区卫生服务是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服务。作为企业职工医院更符合这样的特征, 也更容易开展工作, 而且管理企业职工的健康也就是现在企业的要求, 也是职工医院开展工作的主方向。

(2) 服务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 而且包括人的社会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和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需要人们“有病治病, 无病防病”。预防疾病和健康促进已成为当今人类获取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对人的生老病死整个生命过程提供连续、全面的卫生和医疗服务。建立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 涉及个体及人群不同层次的服务是慢性病防治、同时也是各种传染病防治的最适宜形式和方向。

(3) 方便快捷和可及性。现代社会日期是十分有限的资源。“不方便”和“没有日期”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对卫生服务利用的重要原因。人们在患病时往往有诸多不便, 特别是老年、妇女、儿童和重病人。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居民居住地附近, 人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获得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十分方便。

(4) 服务成本低, 效果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疾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人们希望得到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而许多地方社区卫生服务的门诊费用只有当地医院门诊费用的1/2或1/3, 同样疾病情况下减少了卫生资源的消耗, 同时, 大多数患者的疾病是可以在社区可以得到解决的。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的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 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 鼓励健康的行为, 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所以,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与政府行为改变2个方面, 并重视发展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对健康价值选择的潜能。

1986年首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指出:健康促进涉及5个主要活动领域:

(1)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 创造支持环境; (3) 加强社区的行动; (4) 发展个人选择健康行为方式的能力; (5) 调整卫生服务的方向。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对现代企业的要求, 是在领导重视, 多部门参与的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在企业而言, 不仅仅对每位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有帮助和长久的好处, 对企业也有着巨大的利益。

(1)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效率。健康的劳动力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卫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才是企业的财富, 企业培养员工的支出也是巨大, 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 提高健康管理技能, 就是在给企业节能降耗。

(2) 加强安全生产, 杜绝安全隐患。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特别要注意尊重科学, 探求和把握规律, 运用安全目标管理、事故预测、标准化作业、人体生物节律等安全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更为有效地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 提升企业形象, 促进社会和谐。在和谐社会的创建中, 人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保证员工的健康也就是保证的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企业才是中国社会对中国企业的要求, 也该是中国企业最鲜明的特点。

(4) 提高企业的双文明建设, 构建文明社区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开展, 必将带来医疗费用的降低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一结果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改善工作技能和工作关系, 从而使他们具有饱满情绪、旺盛士气而获得的。

当然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不只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他需要很多部门的参与, 他是个系统的工程。在企业中, 首先要领导支持, 需要劳资部门主管, 安全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参与, 而职工医院只是来实施和管理。而且还需要跨行业部门之间, 卫生系统与工业系统间的相互沟通, 劳动卫生研究部门与企业系统职业病防治机构以及与企业领导层间的相互沟通。

参考文献

[1] 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三

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JC)最新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其中10至29岁年龄段的占手机网民的73.2%。

2网络和手机给现代人生活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无孔不入的网上淫秽色情信息却像海洛因一样,吞噬着青少年的心灵,冲击着数以百万计的未成年人的道德底线。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几百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74%的中学生有手机;在有手机的学生中,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占82%;在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学生中,知道手机网站上有淫秽色情信息的占83%。淫秽色情信息成为腐蚀青少年思想、影响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祸源”。

3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这次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整治一批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集中、严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站,关闭一批严重违法违规网站,侦破一批重大案件,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查处一批为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站提供代收费的企业,清理整顿一批违法违规接入服务商,有效切断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站利益链条,建立健全防范和查处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长效管理机制。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一批不良网站被关闭,一些制造淫秽信息的人受到惩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淫秽色情。整治了低俗内容,纯净了社会风气,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一

42010年1月15日,第二十三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部署2010年“扫黄打非”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组长刘云山出席套议并讲话。他强调,“扫黄打非”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坚决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坚决清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5据新华社2010年1月21日电。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的通信运营商先后对手机“黄段子”采取措施——认定为发送不良信息的手机号码,将暂停其短信功能并交由执法部门处置。

62010年1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青少年上网管理,安装上网过滤软件。同时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

【知识链接】

一、经济常识

1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扩大广告效应,肆意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2宏观调控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国家有关部门关闭淫秽色情网站、查处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违法案件,体现了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3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的通信运营商先后对手机“黄段子”采取措施——认定为发送不良信息的手机号码。将暂停其短信功能并交由执法部门处置。这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保持身心健康、茁壮成长。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政治常识

1政府的职能。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要引导民众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正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国家九部委联合打击网络和手机“黄毒”,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三、哲学常识

1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扫黄打非”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既要立足整体.又要搞好局部。专项行动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网络和手机给现代人生活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无孔不入的网上色情信息却像海洛因一样.吞噬着青少年的心灵,冲击着数以百万计的未成年人的道德底线。这体现了坚持两点论、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打击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中要形成全民动员的合力,打一场全民参与的歼灭战。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跟踪训练】

1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关闭和取缔了数以千计的非法网站。有关部门关闭和取缔非法网站的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的()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道德手段

2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的移动、联通公司先后对手机“黄段子”采取措施——认定为发送不良信息的手机号码,将暂停其短信功能。移动、联通公司的做法说明()

A要积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国家要加强对通信市场的宏观调控

C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D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近年来,不少公民通过网络对各级政府在履行职能上的越位、缺位和不当提出批评和建议,揭露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这种网络参政现象()

①体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②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③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最有效的途径④有利于改进政府的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

4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但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借机传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5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几百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74%的中学生有手机;在有手机的学生中,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占82%;在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学生中,知道手机网站上有淫秽色情信息的占83%。淫秽色情信息成为腐蚀青少年思想、影响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祸源”。要解决这一问题,应注重()

A禁止青少年上网和使用手机

B彻底清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C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D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修养

6材料一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等融合性业务的开展,手机涉黄,近年来在我国逐渐蔓延。尤其是进入3G时代后。手机媒体化和智能化趋势加快,其传播内容也日趋庞杂。一些手机同站在利益驱动下,变换手法,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肆意传播,严重污染社会环境,腐蚀人们的心灵,特别是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材料二從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五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来,大量低俗网站被关闭和取缔,一批违法案件被查处,形成了打击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强大舆论氛围。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哲学常识相关知识分析打击淫秽色情及低俗内容的必要性。

(2)请从文化角度说明怎样净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答案:

1.A2C3B4D5C

6(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是一种腐朽文化,是错误意识,肆意传播污染了社会环境,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予以打击。

4.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四

一、背景

二、目标

三、具体目标

强化“八条核心信息”的传播。“八条核心信息”是:

1、“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关心农民的健康、送来党中央的温暖;

2、把好病从口入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

3、在医生的直视下服药、正规治疗结核病效果好:

4、农村改厕好处多:

5、农村改水好处多:

6、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7、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预防性病艾滋病:

8、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好家园。区抓好1—2个试点乡(镇)、各乡(镇)搞好1—2个试点村(居),试点乡(镇)、试点村(居)、户覆盖面达100%。居民健康教育资料入户率达85%以上。各乡镇每个村均要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培训,培训达“八有”要求(有计划课时安排、教材、教案、教室、教员、制度考勤、试卷、小结)并有培训横幅、留现场培训图片存档。

(五)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公共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结合重要卫生日,开展防病健康教育工作。

以3.24、4.7、12.1及四月份健康教育主题月为主线,认真组织开展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多种传染病、地方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及应急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相关的活动主题内容、有活动图片及相应的资料、有小结。全年组织各种宣传日活动不少于7次,每次活动形式不少于3种。

做好上级健康教育资料的征订发行工作。

按区卫生局[2007]03号文件的要求,做好上级健康教育资料的征订发行工作,努力扩大健康教育资料覆盖面,《卫生与健康》、《今日保健》和《健康教育墙报》、《健康教育处方》等健康教育资料征订发行至村卫生室及相关单位,医院各科室及各村卫生室至少征订一份。有条件的征订到乡村医生及农户。

做好创建卫生城(镇)市、创建“初保”先进区、乡(镇)、落实“行动”工作的相关健康教育业务指导工作。

定期向新闻单位投送卫生宣传资料。中心内、外宣传栏两月更换一次内容。各医院防保所设有固定标准宣传栏,坚持每季更换一次,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更换一次。乡(镇)必须制定乡镇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及村级健康教育工作要点或考核标准。下发至各相关单位和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乡镇对所在辖区内的相关单位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各村以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牵头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健康教育处方的开具以及相关健康教育资料的征订发放。

(十二)按要求上报健康教育工作季报表和信息反馈。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领导组织

建立健全由乡镇政府、宣传、教育、卫生、文化、农业、民政、妇联、科技等部门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村级要相应地建立完善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

(二)设置固定标准的健康教育宣传栏。

(三)健康教育资料入户。

健康教育资料除按省市规定的《健康之窗》、《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卫生与健康》等要求各镇、村等相关单位征订外,其它折页、单页、小册子等多种健康教育资料由区统一制作发放。各乡镇、村要做好农户本底资料的建立。按实有农户发放资料,并做好发放记录。发放记录分乡镇、村两级,乡镇级按村农户数发放,发放记录内容为时间、内容、农户人签字、发放人签字。村按每农户发放,发放记录内容为时间、内容、农户人签字,发放人在汇总表上签字。乡镇、村两级并做好每次发放的原始资料与发放记录表一并收存备查。每年发放6次。入户率达100%,全程发放率达600%(100%×6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卫生服务中心、站)必须正常规范开具健康教育处方,开具率达100%。

(四)学校健康教育指导

(五)育龄妇女和学生健康教育和咨询。

(六)按区统一要求及时上报各相关本底资料,以及开展活动情况的报表(相关报表式样及要求,学校、医院、社区等台帐内容由区健康教育机构统一制定)。

五、措施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二)以点带面,推动方案的落实。

(三)加强部门协调,动员社会参与。

(四)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5.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五

为配合做好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工作,提高全镇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努力实现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结合XX镇实际,经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XX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展各项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以干预和控制农村居民健康的危害因素,规范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达到省级健康村和健康家庭标准。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

(一)分析全镇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和领域,研究制定适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无烟环境,多形式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使全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20%;

成人吸烟率下降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过8%;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二)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充分发挥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全镇居民参与程度。

经过建设:

——全镇30%的村符合健康村标准;健康家庭每村达到5户以上;居民对健康促进县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

——全镇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教师、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

——全镇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70%以上;

——全镇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企业的知晓率达70%以上;

(三)建设健康广场、健康步道、健康教育一条街及健康教育基地等支持性健康场所。

(四)建立完善的覆盖各村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和相应设备、场所、工作制度。

(五)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我镇实际的、可推广的多部门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建立健康促进工作发展长效机制。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政府承诺、工作启动(2020年7月)。制定《XX镇创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实施方案》、《XX镇创建省级健康村承诺书》,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活动办公室,召开全镇创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工作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

第二阶段:综合干预、全面达标(2020年7月-9月)。各村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创建支持性环境、组织实施并开展监督指导,全面推进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

第三阶段:考评督导、效果评价(2020年10月-12月)。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创建工作相关资料并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省级健康村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

三、组织领导

成立XX镇创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人大主任、副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的统筹谋划、调度协调、指导督促、考核评估工作。

四、创建内容及主要任务

(一)营造社会氛围。

1、制定政策。各村至少制定一项与健康促进建设有关的政策。把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纳入村发展规划,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例会。

2、制定方案。各村根据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制定本村的工作方案,指定专人负责本村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提高本村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

3、明确分工。各村要根据健康村和健康家庭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制定本村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

4、宣传造势。各村利用动员大会、宣传标语、明白纸发放等广泛宣传造势,营造健康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创建健康环境。

1、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各村在村委会、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学校、卫生室等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主要交通要道、村头巷尾等区域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草广告和促销,党员干部带头戒烟。至少举办一期以控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各村打造一个健身广场,购置一批健身器材,建设一个“农家书屋”,设置一个阅览室,提供一批健康教育资料,为村民提供足够的锻炼场地及阅读环境。

3、开展公共卫生建设。一是环境卫生建设。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实现旱厕改造全覆盖。二是公共卫生建设。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健康村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持证亮证经营,公共场所“五病”人员调离率达100%,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95%。

4、开展人文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健身设备、阅读场所规范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强化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困难群众救助。

(三)开展健康活动。

1、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各村按照健康村建设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竞赛、健康主题演讲、戒烟竞赛、健康小屋、健康咨询等健康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如开展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广场舞等体育运动增强村民体魄;开展民间艺术展演等文艺活动提高村民艺术修养;开展舞龙、舞狮、传统器乐演奏等传统活动传承文化。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明显增加,成人肥胖率明显下降。

3、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各村采取自愿申报、小组推荐、村级评选等方式,结合健康家庭评价标准,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4、定期组织健康体检。镇卫生院定期组织医生到各村为村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统计各村的肥胖和吸烟人数。

5、组建宣传阵地。设立固定的宣传栏,每年更换不少于6次。

五、相关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镇直各单位、各行政村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定人、定责、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限、定奖惩,保证健康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要周密制定方案。

各村要认真开展调查摸底。通过摸底,掌握各村基本情况,了解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在此基础上,周密制定本村的健康村建设工作方案和工作进度推进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6.镇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六

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职责,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各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职责》等制度,着重加强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管理与落实,建立健全各乡镇、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机构,确保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发动,普及健康知识卓有成效

一是选拔健康教育讲师队伍。今年5月份由县卫生局牵头举办了全县卫生系统“中国梦·健康好声音”健康教育讲师演讲技能比赛,共推出了11位选手参赛,评出了6个奖项,为全县健康教育活动选拔了一批有业务素质、有演讲艺术、有组织能力的讲师人才,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了全县城乡全民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多举措多领域开展健康宣传。各单位利用讲座、义诊、发放卫生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到单位、社区、企业、校园、村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全县共开展健康讲座145次,开展公开咨询活动108次,受众8000余人次,播放健康教育影音128次,受众3000余人次,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和小册子共5000余份,12.67万群众直接或间接的获得了健康卫生知识,开展的活动也多次出现在我县的电视台、政府网、宜春卫生网、江西卫生报、大江网等新闻媒体的节目及刊载栏目,健康教育信息的覆盖面不断提高。三是做好宣传栏的更新工作。各单位均设立健康宣传栏、黑板报,定期更换内容,共设立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36处,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内容144期,传播健康与防病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抓好宣传资料的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了20多种宣传折页、宣传册、宣传画等材料,合共2万余份,内容包括健康素养、平衡膳食、预防高血压、预防艾滋病、公共场所禁烟等内容,发放到城乡居民手中。

三、丰富活动形式,倡导健康生活蔚然成风

(一)以爱卫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各单位及乡镇利用宣传单、制作宣传展板、黑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深入大街小巷、公共场所、村民聚集地点进行广泛宣传,结合当前卫生防病形式,宣传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双溪镇、罗湾乡还开展了大型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共发放宣传手册1000多份,发放各类健康杂志、卫生知识读本手册80多份;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老百姓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卫生基本常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

(二)以各种卫生主题日为契机,不断深化健康教育活动。

县疾控中心、各乡镇、县爱卫会成员单位开展了 “世界卫生日”、 “全国碘缺乏日”、“全国高血压日”、“爱牙日”、 “爱滋病日”、“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专题健康宣传咨询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500余份,宣传手册1000多册,画报200余张,共有700余人受到咨询服务。

(三)以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为契机,积极开展控烟活动。

一是开展世界无烟日为主题的控烟活动。5月31日,县爱卫办、县疾控中心联合开展了第27个世界无烟日活动,活动以横幅标语、开展戒烟咨询、发放反烟草宣传单和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册等形式进行,活动共悬挂宣传横幅两幅,制作了控烟宣传展板4块,印制了彩色控烟宣传材料1000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人次,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是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工作。按照省卫计委在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内开展加强控烟履约,进一步推进卫生计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工作要求,我局下发了《靖安县创建无烟医疗卫生单位实施方案》,调整了领导小组,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卫生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评,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卫计委制定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扎实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大部分单位的组织机构及相关制度健全,细化了职责,指定了专人负责控烟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控烟宣传,所规定区域都有明显的禁烟标识,现场无医务人员吸烟的现象,设置了戒烟门诊或戒烟医生,医务人员能掌握一定信息量的控烟知识,控烟氛围良好。8月中旬县卫生局对全县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创建工作的专项督查,9月初与奉新县卫生局进行了交叉督导,将结果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单位按照《标准》及评分细则,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及时整改,确保了我县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工作如期完成达标创建。

三是加强日常控烟宣传工作。根据中办字〔20xx〕19号文件和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控烟履约工作的通知》精神,各单位领导带头不吸烟,认真落实控制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均张贴了《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使员工都了解了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制定了控制吸烟的制度,明确职责,要求单位员工不吸烟,接待客人不敬烟,并劝阻到单位办事的人不吸烟;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在各醒目处张贴控烟标识,统一制作了控烟警示牌在各办公室摆放,并制定奖惩措施;制定了《中心禁烟制度》,设立了禁烟监督岗,配有控烟督查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七

对国民体质进行监测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民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制定相应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体系,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体质测试活动,主要监测我国国民体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但存在监测点过少,普及度不高的不足,尤其在湖南省,仅在长沙、株洲和张家界等少数地市设有监测点。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国民体质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但对策多为宏观和指导性的,时间相对滞后。综上所述,湖南省尚未建立以普通个体为服务对象的完整的国民体质检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了。因此有必要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对国民体质监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建立一个以地方高校为辐射点,面向各个县市的新型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作为目前国家体质监测体系的重要扩展和补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真正实现国民体质监测的最终目标,为全民健身服务。

2 国民体质监测体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关心国民体质和健康的发展情况,于1995年6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相关部门等曾多次有计划地组织过学龄前儿童、儿童少年和成年人体质调查和研究,并于2000年开始每五年进行一次大型的全国范围的国民体质监测,并制订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200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成年,老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7)等一系列标准,在各地建立了一些监测中心、监测站、形成了一个系统。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条例明确指出,国家定期开展公民体质监测调查,公民体质监测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务院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计划。以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为例,这次体质监测沿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建立的监测网络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原则上没有改变各地原有的监测网点,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一类、二类、三类城市,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少数省市每类城市抽取二个外,其余绝大部分省市每类城市只抽取一个城市,每个城市的总样本量合计为7200人,全国共计223200人[1]。由此看来目前我国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的体质监测强调的是国民体质的总体状况及变化趋势,由于抽样相对少,大部分国民不知道也不了解国民体质监测的内容和意义,更谈不上参与和体验,测试的主要目的停留在对测试指标的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尽管会提出促进体质健康对策,但缺乏针对个人的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意见。

浙江、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省市在国民体质监测方面做出的有益的尝试,如浙江省于2007年建立由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市国民体质监测站、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点(站)构成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实行分级管理。2008年起,全面推行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开展体卫结合的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建设工作,每年给予一定经费,开展了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体系[2]。广东省的情况也基本类似[3]。但浙江和广东的模式中基层的体质监测站需一定场地、专门人员和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较大,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财政投入有限、仪器设备闲置、维持经费庞大等问题[4]。

湖南省根据国家国民体质测试安排,在长沙、株洲、张家界地区建立了一些体质监测中心和监测站,但是这些体质监测中心和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的体质测试任务,针对个人的常规的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开展较少。在其他非国家体质指定监测抽样地区几乎没有固定的体质监测机构。尽管有部分发达省市已经率先建立了独立的省地市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但因为湖南省地处中部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有差距,从人力、物力都在短期内无法效仿。

国家体育总局于2011年8月11日下达了《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该评估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每年接受体质测试人数5万人以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88%以上的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国家推进和普及国民体质监测的决心,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利用现有的高校资源,建立一个以地方高校为辐射点,面向各个县市的新型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作为目前国家体质监测体系的重要扩展,让国民体质监测尽快推广和普及,真正达到《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评估标准的要求。

3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的构建模式

3.1 目标

该体系构建的目标是为国民提供科学健身的依据,并对科学健身效果进行检验,以提高健身效果,促进国民体质与健康,因此,国民体质监测不能为监测而监测,应该与健康促进密切结合,二者并重,体质监测是健康促进的应用手段和评价指标。所以,新型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不仅仅单纯进行体质监测而应该是是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一体化的综合性体系。

3.2 基本思路

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是以服务个体为其构建宗旨,强调为每个个体进行全面的体质测试服务,并为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个性化、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健康促进意见,而且也可以根据每个具体的企事业单位的体质整体评价,为之制定相应的具体可行的健康促进方案,并提供健身指导、培训、营养健康知识讲座等后续服务。

3.3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分级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由三级网络组成,具体如下:

湖南省目前的经济状况,要想在现阶段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三级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主要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是器材和经费问题,二是人员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思路是必须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湖南省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地方高校,如:湖南大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吉首大学(吉首、张家界)、湖南科技大学(湘潭)、湖南工业大学(株洲)、湖南文理工学院(常德)、湖南理工学院(岳阳)、湘南学院(郴州)、湖南城市学院(益阳)、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衡阳师范学院(衡阳)、邵阳学院(邵阳)、怀化学院(怀化)、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都有体育院系,全部设有体育专业,目前高校本身就担任了本校学生的体质监测任务,也都拥有体质监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可以为本体系提供了基本的器材。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的有关内容恰好是体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体育专业学生可以成为本体系的重要人力资源。笔者认为将第二级也就是市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建立在地方高校能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

体系的三级网络中第一级是省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应该由省体育局进行管理和指导,主要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行政监督、经费的调拨和管理以及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协调等。

第二级网络也就是市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可以直接设立在高校,市体育局只负责监督和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地方高校作为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中心的直接执行机构,完成最重要的体质测试、数据处理和健康干预、健康教育、健身指导等主体工作,这样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场馆设施等优势,又为体育院系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机会,让体育院系学生在参与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同时,通过此项活动,让他们学以致用,深化理论知识,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完全符合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

第三级网络是县区级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站,此级测试站在发达省市目前多设立在当地体育局,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这样的测试站点建立需要不菲的经费,维持更是需要庞大的开销,而且这样的设置还有两个缺点,平时可能出现人员、设备的闲置,真正到体质测试时期又会出现人员、设备的严重不足,这也是象湖南省这样经济不是很发达的省份无法建立完善的三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三级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站可以建成流动式的,仪器设备可以集中到二级体质测试中心,由二级体质测试中心根据需要和预定规划,有计划有组织的轮流下到县区去进行人员培训和体质测试、健康促进、健身指导等工作,而测试人员可以由熟悉和掌握体质测试技能的在校大学生或各级学校进行体质测试工作的体育老师兼职担任,这样,就可以让有限的经费设备集中化管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该模式特别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够迅速开展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工作,有利于提高本地国民的体质,促进健康。

3.4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分类(组成)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子系统,具体见下图:

3.4.1 组织管理子系统

组织管理子系统是该系统得以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系统,各级体育局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并做好宣传、协调和统筹安排,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4.2 体质监测子系统

体质监测子系统是整个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体系运行的基础,也是本体系承担的主要任务,主要由二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来具体执行和完成,可以3~5年一个周期,每年完成1~2个县区的体质监测任务,可采用体质监测大篷车的方式,由二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携带设备和核心体质监测人员达到下面县市,成立临时体质监测站,体质测试人员主要由在高校招募体质测试志愿者和各个中学体育教师组成,然后组成体质监测小分队深入各单位、社区进行体质监测。该系统首先保证城区实现体质监测全覆盖,以后进一步再发展至乡村级农村,最后实现全民享有体质监测。

3.4.3 数据处理及分析子系统

整个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数据处理及分析子系统,要想该体系能真正实现方便快捷的服务个人的目的,建立一个智能化数据处理及分析子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该子系统可以随时将每个个体的体质测试信息记录保存,并自动提出相对应的运动处方,而且对于再次进行测试的人员可以自动与前次检查结果对比,得出对比结果进行分析,以检验测试者的运动效果,以及时进行运动处方的修改,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而且该系统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国民可以随时在家查到自己的测试信息并保留,对相关的健身和保健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咨询,对实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进行专家咨询,以根据国民自身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并可以进行相关健康或健身促进项目的咨询和预约。

3.4.4 健身指导子系统

健身指导子系统,体质测试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实现此目的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适当的运动,而缺乏健身指导是影响国民健身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一个健康指导系统非常重要,该系统可以以小区或企事业单位为单位,以健身俱乐部为形式,加大业余及体育爱好者的培训力度,开办多种国民感兴趣的培训班,鼓励一些体育爱好者参加免费培训,成为体育指导志愿者,然后他们在回去为当地群众进行免费的授课,发展新的一批志愿者,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志愿者和爱好者的规模逐渐扩大。组成一些业余运动队,可以招聘一些志愿者进行教学指导,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不同单位或小区之间的体育比赛或运动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宣传小册子和网络课程授课,以满足国民的需要。

3.4.5 人才培训子系统

要想使该体系正常的运行,一个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体质测试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本体系的第三级体质监测站为临时性,这更需要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质测试队伍,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训体系非常重要,是整个系统能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场地和资源,建立常规化的培训体系,每年在体育专业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选拔,招募一定人数的体质测试志愿者,以及可以在每个中学抽调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组成体质测试队,定期进行体质测试和运动处方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养成合格的体质测试员,以保证体质测试等工作的正常进行。合格的体质测试员因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能正确使用有关的仪器设备;二是要掌握对测试结果进行正确评估和分析的方法;三是针对测试结果为测试者提供相应的运动处方;四是掌握正确的健身、保健和营养知识。

4 小结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更加强调了国民体质监测的目的和任务是增强国民体质、促进健康,提出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并行的思路。体系由三级监测网络组成,强调以建立在高校的二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作为主体,完成各项主要工作。该体系最大优势是充分利用现有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场馆设施等资源,具有不需较大财政投入、避免仪器设备闲置、维持经费少等优点。体系包括组织管理、体质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健身指导、人才培训五大子系统,可以采用试点的方式在部分地市进行一段时间运行实验,积累经验和进一步完善该体系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通知(体群字(2009)212号)[Z],2009.12.10

[2]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EB/OL]http://www.zjtzjs.cn/MainArticle_new.aspx?Aid=74.2008.4.9

[3]符王润.粤区以上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基本建成[N].广东科技报,2008.12.2

8.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八

从资讯传播的手段和方式而言,互联网的出现是革命性的,互联网大规模推广和普及给音乐创作也注入强大的“原动力”,使音乐这门艺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迅速发展。但在同时,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是两面的,它既是优秀音乐文化的发源地、倍增器,又是低俗、恶俗网络音乐的滋长地和栖息地。因此,在今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强化网络音乐的阵地建设,如何有效地引导和促进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就成为摆在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新课题。

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新形态、新载体,网络音乐正以其深刻而广泛的力量影响着音乐创作的格局,成为一块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广泛的音乐文化“阵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网络音乐建设和管理

毋庸讳言,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它渗透在人们的即时通讯、数字娱乐、电子商务、网络新闻和教育等等方面,不仅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必要工具,而且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在《关于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中特别指出,互联网眼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文化发展的潮流。这种“引领”在网络音乐现象上表现尤为明显。

时下流行的“草根”一词是个很有意思的新型词汇,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特定意义上的大众或者平民阶层,而且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不同语境的延展性。纵观网络音乐创作的现状,“草根阶层”人群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他们有个共同点便是都喜爱音乐、喜欢音乐创编,有些人还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辅之以他们天然的生活表达、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故而不乏佳作;它极其容易融入大众的社会关系,并在大众中产生快乐;它直白、表面,不刻意去追求有深度的精心制作的音乐作品,仅仅是以一种最大众的状态存在。纵观各类网络音乐作品就会发现,它形成一种热潮并不在于它的制作水平有多高,音乐本身有多出色,仅仅是在于它的简单和直接,所以打动了一大批受众。故而网络音乐一经传唱便有众多拥和者,具备了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音乐文化发展的一块新的“阵地”。《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丁香花》等为代表的网络音乐作品的迅速流行和持续火爆,人们对新兴的“山寨版”音乐作品的会心和宽容,都是网络音乐富于发展潜质的有力佐证。时至今日,网络音乐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影响音乐创作整体格局的力量。

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网络音乐蓬勃发展的同时,良莠不齐、低俗之风和恶俗之风滋长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由于不能像对传统媒介一样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管理,使得一个时期内低俗之风蔓延,《那一夜》、《大连站》、《武汉粗口》等为代表的网络歌曲低俗化现象甚嚣尘上,成为相关文化部门、有识之士包括学生家长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一时间大有“谈网色变”之势。

我们既然说网络音乐是块阵地,势必存在着内容存废上的“斗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音乐成为主流,势必能带动整体创作的发展,就可能为大众提供优良的音乐产品;反之,你不去占领它,低俗之风、恶俗之气就来侵袭。更为严重的是,它一旦蔓延成“风”,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影响尤甚,这个方面负面的例子多见于报刊、电视等媒体,可谓是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针对网络音乐创作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守住这块重要的“文化阵地”,并使其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实际上,这同时也是当前互联网管理和建设宏观层面上的迫切内容之一。

二、做好结合文章、强化正面引导,进一步发挥中国音协在网络音乐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作用

整治网络音乐中的低俗、恶俗之风,首要的是相关立法工作的健全完善,其次是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和网络运营商(主要是各类门户网站、论坛等)的自觉配合,这涉及到立法和行政体制的问题。在此,我仅结合我所在的中国音协在这方面的探索展开谈谈。近年来,中国音协在协会工作开展中,就特别有意识地将引导网络音乐与协会整体工作有机串联,做好结合文章,摸索积累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效果。概括来讲,即明确“一个目标”、践行“两类办法”、服务“三方对象”,较好地实现了引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高度重视网络音乐勃兴的现状,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音乐“为我所用”,此即“一个目标”。

如前所述,在当前音乐创作的大格局中,网络音乐创作是重要的一极。我们注意到,在去年抗震救灾、第29届奥运会等重大社会事件中,网络音乐的创作相当活跃。确切地说,2008年是网络音乐发展的重要一年、关键一年。整体来看,它一改其固有的“小情调”或者“小题材”创作的局限,转而投入到主旋律的内容和题材当中,把张扬“小我”变为关注“大我”,从“一己”扩充“群体”,自觉地投入到服务大众和社会当中。网络音乐作者为抗震救灾斗争写词谱曲,放大所谓“草根阶层”的个人责任,极大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他们赞美奥运盛事,又从正面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伟大复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可以说,过去一年网络音乐人的整体表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中国音协在调研中就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各类工作开展过程中,鲜明地提出要重视网络音乐创作中的这种文化自觉现象,并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出台相应的辅助措施。去年启动的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大赛,我们就通过广泛发动,动员吸纳了网络作者参赛。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网络作者对这一赛事的参与是积极的,而且他们报送的一些作品的质量也是可圈可点的,这既反映了网络音乐人渴求得到体制承认的迫切愿望,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要引导和扶植网络音乐的思路和目标。

(二)对网络音乐低俗、恶俗之风采取“硬抵制”,和为健康向上的作品想方设法地提供展示平台,从而实施“软引导”,此即“两类办法”。

从人民文艺团体的性质角度而言,我们对网络中的文艺现象施加影响不可能像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一样,对其实施行政管理。一来这些行政部门有法可依,履行着法定责任,二来他们的管理是“计量管理”,卡条条、定框框,对照相关法律制度,对孰是孰非很容易定性,随后跟进的相关措施也极易操作,如对发布不良信息的网络运营商,工商部门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文化部门可以把控网络运营权、公安部门可以直接以行政手段审核并督促运营商删除其中的低俗、恶俗内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具备的,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对中国音协来讲,我们协会会员多是具有很高艺术造诣和相当社会知名度的音乐家,他们对某一文艺现象的或贬或褒的公开态度,本身便是效应。通过组织和整合他们对网络音乐的努力,同样可以达到有效引导的目的。近年来,中国音协就从实践中总结摸索出“硬抵制”和“软引导”两类办法,取得较明显的成效。

“硬抵制”的对象显然就是网络音乐创作中的低俗、恶俗之风。2007年,针对当时网络音乐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国音协组织召开“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提倡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座谈会,“会诊”网络歌曲。与会代表痛批了以《大连站》、《那一夜》等为代表的网络歌曲低俗化现象。同时,以阎肃等为代表的40位著名词曲作家、歌唱家联名发起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提倡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倡议书。倡议书认为,音乐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扰,推动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努力创作出优秀的网络音乐作品,创作出更多适合网络传播的优秀歌曲,运用各种形式提高青少年的音乐品位和鉴赏能力。此次座谈会经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主要媒体报道后,激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文艺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起和参与讨论,对中国音协的这份旗帜鲜明的倡议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很及时、很有效果。事实证明,此次会议也直接带动了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整治措施跟进,较好地净化了当时的网络文化环境。

显然,“硬抵制”办法的核心就在于对低俗、恶俗之风有一个旗帜鲜明的抵制态度,辅之以著名音乐家的宣传放大效应,很容易让判断是非的标准深入人心。同时,与“硬抵制”实施效果异曲同工的还有“软引导”的办法。这一点,中国音协的做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既然健康向上的网络音乐可以为我所用,那么积极有效的扶植举措就成为必需。我们在组织举办各类主旋律的采风、义演和赛事活动中,大量吸纳了“体制外”的音乐人才,其中就包括很多网络音乐人或者网络音乐作品,既满足了群众对各种音乐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又使网络音乐人和他们的作品从互联网走向现实的舞台,进入到越来越广泛的受众人群,最终得到人民大众的承认。说到底,“软引导”实现的是一种“双赢”。在我们的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我们的下乡慰问演出,还有各类电视综艺节目当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由中国音协发掘、推介出的网络音乐人和作品的身影。

(三)引导和管理网络音乐是手段、是方法,服务网络音乐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中国音协针对网络音乐科学谋划、下大气力,在服务的层面上实现新突破,为“三方对象”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服务“三方人群”不单单是一个口号,它更多地是显现促进网络音乐发展的具体措施当中。“三方”中的“一方”便是数量庞大的网络音乐创作群体。中国音协利用自身在音乐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鼓励和吸纳网络音乐作者及其网络音乐进入到主流的展示舞台,并顺应其要求和愿望,通过组织专家和专业讲习班授课,提高其创编水平,以为他们的作品搭建推介平台等途径,使网络音乐作品能够走进更广泛的人群当中;“一方”是人民大众,他们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欣赏到海量的带有鲜活生活气息、可以表达再普通不过的情感的优秀网络音乐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音乐产品需求;三是职业音乐人群。他们可以从优秀网络音乐广受欢迎的现状中汲取经验,丰富自己的音乐创作,更贴近民生、更贴近老百姓的情感,更准确、更生动感领悟艺术和生活的辩证关系,从而创作出深受老百姓喜爱、广于传唱的优秀歌曲。可以说,服务“三方人群”三个层次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过程,牵一发动全身。事实上,这种服务对象层次间的有机联系也正是我们服务网络音乐创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三、关于加强网络音乐引导和管理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应用和管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积极探索和充分利用、易起有效的途径。网络音乐依附于互联网这一传播快、覆盖广的新媒体,能否实现充分的利用,关系到主流思想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必须针对当前网络音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加强统筹协调,采取引导为主的办法,真正使网络音乐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阵地。

(一)加强网络音乐阵地建设,集中资源做大作强国家级的网络文化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健康向上的网络音乐的“栖凤枝”。

这些主要的服务平台可以是主要的门户网站,也可以是承载着音乐事业发展使命的各级音协;要广开思路,采取各种办法如举办专门赛事,不定期地组织著名音乐家展开网络音乐创作研讨;与传统媒体形成联动,推介优秀网络音乐作品等,集中打出示范效应,以有效引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

(二)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并加强其与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统筹,使之自觉承担起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职责。对网络音乐,可由网络运营商的行业组织在征求音乐界专家和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切实易行的规范,供网络音乐人参考遵守;采取有效手段,强化网络音乐人自律意识,使其自觉抵制低俗、恶俗倾向。

(三)有的放矢、重拳出击,坚决遏制网络音乐低俗之风的蔓延。

继续深入开展大型网络文明之风活动,大力倡导格调积极向上的网络音乐创作;建议由各级音协出面,组织音乐家人士,专门针对网络音乐创作组织公开授课,从作品创作的内容导向、艺术技巧等施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必要时,相关部门形成联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净化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活动等等。

当前,网络音乐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积极立法、整合网络管理体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其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从2009年1月5日开始,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七部门联手启动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全面展开。一个月来,各个部门积极行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曝光、关闭了一大批违法违规的网站,对从源头上遏制低俗之风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网络音乐也在这一互联网大环境逐步净化的背景下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下,网络音乐将以更快的速度蓬勃发展,对整个音乐创作亦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徐沛东 作曲家。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9.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九

健康教育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健康宁夏全民行动实施方案(2010—2012)》文件精神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广泛普及重大传染病和常见、多发性慢行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根据社区工作实际,制定2011—2012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

1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具体时间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家庭急救与护理。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哮喘病、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4.25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公德、卫生法规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教育。

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和碘缺乏病宣传日、无烟日。重点开展职业卫生、科学使用碘盐、吸烟危害等知识教育。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环境日、爱眼日、禁毒日。重点宣传儿童保健,近视防治,环境保护,远离毒品等方面的知识。

七月份:重点开展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饮水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开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识、科学育儿和社区常见病的宣传教育。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人节开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识、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教育。

十月份:结合全国防治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十一月份:结合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合理膳食的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结合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11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健康教育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县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11年购置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每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深入开展健康知识进机关、进厂矿、进学校、进寺院、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七进”基层活动。

四、工作总结和效果评估

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通过年度考核、知识测试等形式做好总结评估,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计划每年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知识竞赛、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工作的受教育人数覆盖辖区人口的70%以上,争取让更多的居民学习到需要的健康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附:2011—2012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西苑社区卫生服务站《2011—2012年健康教育

和健康促进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何志平

副组长:雒宏莲

成员:樊彩虹

10.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十

2011年开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以坚持创新,务实,努力满足社区群众的健康需求,开拓服务范围。针对辖区内居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和互助共济健康意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能力。教育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尽量降低发病机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一目的 宣传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知名度,转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二内容 以健康教育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宣传和教育为主,内容包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季节性疾病等非传染疾病的防治知识。

三活动方式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室建设,门前设有固定的宣传栏,每个服务站要有宣传板,每季换一次宣传栏,利用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健康知识。

2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居民健康知识。

3在个服务站开展义诊活动及健康知识讲座4次。

4针对社区内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护人群,等不同人群,配合重点宣传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宣传日,开展乙肝、结核病、艾滋病、性病等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咨询。6对本社区的居民进行慢性病知识讲座。

四活动时间

11.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十一

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尝试,形成了自己的“三四五” 特色工作机制。

一、坚持“三个渗透”

即教学渗透、德育渗透和管理渗透。

教学渗透:提倡课堂中的“阳光教学”,要求教师把阳光带进课堂,即“把微笑带入课堂,把民主带入课堂,把鼓励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了温馨、温暖、温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德育渗透:不是单一的进行,而是教学活动与德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管理渗透:要求所有教师把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使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心理品质。

二、实行“四个结合”

1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健康课堂。我们探索得出心理课“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即:课程内容“阳光时刻”,课堂氛围“阳光明媚”,教学形式“阳光灿烂”。在课堂上,心理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段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心理测试,并及时调查总结,矫正治疗,让每个孩子摆脱不健康心理的阴影,成为阳光少年。

2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形成健康校园。每年的清明节、运动会、六一、国庆节等盛大的节日,我们都对学生进行坚持出操好习惯的培养,克服困难意志力的锻炼,竟争意识的培养,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教育。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活动,如“竞选大队委”、“小角色体验岗”、“无批评日”、“心理健康教育班队会” 、“生活自理比赛”、 “我为父母做点事”、“磨砺教育”、“学习要养成好习惯”、“感恩的心”、“学法交流会”等。在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3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形成健康科研。本着“困难产生问题,问题产生课题,课题带动研究”的工作思路,我们一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在这方面也取得一些成绩,远的不说,2005年,我们研究的课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圆满结题,我校3名教师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我校教师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撰写了大量论文,有5篇获阶段科研成果奖,22篇获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奖。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小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竞争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个人素质的飞跃。

4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健康家庭。我校有95%的学生家长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所以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协助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每学期我们开展一次家长讲座活动,在家长会上,我们让家长和孩子直接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这种做法引起了家长心灵的震撼、行为的转变,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三、建立“五条疏导渠道”

12.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一、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社区群众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体现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已经是不容争议的事实, 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则是以社区为依托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社区群众文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体现。

(二) 社区群众文化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区”这个大家庭, 人员成份复杂, 包括工人、农民、教师、机关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等各种人群, 而社区已有形成“小政府”的态势,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只能通过其所在的工作单位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来参与社会事务及社会活动。社区人不仅要富, 社区人还要乐, 这就不可忽视社区群众文化在其中的作用。

(三) 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必然

在社会生活中, 因为利害关系、性格经历、人生观等因素的差异, 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 使人们心理上产生隔阂或怨恨, 矛盾激化时甚至会发生流血事件, 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而经常参加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能让人们愉悦身心, 能使有心理裂痕的群体成员聚合在一起, 相互交流与沟通, 慢慢达成和谐。

二、如何更好地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一) 政府在建设和谐社区的进程中的作用

建设和谐社区,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建设和谐社区不光是社区的事, 也是我们党在城市执政的重要基础, 承担着协助党和政府工作的大量事务。因此, 建设和谐社区, 各级政府不仅义不容辞, 而且要发挥主导作用。

1. 抓规划。

规划, 事关建设和谐社区的方向。从社区规模的设定、范围调整, 到设施配置, 到各种资源整合、利用, 到阶段性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的设定, 都要进行规划。搞好规划, 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当然, 政府在制定规划时, 要开门制定规划, 让社会广泛参与。

2. 定政策。

建设和谐社区, 也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支撑。作为公共产品, 政策制定需要政府所为或政府主导。面对建设和谐社区的新形势, 面对发生深刻变化的基层社会, 政府仍有许多政策要制定和完善。

(二) 创新活动形式, 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社区可以组建社区合唱队、太极拳队、中老年健身队、广场舞表演队、美术摄影爱好者协会等文艺团体, 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 并免费为辖区群众进行表演,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2.成立包括巾帼志愿者队伍、“文化惠民”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法律法规宣传队伍、健康教育队伍等各种志愿者队伍,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比如, 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文艺专场汇演, “七·一”“十一”等主美术书法摄影展, 社区群众歌咏比赛等各类文艺活动, 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文化宣传。

3.举办居民道德点评、月评文明市民, 开展具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节约、奉献、诚信等美德的家庭评比活动, 减少辖区的不文明现象,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团结、理解, 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4.在社区活动中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区可利用寒暑假、节庆日, 组织和开展未成年人参观蔬菜基地、到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捐款捐物等社会实践活动。

(三) 建设覆盖面大、牵动性强的社区文化网络。

社区文化网络是社区文化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组织载体, 是连接各种文化形式的桥梁和纽带。各个社区可根据居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需要, 统一领导, 全面规划, 逐步建立健全群众文化活动网、少年儿童文化活动网、青年文化活动网、老年人文化活动网、家庭文化活动网、社区科普活动网等文化网络。在社区上下形成以街道或村镇为“纲”, 以各条文化网络为“目”, 纵横交错、紧密相连、纲举目张的社区文化网络。

(四) 建立健全稳定的文化队伍, 培养优秀群众文艺工作者

社区群众文化需要一批优秀的、稳定的群众文艺工作者。在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需要基层群众文艺工作者发挥引领作用, 更需要群众文艺工作者能够融入时代的潮流, 感受、挖掘并发现群众中的文艺骨干, 指导、规范并提高社区群众系列文化活动水平,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因此, 可以在社区成立多支文化团队, 并且每年组织安排社区的群众文艺骨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接受专业培训, 加强他们的业务水平, 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区群众文化工作作出新贡献, 促进社会和谐幸福。

(五) 建立激励机制, 表彰品牌团队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社区文体团队建设需要把握规律, 适当在街镇和区的层面上建立激励机制, 适时开展表彰活动, 让品牌团队有光荣感, 为社区团队建设树立榜样, 这些将对团队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也将对今后团队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比如, 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授予群众文化体育工作先进称号, 增强他们的光荣感, 将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产生鼓舞鞭策作用, 为社区的文体团队建设工作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包围城市, “文化阵地”也实现了成功转型。如今, 社区文化建设成为我们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 按照“积极发展, 加强管理, 有序推进”的原则, 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 使社区文化健康稳定地发展,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媛.论共建共享和谐社区文化[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5)

[2]王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冷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6)

[3]牛连祥.走出不重视社区文化的误区、让社区文化活起来动起来[J].大众文艺.2011 (15)

[4]宋东明.社区文化的现状与发展[J].戏剧之家 (上半月) .2010 (09)

[5]傅汝吉.谈谈社区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J].理论与当代.2006 (11)

13.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十三

省人口计生委:

为了全面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根据中、省人口计生委统一安排部署,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宗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妇女健康水平为目标,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载体,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深入宣传、扎实推进,全市农村“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以下简称“两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优生促进工程:我市城固、南郑、勉县和镇巴等4个试点县共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356人,免费孕前健康筛查598人。累计培训服务对象和乡、村计生专干2150人次,接待群众咨询4500人次,提供专业医学指导137人次;累计出动流动服务车辆宣传80余车次,制作固定宣传板报304面,刷写大型宣传标语71幅。印刷发放生殖健康、优生促进书籍18000册,印发各类宣传折页、宣传单近20万份;先后添臵专业检验设备20余台,累计投入地方资金130余万元。

农村“母亲健康工程” :购臵各类检查设备508台,印发宣传品84万份,培训人员2242人,组建了60个健康检查组共计809名专业人员,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43.5万元,;全市应查育龄妇女633969人,现累计检查570591人,检查率达89.9%。检查中发现患病妇女共307082人,患病率为53.8%。治疗265928人,治疗率达86.6%。其中计生机构治疗253028人,治疗率达95.1%。治愈220303人,治愈率达82.8%。

二、工作方法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一是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多次召开政府会议对“两大”工程进行专项部署和工作督查,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支持。各县区也分别将“两大工程”列入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政府主导、计生牵头、部门配合”的有利格局;二是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计生、卫生、民政、财政、教育、药监、妇联等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大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和组织实施。各县区计生局也成立了由分管县长负总责、相关成员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三是从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中精心选拔资历深、技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妇科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负责“两大工程”的专业指导和技术咨询,各县区也及时从计生、卫生部门聘请专家加强对健康检查治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健康筛查等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为

“两大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四是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从技术队伍中层层审核,精心选拔业务骨干组成检查工作组,并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有组织、有秩序的对辖区内育龄妇女进行认真细致的健康检查和深入治疗,对新婚夫妇和计划怀孕妇女进行上门咨询和跟踪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两大工程”的快速开展。

2、精心组织,措施得力。一是印发了《汉中市农村“母亲健康工程”实施方案》、《汉中市优生促进工程实施方案》、《汉中市优生促进工程实施规则》和“材料汇编”等规范性文件,对“两大工程”的目的意义、工作方法、措施步骤和组织领导进行了详尽安排,今年8月10日又召开了全市“优生促进工程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县区在认真贯彻省、市《实施方案》和推进会精神的基础上,又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优化措施、强化领导、细化责任,确保“两大工程”稳步推进;二是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市计生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工作的通知》(汉人口发[2009]8号),将检查目标、工作指标、检查进度及社会效益等内容分解细化,并将“两大工程”开展情况纳入计划生育年度目标考核,并规定凡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县区在年底考核中一律取消创优评先资格,有力的调动了基层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印发了《关于落实“优生促进工程”相关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和《关于对“优生促进工程”试点县实行包抓联系的通知》,由计

生局牵头分片包抓,部门协同配合,仅年内就先后组织人员进行了3次专项检查;四是深入调查,认真摸底。按照服务人群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生命全过程的目标,着力提升服务对象覆盖率。各县区依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对辖区内育龄妇女进行详细的摸排造册,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对流动人群和新婚、待孕夫妇等重点服务对象实行逐人上门登记和月查旬访制度,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率和及时率;五是深入宣传,舆论先行。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有线电视、报刊杂志、计生网站等新闻媒介对“两大工程”进行深入宣传,同时发挥计生服务网络优势,深入村、组及村民院落发放宣传资料,积极组织动员育龄妇女参加健康检查治疗和免费婚前检查、孕前筛查,普及生殖健康常识和优生优育知识,累计宣传动员50余万人次,宣传服务覆盖率达80%,为“两大工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

3、规范操作,服务到位。一是加强对服务单位和服务人员的资质管理与审核,凡是不具备开展“两大工程”技术能力的服务站和人员一律不得参加一线临床检查和治疗工作,确保了“两大工程”的服务质量;二是充分发挥专家指导组的技术优势,由市、县专家组的成员分片区对各工作组的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全市所有参与“两大工程”的技术人员人均接受专业培训不少于40学时;三是加强技

术人员集中培训进修学习,今年以来全市组织了10名县级服务站技术人员参加省级进修培训,并利用市中心医院和三二0一医院的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对60名县、乡服务站技术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B超诊断、实验室检查、乳透和男性科、妇科等专科进修,今年8月上旬还邀请省级专家对全市“优生促进工程”试点县的63名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有效的提升了全市技术服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四是规范技术操作行为,各县区相继印发了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操作手册和“优生促进工程”操作规则,制定了规范的检查操作服务流程,全面规范技术人员操作程序,有效的提高了服务质量,“两大工程”开展以来全市无一例技术事故发生;五是结合科技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业务人员专业水平,各县区在工作过程中采取一帮

一、手把手、师徒传、帮、带、教等方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两项活动密切配合,相互促进。

4、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一是着力提升育龄人群的政策知晓率、服务覆盖率和质量满意率,注重“两大工程”社会效益,突出远期成效。今年全市11个县区全部启动第二周期农村“母亲健康工程”,各县区在省级补助经费未拨付到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开展了全面的健康检查和治疗工作,得到了广大育龄妇女的一致好评;二是加强对患病妇女的治疗力度,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随访服务相

结合的方式努力扩大服务人群,对常规治疗成效较差的患病对象积极协助转入农村合疗住院诊治,有力的提高了患病妇女的治疗率和治愈率;三是对新婚夫妇和待孕对象做好孕前健康检查和心理健康辅导,积极动员结婚对象自愿接受免费婚检,达到无缺陷防、有缺陷控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目标;四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育龄妇女健康个案信息,分析地方病和出生缺陷发生原因及分布规律,结合对地方高发病种的防治和妊娠风险评估、妊娠结局统计、不良妊娠监控等拓展性工作的开展,达到地方病群防群治、出生缺陷早防早控的效果。目前全市已累计录入个案信息50余万人,进行大规模出生缺陷回顾调查3次共2万余人次。

5、加大经费投入,部门配合密切。在“两大工程”开展过程中,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全市累计投入“两大工程”专项经费近600万元。其中市计生局拨付第一批项目县10万元健康检查启动经费,为南郑、城固、勉县和镇巴县等“优生促进工程”试点县各投入专项资金5万元共计20万元,并投入73万元为各县区集中采购了一批检查诊断设备。南郑县委、政府在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挤出88万余元资金购臵了电子阴道镜、乳腺检查诊断仪等专业设备,并统一配臵了9台电脑及打印设备用于电子档案录入。镇巴县计生局多渠道筹措资金70万元,购臵超声诊断仪、电子阴道镜、乳腺诊断仪和其他相关医疗设备添臵到10个服务站。勉县投入宣传经费5万余

元,印制宣传单页5万份、张贴标语750条,并投入60余万元购臵了相关设备。汉台、城固、洋县等县区也相继投入设备采购及宣传培训经费400余万元,为健康检查和优生促进工作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财政、卫生、药监、民政和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与计生部门紧密配合,今年市计生局与市民政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费婚前检查的通知》,城固县计生局协调民政部门将婚姻登记中心整体搬迁至县计生服务站,镇巴县通过积极争取,补充列入第一批省级优生促进工程试点县;各县区计生与民政、卫生等部门共同开展免费婚检和优生咨询便民服务,教育部门将青春期教育纳入中学生常规教育范畴。各相关部门在人力资源、经费保障、宣传培训、药品监管等多个领域予以大力支持,及时反馈信息,加强沟通配合,对“两大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问题

1、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县区之间仍存在差异,“两大工程”进度不一。

2、“优生促进工程”经费紧张。由于省上暂未下拨专项经费,导致各项目县的资金缺口随着工程进展而不断扩大。

3、计生技术人员需要集中开展多项目检查和治疗的培训,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县服务站硬件配臵水平较低,专业健康检查器械设备较为欠缺。

4、建立育龄妇女健康治疗信息档案任务重、时间紧,缺少正规统一的录入软件,电子档案无法规范建立。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开展 “两大工程”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工作监督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2、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加快县、乡镇服务站建设步伐,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扶持,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3、进一步规范“两大工程”信息档案。提高资料录入率和信息更新及时率,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和远期效果监控体系,有针对性减少地方病和出生缺陷发生原因,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人群健康水平。

14.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十四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及市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按照市局要求在2009年底,我镇将完成全镇城乡居民20%的建档工作。

二、基本原则

采取点面结合、循序渐进、动态管理,力求客观性和准确性、保密性及知情自愿的原则。对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优先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完善其相关内容。

三、完善相关制度及档案的妥善管理

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应制定相应制度。建档要责任到人,建档对象、建档方式、建档程序要做到量化、细化、按步就班,要高质量、高水准完成。档案的管理应指派骨干力量进行专项负责,档案不得遗失,不得外转和借调。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医务人员要及时予以补充,以便档案的记录更新及完善相关资料,并且要熟练的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以便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使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杨卫春;副组长:张兴平、贺斌;成员:张洪广、刘小刚、邓龙斌、邓少峰、邓智明、邓珊、盘玉、刘喜、杨琼、周雪花;业务院长:张兴平、防保组长:贺斌,负责对居民健康建档工作的指导和督查。院办要把该项工作,作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要加强领导、端正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

(二)加大投入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人员培训等相关费用,应纳入财政安排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有关支出范畴。健康档案的格式,由院办按上级统一标准印制。

(三)加强宣传

我院应及时请示当地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以取得党群的大力支持。开展居民建档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单、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居民建档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居民对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力求做到政府重视,部门协调,村(居委会)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洋泉中心卫生院

15.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十五

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 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农村改革深化, 农业机械需求日益迫切, 农业机械化的领域不断拓展, 农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农业机械化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农业机械保有量和农机应用大幅增加, 做好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需求更迫切, 要求更高, 意义更重要, 强化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应运而生。

一是有利于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只有加强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才能提高农机可靠性和安全性, 减少事故隐患,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二是有利于推进农机节能减排。据专家测算, 如果发动机检测维修及时, 可以有效减少功率下降, 降低油耗、减少排放2%~5%, 农机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可见, 切实加强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有利于推进农机节能减排,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机经营效益。做好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确保农民买得起, 用得好, 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提高农机经营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有利于促进农机工业发展。做好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对促进农机工业技术进步, 保障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随着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 广东省农机装备快速增长, 新式机具不断涌现, 但农机维修市场管理无序、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效能较低, 农机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影响了农机户生产经营, 制约了农机化发展, 更是农机安全生产隐患。针对当前农机维修工作形势,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 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态度,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是农机部门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 要扩大以法治机、依法修理、规范管理的范围, 切实为广大农民排忧解难。要克服推拖、畏难、等候情绪。有为才有位, 有位更要有所作为。只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做出成绩, 才能得到政府认可、领导肯定、群众称赞, 才能树立农机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认清形势明确思路扎实推进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

这几年来, 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劲推动下,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 广东省农业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指导支持下, 广东农机化在加快发展。2012年, 广东完成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4亿元, 补贴机具23.3万台 (套) , 受益农户11.5万户。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1%, 与2011年相比提高3个百分点;机插率提高3.2个百分点, 是2008年以来最快发展的一年。与此同时, 新型高端农业机械大量涌现, 对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 我们要把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放在农机化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思路, 强化工作措施, 尽快扭转落后局面, 努力把全省农机维修服务和质量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农机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条例》和《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为主线, 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 充分调动农机企业、维修网点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培育和规范农机维修市场并举, 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提升农机维修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监管水平, 大力加强农机质量管理工作, 促进农机维修业持续健康发展, 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第一, 开展农机维修网点调查摸底。组织对所辖的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维修执业技能等级、维修设备等进行一次调查摸底, 实行登记造册、建档建卡, 为维修网点科学布局、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奠定基础。

第二, 把好农机维修市场准入关。要依照行政许可程序和《农机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 按照“审查严格、程序规范、操作透明、办事公正、服务高效、监督有力”的要求, 认真做好合格证核发工作。各地要结合平安农机建设, 开展农机维修资质许可工作, 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 确保农机维修质量和安全生产,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 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要主动协调工商部门, 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依法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对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便从事维修经营业务的, 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拒不改正的, 或者使用伪造、变造《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 依法进行处理;对不能保持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技术条件要求的, 给予警告, 限期整改;对逾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收回、注销《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要会同有关部门, 依法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机配件行为, 净化农机维修市场。

第四, 积极争取农机维修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建议和积极争取国家农、财两部尽快将农机维修设备纳入财政补贴范围, 着力改善农机维修装备条件, 提高技术水平。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努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和财政的投入, 改善农机维修服务基础和技术条件, 优化农机维修网络布局, 着力解决高新农机具维修难的问题, 不断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 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要大力争取优惠税收政策, 减免农机维修服务的税费, 减轻农机维修业户负担, 逐步提高维修网点扩大再生产能力, 促进维修网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推动农机维修业的发展。

第五, 大力推进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开发。要进一步加大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力度, 大力培养农机维修人才, 全面实行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 进一步推进农机“三包”维修服务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积极利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等政策, 充分利用农机推广单位、生产销售企业、科研教育等机构的技术资源和条件, 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

第六, 支持引导农机维修创新。一是探索开展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要与农机合作社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把维修网点建成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或集维修、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机服务合作社。二是探索扶持建设一批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主要是依托大中型农机市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区域性推广站, 建立一批农机维修“4S”店, 实行品牌服务、连锁服务和区域性服务。三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机维修服务的试点示范, 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试点, 开展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探索试验。鼓励探索社会维修网点与农机企业的售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优势互补, 发挥企业在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配件供应等方面的优势, 支持社会维修网点做好维修服务。规划和组织推进一批实力强、信誉好、服务佳的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和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合作, 开展“社企共建”活动, 重点扶建合作社维修中心 (点) 。

16.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篇十六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

近年来,高校中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犯罪、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样的现状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面对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

从高中走向大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一个适应问题,这对于人

们的心理而言就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主要分为生活适

应问题和学习适应问题,这是困扰着大学新生的两种心理问题。

1.生活适应问题

生活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不适应。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进而产生各种适

应性心理不良反应。如某些大学生表现为对生活方式的不适应。部分城市生源的高中生生活上的事情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上大学后,由于过去对于父母的过分依赖,不能照料自己的衣食起

居,容易产生孤独、失眠多梦、焦虑等不良情绪。

2.学习适应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学习进度的快慢,内容的繁简,成绩的高低,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变化,可能造成心理问题。

(二)学业压力问题

大学中大量存在的类似于英语四级考试这样的与毕业、升学、求职等高度相关的考试,还存在的学业压力已经给不少的大学生

带来了抑郁和焦虑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因素十分复杂,但是通过对学校问题的具体化分类,大致可以将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作如下三个方面

的归因。

(一)自我概念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

自我概念的发展不但与年龄有关,而且与人的知识水平有关。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可能越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知识群体尤为如此,对自我的关心日益强烈,促进了对“本我”的“我”的追求意识。急剧的身体成熟造成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欲求;人际关系的扩大导致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

人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对自己的素质、天赋等的关心。

(二)学习动机缺乏

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但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压力大引起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学习动机缺乏内驱力。第二,学习动机缺乏持久性。

三、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不难发现,高校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根源上来说是一个群体性的问题,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心理变化的一些反映。其表现出的虽然有个体的不同,却并不是孤立的个例。

(一)加强学生心理学籍管理制度建设

传统的大学生学籍管理一般将学籍定义为学生从入学注册到学成毕业的整个过程进行阶段性和全过程的质量考核和管理方式的总称。包括有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在校生的升、留、降、退、休、转学的处理和成绩管理,以及对能否发放毕业证书和发放何种证书的问题的处理。通过这个界定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大学生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学籍问题或多或少地都与学籍管理工作产生了横向联系。

(二)建立固定体系,完善心理辅导工作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国内大部分普通高校所采取的校、院(系)、班级三级体质,可以建立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心理咨询工作站、班级心理志愿者协会,这样的统筹协作的三级心理辅导工作体系。这样的一种固定体系将分层次开展工作,发挥各自的长处,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总之,只有明确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性,积极地探索如何完善制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才能使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育人成才的

有力抓手。

参考文献:

[1]王传宝,何元庆.大学生学习压力的成因及其心理调适[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11).

[2]胡会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8(1).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

上一篇:创新与创业讲座下一篇:车削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