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2024-12-1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精选13篇)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篇一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在这过程中说得不当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用生活中素材帮助我们进行教学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进行教学。

我们的教学条件各不相同,如果有多媒体的支撑,我们能够用生动的动画、精美的图片带领学生轻松学习。但现在的大多数教室的设备,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年代,于是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帮助我们教学的素材尤其重要。

一位老师在进行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里的植树问题时,他伸出两个指头,问大家:“这表示数字几?”孩子们都说二,再伸出三个手指,大家都说三。老师再伸出三个手指问大家:“那大家说说这两个手指间有多少个空”,学生说有两个。这位老师这时告诉告诉学生:“这里的手指间的“空”,在我们数学的植树问题里,是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间隔”。现在,我让几名同学上来扮演树,我们来看看有多少间隔”。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这位老师没有用多媒体,就是借助老师自己的手进行启发,再让几名学生进行演示,就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间隔的意义,整个过程显得轻松且有趣,教学效果也明显。

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时,有位老师遇到难题了,他虽然根据教师用书上的提示,在学生开始接触四则运算时先标出运算顺序,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太好。有一天,他在黑板上写出尊老爱幼这个词,他说:“尊老是放在前面的,先有尊老,才有爱幼,我们的亲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兄弟姐妹,我们有东西都要先想到分给爷爷奶奶,然后是爸爸妈妈,最后才是兄弟姐妹。而在运算符号的大家庭中,括号就是爷爷妈妈,我们要先算括号,而乘除则是爸爸妈妈,我

们第二步就是算乘除了,最后才是兄弟姐妹,也就是加减了,大家说,大家说,运算符号一家,爷爷奶奶是谁,爸爸妈妈是谁,是兄弟姐妹谁。”接下来,他又以考一考的方式让孩子们复述了几遍他们对应的关系,再进行练习。后来的情况说明,他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好,基本没有再在运算顺序上出错的孩子了。

二、用好《教师教学用书》

我们在备课时,教案是最常用的,但《教师教学用书》在很多方面却更胜一筹。他没有直接提出我们备课手册里要的东西,但只要花上那么一点功夫,对我们的备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表格 形成知识系统

《教师教学用书》有哪些方面好呢,我认为,他的第一个好是每单元前面的知识结构图

《教师用书》里大多数单元不是有表格就是有结构图,这个结构图或结构表,把我们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呈现方式都给浓缩进来了,如果我们在进入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前,都花上那么几分钟看看,就能够让我们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我们在教学中调整我们的教学进度,也能让我们在对学生的引导中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认识传递给他们。

2、“教学建议”指导我们灵活采用教法

《教师用书》除了知识结构表可以看之外,第二个看点就是“教学建议”。这些建议不像教案一样,已经把方法固定化,比如教案上常提到的使用多媒体,我们却因条件的限制做不到,以教案作为自己的指导的话,不太适用。所以,我的认识是:“教学建议”可以指导我们灵活采用教法

3、“教学建议”进行练习指导

教学建议的第二个作用,体现在对如何提示我们进行练习指导。

三、用好课本上的主题图、插图

课本是我们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依托,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在我们人教版的课本中,有个独创,那就是有丰富的主题图和插图。我的第三个建议是,我们要用好课本上的主题图和插图。这些主题图有什么特征呢,我看有两个,那就是图数并茂、多幅连贯。

四、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过程中来

我的第四个建议是: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过程中来,有的专家甚至提出了这样的理念:“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精彩”“ 得到方法就等开拥有未来”,其依据是“听过的,我们会忘记,看过的,我们会有痕迹,亲自做过的,我们会永远记忆”,在教学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有位老师让孩子们回去剪三张纸条,分别是0.1米、0.10米和0.100米,还要写上具体的数字。第二天一上课,他让孩子们拿出来这三张根纸条,有个学生就大声说这三张纸条一样长,于是这位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理解了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我们师生解决问题的共同战场,良好的课堂气氛决定了教学效果,于是我认为,我们要营造一个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

1、要求学生上课要精神抖擞、注意力集中。

第一点,我们得要求孩子们上课就得精神抖擞,注意力集中。有一句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精神状态不佳的孩子,有位老师这样提醒他们:不要焉妥妥、憨痴痴、傻乎乎地坐着,要有精气神,让那股子精气神从脊柱这里向上升起来,挺直了腰杆,凝聚起精气神,跟着老师来。

魏书生老师在上课时,总是端端正正站在讲台,要求学生起立后,双眼看着黑板中间的一个点,全部端端正正地站好后,他才叫坐下。

2、给孩子们放松的时间

一味地高压也不行,孩子们的注意力总是只有一定时间的,而且在某些时候,孩子们也有些话抑制不住地想说,当发现他们已经有议论的趋向时,我们可以就干脆告诉他们可以摆两分钟的龙门阵,待约定的时间过去时,再要求他们严肃地坐好。孩子们心里要说的说完了,压抑在心里的话表达了,接下来的纪律也就好得多了。以前,有人提倡做课中操,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习的中途休息一下,这种短暂的摆龙门阵,姑且看成是孩子学习神经的一次放松也可以的。

3、不拖堂 不加课

拖堂和加课是学生最反感的,拖堂和加课时,孩子们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不但效果不好,要是放学后加课的话,还影响打扫卫生。最主要的是,这种行为容易给学生一种被逼着学习的印象。拖堂现在折射出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老师以量对质,讲的过多,过细,满堂灌,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空间。我的建议是,把拖堂加课的时间,用来分析学生,分析教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精讲,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样的话,老师轻松,学生也高兴。

六、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为什么

我的第六个认识是,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家都看到过《喜羊与灰太狼》这个动画片,灰太狼为什么为了抓羊屡败屡战,就是因为他有想吃羊的动力,有讨老婆高兴的热情。我们的孩子们如果有了强烈学习的动机,不是也能屡败屡战吗?而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就能自觉地学习,进行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也就实现了我们教育的真谛。

2、用爱建立深厚的师生友谊

其中,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友谊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好途径。在一个班上,无非就两个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好,矛盾尖锐,就算我们老师用手中的权威勉强压制住了学生,但他们总会在老师转身后使点小动作。要是遇到纵容孩子的家长,调皮的孩子岂不闹翻了天。反之,我们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我们的教育则能事半功倍。

如何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我觉得对他们的爱是最重要的,在学生面前,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处处都能体现我们的爱,随便问问:“这段时间学习是不是有困难,同桌之间是不是还像以前一样好相处,家距离学校有多远,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来没有?”这些小小的问候,都能给孩子们带来无限温暖。这里有句话和大家分享一下。点 一个鼓励的眼神是爱,一个期待的提问是爱,一次真诚的谈话是爱,一次有意的锻炼是爱……

3、用故事引导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了更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个老师在每个周的班会的最后几分钟,都要特地留出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让孩子们很期待,如果班会要下课了,老师还没讲故事,大胆一点的孩子就开始提醒了,也有家长在开家长的时候告诉老师,孩子还把他讲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呢。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体会到一些深刻的道理。就拿老鼠逃过猫的追杀的故事来说吧,讲的是有一群老鼠趁机来到一农户家中,偷吃农户的粮食,正当老鼠们美美地享受着它们的美食的时候,一只猫突然窜了出来。老鼠们一个个夺路而逃,就在猫就要逮住一只老鼠的时候,响起了一阵狗叫。猫一听狗的叫声,一个急刹车,掉头就窜,不一会没了踪影。这时,在发出狗叫的地方慢悠悠地走出来一只大老鼠。小老鼠们逃过一劫,钦佩地望着那只大老鼠,大老鼠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学一门外语很重要啊。

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孩子们也乐于听,在一阵哈哈哈的笑声中,孩子们记住了一句话:学一门外语很重要啊。当然,孩子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学好外语,更是要认真学习。

曾国藩被强盗骂——先天不足后天补 蜘蛛织网——刻苦就能创造奇迹 老鼠逃过猫的追杀——学一门外语很重要 种子的力量 ——能屈能伸 坚持

蜗牛妈妈的教导 ——做你自己 做独特的你

结束

我今天从以上六方面谈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看法,敬请各位领导老师们给予批评。最后,我要说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感谢我们龙塘小学和二小的领导,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让我在准备这次活动中得到磨砺,对以前的工作进行了反思。衷心谢谢大家了。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篇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

数学课比较常用的导入新课方式有复习导入和情境导入两种方式, 这两种方式不同程度存在利弊。首先, 复习导入, 这种导入方式能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扫除学习障碍, 打实知识基础, 使新知识的学习更加顺畅, 能够做到精讲多练, 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单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来说, 这种导入方式是好的。但是, 这种导入方式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解说有用信息的机会, 削弱了问题的挑战性, 暗示了解题思路,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不利于学生开展有个性的思维活动。其次, 另外一种情境导入方式让学生自己搜集问题信息, 自己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使问题具有挑战性, 使得学生有探索的热情, 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思考,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但是,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的探索无法进行, 交流低效, 情境中非数学内容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可能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移。权衡利弊, 我们一般情况下应该用情境导入。

( 一) 情境导入的方式

一般有生活情境导入, 童话情境导入, 数学问题情境导入几种方式。

生活情境,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能够使学生感到这样的数学学习有用; 童话情境, 学生感兴趣, 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所欲地组织数学材料; 数学问题情境, 根据数学自身的需要来创设教学情境。

( 二) 要分析教材提供的情境对一节课的数学教学发挥的作用

教材中创设的情境, 有的只是起了引领新课的作用, 有的起了引领全课的学习, 有的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作用的情境, 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 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情境不再提供支持, 只提供“敲门砖”的作用。引领作用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 是学生综合思路的基本训练, 学生明白了这节课的知识背景就引领了学生全课学习, 像线串起了全科学习, 使课堂紧凑。问题意识的培养, 应该与新课的目标水乳交融, 启发学生思考, 提供的直观材料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 三) 分析情境中的数学内容与非数学内容, 恰当地发挥非数学内容的作用, 突出数学内容

非数学内容反映了事情的真实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内容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所以, 我们要分析哪些是数学内容, 哪些是非数学内容。例如, 田园风光图, 师问“你们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小鸡、兔子、小鸟、小鱼……非数学内容就干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但是师问: “在这美丽的田园里, 兔子、小鸡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 谁能这样几只几只地数一数?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从而开始了几个几的数学内容的学习, 突出了现实情境中的加数相同这个特点, 为与乘法意义建立联系做了准备。

( 四) 要简洁明快, 不过多地占用数学学习的时间

导入毕竟是导入, 不要耗费过多时间, 有些不好创设的情境, 就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不要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园!

二、围绕教学重点组织“数学”活动

是组织数学活动还是组织教学活动,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这就是新的地方。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说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 能让学生得到数学发展的活动就是数学活动, 既包括肢体活动, 又包括心理活动。既包括发现式学习的探索交流活动, 也包括接收式学习的阅读、听讲等活动。都要围绕教学重点。要通过整个单元的例题, 要结合单元的知识安排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

( 一) 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数学知识的特点就是系统性强, 新知识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 多数新知识是可以借助旧知识探索的。例如, 要让学生自己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 经历算法的探讨过程, 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 要让学生经历规律的发展过程, 经历实际问题分析的解决总结反思过程, 等等。

( 二)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感悟

学生是因为要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来学习新知识的, 因此着眼点放在问题怎样解决, 达成了问题的解决他就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 我们的数学显然不只是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老师就要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考, 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体验和感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 三) 要重视数学方法的优化、总结和反思

1. 优化。同一问题会提出不同的方法, 表现在学生思维的深度上, 老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自己喜欢的方法上, 老师不能将学生操作观察得到的结果等同于抽象思考得到的结果。操作通过直观的形式, 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用物化的形式反映计算过程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这种操作能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形象方面的帮助。但是, 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应该把这种直观的印象上升到以数学知识和数学意义为基础的数学思考上, 这样理解才能深刻。此外, 计算方法的学习, 老师还要做清楚的说明与示范……有意义的接受是必要的, 从效果上看, 小学生还是要有意义的接受, 有意义接受的大框架下的各种学习方法的融合, 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交给学生瞎编!

2. ( 计算法则) 总结。自己经历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总结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但是老师应该心中有数, 特别是年轻教师, 还要注意到其中的重要内容。

3. 反思。例如, 对每一步算式表示意义的思考与追问, 为什么先算这个追问等等, 经历这个反思过程, 初步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生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 四) 要围绕教学重点组织练习

1. 基本练习。突出教学重点的专项练习, 是仿照例题的基本练习, 预防错误的改错练习, 保证提高正确率的检验练习, 是学会基本运用的练习。

有时还有新旧知识联系的练习, 防止混淆的对比练习, 综合应用练习, 探索数学规律的练习, 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铺垫练习, 等等。

把练习题用到位。设计相关问题的练习, 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练习。适当调整可以, 不妨碍教师的创造性, 设计练习的形式灵活一些, 不要安排只是追求热闹的练习。

2. 课堂作业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作业, 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能够暴露学生的学习失误, 特别是老师能发现学生没有意识到的失误。作业的布置, 要认真批改。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 方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几点思考 篇三

一、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都重视讨论等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往往效果不够理想。有的教师只注意到了课堂讨论的形式,而没有组织进行深层次的讨论,把问题停留在表面,较多地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也有的课堂讨论安排的问题过多、过简或过难,结果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才能使讨论成为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

1.要有思维价值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思考性或讨论价值的问题,尽量避免提出过于简单或无效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等过于简单问题的使用频率要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

2.要有情境的现实性。问题情境的现实性,就是指设计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甚至亲身经历过的。也就是说,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3.注意解题思路的开拓性。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较难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目。”数学思维形成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题实现的,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开拓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探讨,开拓解题思路,培养能力。

二、抓住课堂讨论的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组织讨论时没有选准讨论的内容和时机,导致课堂结构涣散,使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找不准问题思考的关键点,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选准课堂讨论内容的焦点,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现以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为例,谈如何抓准课堂讨论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

1.在感知操作时。数学的认识活动如同人类其他认识活动一样,都是从感知活动开始的。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动中求思、思中求知、知中求新。例如,在学生建立了l平方厘米的概念后,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去量一个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时,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你准备怎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要求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有的说一个一个地摆,再数数共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有的说先摆一行,看有多少个l平方厘米,再看能摆多少行,最后算出共摆多少个l平方厘米:也有的说先摆1排,看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再看能摆多少排,再算出共摆多少个l平方厘米……此时,教师予以点拨:“若长方形很大,你还能一个一个地摆吗?”显然,第一种摆法不可取。经过这样的讨论、交流、反馈,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了摆、数等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而且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引出建立了感性认识。

2.在得出规律时。讨论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认识和探究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过程。在得出规律时,安排适当的讨论是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得出面积有两种含义——物质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教师提问:“怎样表述才能把面积的两层含义说得既完整又简洁呢?”学生经过讨论,有的说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也有的说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此时,教师及时把握讨论的反馈信息,让学生分析上述两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地方不同,“和”“或”有什么不同的用法。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讨论,让他们明白“面积”的正确含义。

3.在知识易混时。在知识易混时组织的讨论,可使学生辩明是非、真伪,突出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辨析能力。例如,在教学“比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时,可安排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比划。先让学生观察投影仪上出现的两根小棒有什么区别,两个正方形有什么区别,然后让同桌之间讨论。学生经过讨论,明白了长度单位表示长短,面积单位表示面的大小等知识点,再要求同桌面对面的动手比划,先比划厘米、分米、米,再比划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经过观察、比划,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是怎样的,面积单位是怎样的,再把体会讲给同桌听……经过讨论,学生不仅从感性上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不同有了认识,而且从理性上对此也有所了解。

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篇四

好于后者。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但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2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笔者曾在本刊1994年第1期谈了深入钻研教材主要应把握新知的生长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同年第12期谈了钻研教材,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学编教材更体会到编者对教材编写的认真程度和研究深度。例如,讨论小数乘法中的“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时,起先有同志认为最好要加上“被乘数不为0”,后来认为这还不够,要加上“被乘数大于0”,但经反复讨论、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阶段性和知识的可接受性,决定教材结合实例讲,不加这几个字,有关内容放在教参里说为妥。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有的教材用这样一段话: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有的教材用这样一段话: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省教编组的同志参照上述教材,经反复认真讨论研究,认为后者的表述比前者好,但是根据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关系:正方体(形)是特殊的长方体(形),从逻辑角度讲,括号中的一句话可以去掉,否则还可以加上“也可能有六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当然这样就显得不必要了。从钻研教材的角度讲,这里可以看出:有条件的教师还应从教材的变动中深刻理解编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这无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这里不说别的,仅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两个方面举两个实例来说明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何等的重要。

一位教师讲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30、31页口算除法时,选用学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讲解例1:60÷3=20时,先让学生分一分小棒,从中领悟到:60根小棒每10根1捆,共6捆,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就是20根。根据上述操作过程理解60除以3,可以把60看作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就是20。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教学例2:69÷3时,让学生摆出6捆(每捆10根)、9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3份,边分教师边提示:先把什么平均分成3份,再把什么平均分成3份,合起来是多少?分完后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教师示范。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刚才计算60÷3时先把60根小棒看作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捆,就是20根。现在计算69÷3,有6捆零9根,也先分整捆的,每份有2捆,再分单根的,每份有3根,这样每一份里都有2捆和3根,就是23根。最后说明69÷3的口算过程,先把69分成6个十和9个一,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3个一,把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就是所求的商。这样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给儿童建立表象和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法则的理解。学生包括中差生掌握口算方法的效果相当好。另一位教师怕麻烦,没有让学生操作,仅通过讲解说明口算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当堂虽也知道了口算方法,但大多不理解算理,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率明显不高。

优化教学手段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位教师上简单的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义务教材第十册第1、2页)例1: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电视屏幕上有声有图地出现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教学效率高,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4形

成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或选择的)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由一整套教学策略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方式。它具有科学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功能,它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库。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和构建科学规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保证。正如有些专家所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掌握七、八个教学模式,那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如果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掌握小学数学分课型、分内容、分年段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江阴市实验小学徐健湖同志在建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中,运用几何概念教学的模式:定向→观察→概括→回归,教学面积的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定向,就是要增强目标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先出示长方形镜框,问:求镜框一周的长是求什么?单位用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设问:要给镜框配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你们知道吗?由此揭示课题,使学生目标明确,跃跃欲试,急待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就是为概念的形成提供足够的表象支持。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等方法认识物体、物体表面、平面图形,感知面积的空间意义,再比较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感性例证,形成丰富的表象,接着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异,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括,就是揭示概念的共同因素,并用语言确定下来。教师问:书本表面的大小就是书本表面的面积,那么课桌表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平面图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这样做使具体事物的个别特点逐渐消去,留下事物的共性特点,再让学生用比较科学规范的语言

描述出面积的概念,再解释关键词义,增强概念的清晰度。回归,就是深化概念的内涵。先把概念回到具体事物中使概念具体化,如让学生指出所配镜框玻璃的面积,用彩笔涂出三角形的面积,观察实物模型,凭借板书引导学生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更为清晰的程度。

课后大家认为:尽管建构教学模式尚在探索中,但它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克服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徐老师的一节课探索了形成几何概念的一般模式,注意了概念形成的科学性,体现了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讲座稿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浅谈 篇五

首先我来说一说对“有效”这两个字的理解,是从三个角度去理解的,分别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一、有效果。

首先是有效果,什么有效果呢?有效果指的是目标的达成,这节课想干什么,达成了吗?

不同的教师的目标定位是不同的,就拿经典课例《圆的认识》来说,就有三重境界的目标定位。我们大多数老师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因为《圆的认识》里面有太多的概念,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圆心、半径、直径这些概念呈现出来,找出半径、直径的特征、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第二层次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呢?它定位在数学美和关系上,因为它认为半径、直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用眼睛看看就知道了,没必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研究,他认为很重要是体会数学文化。他通过什么来呈现呢?首先给人展现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水面出现的波纹,再涉及到中国文化象征的太极八卦图、还有方口钟、古代钱币,还有在这里设想的关系,方与圆的关系,在一个正方形里怎么才能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画一个外接圆,来揭示方与圆的关系。

最高境界的目标定位它是学习方式或说是思维方式的的迁移,特级教师俞正强是这样做的:

他在新课开始都没在研究圆,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问起呢?他说:“孩子们,学到现在已经学过很多平面图形了,你们能不能说说

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呀?”孩子们说:“学过三角形、四边形呀!”这时候他说:“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小朋友说:“三角形是由时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他说“很好,这是三角形的定义。”

小朋友说:“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很好,这是三角形的构成要素。

第三个小朋友说:“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很好,这是三角形的类型。

小朋友说:“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很好,这是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还有小朋友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很好,这是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他把这几个要素板三角形的书下来,板书下来后讲:“假如我把三角形一条边折断,又变成了什么图形?”小朋友说:“四边形”关于四边形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小朋友说:“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当他把这些图形的研究视角、维度整理完后,他又讲;“如果我把四边形的每条边都折断,折成正八边形,再把正八边形的每条边折断,会变成什么图形?”“正十六边形。”如果再折下去,再折下去,会变成什么图形?小朋友说:“圆”,假如我们今天来研究“圆”的话,要从什么角度去研究圆呢?俞正强老师把研究的维度作为他的研究重心。

所以如果要判断一节课是否有效,首先要了解这节课的目标定

位,要知道去哪里?到了哪里,就非常有效。

二、有效率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率的呢?我们先来学习一则手机广告制作:广告首先播放华丽的背景,优雅的音乐,身着奇装怪服的模特拿着一个手机出场,画外传来一个导演的声音:“换掉演员的服装配手机。”奇装怪服换成了简单的西装。音乐又响起,模特再次出场,导演的声音再次出现:“把背景撤走”。当模特身着简单的西装在一抹蓝的背景后走出时,手机立刻成为屏幕的焦点。画外音响起:“褪尽浮华,钢显本色。”

数学教学不也可以这样吗?摒弃与主题不相关的因素,舍弃旁枝末节,针对数学教学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率。

比如在讲“倒数”时,喜欢借“吴—吞、杏—呆” 这一些中文文字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含义,这种从表面颠倒分子和分母位置来解释倒数的含义,不仅无法从引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个实质,还可能将实质掩盖,反而形上去判别倒数。

三、有效益

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不仅要有效果、有效率还要有效益。那什么是有效益呢 ?所谓有效益就是指一个学习材料要达成多元教学目标。不仅要落实知识与技能,更要展现过程与方法。

案例:《比高矮》

课堂上,教师请出4个高矮不同的学生站到讲台前,比一比高矮。

生1:雨晴比邱桐高。生2:王菲最高。生3:刘榕比邱桐高。

邱桐嘟起嘴说:刘榕的鞋子比我高,回家我穿高跟鞋再来比,一定比刘榕高。

教师没有急于评价,而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邱桐这样比可以吗?”

雨晴:如果我站在凳子上不就是最高了吗? 王菲:那么我就站到桌子上面去。……

教师还是没有给出评价,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那你们认为怎样比才公平合理呢?”

生1:把鞋子脱下来打赤脚比。

2:不行,还要站在一样平的地方,不然一个站在凳子上,一个站在桌子上,还是比不出。

生3:比高矮时,要站在同样平的地方,还不能有垫脚的东西,这样才公平合理。

分析:在教“比长短,比高矮”的课,一般情况下都是借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把比较的结果说出来就结束了教学活动。而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邱桐同学说的“我回家穿高跟鞋就比刘榕高”这一不合理的说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邱桐这样比合理吗?”“怎样比才公平合理”。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争辩与讨论中,比一比的要点:

进行比较时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不能有垫脚物体,这样比较才合理。凸显出来了教学,被学生理解与掌握了

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对教学材料的使用,不仅落实了知识与技能,更展现过程与方法,可以说教学效益非常好。

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就是要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分别是:一个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另一个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是一条折线,始终在寻找起点与目标之间的最短距离,每一段过程都是师生选用一定的学习材料与学习形式,通过互动、对话,从起点迈向终点的过程。

《阿凡提的故事》

某一天,一个会场请阿凡提来报告,阿凡提来到会场坐下来后问:“同志们,今天我来讲什么,你们知道吗?”下面的人说:“不知道。”阿凡提说:“我来讲什么你们都不知道,那不是对牛弹琴吗?不讲了”。阿凡提走了,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不对,我们得把阿凡提再请来,然后他们又把阿凡提请来了,这回大家商量:等会儿阿凡提来了要是再问:你们知不知道,我们就说:知道。阿凡提来了又问“同志们,今天我来讲什么,你们知道吗?下面的人说:“知道。”阿凡提说:“既然你们都已经知道了,我还讲什么?”阿凡提又走了。

第三次,他们得把阿凡提请来了,这回他们想:“怎么办呢?这回大家商量:等会儿阿凡提来了要是再问:你们知不知道,我们一半

人喊:知道。另一半人喊:不知道。阿凡提来了,知道阿凡提说了什么吗:“就让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我不是也不用讲了吗。

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篇六

有关计算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当前的数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较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小学数学的知识的难度在经过几次改编之后都降低了很多,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上,将知识在纵向上的深度要求转变到了对知识的横向思维发展上。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古乐福特的学说,发散思维,是以扎实而丰富的基础知识为依据,不拘泥常规、常法、而善变、开拓,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观察思考、想象和探求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

计算机发展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会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易懂得多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等课的表现更加突出。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的作用,丰富课堂,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通过演示所揭示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透过文字看影象又从现象看本质,在教学手段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对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是符合要求的。

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充分使用的过程中及得到的效果来看,它又走入了一些误区。

一、将计算机的功用提得太高,依赖性过大,有画蛇添足之嫌。

计算机进入了数学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恰当的使用这一教学手段则成为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计算机在教学应用的发展过程来看,教师都是在经过业余培训逐步成长起来的,在数学教学中,计算机在课堂上大多只起到了板书的作用,将公式规则书写在显示屏上,让学生来读;或在设计中只是单纯的用为练习来用时,花哨的图片、噪杂的声效,这并不能在教学中产生任何的美感,显得繁锁复杂得多了,正因为如此,由于操作的不熟练更加容易在课堂上显得手忙脚乱的,没有章法。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性质来说,要求教师在最适当的时间里,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使学生明白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即定的数学规则法则。它的逻辑性、流畅性、目的性都要求教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那么在计算机在这方面的`应用之中,就只是为了解决在某一个难点上突出它的强大的作用,而不是为了使用计算机而和计算机,相信如果是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只会降低计算机的功用,出现蛇画添足可笑场面。

出于对于学科和负责,每一位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这一辅助手段时,要分析好知识的重点难点,在难点的突破上要充分考虑到手段的使用。计算机以其形象直观的展现事物的本质而受到青睐,那么在有关低年级数的认识,行程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几何图形转换,图形公式的推导等等上都有很大的作用。只有在教学上将计算机用到了恰当的位置上,就会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件设计的过程中,流程过于僵硬,不利于课堂的多变性。

每一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备好课再步入课堂,

7.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七

课堂上让孩子做题, 一转身的工夫就有孩子举起手来说:“老师, 我做完了。 ”接着似乎要站起来, 我说:做完了不等于做对了, 好好认真检查。 再看考场上, 大多数孩子大约40分钟就做完了, 有的趴在桌子上玩, 有的左顾右盼, 没有几个静下心来仔细检查的。 这说明我们的孩子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做题要细心审题、认真做题, 最后还要仔细检查, 这是保证题目正确的最后一道保障。 因为我们不能保证自己在做题过程中没有抄写错误、没有计算错误等, 只有认真仔细地检查才能保证我们做的题目正确无误。 所以要培养孩子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每次作业完成后都要检查一遍, 这样才能提高做题正确率。

2.在数学实践活动中, 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 让学生置身于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将知识与经验, 理论与实践, 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体验数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六一”前夕, 某企业按每人10元给各班自行购买图书赠送给每个班级, 充实班级图书角。 我请同学们担任学校购书采购员, 调查图书市场, 设计最佳购书方案。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利用星期天去各书店进行调查, 各书店在“六一”期间都实行了优惠销售, 儿童书店与新华书店的书价相同, 金达园书店的图书全部实行“八折”销售, 新华书店是买5本送1本。 学生调查后又进行计算、比较, 最后设计出了最佳购书方案。 这种贴近生活、有效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真正感悟到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 也不是高深莫测的, 而是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 从而使学生喜爱数学, 愿意学习数学,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积极评价,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元化的评价, 不仅能够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 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准确时, 教师可以用“你回答得真好”“你真会思考”等语言给予鼓励。当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师的预想, 十分出色时, 可以用惊喜的语气鼓励学生:“你回答得太棒了。 ”当学生回答不完全对时, 教师可以针对其中正确的部分予以鼓励, 如:“这个问题你说对了一大半, 再努力一下就全对了。 ”即便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准确, 甚至是错误的, 也不要当头一棒, 而是尽可能找出积极的因素。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同时,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 这无疑给学生巨大的鼓舞与力量。

4.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质疑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样。 孩子们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一些新颖别致、 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中,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在情境的创设上要避免以下问题:首先, 创设的教学情境目的不明确, 牵强附会背离问题属性, 把情境的创设当做课堂的摆设。其次,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有所变化。 再次, 过于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化, 用活动冲淡了数学课的数学味, 教师和学生整节课始终处于忙忙碌碌中, 很少有静下来进行理性思考的时间, 更不能保障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热闹浮躁远离理性思考。 最后, 追求数学情境的新、奇、异, 忽略了情境的效果。

5.尊重并保护学生独特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 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 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 主要包括深刻性、 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 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都是需要我们尊重和保护的, 在“求同”的过程中一定要“存异”, 逐步引导学生在运用自己的思考方法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方法。 比如在一年级学习《20以内加减法》时, 孩子们可以用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等方法, 也就是可以用数的方法, 甚至还用手指帮忙, 有的孩子用凑十的方法在头脑中想。但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应给予肯定和尊重, 这是由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决定的。 应当说孩子当前理解并会运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要允许用点数法的孩子慢慢理解运用凑十法。 在教学中我们要允许用不同方法的孩子把自己的方法说清楚, 说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课堂必须是民主的、平等的, 方法有优劣, 但想法无贵贱, 课堂内没有可笑的问题, 让每个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充分引导数学思考, 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局面, 才能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良好品质。

6.在尝试练习中建模

8.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地实践活动,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展示的天地,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化地开发,个性才能得到最大化地张扬,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最优化地激发,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在这种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学习的主动性最强、学习的效率最高、学到的知识也最易掌握与运用。

一、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建构新知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动起来。”数学知识只有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性地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

二、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链;日用之繁,无一不用数学。”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贴近生活、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真正感悟到数学不是空洞、枯燥乏味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丰富多彩的。从而使学生喜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我们就要让学生到课外去,到社会中去,把课堂上学习的的知识扩展延伸,去解决社会实践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应用意识,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现实生活既是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的归宿。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实现数学和生活的有效地结合,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奇、爱动是儿童的天性,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创新并不神秘,是人在灵感激活的瞬间产生的思维冲动和奇思异想。创新是人天生就有的,只不过被狭窄的生活空间、机械重复的模仿训练给扼杀了。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他们的思维就会产生很多的火花。牛顿发现苹果落地,发现万物有引力定律;瓦特因烧开水,发明了蒸汽机;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发明者在实践中,因一些无意识刺激、激活了灵感所产生的。学生在一些偶然因素的刺激下,会产生很多成人也难以发现的思路。学生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等待着教师去开发。教师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鲜活的场景和环境、多开展一些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实践,使其才智得到充分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展示。例如在学生学完比例的应用后,我们开展了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创新精神使我十分惊讶,真是意想不到。

总之,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实践、学会了评判。使创新在思考交流中形成、在合作互动中实现、在激励评判中完美。学生应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篇九

博兴县蔡寨中心校   王彬彬    韩光辉

信箱:hanguanghui1978@yahoo.com.cn

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传统的作业形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甚至使部分学生因为作业完不成,而被老师训斥、批评,甚至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还有可能改变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学生。苦于这种情形,我大胆改革,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动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成了”以程序性自立学习为主线、以师生人文信息互动为主体“的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下面,我就平时自己是如何做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1、作业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实践证明,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让我想到作业也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于是,我采取了写、贴、画、剪、演、摄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看、听、触、摸、嗅、想象,感受知识,进行学问探讨。

如在学习完《海上日出》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观察日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可以用相机把那壮丽的景象摄下来,还可以画下来。结果,孩子们兴致高昂,有的画成水彩画,有的画成油画,有的摄影,还有的写成了简单的散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最后,我们搞了作业展评,学生们很高兴,老师也很乐意。通过这次作业,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再如:学习了《高粱情》一课,我让学生课后到野外观察高粱,并且要亲自拔一拔高粱,摸一摸高粱的根,舔一舔根的味道,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结果,一个学生把高粱根粘在作业本上,并在一边写上:“高粱的身躯很单薄,但仍坚韧不拔;高粱的根‘心里’很苦,但带给人们的却是收获的甘甜。”多么富有诗意。可见改革作业形式让学生多感官参与,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是多么重要。

2、作业应注意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

以前,总是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让学生写词语,就是让学生背课文,要么,就是把学生捆在练习上不肯放松,结果又怎样呢?学生对这类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的乱做一气,怎么能升华呢?说的白一点,老师只是利用了学生可贵的时间做了无用功,培养一批会做作业的机器人。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元化教学,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精心组织,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布置作业时,我充分利用农村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让学生观察田野,画一画,写一写;栽培各种花草,饲养小动物,写观察日记;或者写写画画家乡的清清的河水,一草一木,肥壮的牛羊;让学生观察农业生产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给爸爸提合理性建议等。一学期下来,我发现学生不仅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家乡的环境情况、天气变化,都有所了解,记的观察日记丰富多彩,内容各异。

这样,真正把静止不动的作业变成动的、活的、有用的。才能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3、作业应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入社会。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如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被污染,应该怎样制止人们任意污染环境的现象,怎样提高人们的意识?并写一份观察报告或合理化建议。之后,再组织学生搞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生活中,用生活中鲜明的例子来教育学生,不是更有效吗?

4、作业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由于我国的特殊政策,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作业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三八妇女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献给妈妈。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最竟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村里老人过节,或采访作过贡献的老人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再如让学生定时看电视,看奥运会、亚运会,然后谈感受。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国,看世界,关注社会新动向,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作业批改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评价主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在作业批改中,分为优、良、达标三等,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多方参与,综合评价。在评价中,既要评价结果,更要评价过程。

1、教师评改

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当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他热爱生活,鼓励他勤奋学习,解答他的疑难困惑,指点他走出挫折,为他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的成功快乐,等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自然老师(梁老师)待我们很好,他非常关心我们。可是我在老师眼里并不是一个好学生……”说句实在话,这个学生平时一直不爱做作业,让我很头疼。这次,看了他偶尔交来的日记,我很高兴,并在他的本子上写了这样一句话:“鑫月,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真的,你很有前途。老师很喜欢你你的漂亮的字……”并在班里表扬了他。122之后他又在日记里写了:“老师,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我能赶上去吗?”我非常肯定的给了他答案,并鼓励他充满信心。渐渐的,他变了,上课积极发言,课后的作业也开始交了。

这么一来,做作业和批作业就成为一种人文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融、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是那么地默契,是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在这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普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方式。

2、学生评改

作业除了老师评改外,我还组织学生通过展览,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星星”,小组评改、同桌对评等多种形式,在评改中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

3、家长评价

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可开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小栏目,对学生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

总之,通过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10.关于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

金泽民(常州市勤业中学jzmbb@126.com)摘要: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改实验。从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原则,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作提出了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获、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强化了素质教育。

关键词: 分层;学生差异;初中数学

众所周知,初中学段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严重。小学毕业直升初中,原有的差异随着初中学科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加深、学时的延长而进一步扩大。形成教无信心,学无兴趣,学无所得的不良局面。如果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则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依据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类指导、分层施教是贯彻因材施教的一种有效途径。分层教学的依据就是承认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对学生实行

第1页 几个尺度并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分层施教把“面”的教学划分成了“片”,使教学更具有了针对性,有利于教师最大限度地进行个别教学,使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得到了有机统一,实现了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在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结合上找到了契合点。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第一 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

在教学中,我首先认真研究所授教材的内容,并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并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并根据学生的智能、实际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成绩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组等级,并成立若干帮困小组,要求优等生级别的每位同学帮助2-3名中等生、后进生级的同学。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培养团结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事实证明: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业发展的基穿

第二 教学目标分层

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目标可定为:

共同目标:记住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优等生:能推导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些

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中等生: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微

复杂点的问题;

后进生: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记住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实施这一环节应注意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体现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

第2页 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目标,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第三 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后进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中等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后两类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优等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发展。

第四 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后进生做基础性作业;中等生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优等生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后进生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课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 抽查互改等处理。

如在“勾股定理” 第一课时后,分别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①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②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第3页 ③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边上的高。

要求:优等生完成②③④题;

中等生要完成②③题; 后进生只要完成①②两题。

第五 练习、检测层次化

根据教学目标,在布置作业和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对后进生,可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既能使他们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乐;也可使其通过训练,更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对中等生,要在大纲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拔高;对优等生要广泛调动其积极性,让其能钻、能拼,布置作业和练习当然要拔高标准,使其尽可能“吃得饱”。

在检测考试时同样要体现层次,在面向中、后进生的同时,可设计适应全体的必做题;面对优等生的附加题、拔尖题和面对各个层次学生的选做题,使试题有层次反馈功能、达标检测功能和矫正强化功能,这样的试题有利于检查分层目标的完成情况,既不会使后进生考得太差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使优生考得太好而骄傲自满,更不会使中等生觉得无所谓,能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思维,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当然,学生也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通过检测和平时了解,可适时调整各个层次的学生结构,使有进步者提高到上一层次,退步者降低到下一层次。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正好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4页,求△AOB斜第六 建立动态的评价机制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催化剂。对后进生采取表扬评价,并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寻找闪光点,肯定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中等生,针对成绩采取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取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等级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建立动态的分等定级机制。对有退步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三、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1、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分层教学是以给学生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有所区别,对于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而对于优等生所取得的进步,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努力奋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分层教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层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中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

4、分层教学能融洽师生关系。由于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这样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至少是一

第5页 个层面上的部分学生),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我相信分层教学法一定有其生命力,只要我们改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一定能达到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因材施教的深入思考.东方艺术: 2004;09 2.分层递进教学的实验战略.今世教诲科学(普教研究):2001;02 3.靳玉乐.新课程革新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诲出书社,2003

11.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一、培养兴趣,减低负担

与教材相呼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材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必然紧贴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地改善。曾几何时,减负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小学生厌学明显,尤其对数学充满敌对情绪;教学要与教材的革新彼此呼应,为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共同努力,让学生不感觉到“痛苦”,这是教学的重要措施。只有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起色,兴趣是成功大厦的地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长久地对学习保持认真和努力。怎样把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是教学的重点。比如,在“轴对称图形”课中,让学生提前准备各种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纸片,再对折图形使之重合,选择可以重合的,找出不能重合的,看谁的速度快,看谁更为准确。学生欢天喜地,你追我赶,眉开眼笑,纷纷动手,场景感人。

二、提高数学教学的高度,创新教学

世界是数学的,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学,教学要提高数学的高度。有了数学的帮助,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不断完善、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过程。从原始人简单工具的制作,到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从19世纪电灯、电话、电视、电影的出现,到原子弹、氢弹的爆发;从现代电子信息高速公路的鋪设,到今天电子网络时代的开发兴起,无不浸透着人类的智慧,凝聚着人类的创造意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团体,如果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超前意识,不占领科技领域的制高点,不努力研究数学,就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就不能与时俱进,不以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为先导,那样就会亡族亡种、亡国亡党,振兴中华,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了解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年龄幼小,天真烂漫,由于受到生活环境所见所闻的限制,他们的见识比较短浅,思维缓慢,反应不是很敏捷,很多事情他们都显得孤陋寡闻,要引发他们重视学习数学的认知,认识到认真学习数学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同时引发他们的家长带动孩子的学习热情,在平日里对他们进行一些数学知识的灌输,如果能够懂得辅助的教育方法,加上让孩子有进取的人生观,则“善莫大焉”了。

四、正确运用数学语言

数学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就能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数学的综合能力关键就表现在数学语言方面,符号、图形、文字是数学语言之鼎的三足,文字语言起到的作用是规范数学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数学逻辑化;符号则属于一种抽象的概括,使数学简洁明了;图形语言则一目了然,形象生动。因此让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非常重要。

五、让学生喜欢数学

教授任何知识,都要研究一点心理学,让学生懂得学会、会学、想学的关系。想学才有动力,回答问题才会主动,这是最基础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随意性切莫太强,以免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经验,难以引发深层次的讨论。比如,在长方形的截面的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动手,手持水果刀,把苹果切割,一边动手一边思维,受益良多。观念更新了,兴趣有了,学习效果才会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习的基础,基础不牢,知识大厦岌岌可危。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学会探索学会应用,熟能生巧,巧能生灵,逐步实现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篇十二

一、精心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巧妙, 可以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关注知识, 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动机, 这样的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导入, 精心设计, 以新颖有趣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 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与动态性, 将那些抽象深奥、枯燥单调的数学字母、公式与定理以图文声像的形式来综合呈现, 更能带给学生多种感官上的刺激,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专注于多媒体所呈现的教学内容, 从而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 使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

(二) 问题导入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当学生无法解决他人所提出的问题时就会产生探究欲, 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 以问题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关注, 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三) 故事导入

故事是小学生所钟爱的活动之一。将数学知识寓于趣味故事, 通过向学生讲述故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 更能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除此之外还有谈话导入、游戏导入等, 导入要避免机械化、模式化, 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知的学习上就是成功的。

二、动手操作, 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想象能力, 这正是学生学好数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做中学是新课改下数学学习的重要理念, 这也是通往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 这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同时又可以实现手脑的协调;既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时, 我让学生来动手操作, 先将空心的纸制圆柱体在其侧面上画一条高, 沿这条直线将圆柱侧面展开, 学生发现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这是一个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再将这个长方形卷成一个圆筒, 恢复成圆柱, 这是一个由平面图形转换成立体图形的过程。这样的两个转换过程, 可以让学生建立直接联系, 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圆柱的侧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 高就是长方形的宽, 这样便可以轻松地求出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与主动思考, 学生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而且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空间概念, 增强空间立体感, 这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三、主体探究, 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有效教学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的基础之上。有效教学不是单纯地给予, 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 只是将书本上现成的结论型知识教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探究, 在探究中获取、理解、掌握与提升。这必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上, 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主体身份的确立,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要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展开主动探究, 再现数学基本概念与定理的发现与形成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将公式、概念的推导过程一览无余地全部呈现出来, 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分层递进, 逐步深入, 从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入手, 通过一系列递进性的问题来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 使得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展开探究, 经历探究过程, 完成概念与定理的形成过程, 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性掌握。

四、实践运用,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稿 篇十三

——“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教育整顿专题辅导 刘 炜

根据总队党委机关开展“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安排,由我来讲一下风气建设问题。机关准备了一个提纲,近期我也跑了几个大队,和一些同志进行了交谈。结合两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下面和同志们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关于风气建设,各级党委、首长和机关一直高度重视。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陈总长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加强总参风气建设提出要求。今年年初,贺政委参加总队党委常委民主生活会,在与总队领导班子集体交换意见时表示,风气建设是动态发展的,构建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需要下更大功夫。从总队情况看,易总队长和孙政委也不断就加强总队风气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我来总队时间不长,但所见所闻所感,总队风气有了根本性转变。前一段时间我在几个大队调研中,一大队三级主官坚持跟班施工作业,营区文化环境建设;二大队门卫提醒出门乘车人员系安全带常态化,各个连队的小报,哨所的手抄报;三大队文艺小分队定期下连队哨所演出,以及战士储物柜门后面的安全格言;专工训练大队对上级交办事情的雷厉风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关同志们介绍,五大队也有许多很好的做法,我想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队风气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弥足珍贵,得益于总队党委和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我们应

—1—

该倍加珍惜。这次“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总队党委安排我讲这一课,我想主要还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风气建设太重要了,事关总队的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事关总队的内外形象和团结和谐,事关总队建设发展的长远利益,也事关总队干部的根本利益,作为思想作风教育整顿要着力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更要付之于行动实践;二是风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群众工程,也是一项打基础的经常性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第一个问题:怎样认识风气?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风气,本是自然现象,后来人们借指在某个集体心理的驱动下或某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表现出的一种普遍流行的行为,是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精神状态、行为规范、习惯爱好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首先,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风气,古人称为“风俗”,指一种已经为大多数人所默认、所遵循的行为方式,并且这种行为方式已经习染成俗,成为一种自然而然、习以为常的东西。“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讲的就是这个意思。风俗有美恶、好坏之分。“风俗美”,就是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已深入人心,为人们所普遍认可并习以为常地加以实践;“风俗恶”,则意味着在相当范围内的行为失范、道德沦丧。社会风气之好坏,不仅标志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而且,还影响社会良好道德环境的生成。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句话叫:“爱惜风气,如护元气”,就形象地说明了社会风气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风气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好的风气,能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明确的导向和标准,风气所至,如春风化雨;相反,坏的风气,也会侵蚀健康的社会价值道德肌体。

—2—

这里有个故事,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时有个叫公孙弘的御史大夫,虽官居高位,却非常廉洁,生活十分俭朴,睡觉盖布被,吃饭不重肉味。按说公孙弘的品行应该得到褒奖,然而却没有得到同僚的推崇和认同,其同僚汲(jí)黯(àn)就在皇帝面前告了他一状,说:“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与小吏无差,诚饰诈,欲以钓名。”汲黯的奏本本来是反映了他本人的阴暗心理,是一种恶意攻击。但遗憾的是,面对同僚们嘲讽的目光,公孙弘只是仰天长叹:“节俭本乃美德,奈何反遭小人暗算,即此作罢。”从此以后,公孙弘改弦易辙,生活起居也豪阔起来。于是风平浪静。可见不良风气对社会与人影响非常之巨大。第三,风气是干部作风形象的客观反映。“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领导作风对风气具有“风向标”作用,有什么样的领导作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风气。有的单位风气之所以“流浊”,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些领导和机关风气之“源”不“澄”而上行下效所致。这里也有个故事,说楚灵王喜欢腰身很细的美妾,他认为细腰是美的标志。于是,楚国上下都十分讲究减肥,不敢多吃一口饭,一天到晚把腰带往死里勒。结果,腰越来越细,身体也越来越差。一年以后,全国上下都折腾得没了人样。于是就有了一个成语,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领导的作风就是一种无言的要求、无声的号召,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产生影响。一个单位领导行得正、坐得端,就会风清气正、和谐稳定;反之,一定会上行下效、风气败坏、人心不稳。

由此可见,风气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风尚、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爱国诗人陆游一首诗中有这么一句:“倘筑太平基,请自厚俗始”,就是说要想天下太平,必须从端正和培养风气开始。时至今日,—3—

加强风气建设,对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官兵理想信念,开创部队建设发展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抓好风气建设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胡主席反复强调,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并深刻指出:“良好的风气能够营造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能够产生扬善抑恶的重要作用。”当前,军队党的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考验,尤其在风气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同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问题。侯副总长在年初总参纪检工作会议上指出,有的领导和机关干部自律意识不强,插手基层敏感事务,侵占士兵利益,官兵反映强烈;有的庸俗之风盛行,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交往过多过滥;有的贪图享乐、生活腐化,涉足不健康娱乐场所;有的单位乱议论乱告状现象还时有发生,甚至匿名诬告、乱发短信,败坏风气,影响很坏。这些问题有损党的形象,败坏部队风气,有负官兵期望,解决不力,必然严重削弱部队党的领导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必然严重制约科学发展观在部队建设中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抓好风气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建军治军重要理念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迟早都要垮台。我们各级党委和机关谋划落实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官兵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

—4—

源泉,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检验。在这两年的建设实践中,总队党委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通过实施“暖心工程”,官兵住进了新营房,喝上了洁净水,接通了军线电话,联通了军事综合信息网,基层战备、训练和生活条件全面提高,赢得了官兵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有力推动了总队全面建设。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部队实际困难仍然很多,基础设施不配套、干部发展受限、官兵岗位成才难婚恋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都是各级领导和机关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领导作风、维护官兵利益的重要突破口。只有真正做到以基层官兵为师,以基层需要为责,以基层评价为镜,满腔热情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才能凝聚强大的群众力量搞建设、求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风气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抓好风气建设是实现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风气作为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一旦形成,影响巨大。实践表明,带部队关键是带风气,风气正则干劲足,干劲足则事业兴。一个单位环境条件差一些,但只要风气好,大家心齐劲足,就能弥补“先天不足”。相反,风不正则理不公,理不公则气不顺,气不顺则劲不足,劲不足则事不成,环境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即使有点进步也难以巩固。总队的艰难发展历程,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好的风气、好的形象,单位多方受益,全面建设就持续发展;好的风气、好的形象,赢得好的口碑,我们的事业才能被广大官兵支持和拥护。前些年,我们总队个别干部价值观发生偏移、思想作风不够纯正,办了一些不该办的事,导致发生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多次发生、持续发生,对总队声誉造成很坏影响,致使别人对我们不信任,总队的干部

—5—

不敢要,总队的事情不敢办,总队建设一度跌入低谷。实践启示我们,“苦不怕累不怕,就怕单位风气差”,形势越是发展变化,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要加强风气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纯洁、真诚团结的内部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抓落实、干事业的激情和干劲,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官兵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出来,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四)抓好风气建设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一个单位只有风气好才能出人才、出干部。良好的风气有利于干部成长,好风气好比是万物生长所需的“阳光”、“雨露”和“空气”,只有生活在阳光充足、雨露充沛、空气洁净的环境里,才能生长出健康的肌体。良好的风气有利于干部进步,只有切实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良好风气,真正把那些真抓实干、敢闯敢干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才能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内动力,为履行职能使命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组织保证。良好的风气有利于干部交流,一个单位风气差,总是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家肯定会认为这个单位的干部不行,有问题,谁也不敢用。总队前些年干部一直走不出去,跟风气不好有直接关系。良好的风气有利于干部廉政,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遵章守纪、廉洁奉公的风气一旦形成,就会筑起一道无形的道德防线,会保护我们的干部,使干部少出事、不出事。在这里我还想提醒大家,跑官要官不对,封官许愿同样也不对,这些都是与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背道而驰的。

第二个问题:当前总队风气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近年来,总队党委、纪委和机关坚持把端正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作为切入点,以公平公正选人用人为抓手,以解决历史遗

—6—

留问题为突破,以弘扬新风正气为导向,以狠刹歪风邪气为重点,持之以恒狠抓风气建设,总队风气有了明显好转,风清气正的环境初步形成。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风气建设是动态发展的,目前总队风气建设的基础还不够扎实,还比较脆弱,正像贺政委讲的,有些不良风气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治,特别是对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风气,还没有在各级班子内部、各级领导干部中真正地、持续地树立起来,构建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还需要下更大功夫。对首长的告诫,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审视,以务实的精神认真剖析风气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切实看到存在的不足,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推进风气建设深入持久、健康发展。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和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风气建设综合施策的力度还不够大。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讲抓风气建设,每年都搞专题教育,开展专项整治,并且结合总队实际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领导干部问责追究有关规定、总队党委议事规则等制度措施,可以说,大抓风气建设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总队党委抓风气建设的决心已经得到广大官兵认可。但在预防与监督、查处与惩戒上做得还不够好,从教育引导、严肃纪律、健全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还不够,各级各部门抓风气建设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抓风气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荣辱分明、明辨是非的道德风气需要进一步营造。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个别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偏移,出现道德情趣低俗化的倾向,对一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违背的不良现象见怪不怪,甚至盲目跟风。少数同志是非观念不清,评判标准不正,自己不扑下身子干事业,却对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解难题的干部有不同看法,甚至

—7—

在背后说风凉话,谁越是讲真话、干实事,越是坚持原则,越是工作认真,谁得罪的人就越多,受到的议论就越多。这种不良风气,严重挫伤了那些踏踏实实干事业的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总队建设科学发展。

三是按职责、按政策、按程序办事的意识树的不够牢。有的单位落实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不够好,把权力看得过重、统得过死,挫伤了其他同志的积极性,影响了班子团结的质量;有的对大项经费开支、干部使用等一些重大问题决策事先通气不够、酝酿不足;有的该报告的不报告,该通报的不通报,该上会的不上会;还有的搞临时动议,甚至不开会私下决策。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班子团结,影响了单位建设,影响了领导形象。

四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同志私心重、疑心大,一事当前,先盘算自己的“小九九”,说话办事不是从大局、从单位利益出发,而是先看是否对自己有利,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些微小利,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茶杯一端,说话无边;香烟一点,专说人短”,喜欢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就是不说怎么样才对,说这人不行,那人不行,就是不说自己不行;有的在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部属之间、同志与同志之间乱传话,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会上不说,会下乱说,甚至串通一气,造谣生事;有的因为个人目的没有达到就牢骚满腹,到处散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不按正当的程序和途径去反映和解决问题,而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乱写乱告,特别是每到提拔干部时,提谁告谁,有的时候只是猜测要提升谁就告谁,有个位臵空出来了估计要用谁就告谁,谁有希望捅咕谁,甚至运用各种手段诋毁诽谤,严重伤害同志感情,造成单位不稳定,同志之

—8—

间关系紧张。

五是人际交往庸俗化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有的认为个人进步靠关系、靠金钱,不是集中精力干好工作,而是热衷于四处活动,到处找人,托人打招呼,递条子。为了个人提升,不走正道走“偏门”,挖空心思找门子、送票子,只要能达到目的,谁的门都能敲,什么人都敢找。有的小团体主义严重,喜欢搞老乡关系,或是看从哪个单位出来的,拉帮结派,甚至相互整人,相互拆台。还有的插手基层敏感事务,只要有好处,什么事都敢办。有的还变相侵占基层和士兵利益,收受战士礼金、礼品等等。

六是党内生活原则性、战斗性不强,好人主义仍有市场。有的同志对上级一味奉迎讨好,不敢也不愿意提批评意见和建议;对同级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对下级只表扬不批评,甚至出现问题也包着护着。讨人喜的事争着做,得罪人的事尽量躲,对一些违规违纪、明显不妥的事,顶多私下嘀咕几句,反而是那些坚持原则、敢于发表意见的同志,被议论是“比较怪”、“不成熟”。另外,还有的干部盯着位子、数着年头干工作,在一个岗位上干两三年,就觉得该提了,不提就有想法、有意见,认为不用我不公道,用别人有说道,谁提了就揣测走了谁的门子、花了多少钱、送了多少礼。还有的没提闹心,提了也觉得不可心,选位臵,比待遇,要权力,不知足等等。

应该说,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发生在我们总队极少数、极个别人身上,但对之造成的危害我们绝不能小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复杂的外部大环境对部队风气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个别党员干部不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淡化,思想道德滑坡,责

—9—

任意识缺失,浮躁心理滋长,挡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管不住自己。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克服。

第三个问题:如何通过加强思想修养纯正风气

新风正气从哪里来?一是靠“抓”,二是靠“养”。“抓”就是通过抓教育引导,抓领导带头,抓制度落实等手段来实现纯正风气的目标,是硬措施;“养”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培养,通过加强思想修养,打牢弘扬新风正气的思想根基,是软环境。这些年,总队党委通过抓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抓干部选拔任用、抓遗留问题解决、抓基层综合整治等,风气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这里,我主要从个人如何以加强思想修养促进风气建设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要树立高尚情操,在思想上解决追求跟着庸俗走、是非观念错位的问题。“万事德为先”。高尚的品德是风气建设的基础。反思军内外出问题的干部,都能从个人品德修养上找到根源。德才兼备,德是第一位的。有德无才,顶多是个庸人,有才无德,就可能成为恶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破除庸俗,明辨是非,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守做人做事的起码准则。一要襟怀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立党为公、心地坦荡、诚恳待人,而不能心胸狭窄、无事生非,不谋工作专谋人,整天东家长李家短,搞得一个单位人心涣散,斗志挫伤,相互戒备,彼此排斥,既害工作、害单位,又害他人、害自己。一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是没有真正朋友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出谋划策,少评头品足;多干实事,少发议论;多赞美人,少毁损人,特别是不要乱嘀咕、瞎鼓捣,这是一个道德和人品的问题。有句话就叫 “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二要

—10—

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各个单位,共事一回,多说也就三五年时间,如果把精力都浪费到扯皮、内耗、搞小动作上,不但影响工作落实,个人有限的精力大好时光也白白浪费掉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俗话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和得邻里好,犹如给片宝”。团结是素质,团结是党性,团结更是基础。作为党员干部,在为人、当官、处事等方面,一定要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一定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特别是在工作上要真诚支持,相互补台;在生活上要真诚关心,相互帮扶;在成长上要真诚期许,相互激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才会心情舒畅,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大家才会共同进步。三要纯洁党性。总队近两年匿名信、匿名电话和乱发短信的现象较前些年大大减少,但还没有完全杜绝,这是不讲政治、不讲党性的突出表现,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做为党员有失党性,做人有失人格。这里我还要说一下,你不要以为干了坏事别人就不知道。前两年我在老干局工作时,一个干休所的政委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断写匿名信、盗名信告所长,最后发展到利用天津的一个营利性公众短信平台四处给部局领导、机关同志发诋毁短信,造谣中伤。当时我们下决心查,通过技术手段,很快就查到了他,同时也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了他微机中的匿名、盗名信原稿,规起来两天就解决了问题。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事实面前抵赖、狡辩都是没有用的。最近,上级机关也对一个乱发短信的师职领导干部采取了“双规”措施。事实证明,不是发现不了你,就看下不下决心一查到底。这种乱写乱告的现象对单位来讲,影响同志间的和谐团结,影响单位形象,失去上级和部队的信任;对他人来讲,无中生有的诬告,是对当事人精神上的

—11—

一种沉重打击,不仅挫伤斗志,影响工作,还会造成领导、同志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甚至影响别人家庭的和睦幸福,缺德呀。所以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改造,打牢发扬民主的政治基础,特别是一定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通过正常渠道依靠组织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做一些既违反纪律,又有违道德,还伤害感情的事情。四要干干净净。胡主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全国人民郑重承诺:“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干干净净这四个字,虽然朴素简洁但掷地有声,反映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一贯思想,体现了国家和领导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这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要想做到干干净净,我看就是“三个对待”。要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签字时要“手发抖”,不是胆小怕事,不敢拍板定案,而是谨慎,是负责。要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李真在监狱里忏悔说:“人,一旦为名利所累,不要说信仰,连自己都迷失了。”这就是他用生命换来的觉悟,但为时已晚。正确对待名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正确对待职务晋升。实话实说,职务晋升不仅靠能力、靠素质,还要靠机遇。部队宝塔型的结构,注定了一大批德才优秀的同志最终要离开部队另闯天地,所以希望同志们对职务晋升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要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抵制诱惑,说到底就是经得住金钱和美色的考验。金钱是把“双刃剑”,有三句话,一是做金钱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二是拥有金钱的多少,不是衡量人生价值和幸福指数的唯一标准;三是事业重于金钱,奋斗不为发财。美色,一旦与金钱挂钩,那就是迷人的陷阱。很多犯罪的高级干部就是因为贪恋美色,把手伸向了不义之财。这里我想讲

—12—

两个故事。一是“坐怀不乱”的由来。《荀子》里讲,春秋鲁国有个叫柳下惠的读书人,据查是现在山东新泰人,也叫展获,瓢泼大雨的夜晚住在城门外,一个女子全身湿透无处投宿,柳下惠就用衣服把她裹在怀中一宿,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孔子、孟子都称其为贤人。现在人们说谁“坐怀不乱”,就是说谁面对诱惑很有定力,作风正派。二是“曹鼎不可”的故事。明代山东泰和县有个叫曹鼎的年轻典吏,典吏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一次单独抓获一个女贼,当晚赶不回县衙,就住在荒郊一个没有人的破庙里。这个女贼很漂亮,身材也好,就想引诱他,曹鼎怕自己克制不住,就不停地写“曹鼎不可”四个字,写了一夜,天亮就把女贼押回了县衙。祸生于淫逸,患始于声色,“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二)要保持良好心态,在仕途上解决进步跟着位置走、情绪忽高忽低的问题。当前,各级党员干部想进步、求发展的进取心都很强,有一股争劲、比劲、干劲。但也有的同志在如何进步、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调整不好心态,选不准途径,情绪容易波动,影响工作落实。对这个问题,应该克服三种不良心理:一是要克服浮躁心理。大家都知道,现在部队转业干部数量呈每年递减的趋势,很多的干部又都不愿走,每年能够腾出来的位臵就这么几个,虽然这两年在上级党委和首长的关心下,加大了干部交流的力度,但转业仍然是畅通干部出口的主渠道,大多数干部最后还是要走向地方的。有的人经常感叹,活的累,我想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现实中,提不提,提得快与慢,有四个关系应该特别注意,即个人素质与机遇的关系,素质是基础,机遇是条件;个人努力与组织需要的关系,努力是途径,需要是大局;贡献与岗位的关系,贡献是本分,岗位是前提;职位与

—13—

责任的关系,职位是分工,责任是重托。人有提拔的愿望和进步的期望是正常的,但要看位臵,看机遇,还要顾大局。提不提都要竭心尽力做工作,兢兢业业做贡献,真正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得之坦然、失之泰然。我在老干局经常听一些离休的高级首长讲,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人生应该追求的目标。二是要克服埋怨心理。有的同志过高估价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很全面,什么都能干,不是自己不行,而是领导有偏见;过高估价自己在群众中的份量,把自信当威信,把身边人的评论当成群众公论;过高估价自己在同职中的位臵,自己把自己往前排,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过高估价自己的政绩,总觉得自己干得比别人多,成绩比别人大。由此陷入一种“不用我就是用人不公”的误区。存在这四个“过高”的原因,主要是认识偏差。做官是暂时的,做人是长久的,因为个人目的没有达到而心存怨恨,郁闷不解,既伤身体,也让别人瞧不起。三是要克服投机心理。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是总队党委所遵循的,也是绝大多数干部所期望的。“跑、要、送”之风一旦形成,大家就会感到,光干不送心没底,跑了送了才踏实,这样的结果就是让踏踏实实干工作的干部伤心、寒心,最终失去进取心。不管是部队还是地方,大家可以看一下,凡是跑官要官的,大多是政绩平庸、群众威信低的人。只要平时认认真真干工作,扎扎实实抓落实,依靠自身努力取得成绩,领导和群众都会有目共睹。而且干部的任免是集体研究,并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找人不如找组织,靠人不如靠政绩,只要有人品,有能力,有政绩,没有关系也一样提,否则,有关系也要往后靠。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不能不做人呐,就是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投机取巧靠不住,不择手段瞒不住,一时得逞站不住,要想

—14—

出人头地,还得要有德有才。

(三)要端正为官品行,在官德上解决当官跟着利益走、用权不廉不公的问题。我们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都掌握一定权力,说话办事有一定影响力,人品官德至关重要。孔子讲:“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老百姓有句话,“人在做天在看”,还有一句话叫“头顶三尺有神明”,这些都给我们很多警醒。各级干部一定要按照“四自”的要求,以公立德,以廉养德,以勤树德。对领导干部来讲,就是要洁身自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服务人民奉献人民,这不仅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行。有人说权力是一把利剑,“挥”之不慎可能会伤及自己;权力是一团烈火,“燃”之不当可能会引火烧身;权力是一股激流,“流”之不畅可能会招至灭顶之灾。也有人说,做官与坐牢只有一墙之隔,官场与刑场只有一步之遥。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用公权谋私利,只能招致毁誉与骂名。清代大贪官和珅,把贪占当习惯,家中富可敌国。被嘉靖皇帝处决时,老百姓有句话叫“和珅跌倒,嘉靖吃饱”。他在被处死前留下七言绝句:“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过去我在长春工作时曾包扶过吉林省靖宇县赤松乡小沙河村,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我作为联络员在三年的包扶期内经常去。去年出差顺道去看望老朋友,他们县长告诉我,虽然脱贫了,但当地老百姓还有个“怕三大”。一怕孩子上大学,二怕家人得大病,三怕地里遭大灾。我们不能老是和大款大腕比,还要想到还有很多人生活得远比我们艰苦、贫困。一定要把权力当责任,一定要按原则、按程序、按规定办事,为官一任,净化一方,给后人留财富不留包袱,留经验不留遗憾,留风范不留骂名。对机关干部来

—15—

讲,就是要秉公办事。秉公用权是机关部门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机关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近两年,总队党委对领导机关形象建设和作风建设高度重视,机关干部履职尽责、秉公用权,受到了基层官兵的好评,但也不是一点杂音都没有。比如有的在基层处理敏感事务时打招呼,托人说情,导致基层感到非常为难,既想把事处理圆满,又不想落埋怨;既要平衡关系,又不想得罪人;既想坚持公道,又怕被穿小鞋、戴黑帽。因此,我们各级机关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基层出发、从维护机关形象出发,切实把工作的出发点搞端正,把为人处事的心摆正,做到手不乱伸,权不乱用,事不乱办,钱不乱花;不正之风不染,不洁之事不干。千万不要收下礼品,失去人品;收下人情,失去人心;收下钱财,失去前程!

(四)要提高精神境界,在操守上解决状态跟着感觉走、道德修养不够的问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们党员干部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要有一双干事的手脚。在这里,我还是讲三句话。第一,静心是一种境界。“心静自然凉”。如果你淡泊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面对各种名利干扰,就不会心烦意乱。反之,如果你的心态轻浮急躁,一定稳不住神,沉不下心,心猿意马,魂不守舍。庄子认为,要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这里面有绝对化的东西,否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但庄子所提倡的“无功”、“无名”,与我们共产党人淡泊名利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俗话说:“世上莫如人欲险”,“人到无求品自高”。还有一副对联讲的也很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为党员干部,重点是要树“三观”:一是正确的金钱观,决不能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法则引入权力领域,切实做到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个人利益,不劳之利

—16—

一点不沾,不义之财一分不取,不明之物一件不要。二是正确的政绩观,解决好怎样看待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等问题,做到说与干统一、名与实一致、近与远结合。三是正确的生活观,如果做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一定要做到切实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第二,宽容是一种美德。刚才讲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空包容太阳,万物才郁郁葱葱;山谷包容溪流,江海才浩浩荡荡。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心存高远终成大器;周瑜却因心量狭小,害人不成自己气之。刘备因容人成就了江山;曹操因多疑损兵折将。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与人为善,就是为自己搭台。有句古话:“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这是对宽容的最好释义。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相互之间和善相待,和衷共济,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志负责,更是对党的事业负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要做到对人宽容,关键的是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谅己之心谅人。虚怀若谷的人,人皆爱之;小肚鸡肠的人,人皆远之。我们工作中遇到误会和矛盾,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将心比心,体谅别人,这样,就容易心息相通,解嫌消怨,有助于化解矛盾,融洽感情。第三,敬业是一种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强盛起来,没有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是不行的。一支部队更是如此。要敬业,首先就要乐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前苏联作家波列伏依也曾说:“职业是不允许任性的,职业就是爱人,逢上了就要爱她,不要三心二意。”这是一种很深刻很形象的说法。其次,要勤业。就是对工作要勤勤恳恳,以“寝食不安,夜以继日”的精神来工作。再就是要创业。就是要积极适

—17—

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胆探索,敢想、敢闯、敢干,开拓、进取、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善谋事,勇担事,能容事,会息事,看得明,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站得正,行的直,在组织赋予我们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业绩。

最后,我想起前几天杨善洲事迹报告团成员与北京电视台座谈时,报告团成员、保山电视台记者蓝天同志,这是个女同志,也是个非常美丽、睿智的女同志说的一句话:可能不是人人都有职位,但每个人在地球上都有自己的位臵,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位臵上像杨善洲老书记那样胸中装着老百姓,心里想着老百姓,那国富民强就不是一句空话。今天我把她的这句话拿来与大家分享,只要我们总队每一个同志都在自己的位臵上为总队良好风气建设增砖添瓦,我们总队的天空一定是蔚蓝澄净的,同志们的前景也一定是美好灿烂的。

感谢组织科为这次讲课所做的辛勤劳动。今天的讲课就到这里,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一篇:全国事业单位公开考试下一篇:我的智慧校园想象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