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精选12篇)
1.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一
【关 键 词】玻璃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动态分析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ITO导电玻璃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我国玻璃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中东部地区。玻璃自身易碎的特点和运输的局限性导致其销售模式分为300公里内采用密集式营销、300—800公里采用选择式分销、800公里以外采用独家营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玻璃企业的销售半径为500公里。许多玻璃企业在建厂时主要依附于需求地,随着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大规模发展与建设,玻璃企业在这一地区形成相当规模。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的玻璃生产企业已具有行业代表性。
我国玻璃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不过各地玻璃市场流通并非完全一致。通常当华东地区玻璃价格上涨时,由于交通运输方便,就会有货物运到华东市场;当该地区玻璃价格下降时,就会有产品流出该市场,以此达到均衡。西南地区由于运输不便,市场相对封闭,玻璃价格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这样,我们会看到在同一时间内,各地玻璃报价有所不同。这种地域划分也是由于玻璃自身条件限制造成的。
行业发展特点
1.价格波动情况
目前我国玻璃行业价格完全市场化,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以5mm浮法玻璃为例,2008年其月平均价格最低为12月份的57.3元/重量箱,最高为3月份的70.2元/重量箱,年内最大波动幅度接近22.5%。2009年月平均价格最低为2月份的48.40元/重量箱,最高为12月份的80.34元/重量箱,年内最大波动幅度接近66%。2010年受建筑行业的利好影响,玻璃价格整体维持在高位运行,年内最低价格为4月份的68.8元/重量箱,最高价格为1月的84.3元/重量箱,最大波动幅度为23%。而到2011年月平均价格最低为12月的57.6元/重量箱,最高为1月份的71.7元/重量箱,最大波动幅度为24%。
2.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的玻璃行业中,深加工约占60%,未加工的玻璃使用为25%,原片直接出口占15%。因此,玻璃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造成深加工企业原片采购价格的不稳定,尤其是面对批量较大的订单时,风险较大。
玻璃行业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如玻璃的保质时间长短不一及玻璃自身的品质良莠不齐,深加工行业所使用的原片玻璃存在质量问题较多;玻璃重量大,搬运过程中易碎及不易存放等因素造成所需存储空间较大、装卸难度较大、运输成本过高;许多玻璃加工企业因价格波动及供应、采购等问题,需动用足够资金备货,造成较高的资金占用情况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玻璃及加工行业的成长与健康发展。
3.行业周期性特点
近年来,我国玻璃工业发展迅速,质量明显提高,品种显著增加,平板玻璃产量快速增长。从相关历史数
据我们可以发现玻璃行业存在繁盛—衰退—繁盛周期,这个周期模型可以简单描述为:经济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玻璃价格上涨—经济增长过热—资产投资减缓—玻璃价格下跌—经济复苏刺激—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2007年、2010年都是玻璃行业的繁盛时期。玻璃行业对建筑行业的依赖性较高,相关数据显示,典型的90平方米的住宅就要使用约18平方米的玻璃。去年国家对房地产实行了新的调控政策,整个建筑市场需求量大幅减少,玻璃行业由此进入了衰退期。
对于玻璃企业来说,生产线的投入成本较高
一条好的玻璃生产线花费高达上亿元。一条生产线有500吨、800吨、1000吨不等的日溶化量。普通生产线一般使用寿命为七到八年,好的生产线可达十到十五年。一般来说,生产线一旦投产就如开弓之箭,无法像其他行业一样可以通过任意停产、开工来控制产量和库存,必须24小时进行生产。
玻璃行业的高产能带来了产能过剩。截至2012年5月上旬,玻璃生产企业停窑率为26%,环比回升0.3%,再创历史新高,且仓库存储数量已达2800万重量箱的较高点位。今年浮法玻璃总产能或达到11.1356亿重量箱,产能将过剩2.78亿重量箱。在目前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玻璃行业进入供大于求的被动局面,去库存化成了玻璃行业当前最重要的手段。
4.相关产业政策
玻璃行业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为响应玻璃行业十二五规划与行业发展,规范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把平板玻璃行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建设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等。在生产企业的布局、玻璃产业的工艺与装备、玻璃的品种和质量、玻璃行业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提高了玻璃行业的准入门槛,控制了玻璃行业的产量及规模。
机遇与挑战
针对目前玻璃行业存在的问题,郑商所从服务企业的角度出发,拟推出玻璃期货品种,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对冲工具。
1.玻璃期货中的完全厂库交割方式具有成本低、易于买方需求、交割风险较小等优势。
2.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玻璃加工企业可以锁定价格,保证利润目标,降低经营风险。
3.通过玻璃期货的交易功能,企业可以更方便合理地选择厂家及保质期内的玻璃。
4.通过玻璃期货平台,企业可以合理利用最有效的原片玻璃资源,从而更有利于浮法玻璃资源的均衡调配。
玻璃期货的推出,将为相关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机遇,而如何灵活运用这个平台,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2.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二
“一流企业卖标准, 二流企业卖品牌, 三流企业卖产品, 四流企业卖苦力。”国际流行的经营理念启示我们, 只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才真正拥有出奇制胜的核心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经济才能经久不衰。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中国制造”已然落伍, 从“制造”转向“创造”才能跟上乃至引领时代潮流, 走出一条科学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指产品在性能、材料构成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工艺创新即通过工艺流程的变动使产品质量提高, 生产成本下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 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落后, 就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丧失, 意味着在竞争中被淘汰。
纵观木门窗发展历程, 中国木门窗市场自上世纪末兴起以后, 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深入推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高性能门窗市场的强烈需求, 拉动了木门窗行业的快速发展, 木门窗市场销量从1995年的不足1万到现在的200多万平米左右。木门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开发、创新、自主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木窗企业, 积极从战略角度考量, 本着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建立了创新机制, 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 逐步完善了产品工艺, 提高了产品质量, 开发了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迅速扩大了企业规模。其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 极大的促进了木门窗企业的产品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水平和技术水平, 提高了木门窗企业在门窗行业的竞争力。
1999年, 中国首个“中国节能木结构门窗科技产业化基地”落户于北京米兰之窗节能建材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纯实木门窗、铝包木门窗、铜包木门窗、铝木复合门窗、木结构幕墙、原木屋系统、木门系统产品、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铝塑复合门窗、智能遮阳系统及阳光房等十二大系列产品。公司为保持技术尖端优势和科学研究前瞻性, 提高公司技术储备能力, 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技术交流及合作, 促进了企业在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为共同关注领域内新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新设备使用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构建了交流与合作平台。多项环保节能门窗等科研成果均已转化并应用到实际工程, 为公司产品多样化、产业化、规模化奠定了基础。公司产品研发方面立足于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 确保研发成果的实用性、可靠性, 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公司本着安全、环保、节能的理念, 展现了一流的门窗设计开发水平。
针对目前紧迫的建筑节能发展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等一批涉及建筑节能的重要政策及规划文件陆续推出:“被动式建筑”Passive House概念的引进。作为“中国节能木结构门窗科技产业化基地”的领军者---北京米兰之窗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将致力于以国家政策发展为导向, 结合国际先进理念, 不断创新。开启中国“低碳/零碳建筑”与“低碳/零碳城市”的新纪元。使中国低碳、零碳建筑事业的起步建立在与世界领先水平直接对接的基础之上。切合中国社会及经济、技术发展的客观现实与真实需求。
公司以门窗环保、低碳、节能技术创新为目标, 立足于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相继研发了多项产品, 获得了国家多项专利。公司技术创新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从门窗材料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门窗材料是门窗的基础, 不同材料的选择, 具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直接影响着门窗的节能保温性能, 材料的选择不仅应保证门窗的基本特性, 还应有良好的可加工性、环保和可再利用性, 单一材质到多种复合材料的研发, 不仅对其复合方式进行创新, 还应充分考虑不同材料间的配合以及加工等事项。公司产品丰富, 涉及铝、塑、木、铝塑、铝木、铝塑木等多项专利技术和产品。
2. 从门窗结构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门窗排水、多腔体的设计、各种结构间的配合、五金的选择及应用的技术改进、创新。不仅提高了门窗的节能保温性、使用性, 而且对门窗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3. 从门窗辅材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涉及门窗密封材料、玻璃、五金选配的改进和研究。结合门窗结构、节能要求, 进行有效、合理的选配和改型, 完善门窗系统的配套和使用, 为公司门窗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4. 从门窗配套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相继引进、开发了屋顶窗、阳光房、门窗遮阳、电动纱窗、入户铜门等产品。丰富了产品类别, 更好的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
5. 从门窗应用方案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门窗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 针对环境、建筑风格、客户需求等诸多因素, 公司技术创新从门窗实际应用方案进行了可靠、可行的论讨与实施, 不同系列门窗的组合、不同厚度的中空玻璃的运用、不同的门窗开启方式、不同的门窗风格, 最大化的满足了门窗工程的需求。
6. 从门窗安装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门窗安装方式、质量以及和洞口的配合间接的影响着门窗的节能保温性。新保温材料、新安装方式的引进和创新, 极大的提高了门窗安装质量、安装速度和保温效果。如木附框的研发, 快装技术的应用, 安装标准化的制定。
7. 对未来门窗产品发展的规划及技术储备, “低碳、低耗、被动式建筑”是未来建筑对建筑产品的要求, 是公司产品创新的发展目标。
3.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三
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处在巅峰时期的明清家具,一直以它特有的人文情怀和经典的造型影晌着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里,伴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家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国家具行业在文化断层的历史背景下一直在摸索着向前发展,现在的家具行业其生产方式已经开始从以手工业为主向机械化、自动化和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型工业化过渡,家具行业正在成为一—个现代化产业。
目前的中国家具业已经形成了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格局,生产技术方面大量引进国际先进加工设备和工艺,有先进的加工能力和生产条件,同时拥有庞大的生产、管理和营销队伍以及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家具市场产品种类齐全,家具流通业发达,专业市场快速成长,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以及国际市场的要求。
发展历程特点:
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我国家具行业规模和产值一直稳定增长。2010年家具行业逐渐走出金融危机影响,产值逐年递增,中咨网(http:///)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家具行业工业总产值9667亿,比2009年增长了32%左右。目前家具制造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世界第一的家具出口大国,2010年出口达337美元,占世界家具总产值的25%,出口增长率达到前所未有的30%。
市场结构细分:目前中国家具行业分为木质家具、金属家具、塑料家具、竹藤家具和其他五大类。在家具生产分类中分为:木质家具、金属家具、软体家具。在2010年国内销售产值结构上,木制家具占58%,金属家具占24%,其他类型家具的销售比重在上升。
中国家具行业经历了30多年的成长,逐步走向成熟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比如家居设计人才严重缺乏、生产方式粗放化、企业文化缺失等等,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家具行业发展的瓶颈。
家具设计人才缺乏,不重视产品开发:本土家具设计师的培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家具业发展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宝藏供我们吸取,但是具备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的家具设计人才却数量有限,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中国的家具设计教育体系应该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用现代教育的培育家具设计人才,使设计成为国内家居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也只有把设计创新作为主要竞争工具,重视产品的开发,才能提升自己的地位。否则就会导致家居产品简单的抄袭和跟风,难以形成品牌阵营,登上国际家居市场的舞台。
.生产方式粗放,品牌意识缺失:中国家具产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四川省,这些地区主要以自然聚集的方式形成家具产业链,这些中小型企业设计研发成本意识普遍薄弱,产品开发前不注重前期市场调研、目标消费群的锁定、产品的定位等设计管理决策的制定。企业大多生产经营粗放,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上下游链接不紧密,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成本。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导致现阶段整个行业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二手交易不健全,阻碍消费增长:家具体积相对较大,市场价值较高,消费者一般不会轻易丢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置自己的旧家具,成为一些打算对家具更新换代的家庭的一大难题。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将会延缓他们的家具更新计划,影响家具消费增长。
企业文化缺失,竞争力不强:由于缺少企业文化作支撑,中国的家具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设计决策指导思想不明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家具企业应该把企业文化植根于企业的设计管理中 把利润放在文化层面之上,通过家具产品和企业形象的组合,来占领家具市场的份额。
森林自愿匮乏,成本压力增大:在林业的整个产业链中,家具作为最终产品,处在产业链的下游,而且是极具增值和引领作用的一环。我国人均资源匮乏,随着国家对森林砍伐的限度越来越严,国内许多家具企业不得不大量从海外进口木材。所以未来的木材工业将进一步紧缺,价格上涨势在必行,原材料上涨将加大我国家具企业的成本压力。
国际品牌大举进入,国内企业面临挤压:现下一些国际品牌看重中国巨大的中高端市场潜力,自建渠道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家具市场的影响很大。国际品牌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这也导致中国家具企业往中低端品牌流动,势必整体的挑起家具市场的竞争。
未来家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家具产业生产加工中心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逐步转移,我国家具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保障性住宅制造巨大商机:家具产业与房地产产业息息相关,因为现行的国家政策正在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房产上游的“水量”骤降,家具行业也随之受到影响。
家居饰品地位提升:随着“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深入,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的家具软装配饰已经以一个行业的姿态站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沿,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越来越富
裕的国人对家居生活品质的追求正爆发出日益增强的兴趣与需求。行业内一个又一个的平台的建立,为家饰企业的发展探寻出了整体家居及家居一体化的新模式;创新了专业的家具卖场理念,为其改变传统单一的家具经营模式奠定了基础,使其在既不增加租金、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家居饰品销售,这样既营造了家具产品氛围,又能提升家具产品价值,让传统单一的家具经营模式转型为家具、家饰一体化的经销模式。
家居环保概念深化:在家居业中,家具是对资源依赖较重的行业之一,家具业的资源节约对整个家居产业发展节约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家具及居家用品开始采用可再生材料,多种多样的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运用在家具行业中。循环再利用已成为环保家具设计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概念,其关注的着眼点在于可持续发展。
市场逐渐细分:随着家具品种的细分、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具市场必然会细分,中高低档市场逐渐分化,专业化市场逐渐形成。同时传统的国内家具营销模式是利用独立店、连锁店、大型超市等渠道进行销售。而依托电子商务,家具行业获得新的有效营销模式,也在很大的限度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三四级市场空间巨大:三级市场成为销售热点。我国以地级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县市为代表的三四级市场,约有1.5亿个家庭,随着这些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力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带动下,三四级城市的市场潜力正在逐步转变为现实购买力。越来越多的家具企业把三四级市场当做战略性增长点,一些家具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在三四级市场上已有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
家具CBD模式继续发展:家具行业的CBD是一种集制造,商贸、物流、园区社会为一体,具备有效集聚效果的产业集中发展的模式。在CBD模式中,家具制造业基地不再像以前一样使所有的工厂建仓库,生活配套设施。在仓库和生活配套设施集中建在园区,避免了不同企业的重复建设,最大化利用了场地。
家具企业品牌化发展:中国的家具市场抄袭成风,知识产权保护薄弱,这些都使中国家具企业饱受诟病。通过产品设计的创新来进行品牌创新,通过提高品质来树立品牌形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牌阵营。中国的家具行业目前正处于由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只有加大对原创设计的投入和开发,才能不断增强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也是未来家具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4.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四
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商业油库及码头行业发展综述
1.1 商业油库及码头基本概况
1.1.1 油库的定义
1.1.2 油库的分类和分级
1.1.3 各省油库的分布
1.2 商业油库及码头行业统计标准
1.2.1 行业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1.2.2 行业统计方法
1.2.3 行业数据种类
1.3 中国商业油库及码头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1.3.1 油库、码头经营相关政策
(1)原油仓储经营资质
(2)成品油仓储经营资质
(3)保税油库经营相关政策
(4)保税船供油经营资质
(5)其他
1.3.2 油库、码头相关产业环境
(1)中国成品油销售行业发展分析
(2)中国成品油需求重点行业分析
1.3.3 油库、码头相关技术环境
(1)油库及码头相关技术要求
(2)油库及码头建设发展趋势
第2章:中国成品油流通市场分析
2.1 成品油零售市场分析
2.1.1 汽油市场分析
(1)汽油产量分析
(2)汽油销量分析
(3)汽油进出口分析
(4)汽油价格走势分析
(5)汽油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6)汽油市场前景分析
2.1.2 柴油市场分析
(1)柴油产量分析
(2)柴油销量分析
(3)柴油进出口分析
(4)柴油价格走势分析
(5)柴油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6)柴油市场前景分析
2.2 成品油仓储市场分析
2.2.1 成品油库存分析
(1)汽油库存分析
(2)柴油库存分析
(3)煤油库存分析
2.2.2 成品油油库布局分析
(1)油库布局现状
(2)油库容量预测
(3)油库建设动向
2.3 成品油批发市场分析
2.3.1 成品油批发市场格局分析
(1)成品油批发经营权分析
(2)成品油批发市场格局分析
2.3.2 成品油批发市场价格分析
(1)成品油批发定价机制分析
(2)成品油批发价格走势分析
第3章:中国重点区域商业油库及码头基础设施分析
3.1 珠三角地区商业油库及码头分析
3.1.1 珠三角地区油库及码头基础设施现状及特点
3.1.2 珠三角地区油库存储品种结构
3.1.3 行业集中度及饱和度情况
3.1.4 未来5年发展趋势预测
3.2 长三角地区商业油库及码头分析
3.2.1 长三角地区油库及码头基础设施现状及特点
3.2.2 长三角地区油库存储品种结构
3.2.3 行业集中度及饱和度分析
3.2.4 未来5年发展趋势分析
3.3 渤海湾地区商业油库及码头分析
3.3.1 渤海湾地区油库及码头基础设施现状及特点
3.3.2 油库存储品种结构
3.3.3 行业集中度及饱和度分析
3.3.4 未来5年发展趋势预测
3.4 内陆地区商业油库及码头分析
3.4.1 内陆地区油库及码头基础设施现状及特点
3.4.2 内陆地区油库存储品种结构
3.4.3 行业集中度及饱和度情况
3.4.4 未来5年发展趋势分析
第4章:中国商业油库及码头行业发展分析
4.1 中国保税油库发展情况分析
4.1.1 保税油库行业总体情况
4.1.2 中国重点保税油库分析
4.1.3 保税油库下游消费行业分析
4.1.4 保税油库行业竞争情况
4.2 中国船供油油库发展情况分析
4.2.1 船供油市场和油库行业概述
4.2.2 船供油细分市场分析
(1)保税船供油
(2)内贸船供油
4.2.3 行业竞争分析
4.3 中国成品油储备库发展分析
4.3.1 相关政策及总体规划
4.3.2 成品油储备库发展现状
(1)储备库进展情况
(2)主要参与者
4.3.3 潜在储油流向
第5章:中国油品需求及油库饱和度分析
5.1 中国成品油消费现状及需求分析
5.1.1 汽油消费现状及需求前景分析
5.1.2 煤油消费现状及需求前景分析
5.1.3 柴油消费现状及需求前景分析
5.2 沿海地区油品需求、流向的现状与展望
5.2.1 珠三角地区油品需求分析
(1)油品消费量现状分析
(2)油品中转需求现状及预测
5.2.2 长三角地区 油品需求分析
(1)油品消费量现状分析
(2)油品中转需求现状及预测
5.2.3 渤海湾地区油品需求分析
(1)油品消费量现状分析
(2)油品中转需求现状及预测
5.3 中国成品油油库在建及拟建项目
5.3.1 中国油库简介
(1)中石化油库
(2)中石油油库
5.3.2 中国主要成品油油库项目情况
第6章:中国重点油库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1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6.1.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1.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1.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1.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1.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1.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2 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
6.2.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2.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2.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2.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2.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2.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3 深圳市光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3.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3.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3.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3.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3.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3.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4 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
6.4.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4.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4.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4.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4.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4.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5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
6.5.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5.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5.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5.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5.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5.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6 张家港保税区中油泰富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
6.6.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6.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6.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6.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6.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6.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7 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
6.7.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7.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7.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7.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7.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7.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8 中化中石化上海东方石化储运有限公司
6.8.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8.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8.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8.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8.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8.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9 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
6.9.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9.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主要经济指标
(2)盈利能力分析
(3)运营能力分析
(4)偿债能力分析
(5)发展能力分析
6.9.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9.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9.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9.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6.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6.10.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10.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10.3 企业重点客户与消费群体
6.10.4 企业油库及码头业务分析
6.10.5 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10.6 企业发展最新动向分析
第7章:中国商业油库及码头投资风险及市场前景预测
7.1 油库及码头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7.1.1 油库及码头行业经营特征分析
7.1.2 油库及码头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技术壁垒
(2)资质壁垒
(3)资金壁垒
(4)政策壁垒
(5)其他壁垒
7.1.3 油库及码头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7.2 油库及码头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7.2.1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7.2.2 技术风险
7.2.3 供求风险
7.2.4 关联产业风险
7.2.5 其他风险
7.3 油库及码头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7.3.1 油库及码头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7.3.2 油库及码头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7.3.3 油库及码头市场供需平衡预测
(1)油库及码头市场供给预测
(2)油库及码头市场需求预测
7.3.4 油库及码头行业市场前景展望
图表目录
图表1:油库的分级与分类表
图表2:中国商业油库及码头行业主要产品
图表3:原油仓储经营资质企业
图表4:成品油仓储经营资质企业
图表5:保税油库经营相关政策
图表6:保税船供油经营资质
图表7:2007-2016年中国成品油销量(单位:万吨)
图表8:中国成品油需求重点行业
图表9:2007-2016年我国汽油产量情况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10:2007-2016年我国汽油销量情况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11:2005-2016年我国汽油进口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2:2005-2016年我国汽油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3:2005-2016年我国汽油进口依存度情况(单位:%)
图表14:2005-2016年我国汽油价格走势分析(单位:%)
图表15:2007-2016年我国汽油产量情况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16:2007-2016年我国汽油销量情况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17:2005-2016年我国汽油进口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8:2005-2016年我国汽油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9:2005-2016年我国汽油进口依存度情况(单位:%)
图表20:2005-2016年我国汽油价格走势分析(单位:%)
图表21:珠三角地区重点油库布局(单位:%)
图表22:三角地区重点油库布局(单位:%)
图表23:环渤海地区重点油库布局(单位:%)
图表24:沿海地区油库布局情况(单位:%)
图表25:内陆地区油库布局情况(单位:%)
图表26:上海市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27:北京市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28:天津市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29:重庆市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30:山东省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31:江苏省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32:福建省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33:广东省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34:浙江省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35:辽宁省油库数量及布局
图表36:珠三角地区油库容量预测(万吨)
图表37:三角地区油库容量预测(万吨)
图表38:环渤海地区油库容量预测(万吨)
图表39:2017-2022年全国油库容量预测(万吨)
图表40:全国拟建大型油库分析
图表41:1998年以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进程表
图表42: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单位:元/吨)
图表43:广东省油库及码头分布现状
图表44:广东省重点油库及码头分析
图表45:广东省拟建油库及码头项目分析
图表46:长三角地区油库及码头分布现状
图表47:长三角地区油库及码头分布特征
图表48:长三角地区油库及码头建设规划
图表49:渤海湾地区油库及码头分布现状
图表50:渤海湾地区油库及码头分布特征
图表51:渤海湾地区油库及码头建设规划
图表52:2008-2016年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53:2017-2022年我国汽油消费表观消费量预测
图表54:2008-2016年我国煤油表观消费量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55:2017-2022年我国煤油消费表观消费量预测
图表56:2008-2016年我国柴油表观消费量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57:2017-2022年我国柴油消费表观消费量预测
图表58:2012-2016年珠三角地区汽油消费量(万吨)
图表59:2012-2016年珠三角地区柴油消费量(万吨)
图表60:2012-2016年珠三角地区汽油消费量(万吨)
图表61:2012-2016年珠三角地区柴油消费量(万吨)
图表62:2012-2016年珠三角地区汽油消费量(万吨)
图表63:2012-2016年珠三角地区柴油消费量(万吨)
图表64:中石化全国油库分布概况
图表65:中石油全国油库分布概况
图表66:中国重点成品油在建项目
图表67:中国重点成品油拟建项目
图表68: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简况
图表69: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
图表70: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71: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优势劣势
图表72: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发展简况
图表73: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企业经营情况
图表74: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75: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优劣势分析
图表76:深圳市光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简况
图表77:深圳市光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78:深圳市光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79:深圳市光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优劣势分析
图表80: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发展简况
图表81: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82: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83: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发展简况
图表84: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85: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发展简况
图表86: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87: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88: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优劣势
图表89: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简况
图表90: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91: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92:中化中石化上海东方石化储运有限公司发展简况分析
图表93:中化中石化上海东方石化储运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94:中化中石化上海东方石化储运有限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95:中化中石化上海东方石化储运有限公司优劣势分析
图表96: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简况
图表97: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图表98: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99: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
图表100: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101: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图表102: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103: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优劣势分析
图表10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10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油库分布及储存能力
图表106: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优劣势分析
图表107:2017-2022年中国油库及码头市场供给预测
图表108:2017-2022年油库及码头市场需求预测
5.中国民宿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五
中国民宿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民宿产业迅速发展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民宿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国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宿短租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不仅民宿的数量急剧上升,民宿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同期游客入住意愿逐渐增加,如此循环,促进民宿产业迅速发展。
2010至2015年间,各地民宿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尤其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民宿数量更是几何式增长,据西湖风景名胜区民宿行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西湖景区内的民宿已达到165家,比2010年6月底的41家翻了3倍多。同样,在厦门民宿由2006年的13家扩展到2015年的1800多家。
线下民宿资源的丰富为游客提供了多种选择,在O2O飞速发展的今天,集合线下资源的民宿预订平台也汇集了大量的民宿资源。据木鸟短租平台数据显示,仅2015年至2016年间,平台房源数量增加10万套左右,总量达到30多万套,成功覆盖全国396个城市。
在民宿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民宿的质量更是在不断的提升。从房源装潢开始到周边环境的修缮,短租民宿提升质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房间设施的增加与房型的增加。2010年短租民宿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住宿的地方,而后在不断的发展中,民宿不断开始充实内部设施。从wifi到热水器,从微波炉到电水壶,甚至出现多功能民宿、设有智能门锁的民宿。
第二阶段,民宿内涵的增加。在民宿设施与房型基本齐全之后,民宿的发展又进入新的阶段,即赋予民宿更多价值的阶段,这个价值体现在民宿的文化属性、历史属性等,让民宿跳脱出单纯的住宿,融入文化、故事等内涵变成主题民宿,使入住者感受到更浓厚的文化背景。
第三阶段,服务的提升与扩展。现阶段的民宿已经逐步迈进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基于分享经济中的“分享”概念。此时民宿主共享的不仅仅是民宿本身,还包括自身的服务,从分享房源出发到分享自己的汽车、时间、技能等内容,房东在房屋租赁收入基础上同时增加额外的收入。
除了线下民宿资源外,线上民宿预订平台也在跟随民宿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从最初的信息展示平台到现在兼具向导、综合服务等功能。在服务上,民宿预订平台从最初的只提供信息服务开始发展到现在兼具各种服务、保障功能。从房客的担忧入手,采用更严格的房源管理,推广安装智能门锁,赠送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的短期住宿险种等等。在产品上,民宿预订平台逐渐增加多种功能,例如木鸟短租平台在2016年更新地图找房与地主之谊功能,并实现移动端的同步更新,便于现在大量的手机用户操作预订。
民宿短租的发展除了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改建与自身发展建设外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从分享经济上升为国家顶层经济构架到85号文件,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给民宿短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法律基础与支持,当然各地出台的民宿短租的法律法规细则更是让民宿短租有了具体的法律保障。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从2010年到2015年,5年的时间民宿短租经历了从0开始到N次方式发展,在网络技术、国家政策、人们租住观念等方面均实现飞跃式变化,这些成绩也将为民宿短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民宿行业常态化
常态化的反义词是“非常态化”。仔细想想,在以前的印象里“旅游住陌生人的家”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大众旅游时代确实正在把人们非常态的住民宿行为变得常态化。
木鸟短租2016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与2015年同期相比,2016年第一季度短租平台注册用户数量增长了125%,活跃用户数增长44%,这说明民宿使用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2016年第一季度数据还显示,房客入住民宿的时间段由原来的3.82天上升到4.97天,入住频率同比上升42.5%;艾瑞数据显示房客入住民宿时长集中在4至7天,除了节假日,周末出行预订频率开始提升。从上述入住民宿的时间维度和频率增长速度可以推断出,民宿将越来越成为日常出行的住宿首选。
图表 2015-2016年短租平台用户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木鸟短租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民宿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民宿”、“短租”一词在大众旅游背景环境之下,伴随着垂直性旅游电商的发展而炙手可热。民宿愈来愈流行,一方面和社会观念相关,国家对新事物更“宽容”,人们思想开放,对民宿的认可、接受的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和短租平台的建设有关,为了快速打开市场,民宿平台开通芝麻信用、双层保险等安保功能,地图索引和导航功能持续优化,为满足中间需求各类平台还开通长租服务,这些行为都让民宿打破瓶颈,成长为人们出行的“日常用品”。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6.木门涂装标准化是行业发展大趋势 篇六
木门的涂装作业, 是木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道生产工序, 也是木门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工序。涂装作业的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一个木门企业的制造水平与竞争能力。木门的涂装作业, 也是整个木门制造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操作。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使用PU、PE漆进行家具表面以及木门的涂装, 这些油漆产品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和漆膜效果, 但无法进行批量化、规模化生产, 阻碍了木门标准化作业的进程。
涂装材料、涂装工艺的合理使用, 实现木门涂装的规范化、标准化, 是解决涂装效果、提升产品品质、提升产品市场定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涂装工艺, 交货周期长, 生产效率低, 成本高。而新的涂装技术, 可以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生产, 打破非标准化涂装的发展“壁垒”, 对木门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作用, 让中国门业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7.中国铝型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七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现代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支柱性原材料的铝材需求旺盛,建筑幕墙、交通运输业、化工业、电力设备业、国防军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使铝型材消费断地增长,同时,新产品、新工艺、新用途的铝型材将不断出现,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世界铝型材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世界铝型材行业发展现状(1)全球铝型材产量及产能分布 2001-2007 年,全球铝型材产量逐年增长,由2001 年的880 万吨增长至2007 年的147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01%。2009 年全球可生产铝型材的国家和地区约95 个,生产企业约2200 余家,其中中国的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比重超过50%,位列第一。(2)全球铝型材产量(3)全球铝型材消费量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及铝型材用途不断扩展,全球铝型材的消耗量由2001 年的869 万吨增长至2009 年的155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预计2012 年,全球铝型材消费量将达1669 万吨。从地区来看,2001-2009 年全球主要地区消费量呈现出不同走势,中国消费量比例迅速上升,而欧洲和北美洲呈现出下降趋势。2009 年,中国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比达到47%,而欧洲、北美洲和日本分别仅占21%、8%、6%,中国已经发展为铝型材的消费大国。从应用领域来看,建筑行业仍然是铝型材应用的主要领域,远远超过其他领域消费量,消费量逐年上涨,2009 年占总消费量的63%以上。分地区看,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2009 年铝型材在工业领域的消费平均比重已经超过50%,而中国铝型材在工业领域的消费量仅32%,工业领域的消费比例相对较低。2.国际铝型材行业竞争格局 从国际铝型材行业的竞争情况来看,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产量分布来看,全球铝型材材约60%的产量集中于中、美、日三国,多年来中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超过1/3。与美、日等国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不同,中国的产量增长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2000-2008 年,国内铝型材产量复合增长率超过35%。2008 年中国铝型材产量占全球的45.2%。以美、日、德等铝加工发达国家为代表,铝加工业在20 世纪末已基本完成了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整合进程,建立了跨国集团公司,并进行全球化生产和经营,如美铝、加铝和海德鲁公司等;其中最典型的是美铝公司,几乎囊括了全部铝加工材品种,在全世界各主要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年铝加工材能力近200 万吨;而以日本、德国铝加工企业为代表,继续引导世界铝加工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在饮料罐板和高档PS 版基材等研发和生产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3.国际铝型材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世界铝型材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数量和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产能和产量也不会有太大增长,而产品品种会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会更加精益求精,产品附加值更高,更加节能环保。具体来讲就是:在铝加工工艺上,向着更精细化方向发展;在铝加工装备上,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建设上,向着大而强和专而精方向发展。4.国际铝型材行业发展前景 铝型材因其具有质轻、价格低、可回收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家电、电子及机械设备等行业。在目前全球强调节能环保的前提下,铝型材在交通、家电、电子及机械设备等领域的未来市场十分巨大,市场需求前景广阔。近年来,全球新能源环保产业增长速度较快,铝型材由于具有导热好、自重轻等优点,在太阳能和LED 等产业中将得到大量应用,发展前景看好。
二、中国铝型材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铝型材产量与消费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属门窗、建筑幕墙、铁路运输设备、汽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了铝型材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铝型材行业销售收入从2003 年的275.45 亿元上升到2010 年的4131.8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7.24%;铝型材产量从2000 年的156.5 万吨增长到2009 年的860.0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84%;消费量从2000 年的161 万吨增长到2009 年的816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76%,预计到2012年中国铝型材消费量将达到1440 万吨。中国已成为铝
型材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表1: 2001-2009年中国铝型材产量及表观消费量(万吨)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产量 156.5 186.2 216.1 252.0 303.6 372.5 489.0 633.0 755.0 860.0 表观消费量 161 185 214 243 286 342 430 546 707 816 2010 年,中国铝型材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内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能力较高,盈利能力较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0 年底,中国规模以上铝型材企业有824 家,资产总额达到2181.40 亿元,同比增长31.62%。2010 年,中国铝型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8.41 亿元,同比增长44.31%;销售收入4131.83 亿元,同比增长47.46%;实现利润总额142.05 亿元,同比增长54.10%。图表1: 2006-2010 年铝型材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走势(单位:亿元,%)从不同性质企业竞争情况来看,中国铝型材行业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2010 年,私营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企业数量分别占行业的38.67%、28.95%、37.40%和63.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企业数量分别占行业的19.82%、25.36%、24.11%和11.65%。随着中国金属门窗、建筑幕墙、交通运输业、化工业、电力设备业、国防军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铝型材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同时,新产品、新工艺、新用途的铝型材将不断出现,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011-2013 年铝型材行业仍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5-2010 年,中国铝型材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5.20%。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结合2005-2010 年中国铝型材行业销售收入数据及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粗略估计2011-2013年中国铝型材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8%,2013 年,中国铝型材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8749亿元。2.中国铝型材行业发展主要特点(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5-2010 年,铝型材行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29.20%。2010 年,铝型材行业资产总额为2181.40 亿元,同比增长31.62%。2005-2010 年,铝型材行业的销售规模也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5.20%。2010 年,铝型材行业销售收入为4131.83 亿元,同比增长47.46%。图表2:2005-2010 年中国铝型材行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变化趋势(单位:亿元,%)(2)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 不论是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还是利润总额和企业数量,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都占据了中国铝型材行业11%以上的份额。2010 年,私营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企业数量分别占行业的38.67%、28.95%、37.40%和63.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企业数量分别占行业的19.82%、25.36%、24.11%和11.65%,说明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中国铝型材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3)市场区域化分割非常明显 以建筑铝型材为例,行业地域性特征较为明显,一方面,产能分布不均衡,目前60%以上的建筑铝型材生产企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及环渤海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受运输成本影响,建筑铝型材存在通常的行业销售半径,约为500 公里左右。产能分布的不均衡和销售半径的限制,决定了建筑铝型材市场竞争的地域特点较为明显。
3.中国铝型材行业工艺技术(1)行业技术水平特点 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内铝型材行业技术水平已经相对成熟,产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铝型材工业的技术,主要表现在熔铸技术、挤压技术和铝型材表面处理技术。而以上三个环节的技术又体现在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近年来,中国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型材工业装备,包括同水平热顶铸造机(引进美国17 台)、内导式液压铸造机(引进英国5 台),各铝型材企业非常重视熔炼工序合金化、熔化、净化与均匀化处理,已基本上掌握了圆锭的铸造工艺。目前,国内铝型材行业挤压机装备呈现出三个特点:数量众多(约3100 台)、规格丰富(世界上所有的铝挤压机品牌都有,型号从1.5MN-125MN 都有)、小挤压机比重高(小于13.5MN 的挤压机占95%以上)。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行业竞争的不断深化,目前部分企业已陆续引入国外先进挤压机生产线,与发达国家的技术
装备差距正在日益缩小。铝型材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穿孔挤压、润滑挤压、等温等速挤压、扁挤压、宽展挤压、分流组合模挤压、变断面挤压、水冷模挤压、快速连续挤压以及静液挤压等新挤压方法在一些企业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得到一定的应用。目前国内约有700 条铝型材表面生产线,其中引进或关键设备引进的表面处理生产线有200 条左右,种类齐全,可以生产300 多种颜色的铝型材。阳极氧化着色、静电粉末喷涂、氟碳喷涂、电泳涂漆、化学着色、木纹处理等表面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行业内企业日益重视客户需求变化,表面处理能力在不断提高。生产所需模具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也使得研发成果得以充分应用。目前挤压仿真技术开始应用于铝型材生产中的模具制造工序,大幅提高了试模成功的比率,从而间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新产品、新款式的研发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首先,注胶、插条等隔热节能技术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应用,有效提升了铝型材产品的节能、环保效果;其次,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品种和款式不断推出,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及偏好。3)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在汽车、轨道车辆、航空、船舶和电子等领域的铝型材产品质量和品种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要求。同时,后续加工能力普遍不强,对铝型材的后续加工率不足25%,且主要以铝门窗为主,铝材进一步加工的技术和设备都需要加强,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拓展产品应用领域。(2)铝型材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已成为世界铝合金型材生产大国,但还不是铝合金型材生产强国。国内铝合金型材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级不高的现状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还需要继续加快和深化行业结构调整,以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近几年,中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铝合金型材生产线和工艺技术(包括大吨位的挤压生产线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基本掌握了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所生产的各种铝合金型材不仅在内在质量,如合金成分、强度、延伸率、几何形状等方面,而且在表面处理,如色彩、光泽、表面硬度、平滑性、耐光、耐候、耐腐蚀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产品已逐渐进入国际市场。资料显示,建筑耗能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5%-40%,而在民用建筑的门窗、墙体、屋面和地面四大能耗部分中,门窗的能耗又占到约50%。因此,世界各国都把门窗、幕墙作为实现节能的关键所在,从而对作为门窗主要材料的铝合金型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各种隔热铝型材(包括浇注式、灌注式和插条式等)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将成为本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当前,国内铝合金型材产品超过80%的产量应用于建筑门窗产业。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这必然对建筑门窗用铝型材的节能功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国内中、高档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门窗产品向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从而要求不断提高铝合金型材的耐腐蚀、耐候性能以及装饰效果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也是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4.中国铝型材加工的装备 随着我国铝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铝加工装备的科研、设计和制造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近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国铝加工装备的科研、设计、制造已完成了从辅机到主机、从单体设备到整条生产线,从仿制到创新等过程的重大转变。而且在这一重大转变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我国著名的铝加工装备科研、设计和制造的著名企业,如洛阳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上海捷如重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到目前为止,所有铝型材加工装备,从熔铸、挤压、热处理系列装备到在线分析、检测装备,国内都能设计制造。国产铝型材加工装备由于具有优良的性价比,在保证基本功能优良的情况下,可以显著降低项目投资,已为铝型材加工企业广泛采用,铝型材加工完全依靠引进国外技术装备的局面已经被基本改变,但部分高端装备还依赖于国外进口。
三、我国铝型材行业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中国铝加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不仅是产量快速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而且装备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产品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但在这种持续快速发展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足与问题,这对铝加工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1.行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
中国铝型材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平均规模偏小,现代化铝型材制造企业与大批小企业并存,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粗放,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国内铝型材行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竞争激烈,而部分高性能、高精度产品尚不能完全国产化,需要进口;另外,国内铝型材行业的产能地区分布也不尽合理,较大部分产能远离原料产地,部分地区产能严重过剩依赖外销。上述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容易引发企业间低端产品的过度竞争,行业整体难以获得生产和研发上的规模效益,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物流压力,不利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2.企业素养偏低,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素养偏低表现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低,而员工素质偏低则主要表现在操作水平低、创新能力弱,提高企业素养与员工素质是铝型材加工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铝型材加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创新机构不健全,科技活动层次较低;二是科技开发与创新的投入明显不足;三是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四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五是高级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中国铝型材行业是伴随着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发展起来的,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在面对轨道交通、汽车、航空、电子、电力、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出新要求的环境下显得相对不足。近几年来,中国的铝型材总产量迅速上升,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仍然偏低,许多还得从国外大量进口,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3.节能减速排任务繁重,技术经济指标达标任重道远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铝行业准入条件》,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铝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而且要求现有铝加工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能耗、金属消耗和成品率等达到规定门槛。在未来不足3年内,使我国铝加工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门槛水平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充满了挑战。我国铝加工行业2004-2007年技术经济指标与门槛水平的对照见表8,从表8中比较可知,除熔铸成品率已达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综合能耗,要达标十分艰巨。表2:中国铝加工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门槛水平比较4.一般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缺乏世界品牌和著名企业 2005年我国铝材已经是出口大于进口,但是我们出口的多是一般中低档产品,而进口的多是高科技产品。而且我国多是仿制国外的合金和品种,自己创新的合金和独特的品种很少,直到2007年3月7日,佛山凤铝铝业有限公司“无铅6020合金”才以“中国研制”的身份在国际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表中注册成功。据统计,铝及铝合金共有300多个国际牌号,中国直到2007年3月份才只有一个,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牌号。实际上,至今除中国铝业公司外,中国缺少国内外公认的著名企业,也还没有一个国内外公认的铝材世界品牌。
8.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八
前几年,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主要的工业原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过,受环保与经济下行影响,我国煤炭黄金发展的十年已经过去。2013年以后,煤炭市场开始下行,产能问题突出。到2015年直至现在,煤炭产能过剩情况正持续恶化。
2000到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年均增加2.18亿吨,年均增长率为8.8%。其中,2013年煤炭市场消费量达到峰值,为42.2亿吨,随后2014年煤炭消费量出现首次下滑,降幅达8.8%。煤炭消费量逐年下降的同时,煤企库存量却逐年高涨,到2015年末,全社会存煤已持续48个月超过3亿吨,煤炭企业存煤1.01亿吨,比年初增加1443万吨,增长16.7%。
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下,煤价持续下降。到2015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25.7个点,比2015年初下降了12.7个点,降幅达9.2%。其中,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370元/吨,比2015年初下降了155元/吨,同比下降29.5%,这一价格已跌至12年前的水平。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3年以来,政策便有意识的指导煤炭减产,虽然煤炭产量从2013年的39.7亿吨下降至2015年的36.8亿吨,但全国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经营并未有好转,实现利润逐年下降的情形让人担忧。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规模以上煤企实现利润逐年下跌,其中2015年规模以上煤企实现利润440.8亿元,同比2014年下降800多亿元,煤炭行业困境依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市场供需失衡、煤炭发展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约束是造成当前煤炭深陷困境的主要因素。
其中,市场环节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一,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变化、生态环境约束等因素限制了煤炭市场。以能源与生态环境调整为例,相关调查显示,烧煤对雾霾天气的贡献超过了6成,因此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取代煤炭成为新的能源战略,这就“夺去”了部分原有的煤炭市场。
结构不合理方面,我国煤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生产集中度低、人均效率低、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煤炭的安全生产、洁净生产、深度加工仍旧面临诸多问题。
体制机制束缚主要表现在行业管理弱化、企业管理粗放、税费负担较重、社会职能分离难、落后煤炭(衰老报废煤矿)退出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政策扶持 煤炭脱困自救方向清晰 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这一文件提出将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相结合,实现煤炭行业扭亏脱困升级和健康发展。
在脱困目标上,新政提出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脱困具体任务上,新政提出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和其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推进企业改革重组;促进行业调整转型;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严格限制劣质煤使用9方面任务。
山东、山西两地已经对上述《意见》做出回应,未来将有更多省份回应并落实国家去产能政策。煤炭过剩产能有效化解、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并且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前景值得期待。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在政策指导下,煤炭行业以降成本、去产能和补短板为原则的自救之路清晰,煤炭电商与煤化工将成为自救的重要手段。
煤炭电商
煤炭电商是行业去产能的“利器”,它能降低煤企以及煤炭贸易商的成本,并快速提高销量,助力煤企较为轻松的消化过剩产能。
转型煤炭电商节约了交易成本,拓宽了煤炭营销渠道,并且破解了煤炭大宗物资现货交易的难题,能重新焕发煤炭行业的生命力。事实上,2012年之后,我国煤炭电商平台数量不断增长,这也反映出出煤企对煤炭电商的重视度。
煤企转型煤炭电商,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核心企业资源为依托,实现全供应链的业务,服务上寻求创新将是煤炭电商拥有长久生命力的关键。
为此,煤企需要在交易服务方面,扩大煤炭交易服务网络的覆盖面,进一步贴近用户、贴近市场、延伸服务;在信息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煤炭质量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力求建立统一的、科学的煤炭质量标准;物流服务方面,整合物流信息和资源,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减少库存,提高煤炭物流标准化程度;3 金融服务方面,提升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煤化工
与工业烧煤相比,煤化工产品更为环保,符合清洁能源的发展要求。同时,煤化工产品也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以上两大优势能助力煤企快速实现产业优化与升级。
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在2003、2004年以来,我国煤化工出现了过热的现象,行业的利润有所下降,同时产能在短期内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使的行业内一些产品出现过剩现象。但由于我国的资源状况是富煤、缺油、少气,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对于能源安全的重视,煤化工在我国的景气度逐渐上升。
随着煤化工投资重启,这一领域有望在2016年走出低迷困境,迎来较好发展态势。本文作者:李佩娟(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9.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九
自1979年出现第一家快递企业起, 中国快递业已成为市场中关注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购物狂欢节等网络促销的拉动, 即使在经济低迷的2012年, 快递业增速依然高达51.2%。同时, 快递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目前我国注册快递企业逾6000家, 从业人员达60多万。行业中, 国有企业加速改革, 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国际快递加强中国市场战略部署。2012年9月, 国家邮政局正式批准Fed Ex和UPS经营国内快递业务。外资快递巨头进入国内市场, 必将给国内快递市场带来巨大竞争。
二、国内快递业发展背景
(一) 国内快递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邮政局统计显示:2012年, 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6.88亿件, 同比增长53.2%;收入累计完成1055.2亿元, 同比增长32.6%。从以下我国2007年以来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图可以看出, 我国快递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同时, 《快递业“十二五”规划》也指出了快递行业未来发展目标位21%, 相关研究也表明快递业与GDP的增长比例为1:2.9,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 快递业也必将持续高速发展。 (见图1) (二) 异地主导, 东强西弱
邮政局统计的快递三个细分市场中, 2012年同城、异地和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分别为110.2、635.5、205.6亿元异地占比最大, 收入占比60.2%, 业务量占比73.3%。同时, 国内快递业也出现了较强的区域差异, 业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2012年业务量和收入分别占到全国81.9%和82.3%。
(三) 电商兴起助力快递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电子商务也迅猛发展,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其中网购用户达到2.42亿, 网购使用率高达42.9%。手机应用的开发也推进网购便捷化。近年来, 快递作为网购商品配送的最佳选择, 国内几大电商网站主导的购物狂欢节在为自身带来海量订单之余, 也引爆了国内快递行业, 网购用户多元的需求也迫使快递行业不断发展。
(四) 国际快递巨头加强中国市场战略部署
早在中国入市之前, 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就开始以收购在华合作伙伴方式进行国内快递业务, 虽然《中国邮政法》的出台抑制了其开拓中国市场的速度。但国际快递巨头也加大了品牌维护等方面投入, 在北京奥运会准备过程中, Fed Ex和UPS分别成为国家羽毛球队赞助商和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搭乘奥运快车, 双双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并实现扎根国内快递市场的战略目标。2012年9月, 相关经营权限的获批, 也帮助其顺利进入了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国内快递第一战场。同时, 该战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巨大的快递市场和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也有利于国际快递巨头们的中国市场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
三、国外快递业巨头压力之下中国快递业存在的问题
(一) 行业盈利能力较低, 与国际巨头有较大差距
同质化的服务迫使大多快递企业选择低价策略, 在类似完全竞争的市场中, 作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盈利能力, 然而在与国际快递巨头对比分析发现, 两者盈利能力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国内快递企业净利率和同等市场份额产出率较低。快递与物流咨询网指出, 目前国内快递业和平均净利润分别为4%, 仅为国际巨头的1/2。同时, 同等市场份额产出率低, 《2012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2.8%、75.4%和1.8%, , 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28.4%、60.5%和11.1%。相比国内快递企业以98.2%的业务量换来88.9%的收入份额, 国际快递企业仅以1.8%的业务量豪夺11.1%的收入市场份额。
(二) 缺乏良好市场秩序, 客户投诉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 媒体频繁对快递业存在的诸如暴力分拣、掉包窃取等问题进行曝光, 央视去年年末连播八天的《再问物流》更是剑指快递公司管理混乱, 缺乏良好市场秩序。国家邮政局的月度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显示, 多数国内快递企业申诉率较高月度有效申诉量最高值通常超过150件/百万件, 而国际四大快递几乎均保持10件以下, 存在较大差距。
(三) 技术设备落后
国内大多快递企业受经营模式及资金之困, 与国外同行相比, 在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均比较落后, 基层网店办公简陋, 中小型配送中心缺乏自动拣货机等设备, 同时, 在国外利用“大数据”进行客户需求偏好预测的情况下, 国内大多数快递企业在信息处理技术方面大都没有建立统一集中的信息管理系统, 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 甚至快递人员手持POS技术均未普及,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快递业运行效率、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 人员素质偏低, 流动性大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包裹配送的一系列服务质量, 企业本应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然而, 为了降低成本, 国内企业在员工的聘用上缺乏长期规划导致行业人员素质偏低和流动性大。目前国内快递企业雇佣的员工学历层次水平较低, 专业技术知识薄弱, 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快递业“十二五”规划》显示:截止2010年, 在60多万的从业人员中, 仅有19.8万快递业务员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比例仅为32%。这与国外严格的持证上岗有较大差距。同时, 以成本控制为主导、相对落后的技术设备、廉价的劳动力等因素使得国内企业疏于对员工福利的重视, 忽略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 表面上可以降低快递企业的成本, 实际却易造成员工缺乏归属感, 责任心不强, 使得行业人员流动率较高企业培训成本大量增加, 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五)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不强
目前国内快递行业的经营模式有自营、加盟、混合三种模式, 对于大多数快递企业, 特别是资金链较为紧张的民营企业, 中国特色的加盟模式由于能有效解决资金短期, 降低管理成本, 曾一度帮助企业做大, 但由于加盟模式本身存在的利益多元化和权利分散, 造成了企业标准化难落实, 企业融资困难加剧, 加盟模式困扰圆通快递IPO便为最好的例证, 加盟模式还威胁着服务水平的提高, 成为了限制企业继续发展的绊脚石。同时, 目前世界500强的快递企业中, 还未出现特许加盟模式快递的企业。在快递行业转型的今天, 单一的特约加盟模式已不能继续满足发展的需要, 从而被市场淘汰。
四、国内快递行业发展对策
(一) 抓住现有发展机遇和优势, 开发中西部市场
快递业“十二五”报告指出, 目前我国快递业仍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快递服务的需求依然强劲, 为快递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 国际快递巨头获批经营的城市仅为少数东部沿海城市, 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 随着快递市场的不断发展, 其市场空间将被逐步开发出来, 国内快递企业拥有巨大的网络优势, 依托于现有网络的情况下, 也较容易做到加大对中西部市场的开发。
(二)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提高产品附加值
与国际巨头相比, 净利率和单位市场份额收入较低证明了国内快递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与国外巨头有较大差距, 究其主要原因, 主要为国内业务市场上服务低价格、同质性竞争程度大, 缺乏差异化服务, 在利润较高且相对缺乏弹性的国际快递业务市场上表现不佳, 同时, 由于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及商誉等情况, 造成快递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较高, 包裹流通各环节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鉴于这样的情况下, 快递企业应在现有基础上,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降低仓储、运输、配送等成本, 提高对运输服务商的议价能力, 同时, 选择合理区域进行差异化经营, 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采取与便利店合作等方式降低拟向物流成本和二次配送的可能性, 提高末端客户服务的灵活性和质量, 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 最终改善经营状况。
(三) 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 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 还可以提高快递企业服务水平, 同时借助对后台数据的分析, 可更加精准定位客户真实需求。国际四大快递巨头的经营能力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国内快递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投资, 快递人员手持POS技术的客户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技术普及和推广, 在解决因人工处理导致的高错误率和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同时,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粘性, 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四) 加大行业考核制度, 提高从业人员进入门槛
由于行业管理的疏漏, 从业人员违规操作处罚成本低廉偷盗掉包等事件的频发, 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基于这样的情况下, 在国家层面上, 应完善快递行业相关法规, 对企业的经营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各级邮政局及快递行业协会应该加大对快递企业人员持证比率的督查, 加大处罚措施, 同时, 引进如驾驶证管理等理念, 完善行业快递人员管理制度, 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快递企业和个人给予警告、降级、罚款、勒令整改、限制从业经营年限、吊销执照等处罚, 规范行业行为;在企业层面上, 采取合理的针绩效考核方法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引导, 从而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五) 经营模式转变:标准化、直营化
加盟模式的利益多元化及权利分散带来了众多的问题, 如今企业想做强, 只有标准化与直营化两条路, 企业应加强对加盟企业的控制, 学习肯德基、麦当劳严格执行标准化。同时未来竞争的加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国内快递企业逐步解除与特约加盟商的合约, 实现企业直营化, 从而降低经营风险与融资难度。然而, 由于提供的产品时服务, 服务本身的异质性、易逝性等特点使得企业施行标准化管理难度较大, 同时各地加盟商已发展多年, 根基稳固, 直营化过程必然会威胁到加盟商利益而受到一定阻碍, 难以做到跟顺丰过去一样的全面回收, 所以于大多数快递企业而言, 选择“重点区域直营, 其他区域加盟”外加“加盟商质量监控”模式不亏为最好的选择。
五、总结
10.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十
伴随着经济水平增长,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丁克家庭的增加,宠物逐渐变成人们娱乐休闲、情感寄托的很好选择。据研究资料表明,在我国,宠物方面需求正以15%的速度增加,2016年,中国宠物行业消费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到2020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可见,我国宠物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期,宠物行业存在巨大人力和财力需求。
一、我国宠物喜好种类占比情况
宠物作为人类的家庭伴侣,种类呈多元化趋势,宠物猫、宠物狗、鸟类、水族、爬行动物等等占有不同比例。据调查,我国城市家庭宠物狗占比62%、宠物猫19%、水族类9%、鼠兔5%、鸟类3%、其他2%。所以,现阶段我国家庭宠物主要还是以猫、狗为主。
二、我国宠物行业发展特点
(一)快速发展
我国宠物行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正以30%的速度高速发展,从2004到2014这十年时间,宠物行业消费规模增长了30多倍。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在中国至少有两亿条(只)家庭宠物,其中宠物狗1200万只,宠物猫6000万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是中国公认的五大宠物城市。未来十年的时间,养宠物人数会呈爆炸式增长。
(二)与宠物相关产业不断完善
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多,宠物生存质量要求持续增高,围绕着宠物的产业也在不断完善,宠物食品、附属生活用品(服装、玩具)、宠物美容、训导等形成一条系统产业链,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宠物产业领域:中国宠物犬最大的繁育基地在四川建成,并汇集宠物食品企业,打造宠物食品生产基地;广东是世界上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和水族器材产销基地;温州拥有亚洲最大的皮质狗咬胶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与国外企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由于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其对应的宠物产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综合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国外一些宠物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内宠物产品以食品为例,高端宠物食品品牌还是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国内的宠物食品主要还是占据中、低端品牌市场。但是,一些觉醒的企业已经在食品细分、中药添加食品等方面创造出中国的高端品牌。未来应加强宠物食品、用品的研发力度,确保宠物食品安全,提高国产宠物食品、用品的品牌辨识度。
(四)宠物行业人才、设备引进
目前宠物行业服务消费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吸引着一大批有志人才纷纷投身宠物行业,与前几年相比较,宠物行业人员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综合素质得以很大提升。凡是投身于宠物行业的工作人员学历提高,朝着更加系统、规范、专业的方向发展。从事于宠物行业的人才上岗之前都将接受专业的培训。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协会的畅通沟通与交流,仍然是加快宠物医疗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宠物医院的医疗设备,从基本的手术器械、检测设备B超仪、X光机、CR、DR、宠物专用五分类血球仪、到高精尖CT、MRI等都在不断更新换代,我国已经成为宠物中档设备国际上主要的生产地,但是在高端设备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占据中档医疗设备和消费品市场这一广阔市场后,进军高档宠物医疗设备市场是中国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宠物行业发展趋势
(一)宠物医院并购兴起
宠物医院扩张速度加快,以天津瑞普生物为例,2015年8月,天津瑞普生物从兽药切入宠物医院,瑞派宠物医院前期发展通过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目前已经从刚开始的十家宠物直营医院扩张到60家,瑞派2016年目标宠物直营医院为120家。可见,宠物行业将是继汽车、医药、船舶等行业并购后的又一大新型并购行业,未来,各大型企业进一步健全管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咨询平台
网址:http:///
理体制,成立成熟的员工管理机制和创新技术更新培训机制,为发展国内连锁经营宠物医院模式寻求新突破。小型宠物医院比如夫妻店和单体动物医院将在发展空间上受到挤压。
(二)宠物行业市场细分
细分是行业成熟的标志。2016年浙江宁波爱心宠物连锁机构成立首家猫专科医院,瑞鹏宠物医院历经十一年时间,打造骨外科、肿瘤科、眼科等九大品牌专科收获显著,并推动宠物医疗迈上新的台阶。由此看出,宠物医疗越来越精细、专业。宠物产品和服务也将呈现多样化趋势,宠物行业逐步向高精尖、专科领域发展。
(三)互联网+ 据调查,中国35岁以下养宠人士占比超过70%,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具有网络经验的消费群体,宠物网络社交平台将会成为新的掘金点,例如宠主咨询线上医生宠物疾病问题,宠物食品用品等线上销售,医疗、美容的线上预约、宠物圈功能:晒萌宠、领养、分享萌宠经验等等,将产生巨大的利润空间。宠物类App不断普及、创新,服务于老客户的同时,也会给将要养宠物的新手普及养宠常识,为增加新用户量起推动作用。但是互联网只是宠物行业的工具,各大企业切不可过分强调互联网而忽略本质,只有好的产品、服务加上互联网才等于好的用户体验和价值。
(四)宠物行业人力资源开发
宠物行业发展与宠物相关工作人员服务和技术水平密不可分,作为培养宠物行业人才的大后方-高校,对于宠物行业人才培养,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目前,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仅有100所农业院校开设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宠物行业面临人才挑战。另外,面对中国社会劳动力减少、独生子女有父母托底,工作动力不足、薪资福利一般、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宠物行业遇到新的瓶颈期。针对这些问题,未来职业学校将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学校将和企业直接对接,了解市场需求。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习培训,学生边学习边上岗实习,毕业后零培训上岗,培养大批专业宠物护士、医生、销售及管理人员等,为宠物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11.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十一
景预测
来源:尾矿处理/尾矿利用/尾矿陶粒/尾矿处理技术/尾矿处理设备-郑州德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我国土壤治理的重点分为三类:1.工业污染场地恢复;2.矿区治理及其所相关的水污染治理;3.农田污染治理。其中国家在前两方面技术相对成熟,其中尤其是城市工业污染场地恢复,投资回报率高,市场更加活跃。而农田污染由于范围广、回报小,治理难,收效慢等因素,治理项目仅有寥寥几例,但目前已有盈利案例。我们预计随着土壤修复市场深入发展,治理将逐步覆盖城市工业污染地、矿区和农田三个领域。
一、中国历史积累的土壤修复问题非常严重
不同土壤利用类型点位超标率
2014 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 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11.2%、2.3%、1.5%和 1.1%。
各类典型地块点位超标率
耕地的点位超标率远高于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其中轻微污染、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比例都是四类土壤利用类型中最高的,耕地的土壤环境问题最为严重。且各类典型地块的点位超标率分布接近,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是重污染企业用地和工业废弃地。污染物类型以无机物为主,有机物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重金属污染中点位超标率最高前三位的是镉、镍和砷,而有机物污染中滴滴涕点位超标率最高,达到了 1.9%。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污染问题重于北方。
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
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
根据 2004年我国《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以珠三角为例,数据显示该地区近40%的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其中 10%严重超标,重金属超标元素主要为:镉、汞、砷、铜、镍。其中,土壤中汞含量超标,超标幅度达到 70%-150%。镍在珠三角地区的超标现象也比较明显,该地区某城市镍超标达到 59.3%。
此外,针对中国工业污染场地表层土壤的调查显示,样本中 PAHs 的最高浓度达到16417mg/kg,超过我国土壤标准 171倍,超过美国土壤标准 1.7mg/kg 9600 倍;重金属 Pb、Cu 最高平均浓度分别达到 10605 mg/kg、1098 mg/kg,分别超过我国自然土壤背景值 35mg/kg 和 35mg/kg,300 倍和 31 倍,超过国家三级土壤标准 500mg/kg 和400mg/kg,21 倍和 2.7 倍。这种高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会不断向下迁移,最终影响地下水。
同时注意到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密不可分特性。在美国国家优先控制场地名录(National Priorities List,NPL)中,截止2014年共有1157个污染场地实施了修复处理,占名录总数的 69%,其中同时进行土壤和地下水控制、处理的污染场地有 473个,占清单总数的 28%。可见,土壤和地下水均受到污染的场地占有较大比重,这两项污染治理密不可分。目前,我国对地下水污染的研究也刚起步,地下水污染的修复开展较土壤修复工作更少。
根据对我国 12 个城市多处工厂的数据监测:重金属污染方面,Zn 污染上海和沈阳较严重,PAHs污染北京极为严重,Cd浓度沈阳较高,Pb 污染沈阳极为严重,厦门的 Cu和Ni、Cr 污染较严重,青海的 Cr污染问题严峻;有机型污染方面,北京 BTEX污染严重。
二、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广阔
根据2014年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据此估算全国受污染的耕地有2 333万hm2,其中中度污染333万hm2,加上受工业污染土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已经极大。
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 200万t,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0亿元。2002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曾对全国市场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结果显示,其中铅超标率为28.4%,镉超标率则为10.3%。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在2007、2008年分别对全国多个省市的大米采样分析,发现10%左右的大米镉超标,大米铅超标率还有所增加。
2006年至2009年,环境修复的项目增长缓慢,每年的项目少于20个;2010至2013年环境修复的项目有明显增加,每年的项目在20至60个之间;从2014年起,项目数量开始明显增加。
目前,土壤修复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在利好的政策的刺激下,已经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每年的项目数量还是比较少。预计在未来的数年内土壤修复行业还会保持增长,特别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批准后,有可能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1、市场分析
中国土壤污染面积大,土壤修复单价高,并且没有为土壤修复配套专门基金也缺乏其它的融资渠道,资金成为制约土壤修复项目开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土壤修复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只有部分地理位置好,周边房价高的地块,土壤修复的费用可以在土壤修复完成后,通过建造住宅、商业地产等途径来收回。
在中国土壤污染面积大数量多,而修复资金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土壤修复的优先次序成为要问题。根据“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下述几类土壤修复领域,较容易筹集到足够的修复资金,从而在整个土壤修复市场中率先进行:(1)重污染工矿企业和尾矿库周边:土壤修复的责任人明确,经济承受能力强;(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危害极大,政府必须优先予以解决;(3)危险废弃物堆存场地:单位污染物的修复成本低,土壤修复效率高;(4)城市周边工矿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受污染地块经修复后,可以提高开发品质,同时也可以减少对人的危害。
针对市场最活跃的工业污染场地对我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知,以 2012 年为例,中国城市工业企业数约为 30.61 万个,工业用地面积为 6035km2,其中分布于市辖区的企业数占 48.52%。并且注意到,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其工业用地面积占城市用地比例越大,如广东省城市工业用地面积超过 1000 km2,市辖区工业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一,达到 36173 个。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市辖区工业企业数均超过 1 万个。新疆、青海、海南和西藏等地的工业企业最少,低于 600个。这些工业用地在城市外扩之时,都是外迁后需要土壤修复的潜在市场。
工业场地污染中以下五类最为严重:1.石油化工及炼焦;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3.医药制造;4.金属冶炼;5.机械制造。对以上五类企业进行调查可知,以 2011年为例,规模化以上企业分别对应为 1974, 22600, 5926, 13507, 23980 个,共占到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32560 个)17.15%。
由此可见,“京津沪+苏浙鲁粤”七地重污染企业数之和可以占到全国的 55%,将这些地区重污染企业数的年数目单独取出进行分析可见下图,从 2009年到 2011年间,关停并转迁的重污染企业数一共 10001 家。
我们假设:1.自从 2011年之后,城市市区里没有新建重污染企业。2.已有的重污染企业中仅有 20%建在目前的市区内。以“京津沪+苏浙鲁粤”七地市区内重污染企业作为我们工业场地土壤修复的有效目标市场,计算得到截止至 2011 年数据,符合要求的企业共7478 个。按照市面了解到每个项目平均规模一千万元计算,我国工业场地污染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为 748亿元。
计算得到全国土壤修复先导市场规模,可见大部分先导市场集中在市区的工业污染场地和耕地处。
2、从业公司分析
我国从事环境修复的企业根据企业特点可以归为四类:(1)与环保相关的科研院所及高校,通过强大的科研能力积累技术,并通过成立环境修复事业部或工程公司转投实业,参与污染场地调查评估、承包治理修复工程,在争取项目和技术研发中都具有较大优势。(2)国内专业的环境修复工程公司,它们大多由成熟的环保工程公司为开拓土壤修复市场而专门设立,也有一部分是由地方环保部门、投资公司、其它相关企业转型而来,通常都拥有一定的稀缺资源,注重行业战略布局,公司管理、项目运作方面经验丰富。(3)在全球市场上已经有深厚技术经验积累的外资企业,它们以咨询管理、分析检测等方式参与国内的土壤修复产业;也有与国内的工程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直接接入土壤修复过程的。(4)大型的工业集团的下属企业,专门从事环境修复业务的部门或子公司。这类公司主要修复被总公司污染的场地,专精于修复
一、两种类的土壤污染,将土壤修复的利润消化于集团内部。
国内的土壤修复企业,无论属于上述哪类,都处于起步状态,都还处于发展时期。在全国的土壤修的修复市场中,并没有出现实力超强的公司,也没有企业在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此市场后续的进入者,还是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3、技术分析
根据土壤中污染物质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植物、微生物等方法。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淋洗、热脱附、蒸气浸提和异地填埋等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固定一稳定化技术、氧化还原、化学改良、表面活性剂清洗和有机质改良等;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富集、固定及降解。由于土壤污染面积大,污染物质种类多,污染组合类型复杂等原因,单项修复技术往往难以达到预定修复目标,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根据污染修复的场所,可以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异位修复需要增加土壤挖掘、运输等工序,费用较高,危险废物在运输过程中还存在监管的盲区,该技术也难以解决地下水污染的问题,缺陷较多。尽管现阶段,国内的土壤修复还以异位修复为主,但是以后原位土壤修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技术和专有的机械也会逐次开发出来。
三、土壤修复市场尚无绝对龙头,将经历从大乱到大治过程
2010 年之前,全国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企业不超过20家,其中真正具备专业能力的只有5家左右。截止2013年底,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掌握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 300家。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 500 多家相关企业。
我国约 43.75%土壤修复项目规模较小,集中在 5000 万以下。2亿以上相对大规模项目比例仅占 18.75%。
与美国和欧洲分别已修复30283处和80700处污染场地项目相比,我国已修复的场地数不超过 200 个,尚处萌芽阶段。但目前,土壤污染问题严重、民众日益关注环境安全问题、传统产业面临产业转型、关停搬迁等,这些都将给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带来巨大的需求。世纪 70 年代,发达国家普遍处于工业高速发展阶段,土壤污染问题随之而来,引发各国政府重视,制定土壤污染治理法律法规。“拉夫河污染事件”使得美国政府开始认识到土壤污染的巨大危害。同时期,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废水废渣无序排放,土壤污染公害事件发生数起。当时痛痛病、水俣病、第二水俣病、四日市病四大公害,有三起与重金属污染相关。1975 年的东京都铬渣污染事件引起了日本政府对棕地污染的重视。英国则由于大量位于英国南部和东南部的早期大型工业城市中心的土地被工业污染,成为棕色土地,影响难以控制,开始重视土壤污染问题。此外,加拿大、荷兰等发达国家都由于工业化造成棕地污染问题,制定并发布了土壤污染相关法律法规。
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治理机制比较
欧洲 2008年土壤修复市场在各国 GDP的 0.0%-0.3%之间波动。对比我国 2013 年 40 亿的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仅占我国 GDP 的 0.007%。可见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还有很大上升空间。预期“土十条”的出台,势必会推动土壤修复市场需求增加。
四、土壤修复政策频出,国家重金支持试点项目
我国历年出台法律法规及标准
自14年起,政府频频出台土壤防治相关的技术导则、行动计划等,对土壤防治问题日益重视。2014 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环保部审议,计划内容包括开展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建设 6 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预计单个示范区用于土壤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在 10 亿-15 亿元之间。2015年,中央下达重金属专项资金 36亿元,支持 30个地方重点区域重金属治理和 37 个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9 月 28 日,福建出台《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填补了地方土壤立法空白。尽管目前法律法规、治理机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但立法速度在这两年明显加快,这无疑释放出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上支持土壤修复行业的积极信号。
2014 年,国家在浙江台州、湖北大冶、湖南石门、广东韶关、广西环江和贵州铜仁等地实施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情况如下:
国家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2015 年 7 月,中央财政部下达专项资金约 28亿元,用于重点支持 30 个地市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中央资金将连续三年对重点区域进行支持。获得支持的地市中,湖南占三分之一强,包括常德市、娄底市、张家界市、长沙市等 11个地市。.我们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推广土壤修复试点项目,五年计划投资 20000亿元,平均每年 4000亿,希望到 2020年环境情况能得到改善。
12.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 篇十二
1 我国公路建设发展历程
1979年第一次公路普查时, 全国公路总里程为87.6万km[1], 我国公路建设严重滞后。意识到交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后, 交通运输领域的公路、水路、航空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十一五”末, 公路总里程突破了400万km, 高速公路跃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13年末, 全国公路总里程达435.62万km[2], 公路建设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
2 公路养护的重要性
进行公路养护的目的是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前提下, 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投入最少的资金, 增加其服务年限。公路养护一般分为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 能否达到降低资金投入、增加公路使用寿命的目的, 主要取决于预防性养护。美国科氏公司研究表明: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 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 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 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 性能再次下降40%, 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如图1所示, 一条新建公路, 如果不进行养护, 由于各种因素会造成公路通行状况迅速降低, 当不能满足正常交通运行时就必须进行重建, 由此耗费的资金远远高于前期养护费用;如果进行周期性的养护, 公路质量会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完全可达到延长公路服务时间的目的。同时, 根据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 (SHRP) 推算: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10~15年, 节约养护费用45%~50%[3]。
3 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 国内外公路养护行业发展不均衡, 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公路养护行业起步较早, 加拿大在20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了公路养护的重要性[4]。虽然近些年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存在养护资金不足、管理政策有待完善、队伍不健全、养护机械市场无序以及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暂时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第一, 积极转变思想, 重视公路养护。虽然我国“建养并重”的口号已经提出, 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 其中养护费用比例偏低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 必须加深对公路养护的认识, 牢固树立“养护也是发展”的观念, 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重视公路养护。
第二, 借鉴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经验。根据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适合的管理机制, 使日常的公路养护管理细致化、责任明确化、合同合理化[5]。
第三, 提高养护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开发新材料、更新养护工艺、提高养护机械技术含量及培养专业化养护队伍, 这也是目前我国公路养护行业的迫切需求。
4 我国公路养护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处于“重建设轻养护”向“建养并重”的过渡阶段, 未来将发展到“以养为主”的阶段。
根据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公路养护里程425.14万km, 占公路总里程97.6%, 比去年增长了0.4%。随着已建公路年限的增加, 需要养护的公路里程可能继续增长。2030年国家公路网总规模将达到580万km[6], 这意味着公路网的规模有多大, 公路养护市场的需求就有多大。同时根据交通部《全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需求 (2007) 》的测算逻辑, “十二五”期间, 年均养护资金需求量将达到约5 000亿元, 除去资金缺口, 到2015年实际资金投入也将达到4 000亿元。因此, 公路养护行业是市场前景广阔、持续性强的朝阳型行业。同时由于资金需求和缺口都较大, 如何解决投融资的问题, 也是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5 结语
随着已建公路数量的持续增加, 公路养护的任务也将日益加重。因此, 如何针对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存在的众多问题, 给予很好的解决, 以提高我国公路养护行业整体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成为我国公路养护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只有真正做到“建养并重”, 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理想的公路维护效果,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红燕.长寿面沥青路面结构计算及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 2007.
[2]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交通报, 2014-05-13 (002) .
[3]姑丽比娅·艾斯卡尔.预防性养护决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公路交通科技, 2013, (3) :14-16.
[4]权戈冰, 项琴, 朱宏伟.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交通标准化, 2008, (11) :102-105.
[5]杨振龙.国外公路养护管理对我国的借鉴[J].山西建筑, 2014, (40) :145-146.
【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推荐阅读:
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10-23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06-15
中国动漫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08-15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09-06
2024年中国物联网行业现状分析06-18
2023-2028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07-05
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08-17
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分析09-27
中国mes现状及发展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