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

2024-09-22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11篇)

1.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 篇一

《我多想去看看》

一、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查找关于北京_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___》,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_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_。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广场升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北京告诉_非常壮观广场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

2、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穿插和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临帖,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教师导学: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课文有多少个句子吗?(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2、教师设疑:你喜欢读哪一句?(我喜欢读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_,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

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_。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_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2.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 篇二

一、四个版本识字写字要求概况

笔者统计了四个版本识字总量及学期分布情况, 如表1。

本文对识字总量差异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识字总量差异指数=

其中, 同一学期四个版本识字量最大的版本识字总量记为X, 最小识字总量记为Y。当四个版本的识字总量均相等时, 识字总量差异指数为0;当某一版本中的识字总量为0, 其余版本的识字总量均大于0时, 识字总量差异指数取得最大值1。该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 1]。写字总量差异指数的计算方法同上。

教育部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教育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四个版本四个学期识字总量要求在1525~1800之间, 均在2001年版课程标准范围之内, 但总量要求差异指数达15.3%;写字总量要求在808~1000字之间, 也在2001年版课程标准范围之内, 但差异指数达19.2%。从学期分布来看, 同一学期识字量安排的差异指数在10.9%~36.3%之间, 最大差异出现在一上 (即一年级第一学期, 余类推) , 最小差异出现在二上, 基本呈现出前大后小的趋势;写字量安排的差异指数在23.3%~53.5%之间, 最大差异出现在一上, 最小差异出现在二下, 基本呈现出同年级上学期大于下学期的特点。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识字量、写字量的安排差异最明显。

四个版本识字写字字种选择情况如何呢?以教育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表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 (2500) ”“字表二 (1000) ”为参照进行了统计, 四个版本识字、写字字种选择情况如表2。

四个版本识字字种选自“字表一”的比例在92.5%~95.7%之间, 写字字种选自“字表一”的比例在93.8%~99.6%之间。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识字属“字表二”选字比例在4.3%~6.4%之间, 写字比例在0.4%~1.8%之间, 比较好地考虑到了识字、写字的差异, 在写字字种的选择方面比较严谨。上教版识字在“字表二”选字比例为5.2%, 写字比例为5.2%, 没有考虑到识字、写字的差异。

二、四个版本识字写字要求同步性分析

考虑到语文识字暂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序列安排, 笔者将四个版本安排在同一个学期作为识字要求视为同步。应该说, 这是一个比较宽松的同步性界定。下面以四个版本在“字表一”范围的2036个字 (识字) 和1553个字 (写字) 为研究对象, 以赋值方式统计识字写字要求的同步指数。赋值采用如下方法:

仅一个版本作为识字 (写字) 要求 (简称一用) , 赋值0。两个版本同时作为识字 (写字) 要求 (简称二用) , 间隔两个学期赋值0.05, 间隔一个学期赋值0.1, 相邻学期赋值0.15, 在同一个学期赋值0.2。三个版本 (写字) 作为识字要求 (简称三用) , 间隔一个学期赋值0.25, 相邻三个学期赋值0.3;两个学期间隔两个学期赋值0.35, 两个学期间隔一个学期赋值0.4, 两个学期不间隔赋值0.45;在同一个学期赋值0.6。四个版本作为识字 (写字) 要求 (简称四用) , 分散在四个学期赋值0.5;三个学期间隔一个学期赋值0.55, 相邻三个学期赋值0.65;两个学期 (两同两同) 间隔两个学期赋值0.7, 两个学期 (两同两同) 间隔一个学期赋值0.75, 两个学期 (两同两同) 不间隔赋值0.8;两个学期 (三同一异) 间隔两个学期赋值0.85, 两个学期 (三同一异) 间隔一个学期赋值0.9, 两个学期 (三同一异) 不间隔赋值0.95;在同一个学期赋值1。根据字用和学期安排的同步程度, 赋值基本上呈现由低到高的分布, 仅三用中同时出现在一个学期的情况赋值高于四用中的两种情况, 这既是一线语文教师的经验判断, 也是基于同步指数的统计学意义的考虑。

识字 (写字) 要求同步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 xi表示识字 (写字) 的第i种赋值, yi表示赋值为xi的识字 (写字) 数, xi=0, 0.05, ……, 1。

当要求识或写的某个字仅出现在某一版本的某一学期时, 识字或写字要求同步指数取得最小值0, 当要求认识或写的某个字出现在四个版本的同一学期时, 识字或写字要求同步指数取得最大值1, 该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 1]。

根据该赋值方法, 统计四个版本一二年级识字字种学期分布, 如表3。

统计得出四个版本识字要求同步指数为:

同理, 统计四个版本一二年级写字字种的学期分布, 如表4。

统计得出四个版本写字要求同步指数为:

根据上述识字写字同步指数统计情况, 得出如下三点看法。

1.现行教材对识字写字的字种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究竟安排哪1600个字作为一二年级的识字要求, 哪800个字作为一二年级的写字要求呢?教育部2011年版课标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有一个说明:本字表共收常用汉字3500个, 根据它们在当代各类汉语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和汉字教学的需要, 又分成两个字表。提供这样的字表, 便于在教材编写中安排汉字教学的设计, 也便于开展对汉字教学的评估。该说明还明确:“字表一”可作为第三学段识字、写字教学评价的依据。看来, 第一学段学生识字、写字范围控制在“字表一”是比较合理的, 确实根据需要或者地区特点, 个别字选自“字表二”也未尝不可。目前四个版本第一学段识字要求总字种数为2315个, 其中2036个在“字表一”中, 233个在“字表二”中, 还有42个字超出了以上两个表的收字范围。这42个字是:笆陛呗姹嫦凋踮碉炖呱囫囵婀荚毽铠纶鹂鹭阑喽莓喵袅喃噢怦邵忐忑娲嬉曦舷瑕恙俞蚜辕粽蘸攒2。这42个字, 苏教版1个, 北师大版9个, 上教版17个, 人教版19个。其中“嬉”字出现在苏教版、人教版, “笆呱莓”出现在北师大版、人教版, 其它字均为四个版本中某一版本单用。

写字方面, 四个版本第一学段写字要求总字种数1553个, 其中1471个在“字表一”中, 69个在“字表二”中, 还有11个字超出了以上两个表的收字范围。69个“字表二”的选字, 除个别选字确有一定道理 (如“禾”字) 外, 其它选字值得商榷。11个超出“字表一”“字表二”的选字是:姹婀荚袅怦邵忐忑舷瑕俞。这11个字, 除“怦”是人教版的要求外, 其余10个字是上教版的写字要求。

2.四个版本识字写字要求同步性较低

以学期安排为统计单位, 是非常宽松的同步性统计方法。采用该统计方法, 识字要求同步率47.3%, 写字要求同步率30.6%。在四个版本2036个识字字种中, 有368个字仅作为一个版本的识字要求, 占比达18.1%;四个版本同时采用且同步安排在同一个学期的字145个, 占比7.1%。写字方面, 在1553个写字字种中, 有488个字仅作为一个版本的写字要求, 占比达31.4%;四个版本同时采用且同步安排在同一个学期的字41个, 占比仅2.6%。有13个字四个版本均作为识字要求, 但四个版本安排的学期完全不同, 这13个字是:报病父弓关楼烧鼠滩霞烟舟紫;有10个字四个版本均作为写字要求, 四个版本安排的学期完全不同, 这10个字是:父关户角泪路意舟捉作。

3.第一学段识字写字应优先安排300个基本字

教育部2011年版课标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收字300个, 这些字构形简单, 重现率高, 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该课标认为:这些字应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四个版本同步安排的识字145个和写字41个的情况看来, 先识写基本字应该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共识。

三、提高识字写字同步性的建议

教育部2011年版课程标准颁布以后, 各地进入了教材修订的高峰期, 为了使教材修订在识字写字安排方面更加合理,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小学低年段的识字写字字种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教育部2011年版课程标准所附录的教学用字表是很好的参照, 一二年级的识字写字应尽量在“字表一 (2500) ”范围内选字, 如果要选用其它字, 应该有充分而适当的理由。2500个字中, 究竟哪1600个字先识, 哪800个字先写, 也不可率性而为。在充分重视学生识字语境的同时, 要适当考虑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及汉字之间的依联关系。

2.编制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序列表乃当务之急

确定了1600个识字字种, 800个写字字种, 还有一个先识哪个字、先写哪个字的问题, 是谓字序。我们现行教材对字序的考虑是不够的。如上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跑”作为写字要求, 一年级下学期“包”作为识字要求;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要求识“洞桐”, 而“同”则放在一年级下学期;在此不一一赘述。

目前, 不同版本教材在识字写字方面采用的策略是不同的, 上教版、苏教版采用的是识写同步策略, 即要求写的字基本上是在同期 (指一篇课文) 识字范围内;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采用的是识写分开的策略, 虽然所有要求写的字都是识过的, 但并不同步, 如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识字400个, 其中有362个是作为一二年级写字要求的, 安排的时间贯穿一二年级四个学期, 分别为:100、146、92、24。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一学期识字334个, 其中296个作为一二年级写字要求, 一二年级四个学期的安排分别为:138、86、48、24。学生识字、写字的心理机制是有差异的, 识字、写字的教学策略不同, 识字、写字序列的编制依据、策略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大同步 (所写的字均已识过) 的基础上, 识字和写字应该是两个序列。识写分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结构特征。

3.合理安排一年级第一学期识字写字字种非常关键

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学生正式接触汉字书面学习的发端, 对培养学生识字、写字习惯, 学习汉字的兴趣非常关键, 是培养学生对汉字感情的关键期, 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数量安排方面, 识字量以300个左右为宜, 写字量以100个左右为宜。字种选择方面, 在考虑2011年版教育部课标所附的300个基本字的同时, 选取一些理据度高、使用频率高的汉字, 通过适度的字理分析, 在学生心理埋下汉字文化的种子, 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亲近感。如“安”字, 有的老师将其解读为“妈妈 (女) 在家里 (宀字头) 我们就心安了”, 学生不仅了解了宝盖头 (宀) 的本义 (房屋) , 而且为今后学习“家宝寒牢宋宿灾字”等会意字扎了根, 所以, 初学汉字不要求多而要激趣, 以慢求快, 注重后效。

4.教材编排要优化组合多种识字方法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教材的编排围绕这一重点来选材应是题中之义。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在教材中适当安排了集中识字教学, 上教版基本没有涉及。目前成熟的、经过试验证明有效的识字方法有二十余种,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 在随文识字的同时, 教材中如果巧妙安排一些有趣、有效的识字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识字量, 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催化作用。

注释

11 本文涉及的一二年级语文教材版本如下, 人教版:一上2001年6月第一版, 一下2001年12月第一版, 二上2001年12月第一版, 二下2002年12月第一版。北师大版:一上2006年5月第四版, 一下2007年11月第六版, 二上2008年5月第五版, 二下2008年11 月第五版。苏教版:一上2012年6月第十一版, 一下2012年11月第十二版, 二上2012年6月第十版, 二下2012年11月第十一版。上教版:一上2007年8月第四版, 一下2008年1月第四版, 二上2008年7月第四版, 二下2008年12月第四版。

3.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 篇三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学习草字头,知道草字头的字一般与花草有关。初步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学习用事物的图像识记一些象形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词语不少于11个,句子不少于2句。

3、能发挥想象,编个造字的小故事和好朋友交流。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题

1、游戏:“看看猜猜”让学生看图,喊一喊字。

2、揭题(齐读课题)学习“形”

二、初读课文,分组识字

1、看课文,听范读,圈出生字

2、交流:学习生字:禾、舟、勺、川

(1)小老师领读

(2)看图巧记字形

(3)书写指导:舟

(4)师引读带有生字的语句

3、跟录音读课文,找找还有那些字不认识

4、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5、交流识字

(1)出示:模仿、形状、小苗苗、轮子、古人

(2)叫号读词(师正音)

(3)齐读词儿

(4)交流记字好方法,部首教学:“草字头”

(5)默记生字、读生字

三、读儿歌,看图背诵

1、自宝宝都认识了,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自己准备一下。

2、学生自由准备

3、交流

(1)指名分句读

(2)男女对读

4、指导背诵:谁能看着图片度?

5、同桌准备

6、交流:

(1)指名同桌对背(2)师引背(3)找好朋友合作背

四、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1、游戏:读句子

江上小船就是舟,车像轮子往前跑。

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古人写鱼画条鱼,燕是空中一飞鸟。

古代人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汉字。

五:课后作业

我为汉字编故事: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象形字,知道了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大家都觉得古人很了不起,很有想象力。其实,你们也行!看看这些字,发挥你的想象力,猜猜古人怎样造出这些字的。

选一个,编个小故事告诉大家。

4.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二、理论依据

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一年级是学习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和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比较短,到目前为止只学过了学习用具、数字、动物的英语单词及简单的日常用语。本节课学习七种颜色的英语名称词。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学生活动为主,利用网络现有的一些有关颜色的课件、游戏,让学生自己在游戏中学习,动手动脑,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大多数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相对较少,但是有一些学生在学前班或是英语班接触过英语。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学习书本上有关颜色的词汇和句型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此时若是通过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这就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扩展。

(三)对教学形式、手段、技术准备的说明

讲练结合,利用网络固有资源,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自己选择,亲自动手操作,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些都能帮助师生克服实物教具的局限性,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四、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计算机教室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体现。通过它们,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变“主讲”为“主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媒体 “教具”为“学具”,从而强化“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

五、教学设计思路实例

教学内容: 新起点英语 (Starting Line) 一年级上册

Unit 6 Lesson 31

New words: red, yellow, blue, pink, green, white, black

New structure: What color do you like?

教学要求: 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教学重点: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教学难点:生词和正确发音。

5.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 篇五

悯农

塔耳小学 陈红丽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会认“农、午、汗、粒、辛“5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3、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制作课件,纸卡“悯农,锄禾,辛苦,日当午,盘中餐“5个字卡。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碗倒掉的饭”图片)请学生观察,引出“珍惜粮食”。

2、(板书课题)师范读诗题,教学生读。并点名读生字悯。

二、学习生字,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课件)师范读古诗。

2、(出示生字课件)指名读生字。

3、同桌互读,然后齐读。

4、(出示词语: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盘中餐、粒粒、辛苦)点名读词语,师评价指导。

5、引导学生再读古诗。

6、自由读古诗,指名读古诗,读后评价。

7、生齐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出示课件)请生看课件,读古诗,并思考你从古诗中了解到什么?

2、指名交流。(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出示锄禾图片)引导生领悟诗意。请生思考“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再读读这两行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板书:汗滴)你脑海里想象着这个情景,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诗。

5、师范读,并指导朗读。重点指导: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6、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诗,点名读师评价指导,后生齐读。

7、创设语言情境,引读一、二句,体会农民的辛苦。

(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们依旧——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渴了喝一口凉水,热了擦一擦汗珠,农民们每天都是这样辛苦——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为了使庄稼有个好收成,农民们每天都不苦,不怕累地劳动着——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6、(出示课件)师范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师评价指导,并板书:辛苦,生齐读。

7、创设语言情景,引读三、四句,体会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1)有谁知道,这一粒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换来的——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同学们,一定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啊,——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看到有人浪费粮食,你会说——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整体朗读,背诵古诗。

1、(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师范读全诗。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发现了读古诗的方法吗?原来古诗也是有节奏的。

2、指名读,学生自由读,齐读。师生轮读。

3、学生练习感情朗读:个人读——同桌互读——班上交流——评读、赛读——齐读。

4、学生自由背诗。指名背,齐背,师生轮背。

五、拓展延伸。

1、师评价,同时板书:爱惜粮食(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得不容易。)

2、情景练读。(出示图片)请看下面的情景,你会用哪些诗句对他说呢?(1)萌萌吃饭时,桌子上掉了许多饭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东东把吃不完的饭,倒进了垃圾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慧慧帮助奶奶把掉在地上的米一粒粒小心捡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也来读读吧!

(白板出示)老师范读古诗。这首诗也是讲农民劳动的辛苦。

4、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请小朋友回家把这首诗背熟。

5、再次齐背古诗《悯农》

(一)。

六、作业。

把这两首《悯农》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悯农

唐 李绅

汗滴

爱惜粮食

辛苦

6.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 篇六

1.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并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用具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比一比

(一)比多少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2)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3)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

6、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图片和铅笔图片,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学具个数。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在小组内比一比。

(二)比长短

1、物体有长短之分

(1)引导观察学具袋里的学具,大家打开学具袋吧它们倒出来看一看,里面装着什么?(2)你们发现了什么?(里面的物体有长有短)

2、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物体有长短的?请同桌每人拿出一枝铅笔,比一比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

(2)汇报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a用眼睛看

b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或两枝铅笔一头摆在桌面上,高出来的那枝就长。)c用绳子来量:量第一枝时先在绳子上做记号,然后再量第二枝,再比较。d用尺子量

3、小结:我们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有一个特点:一般要把要比的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4、做一做

(1)同桌在学具袋或笔盒中任选1样物体比长短,并说一说谁比谁长,谁比谁短.(2)比一比自己哪只手大?同桌比一比谁的手大?比一比谁的手臂长?谁的脚掌长?比一比你们想比的东西。

5、比较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2个物体怎样逼长短,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们3件东西,你会比出谁长谁短吗?请从笔盒中拿出3支铅笔,自己比一比,你知道哪枝最长吗?(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懂得3个物体的比较方法与2个物体的比较方法是一样,并体会到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三)比高矮

1、初步感知高矮

(1)找2个身高相差比较大的同学,让学生说说谁高谁矮,从而对高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找2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讲台前分开站,让学生判断高矮。学生不能一眼看出,组织学生在私人小组中讨论由什么方法可以比出高矮。

生:可以背靠背比一比;可以用尺子量一量;可以让两人脚跟靠墙,被挺直,在头顶的地方做个记号,用作记号的方法比身高。

(3)小结:高矮实际上也是属于比较物体长短的问题。在实际中,人们习惯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把水平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作彼长短。比高矮时,大家要站在同一高度,不能踮脚,也不能屈腿。

2、做一做(1)同桌两位同学比一比谁高谁矮,并说说你们是怎样比的?(2)四人小组排排队,从矮到高,说说你们是怎样排的?

巩固练习

【提高练习】

3、画一画

(1)画的〇比☆多

☆☆☆☆

(2)画的〇比□少3个 〇〇〇〇〇

4、把5枝铅笔按长短的顺序排列起来,哪一枝应该排在中间?请把它的序号圈出来。

【附巩固练习习题答案】

【基础练习】

1、(2)(4)

2、3、【提高练习】

课堂小结

在这一单元里面我们学习了1---10的数字和比一比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等知识,现在我们知道了数学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中的奥妙和乐趣是无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好数学。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大家再积极再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

第一单元 准备课 数一数 比一比 数一数

比大小

比长短

7.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 篇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ruò 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寒食

唐 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娥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题临安邸(dǐ)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biàn)州。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泊(bó)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yú jiá)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游山西村(节选)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竹枝词(其一)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8.《数射线》沪教版一上教学反思 篇八

数射线有3个特征:0是起点;每格都一样;从0往右数,越数越大。填相邻的数要让小朋友先理解“相邻”这两个字的含义,让小朋友知道相邻的数其实就是这个数的左边一个数和右边一个数,左边的数比它小1,右边的数比它大1,另外,要让小朋友表达完整:和几相邻的数是几和几。

“格”的含义一定要让小朋友搞清楚,可以用小弧线辅助小朋友理解“一格”的概念。要让小朋友搞清楚每次跳几格,是不是从起点0开始跳的,跳的方向怎么样,是越跳越大还是越跳越小,每格表示多少。另外,比较难的是让小朋友理解每格表示2的`时候小青蛙跳了多远。

但是因为课件上小动物是连续跳几次的,所以在一次跳几格的问题上,很多小朋友会说小熊一次跳了3格,小兔一次跳了8格这种,这个需要注意。

几和几比,主要让小朋友理解小动物都是从0开始向右跳的(同一起点),哪个动物跳得远跳到的数就越大,从而利用数射线帮助他们比大小。

在比大小的时候要求小朋友会说因为小老鼠比小白兔跳得近,所以1比2小,反过来也要会说。在比大小的时候,还是有小朋友搞不清大于号和小于号,这个需要再强调下!

在方框里填数的时候,8大于某个数,说明这个数要比8小,比8小的数字有7-0,要求他们全部写出来,同样比5大的数字6-10……

9.沪教版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篇九

完成时间90分钟)

二、基础知识。(25分)

1、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要求。(6+2分)

()身()骨

身()其()

和颜()()

因()施()实()求()

志()道()本学期课文中的很多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田老师、孔子、白求恩„„请你用上以上词语(至少选一个),用一两句话赞美其中一个人物。

2、用一个词语概括本学期学到的景物的特点。(4分)赵州桥

钱塘江大潮

小兴安岭

3、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一颗颗枣树挂在枣树上,像(比喻句)(2)秋天的早晨,一进校门,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你瞧,有桂花、菊花和桃花等,它们开得多美啊!(用修改符号修改)

4、填空(8分4+2+2)

(1)赵州桥不但(),而且()。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各自();还有的刻着()。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赵州桥栏板上的龙还有别的姿态,发挥你的想象再写一种。

(2)夕阳无限好。(3),一分收获。

三、阅读理解(35分)

(一)五彩池(节选)(19分)

神话传说中的五彩池在天上,而且只有一个。这里满山坡的五彩池却多得数不清。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líng lóng duō zī)。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

(lián dāo),有的像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

最美丽的是那鲜艳多彩的池水。站在山上,向下望去,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绿、白、紫、蓝等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使人惊奇的是,这些彩池()互相连接,水也来自同一溪流,()每池的水色却各不相同。有的上边的池水是咖啡色,流入下边的池就成了柠檬黄;有的左边的池水成湖蓝色,注进右边的池却变成了橄榄绿;有的水池只有一种颜色,有的一个水池呈现出多种色彩。如果把各池的水舀起来一看,却又跟普通清水一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同样的水,在不同的池子里怎么会显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呢?原来池底生着许多石笋,而这些石笋表面又凝结着一层细腻的石粉。在阳光照射下,池底就像一面面高低不平的反光镜,显出各种美丽的颜色。变幻的色彩使五彩池显得格外美丽,格外神奇。

1、根据拼音的提示写出词语。(2分)

2、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粗糙()消失()

融化()

3、在选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4、第2小节和第3小节分别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分别用直线和曲线划出。(2分)

5、填空(10分)(1)“柠檬黄”、“湖蓝”、“橄榄绿”都是描写颜色的词语,你能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吗?、(2)“站在山上,向下望去”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你还能写出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吗?、(2)选文写出了五彩池的景象。(3+2)如果是你亲眼目睹这样的风光,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60字以上)

(二)国剧(16分)

那天晚饭后,台湾来的赵爷爷提议要我陪他走走,于是我就陪着他在附近的路边散步。我们没走几步,就听到激昂的京胡声。这京胡好像是从街心花园里传来的。赵爷爷一听,就情不自禁地哼了起来,还对我说:“我们中国人真会消闲,茶余饭后总能见到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吊嗓(练 炼)声,好不快活。”

“台湾也是这样吗?”

“不单是台湾,我到过一些欧美国家,在华人较多的地方,都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我们散居在海外的中国人唱了、听了,心中的乡愁就会变得淡一些。哦,对了,我这次还要(稍 捎)一些国剧带回去,都是国剧组老友叮咛又叮咛的。”

“您说的国剧是„„”

“嗯,你听这就是啊。我们海外的华人都把京剧叫成国剧。这么叫的意思是:我们是有国有家有名有姓的中国人„„”// 只几句话,赵爷爷就和这些老人相识了。京胡声起,他还有板有眼地唱了一段。曲终人欢,喝(采

彩)迭起,掌声不断。再看四周,嗬,坐着的、站着的已有一二百人了!这里简直就是个戏曲大舞台,生、旦、净、末、丑几乎每个行当都有。

趁赵爷爷和他们切磋的时候,我和一位琴师谈了几句:“请问,这里每晚都是这样吗?”

是的 琴师乐呵呵地回答

我们这里以剧会友

自娱自乐

以剧会友,自娱自乐。说得多么随意、自信,这或许就是他们的宗旨哩。// 在回宾馆的路上,赵爷爷还在哼着他的二黄,我却没有作声。叫国剧也好,京剧也罢,不都是我们民族同根文化的继承吗?//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3分)

2、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2分)

3、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2分)

叫国剧也好,京剧也罢,不都是我们民族同根文化的继承吗?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4分)

情不自禁——

自娱自乐——

5、文章分成三段。请根据提示概述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赵爷爷很

了,他,我从一位琴师那里

解到。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请用一段连贯的话介绍一下(不少于三点)(3分)

四、作文(35分)

题目:我战胜了

提示:[1]把题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写“困难”、“胆小”、“懒惰”、“依赖”等等。[2]通过一件事,重点写清楚你怎样战胜的整个过程的,注意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要求:

1、一定要把你选择的事例写具体;

10.沪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十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折”zhē、“落là”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用多音字组词。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4.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

5.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折”zhē、“落là”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用多音字组词。

3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请你猜一猜,小男孩为什么去收易拉罐?

2.师:请同学样打开书,我们学习22课《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二、 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朗读、读通、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让学生说说记字的办法。如:

(1)换偏旁:柳----聊 想-----箱 通-----涌

(2)加偏旁:欠----饮 危-----脆

(3)删部首:增----曾

3.用多音字组词。

zhē ( ) là( )

折 落

zhē ( ) luò( )

4.自由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

(1)同桌互读,看看谁读得好。

(2)指名读,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兄弟俩想用卖易拉罐的钱买辆汽车,就利用星期天挨家挨户收集空易拉罐,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从不间断。)

5.交流汇报。

三、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组词。

3.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实物易拉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文兴趣。

二、读全文,感知大意。

1.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读后说一说)

2. 引导说简练

你能根据老师所给的提示把课文主要内容说得简练一些吗?(打出填空提示,再指名说一说。)

课文主要讲了兄弟俩想用( )买( ),就利用星期天( ),他们已经坚持( )。

(教师及时评价并相机板书:卖易拉罐 买汽车)

提问过渡:你觉得他们这个想法能实现吗?

课文中的“我”刚一听说小哥儿俩想要靠卖易拉罐买辆汽车的想法时相信他们能实现吗?后来呢?(相机在负板书写出:不能——能) 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的?都在那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精神。

1.请大家认认真真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有关的语句,读出相应的自然段。

2.把你所画的句子和你的理解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3.引导汇报、交流。

师引:你从哪儿感受到开始时“我”认为他们的想法不能实现?(抓住7、8、9自然段中相应的语句理解)

(1)“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易拉罐在美国不会比中国更赚钱。

“这空罐卖不了多少钱,可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卖这个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朋友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儿放进了一个硬纸箱。

(当学生说到这时,相机打出7—8自然段。)

(2)师引导:读读这3个自然段,你是从哪感受到“我”认为他们这种想法不能实现的?(自己读)(指名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边说,相应的句子随机变成红色: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 )

(3)为什么“我”觉得他们的想法不能实现呢?我们可以粗略的算一笔账:按我国算,一个易拉罐可以赚5分钱,买一辆普通型低档汽车大约要4万元左右,也就是4000000分,小哥儿俩就要卖掉800000个易拉罐。800000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地球到月球还远。你们知道吗?地球到月球到底有多远?大约38万公里,简直太遥远了,可我却认为,小兄弟俩靠卖易拉罐买辆汽车的想法简直比这个还遥远,可以说是遥不可及。对此,我怎么能相信呢?

(随机出示课件:

5分 4万元= 4000000分

800000个 )

(4)读读7——9自然段,该怎么读。(怀疑的语气)(再打出句子,让学生看着有语气读)

师:可是小哥俩儿讲,他们要靠卖这个买一辆汽车。你从这句话感受到小哥俩儿是怎样的人?(从小自立自强)

过渡:随着朋友的介绍,我对小哥儿俩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渐从开始的不相信到后来相信他俩儿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你又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他俩儿一定能实现的?(学生接着汇报)

(1)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易拉罐,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学生说到着,打出上面句子。)

引导:怎么从这你就看出我认为小哥儿俩的想法能够实现了呢?

(抓重点词句,体会小哥儿俩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生说到重点词句时,以下词句“每个星期天”“已经一年多了”“无论”“还是”“次次不落”依次变成红色。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

理解后,引导学生有语气朗读出来:就让我们都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小哥儿俩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吧!(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从哪感受到我认为他们的想法能够实现?

(2)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驾驶车的法定年龄时就能买上车了。(学生说道,随机打出此句话)

师问:怎么从这句话你就能感受到他俩儿的想法能够实现?

如果把“仔细”去掉,你再读读,觉得怎么样?

再读原句,感受一下小哥儿俩买车的决心。

师叙述:我们也来算一笔账。你知道我国法定可以驾驶汽车的年龄吗?(18周岁)美国和我们中国差不多一样大。哥哥现在多大?到18周岁还有4年,一年52 个星期,4年就是208个星期,而他们兄弟俩已经坚持收易拉罐一年多了,加上这一年,那就是260个星期。260个星期要收大约8000000个易拉罐才够买一辆汽车呢,你觉得他俩能做到吗?为什么?

再回到第6自然段中那句话,打出来:

(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易拉罐,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师:我们再齐读一下这句话,再一次感受小哥儿俩的精神。

(3)师引读第10自然段,同时打出来:

(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弟弟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一边唧唧喳喳地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弟弟可能在与哥哥说着:“----------------------------------”)

请你想一想,弟弟可能在与哥哥说着什么?

(4)师:看着小哥儿俩的背影,我突然涌上一个念头,于是追上这哥儿俩,冲着他们说:

(打出来:“嘿,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

看着屏幕,一起读出来吧。

师引:请你回忆一下,刚看到小哥儿俩来朋友家收易拉罐时,称他们什么?读读前面的课文。

那时,这两个小家伙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自己读读1——5自然段,然后说说。

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他俩很懂礼貌?给大家读读相关的句子。

师:由开始的“小家伙们”发展到后来的“男子汉们”,从这称呼上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你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敬佩、感动)

就让我们为这两个做事坚持不懈、自立自强的小小男子汉们加加油吧!祝愿他们早一天实现自己的目标。师读前面提示的语言,学生齐读说的话。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坚持做下去。

板书设计:

22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不能

卖易拉罐 买汽车

能 自立自强

11.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 篇十一

共20分)1.(20分)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 + 9 =       16 + 3 – 5 =       19 – 4 – 3 = 18 – 6 – 2 =      19 – 9 – 7 =       2 + 7 + 8 = 二、填一填。(23分,每空1分)(共7题;

共23分)2.(8分)按规律填空。(1)0.3,0.6,0.9,_______,_______。

(2)3,2.8,2.6,_______,_______。

(3)0.1,0.5,0.9,_______,_______ 3.(7.0分)(1)15是由_______个十和_______个一组成的。

(2)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_______。

(3)把2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排列,14的前一个数是_______,后一个数是_______,与18相邻的数是_______和_______(4)比13大2的数是_______,比18小1的数是_______。

4.(1分)与14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和_______。

5.(2分)写出横线上的数。

_______  16  _______  _______  19  _______ 16  _______  _______  13  _______  _______ 6.(2分)2个十是_______,15里面有_______个十和_______个一。

7.(2分)15的相邻数是_______和_______。

8.(1分)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这个数是_______位数。

三、写出下面各钟面上的时间。(8分)(共1题;

共8分)9.(8分)填出下面的作息时间。

四、数一数。(8分)(共1题;

共8分)10.(8分)数一数,填一填。

(1)从左往右数,是第_______个,第5个是_______。

(2)从右往左数,把第3个和第7个圈起来。

(3)上图中 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

(4)一共有_______个图形。

五、在横线上填上“>”、“<”或“=”(9分)(共1题;

共9分)11.(9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1)9_______6=15(2)12_______6=18(3)13_______4=9 六、选一选。(8分)(共2题;

共8分)12.(4分)在个数多的后面的□里面画“√”。

13.(4分)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七、用一用。(24分)(共6题;

共24分)14.(4分)原有 17个()根 15棵 吃了 6个 8根()棵 还剩()个 7根 5棵 15.(4分)16.(4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提出并算一算. 17.(4分)从 7、8、13和15 四个数中选 3 个,写出四道算式。

□○□=□   □○□=□ □○□=□     □○□=□ 18.(4分)把数点块画完整,并填算式. 19.(4分)劳动合作,团结快乐。

小红、小刚抬水浇树,小丽,小明栽树,一棵树浇三桶水。栽了三棵树,需要浇几桶水? 列式:

参考答案 一、口算。(20分)(共1题;

共20分)1-1、二、填一填。(23分,每空1分)(共7题;

共23分)2-1、2-2、2-3、3-1、3-2、3-3、3-4、4-1、5-1、6-1、7-1、8-1、三、写出下面各钟面上的时间。(8分)(共1题;

共8分)9-1、四、数一数。(8分)(共1题;

共8分)10-1、10-2、10-3、10-4、五、在横线上填上“>”、“<”或“=”(9分)(共1题;

共9分)11-1、11-2、11-3、六、选一选。(8分)(共2题;

共8分)12-1、13-1、七、用一用。(24分)(共6题;

上一篇:二年级美术上册刷牙下一篇:农业经济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