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4-09-16

赤壁赋教学设计(精选13篇)

1.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一

师:现在进行朗读测评。请生1朗读《赤壁赋》前两节。

(因为要打分,学生1比较有感情的朗读。)

师:亮出你们的分数。

(全体学生高举右手,满分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较多,评四分的较少。生1给自己评一分。)

师:放下。生1,你怎么只给自己一分?

生1:我本来我是可以读得更好,但开始没进入状态,还读错一个“顷”。读到萧声时才有感觉。

师: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是好事情。最终评分:三点五分。(教师将分数写在记分册上。)可以想象,当无尽的忧伤随着萧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后三节,理解客人为何而悲,主人何以解悲。先请大家听我的朗读,同时思考,这段的层次是怎样来划分的?

(师读)

生2:分两层,第一层到“而今安在哉”。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3:这段是一问一答,第一层应该在“何为其然也”。

(多数学生点头示意有道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见没有)我要说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层次上切分的,生2是从小层次来切分的?是不是听得有点迷惑了?换句话说,生4划分的层次没有错,但是第二层是不是还有些长?还需要作进一步切分。这就需要我们再分小层。只有学会从不同层面由大到小来理清文段的结构层次,才有真正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

师:客人的回答内容分这两层,大家同意么?

生:同意。

师:“同意”也得说说理由。你说——

生4:前面说的主要是古代的事,举了曹操的例子。后面回到眼前,写“吾与子”了。

生5:“况”是个连词,表示另有一层。以前你说《陈情表》的时候,就说了“况”“且”“但”三个连词,表示三层的。

师:很好,不愧是我的学生。(学生笑)分析文章结构,不仅可以从内容、叙述对象上来考虑,还可以着眼于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联词等“语文形式”。再这里,我还想就这种形式说说我的看法。请大家看客人回答的内容。第一层是三个文句,在形式上基本一致,可以合并为一层了。剩下的部分,我们来找找韵脚,看看有没有变化。你说说——

生6:韵脚有“鹿”“属”“粟”“穷”“终”“风”。不一样。

师:那就是换韵了。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换韵?是不是和层次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

生7:我猜想前三个韵写的是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现实,后面写的是由此生发的感想。

师:说的好。我个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话分三层,并且是三次对比。

(板书:古——今;个人——自然;理想——现实。)

师:至于你们是不是觉得把“理想与现实”的第三层合并到第二层,并且认为都是关于“今”的内容,那是你们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再强求统一。我下面要就这一节问三个问题,大家写下来讨论:一、为什么要引述曹操的事例?二、“知不可乎骤得”,到底客人想得到什么?

(学生交流)

生8: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英雄都消失了,我们又算什么,所以写出了悲伤。

生9: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样,写榜样的失败,更能表达客人的悲伤。

生10:因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生11: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诗句作用差不多。

师:好。几位说的都很好。在写曹操的内容上,不仅写了他渴慕贤才,还写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照理说,应该把这位伟人的英雄本色写出来,像第三个文句一样,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为什么用第二个文句来写他的失意呢?(无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还是霸气的英雄,何尝不“浪淘尽”呢?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他们都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师:顺便说一下,我对“酾酒临江”的“酾”的解释不满意。显然苏轼是想用16个字写一代天骄曹操,极有气势,但是“酾”解释成“斟”,那气韵就削弱了许多。我每天在家斟一瓶啤酒,总体会不到做一回英雄的感觉。大家来“酾”一下——

(生模拟作斟酒状)

师:这个词的本意是滤,过滤酒中的杂质,显然此刻的曹操不会在这里做仆从做的事情。我个人想,还是把它解释为“洒”,(模拟“洒”状)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生12:长生不老,还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与鱼虾、麋鹿友好相处。

生13:还有想和仙人一起遨游,抱着明月一同……

师:“长终”,什么意思。

生13:长久的结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师:不要取笑,我赞成他的看法。“长”为“永久”,“长终”当然是指死亡。看,客活着就希望与仙人一起遨游天地,自由自在;死也要心中长存明月,简直是诗意的死亡了。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声称要“人要诗意地栖居”,苏轼已经想到了诗意的死亡。我想这并不消极,反而浪漫美好。以诗意的死亡反观生存,我们就知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好,还有什么想到的,继续说——

生14: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长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样,这样就可以更长久与自然相处了。

师:说的好,正因为生命短暂,那种永远与永恒的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没法实现,这组人与物在时间长度上矛盾,导致客生发了新的理想,而理想与现实又是矛盾了。所以他只能“托遗响于”什么?

生:悲风。

师:自己把这这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看第四节,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15:两层。在“且夫”前,“且夫”是标志。

生16: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你错了。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好,别吵。从意义上,我看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审视角度的偏差:人在变而有尽,物不变而无尽。作者认为,说要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校长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可以看出,这段是苏轼对人与物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和——

生:世界观。

师:我想称为宇宙观。好,这节大家再读读,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8:“盖将”的“将”是什么意思?

师:书本上说“盖”标假设,我认为“盖”是表示解释的连词“因为”,而“将”才是“如果”。

师:好,第五节大家应该能看懂并且会品味,我不再多说了。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后辩论,文中的“客”是具体的一个人,还是就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下课。

2.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二

一、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即在教学前先让学生熟悉作者人生经历及文章创作背景, 为学生学习该文章奠定基调。在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可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或是利用网络了解作者生平及经历, 这样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介绍讲解可让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背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课堂教学开始后, 教师先快速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 然后再详细讲解《赤壁赋》一文的创作背景。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主要截取关键事件及时间点, 向学生讲解《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二、紧扣细节

通过创作背景讲解, 学生对作者创作时的人生遭遇有了详细了解。那么作者当时的心境究竟如何“是悲是苦?”“是渴望东山再起还是消极堕落?”“作者是怎样在文章抒发感情的, 又是如何上升到人生哲理高度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紧扣文章细节, 向学生清晰、明确地阐述与解答以上问题, 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深意与文学手法。

《赤壁赋》实质是通过作者自问自答来抒发感情, 表达哲理, 此处作者虚拟了一个客人。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比客人的问答与作者问答, 逐层阐释文章的思想表达脉络。

在第一段的主客问答中一共有三处对比。第一层是“曹操”在被困赤壁与作者被贬黄州境遇对比, 表达了作者消极苦闷的一面。在教学中应注重点出文中“困”字;第二层对比是“曹操”这一英雄人物当年文治武功, 功绩盖世, “而今安在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者自认为尚未在政治上取得成功, 就被贬落偏远之地, 心中政治抱负不仅无法实现, 恐怕今后自己也会成为历史中无名的一员, 被时间所抛弃遗忘。第二层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作者无所适从、无处发泄的苦闷心情, 只有“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第三层的对比是作者心情与景物之间的对比, 在问答中出现的“江水”“明月”“清风”等意象都是在阐述作者理想破灭后陷入不可自拔的、无可名状的悲痛当中。因而作者自比“蜉蝣”, 认为自己渺小如沧海一粟, 悲叹“吾生之须臾”, 此生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只有“抱明月而长终”, 死后再将此生还未实现的抱负“托遗响于悲风”告知后人。

通过教师对第一段主客问答的层层对比分析, 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情绪的由来与文章中情绪递进关系, 这为学生理解后文中作者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基础。

在第二段作者的自答中, 教师在教学中需紧扣上下文联系, 通过分析在“江水”“明月”“清风”等上文出现过的意象, 向学生阐述作者赋予了这些意象怎样不同的情感寄托, 作者又是如何借助这些意象阐述人生哲理的。此处教学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自行分析,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理解知识和把握文章情感要素,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学生阐述观点和见解后, 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这样有利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三、揭示本质

在完成教学后, 教师需揭示文章的本质, 即文章表现手法、主旨、情感表达等。教师通过揭示文章的本质, 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上下文知识点, 梳理知识脉络, 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学习要点的同时,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并能够从学习中汲取更多的收获。

四、探究联想

综合同构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 即知识的迁移与融合能力。这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联系苏轼其他作品, 且创作时间相近, 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类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后赤壁赋》进行教学。

综合同构教学法在《赤壁赋》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及质量,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明显更为透彻, 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全面。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善于运用综合同构教学法,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及任务。

参考文献

[1]徐瑞泰.象意思维与“综合同构教学法”[J].江苏教育研究, 2015, 10:36-39.

3.《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重要文言知识;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成诵,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准确进行文言翻译。难点: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难免不失意,当我们失意痛苦时,出去转一圈回来,心情的确会放松不少,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是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可以开阔我们的胸怀,荡涤我们的心灵。千年前的苏轼也用这个方法到赤壁转了一圈,不仅缓解了内心的伤痛,还留下了一篇经典名作——《赤壁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看一下苏轼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二)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卷入“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赤壁怀古》。

(三)诵读中的文言积累

1、一读课文,自主与合作

(1)结合注释自读文本,注意停顿,勾画圈点疑难词句。

(2)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并翻译全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语句,落实重点文言知识点,教师巡视点拨。)

(3)全班交流疑难问题。

(4)投影文言重难点,学生记忆重难点知识。

2、二读课文,理清感情变化

(1)播放录音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

(2)自主阅读,对文章进行分层,概括作者情感变化。

(3)交流文章思路,学生用关键词概括,展示:

泛舟赤壁——唱歌听萧——客诉悲情——苏子言志——主客尽欢

(4)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读课文,揣摩词人情感变化。方法点拨:抓关键词,关键句

展示:饮酒乐甚(乐)à愀然(悲)à喜而笑(喜)

(四)诵读中的文本探究

1、为何而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总结:因景而乐 (观美景生乐情)

找学生读第一段,力图读出其中的美;然后指导背诵(时间——地点——看到哪些景——作者心情如何)

2、为何而悲?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望美人兮天一方”(政治的失意)“知不可乎骤得,脱遗响与悲风”(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

总结:由景生悲(齐读,力求读出其中的悲情,然后指导背诵)

3、为何而喜?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总结:景中寓理(师有感情地朗读,力求读出其中的豁达,指导背诵)

4、思考

(1)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2)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消极、局限的出世入世思想。

5、探究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景、情、理是如何融合到一起的?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这样以景为中心,因景而乐、触景生悲、借景议理,景、情、理和谐地融为一体!

(五)拓展延伸

读《定风波》思考苏轼思想性格,与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性格相对应。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 雷

(六)小结课文后再齐读

大自然是一种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这一出去散心,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变得更加成熟洒脱了。希望同学们平时都要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

4.《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四

⒈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⒉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⒈感知课文,积累字词句;

⒉理清作者的情绪变化历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苏轼――“浑涵光芒,雄视百代”

2.介绍文体及写作背景

⑴赋――体物写志

⑵介绍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⒈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⑴听录音,注意诵读的停顿、延长,体会其中的节奏。

⑵自由朗读,找出每段中押韵的韵脚(12个)。

⒉齐读课文。

⒊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⒋质疑解难,师生共同小结文言知识。

⒉思考:

⑴“赋”的特点是“体物写志”,贯穿全文的“物”是什么?

⑵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

明确:①贯穿全文的“物”是“清风”、“明月”,“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就是紧扣“风”“月”展开描写和议论的。

②情感变化线索:乐-→悲-→喜

四、思考练习二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1.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文鉴赏

(一)析“乐”【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

⒈齐读,思考:

作者和客人夜游赤壁,他们的心情很“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渲染他们此时那种快乐心情的?

明确:

景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饮酒…扣舷而歌…”

感觉:“浩浩乎…飘飘乎…”

⒉第1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明确: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吟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意境。

⒊第2段写作者放声高歌,歌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说明作者在遭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二)析“悲”【第二段的第二层和第三段】

1)析第2段

⒈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此时的氛围却发生逆转――由“乐”转“悲”,“悲”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这个变化突然吗?

明确:从“客”悲凉的箫声体现。

⒉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朗读)

明确:借助比喻、想象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要流泪。

⒊第2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

2)析第3段

⒈“客”产生悲凉情感的原因是什么呢?(朗读)

明确:触景生情,怀古伤时

⒉“客”是怎样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古今人物对比

对比人生须臾和宇宙无穷人生短暂

理想和现实矛盾

⒊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客”的这种情怀?

明确: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析“喜”【第四段和第五段】

1)析第4段

⒈针对“客”的悲情,作者是怎样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朗读)

明确:①以“水”“月”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和“不变”两方面,无须“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②从“取”与“不取”角度说明“物各有主”,丢开个人愁怀,尽情享受“清风”“明月”就行。

⒉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喜”?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之中屡遭贬斥,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备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之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地审视一切后辨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⒊你是如何评价作者观点的?

明确:他的人生观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削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2)析第5段

⒈客人在苏子哲理地阐明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后有何反应?

明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说明客人被苏子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去愁颜。

⒉此“喜”和前“乐”有何不同?

明确:前者是欣赏美景而“乐”,后者是忘怀一切而“喜”。

⒊作者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向政敌暗示:虽然遭受迫害,但日子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⒋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主”与“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何消极的心态。

四、全文总结

5.赤壁赋设计 篇五

祁姝菊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疏通字词,理解文章,在朗读中分析鉴赏,把握情感。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4.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重中之重。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选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情感经历。

2.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3.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整理出存疑之处。4.初步探究作者的情感。

这些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学习文本打下基础。

二、解决阅读背景

由学生按照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来做解说,教师备答、补充。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①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②主客问答是赋体的传统写作手法。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真实而巧妙地记录了作者泛游赤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文中的“客”与“苏子”看似两人,实为一人。二者的问与答是作者彼时彼地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

3.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在朗读中合作探究,完成理解及鉴赏 1.初读。

学生自读和齐读,要求正读音、断句读、通义训。能否正确读出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字音,能否停顿得当。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备答】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浩浩乎;广阔的样子。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舞、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夹持。以,连词,同“而”。长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洗盏更酌;洗净杯子,重新斟酒。2.赏读。

学生分组讨论,重点探究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师备答】

(1)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乐——悲——乐。(对于情感变化过程的概括可以直接从文中摘取表达情感的字眼,也可以依据内容发展来总结。)

与之相照应的表现情感的内容是:景——情——理。

(2)表现第一次“乐”情的“景”集中在第一段。第一段写了美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白露,水光等)、美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让学生对美景展开想象,写鉴赏文章或者片段。

(3)第二段开始出现的“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另一个层面。“客”是作为儒者的苏轼,他悲观,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而“主”是作为道者的苏轼,他达观,能够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合二为一便可见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4)由悲转乐的关键是苏子对“理”的阐述。在第四段中苏轼是洒脱旷达的,通过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的道理说服了客,客喜而笑,“乐”的境界提升了。

(5)水和月是贯穿全文的两个典型意象。思考苏轼作品中出现过的“水月”意象并加以分析。以“月”为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美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6)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3.研读。

(1)探究: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即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观点相左,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备答】

诗人的某些语语句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虚幻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2)归纳鉴赏要点.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4.美读。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并延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

(2)读出节奏、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适当的停顿对朗读者来说,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3)读出情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4)读出语调。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平直调,全句语势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的语气,常用于叙

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过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惊讶、鼓励、号召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语气。

5.背读。

理顺思路,熟读成诵

四、作业设计

1.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定**》、《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苏轼的作品分析其人生观。

2.你是如何看待苏轼面对人生(生命)、面对苦难的态度的?写一篇评论文章。

6.《赤壁赋》教学反思 篇六

这一周我们在学习文言文,高一的学生们一提到要学文言文就头疼,特别是知道《赤壁赋》还要求全文背诵后,就更痛苦了,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热情,在备课时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本课有非常大的兴趣呢?怎样让学生爱上这篇文章爱到不背会誓不罢休呢?想了很久我决定从本课的作者苏轼入手。

要说苏轼吧,学生们并不陌生,初中就学过不少苏轼的诗词,如果我只是简单的介绍苏轼,估计不少学生对他还是停留在初中时的认知。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有一种手法是知人论世。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对某一首诗歌的作者了解比较多,在理解欣赏诗歌时相对就容易些。同理亦然如果学生对苏轼了解比较多,在理解本课时相对也会容易些。但是,只是了解苏轼,不是欣赏崇拜,怎能爱屋及乌,从爱苏轼到爱他所写的文章呢?我决定让学生崇拜苏轼甚至让本就崇拜苏轼的爱上他!

有了这个想法,我决定从导语入手。一个精彩的导语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李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有一个人,一度下狱,三度被贬。但是他既没有像贾谊一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一样归隐田园。他是――苏轼!还没等我说完啊,全班学生都齐声回答,他们得意洋洋的望着我,好像再说:“这也太简单了,今天要学这一课,当然知道是苏轼啊!”好既然大家对苏轼这么熟悉,我就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我在课件上我展示了诗人苏轼,词人苏轼,文章苏轼,书法苏轼,官员苏轼,美食家苏轼,兄长苏轼,丈夫苏轼……这些其实是考察学生对苏轼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前几个问题学生们非常顺利的答出来了,什么在诗歌方面与陆游并称苏陆,豪放词开拓词境,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个好官修建了苏堤。下面作为兄长和丈夫,苏轼怎样,就是我煽情的补充。

7.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七

《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色, 是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赤壁之战) 和古代英雄人物 (周瑜) 写入词中。联想到九百年前那奠定了三分局面的赤壁之战, 联想到那场战争中一个个卓异不凡的风流人物, 但眼前所见惟有“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这千百年来依然故我的壮丽风光, 那些历史人物却“而今安在哉”了。使人产生了人生之短暂和宇宙自然之永恒之感。在对壮丽江山的咏叹中, 依然隐含着人生的悲慨。“使人们感到赤壁江山的景物描写有着味之不尽的意蕴”, 作者尽情咏叹赤壁江山的永恒壮美, 愈发反衬了他所感到的人生的悲哀。作者愈是渲染历史人物的伟大、崇高, 愈是在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隐衷。

其次, 作者用瑰奇险峻而又秀美流畅的语句叙事、写景、抒情和说理, 音调高亢, 意味隽永, 韵味无穷, 使语言形式很好地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词“语意高妙, 真古今绝唱”, 俞文豹也在他的《吹剑录》中说此词“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是不无道理的。

《前赤壁赋》在艺术上, 则同样也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四者紧密结合再一起, 达到了情景交融, 情理相生的效果, “创造了一种既充满诗情画意, 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江山明月这种客观的物境, 与作者充满矛盾而力求排解的主观的心境相融合, 而又完全切合于夜野赤壁的特定情景”, 写景之笔, 把徐来的清风、明净的秋水、窈窕的明月, 以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导演的赤壁之战的雄奇景象, 刻画的惟妙惟肖, 引人入胜, 而抒情之笔, 则先以“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寄兴于悠远的思念, 理想的追求。赋中所设的主客问答, 其实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思想。“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陪衬下, 客人提出的问题, 正是作者对理想人生有所追求而不得苦闷忧伤的表现”。而苏子的回答则以水月为喻, 借庄周的相对论:自其异者视之, 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也。以及僧肇的“江河竟注而不流, 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物不迁论》) 来排遣苦闷, 开阔胸襟。这篇赋既生动地描绘了江山明月的优美景色, 又深刻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消极退隐与积极进取, 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 却流露出了对世道的满腔愤懑, 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二.“托事以讽”、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

无论是在《赤壁怀古》, 还是在《前赤壁赋》中都谈到了曹操兵败赤壁这一史实。为何在这一词一赋中苏轼要两次引用这一事件, 究竟有何用意呢?在这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两篇诗词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元丰四、五年间, 北宋王朝先后发动了两次开国以来最大的边疆战争。结果连遭溃败, 使宋廷蒙诟、受辱, 国势骤弱。《前赤壁赋》正写于第一次边疆战争失败之后。当时宋神宗在元丰四年 (1081) 秋调动了李宪等五支约三十五万大军 (包括运输民夫共约六十万) , 企图一举攻克兴、灵二州, 消灭西夏。但战争中将帅失和, 缺乏统一调度, 最后在灵州城下被西夏打得溃散逃窜, 军队民夫死伤者不下三十万。成为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因骄纵而失败的战例, 性质上颇似曹操兵败赤壁的史迹。

而苏轼写《赤壁怀古》词的当年即1082年, 也是战云密布。宋神宗用给事中徐禧议在银、夏、宥三州界筑永乐城, 企图围困兴州夏军。然而城小人多, 又无水源, 结果反被夏军将城攻破, 丧师二十余万。

这两次惨败对十分关心边廷的苏轼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他渴望以身报国, 抗击西夏, 重振国威。另一方面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是“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语) 。统治者把他视为‘罪人’, 就连向朝廷献点忠心也‘不可使不知我者, 以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 苏轼“对战事虽芒刺在喉, 不吐不快, 但也只能使用“托事以讽”的隐晦手法”。用曹操兵败赤壁隐射元丰四、五年的两次战争。以曹操的骄纵轻敌讽喻庸懦无谋的宋将;以周瑜之功业反衬边疆之无能, 同时寄寓自己的宏大抱负。

8.《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篇八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9.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 篇九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2、欣赏诗歌中优美的景色,学习诗歌景、情、理交融的写法。

3、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出的乐观旷达的情怀。【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修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有的学生还习惯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想像、探究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会合作、分享。【重点难点】

1、学习景、情、理交融的写法。

2、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后来在这里,他还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赤壁赋》。

二、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读准以下字词。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斗(dǒu)牛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袅袅(niǎoniǎo)

幽壑(hâ)

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洒临江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相与(yǔ)枕藉(jiâ)

(2)翻译下列句子。

A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E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三、介绍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四、初读课文,把握情感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明确:于是饮酒乐甚——苏子愀然——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板书:乐————悲————乐

五、深入鉴赏,研习旨趣

(一)鉴赏第一段

1、本段写了哪些景物?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景色描绘出来。

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板书: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此时诗人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3、教师小结:一轮皓月,万顷江波。清风吹拂,白露茫茫,水天一色。景物明净而澄澈,优雅而祥和,苍茫而朦胧。这是如诗如画,如梦似幻在此美景中,苏子心旷神怡,怡然自得。此一乐也——山水之乐;美景触动了诗情,于是一边畅饮美酒,一边吟咏诗文,诗酒助兴。此二乐也——诗酒之乐;兴之所至,任凭那一叶小舟随心所欲,从流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真是自由极了,快意极了。此三乐也——畅游之乐。板书:乐——————山水之乐

诗酒之乐

畅游之乐

4、齐读第一段,体会乐情。(二)鉴赏第二段

1、个别朗读,学生思考:苏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明确:苏子愀然。歌中的‘美人’这一意象,在屈原的《离骚》中学过,它象征圣主贤臣、美好的理想。结合背景资料可知,此时诗人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本来想像在杭州密州一样为百姓干一番大事,可是因为小人的陷害,47岁的他却成了一个闲置的官员。内心能不感伤吗?真是因为心中有悲情,才能感受到箫声的悲音,这种悲音进而又引发了他遭贬受挫后的苦闷。于是触景伤情,悲从中来。

2、学生范读,感受情绪的变化。(三)赏析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诵读,勾画重点语句,小组讨论:此段中苏子因何而悲?作者是怎样将景与情联系在一起的?

讨论明确:一悲英雄永逝,人生如梦。——“而今安在哉?”由眼前的明月想到曹操的明月之诗,由眼前的赤壁之山水想到曹操被围困的赤壁之战,进而想到曹操一生的伟业。你看,一代枭雄的幽燕老将曹操,想当年在历史的舞台上纵横驰骋施展其雄才大略。何其英雄!可是现在,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化成了一粒尘埃。人生如梦啊!曾经的英雄豪杰就如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二悲自身渺小,功业未成。——“渺沧海之一粟。”英雄虽逝,但他所成就的丰功伟业却彪炳史册。而我们呢?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能以鱼虾麋鹿为伴,砍砍柴、泛泛舟、喝喝酒而已。凡夫俗子一个,何谈理想与功业呢?在历史上又能留下什么呢?与曹公相比,吾辈何其渺小!三悲人生短暂,光阴虚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长江无穷尽,人生悲苦短。正如曹操所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如李白所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想要像神仙一样遨游于无穷,如明月一样永生不灭却不能。弹指一挥间,几十个春秋转瞬即逝,时不我待。却无所作为。抚今追昔,何其悲!

2、男生用浑厚的悲伤之音朗读。板书 : 一悲英雄永逝,人生如梦;

二悲自身渺小,功业未成; 三悲人生短暂,光阴虚掷。

(四)赏析第四段

1、指名诵读,学生思考:针对客之悲,苏子是怎样劝慰的?他讲了怎样的道理? 明确:讲了便与不变的道理。天地万物,从便的角度看,都是转瞬即逝,即万物是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俗话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又是永恒的。月亮是圆是缺,还是那轮月亮;长江再怎么奔流,还是那条江水。人类也一样,个体生老病死,人类代代相承。正如愚公所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所以不必感叹生命短暂,应该珍惜现有生命,知足常乐,享受生命。

还讲了取与不取的道理。天地万物,各有其主,不是属于自己的,就不必强求。应该顺应自然。那么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此时此刻,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这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就是属于我们的。那么,就让我们沐浴清风,欣赏明月,尽情享受自然的馈赠吧!

2、你怎么看客与苏子的问答?

3、全文景、情、理是如何融为一体的?展示出了苏子怎样的情怀?

明确:由景触动情,由情入理,写景、议论、抒情相融一体。体现了苏子乐观旷达的超然情怀。

4、集体诵读全文,感受苏子的旷达。板书:变——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不变——物我皆无尽 知足常乐 享受自然

六、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诗歌,进一步体会苏轼的乐观旷达。

定**

【序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前赤壁赋》教案设计 篇十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前赤壁赋》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人文性: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三、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①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②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③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① 朗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②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③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板书

投影: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杜悼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参考: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11.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23—01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这时他站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乘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这两篇作品同为苏子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之作,但两相比较,描写的角度有所变化,表达的心境与思想感情也就有所不同。那么,苏轼在两篇作品中究竟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呢?

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政治上的失意,却未使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与失意文人的作品截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胸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而且将自古以来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概括了进来。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接着就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面对如此江山,他想到了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江山依旧,英雄已故,多少豪杰已成过去,作者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不禁内心激荡,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下片英雄的形象变得鲜明。一开始就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此:一是说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周瑜与孙权外托君臣,内在葭莩,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豪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畏怯,反而娴雅从容,谈笑之间,一把大火败曹操。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使人生悲,但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樽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豪放中略见苍凉。

同为“赤壁”之作,在《赤壁赋》中,作者又表现了一种超脱、乐观的思想感情。这种“超然”之情是由眼前美景引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段秋江月景的描述,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与客人诵诗对饮,尽情欣赏那“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明月,油然而产生了一种“羽化”和“遗世”的情怀。这种情怀,这种主观感受的产生与作者政治上的遭遇,宦海中的沉浮是密切相关的。苏轼于宋神宗嘉佑二年中进士,神宗时因与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合而求外放,先后任杭州通判,转任密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获释后再遭贬谪,“幅巾芒履,与田父野老相从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党争激烈起伏之时,政局动荡不安。一方面,他是一个想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渴望像周瑜、曹操一样建功立业,但在现实中又不容于新旧两党,难以施展政治才能。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当身处逆境时,常以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慰藉自己,随缘自适。文中表达的乐观旷达,正是老庄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他对眼前的景物的称道,是因为政治上不得志的一种精神寄托,情感上的自我调节。这种思想和感情,对于苏轼而言,既是无奈的,又是非常自然的,对于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来说,也有一定的典型性。今天看来,借纵情山水来忘却烦忧,对现实世界当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于人生而言,苏轼的这种面对挫折而不失乐观豁达的个性又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12.《后赤壁赋》:千年未醒的梦境 篇十二

作者一落笔,便将梦境与现实混淆,故意模糊其界限,以假当真地叙述起来,读者根本看不到任何进入梦境的标示性语句。“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在简洁的交代文字中,时间、地点、事件是明确的,但人物比较模糊,故后面续之以“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一句,这样,人物才渐次清晰。当然,究竟是哪两位客人相随,仍不得而知,或许亦无需知晓。因为,“二客”的设置,仅仅是赋体写作“主客问答”这一传统形式的需要。况且,作者并未将“主客问答”作为全篇的主体,也即是说作者要表达的情思或哲理,并不像《前赤壁赋》那样以“客”的形象来承载、分担。此赋之“二客”,形象甚为模糊。笔者认为,首段主客对话的主要作用是暗示此乃梦境之人事景象,若不明乎此,多数读者或许会误以为这是明明白白的纪实记游之作。点出“二客”之后,作者以极其疏朗、简洁的笔墨描写初冬之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寥寥八字,寒意已出,意境因“尽脱”而孤寂,一片脱叶之林,披霜带露,枯涩、清冷地直刺夜空。霜雾茫茫中,但见“人影在地”,睹影而知月色皎皎,故有“仰见明月”一句,一俯一仰,见出无穷乐趣,环顾四周,无不澄明。故,“行歌相答”,作者与二客,踏着温润如玉的月色,且行且歌,互相唱和。良辰美景,友朋嘉伴,不禁乐由心生!惜乎月白风清,无美酒佳肴,终是憾事,于是“乐”字已而引出“叹曰”,作者表述此句的口吻,是一种假设情形,这是一定要悉心揣摩的。现在有良朋为伴,但没有美酒啊,即使有美酒,也无佳肴啊,怎样才不会虚度如此美妙的夜晚呢?后面,作者的两个愿望顷刻间即获得了满足。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凑巧的是,傍晚时分,客人已捕得一鱼,作者欲得佳肴的愿望满足了,但是从哪儿去备酒呢?借客人之口,又引出美酒的问题,“归而谋诸妇”二句又让作者的第二个愿望得到了满足。以假设口吻道出的两个愿望,相继获得满足,仿佛唾手可得,这本身就有美梦成真的感觉,这是符合梦境特征的叙述,只是这梦里的逻辑与日常生活的逻辑相差无几,变形力度甚小。但是,叙述事件的跳跃性是很大的,二客是怎样回到他们家里取那“松江之鲈”的?妇人又是如何烹鱼备酒的?这些情节内容皆已略去,作品呈现的只是鱼与酒的获得,这一点非常符合梦境镜头不连贯闪现的特征。当然,作品中的梦境亦可经过作者的精心剪辑,它不是对日常生活中梦境的自然主义描写。说首段是对梦境的叙述,还有一个理由,便是这里出现的人物除了作者(梦境的叙述者)之外,另如“二客”“妇人”在下文则少有或纯无勾连、照应。一直伴随作者的“二客”只是在“予乃摄衣而上”那段和末段分别用“盖二客不能从焉”“须臾客去,予亦就睡”简单交代,犹如模糊之影,倏忽闪现了几下,尔后便飘然而去,不知所踪,亦不复述及。若照现实情理来讲,这是有悖常情的。作者大概是想以此种“无理”的叙述来突出梦境的真实性吧。至于“妇人”,下文则略无一字照应。这种人物形象的碎片化的不规则的模糊呈现,表明整个事件的叙述框架是虚幻的,读者不必照写实的逻辑来理解。作者把梦境叙述得煞有其事,几乎使人相信他真有所谓“十月之望”复游赤壁的经历,此种“虚境实写”之法,是对《前赤壁赋》的极大突破,读来亦真亦幻,极富艺术魅力。

赋的首段写梦中作者与二客谋得美酒佳肴,值此良夜,偶尔念及此前曾经游历的赤壁,遂逗引出下面梦游赤壁的文字。这次的赤壁之游皆由一系列偶然因素促成,先是二客凑其趣,再是明月凑其趣,最后是鲜鱼、美酒凑其趣,正好说明这一切皆是作者梦中之纷繁意念的快速链接,其游历背景亦是对《前赤壁赋》的部分的复制粘贴:有主有客,有风有月(前者为“既望”,后者为“望”),有山有水。所不同的是时令季节,前者为秋,后者为冬。因而,梦中景象大异其趣,这是现实向梦境渗透、变形的结果。“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十六字白描,绘出初冬季节景物的清癯、枯寂和内敛,不复有《前赤壁赋》的丰腴、轻松、洒脱之景,这一写景变化,或可说明作者心境渐趋恶化,他已退守至内心的极隐秘处。虽是同属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时间仅隔短短的三个月,但作者对自身心境的变化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他怅然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虽是关乎自然宇宙的沧桑之叹,又何尝不是人世沧桑的伤感?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之中,正如作者在《前赤壁赋》中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因诗得祸,以犯官之身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而仍受监视,此等人生遽变,作者又何曾料及?其政治上的苦闷又何曾忘却?苏轼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排解;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许多论者都说《后赤壁赋》显得比较消极,远不如《前赤壁赋》,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愚以为,《后赤壁赋》才真实地抒写了作者的苦痛,这里隐藏着一个真实的苏轼,不要动辄指斥其消极悲观。若真要说其悲观,那也无妨,其实,“悲观是从坏的一方面来观察一切事物,从坏的一方面着眼的意思。悲观主义者无时不料想事物的恶化,惟其如此,他才能最积极地生活。”(梁实秋语)苏轼的悲观正是如此。悲观源自苦闷,苦闷源自现实的丑恶。有人或许会问,一向闲适、旷达的苏轼也会产生政治的苦闷吗?那就不妨让作者自己来回答吧。他曾说:“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乌台诗案”给苏轼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现实生活中的伤痛始终刺激着作者的梦境,也规定、制约着其梦境的生成与发展,尽管梦是虚无缥缈的。这样,梦境的内容将成为现实的象征或影射。

苏子登山的这段描写文字就极富象征意义,略加揣摩,便可发现这里所述之种种,皆是变形乃至变性、无理的虚幻情形,具有梦境的怪诞特征,是对现实处境的曲折反映。其所怪诞者一,是作者竟撇下客人,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不复以酒、鱼为念,舍舟独自登山。其所怪诞者二,是作者仿佛超出常人属性(即“变性”),具有特异功能,忽而踏着险峻的山岩,忽而拨开茂密的杂草,忽而歇息于状如虎豹的怪石之上,忽而拽住曲若虬龙的树枝,忽而攀上鹰隼筑巢处的悬崖绝壁,忽而又俯瞰水神冯夷的幽宫,六个惊险怪异的镜头,纷至沓来,压人心魄。其最可怪诞者,是作者“划然长啸”,竟致“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其能量又何啻于八级地震?!如此阴森恐怖的梦境令读者亦凝神屏息、毛骨悚然。作者自己的感受则更是“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以至于“凛乎其不可留也”,最终不得不迫回舟中,“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这一节梦境内容象征着作者的心路历程:先是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险,及至高处而指陈时弊,以诗议事,讥刺新法,不料这些振聋发聩的言论却遭致政敌们的重重围攻,以李定为首的一群鼠辈小人,纷纷罗织罪名,搜寻作者诗句,巧以酝酿,生出无穷事端,终以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将作者投入御史狱,流放僻地黄州;最后作者身陷逆境而不得不随缘自适,以求解脱。获罪遭贬后的苏轼在居黄期间,虽说以其旷达性情获得了短暂的平静,身边亦不乏同情者,但其内心深处仍是寂寞难耐,值得推心置腹的朋友寥寥无几。再者,作者自己也心存余悸,自信与自尊严重受挫。受这种心境的影响,赋中便出现了夜半时分孤鹤掠舟而过的梦境情节。该情节以突然出现某一事物或发生某一事件的方式适当保留了梦境的荒诞痕迹,加上孤鹤之“翅如车轮,玄裳缟衣”的变形描写,营造了清旷的梦幻氛围。这只孤鹤在作者“四顾寂寥”的情形中出现,意味着作者在现实世界里很难找到实现情感沟通的对象,其精神层面因思想的深刻而痛苦地寂寞着,因此,只好向另一世界(仙界)寻求慰藉,只好把自己高标独立、超凡脱俗的理想寄托在孤鹤这一意象上。当纷扰的人世间始终以强压态势排斥作者的时候,他不得不滑向“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所谓消极出世之想,这正是其思想矛盾复杂之处。

孤鹤掠舟的情节又引出了下文的“梦中之梦”,作者对梦境的描绘,可谓别开生面,奇幻无比。“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道士顾笑,予亦惊寤。”这是赋中唯一一处明写梦境的内容,作者在梦中与得道成仙、化鹤临空、深夜探访的道士终于有了简洁而温馨的对话。显然,该内容是对“孤鹤掠舟”的延伸拓展,是作者愿望的补偿,孤鹤与道士也是交融为一的形象,前面是道士化鹤,这里是鹤化道士,二者皆神仙世界的意象。在孤寂、恐怖的梦境中,其给予作者的是深情的慰藉与关注,显得友好诚挚,富于同情心。“赤壁之游乐乎?”道士似乎早已明白作者的心思——月夜赤壁之游原本是为了排遣郁积心中的苦闷以求一乐,岂料旧事难忘,阴霾挥之不去,终是悲恐孤寂,所谓闲适旷达,不过是迷惑政敌的烟雾!正因为作者自感心思被道士洞察殆尽,后面才“问其姓名”,道士却“俯而不答”,继而又回头一笑,其神情表明他对作者的政治遭遇以及目前心境皆了然于心。毕竟还有人真正理解自己,且主动探望(“飞鸣而过我者”,窃以为,此处之“过”解作探望、拜访更有情味),而此人究竟是谁呢?这么想着,不觉“予亦惊寤”,其“梦中之梦”已然惊醒。然而,作者仍意犹未尽,欲追而随之,结果是“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这两句应该仍是梦中情形,即作者在赋中所写的整个梦境还是处于未醒的状态;如果说,整个梦境已醒,这里必定要有所交代,如,或可这样表述:“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已而东方之既白。”

一个千年未醒的梦境,因作者笔端的戛然而止,却获得了无穷的时空延伸。作者的“乘风归去”之想,最终也还是幻灭成空,他只得以超越的心态,继续紧贴着地面,行走在这痛苦丛生的人世间。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集》,中华书局。

13.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十三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教学课题】

《赤壁赋》

苏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以文为赋”——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以意逆志”——了解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美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文章的情感线索。

3.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及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重点突破】

以情感为线索分析全文,以课件为辅助手段表现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简单明了。

【难点突破】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名句引用、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必修二模块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的第二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个单元的作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的基础上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本文被放在这个单元中,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人生感慨。本文就在描绘自然风物的同时倾诉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但也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但这些情感的表达并不是明显的、直接的;而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教学方法】

1.引导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创设情境法

4.多媒体演示、音频、视频辅助法

【教学过程】

一.文趣导入:

有这样一位文人,他驾驭着文字,抵临大宋文坛的巅峰。然而,文字却让他偃蹇飘零。大浪,淘尽历史的烟尘,却淘不尽他文中的一字一句;惊涛,拍去岁月的风霜,却拍不去他纵横古今的豪放。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所以,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夜游赤壁之时,面对着无穷的江月,他思想的野马便纵横驰骋,任情遨游,于是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了深沉而悠远的思索。他,就是苏轼。今天我们来继续赏析他的千古名篇《赤壁赋》,一起去感受他独特的人生体悟。

二.分析鉴赏:

第一段: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同学齐读第一段。

1.这一段写了苏子与客夜游赤壁的情景。那赤壁的景色如何?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赤壁美景图。

2..欣赏这些美景苏子的.心情自然是愉快的,哪些语句最能直接体现这种愉快的心情?

明确: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此情此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月圆之夜,好友相聚,纵舟江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饮酒诵诗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所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第二段:

高兴至极,苏子又做了什么?客又做了什么?我们看第二段。找一名女同学读一下。

本段开头写在这种情况下苏子更加高兴地饮酒,兴之所至,又唱起了歌,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这里苏子先选取了桂树和兰桨两个象征品德和人格高洁的意象来与后面的美人相衬,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这里的“美人”指什么?为什么?

生答……

明确:

我国古典诗歌自屈原《离骚》以来就有以“美人”象征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传统。在这里,“美人”喻指君主。此时苏子被贬黄州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对于有着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苏子来说,他多么希望君主能尽快召他这个贤臣回朝,自己好继续为朝廷效力。所以他发出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唱叹。

2.苏子唱歌,客又做了什么呢?

有客吹洞箫,倚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感人至深,既烘托了苏子此时淡淡的失意情绪,又致使他的感情骤然变化,同时引出下文的主客问答。

3.由此看,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段。

那么苏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客又是就什么问答的?我们看第三段。

第三段:

听了客悲凉的箫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然后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样悲凉呢?)

1.客是如何回答的呢?也就是客因何而悲呢?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客回答的语段,同时思考这个问题。

生答:……

2.客刚开始就解答了苏子的疑问了吗?……那写了什么呢?

明确:没有,先用两个反问句引出了与眼前的赤壁之地、江月之景相关的历史人物曹操和他的英雄业绩。

3.那么同学们想:作者赞颂曹操的功绩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引出后面“吾与子”和他的对比。

4.而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通过哪些词句能看出来?

明确:“固”“而”“况”三个虚词所引导的句子表明:这样叱咤风云的一世之雄,也已随大江东去而风流散尽,更何况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平凡的“吾与子”,生命短暂得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茫茫大海中的一颗毫不起眼的水滴,更是瞬间就会被历史湮没了。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天地永恒而人生短暂,长江阔远而自身渺小。这是客悲伤所在。一悲:人生短暂渺小

而慨叹人生苦短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5.谁能说说你所学过的或知道的有关这个内容的诗句?

曹操《短歌行》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李白《将进酒》继续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补充:战国时期《庄子·知北游》篇中就有“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的感触;

汉代为仕途奔走交游的文人所作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也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感叹;

魏晋诗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咏怀》诗里更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的感伤;

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诗》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诗句最是(与本文“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有着相似的感慨……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客也不例外。

6.除了人生短暂渺小让客悲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看最后四句的内容。

明确:既然尘世人生短暂,那就做神仙吧,做神仙可以与明月一起长存不老且不死,这样就不必为人生短促无常而悲叹了。可是,他却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总是矛盾的,所以才“托遗响于悲风”。这是客悲伤的又一原因所在。二悲理想现实矛盾。以上客从两个方面解答了苏子的疑问。这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人生短促无常。

而这样的悲叹也只是重复了前人的感慨,并没有独特之处,那么本文成为千古名篇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在第四段。

第四段:

1.那么第四段写了怎样独特的内容?请听这一段的朗读录音,思考问题的答案。

找生答……

明确:这一段主要是苏子针对客的悲叹来表明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从而宽解客。而且,这两个观点又是分两层相对独立地阐述的。

2.这两个层次转换的关键词是哪个词?

明确:“且夫”,前半部分阐述的是?宇宙观,后半部分阐述的是?人生观。

3.那么苏子的宇宙观是什么?请找出表达观点的关键词。

明确:变与不变。

4.苏子又是怎样阐述他的“变与不变”的宇宙观的?(想想我们写议论文时往往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呢?比如同学们想证明思考的重要性,可能会想到牛顿被苹果砸到从而砸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是什么方法?——举例子。苏子也一样。那他举了什么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呢?)

明确:以眼前的江月为例。

他说,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吧?你看,眼前的江水和明月既是变化的也是不变的,(同时配课件)

就“水”而言,从变的角度说,“水”逝者如斯,从不变的角度说,“水”未尝往也;就“月”而言,从变的角度说,“月”盈虚如彼;从不变的角度说,“月”卒莫消长,意思是:水总是这样不停的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总是那样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但它始终也没有增减。所以他得出下面的结论: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没有一刻不发生变化;从不变的角度说,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但他没有说个体的人是怎样表现变与不变的道理的,我们可以补充一下:从变的角度说,每个人都得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从不变的角度说,人类又是血脉延续,代代相承的,所以不必因人生短暂渺小而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伟大的毛主席说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5.这是苏子针对客的人生短暂渺小的悲伤来阐述他的变与不变的的宇宙观从而宽慰客的。为了加强同学们对“变于不变”的哲理的理解,我再举几个语句让大家判断一下是属于变还是不变的哲理。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变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变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与不变的。

6.苏子的宇宙观我们理解了,他的人生观又是什么呢?还是找表达观点的关键词。

明确:莫取与取。

7.莫取的是什么,可取的又是什么呢?

生答……

师补充:在这里,苏子其实是用“清风明月”代指自然风景。李白说的好,“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8.苏子说的“莫取”太笼统太含蓄,我们能不能联系背景说得再具体点呢?

师补充:功名利禄。因为这些正是击败心灵的东西。

明确:他其实是宽慰客说,现在失去的或没得到的,就是不属于自己的,所以不必因此而悲伤,而大自然不会抛弃我们,随时都会向我们敞开胸怀,我们为何不沉醉其中而尽得其乐呢?也就是说,当人生不如意甚至不得志的时候,我们不妨让自己的思想休个假,让精神散散步,抛开挫折,忘掉烦恼,融入大自然中,尽享清风明月之美,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快乐呢?何必对人生失意耿耿于怀呢?正如苏轼在《定xxx》里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子用自己的人生观来宽慰客也是宽慰自己,理想与现实虽然矛盾,但我们可以抛开得不到的烦恼,享受自然的赐予,随缘自适。

正所谓春去秋来不碍于眼,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萦于怀,在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正是苏轼的乐观与旷达。而在逆境中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挫折中拥有旷达的情怀正是苏子的魅力之所在。

9.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苏轼的做法和人生态度,讨论一下:面对人生的失意、打击、坎坷、磨难等诸多困境,有几种解决方式呢?

我认为概括来说只有两种方式:面对和离开。

苏轼选择了面对,但有很多人选择了离开。

10.同学们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或现实中关于“离开”的例子吗?

不能改变楚国命运和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屈原,怀石投江,这是绝望的离开: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离开官场,回归田园,这是潇洒的离开;

绝望于清室覆亡和一种文化缺失的王国维,自沉湖底,这是无奈的离开;

无处可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生活的海子,卧轨自杀,这是失望的离开;

太多太多离开的例子:老舍、顾城、三毛、杰克·伦敦、海明威等等。

其人已去,我只能对同学们说: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这是最明达的做法。

第五段:

1.回过头来,我们看苏子的宽解是否使客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齐读最后一段。

客喜而笑。看来,苏子旷达的宇宙观、人生观影响了客,改变了客,客听后高兴地笑了起来,现在主客一切都释然了,并且酒足饭饱之后酣睡在舟中,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已经超然物外了。

2.接下来想一个问题:这最后的“喜”与开头的“乐”是否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前者是欣赏美景的暂时的陶醉,后者是大彻大悟之后的达观之乐,而且后者远比前者更稳定更持久也更深刻。

3.由此看,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以感情为线索:乐——悲——喜

4.而这种感情的变化又是通过哪些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明确:写景、抒情、议论,概括来说就是景、情、理。

三.小结板书:

纵观全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赏美景之乐,再由客之箫声引出主客问答,从而引发了客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最后又通过作者旷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阐释来宽解客,从而使客从悲情中解脱出来,主客都表现出了超然物外的乐观与旷达。有描写,有抒情也有议论,但不论写景抒情还是议论说理,始终以眼前的赤壁为背景,以江月为依托,以感情为线索,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有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巴金评价本文,说“《赤壁赋》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的确非常精当。

四.手法探源:

全文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超越。

下面思考:这里的主客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

一个人。本文采用了赋体文常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矛盾与斗争。所以主客问答其实就是作者思想的一次剖白,一次对话,一次斗争,主是道者的苏轼,客是儒者的苏轼,道者的苏轼是悲观的,遇到挫折就哀叹人生短暂自身渺小。道者的苏轼是达观的,遭遇失意却表现出乐观旷达、随缘自适的心态。主客问答其实就是苏子自言其愁又自解其愁,因为苏轼是最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的人。

而主客问答,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可以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找到影子。屈原自杀前与渔夫的对话其实就是屈原内心的一次痛苦的挣扎,最后决绝的思想战胜了懦弱的思想。类似的手法,《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也可以看作是人性四个方面的体现:唐僧的耐苦执着,孙悟空的嫉恶如仇,猪八戒的懒惰贪念,沙僧的踏实圆融等。当然我说的也只是某个方面的代表,没能涵盖全部。

五.拓展探究:

主客合二为一了。苏轼的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积极乐观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观的一面。

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xxx,在以后的人生中,同学们有可能面对升学的失利,就业工作的压力,职场的失意,甚至是失恋的痛苦,疾病的纠缠等等,我们是消极逃避还是积极面对?

历史上的苏轼给了我们乐观旷达的启示,那么我们近距离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启示呢?先不必急于回答,看一段视频后也许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在视频播放前老师简介视频主人公英国田径运动员德里克·雷德蒙的经历:

德里克·雷德蒙的运动生涯被伤病拖累,1988年雷德蒙在汉城奥运会400米比赛开始前两分钟被迫弃权。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奥运会之前,雷德蒙接受了五次手术,直到开赛前四个月时间,他才重返训练场。在巴塞罗纳,雷德蒙表现得很好,在第一轮比赛中,他名列第一,并且进入半决赛。半决赛比赛中,雷德蒙的起跑很不错,在还离终点还有150米的时候,他的右脚跟键伤势复发,他无法站立倒在赛场上,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我们看视频:

(屏幕显示这段视频)

之后屏幕显示以下文字: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会发生什么,

但我们可以选择,

是就此放弃,还是忍痛前行。

奔向梦想的终点,

即便没有胜利的奖牌,

尊严和骄傲,

将与我们一路同行。

通往成功的跑道上,

只有快慢之别,

并无胜负之分。

战胜对手,只是人生的赢家,

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

师补充:同学们不一定要做人生的赢家,但一定要做命运的强者,用你们的坚忍、坚韧、坚强和坚定!

上一篇:车辆办理入库手续流程下一篇:论任务驱动法在初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