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2024-08-31

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精选6篇)

1.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篇一

楚 州 区 苏 嘴 乡 一 心 小 学 基 础 教 案

二 零

年级:四年级 科目:美术 教者:史美玲

一 一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第1课、贺卡

二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生日贺卡的设计、制作方法、让学生重温学过的色彩、设计、制作知识、培养他们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操。教学重点:贺卡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 :贺卡的设计构思。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强调在使用剪刀、刀子时要注意安全。

二、引入新课

音乐《生日快乐》和贺卡欣赏引入课题:贺卡——设计

三、讲授新课

1、听听同学门的见解、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2、教师结合图例讲解贺卡的形式: a.折页式

b.开窗式

c.单页式

3、教师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贺卡讲解贺卡的表现手法: a.摄影法

b.绘画法

c.拼贴法

4、教师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贺卡讲解贺卡的组成。

贺卡一般又正面、内页、和底面组成。正面的设计很重要、它由独特的、寓意深长的图案和鲜明的卡名(贺词)组成。内页、底面的装饰比较单纯、一般把祝词套在装饰性的画面上。

四、学生设计

在确定贺卡的形式、赠送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用纸折成贺卡基本形。外形可设计成方形或房屋形、某一部分还可镂空、例如设计为小天窗等。

2、构想好贺卡各面的图形及文字、并安排好位置、考虑色彩配置、然后用铅笔轻轻地描画出来。

3、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学生展示作品(自评 互评)

七、教师小结、总结、提出希望„

课题

二、诱人的瓜果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去观察、体会、表现各种瓜果的外形、颜色等。

2、能够运用色彩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教学准备:画板、学生自己喜欢的瓜果和绘画的用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绘画的形式与色彩表现瓜果、体验艺术的美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够突破瓜果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像与创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你画我猜。

一个学生简单地画出一个瓜果的线条、其余同学猜瓜果的名称。

2、揭题。诱人的瓜果。

二、教学新课。

1、看颜色、说瓜果。

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颜色说说可能是哪些水果。

2、走近大师的画。

引导学生欣赏瑞典当代画家格利斯的绘画作品《静物》。

3、欣赏伙伴的作品。

通过欣赏课体中或生活中小伙伴的作品、学习表现方法、激发表现的激情。

4、让学生思考怎样表现自己的作品、交流讨论。

5、完成作业。教师相机指导。

三、小结评价。

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选取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四、课后拓展。

尝试用没有运用过的方法来表现瓜果。

课题

三、瓜果的想象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让学生掌握瓜果想象作品的制作。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瓜果的不同的外形、肌理、色彩进行想象。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挖、切、刻、插接等方法进行制作。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瓜果、牙签、一次性筷子、水果刀等制作工具。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瓜果和制作工具。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愈浓、教学效果越好。

片段一教师: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自己喜爱的瓜果都带来了吗? 学生:带来了。

教师:这节课可不是来开瓜果宴的、谁能猜猜看、我们要来干什么?

(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说法不一。有的说这节课要画瓜果、有的说要做瓜果的面具、有的„„教室里炸开了锅)

(二)、启发想象、尝试练习

德国的一个教育家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本课试图从学生好问、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片段二教师:你的瓜果都长什么样子呢?谁来说说看? 学生:圆圆的、外皮很光滑、还有深绿色的条纹„„ 学生:它的外皮有一些小毛毛、有点圆„„„„(梨、西瓜、猕猴桃、菠萝等等)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把这些瓜果变成什么呢? 教师:你是根据它的什么特点来变? 小组讨论

学生:我想做一个小乌龟、我用大萝卜做它的身体、香蕉做他的腿„„ 学生:我要做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我用西瓜做她的裙子、用„„ „„(拿出一个西瓜)

教师:看到它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面具、小姑娘、渔夫„„

教师:我们就来把他变成小姑娘。谁可以上来试一试?

(根据课前收集来的各种瓜果和制作工具、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教师:你打算用什么做眼睛?用什么做鼻子?头发? 学生:我用小萝卜做它的眼睛、用青菜叶来做它的头发„„ 教师:怎么做?

学生用刀把西瓜一头切去一部分、这样西瓜就站起来了、用刀挖出人的嘴巴。

用牙签把小萝卜插在西瓜上做了眼睛、把青菜叶固定在西瓜上做头发„„(我及时的在黑板上板书出瓜果制作的方法:切、刻、挖、插接„„)

(三)、作品赏评

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还应更多的关注学生探究、体验的过程。

片段三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简单的瓜果经过你们的小手就变成了这些精彩的作品。能不能说说你做的是什么?怎么做出来的呢?

学生:我做的是鳄鱼。我用黄瓜做他的身体、因为黄瓜的外皮比较粗糙、长长的、很适合做它的身体。用刀在它的头部切出它的嘴巴、在里面用大头针做它的牙齿„„

教师:你的构思非常巧妙、做的也非常可爱。还有那些同学愿意把你的作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我做的是一个小姑娘。我把西瓜切成两半做她的身体和裙子、用一次性筷子把他们两个部分固定好、她的头是苹果做的„„

学生:我做的是一个小娃娃。先用刀划出他的嘴、然后把皮揭去、在里面插上白瓜子做他的牙齿„„

教师:你觉得自己做的怎么样? 学生:我觉得我做的头发不太好。教师:同学们觉得娃娃的头发怎么做呢? 学生:把橘子皮用刀切出头发的形状。教师:还有没有? „„

教师:今天大家做了这么多精美的作品、开不开心? 学生:开心 教师:老师也非常开心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去也给爸爸、妈妈欣赏一下、让他们也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好吗? 学生:好!

教师:大家再看看我们剩下的瓜果怎么处理? 学生:把剩下的瓜果清理干净后吃掉。„„

课题四、冷色与暖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区分冷色与暖色.2、情感目标:能够说出冷色和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3、实践目标:用绘画的或拼贴的方式创作表现一 幅温暖或寒冷的作品.教学重点:学会区分冷色和暖色.了解艺术语言.教学难点:创作表现一 幅温暖或寒冷的作品.教师准备:色轮、色纸、以及有明显冷、暖倾向的图片 学生准备:自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三年级 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三原色,还记得是哪三原色吗? 学生:红、黄、蓝

老师:非常好、我们的同学学的非常认真。如同我们同学的个性一样、每位同学的性格脾气都是不一 样的、色彩呢他也有自己的个性。

红色她的个性火辣、奔放、热烈、温暖、让人联想到火焰、太阳。蓝色他的个性宁静、和谐、稳重、寒冷会使人联想到天空、大海、冰雪。

四季给我们冷和暖的感觉、颜色也可以给我们冷暖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色彩的冷与暖》

板书:色彩的冷与暖

(二)、教授过程

1、老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还有那些颜色给你这样的感觉呢?并说说这些颜色能使你联想到哪些物体。也可以在我们的教室中寻找。(如:红色、火焰山、酷暑)

学生:蓝色、白色、紫色是冷色。白色的雪、深蓝的夜空。大红、橙色是暖色。大红的喜字很喜庆。

(很多学生觉得黄色颜色很淡、应该是冷色、其实黄色是暖色、在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座中画家就运用黄色来表现温暖的灯光.)

2、欣赏作品

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老师:同学们请你们说说这些图片给人带来的整体感觉、再距离一下作品分别使用了哪些颜色。学生: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说的非常好、现在思考一下:在表现寒冷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使用暖色吗?我们应该用哪些色彩?怎样运用?使用暖色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学生;在表现寒冷的画面的时候、我们可以大面积的运用白色、蓝色、绿色等、我想也可以适当的画一点暖色来衬托冷色、比如在冰天雪地中画一个小小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可以给人更冷的感觉。

老师:说的太好了、太棒了、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另为老师还要告诉、同一颜色他的深浅不同也就是他的明度不同给你感觉也是有变化的。

(三)、学生作业

老师:同学们现在对色彩的冷暖已经有了一 定的认识、现在老师要求选择一 幅冷色系或是暖色系的作品把他表现出来。

作业要求:

1、可以选择绘画或色纸拼贴的方式表现。

2、作业的造型不要太复杂。

3、作品可以是具体也可以是抽象的。

4、可以把你的作品用色卡纸衬托强调其冷暖效果。

(四)、作业评讲:

九、教后感:

课题五、(1)冷色调的画

一、教材

1、教材简析

《冷色调的画》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2课、课型为绘画。这一课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冷色调的风景与画。感悟冷色调和体验其色彩表现力、并运用冷色调小组协作完成一幅风景画。

2、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美丽风光、培养色彩美感意识(2)初步运用色彩知识绘制冷色调的画(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集体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

(1)感悟冷色调处理画面的丰富表现力(2)理解并运用冷色调绘制风景画

4、教学难点

理解冷色调并运用其色彩知识来处理画面

5、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风光和冷色调的画

(2)蓝、绿、蓝紫色纸三张(40ⅹ30)、黄色纸一张、学生版画、油画棒等作品若干。(3)集体作业 纸每组一张(4)剪刀、双面胶等

6、课时按排

一课时

二、教法学法

1、直观感悟

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风景、音乐、作品欣赏)、以及师生的集体剪贴创作、学生范作、小组作品展示等、创设良好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学生的文化内涵、促进了知识的感悟和内化。

2、自主尝试

通过设计“涂色剪贴风景画”游戏这一师生互动环节、调动学生装学习班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初步体验冷色调及其表现力、以及体会绘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集体协作通过小组协作设计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交流。

4、展览互评

通过展览肯定学生的成绩、加深师生的情感交流、并让学生充分以表自己的见解、重视他们的互评与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手段

一、组织教学检查常规

二、新授

1、欣赏导入

(1)欣赏大自然的风景、通过感受初步体会色彩的内涵。

(2)问题:刚才画面主要展示了大自然的哪些颜色?上一课我们把这些颜色称为什么?(3)讨论板书:冷色

(4)板贴蓝、绿、蓝紫纸片、学生尝试调配涂抹与老师不同的色彩

2、游戏练习

(1)把涂抹的色块剪成树形、叶形、长条、任意不规则形等。板贴在彩纸上(2)板书:调色(3)小结表扬

(4)剪一个黄色的月亮、添加到画面、是否是冷色调

3、知识理解

(1)展示学生作品、初步理解冷色与冷色调的区别、板书:的画(2)阅读自学

(3)加助理解:以蓝绿色为主画的风景是冷色调的风景。夜色、海景、草地、森林„„常常画成冷色调、静谧而幽深。色调: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以面积来理解、拓展理解暖色调)

4、欣赏感悟欣赏冷色调的画

三、练习

1、练习要求

(1)出示作业 要求: A、画一幅冷色调的画。B、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C、二十分钟内完成的小组可参加作品展览、将画贴在黑板上。D、播放画面与音乐

2、小组作业 学生装分组作业、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

1、作业板贴

2、学生互评

(1)你觉得哪些作品比较好?(2)通过这一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小结表扬多媒体展示自然风光、播放音乐直观操作、复习冷色、基本调色方法集体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初步理解冷色调的画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并板贴进一步理解冷色调多媒体展示、文字底衬冷色调的风景、加深理解多媒体展示冷色调的画并配乐插入小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展示作业要求插入静止画面及音乐、在学生开始作业后、再展示冷色调的画学生作品展览、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课件设计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最优化、课前网上搜集大量冷色调的风景、准备MP3音乐、设计GIF小动画、多种样式的冷色调风景画的优秀范作及相关学生范图、文字资料、集成制作多媒介体课件。课件主要包括以下按钮:风景、知识、欣赏、练习、退出。

第五课、(2)暖色调的画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与前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了冷暖色和色调的基础上、体会暖色调带来的特殊感受。上一课已画了冷色调的风景画、这节课再来创作暖色调的风景画、会加深对于色彩的理解、也会加深对画面丰富的色彩层次变化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①在充分感受与认识暖色调的基础上创作暖色调风景画。②画出暖色调中丰富的层次变化。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出示一幅暖色调的范图、请学生谈感受、由此引出课题。教学新授:

(1)尝试调色、请学生把图中的暖色调出来。

(2)说说在尝试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颜色、以哪些色为主。

(3)老师可演示:在红色里分别加入少量其他颜色、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红。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暖色调的风景画。作品展示评价:

与上节课的冷色调作品合在一起、举办一次小小的画展。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调出了丰富的暖色?

你画的暖色调风景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能否用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课题

六、纸版画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2、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劳作观念。

3、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品质。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和剪刀、色彩等等。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的潜能。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版画的作品。

二、介绍版画的方法。

1、什么是版画。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版画、版画有什么特点?

2、介绍版画的表现方法。

拼贴法:最常用、也是纸版画中的最基础的一种表现方法。

实物拼贴法:为了使画面更富有变化、可用多种材料来拼贴、如粗纹布、树叶等纹理较粗的材料。拼贴的材料不同、表现肌理就不一样、做出来的作品效果也就不同。刻线法: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刻下凹线、拓下产生阴刻的效果。另外还有贴线法、撕揭法、揉纸法、折纸法„„

3、感受纸版画的材料。

4、引导学生讨论、好的版画作品要达到哪些标准。

三、学生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构思、引导学动手制作。相机指导学生制作。

四、学生自我总结、课外拓展。

课题

七、藏书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书票作品、了解藏书票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

2、尝试用纸版画的方法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藏书票的作品。

3、培养学生爱读书和爱护书籍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藏书票、要有简洁、精美的画面效果。教学难点:制作底版时、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书。看看、图书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藏书票?藏书票有多大?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在制作底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画面要简洁大方。

2、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

3、票面的形式要多样、长、方、圆形都可以。

三、尝试阶段。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藏书票底版。

四、拓印阶段。

因地制宜地选取拓印方法。

五、总结方法、展示学生的作品。课题八:奇怪的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梦是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

2、通过启发回忆和想像、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的潜能、抒发自己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图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像、幻想和创造。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并通过美术活动、利用色彩和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梦的情境、让学生从图片加上音乐和自己的幻想进入梦境。

二、回忆表述梦。

讨论:你曾经做过哪些奇怪的梦、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表述:把你梦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们听。

三、欣赏作品。

欣赏大师和同学的作品、加深学生对梦的独特的感受、并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现手法。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思和色彩上讨论。

四、构思创作。

1、梦的构图。

2、梦的色彩。

五、学生绘画。

用创新的思维、画出最奇异的梦吧。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堂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结合学生自己的讲述的创作意图。

课题

九、迷人的游乐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娱乐设施、掌握各种娱乐设施的外形特征。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融入到集体的环境中、学会与他人相处。

3、巩固各种绘画的方法、学会用适当的绘画方法来表现物体。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图片。

教学重点:表现游乐声景色和活动的氛围。教学难点:各种娱乐设施和人物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游乐场的录像。

2、你去过游乐场吗。那儿有哪些娱乐设施?哪些娱乐是你感兴趣的?

二、教学新课。

1、分小组讨论。

谈谈自己在游乐场哪些最深刻、最难忘的一件事。

2、描述游乐场。激发表现力。

3、用笔来表现游乐场的场景。

三、学生各自创作、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讲评、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课题

十、下雨喽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2、利用色彩、粗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3、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学准备:准备一些雨中的视频、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音乐声中、播放下雨的场景。让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

2、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

二、教学新课。

1、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来表现不同的雨?

2、用语言或动作来表演人或动物在雨中的不同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三、情感互动。

1、分小组表演雨中的即景。

2、欣赏教材上的作品、对作品的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作业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五、作业讲评。

自评、互评、师点评相结合。

课题

十一、近大远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物象的能力、使绘画作品更真实。

2、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放大课本中的范画。做简易的取景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当你站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没有发现、近处的大、远处越来越小了、最后成了一个点。(是的)

二、新授

1、(出示图片)你们能在这些图中找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吗?(能)

2、谁能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像这样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实物?(见到过)如:路边的电线杆、铁路轨道、长廊等。

3、请同学们拿出取景框观察透视现象、发现透视规律------近大远小。

4、出示一张有代表性的图片、请同学们找出透视的消失点、在消失点上作一条水平线。这条水平线就是视平线、是人的视点高低位置在画面上的反映。

5、教师示范:选择书中的一幅为例、先从画中找出地平线、消失点、再画好几条典型的透视线、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临摹书中的一幅画、能较好的体现出透视现象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能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透视方法。

四、作业讲评。

课题十一(第二构思)、近大远小

教学目标:

1、通过直接观察比较以及回忆往日的生活经验、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出近大远小的现象、从而理解透视的规律。

2、鼓励学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或上下的关系的作品。

3、在理解近大远小的这一透视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一些有明显的透视的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绘画工具或手工材料等。教学重点: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并结合生活实践举例、理解性地说出生活中的这一现象。

教学难点:画现能否表现出前后或上下的关系。描壕远近物体时能否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色彩知识、(近处色彩鲜艳、笔触强烈些、远处色彩灰暗、笔触柔和、概括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室内活动。

1、欣赏教师带来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欣赏有明显的透视效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画面透视的效果、打开学生思维、能初步联想、挖掘出生活的经验。

2、欣赏影像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使生活经验及感知逐步清晰起来。

二、教学新课。

1、发现。室外活动。

来到室外的阳台上、欣赏周边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

教师引导:看了刚才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现在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眼前的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2、思考。

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

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了。

3、再次欣赏。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欣赏图片和影像资料。问题:

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远处的物体看上去色彩又怎样?

4、再次发现、让学生回答问题。

5、表现近大远小的在绘画中。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

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柔和些。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作品。

课题十二:厨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家庭、学校和饭店的厨房、使学生对不同风格的厨房有所了解。

2、学会从多角度观察、运用多种绘画的手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厨房、画面布局合理。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生活中、激发学生感知生活、热爱生活。教学准备:各类厨房的照片和影像资料

教学重点:观察学校、家庭食堂和饭店的厨房、注意它们的不同风格。教学难点: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画面的取舍、组织构图、布局合理性。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你家厨房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与大家说说吗?

二、教学新课。

1、欣赏图片。

电脑展示不同风格的厨房照片、让学生欣赏。

找出这几幅图的不同之处。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你家的厨房是哪一种风格?

2、播放视频资料。

把自己家的厨房和饭店的比较、说说不同之处。

3、走出教室。

到学校的食堂的厨房去写生。

注意画面的布局安排、餐具的取舍等。

三、作业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课题十三:我干家务活

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劳动创造幸神的欢乐、产生表现生活的美联社的欲望。

2、初步了解形体结构的关系、学会用线写生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准备:有关做家务的录像、图片资料等。教学重点: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做家务的场景画出来。教学难点:线条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做过家务吗?在家的时候、你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二、教学新课。

1、闭上眼睛思考下:你在家里做过哪些家务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吗?还记得当时家里的情景吗?

2、看电脑上出示的做家务的视频录像和图片资料等。

3、你愿意把你的做家务的场景通过手中的笔画出来吗?

4、我们一些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来的。欣赏书上的图片和范画。

5、学生自己动笔画、教师指导。

三、作业展示和教师点评。课后拓展。

课题十四:吹气投篮

教学目标:

1、理角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的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学会运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进行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3、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教学准备:图片、没有用的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学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的玩具。教学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讨论:尽可能利用回收的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二、教学新课。

1、上课时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2、一起来做有趣的篮筐。

3、设计有情趣的情境主题、组合成吹气投篮的手工玩具。

三、学生制作、自己游戏。分小组体验成功的高乐。

课题十五: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教学准备:一些范作图片。

教学重点: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游戏引入新课。猜字谜。目、面、耳、象。(出示图片)

二、作品赏析。

1、我们的中国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的结晶、现代的人同样也非常聪明、看!经过、装饰的文字、同样有趣别致。

2、欣赏字。甜。

为什么用一个苹果放到笔画中。他代替了哪一个笔画呀。代替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如果把整个字用苹果代替行不?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可以这样装饰。秋。

这个什么字。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说说这样变化好在哪里? 学。

看到学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创作。

1、根据字形字意来联想。

2、夸张变形的字来联想。

3、学生练习、美化字。

四、作品展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课题十六

版面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两种版面布局格式;

2、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

3、理解版面设计的两个设计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理解版面设计两个重点。教学难点:

了解并掌握两种布局格式。教具:

微机、网络资源库、实物投影、课件、学生例作; 学具:

微机、粘贴材料、剪报、手抄报材料、网络资源库;

一、欣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已学内容、利用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课件1)

2、评价虚拟社区内各部分版面的风格及特点。

3、利用学生对报纸版面的选择、评价、增加学习兴趣;

展示四幅手抄报图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的设计重点。

A、由评价版面图样、色彩的优劣、引出重点一:装饰美化 B、由评价版面分割、规划优劣、引出重点二:布局编排 教师小结:

我们所看到的黑板报或墙报、手抄报、除了文字稿件质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编排设计好坏也直接影响它的宣传效果。(板书:版面设计)

二、新授版面设计知识、承前启后;

1、解释版面设计包含内容:以课件演示为主、通过一幅作品进行分解。

版面设计就是利用报头、文稿、各级标题、栏图、题图、插图、尾花、花边等内容进行布局编排、装饰美化的过程。

2、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1)第一步:根据文稿主次进行版面分割布局。首先、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你们的经验、进行版面设计要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播放课件2第一步)一份手抄报的文稿内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块面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块面较小、我们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首先要针对文稿的主次进行大块面的分割布局,这样才能达到界面编排合理、块面活泼统一的效果。A。讲解第一步的两种布局方式: a.对称式布局 b.均横式布局

在版面设计的整体布局方面、我们经常运用的有两种布局、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事例、观察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师出示课件3、4演示、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观察结果的概括能力)

a.请看第一幅作品、从布局上看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出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以及这种布局的设计特点。b.生观察并自行给第二种布局格式起名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运用学过知识概括能力。B。利用两个事例、辨别两种布局方式、加深理解。(2)第二步:设计报头、栏图、题图及标题字体。

(课件5)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运用前几节课所掌握的报头、题图、栏图及标题字体几方面内容、在版面上进行合理的安排。(3)第三步:誊抄文稿、画插图。

(课件6)誊抄文稿时、字迹要工整、插图要与文稿相辅相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看看我们的版面上还缺少什么?(4)第四步:画尾花、花边、总体调整。

(课件7)当所有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时、就要看看有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添加润色、修修补补、让你的作品更加优秀。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是篇目层次分明、文、图块面活泼多变、而又有统一感、色彩协调、醒目。

三、学生作业。

(音乐伴奏、课件8出示创作主题与建议)

(一)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

(二)给学生提供创作建议;

1、素材可以在网上下载或者资源库中搜集;

2、制作手法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微机、手抄报等等。

3、画面整洁、有良好的创作习惯。

四、作业讲评、进行小结。

分小组进行讲评、对在制作手法、制作创新等方面突出的作品进行师生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所学知识结合经验、谈谈收获。提出希望、课后多加练习、踊跃参赛。

课题十七

标志

教材分析:

大量的信息、高度的概括、浓缩在极简练、美观的图形中、在人们视觉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因此在形的选择与设计上就要做到一形多用、既要信息传达准确、有要做到形象美观、简练、而组合形式更要单纯、整体形象又必须个性鲜明、设计要求是比较高的。通过分析与作业训练、能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标志的设计特点、学习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创作设计、最终使学生掌握用形来传递信息、表达概念与情感的能力。

本课是为学生学习和了解标志设计而设置的。人们用形来表情达意是不言而喻的。而标志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典型。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分类和功能以及设计的创作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欣赏评议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标志的强烈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标志的艺术特征。它对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标志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难点定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程序: 导入:

同学们好、有一种饮料风靡全世界、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

展示可口可乐广告纸、现在我们知道这种饮料是什么了吗?学生回答可口可乐。为什么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识别出来呢?学生回答:因为上面显示了可口可乐的标志。

因为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它在生活中犹如语言、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练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象征性、所以我们称标志设计为视觉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标志设计(板书课题)。

一、标志的起源:标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炎黄子孙则是以龙做为自己的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所以说国旗又是一个象征国家的标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象征祖国的国旗、国徽、自觉的维护国家形象和尊严。

二、解读标志的不同种类:

标志的种类繁多、我们知道的有运动标志、旅游标志、交通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企业标志、汽车标志等等。

三、看书上的不同标志。你认为标志应该包涵哪几要素?举例说明。

要素:(1)、结合具体情况设计(2)、标志的形象:有具体的、抽象的(3)、色彩的冷暖(4)、标志说明

四、解读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结合四要素谈:

会徽标志状如中国印章、图似运动人形、色呈喜庆热烈、设计者选中国印进行创作、意在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同时印章又是一种诚信的标志、也寓意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庄严承喏和必胜信心。

把汉字“京”应用书法形式巧妙幻化成一个张开双臂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会徽的主体标志选用红色、吉祥、喜庆、热烈的红色、寓意北京2008年红红火火。

五、作业安排

今天我们学习了标志的类别、设计要素、看了这么多的标志、大家想不想也成为一名设计师、现在、我这里有几个标志需要大家来设计、大家有没有信心来完成这些设计?学生分组设计标志、教师做指导。

1、选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标志进行临摹、并作设计说明。2、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若由你来设计、你打算怎样设计?

3、能否为我们菱塘回民中心小学设计一枚校徽标志、并且作设计说明。

课题十八:包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各种各式样和材质的包、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

2、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一款包。

3、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表现包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包的设计新颖有趣。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观察。

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漂亮的包。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分析造型和材质特点的。

二、分类与总结。

可以根据包的外观、用途、用法、材料等角度了解包的世界。

三、鼓励表现。

画出你最喜欢的包的样式、或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包、不妨写下你的设计构想。

四、作品展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相互赠送、交流。

课题十九:能干的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的脚的知识。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各种脚的图片资料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教学难点:人的脚步是较难表现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讨论引入:人的脚有什么用。人的脚和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人的脚和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三、游戏:用脚拿笔写字。

四、教学脚的重点。

1、脚的大致外形、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2、比例相对准确。

3、线条大胆、流畅。

五、学生绘画。

课后拓展、多观察、多画速写。

课题二十:美丽的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教学难点: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鞋的图片、你能联系自己的鞋说一说鞋有什么作用吗?

二、教学新课。

1、欣赏分析。

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

2、讨论交流。

说出自己喜欢 的一种鞋的样式、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3、分析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鞋的造型、了解它的功能以及装饰的特点、分析不同鞋的共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设计风格。

4、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课题二十一:我也能做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的鞋。

2、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出来。通过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结合班级或学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鞋展活动、体会鞋与环境与传统文的关系。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设计风格不同的鞋、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制作出来。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材料制作出风格奇特的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由《灰姑娘》的故事引入到鞋。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鞋、鞋对于我们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制作鞋。

二、教学新课。

1、欣赏讨论鞋。

我们一起来欣赏鞋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要看仔细这些鞋的造型、了解它的特点和装饰的纹样。

2、分析创作。

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鞋。

3、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制作鞋。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课题二十二:鞋的联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自由地选择多种材料和绘画媒体、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3、了解、欣赏鞋的变迁、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通过对大量的鞋的图片及鞋的联想作品欣赏、评述、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本原本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引导启发学生如何以鞋为载体、依据鞋的外形来设计新形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绕口令引入。

二、教学新课。

1、交流。

出示各种鞋的图片和物品等资料。

2、欣赏。

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鞋变迁折射出时代的进步。

3、讨论。

说一说、在小说、电影中还见过哪些神奇的鞋。

4、联想训练。

让学生变换角度来联想鞋。

5、创作表现鞋的联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第三课的教后记【评析】我们有时对着地上的一滩积水发呆或仰望天空中不规则的云朵而产生丰富联想的经历、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联想的思维本能。这一特点对于思维活跃、对周围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的儿童来说更是明显。让学生通过观察瓜果的各种外形、色彩、触摸瓜果的不同的质感、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同时、教师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制作方法、而是提供制作工具、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去尝试、自觉体验去发现制作方法。

【评析】学生通过自己想象把瓜果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昆虫、可爱小装饰品。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生活的到处都蕴含着美、只要我们用心挖掘、生活就会更加美好灿烂、情趣盎然。在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以同学之间的互评和学生自己的自评为主、同时对学生制作的过程也给以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语)教师应该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引导儿童去大胆地联想与创造。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地翱翔。

第4课教后记本课还是很容易操做的、内容很简单、学生很容易掌握。本身学生对色彩就很感兴趣、所以学生在找冷暖色彩的时候很感兴趣、同样在表现的时候、当他们看到一些非常美丽的图片的时候他们的表现欲望表现的非常强烈。颜色给他们很大的发挥空间、他们自由的想象、作业也很丰富。简单的冷暖关系他们掌握的很快、但是如果在加上一些明暗调子的变化、加上用色彩表现自己情绪、色彩的渐变就复杂一点、学生学习的难度可能也就大一 点了。

2.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篇二

一、第七册小学语文教材小练笔安排的问题剖析

学期伊始, 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对整册教材的课后习题做分析、整理、归纳, 笔者特别关注了第七册语文教材的小练笔安排, 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小练笔次数偏少。

整册教材共安排了四次小练笔。P53《去年的树》:“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 我先说一说, 再写下来”。P90《颐和园》:“我要学习《颐和园》的写法, 记一次游览活动”。P105《搭石》:“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 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P145《呼风唤雨的世纪》:“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 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如果可以把P108《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我们来想象一下, 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 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也作为小练笔的话, 那也只有五次。显而易见, 就这五次小练笔, 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2. 小练笔形式单一。

仔细分析, 不难发现, 小练笔的形式比较多的是“我对某某说……”如《去年的树》, “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 我先说一说, 再写下来”。此类小练笔容易口号化, 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提高学生练笔的积极性。

3. 小练笔操作困难。

如P145《呼风唤雨的世纪》, “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 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此类题目, 对家长也有一定要求, 若家长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还一下子说不出个头头道道来呢。更何况像笔者班里, 家长打工的占三分之二, 曾调查全班家中有电脑的学生, 结果全班63个学生, 只有21户家庭安装了电脑和宽带, 平时一碰到查找资料的作业, 不少家长说要到别人家去上网, 十分不便。

二、第七册小学语文教材小练笔安排的问题改进

如何整改小练笔的内容, 丰富小练笔的形式, 使随文练笔真正发挥作用?通过思考、实践, 笔者谈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1. 单一之处, 改一改。

教师应该活用教材, 面对形式单一的小练笔题目, 可以将它稍作修改。如《去年的树》“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 我先说一说, 再写下来”练笔中, 据了解, 事实上很多学生有更多的话要对不同的对象说, 而不仅仅局限于“鸟儿”。鉴于此, 笔者就把此次小练笔改成了“读了《去年的树》你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任选一题写一写。A、我想对小鸟说……B、我想对大树说……C、我想对树根说……D、我想对伐木人说……E、我想对作者说……”又如《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我们来想象一下, 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 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为什么只对台湾青年说?”在细细品读文本之后, 笔者觉得那位李博士的行为也一样打动人心, 而且为什么只是“说”, 很多时候我们表达感激之情不仅仅是语言, 还有更多的方式。基于以上的思考, 笔者又把这次小练笔的题目改为“想象一下, 如果有一天, 小钱有幸碰到台湾青年或李博士, 他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感人的故事呢?”这么一改, 大大拓展了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更觉得有话可说, 写起作文来更是个性飞扬。

2. 难写之题, 换一换。

“以生为本”不仅是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行动。从教学实际出发, 可以灵活地将一些小练笔的题目进行置换, 降低难度, 让学生变“苦作”为“乐作”。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 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为降低难度, 根据本班的实际, 笔者做了以下操作: (1) 播放科技片, 领略科技发展给教育、经济、军事等领域带来的变化。 (2) 根据你看到的资料, 或者结合你平时听到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 写一写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这样一来, 学生会更容易落笔成文。

3. 精彩段落, 仿一仿。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 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 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 都是教学的范本, 值得大家慢慢咀嚼, 细细品尝, 好好吸收。但在崇尚自由与个性的时代, 学生对文本的吸收可以是多元的。因此在学习中, 笔者让学生自由发现, 自由选择, “看看课文中什么最吸引你, 哪怕是几个词, 或者一段话”。学生根据喜好, 可模仿某一句子、某一片段写一写, 可用喜欢的几个词编一编, 以体现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如教学《火烧云》学生可以仿照第4~7自然段的写法仿写火烧云可能还会有哪些变化和景象, 这种有明确指向性的仿写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 课文空白, 补一补。有些课文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 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

学习这样的文章时, 教师可以找准这些“空白”, 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 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比如学习《巨人的花园》一文时, 有这样一句话“巨人终于明白了”, 那么他明白了什么呢?课文并没有写出来, 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补充巨人的思想, 这种补充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 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了课文中心。

5. 悬念之处, 续一续。

很多课文中的结尾都写得比较留有余地, 让学生有多种猜测的可能。对于这样的地方,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 形成习作。例如在讲童话《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后, 笔者让学生想象小木偶身上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来续编故事。为了续编故事, 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急着去看这个故事的续集, 于是笔者提醒说:“老师更喜欢那些自己编出来的故事, 因为你才是故事真正的作者。”这样一来, 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想象, 编出来的故事还真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6. 动情之处, 抒一抒。

文章不是无情物, 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教学中, 学生入情入境, 自然会被文中人、事、物、景所感染, 这时安排小练笔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 比如学习《给予是快乐的》第十二自然段“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 把弟弟抱进了车里。”读到这里, 每位读者的心灵都会被深深地震撼, 教师在这里就可以恰当地安排一次练笔“保罗此刻在想些什么, 他最想说什么, 请写下来。”

总之, 教师只要活用教材, 改善和丰富小练笔的形式, 拓展习作的空间, 增强练笔的有效性, 学生就一定能通过小练笔在习作的大天地中自由翱翔!

摘要:小练笔, 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作文练笔。在人教版的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都出现了“小练笔”练习, 它是奠定学生习作的基础, 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在充分凭借教材、依托教材、挖掘教材的基础上, 实施小练笔, 进而让学生会习作、能习作,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小练笔

参考文献

[1]马莹.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兴趣的培养[J].北京教育研究, 2006, (10) .

[2]戴圣良.让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写作[J].语文教学之友, 2007, (9) .

[3]凌红.随笔:作文教学新尝试[J].教育科研论坛, 2007, (10) .

[4]金云如.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有效思考[J].教师, 2010, (9) .

3.上教版 (第七册)美术教案 篇三

上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的:感受色彩美。上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

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上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

难点重点: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准备:颜料、毛笔、铅笔。色彩的明度上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色彩的明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色彩的明度。

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

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

问学生什么颜色。出示较淡的蓝色。

请学生辨别。

出示较深的蓝色色彩的明度。

同样请学生辨别。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色彩的明度。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与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得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得明度。

学生思考并回答。

得出结论,变淡可以上本身淡的颜色。

变深则加上本身深的颜色。

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小结:讲评学生作品。

画夜景

教学目的:感受节日夜景的美。

熟悉水彩色的性能。

用蜡笔水彩画的方法画夜景。

教学难点重点:学习蜡笔水彩画的方法。

色彩并置。

准备:颜料、水杯、调色盘、毛笔、蜡笔。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画种。

先请学生看书中作品,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水彩色、蜡笔)

新授:

继续刚才的提问:哪些是蜡笔,哪些是水彩。

用上述两种工具如何画出的呢?

提醒思考方式:先用……后用……

为什么用这样的顺序?

利用蜡笔的不透水性。

教学生画夜景:

铅笔稿。蜡笔上色。

注意要留出水彩色涂处。用水彩平涂。

注意笔面较大。

学生重复过程。

教师示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复习课堂知识,讲评作业.画夜景~

教学目的:感受节日夜景的美。

熟悉水彩色的性能。

用蜡笔水彩画夜景。

教学难点重点:学习蜡笔水彩画的方法。

色彩并置。

准备:蜡笔、颜料、毛笔、调色盘、水。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年吨毫秒年,我们要画一张夜景。新授:

请学生翻开书本。

观察书中图片。

请学生回答是时光们工具画的。

(蜡笔、水彩颜料)

哪些用蜡笔?

哪些用颜料?

如何绘制,为什么?

从蜡笔特点想起。

(先用蜡笔,再上水彩。因为蜡笔不透水,涂过后水彩不会影响。)

告诉学生:这种蜡笔与水彩相结合的画称为蜡笔水彩画。

请学生在纸上试验。

教学生画夜景。

草稿。用蜡笔上色。

空出结构线条。水彩,上色。小结:讲评作业。

表扬优秀。

画瓶花

教学目的:感受蜡笔水彩画的美。

色彩明暗对比。

画一张有深色背景的瓶花画。

教学难点重点:瓶花设计。

色彩并置方法。

准备:蜡笔、色彩及相应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话瓶花。

二.新授:

复习蜡笔水彩画的知识。

以及绘画方法。

教师取出本课作业范本,让学生欣赏。

让学生评价它有哪些好与不好的地方。

而后根据其优缺点提出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 花要大。色彩对比要强。花与叶之间要留出空隙,便于水彩色的渗入。画面构图均衡,丰满。

教学生设计瓶花造型: 瓶的造型。花的造型及排列:三角形。圆形。对称。均衡。

学生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

集体评价。

画金鱼

教学目的: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了解金鱼形体结构。

用蜡笔水彩画方法画金鱼。

难点重点:掌握蜡笔水彩画方法画金鱼。

金鱼尾部结构的认识。

准备:蜡笔和水彩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用蜡笔水彩画金鱼。

二.新授:

复习蜡笔水彩画知识,以及画法。

拿出范作,让学生评价。

由此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品种多。个头有大有小,变化。角度动作变化。色彩有对比。

教学生画金鱼:

身体。头、眼、嘴。鳍、尾。

教学生设计金鱼: 各种形状的:身体,眼,嘴,鳍,尾。不同姿势,大小。不同的排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小结:讲评学生作业。

单独纹样

教学目的:欣赏图案美。

单独纹样设计。

设计绘制单独纹样。

难点重点:单独纹样设计。

纹样设计的均衡。

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水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画单独纹样。

二.新授:

请学生观察书中作品。

问:什么是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是与不四周无联系的独立纹样,它是图案的基本单元,是用于装饰的独立图案,也可作为综合图案的组成部分。)

教师以图例具体说明。

讲解书中作品。

以牡丹花为例为学生讲解图案的形成,证明图案是由实物简化来的。

提出任务,设计并绘制一个单独纹样。

教学生设计单独纹样:

找出需要的素材:花、叶、茎、草。简化。组合。完稿。设色。

教师示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讲评。

表扬优秀作品及作者。

单独纹样~

教学目的:欣赏图案美,单独纹样设计,绘制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的设计。

单独纹样均衡。

教学难点重点:纹样设计均衡。

单独纹样的设计。

准备:毛笔,调色盘,颜料,水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单独纹样。

二.新授: 问学生单独纹样属于哪一种绘画形式?(图案)图案的题材从何而来?(生活)图案的形象与真实物有何区别?

图案形象较简练。

介绍图案分类(单独,适合,连续)

单独纹样的特点:独立。

教学生画单独纹样:

铅笔稿。上色。

注意:先内后外,先淡后深。

提出要求:

线条光挺,色块均匀。

同种颜色一次涂完。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讲评学生作业,表扬优秀。

适合纹样

教学目的:欣赏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特点。

做适合纹样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适合纹样。

二.新授: 复习上堂课单独纹样内容。欣赏书中的作品,请学生寻找适合纹样的最大特点:

纹样外形有一定形状的轮廓。概念:

将纹样处理成适合与某种特定轮廓之中,如方、圆、三角等,当去掉外轮廓时,纹样仍然留有外轮廓特点。

4.介绍适合纹样常用两种手法:

A 以主要形状变形适合轮廓。

B 在主要纹样之外添加其他纹样,以求得适合。

请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分辨他们是由哪一种适合的。

布置任务:给出一个图样。

任选一种方式和适合形状对其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

教学生设计:

思考,选择。铅笔稿。上色。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回顾课上内容。

集体讲评作业。

表扬优秀。

角隅纹样

教学目的:欣赏角隅纹样。

了解角隅纹样特点。

绘制角隅纹样。

教学重点难点:角隅纹样特点。

均衡纹样的设计。

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水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堂课学了适合纹样。今天,要学习角隅纹样。

二.新授:

欣赏书中角隅纹样。理解角隅纹样。联系上堂课,说说角隅纹样与适合纹样的关系。角隅纹样是适合纹样的一种。请学生回答角隅纹样的用途。

装饰

常在版面,板报中出现。

提出任务,画角隅纹样:

给出一个图样。

让学生将其变为角纹样。

回顾上堂课的两种方法。教学生画角纹样。

A 观察、思考、选择。

B 铅笔稿。

C 涂色。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回顾课文。

讲评作业。

画包

教学目的:感受生活用品的美。

认识白包的立体现象。

写生一只包。

教学重点难点:画出方体的书包。

布质的表现。

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复习以前学习的内容,及立体透视规律。今天要画包。

二.新授:

1.请学生观察包。

问它的基本是什么体?

六面体。

2.请学生画六面体。

集体讲评。

提出不足及注意事项。

3.继续观察包。

分出几个相同的形体。

共三个,一大二小。

4.问学生画法。

添加法。

一个大六面体加二个小六面体。

5.教学生画书包。

画六面体。找出适当位置。(高、低)画小六面体。将边角改圆。加上小零件,注意立体。

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回顾知识。

集体评讲作业。

踢足球

教学目的: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学习任务动态变化。

画踢足球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命题画创作画。

跳跃动态的设计。

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画踢足球的场面。

二.新授:

介绍足球概况,起源等。

请小球迷介绍当今足球战况。

请学生回答踢足球场面是怎样的?

热闹、紧张、激烈、疲劳……

问学生足球场上有些什么?

球、队员、教练、裁判、观众、球童、座位、球门、草坪。

逐个提问其特点及画法:

球上图案是什么样的?队员身上的球衣怎样的?教练在比赛时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裁判会是何种打扮/观众是什么反应?……

逐个教学生掌握特点。

介绍人物几个动态画法。

用圆圈画法。

让学生选择精彩局部进行表现。

要求:色彩鲜明,气氛活跃。

学生画,教师指导。

三.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

集体讲评。

人物剪纸

教学目的:

感受民间艺术美。

认识人物剪纸特点。

设计制作一幅人物剪纸。

重点难点:

人物剪刻。

创作设计人物。

准备:剪刀,订书机。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欣赏课本中的人物剪纸。

介绍人物剪纸及剪纸的一些知识。

二.新授:

1.介绍几种不同的人物剪纸风格。

2.介绍几种不同纹饰。

云纹、鱼鳞、波纹、锯齿、月牙、圆纹……

3.问学生人物剪纸分哪些部分:

头、颈。胸。腰腹。四肢。

4.问:各种纹饰用于哪些部分?

发下人物纸样,让学生自行搭配纹饰。

5.展示作品,教师讲评。

6.教学生全全绘制剪纸人物:

将所需人物从书中印出。绘画,画上自己搭配纹饰。装订。将图样与彩纸钉起来。刻。刻出图案。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讲评作业。

动物剪纸

教学目的:

感受民间艺术美。

民间剪纸的动物形象。

设计剪纸动物形象。

重点难点:

动物形象剪刻。

动物特征表现。

准备:剪刀,钉书机。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欣赏各类动物剪纸,复习上堂课内容。

揭示课题。

新授:让学生分析剪纸中的纹样。复习各类剪纸纹样。

教师问。学生答。

问:人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毛发。四肢走路。耳朵。尾巴。问:你们准备刻哪种动物?

猫、狗、猪、牛、羊…… 逐一询问,思考各种动物主要特征。共同商量纹饰运用。学生进行外部形体创作。

展示并集体讲评。

纹饰创作。教师示范总过程。画稿。纹饰。剪刻。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小结:展示作品,集体讲评,表扬优秀。

彩色剪纸

教学目的:

感受彩色剪纸的美。

彩色剪纸的两类形式认识。

套色染色剪纸练习。

重点难点:

彩色剪纸方法。

染色剪纸湿度。

准备:剪刀、钉书机、颜料、水杯、毛笔。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欣赏书中的彩色剪纸。请学生对书中的剪纸分类。

套色,染色。

两种剪纸的特点:套色:线条为主,刻完背面贴上彩纸。染色:块面为主,刻完用颜料渲染,一般以宣纸为材料。新授:套色剪纸示范:请学生思考其制作方法。以一简单图案为范例,依学生刻法制作。请全班学生提出优缺点。拟定一个新方法。

先用阳刻方法,处理设计,以线条为主,空去大面积,以便于背后衬上多种颜色。

染色剪纸示范:介绍染色剪纸的方法。请学生上台示范。集体讲评。提出干湿适度的原理。学生选择其一制作。教师指导。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

集体讲评。

择优表扬。

学国画

教学目的:

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认识干湿浓淡墨色。

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重点难点:

认识中国画特点。

“墨分五色”的认识。

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新授:介绍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介绍工具:

a)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

b)墨:有松烟、油烟。

c)纸:宣纸——生、熟。

d)砚:砚墨用的是石头。

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

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分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方法:工笔、写意。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笔法:中锋,侧锋。分辨:浓淡墨。中侧锋。干湿画法。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讲评。

画葫芦

教学目的:

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认识写意画。

临摹一幅葫芦图。

重点难点:

认识色彩明度的变化。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准备:毛笔、墨汁、颜料、水杯、调色板。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用所学到的国画知识,画葫芦。新授:复习上堂课内容。请学生观察书中的葫芦。

问:是哪种画法?

写意。

问学生葫芦分部:

叶子、藤。

分析画法:葫芦:侧锋、湿墨、色彩。

笔数3~4笔。

请学生上台示范葫芦画法》

集体讲评。

教师纠正。

学生再示范。

叶子:

侧锋、湿、浓墨。

笔数5笔加5笔。

学生示范,集体讲评。

教师纠正,再示范。藤:

中锋、干、焦墨。

一笔。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

讲评。

择优表扬。

画枇杷

教学目的:

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认识写意画。

临摹一幅画枇杷。

重点难点:

学习枇杷的画法。

画面构图处理。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画枇杷。

新授:复习国画知识。介绍书中枇杷。介绍名家画的枇杷。请学生观察书中枇杷。

比较与上堂课葫芦画法上的区别。复习葫芦画法。分析枇杷:分部:枇杷、叶茎。枇杷画法:色彩、侧锋、湿画。

学生示范,集体评讲。

教师纠正。

学生再示范。

叶子:淡墨面、浓脉、干、中锋。茎:浓墨、干、中锋。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小结:

展示作品。

4.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戏曲人物 篇四

字号:大 中 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我们编写了这一课。

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教材中具体安排了12幅不同表现形式的戏曲人物图片,便于教学时欣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2.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材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知识抢答,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①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有哪些剧种? ②中国戏曲有哪四种基本的角色?

③你知道哪些有名的戏曲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④你喜欢哪些戏曲人物?(3)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欣赏戏曲表演片段《霸王别姬》、《三岔口》等,学生感受戏曲表演的艺术特色;(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戏曲人物相关图片资料,引导观察戏曲人物的眼神、服饰和动作的表演特征;

(3)请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润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5)欣赏儿童水墨画作品与戏曲人物图片比较,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

(1)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小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5.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篇五

第十七课:印染“花布”

一、教学目标:

能运用对称与均衡的美感要素,通过印染、剪贴、装饰、线描、插接等平面与立体造型活动,感受美术设计与生活、社会结合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了解染纸艺术特点,掌握点染、浸染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尝试各种吸水纸材(纸巾),运用美感形式进行有创意的折叠和印染,设计色彩对比、美观的图案花纹。

四、教具准备:

收集对称式图案、印染图案作品。

五、学具准备: 工具材料的准备。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关系。

1、出示印染的生活用品,激发学生记忆与联想,如衣服、围巾、窗帘等。

2、思考:这些图案纹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对称与不对称、图案色彩自然扩散)?

(二)通过欣赏,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

1、感受对称与均衡的艺术手法,启发设计构思。

2、体会扎染图案与蜡染不同的美感效果,启发创作思路。

(三)尝试与探究。

1、自主尝试探讨“折法——对边折叠、对角折叠”、“染法——点染、浸染”的技能,体验不同的折叠、印染方法,感受其图案形态的千变万化。

2、探究尝试“辐射折染、平行折染、十字折染”的折、染的技巧,感受有目的地折叠、印染,提高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探究的兴趣。

(四)探讨设计与应用的关系。

1、讨论:怎样的图案才适合做床单、头巾、灯罩、花伞、桌布、窗帘、衣服用的花布图案?

2、尝试、体验:怎样的折叠、印染才能印染出对称、均齐或不对称的图案纹样?

3、欣赏:折法——染法——色彩运用。

(五)想像创作。

(1)思考:我设计的花布可以做什么用?(2)纸材选择;折法选择;染法选择。

(六)作业评价。

第十八课:可爱的童帽

一、教学目标:

1、感知帽子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关系;

2、能用联想和组合来设计童帽的形状并装饰花纹。

3、在创作与表现过程中,学会结合生活应用进行设计。

二、教学重点:能用联想和组合设计童帽的形状和装饰花纹。

三、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设计与表现不同质感、不同功能、不同款式的童帽。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准备:课件、毛衣、各种形状的帽子。

六、学具准备:图画纸、画笔、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课,欣赏民间优秀作品

1、欣赏一:寻找虎头帽

用学生们喜欢的动漫人物引出陕西民间的虎头帽,让学生进行欣赏。

提问:这个物品象哪种动物?老虎有什么美誉?老虎有什么主要特征?它有什么老虎的特征?什么样的花纹?什么样的色彩?猜猜它具有什么寓意?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民间虎头帽的造型、色彩、寓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和对小孩子的美好祝愿)

师:这是陕西民间为孩子们设计可爱的童帽,今天我们也来找找我们生活中可爱的童帽,导出课题:可爱的童帽。

3、让学生贴近生活,感受帽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帽子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遮阳、保暖、装饰、保护(安全),并且比较夏帽与冬帽,比较装饰帽与安全帽,造型和使用的材料上的不同,贴进生活,感受设计应用与生活的关系。

(二)、探索与创意想象

1、探索童帽的设计方法:

(1)了解童帽的基本形

帽盖、帽檐;有的还包括帽耳、帽花。

(2)童帽的基本形可以两种方法来设计

联想:以生活用具、大自然的景物、小动物形象来激发联想童帽的基本形。组合:几种基本形状的组合,并加以适当的变形,设计出独特的基本形。

(3)让学生思考,有了一个新颖的基本形后,该如何装饰花纹与上色的。

(三)、欣赏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增加直观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接触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形象贮存。)

让学生说说美术作品创作思路,设计的方法。

(四)、创作与表现

1、参加童帽设计大赛,提出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独特美观的童帽。

(1)想一想帽子的用途?(遮阳、保暖、还是装饰)

(2)想一想帽子的基本形?(怎样设计一个独特新颖具有个性的帽子的形状:联想还是组合)

(3)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花纹和色彩进行装饰?

让个别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并加以点评,扩展学生的思路。学生创作,教师个别指导。过程中,表扬个别好的创意和好的构图。

(五)、评价学生作业

评价点:外形美观独特富有童趣、色彩鲜艳大方、对比强烈;装饰花纹简练、有趣;与众不同。

(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设计和应用的关系,创作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装装饰奖,最佳构图奖,最佳色彩奖。

第十九课:我设计的童装

一、教学目标:

能运用与均衡的美感要素,通过印染、剪贴、装饰、线描、插接等平面与立体造型活动,感受美术设计与生活、社会结合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服装知识,能运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

三、教学难点:

能选择适当的纸材,抓住童装的基本形进行创意设计变化,绘画或剪贴“与众不同“的童装。

四、教具准备:

范画、示范“设计童装”的用具。

五、学具准备: 绘画用具或剪贴用具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喜欢什么衣服?适合什么季节?美在哪里?

2、当你走进童装商店时,你是怎样挑选衣服的?哪件衣服适合自己?形状是否美观?颜色搭配是否合理?

二、欣赏与思考:欣赏课本中服装:

1、你认为哪个小朋友穿的衣服款式好看,为什么?(童服与美术造型、色彩搭配等关系)

2、童装(上衣、裤子)与鞋、帽有什么关系(整体协调)?

3、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里,童装有什么变化(比较、体验)?

4、上衣、裤子、连衣裙的基本形各是怎样的?

三、模仿“服装设计师”。

1、自学设计剪裁方法。

2、“变”的想像,衫身、衣领、袖口除了可以设计成各种几何形,还可以设计成什么形状?

3、把“布料”对折、重叠、画外形、剪裁成对称衫样。

4、设计装饰花纹(简洁、合理)。

四、欣赏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一件童装?为什么?

五、探究设计与创作。

1、构思。款式、对称与不对称、男装或女装、季节、上衣、裤子、背心、裙子。

2、选材。选择适合表现布质的纸材,如染纸、压平的瓦楞纸、挂历纸等。

3、画图。根据衣服的基本形进行创意变化,如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衫身,波浪纹衣领还是心形衣领等。

4、裁剪、粘贴。

5、装饰。衣领、袖口、衫边、衫身等。

六、展示与评价。

1、小组展示童装。

2、评价点:外形美观、大方;色彩对比、醒目;有创意变化。

3、自评与他评。

第二十课:我们的小“超巿”

一、教学目标:

能运用对称与均衡的美感要素,通过印染、剪贴、装饰、线描、插接等平面与立体设计造型活动,感受美术设计与生活、社会结合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按照“商品”的需要,设计制作造型美观、实用的“展台”、“展柜”、“展架”等立体造型。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感受美术设计与超市的关系;

2、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多种材料的运用,启发从具象形与几何形体进行思考、构思与创作。

四、教具准备:

课件、多种能摆放东西的纸盒等材料。

五、学具准备:

准备多种能摆放东西的纸盒、铁丝等材料。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超市的环境、展具美在哪里。

2、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哪些作品可以设计为“商品”?

二、了解“设计与应用”的关系。

1、根据“商品”特征设计展具,如我们的商品适合挂起来还是平放?应设计怎样的展具?哪些废旧材料的造型、色彩适合应用?

2、根据美感要素进行设计,如对称、均衡、重复等,启发人创作思路。

3、根据材料的形状、色彩进行想像、构思、创作。

三、合作设计与创作。

1、分工合作,明确自己的角色。

2、构思设计。

3、选择“商品”。

4、选择材料设计展具。

5、布置小“超市”

第二课时

一、继续布置小“超市”。

1、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设置摆放。怎样把琳琅满目的“商品”有条理地摆放?如按对称、均衡、节奏、重复等美感要素进行摆放设计,布置超市环境,吸引顾客。

2、超市中的“售货员”应使用什么礼貌用语?

二、超市开张。

各人应服从工作安排,当好自己的角色。

1、评价点:能用礼貌用语;能创设超市情境;能合作互助;能介绍“商品”的造型色彩等。

6.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篇六

第4快乐的人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4快乐的人

应知:通过本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4快乐的人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4快乐的人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4快乐的人

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快乐的人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小组探究

演示: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快乐的人

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

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http://anxue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不属于线材,快乐的人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展评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后拓展

上一篇:保险让生活更美好(演讲稿)下一篇:小鸟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