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20篇)
1.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一
教学随笔《批改作业小记 》
又是一个星期一,来到办公室,两摞小山似的家庭作业堆在办公桌上。其实也就是一篇周记,加上半个小时的词语抄写。我一直很体谅学生,也不愿给自己制造批改上的麻烦,因此我基本上不让学生在家做需要动脑筋的作业。即便是这样,仍然有几个顽固之辈不做作业。
一本一本的改起来,一个个“优”算是对孩子们认真书写的犒劳。关上又一个被评为“优”的本子之后,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劲,刚才的字体好像不是我们班学生的,再打开看看,真不是。再看看姓名——王怡雯,我基本上确定这是代做的作业了,因为她正是那些常不做作业之列。
课间,王怡雯被传召到办公室,“谁给你做的?”我一边摔给她作业本,一边开门见山。“我自己做的。”一本正经地回答。“到底是谁做的?”我提高了嗓门,想以气势镇住她。“真的是我自己做的。”语气中俨然一副委屈。难道是我判断失误?我又迅速瞟了一眼作业本上的字迹,不可能,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一个孩子的字体不会在一两天内有这样大的变化。“你到底说不说,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不说就把这些词语抄十遍!”我只好这样威胁她了。“是我姐姐给我做的。”
当然,接下来的事情免不了重做、检讨、在班上杀一儆百
可我不明白,现在的孩子撒谎时心理素质咋就这么好呢?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学会倾听》
作者: 达哇吉(小学数学
青海海南小学数学四班)评论数/浏览数: 0 / 2006 发表日期:
2011-11-28 19:25:05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课堂上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
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困惑、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必须具备敏锐的分辩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极有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因此,课堂上当学生困惑时、当学生烦躁时、当学生欲言不发时教师都应及时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加以帮助。
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教师学会了倾听,就是其教育观念一种转变,就等于告诉学生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二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 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 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 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为了考试而学习. 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 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 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 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 要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 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 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 才能保证不“跑题”, 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每名学生的性格不同, 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 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 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 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 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 但是, 却花费时间比较长, 教师就应当教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 忽略不重要的部分, 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 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 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 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 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 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 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 而相对来说, 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 合适的教学方法, 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 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 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 别人认为“最佳的教学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不一定适用. 作为教师, 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别人的方法只能借鉴) , 要灵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首先,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因为在同一本教材中, 内容不同, 难易程度也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 灵活的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教好学.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方法. 对于这一点, 教师要充分考虑. 因为教师长时间的运用一种教学方法教学, 学生就会厌倦, 兴趣就会减弱, 当然教学效果也会随之降低. 所以, 教师要随着班级的不同, 学生个性的发展, 多选择、多转换教学方法, 在提高学生积极性上多下工夫, 已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性, 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是因为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互动的关系, 社会进步不断赋予教育新的含义和功能. 同时教育科研的深入, 又使人们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 教师要达到“贵在得法”的境地, 尚且需要不断地加以探索、研究和优选教学方法, 更何况教学工作并非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 由此可见, 教育科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今天, 教育面临着深刻变革的形势, 社会不断地给教育教学工作增添新的任务, 提出新的课题和要求,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 勇于接受挑战, 自觉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有意识地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并善于思考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方面, 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 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 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另一方面, 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 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 唯有如此, 教师才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被动的工作, 而是主动地创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烧得什么也没有的蜡烛, 而是用科研不断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他便不再是一个只对教材做肤浅了解、按教案简单操作的工匠, 而是必然成为攀登教育科学艺术高峰的实践者.
六、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对于任何一名教师来说, 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教学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都是在一次次地教学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教学能力才得以慢慢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总结出:哪些经验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 哪些经验适用于哪种特殊情况. 有了这些经验, 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 才更能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 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同时, 也要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 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优秀教学成绩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 不但要教学生, 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反思, 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 让学生也跟着自己一起进步.
摘要:新时期推进的素质教育,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不断地进步,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要加强专业的培训、认真研究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并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总结教学经验, 从各个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基本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江萍.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与培养[J].科技咨询导报.2007 (17) .
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拥有的关于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关于数学素养的定义,不同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如有专家学者(王子兴,2002)认为“以提高人才数学科学方面的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数学科学方面的素质,一般称之为数学素养。”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则认为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数学素养既有和普通学科素养相同的一面,自然也有小学数学独特素养的一面。作为数学教师,自然要具备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的素养以及一定的唯物辩证素养。此外,由于所教学科和职业的特殊性,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具备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感知能力以及感悟教学工作的能力,要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然而,目前的许多教师数学素养普遍不高。那么,我们应通过何种途径来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展示教学案例
这里提到的案例指的是教师进行教学或者教研的某个过程或者个案。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过程或教研过程展现给其他教师,并接受其他教师、专家和学者对案例设计者的剖析。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设计、科研、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清楚的认识,并注意到自身数学素养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优秀教师案例的模仿与借鉴,也能为自身数学素养的培养树立标杆,从而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与信心。以下是笔者设计的一个对话案例,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展现案例及其获得的宝贵建议。
笔者:请问您如何教授学生圆锥体的体积呢?
某老师:您知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吗?
笔者:知道,就是底面积(S)乘以圆锥体的高(h)再乘以。
某老师:那为什么圆锥的体积公式是这样的呢?是不是書本中所介绍的那种圆锥容积向圆柱体中倒水的实验那样呢?除了这个实验,您还能说出一些其他的东西吗?
笔者:……应该就没有了……
某老师:这样的话,您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备课者,您只比你的学生多了一节课的智慧
笔者:您为什么这么说?
某老师:因为你的学生不知道圆锥体的公式,不知道书本中实验的含义,这样你就比学生多出一些“智慧”。但是当你在课堂上教会了学生这些知识以后,学生了解了,也会操作了,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你就和你的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所以您始终只比您的学生多了一节课的智慧。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笔者在设计课程时存在的缺陷:没有主动地促进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发展,更多地则是照本宣科。将这种教学或教研过程暴露在其他教师、专家面前,可以很好地为自己的教学增添智慧,扫除障碍。
二、精读精研教材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提升自身数学素养必须要依托于教学工作,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体现内容的现实性。而研读教材就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很好的途径之一。在操作步骤上可以按照“教材的深入解读”“教学的高度设计”以及“名师的教学赏析”三个部分进行。所谓教材的深入解读就是教师要学会分析教材中的每一个部分,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去探索教材设计的规律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原理。在通读教材后向自己提问:为什么教材如此编排?它符合什么样的规律?某部分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通过对教材的仔细研读就可以让教师初步掌握对教学知识的解析。而教学的高度设计则是教师在教材研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安排进度,对每一堂课进行精心的、高屋建瓴的设计。设计出来的成果要及时与其他教师或专家分享,以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调整。所谓名师教学赏析则是通过观察名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提供素材和蓝本,并对照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修改或改进。
三、开展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是针对小学教师大面积缺失的素养、知识、能力等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批量式的教育。例如,部分教师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的缺失、在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史领域的缺失等会对教师数学素养的发展与构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开展专题培训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那开展专题培训要注意些什么呢?具体说来,在内容上,专题培训要坚持可接受性、适用性的原则;在培训的形式上,可以以“集体培训为主,分散自修为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培训方法上,要以直观感受、课例分析等能够让教师在短时间内有所收获的方法为主,同时通过培训为教师设计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任务、项目或培训计划,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袁璐.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2(01).
4.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四
一、成功之处
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所以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在课标的指引下在复习知识时还是延续了上节课的复习方法,教材由浅入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结构体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基本的运算、运算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估算的知识、运算的顺序掌握还是非常好的。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掌握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定律的认识,并能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回顾估算的方法,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解决现实问题,能够学以致用。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在计算中对于加减乘法计算掌握较好,但是有个别同学在除法计算,特别是小数除法计算中还是出现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位置就进行计算,还有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书写不正确。
2、在解决问题中虽然学生知道解题步骤,但是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
三、再教设计
5.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五
本学期数学教研一组在学校校长室、教科研处的直接领导下,依据《学校20__年春季教导处工作计划》精神,落实“爱生乐业、悦己乐群、善教乐研”的教师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立足学校教学工作实际,落实常规教学工作,以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为渠道,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深化“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活动,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方式,为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常规教学紧抓不懈,加强备、讲、批、辅、查等常规工作的管理。
2.健全教研机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校本研修,教师从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中形成问题研究单,通过“自我反思”、“同伴协助”、“专业扶持”等形式,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策略。
3.开展青蓝互助活动,推进新教师有效课堂教学。加强新教师备课、教案撰写、上课、作业布置、辅导学困生等常规工作的管理。
4.鼓励老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扎实参加各项讲坛活动及每月教学日记撰写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又快又好的成长。
三、措施预想
1.专业引领,明确方向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1)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本组教师中新老师居多,为了帮助新老师快速成长,我校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成立了“青蓝结队工程”,签订师徒带教协议,开展“师徒听课日”及“师徒备课日”活动,师徒双方在听课日当天互听对方一节课,并进行议课、备课等指导,以此来推进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及时进行师徒互助的记录,以便接受晋江市适岗期教师培训的考核。本学期的师徒结对是:
洪__——丁__蔡__——洪__丁__——何__
王__——施__林__——周__
(2)校外: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二是学校邀请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教研员进行实地指导,本学期拟聘请学科专家对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和指导,让校本研修规范化,课题研究常态化,课堂教学规范化,教师成长专业化。
(3)专业学习: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共读一本书活动,拟定同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斯苗儿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围绕同一主题集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立足课堂,深化改革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也是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
(1)解读课标,细化备课
本学期教科研处细化对教案撰写的要求,要求老师们用教案撰写12项进行备课,即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流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我们将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解读教材,撰写个性化教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主题研讨,梯度引领
针对本组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较浅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成了当务之急。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阵地,本学期拟设立四种研讨课型:“青年教师风采课”、“新教师汇报课”、“师徒同构课”、“同课异构课”。引领教师梯度成长,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
3.群文共享,加强交流
“备、教、批、改、辅、考、思、研”是学校教学工作必备项目,唯有勤思、善学、肯做,才能使教研工作扎实、迅速前进。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随笔、反思的记录,并跟进网络平台,做到资源共享。
(1)撰写教学日记
提倡教师们能及时记录在日常备课中的某些经验,某些发现,某些奇思妙想,某些不足,某些火花。通过教学反思、随笔、论文等形式记载下来,本学期拟出版4期教学工作简报,由洪背清总负责,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期:以“我的学校,我的学生”为主题撰写教育故事(编辑:洪__、王__)
第二期:对“30分钟数学课堂”的思考(编辑:洪__、丁__)
第三期:同读一本书读书心得(编辑:林__、周__)
第四期:对本学期话题研讨的反思与总结(编辑:何__、施__)
教学日记要围绕每月主题进行撰写,随笔字数在1000字左右,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左右,杜绝抄袭他人的。于每月10日用邮箱传给教研组长,每月的15日负责编辑的老师要做出两份简报。一份留给校长,一份交给曾老师。
(2)完善教研组博客
继续充实博客内容,做好话题跟帖、信息报道等资料的上传。数学组博客名为“最初的梦想”……。
(3)资源盘活并共享
通过课堂教学的录制,形成课件资源库,以便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更好地和学习和研究,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
(4)借助讲坛交流跟进
面对着新办校,新生力量居多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需要“学习—培训——实践—思考—感悟”的过程。本学期学校继续开展“教学讲坛”、“成长讲坛”、“求索讲坛”及“书香讲坛”活动,讲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在学习培训中、在交流沟通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发,从而树立“教育教学典型”,推进教师团队良性发展。本学期我组参与讲坛的老师分别是:林娜君老师的“书香讲坛”;洪背清老师的“教学讲坛”。
4.构建模式,提升效率
“321”模式指的是:三种研究单。即问题征集单、校本教研工作预告单、行动研究单;两次或以上的课例验证;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根据教研组老师的教学困惑形成本学期的校本研讨主题。在日常教学及研修中,加强专题的理论学习及提炼,加强课例的验证,加强策略研究的有效性,让校本研修实在、扎实、有效。期初,在问题征集后,教研组全体成员分工合作,根据研究的话题,分开查找与话题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汇总,上传到学习网站及教研组博客上供教师学习、跟帖;在月话题研究中,根据查找的理论知识进行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形成公开课教学的策略,再进行公开课教学,若发现所提炼(运用)的策略不符合课堂教学,再进行二次理论学习,二次提炼策略,二次课例验证,直至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5.课题研究,科研引路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延伸,课题研究更具科学性,它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在研究中,能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带动教师对课堂教学、教法指导、学法提升等更有针对性。20__年3月洪背清申报的《提高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确立为校级小课题,本学期,我们将围绕结合课堂实践展开课题研究,扎实提高老师的教育教研能力。
6.以赛代培,提升能力
以赛促研,以赛代培,是目前教师专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学期,我们将积极组织老师参与校内外举办的各项竞赛,并鼓励老师主动承担活动,使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快速提高。我们将配合教导处工作,组织老师参加三月份的校级青年教师数学素养测评活动、校级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四月份的校级数学微课评选活动;五月份的校级学科教学设计比赛;六月份的校级数学学科试卷命题工作等。
四:具体工作分工
计划及总结,各项活动安排:洪__
摄像/录像:周__、王__
公开课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洪__
教学日记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林__
信息报道的收集及整理:丁__
每月教学日记评选:洪伊雯、王__
五、月份工作安排(以下比赛时间为暂定,以实际通知为准。)
三月份:
1.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及安排日常教研的周历表;
2.填写教师个人成长手册;
3.以年段为单位学习教材分析和光盘;
4.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5.开展“教学日记”评选;
6.开展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活动;
7.参加讲坛活动。
8.参加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数学素养测评活动;(3月9日)
9.参加校第二届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评优活动;(3月15日至16日)
10.整理各册教材知识要点;
11.开展师徒听课日和备课日活动。
四月份:
1.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2.开展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活动;
3.参加讲坛活动;
4.参加校级第四届老师阅读写作比赛;(4月上旬)
5.参加校级数学微课评选活动;(4月13日)
6.参加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一批)课题申报工作;
7.开展“教学日记”评选;
8.出版四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9.参加晋江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
五月份:
1.参加校级各学科教学设计比赛;
2.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3.开展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活动;
4.参加讲坛活动;
5.开展“教学日记”评选;
6.出版五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7.参加晋江市数学微课评选活动。
8.参加晋江市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题系列研讨活动。
六月份:
1.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2.参加校级数学学科试卷命题工作;
3.参加讲坛活动;
4.开展“教学日记”评选;
5.出版六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6.准备“教育科研成果——行知集”的汇编工作。
7.参加《晋江教研》征稿;
6.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在这繁忙而充实的一学期中,我感触较多,现将本期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得失作一个反思。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一名数学教师,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学之中,我根据不同的课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喜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教学之后,我基本做到每单元进行单元测试、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优点,克服不足,同时,积极和同组教师相互切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的学习氛围有所加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基本会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育教学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做到: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课堂教学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
生的发展。例如:我们学习了《鸡兔同笼》,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搜集,我们进行的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三、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有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学生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我努力向40分钟要质量。
四、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用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听课十九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也很大.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总体而言,这学期的教学有得有失,对于得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财富,对于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改善,所以今后更应该多学习,多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走上一个新台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二
7.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七
一、做好“三读”,打下基础
先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通过读《标准》了解数学课程的价值,即通过数学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同时,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标准》还要弄清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学段的目标。《标准》明确提出“四基”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四基”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未来学习和长远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标准》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固然重要,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再读教师用书。无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配备了详细说明编写体例和编写特点的教师用书。就北师大版本的教师用书来说,新教师必须用心读懂这样三篇内容:一是每册教师用书都有的《顺应孩子天性的一套教科书》和《关于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说明》,二是《分册主编小语》。通过研读这三篇内容,了解本套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内容分布,掌握本册教材各个单元内容呈现的出发点和所要实现的意图,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三读教材。读教材就要认识几个角色: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读教材还要了解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关系。读教材还要弄清教材的基本呈现方式,什么是“情景 + 问题串”,为什么呈现那些材料和过程,“试一试”与“练一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如何处理……这些都要仔细研读,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前“三备”,心中有数
这里所说的“三备”指的是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全册备课就是要熟知本册教材的每个单元内容,读懂本册教材编写的“序”,跟上下册之间的联系等,再制定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制定目标时首先要将教材根据课标划分的几大领域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相对应的所教年段的教学目标来制定本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恰当地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中也不会拔高或降低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
单元备课要针对本单元进行分析,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怎样的,思考教材是如何编排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课时是如何分配的。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思考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了解以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碰到了哪些困难,应该如何应对等。
课时备课时就要具体解读每一个课时的教材,关注教材在呈现本课时知识点时的方式,思考为什么要如此呈现,学生适不适应这样的呈现方式等。我们在解读教材时,不仅要关注教材每个情境、例题包含了哪些信息及所承载的知识点,还要关注每一道练习,思考每一道练习所承载的任务和目标,从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以避免将练习视为简单的答题或者检测反馈。
三、熟悉“三生”,有的放矢
作为新教师,在进课堂之前,一定要摸清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做到事先对学困生、学优生和特殊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是找原先担任教该班的教师了解情况。可以了解谁是科代表、哪些是小组长,可以了解原来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方式,了解对学生常用的评价、鼓励方式,了解哪些学生学习能力强些、哪些学习能力弱些、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
二是正式上课之前,走进教室找学生聊聊。可以聊一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聊一聊他们的假期作业、上学期的学习情况,聊一聊他们的困惑、问题……
三是要做一份学生花名册,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做些标记,还要按照学生的座位顺序做一份座次表,不仅可以避免上课时叫不出学生姓名的尴尬,还可以帮助自己尽快记住每一名学生的名字。
8.谈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八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接受训练之外,还要钻研教材。教学的大多数活动都是依据教材而进行的,所以说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根据。同时,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也通过教材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老师通过教材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教材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有的时候,我们去听课,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用些细小活动把课堂气氛搞得特别热烈,表面看似效果很好,但他们有的忽略了教材上的知识,而是一味地关注学生学得轻松,太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而这样的老师就是忘记了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东西——知识。所以,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特别熟悉,包括小学六年的数学教材都了然于心,这样才能将每年级的数学知识进行关联,从而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课堂不仅要重视过程,还应该重视效果。因为这个学习过程,是需要学会知识。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让课堂变得活泼有趣。不然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另外,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一样,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方面情况选择不一样的教学策略。比如说对于同一道数学题,有的孩子也许会思考很长时间,因为他们害怕考虑不全面而进行错误的判断,这样也有一定的好处,不容易出错,但是太浪费时间,而且对自己不自信,这时老师就要及时地给他们自信,并引导他们忽略题目中的次要信息,只抓关键就好啦。还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是相当活跃的,也可以说是跳跃式的,这一部分的孩子他们思维敏捷,好处是不浪费时间,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容易因为马虎出错,对于这一类孩子老师要教育他们在阅读题目和解决文体时候要细致,要认真。这就是教师要关注孩子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因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还不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其实也就是适合教师本身的方法,而且能够使课堂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小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这些都对今后的升学发展有重要的帮助。因材施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兼顾公平的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特别的照顾。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求学的道路上将一直伴随左右。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要不断提高,教师要不断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要,从而培养出适合教育发展的合格人才。
9.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九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科技、文体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
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课件下载 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总而言之,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献。
篇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查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学期,我任教一年级数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上课好动,不遵守纪律,爱玩小东西,开小差等等。刚开始时,对于毫无教学幼儿经验的我,有相当大的难度。经过我的不懈努力,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不断向她们学习,不断钻研新课标,还通过上网,接受学校培训等渠道,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半年的教学,我在关于低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方面,有不少收益。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学教学生活化。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生活化,让学生易学易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故事记录下来,成为一篇优美的数学日记,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积极开展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努力,共同进步。通过积极鼓励和表扬,让小组里面的优等生自愿帮助差生。在练习课时,让学生自己出题目,在组内交换做,交换改。通过出题,做题,改题,巩固了学习的知识。
3、开展适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提高学习热情。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游戏有很大帮助。尽量把知识点教学活动,转化成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开发,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0.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十
《小数乘法》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熟悉的根基上的一个延伸。原本我以为这一单元学生已经有了根基,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环境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环境有以下几种:1、计较方法上的纰缪:不会对位;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合。2、计较过程出错。乘法口诀不熟,加法算成为了乘法,或减法。3、小数点点错。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4、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针对学生呈现的这些纰缪环境我实时反思本身的教案,实时调整本身的讲堂实时采取措施补救。
学生几种出错环境的真正缘故原由是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环境。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很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了小数点对齐。还有个别同学在做完小数加减法后还数一数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共有几位小数,就在和(或差)上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这些环境在落后生的身上最明显。首先,我举例对比了小数乘法和加法的计算方法,指出小数乘法是末位对齐,而小数加法是相同数的所在位置对齐。对于像“832+0.832”这样的题目,我则让落后生利用小数基本性质先把整数转化成小数,小数的所在位置数同另一个小数加数的所在位置数相同,及把832转化成832.000再与0.832相加。小数减法也使用同样的方法。不要感觉这是在浪费时间,对于落伍生,这样做是十分须要的。
学生第二种出错环境的真正缘故原由是口算能力薄弱同时没有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在日常的讲授中,就要多增强数学口算的练习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例如:这样进行口算操练“资料:0.8×4 1.5×6 39×0.01 20×0.5 0.3×0.6 0.9×0.9 4.8×0.5
学生活动:
1、直接写得数
2、抢答
教师指导:
1.0.3×0.6怎么算的?
2.1.5×6=9怎么算的?按照什么方法去掉小数末梢的“0”?
3.2.4×5容易和哪道题混?
4.20×0.5怎么算?还有别的方法吗?”
11.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误区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研究;误区
一、教学设计的核心依据——教案,内容浮于表面,本质作用不大
教学计划是每位教师每天必须制订和教学使用的,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教师大多为了节省时间或是懒于思考,在网上搜索教学计划,直接将网上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复制粘贴,导致很多教师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对网络上的教学计划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看是否全部都值得运用,是否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失去了教师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流程紧密结合,留给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很少
作为教师,应该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有创新能力,在制订教学方案时,不仅要进行正常的讲授,还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课外知识的扩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教学设计内容连贯性不好、课程重点突出,但不全面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学科,小学数学教材是专业人士依据小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进行编制的,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模式的时候要结合小学数学的专业性。教师在制订小学数学教学方案时只注重教学重点,而忽略课外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拘于教材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本末倒置、无实践价值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正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错误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只有制订合适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获得提高。教学目标的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五、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太少、过于强势
小学生的心智都不成熟,心理需要保护,不够坚强,而教师作为一名长辈,会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另外,作为教师,大都觉得自己见多识广,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学生走过的桥都多,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然比学生了解的知识多,经常以长者自居,认为小学生就应该认真听教师的,按照教师教授的内容和方法去学习和做题。绝大部分教师不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懂得换位思考。
六、教学设计丰富但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意见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其中有很多有益和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虽然理论上的意见和建议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运用到教学中的少之甚少。现在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健全的硬件设备,学校都安置了多媒体,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不少色彩,而且很多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还适时地开展了相应的活动。
七、“生活味”和“趣味性”有了,“数学味”没了
部分教师抓不住重点或是偏离重点,以活动为主忽略教学,有一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时,一味地开展课题活动,认为通过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同学一起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参加活动、轮流回答问题、小组互动,但是这类课堂活动都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内容,只能给学生建立短时间的记忆,无法达到长期巩固的记忆,很多小学生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很好很快地记作了游戏内容,但是活动过后,学生就会慢慢忘记课堂活动的内容,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情境设置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思维
教学情境是现在教学中一直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经研究和统计发现,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知道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度,一旦过度就欲速则不达。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以创设教学情境为主,会使小学生爱玩而忽略学习,在过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注意力就会分散,无法聚精会神地学习。
九、小组活动探究流于形式
小组活动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活动也是存在利弊的,如何很好地将小组活动的优点发挥出来,避免小组活动的弊端,需要教师对小组活动进行很好的掌控,小组活动组织好,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小组活动组织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很多不自觉的学生会趁机和其他学生玩耍、开小差,自己不但不好好学习,还影响其他学生,所以当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一定要制定合理的小组活动规则。
以上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归纳,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志平,刘美凤,吕巾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102):84-87.
[2]刘志平,刘美凤.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十大误区[J].中国电化教育,2010,22(109):96-98.
1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十二
一、研究食材
好的厨师会把食物当作有灵心和有脾气的生命, 了解他们脾性才能知道哪个部分适合怎么做, 教师也一样, 只有把握好教材, 了解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孩子。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包括“空间与图形”, 具体内容有: 简单几何形体的认识、变换 ( 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等) 、位置、图形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向的认识以及平面坐标的初步体验等。这些几何知识是独立的概念但是相互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孤立着来教学或者硬生生的给孩子们一个定义, 那学生得到的概念将是僵化、机械的。会造成概念运用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 原来清晰、准确的概念也会逐渐变得模糊、含混不清, 也会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困难。
二、了解食客
俗话说众口难调, 不提西方国家和中国餐饮文化的天壤之别, 就算在国内也有川菜, 粤菜, 杭帮菜之分。那作为教师, 孩子学习的引导者, 在烹制这个美味佳肴之前又怎能不去了解下孩子们的口味如何呢。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的几何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 包括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变换、位置与方向认识、周长、面积与体积的计算等。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对象, 概括起来就是效和形两个方面。但图形的具体性和直接性, 又极易造成学生在几何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问题一: 学生容易误解几何概念一般图形表象所反映的本质属性, 即概念的意义。一方面, 在图形表象的建构过程中考虑到它的代表性, 人们习惯采用几何概念的一般图形表象来表征其意义。比如, 用长与宽不相等的长方形的图形表象即作为一般图形表象来表征长方形的意义, 就是一个例证。因此, 一般图形表象在反映概念本质属性的同时, 也反映了概念的许多非本质属性。一般图形表象的这个特点, 很容易造成学生误解几何概念的意义。
问题二: 儿童对直观的依赖较大。“闭合的区域”往往比“开放的区域”更为直观。如对三角形的性质理解可能会比对角的性质认识更容易;对周长的理解可能会比面积更容易。
案例1: 我教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我让孩子图一图下列图形的面积。
很遗憾的是不少孩子都图了周长, 究其原因我想一方面是孩子们对以前学习的周长概念牢不可移, 再则就是对面积这个概念理解但是表述不出来, 下课的时候我问了几个孩子, 他们大都是告诉说其实他们要表达的是自己画的周长里面的部分是面积, 殊不知传达给我的是周长。于是在第二个班级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的触摸来体验“面”的大小, 并与周长做出对比, 逐步获得对“面积”的理解。
案例2: 对“角”的教学中, 把角的两条边延长, 问孩子们你觉得角的大小变了么。几乎大部分孩子都会觉得角变大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边的长短的视觉刺激明显要大于两条边的“张开”程度, 甚至我前几天在问学生如果拿一个放大镜看角时, 角的大小怎样时, 学生居然说角会变大。
但学生对图形性质间的关系有一个逐渐理解的过程。一年级时, 学生只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 二、三年级时, 学生不仅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 还能从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上分析, 并对圆柱和球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到了四、五年级, 能深入地分析图形的性质及关系; 而到了六年级, 学生则能较好地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可见学生对图形的掌握及空间观念的发展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三、蒸煮有度
总所周知, 吃牛排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叫全熟, 那时估计您有再锋利的牙齿也无能为力了。因此煲汤注意火候, 蒸鱼把握时间, 学习同样要讲究方法。怎样才能把学生带进积极思考的王国中去, 使他们养成敏捷、灵活、独特、多维的思维品质。在小学几何知识的教学应注意运用以下三点策略:
1.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操作体验来获得对象形状特征的认识。比如“三角形的分类”可以给定学生一些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分类, 而不同的分类就显示着他们对象形体特征的表征。利用已经建立的有关图形形体经验帮助概括图形的性质。
2. 重视学生的触觉参与。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 在几何空间想象中起重要作用。离开了视觉的触觉参与, 必须是在已有表象的支撑下展开的, 但是这种参与, 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案例3: “角的认识”一课中, 教师让学生在圆形纸片上。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 创造一个角, 学生则通过多种方法得到了这个角。有的用剪刀剪, 有的用尺子量画, 有的拿胶水贴上两条纸条, 合成一个角, 当老师问: 你得到的这个角是什么样的? 有学生说“尖尖的”, 师拿起一个角, 说戳戳身上, 有什么感觉? 生玩了起来, 不一会儿, 马上有人说, 是“痒痒的”“尖尖小, 戳起来痛, 尖尖大, 就不疼。”这种尖尖的感觉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于是, 角的形状大小也随着感觉印入了他们的脑海。
3. 提倡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 操作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使他们的眼、手、脑、口并用, 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学要领的理解, 帮助他们掌握有关的算理, 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知识, 促进他们主动发展,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四、锦上添花
食物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 很常见的盘子周围会有一些雕花, 可见修饰在烹饪界是多么的重要。同样在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期间, 我们也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几何教学中许多内容都体现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未知图形面积的计算转化为一直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划归思想。例如: 学习长方形 ( 正方形) 的面积时, 把求长方形 ( 正方形) 面积转化为数小正方形的个数。在以后的面积教学中: 长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在求出三角梯形面积后, 教师可以深入思考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的思想方法———化归方法, 在学习求圆的面积时, 学生容易想出用割补划归的方法来计算圆的面积。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在发展阶段, 不够成熟, 因此教师要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 基本公式的记忆外, 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进行直观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想象能力, 在适当训练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少辅.小学数学概念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
[2]邵丽萍.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内蒙古教育, 2010, (20) .
[3]蔡匡清.小学数学中空间与观念的教学策略.小学教学参考, 2011, (08) .
1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十三
细细品读了《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有了更多的感悟与思考。在自己平日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一节好课,总是不自禁的赞叹:他怎么能想到如此精妙的设计,学生怎能学得如此自然„„,而自己的教学总是那么平庸,没有激情没有效率。但即使把名师的教学设计搬入自己的课堂,却还是感到课堂的“苍白”。读了这本书,体会到:一节好课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独到的解读,在于对学生精准的理解,在于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是的,读着这本书,你会感受到打开了一扇窗,让自己的思想又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里,你会知道数学家们是怎样理解数学的,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是如何理解数学的,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
翻开书的第一篇,数学家张景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数学思想的魅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这就是策略。这种策略无不受到数学思想的影响和支配。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能会非常强化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而简化甚至忽略一些过程性的东西,直接给出答案、方法,学生反复练习,机械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我们不必给学生讲这是集合,这是函数等概念,但老师首先要有函数等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潜移默化,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我常常想,有没有办法把数学教简单、教生动、教活泼,教出高质量,让学生学简单、学生动、学活泼,学出好成绩?在本书中也给了我许多的答案。首先数学教师只有对自己所教这门学科,理解、掌握还不通透,教材钻研不透,掌握不深,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推理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也有些不甚了了。没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自然就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了。所以正像《聊聊懒课》中李成良校长所说的:只有熟记每一册教材,熟做每一道习题,熟记每一个学生,备课备透了,才能把握数学的本质,从具体的数学内容中跳出来,站
在更高的位置整体把握数学的内容的本质,从而才能做到数学课堂的扎实高效。
其次,要读懂孩子。中医讲究对症下药,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人病灶所在。凡是惟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是这样,教师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因人教,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书,一个班的学生就是一系列的书。我们教师即使是满腹经纶,学高五斗,要是读不懂学生那一系列的书,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另外,“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陶行知的教育真谛。但是如何去理解它,如何去做好它,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读了华应龙特级教师的“让学生像呼吸一样自然”,感觉豁然开朗。在课前我们要变成“小孩子”,顺着学生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教师要通过创设一个个情景,提出一个个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出来,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把学生的错误的概念暴露出来,而教师在其中动态地把握各个教学时机,适时地介绍有关的概念,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促进学生建构概念。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孩子在这样一种自然地、放松的状态下,思维的天性就会自然地流淌。这正是我们一直渴望追求的教学境界。
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教师要改革教学理念,教师要经常思考如何变化才能适应变化的世界和现在的学生。当学生问路时,给学生指明方向,不如给学生一张经过加工的地图和一个指南针,然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地图,如何使用指南针。在教学中,评价的一个标准就是,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否自己主动 去解决。
14.谈谈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篇十四
学科:数学 作者:魏宗礼
单位:云岭小学
电话:***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
教学方法
教师素养
数学思想与数学历史
人文关怀
数学小故事
问题意识 【摘要】
通过对目前数学应试教育的反思与总结,学生只知道考分数,缺乏数学兴趣与数学思维,数学教师教学单一死板,数学课难以体现人文关怀,以及自己七年数学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多年对教育的思考,建议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突破,提高教师素养,教学中文理兼容,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在数学的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着重对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以及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最后对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一些提议与展望。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部分学校为了应付数学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小学升学率,数学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应试的倾向上,面向少数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要求,层层淘汰,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注重数学思维品质的训练和提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及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以死记硬背、生搬模仿、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都需要我们以素质教育观加以克服和改善,应试教育中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从素质教育提出至今,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我们现在提出要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要普及义务教育,不要重少数轻多数。但仍有不少教师提倡他的“应试教育”,鼓吹要理直气壮追求升学率,搞英才教育,对“应试教育”产生的触目惊心的后果,竟然熟视无睹。然而“应试教育”引发的恶性案例,一次又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我于2005年到2014年中,教了八年数学,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带过两年一年级,两年五年级,一年二年级,一年六年级,一年四年级。发现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深知数学本身的美,以及对其他学科的作用,学生才真正爱上数学,善于思考。
有的老师说我们班学生平均分高,优秀率和及格率高,就有成就感,这些只是学生暂时的成绩,国家要的是学生未来优秀的表现。这也是钱学森老人生前的疑惑所在。中国为什么难出大师?不出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呢?
二、小学数学教师的素养
第一,数学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要掌握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其他科学文化知识,人文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等。
第二,数学教师要有孩子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第三,数学教师精通教育学、心理学、课堂管理,以及常见的教学手段。例如了解学生的心里世界,愿意和学生平等沟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第四,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对学生有一颗宽容之心。
第五,数学教师要深知自己的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当中就有未来的栋梁之材。一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有长远的眼光看学生。
第六,教学相长,闻道有先后,师不必贤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数学老师要以培养比自己强的学生而骄傲。
第七,数学教师要宽严相济,让学生从心里尊敬和佩服老师。
三、数学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数学小故事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时选择合适的时机跟孩子讲授数学家的小故事,站在数学家眼光教小学生。例如数学家陈景润,鲁道夫,雅谷伯努利的故事等。
1、数学陈景润的小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边思考问题边走路,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考。
2、数学家鲁道夫的小故事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3、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总之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明白对数学的热爱有时可以高于生命,可以花一生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教学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数学课堂尊重和沟通意识的培养
与人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与其它同学一起玩耍和学习,逐渐学会如何同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多和同学分享自己开心事与不愉快的事,多帮助别人,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可以多组织体育比赛、集体活动等慢慢培养他们合作能力以及认识自己的意识。
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有问题多沟通交流。
(三)数学思想和数学历史的教数学思想可以在教学中灵活体现。例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类比思想,整体和部分思想,化归思想等。老师要巧妙渗透,提高学生的思维。
每门学科都有它的历史,数学历史往往伴随重要数学家的出现,可以给学生讲讲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是怎么来的,了解我国的数学历史,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是被发现出来的。
四、对数学教学的展望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智慧
我认为小学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语言要有启发性,语言符合学生的口味,从他们的世界讲授数学知识,多鼓励他们。声音要抑扬顿挫,注意快慢和节奏。
数学教师也可以用诗一样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可以开阔思路,启发思维,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形少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总之,数学语言对小学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智慧。
(二)数学名言教育
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名言让学生记在心里,有的可以抄在书或本子的封面上,学生可以天天看。一些名言可以课上讲解,激励学生。也可以将名言写出来挂在教室里。
例如”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 “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 康托(Cantor)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着生力, 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希尔伯特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毕达哥拉斯
名言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可以在平时教学中灵活运用。
(三)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尤其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洞察力的培养。
大数学家康托尔说过: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灌输死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一些规律。
五、我的总结
15.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十五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是学生遇到学习障碍的清障者,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当好“组织者”,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爱数学, 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对学习数学充满自信, 通过在教学中引导, 使学生不断得到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例如,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一课时, 通过对教材、学情进行分析, 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从生活实际出发,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了解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 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3) 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
有效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导向作用。
2.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因势利导, 实施调控, 应努力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 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例如, 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 采用自学———交流———展示的方式, 让学生先经历主动学习, 初步认识圆柱, 接下来把自己对圆柱的认识再说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听, 互相补充, 最后进行展示汇报,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相互补充, 把圆柱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柱的特征概括准确。此外,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要给足学生自学时间, 要鼓励交流, 质疑问难, 为合作探究铺路, 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 使合作探究在自学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 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孔企平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 强调“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引导者”的含义包括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经验,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 思想碰撞、人格的升华等等。教师应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 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利用, 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材的密度、广度和深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明白数学学科的价值, 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程讲授中要重视基础知识, 突出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 “ 导 ” 趣, 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学得积极主动, 思维才会灵活敏捷。华应龙老师在《孙子定理》一课的教学中, 是这样引入的:“韩信每次集合部队, 都要求士兵隔墙站队, 站3次, 第1次每排站3人, 第2次每排站5人, 第三次每排站7人, 每次站完后都要求最后一排报告几人, 这样韩信就知道一共到了多少人。挺神奇的吧!看来, 韩信不但能带兵打仗, 他还特别有数学头脑。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好不好?”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并深化, 华老师设计的突出特点是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并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导”学, 促使数学知识迁移。
数学知识在于前后联系, 不能单摆浮放, 应注重扩展与延伸。华老师的教学设计从“韩信点兵”的成语故事入手, 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容易, 只要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数被3, 5, 7整除余1”即可。接下来, 华老师设计了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起到一个桥梁纽带作用, 既不同于第一个问题, 但又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将该问题转化为与第一个问题相似的问题:每3人站成一排, 最后一排少1人;每5人站成一排, 最后一排少1人;每7人站成一排, 最后一排少1人。你能推算出最少有多少人吗?师:第一道题, 我们一看就知道, 容易得很, 因为余数都一样;当余数不一样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余数一样的。华老师的一语道破, 学生们再一次沉浸在探究当中, 再一次在独立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 可见教师“导”的重要性。
3. “导”练, 加深数学知识理解。
每节课的知识都有重难点, 而往往一些知识的重点就是难点。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来完成, 此外, 为了提高“导练”质量, 教师还要力求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 设计好练习。设计好练习是成功练习的前提。如何设计好练习是一门很费思索的学问, 教师设计时候要注意:1围绕重点, 精选习题。2由易到难, 呈现题组。3形式灵活, 题型多变。
(2) 组织好练习。组织练习是“导练”的实质, “导练”就是有指导、有组织的练习过程。要通过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开放性问题等使学生举一反三, 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有组织的练习还包括习题的临时增删、节奏的随时控制、要求的适时调整等。
(3) 讲评好练习。讲评一般安排在练习后进行, 把学生出现问题严重的作重点强调, 并进行变式练习。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发展的方向, 要不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 对学生的讨论加以引导, 使学生朝着深刻、创新的思路发展。教师的引领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 使学生的认识理解清晰化;有了教师的协助, 学生领悟知识内涵的技能才会有所提高, 他们的智慧也才会得到提升;有了教师的参与, 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 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顺利地进行讨论和探究, 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 展示的时候可以分两个部分。
第一:长方体的特征。
第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相交于 () 的三条棱的 () 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展示第一个问题时, 要充分相信学生, 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由三个小组分别展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当小组展示结束的时候, 要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并顺势利导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面、棱、顶点的特征, 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在展示长方体棱的特征时, 就要发挥教师“合作者”作用, 提问“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想, 随心所欲地说, 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 以学促教, 把知识系统化。
16.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教学设计能力 构成
一、前言
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主要学科。然而目前我国在教育设计理论的研究上并不深刻,多数都是对外国理论的借鉴和转述,没有有效地联系教育实际,所以还没有广泛普及到全国的中小学之中。为了确保中小学教学质量,发挥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应该着力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本文就将针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分析教师设计能力的构成,希望对其他学科有所启发。
二、教学设计能力的含义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习对象的特点,通过科学方法有序地安排教学要素,明确树立教学目标,深刻剖析教学问题,综合归纳出合理的讲授方案和计划。教学设计遵循系统性、程序性、可行性、反馈性四项原则,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收获教学效果,是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具体步骤。
三、教学设计能力的组成
(一)分析技能
1.对课程教材的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浪潮,教材也在更新换代,新概念和新理论层出不穷。身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及时对新晋的理论概念进行透彻领悟,这样才能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师巧妙灵活地运用教材,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和挖掘,对小学数学教育有着全面深刻的认识。
2.对教学任务的分析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明确的认知。如包含哪些知识内容,可以采取怎样的分析方法,知识的各单元间具有怎样的联系和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和技能等等,都是教学任务分析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综合考虑到教学任务的深度和广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形成不同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彻底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
3.对学习者的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初步形成抽象思维逻辑的阶段,在教育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尽量避免数学知识的严谨晦涩与儿童思维的简单直接之间的矛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分析班级的整体情况,也要关心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速度上或多或少会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悉心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况。
4.对教学目的的分析
数学学习的目的包括对学生认识认知能力的促进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进行研究之后,与自己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进度相结合,然后才能具体设计每一节课的方针。合理针对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情况和具体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可以避免教学目标的混乱、遗漏或者交叉嘲。
(二)设计技能
1.教学流程的设计
对教学流程进行整体设计,可以提前对在课堂实际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与问题进行调整,以求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课前对实际教育互动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充分考虑。如何讲解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何,课堂作业的布置内容与多少,课后作业的批改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都要包含在整体流程的设计之内。
2.教学策略的设计
小学生的年龄多在7-12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也很容易丧失兴趣嘲。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的时候,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为中心,这样才能做到既吸引学生又能让学生保持充分的动力。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影响到学生们是否能积极投入学习,是否能对课程感兴趣的关键。
3.教学媒介的选择设计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并不复杂,可以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那么教学媒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黑板、书本、挂图、教具、学具、计算机等等,都是现在常用的教学媒介。要充分利用每一种媒介的优势,才能给学生树立直观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变得容易。
(三)调整及研究技能
调整研究技能就是在上述条件都具備的情况下,根据课堂上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学习需求进行调整研究的能力。因为教育实际情况变化莫测,教育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课后二次设计来进行补救。对学生出现的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修改教学方案,总结教学心得,完善教学体系。
四、结论
17.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总结 篇十七
本次数学研讨活动分为高中低三个学段分别进行,低年级学段分享交流会议由二七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王松珍老师组织领导,首先从授课形式、上课内容、上课时间、课堂效果、作业状况这几方面指出了在线教学的现状,指出目前在线教学的优点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接着从复习课任务、复习课的准备、复习课的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讲解了怎样上好复习课,最后是淮河东路小学于新宇老师的《8、7、6加几》课例研讨环节。
小学数学中年级学段研讨交流会上来自四所学校的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线上教学经验:二七区春晖小学的申福鹏老师以“线上教学精准备云端课堂质效高——有效备课”为主题,从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资源五个方面阐述;二七区陇西小学的刘艳彩老师以“众筹智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供给方式、学习轨迹、精准施策、整合资源、群策群力五个方式分享自己的.教学模式;二七区艺术小学的郭永霞老师以“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作业设计”为例,展示详细的教学步骤;二七区政通路小学的姚旭丽老师以“线上作业不受限减负增效趣味多”为主题,分别从四个方面分享线上教学的经验:花式图文点燃作业热情;分层布置体现个需理念;成功是一种习惯;坚持是一种信念。
小学数学高年级学段分享交流会议由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王丽娟主任主持。活动开始由棉纺路小学胡红勤老师和长江东路第三小学李靓玉老师分享网上教学经验,接着王丽娟主任总结并肯定了老师们网课期间所做的努力,鉴于网课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于网课教学设计,她向老师们提出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宝贵意见。
18.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篇十八
“教学反思”记录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后对本节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是教师切身的感受,如果能及时、准确、运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或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关理论,就一定能加深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学反思”的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切忌眉毛胡子一齐抓。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写“教学反思”。
记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
上每一节课总有精彩、成功之处。如:有时精彩的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时恰当地运用了某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有时教师灵机一动,有了解决问题的妙想;有时教学效果超越了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了学生超乎寻常的共鸣;有时课堂教学中的某一应变措施特别得当;有时开展探究合作活动取得意外的成功;有时某些教育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渗透;有时备课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闪现出灵感的火花。
19.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篇十九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就数学学科而言,教师能良好地运用课堂教学语言,是完成一节优秀的数学课堂的第一步。
一、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性,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的,平铺直叙的讲课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探索应运而生。参考大量教学案例,我们发现,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对构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探索
1. 教师语言要简单易懂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风格,应尽量贴近学生的说话习惯,适宜使用直白浅显的语句,多用短句、简单句,对学生可能存在疑问的地方及时补充解释。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还可以模仿学生的遣词造句,结合询问的教学方式,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六到十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亲切的语气带领学生数自己的手指:“一二三四五,比五多一是什么呢?啊,我知道了,是六。”等等。用童真的话语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所学知识,树立学习信心。
2.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准确、严谨的学科,教师在使用简单语句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求学精神。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等等都是前人苦心研究而来,逻辑紧密,每一个字都有它的意义,不能随意增减变化,教师应注意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并向有困惑的学生做一定的解释,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理解该数学知识。例如,在“比例的认识”一课中,教师不能模糊地提出比例的概念,而应具体举例,讲清楚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值,把不同的数学概念区分清楚,让学生明白因一字之差数学术语的内涵可能完全不同。教师还应尽量简化语言,不在一个知识点上过多停留,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3. 注意语言的幽默性
幽默性的语言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增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一定的说话技巧,如对比、倒引、故意啰嗦等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集中性,活跃课堂气氛,或善意地提醒分心的学生,或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记住教学重点。例如,教师可以用轻松的口吻说:“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他们啊,在说学生好棒,能加、能减、能乘除,我们有几只都知道。你们知道树上的鸟儿有多少只吗?”提醒学生集中精神听课,并自然而然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或者故意用夸张的语气反复强调重点,让学生记住知识重点。
4. 注意语言的启发性
小学数学教师还应注意凝练语句,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灵感。传统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较少,而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恰恰相反,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互动,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探索新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百分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讨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翻阅资料、询问长辈银行利率、纳税率,等等,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几根小木棒,让学生拼长方形,看能拼出多少种长方形,让学生明白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5. 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人类交流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语言,教师应重视肢体语言的运用,用肢体语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举止往往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如果教师经常面带微笑,声音温柔耐心,学生则更容易信服这个教师,接受教师的教导;如果教师面色沉重,学生则会感觉教师心情不好或不够有耐心,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便会大大降低。教师可以适当运用肢体语言赞赏鼓励学生或提醒警告学生,提高学生信心、保护学生自尊,更好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值得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钻研,它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提高教师个人的课堂魅力,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而富有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20.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 篇二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建构严密的数学语言的意识,注重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通过师生平等的有效对话,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教学过程更有成效。文章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析因,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了相关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1 数学教学语言的内涵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口头语言(有声语言)、书面语言(教学板书)和身体语言(无声语言,如动作表情)等教学形式,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2] 数学教学语言是一种专门语言,它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数学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没有教学语言,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即便在现代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领域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和削弱教学语言的作用。[3]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2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语言不准确,学生对概念理解有误。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的逻辑思维语言,运用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合理、规范,准确无误”。它的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不容混淆。一字或一词之差,就表示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词序颠倒,也会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如“解方程”和“方程的解”,“大于”和“不小于”,以及“假分数大于1”和“大于1的分数是假分数”之间的区别,等等。[4]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对概念理解有误,导致课堂数学语言表达错误,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掌握有误。如:二年级学生在学退位减法21~9时,有些教师会说,你们不能从较小的数中减去较大的数……你们必须从边上一位中借,因为边上一位中有更多。“不能从较小的数中减去较大的数”是一个错误的数学语句。尽管二年級学生还没有学习如何从较小的数中减去较大的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学上不能从较小的数中减去较大的数。虽然这个高级的技能不在二年级教,但是不能因为强调了错误观念而引起学生将来学习的混乱。[5](2)教学语言过于随意,学生不解其意。现在有很多教师对课堂语言艺术不是很重视,或者说重视不够。在平时的备课中,备的最多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如教材的内容、板书等,而对于课堂中的语言则备的不够充分,有时甚至是没有备课堂教学语言。有些教师上课语言过于随意,想到哪说哪,教学语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使学生不解其意,思维产生混乱,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3)教学提问以量代质,学生思维力不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普遍很重视课堂教学提问,但常常出现以数量代替质量的情况,教师的提问大都以记忆性问题、判断性问题居多,而创新性问题、批判性问题、真正触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显得不足。在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追问:“还有吗?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样的提问存在着目的不明确的弊端,是造成低效课堂的原因之一。[1]
3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改进策略
(1)教师深化培训学习,提升本体性知识。数学的严密性是众所周知的,严密性也是数学的一大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课堂语言,不仅要做到语言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更重要的是做到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来表述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讲授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都要做到严谨、简练,绝不能表达模糊不清,每一个数学道理都要阐述得逻辑清晰。[6]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都必须扎实丰富。现阶段大部分教师都有或多或少涉及学科知识的纰漏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偏差。其中除了教师教错了之外,还有两类反映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现象:一是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难以解惑;二是按似是而非地理解加工教学内容。[7]面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加强职后培训,弥补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自觉调整、充实在职学习数学课程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本体性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自身的数学素养。(2)教师转变认知偏差,进行充分备课。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沟通、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沟通,实现信息交流、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8]教学实践证明,一堂数学课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有着很大关系。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和语言素质,才能把数学教的有声有色。也可以这样说,一个数学教师是否是一名称职的数学教师,关键在于他是否灵活掌握了语言这门艺术。[9]所以,教师要转变备课的认知偏差,将课堂提问语纳入到备课环节之中,使教学过程更具层次性和条理性。教师运用简单、明了的数学教学语言,清晰地讲授教学内容,增强提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使教学环节变得简约而紧凑。(3)教师设置“问题串”,培养思维能力。“问题串”是使学生思维不断深化的有效手段,成串的问题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为学生思维的提升搭建了一个必要的阶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顺畅和连贯,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1] 教师提问直抵问题的本质,清晰地展现问题的内涵,学生回答时就会减少盲目性,直达既定的目标,从而有序地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当教师提问能做到“有的放矢”时,课堂教学就会是灵动而高效的。[10]同时,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第一,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第二,“问题串”的设计要注意由浅入深,逐渐深入,要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第三,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要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抛出问题,同时也要结合课堂生成的问题及时提问。第四,提问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听得懂、喜欢听。[1]总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运用,树立建构严密的数学语言意识,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改进策略,使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发生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正宪,王彦伟,韩玉娟.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9,130,134 .
[2] 李源田.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度”境界:名师的素质表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3(2):88.
[3] 温欣荣.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内在修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
[4] 倪敏锋.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有效运用[J].教育论坛,2011(5):69.
[5]马立平.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M].李士锜,吴颖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6]张宗和.浅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J].新课程(小学),2012(1):41.
[7] 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6):40.
[8] 许传利.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0.
[9] 姜德民,袁冬梅.数学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探究[J].科技信息,2007(35):403.
[10] 赵红婷.用什么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数学课必须关注的10大要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7.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论文08-23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08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人教版新课标10-23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随笔06-20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精彩教学探讨论文07-22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行为策略初探论文08-06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效接轨论文06-15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论文10-0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论文08-15
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