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平的主题演讲稿

2024-07-30

谈公平的主题演讲稿(精选12篇)

1.谈公平的主题演讲稿 篇一

教师谈初心话使命“主题”演讲稿3篇

演讲稿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记得一篇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这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要有梦想,更要有对梦想坚守到底、永不退缩的信念和勇气!对我来说,这块“必得由自己耕种的土地”便是深深扎根在我心里的“教育梦”。

“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从来都不会惊天动地,只能够润物无声;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从来都被抬到太阳和灵魂的高度,但绝大多数一辈子辛勤工作的老师却绝无可能像太阳那样受到万人景仰,像灵魂那样令众生匍匐。可那又如何?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别人的孩子辛苦操劳,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伟大呢?世间事,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坚持,才能实现梦想,成就事业。

“平民将军”欧阳平只读过两年半书,通过刻苦学习成为政治教员,毛泽东为他题写“奋斗到底”,四个字激励他戎马一生、拼搏一生、朴素一生,退休后还拿出省吃俭用的钱和稿费收入设立奖学金,鼓励农家子弟学成报国。有“当代雷锋”之称的孙茂芳,把助人为乐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40年义务照顾18位老人,为12位老人送终。行事贵有恒,长久自芬芳。

我认为教师除了履行好普通教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教书育人之外,还要在思想和人生品格上保持先进性。

首先,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每一个学生,感染每一位家长。要铸就教师的人生品格,修炼先进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岗位上,时时刻刻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检查和总结。

其次,要努力做一个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摈弃应试教育思想,做素质教育的领航人,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学生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第三,要争做教学能手。教学是为人师者的基本功,教师要努力追求一种高的教学境界.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体系、扎实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专业评价和教育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加紧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从做好“一阵子”到坚守“一辈子”,定格的是高雅人生,散发的是灵魂芬芳。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不再错把欲望当作梦想,当我们每个人都不让梦想渐渐地被遗忘于青春,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要记得自己的初心。

经常回头看一下自己的来路,回忆起当初为什么启程;经常让自己回到原点,给自己鼓足从头开始的勇气;经常纯净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双澄清的眼睛。

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稿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呢?

1985年8月的一天,我一手握着粉笔,一手托着教案,意气风发的走上了神圣的讲台;1986年11月的一天,我站在鲜艳的党旗面前,举起拳头,心潮澎湃的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三十多年来,我一如既往,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一个“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形象对照检查自己,这节课孩子还满意吗?那位老师学生喜欢吗?这种管理办法还适合这所学校吗?……时时刻刻扪心自问,时时刻刻如履薄冰,时时刻刻做学生的模范,做老师的榜样。所以,我的初心就是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我的使命就是讲台上的既教书又育人。

不忘初心,坚持学习修党性。中共十九大精神、新修订的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只有花大气力下大功夫的学习、领会、掌握,才能用以补思想之钙,固党性之元,铸党性之魂。

任何时候要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初心是为党工作,对党忠诚,与党同心同德。只有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才能使《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牢记使命,立足岗位练内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这个字面上平淡无奇的字眼,却孕育着圣洁和伟大。“桃李芬芳传伟志,英才荟萃兴中华”,“那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使命是神圣的,工作是崇高的,奉献是一生的。要点然别人,自己心中要有火种;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这样的职责要求我们务必立足岗位,练好内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将自己的满腔热情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人民的重托;只有这样才不失一名共产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本色;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砥砺奋斗,坚定信念再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信念,是一个人一生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目标,人没有了信念如同鸟儿没有了翅膀。

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三十多年的教育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继续保持昂扬的意志和干事创业的激情。

身在其位,必谋其职。我们处在教育的第一线,所作所为无不关系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前途,无不牵扯着每个家庭的期望和幸福。

一时一刻也不能怠慢,一分一秒也不应该退缩。面对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朵朵绽放的蓓蕾,我们怎能停下脚步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伟大的新时代,在这关键时期,我们来到了党校,近两个月的学习、生活、研讨,让我们从灵魂深处感觉到,我们又一次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进一步坚定信念,担当责任,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在党旗下,把忠诚、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稿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也很荣幸与同学们分享你们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能源与建筑学院全体教师衷心祝你们贺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真诚地预祝每一位同学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事业有成,业绩辉煌!

回首这四年,我相信大家都会感慨万千,孤单过、快乐过、努力过、挫折过,失败过、成功过、哭过、笑过、迷惘过、希望过,但无论怎样,在千滋百味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时,我们都知道,从今天起,你们毕业了!

大学毕业既是你们的一个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明天,你们将离开母校,踏上未来人生的新的征途。作为一名教师,我想借此机会给同学们提三点希望:

第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经过了大学四年,还有几人记得高中学习的辛苦,还有几人记得你们高考的初衷,还有几人记得大学之初的雄心。忆往昔、握当今、望未来,我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细思人生,沉心静气,砥砺前行,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进而实现个人抱负。

第二,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一个人的成功,智慧和才能固然很重要,但人品更重要。不仅要有理想和目标,更要脚踏实地。天道酬勤,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们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无论处在什么环境,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和职业,都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平常心,少一分浮躁,多一分平静。

面对前辈,要虚心请教,即使你的文凭比他们高,知识面比他们广,但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你的前辈们有很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经验。

面对985或211的院校的毕业生,不用妄自菲薄,处于同一个单位就处于同一起跑线,你们只有顽强拼搏,努力奋进,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为社会做更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三,适应社会,调整自己,不断修炼,做一位能力出众和身心健康的人。

未来的岁月会充满无限的悬念和无穷的魅力,你们要使自己适应社会,学会调整自己。社会是大课堂,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希望你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进取心去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和完善自我。树立健全的人格,面对成绩不自满,面对挫折不气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包容和合作,树立奉献精神。

另外,我希望同学们记住一点,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始终相信和期待你们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人生安康。母校将把学子们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份精彩都珍藏在记忆深处!希望同学们常与母校老师联系,常回母校看看。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未来等着你们去乘风破浪。最后祝愿大家,健康快乐、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谈公平的主题演讲稿 篇二

一、当前重点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 重点班制度制约着学生的身心成长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的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人格具有基础性、可塑性、动力性和稚弱性。因此, 对他们的人格必须特别加以保护。普通班的学生一般会产生自卑心理。学校和教师会对他们降低要求, 即使有些同学想认真学习, 也缺少学习的动力, 过早地让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初中学生体验这种成人式的竞争氛围, 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不仅使没有进入重点班的孩子的学习兴趣、信心会下降, 而且使进入“重点班”的孩子心理压力增大, 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2. 重点班制度引发不良社会风气

近年来, 虽然大学的扩招降低了进大学的难度。但进入重点高中, 则意味着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更高。而目前高中, 特别是重点高中或示范高中在招生中所出现“瓶颈”现象, 提高了初中升学考试的重要性。为了让子女进入重点高中, 许多家长便从初中开始为他们“铺路”, 为其寻求优质学校、优秀班级。而等级分班制的实施, 就引发了入学、入班机会不均等现象。一方面, 一些有良好社会关系或经济能力的家长可以凭“关系”或“金钱”将孩子安插到“优生班”或“重点班”。另一方面, 对一些贫困或社会“关系”网较小的家庭而言, 他们中的部分子女无疑会因此被挤出“优生班”或“重点班”的行列。因此, 等级分班制的实施, 滋生的是更多的腐败问题, 优质的义务教育就成了有钱人的享受, 无钱人的奢侈。

二、重点班制度产生的原因

1.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依然匮乏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既充裕又匮乏和短缺。如果拿现在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的话, 教育资源已经相当充裕;如果拿现在同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 所有学生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依然处于匮乏状态;如果拿国家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储量, 同整个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较的话, 也会发现我们国家现有的教育资源仍然处于短缺状态。

2. 当前国家对精英人才的需求依然紧迫

人类社会已进入到知识化、信息化时代, 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要求同过去相比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与探究、能够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 具有智慧的技能。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若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一席之地。

3. 重点班制度有益于优秀学生发展

确实, 我们并不否认把智力优异的儿童及在普通班进行培养也是完全可行的。但如果考虑到成本与效益, 把智力优异的儿童集中到重点班进行培养, 优越性更为明显。智力优异的学生不仅能碰上优秀教师, 而且还能得到优秀教师全身心的指导。如此看来, 在当前历史条件下, 重点班学依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仅仅是一种可能, 要把这种可能转变成现实, 还取决于重点班的实际办学和办学质量是否经得起社会的检验。

三、如何正确看待重点班制度实现教育公平

综上所述, 要回答重点班的存在究竟有没有损害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关键要看重点班的存在是否满足以下六个基本条件:

条件1:假如学校给重点班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 是其开展和实施教育所必需的话;

条件2:假如重点班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是非垄断性的, 能够以某种方式为普通学校所分享的话;

条件3:假如重点班的招生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招生过程更加公正、透明的话。

条件4:假如重点班真正遵循英才教育的规律,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的话;

条件5:假如重点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话;

条件6:假如智力优异儿童的集中培养比分散培养更有效率的话。

3.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公平 篇三

一、农村留守学生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

对于留守学生公平接受教育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农村教育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以及社会的忽视,使得留守学生在人身安全、卫生保健、心理、品行、学习等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影响他们公平接受教育。

1.农村留守学生基本的人身安全和卫生保健得不到完全保障

人身安全和卫生保健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从人身安全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方面的监管不力,其人身安全也常常受到威胁。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疏于管理,安全事故频发。河池市每年有30多名学生溺水身亡,据统计,在溺水身亡的学生中,多数学生都属留守儿童或家长未陪在身边。二是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近年来,留守女童遭性侵害的报道时有发生,他们受到了严重的身心伤害。三是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如某校一初中男生半夜攀沿学校后山外出上网,途中坠崖,落下终身残疾。

从卫生保健方面来看,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卫生保健工作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留守学生的卫生保健问题更为凸显。据调查了解,农村儿童的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比城市高。据媒体报道,某山区小学一学生得了“水痘”,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其祖父母的卫生知识贫乏,得不到及时治疗,仍然给该生来校上课,结果造成本班一半学生受传染,幸亏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2.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孩子健康的心理,应在一个充满快乐、爱心与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农村留守学生由于缺少家庭的亲情关怀,常年难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与爷爷、奶奶等长辈生活在一起,寄居在亲戚家里或由他人代管,有的孩子甚至由于托管的亲戚又外出,出现被二次托管的现象,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1)柔弱无助。如不愿与人交流、与人谈话时易掉眼泪、性格内向、不开朗、感到压抑和郁闷,在这方面女生表现得更为突出。

(2)孤单寂寞。父母外出打工,不少孩子都感到家庭冷清,心里寂寞。如一位七年级女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妹妹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天天一个人偷偷地哭,回想着以前咱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3)有被遗弃的感觉。调查发现,在留守学生的潜意识里,经常会拿自己和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同龄人对比,从而产生心理落差,这往往更让他们感觉到内心的孤单和寂寞,结果造成心理伤害。

(4)对父母充满怨恨与敌视。不少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甚至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情感隔阂。

(5)盲目自卑或叛逆。总感到别人看不起他,斤斤计较,与人交流时带着警惕甚至敌意的心理,视老师、监护人、亲友的教育和批评为洪水猛兽,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

3.农村留守学生的品行发展得不到有效的监督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不能得到父母的亲情关照和教育,其品行发展往往缺乏良好的监督感化。而处于身心发展黄金时期的孩子,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与判断,再则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引导,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至误入歧途。

4.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学业受到较大影响

孩子是天生需要教育、帮助和监督的一个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农村留守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相对较差、作业不认真、上课随意性强、旷课多、逃学和辍学等现象普遍。

很多留守学生在父母外出后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据调查显示,75%的教师反映“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留守学生占70%以上的班级,80%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其中超过40%属于学困生。对很多农村教师而言,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

二、保障农村留守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农村留守学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能否成功地让他们公平接受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而且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解决好农村留守学生公平接受教育问题,不应只是学校和农民工自身的责任,而应该由学校、家庭、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其一,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应成为留守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学校的关爱与帮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上的缺憾。搞好農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可以解决留守学生因无人照看而使其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因此,在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之际,应充分考虑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修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帮助留守学生克服各种困难。

其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给寄宿制学校配备专业齐全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所缺乏的心理咨询方面的教师,并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教师不仅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应注意“保教结合”,担负起对孩子的教养责任。

其三,加强寄宿制学校的日常管理,要严格卫生制度,防止流行性疾病发生。学校食堂要改善伙食,注意营养搭配,保证孩子在成长发育中所需的营养。

其四,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留守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帮助教育作用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如果父母都在外务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农忙季节、春节返乡等机会,多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或平时多利用电话同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家庭的温暖。

其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学生公平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留守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潜在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留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其六,积极鼓励城市公办中小学校降低入学门槛,尽可能多地接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城市公办中小学的办学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城市的公共教育资源不仅为城市居民享用,那些为城市建设做贡献的进城农民工也应有权享用。因此,鼓励城市公办学校接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这也是缓解留守学生公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农村留守学生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国家的未来。对这一缺少关爱、问题丛生的庞大特殊群体,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保证他们公平接受教育,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只要学校、家庭倾情参与,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问题就不难解决。让我们搭起关爱的桥梁,为农村留守学生营造公平教育的天地。

4.励志又幽默的演讲稿不公平 篇四

励志演讲稿:爱岗敬业,从我做起钟澄清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其实,奉献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大地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滋润孕育我们的土地;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何不传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呢?人生在世,总要有个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再说的朴实点,是人就得要有个谋生的依托,既然把教育事业作为终身的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这一庄严的选择。就像鱼儿爱大海,就像蜜蜂爱鲜花!我们该怎样体现这份爱,怎样表达这种情呢?我会义无返顾的选择敬业,将敬业作为一种习惯。有句口号说的好: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爱岗敬业说的具体点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解答好每一位学生的提问,上好每一节课,记录好每一位学生的进步,用爱感染学生,用心温暖学生,把满腔教师的热情无私地舒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没有任何借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当你接到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是讨价还价推三阻四,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呢?当你觉得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呢?总之,接人待物,为人处世,你是喜欢拿着放大镜百般挑剔找外因,还是常常拿着显微镜自我剖析找内因呢?也许有人会说,人之初,性本惰,能修炼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境界,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我要说:非也!放眼现实,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我们的学校,甚至我们教研组,都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默默的奉献着。讲到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事情,今年是我最不平凡的一年,暑假因跟一位郑公塔名叫田文云的学生约好,第二天去她家面谈。但是当晚学校停电,天气炎热,无法

入睡,直到4点多来电才上床睡觉。早晨8点醒来,发现所有的领导老师都下乡招生去了,我多么想好好休息一天呀。但责任和信誉让我毅然发动汽车,向城外驶去,谁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在身陷囹圄45天之后,我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学校给我安排了3个班的英语,我毫无怨言,接着又安排我一个班的班主任,我毫不推辞地马上进入角色,我完全以一个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我的工作,把自己当做天有大厦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一段精彩的乐章需要全体的乐队成员集中精力、步调一致;一个成功的企业同样不可缺少的是团队合作、众志成城!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希望不仅要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更希望和广大同仁团结起来,人人都为学生付出一点爱,让我们变成千百学生的家长,让学校拥有美好的春天。轻轻地,我来了,我想收获的是一片绿叶,你却给了我整片森林;我要回报的是无私奉献,希望森林更加生机盎然!优质教学服务的呼声震响大地,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已经掀起,我们必须肩负起爱岗敬业这一传统而又崭新的使命。我的观点:爱岗敬业,从我做起。让我们凝聚起粉笔天使的翅膀,载着师德师风的佳话飞入千家万户,让天有高中的旗帜在鄂东大地高高扬起!篇二:幽默演讲稿范文 幽默演讲稿范文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励志成功,始于信念》。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临终前队长把亲手制作的箱子托付给他们,并十分诚恳地说:“如果你们能把这个箱子送到我的朋友手里,你们将得到比金子还宝贵的东西。” 埋葬了队长之后,他们便扛着箱子上路了,道路越来越难走,他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小了,但他们仍然鼓起劲往前走着。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了,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走出了丛林,找到了队长的朋友,可是那个朋友却说:“我一无所有啊!”

于是,打开箱子一看,竟是一堆无用的木头!就这么个故事,看起来队长给了他们一箱无用的木头,其实,他却给了他们行动的目的,使他们获得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生命。这个故事启示着我们学习、做任何事情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奋斗目标。聋哑人跳起了美丽的千手观音,盲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双腿下肢被截去而重新驾驶飞机返回蓝天??许多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这些残疾人却把它们变成了现实,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也更被它们坚韧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着必胜的信念,朝着目标,永不放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定了奋斗目标,如何才能坚持不懈,如何才能永不放弃,那就必须要有行动的计划、成功的信念,这是你行动的向导,是你挖掘和运用体内潜能的催化剂。

如果你认为自己十分突出,你就真的会很优秀;如果你想象渺小,你就会落后于人;如果你想象勇敢,你就会真的无所惧怕;如果你想象辉煌,你就会变得很伟大。

因为当你行动之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想要做之事的每一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把他们深深铭记在脑海中,当你行动的时候,你就会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同学们,励志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的实现要有成功的信念,从现在开始,让他们在你的想象中成为现实——去感受它们、经历它们、相信它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就会看到它们最终变成现实。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三:励志演讲稿--太经典了

《励志演讲稿》 1.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你惟一要做到的是,看准了目标以后,充满耐心地,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往前走,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2.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3.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想法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等于是沙滩上造的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的,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4.你到底什么最喜欢,应该去做什么,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不要随便地换,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流,或者变成一座高山。5.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叫做忍辱负重的能力,很多社会名流会遇到很多很多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可能成功,为什么?因为你不忍辱负重,你就没有时间,你就没有空间,没有走向未来的空间,如果你想走向未来,最后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你就必须要做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轮到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你排除,也得必须排除你生命中一切琐碎的干扰,因此你就必须忍辱负重!个人也是一样的,你要想有伟大的大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空间,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争取空间争取未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有理想!但是你敢于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平,或者是一切对你的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6.我有一个比喻,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长江和黄河的曲线是绝对不一样的,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所以不管黄河是多么的曲折,绕过了多少障碍,长江拐的弯不如黄河多,但是她冲破了悬崖峭壁,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到了最后走到了大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冲过去还是绕过去,只要我们能过去就行,我希望大家能使自己的生命向梦想流过去,像长江黄河一样能流到自己梦想的尽头,进入宽阔的海洋,使自己的生命变得开阔,使自己的事业也变得开阔,但是并不是说你想流就能流得过去的,其实这里面就具备一种精神,毫无疑问,这就是水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尽管你也跟着水一起往前流,但是由于你个性的缺陷,面对困难的退步或者说胆怯,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你沉淀了下去,上面的泥沙会不断地把你压住,最后你会暗无天日,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 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己,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7.大家都知道西方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的故事,由于受到宙斯惩罚,必须从山脚下推一块石头推到山顶,当这块大石头被他推到山顶的时候,这块石头会自动滚落到山脚,他又不得不从头开始推起,所以很烦恼!大家稍微想一下,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他推石头,把它当做一种惩罚来对待的时候,他心中会很难受,每天带着怨气怨恨在推石头,就像我们很多人工作的时候,带着怨气和怨恨在工作一样,你工作永远做不好,但是当他后来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推过春夏秋冬,推过雷电风霜,当他推到山顶上,看到蓝天更高更美,他觉得推石头也是一种生命的美丽的时候,生命其实就得到了升华。我们的生命什么叫过得合算,当我们回头看我们已经过去的日子,我们有一些日子能让我们自己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什么叫让你泪流满面的日子,你做出了一些让你自己觉得做不到,但是你做到了的事情。8.我自己个人体会就是,如何能够把生意做得更成功的几个要点:第一要点,如何尽可能把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我们要先分清楚,哪些事情是我们想一辈子干的事情,哪些事情是一下子干完了我们就可以不用干的事情。中国有句话叫做急事慢做,你越着急的事情,你做得越仔细越认真,越能把事情做好,而你越着急的事情做得越快,反而越做得七零八落。我把这个急事也把它叫做大事,比如说你要想一辈子掌握很高的英文水平,你说我用三个月,每天学十二个小时,你是绝对不可能,三个月,你的英文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三个月以后你不学了,再过三个月,你的英文水平就忘记了。第二个要素,就是要决定自己一辈子干什么,那么还有一个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对时间的计划性,一个人是非常能动的,我在十几年前做新东方的时候,我就觉得时间不够用,我忙得手脚朝天,最后还发现事情做不完,我现在二十四小时做出来的事情,跟我那个十几年前二十四小时手忙脚乱做出来的事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么为什么还能忙得过来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你忙不过来的时候,你就知道如何去筹划你的时间了,千万记住一点的是,任何事情的时间,一定都是能够挤出来的,那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叫做成功就要你自我约束的,我是在五年前学滑雪的,刚上去的时候,就上雪地就摔上雪地就摔,后来我就发现不行,我得学会停,大家知道滑雪两种停法,初学滑雪的人是外八字的停法,但是当这个滑雪的坡度,到达一定坡度的时候,这个八字形就完全不管用了,一定是要两个滑雪板侧过来侧停,所以我就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就没练滑雪,我就专门练停来着,我发现我的停已经做得非常好的时候,我就直接扛着滑雪板上了高级道,我有一个朋友,他觉得你能上我也能上,他这个滑雪道一边是山坡,一边是悬崖峭壁,结果他下去的时候,他由于停不住,就直接往悬崖峭壁那个地方冲过去了,冲过去他不就害怕吗,害怕以后他就开始强行扭过来,一扭过来,一个脚扭过来了,另外一个脚没扭过来,结果两个脚一下就被撕开了,韧带就被彻底拉断了,任何时候,当你前面面对一个巨大的诱惑,和其他任何可能产生诱惑的时候,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停不下来,您千万别去追那个东西,因为你追了那个东西停不下来,最后栽跟头的一定就是你!9.伟大与平凡的不同之处是,一个平凡的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但是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以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10.有两句话我是比较欣赏的:生命是一种过程;事业是一种结果。我们每一个人活是活在每一天的,假如说你每一天不高兴,你把所有的每一天组合起来,就是你一辈子不高兴,但是假如说你每一天都高兴了,其实你一辈子就是幸福快乐的!有一次我在往黄河边上走的时候,我就用矿泉水瓶灌了一瓶子的水,大家知道黄河水特别浑,后来我就放在路边上,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呢,让我非常吃惊的发现,四分之三已经变成了非常清澈的一瓶水,而只有四分之一呢,是沉淀下来的泥沙。那假如说我们把这瓶水的清水部分比喻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而把那个浑浊的那个泥,沉淀的泥沙比喻我们的痛苦的话,你就明白了,当你摇晃一下以后,你的生命中整个充满的是浑浊,也就是充满都是痛苦和烦恼,但是当你把心静下来以后,尽管泥沙总的分量一点都没有减少,但是它沉淀在你的心中,因为你的心比较沉静,所以就再也不会被搅和起来,因此你生命中的四分之三就一定是幸福和快乐。什么叫事业是一种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件事情,确实是无情的,假如说我把新东方做失败了,我是绝对得不到今天到这儿来给大家讲话的机会的,原因是因为它最后的结果在这儿,所以任何事情只要你在做的时候,他就不能算成功,比如说我们说曹雪芹是成功的,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得承认曹雪芹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我们说牛顿是成功的,不管哪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都会承认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认为我自己是成功的,不成功在新东方做了多大,也不成功在我有多少钱,或有多少朋友,我认为我成功在我有一种心态,过去我摔倒过千万次,以后我也可能还会摔倒千万次,但是我依然能够爬起来。对于你做事情来说,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在社会人的眼中,是成功的惟一的标准!11.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人的生命的道路其实是很不平坦的,靠你一个人绝对是走不完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跟别人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做事情的时候,才能把这件事情做成,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当五个手指伸出来的时候,它是五个指头,但是当你把五个手指握起来的时候,它是一个拳头!篇四:《我的中国梦》演讲稿(搞笑版)《我的梦,中国梦,梦之蓝》演讲稿

大家好,大家好,我是来自11级地科一班的黄小清。其实,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大白天的,我竟然能够有机会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白日梦!额,不,我的中国梦!似乎每个演讲的开始都要说明演讲的题目,但我真的不想说我的题目——是《我的梦,中国梦,梦之蓝》!我觉得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没有演讲稿时,你无话可说,有演讲稿时,你又胡说八道!所以,下面我就要跟大家胡说一番了。

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的梦也很普通,所以大家不要指望我会立志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为造福全人类鞠躬尽瘁,我没那么伟大;也不要指望我会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驰骋疆场,为国捐躯,我没那么高尚。我的梦想很现实,我得先解决我自己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对中国梦的一种贡献。起码我得先减减肥吧,减肥是我一生的梦想;没事去教室听听课,说不定这节课是本学期的唯一一次点名;再就是有事没事去图书馆借两本书回来,即使借回来我从来不看,但至少当我身边的同学提起这些书时,我可以很不屑地对他们说:这些书我早就借过!(虽然我没看过)

中国梦是由一个个像我一样的普通中国人的梦编织而成的。在我的梦里,我希望我们每天喝的水没有受到苯污染;每天吃的蔬菜没有农药农药;每天啃的馒头不是染色的;每天呼吸的空气不是

刺鼻的;天空没有雾霾——当你拉着我得手站在我面前,我能看清你是我男朋友,而不是流氓!

在我的梦里,我希望年轻时我们是国家的依靠,年老时国家也能成为我们的依靠;我希望拼了一辈子,起码能够在北京买得起一间厕所大小的房,至少我能在别人面前大声说,我,在北京,有房了!在我的梦里,我希望大家在看到老人摔倒时能勇敢上前扶,拒绝冷漠;我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幼儿园健康快乐成长,而不会天天被灌药。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孩子他爸在哪,但没关系,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来找孩子他妈的!

我希望我上面所说的都不是梦话!我的梦,中国梦,梦之蓝!篇五:《我的中国梦》演讲稿(搞笑版)《我的梦,中国梦,梦之蓝》演讲稿

大家好,大家好,我是来自11级地科一班的黄小清。其实,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大白天的,我竟然能够有机会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白日梦!额,不,我的中国梦!似乎每个演讲的开始都要说明演讲的题目,但我真的不想说我的题目——是《我的梦,中国梦,梦之蓝》!我觉得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没有演讲稿时,你无话可说,有演讲稿时,你又胡说八道!所以,下面我就要跟大家胡说一番了。

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的梦也很普通,所以大家不要指望我会立志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为造福全人类鞠躬尽瘁,我没那么伟大;也不要指望我会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驰骋疆场,为国捐躯,我没那么高尚。我的梦想很现实,我得先解决我自己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对中国梦的一种贡献。起码我得先减减肥吧,减肥是我一生的梦想;没事去教室听听课,说不定这节课是本学期的唯一一次点名;再就是有事没事去图书馆借两本书回来,即使借回来我从来不看,但至少当我身边的同学提起这些书时,我可以很不屑地对他们说:这些书我早就借过!(虽然我没看过)

中国梦是由一个个像我一样的普通中国人的梦编织而成的。在我的梦里,我希望我们每天喝的水没有受到苯污染;每天吃的蔬菜没有农药农药;每天啃的馒头不是染色的;每天呼吸的空气不是

刺鼻的;天空没有雾霾——当你拉着我得手站在我面前,我能看清你是我男朋友,而不是流氓!

5.公平演讲稿 篇五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就是抱怨。抱怨是没有用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有时间去抱怨,不如多努力。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前不久,看了一期的《超级演说家》有一位名叫崔万志的演讲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那期的演讲题目《不抱怨靠自己》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崔万志一位脑瘫的患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奇迹,一分钟卖掉了4000多件旗袍成为天猫第一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李白曾经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自己肯努力,相信自己必定有所收获!

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以后,在吴国饱受侮辱,他没有过多的抱怨现实的残酷,而是每日的卧薪尝胆,总结自己的过失,最终才凭借着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一洗前耻,为后人留下了“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故事。

司马迁替一位罪将在廷堂上为其辩护,却遭到宫刑这样残酷的惩罚,但他没有过多的抱怨而是忍辱负重写下世人所传颂的《史记》。这本书被后人赞颂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当今社会,每年都有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毕业相当于失业,甚至有一些大学生会闲置在家成为啃老一族,大家是否反思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有人说是市场就业体制的不完善,也有人说是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好。我认为其实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所在,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过于挑剔,抱怨的太多,抱怨工资待遇太低,抱怨节假日太短,抱怨没有五险一金等等。

不要去抱怨上帝给的你太少,只能怪你自己努力的不够。记住上帝在为你关上了一扇窗户的,同时也为你开启了另外一扇窗户,如果对生活抱怨的太多,这扇窗户也可能会被上帝关闭!

抱怨只会让变得更加的颓废,抱怨只会增加你对生活得失望,幸福的生活来自于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对社会、家庭的抱怨。

抱怨真的没有用,一切只能靠自己!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6.教育公平即兴演讲稿 篇六

当我看到电视节目里,一个个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因家境贫寒早早辍学,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当我看到,开学季,一个个农民工的孩子因为户口问题,被挡在学校门口之外,难掩落寞;当我看到讲台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很多同学犹如听天书般满脸迷惑;当我看到一个个后进生被老师冠以升学无望的帽子,被遗弃在教室的角落,迷失前进方向。这些现实无不令我们痛心疾首,于是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高呼着“教育公平,势在必行”。【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后进生等教育不公的例子点出问题】

当我们看到随着电视节目的播出,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犹如雪花般飞向大山深处,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校舍拔地而起。学生们穿着整齐划一的校服,手捧着一本本饱含知识的教材,眼中充满了感恩与满足,这个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教育公平不再像梦一样遥远!【不公的改善—对应留守儿童】

当我们看到随着政府教育政策的出台,农民工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进入了校园。当无数农民工目送自己的孩子走进教室,安心的离开,脚步坚定的迈向了工作岗位,为这座城市奉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这个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教育公平不再像梦一样遥远!【不公的改善—对应农民工孩子】

当我们感叹,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们能够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所做的太少太少,同时也在庆幸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能做的不仅仅只是感叹!【后面的内容,回归教育者的角色】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也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所有的学生将坐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文化成绩论英雄,而是以他们的综合素质的优劣来评价他们的班级中学习、表现、进步与成长。

当“孔子施教,各因其才”的教育经典世代传颂;当“西邻五子”的故事被我们多番褒扬;当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让教育者看到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我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判;当我们看到后进生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崭露头角,我们开始注意到他们身上所同样散发出来的灿烂光芒。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班里同学存在差异而进行因材施教,过去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方式终于被我们“无情”埋葬。

7.浅谈公平就业 篇七

关键词:公平就业,和谐社会,就业促进法

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 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国家对用人单位招聘的要求也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得以在招聘时设置各种门槛, 将大量人才拒之门外, 甚至根本不给予应聘资格。比如, 近几年开始出现的招聘单位只招收毕业于“985”、“211”院校的毕业生, 这就使得只是因高考而失利的优秀人才不能展其所长, 也使得非“985”、“211”院校的在校生心灰意冷。用人单位的这种做法与国家推行的高校扩招政策也是矛盾的。

一、就业歧视

所谓的“歧视”就是指不能平等看待他人, 矮化、丑化他人的意思。而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就“就业歧视”做出明确的解释, 即“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所做出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 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就业歧视”由来已久, 诸如身高、相貌、年龄、性别、户籍、婚姻状况甚至是毕业院校、血型、星座、属相都能成为应聘者被歧视的原由。然而, 现在的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 “一碗难求”, 面对这种不公平待遇应聘者也只能是忍气吞声。[1]

二、公平就业立法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所谓的“和谐社会”就是指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 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法治和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就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的调查, 劳动力的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这种供大于求的缺口还在呈增长的趋势。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应届生的就业率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这种就业压力必然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使构建“和谐社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 只有通过立法的形式从根本上保障公民的公平就业权才会有和谐和稳定的社会局面。

三、国外关于公平就业的立法概况

美国《公平就业机会法》中规定, 雇主不得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性别、血统而加以歧视。同时, 该法还规定了构成违法歧视的具体行为以及法律的适用范围。

加拿大的《人权法 (1981) 》明确规定禁止在就业过程中以下列理由歧视应聘者:种族、民族、出生地、肤色、出身、国籍、信仰、性别、性取向、年龄、犯罪记录、婚姻状况、家庭、残疾。欧盟制定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中也规定, 欧盟理事会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以与基于性别、种族或者人种、宗教信仰、伤残、年龄或者性取向的歧视进行斗争。[2]

四、关于我国《就业促进法》的一点看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该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3]

《就业促进法》具有公平就业的保障功能。该法不仅在总则中规定了公平就业的原则, 而且在第三章中专章规定了“公平就业”, 明确规定了政府、用人单位以及职业中介机构在招聘劳动者的过程中的义务, 也明确规定了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 劳动者维护权利获得救济的渠道。除此之外, 该法还针对就业困难群体规定了就业援助制度,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然而《就业促进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规定就业的法律仍然存在其不足之处。第一, 该法过于原则, 可操作性不强。例如, 该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就业统筹规划, 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 不得歧视残疾人”。这些法律规定内容缺少具体制度的支撑, 操作性不强, 使得这一规定比较难以实施。第二、该法自身逻辑结构不合理, 影响其具体的操作性。例如, 该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但是却没有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该规定时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因此, 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仍然对女职工的结婚、生育横加干涉, 侵犯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三, 救济途径单一, 救济程序不完整。《就业促进法》明确的规定了劳动者在公平就业受阻时的司法救济手段, 受到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具体的程序规则基本没有加以规范, 这对于公平就业保障功能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4]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要使《就业促进法》的保障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当务之急是要对该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首先, 该法中应该明确界定出“就业歧视”概念, 防止用人单位钻法律的空子;其次, 立法机关应当尽快颁布就业促进法的相关立法解释或者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措施, 明文规定出用人单位在招聘劳动者时的责任义务以及违反该法律规定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使得司法机关在遇到该类案件时能真正为劳动者排忧解难。最后,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关于公平就业保障制度的先进方面, 比如设立专门的公平就业保障机构, 在有损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生时及时的对劳动者加以援助。

参考文献

[1]何颖.公平就业立法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J].决策咨询通讯, 2007 (6) .

[2]周明星, 刘晓.和谐社会中大学生公平就业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

[3]钱丽玲.用法律保障劳动者公平就业[J].法学论坛, 2008, (05) .

8.从课堂的微观角度浅谈教育公平 篇八

关键词:教育公平 课堂教学 课堂公平

中图分类号:G642.421

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部分,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主要影响。在现实中,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精力有限以及偏爱部分学生,每个学生不能在课堂中享受到同样被重视的待遇,这就产生了课堂不公平现象。

一、课堂公平

课堂公平,是一种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在课堂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使他们享有同等的被重视的权利和待遇。

课堂公平就是试图打破课堂中存在的权力机制,逐步消解教师绝对的权威、以及拥有对学生分配的权力。课堂公平就是教师基于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创造条件努力建立课堂的民主,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公平合理地分配课堂的资源,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以及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课堂不公平的主要表现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公平待遇,而且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不给予他们机会,他们就很难在这方面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一)学生学习机会的不公平

学生学习机会的不公平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堂提升学习能力的机会分配不均衡和课堂提问不公平。学习机会的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数教师偏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并认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正是这种心理致使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意识中把更多的机会给予了他们偏爱的学生。教师在给较好学生更多的学习展示和表现机会的同时,无形中也相应剥夺了其他同学的机会,抑制了其他同学的表现欲望,打击最严重的是那些对自己信心不足、不敢主动表现却又渴望教师注意的积极性。

学习机会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的不公平。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反馈和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如果课堂提问的设计好的话,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整个课堂气氛。

(二)教师情感倾注程度的不公平

教师情感倾注程度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特殊影响,学生在课堂中能在教师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中得到鼓励或拒斥,特别是教师眼神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在實际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但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背景,一些思想比较活跃的学生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主动与教师交流,追寻教师的身影和眼神,而一些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的学生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时有意躲避教师的眼神。老师常常忽略了这些学生缺乏自信又渴望交流的学生,把眼神、精力、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活跃的学生身上,这样制约了那部分学生的发展,给予了不公平的情感待遇,同时造成学生与老师产生心理隔阂,沟通交流不足。

(三)教师课堂评价不公平

教师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本身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师生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但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成绩,为了选拔和升学的目的。教师在课堂和课余时间,无意识之中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们各方面表现出来的好的或者不好的倾向会很容易注意到,并及时给出恰当的评价。相反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就会被匆匆忽略,很难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新问题,同时他们一些创新的想法和好的观点也会被不重视。

三、课堂公平的措施

课堂公平的有效实施,主要在于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和观念,营造和谐公平公正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课堂应该是教育思想之花交流的源泉,是师生创造性活动的园地。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中应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耐心的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积极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途径,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公平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心灵助手和楷模,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平等。为了实现课堂公平,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平等的师生互动、彼此尊重的教学观。从心里去感受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机会,在课堂上亲近每一位学生,善待并宽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能够包容不同意见,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允许学生犯错误,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能成才。教师要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为教服务变为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快乐、幸福以及全面发展。

再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每天微笑的面对学生。教师应该不断地情绪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平时要注意加强自己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和不足, 要有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不以自己的情绪对待学生,给学生阳光一样的温暖和笑容。

2.公正公平地评价每位学生

首先,教师要加强师德,提高自身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们对教师永远不变的要求和期许。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个性与差异 ,不能把教师自身的喜好与偏见带到与学生的互动交往中,因为对学生偏爱和忽视是一种不好的教育行为和表现,要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其次,教师要树立威信的同时更要树立民主公平的形象,让学生真正的佩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学生表达,学会耐心倾听,宽容不同意见,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定向和自我发展。

再次,教师要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应是客观而又包容的,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和合适的时机,准确把握学生性格,合理评价每位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同时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公平形象。

3.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公平氛围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满腔热情地研究和追求良好和谐的教学气氛,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去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把学习当做快乐的一件事,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而不是负担,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课堂上师生才能相互默契地配合。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平和的心理状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表现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钱志亮.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9.谈公平的主题演讲稿 篇九

进入大学,我们似乎都认为教育公平对我们而言已经实现,可是事实是无论大学,还是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都存在等级分班制的问题.大家想必对刚入学的第一次考试记忆犹新,那次英语考试之后大家被分成C、D班教学。这里不是说这种教学方法不好,只是表明大学之中确确实实存在等级分班制的现象。

打启蒙教育阶段就开始的成绩分班制(排座位、经常给成绩同学谈话加油、对成绩不好的同学态度恶劣等等)。在中学阶段,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和功利化。因为涉及到中考、高考。成绩分班制,经历过高考的我们肯定深有体会,重点实验班比平行班占据着更丰富的资源,名师指导、优秀学长交流、优质学习资源等等首先满足重点实验班。随之而来的是学校等级的出现:重点大学、本科、专科等等,而在这些不同的学校中,教学、学习、实践等各种资源又存在千差万别。

一、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

纵观古今中外,哲学家是致力于教育公平最活跃的群体,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到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1、《孟子 ·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朴素的教育平等思想跃然纸上。

2、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几十条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和教师的作用。其中也缊含着教育公平的朴素思想。

小结: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始终处于一种理想与困惑的状态。因为至今虽然在教育实际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距,但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妄言教育公平,时至今日,“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质量”仍作为美国教育部工作的座右铭镶嵌在该部墙壁上。

二、中国教育现状

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

中国的教育问题不再是推广的问题,而是公平的问题。

教育公平现状

中国基础教育中,学校有资源优劣,学生分三六九等,具体而微的“分班而教”做法,这是中国普遍的现实。从宏观上来看,将学校分为示范学校,普通学校,职业学校等等,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理论的运用,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宏观体现。但如果将这种做法不分青红皂白,在所有学生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运用,就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案例分析 :

(1)、高中时根据成绩将班级分为实验班和平行班,两种班级的教学资源相差甚远(老师、设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高考的结果往往是不公平的。考上理想学校的学生通常集中在重点班,而平等班只有寥寥几人。(2)、成功的教育公平示例: 襄樊市三十三中实行“平等教学”:

该校自建校以来一直推行均衡分班,他们每年都会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的基础上,将本年级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公平合理地平均分到各班。每个班级的入学考试成绩的优秀率、高分率、及格率、低分率和平均分相差无几,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比例基本一致。“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校长王义清坦言,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积极心态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这些年来,该校毕业的学生,省重点中学录取比例稳中有升,在重点中学学习中,他们潜力无限,成绩优异。

学生座位也是一个让家长和学生都十分敏感的问题。该校每个班的学生座位完全是根据学生身高和视力进行编排的,每两周前后左右轮换一次,一学期下来,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各个不同位置就座,这样既对保护学生视力有利,也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师公平对待的,特别是后进生,不会因此而产生受歧视的感觉,也有利于消除一些优生因为成绩良好而盲目产生的一些优越感和骄傲情绪。

三、应对措施

(1)教育起点公平,政府根据法律条文强制执行社会成员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教育过程公平,政府利用配置资源手段为社会成员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3)教育结果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它强调的是社会成员认为自己的潜能经过接受教育之后已经得到充分开发的满足感,并非所有成员的结果是一样的。

这三个内容是环环相扣、逐级递增的关系,是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三个阶段,后者公平必须建立在前者公平的基础上,其教育公平的表现形式和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10.谈公平的主题演讲稿 篇十

今日一些省份提出逐渐在高考中减少对于英语学科的考察强度,变一年一考为一年两考,由分数考核转变为合格式的考核,这一话题的提出从而又引申出了对于高考改革的讨论。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恢复确立的,1977年前因为文革的原因,我国高等院校入学考试一度中断。1977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举行,中断多年的高考制度也得已恢复。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项制度的一个价值底色,就是用公平的方式实现对人才的选拔。无论你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来自哪个地区,来自城市或是农村,高考都给你一个公平的机会起点,也给你一个让梦想照亮现实的机会。多少励志故事在这项制度里闪光。

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每个不同时期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顺应社会对高考改革的期待,都是在尝试用更多公平的方式来推动高考制度向前发展。当然,高考领域内的一些改革,也正是因为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而及时跟进的,比如特长生加分政策,由于出现了造假现象,于是一些省份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限定和完善等等。

不可否认的是,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仍停留于一般的小修小补,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高考改革的需求。总体上说,四个方面正在拷问着现有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一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性打破的背景下,现有的高考制度局部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平。

二是“分数定终身”“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设计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对人才选拔的需求,成为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亟待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现有的高考制度在竞争性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客观上导致人才培养路径的新不公平或者说“负面”效应。

四是学科之间因考试分值不同而出现的不正常的冷热、贵贱、大小之分,导致有的学科长期被打入“冷宫”,而有的学科出现了不正常的热度。

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都在高考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应该是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这就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总体方案、总体制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说,新一轮高考改革进程中需要夯实“三个公平”。

11.浅谈教育的不公平与解决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公平;缺失;教育成本;解决方案

1.问题提出

教育,一头连着国运,一头系着民生。在近几年的两会中,关注民生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取消农业税、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到改善就医难、看病贵再到平抑物价、推广廉租房······对教育问题更是高度重视,集中在教育公平、教育体制、教育收费等方面。有人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肯为教育花钱的老百姓,这是中国教育最丰厚的资源。而在中国教育成本也是十分昂贵的,特别是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家庭。在很多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而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即便是对于少数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和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也相当于“砸锅卖铁”。用另一种方法来计算,按读大学一年学费4600元,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一年至少一万元。而在农村,每个家庭平均有4亩地(人均一亩,按家庭人口累加),收成好的话,每亩地一年能产小麦1000斤,玉米800斤,而即便是按现在的价格,每斤小麦也不足1元,每斤玉米刚好一元,总共收入不足7000元。除去化肥、种子、灌溉等费用,再加上日常生活开销,一个农村家庭辛苦两年,还不够供应一个孩子读一年大学。此外,这还不包括机会成本。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但今天的农村教育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显示,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一名英语教师。现在边远贫困地区优质的中小学太少,这样的教师队伍,加上高考要考英语,导致这些地方大多数孩子不能上大学,即使上了大学,也进不了好大学,读到研究生的就更少了。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来自农村的、贫困地区的孩子越来越少,这是很大的教育不公平。

2.问题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尤为突出: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但常规教育的收费并不存在城乡差异。

二是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农村升学率远低于城市,辍学率则远高于城市,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学生很难具备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学业竞争力。据调查,在校生中学历层次越高,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越低;“自主招生”、“高校联考”等新的招生办法,也几乎与农村学生无缘。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可谓“生”多粥少,职业教育则是困难重重,职后教育简直近乎空白。

三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经费、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配置结构失调,且难以及时合理调剂,导致城乡师资在数量、质量和稳定性上差距极大。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政策是2001年制订的。按照这个标准,城市、县镇和农村的生师比,小学分别是19∶1、21∶1和23∶1,初中生师比则为13.5∶1、16∶1和18∶1。这一编制标准以压缩编制和效率优先、城市优先为导向,存在編制标准整体偏紧、城市偏向和城乡严重倒挂的突出缺陷。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编制大幅减少,全国和各地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整体压缩近10%。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一人兼任几个班级的全部课程,周课时数平均为17-18节,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少农村学校无法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一些农村学校更由于教师编制进口卡死而难以补充新教师,部分农村学校不得不为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而聘用代课教师。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数量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儿童的受教育质量。

教育城乡差距,源于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顽固的“城市偏向”的思维定势。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投入的教育管理模式,“分”的多,“统”的少;城乡教育在地位、目标和体制保障上各行其道,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待遇上各行其是。实际上,实行的是“歧视制”,采用的是双重标准,不顾农村教育步履维艰,优先发展城市教育,人为扩大了城乡教育和各类教育之间资源配置的失衡,加剧了教育的分化和不公。

3.解决方案

一是在原有的三农政策基础上,提出更多的惠民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各级政府牵线引进投资开发农畜产品,由单一的原料出售向农产品加工转变,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鼓励农民们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二是加强教师区域机制建设,破解城乡师资均衡难题。主要体现在各县(市、区)学校财政县级统筹的基础上,把教师由学校管理改变为由区域管理。建立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名校集团化战略,发挥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引领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将集团扩展到农村学校。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教学生活环境,实现教师收入“同区域同酬”,以增加农村对教师的吸引力。

三是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分配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加强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职后教育的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的硬件设备,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集团办校,充分发挥他们资金雄厚的特点。

四是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将教育城乡统筹情况纳入政府考核。完善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和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资助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教育投融资机制。构建充分体现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治对教育城乡差距的忽视与掩盖。

4.问题总结

12.谈课堂教学公平 篇十二

一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课堂教学是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 在规定的时间内, 对一个有固定学生人数的班级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选择各种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公平属于教育过程公平范畴,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1. 座位安排不公平

目前, 我国小学的班级规模普遍偏大, 有的班级甚至多达五六十人, 传统的大班教学使得教师很难兼顾到班上每一个学生。同时, 座位分布又决定了教室中的黄金座位只有几排, 坐在这些位置上的学生, 不仅视觉效果好, 而且更容易受到教师的关注。相反, 坐在其他座位的学生往往是教师目光遗忘的角落。这样的空间位置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 师生互动不公平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直接、最广泛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互动中, 教师要确保跟每个学生都有思维和交流的机会。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情况却不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样。因为课堂互动是教师有选择性的交往, 这就导致教师与部分学生互动频繁, 而与其他学生则少有互动, 主要表现为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发言机会不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不平等。在课堂互动过程中, 教师往往倾向于对学优生做出积极反馈, 而对后进生消极反馈甚至不反馈。

3. 教师心理期待不公平

教师对学生心理期待不公平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教师往往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 偏爱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种喜欢、偏爱的最直观表现就是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优生, 而对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区别对待, 造成诸多不公平的现象。

4. 课堂教学评价不公平

目前,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这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产生差别性对待。在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评价的依据主要还是成绩,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中通常能够享有优待, 包括课堂提问的次数、难度以及接受表扬等积极评价的几率。久而久之, 成绩好的学生会有一种优越感, 学习更加积极努力, 而成绩差的学生则会感觉压抑, 学习越来越不积极, 并影响教师对其印象。长此以往, 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的因素

1. 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对课堂教学公平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中, 部分教师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加上自身意志的不坚定, 往往不能正视教师这个职业, 常常以个人喜恶和利益关系来区别对待班上的学生。一些家庭背景好、学习成绩好或者和教师有特殊关系的学生往往受到教师的偏爱。以上种种不仅导致课堂教学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 而且会对部分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 落后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课堂行为的指导思想, 影响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和看法, 会直接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目前受应试教育影响, 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死记硬背以及强化练习可能要考内容, 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和考试成功的目的。这种扭曲的教育思想迫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成绩, 仅仅强调升学率, 从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别差异。

第三, 教师的心理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了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用实验证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水平。当教师对某位学生有一种积极的心理期待时, 学生会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期待的鼓励和影响, 向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会给予好学生以期望, 而对成绩差的学生不给予期待, 这就造成许多的不公平。

2. 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由于学校教育资源有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大部分中小学仍旧采取班级授课制。在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下, 每个班级一定都存在着优、中、差三类学生。许多教师往往采取“立足中间, 兼顾两头”的做法, 这种做法比较适合于班级中成绩中等的大多数学生, 对学优生和后进生的照顾就少了, 而且班级授课制强调教学的标准化、同步化, 忽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这种表面的公平, 对于班上的学生实质上是不公平的。

第二,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单一。中国的教育价值观是社会本位的, 总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 学校更多地倾向于以智育、升学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 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所有的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这无形中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要求, 而忽略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 教师也会在无形中更倾向于重视优等生的培养, 而忽略对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培养。

3. 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价值取向变得功利, 社会出现了许多不良的风气。部分教师淡忘了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学生, 造成课堂教学中不公平现象。与此同时, 当今社会过于强调文凭的重要性, 学校之间为了利益争夺生源, 以培养精英自我标榜, 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

三课堂教学公平的改进策略

1. 提高教师素质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基础。教师应完善职业道德规范, 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以理性成熟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公平。教师应积极参与在职培训, 学习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树立民主、公平的职业道德观, 将每个学生都视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在课堂教学中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 加强学校内部建设

首先, 缩小班额。缩小班额虽然不能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 但却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频率。其次, 合理安排座位。学校在进行课桌摆放时, 可采取圆形, 或半圆形, 这样可以使教师能关注更多的学生,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眼神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最后, 要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课堂教学公平的基础, 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 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公平与否。因此, 要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努力做到标准多元化, 既体现课堂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又能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3. 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应试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民众的传统观念很难自行转变, 这无形中对课堂教学公平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前, 素质教育理念尚未被所有人认可。因此, 教育部门要利用大众传媒、专家讲座等各种社会活动, 加大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宣传和学习力度, 以抵制应试教育的误导, 引导全社会学习并接受正确、合理的教育理念, 抵制陈旧观念和错误思想, 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 政府可适当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 建设稳定的教师队伍, 以抵制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鲁娟、李建东.关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研究[J].华章, 2012 (30)

[2]汪卫平.课堂公平:教育公平的底层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1)

[3]安静.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的表现与改善[J].教学与管理, 2010 (21)

[4]于海英、宋利娟.课堂中的教育公平:表现及对策[J].中小学管理, 2009 (11)

上一篇:小学国培计划培训总结下一篇:泗阳教育局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自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