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14篇)
1.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一
名师速写 她热情开朗,平易近人,爽朗的笑声总是让人轻松愉快。谈到她,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哈哈老师和快乐课堂”。她的课堂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感受着知识的收获、素质的提高和人生的成长。
在北京大学教工运动会上,她每次都参加不少项目,如百米、铅球、跳高、篮球等,每项都是前几名。她很喜欢读书、思考问题和写作。她认为一名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高度决定了其事业的高度。她很重视教学实践。她的教学理论、模式和方法都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
30年来,她是一个不断攀登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高峰的开拓者和引领人。她是国家信息技术课标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信息技术学科“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她20多年的研究成果“中学信息技术整体教学模式”获得国家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多年来,她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上百次新课标培训和信息技术教师国家级培训。作为首席专家,她主持和主讲了全国继续教育网和中央电化教育馆的信息技术国培课程,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对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就是李冬梅老师,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一位普普通通,又能30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辛勤耕耘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一线教师。她教学思想的核心是:
第一,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在学生比较深入地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二,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同时解决好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建设、课堂组织与引导和教学评价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好说难做。只有深入理解其本质,深入理解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才能将其落到实处。从1982年开始,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着这个学科的价值和定位。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众说纷纭,观点各异。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定位问题是一个有关学科存亡和发展的大问题,必须经过深入、全面、科学的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定位是由学科价值决定的,而学科价值又是由学科内容、特点和现代信息社会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所决定的。关于学科内容的构建需要专文讨论。本文仅根据自己30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研究,从信息素养、思维方式和创新素质三个方面,谈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价值的几点思考。
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首先是由它的基本内容和信息社会对它的需要程度决定的。毫无疑问,现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价值。
我认为,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也是指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对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一个人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否遵守相关的信息法律法规,能否遵守社会信息伦理的道德规范。简言之,信息意识决定一个人能否想到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决定能不能把想到的做到、做好;信息道德决定在做的过程中能否合理、合法。这三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此主要展开讨论信息能力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初,中学刚刚开设计算机课程时,主要讲程序设计。随着应用软件的出现,程序设计渐渐被软件教学替代。重视基本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有其合理性,但是,把软件教学看成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内容,甚至是唯一内容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就是,破坏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科学性,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科应有的重要价值。事实即是如此:当信息技术课成了常用软件教学的地盘,当教材成了说明书时,对学科不太了解的人就会认为,这个学科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因为许多学生自己就能学会软件的使用。这是不曾考虑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把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片面地理解为就是会操作各种工具及软件,同时将其片面地当作学科唯一价值的错误认识。
其实,仅仅会使用一些常用软件,远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着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体系也相差甚远。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学生虽然从小就会上网,但不知搜索引擎有多少种,不知搜索引擎的原理是什么,对于搜索策略和搜索技巧也知之甚少,更不会甄别信息的真伪;虽然从小就看动画,但不知动画是怎么制做出来的,它的原理是什么;虽然天天听着MP3,但不知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芯片可以存储海量歌曲;虽然可以熟练地点击软件中的按钮,可以熟练地触摸屏幕,但不知如何恰当地运用工具和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内容、表达观点„„学生只是停留在对信息技术表层的理解上,只会简单地操作与应用,不能较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魅力和重要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系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理解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和一知半解的。这将严重制约学生对未来信息社会的认识,制约其在信息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鉴于此,我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价值,重点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搞好本学科系统知识和技术的教学,二是全力提高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一,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来看,为了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系统地、合理地规划设计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循序渐进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信息技术学科体系。使学生通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信息技术学习后,能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如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信息的组织与存储,文字的压缩与解压缩原理,图像、声音的压缩与解压缩原理,动画的设计与原理,网络知识,算法与程序设计,等等;能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技能有较深入的运用,能够恰当地选择工具和软件来表达内容和观点。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内容还比较空泛、零散,缺少系统的学科知识。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调整并丰富中小学各学段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原理与技能,形成一套逐步递进、螺旋上升的系统学科体系,一套现代信息社会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体系。所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必修模块不应取消,而是要重构,提炼学科真正不变的基本内涵,使之更加系统、完善。让一个人经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教育后,能够建立起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解。因此,我建议把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调整为两个模块,4学分。
第二,要全力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要发挥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特点的优势,让学生在信息处理的实践中学会运用技术与工具,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很明显,这样的要求远远高于工具和软件的简单操作,所重视的是深入运用技术与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我让他们在课堂上都要经历如下过程:(1)创设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内容,去寻找可以解决的问题。
(2)设计方案:分析创设的问题,设计能够让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案。
(3)解决问题:将方案提交计算机,经过不断调试、诊错、运行,最终实现方案,问题得以解决。
这样的课堂,强调的是发现并解决“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挑战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信息意识,锤炼的是学生的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开放的主题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遭遇信息道德问题,考验学生的信息道德。长期经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信息素养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1972年图灵奖得主艾兹格 W 迪科斯彻曾经说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思维能力。目前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研究信息技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些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算法思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于2006年又提出“计算思维”的概念,将计算机科学中进行信息处理的各种思维进行了高度概括。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它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她认为,机器学习已经改变了统计学,计算生物学正在改变着生物学家的思考方式,计算博弈理论改变着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纳米计算改变着化学家的思考方式,量子计算改变着物理学家的思考方式。我认为,尽管大家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特点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都肯定了它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此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谈谈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的几个特点。第一是细致的分析性。当学生运用信息知识与技术去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理性地分析问题,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若干便于解决的简单问题。通过细致的分析,可以自上面下,逐步求精,不断将问题分解,直至计算机可以解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方式。第二是整体的结构性。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层次和每个层次上不同的单元。这些层次和单元实际上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只有从整体结构看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不同层次和单元的地位、作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方式。第三是严谨的推理性。了解了问题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就可以进行严谨的推理。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求解,直到问题的整体解决。计算机“一丝不苟”的工作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训练缜密思维能力的机会;在不断发现方案中的错误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人机互动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四是精确的计算性。借助计算机强大、快速的计算功能和海量的存储功能,能够对问题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表达概念,而不只是给出主观的、笼统的说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精确的计算思维。
确实,分别看来,上述这些特点不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独有的,但它们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充分和鲜明的体现,都是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所不可缺少的,也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能够深刻感受到的特点。
此外,将任何事物均转化为二进制数表示,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发散的、另类的思维方式。如5个手指在常人看来可以表示5、50、500等,但具有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的人就可以用它来表示0~31共32个数字,在生日蛋糕上插上5支蜡烛,就可以表示1~31间的不同年龄(《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等等。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并逐步建立起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呢?显然,它不是用几节课的时间,专门训练一下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通过每节课的学习逐步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在每节课上都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学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打破现有的以一个个知识点、技能点为主线,按知识(技能)点将学习内容分块的教学组织方式,打破目前流行的“讲一点、练一点”的几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我现在采取的教学步骤如下。首先,从学科的特点和深层价值出发,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结构重组教学内容,形成既具有一定内在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以项目的方式为每个单元设计课堂作业,每节课或每个单元完成一个项目任务。
其次,每个项目任务的内容设计为完全开放的主题,或者确定一个大的主题范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能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的信息技术问题,从中选择出合适的问题作为项目主题。然后,综合应用知识、技能、能力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让计算机完成方案,得出结果。这种开放的问题设计、开放的问题解决方案、开放的结果也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最好锤炼。当每节信息技术课学生都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他们的学科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就会逐步建立并强化起来。
再次,重组信息技术课堂结构。我主张信息技术课要一次上两节,实现90分钟连排课。开放的项目主题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与此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实现想象的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因此,常规的45分钟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两节课连排,学生才有可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实践。而且,在连排的课堂上要以教师精讲为基础,以学生的实践为重点。这样,把课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习新内容,精讲,约占整个课堂的1/3时间;另一部分完成项目作业,深层学习,约占2/3时间。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感受到思维方式上的锻炼与收获。有的学生说: “老师上的第一节信息课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李老师非常重视我们思维的过程,让我们深刻地理解电脑程序的工作原理,而不是只会使用。这让我很感动„„我以后的工作可能需要的不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个零碎知识点,比如某个按钮的作用之类,而是一种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于电脑这种现代人离不开的工具的深刻理解。” —— 北大附中14届学生 万雅兰 在30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价值还特别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信息技术学科是集知识、技术和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实践性与创新性突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特殊的优势。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一方面,基础教育应该真正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为创新素质高低决定着创新能力的强弱。只有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才能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更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削弱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去,不少人认为培养创新能力是大学的事,中小学就是学知识,打基础。这种观点源于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肤浅认识。现在,许多学校都在纷纷谈论创新教育,谈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做得也远远不够。30年来,我一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我逐渐明白:虽然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常常是在成年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明显表现出来的,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幼儿园抓起。中小学时期是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最佳时期。那么,什么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呢?简单地说,创新意识就是从新的角度发现和观察问题,用新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创新素质是有利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分为观察力、想象力、自信力、思考力、意志力、行动力等不同方面。如一个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人一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坚定的自信心、独立的思维精神、辩证的思维方式、大胆的冒险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具有承受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品质,具有突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及鲜明的学科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突出信息技术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要构建创新的学习环境。
一是资源环境。因为任何创新性学习都需要以丰富的知识、技能为资源基础,丰富的创新资源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保证学生创新学习的顺利进行。
二是独立学习环境。因为创新性的自主学习首先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个性并发表独到见解。这是每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保证。
三是合作与交流环境。合作与交流能够保证学生克服单独学习的局限,扩大视野,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要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
创新的课堂核心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不是小练习,也不是教师事先预设的,而是学习了当堂内容后,让学生带着所学知识、技术和工具去寻求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好奇心和独立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效的锤炼。在解决自己创设的问题过程中,每位学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是坚持还是放弃?每位学生必须经历和做出正确选择。由于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再难的问题、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这是对学生独立思维、大胆冒险、顽强意志品质和自信心的磨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思考,并随着学生的思路行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三要构建创新的评价模式。
建立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肯定并展示学生的创意和个性,是强化学生创新学习动力,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我的许多学生在总结中都谈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对于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作用。如: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它是一门奇妙的学科,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大胆想象、大胆尝试。” —— 北大附中14届学生 周艳晨
“当VB中显示报错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无比沉重,当发现了错误又不知如何解决时,往往第一想法就是求助于老师。但我总是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因为总有那么一瞬间,问题会被迎刃而解。从中我提升了面对困难的信心,坚定了信念、磨炼了意志。这是在任何其他科目中都无法达到的。”
—— 北大附中14届学生 孙博远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学科价值。无论是从知识、技术和能力来看,还是从信息社会必需的信息技术思维方式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都是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当然,要充分发挥这样的价值,需要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线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2.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二
一、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新鲜感,从而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如在《简单统计》的教学中,利用“最喜欢的动画片”这一生活实例,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实现从单式统计图到复式统计图的过渡。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每个人对动画片类型的喜好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可利用其个性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分组调查的方法收集同学和老师的数据,整理后形成对复式统计图模型的主动建构, 在此基础上分析统计图形的现实意义。
又如:在教学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互化时,可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其购物情景为:星期六,王强、赵伟和陈兵三名同学带着同样多的钱到不同的超市买一种质量、形状完全一样的钢笔,王强花了这笔钱的30%,赵伟花了这笔钱的4/7,陈兵花了这笔钱的0.3倍。他们谁花的钱多,谁花的钱少?
生动有趣的CAI课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利用学过的小数比较,有的利用分数比较,还有的利用百分数比较。这样不用老师讲解,学生自己就已经实现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相转化,从而总结出转化的方法,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整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改变了以往学习过程中忽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间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让学生领会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和“变不规则为规则”、“平移”、“拼凑”等思想 ,当把圆平均分成16份后 ,学生拼出的图形各不相同,从而探索推导出计算圆面积相同的公式的多种方法。教师把权力下放,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一列活动,学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极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整合有利于增大课堂信息容量
传统教学以教材、教参、黑板、粉笔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其呈现方式不必考虑板书和板书时间,这样,一堂课的信息容量增大。特别是在一些需要较多的板书文字和作图的课上,教师将预先制作的CAI课件存储在电脑上,上课时根据需要播放所需的文字;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增加知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有些学生知道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围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也知道有关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这样学生在网络上就能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四、整合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小学数学重难点处教学时,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显得尤为必要。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是因为这些知识点太抽象,学生学起来困难,理解有障碍。运用信息技术则能化难为易,使难点分解成图像、图形,由抽象变为直观,事倍功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学“求阴影面积”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动画及实际演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学生既掌握重点又突破难点。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的特征, 用计算机的闪动功能突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将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到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一个正方形,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特征。再通过观察,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结论。
五、整合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效果往往要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或测验才能了解到,教师与学生反馈的信息都相对滞后,而信息技术的“当堂反馈,及时补救”功能,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
如利用计算机的测试功能, 可当堂对本课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检测,并按顺序调出检测题,选择答案,便于及时纠错与补救,不让错误在头脑里“过夜”,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安排对“差生”的补救措施。
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网络已经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对于当今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开机关机,敲击键盘,点击鼠标已经不再陌生,甚至有很多学生在玩游戏方面驾轻就熟,颇具一定水准。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目标不明确,迷恋玩游戏,对于机械、繁琐的操作步骤不感兴趣等问题开始逐步显现。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该如何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能与学科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当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与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无非就是教师演示一下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经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既定的课堂目标。这样的课堂,程度较好的学生也就是仅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程度较差的学生可能还在走神,老师已经讲授完了。长此以往,莫说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精神,就连达成基本的课堂目标都要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模糊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认知。笔者主张,我们在课堂上以生为本,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譬如,笔者在讲授“PowerPoint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的知识时,上课伊始就给学生播放了不同类型、风格、主题的幻灯片作品,引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啧啧称叹。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操作,掌握插入新的幻灯片,设置幻灯片版式,文本编辑、撤销回复、保存退出等基本技能,教师只是在学生遭遇瓶颈时给予关键性地点拨,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下,笔者甚至发现不少学生开始偷偷地把父母拍的照片插在幻灯片里,并镶嵌了美丽的背景,以介绍自己或家人为主题,制作出了相当不错的作品。看着他们得意洋洋地样子,笔者由衷地感叹:学生的潜力无穷,我们的课堂当坚持以生为本。
二、任务驱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
新课程背景下,“任务驱动”法非常强调在“做中学”的学习理念,充分挖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肯定。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其强大的实践性、工具性非常适合采取任务驱动法进行学习,就是将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隐含在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当中,让学生在积极尝试与主动探求中获得信息技能,提升信息素养,体验成功的愉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在讲授“我有‘伊妹儿’了”这一课时的时候,结合即将来临的“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贺卡,并运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自己的朋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网络知识,又对很多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自己阅读教材,相互交流,认识电子邮件,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组成,熟悉申请邮箱的步骤流程,并主动运用刚刚学过的“网上乐园转一转”的搜索技能解决申请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用户名不正确、密码有误、无法申请等问题,最终都很好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看着自己努力之后得到的成果,学生们由衷地笑了,恣意享受着成功的愉悦。
三、注重整合,让信息技术课堂色彩缤纷、充满活力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有着强大的工具性与应用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与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不但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更能够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际操作当中,有效地提升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技术素养,使得我们的教学课堂色彩缤纷、充满活力。
譬如,笔者在讲授“制作简单的表格”这一章节的知识时,结合语文教材中的“蝙蝠和雷达”课文展开整合活动,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察、记录蝙蝠三次飞行的实验数据,并进行计算、思考。最终,学生通过这次表格数据的对比,充分理解了蝙蝠探路的秘密,并解决了“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和飞机利用雷达导航的关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并在实际操作中很好地掌握了利用快捷按钮制表,用菜单命令制表,手动绘制表格等多种制作方法,一举多得,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巧用网络,让学生瞭望校园以外的瑰丽世界
有道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无论是对于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主张,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杜绝学生接触网络的做法并不可取,堵不如疏,我们更应该巧用网络,让学生通过网络来瞭望校园之外的瑰丽世界,认识真善美,摒弃生活与网络中的假恶丑。
譬如,笔者在讲授“网上乐园转一转”的课堂知识时,告诉学生网络是服务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便捷的方式,去网络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结合教材“能够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查找”這一教学目标,笔者引导学生从网络中查找国内外有趣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成语典故等,让学生从网络中汲取着方方面面的正能量,切实感受到网络世界的神奇与瑰丽,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了一项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技能,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们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意识作为我们孜孜追求的人生目标,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世纪建设人才而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1]蓝健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J].中小学电教,2013(Z1).
[2]黄曦煜.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导刊,2012(03).
[3]丁兴富,李敬东.从黑板到交互白板的历史进程--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前景的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5(2):30-34.
[4]唐天池.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88-91.
4.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四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大杖子学区中心校蘑菇峪中心小学 焦丽荣
内容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深入运用,数学的教学环境正逐步得以更新和优化。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优势与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能力。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情景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的积极主动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优势与特长,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小学生尤其如此。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如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其形、声、光、色并茂,更易于学生的接受,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用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向学生播放旅游公司派来了三辆公共汽车,来接同学们去旅游画面,教师问:看一看,小朋友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车子行驶起来,又快又稳;教师问: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想。接着老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圆”它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
二、展现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究,初步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这时利用课件就
能发挥助学、验证、发现的作用。当用鼠标点击长方体的面时,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就会完全重合。当点击棱时,课件就会出现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棱,进而闪动每种颜色的4条棱慢慢重合。从而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相对棱的长度相等。学生们面对自己的发现,心里特别激动,特别自豪。
三、创设数学情境,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难懂的印象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确实,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但教材选用的材料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使数学学习材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教学中可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选择更贴近生活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媒体创设学生耳熟能详的、鲜活的节目情境,让学生从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强烈学习新知的欲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超级连接和随意转换,使教师可以灵活控制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单独讲解某知识点,又可串起来前后连贯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连贯、系统,克服了以往教学时,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弊端,增强了教学的效率。此外,利用计算机网络查找资料方便快捷,鼠标一按,所需内容均能迅速地加以呈现,这就加大了教学密度,提高了课堂上45分钟的利用率。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数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与数据处理有关的繁难运算,都能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学学习越来越显得潜力无穷,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质疑、讨论,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技能相应得到提高。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如何在网络提供的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来优化数学的课堂教学呢?从数学的角度看,“情境”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环境。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如研究课“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用flash设计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让学生来感知轴对称图形,通过动画和声音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让他们眼见为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巧设练习,享受成功的快乐
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特别是通过设计一些带娱乐性的练习,像“投篮比赛”、“帮小动物找家”、“小蝌蚪找妈妈”等,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如,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我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许多“智慧花”。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朵花,每朵花都能进入一个练习,当学生做对时,就会跳出一只小松鼠,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反之,小松鼠就会说:“别灰心,再试试。”学生们为了争得小松鼠的夸奖,都积极动脑,认真计算。当计算正确,得到小松鼠的夸奖后,他们个个兴奋不已,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5.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五
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型与教法研究的几点思考
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难关
1.1 信息技术课教学难关之一――难教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上机练习之后,学生才能掌握信息技术。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如何实施个别化教学、如何检查作业和练习、如何考试等等,是困扰每个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最头疼的难题。因为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进度、理解水平均不同,在上机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问题,教师不得不花很大力气逐个解决。
1.2 信息技术课教学难关之二――难考
信息技术学科考试问的题一直是制约和困扰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实践性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特性,因此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在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考试应该在计算机上进行,而上机考试不但受硬件条件的制约,而且即使受硬件制约也只能以单个学生为单位进行考试,实施起来难度大、效率低、费时费力,因此现在一般仍用纸和笔来考试。常规试卷对于考核知识技能是有效的,但是对于操作能力的考核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并且往往会陷入应试教育的黑洞中。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出现的一些所谓的“无纸化信息技术课考试系统”虽然提高了考试效率,但是考试和评分都会受到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乡镇中小学,仍无法解决真正的信息技术课考试问题。
1.3 信息技术课教学难关之三――个性化学习需要难满足
今天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出现了有关“课程整合是否还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讨论,而有些地区的中小学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都存在问题。就是同一地区的学生,他们也一样存在着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性各方面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学应该赋予他们一定的主动选择权利,允许学生自主学习。而这对于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2、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型与教法的研究
2.1 解决信息技术课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必须在深刻理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课的课型与教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理论和技术上加以突破和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有其特殊性??个性,是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统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个性要求”主要有:技术性,强调信息技术与工具的运用,强调教学手段和内容的高科技含量。素质性,强调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整合性,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度,强调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化。发展性,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而不断调整,强调所有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都必须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2 课型与教法的研究的几点思考
2.2.1“任务驱动式”课型与教法
该课型与教法的核心是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实质就是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既要运用接受性学习,也要加强理解性学习。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但这种课型与教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在任务设计时,教师会根据自身认为主要目的去设计主题,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判断可能会出现失误,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任务失去兴趣,也就无从谈及主动学习的问题了。
其次,在教学中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往往要求设计的任务主题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及易操作性,所以往往会把主题设计得太大,这样在实际上课时就会出现另一个难题――时间问题,因为对中小学生来说,一节课只有40至45分钟,每周只有一节课,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一个主题是不切实际的,很自然地,教师就会把大主题变成小主题,而小主题也存在一个提出、设计、完成、评价的问题,所以课堂时间仍是一个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大问题。
再次,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可能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效,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差,又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学生来说就只能是一种打击。也许有的人会说,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但是那样课堂评价又成了问题,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评价标准就会越来越难定。那么考试也会有一定的限制。
2.2.2 “教材+光盘” 课型与教法
这种课型与教法依据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体系由文字教材和光盘教材两部分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性、知识性内容适合放在书本上,操作示范、过程讲解、模拟练习等内容适合放在光盘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虚拟教学,拓展教学时空,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节省教育成本。同时,也要重视教师面授、学生间的直接讨论与综合实践等现实的教学,加强直接交流与即时反馈。但是,这种“文字教材+光盘教材”的方案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第一、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大。虽然满足不同进度的学习需要是光盘教材的优点,但是教师适当地调控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光盘的学习内容是无法控制的,因此每个学生使用光盘之后,教师无法控制学生的学习内容,只能进行分散学习。
第二、教学效果提高有限。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光盘即使有音频和视频讲解,但是还是没有体现计算机辅助教育在交互性与个性化教学的优势。比如Office的多媒体学习光盘,学习者只是在设计者提供的仿真界面下学习,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看的份儿,而没有实际操作的过程。在缺乏互动的环境中,学习者很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厌烦情绪,学生学习效果差。有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虽然提供了模拟操作的功能,比如单击菜单,会出现相应的菜单项目,但是由于采用的是“仿真”思路,只提供了软件的模拟界面,因此只能按照设计者预设的操作步骤走,非常死板,与真实的环境相比,还远远达不到真实的程度。
第三、信息技术课的测评问题没有解决。信息技术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测评应该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中进行,但是现有的多媒体学习光盘提供的测评只能对信息技术课中的知识部分进行测评,对于操作技能的测评还是无能为力。
第四、个别化教学效果差。个别化教学一直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追求的目的,但是效果一直不理想。虽然多媒体光盘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内容和出色的视听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此实现了个别化教学。
因此,“教材+光盘”虽然是一种能够立竿见影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实效性,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2.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变相课型与教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点提出之后,全国上下都在努力研究课程整合的方式,其主要观点是把教学改革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中去,强调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所以各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自然不自然地将信息技术的观点和技术传授给了学生,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信息技术课型与教法。
也正因如此,目前,在各种论谈上对“课程整合是否还要开设《信息技术》课”开展了异常激烈的讨论。如果把电脑定位成是一种“学习工具”,让广大家长成为投资者,学生就像使用“新华字典”一样成为电脑的使用者,这样不但会减轻学校的财力负担,也使学生在使用这种学习工具时自觉地掌握信息技术科课程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使各科教师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一方面认真探索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易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大多数地区都达不到把电脑当成“学习工具”的能力,除了经济的原因当然也有观念的问题。但是我相信,这种把电脑当成“学习工具”的构想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6.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六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 其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然而面对新课程的诸多新要求和新变化而尝试教学时,从教师的“教”的角度看,主要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课改,而在于怎样才能按新课程理念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如何转变理念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近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现作如下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变化最大的也是内容标准。微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它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一,强调专题性,打破了以往以中国史、世界史为分野的学科“本位”体系,按照内容性质划分为三大模块,分别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思想文化、科技等专题进行连续性的论述,这样有利于形成学习模块,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其二,以问题为中心,三大学习模块以相应的核心问题为主题,总分为25个学习专题,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选修课也包括41个学习主题,可以互为补充。其三,改变了教学大纲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在20世纪80年代的史学研究中,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整体观或者说是综合史观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的内容正合时宜。从宏观体系方面来看,以专题史来提领国别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分散到整体的前进趋向,对于学生树立系统的人类观和历史观大有裨益。上述几个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史学研究的最新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与革新精神。
新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课程目标的创新:新课程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三维目标。
2、课程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学科本位,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4、注重学生体验和知识更新: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强调注重课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
5、课程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简单适应,强调学生反思性、创造性实践以构建智能和人生意义的活动。
6、学习方法的变革: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和积极探索,提倡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7、课程评价的改变:评价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侧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师的成长。
8、课程管理的创新: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二、新课程与传统课程课堂教学比较
表现方面 传统课程 新课程
课堂活动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学生的发展 单方向发展 多方面发展
学习方式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状态 接受学习探究式学习
学习反应 被动反应 有计划的行动
学习内容 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
教学背景 孤立的人工背景 仿真、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教学媒体 单一媒体 多媒体
信息传递 单向传递 多向传递
三、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基本问题:
1.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我们的众多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知识没有系统性,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通史知识的回忆和能力、方法的养成。这给教师增加了难度.。
2.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① 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② 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③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真是个题难。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也很难把握。
4.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课时紧张,这是很普遍的问题.5.高考方案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09年及09年以后的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
四、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面对新课程的诸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而应该积极应对,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来更好的推进新课程改革。
首先,正确认识新课程下三个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
1、新课程下的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性进行学习。学生也是个独特的人,他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实施新课程必须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所教学生的情况、要求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2、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的去了解以往的上课与新课程要求对照有何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并按新课程、新理念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3、新课程下的课堂和教材:新课程下的课堂具有传递、交往、情感归属、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五大功能。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唯一的场所。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之一,并不是全部。新课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师只能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其次,备好课是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
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备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认真钻研和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吃透这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2、找准每一节课的核心与重点;
3、注重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4、落实与表述各项教学目标;
5、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
强调备课时要做到五结合1.备课标与备教材相结合;
2.备课本与备材料相结合;
3.备课文与备活动相结合;
4.备知识与备认识相结合;
5.备教师与备学生相结合。
第三、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新探索
1.对传统讲授法的扬弃
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会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教学之中,并依然会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认为对讲授法明智的态度与做法,不是抛弃,而是改变以前的满堂灌,并对之加以改造并使之趋向完善。
2.再现历史的情景或创设新情景的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试图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多功能教室等来复原、营造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历史图片、历史档案材料、历史电影的丰富,给开展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师生从背景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范型。这一模式的教学进程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来进行,并且是以“问题”的驱动作为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同时,课堂上的问题应当是有层次的,由浅入深、连续不断的,学生由“问题”学习始,终于更多的问题的形成和探究。
7.关于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七
本人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谈以下几点思考。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明确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目标及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 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而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另外,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学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 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 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 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传统教师角色是传道, 授业, 解惑。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教师角色带来新的挑战。从我们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材处理上、内容安排上、任务驱动设计上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教师角色是一位信息技术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 也是学生的合作者, 学生实践研究的引导者。这些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专业素质以外, 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 而不只是以前的计算机教师了。信息技术新课程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处理, 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集成与发布”的知识。并感受信息处理探究全过程和方法, 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与以前的计算机的技术课堂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也就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师角色。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型。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这一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 信息技术课程要跳出技术培训的束缚, 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审视其技术教育本质。具体教学中, 需要教师适当对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思想进行渗透, 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 使其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 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乃至学会生活, 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 。
当然, 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 师生之间的界限将趋于淡化,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 一起商量, 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得到初步建立。其次,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真正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另外, 教师也会意识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个体教学走向合作教学。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 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这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1. 安排练习、确定目标,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的一致性与操作的多样性并存。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要求学生在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 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对于有些内容, 如常用软件的使用, 以前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讲授内容, 分析重、难点, 然后学生进行上机练习。结果, 发现学生在上机时, 对所学内容不甚了解, 也不知自己该怎么做。究其原因, 是因为在教师讲述时, 学生对所学软件不甚了解, 缺乏感性认识, 不知它能做什么, 上机时也不知自己该怎么做。如果教师通过选取制定练习题目, 确定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指定学习方向, 引导学生通过上机练习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学习《制作小报》一课时, 通过演示一个范例, 布置“显示一篇文章—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位置”这样一个练习题, 引导学生先将一篇文章调入, 选择合适的图片插入, 调整图片的大小、根据需要摆放它们的位置这几个学习目标。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根据自己的需要, 查询、收集、制作、加工并处理信息, 最后完成任务, 从而培养、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 用行为导向教学,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科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优秀的软件天天都在出现, 教材年年更新都来不及, 因此, 我们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方式、方法, 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 又称为实践导向教学, 是目前世界各国所推崇的新型教学法。在这种教学中,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主体, 学生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 又是一个咨询者和指导者。教师变信息教学为方法教学, 教师在方向、进程、方法上起主导作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到有关的知识技能, 更能使学生掌握到学习有关问题的学习方法。
如在学生学习、掌握了上网浏览的方法后, 可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网站, 供学生上网查阅, 学习、探究新的知识。教师可提出某一题目, 如有的学生想了解国际象棋的规则, 请你帮忙;暑假, 有的同学准备到某一城市旅游, 请你从网上帮助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学生根据需要查找并获取信息, 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处理, 教师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 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互助, 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 从事学习活动, 互促学习, 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形式。协作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在以教师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中, 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的坏习惯, 一些学生竞争观念薄弱, 更缺乏团体意识, 不善于协作。为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阶段性的作业, 例如, 在完成了《制作小报》的练习后, 可将任务的难度相应增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由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小板报的设计任务。分组的目的便是促进学生学习中的交往与协作。这种交往与协作, 不只是学习信息的交流与探讨, 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性格的“磨合”, 进而导致学生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 个性的发展, 乃至集体主义观念的培育。当然,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 我们作为教师, 应主动、深入地参与到各学习小组中, 进行及时地指导、帮助, 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习任务内容上, 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尽量避免部分学生无事可做或做与本课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
4.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毕竟还都是一些孩子, 为什么他们对游戏感兴趣, 是因为有意思, 而教师讲的内容没意思, 他们当然不爱学了。所以需要让课堂丰富多彩起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感到有趣。其实, 任务驱动法、创设情景等方法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每堂课都能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 课堂的有效性会有很大提高。
总之, 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组织教学内容, 提出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和要求要准确, 要符合学生实际, 采用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扎扎实实组织好课堂教学, 不可贪多求全, 力争一课一得。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 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真正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关于创新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信息技术必须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丰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才能取得学生受益、教师满意的结果。下面就几点工作中的思考,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善于思考,紧跟学生“热点”关注
在准备上每一堂课前,都要认真思考这堂课的切入点,既实现汇聚学生的注意力,又作为这堂课的引子,效果很明显。如我在讲Flash路径这堂课前,得知今天是一位同学的生日,那么我把生日作为这堂课的主题导引,使大家的好奇心和课堂活跃气氛被激发出来了,然后以送蛋糕的形式把所教授的内容穿插其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现身说法,强化学有所用的收益
现在学生很厌烦老师在课堂上讲人生的哲理和很高深的道理,有时老师说一百遍不如他们自己之间交流一次。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将活动的图片交给我们班负责洗印,我带着两个同学去影印社去冲洗,当看到一个年轻人熟练应用Photoshop时,旁边的两位同学不时露出羡慕的眼神,我问了一下那位年轻人,什么时候学的?工作几年了?收入怎么样?年轻人说上学的时候老师教了大部分,自己后来学了一些,刚来这上班三个月,待遇很不错。两位同学互视了一下,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找到了答案。在第二天的课上,我让两位同学将他们的所见所感向同学们做了一下介绍,收到了意外的惊喜,那就是以后的课被“捧热”了。
三、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我喜欢鼓励的教育方法,时常传授给他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追求,因为结果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价值所在,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喜欢营造竞争的氛围,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攀比”的意识。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将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图片加上了他的名字,然后作为微机室每台机器的桌面壁纸,第二天他们上课的时候,同学们惊呆了,感觉不可思议,老师怎么会把一位同学的作业当成全班的“荣耀”,可是我这样做了,结果不是同学们的不理解,而是他们之间不用说的“较劲”。
四、投其所好,发挥内在主观能动性
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同学的性格,在教学过程中,投其所好,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喜欢炫耀,那么我就抓住他这种心理,及时帮他完善炫耀的资本;有的同学喜欢厚积薄发,那我就帮他蓄积待发的力量;有的同学“与世无争”,那么就让他点评其他同学的作品,让他回归“竞争漩涡”……通过这种做法,不仅使同学们在信息技术课堂活跃起来,更让他们收获自我价值体现的力量。
五、注重评价,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是教授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给学生更大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更能让教师设身处地的思考创新,更好、更具吸引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学校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和老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完善、补充、创新,开创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局面。
9.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九
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如良好的听课习惯、字词句的书写规范标准、语音
语调的标准地道、正确的听力、阅读的方法习惯、预复习的习惯等。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目前中学英语对小学英语期待过高,小学英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也太多,对小学生要求太高。其实,小学英语,大不必象中学那样过早过多过高地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教育,不要设想着多么完美化的要求。就像现在国家教育部要求幼儿园教育不能过早进行小学化教育一样。它就是一个启蒙化的教育,它就是一个奠基作用,贵在良好而坚实,而不是华而不实。适当安排一些精当而又重要的英语内容即可,给学生节省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歌唱、游戏玩演中学习,而不是为成天写不完的作业所累,为应付考试而成天的抄写、背诵课文和默写单词而累。长此这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也就慢慢磨灭了,徒有一些孤零零、冷冰冰的知识罢了,抑或什么也没有了。这也就有悖于我们小学开设英语的初衷了。
我认为,小学英语只须这样安排即可:第一、课文对话少但精当实用,让学生在实际中能够感受到并且能够用得到,并且让学生承受得了而且不感到累,并非越多越好。第二、三年级下册教授拼写,五年级上册安排音标教学。作为语言教学,就像汉语一样,拼写和拼音应当早些进行,当然,也并非越早越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而定。诚然,教师要有一定的配套资料,要教授标准和规范,否则就会误人子弟,设想效果就会适得其反。第三、给学生安排、提供足够的展示、发展自我的时间和一定的优质配套教育资源,如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英语歌曲歌谣、英语绕口令、英语表演剧、实际英语交际视频、英语电影光盘、学习资源下载等。我认为,小学阶段,老师只要把以上几项设想内容切实教好、小学生消化好就足够可以了,相信他们在进入初中时初中老师再也不会埋怨他们没有良好的习惯,这也不会书写,那也不会拼读,也没有一点英语基础知识了。相信他们在进入初中后,还会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当然,初中的教材和英语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也还需要一定的改变。
10.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
中川镇赖家坡小学张荣
摘要:本文就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调查。笔者认为“兴趣”是小学英语成功的关键。小学英语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小学英语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衔接;评价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小学生进行外语训练,能最有效地促进其外语水平和母语水平的同步提高。小学英语对一个人的英语学习、终生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以及小学英语教师的自身修养等方面谈几点认识和思考,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小学英语教师的困惑
(1)开课不足
目前,就我区小学英语课时安排来说英语开课达不到要求。周课时仅为两节。从人的遗忘规律来看,这样的安排是不科学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如此稀疏的开课形同虚设,效果可想而知,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小学英语一旦开设,就应该让学生每天都接触英语,以防止遗忘。
(2)工作量大
由于小学师资严重不足,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比较繁重。其后果是导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和精心备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兼任课多
众所周知,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其他学科转行的,而其中大部分教师又“身兼数职”。另外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英语课只是“副业”,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 “本职”上,无法真正把心思投放到英语教学上来。
(4)环境缺乏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语言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我们的学生,英语是外语,而非第二语言。除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课外接触英语的机会极为有限。这就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学效率很低,效果不理想。老师们很为之担心,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鉴于上述情况,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课程建设,使学生能真正有效地学好英语。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两极分化提前
在小学未开设英语时,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时间基本上在初中二年级。因为在初一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对英语有新鲜感,兴趣普遍较浓。学习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因此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到了初二,由于英语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初二开设的课程增多,部分学生的兴趣转移,部分学生的精力受到牵制,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但在小学开设了英语后,这一现象就提前到了小学阶段。
(2)进入初中后无优势
由于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提前,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对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带了不小的难题。有关研究资料也显示,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相比在总体英语能力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束定芳、庄智象,1996)。除了教学质量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严重脱节,其中主要是重复学习(程晓堂,1998)。
(3)书写不规范现象严重
尽管写得一手漂亮英文的学生大有人在,但也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文书写十分糟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有的学生课桌上书籍过多,以至于无法以正常的座姿进行书写。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教师本身的书写就存在问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书写不够重视,放任自流,致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结果难以纠正,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2、专家的观点: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的、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徐晔,2003)。培养、维持学习兴趣可增强学习的动力。
有专家认为,小学英语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孩子对英语保持较大的兴趣,并使绝大多数学生一直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到了中学还很乐意学英语,那样方算是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钱晓霞,2002)。
三、小学英语的着力点
1、小学英语成功的条件
经验告诉我们,要成功地开设小学英语课须具备四个条件,即要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合适的教材、合格的教师并解决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刘道义,2001)。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有合理设置的课程作保证,不然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材料,合适的教材应既保证语言地道、趣味盎然,又能比较符合我国教学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英语教师是启蒙教师,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师不但应具备语音、语调、口语等基本功,还要掌握小学英语教学的技能,更要领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使自己的教学实践符合教学的规律。小学英语要能使绝大多数学生一直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入初中后仍能顺利地继续学习英语,才算是成功的。另外,小学英语还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这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保障。
2、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
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所以,小学英语教学应力争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为自然地向初中英语过渡创造条件(夏侯富生,2003)。为顺利实现这一过渡,首先应从教法上进行衔接。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在听说领先的基础上要尝试进行适量的读写训练。其次从兴趣活动上进行衔接。小学高段英语教学要特别避免一些无益于语言能力训练的兴趣活动,加强游戏和实践活动的目的性。知识上的衔接可考虑将小学阶段教材中机械重复的内容进行整理编排,合理地向初中过渡。要做到这一点,小学英语应加强与中学英语的交流,以便互相借鉴。
3、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
实践证明,小学英语如果不考试、不评价,那么学生、教师乃至学校领导都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评价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形成性评价,一类为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它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综合和分
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着眼于学习潜力的发展(左慧芳,2003)。终结性评价通常与优劣、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在内)的焦虑。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起到提高学习质量的动机作用,更何况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较好地反映教学效果。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钟颖,2003)。
四、教师素养:小学英语成功的保证
1、授人以渔
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钟颖,2003)。小学阶段除了让学生学会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外语学习中很有用的技能,如国际音标,书写规范和英语学习词典的使用等。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做到大小写、笔顺、连笔、词距、标点和格式正确,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国际音标有利于学生自己拼读生词,避免因使用汉字注音而造成的发音错误。在音标教学中,把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进行对比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邰霞,2002)。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小学生学会英语学习词典的使用,就有利于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反之,小学生只能鹦鹉学舌般地模仿老师或语音材料,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束缚。因此,小学英语教师有责任把英语学习中常用的工具性技能传授给学生。
2、学习借鉴
汉语和英语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但作为思维的工具,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因为人类的思维存在着共性。英语教学在英语国家里就是“语文”教学,与我们的语文课相同。小学英语教学既是言语教学,更是“语文”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必然有着相通之处,有许多值得小学英语借鉴的地方。小学教师应该主动地向语文教师学习取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经验也是值得小学英语教学借鉴的资源。另外,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与初中英语老师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互通情报,共同探讨,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为成功地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创造条件。
3、科研促教
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充实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自身教学能力,进一步
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此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心理学等,并积极投身教学科研。相对于中学英语而言,小学英语起步较晚,因此有着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参与教学科研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品位,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同时,随着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必能相应提高。
五、结束语
11.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一、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前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学生能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但是这样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一堂课下来,教师只是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实际学生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教材上的知识点,而且要将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知识点也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熟悉课本教材的同时,深刻挖掘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学到最新最全的知识。
作为一门学科,教师不能填鸭式地将知识一股脑儿地全都灌给学生,也要让学生在这门课上发挥自己的思维,产生自主探究能力,学会自主进行学习。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关系。使多种目标统一到信息素质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之中。
二、应采用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先自己将教学内容演示一遍,然后学生模仿,依葫芦画瓢,再做一遍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使我的课堂教学容易达到期望的教学目的,但是却导致学生的自由权不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对学生将来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传统,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学《电脑的组成》一课时,先讲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等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便学会了。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是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实施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需要精心准备。任务导入、讲解的时间不能过长,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教学的起点以学习较差的学生为基准,对于好的同学可通过一些更高操作要求的方式给他们增加任务,这样通过分层操作使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工程,需要设景、煽情。做到内容、方法、心理各方面和谐统一,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应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愿意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没有事做。长此以往就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地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也可利用现有条件对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协助能力,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总之,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四、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信息技术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资源共享和信息技术教师间相互听课、研讨,取长补短,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知识不断更新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与时代的要求,设计出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2.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鼓励个性化发展
新课标要求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与个性方面的差异,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与自我设计, 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尽量缩小差距, 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
1.合理有效的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 “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关键。对于稍大的任务教师应该先进行分解, 指出操作的难点、关键点以及大致的步骤, 较难的可以先进行简单示范, 然后请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自主探索。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觉得任务有不同程度的未知性和挑战性, 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实践。
2.合作交流与分层教学
让有基础差异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各自优势, 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现分层教学原理,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予个别辅导, 布置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任务;而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趁势引导, 给他们一些稍复杂的任务, 比如, 在学习Flash时可交待有基础的学生制作一些较复杂的动画效果。
3.检查落实与评价激励
课堂的任务驱动必须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控制, 老师可采取检查激励的方式。或者将每个学生的练习结果登记下来作为平时成绩, 或者表扬展示完成既快又好的学生作品, 这样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 刺激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激发他们内在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杜绝一些不良现象。积极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
●强调对知识的迁移, 使学生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 光靠在学校的有限学习远远不够, 而且信息技术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 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 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 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 通过合理的探索, 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 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 在文字编辑、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工具中都有文字、表格、图形图片对象的操作, 每个地方都详细讲一遍, 既烦琐效果还不好, 所以既要抓关键还要进行对比讲解。这些操作中“选定”是关键, 只有明确地告诉计算机你要对谁操作, 即选定好了操作对象, 相对应的软件才会按你的要求提供或执行下一步操作。各种编辑软件均是如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再三强调如何“选定”不同的对象以及“选定”的重要性, 选定了文字才能进行字体、字号等的改变, 才能移动和复制, 选定了图片也才能对图片编辑。掌握了这一点, 可以说就了解了很多工具软件的一大操作特点, 即使以后遇到一个新的软件也能大胆地迁移使用了。又如, 网页制作中的表格操作可以和文字处理工具中的表格联系起来对比讲解, 其实在不同的编辑软件中表格的各种操作大体相同, 都有如行列的插入、删除, 单元格合并、拆分, 背景设置等操作, 这些操作也都以“选定”为基础, 老师不必一一讲解, 强调“选定”以后才能执行相应操作, 一根线串起了很多知识点, 学生自然一通百通了。
●关注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和趣味性, 学以致用, 快乐学习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 回归生活, 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 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讲究课程的情趣化, 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课程表现方式若能做到生动、活泼、有趣, 让学生有“寓学于乐”的感觉, 从而乐于学习, 则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 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 但有些内容过于生涩, 也不易引起学习兴趣, 难以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结合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 鼓励他们将所学的文字处理、PowerPoint、网页制作等知识应用于研究性学习任务, 鼓励学生课后去做帮家长、老师编辑打印文字表格, 为班级设计制作板报、班级主页等事情, 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 提高了对软件的深入应用能力和学习协作能力, 学以致用, 扩展了课堂学习的容量。
1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1-0166-0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推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变革,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语文教学带进了一个创新的境界,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形象、生动、直观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强化了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中的影响 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立足于不同层面将立体图形呈现在学生面前,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变成直观的图形或者图片,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知识,感受知识。老师的讲解再配合上画面展示,让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都能主动接受知识,从而被精彩的课堂内容所吸引,课堂教学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无疲劳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助于创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形式
现代课堂教学形式提倡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所需的特定语言情景,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指引下,借助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等形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彻底放手,在课堂上扮演辅助性的角色,学生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彰显。3.扩大课堂容量、强化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有助于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将语文课打造成精彩的学习场所,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增加课程教学的容量,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充分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将知识点转换成画面和声音的结合体,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完美融合为一体,为同学们创造成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既能提高同学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这一方法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扩大课程信息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弊端。
4.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
现代化教学形式减轻了语文老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对他们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老师既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过得硬的信息技术处理本领。现代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较强。教师在自己的业务进修中,信息技术应是一门“必修课”。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科技含量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强化学习效果的多媒体课件。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1.人机交互,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尽管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可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缺乏感情色彩,缺乏机动性等。语文课教学除了要灌输知识,还要实行情感熏陶,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就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这种交流方式渗透着感情碰撞,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有助于推行情感教育,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过度依赖课件,忽略感情情境的创建,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沟通就会变得生硬,很难引起心灵共鸣。显而易见,即使再优质的课件也不能替代老师和学生的情感沟通,要从心灵上感化学生,还是需要老师的亲自引导。
2.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忽略教学目标 部分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本末倒置,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为了凸显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在课堂上播放很多图片和声像资料,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丰富多彩的图片所吸引,完全忽略了课本上内容,长此以往,信息技术反而成了课堂教学的桎梏。3.老师的引导性地位被动摇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学习的主人,老师仅仅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可是很多老师却被它牵着鼻子走,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课件制作,忽略了知识点的灌输,也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更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是把课件内容读出来,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三、对策
1.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教育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语文教学已经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参加语文教学改革并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但我们应认清形势,不能盲目追从。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实现先进技术和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最终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使用现代化技术的时候,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创建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老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学生间的高效合作,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将教学效果落到实处。2.适时、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从大局出发,对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教学任务实施系统性的研究。理清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系,进而决定是否需要信息技术,运用哪种信息技术,何时使用信息技术,何处使用信息技术等,将信息技术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出来,确保学生既能掌握知识点,又能欣赏到优美的图片。
3.强调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既有很多优势,又存在一些弊端。教学相长,老师既承担着灌输知识的任务,还担任着情感培养的职责,这些任务是不能仅仅凭借信息技术这一途径去实现的。因此,它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语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切教学手段、技术和设备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四、结论
14.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四
时 间:
小 花2014年7月13日
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传统的复习课,一般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与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并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特别是重难点知识,增强解题能力。这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也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教师“牵”着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忽视了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合作技巧、自我反思等的培养。笔者认为复习课应该确定复习课的目的,拓展复习课的功能,来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学生进一步的数学思想。
一、完善整体的知识结构
巩固“双基”、查漏补缺、建构知识是复习课的基本功能,在新课改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教师要认识到查漏补缺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由“点”到“面”的系统知识。
时刻谨记复习课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自查、自补,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明确查和补的内容不应仅是知识和技能方面,还应包括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收获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举例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图形的面积?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相关的知识?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回
顾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内容,并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合作交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较强的记忆,为以下的复习做好铺垫,以便形成知识网络。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完善知识的建构,重视练习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努力“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习题练习经常是查漏补缺的方式。复习课应以基础题为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设置不同层次要求的题目,调动各层次水平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巩固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发展性练习。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小学六年级了,学过很多有关图形的知识。我们要对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进行整理、归类、比较形成知识网。自学完成以下图1的填空,完成后小组同学交流说说,这些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长方形是通过数方格来推导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公式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的,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是通过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动图为图2)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这像——树。”“这多像一棵知识的“树”啊!图形与图形之间紧密联系,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哪个位置?”“对,是‘树根’,是基础”。这样的复习过程,既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
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情感态度的养成,都离不开学习者的思考、反思。复习课上的反思,是基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基础上的活动。反思目的是让学生自纠、自补,最后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反思应从不同角度进行,既可以回味学习过程中的心里感受,也可以自查学习效果,还可以回想思考问题的过程。例如复习《数的认识》,由于这部分内容多而杂,学生感觉知识点一多就乱!在复习整数、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因数、倍数;分数、小数等概念之后,笔者发现学生思绪比较乱,就停止引导归纳,让同学们看书76页,看看书对比,老师还有什么知识点遗漏复习了。这样让学生通过跟教师一起复习整理、自己看书对照、与同学交流等活动,发现知识网络中遗漏的知识点,同时自己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自查、自补来达到“温故知新”的功能。在复习阶段,让学生反思学习历程,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反思,清点自己学习的成效和收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脚印。实际上,学生知识的掌握要通过自我反省才能牢固,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才能深刻。互评,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教师的适时指导、点拨对学生的反思能力形成非常 重要。
三、强化知识的应用价值
复习课上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更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应突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设计综合性的、多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策略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当应用已复习的知识点时,教让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一个平面图形,量出所需的数
据(取整厘米数),并算出面积。请选一个图形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单位:米)
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一方面,在复习和整理有关的数学知识时,要注意寻找这些知识的现实背景,尽可能从这些背景引入复习;另一方面,在设计和编制复习题时,尽可能从生活题材出发,挖掘和发现这些题材蕴含的数学问题。
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把握好复习的总体要求,精心编写复习计划,设计复习过程。在教学目标方面,侧重知识点的掌握与熟练运用转向侧重学生智能、情感的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品德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同时,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巩固和强化,还要重视对蕴藏于数学知识技能背后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集合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平洛小学教师张小花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完善监狱信息化的几点思考07-06
关于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10-2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09-27
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几点思考5则范文07-24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几点思考10-19
关于基层政权的几点思考07-12
关于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08-05
关于矿井瓦斯管理的几点思考08-16
关于发展柘荣茶产业的几点思考09-19
关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