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分析(精选17篇)
1.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一
2.1做好标本采集工作
2.1.1做好标本采集前的工作采集检验标本前,认真核对受检者的`基本情况,如受检者需要检验的项目、受检者的姓名和性别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检者解释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受检者需要检验肝功能,则提醒受检者要保持空腹状态。如果受检者需要检验血脂,则需要提醒受检者在检验前三天不要食用胆固醇丰富和高脂的食物,检验前一天不要饮酒。如果受检者需要检验痰液,则需要在咳痰之前嘱咐受检者采用清水漱口,然后取深部痰液,并在采集两小时内检验。如果受检者需要检验尿液,则需要提醒受检者在检验前不要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等药物。
2.1.2做好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采集血液标本时,要确保受检者情绪稳定,确保标本、注射器的清洁和干燥,不在受检者血肿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如果受检者属于输液患者,则需要取输液对侧肘部静脉血,以免液体对血液造成稀释。采用酒精擦拭采血部位,待酒精完全干后再采集血液标本。完成血液标本采集工作之后,将抗凝剂加进标本中,及时将血液标本送检。
2.1.3做好尿液标本的采集工作采集尿液标本时,要确保受检者在检验前没有服用过禁忌药物。如果受检者服用过抗菌药物,则需要在受检者服用药物后5天采集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时,要确保尿液标本的新鲜性。进行碱性尿蛋白试验时,要对尿液pH值加以注意,以预防碱性尿造成蛋白试纸假阳性。
2.1.4做好粪便标本的采集工作一般情况下,标本的采集量为黄豆粒大小,或者采用多点法进行样本采集,以便对粪便的颜色、量、性质等进行严密的观察。
2.2做好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2.2.1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前,要仔细检查所使用的检验仪器,确保将要使用的检验仪器可以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2.2.2做好检验时质量控制工作按照仪器的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操作,避免因操作原因造成的标本误差。如果试剂长时间没用,则在使用前,需要对试剂进行仔细的检查,确定试剂质量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试剂。此外,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配制和使用检验试剂。使用完试剂后,将试剂放置到冰箱内加以保存。
2.2.3做好检验后质量控制完成检验工作后,要做好检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如果发现磨损部件及老化部件,要及时将其更换,以延长检验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因仪器原因造成的标本误差。同时,要将检验仪器的使用时间、使用者姓名等情况详细记录在案,还要详细记录维修情况和故障处理情况,以便提高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
2.3加强检验师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
检验师要及时将最新的检验仪器、最新的检验项目等向临床医生介绍清楚,通过和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让临床医生了解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检验方法等。一旦出现异常的检验结果,要及时将情况告知临床医生,与临床医生共同就产生异常检验结果的原因加以分析。同时,还要善于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检验工作加以完善和改进,掌握与疾病诊断的相关知识,以不断提高临床检验技术水平。
3小结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准确率造成直接的影响,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水平,准确、快速地完成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不仅可以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提高临床诊疗效果。为此,临床检验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检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注意事项等,做好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等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水平,加强和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以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为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二
1 数字化医学影像为医学发展带来的契机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及研究机构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内容表达及符号表达的手段,新时期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则为媒体形式和各种信息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平台,进而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整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对其的搜索、查询等变得极为方便,促进了人们对相关知识的获取。在医学生物学领域,经过利用相关技术对传统影像资料数字化,让其存储和传输更加有效、便利,新时期的发展中,医学科研领域对相关的数码图像继续深入发展应用,这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探索方向,在后续的发展中,将此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促进了医学等各个领域的变革性发展,为新时期各个领域的进步奠定了基。
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数字设备的性能逐渐提高,更新的周期更短,更趋向于人性化方向发展,在摄影资料搜集等工作方面,以往只有专业的摄影人员才有可能参与,而随着近年来的发展,现在更向简单化发展,而科技的发展中,经运用后期图像处理软件,大幅缩减了传统相机印图片的专业化步骤,为众多的实践者提供了参与其中的机会,而此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实践影像资料又促进了后续科研、教学等领域的发展应用,经过对丰富影像的累计和存档管理,完善了整个过程,为后续医学研究及临床治疗等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促进了当代医学的进步[1,2]。
2 数字化影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分析
2.1 传统影像技术在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结合医学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传统影像技术中的超声成像、放射成像等等技术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此类诊断技术正在逐步向数字一体化采集信号方向迈进,并将在此基础上转为图形界面的模式转换。综合相比较看来,现代的数字化影像技术扫描速度和分辨率都取得了相应的提高,使得医学成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精细化和准确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促进了临床治疗的发展。影像学检查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其更加向动态功能学检查的方向迈进,有效结合了采集到的图形数据等。此外,也逐渐向通过运算整合将二维平面图形重建为三维立体成像方面发展,讲求在此前提下获得更趋近于真实解剖形态的图形界面,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使得临床治疗及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而完善了影像技术的发展[3]。
传统影像资料数字化后,形成了与其他学科整合下的有效教学,如新时期常见的解剖学的教学,具体的实施中,有效结合了放射影像的辅助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体现了放射影高效、准确的辅助学习作用,促进了相关科目教学的发展。
在基础研究中,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化发展,数字化影像资料更加丰富,新时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从光镜、电镜中获取原始图形资料,可以依托其结合相关技术进行以高清数码的格式输出。另一方面,经运用图形软件,实现了对正常值经量化后时间上的前后跟踪,在一定称程度上实现了对设计实验思路转化,体现在形觉到统计学方向,便于后续的图形统计分析,并依次为其提供直接的理论数据,使得分析结果成为了可靠地的证据,论证了新时期临床医疗中依赖影像学专科的可行性。
当前发展的大形势下,传统应用于医学教学上的摄影手段取得了大幅的发展,结合当前的应用现状来看,已经逐步迈入了数字时代,这样,使得更多的研究者在原始资料的获取方面可以运用数字摄影手段来实现,并在相应软件中将不同空间或时间数据的序列图像进行整合,形成了对三维空间动态影片和图像的重新输出,完善其在此领域的运用。另外,在医疗方案的设计方面,当前有很多临川人员对此类原始资料进行了运用,结合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并在后续发展中,将其结果用于直接诊断和对比治疗前后的评估等方面,实现了对其的多元化运用。如在体表解剖结构参数的测量方面使用测量软件及标准化数字照相技术,在进行大规模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时采用现代眼底数字照相系统,以及设计评估外科伤口愈合质量方面采用的数字图片采集系统等等,取得了良好的评估及诊断效果,完善了数字化影像技术在医学发展中的应用[4,5]。
2.2 数字影像技术在诊断技术上的研发和应用
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中,随着各临床专科因对技术革新的应用规模的不断深入化,逐渐发展形成了数字化影像诊断新技术,不断促进了新时期医学的快速发展。如,眼科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光学干涉原理运用的基础上,无侵入性扫描测量度活体组织,为眼科光学通路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使得整个过程更具科学性和高效性。皮肤科的诊断方面,相关专业人员在建立图像时经使用测量体内的微波信号和体表的红外线技术,实现了对皮下毛细血管血流情况的仔细观察,并将此作为评级交感神经活动的依据,方便了对后续皮下组织热代谢的研究[6]。
2.3 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谓的数字化学习,即身处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医学类人员,结合自身的需要,利用数字化资源实施学习的过程。综合笔者的调查来看,网络技术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基于科技先进等方面的原因,使其大多实现了对数字化教学的普及,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业的教学评价手段,在教学效果方面显然由于传统教学。数字化学习实施过程中,拓展了学习者的自由度和空间,使其可以结合个人的需要和学习进度,进行在线数字教学考核和测试的自主选择,多重方式及手段下促进了自身的自主学习,并在此前提下,达到网络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标。
在开发数字教学项目的设计中,应当将对影响元素的整合进行重点突出,从大体解剖、病理、微生物到临床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对影像资料的积极应用,并积极将其作为重点的知识传播媒介,不断促进医学相关学科内容的发展,为临床和教学一线提供数字化的教学服务。此外,还应当注意,数字化医学多媒体项目,并非是对原始图像的简单组合,更多的是讲求对研究对象的更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以明确的目标为方向,积极采取生动的视觉化交互演示手段,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研发出科学、高效的产品,促进医学及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7,8]。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医学发展中,数字化影像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的数字化技术革命的产物,数字化影像技术在医学教学和实践中,为相关从业及学习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和资源。本文从其在现代医学教育等多方面对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当前医学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且笔者坚信,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影像技术将在医学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及多方位运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将不断促进医学等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的发展,数字化影像技术实现了在临床、科研等领域的运用,进而对现代医学各学科起到了变革性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数字化医学影像的发展为切入点,对数字化影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能为我国医学事业及数字化影像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现代医学,数字化影像技术,远程医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娇,刘洋.医学影像技术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4(3):156-157.
[2]石明国,杨勇,赵海涛,等.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0,14(4):159-160.
[3]陈彩香.基层医院CR、DR摄影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16(10):52-53.
[4]丁世荣.关于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16(24):64-65.
[5]暴云锋,张笑丹.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探讨[J].中外医疗,2012,33(29):74-76.
[6]戴申倩,潘慧.数字化影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和远景[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12(6):641-644.
[7]王晓艳,王鹏程,宋莉,等.培养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思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17(3):4212-4214.
3.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三
【摘要】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非常有必要。针对学生在分析化学实验技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培养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技能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是规范操作,清楚为什么要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自我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达到培养目标。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 分析化学 实验技能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15ZCY102),项目负责人为董丽丹。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导学案在高职高专‘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GH150631),项目负责人为蔺首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50-01
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前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与实验基础,此后衔接临床检验基础等专业课程。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分析化学实验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实验中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分析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规范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实习、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1.深化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实验现象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此前的实验多数是定性实验,对定量几乎没有要求,使用的实验仪器也多是精密度不高的烧杯、烧瓶、量筒等。因此学生在最初进入分析化学实验室时,往往定量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不清楚如何依照精密度选用仪器。同时,很多学生在大学仍延续高中应试化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重理论而轻实践,对实验缺乏主动性,忽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1]。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重视理论课的特点,在理论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精密度和准确度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思考托盘天平和分析天平、量筒和移液管的选用区别;在讲解误差这部分内容时,罗列不规范实验操作对结果的影响等。教师也可以搜集相关案例,向学生强调规范实验操作对实验安全的重要作用。在实验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与生活实际关联密切的趣味实验,先借助于学生熟悉又直观的变色、沉淀、仪器数值变化等定性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一步提出更高的定量要求,循序渐进,從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
2.夯实理论根基,规范实验操作
规范的实验操作并不是死记硬背、按方抓药,而是在夯实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勤加练习的结果。分析化学的实验操作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规范、熟练,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耐心、认真练习操作技能。教师在实验课堂中,应先讲解、演示规范实验操作,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拆分再组合,既要讲清如何操作,更要说明为什么如此操作,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酸式滴定管漏液应如何处理这个实验操作,要讲清楚如何涂擦凡士林,但为什么要涂凡士林,为什么涂凡士林之前要吸干活塞和活塞槽内的残留水、为什么涂擦凡士林的量不能太多,为什么要避开活塞的小孔等问题都要依据学生的基础适时适当地给出答案,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如此操作的原因,轻松地加强学生对此规范操作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实验课堂中加强巡回指导,言语上鼓励学生动手,行动上纠正错误操作,身体力行让学生感受到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严谨、规范。
3.改革评价方法,重视自我分析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可以将实验技能列入考核内容,在实验课和考试中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2]。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分析自己的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分析误差来源,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性的认识,促进学生提高实验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廖丽霞,廖小丽,方涛等. 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9:73-74,77.
[2]董丽丹,梁芳慧,蔺首睿.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培训,2016,20:62.
作者简介:
4.医学影像技术 篇四
2、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双腕关节正位
3、减少与抑制散射线的方法中减小焦-片距离
4、与胸骨剑突末梢同一平面的椎体~~~~T115、肋骨联合最常见第5、6肋骨联合6、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双膝强力外展正位
7、肾区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8、左侧主支气管长约4~7CM9、普通X线胶片采用的卤化银主要是AgBr10、KerleyB线的范围为长2~3cm,宽1mm11、骨巨细胞瘤的好发年龄20~40岁
12、乳剂在曝光后形成潜影
13、乳突伦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5°
14、新生儿有几个囟门:6个
15、人胚骨化开始于胚胎第6周,最先骨化的是锁骨
16、虫蚀样空洞的壁是由坏死组织
17、心脏摄影宜采用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屏气
18、胃双重对比剂造影的首选钡剂是 200%~250%不均匀颗粒钡
19、X线平片上可见骨小梁与压力方向一致,部分与张力方向一致为股骨近端
20、静脉尿路造影胶片曝光时呼气后屏气
5.医学影像技术试题(范文) 篇五
姓名:性别:得分:
一、填空题:
1、关节基本病变包括()()()()()五选其三种。
2、MRI对()()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3、异常心脏形态是()()()
1、简述成年人骨折和儿童骨折的异同点
2、左房增大的X线表现
4、正常成人心胸比是()横位心心脏纵轴与胸廓水平面夹角是()()
5、肾结石典型的X线表现()()()
6、肺纹理由()、()组成,其中主要是(),()、()及()也参与肺纹理的形成。
7、肺叶间裂在普通CT上表现为(),在高分辨力CT图像上表现为()。
8、X线与医学成像有关的基本特性有()、()、()、()。
9、肝癌CT增强扫描的特点是块进()。
10、单纯性小肠梗阻的典型X线表现有()、()。
二、名词解释:
1、骨龄:
2、关节破坏:
3、骨质软化:
4、冠心病定义:
5、肺充血:
6、法四:
7、支气管气象:
8、充盈缺损:
9、半月综合征:
10、龛影:
三、简答题:
3、浸润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
4、肺结核球和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鉴别
5、胃溃疡的钡餐X线表现
四、论述题:
1、试述良、恶性骨的鉴别诊断
2、先心病房缺的X线表现
3、中心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
6.医学影像技术自荐书 篇六
您好!我是 医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自美丽的!首先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书,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书,将是对我过去的检阅,当您合上这份自荐书的时候,也许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大门。
在两年的临床理论学习和医学影像技术理论的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 市人民医院的一年实习期间,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实践,使我熟练掌握了影像器械的操作,目前能够熟练掌握dr、ct和基本上可以进行核磁共振操作。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我坚信实践才是检验真
理唯一手段!所以请给我一个和你面对面机会,给我一个展示的舞台!尽管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很自信,我相信我有能力在贵院干得出色。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让您满意。殷切期盼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事业添砖加瓦,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在此,我期待您的慧眼垂青,静候佳音。贵院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明达的择人理念,使我坚信到贵院工作是我的明智选择。祝贵院腾飞!
此致
敬礼 自荐人:篇二:影像专业自荐信 自荐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书,希望这没有占用您太多的时间。我叫xxx,是xx大学医学院xx年届毕业生。作为一名医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圆满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四年理论学习和一年临床实践让我养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缜密的思维模式,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实习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期间,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熟练掌握了医疗器械的操作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目前我已熟练掌握b超、cr、dr、数字胃肠道造影、西门子多层螺旋ct(中文操作系统)、ge16排螺旋ct(英文操作系统)、open mark开放性磁共振(中文操作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后处理系统做出需要的图像效果,尤其是骨关节三维重建及cta血管重建等。简言之,我可以独立完成拍摄、图像后处理、诊断等工作环节。
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唯一,紧张的学习并没有妨碍我社会实践,我曾一度担任校勤工俭学部干事、班级心理委员及寝室长职务,成功地组织了多次集体活动,并得到同学的认可与老师的好评。同时计算机和摄影是我的爱好与特长,自学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photoshop、会声会影等软件的应用,我相信有了这些先决条件,我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五年的学习是短暂的,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还没有太多的一线工作经验,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学,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我热爱贵单位提供的职务,真诚希望能够成为您领导下的一员,为贵单位添砖加瓦,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值此附上简历一份,冒昧求职,希望您能给我一次机会。
如能蒙您不弃,有幸成为您的职员,我将不负厚望,踏踏实实做好属于自己的这份工作,为贵单位的腾飞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殷切期待您的佳音。
祝贵单位事业兴旺发达、祝您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自荐人:xxx 医学影像专业篇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医院领导: 您好!
我是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感谢您关注我的自荐书,希望这是我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良好开端。四年大学的临床及影像学理论学习扎下了我坚实的理论基础,一年的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影像科先进的影像器械和带教老师丰富的影像诊断知识、临床经验,使我受益匪浅,对临床各种常见病的超声,x线,ct,mri等影像学表现,操作技能及诊断技巧都有了扎实的掌握;同时对影像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学基本知识及技能也有一定的掌握。在临床科室的认真学习也使我对临床各科室的常见病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处理。认真负责、动手能力强、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使我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
大学期间我曾参加了多次班集体、校内外活动,工作得到同学的认可与老师的好评,我也多次获得了优秀学生奖学金,赢得了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我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能熟练掌握windows2000、windowsxp操作系统,能使用excel、photoshop、powerpoint等软件进行图文处理、表格设计、网页制作等工作,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贵院医疗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救死扶伤,恪尽职守,一生济事”,为贵院的医疗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此致
敬礼
林小姐 敬呈 2009年5月8日篇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尊敬的医院领导:
你好!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空垂阅我的自荐信!让我有机会向您介绍我自己!
我叫liang,是**市卫生学校黎塘校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0届毕业生。作为一名满腔热情的医学生,我乐观、自信、有较强的上进心。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有协调沟通方面的特长,并且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毕业在即,面对新的人生选择和挑战,我信心十足。
从进入学校的那天开始,在学校的严格要求下,我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努力培养综合素质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入校园记者团,在社团里,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也完善了知识结构,在社团成员中获得了广泛好评。经过两年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书籍,以进一步提高自己,因为表现优良好,多次荣获校级和市级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称号,于2009年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政府颁发的奖学金,这是对我各方面的肯定,更是对我前进道路上莫大的激励。在将近一年的临床实践中,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在科室主任及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系统的x线机、ct、普通b超、心电图的学习,懂得了机器的操作及相关注意事项,掌握了各种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方法和报告书写,在实习过程中还积极参加了医院开展的各项学术活动,勤于思考善于结合对应专业理论知识,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牢固的掌握。同时认识到做为一名医生,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深切体会到医学生誓言中的精神实质,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同理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关心、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病友。整个实习过程中没有发生医疗事故,实习总评优良。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热爱我的医学事业,我坚信只有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并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才符合社会发展及贵院的需要。
医学是一项伟大的人生使命,我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给我一次展现才华的机会吧,我必将还你以夺目的光彩!
也许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依然很自信!“怀赤诚以待明主,持经论以待明君”愿贵院给我一次尝试工作的机会,给我以发展自己潜能的空间,我会认真负责,尽我所能,让贵医院满意,让病友满意。收笔在即,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
此致 敬礼!篇五:医学影像专业自荐书
医学影像专业自荐书
尊敬的医院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书,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书,将是对我过去的检阅,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当您合上这份自荐书的时候,也许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大门。初出茅庐的我热切盼望着能在临近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因此,如能加盟其中,将是我的成功与荣幸。我叫林**,2007年7月,我将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三年的中专临床理论和两年医学影像技术理论的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两年的临床实践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期间,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实践,使我熟练掌握了医疗器械的操作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临床相结合来诊断。目前已熟练掌握普通x射线、b超的诊断和操作,基本掌握了ct、核磁共振、介入放射诊断和操作。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形成了我沉稳果断、热忱高效的工作作风。在小学、中专,我曾任副班长,班级副团支部书记等,成功地组织了无数次班集体校内外活动,工作得到同学的认可与老师的好评。我相信有了这些工作经历,我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计算机和摄影是我的爱好与特长,自学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photoshop等软件的应用和业余摄影等,并通过了全国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我即将离校的时候,我携带着学到的知识和年轻人满腔的热情与梦想,真诚而又衷心地向贵单位自荐。
7.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七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构显示分析技术, 是近年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它成为人们探索生命奥秘, 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讨论了生物医学领域断层图像 (医学断层图CT、MRI等;光学显微镜生成的光学断层图像, 电子显微镜所生成的连轴切片图像;单颗粒技术所生成的切片图像) 的三维重建、显示、分割与分析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技术问题。通过改进、提高现有技术, 发展出对生物医学断层图像进行快速高质素三维重构显示, 以及实现对三维图像三维任意区域分割与定量分析技术。
依据这一系列技术手段, 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对CT等医学宏观图像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整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如病毒、细胞器 (如线粒体以及花粉孢子) 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三维显示体的任意区域的交互分割。对序列断层图像分析, 测量出了细胞膜的力学参量。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8.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八
【关键词】 传统医学影像;发展趋势;现代放射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40-02
传统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物理学的 概念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而现代放射技术 是物理学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 展,以胶片为主要方式的显示、存储、传递摄像技术已不能满足临 床诊断和治疗发展的需求,医疗设备的数字化日益完善,是放射医 学影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勢。研究现代放射技术与传统放射技术的 关系,对于提升放射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二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各 位同仁共勉。
一 传统计算机 x 线摄影的形成及发展
从 20 世纪中期开始,传统的医学成像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新的成像系统相继出现。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由于计算机断层技 术的出现使飞速发展的医学成像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到了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除了 x 射线以外,超声、磁共振、单光子、正电子 等的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大量出现。 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优势互补,能为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提供越来越详细和精确的信息。所以,在现代的医院中全部图像中 x 射线图像占 80% ,成为了目前医院图 像的主要来源。因此,在20世纪 50 年代以前,x 射线机的结构简 单,图像分辨率也较低。而在 50 年代以后,分辨率与清晰度都得 到了改善,患者受照射剂量却减小了,从而使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照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各种专用 x 射线机不断出现,常规的 x 射线设备正在逐步被 x光电视设备所代替,它不仅降低了患者的 x 线剂量,而且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又为数字图像处 理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 x—ct 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标志了医学影像设备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里程碑——ct 的问世被公 认为伦琴发现 x 射线以来的重大突破。运用扫描并采集投影的物理 技术 x—ct(x—ray computed tomography),是以测定 x 射线在人 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并采用一定算法,经计算机运算处理,求 解出人体组织的衰减系数值在某剖面上的二维分布矩阵后,再转为 图像上的灰度分布,从而实现建立断层解剖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
三磁共振成像的起源及优点
早在1946年block和purcell就发现了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并应 用于化学分析上,而形成了核磁共振波谱学。1973 年lauterbur 发表了 mri 成像技术,使核磁共振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现在已将核磁共振成像改称为磁共振成像,是为了准确反映其成像基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 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它无放射线损害,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无骨性伪影,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不需使用对 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四现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优势
现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将造影部位注射造 影剂的影像转换成数字形式贮存于记忆盘中,称作蒙片。然后将注 入造影剂后的造影区的影像也转换成数字,并减去蒙片的数字,并 将剩余数字再转换成图像,即成为除去了注射造影剂前图像上所见 的骨骼和软组织影像,剩下的只是清晰的纯血管造影像。
五现代数字 x 射线摄影的成像技术逐渐成熟
数字 x 射线摄影的成像技术包括平行板检测技术、成像板技术和 线扫描以及采用电荷耦合器或 cmos 器件等技术。平行板检测技术 又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结构类型。成像板技术是代替传统的胶片 增感屏来照相,然后记录于胶片的一种方法。直接 f 结构主要是由 非品硒和薄膜半导体阵列构成的平板检测器。间接 ffrr结构主要是由闪烁体或荧光体层加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品硅层在加 tftr 阵列构成的平板检测器。线扫描以及电荷耦合器或 cmos 器件 等技术结构上包括可见光转换屏,光学系统和 ccd 或 cmos。
六新型技术分子影像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今天已具有 可视范围已扩展至细胞、分子水平的显微分辨能力,从而改变了传 统医学影像学只能显示解剖学及病理学改变的形态显像能力。由于 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奠定了现代分子影像学的 物质基础。20 世纪末期提出了分子影像学的概念:活体状态下在细 胞及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到目前 为止,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核医学、mri 及光学成像技 术等。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由于诊治兼备的介入,放射学已深入到 了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因此,现代分子影像学应包括分子水平的介入放射学研究。
七影像技术学影像诊断学的交叉结合
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趋向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影像诊断学是影像技术学最为邻近的学科。前者将信息与知识、经验结合,着重于信息的内容,根据影像做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辨认及病变的诊断;后者则致力于解决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管理及研发新的 技术方法,所以,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因此,影像技术学的发展离不开影像诊断学更密切地沟通与结合,将为提高、拓展原有 成像方式及开辟新的成像方式做出有益的贡献。
9.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自荐信 篇九
尊敬的老师,领导; 你好!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看完我的自荐信,你的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
我叫杨柳,2011年毕业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深圳观澜人民医院实习九个月。普通的院校,在优秀的实习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是我成为可以独立操作《》的技术人员。
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专科毕业生,在学校我认真学习,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学校文学团社,是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多次和我的校友,全国道德模范,优秀大学生-----谭之萍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她的优秀事迹感染了我,使我明白平凡的大学生也可以有不平凡的创举。她的精神激励着我,使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提高技术水平中去。使我更加自信,乐观。也敢于拼搏和迎接一切新的挑战的信心。
九个月的实习锻炼,在老师和专家的悉心指导下,边钻研理论知识,更注重动手操作,不懂就问,我吃苦的精神也感到了老师,他们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操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通过实习不仅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把书本上面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在实习的各项考核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也大胆的对我说:你可以单飞了!
我一直坚信“天道酬勤”,我深知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须进一步学习,进一步深造。除了搞好业务,提升技术档次的同时,还须继续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给我机会,我会和老师同事一起精诚合作,尽职尽责,出色完成领导分派的工作,把团队的荣誉看作自己的生命!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会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来回报你的信任,愿与贵单位荣辱与共,与同事携手并进,在平凡的工作中来实现我人生的价值,也和贵单位一起共创美好的明天!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看完我的自荐信,诚祝贵院的事业蒸蒸日上,也顺祝你,万事顺心!
此致
敬礼
10.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个人简历 篇十
求 职 位:医学影像技士
期望薪资:面议
目前职位:未填写
学 历:大专
工作经验:无经验
现居住地:长沙开福区王家巷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自我评价
本人吃苦耐劳,在工作上,责任心强、适应能力强、做事细心,在性格上,诚实、乐观、和善;经过在湘雅医院的10个月的实习,对于CR、DR、CT、MRI都有了扎实的技术,也掌握了特殊部位的摆位及扫描经验,同时也有一定的后处理技术和各机器的保养知识,并在实习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常见病的诊断知识。我认真仔细的对待每一个病人,跟他们之间做好良好的沟通,并能有序的安排急诊病人与门诊、住院病人。当然在如此短的时间不可能完全达到专业影像技师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方面会更加努力、认真,还会继续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为影像工作尽职尽责,同时也要为临床做好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希望贵医院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
王培教育经历
11.浅谈医学影像技术规范化建设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 医学; 影像技术; 规范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89-02
随着医学基础理论、信息科学、医用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并向广深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同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设备和水平有较大差异,即使在同一医院也可能使用多种型号的检查设备。同时影像设备使用是各自为政、相互否定、互相对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根源之一。而医学影像技术与临床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应不断完善规范化建设,达到诊断治疗的要求。要真正做好医学影像技术规范化建设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首先必须使规范化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同,使各级领导认识到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及严肃性,对该项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使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同时做到责任到人,在具体工作中认真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这样只要出现问题就可由相关人员具体负责解决处理。
2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
首先按照国家《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法》、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要求各级各类从事影像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对于新进人员要求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及时申报重点培训各类专业许可证,参加有关国家级考试考核,持证后方可正式上岗。各影像科都应有完备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故障应急预案、维修档案等质量管理制度,使影像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有章可循。设备保养制度、设备维修申请制度、限期修理制度上墙,并抓好落实。对各项检查的原则、步骤、方法、程序、结果、照片质量、报告书写规范、发放报告流程、复查流程等等影像检查进行质量控制,量化管理,以便达到改善影像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各影像检查的标准化流程以
及影像科的科学化管理之目的[1]。
3 加强技术人才的素质建设
众所周知,医学的发展是以医学设备的发展为前提的。站在现代医学影像学知识及技术飞速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医学、工程学和技术学的多元结合是当今医学影像学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医学影像学科应以医师为主,高素质的专业群体,加上各专业合理的梯队建设是未来科室发达兴旺的根本。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参加各种在职培训学习、进修深造、远程医学教育网络、专业学术活动等,重点学习与普遍性学习相结合,必要时外派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强势学科进行重点学习,视情况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授课,进行普遍性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去适应,才能进一步进行应用和开发,合理、高效地使用新设备。加强培训,持证上岗。通过学习提高全体医、技、护人员对影像工作的认识,从科学角度来看待该项工作。坚持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培养与引进并重,加速培养年轻的后备力量,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不同等级医师、工程师、技师的规范化培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影像系统的人才队伍结构,增大硕士和博士比重,使人才结构合理。如本系统无合适人选,宁可从国内外公开招聘,千万不可迁就某个人或局部利益,否则定会阻碍学科发展,甚至对学科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2]。当然还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为核心,不断探索和拓展医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实现医师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4 合理使用设备
要以最小的、合理化的费用达到快而准确地诊断疾病为目的,为患者尽量减少负担,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在影像学领域内各项检查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借鉴性,要在应用上尽量做到删繁就简,互相补充,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诊断水平。同时医生应如何合理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既能准确及时地诊断病情,又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这就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掌握各种设备的优缺点,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使用各项影像设备,提高图像质量。
5 明确工作流程
扣紧从接诊到发报告的每个环节,尽量缩短各环节的耗时,利用信息的传递,使每个环节运作流畅。同时对当日工作量、各机房工作量等进行统计,使各影像设备得到更好的发挥。
6 完善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目前国内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这就要求医学影像科室人员要通过审阅病历,了解病情,全面观察,系统分析,结合临床进行鉴别、对照、综合,按照规范化的基本格式写出报告做出结论。
7 加强规范化防护
首先应健全防护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防护档案,在劳保、休假上给予照顾,落实责任、常抓不懈[3]。要熟悉设备的性能,掌握设备操作规程和防护知识,坚持使用最优化的原则[4],购置铅围脖、铅围裙,添置铅帽、铅眼镜及各种必备的防护用品,对于工作间无铅门的及时给予安装,各检查门前增加电离辐射标志,各机房门外增添有文字注释的工作指示灯,并和设备联动。尽量减少患者和自己不必要地照射。对每一患者的治疗总剂量、治疗次数和重要器官的剂量进行监控;摄片时,对受照部位的面积应严格控制在仅大于胶片(或电子暗盒)面积的10%范围内,并使用滤板[5]。对同位素室核医学科放射源实行严格进货,严格保管,严格登记,对放射废弃物严格按规定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8 讨论
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及临床工作的开展都是举足重轻的,重视其建设与发展,必将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本着“以患者为本”的原则,重视各个环节的工作,尽快把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来,使医院的资源合理利用、接近并达到国际标准,必将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为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创造条件,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戴建平,祁吉. 医院管理学(医学影像管理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7-108.
[2] 刘玉清,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和学科探讨[J]. 医学文选,2002,2(1):2-3.
[3] 段闵江,张寿清,王咨士. 加强医院放射卫生防护规范化管理的做法[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2(24):53.
[4] 张太生. X线使用最优化问题[J]. 实用医技杂志,1996,3(1):34.
[5] 段少银,蔡国祥,叶锋. 关于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书写规范化的讨论[J]. 中华现代影像学,2000,45(1):90-91.
12.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十二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构显示分析技术, 是近年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它成为人们探索生命奥秘, 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讨论了生物医学领域断层图像 (医学断层图CT、MRI等;光学显微镜生成的光学断层图像, 电子显微镜所生成的连轴切片图像;单颗粒技术所生成的切片图像) 的三维重建、显示、分割与分析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技术问题。通过改进、提高现有技术, 发展出对生物医学断层图像进行快速高质素三维重构显示, 以及实现对三维图像三维任意区域分割与定量分析技术。
依据这一系列技术手段, 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对CT等医学宏观图像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整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如病毒、细胞器 (如线粒体以及花粉孢子) 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三维显示体的任意区域的交互分割。对序列断层图像分析, 测量出了细胞膜的力学参量。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13.医学影像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十三
医学影像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有较全面的临床医疗技能和较扎实的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并有一定医学法律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的合格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师,能从事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工作,并能在影像设备的监视下完成常见病的介入治疗工作,同时也可以从事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学法律和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工作.
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临床中到底做些什么事拉!?影像?给别人照相?正确,医学影像学专业就是给别人照相!只不过我们照出来的相片不一样罢了!我们到医院去看病先是接触到的临床医生,然后才接触医学影像医生.医学影像学专业所涉及到的科室有放射科、CT室、MRI、还有B超(包括彩超)、介入,另外就是放疗也涉及其中,医学影像学专业最常见的就是放射科、CT室和B超室了.现在科技发展很快,MRI也差不多家喻户晓了.这些就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应用到临床的一些具体的科室!
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知识面在医影基地内介绍比较多,医影基地主要针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这对刚接触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学习的平台,主要以书本上的知识结合临床中所见的典型病例来讲述.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习一定要认真!无论学什么东西都要用心去学!在校的时候不要把课本放在一边,在临床应用中很多都要利用课本的基础性知识来得到结论,所以医影基地提示你不要忘了课本.
一般好的医疗器械都只有大厂家能生成和研发,只有大医院才有钱使用,而您的就业方向就是这种大医院或者大公司,所以就业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就拿在大医院来说,可以说休息时间是非常充分的,而且待遇又好.只是可能存在被辐射的风险,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风险性将会越来越低,再说现代社会,哪里没有辐射呢?多半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老.
所以综合说来,医学影像工程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14.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
1.X射线的发现者是
A.Damadian; B.Purcell; C.Bloch; D.Roentgen; 2.下列关于X射线描述错误的是:
A.肉眼不可见; B.质量不可控; C.贯穿能力强;D.属于电磁波; 3.X射线发现的时间是:
A.1895年11月; B.1895年8月;C.1901年11月;D.1901年8月; ★4.20世纪60年代,国产旋转阳极X线管诞生于:
A.上海第二医院;B.河北中华医院;C.上海医械九厂;D.上海复旦大学; 5.下列属于X线机主机部分的是:
A.高压注射器; B.摄影床; C.高压变压器; D.荧光屏; 6.下列属于X线机外围装置的是:
A.控制装置; B.X线管装置; C.记录装置; D.高压变压器; ★7.下列属于X线机主机部分的是:
A.影像装置; B.X线管; C.记录装置;D.滤线器; 8.下列不属于X线机主机部分的是:
A.影像装置; B.X线管; C.控制装置;D.高压发生器; 9.属于固定阳极X线管阳极头结构的是:
A.靶面; B.靶环; C.靶盘;D.靶基; 10.下列不属于固定阳极X线管结构的是:
A.灯丝; B.靶面; C.管壳;D.靶盘; 11.不属于固定阳极X线管阴极结构的是:
A.聚焦槽; B.铜体; C.阴极套; D.玻璃芯柱; ★12.下列结构中不含铜的是:
A.阳极头; B.转子; C.阳极帽; D.轴承; 13.固定阳极靶面(钨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功率是:
A.100W/mm; B.20W/cm;C.100W/cm; D.200W/mm; 14.目前旋转阳极X线管的靶面材料是: A.铁镍合金;B.无氧铜; C.铼钨合金;D.耐热合金钢;
222
215.固定阳极X线管的靶面一般是由 制成: A.铁; B.铜; C.钨; D.铝; ★16.下列最适合做X线管的靶基材料的是: A.钼; B.铜; C.钨; D.铅; 17.X射线管灯丝的作用是: A.照明; B.加热;C.发射电子; D.吸收二次电子; ★18.关于电子动能和产生X线能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小部分热能产生; B.动能大部分转化为热能; C.动能完全变为X线能; D.动能有99%变为X线能; 19.阳极罩的作用不包括是: A.吸收二次电子; B.产生X线;C.吸收散乱射线; D.保护线管; ★20.下列不属于阳极柄作用的是: A.导热;B.支持固定;C.散热;D.吸收散射线; 21.阴极电子在靶面上的实际轰击面积为: A.实际焦点;B.标称焦点;C.有效焦点;D.以上都不是; 22.若阳极倾角为a,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有效焦点=实际焦点×cosa; B.有效焦点=实际焦点×sina; C.实际焦点=有效焦点×cosa; D.实际焦点=有效焦点×sina; ★23.有效焦点的大小与成像质量的关系:
A.有效焦点越小,影像清晰度越高;B.有效焦点越大,影像清晰度越高; C.有效焦点越小,影像清晰度越低;D.有效焦点越大,影像清晰度越低; 24.焦点增涨反应了 对焦点大小的影响: A.管电压;B.灯丝温度;C.管电流;D.曝光时间; 25.可以用来判断旋转阳极X线管转动性能的是: A.临界转速;B.阳极转速;C.静转时间; D.曝光时间; ★26.下列属于X线管构造参数的是: A.最高管电压;B.最长曝光时间;C.最大管电流; D.最大允许工作温度; 27.下列属于X线管电参数的是: A.X线管容量;B.阳极转速;C.X线管重量;D.焦点大小; 28.下列不属于X线管构造参数的是: A.阳极倾角; B.X线管容量;C.灯丝尺寸; D.管壁滤过当量; 29.关于X线管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又称负荷量; B.体现累积温升和散热的关系; C.单位用HU表示; D.单位用J表示; 30.下列不是软X线管特点的是:
A.铍窗; B.金属陶瓷壳; C.钼靶; D.极间距离短; 31.X线管管电流的大小决定于:
A.曝光时间; B.焦点大小; C.灯丝温度; D.灯丝尺寸; ★32.固定阳极X线管的阳极倾角一般为:
A.20°~25°; B.6°~15°; C.15°~20°; D.6°~17.5°; 33.高压整流器是将高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的 电压变为 电压的电子元件:
A.交流,脉动直流;B.脉动直流,交流;C.交流,稳恒直流;D.稳恒直流,交流; 34.高压发生装置的作用不包括:
A.产生灯丝加热电压;B.整流;C.产生X线管管电压;D.调节X线的质和量; ★35.对高压变压器次级绕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的电流很小,电压很高; B.多采用线径很粗的导线绕制; C.通过的电流很大,电压不高; D.绝缘强度要求比初级绕组要低; 36.若高压变压器初级输入300伏电压,次级输出电压为90千伏,则变压比为:
A.1:200 ; B.1:300 ;C.1:600 ; D.1:900 ; 37.X线机控制台上电源电压表(LV表)指针应该指向:
A.红色区域中心; B.红色区域左侧;C.红色区域右侧; D.以上位置都可; 38.下列对遮线器描述正确的是:
A.吸收散射线,提高胶片影像质量; B.又称滤线板;
C.在X线管管套窗口,控制照射野; D.主要组件是滤线栅; ★39.关于床下X线管式遥控床、床上X线管式遥控床描述错误的是:
A.前者点片装置在床上; B.后者点片装置在床上;
C.前者影像放大率小,影像清晰; D.后者病人的身体转动不受点片架妨碍; 40.下列没有安装在控制台面板上的部件是:
A.毫安调节器; B.锁止器;C.千伏选择器; D.电源开关; 41.管电压的调节方法一般是调节:
A.初级匝数; B.次级匝数;C.初级电压; D.次级电压; 42.高压次级电路可以进行:
A.管电压调节; B.管电压测量;C.管电流调节; D.管电流测量; 43.程控机属于:
A.工频机; B.中频机;C.高频机; D.逆变机; ★44.X线机的kV表两端的工作电压一般是:
A.数十千伏; B.几千伏; C.数百千伏; D.数千千伏; 45.CR全称是:
A.数字X线摄影; B.计算机X线摄影; C.数字X线透视;D.计算机X线透视; 46.DR全称是:
A.数字X线摄影; B.计算机X线摄影; C.数字X线透视;D.计算机X线透视; 47.IP的基本组成结构不包括:
A.荧光层; B.反射层; C.支持层; D.保护层; 48.下列影像设备对病人检查没有电离辐射损伤的是:
A.CT; B.DSA; C.CR; D.超声;
49.IP板在第一次激发后()小时内读出最好:
A.24h; B.20h; C.8h; D.12h; ★50.与CR相比,DR最大优势是:
A.数字图像; B.电脑图像后处理;C.网络传输; D.曝光后立即出像; ★51.为消除可能存在的潜影,IP再次使用前须实施:
A.强光照射; B.X光照射; C.红光照射; D.紫外光照射; 52.按照X线→潜影→可见光→数字影像转换的是:
A.CT; B.DSA; C.DR; D.影像板; 53.CT的发明者是
A.雷登; B.伦琴; C.豪斯菲尔德; D.柯马克; 54.CT诞生于:
A.1972年; B.1978年; C.1982年; D.1998年; 55.第一代CT的扫描方式是:
A.单束平移+旋转; B.窄扇平移+旋转; C.窄扇旋转+旋转; D.宽扇旋转+旋转;
56.扫描时,探测器静止,只有球管旋转的CT属于: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 D.第四代; E.第五代;
57.第三代CT的扇角为:
A.5°~15°; B.15°~30°; C.30°~45°; D.45°~60°; 58.关于第四代CT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器不旋转;B.宽扇形束扫描 ;C.X线管旋转;D.可以一个方向连续旋转多圈 59.关于前准直器,描述正确的是:
A.限定扫描层厚度;B.滤除散射线; C.吸收低能射线;D.控制像素长宽; ★60.关于滤过器,描述错误的是:
A.使X线束均匀硬化;B.降低辐射剂量;C.吸收低能射线;D.滤除散射线;
61.确保CT探测器只接收垂直方向射入X线的部件是:
A.前准直器;B.后准直器; C.滤线器; D.滤过器
★62.下面关于滑环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在扫描架内 ; B.高频高压技术是低压滑环实现的基础; C.低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在扫描架外; D.现在大多数CT均采用高压滑环技术; 63.螺旋CT的螺距指:
A.X线管旋转一周,扫描床水平位移; B.X线管旋转180°,扫描床水平位移 C.X线管旋转90°,扫描床水平位移; D.X线管旋转720°,扫描床水平位移 ★64.对于4层螺旋CT,若选择床速是10mm/周,扫描层厚5mm,则螺旋因子是:
A.0.5; B.1; C.2; D.4; E.8; 65.第五代超高速CT具有()个靶环: A.2; B.4; C.6 ; D.8;
★66.属于CT扫描架固定部分的是: A.螺旋支架; B.DAS ; C.滑环部分; D.准直器; 67.属于CT扫描架旋转部分的是: A.旋转支架; B.DAS ; C.旋转控制电机; D.机架主控电路板; 68.螺旋CT中,滑环技术是用()代替电缆,完成向X线管供电和信号传递。
A.导线和电阻; B.导线和电刷; C.导线和滑环; D.电刷和滑环; 69.CT设备的DAS是指:
A.数据采集系统; B.数字减影系统; C.图像重建系统; D.图像显示系统; 70.CT气体探测器常用气体为: A.氦气; B.氢气; C.氙气; D.氩气;
★71.CT固体探测器利用()制成:
A.光电效应 ; B.电离效应; C.荧光效应; D.感光效应; 72.滤过器位于: A.X线管与探测器之间; B.X线管与准直器之间; C.探测器与准直器之间; D.探测器与人体之间; ★73.CT成像设备中,闪烁探测器常用的闪烁晶体是:
A.NaI; B.CaO ; C.CaCO3 ; D.NaCl;
★74.CT准直器材料一般采用:
A.铁; B.铜; C.铝; D.铅;
75.下列属于第五代CT的是: A.SSCT ; B.DSCT ; C.UFCT ; D.MSCT; 76.下列部件属于MRI设备的是: A.影像增强器; B.影像板; C.滤过器 ; D.发射线圈;
★77.人体检查用MRI设备的磁体不包括: A.永磁型; B.常导型; C.电导型; D.超导型; ★78.梯度线圈通常采用的是:
A.矩形线圈; B.鞍形线圈; C.菱形线圈; D.圆形线圈; ★79.梯度磁场作用是:
A.进行空间定位; B.使主磁场均匀; C.协助主磁场产生更大的磁场; D.发射射频 80.下列不属于核医学成像设备的是:
15.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十五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构显示分析技术, 是近年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它成为人们探索生命奥秘, 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讨论了生物医学领域断层图像 (医学断层图CT、MR等;光学显微镜生成的光学断层图像, 电子显微镜所生成的连轴切片图像;单颗粒技术所生成的切片图像) 的三维重建、显示、分割与分析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技术问题。通过改进、提高现有技术, 发展出对生物医学断层图像进行快速高质素三维重构显示, 以及实现对三维图像三维任意区域分割与定量分析技术。
依据这一系列技术手段, 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对CT等医学宏观图像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整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功能。对生物大分子如病毒、细胞器 (如线粒体以及花粉孢子) 进行重建、显示、分割、分析, 实现了三维显示体的任意区域的交互分割。对序列断层图像分析, 测量出了细胞膜的力学参量。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16.医学影像技术分析 篇十六
20世纪中叶,一批物理学工作者进入医学领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医学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1963年成立了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并将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学思想和技术引入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间、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I)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17.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AB卷 篇十七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
1、心脏和大血管右前斜位
2、IVP
3、CT扫描噪声
4、CT灌注成像
5、驰豫
6、化学位移伪影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普通X线检查中透视检查特点的是()A、多角度观察 B、方便、快捷、经济 C、X射线量相对较多 D、密度分辨率相对较高
2、下列有关CR检查的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出数字影像 B、可与PACS系统相连接
C、数字化存储图像 D、空间分辨率比屏-片系统高
3、PACS系统的通讯标准是()
A、HL7 B、DICOM3.0 C、TCP/IP D、JPEG
4、照片密度的控制因素是()A.管电压
B.毫安秒 C.焦~片距 D.物~片距
5、CR的空间频率处理中,下面哪一个频率等级可用来增强细小骨的结构()A、0-3 B、4-5 C、6-9 D、10-12
6、间接型平板探测器中,将X线转换成可见光的化学材料是:()A、BaFXEu2+ B、a-Si C、a-Se D、CsI
7、X线摄影时,X线方向由右后方射向左前方的体位称为()A、右前斜位 B、右后斜位 C、左前斜位 D、左后斜位
8、造影检查出现碘对比剂副反应时,下列临床症状属于轻度反应的是()A、头疼、恶心、呕吐、寻麻疹等
B、面色苍白、呕吐、出汗、气促、胸闷、眩晕、喉干痒等 C、喷嚏、流泪、结膜充血、面部红肿
D、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休克、心率不齐、心跳骤停。
9、一患者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此时应选择哪种影像检查方法比较合适()A、胸部平扫 B、CTPA C、CTV D、心超
10、胸部CT扫描后,要求了解两侧肺野的情况,应选用下述何种窗宽、窗位(A、W300-400,C 20-30 B、W 60-100,C 35 C、W 1500-2000,C0-30 D、W1200-2000,C-450―-600
11、鉴别肝癌和肝血管瘤的最佳CT扫描方法是()
A、CT平扫 B、CT三期增强扫描 C、高分辨率CT D、CT靶扫描
12、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了解冠脉情况,首选的检查方法为())
A、冠脉增强扫描 B、冠脉多层螺旋CTA C、心脏B超 D、心脏MRI
13、高分辨率CT的基本要求不包括下列哪项()
A、CT机的固有空间分辨率〈0.5mm B、层厚为1-2mm C、图像重建使用高分辨率算法 D、应用512X512矩阵
14、下列各项中,那一项与扫描时间完全无关()
A 重复时间
B平均时间 C 相位编码数 D 频率编码数
15、在SE序列中,T2加权图像是指()
A 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 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16、在GR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A a<90 B 90--90 C 90—180 D 90—180--180
17、血流信号增高的影响因素为()
A 偶数回波复相 B 舒张期假门控 C 流入性增强效应 D以上均是
18、在MRA技术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
A 吞咽运动伪影 B 心搏伪影 C 呼吸运动伪影 D 逆向流动液体信号
19、早期脑梗塞最适宜的扫描方法为()
A T1加权成像 B T2加权成像 C 质子加权成像 D弥散加权成像 20、下列那一项不是MR图像质量的组成()
A噪声 B对比度 C清晰度 D分辨率
三、是非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软X线摄影中所用的管电压一般在20KV以下()
2、密度值是一个无量纲的对数值()
3、X线摄影中,其他因素固定,所使用的管电流量与焦-片距的平方成反比()
4、IP对X射线非常敏感,但对于紫外线、γ射线等形式的电磁波不敏感。()
5、食管造影观察最佳体位是右前斜位。()
6、多层螺旋CT的层厚与单层螺旋CT一样,均与X线束的宽度直接相关。()
7、CT图像要根据检查部位和显示要求的不同合理选择窗宽和窗位,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窗位图像变白。()
8、靶扫描最大的优点在于提高图像的密度分辨率。()
9、CT透视目前主要运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或引流。()
10、螺旋CT较之普通CT最大的优点在于获得的是容积数据,因而可重建出高质量的多方位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
11、SE-EPI可获得SE的T1WI效应的图像。()
12、MR矩阵越大、FOV越小、层厚越薄则信噪比越低。()
13、MR水成像技术原理是利用长TR短TE使含水器官显影。()
14、DWI可根据信号强度和ADC值的变化来鉴别各种肿瘤的成分,但不能判断肿瘤的囊实性。()
15、MRS每一波谱可反映原子核化学位移、波峰高度、波峰半高全宽、PH值、温度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27分。)
1、影响普通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有哪些?6分
2、一张合格的胸部正位片应具备的条件?8分
3、以肝细胞癌为例,试述肝脏三期CT增强扫描的方法与目的?7分
4、简述常用脉冲序列的分类?6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又叫第一斜位,病人取立位,从后前位向左旋转40-60度,右前胸壁紧靠暗盒。同时服钡。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用以观察食管和心脏后缘情况。
2、静脉肾盂造影IVP,又称排泄性尿路造影,是利用对比剂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排入肾盏、肾盂而使之显影,不但可以观察整个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而且可以了解分泌功能以及各种尿路病变。
3、是透过人体到达探测器的X线光子数量不足,使光子在矩阵内像素上的分布不均所致,其导致密度相等的组织或水在图像上的各点CT值不相等。
4、是在常规CT增强扫描的基础上,结合快速扫描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脏器局部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并以图像形式显示的一种成像方法。
5、粒子受到激发以后,以非辐射的方式回到基态而达到玻尔兹曼平衡的过程。
6、是由于人体内脂肪与水的化学环境的差异引起的,脂肪中的质子进动频率慢于水中的质子,两者进动频率上的差异与主磁场场强成正比。表现为器官或结构边缘含脂肪与水的界面上出现黑色或白色带状影。
二、选择题 D 2 D 3 B 4 B 5 C 6 D 7 C 8 C 9 B 10 D 11 B 12 B 13 B 14 D 15 B 16 A 17 D 18 D 19 D 20 C
三、是非题 错 2 对3 错 4 错 5 对6错7对8 错 9 对10 对11 错12对13 错 14错15 对
四、简答题
1、答:(1)胶片Y值(2)X线质(3)X线量(4)灰雾:来自散射线、胶片与暗室处理过程。
2答:(1)包括全部胸廓、肺野、肋膈角和下颈部(2)能清晰显示两侧肺纹理的细微结构(3)透过气管能看清1-4胸椎(4)隐约可见下部胸椎与心影重叠(5)双侧肩胛骨要位于胸廓外(6)片内无伪影及异物影等。
3、答:肝动脉期:注射对比剂后25-30S病人屏气行全肝连续螺旋扫描。此期肝实质未明显强化,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的病灶则明显强化呈高密度,两者的密度差增大。门静脉期:对比剂注射后60S病人屏气行全肝第二次连续螺旋扫描。此期肝实质明显强化,密度增高,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的病灶密度明显下降,两者的密度差亦增大。延迟期:对比剂注射后2min,肝实质平衡期扫描。
4、答:分以下几类:(1)SE脉冲序列:常规SE、FSE(2)IR脉冲序列(3)GRE脉冲序列:常规GRE、相干GRE、扰相GRE(RF破坏、梯度破坏)、稳态自由进动(SSFP)、快速GRE和EPI。
温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B卷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
1、PACS
2、照片对比度
3、单层螺旋CT螺距(pitch)
4、部分容积效应
5、磁敏感性伪影
6、MRS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检查方法中,图像密度分辨率最高的是:()
A、普通X线 B、DR C、CT D、MRI
2、下列不属于MR检查限度的是()
A、膝关节 B、钙化 C、危重病人 D、肺
3、、关于PACS的限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价格昂贵 B、图像资料共享,易造成管理混乱
C、医院缺少医、工、管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D、标准化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4、普通摄影的管电压范围是:()A、20~40KV B、100~150KV C、40~100KV D、80~120KV
5、投照某一部位,原用100mAs,70Kv,100cm。现改用50cm,若管电压不变,应该用的毫安秒(MAS)是()A.200 B.50 C.25 D.100
6、照片对比度的控制因素是()A.管电压 B.毫安秒 C.焦~片距 D.物~片距
7、直接型平板探测器中,可以直接将X线转变成电荷输出的化学材料是:()A、BaFXEu2+ B、a-Si C、a-Se D、CsI
8、腰椎前后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对准()A、脐孔上方1cm,通过第4腰椎 B、脐孔上方2cm,通过第3腰椎
C、脐孔 D、脐孔下方2cm,通过第5腰椎
9、造影检查出现碘对比剂副反应时,下列临床症状属于中度反应的是()A、头疼、恶心、呕吐、寻麻疹等
B、面色苍白、呕吐、出汗、气促、胸闷、眩晕、喉干痒等 C、喷嚏、流泪、结膜充血、面部红肿
D、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休克、心率不齐、心跳骤停。
10、医学影像质量管理的内容不包括()A、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好的影像质量。B、引进高质量的成像设备。
C、进行对技术人员、服务人员、设备物资供应人员和护理人员在内的全员管理。D、全员参与并同时努力开展的QA、QC活动。
11、鉴别肝癌和肝血管瘤的最佳CT扫描方法是()A、CT平扫 B、CT三期增强扫描 C、高分辨率CT D、CT靶扫描
12、颅脑CT横断面扫描最常用的扫描基线为()
A、瑞氏线 B、眉听线 C、听眶上线 D、听眦线
13、CT图像上窗宽为100,窗位为50,其所包括的CT值范围是()
A、0-100HU B、-50-50HU C、50-100HU D、0-50HU
14、要在同一平面上显示冠脉前降支的全貌,需采用下列哪种重建方式()A、MPR B、CPR C、SSD D、VR
15、下列哪种做法能减少图像的部分容积效应()A、减薄扫描层厚 B、增加扫描层厚 C、缩小扫描野 D、增大扫描野
16、纵向驰豫是指()
A T2驰豫 B自旋-自旋驰豫
C自旋-晶格驰豫 D氢质子顺磁场反向排列
17、在SE序列中,TE是指()
A 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 B 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C 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 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18、Gd-DTPA的作用()
A T1驰豫时间延长 B 对T1驰豫时间无影响 C T1驰豫时间缩短 D T2驰豫时间延长
19、下列造影技术中,哪些不属于MR水成像范畴()A MR胰胆管造影 B MR尿路造影 C MR血管造影 D MR脊髓造影
20、在颈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A 吞咽运动伪影 B 心搏伪影 C 呼吸运动伪影 D 逆向流动液体信号
三、是非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DSA检查的最大优势是影像中减除了骨骼和软组织结构,即便是浓度较低的对比剂充盈的血管在减影影像中也具有较强的对比度。()
2、照射野缩小,照片上散射线含有率降低,照片对比度提高()
3、乳腺轴位摄影时,中心线要自上而下,经乳腺上方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4、IP板的PSL的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波长的峰值间要求一致。()
5、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与像素的大小密切相关,像素越大,数目越少,空间分辨率越低;相反,像素越小,数目越多,空间分辨率越高。()
6、改变管电压可以使相同的物质CT值测定出现偏差。()
7、将CT图像单纯放大,可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8、1H-MRS是敏感性最高的检测方法,它可检测与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神经递质有关的化合物。()
9、接收带宽是指读出梯度采样的范围和速度。()
10、DWI可根据信号强度和ADC值的变化来鉴别各种肿瘤的成分,但不能判断肿瘤的囊实性。()
11、DR数字化摄影的空间分辨率不如屏-片系统()
12、离子型对比剂副反应比非离子型对比剂少见,而且程度也较轻。()
13、行胸部及腹部CT扫描时,由于受呼吸运动的影响较明显,因此,扫描前应训练病人屏气。()
14、只有横向(XY)平面上的磁矩才会有MR信号产生。()
15、DTI是在DWI的基础上在6-55个线性方向上施加弥散梯度而获取的图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27分。)
1、何谓IVP?其操作步骤有哪些?8分
2、简述非晶硅型平板探测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7分
3、试述多层螺旋CT(与普通CT相比)临床应用优点?6分
4、简述STIR序列结构特点和用途?6分
答案:
二、名词解释
1、是将图像信息以数字的形式来表达,在计算机的管理下完成存储、处理、归档、检索等一系列功能,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图像信息的传输,达到远程操作的目的。
2、照片上相邻二处的密度差称作光学对比度,又叫照片对比度
3、等于X线管旋转一周(1S)检查床移动的距离与扫描层厚的比值。
4、CT图像上各个象素的CT值代表的是相应单位容积(体素)的平均CT值,因此,在同一扫描层面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重叠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如实反映该层面单位容积内任何一种组织的真实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5、不同组织成分磁敏感性上的差异,将导致它们中的质子在进动频率及相位上的差异,使这些组织、成分彼此间的界面上因相位离散效应而出现低信号环影,称…。
6、是利用质子在化合物中共振频率的化学位移现象,测定化合物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检测技术。
二、选择题 D 2 A 3 B 4 C 5 C 6 A 7 C 8 B 9 B 10 C 11 B 12 D 13 A 14 B 15 A 16 C 17 B 18 C 19 C 20 A
三、是非题 对 2 对 3 对 4 错 5 对 6 对 7 错 8 对 9 对 10 错
11对 12错 13 对 14 对 15 对
四、简答题
1、答:静脉肾盂造影IVP,又称排泄性尿路造影,是利用对比剂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排入肾盏、肾盂而使之显影,不但可以观察整个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而且可以了解分泌功能以及各种尿路病变。
步骤(1)病人仰卧于检查床正中,摄腹部平片。(2)置两个椭圆形压迫器于脐两旁,相当于输尿管经过处,压迫两侧输尿管通路,或骨盆抬高10-15度。(3)经肘前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20ml,1min内注完。(4)注射完毕后5-7分钟摄第一张片,即刻冲洗胶片,以观察摄影位置、条件以
及肾盂、肾盏显影情况。15min摄第二片,30min摄第三片。如一侧肾盂、肾盏显影不佳,应延长摄片时间。肾盂积水按常规时间摄片不显影时,可在数小时后再摄片。(5)如双侧肾盂肾盏显影满意,去除腹压带则输尿管和膀胱充盈,摄全尿路片。
2、由碘化铯闪烁体层,非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行驱动电路、列读取电路以及图象信号读取电路构成。
原理:位于探测器顶层的碘化铯闪烁晶体将透过被检体的X线信息转换为可见光信息;位于碘化铯层下的a-Si光电二极管阵列将可见光信息转换为电荷信息,每一个象素的电荷量变化与入射X线的强度成正比,同时该阵列还将空间上连续的X线信息转换为一定数量的行和列构成的点阵式图像信息;在中央时序控制器的统一控制下,居于行方向的行驱动电路与居于列方向的读取电路将电荷信号逐行读出,转换为串行脉冲序列并量化为数字信号。获取的数字信号经通信接口电路传送至图像处理器,形成X线数字图像。
3、(1)扫描速度提高(2)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3)CT透视定位更准确(4)提高X线的利用率。
【医学影像技术分析】推荐阅读:
医学影像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区别是什么01-29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08-01
超声医学影像技术10-14
医学影像技术成像原理08-21
医学影像技术规培09-01
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势10-04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能力11-25
医学影像技术名词解释12-14
医学影像技术课程建设01-22
医学影像科CT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