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工简历(精选11篇)
1.机械装配工简历 篇一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清远 身材: 166 cm?62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设计/广告类:CAD绘图员 技工类 装配钳工、维修钳工
工作年限: 5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均可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佛山 清远
个人工作经历: .7-.4 于广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4号高炉 负责监控和维护机电设备及液压设备的正常运转
2005.5-.7 于广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维修工段 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日常维护检修工作
2007.9-2007.11 于上海怡然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上海市内各肯得基(KFC)的咖啡甜奶热/冷饮机的.维修和维护工作.
2007.11-.1 于广州市国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湖南市长沙办事处负责长沙市内和周边城市各肯得基(KFC)的咖啡甜奶热/冷饮机的维修和维护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钢技校
最高学历: 中专 毕业- 2003-07-01
所学专业一: 机械 所学专业二: CAD计算机辅助绘图
受教育培训经历: .9-2000.7 潖江中学
2000.9-2003.7 广钢技校 机械 中技毕业证、钳工中级证、CAD中级证
.4-2006.8 广钢技校 钳工 钳工高级证
2.机械装配工简历 篇二
关键词:飞机制造,装配内容,工艺装备,生产线
飞机的完成需要一个机械装备的过程, 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想独立完成飞机的机械装备是比较困难的。一般企业很少拥有完整的装配设备, 而所有的设备技术不够新颖, 因为飞机制造需要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 对于设备的研发耗时又耗力, 但是时代的发展对于飞机的结构与功能也有了更多要求, 所以需要投入更大的资金与精力来研发飞机制造的设备与技术, 但是对于机械装备的工艺也需要改进。
1 飞机制造机械装配工艺现状
1.1 我国关于机械制造的技术还不够先进。
现在的机械制造大多采用自动化技术, 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不是很理想。飞机制造的产量相比于汽车少了很多, 在自动化装备过程中更是没有汽车先进, 我国的飞机机械制造自动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些年来技术不断的创新, 而我国的工程机械发展的也非常快, 虽然照以前进步了许多, 但是机械装备的工艺水平相比于国外来说还很落后, 整体水平也比较低。
1.2 在机械制造中所使用的设备计较落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说明在机械制造工艺中使用的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很先进的技术没有相应的设备能够把技术体现出来那也没有用。应用先进的工艺设备配合先进的工艺手段, 飞机机械制造速度会提升很多, 而且在装配中焊接技术对提高装配的速度非常重要。焊接设备是在机械加工中比较常用的设备, 但是在装配的过程中焊接等设备是不包括在内的。
1.3 工人劳动量过多, 劳动强度大。
造成工人劳动量多、劳动强度大的原因是因为在飞机机械装配中工艺技术的低下和自动化程度低的原因。在进行工程机械装配的时候工人需要进行工件的搬运还需要对工件进行配合调整, 这也是工人劳动的内容。一些大型的工件利用起重设备来协助完成, 但是因为起重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所以主要劳动力还是来自于工人。一些比较轻的工件就需要人工来完成, 虽然工件轻但是量多, 所以工人劳动量还是很大的。
2 飞机机械装配内容和工艺基础
2.1 飞机机械装配的内容。
飞机机械装配工艺是整个制造企业的核心过程, 制造企业制造各种器械包括飞机的制造。在农业、运输等行业中所需的机械产品也是制造产业所制造出来的。制造产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紧密, 化工、冶金等设备都需要制造企业来制造。机械装配是机械装配工艺中的核心, 然而机械装配的合理性更是核心的重中之重。
2.2 飞机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机器装备是整个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 而装备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机器的质量。即使是合格的工件但是因为装配的不恰当, 装配出的机器也可能是不合格的。而一般的工件利用高超的装配工艺来装配, 装配后的机器质量可能会很好。机器装配并不单指把散碎的部件组装成整体也有对部件进行检查的作用, 如在装配过程中发现存在设计上或者质量上问题的部件要及时更换, 这样也可以保证最后装配的成品是合格的。所以机器装配工艺也可以说是机器生产检验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在装配工艺的过程中还包括:校正、调整与配作、清洗、连接、平衡、验收试验、油漆及最后的包装等方面的工作。
3 飞机机械装配中的工艺改进
机器装配工艺是机械制造的最后一个过程,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这个环节直接决定机械制造成功与否。机械装配工艺决定了机械制造后产品的质量, 所以对于飞机机械装配的工艺进行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入所有的部件都是合格的, 但是在最后的装配过程中没有装配好, 装配后的产品质量可能就是不合格的。所以提高制造企业机械装配工艺精湛度即加以改进, 才能引导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3.1 输送过程实现自动化。
输送过程中的全程自动化是指在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来提高装配效率和减轻工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是生产企业的一种追求。因此所采用的输送技术是最比较关键的步骤。机械自动化输送的发展, 会逐步运用到工程机械的部装生产线与轻型零部件装配工序, 并形成生产流水线, 从而大大降低劳动者的劳动量, 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一些大型工程机械的操作则一定要借助机械的操作, 所以笨重固定式的工件装配还将长期存在。
3.2 设备具有流动性。
自动化的装配生产线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和产能, 但多种类小批量却是工程机械生产的固定式装配的特点。具有流动性设备的自动化设备能改善效率低的缺点, 采用装配生产线可提高效率, 但应采用流动性的, 一定的流动性, 能够实现不同产品或不同批量的装配。另外在设计装配生产线时, 应尽量考虑企业所生产的不同产品在结构上的一些特点, 从而可使生产线最大程度的满足多产品的装配需要, 或通过所配置的更换支架、工装等来实现不同产品的装配需要。最后还要考虑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应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调整的, 以此来满足不同产品的装配时间。
3.3 操作过程中人性化的体现。
在机械装配中, 通过输送的自动化, 使操作实施更加人性化, 从而减少操作者对工件的搬运, 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这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自动化机械的应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但操作系统对环境清洁度的要求也是较高的, 所以装配车间配置空调也是很现实的, 这使工人的操作环境也有所改善, 这种人性化的应用也使工人更加舒适, 从而使生产的产品质量会处于更好的状态。由此看来人性化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3.4 机械装配效率提高。
机械装配效率的提高, 即设计工艺与手段的提高, 可使机械工件的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不断提高。机械装配过程中零件加工要达到设计要求, 避免或减少了选配修配配焊等耗费时间的工序, 在加流水线的应用可使装配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合理的工艺是提高装配机械效率的基础和保障。所以, 机械装配效率的提高是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手段, 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飞机制造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代表着制造业的先进发展水平, 而我国现阶段制造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发展形势严峻, 这就要求我国要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力量, 快速军机研制与批量生产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所以, 在飞机制造的过程中, 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先进的生产发展水平和管理技术。这也是实现飞机制造机械整体水平保证的前提基础性工作。而且能够降低制造的成本, 带给企业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瑞, 王春英, 梁成岭, 王萌.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J].建筑机械 (上半月) , 2010, 3.
[2]张大治, 田锡天, 贾晓亮, 李洲洋.飞机典型装配工艺挖掘技术研究[J].机械与电子, 2006, 7.
[3]丘宏俊, 陶华, 高晓兵.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问题的思考[J].航空制造技术, 2006, 10.
[4]贾晓亮, 田锡天, 黄利江, 张振明, 高强.飞机制造工艺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J].航空制造技术, 200.
3.机械装配工简历 篇三
关键词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数控机床机械装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82—03
1 引言
数控机床机械装配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重点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的质量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所以对培养知识技能型的数控机床机械装配技术人才至关重要。数控机床機械装配是一门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将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的理论学习和实训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训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的各个任务和装配过程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的统一。
2 开发工学结合的数控机床机械装配课程
开发数控机床机械装配课程遵循赵志群博士提出的课程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将完成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是完全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门课程。
2.1 工学结合特征
数控机床机械装配课程的工学结合是强调将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的工作过程引入到教学中来,在学习中完成数控机床部件装配的工作过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所以工学结合强调的是工作与教学的结合,是指“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构建理论知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再有,积累工作经验只能通过重复工作才能得到,企业非常重视数控机床部件装配的工作经验。
2.2 确定数控机床机械装配课程的学习领域
姜大源教授指出“所谓学习领域,是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课程名称),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
1)学习目标。通过数控机床机械装配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亲自体验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内容,掌握正确选择和使用装配工具、正确装配数控机床的功能部件,熟悉数控机床整机的检测标准和检测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安全生产、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具备数控机床机械装配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所谓学习情境,是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单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
2)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数控机床机械装配课程共有5个学习项目,具体学习内容见表1。
3)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数控机床机械装配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在实训室和装配车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训两部分,采用讲授精、实训多的教学方式,以“做中学”为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动手实操等,调动学习积极性,共同完成实训任务。本课程学时是66课时,理论、实训教学比例为1:2,不仅保证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供充裕的时间。
2.3 编写特色校本教材《数控机床机械装配》
为培养数控机床机械装配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实训设备的优势,开发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编写特色校本教材《数控机床机械装配》。在编写本教材时,采用职业教育的“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用任务进行驱动,以工作体系为框架的现代课程结构”的推广方法。下面介绍教材特色与创新。
1)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践是实现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本教材的设计原则便于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提升实训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工学结合。编写本教材的主导思想是依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训任务,实施所有任务后就装配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部件。
3)企业专家鼎力支持。在编写本教材过程中,不断与北人股份有限公司侯智宝工程师等多位技术人员交流,深入北京第一机床厂生产现场。在企业专家的鼎力支持下,本教材已经编写完成,为课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4 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
建设数控机床装配与机电联调车间,既能满足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的理论教学,又具备数控机床机械装配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是将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建设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注重生产性和教学性兼顾,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并重,典型性和灵活性共有,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保证“做中学”的一体化课程教学。
3 结束语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也亲身体会了“工有巧,技有法”的真谛。
开发数控机床机械装配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笔者深刻感受到,从课程理念角度看,一体化课程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从课程目标看,一体化课程注重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目标;从课程内容看,一体化课程基本上是从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任务,注重对直接经验的体验和学习;从实施过程看,一体化课程注重实践理论并行。
上述典型的特征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标志,是本课程开发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机械装配知识问答 篇四
1、什么是装配?答:在设备生产和检修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部件连接或固定起来,使之组合成机器的过程,称为装配。2、装配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活动连接的零部件,可以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的方向运动。(2)装配时应检查零部件的有关相配尺寸和精度是否合格,零件有无变形和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的各种标记,防止错装。(3)变速或变向机构的装配.必须做到位置正确、操作灵活。(4)各种运动部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油路必须畅通,油箱油位适当。(5)运动机构的外表面不得有凸出的螺钉头等。(6)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件,装配后不得有渗屑现象,每一个部件装配完后,要仔细检查和清理干净,尤其封闭的箱体内不得留有杂物。3、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有哪些?答:由于过盈连接配合表面的型式及各种零件结构性能的要求不同,装配方法分为以下几种:(1)压入法。根据主要设备和工具的不同,压入法又可分为:A.冲击压入法,是利用手锤或重物敲击的冲击力进行装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配合精度要求较低、配合长度较短、采用第二、三、四种过渡配合的连接件.多用于单个零件的装配上。B.工具压入法,是利用螺旋式、杠杆式、气动式压入工具进行装配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第一种过渡配合和轻型过盈配合的连接件,不宜用压力机压入的小尺寸的连接件。C.压力机压人法,是利用压力机进行装配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连接件和过盈配合的连接件。(2)热胀配合法。根据零件的不同和对配合精度的要求不同,热胀配合法可以选择固体燃料加热、燃气加热、介质加热、电阻加热、辐射加热、感应加热等热胀配合法加热方式。(3)冷缩法。用干冰或液氮冷却被包容件。(4)液压套合法。热胀配合法和冷缩法统称为温差法。4、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分为几个等级?答:四个精度等级,用字母G、E、D、C表示,从G到C精度依次增加。轴承的间隙分为基本组和辅助组。基本组的代号一般以“0”表示,在轴承代号中省略不写。辅助组的代号以数字1—9表示,代号数字越大,径向间隙越大。5、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有哪些?用加热法拆卸时应注意什么?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有:敲击法、拉出法、压出法和加热法。采用加热法拆卸时,先将轴承两旁的轴颈用石棉布包好,尽量勿使受热。拆卸时应先将轴承两旁的轴颈用石棉布包好,尽量勿使受热。拆卸时应先将轴承器顶杆旋紧,然后将热机油浇在轴承内套上。在内套被加热膨胀后,停止浇油,迅速旋转螺杆即可把轴承拆下。注意动作要快,防止浇油过多或时间过长而使轴膨胀,反而增加拆卸的难度。加热时机油的温度应在80—100℃,,不得超过100℃。6、为何要调整轴承间隙?答:滚动轴承装配后,若间隙过大,使同时承受负荷的滚动体个数减少,应力集中,轴承寿命、旋转精度降低,同时引起其振动和噪声。当负荷发生冲击时,这种影响尤为严重。若间隙过小,则轴承易发热和磨损,同样会降低轴承寿命。因此,选择恰当的轴承间隙是保证轴承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7、使用拉轴承器时应注意什么?答:使用拉轴承器时,顶杆中心线应与轴的中心线保持一条直线,不得歪斜。安放拉轴承器时要小心稳妥,初拉时动作要平稳均匀,不得过快过猛,在拉出过程中不应产生顿跳现象。8、滚动轴承拆卸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答:滚动轴承拆卸的一般要求有:(1)滚动轴承拆卸时施力部位要正确。当从轴颈上拆卸轴承时应施力于内圈。从轴承座孔中取轴承时则施力在外圈上,不能通过滚动体传递作用力。(2)凡是紧配合的轴承套,不论是内圈还是外圈,在没有必要拆卸时应该任其留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必要的拆卸会大大增加轴承损坏的可能性。(3)拆卸轴承时,用力必须平稳,施力不得歪斜,以防止轴承圈在轴颈上或轴承座孔中卡死,损坏轴承或圈座的表面。(4)拆卸用的工具避免使用容易破碎的材料,防止碎屑等落人轴承内部。轴承上任何部分都不允许用手锤直接锤击。(5)当遇到只有对外圈施力才能使内圈从轴颈上卸下时,应注意待轴承被拉出一个最短距离,内圈可以着力后,马上停止对外圈施力,改为施力于内圈。当对外圈施力时,用旋转拆卸法即拉压外田时使轴旋转,同时还要仔细观察一下外圈的两端面是否有厚薄之分,力只能施加在厚的一端面,绝对不能加在薄的一端面。9、滚动轴承装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轴承上无型号的一面永远靠轴肩,轴承不得偏斜,轴承安装时的受力位置应符合要求,避免轴承损坏。(2)用油浴热装轴承时,油温应控制在120℃以下,轴承加热的时间不宜过短,一般不少于15min。油浴加热槽底要加设金属网,使轴承不与槽底接触。(3)采用套筒手锤法安装时,应注意防止异物落人轴承内,受力应均匀,不得歪斜,不得用力过猛。出现卡涩现象时,千万不能硬打硬砸,要查明原因,取下轴承进行安装,切记受力点是轴承内圈而不是外圈。(4)轴承装配前应在配合表面上涂一层薄润滑油,以便于安装。(5)当轴颈被磨细或轴承孔被磨大时,一般不要采取用冲子打点或压花的方法解决,可采用喷涂法和镶套法解决。(6)当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较紧、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较松时,应先将轴承装在轴颈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中。若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较紧,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较松时,则应先将轴承装入轴承座孔中,再把轴装入轴承内圈,此时受力点是轴承外圈而不是内圈。10、过盈配合特性与装配方法的选择关系是什么?答: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主要根据采用的配合特性进行选择。11、试述用垫片法调整”轴承”轴向间隙的步骤及方法。
答:具体做法是:把轴承压盖处原有的垫片全部取出,然后慢慢地拧紧轴承压盖上的紧固螺栓,同时用手慢慢转动轴,当感到转动发紧时,说明轴承内已无间隙,应停止拧紧螺栓,并用塞尺测量轴承压盖与轴承座孔之间的间隙。装配时,所加垫片厚度应是此间隙值与轴承所需要的轴向间隙之和。垫片厚度确定后,将垫片放好并拧紧压盖紧固螺栓,即可得到要求的轴向间隙.12、为什么要进行联轴器找正?答:联轴器找正的目的就是使机器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回转设备由于找正不良造成运转时振动超标,响声异常,甚至造成设备损坏。13、选择滚动轴承的配合应考虑哪些因素?答:选择、确定轴承配合时,应考虑负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以及转速的大小、旋转精度和拆装方便等一系列因素。(1)当负荷方向不变时,转动套圈应比固定套圈配合紧一些。通常内圈随轴一起转动而外圈固定不动,所以内圈与轴常取过盈配合,如n6、m6和k6等。而外圈与孔常取较松配合,如K7、J7、H7和G7,等。此时C、D级轴承用5、6级精度的配合,E、G级轴承用6、7级精度的配合。(2)负荷愈大,转速愈高,并有振动和冲击时,配合应愈紧。(3)当轴承旋转精度要求高时,应用较紧的配合,以借助于过盈量来减小轴承的原始间隙。(4)当轴承作游动支承时,外围与轴承座孔应取较松的配合。(5)轴承与空心轴的配合应较紧,以避免轴的收缩而导致配合松动。(6)对于需要经常拆卸或因使用寿命短而须经常更换的轴承,可以取较松的配合,以便于拆装和更换。14、安装轴瓦时的预紧力是指什么?其值的大小对轴承的使用有何关系?如何测量、计算轴瓦的压紧力?答:用轴承盖压紧轴瓦,使轴瓦产生一定的变形,其压紧程度称压紧力。压紧力的大小通常用轴瓦的变形量来衡量。轴瓦的压紧力(弹性变形量)一般在0.02-0.04mm之间。轴瓦压紧力过大,会导致轴瓦或轴承盖变形,甚至损坏。若压紧力过小或没有压紧力,则轴瓦容易发生转动,并易产生振动。测量轴瓦压紧力的方法:把软铅丝分别放在轴瓦瓦背上和轴承的水平剖分面的结合面上。15、滚动轴承装配后应测哪些内容?答:(1)轴承装到轴上后,要用对光法或塞尺法检查轴肩与内圈端面是否有间隙。沿整个轴的圆周不应透光,用0.03mm的塞尺不能插入内圈端面与轴肩之间。(2)安装推力轴承,必须检查紧圈的垂直度和活圈与轴的间隙。(3)轴承装配后,应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均匀,响声是否正常。(4)轴承安装后应测量其轴承压盖与轴承外围端面之间的轴向间隙是否符合要求(5)在装配分离型向心推力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时,应按机器的拄术要求调整轴承外侧端面与轴承压盖之间的轴向间隙。(6)对开式轴承体要求轴承外围与轴承压盖的接触角在正中对称,且在中心角80°-120°内;外围与轴承座的接触角应在正中对称120°以上,轴承压盖与轴承座的接触面之间不应有间隙。16、机器设备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什么?答: 评定一台设备质量的优劣,主要考核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精度要求,以及设备的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17、机器零部件在拆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一般拆卸的顺序与装配的顺序相反;
(2)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须保证对零件不会造成损伤;(3)拆卸时必须在相互结合的零件上作记号,以便按原位置装配,避免装配错误而影响它们原有的配合性质;(4)可以不拆卸或拆卸后可能影响质量的(如已铅封的,有过盈配合的)或规定不准拆卸的零部件,都不要随便拆卸。18、机器零部件装配工作有哪些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答:(1)一般情况下,装配工作的顺序和拆卸工作顺序相反,即先拆卸的零件后装配,后拆卸的零件先装配,通常分为配合件的组装,部件装配和总装配三个步骤进行。(2)注意事项有:
A、装配时,确认零部件质量合格,并清铁干净,无毛刺,才可装配;
B、装配时,相互配合的零件表面间,应涂以清洁的润滑油(忌油设备应涂以无油润滑剂);
C、装配质量必须符合安装技术规范或图纸的技术要求;
D、各密封处均不得有漏油、漏水或漏气等现象;
E、装配后,必须按技术要求检查各部分配合或连接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合格后,方可进行试运转。19、什么是标准修理法。答:是根据设备磨损规律和零件的使用寿命,明确规定检修的日期、类别和内容,到了规定的时间,不论设备的状态如何。都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修理,这种修理方法叫做标准修理法20、列出大型设备大修理时的注意事项?答:(1)零、部件的修理必须严格按照修理工艺进行,达至几何精度的要求。(2)零、部件在组装前必须做好细致的检查工作,保证组装的完整性、可靠性。(3)零、部件在组装前必须做好起吊等安装的准备工作,准备好起吊的吊钩、绳索、辅具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4)设备的大修理前要合理安排工作进度、人员的组织、备配件及材料的供应,一般都要排出作业计划。(5)零、部件的组装和总装,要做到一次装配成功、一次精度验收成功、一次试车成功,减少或消除因各种失误而造成的返工、拆卸、重新装配。
21、设备安装工作中的找正找平有什么目的?
答:(1)保持设备的稳定及重心的平衡,从而避免设备变形和减少运转中的振动;(2)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保证设备的正常润滑和正常运转;(4)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加工精度;(5)保证在运转中降低设备的动力消耗,节约能源,降低产品的成本;(6)保证与其他设备的相互关系和衔接的正确。
22、装配滚动轴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滚动轴承上标有规格、牌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的部位,以便将来更换;(2)保证轴承装在轴上,和轴承座孔中以后,没有歪斜和卡住现象;(3)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时的热余地,在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的外圈(或内圈)可以在热胀时产生轴向移动,以免轴或轴承因没有这个余地而产生附加应力,甚至在工作时,使轴承咬住;(4)严格避免铜、铁屑进入轴承内,轴承内要清洁
(5)装配后,轴承运转应灵活,无噪声,工作时温度不超过50摄氏度;
(6)当轴承与轴为较大的过盈配合时,可采用油浴加热法。较为适宜的温度为80—100摄氏度,最高不能超过120摄氏度。23、用热装法装过盈配合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①加热时应使机件加热均匀,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防止配合面氧化和机件组织变化而影响装配质量和机件强度。②装配时应在轴上涂上一些油脂,并认真去掉灰尘和污物。不允许用水冷却工件。24、设备故障检修时应了解哪些情况?答:与操作者了解故障信息,判断故障原因,并制定检修计划,组织检修人员,准备配件,工具,相应辅助设备等。解体检修后,跟踪确认检修过程,至设备修复,做好检修记录。与操作者沟通交流注意事项,设备出场作业,清理场地工业卫生,总结检修经验。25、什么是定期检修?答: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性检修,根据设备磨损和老化的统计规律,事先确定检修等级、检修间隔、检修项目,需要备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适合于已知设备磨损、老化等规律的设备及难以随时停机进行检修的设备。26、在零件磨损特性曲线中,磨损的三个阶段?答:磨合阶段,也称走合期磨损阶段,俗称初磨阶段,此阶段磨损很快,因新加工零件表面比较粗超,表面凸起的部分很快被磨掉。正常磨损阶段,磨损过程十分平缓稳定,此阶段决定零件修理前的使用期限。强烈磨损阶段,因配合副的间隙一超限,润滑条件变差,冲击载荷增大,零件的磨损急剧上升,磨损曲线急剧变陡,设备应及时调整和检修,否则易发生破坏性故障。27、怎样依设备故障率曲线,怎样确定设备维修?答:故障率曲线,亦称浴盆曲线,设备故障在曲线上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即为设备使用初期,试运行期,故障率高,随着时间延续,故障急剧下降,因设计及制造装配上的缺陷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偶然故障期,此阶段为正常运行阶段,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劣化期故障,此阶段故障率随时间延续急剧增加,由于磨损、疲劳和老化等变化引起的,此时设备性能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查修理。28、自卸车轮边减速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答:轮边减速器总成结构由电动机、轮边减速器、轮毂、和后轮制动器组成。轮边减速机是一个两级传动的齿轮减速器,由太阳轮、三个小行星齿轮、内齿圈组成。太阳齿轮通过花键套与电机转轴连接,当电机转动时,太阳轮随电机转动旋转,太阳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三个大行星齿轮旋转,与大行星齿轮同轴的小行星齿轮以相同的转数旋转,内齿圈与小行星齿轮啮合,被带动旋转。电动机的输出力矩,被内齿圈传送到装有轮毂的车轮上,驱动自卸车运动。29、什么是滚动轴承的预紧?其目的是什么?答:消除内外圈与滚动体的游隙,并产生初始接触弹性变形的方法,称为预紧。目的是能正确控制轴承游隙,从而提高轴的回转精度。30、为什么要调整带传动的张紧力?答:张紧力不足会造成传递载荷的能力降低,效率降低,且会使带轮发热,加快带的磨损;张紧力过大则会使带的寿命降低,轴和轴上的载荷增加,轴承发热加剧磨损,因此适当的张紧力是保证带传动能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31、滚动轴承拆卸时注意的问题?答:(1)拆卸与安装一样,受力要施加在带有过盈的轴承内圈上。(2)如采取过热拆卸,油温不高于100℃。(3)滚动轴承进行破坏拆除时,应注意保护轴径。32、设备安装中,电机联轴节找正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步骤:
(1)测量联轴节的直径及各地脚螺栓孔与联轴节的轴向距离;
(2)用钢板尺和塞尺等工具进行粗找;
(3)用百分表测量粗找后联轴节径向与轴向的偏差;
(4)根据测得的数据判断要调整电机的偏差方向,并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出地脚螺栓处应增加或减少垫片的厚度;
(5)调整垫片后进行复测,必要时通过计算进行再调整;
(6)详细记录有关数据并进行联轴节的最后组装。
注意事项:
(1)保证电机底座及安装底板干净;
(2)及时去除各垫片上的毛刺,使之干净平整;
(3)紧固地脚螺栓应本着对称、均匀、分步用力拧紧的原则;
(4)百分表架设时保证底座稳妥,指针活动余量充分。33、试述齿轮装配有哪些技术要求?答:对各种齿轮转动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传动均匀,工作平稳,无冲击震动和噪声,换向无冲击,承载能力强以及使用寿命长等。具体有:(1)齿轮孔与轴配合要适当,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2)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3)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部位;(4)滑动齿轮不应有啃住和阻滞现象;(5)对转速高的大齿轮,装配在轴上后,应作平衡检查,以免振动大。34、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是什么?常用预紧方法有哪些?什么情况下需要预紧?答: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是:提高轴承的旋转精度,增加支承的刚性,减小轴工作时的振动。常用的预紧方法有:1)夹紧一对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2)用弹簧预紧。3)在一对轴承中间装入长度不等的套筒。4)夹紧一对磨窄了的外圈或磨窄了的内圈的角接触球轴承。预紧措施通常在对轴系旋转精度或刚度要求高的情况下使用,如机床主轴。35、液压转向系统限流阀的作用?答:设备在液压转向系统中,转向油泵采用定量泵,油泵排量会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而变化,当发动机怠速时,油泵流量不足,当发动机高速时,油泵流量过大,大流量的冲击会引起转向控制手柄震动,所以转向系统中必须设置流量限流阀。36、油气悬挂减震的工作原理?答:油气悬挂是利用氮气和液压油构成的油气弹簧减震器,利用氮气的弹性以缓冲减震,利用液压油在悬挂缸体节流孔内的往复流动,吸收能量起到阻尼作用,利用单向阀减少回油通道,控制反弹起到减震的作用。37、简述气动系统中储气罐的作用?答:储气罐的作用是消除压力波动,保证输出气流的连续性,储存一定数量的压缩空气,调节用气量或以备发生故障和临时需要应急使用,进一步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份和油份。38、使用“O“形密封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安装“O“形圈时,要有一定的预压缩量,如果压缩量过小,则密封性能不好,反之则压缩应力增加,摩擦阻力变大,使密封圈在沟槽中产生扭曲,加快磨损,降低使用寿命;(2)用于动密封时,若缸内压力大于10Mpa时,应当加挡圈,否则密封圈容易被挤出。单向受压时,在受压力的对面加一挡圈,双向受压时,两侧都要加挡圈。
39、为什么说轴承的径向游隙要适度,径向游隙对轴承有何影响?答:轴承游隙过大,就会使转轴产生较大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从而使轴承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游隙过小,若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则会使轴承中滚动体与套圈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并增加轴承磨擦发热,以致降低轴承寿命。因此,游隙的大小应适度。40、锯条崩断的原因有哪些?答:(1)锯条张得过松或过紧。(2)锯齿选用不当。(3)起锯角度不对或用力不当。(4)换锯时,新锯条切入过快。(5)用力过猛或用力方向不对。
41、有一螺栓断在螺孔中,可用哪些方法取出?答:(1)焊一六角螺母,用扳手旋出;(2)用堑子剔出。(3)用加柄螺丝刀打出一条槽(或用锯弓加工)后,旋出。(4)在螺栓的断面中心位置钻一小孔,再将螺栓取出器插入小孔中,然后用扳手夹住取出器的方头,用力逆时针转动即可将螺栓取出。42、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工作性能有何影响?
答:(1)影响零件运动表面的磨擦和磨损;
(2)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和机器工作精度;
(3)影响零件的强度;
(4)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
(5)对联接的密封性和零件的美观也有很大的影响。43、机械设备产生机械故障的原因?答:产生机械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设计不合理;(2)制造、修理缺陷;(3)原材料缺陷;(4)使用不当;(5)自然磨损。44、试述机械修理方式有哪几种?答:(1)事后修理方式;(2)定期修理方式;(3)定期检查、按需修理方式;(4)综合修理方式;(5)预知维修—修理方式和发展趋势。45、机器零部件在拆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一般拆卸的顺序与装配的顺序相反;
(2)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须保证对零件不会造成损伤;
(3)拆卸时必须在相互结合的零件上作记号,以便按原位置装配,避免装配错误而影响它们原有的配合性质;
(4)可以不拆卸或拆卸后可能影响质量的(如已铅封的,有过盈配合的)或规定不准拆卸的零部件,都不要随便拆卸。
46、在攻螺纹前钻底孔直径和深度如何确定?
答:(1)攻螺纹前的底孔直径(即钻孔直径)必须大于螺纹标准中规定的螺纹内径,确定底孔钻头直径d0的方法,可采用查表法确定,或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对钢件及韧性金属d0≈d-P
对铸铁及脆性金属d0≈d-(1.05至1.1)P
式中d0—底孔直径;
d—螺纹公称直径;
P—螺距
(2)攻盲孔(不通孔)的螺纹时,因丝锥不能攻到底,所以孔的深度要大于螺纹长度,盲孔深度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孔的深度=所需螺孔深度+0.7d
47、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那些?答:(1)互换装配法 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修理、选择或调整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2)分组装配法 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将产品各配合副的零件按实测尺寸大小分组,装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3)修配装配法 它是将影响装配精度的各个零件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去除指定零件上预先的修配量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4)调整装配法 在装配时用改变产品中可调整零件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48、简述滚动轴承检查的主要内容。
答:(1)滚子、滚道和保持架的磨损情况;
(2)轴承游隙的大小;
5.机械设计常见装配工艺不良方案 篇五
1 轴承端盖外圆外侧应倒角
2 轴承端盖与箱体接触面间应有调整垫片
3 箱体上与端盖的接触面之外的外表面应低一些
4 没有必要设置套筒,可改成一定条件的轴颈
5 齿轮和轴之间要有键的连接
6 与齿轮配合的轴颈长度应比齿轮宽度小1-2mm
7 连轴器上外圆及左端面内,外圆都应倒角
8 透盖和轴之间应有间隙,且有密封毡圈
9 连轴器和透盖不能接触要右移
10 连轴器与轴间应有轴间定位,与其配合段轴径应减少
11 连轴器和轴间应有键的连接
12 轴右端面不能超过连轴器端面
例二
1 要有密封毡圈
2 轴承端盖与箱体接触面间应有调整垫片
3 箱体上与端盖的接触面之外的外表面应低一些
4 没有必要设置套筒,可改成一定条件的轴颈
5 齿轮和轴之间要有键的连接
6 连轴器和透盖不能接触要右移
7 连轴器与轴间应有轴间定位,与其配合段轴径应减少
8 连轴器和轴间应有键的连接
6.机械装配工艺尺寸链的判断与计算 篇六
装配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 每个尺寸链至少有三个环, 其中封闭环 (用F表示) 只有一个, 其它的组成环分为增环 (用Z表示) 和减环 (用J表示) , 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1 尺寸链计算的一般过程
画装配尺寸链简图 → 判断封闭环 → 判断增减环 → 套公式计算。
1.1 画尺寸链简图
在装配图中找出对某一装配精度产生影响的相关尺寸, 不必按尺寸比例, 只需根据其位置关系绘出有关尺寸并排列成封闭的外形, 即完成尺寸链简图的绘制, 如图1、图2、图3所示。
1.2 判断封闭环
封闭环是判断其它组成环性质的基础, 根据其定义: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或是间接获得的尺寸。往往封闭环就是我们要达到的装配精度。
1.3 判断组成环中的增环 (Z) 和减环 (J)
根据不同类型的尺寸链可选用以下方法:
方法1:根据增、减环的定义:当其它组成环不变, 某组成环增大, 封闭环也随之增大的, 则该环为增环。反之, 当某组成环增大, 封闭环随之减小, 则该环为减环。如图1中A1为减环, A2、A3为增环。
方法2:用代数法。在尺寸线两端标注正负号, 同一尺寸线各组成环符号相同, 相邻尺寸线各组成环符号相反, 将封闭环定为“-”。则可知A1为负, A2、A3为正, 如图1所示, 则等式F=A2+A3 -A1成立, 故等式右边符号为“+”的为增环, 符号为“-”的为减环。
方法3:回路法。由尺寸链任一环的基面出发画箭头, 绕其轮廓一周, 以相反的方向回到这一基面 (如图1的箭头所示) , 若该组成环的箭头方向与封闭环的箭头方向一致, 则该环为减环;若该组成环箭头与封闭环的箭头方向相反, 同该环为增环。图1中A1与F的箭头方向相同, 为减环;A2、A3与F的箭头方向相反, 为增环。此方法判断效率较高, 且简便易行, 适用于尺寸线与基面不相交且组成环数量不多的图形。
方法4:对图2中的增、减环判断, 因尺寸线与基线相交, 用前面的几种方法较易出错, 则可引用与电工专业相关的串联、并联判断法:与封闭环串联的组成环为减环;与封闭环共基线的并联组成环为增环, 串联的组成环性质相同;共基线并联的组成环性质相反。图2中的B3尺寸与封闭环串联为减环;B1、B4、B5尺寸与封闭环共基线且并联为增环 (B4与B5尺寸串联同为增环) ;B2与B1共基线且并联则性质相反故B2为减环。
1.4 计算封闭环 (F) 增环 (Z) 减环 (J) 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尺寸
(1)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各增环基本尺寸之和减去各减环基本尺寸之和。公式表示为:F=∑Z-∑J
(2) 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各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各减环的下偏差之和。公式表示为:F上 =∑Z上-∑J下
(3) 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各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各减环的上偏差之和。公式表示为:F下 =∑Z下-∑J上
(4) 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 也等于封闭环的上偏差减去下偏差的绝对值。公式表示为:F公差=∑Z公差+∑J公差=∣F上-F下∣
由于只需将各组成环具体尺寸或偏差数值套入公式进行加减运算, 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2 复杂或组成环数量较多的尺寸链计算
较复杂或组成环数量较多的尺寸链计算用判断增减环再套入公式的方法较麻烦, 且尺寸太多较易出错, 我们可采用几何速算法, 此法不必判断增、减环, 不需记公式, 直观迅速, 不易出错。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步骤1:作尺寸链简图。把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写在尺寸线间, 把上偏差紧跟其后写在尺寸线上, 把下偏差写在尺寸线下;封闭环的上偏差写在尺寸线下, 下偏差写在尺寸线上 (注意与组成环的上下偏差写法刚好相反!) 如图3。
步骤2:定方向。同一尺寸线上各组成环方向相同, 相邻尺寸线上各组成环方向相反, 并在尺寸线两端标注。为计算方便, 把封闭环方向定为“-”向。
步骤3:求封闭环基本尺寸。顺序抄写尺寸线间的各环基本尺寸和符号:
F=42+30+102-28-35+15-30+20-68+26-52-10=12 (mm)
步骤4:求封闭环上偏差。在图⑶中封闭环的上偏差标注在尺寸链封闭图形的外圈, 则把图中外圈的偏差连符号和尺寸线端标注的符号一起顺序抄下:
F上 = 0.012+0+0.02- (-0.03) - (-0.01) +0.02-0-0.025-0.015+0- (-0.01) - (-0.015) = +0.077 (mm)
步骤5:求封闭环的下偏差。图中封闭环的下偏差标注在图形的内圈, 则把图中内圈的偏差连符号和尺寸线端标注的符号依次抄下:
F下= -0.005-0.02+0- (-0.012) -0.02-0.02-0.035-0.045-0.043-0.021-0.021-0.015 = -0.233 (mm)
步骤6:求封闭环公差:
F公差 =∣F上-F下∣= ∣0.077- (-0.233) ∣= 0.31 ( mm)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几种判断和计算方法, 各有所长, 只有充分理解加以灵活选择应用, 最终准确无误地完成装配工艺尺寸链的判断和计算。
参考文献
[1]罗晓霞.模具钳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164-169.
[2]孙庚午.机修钳工 (手册)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54-357.
7.有关机械装配过程中的科学性研究 篇七
【关键词】机械;装配;科学性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装配工艺过程又是机器生产制造的最终检验环节。机械装配的科学合理性更是核心中的重点,通过建立装配过程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机器的装配。及时发现机器设计的错误和零件加工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好地实现制造质量的预测与控制。
一.如何进行科学机械装配概述
机器的质量最终是通过装配質量来保证的,通过建立面向质量分析的零件模型和零件偏差模型保证其科学性。经检验合格的零件装配前要经过认真的清洗,然后进行机器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应用接洗、浸洗、喷洗及超声波清洗等方法后,按照设计的技术要求实现机械零件或部件的连接。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把机械零件或部件组合成机器。清洗后的工件通常具有一定的防绣能力,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工艺过程。装配工作的完成要依靠大量的连接工作,既使是全部合格的零件连接不当也不能形成质量合格的产品。有的地方还应进行密封件的装配,将若干零件装配成部件。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各种检验和试验以保证其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主要针对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拆卸相互连结的零件。有些重要的部件装配完成后还要进行测试,一般多用于批量生产的各种盘类零件内的衬套、轴、轴承等。还应用焊接等其他装配工艺来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结构的需要,保证机械装配过程中的科学性。
二.机械装配过程中的科学性实施方案
(1)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装配的作用更加明显。应用清洗液和清洗设备对装配前的零件进行清洗,并从偏差传递的角度把零件装配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浸洗、喷洗、气相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等,通过清洗保证机器设计与零件加工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改进。对旋转零部件应用平衡试验机或平衡试验装置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避免产品达不到精度要求的现象。由于零部件尺寸及其在整机中位置的不同,需要测量出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进行一些校正、调整使之达到规定的平衡精度。完全靠互换法保证装配精度往往是不经济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机械装配是一种极有实用价值的技能,基于零件基准偏差和配合基准偏差概念进行科学性的装配。使之符合现代制造业要求,保证装配过程科学性。
(2)用扳手或电动、气动、液压等拧转工具紧固各种螺纹联接件,保证相互联接的零件在拆卸时不受损坏。达到一定的紧固力矩,使螺纹联接、键联接和销钉联接拆卸后还能重新装配使用。针对不可拆卸联接,应用液压锥度套合等方法使配合面的尺寸公差为过盈配合的联接件能得到紧密的结合。将有过盈量配合的两个零件压人到配合位置的装配过程,装配过程中应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出零部件间各种配合面的形状精度。还可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装配,并通过调整、修配等方法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修配法依靠手工操作并要求装配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全部工序都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上进行。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装配周期也较长。虽然配合达到规定的精度但是装配效率低,因此需要进行科学性的装配改革。
(3)在建立单个零件装配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把被包容件装配到配合位置。有区别地制订零部件的精度要求,是装配时装入包容件中使其达到配合位置的关键步骤。装配中应用刮削等工艺方法改变个别零件的尺寸,适用于过盈量较小的小型零件联接并具有可拆性。在大型、重型和精密机械装配中调整个别零件的位置或加入补偿件,将装配所需的零件和部件全部运送到该装配位置。整机零部件质量及其相对位置精度是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需按集中原则进行的固定式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也可按照按分散原则进行的同定式装配,这种方法成批生产中也少量应用。各个部件分别由几组工人同时进行装配,其主要适用于单件和中小批生产的结构较复杂的产品。
三.运用科学性装配方法保证装配精度
根据产品的装配精度和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密切的关系,建立整机装配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保证装配质量预测和装配过程偏差分析上的有效性。零件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对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组成零件较多的结构,如在机床设备、精密仪器等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制造中。工件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由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合理的装配方法共同保证。
(1)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需要根据产品特点(如重量、尺寸、结构复杂性等)、生产批量和现有生产条件(工作场地、设备、现有工人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选择。保证其装配精度,按照产品在装配中是否移动具体确定装配过程。注意机器的三个装配精度,即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与相互配合精度,实现专业化。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可缩短装配周期、提高生产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保证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与装配质量。
(2)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从而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机器装配完成后应根据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验收和试验,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保证机器、部件和组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制造的经济性,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正确规定机器、部件和组件的装配精度要求,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确定零件精度和制定装配工艺,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对于重要产品装配精度要经过分析计算和试验后方能确定,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根据消费者的使用要求建立机械装配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昀希.数控机床验收中位置精度评定方法探讨[U].计量技术,2015,(9).
8.机械装配工简历 篇八
一、检查销的型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有关连接机件及其几何精度经调整符合要求后,方可装销,
三、装配销时不宜使销承受载荷,根据销的性质,宜选择相应的方法装入;销孔的位置应正确。
四、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销和销孔,装配前检查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宜采用其总接触面积的50%~75%。
9.机械类简历 篇九
姓名
男 | 未婚 | 198*.**.** | 户口:广东 | 现居住于广州
n年工作经验 | 团员 | 身份证:
民族:汉
电话:(手机)
E-mail: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职业规划: 成为一名成功的品质经理人
期望从事职业: 品控主管、品控员、质量工程师、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等
期望工作地区: 广州
期望月薪: 2500-3500元/月
目前状况: 我目前处于离职状态,可立即上岗
批注:求职意向包含了这个领域不同级别的职位,你到底能做哪个呢?如果你是刚入行,就只能是初级职位,如果你工作经验丰富自然会应聘中高级职位。目前的表述会给HR你对自身职业能力非常不清楚的印象。成为一名成功的品质经理人是职业目标,不是职业规划,这个要区分清楚,而且何为“品质”经理人,这个是笔误还是自创概念?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诚实正直,谦和自信,乐于进取、乐于奉献,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踏实,认真细致,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方面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机械绘图知识、制造工艺、测绘知识;熟练AUTOCAD、PRO/E绘图软件,基本掌握SOLIDWORDS三维绘图软件。
批注:你这个自我评价如果给你的同学用是不是也很适合呢?要知道,吸引HR的不是你有多少优点,而是你有多少能力,现在的自我评价更像是一个空泛的自我表扬,实在很难吸引HR的注意力,还是下功夫好好了解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给HR一个真是的自我展示才好。
工作经历
2008.09~2009.10 金工生产实习
工作内容:
学习机械加工的操作方法,对机械加工有初步且较全面的了解。
批注:“初步”和“较为全面”是不是有些矛盾呢?
2009.07~2009.08 **电脑公司|导购员
公司行业 | 企业性质 | 规模:1000人以上|民营| 1500元/月
工作内容:
为顾客提供服务,直接和顾客做面对面的沟通,向顾客介绍产品,诱导顾客做出购
买决策。了解顾客的需求是导购的关键点。
批注:作为一个导购员,其基本工作流程就应该是了解需求——介绍产品——促成交易。
所以你对此工作经历的描述也应该是按照这个逻辑来,现在的描述语言逻辑是有些小问
题的,建议修改一下。
2010.07~2010.09 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民营|规模:| 3500元/月
工作内容:
负责封罐机的测绘,画图;参与封罐机的研发设计。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学以致用。
批注:你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一定要列出来,不能笼统的说解决实际问题,工
作经验贵在真实,HR关心的就是你的工作细节问题。
批注:应该倒序
教育经历
200*/09--200*/07 **农业工程学院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07.10~2008.10学习委员
负责跟进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008.11~2009.9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红十字爱心社副社长
负责管理社团,组织策划社团各项活动
组织策划过红十字爱心社第一届医疗知识竞赛活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达到预期效果,该活动在社团文化节中被评为“精品活动”。
2008.9~2009.9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调研部副部长
组织策划有关大学生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的调研活动。
组织过“活力在基层”团员思想状况调研活动,报告获得校特等奖。
批注:“组织策划有关大学生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的调研活动。”具体有哪些活动呢?我们要么就不写出此项,如果写最好将具体组织的活动列出来。
语言能力
英语: 英语四级
专业技能
计算机水平及特长
计算机省2级,熟练操作办公软件 批注:……
专业技能
阅读,篮球
10.机械装配工简历 篇十
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适时地满足了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快速多样化的需要,在它被广泛应用到生产制造领域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从设计到装配成成品的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过程都可以在计算机的虚拟环境中模拟仿真。在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与计算机辅助相关的概念方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工程等,即人们熟知的“CAD/CAM/CAE”。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实用的条件。
虚拟现实技术的分支之一——产品虚拟装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虚拟装配是在虚拟环境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设计出来的产品三维模型、成件模型等进行预装配,在满足产品性能和功能的条件下,通过分析、评价、规划和仿真等改进产品的设计和装配的结构,实现产品的可装性和经济性 ),是实际装配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本质体现,是虚拟现实技术与装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彻底解决传统装配中存在的弊端带来了希望。尤其是对于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且加工精度高的产品。各类光电侦查设备,在其加工、制造尤其是装配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试装、拆卸和返工,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并延长了研制周期,虚拟装配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传统产品开发过程如图 1所示。
本文主要阐述将虚拟装配技术应用到机械装调工艺中,使得装配工艺更为直观全面,以装配过程三维爆炸视图显示,甚至动画的形式直观地表达装配过程,便于操作工人对于装配工艺的理解。本文以光电侦查设备为研究对象,基于 SolidWorks、NX三维软件,以虚拟装配、运动仿真和爆炸视图等为手段,通过对光电产品典型组件装配过程三维爆炸视图以及动画的再编辑,从而实现装配工艺三维可视化,通过三维爆炸视图在装配工艺规程的应用,以及产品装配前对操作者的多媒体动画培训,实现机械装调工艺的改进、发展。并行设计工作模式如图 2所示。
图 2并行设计工作模式
1.传统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概况
机械装调是机械制造中的后期工作,是形成产品的关键环节,机械装调是依据产品设计规定和精度要求等,将构成产品的零件、成件等结合成组件、部件,直至产品的过程,机械装配工艺是根据产品结构、制造精度、生产批量、生产条件和经济情况等因素,将这一过程具体化。机械装配工艺必须保证生产质量稳定、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一直沿用的机械装调工艺方案的选择主要依据:产品整体结构、零件大小、制造精度和生产批量等因素,我们依此来选择装配工艺的方法、装配的组织形式,装配过程主要为钳工通过手工的测量、刮削等来完成的,这样能做到在装配过程中及时对零部件进行修配以保证装配任务的完成,但是也存在不足。
(1)须等零件全部加工完成后才可进行装配,而且一些必要隐含的装配尺寸问题很难及时发现,问题难定位,需要重复拆装。
(2)能体现并行设计的思想。
(3)一般要反复修改,进行多次试装配,周期长,成本高,不能适应当前敏捷制造的需要。
2.虚拟装配技术主要优点
(1)实物产品的数字化再现,即生成产品数字模型。
(2)冲突检测,是指组成产品、各个级别的装配体的零部件进行集合上的干涉检查,这里的检查包含有零部件在装配体中的静态空间位置的相交性,也包含零部件在构成产品的装配过程中在空间上的集合干涉。
(3)生成装配序列和路径,在产品建模和排除“冲突”的过程中,生成优化的装配序列和路径,减少实际生产中的装配时间。
利用虚拟装配技术可以进行虚拟零部件设计和虚拟装配设计,并进行相应的装配检验,对产品的零部件及结构设计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检验结果,修改设计,从而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完成了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降低了开发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
3.“虚拟装配技术”在工艺技术中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公司自 2009年以来,在编制机械加工、装配工艺规程中逐步地应用 SolidWorks、NX和 Pro/ENGINEER等三维软件进行辅助工艺设计,例如按照加工步骤进行零件三维模型的建立;成件、电子元器件三维模型的收集以及实测实建;组件模型的建立,干涉检验;组件三维爆炸视图动画显示,优化整合最合理的装配路线;结合现今 CAPP信息化系统以及工艺文件需要的三维爆炸视图的 CAD二维转化,零件过程模型的应用等。
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尝试和积累,以及 CAPP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公司正在进行现有 CAPP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向着三维 CAPP信息化系统发展。
二、产品虚拟装配技术在装调工艺中应用的必要性
1.生产现场对工艺规程的需求
在生产现场,操作者根据装配工艺的要求进行操作,他们对工艺文件的理解以及工艺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目前,装配工艺一般是以文字叙述为主,以说明图(设计二维图样)为辅的工艺表述形式,有些复杂的装配图示不直观,容易造成操作者理解上的偏差,且理解和掌握起来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利用计算机仿真和虚拟装配技术,将装配工艺以的三维爆炸视图展现出来,并在爆炸图上进行文字说明(如图 3某型号升降机构运动部件装配图所示),使得工艺文件能够以一种直观、细致的方式对装配工艺进行描述,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以满足快节奏的生产需要。
2.工艺人员完成高质量装配工艺的需要
进行产品的虚拟装配,已经成为了工艺技术人员全面解读设计意图,梳理装配路线,选择高效可行的工艺方法的需求,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工艺路线、工艺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随着光电产品型号的不断增多,产品研发生产周期的压缩,单纯的二维设计图样已经不能满足工艺工作的需要,由于产品研发段模型与最终设计图样的偏差,这就需要:工艺人员认真审核图样、模型,确认最终的零件模型;对部分成件重新建模;对电路板的主要特征进行建模,对根据零部件、成件等的约束关系、装配层次和零部件在虚拟空间的位置和姿态关系来对各零件进行装配并生成装配模型。
如图 4所示,为某型号消旋电机组件主轴装调的三维爆炸图所示,依据虚拟装配,可以检查干涉情况,明晰组件轴承系启动力矩本质为,增减推力轴承内外调圈得出公式: L=L1+L2,有助于装调方法的确定,以及明、细化工艺规程,便于现场生产。
3.科研产品“并行设计模式”的实现
虚拟装配技术对于科研产品优化设计、产品性能完善,减少开发过程产品反复,提高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本公司现行生产模式,生产部门单纯依据设计 CAD二维图样进行加工、装配,很难全面把握产品,工艺人员进行重新建模,核对、确认(过程中与设计协调)零件最终技术状态;但是单纯依据设计装配图样,很难核对组件装配是否干涉,以及组件是否满足设计功能要求。
拿近期一个生产实例来说明,图 5为某型号俯仰组件外俯仰部分的装配图局部,以及相应的旋变压圈、右侧旋变座的零件图样局部视图,外俯仰旋变内圈的出线需通过缝隙 B、右轴过线孔、缝隙 A,此例主要来分析旋变内圈导线是否存在装配隐患。
单纯依据装配图,旋变内圈出线貌似不受影响,而实际情况如图 6所示(图 6为依据设计图样进行零件建模,依据旋变实物进行测绘建模,按照装配关系进行约束组装), B缝隙仅有 0.2mm, A缝隙仅有 0.8mm,而且 A、B两处均有相对转动,存在旋变线磨损切断的隐患,由于实际装配过程,该处较为隐蔽,不容易发现,交付用户后使用一段时间问题才会暴漏出来。
在进行模型虚拟装配过程中,工艺人员于此进行反馈,并提出更改建议:(1)更改旋变压圈尺寸 Φ35为 Φ41(拓宽缝隙 B);(2)更改右侧旋变座尺寸 0.3为 2.9(拓宽缝隙 A,且满足设计需要:轴承不脱出),增加内孔圆角 R1.5,减少磨损导线的隐患。
通过对模型装配的分析,预见性的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隐蔽问题,很好的做到了设计反馈、生产反馈的流畅执行,有效地辅助于设计优化、产品性能完善,可见虚拟装配技术应用的必需性。
三、虚拟装配技术在机械装调工艺中的实际应用
在此我们结合生产实例,以及近年来工程技术室虚拟装配在机械装调工艺中的应用经验积淀,来说明虚拟装配技术在机械装调工艺中的实际应用的几个要点,以及应用方法。
1.装配建模
本文的装配建模是应用 SolidWorks2008完成的,工艺规程由艾克斯特 CAPP信息化完成,装配模型的建立是以零件几何模型的建立为基础的,成件、元器件等依据资料以及实物进行测量绘制。虚拟装配建模就是在虚拟环境中根据零部件的约束关系、装配层次和零部件在虚拟空间的位置和姿态关系来对各零件进行装配并生成装配模型。
零件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据设计图样,零件建模的正确性关系到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以及后续虚拟装配的正确性;成件模型的建立,模型建立依据一方面来自资料的查询,另外就是依据实物,进行实测实绘,对于复杂的成件表述出成件与装配相关的关键特征;电路板模型的建立,依据设计图样,以及装配位置,绘制接插件位置,以及可能装配干涉的器件,力求尽量详尽表述。
例如某型号俯仰电机组件,首先依据设计图样建立零件模型:“左侧端盖、俯仰电机法兰、左轴、左轴承外压圈、俯仰内调圈、俯仰外调圈、左轴承内压圈”;因软件中自带标准件库,则 GB/T68M3×8、GB/T68螺钉 M3×10、 QJ2963.2弹簧垫圈 2.5、GB/T97.1垫圈 2.5、GB/T65螺钉 M2.5×8、GB/T276轴承 61805按参数要求生成,而成件 J128LYX001力矩电机依据实物测绘。图 8所示为该组件模型。
2.组件虚拟装配,组件配套检查以及干涉性、功能性检查
依据装配图,按照约束关系,将该组件的零件、成件、标准件进行组装。在转配体中插入首个零件时,首先判断后续大致视图方向,通过基准面约束调整首个零件位置,然后参照装配图明细表(如图 9所示),逐个进行约束定位装配。
(1)组件配套检查,生成组件明细卡。
装配过程中,核对标准件等的种类数量是否正确,(例如本组件中明细表序号 2、3、4的标准件 GB/T65螺钉 M3×10、平垫圈 3、弹簧垫圈 3为固定固定左侧端盖,结合实际模型,该处应为沉头螺钉,所以该处应更改为: “GB/T68-2000螺钉 M3×10数量 8”;序号 6数目应由 22更改为 16,序号 14、15、16数量应由 28更改为 8;序号 16所用标准件为 GB/T65螺钉 M2.5×6,结合模型分析,应更改为 M2.5×8,以增强其可靠性。)对应的完成如表所示“俯仰电机组件明细卡”,并在备注栏内标明标准件的用途、数量,便于后续的核对工作。
(2)组件装配干涉性、功能性检查。
在完成模型虚拟装配后,通过模拟组件运动方式,结合软件自身的透视、剖视功能,观察分析各零件、成件是否存在装配干涉,针对于存在轴承、电机的组件,我们还要分析轴承是否能有效压紧,碳刷是否在合适位置,以及应用何种方式来安装电机,以避免碳刷的损伤等。
3.组件爆炸视图在工艺中应用
(1)生成组件爆炸视图。
生成组件爆炸视图,是在充分分析组件组成的基础上,根据装配逆顺序生成组件的爆炸视图。生成爆炸视图的过程其实就是组件装配路线规划的过程。
在进行“俯仰电机组件”装配路线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考虑为如和避免电机碳刷的损伤,如何保证轴承启动力矩与调试时的尽量一致,如何高效装配,再次基础上我们确定装配工艺路线为:“装配准备(清洗)→成对轴承游隙调整(启动矩调整)→压装电机定子(不安装碳刷)→电机转子组合装配(包含电机转子、成对轴承、左轴承外压圈)→电机组装(并在转子定子之间均匀的垫上青稞纸)→左侧端盖安装→碳刷安装→电机跑和”。
生成的爆炸视图如图 8所示,调整各组成之间的爆炸间隙,使得视图中各组成可见,并能明确装配关系。
(2)三维爆炸视图的二维 CAD转换。
我们在应用 CAPP信息化系统编制工艺文件时,为了工艺附图的可编辑,以及便于标记图示说明,需要将三维爆炸视图进行二维 CAD文件转换。操作步骤为,首先利用 SolidWorks2008中“从装配体到工程图”的命令,生成该装配体的平面视图,如图 10所示,选择“模型视图”,选择装配图,然后选择“当前模型视图”,就可以生成模型当前爆炸视图的平面图,当然我们还可以生成一些剖视图,就更为明确的表述了组件的装配状态,然后将文件另存为DWG文件,就完成了三维爆炸视图的二维 CAD转换。
(3)二维爆炸视图用于 CAPP工艺文件。
将二维爆炸视图应用于 CAPP工艺文件中,是指编制的机械装调工艺文件,利用二维爆炸视图作为工艺附图,使得工艺文件能够以一种直观、细致的方式对装配工艺进行描述。
利用 CAPP自身的“新建 DWG工艺附图”功能,在CAD中粘贴爆炸视图,调整视图绘制比例,使得图形居中,然后补齐中心线等参照线,然后应用 CAD引线功能进行爆炸视图的标注说明,完成工艺附图编辑。
4.组件装配动画的生成与培训
随着产品复杂程度和工艺要求的不断提升,进行装配前操作者针对性的工艺培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培训中,明确组件装配的注意点,以及便捷高效的装配方法,使得操作者更为方便的掌握要点,高效地完成产品装配。如果将虚拟装配过程动画作为培训教材,那么就能够更为形象的将作品的过程展示在操作者面前。
目前,我们可以应用 SolidWorks2008软件中的动画爆炸功能,完成装配、拆卸过程的循环动画播放,结合软件自带的的“动画向导”和“保存动画“功能,完成最终的动画编辑和视频文件的保存,如图 11、12所示。在“动画向导”模块,选择生成动画类型为“接触爆炸”,即三维虚拟装配的实际过程。
四、结语
本文结合三维爆炸视图在机械装调工艺文件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产品装配前对操作者的多媒体动画培训可行性的分析,为机械装调工序后续的发展验证了方向,实现机械装调工艺的改进、发展。虚拟装配技术应用到机械装调工艺中,使得装配工艺更为直观全面,且能够在计算机模拟装配过程中,更为全面的把握产品,熟识产品装调要点,屏蔽可能存在的隐患,更为便捷地完成设计反馈,对于产品设计优化、产品性能完善,减少生产过程中产品反复,提高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重点研究了虚拟装配技术在机械装调工艺中应用所涉及到的几个关键技术,即装配建模、装配工艺规划(爆炸视图)、CAD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爆炸视图在 CAPP工艺文件中的实际应用,以及装配动画的编辑、输出,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但三维虚拟装配技术在工艺中的应用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应用上的创新。
11.机械装配钳工实训教学改革 篇十一
一、对硬件和软件建设进行逐步完善
当前,我国的机械钳工实训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因为中职教育受到有限条件限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对学生进行灌输,而不讲究方法和策略,学生对钳工知识掌握后,再在实训环境中进行学习,老师把内容根据实训的步骤进行演示,然后学生再按照老师所演示的步骤进行操作,一般都是按照老师的演示进行操作。虽然对于初学钳工的同学有一定的新鲜感,但是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所授内容产生厌倦,单靠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想使钳工实训教学有新的进展,就需要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不断完善,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钳工工具等,还对软件进行更新,使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展,做到理论基础和实训教学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不断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实训教学项目要根据当地企业需求进行规划
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最大区别就在于教育的目的是以专业教育为目的,使让学生掌握熟练的技能,在走上社会的时候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增加就业率,为学生以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学校在开始钳工实训教学中,要考察市场,看看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种人才最走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实训教学,对实训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置。在当今人才激励竞争中,学生要想毕业马上就业,就需要掌握一门娴熟的技能。所以,学校在对学生的实训中,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才能在以后的就业中稳操胜券,才能获得先机。因此,中职学校在对钳工进行实训时,要全面展开调查,预测企业今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再这方面进行实训教学,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就业。
三、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实行工学融合训练
在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中,实践是第一位的,也是教学的归宿。为了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实际技能,并把这项技能完全融合于生产活动中,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使实训技能进一步提升。目前,很多的中职学校在实训教学中一般都是孤立进行的,没有同实践结合起来,结果就只对理论精通,而忽略技能的培养,动手能力非常差,无法实现实训目的。因此,可以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开始实现教学。学校和当地企业结合在一起,先对企业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对实训课程进行设置,确定教学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实训课中,使学生能够触摸到钳工,并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中去,熟悉每个环节的的特征和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将企业生产的一些废弃的产品用在实训课程中去,让学生找出产品中哪些地方不合格,为什么不合格,怎么改进才能合格。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产品中的问题积极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所在,激发他们学习热情,主动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四、定期开展技能竞赛和技能比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革新,各企业越来越趋向选择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校可以每学期定期组织一次校级的技能大赛,聘请高校教授、企业专家作为评委,对于获奖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技能水平在比赛中得到提升。在日常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技能比赛。比如,老师在对钳工的基本知识讲完之后,就可以举行一次竞赛,竞赛分为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竞赛,不仅掌握了实训技能,还增强了竞争意识,为以后踏上社会增加了履历,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总而言之,作为钳工实训教学的主要意图就是让学生很好的掌握钳工技术,对其技能能够很好的运用,并把这项技能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实训教学最为简单最为直接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更好的就业,因此,学校就需要同市场相结合,不断改变实训教学目标,以市场为指导,对实训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促进实训技能的适应性,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应该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做到和企业的融合,真正为企业输送大量的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就业,推动企业飞速向前发展,使二者做到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为经济发展服好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中职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人才的培养。当前,在中职学校的机械装配钳工实训中,还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市场需要来设置课程,使实训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机械装配钳工,实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孟广明.深化钳工实训教学改革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J].机械管理开发,2010,25(6):168-169.
[2]王丹.中职钳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9):52-53.
[3]余毅燕.对钳工装配实习课题教学的探讨[J].现代制造,2010(18):168-169.
【机械装配工简历】推荐阅读:
电子装配工试卷07-10
船厂装配工先进个人范文10-25
机械中专简历06-30
机械/机电求职简历07-15
机械自动控制简历09-10
机械设计专业英文简历10-14
机械生产个人简历10-25
机械绘图员英文简历11-02
装配工作总结07-28
机密机械技术个人简历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