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全学科的内涵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024-06-22

论安全学科的内涵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精选4篇)

1.论安全学科的内涵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一

关键词:全科医学,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生,课程体系

发展全科医学是我国未来医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则是发展全科医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医学教育实际状况, 国内医学教育界提出并建立了多种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 譬如转型培训、在岗培训、规范化培训、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医学生全科医学本科学历教育等等。值得注意的是, 近几年, 国内已有多所高等医药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医学生的本科学历教育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在各高校的开展, 也引起了教育部、卫生部及全科医学专家们的高度关注。

虽然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看法不尽一致, 但这种模式还是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8年, 我国已有近2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不过, 在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中, 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为课程体系建设是该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该种培养模式的成败。本文结合我校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实践, 对课程体系的建设作如下探讨, 以期与同仁交流商榷, 为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一点借鉴。

1 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是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体现形式。课程体系则是各门课程有机的集合。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设置与确定需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并能充分体现出专业特点。在制定课程体系时, 我们紧紧围绕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除遵循一般的课程设置原则如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相对稳定原则、滞后性原则之外, 还特别提出了以下几项原则:

1.1 突出全科医学特点

全科医学培养的是全科医学人才, 全科医学人才是一种具有自己特殊的素质、价值观、知识结构与技能的专门医学人才。全科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专业方向, 在内容上与其他任何医学专业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专业特点。

1.2 体现当代医学教育的最新理念

21世纪的教育将是出现巨大发展和变革的教育, 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将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而不断更新, 而包括了全科医学教育在内的高等医学教育,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将毫不例外的呈现出上述发展趋势。随着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 (IIME)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制定与颁布, 以及我国近几年卫生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开展, 把当代医学教育的最新理念引入全科医生的培养过程中, 并将其充分体现在课程体系建设上, 则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1.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全科医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因此全科医学教育中应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这在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上应得到充分体现。

1.4 注重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在我国, 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并不十分健全与统一,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仍是一项迫切的任务。虽然国外有一些培养全科医生的课程体系, 但由于国情、教育对象、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差异, 对国外的课程体系只能借鉴, 而不宜原样照搬。我们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建立适合本国、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所谓实用性, 即在保证全科医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 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2 7课程体系的内容与体会

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 一般将课程分为3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了更好地体现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特点, 使课程体系中全科医学专业课程显现的更加明晰, 我们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重新整合与划分, 构建了六大课程模块, 即人文社会科学模块、理科基础模块、基础医学模块、临床医学模块、预防医学与行为医学模块、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模块。这六大课程模块构成了全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涵盖了全科医学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医学心理学、大学英语、就业指导、军训等课程。该模块以“两课”为核心, 在开设上述课程基础上, 逐渐向医学伦理学、大学语文、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美术鉴赏、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延伸。该课程模块的主要教育目标是提高全科医学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交流和交际能力。

理科基础模块以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生物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为核心, 并逐渐向医学科研基本方法、文献检索、电子显微镜技术等课程延伸。理科学科知识是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知识。其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全科医学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 培养学生的概括、综合、抽象、分析等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基础医学模块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遗传学等课程。该模块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教育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临床医学模块包括临床医学导论、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眼科学、口腔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急救医学、肿瘤医学、精神病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中医学等课程。该模块是课程体系的重点内容, 因为全科医生是临床医生, 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是全科医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是全科医生得以在社区立足的“脊梁骨”。全科医生只有具备高超的疾病诊断治疗能力, 才能取得居民的信任。因此, 对于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说, 临床医学课程的学时数以及教育教学质量都不能少于和低于临床医学专业。那种在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学历教育中减少临床医学课程的学时数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该课程模块的主要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丰富扎实的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疾病诊断治疗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预防医学与行为医学模块以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等课程为核心, 逐渐向健康教育学、行为医学等课程延伸。该模块是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因为疾病的预防、促进健康及健康管理等能力也是全科医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该课程模块的主要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预防为主”的基本观念, 使学生树立大卫生和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

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模块包括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社区医学、社区卫生管理学等课程。该模块是全科医学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特有的内容, 也是全科医学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区别于其它医学专业包括普通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标志性模块。在该课程模块中, 全科医学概论是最主要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能够弄懂弄通什么是全科医学、什么是全科医疗和什么是全科医生, 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社区卫生实践实习及锻炼, 学生基本能够胜任全科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践表明, 通过这种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本科学历教育, 我们可以培养出适合在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的防治结合型的全科医学人才, 而这些人才又是我国目前所急用

参考文献

[1]陈联英, 陶立坚.医学教育全球化探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4∶16~17.

[2]鲍勇.解析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大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全科医生[J].实用全科医学, 2004, 2 (1) ∶1~4.

[3]杨韵菲, 张瑾.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1) ∶12~13.

[4]林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评价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3) ∶94~96.

2.论安全学科的内涵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二

一、通识教育与地方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1. 通识教育及其发展。通识教育, 又叫“博雅教育”, 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 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 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2.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通识教育。地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 数量占我国本科院校的80%以上。地方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用得上, 用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这也是由其诞生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地方院校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着数量巨大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工作者, 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地方科技发展的“孵化站”, 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可以看出, 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线, 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 随着通识教育的不断深入, 地方本科高校也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 既能培养出符合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又能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 有效的思维能力, 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发展潜力, 是地方本科高校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作用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 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 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2]。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在地方本科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可以起到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增强能力的作用, 有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其次才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职业的人。但是现在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大学各学科专业不断细化, 专业性不断增强, 导致学生的素质被束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知识空间或者领域内, 造成学生的知识专业化、思维片面化、能力单一化。用人单位也要求学生能尽快上手, 减少适应性培训时间, 对专业技能要求也较高。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往往过分地强调专业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一是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通识教育的知识覆盖范围广,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所以通过通识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学生的视野。二是完善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是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3]。通识教育可以避免学生因追求专业教育而忽视了自身人格的发展, 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指明道路。三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识教育在教人做事的同时, 更注重的是教学生如何去做人。四是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提高其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但有利于学生校园内的学习, 而且对于学生日后走向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这种理念, 帮助学生自主成长所需的各项知识和能力。

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是否科学, 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涉猎不同学科领域, 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 强化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 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打基础。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使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由两大模块构成, 即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 (如图1所示)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是由语言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等构成。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 为学生接受专业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识教育选修课由五个子模块构成, 分别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类、跨学科领域类、高新技术类等, 每个子模块由多门课程组成。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主要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启发作用, 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主要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强调的是学生对其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 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面, 建立有效的思维方法;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学类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艺术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国外著名文学的基本知识,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跨学科领域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跨学科的交流能力;高新技术类主要是一些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方面的课程, 有利于学生了解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4]通识教学选修课课程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文学、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根据自身的需要、知识结构、兴趣方向, 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每个子模块课程中对课程进行选择, 同时学生应在通识教育总学分中选够一定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才能毕业 (一般不少于15学分) 。

四、通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1.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管理。

为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质量和效果, 通识教育课程应由学校统一管理, 成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校范围内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将统一由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 并给予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指导。对开课教师的资格要有明确规定, 要求在该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独特研究, 同时每位教师申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课班次、班级人数不易过多。

2. 合理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地方本科高校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受益效果。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通识课程应合理地选择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例如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式。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地选择考核方式, 也可将多种考核方式合理地组合到一起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系统考查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了设置该门课程的预期效果, 以便及时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目前我国重点大学随着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 已初步取得一些成就, 其意义与重要性越来越被人所认识, 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热门话题。但通识教育在地方性高校中无论是普及性还是针对性都很薄弱。本文系统地阐述通识教育课程在地方本科高校中的作用, 研究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提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新思想, 以期待对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有所借鉴。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般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 强调实践能力和服务一线的能力。本文重点强调地方本科高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平衡, 并就地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霞.价值视角下大学通识课程的建设——哥伦比亚大学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 2010, (7) .

[3]王蕾, 漆新贵.对大学通识教育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0, (6) .

3.论安全学科的内涵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三

人类社会化的发展, 需要人们不断地接受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提高素质和能力, 使自己更好的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马克思对人类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提出“在人类社会, 作为主体的人, 在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些发展包括两个层面, 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1]。同时, 马克思在他的论著中指出“从对儿童的教育过程来说, 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这种生产劳动是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过程, 它的结果可以提高人对社会的贡献, 同时, 这种培养人的方法, 是人类社会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2]”从马克思理论的教育观模式, 可以看到, 对人的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在人生是提高自己技能的唯一途径。

1. 通识教育对高等院校的影响

在高等院校, 是大学生成长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园田, 在这里, 可以提供大学生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重要使命, 尽管我国对高等院校有不同的分类, 但作为任何一个高等院校来说, 她的教育理念, 必然决定她的教育模式。我国的高等教育, 在新中国成立后, 有了较快的发展, 当时, 我国的高等教育, 仿效前苏联的教育模式, 在当时, 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大学生, 但由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强调的是专业教育, 忽略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使大学生在全面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大学生虽然在高等教育中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也缺少社会的责任感, 这种结果, 明显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奋斗目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数十年来, 无数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中实践探索, 也取得许多效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院校, 在教育改革中, 利用高科技发展的优势,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 加强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 近些年来, 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 通识教育也成为我国各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这种通识教育模式, 尤其受到省属大学师生的欢迎和接受。

2. 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 是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它是一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显然, 通识教育模式是与大学的教育目标同步, 他的培养目标就是利用大学, 来培养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通识教育, 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目标, 同时又具备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大学生, 使大学生, 不仅要在大学中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 还能够适应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同时, 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 还要能够熟悉人类的总体知识, 要对一些相关的学科有个基本的认识, 重要的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的能力, 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通过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 要能够培养理性地处理问题, 要培养具有高远的人生奋斗目标, 还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品质, 具有高品位的价值追求, 能够承担实现伟大中华民族之梦的历史重任。达到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院校的要求, “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院校工作的地位, 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大学生成为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使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3. 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 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 是以培养适应小康建设人才的需要, 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是通识教育模式在实行的培养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 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那些比较有特色的省属应用型本科院校中, 在教育发展中, 办学资金和生源质量, 都是他们办学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在这些院校, 依然会存在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 因此, 在实施通识教育模式的过程中, 就可能会流于形式, 使通识教育没能完成通识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对于通识教育的教材建设, 它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 如果通识教育教材建设不完善, 就一定阻碍通识教育顺利进行, 因此, 要实施通识教育, 培养优秀大学生人才, 就必需尽快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 认真地对于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解决通识教育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应用性省属本科院校, 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认识到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对省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 这样才能加速省属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才能使应用性本科院校具有特色, 培养优秀的建设人才。显然, 探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价值认知差异化

在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 虽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但是, 目前的通识教育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模式, 与国外的通识教育比较, 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 主要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还在形成中, 通识教育理念与传统专业教育理念还存在博弈的过程。这主要源于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 在社会的需求中还有市场, 这种市场需求, 必然会影响在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的实施。因此, 从高等学校管理层面, 就要加强对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 大力提倡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提高重视, 当然, 对通识教育理念的问题, 源于各种因素, 包括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例如, 社会对学生就业率的要求, 也会对学生对通识教育带来影响;教师也会由于学生的就业需求, 而热衷于专业的教育问题, 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会使高校的办学理念, 失去对通识教育的热情;还有对教师的考核问题, 也会影响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热情, 实际上也体现了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 例如同样是授课, 如果通识教育课在教师评职晋升时不计算工作量, 那么教师怎么会对通识教学的热情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对通识教学选修课的影响, 如果师生都没有热情, 会使学生人数少, 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时数, 但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往往热衷于选择能够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课程, 这样的选择社会需要, 就可以利于学生的就业选择。而通识教育的课程, 一定要选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课程, 把学生需要的通识教育内容, 确定为学生的选修课, 就会吸引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 因此, 在这些具有特色的应用性本科院校, 实施的通识教育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 因此, 通识教育模式的建设, 必需体现通识教育的目的, 显现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明确, 这样才能做到通识教育真正的教学目标。

2. 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规划的科学性

高等院校, 课程内容是实施高等教育过程的主渠道。在高科技时代, 对通识课程教学, 要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 尤其是对于关系到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公共必修课不同, 通识教育的设置是由学校自主确定。这对于教学单位和教师来讲, 不能由于要承担必修课的教学活动, 而忽视选修课的重视, 尽管选修的这些课程的规划和设置主要是根据教师提出, 发挥教师的个人专长来开设的, 它的影响力度非常小, 由于通识教育的开设,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 虽然目前还处于自然形成状态, 还没有形成必要的教学制度, 但一般只是按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 目前只是试行, 还缺乏科学的论证, 在全面通识教学, 还没有充分考虑到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尤其是这些通识教育的目标缺乏关联, 再加上检查监督不到位, 使通识教育难以为继, 也导致教学资源更加匮乏。尤其是在教学理念上, 虽然已经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 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例还是呈失调状态[3]。

3. 在通识教育过程中对激励的缺失

在发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制度的保证, 尤其是激励制度的建立, 它是通识教育模式发展的基础, 但目前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省属高等院校, 在发展通识教育中由于没有制度的保障, 尤其是对承担通识课教师的评价, 由于没有激励制度的保证, 教师承担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 通识教育课也由专业教师兼任, 但在激励政策中, 使教师明显感到通识教学不如专业课教学, 因此教师不愿意承担通识教学, 这主要激励政策标准体现的是教师承担专业教学和科研情况, 没有计算教师承担通识教育的工作量, 这样就使教师不愿意承担通识课的教学, 显然, 在这些高校, 通识教育的教学任务, 不会受到教师的欢迎, 其结果一定会导致通识教育课教学质量的降低。

4. 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需要大力加强

在一些高校, 对于通识教育课的安排, 还没有专职的教育管理负责。由于从高校主管领导对通识课程的认识问题, 使高校通识教育课的实施疏于管理, 主要表现在对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评价。从高校教学的管理层面考虑, 也缺少对通识学科教材的编制, 这样就只能在有限的教材用选用, 由于教材的单一, 也使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难以创新。严重阻碍了省属高校在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 需要从管理入手, 提高对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发展。

5. 通识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

校园文化具有高校文化教育的底蕴, 她是高等教育潜在的教育资源, 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代化的大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必须具有文化品位, 这样才能构建富有活力的文化环境, 使大学校园形成朝气蓬勃的学术氛围, 利用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 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通过校园文化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滋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4]。因此, 省属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积极构建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这样, 才能在校园文化中, 培养大学生成为“求真科学精神与求善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黑龙江科技大学在通识教育课建设中的措施

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体系, 是通识教育的基础。在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 为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 通过通识教育的建设, 完善我校通识教育模式, 在我校的教育体系中, 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精神传承、拓展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技能标准。使黑龙江科技学院成为我省培养应用型人才基地做出贡献, 因此, 就要发挥通识教育的优势, 利用高科技的教学手段, 发挥网络平台教育手段的优势,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使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

1. 学生的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理念

在我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 提出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使大学生毕业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活跃思想、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设人才。这是我校为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 只有通识教育模式, 把科学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教育结合起来, 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能力, 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 使大学生成为既具有精通的专业知识, 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在对大学生培养中, 达成对通识教育的共识。

2. 挖掘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

根据我校现有教学资源与专业特色, 为提高素质教育, 学校制定相关政策, 积极鼓励各专业的教学单位, 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 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 把通识教育选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 利用通识教育选修课, 增强“人文与社会”、“数学与科技”、“语言与艺术”、“经济与管理”、“心理与教育”等教学的关联性;加大小学分课程比重;显然, 通过积极挖掘通识教育资源, 引进校外通识教育人才, 鼓励学生积极选修通识教育课程, 为培养大学生成为通识人才奠定基础。

3. 通识教育与教师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认真总结我校的教学经验, 积极改革通识教育教学, 从学校的管理层面, 鼓励教师实施小班教学、多媒体授课和网络教学,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 以学生为本, 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 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搭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良性平台;聘请名师和专家, 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为夯实大学生的素养奠定基础。

4. 加大对通识教育理论研究与教材建设

我校投入资金, 鼓励教师立项探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 通过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立项研究, 促进我校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努力使我校通识教育建设成为省级的精品课程;在通识教育过程中, 利用当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教学手段, 鼓励教师承担通识教育课, 创造条件, 支持教师引进国际通识教育资源。要下大力气利用学校教材建设经费, 鼓励教师编写通识教学教材, 尽快完善通识教材的建设。

5.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通识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办学的灵魂, 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与通识教育范畴相通, 要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构建, 为通识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 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团体的作用, 丰富学生人文与科学知识, 陶冶学生的情操。积极倡导和着力构建校园文化, 使校园成为通识教育的优良场所, 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5]”

参考文献

[1]潘琦.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 2001-09-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曾智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1, (22) :180-181.

[4]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65-74.

4.简论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 篇四

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高等教育的一个共识, 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发达国家高校创业学课程体系通常是围绕着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来构建, 教学实践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创业教育闻名于世的美国百森商学院认为, 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在于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 有效地保证创业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努力把创业学课程体系研究和管理学科领域的创新实践紧密结合, 为创业教育持续全方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 把创业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借助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创业型社会的契机, 我们应当通过大力推广创业教育把教育体制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有效结合, 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其经验成果, 充分认识我国国情是科学借鉴西方国家创业教育经验的前提。现阶段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使我们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导致全社会还不能把开展创业教育上升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层面推广发展。

我们应当看到全球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特质和学习动机全面准确了解的不到位, 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1]。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缺失。我们必须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 需要逐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才能更好的根据建设创业型社会的需要, 整合利用社会资源, 有效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1. 深化素质教育, 整体科学规划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素质教育的国际大视野下, 创业教育本质是素质教育的深化, 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注重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融合, 整体科学规划课程设置。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使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 有效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他们成为可以适应各种环境的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不应过分强调功能导向和课程内容结构化, 它应该是一种基于过程导向的、灵活的教学方式[2]。目前我国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形成多层次的系统教育模式。我们应当把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针对学生个性需求, 搭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创业教育平台。

2.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探索建立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反思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的现状, 针对教学实践中鲜有为创业教育搭建持续发展平台的客观事实, 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来思考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探索建立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随着世界变化的日新月异, 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势必会融入到社会进步的各个层面, 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特点会越来越突出[3]。我们应当注重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不同模块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有效激发学习动力。通过课程体系中的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需求。通过企业模拟和ERP沙盘模拟训练课程, 有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 面向全体学生准确定位创业教育, 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空间

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4]。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结合学校各自人才培养计划, 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将创新创业理念融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 通过课程教学计划的准确定位, 确保课程体系的全面健康发展。依托基础课程让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创业教育课程相互渗透, 有效拓展专业教学的应用领域。

创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实施个性化因材施教学习模式,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树立自我管理的科学思想。通过对学生性格、兴趣和能力的科学评估, 以必修或必选、选修或辅修等的方式, 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功能互补的创业教育体系, 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 统筹协调各方资源, 搭建一个创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社会平台

创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是一个统筹协调各方面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通过创业教育平台, 结合学校自身各自不同的教育资源, 努力营造弘扬个性、包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依托与企业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 有效开展创业实践课程, 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全过程。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为学生搭建一个系统的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学习平台。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试错和勇于纠错的学习态度,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跨专业和跨学科组成学习团队, 培养团队合作和分工协调能力,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发掘自身潜力, 通过不断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结语

全球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促使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勇于尝试。结合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在实施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校际合作的基础上, 我们应当通过宏观统筹建立全国性的创业教育联盟, 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合作, 科学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多渠道支持, 推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编辑:汪晓]

参考文献

[1]Robin T.Peterson, Yam Limbu.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pectives in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a profile[J].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2010 (13) :65-81.

[2]沈超红, 李敏, 向广旭.美国创业教育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1, 2 (2) :107-110.

[3]Johan Wiklund, Per Davidsson, David B.Audretsch, Charlie Karlsson.The Future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1) :1-9.

上一篇:八年级周清试题下一篇:生态海绵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