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共10篇)
1.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一
构建惩防体系创建和谐***
中共***镇党委
(2012年6月27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纪委的精心指导下,我镇紧扣“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多措并重、多管齐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逐步建立了一套长效管用、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防控体系,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一、抓宣教,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我们把教育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优先安排部署,优先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一是全方位打造“宣教平台”。镇党委坚持把廉政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之中,深入开展县纪委提出的加强个人品德、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四德”教育,不断增强干部的自控能力和从政行为;明确党委班子成员抓宣教的目标责任,规定各站所(办)宣教工作任务,在政府网站开辟廉政专栏,建立了反腐倡廉宣传报道联动机制,使反腐倡廉教育不演“独角戏”,形成“大合唱”。二是深层次筑牢防腐基础。镇党委把开展廉政教育,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就遵照执行廉政规定的情况进行查摆和整改,每年评选一批“勤廉兼优”共产党员,用身边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并通过领导轮流讲党课、党员定期谈思-1-
想、站所负责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定期考廉等方式,进一步筑牢干部思想防线,以领导风范树廉政标杆,以舆论导向促廉政建设。三是立体化构建廉政环境。在镇、村、组三级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专栏,并在机关楼道院内悬挂廉政格言警句等,使干部职工接受廉政思想、廉政文化的熏淘。以弘扬廉政文化为主线,镇机关组建了“欢乐***行、情系老百姓”文艺队,创编了《咱们的监委会就是好》、《廉政花儿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村组巡演达20余场次。同时,把党风廉政教育向学校延伸、向党员干部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
二、抓制度,建立反腐倡廉约束机制
在认真推行省委、市委廉政制度的同时,加强了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全镇初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的防范机制。一是突出规范性。按照廉政建设的要求和干部管理的需要,我镇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制度、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廉政风险防范制度、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等10余项制度,做到廉政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靠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预防性。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我们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监督,镇纪委定期对民政、计生、财政、公安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岗位干部进行谈话,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解决存在问题,对思想上麻痹的同志打个招呼,告诫他们算好“三笔帐”(经济帐、政治帐、亲情帐),筑牢“三道防”(思想防线、道德防
线、法律防线),促进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三是突出针对性。及时发现在少数党员干部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或补充规定,对照文件规定,根据掌握的线索实施“诫勉廉政谈话”,体现了“预防腐败、教育为先,防微杜渐”的思想。
三、抓监督,形成反腐倡廉整体合力
我们把监督作为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实行事前事中监督,确保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干净干事。一是加强党内监督。从扩大党内民主入手,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纪委对同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严格执行党内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集体研究决定;在村一级全面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重大事项通过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评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的办法进行决定,决议事项和办理结果、办理过程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强事前监督。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事项等进行全程跟踪;同时,加强信访监督和组织监督,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加强社会监督。镇纪委定期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采取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重点抽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镇属各单位、各村党风廉政建设、履行职责、政务公开、服务群众、效能建设等情况进行评议和测评,有效整合监督资源,拓宽监督渠道,实现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了监督整体合力。
四、抓改革,确保反腐倡廉科学推进
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制度、教育、服务创新,为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注入了强劲动力。一是坚持制度创新。近年来,我镇境内涉及高速公路、铁路复线等重大项目建设,镇、村间经常会有大量资金流动,为了让群众放心明白,我们创新推行镇、村财务“五笔会鉴”制度,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中、省、市、县各级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二是坚持教育创新。及时掌握和贴近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把握教育时机,创新教育形式,以“六学一推”为载体,把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自我教育与纲性教育、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增强了反腐倡廉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三是坚持服务创新。要求干部少坐机关、多入村组,少说空话、多解民忧,实行领导联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的工作机制,成立了镇便民服务中心,一条龙式办公服务,建立了为民代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信访回复等纲性制度,定期组织开门纳谏、群众评议等活动,真正把群众观点、群众立场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在老百姓中赢得了口碑,树立了政府对外的良好形象。
五、抓纠风,营造反腐倡廉浓厚氛围
把纠风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通过纠风治理,堵塞漏洞,健全机制,遏制一些不正之风易发多发势头。一是抓热点。我们坚持从社会救济、民生保障、低保发放、拆迁安置、生育审批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增强工作透明度,保障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做到源头治理,纠风惠民。
二是抓典型。在纠风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树立先进典型能够引导和鼓舞人,抓反面典型能够震慑和教育人。近年来,我们在树立先进典型的同时,注重发现反面典型,对服务窗口单位群众评价情况、村干部坐班值班抽查情况、机关干部上班到岗及处理处罚情况,及时以镇纪委名义向各村、各单位发通报,并在一定范围进行公开曝光,让人民群众看到了纠风工作的力度和气势,坚定了纠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促进了全镇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抓作风。近年来,我镇坚持以“六个一”为特色的“营养早餐”,以强身健体为目标的“职工早操”,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的“经典学唱”,在锤炼干部作风、增强干部意志、坚定干部信念的实践探索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也为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同时,牢固树立以业绩定位次、以成败论英雄、以干事创业看本领的干部管理导向,在镇机关实行“月初计划、月中督查、月末总结、年终考评”制度,激发干部队伍的朝气与活力,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六、抓惩处,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
把惩处作为严肃党纪国法的重要手段,加大了对违法违纪的查处力度,有力地惩处了腐败分子,促进了社会和谐。一是严格办案程序。镇纪委坚持把提高纪检干部业务能力放在首位,定期组织纪委委员、纪检专干开展业务知识学习讨论,根据立案、调查、审理、处理、结案五个程序,制定了办理违纪案件流程图,明确了每个步骤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详细规定,确保每一件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考证、实践检验,真正办成“铁
案”。二是严肃办案纪律。为增强办案人员对案件查办工作的责任感,镇党委严格实施查办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针对各个环节责任追究的范围、对象、条件和追究过错的操作程序进行了规定,对违反规定者,决不姑息,严肃追究案件查办人员的责任,有效防止了以权谋私和办人情案、关系案等情况的发生,让办案人员不仅要对案件的质量负责,同时还对自身的廉洁自律负责。三是严惩违纪分子。近三年来,镇纪委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举报17件次,警示训诫5人,诫勉谈话4人,立案1件,处分党员干部1人。镇党委、政府先后获得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先进集体、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办信办案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在惩防体系建设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惩防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的工作与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认真落实杨市长及各位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夺取反腐倡廉的新成效,为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
2.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二
督导,顾名思义就是督察、导引,广义上说是上级部门对下级单位的一种检查督促活动。教学督导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最重要的一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既是保证教学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和检查教学质量的有力推手。督导工作的核心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督促和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教学督导的作用与生产企业内设的质量检验部门的功能类似,主要是发挥“自检”效用,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对产品质量做出准确评价。但企业的质检部门主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评价,而教学督导主要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同时还要完成“督教”、“督学”和“督管”的多个任务,难度更大。
目前,设置教学督导机构、组建督导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督导已是各高职院校的常态化教学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只在学院层面设置一级督导存在若干的局限性:一是专职督导队伍规模有限,导致听课普遍性和频率不高;二是受督导人员自身专业背景的约束,评价指标的覆盖面和评价的准确性受到限制,针对性也不强;三是督导员往往与督导对象相互不了解,沟通不便。而在学院和系(二级学院)分设两级督导队伍,由学院督导办公室统一协调管理,由各自的部门分别指导开展工作,就会较好地解决目前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种种缺憾,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设置院系两级督导队伍,在做好督导工作方面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两支队伍,一个目标
教学督导的工作范围应当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主要可概括为“督教”、“督学”以及“督管”。目前的现状是,各院校在“督教”方面开展的工作较多,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督管”方面也出台了许多具体的制度措施,但存在人性化不够、执行不力的问题;而在“督学”方面作为的不多。这其中既有观念的问题、机制的问题,也的确存在人手不足、无暇顾及的现实情况。建立院系两级督导队伍,将使督导员数量有显著的提高,督导的工作领域有广泛的拓展,督导的工作深度有较大的发掘。
由专职督导员构成的学院一级督导和主要由兼职督导员构成的系一级督导形成了院系两级督导队伍的主体,他们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工作,对教学的全过程和相关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监督和评价,使督导工作的核心目标———“监督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评价教学质量、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了解学习需求”的实现,能够获得制度、队伍、资源方面的支持,是落实督导工作目标的有力支撑。
二、两个层次,各负其责
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靠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水平、授课和听课的积极性、配套教学资源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来实现。仅在学院一级设置督导队伍时,除了听课的频率和覆盖面受到督导队伍规模限制之外,还存在督导员的专业背景和熟悉业务领域的局限,很多时候无法对听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对课程效果的评价更多地集中在教风教态、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定性的意见多,定量和具体的意见少,深入程度和指向性不足,指导性不强。
建立院系两级督导队伍可以在督导工作侧重点方面有所分工。学院一级督导重点考察教师对课程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掌握等方面的情况,侧重于“宏观”;系一级督导重点考察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传授、先进教学设施运用等方面的情况,侧重于“微观”。
三、两个核心,“督”、“导”并重
受中国传统理念的影响,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师道尊严”的意识,比较爱面子,注意形象,对负面的评价比较敏感。从这个意义上说,督导和教师是一对矛盾体,处理的不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从根本上说,“督”是手段,“导”是目的。督导工作的理想状态应当是“督导结合,寓导于督;以督促导,以导为主”,也就是要在“导”字上下功夫。通过督导,使教师认识到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领会变革的路径和方法,坚定改进的决心。要把督导指出的问题当成一面对自己改善工作效果具有借鉴和反思作用的“镜子”,把督导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 真正形成一股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合力。
由于学院一级督导所涉及的听课领域相对广阔,与多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够熟悉,缺乏交流互动的基础,沟通存在一定难度,很多时候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督”上,对结果评价多,对过程评价少。教师更多的时候是被动的接受督导结论,有时虽然心有疑虑,也不方便提出。有些督导顾及到教师的情面和自尊心,不愿提出尖锐的问题或一带而过,给督导工作走过场的现象提供了空间。而系一级督导与听课教师同属一个部门,专业背景相同或相近,平时的沟通交流较多,相互熟悉。同时,督导员通常是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乐于助人、为人公正、职称较高的教师承担。他们在与听课教师交流时可以是“同行沟通”,也可以是“师徒交流”,容易形成“导”的氛围。
四、两级考核、综合评价
院系两级督导可以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听课,但每一项指标所占的权重有所不同。学院一级督导在课程模式、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教风教态、教学行为规范化程度等评价指标的权重要大些;系一级督导则侧重于对教师在课程内容、课程进度、新技术和新工艺、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的考核评价。院系两级督导得出的综合结论可以相对完整和准确的评价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整体情况,使督导结论更加准确、全面和客观。
我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院系两级督导工作制度,并出台了《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等配套的制度文件,组建了由专职督导员构成的学院一级督导队伍,由兼职督导员为主体构成的分院一级督导队伍。对院系两级督导进行了工作范围的分工,学院一级督导负责全院教师的督导检查,分院一级督导负责本部门教师的督导检查。督导范围已经遍布校内各个教学环节。2012年,学院和二级学院共有107名专兼职督导员参与督导工作,完成了教师听课1942人次,听课近4000学时,平均每位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被听课3次~4次,覆盖面达100%。通过学院督导评价、二级学院督导评价、学生及同行评价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参考学生信息员提供的信息,评出教学优秀奖教师36名,另有11名教师由于在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被列为末位学习名单,需要参加有关学习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再继续承担教学任务。经过几年的实践,院系两级督导制度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发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
3.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三
一、群众“信用”意识普遍增强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率先垂范,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归还乡镇政府、学校在农村信用社的陈欠贷款283万元。同时,由县纪委牵头,对党政机关干部银行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共收回贷款1350万元。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农民群众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各乡镇都把“信用村”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无形资产,想方设法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形成了良好的信用氛围,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户为主体,信用社、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营销机制进一步优化
农户信贷评分体系不仅对信贷相关信息进行评分,而且对家庭信息、综合信息等能表明农户非信贷情况信息进行评分,从而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对农户进行评价。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了信用社贷款营销机制的变革,促进了信用社资金的合理使用,扩大了信用贷款的覆盖面,有效满足了农民的贷款需求。
三、金融服务经济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旬阳县建立了“创业贷款”和外出务工人员贷款制度,加大了对农村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创业金融信贷服务和支持力度;试点推行林权抵押和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拓宽了信贷条件;建立了“订单农业+信贷”服务模式,大力支持烟叶等主导产业发展;推行“富秦家乐卡”业务,实现了信贷消费一体化,还款还息智能化,开辟农户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评定授信个体工商户1842户,授信总金额3万元,组成“信用共同体”349个1109户,占授信总户的60.21%,有效破解了个体工商户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瓶颈问题。
四、密切了社群关系
信用工程建设不但给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了经营资金,而且送科技、送信息,架起了信用社与客户的连心桥,使群众体会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使社村、社群关系更加融洽。信用工程创建为农村信用社赢得了支持,赢得了地位,各村普遍与农信社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村级企业和村民的闲散资金,绝大部分存入信用社,壮大了农信社的实力。信用社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良好信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发展。
五、实现了和谐共赢
4.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篇四
政务诚信建设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执政能力、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保障。作为政务诚信试点单位,今年,我区积极探索,开拓奋进,搭建新的载体,开创新的领域,扎扎实实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全力以赴引领政务诚信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工作进展有序。
今年,在市信用办下发《xx市20xx年信用建设工作要点》后,我区迅速行动,全面部署,信用工作领导小组随即召开了专项会议。按照市里指示,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制定了《20xx年XX区政务诚信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3年XX区政务诚信建设试点任务分解表》以及《2013年XX区信用体制考核细则》。召开了“2013年XX区信用工作会议”,对我区信用工作进行了专项布署,分解落实了具体指标,实现信用试点工作的良好开局。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政务诚信彰显皇姑特色。
今年,我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建设四大信用主体”活动,即通过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区、诚信学校四大信用主体,以其鲜明的示范作用,全面提升XX区的社会诚信度。我区信用办在全区各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企业、学校中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开展政务诚信宣讲等活动,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人人讲诚信,处处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尤其区政府在黄河街道试点以建立法制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全方位打造“皇姑诚信政府”新形象。
三是全力跟踪协调,确保全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推进XX区软环境的建设中,我区将政务诚信融入其中,加强对区内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政府办事效率。认真组织全区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双进双解”活动,时刻跟踪项目建设情况,积极动员全区机关干部,以各职能部门、各单位为根本,成立若干帮扶小组,逐一走访市、区重点项目,调查并记录了企业对政府服务和水电气等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提出的若干问题,并及时向市里反映,做好沟通协调,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尽全力赢得了企业的满意,力促全区8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并得到市重点项目办的好评,努力实现了全区经济加速发展。在开展诚信企业宣传活动中,我区继续在服务业企业、工业企业等行业深入推广,加大对沈阳东北有色及沈飞实业公司“辽宁省诚信企业”引领作用的宣传力度,在全行业营造诚信经营的氛围。四是深入基层一线,多角度开展政务诚信建设。
我区信用办结合区委、区政府推进功能区建设,选调了百名干部深入功能区,体察民意,了解民情,通过悬挂条幅,发放诚信政务手册等方式,提高广大民众政务诚信知识。组织企业和学校,通过课堂教育、企业职工诚信培训等活动,促进政务诚信知识的广泛传播。区政府为增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透明度,根据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与社区共同协调解决公共服务问题,继续在全区推行黄河街道的“621”模式公共服务平台,即采用“6条诉求征集渠道、2级平台联动办理、1套跟踪问效工作机制”,将社区居民的诉求及时向政府机构反映,及时解决民生问题,为居民摆脱困境。通过推进“621”联动模式,我区社会管理与诚信建设取得了新突破,政府诚信指数在民众中得到了提高。五是积极探索尝试,创新诚信工作评价机制。
为全力提升我区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水平,保证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夯实我区政务诚信建设的坚实基础。今年,我区在政务诚信建设考评机制上积极探索,全面开展诚信单位和个人的创建活动,以典型示范为引领,推行诚信公务员评选活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机制,努力在诚信单位、诚信个人创建活动上取得新突破。我区信用办在年初编制了《2013XX区信用建设考评方案》以及《ab类信用体制考评细则》、《cd类信用体制考评细则》,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评指标当中。
六是注重求真务实,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
5.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五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 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州考评考核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 市委、市政府向州考评考核组一行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 市2010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在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纪委监察局的指导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纪委四次、五次全会及自治区、自治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按照中央关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和惩处为抓手,以“制度抓防线、科技筑防线、惩治强防线、作风塑防线”为着力点,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创新思路和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监管模式,全市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工作合力得到 1 进一步提升
深入贯彻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基础,以开展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惩防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明确任务,细化责任,高位推动惩防体系建设。一是将《实施纲要》纳入市委、市政府中心组学习内容,专题讨论惩防体系建设工作3次,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2次,制定《 市贯彻落实2010年反腐倡廉工作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的分工意见》,将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分解成7个方面32项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市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目标任务。二是制定《 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行政监察实施办法》、《 市反腐倡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60余项,初步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三是与全市33个党(工)委、党组签订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有力促进了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创新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模式。一是制定《关于推进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市工商局、国土局等10个试点单位重点开展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按重点科室、重要岗位、关键 2 环节,认真梳理排查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机率、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健全完善风险监管制度和防控措施,共梳理人、财、物重点权力事项154个,查找风险点410个,建立防控措施592条。并将权力事项运行流程、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二是依托电子监察平台,创新行政权力运行风险监管模式,对在网上运行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共对31个部门的169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设定权力风险点246个,设臵预控措施597条,初步形成了“以岗位为点,以业务流程为线,以制度建设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模式。
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一是健全完善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季度督查通报制度。每季度各基层党(工)委向市纪委常委会汇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及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市纪委每季度深入基层指导检查工作,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通过严格考核、加强督查,确保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二是在各乡(镇)场、街道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建立“五卡”,完善、规范了村(社区)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制度和程序,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群众监督、代理会计监督和上级审计监督三级监督体系,推行村支书、村主任、民主理财小组 3 汇签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公开透明,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开公示制度,要求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对集体经济大额资金使用、公共事业兴办等重大事项,实行“一事一议一公开”。建立乡、村公开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五是充分发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作用,突出各类支农、惠农、强农补贴资金的规范管理,实行专户发放、跟踪审计、专项监察等全程监管机制,共监督发放各类涉农补贴、补助资金7052.26万元。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成员单位作用,不断拓宽宣传教育载体和渠道,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有效强化宣传教育效果。
拓宽廉政教育渠道。在充分发挥市党校、市看守所和陈廷华先进事迹陈列馆等教育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投资10万元新建 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理论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教育。全市共开展反腐倡廉专题学习132次,举办廉政党课84场(次),开展廉政警示教育42次,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次);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电子大屏幕、红色家庭播放点、车载TV等各类宣传载体,每天滚动播出廉政公益广告200余条(次),受教育人数超过40万人(次)。
丰富廉政教育形式。把廉政教育纳入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对全市党员干部通过廉政短信、周末课堂、廉政监督卡、廉政倡议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对729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知识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考学,88名新调任领导干部进行了岗前廉政测试、集体谈话;深入开展以“学习准则、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为主题的第十二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通过举办“清廉颂”廉政文艺汇演、廉政访谈、廉政作品展、公开审理违纪案件、“网络反腐”论坛等形式多样的专题廉政教育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学习准则、遵守准则、实践准则”的热潮,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
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对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勤廉双述”民主测评工作,并将测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健全和完善了全市近700名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坚持诫勉谈话、提醒谈话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考察工作的监督,参加干部考察和选拔任用工作监督5批次,对47名在考核中反映出有苗头问题的领导干部及时进行了廉政提醒谈话,对275名提拔、交流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加强“小金库”专项治理,制定《关于继续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对23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加强对2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并对存 5 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三、坚持纠建并举,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以落实纠风责任制为主线,以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为载体,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注重载体求实效、注重履职有作为、注重民生护民利,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落实纠风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市政府与57个纠风责任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聘请15名市级政风行风评议代表,制定下发行风评议、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创建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5份,指导全市各纠风责任单位开展工作。
扎实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一是加强对民生工程、民生资金的监督保障。查处春耕生产农资价格及灾后重建建筑材料价格案件25起,经济制裁11.19万元。对优抚、救灾、低保相关政策落实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2次检查,纠正和查处社保基金违规问题2件,挽回损失37.8万元。二是深入开展教育收费、医药价格、医疗服务和涉农负担的监督检查。查处、纠正教育违规乱收费行为3起,清退1.87万元。医疗机构网上药品招标采购844万元,药品招标采购和实行“两免九减五服务”分别让利患者46万元和70.8万元。农牧民人均减负519.88元,查处种子、农药各类涉农坑农案件32起,案值341万元。三是认真开展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监督 6 发放土地征迁补偿6472.84万元。强制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748.4万元,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74件,涉及金额276.4万元,追讨工资218.97万元。
深入推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一是加大行风评议力度。确定市教育局(九中)、市畜牧局、市农林局(林管站)3个单位(部门)为重点评议单位,发放评议问卷1500余份,开展明察暗访8次,召开座谈会10次。二是加强窗口单位建设。采取“六步”工作法积极做好新申报窗口单位的检查、验收和已挂牌表彰单位的复检工作,初检市级窗口13个,通过复检进入命名公示4个。随机动态复检查验已命名区级、州级窗口16个,予以限期挂牌整顿7个。三是关注民生民意。市政府领导及相关单位领导参播伊广行风热线和新广行风热线18次。受理热线节目组转办答复问题44个,办结率98%。市政府纠风办信访受理25起,下发监察建议书1份,收缴违纪款4.75万元,纠正涉农违规款4.88万元。
四、扎实开展监督检查,源头治腐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按照“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要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资金的监控,健全完善“用好权、管好钱”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土地使用权、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执法监察,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加强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的监督检查。修改和完善 7 《 市矿业权管理制度》,制定《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公开定价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与监督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工作,避免了暗箱操作和营私舞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产生,共监督招拍挂土地出让成交25宗,面积331公顷,成交金额3.81亿元。
加大对政府专项资金和物资采购的监督力度。对全市各乡(镇)场、街道2010年抗震安居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物资采购和任务落实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问题11条,下发整改通知书30份。制定《政府采购行政监察实施办法》,监督政府采购金额6994万元,节约资金502万元,节约率7.2%。
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制定《 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62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了联合监督检查,提出整改建议40余条。出台《 市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行政监察实施办法》,自查了2008至2010年投资项目73项,整改问题22个;监督全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公开招标)53批次,中标价8.1亿元。二是继续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和违反国家法规政策的案件,增强自觉抵制商业贿赂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五、严肃惩治腐败行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得 8 到进一步加强
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有效手段,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重要保证,为达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的目的,市不断规范办案程序,整合办案力量,强化案件治本功能,查办案件工作取得新进展。
加强信访举报工作。一是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制定《署实名举报处理办法》、《信访举报工作内部监督机制》、《信访案件主办人制度》、《初核案件审理了结暂行办法》等制度,加强信访举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通过公开举报电话,发放监督服务卡,开通短信举报平台等方式,为群众拓宽了投诉举报途径。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47件,其中来信39件,来访4件,电话举报3件,其他1件。全年信访举报件办理率为99.8%,按期结案率95%,优质结案率为90%。三是发挥信访监督作用。推行《纪检监察信访监督卡制度》,对违纪行为较轻且不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单位及党员干部下发监督卡9份,纠正错误行为。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初核违纪违法案件线索18件,转立案13件,结案16件,下达监察建议书6份。处理党员干部22人,4人为双重处分,其中:开除党籍5人,留党察看1人,其他8人;行政撤职3人,行政降级2人,其他7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4.92万元。
维护党纪处分严肃性。试行《市纪委常委会处理违纪案件 9 票决制度》,增强处理违纪案件公开透明度,对7起党纪案件进行了票决。对2009受到党政纪处分的36人处分决定执行情况进行了督查,对9名党员领导干部因处分导致工资、奖金发放错误的情况进行了纠正,确保了党纪处分决定执行的公平公正。同时,选择一起较为典型的低保金贪污案在全市进行了公开审理,保障了党员的合法权利。
六、创新效能建设监管机制,机关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
以转变职能、规范行为内容,制度建设为基础,执行力建设为重点,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强化机关作风建设,确保政令畅通。
建立电子监管模式。积极探索科技+制度的行政管理方式,建成 市综合电子监察系统,构建集行政审批、政令督办、城市网格化管理为一体的六大监察平台,创新风险评估防范、行政权力制衡等六项机制,切实发挥“服务、审批、监管、预警”四种功能,形成了“网上受理、限时办结、上下联动、在线监督”的监管模式,有力推进了高效政府、阳光政府、廉洁政府建设。通过细化任务、量化目标、强化考核,加强对各单位行政权力和行政事务的刚性监督。系统运行以来,共办理事项17816件,办结17348件,发出黄牌26张、红牌219张。
强化执行力建设。不断加大效能督查力度,对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28项重点工作、重大工作事项,领导交办、批 10 示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议案等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共开展各类督查518次,形成督查专报47期,下发通报3期,确保各项决策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建立效能投诉与纪检信访、大信访、“市长热线”通报、联办机制,拓宽投诉渠道,有效提高投诉件的办结质量。共受理涉及职能部门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诉132件,办结125件。加大效能责任追究力度,对督查和投诉中查实的违反效能建设规定的65名党员干部予以责任追究,其中诫勉教育41人,效能告诫24人,涉及党员25人,副科级1人,挽回经济损失71万余元。
七、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通过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激发工作活力,全面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每周两次的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主题、有计划、有记录、有考勤,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完善市纪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打造民主型领导班子;推行常委班子工作联系点和工作调研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打造务实型领导班子。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干部队伍不断优化。积极贯彻落 11 实中纪委2009年9号、10号文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 市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实施办法》,加大纪检监察干部选拔交流力度,新提任、交流干部5人,公选副科级干部1人,确定公开招录岗位3个。二是教育培训形式多样。通过制定学习规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共选派6批次23名干部到上级纪委和援疆省市纪委调训、挂职锻炼、考察学习;举办了2期“基层纪检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基层纪检干事332人次,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三是主题实践活动内容丰富。通过开展业务工作调研、结对帮扶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共开展业务工作调研6次,主题实践活动3次,机关干部深入基层30余人(次),为困难群众捐款1.2万元,解决基层实际困难2个。
6.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六
--中国ⅩⅩ银行和ⅩⅩ支行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规避农村信贷风险、打造诚信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和ⅩⅩ支行党组注重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最终目标:
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整体信用意识,以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平台,进一步支持“三农”和辖区经济发展。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内容:
(一)更新观念,创新“三农”信贷产品,使信用信息产品成为信贷支持“三农”事业的主要依据。有效解决“三农”主体由于抵押品不足导致的贷款难、难贷款问题。
(二)规避金融风险,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培养农村诚信意识,夯实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实现涉农商业银行间“三农”主体信用信息的共享。
(三)实现高效的银农对接,有效解决涉农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信贷商品与“三农”主体信贷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和ⅩⅩ支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作法
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和ⅩⅩ农业贷款中农村信用联社占到90%以上,对“三农”发展贡献很大。近几年,每到农民备春耕时节,和龙支行都提前摸清农村信用社备春耕资金情况,一旦出现资金短缺,和龙支行就及时为农联社争取支农再贷款。农村信用社以信用、联保等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对信用高的农民逐年提高授信额度,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守信意识。
2、建立“农村金融信息网络”,多渠道进行诚信宣传。ⅩⅩ年初和龙支行组织建立了“和ⅩⅩ农村金融信息网络”。网络系统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基层乡镇政府、辖区涉农金融机构、农户及“三农”经济主体。建立“信息网络”之后,和龙支行充分利用村党组织的力量,由村支书、村长担任义务宣传员和“大啦叭”,并与他们建立联系制度,使和龙支行的信息采集及时真实。同时注重发挥“农村金融信息网络”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的推进作用,通过调研座谈、宣传守信典型等形式培养广大农民诚实、守信意识。
3、组织各方力量,共建农村信用体系
推动农业担保机构的建设。针对“三农”主体因担保不足而贷款难的问题,支行党组经过集体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三农”担保公司,打造“信贷+三农担保+商业保险”的“三农”放款模式,分散农业信贷风险,有效解决“三农”主体贷款难题。这个构思正逐渐完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
7.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七
——A街道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及防控体系建设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区食安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此高度重视,全面梳理分析,通过精心策划,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努力完善问题发现处置机制,大力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真正做到群防群治。及时总结某社区无证无照海带分装小作坊事件的经验教训,亡羊补牢做好食品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街道食品安全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预防辖区内食品安全问题的再度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
下面我简要汇报街道近期在食品安全防控工作中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自我街道食品安全防控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区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街办相关科室与各社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各项任务,积极推进食品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召开部门工作联系会、各社区主任及食品协管员会议,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一是相关科室及各社区对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餐饮等企业以及无证无照食品加工生产小作坊等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截止6月底共排查出辖区内食品相关店面共计625家,并将排查情况及时报送到区上相关执法部门。二是按照区食安办的统一安排,街道再次对辖区小餐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登记了200平方米以下小餐馆253家。同时协助A工商所对辖区内熟食店情况进行调查,共清理出熟食店共计110家。两项调查结果已分别报送相关部门。三是积极配合开展对各种食品投诉、举报情况的查处。处理成华区食安办《食品投诉、举报接转通知书》2次及社区举报10次,配合相关部门取缔了7家无证无照食品加工小作坊。四是邀请区级相关部门召开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联系会,组织辖区内食品安全协管员、商家参加食品安全培训会2次。
为切实做好食品安全防控工作,街道办事处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工作措施:
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以街办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街道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社区及居民小组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食品安全及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街道将食品安全及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目标,并分解下达给各社区,与之签定《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并要求各社区也将此工作进一步落到居民小组(院落)。制定《A街道关于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及《A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工作手册》,落实各级工作职责。
措施二:整合辖区力量,落实问题发现机制。
一是完善“街道—社区—居民小组”的三级工作网络,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组织架构。街办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工作职能科室及人员的工作协调、监督检查和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职责。街道经济发展科办公室人员分组包片,与社区负责人和协管员建立对应关系;各社区主任为本社区食品安全及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责任人,配备至少1名协管员。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每月对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建立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台帐,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立即上报街道经发科相关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院落)设专人负责食品安全工作,利用各种形式,鼓励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宣传防范工作中,发现违法违规活动,立即向社区食安工作负责人和协管员上报。二是整合街道综治、城管和社区义务和谐员、治安巡逻员等有生力量。发挥街道综治和城管队伍在治安管理、街面管理中的有效作用,赋予其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巡查举报的工作职能。同时赋予社区义务和谐员、治安巡逻员收集上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工作职能。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水表抄表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等入户工作的性质,定期对辖区出租房等房屋进行摸排,发现有涉嫌食品生产加工的作坊,立即报社区食安协管员。目前,石岭社区在社区水表抄表员入户摸排的试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街道流管办及其工作人员在日常采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过程中,注重采集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流动人口和用于食品生产的出租房屋的信息,对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及时通报街道职能科室和相关部门。
措施三:设立奖惩制度,落实激励机制。
一是设立街道食品安全举报线索奖。凡在A辖区范围内的举报,经职能部门核实属实,获得区食品安全举报线索奖励的,街道再次给予等额的奖励金;进入行政处罚程序的,按照《成都市举报奖励办法》规定向区食安办申报举报奖励,街道视情况予以奖励。二是设立协管员工作绩效奖。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除区食安办每月发送专项补助外,街办另安相同标准设立绩效奖,年终视考核情况发放。三是加重目标考核分值比重。对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优秀的社区,年终目标予以加分。对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社区及食品安全协管员,扣减所在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分,扣减协管员当年绩效奖,并不予加分。
措施四:以群众自治为抓手,探索群防群治机制。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小组以基层群众自治为抓手,依法管理与群众自治相结合。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居民大会以及居民议事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符合社情民意,具有操作性的包含食品安全条款的村规民约。如石岭社区与辖区内出租户签订了《石岭社区辖区居民出租房屋安全公约》,与辖区内企业签订了《石岭社区辖区企事业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食品安全工作局面。此项工作也在辖区内其它社区逐步开展。
措施五:强化宣传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为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形成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一是编写了《A街道关于食品卫生安全告家长书》,向辖区内18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近18000名学生发放。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提醒学生家长不向非法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经营者出租房屋,不从事非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举报不良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饮食习惯。二是编写了《A街道关于食品安全告社区居民书》万余份,通过社区、居民小组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发放。三是在居民院落、农贸市场和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地张贴国家食安委等部门的《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等宣传品。四是以“食品安全生产月”活动“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在各社区设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千多份。
A街道办事处在前期食品安全及防控体系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区委、区政府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全面强化各项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力争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实、做细,为辖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在此也对区领导,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谢。
8.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八
9.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九
惩防体系、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工 作 汇 报
(2010.10.11)
尊敬的检查组成员:
根据区纪委9月30日通知要求,我局对惩防体系、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情况
我局虽然不属于惩防体系牵头单位,但是局党组对惩防体系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10年我局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区惩防体系办„2010‟号文件涉及的任务开展,主要做到以下二点:
一是对照各项任务,结合我局实际开展惩防体系建设,主要在行风管理、机关效能建设、服务三农以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二是作为协办单位,我局在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构建食品安全评价和预警体系,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探索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建立科学的药品评价体系,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监管等工作中,结合畜牧部门职能职责,主要对全区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养殖场、奶站等加强了监管:制定了《内江市市中区畜牧食品局兽药经营规范年行动方案》及《内江市市中区畜牧食品局2010年深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其中包括了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监测计划,奶牛结核病、布病监测实施方案,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瘦肉精专项监测方案以及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等7个具体方案)。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以及专项行动的开展,有效的保证了我区畜产品安全,截止目前,我区未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
(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我局坚持局主要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干部管理、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一起抓。党组书记、局长是反腐倡廉第一责任人,对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认真做到“三个亲自”: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坚持“四个带头”:带头做廉政承诺、带头讲廉政党课、带头对班子成员进行廉政谈话、带头参加班子民主生活会和述职
述廉会,真正做到“一岗双责”。
(二)扎实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工作
1、通过中心组学习、党员支部大会以及职工大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廉政准则》等篇目,学习胡锦涛、贺国强、刘奇葆等领导的重要讲话,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积极促进各项工作措施。
2、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党性党纪教育,认真传达上级纪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认真学习区委书记官键、纪委书记曾思明以及监察局长孙闻同志的重要讲话,开展党风廉政经常性教育。
3、继续开展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收看警示教育、依法行政和预防职务犯罪等专题片以及通过向王瑛同志学习等活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政绩观。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强化源头防腐能力
1、抓好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依制度管物的体系,培养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利的从政理念,营造健康向上的从政氛围。
2、抓好制度的学习宣传执行。五月上旬,由党组书记、局长尤在文同志亲自组织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廉政知识考
试,通过考试竞赛切实增强和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制度的执行力,为制度的顺利执行奠定思想基础。
3、认真落实警示询诫谈话制度,及时进行警示提醒、诫勉督导和责令纠错,有效发挥教育、监督、惩处等措施的作用,使遵守制度、执行制度成为全局党员上下共同的习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4、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做好自我督促和检查,不断完善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积极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营造主动干事、认真做事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机关管理的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
5、对局机关中层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以及大额度资金使用上坚持集体讨论制度。
6、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承诺,党组书记、局长向区委、区政府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承诺书,并带头践行承诺中的各项内容。
(四)加强监督,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制度建立了贵在落实,落实了制度就落实了监督。我们主要从“人、钱、权、物”等重点环节入手的;一是在人事选拔上,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提拔干部,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民主推荐,党组审议,用前公示等,使干部提拔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二是在钱的使用上,我局在物资采购方面,由各股室向办公室报预算,由办公室、财务室人员共同参与采购,同等价位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位。业务接待上严格执行市、区有关规定,本着“总量控制,统一安排,勤俭节约”的原则,三单合一,以利监督;三是所有业务审批,我们都本着应进俱进的原则,进入行政中心,并将办事程序、流程和投诉电话等在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方便服务对象并接受监督,对“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业务事项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这样既发挥了集体智慧又避免了不廉洁行为的产生;四是对公用物资的管理上,要求财务上有物资帐,办公室有实物帐。其中车辆的使用,统一由办公室安排,车辆维修、燃油管理由办公室和财务室共同监管。
(五)结合职能职责,将反腐倡廉贯穿于工作中
1、强化执法,抓好生猪市场规范管理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加强生猪流通市场监管、指导,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促进食品安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定点屠宰环节的监管力度,推进“放心肉”工程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打击注水猪及病害猪等不法行为,做好肉品供应预案。依托定点屠宰厂,引入先进理念,认真落实好屠宰溯源制度。
2、狠抓项目建设,使国家、省、市项目惠及于民
一是抓好项目方案的制定。通过实地调研,结合项目实施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范围、内容、技术规程以及资金核算、资金来源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并结合实际形成具体实施方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指南,共制定项目方案三个,即《2010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0年现代农业生产(生猪)发展项目具体实施方案》以及《608万只优质肉鸡基地扩建项目实施方案》;二是抓好项目前期准备。通过对项目户进行备案登记及规划、设计,使项目实施户少走、不走弯路,确保项目实施户将人力、物力、财力用在项目建设上,截止目前共收到备案申请表88份,规划猪舍 5000 ㎡,规划鸡舍28000㎡,规划牛舍200㎡;三是抓好在建项目的指导、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进度,今年正在实施的项目有2008年中央第一批扩大内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2009年中央第三批扩大内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以及2009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四是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随时了解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为项目实施户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政府支持等,帮项目户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实际困难,通过重点项目户的发展带动周边畜禽生产发展。今年主要抓了赛特隆畜牧园区建设项目以及重点村建设项目,共整合项目资金925万元,为企业争取贷款900万元,已建成肉鸡养殖重点村1个。
3、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户,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优势,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布局,着力解决散养户条件差、品种差、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二是引导养殖户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沼气配套、健康饲养”的原则,推行以适度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为重点,开展畜禽圈舍改造和建设;三是加强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和指导,截止目前全区共有畜禽养殖规模户5320户。全区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871户,新增现代标准化育肉鸡场15个,新增销售肉鸡20万只。
4、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产品安全 一是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依法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共计免疫猪瘟40.5万头,猪口蹄疫40.5万头,牛羊口蹄疫2万头,禽流感295万羽,猪蓝耳病9.5万头,免疫率达到了100%;二是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截止目前共检疫生猪29.717万头,牛0.2801万头,羊1.551万只,小家禽畜298.1486万只,没有发生消费者投诉事件;三是严格疫情监控和疫情报告工作。通过建立动物健康巡查队伍,重点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场的监控工作,对异常情况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四是强化畜禽产品安全管理,确保“放心肉”、“放心奶”工程顺利实施。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深化惠农、助农行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紧抓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降低养殖风险;二是积极推广生猪三元杂交和四元杂交,规范猪人工授精
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生猪改良配种3.2万窝,杂交改良配种面达99.6%,其中人工授精1.05万窝;三是广泛开展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培训。实施“551”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程,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向养殖户发放无公害优质肉猪养殖技术手册,截至目前共培训养殖户75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8000余份。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畜牧工作多,人手紧,涉及单位的一些重要工作没有及时向第一纪工委汇报;二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资料还不全,主要是一些业务资料没有收集齐;三是党风廉政方面的图片资料较少,信息报送不够多。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加强与第一纪工委的联系,主动接受第一纪工委的指导;二是严格按照内市区目督„2010‟37号文件中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办法的要求收集资料;三是加强图片资料的保存、收集以及信息的报送。
三、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情况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创新工作,按照区纪委关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尤在文为组长,分管纪检的副局长谢秋为副组长,党组其他成员及局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股,主要负责“廉政风险防范管 8
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及管理。
二是及时召开畜牧系统廉政风险管理工作动员大会,并制定《 内江市市中区畜牧食品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提高干部职工对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知晓率。
三是按照工作步骤,组织局机关各股室、基层畜牧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查找廉政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并及时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10.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篇十
今年来,文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以就业,保障,维权工作为基础,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抓手,拓宽思路,创新举措,优化服务,大部分目标任务实现了时间与进度同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1.着力优化就业服务环境.一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窗口设置,将就业指导,劳务输出,就业培训,用工指导,劳动事务代理,失业保险等服务统一纳入专人管理,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提高了服务质量.二是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的审核发证及年审等服务工作,放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证范围,做好新老发证条件的衔接.目前,共办理《再就业优惠证》820本;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7人,其中“零就业家庭”34户,实现就业41人.三是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所建设,延伸服务范围.紧紧抓住开化镇,古木镇,马塘镇,德厚镇,平坝镇,追栗街镇6个乡镇实施“2113116”工程建设的机遇,积极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工作.今年3月,我局以乡镇劳动保障所为平台,组织召开了乡镇春季招聘会,共有13家单位下乡招聘,现场录用237名农民工,并垫支路费10万余元,解决了农民家庭外出务工的燃眉之急.2.千方百计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扩大小额贷款发放范围,为就业弱势群体提供资金扶持,发放小额贷款334.5万元扶持92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带动了300余人就业;二是充分发挥公益性职业介绍所和乡镇劳动保障所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免费职业介绍活动,办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93人次,失业登记845人,求职登记118人,介绍成功就业324人.三是通过劳动就业工作平台,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实行领导干部“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广泛开展“4050”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210个,帮助“4050”人员就业36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73人,占任务数350人的164%,全县登记失业率为3.48%,未突破4%的控制目标.四是针对当前服务行业用工需求特点,充分发挥就业培训中心的主导作用,依托我县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基地,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五是立足提高能力,开展创业培训.根据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以及仅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难以实现再就业的实际,变培训“打工者”向培训“小老板”转变,同时把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结合起来,形成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培训新模式,促进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共开展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21期1407人,创业能力培训186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613人;六是强化技能岗位对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来,我局继续与广东,福建等省及州内企业开展劳动力转移岗位对接活动,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将厨师烹调,针织织机,家政服务,餐厅服务,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保安等内容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点,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3751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4000万元,切实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业水平和转岗能力.(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今年来,我局社会保险工作在狠抓征缴扩面的同时,以完善政策为先导,以确保发放为目的,在整合资源和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1,依法扩面征缴,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完善劳动,工商,地税等职能部门扩面目标责任制和领导联系工作制度,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突破口,加大宣传力度,督促用工量较大的工业园区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全县各项保险新增参保人员2042人次,社会保险参保人员达34047人次,其中养老保险8620人,医疗保险17185人,失业保险3948人,工伤保险2824人,生育保险1434人.积极抓好开化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使这项惠民政策真正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摸底调查,初步登记居民人数近10万人.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从每亩新征土地增加补偿费和安置费之和的20%作为社会保障资金计入征地成本,把更多的农民纳入保障范围.2,严格确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得到全面落实.紧紧抓住国家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的机遇,实施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的“四进”宣传策略,实施“税务保征收,财政保拨付,劳动保障保发放”的三方工作机制,推进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落实.共征缴养老保险金902万元,失业保险金60.5万元,医疗保险金1100万元,工伤保险金36.4万元,生育保险金10.7万元,同比均有较大幅度递增.在实现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取得新进展的基础上,为1584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及自谋职业者发放养老金1191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兑现成果继续得到巩固.3,提高服务质量,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在全面调查摸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主动与企业沟通,确定“示范带动,活动促进,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座谈等各种娱乐活动,社会化管理人数达1551人,社会化管理率达100%,社区管理率达80%以上.企业退休人员都反映说:“过去,厂子管我们的一切,我们把厂子当成家,现在,社区对我们关怀备至,社区就是我们的家,社区工作人员就是我们最亲的人”.4,加强监管力度,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以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和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为重点,狠抓思想教育,健全内控制度,指导经办机构积极开展基金征收和企业缴费基数稽核,严格实行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运作,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减少社会保险金“跑,冒,滴,漏”,确保了基金的安全完整.(三)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局立足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将人本服务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化解了劳动争议和不和谐因素.一是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监察,仲裁密切配合,完成劳动执法年审810户,涉及劳动者7.89万人,督促用人单位与4629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为劳动者撑起了“保护伞”.二是加强《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贯彻实施,接待来信来访149件,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和疏导工作,做到息访息诉.依法维护劳动争议仲裁公平,公正,调解劳动争议申诉案17件,初步实现了由过去劳动部门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转变为企业要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突破.三是加强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抓好企业工资指导意见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检查,对偏离工资指导线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为,及时纠正并责令整改,确保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到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在企业中推行诚信等级制度,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把参加社会保险,履行劳动合同,按时发放工资的文山克林公司,县烟草公司2家用人单位作为企业的社会诚信度,记入档案.五是依法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管,制定《文山县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扩大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覆盖范围.认真组织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举报投诉查处力度,清欠760名民工工资339万余元,着力为四川地震灾区的161名农民工清欠141.2万元,维护了社会稳定.积极为农民工就业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以实施“春暖行动”活动为契机,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咨询活动6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对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963名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成功介绍就业211人.同时,按照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工作方针,抓好建筑,餐饮等行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有关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重点落实了开开药业,兴达家具,金和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一批有能力有条件参保的企业(行业)为524名农民工参加了医疗保险,1171名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四)加强效能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和“四项制度”的落实,在全县劳动保障系统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推进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各业务经办机构的工作流程,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公开服务标准和服务承诺,加强职工教育,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结合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开展了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认真组织举办各类人员就业招聘会,抓好消除“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深入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行动,劳动保障部门的服务意识,精神面貌明显转变.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劳动保障工作进展顺利,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县工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上规模企业较少,消化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开发公益性岗位不多,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难度较大.二是社会保险扩面任务艰巨,企业参保率低,确保发放难度大;养老保险欠费突出,至去年底,养老保险尚欠费80万元.三是职业技能社会化培训未形成共识,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高技能人才缺乏.四是不和谐劳动关系仍旧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者法律意识不强,企业用工随意性大,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特别随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任重道远.五是县级财力投入有限,基础设施,信息化网络,保障队伍的建设缺乏有力的资金保障.三,下步工作打算(一)多措并举促进就业.通过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就业,深入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万家”活动,进一步加大新一轮政策宣传落实力度;通过服务全民创业促进就业,深入开展服务全民创业活动,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通过服务企业用工促进就业,继续深入开展“用工服务到企业行动”,对全县重点企业全部实行挂钩服务,着力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通过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实施“零就业家庭”适时监控,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大力推行培训普惠制度,全面启动城乡新成长劳动力,经济薄弱村贫困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充分培训;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实现全县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使劳动者能够通过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二)强势推进扩面征缴.进一步巩固完善社会保险统一登记,统一申报,统一稽核,并与劳动保障监察有机结合的“三统一,一结合”扩面征缴长效工作机制,使五项社会保险之间信息互通,数据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大城镇居民医疗统筹工作力度,提高城镇居民参加医疗统筹救助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参加工伤保险,努力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重点做好建筑行业,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三)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认真抓好开化,古木,马塘,德厚,平坝,追栗街6个乡镇的“2113116”工程建设,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加强劳动保障服务窗口建设,为服务对象提供快速,便捷,优质的服务;认真抓好“金保工程”建设,树立向信息要速度要质量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四)加大维权执法力度.以监察执法为基础,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工作中增强责任感,从具体执法中增强执法力度,做到敢执法,会执法,善于执法,真正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到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心里,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同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日常巡查,举报监察和专项监察,严肃查处各类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为构建和谐文山作出积极的贡献.(五)切实加大对《劳动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在《劳动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狠下功夫,使各项政策法规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知法,懂法,执法的良好氛围.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同推进,积极稳妥地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六)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率.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拓展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对社会保险的投入比重.完善“地税保征收,财政保拨付,社保保发放”三方机制,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足额收缴,应收尽收,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调剂功能.(七)强化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目前,我县现有各类用工单位(含个体经济组织)870户,从业人员约3.2万人.但全县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仅有4人,平均每名监察员与用人单位的比例是1:218,与从业人员的比例是1:800,根本无法完成监管任务.因此,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补充人员,加强装备,为监察任务圆满完成提供组织,人员,装备的有力保障.(八)加强效能建设.按照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要求,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强化劳动保障部门队伍和作风建设,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创新发展.文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8年10月13日
黄山市2008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
2008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索 取 号:JA0***4001
内容分类:机构领导
发布文号:
发文日期:2009-04-14)
2008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险覆盖面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为主线,以服务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重点,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提前2个月完成省厅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劳动保障工作的新突破,为构建和谐黄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截止12月底: ——全市城镇新就业人数1.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07.7%; ——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05.5%; ——全市困难人员再就业2783人,完成目标任务113.5%;
——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719.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22.7%;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控制在4.0%目标任务以内; ——全市培养新技师13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5%; ——全市培养高级工141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
——全市职业技能鉴定14016人,其中初级工9150人,中级工3320人,高级工1441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00.2%、100.5%、100.6%、101%; ——全市高级工培训1309人,完成目标任务100.7%; ——全市再就业培训432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8%; ——全市创业培训866人, 完成目标任务的108.3%;
——全市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17.0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6.6%(民生工程); ——全市1059名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基本生活费保障,完成目标任务的108%(民生工程);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9%; ——全市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52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18%;
——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5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9%; ——全市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502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61.9%;
——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6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4%; ——全市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72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3%; ——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0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2%; ——全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2710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8.4%; ——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8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1.3%; ——全市按时足额发放3.43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3.54亿元; ——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22.7%;
——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1.5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6%;其中培训后发证数1021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7%。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责任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将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分管市长与区县政府签订劳动保障目标管理责任书,由市政府对区县政府进行考核表彰,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推动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意识。开展就业援助百日帮扶、2008公共就业人本服务年、稳定就业行动计划、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举办“双困”人员、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军嫂、被征地农民等专场招聘会以及“川皖手牵手,送岗到松潘”现场招聘会等系列活动,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以新增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贫困家庭为重点,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岗位援助、结对帮扶、鼓励创业等措施,实现了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贫困家庭动态消零,做到了“产生一户、认定一户、援助一户、就业一户”。
(二)多措并举缓解企业招工难。以服务落地项目为重点,建立健全城乡人力资源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人力资源招聘信息员制度,招商引资企业(项目)定点联系制度,举办了“百家企业进校园、千名学生走园区(企业)”、“就业服务大篷车”、“2007民营企业招聘周”、“返乡农民就地(近)就业”和“培训与岗位对接”招聘会及南北劳务协作交流系列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为黄山的经济发展提供劳动保障服务。今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种招聘会136场次,提供免费职业介绍9万人次,组织缺工企业近千家次到本市乡镇、村和安庆、阜阳等劳务大市开展招工活动近40余场次。
(三)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促进法》和国家、省促进就业的系列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完善扶持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困难群体灵活就业、鼓励企业招用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困难群体的就业政策,加大落实力度,使积极的就业政策向普惠化、长效化,逐步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以创业培训作为切入点,大力组织实施“创业扶持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创业服务,加快创业园建设,搭建创业平台,努力引导扶持更多的劳动者自主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全市创业培训866人,带动1629人实现就业。
(四)强化引导提高技能培训效果。建立并完善了农民工培训基础台帐管理、月报告季通报、质量验收和绩效考核、督查等制度,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的监督管理。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加强职业培训机构与各类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定向、订单式培训,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能劳动者。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拓宽职业技能鉴定领域。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高技能人才专题调研,建立了高技能人才队伍信息库。开展职业培训机构专项检查和民办培训学校诚信等级评定工作,规范了办学行为,促进了民办职业培训健康发展。
(五)深入推进两项“民生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机制,解决了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缴费年限达不到15年的参保人数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和超龄城镇临时工、下放知青等群体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问题,切实解决了一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加大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降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提高待遇水平。切实落实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做到了应保尽保。截止到12月底,全市1231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2618名超龄城镇临时工、下放知青参加了养老保险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解决了672人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养老保障问题。
(六)协调联动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建立了劳动力市场招工信息通报、社保经办机构信息共享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联动工作机制,掌握企业缴费能力,有的放矢推进扩面征缴工作,实现了参保人数、缴费人数、缴费基数的同步增长。主动与企业改制办、企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历史遗留问题。继续采取一票否决机制推动扩面征缴,增强了单位和责任人参保缴费意识,实现了扩面与基金的同步增长,增强了基金的支付能力。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控制制度和社保基金协同监管工作制度,切实维护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截止到12月底,全市征缴五项社会保险67861万元。
(七)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工作。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返乡创业“凤还巢工程”,积极推进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制定出台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强力推行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一卡通”制度,大力推进农民工“签约参保”;开展了“春风行动”,开辟就业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就业援助百日帮扶活动,组织“就业服务大篷车”下乡,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等措施,为进城务工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四位一体服务,实现了“零转移就业”家庭至少有1名家庭成员实现转移就业,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意识和积极性极大提高。到12月底,全市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384件,涉及农民工4175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1399.5万元。全市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养老、失业保险人数达到5万人次。2.29万个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4000名被征地农民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八)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积极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签约参保”和劳动用工登记工作,加强劳动合同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等专项执法检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参保率稳步提高。规范信访工作秩序,投诉、举报绿色渠道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案件专查得到强化,一批劳动保障突发事件得到快速处理,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到12月底,全市检查用工单位705家,涉及用工3.1万人,签订劳动合同人数12.2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7%。全市劳动用工登记户数共3924户,登记人数10.3万人。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325件。受理投诉举报案件840件,涉及人员11200人,案件办结率98%。全市受理来信来电1710件,接待来访18500人次,未出现一起因处理不及时导致集体到省、去京上访案件。
(九)着力夯实劳动保障基层基础。夯实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所有乡镇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服务机构,并逐步向行政村、组延伸。夯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完善工作流程,统一基础台账,提升服务能力。夯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保经办机构工作平台,理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保经办机构及科室的工作关系,合理设置岗位,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服务水平。夯实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就业、养老、医保等电子触摸查询系统、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黄山劳动保障网、168声讯服务系统等信息化服务系统,已经成为职工群众了解咨询政策、投诉举报、查询劳动保障信息的重要渠道。
(十)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等活动,对机关作风进行专项整治,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了资金(基金)、资产、资源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进一步得到强化,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明显,执行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强化舆论导向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法,提高宣传层次,扩大宣传范围,全市开展综合大型宣传活动达12次,发放宣传材料近10万份。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军民共建,举办了新春联欢会和乒乓球比赛,开展了捐款捐衣献爱心活动。虽然今年工作总体情况良好,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加重,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较大,就业再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和解决城镇结构性就业、稳定性就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投诉举报案件和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大幅飙升,劳动保障部门工作量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推进难度较大,难以满足当前就业和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诉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难以满足部分群体的要求,上访案件不断增加。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滞后制约着劳动保障工作上台阶等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努力解决。
三、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时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十大工程”,以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险覆盖面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促进转移就业和企业和谐发展为重点,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加快黄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黄山做出新的贡献。
(一)围绕服务企业和谐发展这一中心,在统筹做好城乡就业新机制上形成新突破。全年工作目标是: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800人,“405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建立政策推动城乡就业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完善就业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优惠政策,帮扶更多的群众就业、创业。建立招商引资企业(项目)联系制度,继续举办“百家企业进校园,千名学生走园区(企业)”的人力资源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落实好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使用下岗失业人员、各类登记失业人员,减轻企业负担。指导企业规范用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开展职业技能、再就业、失业职工、阳光工程、鉴定培训加创业培训“五加一”培训工程,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实施城乡“就业援助百日帮扶”工程,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开展“充分就业乡村”活动,加快省内外劳务用工协作,初步建成“黄亳合作,黄阜联动,泛长三角地区协作”的劳务用工信息平台,实现各类技能人才在外能就业,回乡会创业,确保农村每户有一人实现转移就业。
(二)实施创业扶持工程,在统筹城乡自主创业上形成新突破。全年工作目标是:创业培训1000人,带动3000人就业。
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创办实体给予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资金补贴等政策扶持。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对返乡农民工实施免费创业培训,增强其创业意识,在资金、管理、技术、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扶持、场地扶持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创业园街建设,叠加使用创业扶持政策,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大专院校毕业生入园进街创业,积极探索建立“孵化”小企业、滚动式培育小企业的长效机制。组织创业培训,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做好跟踪服务,确保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密切加强与银行、信贷担保部门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在申货门槛、办贷手续、借贷额度、政府贴息上创新举措,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直接功效。
(三)实施技能就业工程,在构建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方面形成新突破。全年工作目标是: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3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0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快市、区县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定点培训机构管理,逐步形成覆盖市、县区、街道(乡镇)的职业培训体系。以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提升为核心,以稳定就业和素质就业为目标,继续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再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导航计划”。积极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健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切实做到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颁发“一条龙”服务。加快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步伐,建立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跟踪服务为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培育农村各类职业技能人才特别是创业领军人才,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
(四)实施民生工程,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形成新突破。全年工作目标是: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万人、10.5万人、28.5万人(其中职工15万人,城镇居民13.5万人)、7.2万人、4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全市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分别达到9700人、10500人和25000人。
按照惠民、便民的原则,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简化参保程序,降低缴费标准,扩大门诊范围,提高报销水平,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扎实做好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继续保持“应保尽保”。开展社会保险“一票多费”征收改革,并以此为抓手,以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强与地税、财政部门协作,建立完善参保激励约束新机制,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将制度完善与提高待遇水平结合起来,加快完善职工医疗保险政策,切实解决参保职工异地就医难问题。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调研,逐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参保、待遇政策,推进全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做好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逐步缩小政企差距。加快解决老工伤纳入统筹基金管理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五)实施城乡劳动者权益维护一体化工程,在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调整体系方面形成新突破。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深入推进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息库,完善企业劳动合同台账管理,实现劳动合同动态管理。按照“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均衡、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的要求,加快推进劳动仲裁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能。强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扎实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各类企业依法用工。加强进城农民工权益保护,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实行免费服务,开展职业中介结构专项整治活动,打击违法职业中介行为。加快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大力推行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一卡通”制度,建立重点领域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工资月报制度和欠薪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与城镇劳动者享有同等待遇,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人人签有劳动合同,人人能按时领取劳动报酬。
(六)实施城乡劳动保障平台工程,在完善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支撑体系方面形成新突破。加快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就业服务机构和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积极争取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基层服务机构的办公环境,分步实施对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专管员(协理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和金保工程建设,提升劳动保障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就业服务向乡镇的延伸,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提供就业、保障和维权服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理清劳动保障科学发展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推动劳动保障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促进和谐的过硬本领。强化政治生态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组织纪律教育、职责事业心教育、党性党规教育和效能、政风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思想水平,执政理念,创新意识,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
2009年度灵桥镇大社保工作总结
灵桥企业在线 2010-01-27 13:42:07 作者:李鸿峰
2009年度灵桥镇大社保工作总结
基本情况:全镇共有农户8235户,总人口24870人(含城镇居民),外来人口12098人。农村低保户236户 564人,其中:五保户50人。城镇低保户3户5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助105户111人。困难户 117户 329人。60周岁以上共有3827人,其中:60-69周岁1914人,70周岁以上1913人。实行网格化管理企业301家,其中:规上企业90家,就业人员8275人,企业困难职工127人。
2009年全年发放低保金93.67 万元,低保困难物价补贴13.1万元,清凉慰问费10.4万元;70岁以上发放生活补助金95.8万元,发放困难家庭春节慰问金24.6万元,发放临时救济金3.6万元,发放困难住房救助36万元,发放企业困难职工补助12.7万元。全年处理劳资纠纷调解76起,移送2件,调处资金89.8万元,兑现率98.6%;完成家电下乡858起,补助资金54.1万元;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3428人,参保率100%;参加农村住房保险7023户,参保率100%;失地农民培训完成率100%;完成农村居民养老保险645个,完成率106.6%;完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132个,完成率100.2%;完成工伤保险10029个,完成率106.39%;新增就业岗位数350个,完成率112.9%;完成企业招工录用备案1197份,完成率168.59%。
2009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乡镇(街道)构建和完善大社保组织体系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们灵桥镇党委、政府高度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本着“职能整合、资源统筹、协同运作、方便于民”的宗旨,扎实推进我镇大社保工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五个一”。
1、突出一块牌子。加大资源统筹,扭转原来资源分散、多层办公的工作布局。原来社会事务办设在四楼,归口市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设在三楼,归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大社保工作中心后,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将大社保工作中心办公室设在一楼,与以前的便民服务中心(归口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合并办公,真正实行一块牌子、一站式服务、敞开式办公。各行政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敞开、便民、固定的办公室,整合原便民服务室,增挂大社保服务室牌子。
2、配强一副班子。加大职能整合,扭转原来职能多头、各自为战的工作局面。由于以前部门归口不同,乡镇班子分工也不同,我镇民政、残联、红十字会工作由党委分管宣传的委员分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由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分管。建立大社保工作中心后,及时调整领导分工,明确由1名党委班子领导分管,抓统筹、统筹抓;配强配足大社保工作中心人员,我镇目前有6名专职人员,2名兼职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行政村明确由村书记担任村大社保服务室主任,大学生村官为大社保工作联络员,明确由村分管民政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作为服务窗口人员,实行AB岗制度,确保不缺岗。
3、共享一个模子。通过资源统筹、职能整合,逐步完善大社保工作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险、劳动保障、就业服务、帮扶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保障、合作医疗、红十字会等工作的信息资源,可在同一平台、同一口径提供服务。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精简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能,前移了工作关口,方便了群众办事。比如:以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保、就业援助证等都要到市社保中心办理,现在只要在乡镇就可以网上审办,以前的就业信息都要到市人才中心去查看,现在也只要在当地乡镇电子屏上查看等等。
4、抓好一套机制。如何使大社保工作高效运转,我们认为抓好机制建设是关键。一是工作制度到位。镇一级层面,不断完善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事登记制、工间无休制等制度,建立便民服务卡,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做到上墙透明。村一级层面,推行办事登记制、办事反馈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牌子统一制作上墙。二是业务培训到位。大社保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是关键。镇一级层面,采用集中学与交流学、全面学与单线学相结合,做到大社保工作全面了解,业务精通。村一级层面,制定大社保业务课程“菜单”,对大学生村官、村分管民政人员通过小班化及以会代训等形式多次进行业务和系统平台操作培训。三是措施保障到位。乡镇工作一岗多职情况比较多,加大统筹,合理分工,确保大社保工作人员有足够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结合灵桥实际,加大资金调配力度,在确保镇财政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前提下,合理调配资金使用方向,允许20—30%的联乡结村帮扶资金用于大社保工作,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和救助。四是督查考核到位。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开展每月小督查,每季大督查,半年“回头看”,年终“听民声”等工作。加大大社保工作考核力度,全面纳入新农村建设专项工作、农村工作指导员、大学生村官、村书记、主任的考核内容中,真正体现人抓制度,制度管人的理念。
5、培养一批苗子。做好“两结合、两促进”。“两结合”指:大社保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培养、大社保工作与大平安工作相结合;“两促进”指:通过造平台、定岗位、压担子,促进大学生村官快速成长;通过优化服务、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村官是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农村的新生力量,在村里有具体的工作岗位;大社保工作服务对象处在农村最基层,大学生村官作为大社保工作联络员,更贴近老百姓,了解村情民情;大社保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从群众利益无小事上,做实做好每项工作,来锻炼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干。
通过大半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基本实现了镇村意识大转变,信息资源大共享,便民惠民大提升。体会最深的是:
1、大大提高办事效能。例如:红十字会救助可直接从网上申请、审批(原来要先写申请,报镇里填表格,再回村里盖章,然后再送到红十字会,手续繁,要来回跑)。
2、大大增强工作透明度。现在把各个部门的救助资金,由大社保工作中心一个口子出,通过信息平台,可自行上网查询(原来要到村或镇查找纸质档案,非常麻烦)。
3、大大促进工作稳定性。有效改变以前社会保障工作多头推进,多个口子,多头汇报的局面,基本实现基础数据不重复、不遗漏、不矛盾,工作人员对上对接统一,不当多面手,不当救火兵。
当然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加强对村级老百姓的广泛宣传,真正使大社保的相关政策和惠民措施做到家喻户晓。
2、继续夯实基础工作。进一步深入基层,加大调查力度,摸清底子,做好基础工作和基础数据完备,真正做到大社保工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3、继续加大服务力度。大社保工作服务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基层的弱势群体,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改变电话办公现象,多下村,多进户,面对面向服务对象提供最真最好的服务。
4、继续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树立大社保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特别是结合我镇农村信息化创建,有效发挥信息资源共享优势,及时将大社保信息发布到浙江灵桥政府网平台上,可提供给更宽领域、更多人群浏览查阅,加大对我镇大社保工作的监督,真正使大社保工作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取得民心。
【两体系建设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风险体系建设情况汇报11-08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11-01
思想汇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09-07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工作10-02
信用建设体系工作方案10-04
公司体系建设工作总结06-28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06-09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08-23
2024年度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自查报告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