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共11篇)
1.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调研
调研时间:2010年2月
调研地点:广东省佛山市、云南省砚山县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文化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五年,我们以广东省佛山市的和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的马鞍山、凹掌几个村子为调查点,通过与当地村民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调研,结合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对目前两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两地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进行简要比照,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社会实践佛山砚山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利用寒假的机会,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调研活动。在寒假期间,我们分为两个组,利用回家之际,各自家乡的佛山南海,砚山马鞍山、凹掌等几个村子展开调研。通过与当地村民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调研,结合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两地农村文化建设状况进行简要比照,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视域下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调研报告。
一、佛山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
状
在千嬉年已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出台,市、区的大力帮助,佛山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多种设备、政策得到了完善,近年来也带头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在文化方面,主要有:
1、各种乡镇中小学校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如电脑、投影、图书等,在很多学校更是开设了多元化教学,如第二
课堂等,近年来各中小学更是有硬件整合的趋势,资
源合并、共享,趋步受到城市化影响,从零散变为集
中。
2、各村居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有所增加,按规定以乡为
单位,各自建有各自的村民活动中心,配有舞台、球
桌、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等,在乡里更是定期开展精
神文化活动如运动会、图书漂流、新春送春联等公益
性活动。
3、由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全国性政策的出台,佛山
地区农村日常精神消费有了进一步的上升,新时期新
农村,电脑电视空调等追求从从无到有变为从有到
优。
4、村里文化建设接近饱和,村内由于没有专属的建设小
组,新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较慢,部分硬件设施存在无
人管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维护维修慢等现象的发生。
二、砚山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
状
近年来,在云南省、文山州业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砚山县委、砚山县人民政府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砚山多个村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在文化方面有如下情况:
1、文化设施已经建成并开始使用或正在建设,硬件设施
正逐步完善当中,建设了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村民从单一的生活方式正逐步转变为丰富的、多元素的生活方式。
2、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经费有所增加,有村民自己组
织的文艺队伍和文化活动。在政策的引导下,更多丰
富的文化活动走入农村。
3、由于资金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体制不够完善等因素,限制了新农村文化的发展。许多政策的执行遇到了资
金和人才的困难。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遇到的最大困
难。
4、在开发本地文化产业没有做好统筹兼顾,开发和保护
没有做到统一。没有专业的、适合当地发展的方案,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佛山地区与砚山地区的简要比照
佛山地区在中国属较先发展的地方,很多方面在国里也起着带头作用,城市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凭借其较雄厚财力物力,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与砚山地区相比较为超前。总体上比砚山地区快了一步,物资设备从追求数量变为追求质量,精神文化活动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逐步向城市中心靠近。
砚山地区属云南较内的高原地区,发展程度没佛山高,总体发展沿着旧佛山的发展路向,由于客观物质因素,人力物力相对佛山较为紧缺,文化活动也存在交流难交流少的现象,形式也相对单一。
但近数年佛山地氏农村有了“村改居”现象,按发展趋势,新时期下,佛山会逐步发展,城中村逐渐被新城镇所取替。
四、对今后建设新农村的建议
1、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从目前的发
展状况可以看出,许多政策的执行缺乏资金的支持,许多建设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而进行缓慢甚至处于停
止状态。所以加大资金投入是加快加强新农村文化建
设的有力帮助。
2、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能更快
更好的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中,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文化建设处于一种很低的水平。而没有专业部门管理,很多部门难做到统一,也没有
更多更切合当地发展的政策和方案,难以形成各具特
色的村文化。
3、各地优秀的建设方案和思路要相互借鉴,不能完
全克隆,要适合当地民情文化。做到发达地区和落后
地区的相互兼顾,相互帮助。
五、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了发展的希望,而新农村文化建设则是对农村发展的推进,只有重视文化建设,才能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2.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二
关键词:农村公路,国民经济,关系
农村公路连接了占我国总人口58.24%的7.57亿人口, 连接了全国人民衣食之本的农产品产区。农村公路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它虽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但它是联系成型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纽带, 由于其沟通作用, 才使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联系成为国民经济的统一整体。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 农村公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显示其特有的作用。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支持“三农”的一项实质性措施和重要战略任务。农村公路的改善为农民接近市场、到达市场、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提供了条件,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其意义不仅在与让农民兄弟走出泥泞、走上水泥路, 更在于让他们走出贫穷、走上富裕路和小康路。农村经济发展了, 我国的经济实力才能得到整体的提高。
一、农村公路与经济空间分布相结合
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实现的, 经济空间是指经济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 它随着农村公路的连通, 方便了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运输, 实现了产品的远距离交换。农村公路不仅使农民经济活动范围扩大, 也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工的扩大, 加速了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农村公路对生产力合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合理布局生产力。就是要求每一单位产品在社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消耗的社会劳动最少, 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在此过程中关键因素就是农村公路, 发达的农村公路网以其低廉的运输价格能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降低成本, 扩大运销范围, 实现农业产业运输现代化。
二、农村公路与村镇基础设施协调
村镇建设需要贯彻统一规划, 科学布局, 因地制宜, 节约用地, 保护耕地, 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 优化环境;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文化内涵, 适合农村特点, 突出特色的原则, 要考虑其发展方向, 尊重村民的意见, 方便当地生活生产;建设内容要根据当地情况按需确定。村镇内部道路是公路衔接对象, 在结合处要考虑村镇发展的特点, 合理选定农村公路横断面, 安排公路两侧及交叉口处的公共空间, 如可使用绿化及园林来丰富路侧空间, 使之成为优美的道路景观和农村居民活动处。农村公路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在规划前期, 要在农村公路通过村镇的通过方案规划上进行必要的调查来确定农村公路与村镇基础设施整合方案。要基于通过村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生活方式等, 了解经常性休息聊天区、村民会议召开处的需求规模与选址, 确定路侧广场休闲区与公路规划的同步规划方案。基于村庄的形成历史、聚居模式、宗族分布、地质与洪水灾害、产业结构、村庄风貌、古代建筑等, 如石拱桥、农耕灌溉的人工或自然水系、农田防护林系统、由水系和林带共同形成的特殊纹理、残留的大树、当地城镇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建筑等等, 规划农村公路与村镇借景自然、突出乡村历史与地方特色的衔接方案, 方便外来者感受农村文化气息, 带动村镇发展。在发挥农村公路服务城镇发展作用的同时, 注意农村公路与基础设施协调, 避免容易造成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的农村公路街道化和市场马路化。
三、农村公路与生态农业协调
发展生态农业, 首先需要农村公路与生态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区、养殖区、林区等保持良好的沟通, 农村公路与生态观光最好能合理组合, 形成人在画中游的生态观光风景。其次需要在农村公路与生态产品产区交汇处, 建设规模合理、交通安全交易区并根据需要规划停车场。这就要求农村公路规划中, 要调查所在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对公路的需求, 并集成基础设施布局, 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条件。再次, 农村公路要为生态农业的主要载体农民、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为龙头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的服务商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 并为生态农业的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四、农村公路与农村休闲旅游协调
农村休闲旅游是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逐渐加强、发展势头良好的替代性支柱产业, 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之一, 与农村公路关系密切。因此, 在农村公路规划中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与农村休闲旅游协调,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将生态旅游理念有效贯彻在公路的规划及后续工作环节中。公路线位及将要修建的构造物要尽可能与自然环境的地形地貌相吻合, 土石方的开采量要尽量做到最少, 同时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自然景观, 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 如旅游风景区、原始森林保护区、高山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农村公路建设时不破坏沿途自然景观, 节约用地, 保护生态环境, 采用有利于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建设农村公路。 (2) 美化公路本身, 使公路、桥梁和沿途服务设施自身成为景观。结合公路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周边的经济条件及公路所穿越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综合考虑其协调性, 做好公路景观的设计, 力争建立一个自然景观与公路构造物达到良好协调的新型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 (3) 做好旅游客运站场、停车场地的布局与建设。旅游客运站场布局选择尽可能靠近旅游景点、土地空旷的地方, 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旅游出行服务。同样, 随着旅游客流的日益增加, 旅游客运公交化趋势明显, 旅游客运站场规划可以同城市公交站场融合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驾车出游将越来越多。乡村农家乐将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停车, 在农村公路设计和建设时, 要在规划上同步解决这个问题。
五、农村公路与特色工商业协调
农村商贸业、工矿业等特色产业需要依托公路的沟通作用, 这就需要在农村公路规划中, 针对所在区域的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的搞好农村公路与这些产业的衔接。这些特色工商业一般地域差异性明显, 因此, 在具体农村公路规划中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及战略分析》, 《建筑机械》, 2001年。
[2]李兴华、范振宇:《中国农村公路发展里程回顾及展望》, 《交通世界》, 2006, 10。
3.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三
关键词:农村非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收稿日期:2009-12-06
作者简介:李立坚(1979-),女,湖南涟源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
农村非政府组织是指在乡村范围内活动,主要由农民组织参加,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农民提供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保护农民利益的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组织。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的经济实力、政治社会活动的参与组织能力增强,文化信息渠道拓宽,可支配的闲余时间增多。再加上农民作为弱势群体除了需要政府、法律来保护他们的利益以外,还需要建立自己的组织并通过自己的组织来保护自身的利益,满足其生存与发展中的各种需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使得农村非政府组织呈现出数量增加、规模壮大、活动成熟规范的态势。
有学者研究,我国农村各类非政府组织大约有200万左右。[1]还有学者将村级组织计算在内,认为保守地看全国已经登记和未经登记的乡村两级的非政府组织至少有300万余个,占全国非政府组织总数的2/3以上。[2](P.30)据统计,目前我国仅农民经济性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已经超过15万个,其中种植业占40%,养殖业占27%,加工运输业占18%,其他行业占15%;组织成员达到2 363万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9.8%。[3]农村非政府组织涉及领域也从以往的果蔬、畜牧、水产、林业,发展到农机服务、运输、粮油作物、水利建设、资源开发和扶贫开发、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慈善救济等诸多方面。
当前,我国的农村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维权组织和农村社会公益组织。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进行共同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现阶段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市场化、降低市场风险的主要方式,发展势头较快;农民维权组织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的非政府组织,它刚刚兴起,但不失为一种实现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渠道;农村公益性非政府组织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多跟养老、医疗和扶贫等问题相关,主要为村民群众提供多方面的公益事业服务。
二、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其具体目标被概括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分散的个体农民逐渐暴露出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村非政府组织可以帮助农民改变这种状况,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壮大其整体力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农村非政府组织为成员开展资金互助,引入新技术,提供市场信息,保证农民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从而降低市场风险,确保农民增收。因此,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繁荣,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使农民生活走向富裕。
第二,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村庄发展的公共舆论氛围、建设良好的村风村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普遍情况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家里剩下老人、妇女、孩子,家庭内部存在很多矛盾;长期以来农村基层的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农闲时就是打麻将赌博,还有一些家族势力、宗教势力也在快速发展。因此,充分发挥文化类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能有效遏制赌博、腐朽、粗俗文化和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传播,有助于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
第三,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建安定和谐的村庄新秩序,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目标。我国改革发展的现阶段,由于利益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某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增加,尤其是经济利益、土地利益引发的农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突出。农村非政府组织具有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职能,它是农民的利益表达和维护中心,能够动员政治支持,获得民众的广泛信任,并为村民自治组织提供良好的社会治理的模式;同时通过构建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化解村民组织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推进和谐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第四,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点,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福利待遇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农村非政府组织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特征而被看成是满足弱势群体需求、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融合以及弥补政府与市场不足的一种基本形式,并且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从我国目前己经存在的各类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实际运作也可以看出,它们在活动领域或范围上较为广泛,在活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为农村聚集社会资本和整合社会资源以及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农村非政府组织为农村提供如道路、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物品,使农民能依靠社会来抵御自然风险、生活风险。农村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孤儿等的生活状况普遍较差,农村非政府组织利用其资源优势,发扬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有效解决这些困难户的问题。
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虽然农村非政府组织可以在上述方面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农村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之一,其力量还很薄弱,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如何壮大和规范农村非政府组织是一件社会各界长期密切关注并采取积极行动的事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第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认识。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所以农村非政府组织容易遭到怀疑、否定甚至限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加以宣传引导,使人们转变观念,应看到非政府组织发展顺应世界趋势与时代潮流,它是中国改革开放、民主法制建设与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使人们认识到大力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5]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使农村非政府组织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使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理顺关系,优化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理顺关系主要是指理顺农村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社会的关系。非政府组织的核心是非政府性,因此,首先要对那些行政化色彩浓厚的农村非政府组织进行社会化和民间化改革,使之真正融人乡土社会。其次政府应该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人、财、物等方面不要直接干预农村组织内部具体事务。最后政府要更新农村社会管理理念,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成长和功能的发挥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和运行空间,在资金、技术、土地、信贷等方面提供一些便利和优惠,营造有利于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三,规范管理,确保农村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在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管理能力普遍不强的情况下,应该制定一些制度,从外部来规范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管理。我国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存在较多的问题,直接限制了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影响中国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诸要素中,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规范是最具根本性的问题。”[6](P.8)所以必须通过立法、颁布行政法规的形式来规范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内部管理,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督,确保农村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从而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搞好培训,提高农村非政府组织自身工作水平。农村非政府组织成员的素质不高,影响它们的发展壮大。必须加强对非政府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培训,由于农村非政府组织自身经费和师资不足的原因,此项工作必须由政府来组织。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提高农村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科学经营方法和专业技术。同时,引导农村非政府组织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为自身发展注人活力。农村非政府组织也要在内部制度、组织文化、人员素质、经费筹措、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律诚信、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体。
参考文献:
[1]冯善书.草根组织,如何做新农村建没的活细胞[EB/OL].http://www.people.com.cn.2005-10-08.
[2]俞可平.中国农村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变迁——以福建漳浦县长桥镇东升村为例[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国鲁来.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3-3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 2006.
[5]俞可平: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兴起[EB/OL].http://www.eedu.org.cn/ngo/research/development/200701/ngo—11776.Shtml.
[6]安蓉泉.发达地区新兴民间组织发展及其党建工作研究[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4.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四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改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改善 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 余伟龙 200730950330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 3 班 【摘要 : 摘要】“人生易老”是古人常感叹的.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 摘要 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 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 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直接 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 探索性 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发 展情况和实施情况入手,分析了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解决对策,并 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养老;农村养老问题;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关键词】 关键词 【正文 : 正文】 正文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必要性基本上没有异议.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 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另外,它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 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何承金等人的研究认为, 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于社会 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养老难以落实.更多的研究从微观经济个体的养老需求与供给出发进行分析, 认为由于农村家庭的小型 化, 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 老年农民社会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 能的逐步淡化,弱化.而土地,家庭储蓄和农民自身的养老能力都难以担负起老年农民的生 活保障.辨证的看,我国农村建立制度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首先,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9 年 GDP 已经突破 33 万亿元,财政收入也已 经突破 6.8 万亿元, 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和手段都已经基本具备.农村经济日益发展, 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城乡差别正在缩小,农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强化,农民参保意识也在不 断增强.在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城镇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部分乡村,建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其次,中央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税费改革,农民补 贴方式改革都已经启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制度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也必将 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选择.这是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条件.总之, 我国目前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上是基本可行的.但需要的是抓住有 利时机,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及时将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到议事日程 上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 这次通过相关资料了解 1999~2007 年城镇和农村地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情况的数 据,通过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对比,揭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从中我发现几点值得令我们关注的:(1)农村参保人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农村参保人数一 直在 5000 万人左右停滞不前.相比较而言,城镇参保人数一直在平稳上升,且远远高于农 村参保人数.两者的差距越拉越大.(2)农村参保人数在 2000 年出现一个陡然的下滑,参保人数比上年减少 22.90%,这是 由于官方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动摇.1999 年 7 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 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新 业务.(3)社会养老保险在城镇地区的覆盖面远远大予农村地区.2007 年的数据为例, 以 2007 年全国总人口 132129 万人, 城镇人口 59379 万人, 占总人口 44.9%, 乡村人口 72750 万人, 占总人口数 55.1%.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2007 年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的覆盖率为 33.9%,而农村居民仅为 7.1%,两者差距非常大.(4)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在逐年增加, 截至 2007 年底已达 412 亿元, 基金的管理和运作也 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待完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 多学者的关注.(1)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有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前 者主要包括: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 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 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 任何补贴, 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 蓄,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 民政部颁布的 《基本方案》 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 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实际上, 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 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 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3)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 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 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 1996 年下半年以来, 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 更不用说增值.4)保障水平过低.《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 2 元,4 元,6 元,8 元……20 元等 10 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 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 2 元/月 的投保档次.(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政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有什么建设项目缺少资金时, 有时就会要求动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对这样的要求,民政部门往往难以拒绝.因此各 地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基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给今后的发放工作 留下了极大的隐患.2)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 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 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 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基本方案》规定:“同一投保单位,投保对 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但在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同一个行政村的干 部和群众却不平等享受集体补助.参加投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少数 村都补的,也是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强化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抵触情绪.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由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与商业保险也产生竞争, 虽然竞争本身可以给投保农民带来实惠, 但由于政府的不正当干 预,商业保险往往受到排挤,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四,解决的对策.解决的对策.(1)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村劳动力养老保险,应当根据经济水平和负担能力采 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实行分层分类解决.中国农民可分解为四个群体, 如乡镇企业农民职工, 城市流动人口,被征地农民和纯留地的职业农民.对于乡镇企业农民,由于从事非农业生产 活动,收入和消费高于农村人口的平均水平,因而其养老保险需求也较高,他们的养老保险 问题可以部分由乡镇企业来解决;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两种思路,一 是与城镇职工适用同一的制度模式(广州,北京,南京等中心城市),二是单独为农民工设立 新的综合社会保险制度(上海,成都,大连等市);对于被征地农民,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与 功能因土地被征用而弱化甚至崩溃与丧失.而征地补偿标准又偏低,因而对其要区别对待;对于纯留地农民, 他们以土地收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要来源, 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可 采取不同的制度安排.(2)针对现行制度设计与农民现实的日常支出预算不匹配的问题,应加大对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的扶持.建议根据地方经济,财政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推进适当的公 共财政投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要确定一定的比例,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而且要随 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3)针对个人账户资金长期封闭闲置与农民个人用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可推行农村 养老保险抵押小额信贷业务.当参保农民因各种原因需要资金时, 可以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的有效证书作为抵押, 向养老保险基金申请借款.这种创新制度不仅满足了农民的个人用资 需求,也是将农村资金真正留在农村,为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最佳方式.(4)针对农保资金增值难的问题,应该促进两个价值增值循环.一个是对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基金进行经营性价值增值管理,可以由商业性机构竞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 作.在商业性机构对养老保险运作的整个过程中, 政府主要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基金以及 运作状况进行监督.另一个是非经营性价值增值循环,通过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宣传,不断 增加政策性收入,捐赠和赞助收入以及其他各种非经营性的收入等来辅助养老基金增值.(5)应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问题.这是一个非常 棘手的问题,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而且目 前我国风险较小, 回报较高的投资渠道很少, 但是许多文献仍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改 革的方向.五,结束语.结束语.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行了 10 多年,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献,但由于为农 民这类非雇佣的独立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而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经济实力还不够发达,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总体而言还比较落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 构.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设置 3,城乡养老保险的 衔接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改革的道路没有止境,只有不断地完善, 才能与时俱进,满足人们的需要,也促进国家蓬勃发展.【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贵平.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优势与不足[J].人口与经济,1998,(2):25-28.[2] 张 仕平等.建 国 以 来 农 村 老 年 保 障 的 历 史 沿 革 , 特 点 及 成 因 [J].人 口 学 刊 , 2000,(5):35-39.[3] D盖尔约翰逊.中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1999,(5):1-1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J].人民论坛,2000,(6):8-10.[5] 田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0,(6):28-31.[6] 何 承 金 等.中 国 西 部 农 村 人 口 控 制 与 社 会 养 老 保 障 研 究 [J].中 国 人 口 科 学 , 1997,(1):14-24.[7] 梁鸿.农村老年人自给自理能力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4):21-25.[8] 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5):26-31.[9] 张晖等.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J].人口学刊,1997,(6):50-5 [10] 马利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J].探索与争鸣,1999,(7):11-12.[11] 黄晓平.让农民兄弟老有所养——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调查[J].中国财 政,1998,(8):16-17.[12] 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 刊,2000,(1):120-127.[13] 吴云高.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J].上海农村经济,1998,(5):39-42.[14] 刘书鹤等.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J].经济研究,1998,(5):15-21.[15] 彭希哲等.乡镇企业与苏南农村社会保障[J].上海金融,1996,(6):31-32.[16] 周光复等.股份合作制与农村养老探析:来自广东的考察报告[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1):62-65.
5.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五
摘要:针对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新思路,提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 体育文化 策略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背景
1.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加大农村体育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体育文化注入现代文化元素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国家安排了资金9500万元,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将惠及5.1亿农民。建立农村公共体育物品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真正形成农民体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使其成为村民利益的真实代表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体育运动。所有的体育供给,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从而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元素。
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2.1 体育文化建设能改变农村传统体育观念 由于受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旧思想的影响,一直视体育活动为“不务正业”的价值观念在农村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还难改变。农村又多数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对外交流有限,使得农民的思想、性格、价值观、风俗习惯比较保守。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多数农民误认为田间劳作可代替体育锻炼。无病即健康,这种旧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农民的体育观和健康观。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文化成为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文化的建设以其独特的方式,不断改潜移默化的变着农民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可使农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使农民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新的、普遍而科学的社会观念。
2.2 体育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可以育心。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广大农民在忙里偷闲时放松心身,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农村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增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体育精神”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的多种形式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单调的业余文化生活。像扭秧歌、赛龙舟、篮球赛等等体育活动不仅能在农闲时间娱乐人们的身心,增强农民体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还给农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致富经验、改善人际关系、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平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3.1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 要把眼光放在满足人的体育文化需要,注重提高人的体育精神境界和凝聚力上。指导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来作为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精神文明创造活动,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道德素质和体育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结合农村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农村体育文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真正做到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3.2 利用现代媒体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多样性 农村体育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及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我国有56个民族,地域分布广,造就了我国农村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创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既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体育文化特征的新农村体育文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建立农村体育文化网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宣传增强农民的健身意识。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体育文化网络。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新理念,把体育健身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自觉活动。
3.3 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激发农民体育参与意识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创造了条件,必将给新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载体。因此,应切实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国家的投资落到实处,使其成为“民心工程”,从而使体育服务覆盖整个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增强农民体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因地制宜,积极扶持,注重实效和“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建立覆盖面大,包容量大,社会化程度高的农民健身体系。同时加大体育知识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体育的作用,激发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激情,使其从不想参加体育活动,转变为要求参加体育活动。参考文献:
6.浅论我国农村与城市社区间的差异 篇六
摘要:通过对农村与城市社区的比较,了解它们的特征,认识社区的发展趋势。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把握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 城市 社区 差异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在1881年由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随即这个概念便成为个人、家庭之后又一个研究社会构成的单元。从最初的含义,即“是由一种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已经延伸成为一个新的定义,即“人们的集体,这些人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情感的、自治的社会单位。”
在我国,社区在农村与城市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本文将从形成、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从静态角度分析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一)形成上的不同
1、农村社区的形成,受自然进化的影响较为突出,具体有3条途径: 自然起源,即一个农业家族按自然进化过程扩大为一个农村社区。此种途径形成的村落的特点是,家族势力大,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合,即由若干独立的农业家庭联合而成。这些农业家庭一般是由不同地方迁移而来,没有血缘关系,相互之间社会往来增多,便形成了村落。在这种农村社区中,个人的作用相对提高,社会势力减弱,家族势力微乎其微。
农村建设,即在一块空地上建立一个新社区。它与自然起源的农村社区不同,是通过人为力量建设起来的;与社会组合的农村社区也不同,不是在许多独立个人家庭的基础上结合而成,而是在群体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
2、城市社区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结果。它的产生一般需要3个条件:
生态因素,包括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等。
经济因素,要有相对发达的农业,除自给自足外,有多余的产品能够拿到市场上出售。
社会因素,有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与制度,有了劳动分工,出现了一批不直接与土地打交道的人。
(二)经济活动上的不同
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生产效率低,季节性强,专业分工差,社区经济活动简单。
城市社区的经济活动以工业、商业为主,生产上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城市的经济活动特点促进了人口集中,加速了人际问的交流,促进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也缩短了物质和能源在流动转换中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社会结构上的不同
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简单,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生活资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没有专门的生活服务系统。
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分工精细,专业化强,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此外,人口稠密,各种组织、机构林立,生产、生活的社会化,就需要有规模庞大,内部职能分工、权力分层复杂的科层管理结构。
(四)人口特征的不同
农村社区人们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小。
城市社区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的异质性特点突出,城市居民在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性。
(五)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
农村社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节奏松散。而且,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思想上偏于保守。
城市社区生产水平较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较高,生活方式具多样性特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
(六)社会关系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的社会流动小,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以及长期在一起生活形成的乡亲关系,在农村社区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突出,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娱乐单位。农村生活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家庭、亲属、邻里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村民十分注意维护家庭、亲属、邻里等初级关系。
城市社区社会流动性大,职业复杂,生活多样化、社会化,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充分互动与直接接触。人际交往多向、频繁,而且主要是角色之间的交往,人与人的了解往往限于某个方面,社会关系趋向表面化、匿名性、短暂性。另外,城市社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等价交换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渗透到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表现出商品化、理性化、世俗化、非人格化等特征,即以效率和效能作为衡量与评价日常生活的标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色彩少,对事件的处理以效率为基本准则,凡事对事不对人,讲求实效,注重结果和切身利益,追逐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待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明显的容忍性,“见怪不怪”。这使他们敢开风气之先,敢于标新立异,易接受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
以上对城乡社区的比较,是从静态的角度,从两种最基本存在形式的对比认识社区。要全面地认识社区,特别是要认识社区的发展,仅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考察杜区,即从城市化的过程研究社区。
二、从动态角度分析变化中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村社区充满了活力,在社区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功能。
(一)社区结构系统由封闭化趋于开放化
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结构简单,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低,社会组织单位间的结构关系较为松散,而不同于城市社区社会化与阶层区分和分化的程度高、阶层复杂多样,次级群体是社会群体的主流。
农村经济改革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小农经济为根基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封闭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田园农耕式村落社区的结构开始分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形成了独特的与城市不同的工业、农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齐全的产业结构,以及特有的开放化的社区结构。
(二)劳动人口群体由同质化趋向异质化
改革开放前,农村社区居民无论从内在心理或外在表现上,均趋向于同质化,而城市居民则趋于异质化。加之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社区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受教育上存在着机会的不平等,致使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城市居民。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农村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带来了社区劳动组织方式、农民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社区居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家庭功能,以及产业结构的大变化,由此农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多样化的职业类型。长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村社区同质性的劳动人口逐渐分化为异质性的各行各业的劳动人口。劳动人口群体的流动与分化,众多农民成为相对自由的,不必固守土地的社会流动群体,从而改变了原先僵化的社会关系结构,使乡村社会具有了多元性、复杂性的特质,有利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
(三)社区经济活动由简单化趋于复杂化
农村改革带来了两个直接结果,一个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的大发展,具体表现为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大量增长;一个是农村社区人口摆脱了千百年来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农业劳动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具体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现,相对自由的劳动力要素流动,加快了农民向城乡二、三产业的转移。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由此带来农村经济的非农化趋势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突破了旧有的农村经济的封闭式的生产格局。市场经济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每种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来完成,劳动分工越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产品的规模效益越能体现,社区内外的经济联系也日益频繁。城市发展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业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由此农民从单纯的种植业这一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走向更加广阔的农、工、商、贸多种经营的生产与生活空间。
(四)社区组织由行政归属型趋于利益归属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计划经济下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在利益的驱动下,其功能日趋分化、专门化,开始与行政组织进行结构关系重组,包括乡村组织的变迁,即初级关系(如血缘的或地缘的群体)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次级关系(如具有共同利益的正式组织、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的重要性在逐步提高。社区组织已不完全依附于行政部门,由于利益分化、具体化,形成不同组织和层次间的利益关系网络。村民自治在农村社区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关系由乡村取向趋于城市取向,社会组织形式也从简单的行政依附型向复杂的利益归属型的运动成为农村社区组织变迁的基本趋势。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中,小城镇作为一种介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的特定社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谓小城镇社区,是指在一定地理位置内,以乡镇工业、商业以及手工业生产为主要社会活动的人口集聚区域。在地域结构、人口分布、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它既具有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相异的存在方式,又有与周围农村和城市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自身特点。小城镇社区这种联系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对我国城乡社区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城乡二元经济对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影响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城市化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刘俊庭 吴纪饶 《大学生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7.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七
关键词:孝道,和谐农村,方法与途径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 它长久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 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几千年来, 孝文化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今, 我们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要着力继承、传播千年传承的孝道传统。
历代以德治国者, 必以孝为本, 以德化民者, 必以孝为义。孔子曾经说过,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开宗明义》) 。孔子还说, “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 (《孝经·纪孝行》) , 对于孝道阐述得更加清楚。古人的事亲之道, 今人未尝不可以借鉴。孙中山在1924年指出, “一般醉心于新文化的人, 便排斥旧道德, 以为有了新文化, 便可以不要旧道德, 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 如果是好的, 当然是要保存, 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孙中山选集》) 。
近些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农村有所淡化, 不赡养父母、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 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和谐。而传统孝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原有的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其一,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等观念受到冲击。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 大量青年农民进城务工, 他们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一次。老人们自己单独生活, 有的还要耕种农田、抚养孙辈, 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他们身边无人, 年老体弱, 在生病染灾时, 生活便不能自理。据一则新闻报道, 在一个距离镇政府不远的乡下, 有一位老人死在家里四天以后才被邻居发现, 当子女们被告知赶回家时, 尸体已经开始腐烂。
其二, 缺乏精神上的孝敬慰藉。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 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 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有的子女认为对于父母的赡养只要不冻着、不饿着, 就是尽责了, 有的甚至连这种起码的责任也没有尽到。
在古代, 先贤非常鲜明地批评这种观点,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於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这说明孝之本意也包括尊敬老人和关心老人在内的。所以, 孝敬父母, 除了物质生活的保障之外还有精神生活。在农村有很多子女与父母分家居住, 平常很少往来, 甚至过年过节, 也疏于问候。其实, 人到暮年, 吃穿住用已不太讲究, 对物质享受没有多大奢望, 而是余年无多, 生命不再的无奈造成的心理上的失落和精神上的空虚寂寞需要慰藉, 这并不需要多少金钱就可以做到的事, 而很多人却做不到。
其三, 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 部分人重利忘义、金钱至上, 不尽孝道。在农村许多家庭中, 吃得最差的是老人, 穿得最破的是老人, 住房最旧的是老人, 下地干活、照管孙辈的也是老人。有的子女认为, 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 应该由社会养老取代家庭养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 人们的社会保障将越来越广泛, 一部分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会逐步实现社会养老, 但是, 所有的老人都由国家包养至少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将来全部实现社会养老, 主要途径也应该是保险养老, 自己年轻时做好年老的准备, 购买养老保险, 资金来源就是国家适当给予补贴, 也应该以自筹为主。即便这样, 家庭还会存在, 血缘关系还存在, 亲情也割舍不断。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家庭养老仍然是社会的主流, 所有做子女的, 都应义不容辞地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其四, 失去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大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改变了过去那种以集体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组织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使村民接触的机会变少, 相互监督和奖惩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 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别人无从得知, 他们即使不孝敬老人, 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
如要改变这种现状, 实现老者得其乐、建设和谐新农村, 经验证明,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 要建立农村孝道规范。孝道既要有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 还应有体现这些观念和精神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从传统孝道的形成和实践来看, 孔子、孟子、荀子等的论述侧重于观念层面的建构, 而《礼记》、《孝经》、《二十四孝》则是传统孝道的具体规范或典范行为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孝经》, 虽然不足两千字, 但影响非常广泛, 传统孝道的基本原则依靠它得到了广泛传播, 深入到了各阶层人们的心中。我们应该借鉴传统孝道建构和传播的这些成功经验, 来建立农村孝道规范体系。
农村孝道规范的建立, 关键需要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指导部门有所作为, 按照“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原则, 总结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好的做法, 提出农村孝道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
第二, 要加强农村孝道教育宣传。孝道要深入人心, 关键在于抓好教育。一是开展家庭孝道教育, 通过成年人的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使家庭成员从小养成尊老、敬长、互爱、互让等美德, 使他们懂得父母是自身生命之源, 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培养其感恩之心, 并树立“家和万事兴”、“和为贵”等和谐理念, 懂得家庭和睦幸福是国家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础。二是学校教育可以贯穿孝道教育。教育主管部门旗帜鲜明地提倡孝道教育, 并及时修订教材, 在德育教科书、语文、历史等教材中增加孝道的内容。三是国家和社会把孝道教育宣传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 乡镇、村、组积极开展孝道教育宣传。舆论对于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实践至关重要, 应采取措施在广大农村营造讲孝、行孝的舆论氛围。
第三, 要督促农村孝道落实。孝道的落实, 一靠舆论监督。在农村, 基层政权组织、群众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等载体并引导群众口碑, 表彰先进, 批评落后, 建立弘扬孝行为和谴责不孝行为的评价机制。二靠典型引路。通过经常性地开展“五好家庭”、“当代孝子”等评选活动, 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范, 基层组织像对待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一样对这些典范予以表彰, 社会给予他们崇高的荣誉, 从而在农村社会形成一个实践孝道的激励机制。三靠检查督促。开展对孝道和新的乡风民俗的实践情况的摸底调查和检查、评比, 并纳入基层政权和群众组织的经常性工作目标。四靠健全法制。孝道的要求, 很多也是我国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和规定, 因此, 健全法制、依靠法律、采取积极的法律措施来解决抚养、赡养纠纷, 处理违法的不孝行为, 也是推动孝道落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弘扬农村孝道, 建设和谐新农村, 就是要让当代农村中为人子、为人女、为人婿、为人妻者懂得, 除了金钱, 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亲情。履行孝道就是要在双亲健在时, 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他们晚年过得幸福愉快。不能如民间流传的“生是根草, 死是个宝”, 须知“千金散尽还复来, 亲情往而不可还”。珍惜亲情, 善待亲人, 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而且坚持下去, 既为下一代做好榜样, 也不为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 (下卷) :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
8.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八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和论证分析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及其内涵、新农村社区体育的特点、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则及其具体目标内涵,并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分段建设、循序渐进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方针与步骤,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代表性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原则;目标;步骤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95-03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根据2006年中国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其中,我国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6村人口7.37亿,占全国人口的56.1%[1]。农村社区体育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农村社区体育不发展,农民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中国的群众体育永远不能问鼎现代化,也永远不能称为全民健身。怎样从理论上深刻认识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意义,如何确定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原则与目标,怎样结合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从理论上加以回答的几个重要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特点
社区体育分为城市社区体育、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三种类型。农村社区体育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镇化推广以来的产物。
1.1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开展活动的艰巨性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必须以全体农民为主体,如此才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民真正拥有与享用参加体育的权利和政府部门积极维护与保障农民享有的体育的权利,也充分说明了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新农村社区体育是以7.37亿农民为对象,且农民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同时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广泛性。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极为不平衡,不少地区既缺乏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体育器材,又缺少组织引导: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体育的功能缺乏正确地认识。要使农民自觉地、科学地、有组织的开展健身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
1.2各区域性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体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一样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多元化特征。农村经济的增长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东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内地与边远地区之间以及新农村社区体育每个层面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层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民的体育意识、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较为突出[5]。这种不平衡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1.3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农业生产性相对于其他产业,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科技含星低,生产以畜力和手工劳动为主,劳动时间长、强度大,这就使农民的劳动与农村社区体育密切的联系起来。农村社区体育与农业的生产劳动相结合,况且我国人部分地区的农村以农业为土,一年四季,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体力劳动量大,就产生了具有农村社区体育与农业生产劳动特色的农村体育项目。
1.4参与时间的随意性和季节性农民的工作时间不像其他职业一样有上下班的固定时间,农业生产有农忙和农闲之分,每天的农活有重、轻之分,这就形成了农村社区体育活动时间具有随意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农闲和农活量小的时间是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较好的时机。
1.5活动的地域性和民俗性我国地域辽阔,具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因此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社区体育项目也就不尽相同。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简便易行,健身、健心等有民族和民俗特色的体育项目深受农民喜爱。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2006 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具体任务。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是在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上,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是由社会体育需求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社区建设的发展,以及老龄人口增多等因素引起的。在我国学者关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众多论著和论文中,“以人为本”都被置于一个核心地位,人本或人文精神成为大家共认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宗旨或原则。按照这一原则精神,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应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主题,以人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在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一切活动中都应以个人生活需求的满足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以人的生活质量、个性发展作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基本评价指标,在充分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与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兼及其他社会功能的满足,而不是相反。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具体原则,即民主自治原则、满足需要原则、基层自发原则、大众参与原则、社区合作原则。在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居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过程成为新农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过程,使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活动成为农村社区居民以自己的努力解决自身生活问题的自觉活动,成为依靠农村社区自身力量以民主方式达成自我管理、白我发展的过程。明确了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原则精神,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指向、活动内容以及指标界限,从而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界定一个基本的范围。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多层次的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日标是:1) 适应新农村体育工作的需求,加强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和社区居民体育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的农村社区体育,构建亲农、便农、利农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2) 以拓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内容,增加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项目,促进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网络化。建设好新农村社区居民健身场地,方便新农村社区居民就地近参加体育活动;努力提高新农村居民体育生活质量,不断满足新农村社区居民对体育的需求。3) 加强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理顺新农村社区体育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完善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功能,改革新农村社区体育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新农村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建立新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大众体育活动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4) 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农村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体育资源,大力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整个社区体育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活动便利,举办经常性的农村居民体育活动,丰富新农村体育文化生活。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方针与步骤
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工作不仅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有关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阶段划分与内容安排,我们可以作初步的科学规划,即三个阶段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计划,按此计划,第一阶段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重点在改革新农村社区体育基层组织管理体制,通过强化县级教育文化体育局、乡镇文化体育站和村委会的管理、服务职能,确立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作为基层社会单位的主体地位。第二阶段,把发掘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发展新农村社区各项体育事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为主要建设内容。第三阶段,将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成组织完善、功能全面的自治体制。我们也可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即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前期、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初期、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发展期和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成熟期。前期和初期以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由行政单位型向村居主体型的转换为主要内容,发展期侧重农村社区体育各项功能的建构、各类社区体育社团组织的培育等方面。成熟期的主要标志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自治地位的确立和自治组织体系的完备。
上述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阶段划分着重强调了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转换的重要意义,并希望通过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逐渐建构带动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其他建设事项的配套跟进,使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需要补充的是,在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与全面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它既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贯穿始终的主题,也是衡量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阶段性成果一个重要指标。据此,我们认为,将新农村社区居民的社区体育意识和社区凝聚力作为一个参照系来划分社区体育发展的阶段,似乎更能体现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则精神与目标要求。
由此我们把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划分为如下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塑造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意识、逐步改革现行农村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把农村社区居民体育意识的培养作为第一阶段的重要内容,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又是基于我国当前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保障。在管理运行上建立责权分明的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形成上下协调,左右沟通的决策系统。注重目标的导向机制,过程的制约机制,科学的督导评估机制和广泛的参与机制。县、乡政府和派出所应联合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保护,同时应将社区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列入政府行为,如场地的规划,用地办证的手续由政府职能部门作为特殊事来办,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展,为促进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用好管好体育场地器材,乡镇政府、村委应同时制定各项制度。就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而言,政府倡导与支持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关键作用或主导作用并不等于政府过度参与甚至包办代替,而应是充分利用政府权威倡导、动员、恰当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以及对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予以监督、评估和经验推广,从而激活社区各类体育资源,使之成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后续建设的持久内在动力。
第二阶段,健全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全面发展社区各项体育事业。相对前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社区体育建设突出的任务是健全与完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具体而言,社区体育管理组织进一步由行政主导型向社团自治型转换,培育并发展各类由居民参与组成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和自治组织;大力建设农村社区体育社团组织,主要包括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活动需要的服务组织、协会组织、娱乐组织等。初步形成围绕着农民权益、以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活动需要为目的的层次多样、门类齐全的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体系,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为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活动需要、实现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人文目标的各项事业相应建立起来,如新农村社区体育环境、社区体育基金、社区体育医疗卫生、社区文化体育娱乐、社区体育教育、社区体育公共活动场所、社区体育保障、社区体育活动秩序与安全控制等等。
进一步完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功能、增强新农村社区体育整合。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以“人本”为旨归,以人文发展目标为最高追求,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最终成果要以农民体育生活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为评价指标。为此,新农村社区体育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显得至关重要,新农村社区体育功能的完善没有固定的标准,它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必须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状态相关联。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我们不能对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功能完善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然而它总是通过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得以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农村居民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社区体育文化的繁荣而表现出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 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一项持续的社会运动,也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充分调动社会各种资源、特别是发挥政府、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居民二者的作用,使之在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尽其职、上下配合、协调一致乃是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政府作为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倡导者、支持者、规划者其作用自不待言,社区组织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承担者和执行者,其作用也不可小视。而农村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既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监督者,又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成果的主要享受者,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参与既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目标所在。因此,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及其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 良好的健身环境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也是新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活动的内在需求。它反映出社区社会、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对于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生产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体育活动类型逐渐由消除疲劳主导型向精神型享受主导型过渡,体育将成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农民对社区体育的需求不仅满足于场地器械等物质条件.追求健身环境的优良也逐渐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
4.2建议
1) 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从二个方面来考虑的,即东西部、沿海与内地,内地与边远地区之间农村社区体育三方面的不平衡性。我国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贫富差别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这三个层次的农村社区体育面临的条件和水平各不相同,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有三种可能:一是优先建设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带动内地新农村社区体育和西部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是一种“彗星建设发展模式”;二是快速建设内地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推动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向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看齐,是一种“波浪建设发展模式”;三是大力发展西部边远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速度,辐射沿海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和内地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是一种“橄榄建设发展模式”。
2) 科学的新农村社区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环境的影响起到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对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投放决策更为科学合理,使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得到更为合理地配置和充分有效地利用,使新农村社无体育的组织措施更加得力,从而使新农村社区体育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7-02-28.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6-03-14.
[3] 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张永军.山东省乡镇社区体育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21-27.
[5] 齐立斌.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研,2007,28(2):61-63.
[6] 赵金华.发展农村社区体育[EB/OL].http:www.121tt.cn/Article/jxgl,2005-10.
[7] 樊丙有,著.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
9.论中国农村现状与发展 篇九
摘要: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新的政策在实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中没有得到解决,而且问题还在不断扩大。
关键词:治安 医疗 思想道德 教育 贪污
中国农村的治安现状与建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特别是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农村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但是,中国农村的治安还是不够全面,任然有一些违法分子在农村为非作歹。如,有的地方黑恶势力活动仍然比较猖獗,爆炸、投毒、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盗窃、抢劫、抢夺等侵财犯罪,有的地方侵害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人身财产权利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我实践中,有一位在读小学的女孩被违法分子骗到荒野的地方,她被人挖去器官,死体被抛在荒野,人们几天后才发现,发现后就报警。爷爷奶奶赶来时看到这是情形,双双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事警方严厉调查,然而到现在也没有听见违法分子被捕的消息,这就是当代农村的治安。对于这中现状,我认为国家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① 严厉打击各类涉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良好的治安秩序。② 以农户为主体,提高公安机关驾驭农村治安能力。③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安全宣传教育。④ 建立完善的农村综合治理网络。
中国农村的医疗现状与建设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施的以集体经济体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农村公社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建立了强有力的筹资、监管、运行等制度保障;同时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推动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和行政干预,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并得到迅速推广,繁荣发展,初步建立起合作医疗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和社区医疗制度。但是,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诸多其他状况。如乡镇医生难以满足农民需要;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村医疗发展的需求,资金相对需求而言严重缺乏;农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大,现有的医疗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虽然我国有农民看病优惠政策,但是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依然存在;现在报销医药费用越来越少,而且报销手续过于繁琐„„这些问题在农村还有很多。在农村医院,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如一颗留置针被改写成两颗或者三颗,费用就增加50或100元人民币。这种现象在农村医院普遍存在,私人诊所到没出现过这样的现状。还有农村医保问题,现在的医保只能报销20%~30%的费用了有些地方还更少。对于很多农村医疗问题,我都亲身经历,医保所报销的费用还比不上人生保险的三分之一,这个问题让我感到寒酸。在农村中,医疗是比较重要的,多余中国人民来说,绝大多数都是农民,所以农村医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我认为国家应在一些方面进行改善和加强:
① 明确乡村医生职责,合理配置乡村医生。② 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
③ 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政策。④ 改善乡村医生工作条件和执业环境。⑤ 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健康保健意识。⑥ 严厉打击乱收费现象。⑦ 改善农村医保。
中国农村的思想道德现状与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步伐的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在计划经济时代,倡导我为人人、无私奉献、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几乎覆盖了中国整个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改革开放、尤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农村思想道德体系陆续受到了冲击和影响,至今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优秀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也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如:理想信念淡漠化;出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偏移;腐朽社会恶习沉渣泛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堪忧。这些问题在农村中日益突出。近年来发生很多恶劣现象,这些现象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导致农村的这种恶劣思想道德传播开来。在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政府该在几个方面重视:
① 立足社会结构发展要求,整合思想道德资源。② 区分农村道德生活的层次,确立工作重点。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工作方法。④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⑤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与建设
中国是教育大国,有近2亿儿童在上中小学,其中三分之二在农村。作为具有8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总人口13.2亿,农村人口7.2亿,占我国总人口的55%。我国53 100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 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 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 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 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来看,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总计达到89%,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口整体文化水平偏低。而且,我国的农村主要位于高原和山区,由于交通的不便,历史的积累,教育观念落后,从而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稳定、健康地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的具体实施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改善农村教育,但是我能可以为政府提供一些建议:
① 加大投入,解决农村教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后顾之忧。② 加强调研,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规划。③ 加强宣传,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
④ 加强管理,解决农村教育中安全等一系列其它问题。 中国农村的贪污现象及防治
2015年中央巡视组来查农村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通过对查处的基层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发现该类犯罪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犯罪主体集中,窝案、串案居多,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文书成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犯罪主体。二是触犯罪名单一,涉案款项种类多,主要犯罪类型为贪污犯罪。没有直接受害人,发现难。这些主要是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设置混乱;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机制等等造成的。在农村,有很多贪污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我认为国家不仅要整理高级单位,也要整理低级单位,要一视同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由于贪污很难治理,故提出预防措施:
① 配好班子,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② 加强权力监督,增强权利透明度; ③ 完善制度,构建惩防体制; ④ 有惩必惩,充分履行职能;
结束语
10.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十
吴志新
摘要:分析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借鉴国外尤其是日本的成功经验,切实解
决我国农村的金融供需矛盾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需矛盾;需求抑制;日本农协
在一个市场中。决定市场均衡的力量一方面是供给。另一方面是需求。我们在分析农村金融资金供需失衡时往往更关注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而忽视了农村金融的需求抑制。实际上金融抑制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供给型金融抑制由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农户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户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而使得足。本研究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目前中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供需矛盾的原因。投资不足。另一种是需求型金融抑制。即由于农户自身金融借贷的需求强度不足,农户贷款意愿低从而导致农村投
农村金融中的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严重,突出表现在:
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数量缩减,农村资金大量流失,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十分严重 出现了所谓的“农村金洞化”的现象,或者准确地说是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体系空洞化。这种现象的严重后果是: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不到满足,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全社会的和展难以实现。正规金融机构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并不表明农村资金供给充裕,实际上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供求巨大缺口,这样的供需缺口直接导致了现阶段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活跃。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填充。国农村广大农民的资金需求大部分来自于非正规金融市场。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活跃自然是对正规金融市场退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就农户而言,又可分为普通农户和特殊农户。普通农户指那些刚剐,仍在为生存而奋斗的农户。特殊农户有三类:一类是尚未摆脱贫困的贫困户;二类是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却是无组、小规模的专业养殖户和经济作物种植户;三类是有地方政府组织。有规划、大规模的经济作物种植户和大型专鲎养几类农户中,普通农户和特殊农户的前二类的信贷需求不仅有生产上的,还有生活上的,但因其生产经营收入的不确规模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他们无法提供正规金融机构确信的偿还保障,正规金融机构也不愿为其提供贷款这三类农户却占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第三类农户要么有地方政府干预和支持,要么自身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正规金出于不得已或确信其有偿还能力,因而这类农户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
农村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现阶段也明显存在融资难的情况。一般说来,农村中小企业处于资期。企业受资金少、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各种因素限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其还贷能力缺乏
出“慎贷”甚至“惜贷”,从而也使农村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龙头企业具有规模经济,资金制度健全。一般可以获得商业金融机构的信用放贷或抵押贷款。
通过上述对农户和农村企业融资情况的分析,不难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愿为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有其客观原因,主农业经济自身的弱质性、高风险性且又缺乏必要的抵押品。以及受土地制度所限制,土地资源难以集中而使农业生产了“内卷化”的小农经营之中。同时,农业业主相对分散。贷款数量虽多但交易零散,这样就提高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成本。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主体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他们生产、生活以及发展上的资金。
农村金融中的需求抑制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户存在着金融需求和金融借贷需求强度低,在这种现象背后,有很多社会经济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从社会角度看。农民在剧烈的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对未来的预期更加不稳定。在我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农户面临的生存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医疗问题、教育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等,这大量存在。导致农户的投资意愿减弱,最终导致农户金融需求强度不足。相反,发达国家如日本在教育、社会保障和面。国家在财政上给予切实的支持,使得广大农户没有这些后顾之忧。他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就变得耪对稳定促进金融度变大。
经济性原因的影响
中国农户投资需求强度不足还有经济性原因。农户的投资如同一切投资一样。首先要考虑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处于弱质、微利的状态,很难激发农民投资于农业的积极性。同时。从市场方面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面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投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农户的投资选择将基本根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他们计算多种因素收益的影响,当某些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影响到其投资的预期收益时,农户就会作出改变投资的行为。因此,农户在市的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动机以及农村市场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资本需求强度不足,也就不难理解农协针对农户的多种需求,为农户提供多种金融需求,如将农户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农业之外的行业,如购买债券、发甚至开展海外投资等。农协同时也针对农业经营的高风险、低利润情况,开展低息贷款,保证农户的需求能够得到满农户的金融需求强度就会得到增强。
体制性原因的影响
体制内的正规金融部门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对于农户而言,交易成本过高,交易规则约束太强,因此减弱了农户向机构借贷的意愿。而一些菲正规的金融机构以及各种友情借款则具有灵活的特点,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另外,体制方,还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国家财政体系和国家产业投资体系变革条件下农村投资的事权界定不明等。
政策方面原因的影响
国家政策一般会给投资主体一种预期。稳定的政策会给投资主体一种稳定的长期预期,诱使投资主体进行长期投资如果政策变动性大。会给投资主体一种很不稳定的预期,从而会减少其长期投资行为。在政策方面,最大的制约来自地政策,国家农地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农业生产力,重构了我国的农业微观经济基础,但是其缺陷也是不容先前的农地制度很容易导致农业粗放式经营以及掠夺式投资。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国家农地政策的多变性和农地性,导致农户对未来的投资收益预期感到不确定,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户的长期投资行为,导致其投资需求强度不高。角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反省在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中的政策与体制。发现其中影响农户投资意愿的制约因进行有效的改进。
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对策
建立农地金融制度
我国农村金融边缘化,除了一些历史遗留的原因以及农业投资周期长、利益低、回收慢、正规机构追逐利益等原因外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缺乏一个理想的抵押品。所以。要解决资金供需缺口问题,除了改革农村金融机构之外,还应为一个理想的抵押品。农地金融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旨在为农业提供长期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用权抵押为条件,藉此发行土地债券,可以聚集大量的社会资金,然后再以低利率贷给农民,使农民获得低成本的中。农地金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困扰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资金投人不足问题,提高农民从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发展后劲,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要立足农村金融实际,实现监管由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和风险控制并重的监管转变,由封闭控制型明型转变。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建立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监管行业自律,加强农村金融业内控制度建设,使市场竞争的压力有效转化为企业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动力。同时,农村加强信息披露:强化社会监督。
引导和发展民间金融
发挥民间金融即非正规金融对农村正式金融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农村,社会关系不仅不是的障碍。而是促进经济交换的推动力量。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具有生性。应该在加强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其发展。以弥补农村正规金融安排的不足。日本的农协就是属于民间金融。在战后大力支持像农协这样的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在政策和基金方面,政府都给予大力的扶植。另外,农村地下金融为小型工商企业和农业提供了资金来源。但由于地下金融业游离于中央银行的监管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负效应很大,地下金融业要采取疏导而不是行政堵截的政策。目前对地下金融业的整顿应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关键是要对业已形成下金融组织进行规范和改造,促使其向合作金融发展。加快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由于农业是世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的弱势产业,我国又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对业经济的平稳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做大农村经济
11.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3
1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但农业始终是一个弱势产业。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实现农业的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份额,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的带动下,各地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协调管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建设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也为各类现代化的信息媒介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各类信息媒介不断向农业农村深入融合。
经过广泛了解可以看到,农业信息化有效整合了多种信息媒介,如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平台的专业农业网站集群,以语音通信系统为基础平台的“12316新农村热线”服务平台,以移动通信终端为基础平台的短信、手机报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有线电视网络、无线广播电台为基础平台的农业农村广播节目,以期刊、报纸为基础平台的农业纸质媒体集群。此外,农村传统的人际网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也都在农业农村信息化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些信息化建设主体都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业信息化工作面临诸多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但也应当看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整体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目标不明晰,工作重点不突出,还没有把信息化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来。也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比较简单。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对信息的主动寻求意识不强,信任度也相对较低。网络信息由于其成本高和数量大不易辨识的特点而没有大面积普及,部分地区的农民对定制短信服务的热情不高,不愿花钱买信息。
二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障不足。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安排份额较少甚至没有安排,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长远发展的需要。加上各地资金筹措力度各不相同,影响了信息化设备的购置和配备。同时,农业信息机构建设乏力,缺少开展信息服务的经费。
2.2 农业信息化服务缺乏地域或产业针对性
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地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集群的趋势。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系统是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联合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聚集各行业人才资源,围绕各地区农业优势和区域特色产业,衔接商务、物流等服务系统开展而来。但目前,各地尚未依据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建立符合相关产业发展特色的信息服务系统。
2.3 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从相关资料分析可知,当前基层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相对较低,有很多不是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员,导致无法快速、完善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大多数农民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信息化培训,尤其是缺乏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无法有效地从网络上获取有用的信息。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影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
3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明确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职责,制定农业信息化规划,使每年信息化建设有目标、有任务,把农业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农业信息工作责任制,将农业信息工作纳入各涉农部门年终考核内容,并与各单位信息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应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3.2 加大宣传力度
建议充分利用已经在农民当中形成可靠宣传效果的媒体,在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方面加强宣传力度,以引起各类不同群体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
3.3 完善投入机制
农业信息化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财政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议在农业专项经费中增加农业信息化的投入比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各级财政应重点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等建设数字农业,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
3.4 加强队伍建设
把健全队伍、完善服务网络作为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下大力气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要加大培训力度,尽快建立一支由信息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信息员组成的,懂农业、精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的农业信息队伍。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从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村干部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民办事的人员作为农民信息员,依靠他们把信息传到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 王玉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5,(09).
[2] 王作峰;耿锁华.农业信息化的积极作用及构建路径[J].经济纵横,2006,(08).
[3] 刘崇学.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4,(06).
【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浅论马街镇农村广告传播信息的发展08-13
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形势10-17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07-05
新农村建设信息系统09-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发展思路探讨论文10-24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浅析08-25
浅析我国当代农村的发展09-08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存三个担忧08-10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09-18
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考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