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

2024-09-17

藏族(共12篇)

1.藏族 篇一

藏族舞蹈

——《踢踏步组合》教案

旅游综合部

何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藏族舞基本动作及组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藏族舞 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能力目标:为舞蹈创编积累舞蹈语汇素材。

情感目标: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踢踏步组合风格特点;

难点:把握在每个动作中都要有颤膝的动作在里面。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热身活动:腿部、腰部拉伸练习。

二、复习导入

(一)颤膝练习(4×8拍)

(二)踢踏舞基本舞步:(各2×8拍练习)

1、刚达

6、嘀嗒步

2、退踏步

7、七下退踏步

3、抬踏步

8、悠踢步

4、第一基本步

9、连三步

5、第二基本步

(三)对学生舞蹈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练习。

(四)让学生们谈谈:经过前面的学习,你对藏族舞蹈有了哪些了解?

三、新课教学

(一)教师随音乐做踢踏舞组合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连接。动作顺序:

1、原地跺右脚1×4拍

2、退踏步1×8拍

3、七下退踏步2×8拍

4、基本步2×8拍

5、抬踏步1×8拍

6、退踏步2×8拍

(二)通过刚刚的舞蹈组合,请同学们说一说藏族踢踏舞的基本特点。

1、舞蹈身体前倾,重心偏前;

2、动作轻便灵活,朴实自如;

3、舞蹈时膝部松弛,步伐灵活。

(三)慢动作讲解、示范,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进行模仿、领悟,进行重点突破。

(四)分组合作,巡回指导

学生分组练习,小组长负责,教师巡回指导。

(五)生生对比,师生对比学习

1、生生对比,组内学生之间对比看谁做的更好,对比动作,自己纠正。

2、师生对比,看看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配合完成的?

3、自我对比,面对镜子自己练习,纠正细节动作,把握藏族舞蹈风格特点。

(六)班内表演展示

1、全班在老师带动下随音乐完成踢踏舞组合;

2、随音乐小组内编排;

3、分组班内展示,鼓励学生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

三、课后巩固

课后按要求完成课堂所学内容的练习,熟记动作的连接,要求能有感情的表演舞蹈。

四、课堂小结

要想准确的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动作要领,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与思考。本节课的只是希望学生通过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及组合的学习初步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为舞蹈创编积累语汇素材。

2.藏族 篇二

藏族服饰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红与蓝、黄与紫等强烈对比的色彩组合,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搭配,使服装色彩明快而又和谐。藏族饰品的显著特点,是广泛运用金银、珠宝、象牙、珊瑚等饰物进行装点,与服装色彩相辉映呈现出粗犷而华丽的美感,藏族服饰表现在色彩等方面的规律,也是由众多的自然、社会因素影响而成。

一、宗教对服饰色彩的影响

藏族是几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宗教对藏族各种习俗以及着装的色彩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也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观念,对不同的颜色均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次重和等级,其中最常用和尊崇的主要有白、蓝、红、黄、绿等。这五色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中代表五种本源的象征色,后来被佛教所借用:蓝色象征天空,静穆、深远;白色象征云絮,洁净、清纯;黄色象征土地,富有生气与活力;红色象征火焰,充满热情和勇敢的力量;绿色象征江水,意味着生命和富有。这五种异常单纯的色彩与青藏高原的纯净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是藏族人民独特审美感受观念和情趣的浓缩,充分显示了藏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强烈、质朴的思想感情。他们用蓝、白、黄、红、绿五种色彩装饰自己。衣服的襟摆、袖口、领边几乎全是这五种颜色,绚烂丰美。藏族人对这些颜色除了赋予不同的意义和情感之外,在藏族服饰中也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界定。

1、白色,藏族服饰中,白色是常见的颜色之一,男女多着白色上衣、白羊皮袄、白麻布衫、白羊毛褐衫。

2、黑色,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是一种概念非常复杂的颜色,广大民众与黑色密不可分,牧民住的是用黑牦牛毛编成的黑帐篷,藏式建筑门窗上也都涂上黑色边框,在服饰中农村的男女穿的都是黑色氆氇藏装,尤其是传统农村妇女完全是清一色的黑色衣服而绝对不会穿着白色,但由于宗教的原因却赋予黑色“黑暗、恐惧、野蛮、反面、邪恶、非正道”等种种贬义的指涉。

3、红色,在藏地提到红色自然会想到袈裟,而袈裟之所以是红色则起源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发祥地印度,信徒们把红色作为所有颜色中价值最低廉和最不起眼的颜色,用这种颜色作为出家人的着装色,表示他们的超脱、不求外表、但求精神境界的完美的愿望,并用这种颜色的装束起到不受外界干扰的作用。

4、黄色,藏族认为,黄色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含有丰收和富贵的意思。黄色还代表着佛祖的旨意和弘法恩典,至为崇高神圣。

5、蓝色,藏区的蓝色中我们最熟悉的是所谓的“藏蓝”或“藏青”。

6、绿色,在藏民族中具有一种“平民色彩”,它更接近大众,更接近生活和广大农牧区。

7、金色和银色

金色和银色代表着富贵和庄重,金色属于金黄系列,大部分用在宗教寺院的装饰中,在藏族人的日常服装中并不常用,而遇到节日他们却会穿着镶有金色和银色花边的豪华服装,并配戴家中所有金银饰品以示喜庆于富贵。

二、藏族各地区服饰特点与色彩区别

藏族,因居住区域的不同和方言的差别,又有“博巴”、“康巴”、“安多”之区分。古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表现在藏族服饰方面特别显著。下面就以不同地区进行说明:

1、“卫藏”藏族:

“卫藏”指拉萨、日喀则一带,即传统地域里前后藏的统称。该地域还包括阿里、山南以及部分林芝及那曲地区。这一地域内的藏族在方言方面比较一致,而且在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也较统一,是西藏地区传统的核心地域,旧称为西藏的本部。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卫藏藏族。以拉萨妇女的装束为例:她们的长袍往往用深色绸缎、哔叽、氆氇制成。夏天穿无袖长袍,里衬各种花色绸衫,腰带紧束,以衬婀娜多姿的身材。春秋穿带无袖长袍,冬天则穿皮袍,长及脚裸。盛装的拉萨妇女,头戴红色珊瑚、绿色松石做的头饰,名叫“巴珠”;耳带金银镶绿松石的耳坠;左手戴银镯,右手戴白海螺。

2、“康巴”藏族:

“康巴”藏族即康区的藏族。康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区,后来这一地域又分为“康”和“安多”两部分。康区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旧称“朵思甘”地区。习惯上将西藏丹达山以东的地区与四川西昌,雅安地区和阿坝藏羌自治州相连,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相连的地域称为康区。具体包括: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五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

康巴服饰既具有藏民族的共性特征,又别具地方个性特色。其主要服装藏袍的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腰带举足轻重,式样不局一格。色彩是康巴藏族服饰点缀美的灵魂,他们在色彩运用上十分着重色块与整体的相村与和谐,运用最多的红、黄、蓝、绿、白和黑色往往包含了宗教的象征意蕴,又归纳了雪域大自然所呈现的直观表征。他们认为蓝、白、绿、红、黄五彩是菩萨的服装,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河流,红色表示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

康巴服饰,男装差异不大,女装尤为典型;以此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风格。康巴服饰大致可细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牧区服饰及康巴特有着装等类型。其中康北农牧区盛装,以羔皮藏袍挂金丝缎或毛尼藏片等为面料,下摆、襟、袖等处镶宽大的水獭、豹、虎等珍贵兽皮。彩绸衬衣、锦缎袄褂。

康南农区女装,以五颜六色的花氆氇制成的百折连衣裙,左右胸襟处镶以红、黄、绿、藏青、金丝绒三角形,双袖肘处镶红布,袖边镶绿布,背部镶绣有吉祥图案的“公热”,裙边镶红色羊毛条,色彩艳丽、装饰性极强。除了华贵的服装,还以金、银、红珊瑚、绿松石、黄虎珀(密腊)等作头饰、胸饰、腰饰、手饰,把全身装扮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

康巴牧区服饰,男女老少秋冬季均以厚重的原生皮板老羊皮、羔羊皮为袍;上饰粗犷的五色布、尼料条纹或“雍宗”、日月等图案纹装饰,夏装则以常以轻、薄的各色面料或自织牛羊毛尼制成的单或夹的长袍。上镶彩虹氆氇尼花边,康北一些农区还时兴针织羊毛的袍、裤、衣等。男戴宽沿白毡帽,女梳百辫,戴羊皮帽,耳、项、胸、腰、背、腕、手、佩各种用金、银、珠玉、宝石制作镶嵌的饰品。礼仪节日盛装选料更为华贵、精美。

遐迩闻名的康巴汉子服饰,以昌都、德格一带男装最为典型。他们的服饰品主要有象牙发箍,金银镶边的红珊瑚大耳环,珊瑚、玛瑙、琥珀等珠宝项链,用金、银、铜精制的佛盒“嘎乌”、火镰盒等,腰际横插或斜佩长藏刀、短吊刀,手指上戴有金银并镶嵌有珊瑚等珠宝的戒指。藏袍的外套用绸缎、布、毛织氆氇品等制成,以水獭、虎、豹等皮镶边,脚蹬藏皮靴或红黑相间的毛质氇氇尼靴,头扎一根又黑又亮的长发辫,夹以红、黑、蓝等大股丝、绒线,盘头而绕,尾端呈散状,垂落于头侧,显得扬扬洒洒,威武剽悍;着帽的或戴金毡帽,或戴狐皮帽,愈显雄姿英发,滞洒自如。着装上康巴汉子一般将藏袍下摆提升至膝盖以上,脱两袖扎于腰际,腰间除火镰等佩物外,一把横撇的长刀十分耀眼,加上头上飘洒的“英雄结”,倍显剽悍,粗犷英武。

康巴女装,也以昌都、德格一带为典型:其显著标志是前额顶佩戴由银和青铜铸造并镀以金,中间镶嵌红珊瑚的“梅朵”头饰,即花朵纹样装饰。相传此佩饰为格萨尔王妃珠牡所佩戴。头发编成若干粗细不同的小辫,上面饰以绿色松耳石和红珊瑚;鬓角两边的头发上穿有松耳石或猫眼珠,辫子末端也穿以两股松耳石或银饰,藏袍和男子大体相似,显得华贵大方,婀娜多姿。总体上讲,昌都、德格服饰代表了半农半牧区的康北型,由于历史上德格土司的辖地和势力影响较广,故而这类服饰也使之流传于整个康区,尤以男子的“英雄结”和女子的“梅朵”头饰成为其典型的显著标志。

3、“安多”藏族:

安多藏族的传统地域是指阿尼玛卿山西北、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小积石山以西的广阔地域。安多藏族的中心在阿尼玛卿山至青海湖一带。安多藏族的着装特别富丽,冬季用的藏袍面料以丝绢为主,不似卫藏等地以相对素朴的氇氆等为面料。帽子也多饰裘皮,衣帽布料上多以绿、金、黄、红等色为主的图案装饰。

综上所述,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产物,它是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生活情趣及审美观的展现,服饰色彩更是服饰审美规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当今人类意识到自己所造就的文化艺术时,不难发现藏族服饰色彩独具特色。宗教习俗、地域环境对藏族服饰的色彩特点形成也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西藏人文地理》2006(4).

3.藏族 篇三

【关键词】迪庆;藏族;寺庙;医药学

【中图分类号】G420

引言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这不是《失去的地平线》中亦幻亦真的仙境,这里是迪庆,这里是香格里拉。迪庆位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这里不仅是滔滔江水、绵绵雪山的汇合之处,还是千里草甸、碧塔纳帕永恒的归属。本文将紧密结合实地调研法和作者的亲身考察,通过分析其他学者的观点来深入探讨发展旅游经济与弘扬民族医药学的必然性。通过查阅资料作者发现,学界内有关谈到这一问题的文章寥寥可数,因此更有值得思考的价值。

二、噶丹﹒德钦林寺旅游文化内涵

噶丹﹒德钦林寺始建于1509年,它是由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赐名,“德钦”一词在藏语中的释义就是“吉祥如意,平和安宁”。就是这座吉祥如意的寺院,在它历经百年的洗礼之后依旧闪烁着佛性的光芒。噶丹﹒德钦林寺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见载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中:德钦林寺主活佛松东二世圆寂后,在西藏左贡县一小孩随父母前来梅里雪山转经,途径德钦林寺并前往求布施。当见到二世松东活佛曾用过的念珠,糌粑盒等遗物时便上前抓住不放,并声称自己是这些物品的主人。管事的大喇嘛见状大为惊奇,取出其他遗物并混杂上一些相似的东西让他辨认,屡试不爽。后来这位小孩被认为是二世松东活佛的转世灵童而认定他为三世松东活佛。①

《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云南民族出版社,第203页也正是因为这些颇具神圣色彩的传说,使得噶丹﹒德钦林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

现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在“香格里拉”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建立了以噶丹﹒松赞林寺为首,集合格鲁派噶丹﹒东竹林寺、噶举派噶丹﹒德钦林寺等寺庙的旅游文化路线。每一座寺庙不仅是生动的藏传佛教“历史博物馆”,更是蕴含藏族文化精髓的宝库。在这里会看到坚固无比的藏族木式建筑,还会欣赏到最为古老的唐卡画作。每一座寺庙都宛如一块璞玉,浑然天成般镶嵌在云贵高原上,伴随着高原特有的爽朗气候散发出令人神往的宗教气息。

三、迪庆藏族自治州寺院旅游与藏族医药推广的双赢

迪庆藏族自治州处在滇、藏、川三地交界,更有三江并流这一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这里孕育了可供牲畜食用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约有70科,498属,2638种,其中野生品种为2575种,栽培物种为63种。知名的藏族药材蕴藏量为:卷叶贝母12300千克、黑皮芪30000千克、珠子蔘19000千克、雪莲花20500千克、茯苓305000千克、猪苓101000千克、岩白菜259000千克、续断170400千克等等。可以说,迪庆藏区就是一个药材的大宝库。这里不仅有如此丰富的藏药,更有历史悠久的藏族医药学历史。“藏族医药学将人体生理、病理概括为‘龙、‘赤巴、‘培根。藏医诊断包括望、问、切,区分疾病为寒症和热症两大类。治疗有催吐、攻泄、利水、清热等方法。除内服藏药外,还有针灸、拔罐、放血、灌肠、导尿、冷敷、热敷、酥油烫、药水浴等法”②

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2010年我在噶丹﹒德钦林寺参观完唐卡后,导游介绍说由于是旅游旺季,因此在噶丹﹒德钦林寺有来自寺庙周边的藏医院的大夫组成的无偿义诊队为游客进行会诊。寺庙特意开辟出一个大厅由藏式幔帐分隔开,每一个小隔间有一位藏医坐诊,通过号脉和观舌苔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对身体状况进行诊断。诊毕游客只需要对藏医说一句“扎西德勒”表示感谢,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买些当地珍贵的藏药回家自行调养。

四、针对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与弘扬民族医药学所进行的思考

很多人会质疑在二十一世纪我们是否还需要民族医药学?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是在现在医药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依旧有着诸多无法破解的生命难题。民族医药学是广大少数民族同胞长期同自然疾病斗争的产物,因此它从诊断、病理认识以及用药方面都有着民族地域特色,也是我国医药学系统不可或缺的分支。

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学符合宗教旅游开发的参与性原则。关于这个问题,学者张贵桥提出了:旅游中的一切学习、参与、体验宗教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社会化”,脱离了社会目标的宗教旅游活动,最终会还原为一种纯粹的宗教活动。在开发方式上,要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改变以往参观陈列式宗教景观、建筑和塑像等为主的单调旅游方式。③

张桥贵:《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1期,第28页参与型旅游模式不仅是现代宗教旅游的全新探索,更是将民族医药学纳入宗教旅游范畴的有益尝试。

五、总结

迪庆藏族地区所采取的寺庙旅游文化与藏族医药学并举方式不仅符合现代旅游的要求,更是弘扬少数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举措。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不仅放松了身心更充实了自我,这样才可以做到旅游形式丰富化、游览内容多样化、传统文明延续化。在此我也提出一点希冀,希望学界内会有更多的作者注意到少数民族旅游与民族医药学相结合的现象,以此提出更多的新视角。

注释

①《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云南民族出版社,第203页

②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③张桥贵:《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1期,第28页

参考文献

[1]毛继祖:《藏医药学发展史简介》,《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91-103页

[2]魏冬:《当前藏传佛教文化认知现状及其对策》,《中国宗教》,2011年第10期,第58—59页

[3]覃江:《从神圣与世俗的二元性看藏传佛教寺院经济与藏区社会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142—143页

4.藏族丧葬习俗 篇四

塔葬贤能大德圆寂后的一种高贵葬仪。有名望的**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遗体保留下来。每天由侍守的喇嘛点上酥油灯昼夜供奉。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的不同等级,是根据**的地位高低而定的。**、**圆寂后用金灵塔,其他**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

火葬从藏族传统意义上说,火葬也是一种较为高贵的葬仪方式。其具体方式是把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后将尸体火化,敛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中,埋在家中楼下或山顶、净地。墓似塔形。也有拣起骨灰带至高山之巅,顺风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而德高望重的**、喇嘛施行火葬后。骨灰盛入金质或银质的小塔内。有的将骨灰置入塔内时,还同时盛入一些经典书籍、佛像、法器、金银财宝。以供人膜拜的这种塔一般名为灵塔或灵骨塔。

天葬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即天葬场,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

水葬 经济条件较差、雇不起喇嘛的人家死了人时或死者是孤寡、幼童时,一般用水葬。水葬时,将尸体背到河边支解后,投入河中。也有的地方用白布或毛毯将尸体裹捆,然后坠上大石弃之河中,以供奉“河神”。

土葬 对于藏民族而言,是最次的一种葬仪。一般患有麻疯、天花、炭殖等传染病的人以及强盗、杀人犯死后用土葬。土葬大概有两个含义:一是,根绝瘟疫的流行,二是,惩其罪过,打入地狱之意。

丧葬的礼仪与禁忌

藏族地区不论何种葬仪,出殡前都要请憎人念经以超度亡灵。丧葬结束后,49日之内每逢七要做佛事,俗称“七期荐亡”。头一七,亲朋好友到死者家中,帮助死者亲属包括男女老幼洗头,以示哀悼完毕.以后每逢七日便要请僧人念经,到寺庙供灯添油,为死者超度。到了最后一七,举行盛大祭祀,亲朋好友都前来向“超度像”献哈达,抚慰死者家属。

藏族丧葬礼仪与禁忌因地区和葬式的不同而有区别。在甘孜州德格县和雅江一带土葬时,老年人葬高处,年龄越小葬得越低。丹巴一带土葬时,尸体人坑掩土后,严禁上任石头,意为怕死者受压;”停尸期间严禁狗猫入内,怕引起尸体复起。

甘孜地区水葬时,背尸者一年忌参加热闹活动,身上不能带红。亲属要忌一年的喜庆,但送葬人却无需避忌什么。德格龚垭地区,送葬被认为是一种积功德,所以村中人要争抢去送葬。在甘青藏区,人死后家属把帽子翻戴,发辫上系白羊毛,腰带两端束于肚前,表示服孝。在49天内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表示哀悼。

藏族忌讳直呼死者的名字,只称亡人。若有人无故直呼死者的名宇,就被视为对死者亲属最大的侮辱和挑衅。

现以天葬为例,就卫藏地区的丧葬礼仪与禁忌作最一般的介绍。

人死后,先把死者放在屋内的一角。尸体用白布围上,并用土坯做垫,不能用床及其他物品。因为尸体背走后。土坯也随之扔到十字路口,人之灵魂就不会滞留屋内了。人死后,家人一律不梳头、不洗脸,取下一切装饰,也不能笑,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唱歌、跳舞。死者家门口,吊挂一个红色陶罐,罐口用白羊毛或自哈达围上,罐内放人三荤(血、肉、脂)、三素(乳、酪、酥)拌成的糌粑,用火点燃,使之冒烟,并每天添加,送给死鬼吃。

一般停尸3天,择日举行出殡仪式。出殡几乎是天不亮的时候就开始,出殡的前一天把死者衣眼剥光。四肢捆成一团,用白氆氇蒙上。出殡那天早上,从放尸体的屋角,到家门口用糌粑划一条线,然后由死者后代沿白线把尸背到门口,以尽孝道。到了门口,再由司葬者背尸至天葬场。当死者被背起时,后面有一个与死者同龄的人,一手拿扫把,一手拿破方篓,把糌粑白线扫掉,并把扫把、垫尸土坯统统放在篓里,紧跟尸后,走到十字路口,扔到路口当中,把鬼送走。这天早晨,亲朋好友都来为死者送行,每人拿一柱香,一直送出城。

死者家人是不能到天葬场的,背尸人和送葬者均不得回头望,并在这两天内,司葬者及送葬者也不能到死者家中,防止将死者灵魂带回家中,使家庭遭厄难。

到了葬场,先在葬台附近焚香,鹫习惯见烟飞来寻食。司葬者便开始肢解尸体,若死者是僧徒,先在背上划个有宗教意义的花纹,接着是剖腹、取脏、切肉、剥去头皮、割掉头颅,最后剁肉捣骨拌以糌粑喂食鹫。如果有没喂尽的骨肉,就要一块不剩地拣起,烧成灰,撒向四方。总之,要一点不剩地把尸体处理掉。至此,天葬仪式才告结束。

藏族奇特的葬礼——天葬

天葬在藏语里被称为“施鸟”。一些汉文著作中又称作鸟葬,风葬等.天葬在藏族的葬俗语中最为独特,也常被其他民族所误解,清朝的驻藏官员们常斥责天葬为“无伦无理,残忍为甚‘,“此等行事,下同畜类”(《卫藏通志》),皆痛恨至极。还一度想禁止天葬,改革这种葬俗。当今的不少人同样把天葬视为不文明行为,或作为异闻趣事书之于报刊。奇特、怪异、难以理解,是其他民族中的大多数人对天葬的看法。

如从人类社会的早期葬借(旧石器时代)考虑,则天葬与那时的弃尸荒郊野外的葬法似一脉相承.但从藏族社会来看,则天葬的起源就显得复杂起来.根据历史传说,吐蕃的赞普止贡死后,尸体遗留人间,遂建陵墓.之后有了建造陵墓的习惯,吐蕃的历代国王都实行土葬。但在这之前是不是土葬的呢,现在尚无资料可考。另外,藏族人或居山区从事农耕,或居原野以游牧为主,或居森林以狩猎为主,因而产生了复杂多样的文化,包括葬俗亦是如此.因此在谈到藏族文化或习俗时,说明时、空尤为重要.一些边远的游牧地区(如西藏东北部一带)自古实行‘弃尸葬法“,但与后世的天葬又有区别。天葬的风行,大约是公元十一世纪以后,即农业地区的葬俗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土葬变为天葬,并有了一定的仪式。

天葬的实行与藏传佛教的复兴及印度文化的大量输入有关.即后世的这种天葬源自于印度,恒同时又形成了地方特色。《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印度葬俗时云:“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三日野葬,弃林(食+卜)兽。”《智度论》(卷三):“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唐死人,诸鹫常来墩之,还在山头。“藏文资料中亦多有“尸林”(又译寒林即弃尸之处,同于藏区的天葬台)的记载,其中八大尸林是密宗的著名修行地,《莲花生大师传》中有明载。印度这种让野兽或秃鹫来吃掉尸体的葬法,与藏族的天葬类似.《大唐西域记》载印度的葬俗有三种,那么这种葬巴是否与佛教有关或是佛教的创制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从佛祖释迎牟尼起,印度的僧人皆实行火葬.天葬可能是印度古已有之的葬俗,只是佛教等所提倡的‘形灭神离“、“慈爱布施”等学说,及舍身饲虎等故事,对天葬存在的合理性,在更高层面上予以总结,并对天葬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天葬传入藏区,终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确与佛教有关,尤其与佛教密宗有关.密宗将尸林视为特别的修遭场,被认为是空行母会聚的地方,可以得到加持。同时在尸林的特殊氛围中,是克制自身的恐惧感,考验修道者的毅力、消除杂念幻觉的最佳环境。印度有所谓八大尸林,即东方暴虐尸林、北方密丛尸林,西方金刚焰尸林、南方骨锁尸林、东南方怖军吉祥尸林、西南方怖畏幽暗尸林、西北方啾啾声响尸林、东北方狂笑尸林.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尸林.莲花生大师就曾在这种尸林中修习,证悟无上密法.而其他的大密宗师、大成就者在尸林中修行、或在尸林中获得空行母加持的记载,屡见不鲜。在藏旅地区最早建立专门的天葬台,也是佛教密宗大师所首创.西藏著名的天葬台之一止贡寺天葬台,就是止贡噶举派的相师仁饮贝(1143-1217年)所开辟的.相传他在禅定中发现止贡山是位魔女身,东山似观世音菩萨,南山如毗卢遮那佛,西山如金刚佛,北山如妙音女神,四面山峰的周围有八个林子,如同印度的八大尸林,居住着八个神祗、食肉罗剃、骷髅鬼等,在林子之间游来逛去,神出鬼没。他还看到八个林子间发出极强的光芒,在这片光亮中,他发现有一块五彩缤纷的圣石竖在那里,上面以天然花纹写着六字真经,如能在此天葬,死后可不进地狱由观音菩萨引入天界.仁钦贝圆寂前宣布了他的发现,并在止贡寺附近建天葬台(详情见阎振中(光荣随鹰背苍茫而远去)载《雪域文化》1993年春季号).止贡仁钦贝大师与天葬台建立的故事,表明天葬制的实施与由宗大师的提倡是分不开的,同时认为天葬台所具有的一种环境上的优越,适合榷超度的地方,即认为天葬是灵魂得以拯救,免除轮回之苦的捷径。这里尸体成了对鬼神的祭品,即灵魂被神佛导入善理,而肉体布施给了那些幽灵.止贡寺也保持着在坟地(即天葬台)修行的习惯,每位闭关修行者,首先要在天葬台住三天三夜,以野修行者的胆魄和毅力.如此,我们可以说天葬台及其葬仪的出现,足伴随着由宗文化的传播而出现的.

5.藏族节日常识 篇五

【藏历新年】

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这个月里,几乎天天都在过节。新年是人们最看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首先是将培育好的青稞青苗供在佛前的双柜上,到了月中,各家各户便开始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

接近年关岁尾时,每家必备的五谷斗上便盛满了酥油拌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是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喜获丰收。

到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打扫灶房,在正中的墙上用干面粉绘“八吉祥徽”。傍晚,一家老小团团围坐吃“古吐”(一种煮熟的面疙瘩),吃完古吐后举行隆重的送鬼仪式,以示避鬼驱邪。时至除夕晚上,就开始正式过年。每户的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符号,在打扫干净的室内铺上新“卡垫”,正房的佛龛前叠放各式油炸果子和各种水果以及酥油、茶砖、干果等供物。

初一这天一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灵,然后手捧五谷斗和青稞酒互相拜年,说一些吉祥的祝词,接下来开始喝头天做好的热青稞酒,吃麦片吐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年初二,亲友开始互相拜年。

从初四起,拉萨举行大规模的传召大会,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神变降伏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起初是三大寺众僧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考取新的拉让巴格西学位(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法会期间,除政府给僧众发放布施外,各地的信徒也到此添灯供佛,发放布施。法会直到元月二十五日迎请弥勒佛后才结束。

【酥油花灯节】

元月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即元月十五酥油花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进香朝佛,夜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高者达三层楼房,低者也有两层楼高。上面摆有酥油做成的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或高大宏伟,或小巧玲珑,加上成百盏灯光的照耀,使整个街道光彩夺目,辉煌灿烂。主要官员依例出巡观赏花灯,与僧俗大众共庆节日,将节日推向高潮。

酥油花灯节开始于明永乐七年,即1409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正月十五日,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陈列各种供品,隆重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邪魔日,从此以后,人们便沿袭他们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要摆酥油花灯。藏语为“坚阿曲巴”。

元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射箭比赛和跳神驱鬼仪式。这时的拉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林卡节】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

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茶及各种美味食品来到林荫密布的林卡,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尽情享受大自然。各帐篷间还互相邀请,并有民间艺人到此献艺,此节日常常延续达一月之久。

【雪顿节】

藏历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为“吃酸奶的节日”,由于雪顿节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 17世纪以前,“雪顿”纯属宗教活动。按当时的法规戒律,僧人在夏日要行长净、夏安居之事,其间禁止出门,几十天开禁后方可下山,百姓们在下山时要准备酸奶布施,此为“雪顿”的来源。

17世纪中叶,加入了演出藏戏的内容,“雪顿节”也固定下来,但宗教及娱乐活动仍被限制在寺庙之外。直到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雪顿节的活动才移至罗布林卡,百姓也被允许入园观戏,从此形成一整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望果节】

“望果节”是在藏历八月,是丰收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农作物成熟之际进行,“望果”是藏语,意为巡游田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最初的“望果”活动是一种祭祀神灵以祈祝丰收的仪式。一般以村子为单位,有本教巫师作法,村民绕本村土地转圈。随着宗教的发展和渗透,“望果”活动不断更新。

8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兴盛,“望果”活动遂受宁玛派影响,必须念咒语以祈佑丰收。到了14世纪,格鲁派发展起来并渐渐居于统治地位,“望果”活动则蒙上黄教色彩,游行队伍之前要高举佛像并背诵经文。从此,“望果”活动固定为节日,并逐渐增加一些诸如赛马、射箭、歌舞、藏戏、抱石和摔跤等活动,除农区之外,有些牧区也举行类似活动。

【仙女节】

藏历十月,有两个较大的宗教节日,一个是十月十五日吉祥天母节,藏语称“白拉日卓”。由木如寺全体僧众向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僧众于十四日晚上迎请天母像至释迦牟尼佛殿,与释迦牟尼佛对坐。

十五日一早,旭日东升之时,僧众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廓街,众多善男信女向天母像敬献哈达,在举行一系列的降神活动后,重返大昭寺,天母像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妇女们对这个节日尤为感兴趣,称其为“仙女节”,她们在这一天要刻意打扮,并到天母像前焚香许愿。

【燃灯节】

十月的另一个节日是二十五日的燃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这天圆寂。

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顶均要点无数灯,转经队伍川流不息,信徒们手持桑枝纷纷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炉,祈祝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

6.藏族习俗的作文 篇六

有些地方的藏民从来不吃狗肉、驴肉和马肉,有的地方连鱼肉也不吃。所以在西藏不能提吃狗、马肉的事情。他们称呼名字时都会在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表示友好、尊敬的意思。到西藏旅游要注意一些事情哦!不能摸藏族人的头,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地产博物馆、藏医院、寺庙,那里的东西是不能乱摸也不可以拍照、录像的。

藏族在迎送客人的方式和我们汉族的方式不同,他们会给客人献上哈达,表示对客人最隆重的一种礼节。给尊敬的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顶;对同辈时,只要双手送到对方手里;晚辈,只要系在他们的脖子上。哈达有几种颜色,但多数选择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吉祥。

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是一杯酒喝三口。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酒弹三下,以示敬佛法,然后喝一小口,主人又把杯子倒满,喝一口,主人再一次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最后把酒全喝完。

7.论藏族舞蹈的发展 篇七

一、藏族舞蹈的类别与特征

藏族舞蹈包括宗教寺院舞蹈、农区舞蹈、牧区舞蹈、半农区半牧区舞蹈。其体系主要由卓 (锅庄) 、谐 (弦子) 、热巴、羌姆、堆谐 (踢踏) 、牧区舞等舞蹈构成。在表演风格上, 卓豪迈粗犷, 沉稳有力;谐优美流畅, 连绵不断;堆谐朴实自如, 潇洒灵活。

1. 羌姆

羌姆仪式表演是由受过一定舞蹈训练的喇嘛戴着面具饰演不同角色, 在吹奏、打击乐器的伴奏下, 手持道具以舞蹈方式进行的, 这是宗教和舞蹈相结合的特殊舞蹈形式。羌姆采取的是舞蹈的结构方式, 运用的是舞蹈的形体语言, 包涵的却是宗教的内核, 渲染的是神佛的威慑力量。它以舞蹈的语言使晦涩难懂的教义直观化、通俗化, 由于特定内容及宗教目的的制约, 羌姆向来具有严格的动作、装扮、配乐及舞蹈表演程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羌姆已失去原来的驱鬼酬神的意义, 逐渐成为民间娱乐性的舞蹈。

2. 卓 (锅庄)

卓, 又叫锅庄、“果卓”“歌庄”, 藏语意为圆圈歌舞, 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 四川阿坝、甘孜, 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 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 有一人领头, 分男女一问一答, 反复对唱, 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 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 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 队形按顺时针行进, 圆圈有大有小, 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3. 谐 (弦子)

谐, 也称为“弦子”, 弦子舞是在胡琴乐器的伴奏下, 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 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 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表演中由男子拉弦乐器, 女子挥舞彩袖伴舞, 随着弦子音律的变化, 舞者的舞姿也千变万化, 弦子舞的歌词大意一般都是迎接宾客、亲友相会、表达赞美之情、祝愿、辞别友人等内容, 音乐的曲调繁多, 歌词也很丰富, 舞者的舞步多变。跳弦子舞时没有固定的场所, 较平坦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舞场, 凡爱好者, 男女老幼皆可涉足舞场。每逢佳节、喜事或重大集会, 人们便欢聚一堂, 其词、曲、舞比较优美,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4. 热巴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它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 (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 表演的, 以铃鼓为主, 融说唱、谐 (歌舞) 、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 以铃、鼓舞为主吸收了弦子、锅庄、踢踏、说唱、韵白、哑剧、杂耍等表演形式, 由12个节目组成, 整场演出完整严谨, 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 其中戏剧及体育内容丰富且有寓意。是一种很有健身作用的民族民间体育舞蹈, 流传在西藏东部的昌都、工布一带和云南、四川、青海玉树藏区, 其高超的表演技艺和完美的艺术风格享誉国内外。

5. 堆谐

“堆谐”是西藏日喀则民间的传统舞蹈, 泛指后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定日、拉孜、萨迦县以及阿里一带叫做“堆”地区的农村圈舞。堆谐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部分以歌唱为主, 节奏舒缓, 舞姿悠扬;后一部分以舞为主, 节奏活泼, 舞姿洒脱, 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堆谐”原来是一种秉节奏表演的农村集体舞蹈, 是丰收后敬神时大家为欢娱庆贺而表演的, 具有粗犷朴素的特点。后来, 经过艺人的加工提炼, 变成各种各样的舞姿。有注重脚下功夫的踢踏舞, 也有扣胸挟臂的浪漫舞姿。

6. 噶尔

噶尔藏语意为专业性的表演歌舞。这里主要是指17世纪噶丹颇章王朝时期, 拉达克国王献给五世达赖的一部乐舞。这部乐舞, 一直表演于西藏宫廷。它吸收了部分藏族舞蹈的韵律和动作, 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族宫廷舞蹈。表演这种乐舞的是男性儿童, 称噶尔巴。

二、藏族舞蹈的价值

1. 文娱价值

文娱价值是藏族舞蹈中很重要的一种精神内核。一方面, 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予其他民族同胞以无限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藏族舞蹈能够满足参与者和观看者了解藏族民族文化的追求, 同时, 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作压力的增加, 藏族舞蹈可以抒发内心情趣, 宣泄内心情感, 在舞动中感受愉悦并将愉悦舞进舞蹈中, 享受自娱的乐趣。

2. 宗教价值

藏族人民全民信奉藏传佛教, 宗教意识影响着藏区民众的思想和一切活动, 同时也在藏族舞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上世纪50年代以后, 藏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一直在改变, 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越来越多, 但即使不断吸收其它民族的能量, 在藏传佛教的一些重大佛事活动如各种法会及开光超度请佛仪式中, 具有宗教文化功能的歌舞仍然必不可少, 藏族舞蹈中蕴含的宗教价值仍然需要体悟与感受。

3. 教育价值

藏族舞蹈的流行是中国文化和谐发展的生动体现, 当前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是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大繁荣, 随着藏族舞蹈的发展和流行, 使人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参与中获得的教育价值具有直接性和广泛性。

4. 宣传价值

藏族舞蹈的参与人数可多可少, 多的情况下, 数百人身穿藏族服饰, 伴随民族特色浓郁的音乐一起舞动, 声势浩大, 蔚为壮观;少的时候藏族舞蹈出现在各种电视节目以及大型歌舞晚会的现场, 对于宣传藏民族文化, 吸引全国人民关注藏族文化, 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旅游事业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带动作用。

三、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藏族舞蹈不仅是藏民族悠久灿烂舞蹈文化的杰出代表, 也是现存民族文化历史中最悠久、最能体现藏族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形式, 是极为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作为国家的重要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我们有责任对它进行保护、传承、发扬光大。

1. 汲取现代舞的精华因素

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智慧文化的结晶和历史文化发展中诸多精华的集中体现, 有着刚健、奔放、粗犷、热情的性格特性, 内容极其丰富, 但是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 由于地理原因和历史原因, 藏族文化相对闭塞, 藏族民间舞蹈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方面保持藏舞的特质, 另一方面要汲取现代舞的精华因素, 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生机。

2. 寻求官方支持

虽然藏族舞蹈有广泛的受众和参与者, 但是毕竟是来源于民间的民族舞蹈, 有着很强的自下而上的自发性, 缺少了一定的规范性, 不利于藏族舞蹈的持续发展和推广, 在这样的前提下, 积极寻求官方支持, 经常性开展有效地比赛活动,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舞蹈中, 激励更多地人发挥艺术才能, 促进舞蹈发展和创新, 为支持藏族舞蹈发展提供强劲的后援力量。

3. 处理好艺术与市场的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 艺术与市场走向结合, 藏族舞蹈也不能逃避这个难题, 一方面, 要积极寻求市场资源, 促进舞蹈发展, 一旦脱离群众的需求, 舞蹈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 也不能一味迎合市场需要, 降低艺术等级, 将舞蹈过于世俗化, 丧失藏族舞蹈的魅力。要在坚持藏族舞蹈灵魂的前提下发展创新, 适应市场的需求。

藏族民间舞蹈, 作为中国舞蹈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具有符合藏族人民心理诉求和审美情趣的民间舞蹈风格, 然而, 随着文化艺术以及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所有的民族民间舞蹈都应该寻找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发展道路, 藏族舞蹈也必须为发展创新寻找新的道路, 才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 汲取时代的养分, 只有不断创新发展途径, 才能更好地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让更多民族甚至是更多国家的人民接受、认同、喜爱, 真正的走向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黄优强.藏族锅庄舞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13 (1) .

[2]杨镇, 刘明华.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7) .

[3]万代吉.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D].西北民族大学, 2006.

8.浅谈藏族民歌 篇八

藏族民歌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

1、堆谐:由于西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大部分沿着河谷两岸居住,因此,历来习惯以河谷的上,下游来辨明方向,划分区域。

2、囊玛:只在西藏拉萨古城内群众中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

3、果谐:藏语意思为圆圈舞,是西藏地区流传极广、深爱藏族群众喜爱。

4、康谐:“康”藏语本指西藏东部地区和四川境内甘孜地区,“康谐”通称为康区的歌舞。

5、羌谐:藏语意为酒歌,是西藏城乡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歌唱艺术。

6、拉鲁:“拉”藏语意为山,“鲁”是歌,通称是山歌,是广大牧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主要在放牧或赶牲口时纵情高唱的曲子。

7、勒谐:“勒”藏语是劳动的意思,可以说是西藏没有无歌声的劳动。

8、达谐:藏语意为箭歌。是西藏工布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这个地区人民喜爱赛马、射箭、比武。

9、次加:藏语为对歌的意思。大部分形式是男女对唱,所以,常用来表达爱情。“次加”,感情奔放,语言风趣、幽默、坦率。

10、谐钦:藏语意为大型的歌舞。过去,“谐钦”只能在喜庆的节日才唱,以齐唱的形式为主,男女各有一名领舞、领唱者。

11、觉鲁:藏语为苦歌的意思。主要表达抒发心中愤怒,哀怨和悲恸情绪,以及思念家乡、亲朋的感情。

12、仲谐:藏语意为说唱的故事歌,是西藏牧区流传极广的一种说与唱交替进行。

13、谐玛朗达:即带民歌风味的一种藏戏民歌调。它是藏戏艺人的一种创新。

民歌来自世世代代人民口头传唱,民歌手来自群众,来自生活。一般民歌手都具备有甜美、动人的嗓音,真挚的情感,浓郁的乡土气息,好像全部身心都在歌唱,久唱不衰,深受广大人民观众的喜爱与欢迎。

我的职责继续发扬藏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为人民、为部队服务,这也是我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9.高一音乐 藏族音乐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具有藏族音乐特色的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并体验藏族舞蹈弦子、锅庄、踢踏基本动作要领;

2、能独立或与学生一起对藏族音乐作品特点进行讨论、分析并积极参与具有藏族风格的音乐演唱与舞蹈。

教学重点:学生对藏族音乐中弦子音乐、锅庄音乐、踢踏音乐的表演 教学难点: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水袖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教师演唱着《青藏高原》歌曲,徐徐走进教室,给人以天籁之音苍穹回旋之感,引起学生对藏族音乐的期盼)。

师: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歌,大家感觉如何? 生:好听。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几首好听的歌曲,请大家想象它的歌名和演唱者。师师:是的,这样的歌曲实在太优美了,它优美的旋律、高亢的音区、独特的衬词,使我们由衷地喜欢演唱,那么大家知道这些歌曲带有哪种民族特色吗? 生:藏族

打开课件,亮出课题——藏族音乐

二、新课导入

师:(接上),对!藏族,他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省等地区,在解放前,藏族同胞生活在奴隶社会,人们深受农奴主的剥削与压迫;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昔日农奴翻身做了主人,藏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流动播放《布达拉宫》、《翻身农奴的笑脸》、《庆丰收的舞蹈场面》的画面)师:让我们乘着时代的列车,进行一次藏族音乐的旅行。(播放演唱、演奏、舞蹈的画面)

三、欣赏体验

(一)、声乐部分——民歌

师:西藏民歌是西藏民间文学中瑰丽的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西藏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具有可诵、可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分为“鲁”体和“谐”体两大类。

灯片显示

“鲁体”民歌又分为“拉鲁”--山歌和“卓鲁”--牧歌。

师:接下来请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藏族酒歌,我们一起去感受他现场的热烈气氛。欣赏酒歌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大家一起来唱唱!(出示酒歌简谱旋律)

师:大家欣赏了,也唱过了,现在请同学来回答,酒歌在藏族民歌中属于哪种体系? 师:西藏素有“民歌海洋”的美称,美好的氛围,营造出许多优秀的歌唱家,例如:才旦卓玛,中庸卓玛,韩红等(用照片显示,带简介)

(二)器乐

师:说到这,优秀的民族歌舞肯定要用自己的民族乐器来伴奏,那么他们有哪些乐器呢? 师:这么多稀奇古怪,令人耳目一新的民族乐器,他们的音色和表现力如何呢。下面我们欣赏由牛角琴作为独奏乐器的演奏吧。欣赏藏族特色的器乐曲

(三)舞蹈音乐

师:西藏也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与新疆、蒙古、朝鲜等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藏族音乐是由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表现的。而弦子、锅庄、踢踏又是其中最有名也最为广泛流传的。

弦子、锅庄、踢踏(亮出标题)

师:在这三种歌舞中间,又以弦子最为抒情柔美,现在老师现场给大家表演一段弦子,好吗?

生;好!

(点击弦子音乐片段)教师展示舞蹈弦子

师:大家刚才一起欣赏了弦子,它抒情悠长,而锅庄比弦子更为热烈、活泼,一般都是在欢乐喜庆的节日中,围成圆圈进行舞蹈。所以他也叫做“圆圈舞”;而踢踏呢,又比锅庄更加强劲有力,它一般采用2/4拍子。节奏紧密、明快,富有动感。

(在讲到锅庄时,点击锅庄舞蹈画面)师:老师把它的基本动作给大家展示一下。(教师展示基本动作,两个乐句)

师: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优秀舞蹈,这是完全由农民兄弟表演的踢踏舞。(点击踢踏音乐片段)

师;在尽情的欣赏之余,大家仔细回味一下,弦子、锅庄、踢踏这三种歌舞,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的方向:教师鼓励评价。

教师综合弦子、锅庄、踢踏的特点 灯片显示

四、课堂讨论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藏族音乐,可以从音乐中使我们领略到藏族同胞生活在蓝天、白云、、羊群、红花、绿草之中。你分析一下,藏族音乐为什么这么好听?它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是受哪些因素所影响的?

(学生讨论)师总结:(出示灯片)

五、拓展延伸

师:民歌是一切创作歌曲的源泉,在生活中,有哪些具有藏族音乐特色的歌曲呢?接下来让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具有藏族音乐特色的歌曲展示出来。

(幻灯片标题——赛歌会)

师:有请主持人,记分员。(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

学生活动:分两组,十分钟内展开赛歌,哪个组唱的多获胜。记分员宣读比赛结果

六、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藏族的民歌、器乐、舞蹈音乐这三类音乐,并从情感体验中,懂得了藏族人民以音乐独特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现在,让我们跳起欢快的踢踏,来结束这次的音乐之旅吧!

10.藏族地区的土司制度 篇十

内容摘要:藏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作为我国土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区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相互妥协的产物。在藏族地区施行土司制度,加强了藏区、佛教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既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藏族地区的统治与管理,也有利于藏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宗教文化的保护,对藏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藏族地区 土司制度 佛教 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

2002年,根据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上映后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其社会反响不言而喻。该小说于2000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亦可见其文学价值之大。《尘埃落定》通过对康巴藏区麦其土司家族两代人人生经历的描写,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为我们揭开了土司制度下藏民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土司制度走向衰亡的历史必然。也是从看过该剧后,我便对土司制度,特别是藏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土司制度及藏区概括

1、“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其义在于羁縻勿绝,仍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政治上巩固其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纳贡。因此它是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压迫少数民族的制度。藏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50年代,长达一千多年。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产生仇恨和战争。

藏族地区,简称藏区,意为藏族生活居住的地区。我国的藏区按照地形和地域特色主要分为卫藏地区、安多藏区和康巴藏区三个主要的藏族文化区。藏族地区占有我国版图的西南大部及西北一部,是我国除汉族文化区外最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区。藏区较好的保存了藏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为深入研究藏族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二、藏族地区土司制度概括

土司制度在产生之初并不是就是为解决藏族问题而设立的,而是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在藏族地区比较普遍而有力的政治制度是僧官制度,即通过佛教首领或者僧侣来统治人民的制度。之所以僧官制度普遍而有力,则是因为在藏区,可以说是全民信教,而且对于僧侣具有较高的崇敬感和信任感,同时由于僧侣以研习佛法为主,以此僧官制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施行性。虽然说土司制度在藏区也有所施行,但是施行的力度和广度是不尽相同的。在卫藏地区,由于佛教各派别的大型寺院多汇聚于此,佛教对民众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该地区的土司数量明显少于另外两个藏区。在康巴藏区和安多藏区,由于离汉族文化区较近,深受汉族政治文化的影响,距离统治中心也要比卫藏地区近,同时有不少其他少数民族与之杂居,因此在这两个藏区的土司制度就比较发达,拥有众多的土司。这两个藏区土司的政治性色彩也比较浓厚,佛教对于政治的影响力也较弱,但是土司与佛教、中央政府之间还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藏族土司的职权

土司制度是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与地方政权相互妥协的产物,因此,土司拥有一些汉族地区流官所不具有的特殊职权。作为土司制度的一部分,藏族土司的职权与其他少数民族土司的职权大致相同。

在明代时,土司是该区域内的最高管理者,在中央政府的官位称谓为土百户长、土百户、土知府等,土司人选一般为当地的大族,由中央政府或各地州府的册封文书或信物,并每年领受朝廷俸禄。藏区土司实行世袭制,一般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与中央政权皇室贵族传承方式相似,这是它与其他政治制度最明显的差异。土司拥有自己的官吏体质,一般以管家协助自己管理各种事物,另外拥有大量更低级别的管理人员管理更小的行政单位。藏区地区的文明程度较低,存在大量的农奴,藏族土司就相当于该地区的“土皇帝”,享有其管理区域内的生杀大权。同时,其还享有该区域的财政税收、军事等特权,各土司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战时可随朝廷出征,以此获取封赏或升迁。

2、藏区土司与寺院的关系

藏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虽然各教派的教义不同,但是佛教在藏民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作为藏民的一部分,藏族土司也多是虔诚的佛教徒。藏族地区散落着数以千计的佛寺,僧侣人数众多,宗教生活是藏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虽然土司在该地区享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但是人民的思想却是由僧侣和佛教统治的,也包括土司本人。因此,土司对于其管理地区的寺院多给予优待,不仅为寺院捐赠大量的粮食和钱财,还为僧侣提供安全保护,以此来换取僧侣对于其统治的支持。藏区的土司与寺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少有的。

3、藏区土司与僧官

僧官与土司都是藏族地区管理人员,两者共同组成了藏族地区政治统治的主体。不同的是僧官为寺院管理,土司为家族管理。僧官除具有与土司相同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外,还在思想信仰上管理着当地人民,这是土司所无法触及的。但是土司制度较僧官制度更具先进性,其更接近于封建制度统治形式,更有利于加强藏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促进藏区的开发和管理。

4、藏区土司与中央政府

土司制度作为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相互妥协的产物,其具有较强的政治独立性。藏族土司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在地方享有军事特权,常常彼此征伐,然而中央政府紧紧依据当地习俗给予物质上的处罚,可见中央政府对于藏族土司管理的乏力。但是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藏族土司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各藏族土司都委身与中央政府,接受其统治,并以此为自身寻求更多的利益。地方土司在历史上曾尾大不掉,中央政府也曾因此进行过“改土归流”,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改土归流”的地区大多为靠近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对于藏区的“改土归流”是很少的,可见藏族地区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四、对藏区土司制度的评价

对国家而言,在藏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具有一定的无耐性和进步性。在藏区的一部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能够限制僧侣日益增强的势力,保证国家的统一。同时,土司制度的实行,实际上是对藏族社会的以此重要改造,将较为先进的土司制度引入藏区,有利于加快藏族的封建化进程,从而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其统治。此外,中央政府将军政大权下放给土司,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司来巩固边防,防范外族势力入侵。同时,土司制度其实是一种“以夷制夷”的方针,能够消弱

藏族人民的反抗意识,有利于藏区的社会稳定,从而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

对藏区而言,土司制度的实行促进了藏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总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了藏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然而各土司手握兵权,常常为一己私利而大动干戈,造成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藏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土司在其辖区内作威作福,给下层农民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综上所述,藏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作为我国土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区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相互妥协的产物。在藏族地区施行土司制度,加强了藏区、佛教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既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藏族地区的统治与管理,也有利于藏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宗教文化的保护,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其对藏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书目:

1、龚荫 《中国土司制度》

2、贾宵锋 《藏区土司制度研究》

11.藏族土司佩刀 篇十一

藏族佩刀文化

藏族是一个勇猛彪悍的民族,佩刀是千百年来保持的风俗,藏族长刀不仅是战争中的重要兵器,也是个人身份和阶层的代表。藏刀在藏语中被称为 “直(止)”。藏刀在西藏已有千年历史,早在一千六七百年前,吐蕃部落就掌握了铜、铁、银的冶炼技术并开始锻打腰刀。

成书于明代永乐时期的藏族《汉藏史籍》上篇中“土蕃王之王统”、“刀剑在吐蕃传布的情况”两节中对不同品种的藏族冷兵器上的纹路和特性就有详细的描述:“刀剑的种类分尚玛(汉人的刀剑,大多柄粗尖窄)、索波(索波地区的刀剑,柄和尖一样宽,寓意像松树的叶子)、呼拍(蒙古人的刀剑,刀剑有闪射的青光,寓意像被大鹏追逐的青蛇)、古司(古司九兄弟的刀剑,闪射白光,寓意像浸湿的白杨树枝)、甲热(甲域洛扎地区的刀剑,雄劲锋利,寓意像老虎在草原奔跑)五大类。”

《汉藏史籍》成书在明朝早期,说明在宋元时期藏族的刀剑锻造已经具有完整的体系和流派,并且有详细的资料记载,这是中国古代冷兵器历史上不多见的,笔者常年在藏区收集收藏藏族冷兵器,收藏的藏族冷兵器经过对纹饰、锻造、装具等不同的特点的分析,和史籍上记载的内容相会对比,发现藏族的冷兵器基本都能在史籍中找到描述的实物。

藏族的标准的长刀一般是如意云头刀首,刀身长直,刀刃单面开锋,刀尖呈圆弧型, 带有一个明显的切刃(刀尖部刃线开的比较的宽 ),刀背上起脊线,贯穿整个刀身,刀身无血槽,刀刃锻造都采取复合锻造方式,把钢和铁锻造在一起,使刀刃锋利坚硬,刀身坚韧富有弹性,有些刀刃的锻造过程中加入白银、响铜等多种金属,复合锻造的刀在阳光下刀身会呈现出银色流水一样的波浪纹路,刀刃经过动物尿液和脂肪淬火后坚硬无比,异常锋利。西藏、康巴地区藏刀外装的刀鞘多用一个“ U ”型的铁鞘包裹衬木,铁鞘边装饰华丽,多有镂空雕刻和鋄金银工艺,鞘头有一个大的银球,平时插在腰间,非常具有特色。而安多地区则多用皮革裹木鞘,用银或者铜装饰鞘尾,山南地区则用整张猴子皮或熊皮包裹,各个区域有明显不同的装饰风格。

从藏族长刀来看,其造型大多脱胎于汉刀和唐刀,藏刀继承并保留了唐刀的直刃、单锋、斜直刀尖(传世品中因为使用因素刀尖斜直部分多渐圆),刀背起脊线、复合锻造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在日本刀上也有体现, 可见唐刀是藏刀和日本刀共同的鼻祖,藏刀的如意云头手柄明显是吸收了宋代剑柄的特征,结合唐式样的刀刃,逐渐形成了藏刀形制的主流。

土司佩刀

在现存的明清古藏刀中,有一种土司(明代广泛推行土司制度。先后在四川的甘孜州东部设置有朵甘思都指挥使司,统辖今天康定、泸定、雅江、乾宁等地。在阿坝州设有茂州卫、松州卫、潘州卫等卫和威州千户所、叠溪千户所及小河千户所。这些所、卫也按土司制方式进行统领。后来在松潘等处设安抚司,增设杂谷安抚司、瓦寺宣慰使司。现瓦寺宣慰使司就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玉龙乡涂禹山村内瓦寺宣慰司官寨)佩带的长刀,在形制上和工艺上和标准的长刀有很大的不同。这类佩刀不仅制作极其精良,既是藏族土司的佩刀,也是进献中原皇帝的礼物,在乾隆时期,就有瓦寺宣慰司土司(明宣德元年(1426年)西藏部落首领琼布桑朗纳斯坝,进京贡物献经,得到皇上召见,赏赐颇裕。后奉旨“驰驿回藏,永绥南荒”。

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因岷江上游的茂县、威州、汶川等地羌族叛乱,朝廷“屡征不服”。明廷则采取远调藏军来镇压,推行“以番治番,以夷治夷”政策,征调琼布桑朗纳斯坝统兵出藏清剿。琼布因病老,故请求以其弟雍中罗洛思带兵前征。雍中罗洛思率头领四十三位,士兵三千一百五十人,经长途急行军月余,抵达今汶川等地,分道进剿。事平,“省宪奏功,奉诏留驻汶川县之涂禹山,控一制西沟北路羌夷,以板桥、碉头、克约、六汤、大坪、小坪等处山林,令其耕种住牧,其余不足安插之士兵,可在涂禹山下,白土坝、河坪、高柬、低纳等寨地方汶民无力开耕者、俱饬部番进行垦荒报粮”。明授给其“瓦寺宣慰使司”职,颁发给银印一枚(重48两)和敕书诰命各一,自此始“世袭其职”。雍中罗洛思则成为第一代瓦寺土司(英国人威尔逊于1908年5月30日拍摄下土司官寨黑白照片)进贡这样的佩刀,中国古代兵器研究专家周纬的著作中纪录了这样的佩刀的图片。2008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清宫武备》详细刊载此刀。

瓦寺土司明清两朝皆效忠中央政府,多次受命于朝廷派兵征剿叛乱。“乾隆二年,加指挥使职衔。乾隆十七年(1752年)及三十六年(1771年),征剿杂谷土司苍旺并金川等处,土司桑郎雍中随征出力,赏戴花翎”《清史稿.列传三百.土司二》。笔者推断瓦寺宣慰司土司应该是此时将佩刀进献乾隆。故宫现存瓦寺土司佩刀是圆盘档手,刀手为方形,提梁与鞘面装饰皆鋄金唐草花纹和火焰纹,纹饰严谨细致。古代鋄金技术是一种处理铁底的一种工艺,在铁器上镶嵌金箔,再用一种合成植物液体,把铁处理成黑色,让铁表面的金银更加明显,并且防止铁底部分生锈。从其装饰风格来看,应是瓦寺土司保存的明代祖上佩刀,其形制特点和笔者查询到的元、明高级别佩刀一致。此刀是迄今为止故宫保存的唯一一只藏族高级别佩刀,此种佩刀造型特殊,是研究西藏武备重要的器物。

本人一直从事收藏藏族古代武备,也收藏了这类土司佩刀。土司佩刀形制特殊,和普通的藏刀和中原刀剑有迥然的风格。佩刀制作精良,很多文饰带有很强烈的宗教符号,刀首是比较圆润的云头形,云头刀首整体鋄金,纹饰为唐样卷草花纹。侧面错“卍”(藏语称:雍仲,是最古老的宗教符号,代表太阳),刀首宝石座原有镶嵌遗失,手柄包裹鲛鱼皮,刀的挡手和普通藏刀的挡手的形制完全不同,采用的是一种圆盘护手的形制,护手是铁制裹皮革,皮革上嵌“ C ”型鋄金的装饰条,装饰条的文饰是藏族典型的缠枝花纹,花瓣用鋄金装饰,在空白处用“点漆”工艺发黑,使整体的铁的底色呈黑色,突出了鋄金花瓣的装饰效果。在圆盘挡手中心,有一个宝石镶嵌座,中间镶嵌的是绿松石,藏族认为天蓝色的绿松石是具有法力的,能保护自身不受外魔的伤害,在宝石座和手柄之间,有一个鋄金的小骷髅图案,这个骷髅代表的是藏传佛教中的护法神“尸陀林”(尸陀林代表意义是“无常”,佛教认为诸法无常,世间无任何永恒的事物,人有生老病死,可是众生不明无常之理,妄生执着,最终招致轮回之苦。尸陀林主向人们展示人的最后结果,不过是一架白骨,启悟人们放弃对恒常的执着,寻求解脱)。刀鞘制作采取不同普通藏刀的制作方式,采用的是提梁吊挂式样,鞘口是用铁制作,鞘口有一个弧形,是为了配合刀柄圆盘挡手的式样,鞘口的鋄金工艺极其复杂,文饰上半部分以卷草为主,下半部分重点突出一个宝相花的文饰(宝相花的文饰从唐代开始盛行,在出土的唐代丝绸和器皿上多见,代表吉祥寓意),整体的鋄金文饰华美,严谨,工艺精湛,是藏族佩刀中最高水平的代表。提梁和提梁的吊环都是采取鋄金工艺,并镶嵌珊瑚和绿松石。鞘尾底部起边,文饰和鞘口几乎相同,宝相花相互对应,铁底用“点漆”工艺处理,体现出古代藏族高度的艺术审美观。刀刃锻造完美无暇,历经300年时光,仍然雪亮,刀刃复合锻造后呈现流水一样的锻造纹路,阳光下锻造纹路如银河一般闪亮,是古代藏族锻造工艺的最高表现。刀鞘整体包裹藏族特制的皮革,表面呈一个个凸起的小颗粒,现今依然保持着皮革的光亮,此种皮革的鞣制方式相传是元军占领西亚之后带入中国,并且流传于西藏,此种皮革的硝制技术极其复杂,现今失传。

收藏价值

本人保存的这只土司藏刀,多年前因为机缘所得,其独特的外形和工艺让笔者惊叹不已,后查询了很多资料,得知和故宫保存的的瓦寺宣慰司进贡乾隆的藏刀外形几乎相同,对比图片细节,得知是土司佩刀,后反复进山查询刀的原来的主人,才知道这家主人是康定明正土司的后人,这把刀真正的身份是清代早期的明正土司佩刀。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伦敦皇家军械博物馆都藏有中国藏族佩刀,但是都没有如此完整的土司佩刀。

藏族土司佩刀造型独特性是笔者研究的重点,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此类造型年代最早的为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的“永乐剑”内蒙古博物馆保存的一只“蒙古佩刀”,国家历史博物馆保存的一只藏刀。其实此类佩刀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档手是神兽(只巴扎:为藏传佛教护法神,又称为“神圣光荣之面”)造型,这样的特征是元、明时期受到蒙古风格影响形成的高级佩刀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明末和清初时期,神兽逐渐变化成圆盘护手,而护手中“尸陀林”成为装饰风格,这样的装饰形式在丽江的纳西族土司佩刀中也可以看见。

藏族土司佩刀是藏族古代军事文明的重要标志,不仅是藏族古代金属工艺水平的重要代表,也是藏族古代艺术品的重要标本。

12.浅析藏族舞蹈社会功能 篇十二

一、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

(一)历史性。藏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据相关的考证舞蹈的萌芽出现在原始社会。当时的藏族人民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人们集体打猎采集,奔跑、攀登成为了人们生存必备的技能。当人们狩猎归来,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常常燃起一堆火,群体围着火堆起舞,由此形成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在藏族人民群居的地区相续出土了大量的古物,都带有藏族舞蹈文化的印迹。

(二)传统性。藏族舞蹈具有明显的传统特征,这与藏族人民的生存条件和思想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藏族人民自古以来都生存在雪域高原当中,在他们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佛教文化特色,相信万物有灵,并且将这种文化特色逐渐融入到藏族的舞蹈当中。藏族寺庙中的壁画大多与宗教题材相关,舞蹈的内容多以镇邪驱妖为目的。藏族人民长期在雪域高原上生存,过去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条件十分有限,再加上交通不发达,让藏族人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在藏民族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生产方式,而藏族舞蹈成为了的艰苦条件下藏民族寻找生活乐趣的主要形式之一。藏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此藏族舞蹈多与畜牧文化有关,并衍生出许多与牛、羊、马以及农业相关的舞蹈项目。

(三)民族性。藏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十分的稳重、含蓄,舞姿优雅,这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与外界的交流十分的少,思想相对不开放,也造就了藏民族忠厚、朴实和善良的性格特征,而藏族舞蹈是藏民族的性格和思想的表征,因此藏族舞蹈的风格也十分的稳重和内敛。藏族舞蹈是在藏民族的生活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民族风格,体现着藏民族的集体审美特征。

(四)地域性。由于地域的影响,藏民族的服饰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致使舞蹈也出现不同的差异。舞蹈是通过不同地域中的人来表演的,因此舞蹈能反映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舞蹈的风格产生不同的影响。藏族地域辽阔,长期的农牧业生活使藏族人民养成了强健的体魄和粗狂的性格,因此这种内在的气质和特征表现在舞蹈上就形成了藏族人民特有的舞蹈风格,因此藏族舞蹈带有着矫健、欢快的气质特征,富有鲜明的草原特色。

二、藏族舞蹈的社会功能

(一)宗教文化功能。周代时期舞蹈作为一种祭祀礼仪被人们广泛关注,因此舞蹈也带有着鲜明的宗教文化。从传统藏族舞蹈的频率上来看,多出现在表演的仪式上,而这种舞蹈表演多与宗教信仰有关,通过舞蹈仪式传递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将舞蹈作为媒介,消解人们心中人神对立的状态,通过舞蹈鼓舞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宗教信仰。例如在藏族有一种舞蹈通过巫师在宗教仪式中歌唱做法事,击鼓时扭动身体,跟随击鼓的节奏慢慢变快,边舞蹈边唱歌,随着声音挪动舞步,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在丰收后也会有谢神仪式,在仪式中也会有舞蹈,将人和神联系在一起,实现心中的信仰。歌舞在藏族作为表达信仰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带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在祈祷狩猎丰收的仪式中也会引用舞蹈,人们会将舞蹈动作编排成制服猎物的情景,通过舞蹈表达狩猎丰收的喜悦。在狩猎启程时人们也要进行舞蹈,如《丰收歌》就是典型的狩猎前的舞蹈,猎人们会在狩猎前的仪式中舞蹈,表达对神灵的信仰。在春种前人们也要通过祭祀仪式进行祈求。在仪式上,男女围着祭台,口中唱着没人能听懂的歌词,用交叉的舞步进行舞蹈。

在当今社会,佛教一些重大的佛事活动中仍少不了藏族的舞蹈,其中由僧侣表演的佛教舞蹈在藏区的各大寺庙中均有体现。藏族舞蹈带有着鲜明的宗教色彩,表现着藏族人民的信仰。

(二)健身功能。藏族舞蹈的动作技巧主要总结为五个字:“颤、开、顺、左、绕”,脚步的基本动作就有12种,技巧也是千变万化,舞蹈动作近乎杂技。因此藏族舞蹈的动作十分的复杂和丰富,具有强健体魄的功能,操作性十分强,因此人们在具体操作时能够使得全身各个部位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藏族舞蹈极富感染力,具有丰富的舞蹈氛围,例如藏族舞蹈中典型的锅庄,这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类型,需要边奏乐边跳舞。舞蹈动作比较缓慢,意境十分厚重和悠扬,讲究手臂的协调,挥动起来的动作幅度比较大,显得十分奔放又不失优美,整个舞蹈画面显得十分壮观。再例如在跳弦子舞时需要群体表演,一起聚散,掌握轻重缓急,舞姿十分的洒脱飘逸,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舞蹈的脚步变化多端,节奏也随之变化。其中有降谐和觉谐之分,降谐时人们的舞步较慢,觉谐时舞步较快。有的舞者将长木板放在脚下,人们在木板上舞蹈进行踢踏,这样可以增加脚步的声音,显得更加的响亮,这种舞蹈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视觉,还能给观众听觉上的震撼。而热巴舞需要将说唱和舞蹈三者结合起来。因此在藏族舞蹈中不同的舞蹈类型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表演的特点,也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和特点,需要身体上的协调和全身的相互配合,既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又能达到强健体魄的功能。

(三)民族凝聚力。舞蹈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表征,更是民族精神面貌的体现,传递着民族精神。藏民族舞蹈中的连臂舞在舞蹈形式上需要众人拉手或是围着臂膀形成环状,它不仅是原始公有制的一种表达,更是氏族部落中人们公共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学者认为连臂舞是一种团结文化的表征,蕴含着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藏族舞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无论是宗教舞蹈还是民间舞蹈,无论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祭祀,都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积累的丰厚财富,是藏族人民民族精神和面貌的整体表现。藏族舞蹈中的舞蹈形式表现着藏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作为民族凝聚力指引着藏民族的发展和演变。藏族舞蹈的产生带有着藏民族共同的思想意识和文化需要,对藏民族的发展具有引导的作用,让人们在社会中自觉地遵守集体规则,向着集体意识发展,增强社会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在藏族舞蹈中传统的宗教舞蹈仪式被时代相传下来,并遵守着民族共同的礼俗。在藏族的重大节日中人们都穿着带有鲜明藏民族特色的舞蹈服装共同舞蹈,增强了舞蹈的整体审美感觉。在藏族重大的庆典和仪式上人们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舞蹈服装,跳羌姆等舞蹈,但舞蹈不是重点,重点是藏族舞蹈在长期的演变中仍旧传承着藏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节日中人们都参与到舞蹈当中,增加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使得藏民族节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逐渐的呈现出来,将藏民族的美好品质展现出来,他们热爱自然,尊重万物,惩恶扬善,内心宣扬统一和团结。节日期间男女老少身穿藏服自觉地加入到民族的活动当中,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既强健了体魄,又陶冶了性情,在集体的游戏中获得了广泛的交际和人缘,增加了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在进行文娱活动时他们还进行物资交流,通过这种形式将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空前的提高,人们更加需要精神文明来填充内心的空白,因此以锅庄舞为代表的舞蹈在大小城镇中生存,近几年来随着广场舞的流行,藏族人民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藏族的男女老少都融入到藏族舞蹈的文化氛围当中,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增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充分的发挥了藏族舞蹈的带动作用。

(四)弘扬藏族文化功能。藏族舞蹈作为带有先民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与藏民族的文化积淀有着很大的关系,与藏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很大的关系,并带有藏民族传统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的生活习惯。藏族舞蹈中充满着藏民族的民族个性和气质,与藏民族人民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体现了藏民族的宗教观念和社会观念,从而在藏民族群体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和气质,与藏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思想文化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在藏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中,惩恶扬善、崇尚自然等思想观念都在藏族的舞蹈中有体现,向世人展现藏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并在藏族舞蹈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将藏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发扬光大。例如近几年在青海热贡举办的六月会,将藏族舞蹈发扬光大,进一步展现了藏族人民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相关部门还专门为这种艺术形式举办了艺术节,发挥其在文化弘扬和传播中的作用。在内容和形式上将藏族传统的歌舞融入其中,有效地推动了藏族舞蹈对藏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作用。

(五)创建和谐社会功能。近几年来随着对藏族舞蹈艺术形式和内容的逐渐传播,不仅藏族人民,其他民族的人们也加入到藏族舞的学习当中,尤其对藏族的锅庄舞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在各种娱乐性的场合中人们加入到锅庄舞的表演当中,打破了民族间的界限,洋溢着民族团结融洽的氛围,沉浸在藏族舞蹈文化的艺术氛围当中,既强健了体魄,又增进了民族的进步和团结,因此藏族舞蹈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上起着不小的作用。

三、总结

藏族舞蹈是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的艺术积淀,充满着藏民族的气质和个性特征,展示着藏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民族精神,对藏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身体的形态体现审美活动,而藏族舞蹈作为舞蹈的一个分类,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族特色,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藏族舞蹈具有社会功能,对藏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进行分析,探讨藏族舞蹈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藏族舞蹈,社会性,功能

参考文献

[1]尕藏吉.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J].西藏研究,2011,(2):62-71.

[2]强巴曲杰.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J].中国藏学,2002,(4):85-89.

[3]尕藏.探析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动物形态模拟[J].中国藏学,2011,(2):245-247.

[4]华毛措.试论藏族舞蹈的屈伸颤动韵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129-132.

上一篇:群众满意窗口经验作法下一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发主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