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10篇)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一
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履行人社部门职能,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增强监管实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有关要求,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目标,坚持依法监管,公正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按不同抽查类型、抽查对象及执法检查人员的随机配对,实现规范监管行为,进一步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督促企业诚信守法,营造公平竞争、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二、抽查事项清单
随机抽查事项范围,分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其他行政执法事项两大类。2021年随机抽查事项、检查内容和实施主体详见附件1《XX市XX区人社系统2021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政府内部检查事项,涉及投诉举报检查、重大问题和隐患检查,重点问题专项检查等事项不列入随机抽查范围,由各职能股室、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开展。对法律法规规章未规定的监管事项,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检查。
三、抽查对象和内容
(一)抽查对象
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由业务主管股室、单位负责动态调整监管对象名录库。“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名录库为本区域内监管的用人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动态调整组建。
(二)抽查比例
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法律法规规章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实施;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年抽查1至2次,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市场主体的5%或不少于50家。对涉及安全和民生的重点监管领域,以及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市场主体,可加大随机抽查力度。
(三)随机抽取方式
通过系统随机抽取程序或“摇号”等方式,从监管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如被抽查对象在3个月内已接受过抽查且不属于异常市场主体,可予以免检。
四、抽查人员
人社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按照人员及执法资格变动情况动态调整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XX市XX区人社局执法检查人员已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行政执法专栏公示)。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2名以上检查人员(可按实际需要人数1—3倍抽取)组成检查组,被随机抽取的执法检查人员确有其他重要公务无法参加的,按抽取先后顺序依次进行递补。
五、抽查实施
2021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应于2021年12月10日前完成,并严格按照《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涉企检查活动的通知》(X人社办〔2016〕X号)规定实施。各实施抽查股室、单位要精心组织部署,强化力量保障,推动工作开展。
(一)依法规范实施检查。
各实施抽查股室、单位要依据各自“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确定具体检查项目、程序、方式、标准及要点等注意事项和工作要求。各检查组要按照《XX市行政执法公示规定》和《XX市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规定》,执行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及要求,依法规范实施检查,保证检查质量和效率。(二)及时录入检查结果并向社会公示。
各检查组要在检查结束后尽快形成检查结论,报实施检查的股室、单位汇总,实施检查的股室、单位应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互联网+监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X)等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录入检查结果,并向社会公示,确保检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三)后续处理和总结完善。
各实施检查的股室、单位要根据检查结论,抓紧做好后续处理工作,并于2021年12月10日前将相关材料报行政审批股,以便汇总上报。立案调查的要依法依规处置,及时公示处理结果。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实施检查股室、单位要加强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落实,推动检查工作落实到位。各检查组到被检查单位检查要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各项要求,自觉遵守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和群众纪律,不得接受宴请,不得接受馈赠的礼品,不得干预被检查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二)后续衔接,实施联动。
各实施检查股室、单位要做好检查后续事宜处置和相关线索资料移交工作。对检查组报送的被检查单位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行为或案件线索材料,要根据本级内设及直属机构职责分工,移交本级相关业务或办案机构进一步调查处理,做到抽查监管无缝对接。要注重检查结果的运用,涉及企业的,依据检查结果对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登记进行重新评价。(三)加强培训,做好保障。
要加强检查人员业务学习培训,组织检查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及监管执法业务知识,提高检查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强统筹调度安排,落实人员和车辆等相关执法检查保障,保证“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按序时进度实施。(四)宣传信息,营造氛围。
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向对口的上级部门请示汇报。要加强与各种新闻媒体的合作,深入开展宣传报道,大力宣传人社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的意义作用、动态情况、工作成效和先进经验。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检查中宣传、讲解好人社部门的法律法规政策,扩大人社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取得被检查单位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二
一、领导重视, 把信息工作摆上位置
河南省的机构改革正在进行,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关人员至今尚没有完全融合到位, 各省辖市、县机构改革陆续展开, 客观上影响了部分工作的正常开展。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级领导历来重视政务信息工作, 没有因机构改革而影响政务信息工作的开展, 尤其是厅长郭俊民同志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信息每期必看, 重要信息每期必作批示。2009年, 郭俊民厅长分别以召集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信息工作人员座谈、批示等不同形式对政务信息工作提出要求。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 现在全厅上下形成了开展一项工作、报送一条信息的观念, 为信息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 各级领导注重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爱、生活上关怀信息工作人员, 也促进了信息工作的开展。比如增加信息员参会阅文机会, 各种重要会议和活动都尽可能安排信息工作人员参加, 及时了解掌握全厅工作部署和安排, 拓宽信息源;安排信息工作人员外出培训学习,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提高信息员素质;在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成绩突出的信息工作人员, 及时解决信息工作人员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等。
二、完善制度, 不断创新信息工作机制
在实践中, 不断完善和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政务信息工作评比暂行办法》等有关信息工作制度, 用制度规范信息工作, 用机制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健全政务信息报送网络。
2009年3月,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组建以来, 坚持边组建、边抓信息网络建设, 结合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作, 不断加大对政务信息工作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 加强了该厅与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协调联动, 督促18个省辖市和6个直管县 (市) 人社部门与省厅建立信息联动工作机制, 各省辖市和直管县 (市) 人社部门也相应建立健全了本级信息报送网络, 初步形成了县、市、省三级信息上报格局, 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获取信息资源的工作机制, 信息传递、处理的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2. 实行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结合人社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 每季度将信息报送及上级采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定期召开部分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公室主任或信息员参加的信息工作座谈会, 总结分析形势, 交流工作经验, 确定信息报送重点, 增强了信息以文辅政的针对性、时效性。比如, 针对2009年经济危机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采写的《河南组织开展“农民工服务月”活动》《河南人社厅多措并举保稳定》《河南省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信息被人社部采用。
3. 坚持信息调研和定向约稿制度。
围绕部、省工作重心及不同阶段领导关注的重点, 及时拟定调研提纲, 组织信息工作人员深入市、县进行调研或就某个专题实施省、市、县联合调研以及向各市、县 (区) 定向约稿调研等, 做到深入调研, 深度挖掘, 积极筛选, 捕捉领导最关心、最关注、最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采写了一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信息, 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推动了中心工作开展, 增强了政务信息工作的服务性。比如2009年采写的《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上半年全省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罗山县推进新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调查》《河南省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河南省启动实施就业攻坚行动计划》等信息被刊用, 并得到了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2009年上半年河南省人社厅上报的信息中有3条被中央办公厅采用。
4. 坚持信息工作通报和考核制度。
对各单位采用信息情况实行了每月积分排名、每季度通报制度, 鼓励先进, 鞭策落后, 把信息工作纳入厅机关目标管理和争创文明处室活动中。2009年年初将各处室报送信息工作进行量化分解, 年终将各处室报送和采用信息情况作为评比机关文明处室的条件之一, 根据信息采用情况给予加分, 增强了厅机关各处室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调整信息报送考核办法, 实行激励措施, 加大调研类、批示类信息分值比重, 鼓励和引导大家多报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建议、有深度的信息, 提高信息质量。2009年我们上报人社部和省委、省政府的信息在质量和数量上与同期相比都有较大进步。
三、突出重点, 努力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坚持信息工作紧紧围绕部、省中心工作, 紧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热点, 广泛搜集、采编和上报信息, 努力为领导科学决策, 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目标, 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1. 严格把好“三关”。
一是把好信息采集关。着眼关注民生、促进民生和民生工程, 坚持从广泛的信息源中, 挖掘一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的信息, 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采集。二是信息筛选关。始终坚持筛选出对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 对基层工作有指导作用, 或者是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民生信息, 及时上报。三是信息编撰关。坚持做到上报信息内容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通过把好“三关”, 努力把所上报的信息打造成精品信息。
2. 注重三个“提高”。
一是提高信息工作对领导决策的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信息工作对领导机关的需求程度和有效利用程度, 紧紧围绕领导关注和思考的重大问题、重点工作, 提供一批有深度、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比如针对领导关注的就业问题, 及时为部、省定期提供了《河南就业工作形势》等。二是提高信息工作对推动改革发展的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反映问题, 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比如采写的院士河南行大型咨询活动、兴豫之光行动计划实施面临的问题等信息, 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重视, 促进了当地社会发展。三是提高信息工作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服务。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反馈力度, 及时搜集、整理、反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领导及时掌握舆情发挥参谋服务作用。比如2009年对网络上炒作的绩效工资问题、“被就业”问题, 及时为上级信息部门提供了信息舆情, 得到了关注和重视。
3. 坚持三个“贴近”。
一是贴近领导意图, 狠抓重点信息。坚持把领导时刻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 作为信息工作的切入点, 有选择地采编、报送能带动全局、适用对路的信息。为此, 在抓好动态信息的同时, 不断增加综合性信息, 加强问题信息和督察信息, 在强化决策全程服务上下工夫。比如, 2009年国庆节前夕, 连续采编了各市地保民生、促维稳的工作信息。二是贴近基层工作, 捕捉亮点信息。基层工作中的亮点往往会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把捕捉亮点信息作为提升信息价值的重要举措, 在挖掘特色信息、提炼典型信息方面狠下工夫。比如在河南省全面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中, 及时挖掘报送了信阳、济源等基层单位新农保典型信息, 得到了省领导关注。三是贴近上级需求, 提供高价值信息。以上级需求为导向, 在报送深层次、高价值信息上做文章, 力争把最能反映地方特点、上级急需了解的信息, 适时地报送上去。比如及时上报了具有河南省情特色的《河南实施“221行动计划”推进农民工就业工作》信息等。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三
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385人,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78.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9%以内;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9610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99.3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1426人,完成年度任务的99.0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650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98.70%;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647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92.95%;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329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81.69%。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6.7%;事业单位签订率为91.3%;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为93.1%。
立足新形势,抓住新机遇,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一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稳定就业再就业局势。第一,建项目,促就业。引进计划投资6.1亿元用于桂粤湘人才创业工程,构建人才就业创业平台。第二,抓培训,促就业。全市再就业培训2053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3.32%;创业培训60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80.93%;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14083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1.23%,培训后再就业达82.1%。第三,抓服务,促就业。共组织承办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春风行动”等29场次人力资源招聘会。二是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2399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待遇,人均月增加养老金121.73元。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费率。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到6月底,八步区共登记参保215122人,参保率为62.3%,养老金发放率97.8%。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先后到区内外重点高校进行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四是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开展了市直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人员结构等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选择3个单位作为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试点单位。五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督促139户单位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38.29万元,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案件58件。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05起,其中立案处理 81起,已结案78起,案外调处劳动纠纷324起。六是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树立部门良好形象。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落实年”、“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努力打造高效廉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队伍。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四
一、概述
2018年来,湘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公办,努力打造廉洁、阳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取得积极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长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办公室为政务公开工作责任科室,由局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日常工作。同时在全系统内部建立了州、县市两级政务信息联络员队伍体系,形成了全系统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制订了《政务公开办法》、《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以及《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实施了政务公开责任制、审批制、监督制、考核制、备案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三)加强载体建设,拓宽发布渠道。主动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化、信息化的新形势、新需求,大力推进以州政府门户网站和局属网站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建设,积极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公布、业务查询、资料下载、网上经办、在线咨询等工作,全年局门户网站和服务网站访问量达到126。78万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公开了有关政府信息。一是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公开领导信息、机构设置、办事服务、政策法规,工作通告、基金财务、及时更新发布人事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公务员招考、社会保险、劳动维权、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动态和业务信息406条,其中工作动态102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39条,事业单位招聘33条;其他人事招考8条;县市新闻26条;公示公告148条;公务员招考50条。向州级、省级网站、媒体投稿50条。其中被省办采用5条,国办采用1条;在《团结报》、《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刊物发表文章120篇。二是接访和建议提案办理及时。严格落实综治维稳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企业军转干部解困、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等工作,切实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年接待来信来访860人次,处理信访案件55个,办结领导交办件23个;为州本级117名军转干部落实解困帮扶,企业军转干部保持无人赴省进京上访;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49件,全部实现了“面商、办复、满意”。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
2018年我局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我局未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收费。
五、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向我局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起诉、或申诉举报等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信息公开还不够全面,时效性还有待加强,政务公开的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意识。将政务公开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干部职工公开公办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公开权力运行,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将制度规定细化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形成以制度管公开,以制度促公开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建设。继续做好政务服务的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创新政务服务举措,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打造人社部门优质服务品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成立后启动运行的第一年。半年来,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1253”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以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人事工作三位一体,人才建设、民生建设两翼并举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较好地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448人,完成全年任务3600人的68%;职业技能培训1749人,完成全年任务3000人的58。3%;创业培训335人,完成全年任务600人的55。8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新增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1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84万元的54。35%;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71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496万元的68。63%;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新纳入参保缴费人数184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61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891万元的55。6%;失业保险新纳入参保缴费人数385人,征缴失业保险费7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29万元的60。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纳入参保缴费人数1196人,征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994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纳入参保缴费244人,征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68。48万元;工伤保险新纳入参保缴费人数152人,征缴工伤保险费16万元,征缴生育保险费53。89万元;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1。5%,超出全年任务89%2。5个百分点。
一、坚持统筹城乡,缓解就业压力
我们始终把保就业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以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为主,采取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岗位促进就业,贯彻落实政策稳定就业等措施,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就业群体和农村劳动力三大群体的创业就业工作,就业趋势基本稳定。一是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按照省市安排,共安置2010招聘考录的各类人员300名,其中: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1名,招聘天水师范学院“3+2”大专毕业生30名,“三支一扶”人员16名,“进村(社区)”人员26名,特岗教师40名,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58名,乡镇机关公务员20名,参照管理事业人员19名。同时,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由人社局牵头,教育、卫生、畜牧、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配合,抽调10名工作人员集中5天时间,组织开展了全省“民生实施项目”和“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招考选拔报名工作,共有1988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报名,6月底将在XX市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以实施《就业促进法》为主线,以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小额担保贷款为依托,不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对创业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与承贷银行的合作,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降低反担保门槛,扩大发放范围,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新增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一半以上,累计为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90多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有效服务。元月份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县开展了以下岗失业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为重点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发放《务工指导手册》、春风卡、政策宣传提纲等宣传材料5000多份,咨询群众达2100多人(次),帮助240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月中旬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印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4000多人(次)参加了招聘咨询,参加企业16家,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签订就业意向协议210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800多个,安置7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有力缓解了就业压力。认真做好失业人员登记办证工作,今年为157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全县办理《再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累计达到4611名。免费提供职业介绍1800人(次)、职业指导1749人(次)。三是认真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按照市场、用人单位技术需求和回乡创业人员的愿望积极开展了订单、定向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1749人,其中创业能力培训335人。
二、着力保障民生,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以保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补为目标,按照“广覆盖、保基层、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一是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制,全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全局统一部署,精心组织,齐心协力,将各项目标任务从局长、中心主任到业务人员逐级细化分解,落实“层层包干责任制”,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中小学生和困难群体作为扩面重点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社会保险依法扩面活动,共检查用人单位116户,新签劳动合同180份,社会保险扩面2162人,征缴社会保险费2745。37万元。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5月至6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主题的《社会保险法》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了《社会保险法》宣传资料,宣传了《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社会保险权利义务以及法律发展完善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等主要社会保障法规内容,并现场为广大劳动者、求职人员进行《社会保险法》中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的释义与解读,解答对社会保险待遇计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经办、社会保险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咨询群众5000多人次,免费发放各种资料3000多份。二是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各项政策,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在确保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从元月起全面完成了2400多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标工作,人均增加养老金197元,为40名企业离休人员增发生活补贴人均2082。65元,为37名企业军转干部在原有待遇的基础上人均增加70元,使我县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898元。按程序做好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为全县75名企业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及时按国家政策落实了养老待遇。并为全县2773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退休金2223。80元;为符合条件的435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64。5万元。认真开展养老保险关系接续转移工作,共转入社保关系7人、转出5人,转入资金2。9414万元。认真做好 “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工作。按照XX市人民政府《关于城镇国有企业原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工作方案》的通知(天政办发[2011]38号)文件要求,从今年2月份起,我们对辖区内国有企业原“五七工、家属工”进行了调查摸底。目前共有336名人员上报市局进行复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平均达到7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平均达到64%;工伤保险待遇支付23。84万元,生育保险费支付0。46万元;同时对县内12家关破企业、改制重组企业的278名“老工伤”进行了组织劳动能力鉴定,符合条件的7名“老工伤”人员将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管理范围;支付待遇6。49万元;完成了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信息录入和企业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数核定工作,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和运行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新农保试点工作深入推进。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了保费收缴、基础养老金发放、基础数据采集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定等工作。目前,全县参保22。83万人,征缴保费1984万元,参保率为92%,为60岁以上4。58万名符合领取待遇人员发放基础养老金1541。83万元,参保人数达到2010年已参保人数的96。1%;为4。58万名享受待遇人员进行了资格认定,进一步核实了基础数据、确保了参保人数、缴费金额、票据对应的一致性。基本实现了我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认真做好全县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的村干部1093人,累计征收养老保险费108。8万元。
三、坚持公正公开,人事人才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公正、公开、择优作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求实创新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有序发展。一是圆满完成2010年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工作。全县公务员考核1228人,其中优秀等次162人,占18。2%,称职等次1066人,占86。8%;考核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093人,其中优秀等次659人,占10。8%,称职等次5434人,占89。2%;考核专业技术人员5014人,其中优秀等次802人,占总人数的16%,合格等次4212人,占84%。积极开展试用期满毕业生转正定级考核工作,对全县282名试用期满毕业生(其中:县直事业单位54人,乡镇事业单位65人,教育系统123人,卫生系统40人)开展了转正定级考核工作。二是开展借调人员摸底工作。为掌握全县各机关单位借调、抽调人员情况,充实干部管理资料,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全县干部管理规定提供决策依据。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以全县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15个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乡镇工作时间、本乡镇工作时间、本乡镇籍贯人员在本乡镇工作的人数以及工作开展情况、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为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XX县委、县政府对乡镇人员的调整配备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认真实施《公务员的法》,做好公务员招录工作。按照公务员录用规定,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依法、公平、科学的制定了我县2011年公务员招录计划。今年共上报2011各类招考计划304名,其中:事业单位计划招考265名(教育系统计划招考85名,特岗教师计划50名,卫生系统50名,县直事业单位45名,乡镇事业单位35名),公务员招考计划39名,(乡镇机关15名,县直行政机关10名,公安局6名,检察院3名,法院2名,森林公安分局3名)。四是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职称评审工作。职称评定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直接关系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能否调动和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对实施科教XX县战略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今年我局XX县委组织部组织我县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及人才成员单位的代表共200多人参观了XX市人才工作暨优秀人才成果巡回展。为647名专业技术人员更换了继续教育证书,对118名通过考试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及定职人员办理了资格证书,为118名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聘任手续;拟推荐评审符合晋升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7人。五是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为了调动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力促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的发展,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坚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相结合,严肃分配纪律,逐步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全县251名乡镇卫生机构医疗工作人员中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为全县教育系统5800多名教师和符合晋升条件的260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完成了工资正常晋升工作;对全县593名享受遗嘱补助的人员进行了资格认定,完成了102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资料整理和汇总上报工作。六是开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联审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从今年元月份开始,我局XX县编委办公室、县财政局,对全县186个单位817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工资联审,这项工作的开展从制度上杜绝了个别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核算不准、底子不清、人员管理较乱的问题;通过工资联审工作,有效解决了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制不相符的问题,建立了全县各单位工作人员详细数据库,为今后进行级别滚动、正常晋升等工作夯实了基础;对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七是全面落实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解困资金。我县现有困难企业军转干部39人,其中:退休人员36人,内退2人,失业1人。根据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0企业军转干部解困资金拨付与发放标准的通知》,3月份,我们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对39名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按标准发放了生活困难补助资金,共发放解困资金123717。72元,其中: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补助费73200元,养老金18974。4元,内退人员生活补助4366。32元,失业人员生活补助27177元。
四、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坚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加大执法维权工作力度,积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是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以贯彻落实“三法一条例”《社会保险法》和新修定的《工伤保险条例》为重点,结合“春风行动”和“2011年农民工维权行动”,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等劳动保障专项检查活动,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办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对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依法查处了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共对71户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重新进行了审查、新签、续签和补签,新签、补签劳动合同180份,从源头上维护了全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加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以中小型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提高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通过日常巡视,上半年共检查用人单位116户,审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31件,纠正违规8件。规范了各类企业依法用工行为,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认真查处各类投诉举报案件。建立健全了投诉举报制度,规范处理程序,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做到有案比查、依法处理,杜绝行政不作为。共受理投诉案件52起,涉及务工人员95名,追讨农民工工资12。476万元,结案率100%。
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两项根本要求,切实增强服务大局、肩负责任、遵守纪律三种意识,不断强化班子建设、效能建设、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四个保障,突出抓好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人事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五大工作,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面实现了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将2011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招才引智方面。全区人才总量达6。2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2632人。2011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城分会场活动期间,共签约落地项目20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57项。成功创建吴通通讯等6家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协助创新净化等5家设站单位招收5名博士后进站开展项目研究。
——就业促进方面。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左右,区镇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招聘会354场,提供岗位112239个,新增就业31085人,解决本地失业、失地(失水)劳动力实现就业22998人。开设电车装配、家政、保安、绿化养护等65个课程班,组织各类职业培训39845人。认定就业困难人员5230人,帮扶就业困难实现再就业5228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2219个。累计发放岗位补贴、社保补贴2268。43万元。
——社会保险方面。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区城镇五险保险参保单位7183家,全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29万人(次)。其中,全区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总人数31。4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22。57万人,参保率99%以上。各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48。04亿元。全区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总人数 31。49万人,“农保转城保”基本达到100%。
——劳动维权方面。全年共开展劳动监察专项检查6次,打击取缔非法中介机构23家,专项检查和日常巡视单位624户,全区劳动合同书面审查单位3238家,劳动合同签订率为 95。2%。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案件90件,全区已划入网格单位共4363户。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685起,结案率达99%,调解(撤诉)率达 73%。共认定工伤2012起,共鉴定工伤458起,共调解工伤事故527起。共审核专项集体合同922份,审批特殊工时77家。共有126家企业被评为 2010“a级劳动保障信誉单位”。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以服务转型为导向,着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
1。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一是完成各类人才资助申报及发放工作。完成2010年区级人才引进资助的审核工作,最终79人列入资助名单;共推报虞春等5人6个项目申报市级培养资助;发放落实2007—2010区级资助、2010区级匹配资助;全区共有17人申领市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经费(2006—2009年);组织 2011市级申报工作,做好新政策的宣传和申报培训,今年共推报12家企业的24人申报“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 积极推荐姑苏高技能突出、重点人才。共向市局推荐姑苏高技能突出人才1名、重点人才15名。二是优化人才安居环境。贯彻落实《XX区人才优租房管理办法(试行)》,出台《XX区人才优租房管理细则(试行)》,并配合区人才办,完成市级人才公寓设备资助的申报工作,推报阳澄湖、太平两地人才公寓申报资助3。5万元。
2。加大引智力度,加强载体建设。完成科斯伍德、新颖金属2家企业外专项目资助经费的申领工作;组织区内聘专单位参加XX市聘专单位培训班;推荐久工机械罗恩。李。哈里森博士申报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引进计划;苏州上声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马登永博士顺利通过出站考核,并与苏州上声正式签订工作协议,落户相城。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双基地”建设,今年共有18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和9名研究生骨干来我区实践、挂职,形成了课题报告27篇;制定出台《XX市XX区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定点接收单位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推进高校社会实践和挂职基地建设;出台《加快推进XX区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成功创建6家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站);落实2010获批的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企业博士后类资助40万元,建站资助180万元、进站资助经费18万元。
3。打造引才品牌,创新引才机制。以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为契机,精心组织相城分会活动,通过这一平台,向国内外创新创业精英展示相城、推介相城。在今年分会场活动中,共有3家孵化机构、2家创业投资公司、6家研发机构、15家企业,及80名高层次人才就77个人才载体、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最终20项目落户本区。同时借市政府在北美举办创业大赛之机,做好300余个人才项目的对接工作,截至目前,共有5家企业7个对接意向正在洽谈。
4。科学评估人才,推动职称评定。通过前期大规模的宣传,本职称申报数量和质量都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受理职称申报材料1238份,其中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申报508人,初级职称665人,共组织召开工程、图文博档、中小学教师、农业等系列(专业)职称评审会4次,累计评审专业技术人员411名,办理大中专毕业生职称初定447人。同时,根据市局苏职办〔2010〕18号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部分国家、省职业资格比照认定为相应职称资格工作,通过向有关单位寄送信件、发布网络通知等手段进行宣传。目前,已受理并办结职业资格比照认定为职称资格业务37人次。
(二)以就业惠民为目标,着力打造充分就业工程
1。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城乡就业。为进一步鼓励就业促创业,我局以当前现有条件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政策,着重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与区住建部门联合发文,再次拓宽了我区公益性岗位的范围;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了我区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省、市、区政府要求,着手制定我区家政服务行业规范。进一步落实失业人员保障政策,维持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水平。本,我局再一次调整了失业金领取标准,逐步提高我区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明确了社会保障补贴的期限及计算方法。
2。狠抓市场就业,切实提高就业率。根据充分就业新三年工程的要求,切实做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局在2011年先后举办了春夏两届‘相约相城乐业相城’大型人力资源交流暨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区内百余企业提供近7000个就业岗位,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场应聘,当场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个,有效缓解了近年来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且针对特殊人群,我局还专门召开了妇女就业专场及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女性及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积极加强引导,推进素质就业。根据新一轮充分就业三年工作的部署和以大培训促进就业的总体思路,按照全年就业引导性培训、专项技能培训、企业岗位培训38000人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共审批新狮、立信、元和成教、XX区公共实训基地(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和XX市科高全创职业培训学校等7家培训机构开设家政员、保安员、会计从业资格、餐饮服务员、绿化养护员、水产养殖、果疏种植等65个培训班,开展就业引导性培训共17491人,专项技能培训6064人,岗位培训 16290人。举办XX区首届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和宾馆饭店客房服务员技能竞赛,并选送3名选手参加XX市客房服务员职业技能大赛,分别取得第3、5、7名的好成绩,其中获得第3名选手汤平伟荣获“XX市技术能手”称号,较好地营造了全区技术工人学技能、练本领的良好氛围。
4。主动深入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协同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XX市新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全区每个乡镇陆续举办“服务企业,关注用工”企业用工座谈会,通过对“用工难”内因与外因的分析,引导企业树立“友善用工”意识,加强人文关怀,增强员工归属感,以留人为主,招人为辅,降低离职率,从而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并且组织了罗普斯金、吴通通讯等12家区内用工紧缺的企业远赴山西省参加了“2011迎春风、送岗位、省际劳务对接系列招聘活动”。鼓励企业走出相城,赴外招聘签订劳务对接协议,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五
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市政府《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等项工作的通知》(昆政办发[2008]31号)文件精神,在领导高度重视下,我局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现就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成立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责职,落实局纪检监察室、工资信息科和政策法规科具体负责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集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政务信息公开目录,确保信息的完整、正确、及时发布。
二、主动及时公开政府信息
我局制定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规定无论是上级还是本局制定的涉及劳动保障局的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业务信息以及其他应告知的信息都主动地于第一时间在昆山劳动保障网和昆山政府信息网上更新发布,以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及时知情。
三、全面透明公开政府信息
我局按照“全面、透明”的原则公开政府信息。2008年我局新产生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共148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47条,规划计划类信息4条,业务类信息90条,其他信息7条。信息公开率为100%,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知情权。
四、公开政府信息社会反映良好
由于我局做到主动及时、全面透明地公开政府信息,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对一些不理解的条文可随时通过劳动保障12333咨询热线解答,有助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全年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也没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现象。因此,社会各界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表示满意。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六
2、把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把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是一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明确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重要会议,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根据全会提出的建议,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必须把党的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xx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十二五”规划建议,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深刻领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战略规划、战略部署、战略举措,吃透精神实质、把握基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主动性自觉性。按照中央部署,组织集中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举办高层次形式报告会,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到企业、农村、社区、高校面对面进行宣讲。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围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围绕“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围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等重大问题,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研究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开展面向高校师生的宣传教育,把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安排,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组织力量深入研究阐释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问题,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3、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开展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学习,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今年,中央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并决定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抓住这一重要契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知识。精心部署建党九十周年庆祝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理论研讨。制作播出电视文献片,创作生产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出版物,开展报告会、知识竞赛、面向基层的宣讲等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学习宣传党的历史,营造学习党史的浓厚氛围。认真学好用好《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等党史读物。组织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等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研修之中,体现到高校相关学科教学之中。通过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4、深入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学习教育,大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使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执政主张和执政理念。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我们党的领导人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xx在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省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我们党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精神,深化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的认识,增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把贯彻群众路线作为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使党员干部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组装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着重调查研究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的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5、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激发各级党组织的创造活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形式,对于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明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容、任务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中办发[2011]17号),促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办法措施,积极倡导领导干部带学帮学促学,引导和鼓励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带头作报告、带头读书、带头搞调研、带头撰写文章,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力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利用市县级党校等培训机构,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以及高等院校的师资优势,通过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进一步拓宽学习培训途径,加快推进干部“在线学习”,积极探索把网络培训与干部选学相结合的办法,搭建开放、兼容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习的平台和管理平台,实现优质培训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继续组织开展学习书目推荐工作,进一步深化后续措施,拓展宣传使用渠道,更好地发挥推荐图书的作用,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6、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善于总结经验、抓好典型示范,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要在认真了解各地区各部门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总结推出一批加强改进学风、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一批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一批党员干部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先进典型,一批企业、农村、机关、学校、部队、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创新方式方法、吸引党员干部踊跃学习的先进典型,使人们学有标杆、做有榜样。充分运用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这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其社会影响,使之为更多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和借鉴。适时组织召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各地区各部门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
7、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学习靠自觉,也要靠制度,制度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抓实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是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近年来,各级昂组织在建立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要认真总结这些新鲜经验,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根据新形势的要求继续丰富、发展和完善,不断推进学习制度的创新。要进一步健全学习的组织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调查研究、岗位培训、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等各项规定,确保落实到位。进一步健全学习的情况通报机制,充分运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编发工作简报等形式,及时传达中央有关决策部署、通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展情况。进一步健全学习的考核评价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考评办法,推动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范文网【】
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七
创新载体:在信息化上下工夫
就业工作的加速器:三级就业信息网
2003年, 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次性投入近400万元, 购置电脑、电视, 配备各种软硬件设备, 构建起全区串联的就业信息服务网。各类就业岗位信息实现大联网、大分享。2004年, 再次投入60万元, 建立区、街、社区的三级联网的“ftp就业论坛”, 形成了全区就业三级网上办事系统, 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如今, 劳动保障所、劳动保障站建到哪里, 就业信息网络就连到哪里。网络覆盖面达到100%!上级业务部门领导看了思明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演示后说:“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思明区网络平台囊括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 值得肯定!”
口袋里的劳动力市场:短信求职通
2010年, 思明区的名字经常和“短信求职通”这一陌生的词汇一起出现在各类媒体上。系统开通以来, 共有2793家企业通过“短信求职通”平台发布用工信息244万条, 47153位手机用户通过“短信求职通”平台查询用工信息。如今, “短信求职通”这一陌生名词不仅深入人心, 更成为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一座新标杆!
“技术上并不难, 关键在于理念创新, 背后隐藏的是金融危机下, 对就业工作的空前重视, 以及由此引发的服务意识的提升”, 思明区人劳局局长廖晓东的如是说。
劳务协作的金桥:远程视频招聘系统
技术工人稀缺, 逼得企业外出淘宝。但屡次无功而返, 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 企业不禁却步。“远程招聘系统”, 便是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这尴尬中的创新求解。“远程招聘做媒, 员工千里赴约”, 在一次企业座谈会上, 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对到场的企业家如是说, 既是宣传, 也是承诺。
创新思路:在基层里显身手
劳资纠纷调解不出社区
社区劳资纠纷调解机制是思明区的一大创举。2006年, 面对日益增长的劳资纠纷, 为了切实将劳资纠纷化解在基层, 思明区依托基层、依托一线, 聘请了10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员。三年来, 共有350多件劳资纠纷通过社区渠道得到化解, 作用初步凸显。如今, 劳资纠纷双方首选社区调解。
阳光仲裁、绿色通道
思明区劳动争议仲裁院, 这个仅有5个人的“小机构”, 在2010年劳资纠纷数量增长两倍多, 呈井喷式增长的情况下, 仍然运作高效, 受理纠纷1404件, 立案1121件, 结案率100%, 成为思明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功臣!
2009年, 思明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又推出新举措, 全院每一个仲裁员每一个月都要至少到一个街道流动仲裁庭审理一个案件, 流动仲裁庭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劳资纠纷化解桥头堡。
创新理念:让创新成为文化
创新, 在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经不仅是一种口号, 而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文化, 深入人心。思明区推进创新的经验和体会有以下三点:
(一) 加强职业能力建设, 推行绩效管理, 瞄准标杆竞争是创新的保证
学会借鉴, 学会借力。结合自身的岗位要求, 跟踪前沿, 掌握动态。将最新的理念接受下来, 将各地最好的做法学习下来, 标杆就是赶超目标。
(二) 树立群众观念、集中群众智慧、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是创新的动力
在工作中坚持贴近群众, 服务群众, 温暖群众,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牢牢把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将很多解决群众需求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指导工作实践的理论和制度创新。2005年以来, 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以调查、指导、帮助、改进为目的的“企业行”活动,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思明人力资源网上开辟“在线咨询”板块, 自2007年以来共通过网络征集答复群众意见建议2081条, 每一条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在区就业ftp论坛上开辟讨论版块, 鼓励和引导街道和社区献计献策、创新工作, 2005年以来共征得基层建议、设想436条, 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 立足实践实际、探索方式方法, 持续开展课题调研是创新的源泉
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八
南宁市:打造社保服务新体系
整合经办资源,构建“五险合一”服务新机制。2012年4月27日,南宁市社会保险事业局正式挂牌运行,彻底解决了过去经办机构分设,各险种经办服务、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参保单位、群众多头办事等问题,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强了工作合力,促进了服务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了经办管理服务水平,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拓展服务平台,创建“四位一体”服务新格局。一是拓展实体化经办服务平台。在六个城区分别设立“社保管理部”,办事企业和群众可以就近享受“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二是建立电子网络服务平台。专门开发建设“南宁社保网上办事大厅”,让企业办事人员“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参保登记、缴费申报、人员增减等社保业务。三是推进第三方协作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社保实时缴费系统,让全市近20万灵活就业人员可在40多家银行网点就近办理社保缴费;与定点服务机构推进就医购药“一卡通”,参保人员可就近选择到全市4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即时结算。四是加强社保义工志愿服务工作。经办工作人员自发组成社保义工服务队,长期坚持开展“社保大篷车”和“网上义工”服务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企业、社区和村屯上门开展社保服务,在“南宁时空”等热门网站在线解答社保咨询。
创新管理手段,强化“三维监管”服务新保障。一是推进电子监控。在全区率先推进社保电子档案与业务系统一体化建设,建立业务办理与业务建档同步、业务经办与业务监控统一的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率先推进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通过信息网络实时监控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医疗收费等情况。二是推进实地监管。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实行“夜查房”、举报核查等明察暗访制度,协调市公安、工商、卫生、城管、药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等。三是推进社会监督。在武鸣县、宾阳县等各县区深入推进“阳光社保”试点,将经办服务全面公开化、阳光化;建立举报投诉机制,拓展功能,畅通12333南宁人社综合服务热线,鼓励和引导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社会保险服务监督。
柳州市:统筹推进城乡就业
把握一个“全”字,就业创业政策推陈出新。制定并实施《柳州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办法》、《柳州市社会保险补贴实施办法补充规定》、《柳州市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施办法》、《柳州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柳州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和《柳州市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
突出一个“重”字,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一是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安排解决2000名柳州籍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二是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新建广西科技大学(筹)鹿山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筹建柳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三是拟定《柳州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新政策。四是促进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新建就业见习基地11个。
实现一个“广”字,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入乡进村。2012年起,投入2600万元,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2013年底前在全市115个乡镇、1012个行政村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广覆盖。
推进一个“实”字,转移就业实名登记进家入户。以16岁—55岁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为对象,开展农村劳动力实名登记工作,以此为契机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形成一个“促”字,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点面结合。一是制定实施促进创业政策。实施“两取消+扶持+奖励”办法,即取消创业者的户籍限制,提供信用担保取消反担保;对于经办的街道和社区按当年实际发放贷款金额1%的比例给予奖励性补贴;首次贷款后信誉及经营状况良好的可给予二次贷款。二是建立创业指导专家诊室。聘请首批20名创业指导专家长期“坐诊”,给予创业者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三是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邀请市属单位及12所高校驻场推介项目,组织涉农及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7大类行业532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现场发布,达成创业意向1016人。四是筹建创业服务网。建立柳州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网,提供融资担保、网上开店、政策咨询、创业指导、项目推介等服务。五是构建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信用体系的构建,降低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门槛。以鹿寨县为试点,开展“诚信创业”信用村屯建设,建立诚信创业示范屯18个,诚信创业示范户156个;2012年,全市新建信用社区3个,在建一批信用市场、信用园区、充分就业社区。
防城港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坚持政策先行,健全人才引进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了《防城港市2012—2015年千名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行动计划》、《防城港市培养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编制发布暂行规定》、《2012—2013年度防城港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和《关于实施“白鹭英才计划”的暂行意见》等文件,为全市的引才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规范简化程序,全力打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其有关手续按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办理;属事业单位引进的人才,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报经政府研究同意后,可采取单独调入、先借后调或先聘后调等办法办理相关手续。符合引进条件的人员可在防城港市先落户、后择业,并免费实行人事代理。对辞职来防城港市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特聘工作的方式先予以聘用,经组织、人社部门核准后,可重新建档并接转工作关系,工龄连续计算,并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同时享受引进人才的相应待遇。
创新引才方法,确保在双向选择中引到“真才”。2012年,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各市参与外出招聘人才时,防城港市首次增加了对人才的专业背景调查,设计了专门的《专业背景信息表》,供应聘者现场填写给用人单位评价。招聘活动期间,共发放《专业背景信息表》300余份,为确保引“真才”提供了参考。
推动校企合作,为企业打造人才引进“直通车”。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防城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动到南宁、柳州等市的技工院校,了解各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用工的匹配度,帮助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防城港中一重工、中十九冶、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与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等多所院校签订了《毕业生就业安置暨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协议书》。
优化服务管理,引进人才同时留得住人才。一是注重关护人才。通过走访、座谈、咨询、联谊等方式,了解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二是增强单位用人意识。定期不定期地深入用人单位,全面了解人才引进后在单位的作用发挥情况,进一步增强用人主体的人才意识。三是重视跟踪服务。对人才引进后的落户、人事代理以及其他各项政策落实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坚定人才在防城港市发展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钦州市:努力构筑医保基金“防火墙”
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做到“三个坚持”,促进医保基金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一是坚持把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抓紧抓好。二是坚持把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确保“双定机构”实现“阳光操作”作为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工作的重点之一。三是坚持把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列为社保基金内控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促进各项医保基金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
强化社会监督,出台社会监督员制度,促进定点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2012年以来,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聘请了38名社会监督员,并组织监督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2012年先后组织10多名监督员对该市4家三级医院进行了监督检查。
强化内部监督,实行医保医师考核积分制,促进医保医师严格依法执业。出台了《钦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服务医师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医保医师考核积分制,规定每年度初始积分为10分,一个自然年度内,被扣4分的,暂停医保医师资格1个月;累积扣分满6分的,暂停医保医师资格3个月;扣分满8分的,暂停医保医师资格6个月;扣分满10分及以上的,暂停医保医师资格1年,暂停期限可跨年度执行。
强化专业监督,推行医疗保险费用专家评审制度,促进定点医疗机构规范管理。该市从2011年起,共聘请了39名在职或退休、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评审专家,开展医疗保险费用评审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费用专家评审制度,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扩大专家评审组成员,由原来每组7人扩大到9人。二是进一步扩大评审范围,把部分一级定点医疗机构纳入评审范围。三是增加评审项目和评审病案。
强化联合监管,构建部门联动机制,促进医保基金监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牵头召开相关责任单位参加的“安保工程”联席会议,部署医保基金的检查工作。二是建立医保基金要情通报制度。对违规医院和违规医生的违纪情况,及时向市纪委、监察局报告反馈。三是积极联合纪委、监察、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开展医保基金监督检查。
贵港市:强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工作
加强宣传,政策引导,确保全民参与。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手机信息、板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出动200多辆次宣传车进村巡回宣传,共发放400多万份宣传资料。先后举办各种宣讲会、动员会、座谈会、联户会等共2000多场次,共20多万人次参加。在政策宣传过程中结合贵港的地方特色,用普通话、白话、客家话以及壮话、山歌等本地语言形式进行宣传。平南县六陈等4个乡镇部分村采用集体经济给每个参保村民每年补助30元保费的形式,开创了该市集体经济补助参保村民的先河。
强化基础,保障有力,确保全员到位。配套资金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全市各级财政预算新农保工作专项经费共计1000多万元。全市县级经办机构共增加人员编制93人,平南县还公开招聘47名协办员充实到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所协助工作。全市各级共有10000多人参与推动新农保工作。同时认真抓好人员培训,市级组织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等10多次,共400多人次参加,各县(市、区)共组织村干部及协助人员培训250期,共培训22000多人次。
加强经办,简便服务,确保全程优化。各县(市、区)实行由村干部直接上门宣传发动、上门办理参保登记、上门代收保费、送存折上门的办法推进参保。同时抓好监督检查,把好申报关、规范参保程序;把好审核关、规范审核认证;把好缴费关和录入关,规范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
加强督查,落实责任,确保全面提速。将新农保全覆盖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项目之一。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财政、人社、纪检、统计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组成督查组,深入县(市、区)、乡镇开展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各县(市、区)也相应组织开展督查活动,并且实行周督查周通报,月督查月通报,年度考核评绩效制度。同时抓好现场检查指导,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和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及农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周深入各县(市、区)以及乡镇、村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及时了解进展情况,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每周编发督查简报。
来宾市:扎实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三个提升”强基础,促进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提升决策高度,强势推进落实。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人社、信访、政法、维稳、住建、公安等25个部门组成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从2012年9月起集中力量开展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二是提升合作效率,整体协作运行。2012年,全市共组建15个联合执法组深入343户用人单位进行检查,为7641名农民工追回工资4168.38万元。三是提升统筹能力,全面跟踪督查。一方面,对排查出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落实专案小组和专人跟踪。另一方面,实行三天一汇报、三天一督查的方式,要求建筑领域、工业、水利交通、市政工程等农民工工资清欠小组按时汇报,认真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大举措”抓落实,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把握工作重点,不遗余力抓落实。对于拖欠金额小、人数少、案情明了的案件,及时进行个案处理;对于拖欠金额较大、案情复杂、久拖不结等案件,集中力量重点清理;对于一些经协调处理仍无故拖欠、恶意欠薪、逃匿等行为,加大依法处置力度。二是转变服务方式,千方百计解民忧。不断转变服务方式,积极主动地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难题。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多管齐下促维权。全年共发放农民工维权宣传手册等资料15万余册,群发维权短信1200多条。
“三项机制”作保障,力求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新发展。一是严格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进一步缓解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压力。全市各行各业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储备达6000多万元,对有效预防和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避免劳资双方矛盾激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二是健全诚信机制体系建设,进一步约束企业用工行为。建立24小时接待农民工欠薪投诉举报值班制度;建立健全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诚信机制,推行“黑名单”制度;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管理制度,如《来宾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规定》、《来宾市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及《来宾市欠薪报告制度》等。三是完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遏制各类群体性事件发生。进一步细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责任,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工作,从而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
崇左市:努力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
夯实基础,整合资源,职业技能培训统筹推进。一是明确培训目标,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以“提高技能、创业就业、完善保障、服务发展”为主题,实施职业技能大培训,明确由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落实每年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二是健全培训机构,夯实技能培训根基。扎实开展定点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采取市、县(市、区)两级同步开展认定工作的办法,由市、县(市、区)两级统一组成评估认定小组,同步评估,同步认定,全市共认定了广西二轻技工学校等26所培训学校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三是落实培训经费,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农村劳动力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各县(市、区)财政落实就业工作配套经费不少于100万元。严格按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对象、程序和标准,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切实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市职业技能培训人数、经费使用均有大幅度提升。
创新模式,突出特色,职业技能培训更有针对性。一是通过培训需求调查确定培训专业设置。崇左市各级人社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培训对象意愿、企业用工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实施定向、定点、订单式培训。注重发挥培训机构、企业的作用,实施定向、定点、订单式培训。三是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开展培训。如大新县围绕金属锰加工产业,龙州县、宁明县围绕特色农业,江州区围绕制糖产业,凭祥市围绕边贸物流、边境旅游、红木产业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四是结合地方实际开展特色培训。针对该市属石漠化地区,边境线长,贫困人口规模较大的特点,以技能扶贫为突破口,以提高贫困对象脱贫致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启动了新一轮扶贫攻坚开发职业技能大培训工程。同时,继续实施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围绕实现参训率、培训合格率、就业创业援助率、落实优惠政策扶持率“四个100%”的目标,积极打造兴边富民培训就业品牌。
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总结 篇九
一、工作总结
(一)就业创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4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66 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就业7.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8%,城乡就业形势保持整体稳定。一是就业政策创新完善。继续贯彻落实以“六补两贷一扶持”为核心的新一轮就业政策。完善了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全年发放贷款2.38亿元,一年放贷规模超过以往七年之和。出台了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进一步延长了相关就业优惠政策的年限,筹集发放就业资金2.2亿元,促进了就业形势稳定。二是重点群体就业成效显著。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各类就业援助活动,全力帮扶他们就业。全年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9万本,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5万人,其中1.68万人顺利就业,零就业家庭100%动态清零。建成各类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324家,鼓励企业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以产业经济发展为依托引导农民就地就业。我市就业服务局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就业服务基础更加扎实。进一步拓展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举办各类招聘会496场,达成就业意向6.8万人。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依托基层开展了十二五期间企业用工需求、城乡劳动力资源供给情况等六大劳动力资源调查活动,涉及从业人员30万人,为我市制订有关就业政策、破解“用工难”和“就业难”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四是创业型城市创建结成硕果。牵头抓好了全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不断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创业服务、孵化基地等为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成功创建三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3.1万人,并集中全力做好创业型城市的申报、验收等工作。7月,XX市正式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并被人社部推荐为先进城市代表向全国推介长沙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经验。五是技能人才培训全面推进。开展送培训下乡、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全市职业培训18.47万人,农村转移培训6.35万人。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全面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全年全市技能鉴定5.2万人。出台了全市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共培训各类高技能人才1.43万人,我局所属XX市机械技工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截止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5.9万、147.9万、95.3万、117.4万和99.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99.2万、510.2万人。全年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基金达159.0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险欠费及滞纳金清缴行动,全年追缴欠费4.8亿元。一是政策体制更加健全。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五七工”和“家属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得到解决。及时调整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将肺癌等18类大病纳入医疗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在全国城市中第三个颁布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健全工伤保险优先制度,制订机关公务员、小型服务行业、季节性用工企业参保政策,实现所有职业人群全覆盖。二是待遇水平持续提升。连续第八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全市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152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70元调整至80元;职工和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7.76%和72.03%。探索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核拨岗位补贴、转岗培训补贴等新增项目近千万元。三是经办服务再出新招。失业金领取的人脸识别系统进一步升级,率先在中部开展了养老金领取的人脸识别认证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网银发放,当天到账,解决了商业银行间转账发放模式周期长、到账时间不确定等问题。社会保障卡发行前的准备工作全面完成,五险统一征缴模式、退休人员自主选择银行领取养老金模式在各区县(市)全面普及。
(三)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制订新一轮人才引进计划。以来,我市实施引进国际高端人才“319”计划和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累计引进国际高端人才101人,团队17个,引进各类优秀青年人才7800多人。 20,我们继续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组团参加广州留交会,大规模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认定青年优秀人才1036人,组建了全市国际高端人才和专家数据库。同时,总结引才成功经验,研究制订了“泛319计划”和国际高端人才出国(境)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二是人才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落实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及引进青年优秀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督查人才专项资金落实使用情况,切实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顺利完成职称评审委员会换届调整工作,做好了近5万人的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组考及评审工作,申报5名专业人才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全力开展引智工作,成功申报省级引智项目立项21个,国家级引智项目11个。三是人才市场功能显著发挥。健全人才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年,市人才市场共举办招聘会 151场,参会单位1.42万家,提供职位约24万个,参会人数98.2万人。与湖南经视合作打造了职场节目《梦想职达》,举办了“金领·湖南”中高级人才洽谈会11场,储备中高级人才2549人。组织各园区企业赴广州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对接,进一步在高校建立分市场或工作站,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四)人事管理改革持续推进。一是公务员考录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逐步取消地域、学历、性别、身体条件等限制,探索从基层和生产一线优秀工人中招录公务员的途径和办法。组织完成了全市公务员公开考录工作,严格实施全市集中面试、面试考官持证上岗、异地交流、临时抽签分组等制度,计划考录524人,1.97万人参考,招录计划和报考人数为历年之最。全面铺开全员绩效考核工作,对全市179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考核资料和上年度量化考核打分情况实施备案。二是公务员培训和考试工作屡创佳绩。抓好公务员“四类培训”,将“新三观”教育纳入培训必修课,全年各类培训人数超过 3万人。积极打造精品培训项目,“公务员大课堂”持续火爆,18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培训班满意率高达98%,多个高端培训项目被部、省纳为示范培训班。组织各类招录类、职称类、职(执)业资格等各类人事考试共55项、报名1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多年来一直保持了人事考试“零事故”记录。三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全面推进,首批纳入实施范围的227家市本级和1856家区县(市)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人员聘用及认定等工作全面完成。分两批组织192家市直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共发布招聘计划988名,2.56万考生报名,目前已下达录取批复610人,社会反响良好。稳妥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以政府名义出台了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津贴补贴清理核查工作全面完成。四是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创新开展。改革军转安置办法,修订了计划分配团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转干部考试考核安置办法,进一步提高了考核量化计分的科学性。2018年省里下达我市的428人安置任务圆满完成,目前已陆续报到。五是为民办实事指标全面完成。我局作为全市为民办实事工作的牵头实施部门,积极做好了指标收集、任务分解、跟踪督查、考核验收等工作,确保省市为民办实事指标全面完成。截止年底,我市37个省、市考核指标项目全面完成,其中19个超额完成。
(五)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一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加大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力度,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左右。开展推进集体合同的“彩虹计划”,全市已建工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0.1%。加快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市本级累计有766家企业6.4万人实行了备案。全力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企业薪酬和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工作,制定发布了我市最低工资标准、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提供了有效指导。二是监察执法水平显著提升。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日常巡视检查、禁止使用童工、妇女合法权益保护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并处理举报投诉2203起,为1.4万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和押金5069万元,举报投诉案件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三是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推动劳动仲裁实体化建设,市本级、各区县(市)全面组建劳动人事争议委员会或仲裁院,我市街道(乡镇)调解组织组建率达70%以上,50%以上的案件可以在基层调解组织处理。全市共办理劳动争议案件9256件,立案受理3708件。健全信访联动机制,接待群众来电来访1.3万人次,处理好了一批群访、积访、闹访案件。
(六)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一是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建立。2018年,在巩固和完善全市所有街道(乡镇)、社区基层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农村就业社保信息维权全覆盖工程,重点推进农村行政村平台建设。经过近一年的深入调研和论证,报请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农村行政村人社服务机构。截止年底,全市110个乡镇、185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基层人社工作平台。二是劳动监察“两网化”顺利推进。根据部、省厅的统一安排,积极推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提请市政府批准印发了全市两网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和任务要求。根据进度安排,目前已完成全市网格划分、首批协管员培训、二期系统升级工程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工作,其他各项工作均顺利推进。三是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顺利完成了国家金保工程二期课题研究社会保险部分885个模块的分析任务,得到人社部的.好评。完成城区社会保险数据迁移和系统上线工作,城区所有社保业务全部实现统一软件、统一流程、统一数据。将我局九个政务网站整合为一个网站,即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优化了网络服务资源。
二、工作思路
(一)全面推进更高质量的就业。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广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送技能下乡等培训模式,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均等的就业服务体系。重点落实小型微型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等优惠政策,落实公益性岗位办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梳理现行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政策,确保现行制度与《社会保险法》相对接。梳理和完善养老保险参保补缴各项政策,平衡政策“碎片化”问题,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医疗保险医疗费用付费方式,积极探索职工门诊统筹改革路径。修订《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改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成员。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制订出台被征地农民失业保险办法,进一步研究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力争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重点做好城乡居民、农民工、非公企业职工的参保工作。
(三)推进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统筹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适用人才、战略型党政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制定实施“泛319计划”,继续组织实施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团队工作。认真落实已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团队的有关政策措施,做好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制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高层次人才的人才专场活动。争取国家外国专家局支持,形成有全国影响的引进外国专家模式。探索建立我市外国专家、高端人才、海归人员一站式服务机制。完成长沙人才网和XX市人力资源网的功能整合和升级改造,建立国际高端人才、优秀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的信息数据库。加强博士站管理,做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单位考察工作。
(四)推进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全市20公务员考录工作。加快出台我市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乡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培训学分制管理。开设公务员网络培训,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公务员“四类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公务员跨部门转任交流工作,组织实施市直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跨部门转任交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及工资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全员绩效考核和为民办实事考核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表彰奖励工作。
1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十
一年来,我劳动保障事务所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和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人社局郝局长年初提出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大社保”、“大就业”、“大人才”三大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认真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努力营造学习型单位。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每周星期一我们都抽出两个小时为学习时间,以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认真组织学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就业、劳动维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的法律政策和业务知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从辖区实际情况出发,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全面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和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1、开展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工作。只有全面掌握辖区内的劳动力结构状况,才能更好的为他们提供服务。今年,我单位按季度组织开展四次劳动力摸底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摸底,使我们全面掌握了辖区内劳动力结构状况:辖区总人口17579户53168人。其中常住人口8714户26592人,暂住人口8865户26576人,农业人口687户2606人,城镇居民965户3164人。劳动力总人口4217人(农业1972人,城镇2245人),就业人员3385人(农业1833人,城镇1552人),待业人员693人,富余劳动力139人,外来务工人员1243人。另外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帮扶街道办真效政村活动,我单位于5月28日至6月4日对真效政村进行了挨门逐户的摸底调查,经调查真郊政村总户数322户(常住户156户、空挂户66户),总人口1085人,参加养老保险561人,参加医疗保险975人。为组织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落实就业政策,多渠道安置就业。今年,我们紧紧围绕“以转移促就业、以创业带就业、以政策稳就业、以培训推就业”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转移劳动力实现就业。按照“拓宽县外输出,强化县内转移”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本着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致富一户的目标,严格把好考察、考核、审查、培训、护送、回访六道关口。今年先后为北京、西安、山东、天津等地有组织输出200名务工人员,自行输出务工人员680人。为更好的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我单位特设立了便民服务窗口,与辖区用人单位、个体户(酒店、商场、超市、打字复印、各种卖场)、各企业联系、协调,通过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等形式,共收集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保洁、保姆、装修、搬家、家教、家电维修、水电维修等)1000多条,岗位2500多个,为5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服务信息,帮助236名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二是扶持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陕西省就业(创业)培训券》、《陕西省就业失业登记证》鼓励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待业大中专毕业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我们的帮扶、支持和引导下,先后有38名创业人员搞起了养殖业、种植业、小卖部、小餐馆等实现了就业,为8户协调小额贷款61万元,为他们创业及扩大创业规模提供了资金支持。他们通过创业吸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青年,成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又一渠道。三是以政策稳就业。今年我们抓住县上公益性岗位开发的机遇,积极鼓励辖区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困难家庭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及转业士官应聘上岗。通过组织协调,在120个公益性岗位上安置了我辖区89名就业困难人员,让真正需要这份工作的人员得到就业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就业人员的关怀。四是技能培训助推就业。5月份我单位配合县人才交流中心,对人才库的768名待业大学生开展了定向计算机培训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9月份我们又与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联系,对辖区44名待业人员进行焊工和钳工培训。先后为352名待业青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就业(创业)培训券申领相关手续。通过实施一系列技能援助,解决待业人员就业中的技术技能不足问题,帮助他们拓宽了就业门路,使316名待业人员实现了就业。
三、认真组织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我们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保障所—街道办—社区(政村)—居委(村委会)四级网络互动服务平台建设,确定专人负责,促进了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有人管的格局。
1、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力度。我们采用悬挂横幅、制作标语牌、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逢集遇会群众聚集等机会,大力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一惠民利民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未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人员进行参保补交。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2、组织开展养老保险收缴工作。今年我单位在十月八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对我辖区的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了集中收缴。目前为3072名城乡居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相关手续,其中享受待遇人员达到了846人,实际缴费数为2226人(残疾45人),共收缴保费760100元。在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中,今年我们利用五月份和十月份开展了两次扩面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吸纳参保人员248人,使参保率达到99.5%,基本达到了全覆盖。
3、认真开展待遇领取人员认证和公示工作。今年,我辖区领取待遇人员共死亡20人,对这些人员的养老保险都停止了发放并进行了公示以供监督,没有一例虚报冒领现象的发生,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4、严格到龄老人养老金的审核上报工作。我单位对所有参保人员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输入电脑,对将要到龄的老人提前一个月通知本人办理相关手续。今年共有66人到龄,符合领取养老金,全部按时办理,及时发放。
四、组织开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根据《XX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文件精神,为将这一新政策尽快落到实处,实现辖区内居民应保尽保,圆满完成201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和保费收缴任务,我单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组织学习新的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是我单位新接触的一项工作,我们认真组织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学习医疗保险相关参保登记、筹资缴费、报销比例、补偿政策等内容,通过熟练掌握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为更好的开展医疗保险工作奠定了基础。
2、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一项城乡统筹兼顾,实现城乡一体的惠民政策。为了确保把这项政策落到实处,我单位精心组织,认真安排,细化任务,扎实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在辖区内挨门逐户进行宣传,通过发宣传资料、张贴通知、面对面讲解政策等形式,达到人人知晓,个个明白,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缴费。
3、医疗保险基金收缴工作。在医疗保险基金收缴过程中,我单位严格工作程序,严明工作纪律,按照填表、收款、开票、发证“四步”程序进行,在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的基础上,保证了基金收缴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已为2230名辖区农村户口人员办理了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相关手续,参保率达到了100%。
五、努力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关心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我们的主要职责。为了把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今年我们制作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情况信息表,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及生存状况进行登记整理,及时输入电脑,通过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目前,我们共管理全县各类企业退休人员392名。为方便联系和提供服务,我们还制作并发放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便于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使退休人员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使他们能安度晚年生活,我们根据退休人员的不同爱好,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下象棋、打麻将、书法比赛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劳动保障平台的凝聚力,完善了退休人员管理体系,为退休人员安度晚年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维稳意识,妥善化解劳动纠纷
为了完善劳动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的劳务用工关系,避免发生劳动群体性事件,我单位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强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矛盾化解于萌芽阶段。只要有群众来反映工资被拖欠的问题,我们都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和咨询,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协调解决问题,从而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今年共调解解决劳动争议5起,圆满解决5起。真正将劳动争议、纠纷消除在了最基层。
七、积极开展创建县级卫生先进单位活动
今年以来,我们以全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以创建县级卫生先进单位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创卫工作。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办公室内卫生,做到一尘不染,为前来办事的人员及本人工作提供清洁、干净、舒适的环境。在卫生包片责任区内每个星期集体彻底打扫一次,并且每天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值勤,甚至放弃部分节假日,发现垃圾及时清理。在卫生责任区环山公园山上,我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对山上的台阶、栏杆、凉亭、马路及公厕等每个角落都进行彻底的打扫。特别是环山公园环卫处硷畔危险区域,我们腰上绑绳今年两次下去清理丢弃物,得到了环卫处工作人员和游客的高度赞誉,评价为他们见过打扫卫生最认真、最吃苦的单位。通过开展创建县级卫生先进单位活动,使我单位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变化,基本达到了县级先进卫生单位的标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08-0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18
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1111-30
宿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16
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11-12
2023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述职述廉报告06-21
平邑县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综合考核办法10-29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10-04
镇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