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2024-08-27

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共14篇)

1.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篇一

用工匠精神谱写扶贫攻坚“战斗曲”

“让尖端武器的核心部件达到理想状态、优化状态,我一定要把它做到最优最理想……想到我干的那个零件能发挥巨大作用时心里感觉特别过瘾……我就像一个小螺丝钉一样,能够发挥一点点作用,内心感觉很自豪……”这是“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一位年仅29岁的青年陈行行说的话,相信这简单朴实却又充满中国力量的话语感动了全国亿万观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提到大国工匠这四个字,很多人对获奖者第一反应可能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没准儿还有花白的头发,戴着厚底的眼镜,因为没有几十年的历练,估计也成不了一个大国工匠。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就是这样一位90后的年轻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荣获了“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的光荣称号。

当看到这位年轻的大国工匠在央视颁奖典礼现场绽放最美笑容时那份从容与自信、自豪与喜悦,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人们不禁会问:这位年仅29岁的年轻人为什么能成为“大国工匠”?他“匠心筑梦”的背后究竟有何“秘诀”?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今天,像陈行行一样的大国工匠呼唤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谱写扶贫攻坚“战斗曲”?

扬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与群众心贴心无隔阂,“用真功”虚心向群众学习。常言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毫无疑问,年轻的大国工匠陈行行就是虚心学习的典范。在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陈行行爱岗敬业,虚心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国家至上、事业第一”“ 铸神工、创一流”等这些文化理念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所投身事业的崇高神圣。为此,他为自己写下了“投身国防,扎根岗位,技能成就人生,学习创造未来”的人生信条。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所担当的扶贫攻坚同样是神圣的事业,在扶贫攻坚越是吃劲儿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发扬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与群众心贴心无隔阂,“用真功”虚心向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新时期,我们勇于担当扶贫攻坚是光荣的,虚心向群众学习是可贵的。因此,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路上要放下架子,保持一颗平常心;揣起面子,虚心向群众学习,“用真功”敢于学、善于学、真心学,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那样才能学有所获,为夺取扶贫攻坚战胜利而奠基。

扬专注认真的工匠精神,与群众面对面无距离,求真务实“见真章”赢得乡亲信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有了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思想后,就自然会经常与群众面对面无距离,深入其中,说群众的话、干群众的活,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自己的心完全融入群众这个大家庭里。实践证明,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就得像大国工匠陈行行那样求真务实“见真章”。陈行行,一个从微山湖畔小乡村走出来的农家孩子,10年时间破茧成蝶,在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宏伟事业中,成长为数控机械加工领域的能工巧匠,他的“匠心筑梦”就得力于专注认真的工匠精神。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战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呢?越是攻坚克难最吃劲儿的时候越需要紧密团结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无距离,求真务实“见真章”赢得群众信任。在扶贫工作中从细处着眼,细微态度、细化目标;从细节入手,细密措施、细致成效。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把工作做到精致、做到极致,干出特色、干出风格。这样的专注认真与求真务实,攻坚战取得胜利难道还远吗?

扬作风严谨的工匠精神,与群众实打实无虚假,精益求精“动真格”创新服务见成效。纸上谈兵莫若闻鸡起舞,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干。一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是否合格,不是看他官有多大,职位有多高,也不看其外表多亮、颜值多高,更重要的是看他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表现。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群众工作才有依托。2011年,陈行行无意中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结缘,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他操作的设备是国内一流的高精尖数控设备,干的活是高精尖的国防尖端产品。对他而言,责任更大,要求更高。面对压力,他更有着一股子不认输、不服软的冲劲儿。新的工作岗位上,陈行行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等这些“动真格”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党员干部要在扶贫攻坚中见成效,必须与百姓实打实无虚假,找准突破点敢于担当,抓住切入点勇于实践,从创新上用力,在开拓中作为,多思“应该怎么办”,少想“过去怎么办”,以舍我其谁的担当、雷厉风行的作风、势如破竹的气势,勇当扶贫急先锋,创新服务精益求精,才能让群众获得感多多。

一个人最大的自豪是,这个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谁,但我参与的事业却惊艳了世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明白在扶贫攻坚最吃劲儿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更愿每位党员干部都把扶贫攻坚当作专门的技能学业进行专门的实践研究,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专注认真、作风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最美妙的扶贫攻坚“战斗曲”!

2.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篇二

合肥公交集团一直致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树立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青年标杆, 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开展技能培训、学习先进典型, 为青年员工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营造努力争先的氛围。本文结合企业在技师评聘、技能人才培养、技师工作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 探讨如何在公交企业打造满足企业发展要求、适应车辆技术进步的能人巧匠, 同时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 大力推进技师培养, 发挥技师引领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 为进一步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选拔培养优秀维修人才, 发挥技师在解决企业维修技术难题、提升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合肥公交集团大力推进技师的培养, 组织开展技师评聘, 每年度有30余位汽车维修工被聘为技师。为体现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促进, 创新进行了首席技师评聘, 取得较好的带动效应, 进一步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在技师评聘的条件设置、聘用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有实效的办法。对聘任技师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同时规定了日常工作的能力要求、对学员的培养及授课要求等。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导师带徒、外出培训与自培相结合等方式, 广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 提高职工的技能和操作水平。

借助企业技校和城市客车技能鉴定站, 集团公司连续3年组织对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培训, 共有近100人通过全国技能鉴定考试, 扩大了持证技师队伍和技师选拔范围, 放大激励效果。利用技师讲堂和“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开展职工培训, 激发革新动力和钻研业务的干劲, 培养更多热爱企业、热爱维修的工匠。集团公司每两年分别组织一次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和驾驶员技能大赛, 做到年年有赛事。营运单位和维修单位认真开展劳动竞赛, 形成良好的学技术氛围。通过基层的选拔, 成功举办合肥市第十五届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公交集团第六届汽车修理工技能大赛和第二届合肥公交驾驶员节能大赛, 分别选派代表参加了“第三届 (2015) ‘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 并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城市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 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2 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 凝聚企业技能专家和能手

近年来, 合肥公交深入开展了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中, 努力倡导耐心专注、精益求精、务实敬业的精神, 勤奋练就精致“匠人心”。我们创建的“查道勇创新工作室”成员从最初5人发展到现有主要成员51名, 既有一线岗位的技师, 也有专业技术人员, 相互结合, 优势互补。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实际, 注重推广创新思维理念, 立足于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技能人才培养与实践等主题, 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学习交流等活动。

“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创建一年来开展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25次, 培训近1000人次, 导师带徒数十对, 维修机具改良5件, 车辆设备改良攻关12例, 车辆维修工具制作8件, 疑难故障攻关37例, 各项技术革新为企业生产经营节约成本近300万元。工作室对燃料消耗超定额的车辆进行节能减排攻关, 2015年天然气平均标台百公里消耗31.48立方米, 比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指标低0.79立方米/百公里, 燃油消耗24.64升/百公里, 比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指标低0.02升/百公里。

我们以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为抓手,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精品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查道勇同志刻苦钻研、耐心攻关、严谨务实, 将摸索出切实有效的疑难故障排除方法提炼成文字并形成图解, 在集团内部推广使用, 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举解决了故障难确定、难排除, 车辆不能正常使用的难题。青工刘忠果针对新能源车换挡电磁阀故障造成车辆不能使用、厂家要求必须更换电磁阀的问题 (1只换挡电磁阀价格2800元) , 认真揣摩, 反复比对试验, 终于找到了电磁阀维修办法, 不花一分钱, 调整装配修复即可。直流电工能手项震凭着扎实的电工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维修经验, 结合客车维保的实际, 制作了移动照明电源和便携式车辆充电电源, 方便维修和各类车辆正常早出场。年青的钣金工陶乔伟针对车用天然气钢瓶拆装困难、费时、不安全的问题, 认真钻研, 自制专用支架, 与铲车配套使用取得了成功,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效, 提高了安全系数, 降低了更换钢瓶的成本。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已成为集团的维修服务品牌, 2016年7月15日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名义参加“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 广为宣传推广。2016年7月26日, “查道勇汽车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合肥市认定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纵观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发展过程, 离不开能人志士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和创新相互联系, 贯通融合, 是维修服务的灵魂, 品牌的基石。查道勇先后获得合肥市“青年五四奖章”、合肥市“金牌职工”和“技术能手”、合肥市“最美公交人”和“最美交通人”等荣誉称号。我们将通过不断培养和引导, 鼓励更多、更优异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 从中发现和推荐优秀人才, 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1-2名省级高技能人才。

3 以技师工作室建设,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精神内核。近年来, 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提升, LNG车、新能源公交车的加大推广使用, 给公交企业维修、使用带来了新的课题, 对技术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要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和优质的运力, 必须立足于企业维修队伍的现状, 培养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能比武、技术创新、带徒传技等活动,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 积极发挥技术、理论、团队优势, 最大限度激活创新创效内生动力, 为企业降本增效。

当前和未来, 我国都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必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企业技术管理也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 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技师工作室的创新优势, 以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让更多的一线员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

技术创新需要“工匠精神”, 技术进步离不开“工匠精神”。锲而不舍, 滴水穿石, 只要务实笃行, 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定能让精品工匠、企业工匠蓬勃涌现, 企业也因为有了众多工匠而不断发展。

“查道勇创新工作室”成立一年来, 着力在五个方面为企业服务, 即着力于人才培养和发展, 着力于技改与发明, 着力于疑难问题攻关, 着力于节能降耗, 着力于导师带徒, 为员工、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以创新成果、“工匠精神”精制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相信, 随着“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 “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 定有更多的能人志士不断加入, 创新工作室必将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定能培育出大师级的精品工匠, 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精品工匠的过程就是弘扬“工匠精神”, 让每个有志职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企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 凝聚智慧力量, 成就更好人生, 让企业发展壮大。

4 以建设创新工作室为抓手, 努力打造企业工匠

3.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篇三

要把弘扬创新文化和工匠精神

摆上突出位置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代表主协办方在致辞时说,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创新文化与工匠精神”,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精神,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研究探讨培育和弘扬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和工匠精神之策。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创新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支撑。创新文化是以创新为主导价值观、蕴含着促进创新行为、推动持续创新的基因,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精心培育和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是一个大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所必备的一种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的过程。创新文化鼓励超越,讲究的是推陈出新,但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工匠精神来自坚守,推崇的是专注和传承,追求的是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古往今来,创新文化与工匠精神始终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机和活力,更改变着企业的命运。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中坚力量。以国企员工为代表的创新人才和“大国工匠”们,凭借不懈的研究试验和丰富的实践积累,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和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是我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最好体现。从科技创新的情况看,据统计,2012—2015年,中央企业获奖占国家科技奖的32.1%,在1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有10项由中央企业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46.1%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40%由中央企业获得。这些年,中央企业取得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4G通信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但还必须看到,国有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对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和工匠精神重视不够是一个主要原因。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有企业要把弘扬创新文化和工匠精神摆上突出位置。

本次研讨会采取“以文入会”的形式,国有企业创新文化论文征集活动得到了中央企业和广东、上海、河北等地方国有企业积极响应,推荐了大量的优秀论文,质量都很高,不乏真知灼见,对做好今后的工作有很多启发。我们要更加重视培育创新文化,重视创新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共同推进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的软实力

《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在讲话中表示,这次国有企业创新文化研讨会以创新和工匠精神为主题,将对国有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倡导工匠精神,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的软实力。在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要发挥领军作用,把追求细节完美、质量上乘的“匠心”融入設计、生产、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有效解决设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质量稳定性、消费安全性等问题,实现大工业时代的精细管理、精品制造。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既需要企业家追求卓越、生产者耐心坚守,更需要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精神的培养、制度体系的激励、文化土壤的培育。要用规则制度引导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要加强工匠培育体系的创新,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标准引领、法制先行,努力构建质量共治机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加快相关法规建设,严格监管市场秩序,惩治假冒伪劣产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秉承“工匠精神” 铸就“百年品牌”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驻会副会长尹援平在讲话中表示,这次研讨会以“创新文化与工匠精神”为主题,契合中央要求,符合企业实际,对国有企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把握创新理念,积极建设创新文化。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创新的根基,不仅在于创新投入的多少,还在于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的高低。建设创新文化,就是要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汇集资源与人才,凝聚智慧和力量,构建起以创新为导向,支持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创新文化建设,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二是坚持追求卓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勤奋勤勉和创新创造的融合,是精益求精和开明开放的融合。对于企业来说,工匠精神就是要“做专、做精、做细、做实”。创新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企业只有秉承“工匠精神”,才能铸就“百年品牌”,才能带动各行各业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三是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构筑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基础。营造创新氛围,就是要形成激励探索、包容个性、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环境,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打造人人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持之以恒的企业氛围,让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形成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企业风气。四是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加强企业管理,制度是保证。无论是进行创新文化建设,还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都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项举措落地落实的规章制度体系,以制度引导、激励、规范员工行为,拓展创新人才的成长通道,激发创新活力。要建立良好的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nlc202309081418

当前,创新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文化为创新提供适应的环境和土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切中我国制造业企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要害。因此,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与工匠精神,是中国企业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剖析工匠精神内涵 交流创新文化成果

在专家授课环节,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结合提出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背景,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阐释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工匠精神的对象、重点和意义,并由工匠精神引申至工业文化,阐明了工业文化对于建设制造强国的作用和意义,提出建设工业文化的发展思路。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副司长崔玉亭介绍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的相关内容,分析了科技创新所面临的新形势,为国有企业从战略上准确把握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科学制订和有序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规划提供了指南。

研讨会上还发布了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征文活动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邀请一等奖获奖代表做了大会经验交流。

中国电科胡薇薇提出了“三位一体”创新文化管理模型,打通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键连接点,为解决创新文化与科技創新“两张皮”问题提供了一种路径和方法。

航天科工苏庆元介绍了航天科工如何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通过活动实践平台搭建和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改造“传统人”,培育“现代人”,有力推动了企业不断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宝钢何潮以“试论转型期的宝钢创新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为题,展示了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在宝钢30年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宝钢转型发展和二次创业的核心力量。

中国商飞俞彬彬从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四个层次,提出了中国商飞公司创新文化实践的新模式。中航工业刘洪德从导向、支撑、行动三个系统入手,论述了中航工业创新文化培育和践行的方法。

中国建材张继武以本公司为例,重点介绍了在新常态背景下,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如何以文化创新带动转型、引领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郭吴昊运用仿生学原理,构建了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树模型,深入研究和阐释了技术创新、创新文化引领和管理制度保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

中国交建查长苗介绍了本公司如何依靠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构建了支持创新、促进创新、宽容创新失败的工作体制机制,从而推动企业脱胎换骨的发展,证明了创新文化是助推国有企业实现从大到强的重要力量。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国资委规划局、综合局、宣传局、新闻中心,《经济日报》社评论理论部,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以及国有企业创新文化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责任编辑:任 真)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篇四

潮州市湘桥区新春园小学

我校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共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 要求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现将情况小结如下:

1、组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征文活动,4-6年级的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撰写文章,经过评奖推选出5份优秀作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2、我们在全校开展以《我们的大中华》为主题的手抄报和绘画比赛,并由美术组评选获奖作品,获奖作品连同《建国六十年辉煌成就图片》出版在宣传栏展示,供全体学生阅看。

3、我们还特别邀请关工委老同志许维鹏校长在升旗仪式上为学生做《伟大的祖国万岁》的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伟大祖国的发展史。

4、我们为弘扬中华道德文化,这学期举行国旗下全校诵读《弟子规》展演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在诵读评比中谨记孝与信。

5、我们在课间唱活动中举行《爱国歌曲100首》选唱,让学生们在激扬、雄壮的歌声中讴歌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6、我们在全体队员中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你一言、我一语”创编收集标语活动,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到创作活动中来,通过创编标语规范自身的文明行为。

7、国庆期间,组织学生观看10月1日庆祝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仪式电视节目,4-6年级完成观后感一份;3-6年级观看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型文艺节目,感受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从报纸上摘抄一则关于国庆节的报道写在读书笔记上。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总结 篇五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倡议,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学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求真务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制定出了计划,并在全体教师第一次工作例会上向所有老师做了宣传与布置。把集中的主题教育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为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 “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中的感人事迹,让全校师生及时了解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进步,感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和平、友

谊、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亚运精神,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实际行动,健康成长。

二、精心设计、科学安排,提高活动开展实效。

按照市教育局活动要求,我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及时举行2010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

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举行了2010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并把初步的工作安排布置到每个班级。

2、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我校就响应教育部通知要求,观看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展《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知识守护生命”作为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并以此为契机,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一次“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抗震救灾运动中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学生畅谈抗震救灾运动中最感动自己的人和事,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内涵,开展以生命安全和励志感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认知教育活动,从生命价值的角度分析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引发学生对生命价

值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励志进取、感恩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继续开展“养成良好习惯,告别不文明行为”道德实践主题教育。

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 “四个一”活动:1)开展“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社会调查活动,发动学生深入家庭、学校、社会,调查身边不文明行为,并填写记录表。2)进行“不文明行为大曝光”,从学生收集的“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记录表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张贴不文明行为曝光栏,针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特别是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批评,促其改正。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大讨论。针对同学们排查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讨论,剖析这些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4)举行“向不文明行为说再见”签名仪式

4、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读书征文活动。

结合文件精神和读书节的活动内容,我校以“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广大学生在阅读爱国主义图书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变化,以书信形式讲述了社会、家庭和身边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感受,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选出20篇作品参加市级评比。

在弘扬和培育养民族精神活动月中,我校能充分利用学校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如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条幅等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利用政治思想品德课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讲座,达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的目的。

总之,通过此次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全校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忱有较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反思 篇六

——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我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时,提出了吸收外来文化主要吸收它的哪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要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外国的社会制度也是需要学习的。此话一出,整个班响起一阵喧哗。我对他说:“哦?说说你的理由?”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穷,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有同学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另一位同学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争论告一段落,学生们在等老师发表意见。

我说:我想,从刚才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原因。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历史的,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去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

我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思维活跃的火花在跳动,激情在课堂上点燃了,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能点燃起争论的“火”,也能控制“火势”,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影响其他方面,更能适时的“熄火”。否则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活跃的课堂,是思维的活跃,是能力的活跃。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说乱讲,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两难问题时,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辩论,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思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规范自己生活中的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值得总结的是:

一、作为教师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实施,引导、激发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达到百家争鸣,学生用心去体会,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经过学生的争论、辩论后的观点,必须统一或有一个定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想知道的最后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观点一致的学生更自豪、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了铺垫。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灯不挑不明,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

7.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篇七

一、发挥校园主阵地的教育作用, 在教学中育人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是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渠道, 也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中宣部、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 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学校应该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明辨是非的能力,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礼仪等方面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等。其中,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对于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科教学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逐渐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增强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 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更关注人文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补充传统文化如重要典籍、唐诗宋词、中国书法、戏曲等方面的内容,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训练和熏陶, 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升旗活动、晨会、主题班 (队) 会活动时间, 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和“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以及“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事变”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民族精神教育。通过参加征文、演讲、知识竞赛, 组织观看优秀影视片, 写观后感等活动, 产生激励学生向上的精神动力。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美丽的校园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环境具有审美、约束、学习、导向等诸多教育作用, 让它与学校德、智、体、美等教育活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渗透, 形成一个有利于控制情绪、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良好环境, 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借助校外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育人

发挥本地人文历史资源优势,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和挖掘人文历史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访问老人, 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史料, 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 祭扫烈士墓, 缅怀革命先烈, 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亲身体验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小主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树立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志向,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合力育人

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 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合力。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 共同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会和家访的作用,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引导和促使家长以其正确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紧密配合, 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主动密切联系家长, 通过办家长学校, 召开家长会, 与家长建立各种联系制度, 同时利用各社区教育活动点, 配合学校的教育重点, 多管齐下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8.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弘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73-02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的现状与问题

(一)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功利主义盛行,重理工轻人文,培养方案与教育目的脱节,致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民族虚无主义,二是民族狭隘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主要表现就是妄自菲薄本民族的一切,认为本民族的一切不如别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中国文化断裂,年轻一代缺乏对民族文化深入、系统和本质的了解,由不了解催生不自信,由不自信演变成全盘否定,从而消泯民族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暂时领先的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准,我们暂时还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面临的种种困境,由此带来的中西文化冲突所造成。民族狭隘主义主要表现就是妄自尊大本民族的一切,认为本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一切以本民族利益为中心。闭目塞听、故步自封是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本质上讲,狭隘的民族主义并不深谙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精髓,因为世界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与精神的形成,无一不是吐故纳新、海纳百川的产物。因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是要不得的。“我们要用新的科学方法,来判断一切,来估价中国文化适合人生的一部分,固然要保存。而无用不适的一部分则要改革,我们要用科学态度,现代的眼光,来分辨何者为精华,而有保存之价值;何者为糟粕,应当予以淘汰。”

(二)从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经典教育的缺失。就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方面看,民族文化经典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了民族文化理解上的表层化和民族精神根基的动摇。民族文化经典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然而,在我们大学课堂中大量“概论”性质的教材和讲义充斥于课堂,经典的原貌和精义常常被曲解和断章取义,很多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了。其次,师资力量有限。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需要许多资源的,而师资力量的薄弱,使真正能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经典的专家学者稀少。面对西方和现实社会的冲击,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应对的策略?这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困境。教育制度保障的缺失,文化传承是要靠制度来长期保持和养护的。然而,中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和长期有效的培养计划,更没有一套制度来保障。从中学到大学,家长和社会都重理轻文,将文科教育视为政治思想的宣传和企业、政府管理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忽视了人文科学在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层面为社会和个人精神境界提升和思想智慧开启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被束缚了。

二、当代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要把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纳入学校的建设与教育体系之中。首先,充分发挥课程与教学在大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主阵地作用。当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复杂的会话”活动,学校课程的宗旨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学术科目的专家,而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关切自己与他人,关心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公民。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弘扬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渠道,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认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最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还应该渗透到除两课教学之外的其他所有的课程教学和专业学习之中。各门课教师都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充分挖掘民族精神的教育因素,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文道统一的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二)通过实施人文素质培养计划引导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和升华,大量的民族文化经典是它的载体,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是它的精华。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当然离不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道德传统的土壤。但调查发现,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用来阅读文史哲等书籍的时间很少,对民族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很少。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人文素质培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并规定学生的应修学分。通过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课程,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德,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中国文学经典,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能自觉用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来陶铸自己的精神和品格,以奠定自己的文化根基,并在继续发扬的基础上,丰富、创造和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搭建民族精神教育的平台。高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教育。首先善于抓住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契机把民族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大活动、重大历史事件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抓住时机开展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要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先进人物和模范的事迹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有利于大学生从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使大学生能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楷模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保证。民族精神的文化性、传承性、社会性、导向性与构建性特征,决定了大学教师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弘扬的重要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需要一支以身作则、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的师资队伍。“学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教师全面理解把握民族精神内涵的水平,增强教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实施能力。”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本课程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教师,使他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中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以推动高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动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利用的资源。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在教育领域不但继承了传统教育评价载体的特点,而且功能更强,效率也更高。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娱乐、交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坚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方针,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红色资源网站,开展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网上论坛、网上教学活动,把民族文化,艺术作品,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结合声像,动画,图片等学生们的喜闻乐见,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把倡导民族精神与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有机融合。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彭艳(1982—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龚李利(1986— ),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春生.新文化的旗手:罗家伦传[M].北京: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

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总结 篇九

一、学奥运英雄拼搏,振奋民族精神,立足岗位争创“奖牌”业绩。

通过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读报活动及举办“奥运之光,我心飞扬”专题教育,橱窗、板报等形式的深入学习宣讲,奥运英雄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民族精神逐渐深入我校人心,奥运金牌的镜子照亮了我们立足岗位,再创奖牌业绩的前程。广大师生说得好:我们无法参加奥运获金牌,但我们却能在教学实践中夺奖牌。各班队以讨论、宣讲、比拼进步的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创造、进取的积极性,较好地激发了同学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奋发有为的信心与勇气。

二、学校、班队订计划,拿措施,深入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开学以来,各班级按学校德育计划要求,针对各自特色,立即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与措施。同学们在双创文明、生本教育及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中,谈心得、搞演讲、出板报、争比拼,形式多样而生动活泼地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自觉而努力地搞好学习工作。在老师们的带领与指导下,而今同学们精神面貌振兴,校园及班级环境大变样,各项计划、措施的贯彻实行,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形势的发展,升华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0.中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十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关于组织开展XX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基本依据,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坚持活动育人,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原则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分层教育的原则。

3、学生主体性原则。

4、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5、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原则。

三、实施组织机构

成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领导小组,韩玉俊担任组长,孟庆伟副组长,政教处人员、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家长代表等为小组成员。

四、活动内容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民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民族和国家的思想和言行,坚决反对一切损害国家和民族尊严和利益的行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弘扬民族气节。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进行创新精神的教育。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的未来寄托在敢于创新的青年身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的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现在我们又在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中学生应该富于创造,善于学习。

五、具体活动安排

1、国防教育。开学初,对初一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劳勇敢、严守纪律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会唱革命歌曲。

2、入学教育。第一,学习新颁《中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印发并学习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第三,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第四,枣庄四十四中学行为规范和校纪班规的学习。

3、年级组织大型主体性德育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分年级、分专题组织大型德育活动,加强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全年级同学全部参与。

4、利用读报课、班会课时间进行诚实守信、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革命优秀传统(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井岗山精神)等内容的教育。以学生组织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班主任老师进行指导。

5、利用重大节假日时间,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纪念日,伟人诞辰纪念日,“9月10日教师节”、“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9月9日老人节”、“父亲节”和“母亲节”等重要节日,进行专项主题教育。

6、每周星期一举行升国旗仪式,举行国旗下讲话。每个学生必须会唱国歌,自觉爱护国旗和国徽。

六、活动要求

1、坚持学生的全员参与,并积极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坚持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2、切实加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组织。

3、建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制度,确立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集中宣传、开展教育活动。

4、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安排专门的德育时间,在时间上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5、活动开展的场所和设施有保障,并有一定的专门人员负责管理。

11.传承柳编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篇十一

残疾工匠赵书贤正在编织柳编花篮,十多年来,依靠编织的柳编的手艺,她不仅解决了家里两个大学生的读书费用问题,还盖起了的新楼房。近日,“2016首届湖北(程河)柳编工匠技能大赛决赛”在湖北柳编之乡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举办,现场96名柳编工匠同台展示柳编技能,比拼编织实力和创意工艺。

大赛设置了柳编技能大赛奖、柳编设计创意奖、柳乡木兰奖和残疾人技能奖等6类奖项。参赛选手是从襄阳市200余名编工艺人中脱颖而出的。每名选手要在2小时内,编织出具有创意的作品。现场的7位评委根据技术含量、选材、市场和外观等情况打分,同时邀请20名场外观众现场参与作品评选。经过激烈角逐,55岁的柳编艺人赵海平创作的“柳乡中国结”作品获得特等奖,被授予“首届湖北(程河)柳编技能状元”,获奖1万元。

据了解,程河柳编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程河不仅种植柳条,还流传着“家家是工厂,个个是编工”的说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柳编制品就开始由内贸转外贸,最辉煌的时期,产值过亿元。

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领军人物,襄阳市程河工艺品公司总经理刘定文从事柳编事业已有30多年。他告诉记者,1979年前后,他主要给贸易公司做代加工,产品由当时的供销社收购。1990年开始,柳编势头发展迅猛,但仍以个体户、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加工为主。后来镇上陆续成立几家柳编企业,并逐渐发展壮大,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在刘定文的公司,90%以上的柳编用于出口,国内市场供货占比不到10%。在柳编销售高峰期,程河镇的柳条种植面积一度达到2万亩,年产值近6亿元,从事柳编的工匠达1.2万人,一天能挣百元左右。

近年来,由于柳编品种单一没有创新,柳编制品附加值不高,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加上受市场因素影响,柳编成本不断增加,利润逐渐降低,程河柳编渐露颓势,柳条种植面积锐减,熟练编工严重流失。据了解,目前仅程河镇就有近8000人在外闯荡,而这些人中,大部分成了当地柳编企业的技术骨干或技术顾问。

为改变程河柳编发展现状,重塑柳编之乡的辉煌,程河镇政府一方面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合作改良柳条品种和新品研发,拿出专项资金对柳条种植户进行补贴,提升程河柳编柳条质量,让程河柳编由低端小件往高端大件领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与市人社、林业等部门开展对接合作,举办首届程河镇柳编工匠技能大赛,吸引全社会关注柳编产品,鼓励柳编工匠传承柳编技艺,弘扬工匠精神,擦亮程河柳编这个劳务品牌。在大赛现场的柳编售卖摊位上,来自全市各地的市民争相购买各类富有创意的柳编产品。

12.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篇十二

一、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 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制造”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 成本规模优势难掩质量、品牌、创新等方面的差距。国际品牌评估机构评选的全球品牌100强中, 我国只占2席,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差距。

在全球范围内, 制造强国的实现路径和支撑条件各不相同, 但追求卓越、严谨执着的工匠精神却是共性因素。在现代工业文明中,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务实创新、踏实专注、恪守信誉等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工匠精神是用“匠心”和“创新”不懈地提升质量与服务, 既注重改进制造工艺、产品性能和管理服务, 又强调持续创新和改善用户体验。工匠精神是对品牌与口碑的坚守, 包含着对用户的诚信、对高品质的执着以及对百年老店的孜孜追求。工匠精神还意味着对法律和规则的敬畏, 尊重契约精神, 严守职业底线, 严格执行工序标准。纵观世界两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史, 尽管传统的小作坊已被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所取代, 但沉淀下来的工匠精神和文化传统依旧贯穿于现代生产制造中, 并从个体化的“工匠”行为演变为群体性的制造文化, 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所在。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工匠精神源远流长, “巧夺天工”“独具匠心”“技进乎道”等成语典故, 体现的正是匠人们卓绝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我国工业化进程中, 也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工匠精神。但一段时期内, 由于过度追求规模效应和短期效益, 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品牌, 传承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基础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当前, 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内看, 我国经济已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传统的低要素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减弱, 能源资源环境等约束不断增强, 部分行业同质竞争、产能过剩严重, 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 满足不了消费升级的需要, 中高端购买力通过境外消费、海淘等形式持续外流。从全球看,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传统制造强国凭借技术、人才等优势在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高端领域抢占先机, 发展中国家凭借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在中低端领域激烈角逐, 中国制造面临着先进制造与低成本制造的双向挤压。

中国制造要成功突围并迈上发展新台阶,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而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是创新型人才, 其中就包含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和高级技师。从这一点看, 我们必须秉承工匠精神, 在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深入挖掘, 有效解决质量稳定性、精度保持性、消费安全性等问题, 真正满足用户对品种多样化、品质高端化、生产定制化的需求, 持续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让工匠精神成为推进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二、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工匠精神是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 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 夯实基础, 补齐短板, 加快形成中国制造新优势, 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以精益求精为出发点, 树立中国制造质量品牌新形象。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也是打造中国制造质量品牌的关键。拼速度、扩规模、模仿赶超一度曾是市场竞争的关键词, 企业往往依靠低成本的要素投入即可获取市场和利润。但当需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 精益求精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弘扬工匠精神, 就是要鼓励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 普及卓越绩效、精益生产、质量诊断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 严格执行工序标准, 加强从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就是要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 推进品牌文化建设, 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内涵;就是要支持企业提高全员精品意识和素质, 通过对质量、规则、标准、流程的坚守, 提高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

以不懈创新为引擎, 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 也是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关键。工匠精神奉行“劳动者就是创造者”的理念, 通过工匠们不断创新与革新, 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厚积薄发。多年来, 我国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实验室产品到生产线产品的转化过程中, 缺乏大批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 工艺、成品率、工装等诸多技术实现问题难以解决。弘扬工匠精神, 就是要增强创新意识, 加强创新投

入,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加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就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的机遇, 引导企业持续改进制造工艺、产品性能和品类, 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消费需求;就是要引导骨干企业勇攀高峰, 瞄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持续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实力和话语权。

以笃实专注为内核, 筑牢中国制造发展根基。笃实专注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特质, 也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要路径。弘扬工匠精神, 就是要坚持发展制造业不动摇, 引导企业树立“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 结合自身所长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就是要培育和提升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支持企业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 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 力争占据全球产业链主导地位;就是要推动大型央企聚焦主业, 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 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 做强做优做大, 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三、着力优化工匠精神孕育生长的制度与环境

培育新时期工匠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制造强国战略, 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厚植工匠精神孕育生长的制度土壤, 使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价值内核与动力源泉, 持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树立正确导向, 营造尊重劳动和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没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合理的收入报酬、清晰的职业前景, 很难产生真正的工匠精神。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 在全社会推动形成“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并逐步形成尊崇工匠、争做工匠和做好工匠的职业取向。要建立工匠表彰制度, 树立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典型, 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优秀技能型人才重奖制度。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完善劳动、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鼓励各地根据人才缺口, 加强对引进技能型人才的政策支持, 切实解决其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问题, 使更多技能型人才安心岗位并持续积累创新。

加大投入力度, 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制造强国, 需要大批体现中国制造实力的一线技能型人才。要突出产业导向, 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统一, 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实践的精准结合, 引导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 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密切协同、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企业推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 建设一批示范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与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政策, 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投资人才培养。完善技能型人才评价和使用政策, 健全制造业人才职业标准体系, 细化职业资格制度。搭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流动通道, 实现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同认可、同待遇。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的互通互认, 进一步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技能成才之路。

发挥各方作用, 形成追求卓越的激励约束机制。工匠精神的形成需要发挥政府、行业组织、消费者等多方主体作用, 通过有效的制度引导和约束, 使精益求精、生产高品质产品成为企业的普遍选择。要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提高国内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以高标准倒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坚持日常监管和市场整顿相结合, 实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等制度, 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和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发挥联盟、协会、同盟等的载体与桥梁作用, 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引导企业在诚信经营、质量品牌、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消费升级对工匠精神的激发作用, 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 扩大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修订完善有关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明确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 使减少劣质产品成为企业的首要考虑因素。

1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篇十三

今年9月,是第x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了把我校第x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好,真正使活动的开展达到对广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向前发展,根据教育部及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感受祖国xx年发展变化”

二、活动目的向全体中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描绘祖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使他们了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进步,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小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逐步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志向,并内化成自觉、具体的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促进青少年每天健康成长。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启动仪式:组织学生9月3日上午10:00-11:00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方式,组织学生在本校参加全国第x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启动仪式。

(二)社会实践:各年级各班在观看后要根据形势教育课后布置的社会实践题目,结合实际和学生情况,组织学生走进农村,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变化,通过写心得体会征文,组织学生学习、交流收获,并以演讲、演唱、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四、活动要求

14.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篇十四

摘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确保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本校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 感,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为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勇于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勇于面对日益开放的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统一,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弘扬民族精神。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

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中小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在继承和发扬长期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采用新技术,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

四、主要内容

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创新精神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活动时间

2011/9/1--2011/9/30

六、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七、活动形式

时间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第一周 全体师生 国旗下讲话:“信念,点燃心灵之光”。

全体教职工 邀请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研室领导、桐乡高级中学校长作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题讲座,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全体学生 高一开展“爱国爱校爱班级”为主题的班会;高二开展“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为主题的班会;高三开展“我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的未来”为主题的班会。

全体学生 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秀州中学学生手册》专题讲座,将行为养成教育、文明素质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结合起来。班班开展校纪校规、《守则》和《规范》的教育,每班制定一份班级公约,增强学生守法、守规、守纪意识。

第二周 全体师生 国旗下讲话:“拥有永远的爱国情怀”。

全体学生 邀请市卫生监督所周亚清医生作“关爱环境,关爱自身,珍视健康”的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全体学生 开好教师节主题班会--“我理想中敬爱的教师”。

全体学生“秀中的骄傲”--充分利用秀中校史资源,挖掘百年名校的深厚的人文资源,做一次校史报告,建秀州中学校园历史文化名人长廊,着手编校本德育课本,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的教育。

全体学生 开展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热爱祖国,从热爱母语开始”,全面推广普通话。全体学生 组织观看《邓小平1928》电影,学领袖人物的伟大精神。

第三周 全体师生 国旗下讲话:“文明礼仪,永驻校园”。

全体师生 参观“邓小平图片展”,缅怀伟人,求实进取。

全体学生 开展“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现场作文比赛。

全体学生 开展“从小我做起--反省自我,规范行为”活动,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全校仪容仪表,卫生等)的检查、反馈、验收、达标工作,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提高分辨是非善恶、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的能力,做文明守纪的中学生。

高一学生、参赛学生 举行以“文明的歌者”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一、高二学生 开展“文明的足迹”的板报比赛(每班5份),优秀作品进行全校展示。全体学生 开展“文明礼仪”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形式自定。

第四周 全体师生 国旗下讲话:“民族精神代代传”。

团委学生会干部 到老年公寓慰问,弘扬尊老美德。

团委学生会 举行中秋诗歌朗诵会,培养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全体学生 开展“团结杯”球类比赛,弘扬奥运“团结、拼搏”精神。

高一学生 组织观看《惊涛骇浪》,学习98抗洪精神。

全体学生 丹麦姐妹学校师生回访的接待工作,加强国际间文化教育的交流工作,在学生中宣传,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忧患意识、历史责任感。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标语

1、传承中华文明共铸民族精神

2、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4、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5、弘扬民族精神做四有新人

6、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7、学《守则》,学《规范》,讲礼貌,讲诚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决策部署,根据《教育部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岩委教[2009]37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开展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的第六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通过具体行动,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的理想。

三、活动主题:庆祝建国六十周年

四、活动时间:2011年9月1—30日

五、活动内容:了解新中国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

1.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学生铭记革命历史,继承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2.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强化师德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进一步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3.结合新课程实施,在各学科中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和科学教育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依托载体,充分利用“教师节”、“中秋节”、“九·一八纪念日”等重要节庆日和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增强爱国意识,如教师节:感恩教育,中秋节:传统文化教育,国庆节:爱校、爱家、爱祖国教育,在活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

6.着眼“我为祖国服务”,本着就近就便原则,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体验活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引导学生服务家乡、服务社会。

7.继续深入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班级德育活动:“班班讲安全”“班班有歌声” “班班读书报”“班班讲诚信”

8.充分利用校园“希望之声”广播电台、《太阳风》杂志、龙岩一中校报、龙岩一中网站等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宣传民族精神,促进学生自觉践行民族精神对自身的要求。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展版进行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更换灯箱主题宣传标语,张挂主题布条。

六、活动安排:

1.9月份,安排观看专题片《走进新中国》、电视节目《形势教育大课堂》,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六十年的巨大变化。(政教处、电教组)

2.9月份,爱国主义影片展播和建国六十周年图片展。(团委会、电教组)

3.9月份,为台湾灾区捐款活动。(政教处)

4.9月1日,开学典礼正式启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政教处)

5.9月1日,观看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开学第一课---我爱你中国》(政教处、电教组)

6.9月2日,林群校长作《再谈爱我一中》的动员报告。(高一年级)

7.9月5日,第25个教师节黑板报评比。(年级)

8.9月9日,开好主题班会:“感恩教师”第25个教师节主题班会。(年级)

9.9月10日,我校学生参加新罗区组织的“万人采茶灯”表演。(音乐组)

10.9月10日,组织学生慰问及服务离退休老教师。(校团委)

11.9月16日,“祖国发展我成长”庆建国六十周年主题班会。(年级)

12.9月第三周,开展第1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语文组)

13.9月中旬,班级文化牌张挂。(政教处)

14.9月中旬,组织学生到体育公园参观龙岩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成果展。(年级)15.9月中旬,举行百人现场作画。(美术组)

16.9月18日,《毋忘国耻历史》知识讲座。(历史组)

17.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颁布第八周年宣传活动(2001年9月20日颁布)。(政教处)

18.9月19日,一年级歌咏比赛;9月20日,二年级歌咏比赛。(班主任)

19.9月27日举行“歌唱祖国”全校性歌咏大赛。(政教处、音乐组)

20.9月29日,80名教师参加龙岩市教育局举办“歌唱祖国”歌咏大赛。(工会、团委)21.9月23日,迎国庆班级黑板报评比。(年级)

22.9月23日,现场作文比赛。(政教处、语文组)

23.9月底,组织“迎国庆”主题游园活动。(教工团支部)

上一篇:幼儿困难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安监局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