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艺术班复习练习

2024-07-04

高三艺术班复习练习(精选8篇)

1.高三艺术班复习练习 篇一

高三考点复习——诗歌鉴赏练习

(二)15、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时无人呼,流到前溪也不知。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其理由。

16、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有人说,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精神所在,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7、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8、诉衷情

陆游

第二句中有“不觉有离伤”之语,诗人当真没有离伤么?三四句于送别诗中另辟蹊径,你认为妙在何处?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

19、苏 幕 遮

(宋)范仲淹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①,追②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思念家乡,黯然消魂。②追随,引申为“萦绕”。

(1)上片写“秋色”,哪个句子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汇一体?综观全词,能看出作者对景色观察角度的是哪一句?

(2)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0、临行与故游夜别

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21、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22、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23、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释:云和,即瑟,一种弦乐器。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的居所。

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有人说,第三句中的“深”字,第四句中的“隐”字,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24、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①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②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25、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词人登楼远望,而春愁自天际而生,为什么?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王国维引用它,又为说明什么?

26、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中的“地白”的意思是

,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

”最相近。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诗表现手法的妙处。

27、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本词开头写到“庭院深深深几许?”上阕中哪一句写出了庭院之深?本词作者假托身居闺房的女性抒发感情,联系下阕看,“院”是“深”的,“情”也是“深”的,下阕抒发了词中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

28、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在词的上片中,词人是怎样表现“离苦恨”的?

(2)试分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的意境。高三考点复习——诗歌鉴赏练习

(二)参考答案

15、这首诗表面上看似表现了闲适的心情,实际上暗含着一种孤寂无奈的心情。诗中的钓者是在“山雨溪风”的凄凉氛围中垂钓的,它使用着粗陋的“瓦瓯”,独斟独饮,形单影只,百无聊赖,只好以酒为伴,借酒浇愁,“醉来睡着”、“无人呼”醒,只好听任小舟在山溪中漂流。这些无不表现出钓者的孤寂和凄苦。(只要抓住诗中的意象仔细品味,体会到诗的思想况味,则可酌情给分。)

16、答:这两句诗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既见出山中水清夜静、月白花香的自然美景,又从

“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示出童心不减、逸兴悠长的主观情态,不但揭示了诗人赏玩忘归的原因,也给读者无限遐想的天地,确实是全诗精神所在。

17、答: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为了宽慰友人,不得不用乐观的语言减轻对方的离愁。三四两句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蕴涵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谊。

18、答: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2分。找对两个给1分,找对3个给2分。这三个词概括力量,含意丰厚,流露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1分“未”字表达放眼西北,神州陆沉,妖氛未扫的遗恨;“先”字表达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尤其一个“空”字,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意思对即可,1山映斜阳天接水。

19、答:○2明月楼高休独倚。○答:内容上的作用:以芳草无情反衬人之有情。

结构上的作用:由上片写景引入下片抒写离情别恨。

20、答: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在这里动词“滴”、“暗”(“暗”字为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起着画龙点睛的传神作用,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1、(1)①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2分)②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或以 声衬静)(2分)(2)闲适恬静(2分)

22、答:给分标准:由“山”、“雨”的角度评析出孤寂、凄怆等情感给3分;由“鸟”的角度评析出思乡之情给3分。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23、答: ①“深”描写了主人公痴痴地凝视冷月的情态,表现了主人公失宠后的哀怨、酸苦和无奈。(意思符合即可,能够恰当分析情态描写2分,能够恰当分析情感1分)②“隐”描写了诗中人凝望皇帝所住的昭阳宫,想把怨情倾注于昭阳宫,但是所能望见的只是夜色下一片朦胧的树影,加倍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凄凉的心境。(意思符合即可,能够恰当分析景色描写2分,能够恰当分析情感1分)

24、答: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年华渐老、感时伤逝。

②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4分)答:角度举例:

A.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的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华年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

D.炼字遣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出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使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E.“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明抑暗扬。照了才愁,是原本无愁;不照己知,表明愁思深重。F.情景分写,层次鲜明。

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色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

(角度选对2分,结合诗句分析到位2分)

25、(1)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的。(2)表现词人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的一片痴情。王国维引用它,是以此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要有锲而不舍、苦苦追求的精神。

26、依次填入; 月光照的地上发白,好象铺上了一层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这里不直说自己的思念,偏说人们尽望;不说自己的伤坏,偏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酝籍,确实高妙

27、上片“帘幕无重数”写庭院之幽深;下片着重写情,“深”字体现出了女主人公深深的孤独伤感之情。(言之成理即可)28、1、词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事物,透露出主人公自己的哀愁。用燕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用埋怨明月不了解离恨之苦,有力地表现了在离恨的煎熬中的主人公的痛苦。

2、碧树因一夜西北风而尽凋,足见西风劲厉肃杀,景的萧索、人的孤独交融在一起。不仅如此,词又出人意料地展现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三句尽管包含着望而不见的伤离愁 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

2.高三艺术班复习练习 篇二

一、在教学设计上, “以点串线”整合知识

高三数学复习面广量大, 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更何况是基础班学生基础较差, 思维能力较单一这种情况, 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能帮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相互联系, 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同时又鲜明地展示了知识的获取过程.这样, 避免了本质属性相近的数学知识孤立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知识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再者, 高考命题都是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 如果不把知识形成网络是难以应对高考的.

案例1 南安市水头镇新营中学高三年文宪老师的校级公开课.

教学片段

由一道模拟卷的试题引入:

试卷原题:已知函数undefined

(1) 求f (x) 的最小值, 并求取得最小值时x的值;

(2) 将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ϕ (0<ϕ<π)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像, 使得g (x) 在区间undefined上单调递增, 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函数g (x) 的解析式.

当他与学生共同分析完这道题后, 并归纳出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后.他以提问的方式引入, 三角函数题型一般情况下还有什么样的考题出现 (即函数的性质) :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f (x) 的单调区间;

3.若undefined的最小值是-3, 求m的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x的值;

4.求f (x) 在undefine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函数y=f (x) 可看成是函数y=sinx如何变换而来?

通过这样的归纳, 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考法以“线段”形式出现, 只要这些会了, 无论题目在怎么变学生都不会被卡住了.

反思 对于基础班学生而言, 他们只会单纯的背概念、公式、定理等.虽然他们也很认真的想读好数学, 但就是比较缺乏知识联系、沟通的能力.所以, 高三复习课就应该多像这样, 把一章节的内容集中到典型的例题, 再由这道例题出发引出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点.通过这一堂复习课不仅可以帮助基础班的学生巩固知识, 串联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读数学的良好习惯 (多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 帮他们搭建一个小双基平台.学生可以以此为例, 归纳其他“线段”式的复习结构, 比如:数列, 圆锥曲线等.

二、在教学设计上, “形象”地突出难点

高三复习首先必须立足“双基”教学,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这过程中不乏很多难点.基础知识很多学生都过不了了, 更不用说难点.那么如何形象、简单地化解难点, 使之理解、掌握.我觉得在教学设计上, 可以采取先回顾复习所制约难点的知识;将概念、公式、原理理解到位;利用教具、多媒体动画等将抽象的知识转为直观生动, 易于理解和接受;最终将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培养成习惯.

案例2 本人开的校级公开课

教学片段

由一道高考题引入: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卷) 数学 (理工农医类) ) 如图1, 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 D为CC1中点. (一个放倒的正三棱柱)

(1) 求证:AB1⊥面A1BD;

(2) 求二面角A-A1D-B的余弦值;

(3) 求点C到平面A1BD的距离.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二面角的大小, 点到平面的距离等知识, 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显然, 最简单的思路就是用向量法.而用向量法解立体几何的难点就是空间坐标系的建立.我采取让学生自由发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先前制作的课件, 和几何画板演示.

以上三种都是学生所建立的成功的坐标系.通过多媒体把“用向量法解立体几何”的难点 (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也突破难点.还用多媒体把 (图2) 解答过程详细的放映出来.并通过这堂课, 我们也解决了另一个难点: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后, 关键就是点坐标的确定.

反思:基础班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薄弱,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缺乏, 在这样容量较大的高三复习课很有必要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 一方面可以形象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给出规范的数学语言供学生模仿、参考.

三、在教学设计上, 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重在变式训练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 学生往往熟练地掌握以往的考题形式, 但今年高考题相对去年和平时练习卷的题型凸显灵活性.这应该是导致今年高考学生成绩比平时练习差一些的主要原因.所以, 在平时复习课上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变通性至关重要.讲解习题时, 恰当的变化, 如变化习题的非本质特征或本质特征中的一种, 便可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使学生活学活用, 把书读薄.基础班学生原本反应可能比较慢, 而且对题目变化的适应性不强, 再加上基础又不扎实, 所以对这种训练更必不可少了.虽然高考数学试题不会考查课本或平时练习卷的原题, 但是不少高考题都是对课本原题或平时练习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所以, 在高三复习课上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基础班更应该多注重变式训练.

案例3 (2009年高考数学安慰卷理科第16题) 在△ABC中, undefined

(1) 求sinA的值;

(2) 设undefined, 求△ABC的面积.

变式1 (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文科第17题) 在△ABC中, 已知undefined

(1) 求sinC的值; (2) 略.

变式2 在△ABC中, undefined, 求sinC的值.

变式3 (2009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理科第15题) 在△ABC中, 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undefined

(1) 求sinC的值; (2) 略.

变式4 (2009年高考数学四川卷文科第17题) 在△ABC中, A, B为锐角, 解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undefined

(1) 求A+B的值; (2) 略.

反思 变式训练是我国传统数学解题教学有效的训练手段, 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用高考题作为针对性训练题, 可充分发挥高考题的示范性和导向性.所以在引导基础班学生冲向高考之路上, 绝不能少了这样有效的复习手段.同时要注意的是所采用或设计的变式训练不能求难, 求深, 应该简单点以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即把握一个“度”.

四、在教学设计上, 对“形同质异”的试题对比分析

在高考题上很多题目很面熟, 往往学生不是不会做, 而是因为太熟悉了, 直接把原答案或原方法套用, 没有去挖掘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这也是导致学生丢分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基础班学生原本做题就比较少 (因为做题速度慢, 所以做题量就少) , 一看到是曾经做过的题, 就更加兴奋.理所当然他面临的就是往陷阱上跳.所以, 在教学设计上, 我们对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应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与思考, 可以专门设置“形同质异”的题目在复习课上.通过这样“形同质异”的一堂课不仅给学生打了预防针, 还可以训练他们的思考和做题习惯.

案例4 在等腰直角△ABC中, 在斜边AB上任取一点M, 求AM

解 记“AM

所以, undefined

将案例4改为:如图6, 在等腰直角△ABC中, 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任作一条射线CM, 与线段AB交于点M, 求AM

解 记“AM

反思 有了这样的例子, 确实会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样两道看上去且思考上去似乎一样的题目的对比讲解, 我相信学生肯定会留下深刻的映像, 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导致结果大相径庭.同时, 也告诉他们“越在熟悉的地方就越容易跌倒”.

总之, 对于基础薄弱, 学习主动性差的基础班, 我们的高三复习课不能没有自已的思路, 一味跟着复习资料走.一定要在课堂上设计好适合的教学内容, 不能随意性太大, 浪费时间, 像翻烧饼式的折腾.当然, 以上所提只是高三复习课的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思考而已, 对于提高基础班高考数学成绩的有效课堂方式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发现和完善.

摘要:高三数学复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引导学生完成的, 可见复习课是学生通往高考城堡的必经之路.因此, 在高三数学复习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必须讲究复习课的最大效率.我主要从教学设计上, 通过四点思考来提高基础班的课堂复习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成绩.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上, 可以注入“以点串线”整合知识, “形象”地突出难点, 重在变式训练, 对“形同质异”的题目对比分析.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基础班

参考文献

[1]张海君.利用类比迁移法提高高三复习课效益[J].现代教学, 2007 (12) :45-46.

[2]王惠清.摭谈提高高三数学复习实效性的策略[J].福建中学数学, 2009 (1) :29-31.

[3]董海涛.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求值问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9 (11) :51-52, 55.

[4]张彬.教师应当注重对教材的使用与挖掘——几何概型中测度的理解与辨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0 (1-2) :35-36.

3.浅谈高三艺体班的历史复习 篇三

一、转变观念,用爱心让学生树立信心

参加艺体班学习的学生具有“艺体特长”而文化素质较差。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在与艺体生的接触后,我认识到他们也有很多优缺点:活泼可爱,充满青春朝气,有自己的爱好,有一定的特长。我告诉他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要以艺体生而自卑,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专业、文化科双手抓一定会取胜。平时下课我与学生亲切交谈,分析他们的得失,解他们心头之忧,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重心下移

所谓重心下移,就是对艺体生教学难度降低。艺体生高考中文化要求不高,且他们大多文化基础差,这种教学实际,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适当降低难度,在平时历史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无论是在平时的新课教授中,或是高三的综合复习中,或是在练习题的设计中都着重突出“基础”,但要紧扣考纲中考点。

三、合理安排时间

艺体生高三这一年学习时间非常紧,首先专业考试合格是通往大学的名片,其次才是文化科。平时专业训练占去大部分时间,所以一周仅有的几节历史课,就尤为珍贵,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用时间过课本,注重基础,该记的一定要记,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去看、去记、去练。教师尽量精讲、精评,注重方法的传授。争取9月至第二年1月,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复习一遍,因为第二年二、三、四月大部分学生已经停课进行专业考前培训和考试,所以无法进行历史课的教学。但是这三个月,也要求学生克服疲倦,要抽时间看历史笔记,看历史课本,对一些做过的试题,尤其是错题、难题、代表题要常常回顾,以免遗忘。4月中下旬再回归课本,进行综合性训练。

四、采取多种形式 认真指导的训练

1.通过课堂提问,进行口头训练,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训练方式。进行口头训练要注意三点:第一,提问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或者学生易混淆的地方;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第三,学生答题后,教师要以负责的态度认真进行小结。

2.布置书面作业,进行笔头训练。这是经常采用的,而且是一种主要的训练方式,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训练也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精心出题,题目要力求做到“小”(指每个小题的题目要小)、“巧”(指题目的设计或构思要巧)、“宽”(指每次作业的知识覆盖面要宽)、“活”(指出题要灵活多变);第二,批改作业要及时;第三要认真进行评讲。

3.按照不同题型,进行集中训练。现在文综考试试题中历史科着重两种类型题“选择题”、“史料分析题”。针对这两种类型的题,分阶段地进行集中强化训练。这种训练方法的优点是:第一,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这两种题型的答题能力;第二,有些重点的知识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反复出现,既可强化记忆,又可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针对艺体生文化差的实际,尤其要重视选择题的训练,选择题分值高且艺体生比较容易得分。

4.采取“以考代练”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复习。采用这种方式训练,要抓好“考、改、评、补”四个环节。考,最重要的是围绕重难考点内容命题,什么是重点内容呢?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教材本身的重点内容;二是时政热点。改,要注意查缺找弱,了解学生知识上的缺陷。评,要有针对性,有侧重点,不能单纯地给学生答案。补,就是要对所学知识上的缺弱点进行补救。

五、教给答题技巧,注重培养能力

教师在指导艺体生进行历史复习训练时,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准确地答题,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比如,选择题就可分为“最佳选择题”、“组合选择题”、“排序选择题”、“比较选择题”、“因果选择题”、“类比选择题”、“史料选择题”、“概含内涵选择题”、“识图选择题”。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解题技巧,教师每一种题型都要举例子、讲方法。以“材料解析题”为例,它以史料为载体,层层深入提问,把散见于教材中各章节甚至几本书的有关史实,用材料串起来。做这种题就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耐心细致地读懂材料,②从材料中提取与回答有关的、有效的信息,③结合有效信息、课本知识组织答案④在组织答案中要注意审准题,运用正确的历史学科术语,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4.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六) 篇四

(六)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热变性时肽键数减少

B.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 C.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D.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能合成大量粘连蛋白

2.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 3.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正确操作或想法是

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 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B.取新鲜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C.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D.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叶绿体不需染色,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 4.下列样本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不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A.发芽小麦研磨液40℃恒温10min之后的上清液

B.煮沸的苹果提取液 C.煮沸的蔗糖溶液

D.糖尿病人的尿液 5.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脂质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B.有些脂质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重要成分

C.有些脂质可以参与血液中糖类的运输

D.有些脂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6.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7.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

B.苏丹Ⅲ染液—脂肪—红色 C.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

D.碘液—淀粉—蓝色

8.下图①~⑥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②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B.若图中⑤为过氧化氢酶,则①经脱水缩合形成⑤的过程发生核糖体

C.若②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②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激素、神经递质、酶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D.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置

10.在下列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的是

A.①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一腺苷 C.③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一腺嘌呤

11.2014年6月8日,清华大学宣布:该校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这在人类攻克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B.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的mRNA在细胞核中形成 C.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本连接键是肽键

D.阻碍肿瘤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休眠的蚕豆子叶细胞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多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C.原核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内容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统一性

13.下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 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 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 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 14.下列对下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B.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二磷酸腺苷和NADPH含量的变化

C.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D.a和b可分别代表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15.下列有关细胞的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B.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16.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原子 17.下列物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对应,不正确是

A.乙酰胆碱-突触小泡-信号分子

B.纤维素-细胞壁-储能物质 C.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遗传物质

D.磷脂-细胞膜-基本支架 1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脂肪是既能贮能又具有保温作用的物质

B.糖类是细胞内唯一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D.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1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分在衰老、癌变细胞中含量较少,而在分裂、成熟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B.[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ATP在线粒体中只能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吞噬细胞摄取流感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并将其水解,可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D.设法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20.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⑥噬菌体 A.从代谢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生物,③④为自养生物 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 C.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

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21.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C.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 22.下列叙述与糖蛋白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

③丽藻吸收周围水中的K+

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⑤落在豌豆花上的玉米花粉无法完成受精作用

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

⑦癌细胞扩散

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

A.③⑤⑥⑦

B.①②⑥⑧

C.①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23.下列物质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糖蛋白——识别与信息交流 B.纤维素——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

C.DNA——携带遗传信息

D.磷脂——构成生物膜

24.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核苷酸、噬菌体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抗体、受体、酶、tRNA的功能都具有特异性

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 25.对生命系统认识正确的是

A.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

B.生态系统这个层次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C.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D.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 26.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27.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估计有几千万种,有些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另一些生物则由数百乃至万亿计的细胞构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的细胞膜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B.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是各类生物所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C.所有细胞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D.各种生物均含有C、H、O、P、N、K等大量元素

28.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组成淀粉、核糖、脂肪的元素种类相同 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组成离不开Mg元素

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29.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德国科学家菲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30.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元、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31.甲(ATGG)是一种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RNA(UACC),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33、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3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动物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可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

C.RNA只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其组成元素有C、H、O、N、P D.磷脂是线粒体、中心体和叶绿体等结构的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35.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36.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瑞昌二中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

(六)答案

1.B解析:蛋白质热变性时仅是空间结构改变,肽键数不受影响,A错;协助扩散进行时不需要消耗能量,但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形态发生改变,B正确;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C错;细胞癌变时,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合成粘连蛋白的速度减慢,D错。

2A解析: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每脱掉1个丙氨酸需要破坏2个肽键,脱掉4个丙氨酸共破坏了8个肽键,有8分子水参与,故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B正确:得到的5个氨基酸,其中有4个是相同的丙氨酸,故这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可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正确:每条肽链中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故新生成的4条多肽至少有4个氨基,至少有4个羧基,再多出的羧基(或氨基)必定在R基上;D正确:这4条多肽链若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需要连接3个位点,形成3个肽键,脱去3分子水。

3.D解析: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后,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1-2滴50%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黄绿色,原因很可能是未加碳酸钙保护色素,导致叶绿素被破坏了,B错误;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含量最多,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C错误;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叶绿体含有叶绿素使其呈现绿色,不需染色,就能观察到,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D正确

4.C解析:斐林试剂是用来检测还原性糖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分析选项:发芽的小麦研磨液中含有麦芽糖,A正确;煮沸的苹果提取液中含有果糖,B正确;由于蔗糖是非还原糖,则煮沸的蔗糖溶液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C错误;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D正确 5.C 6.B解析: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A错;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DNA被染上颜色,B正确;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含叶绿体,呈绿色,这会对实验的结果呈遮蔽作用,C错;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错。

7.B解析: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为紫色,A正确;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 现橘黄色,也可用苏丹Ⅳ鉴定,呈现红色,B错;麦芽糖为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呈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淀粉可用碘液鉴定,呈现蓝色,D正确。

8.C解析:根据上图信息物质有元素C.H.O.N.P.组成②,若②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则该物质为磷脂,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系统的基本骨架,对所有生物均适合,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A正确;⑤的元素有C.H.O.N.可以代表蛋白质,即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而形成的,B正确;若②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②可能是DNA或RNA,C错误;④元素有C.H.O可以代表糖类,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D正确

9.B解析:酶作为催化剂能够反复利用,而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A错误;ATP为三磷酸腺苷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即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绿藻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和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四种色素,两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色素不完全相同,C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该种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个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D错误 10.D

11.A解析: 蛋白质的功能由结构决定,而蛋白质的结构与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及多肽的数量空间结构有关。

12.C解析:休眠的蚕豆子叶细胞代谢较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弱,因而结合水相对含量多;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核膜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13.D解析: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含氮物质含量不变表明该类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相平衡。

14.B解析: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减少,固定产生的C3减少,暗反应的C3的还原减弱,消耗的NADPH减少,因而细胞中NADPH含量应增加不是减少。

15.C解析: 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脂肪;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小,物质交换效率低;洋葱的根尖细胞中虽然无叶绿体,但存在表达叶绿体的基因,因而用根尖细胞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16.C解析:甲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这是组成多肽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有约20种;丙为核苷酸,不能确定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17.B解析: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是常见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属于信号分子,A正确;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不是储能物质,B错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C正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正确。

18.B解析:脂肪是既是主要贮能物质,又具有保温作用,A正确;糖类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如0.9%的氯化钠溶液能维持细胞的形态;C正确;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19.C解析:癌变细胞的代谢有所增强,其内水的含量并不会变少,A错误;叶绿体中光反应水分解成还原氢,ATP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和内膜中随水的生成也能产生,B错误;流感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含有RNA和蛋白质因此将其水解后可以得到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正确;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因此能够产生RNA的地方都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如根毛细胞等等,D错误

20.A解析:①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兼性厌氧型生物;②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专性厌氧型 生物; ③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生产者

④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⑤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⑥噬菌体是DNA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1.B解析:磷脂是细胞膜的骨架,细胞膜的功能是通过蛋白质实现的,A正确;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个细胞器,且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原核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产生,C正确;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22.C解析: ③丽藻吸收周围水中的K+ 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的是载体蛋白 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的是细胞膜;这些与糖蛋白没有关系。

23.B解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免疫等功能,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B错;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C正确;生物膜有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D正确。

24.B解析:核糖体不含有DNA,含有RNA。

25.D解析: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生态系统这个层次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系统这个层次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个备的,如单细胞生物个体没有系统这个层次。26.A

27.D解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为细胞,所有细胞的细胞膜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A正确;各类生物均遵循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统一,B正确;不论是有丝分裂、无丝分裂、还是二分裂,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C正确;各种生物均含有C、H、O、P、N等大量元素,不一定含有K,D错。

28.B解析:病毒只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含水;淀粉、核糖、脂肪均由C、H、O组成;Mg元素属于大量元素;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它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

29.D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细胞发现是英国科学家虎克,细胞学说创立时只说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没有指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其意义是①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②阐明了不同生物(动植物)之间的统一性——千变万化的动植物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一共性统一起来,③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了“细胞水平”。D正确。

30.A解析: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A正确;脂肪不属于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B错;需氧呼吸能产生水,厌氧呼吸不能产生水,C错;在小麦细胞中A、G、T、C能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A、G、C能构成三种核糖核苷酸,D错。31.B解析:DNA中含有脱氧核糖,RNA、ATP中含有核糖,RNA的彻底水解产物是碱基、核糖、磷酸,不含有丙物质。

32.D解析:好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能够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生物细胞不进无丝分裂如细菌可以进行二分裂,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C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和其他细胞器膜组成的生物膜系统,使细胞代谢有序高效的进行,D正确

33.C解析:生命系统中生物体有单细胞的生物就不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植物没有系统,A错误;.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错误;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D错误

34.A解析:纤维素是多糖,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作用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A 正确;动物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细胞组织,胃蛋白酶的PH较低偏酸性,一般不选择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B错误;RNA主要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少量的RNA,C错误;磷脂是构成细胞膜以及多种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成分,D错误 35.A

5.高三艺术班复习练习 篇五

(代议制:英美法德代议制——中国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近代中国有人评价西方某国制度:“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一描述最有可能是()A.德国君主专制 C.中国中体西用

B.法国民主共和 D.英国君主立宪

【答案】D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君主统而不治是材料的核心理念,这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一致,故选D项。] 2.(2015·黄山质检·18)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A.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 D.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答案】C [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故A项错误;没有独立前苏格兰还是英国的一部分,英王作为国家元首,不能说无关,故B项错误;按照英国法律,英王“临朝不理政”,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故C项正确;女王虽然表态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但是她同样表态赞成苏格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从英国公民的个人身份来看,她是“统派”,“苏格兰国家元首”这个许诺不可能成为其中立立场的动因,故D项错误。] 3.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下列与“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不符合的是()A.共和制 C.三权分立

B.联邦制 D.黑人奴隶制

【答案】D [从题干“奠基石”“根”等信息可知,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A、B、C项均符合题意,D项黑人奴隶制则不符合。] 4.(2015·天津六校联考·10)“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D.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答案】C [根据材料“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可知,分权不会促进效率,但材料中未涉及会影响效率,故A项错误,C项正确;从材料“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可知,分权会导致权力摩擦,但并非是各权力之间的摩擦,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无奈”,故D项错误。] 5.(2014·安庆联考)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A.主权在民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D.权益平衡思想

【答案】D [根据材料中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名额的规定,可以判断体现了大州和小州的平衡。本题的材料只是涉及权益方面的分配,并不涉及民主共和思想,排除B项;再从黑人受到歧视的信息可以否定了A项和C项,故选D项。] 6.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 D.经宰相批准生效

【答案】C [依据德国宪法,皇帝有制定和废止法律及解散议会的广泛权力,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根本不可能获得皇帝的通过,故选C项。] 7.现代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点不包括()A.代表都是通过选举产生 C.上院权力都比下院大

B.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都拥有立法权

【答案】C [分析选项,A、B、D项均是四国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英国上院是贵族院,下院是平民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下院逐渐掌握了更大的权力。而在美国和法国则是上院(参议院)的权力更大些,比如法国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等,所以C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故选C项。] 8.(2015·汕尾调研·2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A.强调国家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 B.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

C.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D.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答案】D [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来看,总统权力非常大,不体现“分权与制衡”,故A项错误;当时的法国没有国王,故B、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故D项正确。] 9.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答案】A [结合所学可知,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最高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故选A项。] 10.(2015·山东19所名校调研·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答案】C [普选与海选存在本质区别,材料中有“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故B项错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的1954年宪法,故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并非人民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故D项错误。] 11.(2014·广东百校联考)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 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

【答案】A [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因此它包含的原则应该是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2.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一国两制”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政策,不属于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故④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即选D项。]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在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689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材料三 观察下面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1)根据材料一,说明“天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特点和表现。(6分)(3)说明每一幅图反映的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6分)【答案】(1)“天之变局”指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2)特点:采用和平渐进的方式;议会高于王权。表现:建立君主立宪制。

(3)特征:图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图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图三:人民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

14.世界各国为寻找适宜的制度一直进行了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促使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四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种“政治自由化”在当时的意识形态如何体现?(4分)(2)材料二中“更新和传统”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钱穆先生的观点。在20世纪初期和50年代中国曾从国外移来制度,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请用史实说明。(8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和探索?(4分)【答案】(1)过程:君主政体—寡头政治—民主政治。体现:人文主义起源,出现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思想家。

(2)传统是:保留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

更新是: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权,建立责任内阁制,首相和内阁掌握实权。(3)观点:制度必须与国情相适应或者制度需要尊重历史传统。史实: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但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只答辛亥革命不给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斯大林体制,初期起了一定作用,但最终

不适合我国国情。

6.高三艺术班复习练习 篇六

山东邹城二中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定时练习6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2011年10月8日,辛亥革命百年影像展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56张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100年前发生在“首义之城”武汉的那段革命风云,引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皖南八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 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6.【河北省衡水中学2011~2012学上学期期末考试】2011年11月初,由陈文贵编剧、阎建钢执导的大型历史电视剧《赵氏孤儿》在浙江象山影视城开拍。2600年前的赵氏孤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儿的故事流传至今。相关历史事件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史记》,元人纪君祥据以创作杂剧,影响深远:现今京剧、潮剧、秦腔、豫剧都保留有《赵氏孤儿》这一剧目,同一题材的小说、话剧、电影亦不鲜见。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传承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南京市2012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卷】白局是南京的传统说唱曲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融合了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用南京方言演唱,用胡琴、酒盅、碟盘伴奏,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很有地方特色。同时,它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从一定层面体现了

A.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流行的通俗的和娱乐的文化才是大众文化 D.中华文化具有先进性

8.【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 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临川二中、新余四中2012届第一次联考】“蚁族闹蜗居,神马架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①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 二.非选择题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全会提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扩大文化消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全会决议的依据。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1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山东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

答案

1.【答案】C 【解析】①体现的是文化的产生,与题意不符合。④错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2.【答案】B 【解析】②与题意不符合,题中体现的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网络语言。③错误,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3.【答案】B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解析】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①③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②的意思是说,一根弦演奏不出音乐,一棵树不能成为森林。比喻个人力量单薄,要人协助,才能成事,因此与题意不符合。;“己所欲,尽施于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④也不合题意。4.【答案】D 【解析】“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选①;“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很明显说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选③;②④表述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

5.【答案】C 【解析】 “打假”、“寻人”、“求职”、“营销”、“论政”都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通过“微博”来实现,因此体现了C。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文化是如何传播的,也没有涉及到文化创新,因此AD与题意不符合。材料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因此B与题意不符合。6.【答案】A 【解析】“2600年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至今”体现①。“现今京剧、潮剧、秦腔、豫剧都 保留有《赵氏孤儿》这一剧目,同一题材的小说、话剧、电影亦不鲜见”体现③。②错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本身与题意无关,而且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前提。7.【答案】B 【解析】“白局融合了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用南京方言演唱,用胡琴、酒盅、碟盘伴奏,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很有地方特色。同时,它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8.【答案】B 【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字和史书典籍是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体表现在中国文学艺术独树一帜,科学技术成就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由此可见,①③体现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④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9.【答案】A 【解析】题中体现的是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①与③都体现的是这一精神实质。②体现的是爱国主义,④体现的是勤劳勇敢。10.【答案】D 【解析】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虚拟、现实、文化存在、折射、改变了,都在对应着②或④;①③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11.【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②正确。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③正确。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①错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③错误。12.【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振兴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④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特别点出要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因此应调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与人生的关系,结合材料文化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3.【答案】①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措施的要求,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去除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的继承,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过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

【解析】本题指定的答题范围是“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因此应围绕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与创新进行回答。山东省教育厅要求“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了批判继承,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7.如何指导高三艺术生的数学复习 篇七

—、稳定思想, 增强信心

艺术生在外飘泊了几个月, 重返课堂后, 满腔热情地想好好学习文化课, 但心情很难平静下来, 对数学课感到茫然、压抑、烦躁, 无从下手。我们任课教师首先要给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帮他们克服恐惧浮躁心理, 使他们能平静下来。这就需要我们走进他们的心里, 了解他们的苦衷。虽然他们已经进入高三, 但仍然很单纯, 需要鼓励, 需要帮助, 需要我们任课教师给予他们学习的动力, 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 和他们交朋友, 倾听他们的心声, 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只有解决了心理问题, 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使他们由害怕数学变为喜欢上数学, 变被动学习数学为主动学习数学, 去掉恐惧心理, 去掉包袱, 鼓励多问、敢问,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轻松地学习数学。

二、制订计划, 循序渐进

数学学科对艺术生来说, 是最难的一门, 他们基础本来就差, 加上不良的学习习惯, 对于现在的数学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他们一些人学习没有目的, 没有方法, 甚至有放弃学习数学的的念头, 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有耐心, 帮他们量身订做学习计划, 教他们如何复习数学, 明确目标要求, 进行学法指导, 专注课堂, 定时训练, 监督他们独立完成作业, 解决疑难问题, 做好章节小结、查漏补缺、重难点知识训练,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力所能及地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数学学习的预期效果。

三、降低难度, 分块训练

大多艺术生数学基础差, 短期内要把成绩提高也不现实, 高考时, 要力争把基础分拿到手, 所以, 每次讲课就要降低起点, 我在教学中分以下三步走:

首先, 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 复习定义、定理、性质、数学公式, 不再详细讲解这些知识的来历和推导过程, 用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记住, 遇到理解困难的知识点, 就即兴举个小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在讲函数y=x+1/x (x>0) 图像时, 先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像, 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观察, 图像像什么?通过观察, 学生很形象地说:“像老师批改作业时的对号!”我就告诉学生,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函数, 就叫它“对号函数”。这样, 学生就很清晰直观地记住了这个函数, 然后再加以推广,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其性质。学生只有学会了, 才更有信心学习数学。同时, 每节课都要鼓励他们, 表扬他们, 不断给他们以自信心, 以免遇到困难就退缩。

其次, 加强训练, 在知识点已经掌握之后, 我会定时训练他们做选择题和填空题, 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必考而且学生易掌握的知识点 (例如集合、复数、线性规划、程序框图等) 必须反复讲解、训练, 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做对。这些都是基础题, 这80分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 对于解答题17、18、19三大题, 一般会是三角函数和向量的结合、数列和不等式的结合、概率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结合, 或者是立体几何题。首选三角函数题目, 这个题目较容易攻破, 所以,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及正弦、余弦定理就要给学生讲透彻, 让他们理解记忆, 否则公式太多, 杂乱无章, 学生很快失去信心。这一章内容也比较多, 必须大量训练, 花费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这几年的高考数列题目趋于简单, 着重考察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及前n项和公式, 比较容易掌握;概率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学生最喜欢的题目, 有初中的基础, 形象直观, 比较容易得分。相对来讲, 立体几何稍微有点难, 但是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证明题学生掌握得还不错, 拿到一问的分不成问题。其中对后一道选修题比较简单, 我曾不止一次地告诉学生, 解答题中, 我们一定要先选做17、18、19和最后一道题, 至于20、21题的导数与函数结合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结合的题目, 对于艺术生来说就太难了, 能把第一问做出来就行了, 后面的选择放弃。有选择性的放弃是明智之举。

经过这三步的反复练习、滚动训练, 学生成绩由原来的20~30分提高到了60~80分, 学生看到了希望, 更增加了自信心, 如果坚持下去, 高考成绩提高到90~100分也不成问题。只要我们老师有信心, 有爱心, 有恒心, 同学生一起奋战备考, 学生才有力量, 有动力, 心里才会踏实, 学习起来才会轻松、持久, 从被动学习数学到主动学习数学, 从而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8.高三政治艺术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篇八

第一、充分关注学情

两位教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施教的对象是艺术生,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而高考的时间又比较紧,但是又不能够像文科生那样以单元为单位构建知识体系,需要充分关注学情!

第二、仔细研读考试说明

两位教师在课前充分研究了2012年山东的考试说明,及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才能明确复习的方向,针对不同考点做到有的放矢的复习教学,课程标准是复习的依据,每一个考点是识记类,理解类还是运用类,不研读课标就无从把握!

第三、研究山东近五年的高考真题

研究近五年山东文综高考题在本堂课中的考情,并且可以预测2012年高考会向哪些考点集中,做到复习是有的放矢!

第四,重视教材

教材是复习的依据,两位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都充分重视了教材!如陈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还特别注意教材的细节,并且告诉学生教材的多少页那句话容易出选择题等!

第五,重在从大视角构建知识框架

引导学生先看单元的题目,再看课的题目,把课放在单元下来复习!如李老师在复习先让学生把整个第四单元的课题目题框题等都先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第六,注重知识见的内在联系!

陈老师在让学生默写的过程中,把文化生活中特点、特征等放到一起来进行,再一次把第一单元中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特点等问题再现再认识。

第七,陈老师的课注重了讲练结合

边讲边练,尤其是讲到重点问题是就选择个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一练,通过让学生讨论、分析等提升学生等能力!

第八、精选典型材料,多角度设置探究性问题

设计有代表性的主观题,归纳点拨做题思路,培养、渗透做题思维,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共识

通过探究性题目生成知识,最后再通过设计有代表性的題目,让学生学以致用,用生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九、多媒体的运用如何适度——共识

在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多媒体已经是教师上课的重要辅助手段,我们思想政治课更是需要它,它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更能使学生接受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最新时事,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一下问题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判断以及评价!

但是多媒体在教学中它的辅助手段到底辅助到什么程度还有待于探究,整堂课的内容全部让多媒体来呈现还是针对重点呈现一部分;材料的选取怎样才算合适,既不加大学生阅读的负担还得体现课的内容和思想;幻灯片设计多了课的内容上后面时间就不够用甚至出现当堂课的内容处理不完,设计少了又怕学生探究和接受的不够;背景材料在多媒体呈现出来后老师还需要不需要读,为什么在具体的课堂上有时候感觉读也不是不读也不是等等……在多媒体做为辅助教学手段的今天各种矛盾也接踵而来,如何恰当处理好这些矛盾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也是教师能力和素养的重要体现!

做题的思路进行理论归纳和指导!相信学生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教学建议!

李老师的课,应该让内容再少点,结合重点问题训练一到两个道题目,让学生学以致用,主干知识的点拨要到位并且要突出重点,如第八课关于大众文化及如何弘扬主旋律?应作为重点问题让学生重点记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符合实际,切忌大跨度的联系!

学生复习过去的问题要重视落实!通过默写检查识记仍然不牢固!

继续加强考试常规要求如默写时书写要规范认真,字迹不能太潦草,描述问题是要有序号!

艺术班的复习要重视基础,把重点问题给学生凸现出来!

讲练结合,注重方法点拨!注重回扣教材!

上一篇:用英语写感谢信的下一篇:总工会领导班子及工会主席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