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共12篇)
1.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一
中职英语学生学习现状及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李晖 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45700
[摘要]:通过对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包括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及多媒体应用、学生学习动机、基础等,分析影响英语教学及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及面临困境,旨在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理论提供参考依据,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在实践方面提供借鉴和启示。[关键词]:英语教学现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英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通用的一种语言,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已是国际经贸、金融、科技、外交等领域通用的工作语言。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学校所面临的一项任务是培养大量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会外语的毕业生,英语是中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但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却令人难以满意,目前“哑巴、聋子英语”的不争事实和费时低效的教学效果很难适应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目的
本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目的;
2、影响中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
3、中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4、中职院校英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通过对中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全面调查,分析影响中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研究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积极探索适合中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学习模式。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是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3和2014级部分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分布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形式和内容
本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题目内容涉及面较广,主要有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动机、目的和障碍,英语学习的方法、策略,课堂教师教学模式、教材的适用性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等。
二、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一)课堂交互的问题
英语教师课后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情况很少。63%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很少交流;22%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从不交流。可见,师生之间严重缺乏情感交流,教学过程中情感目标淡化。
(二)课堂活动组织的问题
调查发现54%的学生认为课外活动对英语学习有帮助,但目前中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很少开展小组活动或合作学习。学生渴望通过课堂活动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在不违背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和组织新颖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不太满意,回答“满意”以上的只有30%;不太满意英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约占70%。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上课时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持否定态度,对教学效果也不太满意。这说明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不适合学生需求,更没有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就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还需要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三、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一)英语基础太差,水平较低
中职学生由于自身的英语基础差,水平仍停留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词汇量极少、语法知识薄弱以及对句型结构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等,从而与英语实际要求严重脱节,使英语学习难上加难。
(二)畏难情绪,缺乏学习兴趣与动机
根据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只有2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明确的期望,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主动性。认为自己不需要像英语专业学生一样对英语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自己在毕业之后工作上需要用到英语的机会也不多,自己更无法在中职的英语学习中快速补齐之前所欠缺的英语技能,所以对英语产生较强畏难情绪、自暴自弃。
(三)教材内容单一,缺乏专业相关性
在教材内容上对中职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不大,缺乏与自身学习实际的有效衔接。起初许多学生都对英语抱着想要努力弥补的心情,但由于教材设计及课堂形式单一而使他们再度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第二次放弃和中断英语学习的局面,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选择适宜的教材以及确保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对中职英语教学已势在必行。
四、启发与分析
(一)加强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职业素养
从调查结果看,由于学生质量和英语基础太差,教师的教学信心偏低,不适应新形势下中职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许多教师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
一、英语交际能力不强、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科技素养不高及组织能力弱,成为影响和制约中职英语教学的主要障碍,必须加强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职业素养。
(二)提高学习兴趣及内在学习动力
学习兴趣是获取英语学习成功的首要前提,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较低的问题,研究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针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来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充分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建立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多媒体中心,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寓
教于乐。
(四)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反思认知”法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通过不断地对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分析,及时反思在学习中的得失,从中领悟出自己的学习规律,与此同时去获取和发展新的认知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
五、结束语
英语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学习者所处的不同阶段以及自身的语言水平都会构成对英语学习效果的最终影响。因此,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教学与学习需要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结合生源特点、生源水平等教学实际来实施教学。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与困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与学生积极主动的沟通,也需要学校及教育部门共同关注和努力。参考文献:
[1]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2]吴宗杰.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3]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际初探[j].2003 [4]阳志清.外语学习效率模式理论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5]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
[6]张萱.基础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7]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二
对于中职院校中的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都相对较差, 所以在心理品质的培养上也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中职学生作为新时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来说, 他们显然已经成为了未来就业市场中的一批新生主力军。基于此, 中职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的高低与否直接关乎到未来社会的安定和谐与稳定发展, 从而也就在无形当中为中职院校管理者带来了更多的教育压力与挑战。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自从我国正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就已经开始充分的关注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发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在这场心理学领域的“革命活动”中, 促使了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在2007年, 我国著名的孟万金教授正式提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教育体系, 一经推出就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广泛的应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概念最初是由玛丽·贾赫德在《当代积极心理健康观》这本书中所提出的, 这一健康理念是建立在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以及众多知识领域的基础上所出现的, 其主要的目的即为帮助和谐社会的构建, 确保当代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建立起更加健康积极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在我国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 教学内容更加偏重于学校中的一些“典型学生”[1], 从而对心理健康的教学效率带来较大程度上的制约。而积极心理学的加入则很好的改变了这一教学现状, 教育者开始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内在优秀品质, 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实用的不良心理防御措施,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三、中职院校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学习态度不端正
中职院校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模式都与初中和高中院校有着较大的不同, 由于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都是经历过中考失利的“问题生”, 所以他们的学习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都显得比较动摇和模糊。此外, 还有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来到中职学校, 为的就是能够逃离高中院中的学习压力, 能够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在这种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的状态下, 很多中职学生就会出现上课溜号、不尊重老师管教以及迟到早退等行为, 严重影响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 做事缺少耐心与自信心
中职院校中的学生普遍都存在着自卑且缺少耐心的心理状态, 由于刚刚经历过中考的失利, 他们认为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过去的同学都会或多或少的“瞧不起”自己, 所以就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归结到“坏学生”的行列中。这一部分中职学生不仅不敢放开手脚的做事, 而且还会经常暗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甚至在经历一个微小的挫折之后就从此一蹶不振, 进而选择继续破罐子破摔。
(三)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团队意识
中职院校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 并且不喜欢参与一些集体活动, 很难从顾全大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此外, 中职学生的自我得失心还比较重, 不论做什么事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经常会因为老师或其他同学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而在心理将对方拉入“黑名单”, 从而在日后的校园生活中都会有意无意的和对方对着干。
(四) 情绪起伏较大
中职院校中的学生在心情好的时候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但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却又什么都不愿意做, 经常为自己的懒惰和拖延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另外, 还有一些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也会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 并且还会出现当众顶撞老师的情况, 将违反纪律当成是一种很“酷”的行为。
四、对策建议
(一) 面向中职学生开展的积极心理训练对策
1. 全面开展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拓展训练是一种实用性极高的体验式学习方法, 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出心理误区, 进而在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培训活动。首先, 教育者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喜好来设计活动项目, 从根本上激发出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感兴趣的训练活动;其次, 在心理拓展训练的工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任务与攻破困难来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 从而逐步的感受到成功与受到表扬的幸福感, 教育者需要不断的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让他们可以逐渐的认识到自己心理上所存在的认识偏差, 达到完善心理品质的最终目的[2]。
2. 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咨询室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中职院校都已经相继开设了一些以心理健康为主的教学活动, 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很多教育者所采用的仍然是“满堂灌”或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积极心理培训工作, 中职院校应当尽快建立校内的心理咨询室, 聘请展业的心理医疗师来一对一的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 帮助那些具有潜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展开深入的心理疏导, 让他们能够更快的驱散心理与思想中的阴影, 更好的迎接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挑战[3]。
(二) 进一步提高中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育者才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保证, 为了能够让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到全面的增强, 中职院校的管理者要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首先, 为了能够树立一个正面的学习榜样, 教育者要在学生面前时刻保持着一个乐观向上且积极奋发的良好精神状态, 并且有意识的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课程中;其次, 教育者在同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时, 要更加深入和透彻的分析学生的各项行为, 理解他们为何会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和抒发情感, 并帮助他们认识到正确做法所能够带来的积极效果;再次, 由于教育者为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具有着双向性特点, 为此, 教育者应当不断的创新和改变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教学技巧。校方管理者也要聘请一些优秀的专业心理讲师到学校中来进行教学辅导, 帮助中职院校的教育者可以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心理教育内涵, 更好的为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
(三) 面向中职学校所实施的积极心理教育措施
1. 开发出符合中职教学现状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方式。由于不同地区中学校的生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也就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与积极心理品质水平的高低不同。基于此, 教育者应当在原有教学资源与经验的基础之上, 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能力来对心理健康的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做出适当的调整, 从根本上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例如, 针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 心理健康的教学课程应当以应对压力、处理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为主,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不断的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难度[4]。
2. 加大对积极心理文化的建设力度
校园文化是促进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树立的一种强大的隐形力量, 教育者应当巧妙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中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巧妙的联系到一起, 让中职学生在接受心理文化熏陶的同时达到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目的。首先, 中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加大对校内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以及文化教室等场所的开发力度, 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其次, 学校管理者还要根据当前的心理健康教学现状来制作一本可以让学生随时翻阅的心理健康小手册, 在其中加入一些通俗易懂且趣味性较高的减压方法, 让学生可以在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时在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自我调节;最后, 校方领导还要经常性的举办一些心理学活动,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同时结合中职院校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应对措施, 其中包括全面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咨询室、进一步提高中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以及开发出符合中职教学现状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等, 以期能够对我国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带来一些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崔志武, 赵凤英.实施“唤醒教育”塑造学生积极心态——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教创新中的运用[J].中国特殊教育, 2012 (11) :66-68.
[2]冯夏庭, 刘雁之.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以广东省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100-105.
[3]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版) , 2012, 27 (4) :148-152.
3.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三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15-02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如何针对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是摆在每个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式,对广西职業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设想,旨在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进一步探讨。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采用客观题型问卷形式。从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英语水平和职業英语的需求等方面进行设计。在广西职業技术学院2011级学生中随机选了5个班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达99%。老师用统一指导语强调以下几点: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调查结果与学生期末成绩无关;要求学生如实进行选择。因此,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是真实、有效的。
(一)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但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在“您认为英语学习重要吗”这一选项,84%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重要”(48%)和“比较重要”(36%),15%选择了“一般”,只有1%的学生选择了“不太重要”。对于“你对英语感兴趣吗”这一选项,分别有11%和54%的学生选择了“特别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表示“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占28%,而选择“一点也不感兴趣”的学生只占7%。这个结果比较符合笔者的预想,因为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中对英语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并不占多数,大部分的学生是处于“比较感兴趣”和“不太感兴趣”之间。
(二)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点也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印证。在回答“您觉得哪些主要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时候,占前位的选项分别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氛围和英语的实用性。同时,80%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活学活用,最喜欢的教学模式是师生互动。
在调查中笔者同时也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回答“您认为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的时候,82%的学生选择了“学生积极性低”,55%的学生选择了“学生自身的问题”,41%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模式呆板”,选择“教学质量差”的学生则占14%。该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信心不足,同时教学模式的单一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影响。
(三)学生对英语学习与未来就業的认识。对于“学习英语可以使自己找工作时更具竞争力”这样的说法,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同意。81%的学生觉得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会用到英语。详情见表l。
如今,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对英语有一定的要求,甚至有些单位要求应聘大学生能将英语与应聘岗位的業务能力相结合。可以说,英语现在不仅仅是人们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更是竞争的武器。因此,教师如果将英语与学生未来就業相结合,就可以把学生这一认识转化为英语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四)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希望能全面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力和口语。在对“您对自己听力、口语的评价”的调查中,63%的高职学生认为,他们现在听力和口语水平都很一般,甚至有2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听力和口语水平都不好。这一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提高听、说等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同时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现象。详情见表2。
(五)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愿望与要求。对于“您希望目前的英语学习与职業和专業有关系吗?”该问题上,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表示希望的共计67%,无所谓的占17%,不希望的占16%。与此同时,73%的学生喜欢老师上课时补充一些专業英语知识,81%的学生希望老师上课时进行职業方面的情景听说训练。该结果充分表明高职学生在强化基础英语技能的同时,还有扩展专業英语知识方面的需求。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本次关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暴露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够等问题,同时也暴露了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与职業需求脱钩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日趋减退。针对这些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旨在更好地增强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让学习者认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其学习外语的真正兴趣,激发其内在动机。尽管基础薄弱,大多数高职学生还是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并表示对英语感兴趣,那么为了保护好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教师就应该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有趣、快乐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通过与专業结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与专業相关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業竞争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职英语教学在内容方面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突出实际应用。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提高英语听、说等应用能力的愿望相当强烈,但由于自身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敢于讲英语的勇气和信心。同时,还应努力淡化考试分数,改变考核方式,以消除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整合高职英语与行業英语。与普通本科大学的教育目标有所不同,高职教育强调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位,需要学生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即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岗位要求尽可能实现零对接。对外语的要求也是如此。因此,将英语与专業结合既是工作岗位的需要,也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
高职英语的教学重心放在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习行業英语及未来发展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行業英语是指核心专業所处的专業大类的通用英语,更注重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高职院校专業众多,不同专業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必然存在差异。行業英语教学应根据各行業对英语能力需求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業能力为导向,旨在培养高职学生在本行業领域内运用英语进行基本交流的能力。高职英语教育者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才能将高职英语与行業英语更好地进行整合,从而进一步完善符合高职高专教学要求的英语课程模式,使高职英语更好地服务专業教学,满足社会需求。
4.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四
为了了解班里学生学习英语现状,即他们学英语中对听、说、读、写的掌握程度及在实际学习中是如何进行听说读写来提高英语水平。我设计了一份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你平时是否“开口大声”地读英语?
A.通常(20%)B.有时(60%)C.(几乎)决不(4%)D.不知道(5%)
2.你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吗?
A.通常(12%)B.有时(30%)C.(几乎)决不(0%)D.不知道(10%)
3.你能“随心所欲”地说英语吗?
A.通常(0%)B.有时(56%)C.(几乎)决不(27%)D.不知道(17%)
4.你的语法成绩一直很好?
A.通常(17%)B.有时(35%)C.(几乎)决不(31%)D.不知道(12%)
5.你有好的记生词的记忆力吗?
A.通常(15%)B.有时(35%)C.(几乎)决不(19%)D.不知道(31%)
6.你害怕在讲英语中犯错误吗?
A.通常(38%)B.有时(27%)C.(几乎)决不(23%)D.不知道(10%)
7.在班上,如果你的错误没有被纠正,你会生气吗?
A.通常(8%)B.有时(31%)C.(几乎)决不(27%)D.不知道(33%)
8.你大声朗读时的语音比对话时要好吗?
A.通常(40%)B.有时(21%)C.(几乎)决不(3%)D.不知道(31%)
9.你在说话时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吗?
A.通常(35%)B.有时(38%)C.(几乎)决不(12%)D.不知道(15%)
10.你喜欢背诵新的语法规则和生词吗?
A.通常(23%)B.有时(48%)C.(几乎)决不(17%)D.不知道(10%0
11.你认为学英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A.单词太多记不住 14(27%)B.语法不好学 22(42%)
B.C.口语说不好 16(31%)D.其它_____________0(0%)
12.你现在最想提高的是:
A.英语口语会话能力 14(27%)B.英语阅读能力 26(50%)
C.英语写作能力 6(12%)D.英语应试能力 20(38%)
E其它_______________2(4%)
从本次调查得出的结果看,学生学英语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极大的重视。题项1、2、3中,反映了学生平时讲英语及应用英语的局限性。学语言目的在于能熟练地应用语言进行日常交际。然而,学生平时却是有时或偶然地开口讲英语,而且不能随心所欲地说英语。甚至听不懂别人讲英语。到目前还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有人虽然笔试会得高分,但需要运用英语时却出现“聋子英语”——听不懂和“哑巴英语”——说不出等现象。即所谓的聋哑英语。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实际教学中的一大遗憾。这也说明了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弊端。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勤开口,而且要尽力创设真实、宽松的语言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创造讲英语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乐学、善说英语。而且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调查结果还表明,学生在背诵新的语法规则和生词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单词太多,记不住,语法太杂,不好学(如题项5、10、11)。所以在指导学生记英语单词时,要避免孤立、机械性的记忆,应根据情景、上下文及句子来记单词;教师也应尽量在情景中把生词呈现给学生。至于语法问题,教会学生巧记语法规则的同时,对部分容易混淆的语法现象要进行比较、分析,并应有相应的语法专项及辨析习题,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轻松、自然地掌握语法。
另外,本次调查的结果也表明了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不足,他们急切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题项12)。我们知道,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信息资源、开阔的视野、丰富的语言知识,拥有较大的词汇量,还得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及文化习俗、背景等;同时必须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较强的推理、归纳、判断及解题能力。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及焦虑心理,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五
亲爱的同学们:
本调查问卷只是针对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情况的调查,请您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本问卷仅作为学术研究使用,不涉及商业利益,不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谢谢您抽出时间填写此调查问卷,请您在所选的相应字母选项上打“ ”。班级:初一()班
1.你喜欢学习英语吗?
A.很喜欢B.喜欢C.不喜欢D.没有选择必须学
2.课前您会主动对新课进行预习吗?_____.A.会B.偶尔会C.不会D.看老师要求
5.老师提问的时候您会紧张吗?_____.A.不会紧张 B.有点紧张 C.答案会的就不紧张 D.每次都紧张
6.您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吗?_____.A.全部都能B.大部分能C.老师慢些就可以勉强能够跟上D.完全不能
7.您对老师课堂提问的方式有什么看法吗?_____.A.喜欢B.没有创意C.感觉老师总是喜欢叫某些同学D.没啥想法,不关注
8.在上课时,你习惯采用哪种方式学习?_____.A.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再复习B.认真听老师讲,偶尔记笔记
C.不听老师讲,自己看书学习D.只听老师讲,从不记笔记
9.您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_____.A.非常积极B.积极C.不大积极D.看情况
10.您感觉课堂老师讲的内容难易程度如何:_____.A.很容易,课前自己就已弄懂 B.必须在老师讲解下才会明白C.自学就可以看明白D.说不清楚
11.您最喜欢英语课堂上的活动是:_____.A听老师不停地讲 B.做练习题或回答课本问题 C.小组讨论 D.角色扮演
12.参加补习班(家教)的课程内容比在学校所学内容进度提前吗?_____.A.只是老师讲课的内容之前B.提前一单元 C.提前,但说不清楚D.不参加
13.有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上课过程中常常走神,您呢?_____.A.基本不会走神B.上课内容听不懂时会走神
C.上课内容已经懂了,不用听D.对感兴趣的内容很认真,不感兴趣的就不认真
14.课后您参加补习班(家教)吗?_____.A.经常参加 B.偶尔参加C.不参加 D.看情况
15.您认为补习班(家教)对您的英语课堂学习有影响吗:_____.A.老师讲的补习班已经讲过,不听也罢B.说不清,没有注意过
C.很有帮助,有助于巩固知识D.虽然补习过,但每个老师都有不同侧重点还是听听吧
16.您对学过的知识当中有不懂的内容,在第二次课堂学习的时候是否会特别留意:_____.A.做出标记,一定会 B.做出标记,不忘记就会C.不会 D.以后做题遇到不懂再说
17.你觉得课堂上影响你学习最大因素是什么? _____.A.老师的语言是否生动 B.课程内容是否吸引人C.老师的课件、道具情况D.身边同学的话语和行为
18.你觉得自己的听课效果怎样?_____.A.不清楚B.全听不懂C.部分听懂D.全能听懂
6.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六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以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及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效果,从而为高校的英语教学体制改革提供显示的依据和建议,促进英语学习气氛,提高大学生整体英文素质,适应社会发展,进行了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
湖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以湖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总体,按20个院的人数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抽取的样本总量为100,共发出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89份,回收率为89%。
三、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
2,学习英语的方式;
3,英语学习的耗时;
4,对学校英语教学的态度。
5,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五、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导致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欠佳;英语学习的方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切实做到的学生屈指可数;花费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并不是太多,虽然很多同学觉得英语重要,但实际行动并不理想,部分同学只停留在大
一、大二阶段,确切来说是四、六机通过;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偏向于社会的英语培训机构。具体情况显示如下:
1,大学生越来越注意到英语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社会需求的学生占49.3%,但还是有39.7%的同学是为了考试过级而迫不得已学习英语,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兴趣学习英语的仅占7.3%,还有3.7%的同学是没有明确的理由,是因为设了英语的课程所以进行英语学习的。由以上数据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学习英语并非出于自己的喜好,而是社会所趋,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是为了四级证与毕业挂钩而学习英语。
2,对于英语学习的方式,以记忆单词为主题的同学占到68%,而通过阅读书报来扩充单词与加强英语语感的占20.6%,13.5%的同学认为朗读是最好的方式,其他的同学则主要以观看英文电影和听英文歌曲来学习英文。
3,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花费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大部分为65%以上,而文科类的学生大部分为30%~40%之间,工科类的学生则有明显的下降,大部分认为在20%以下,这类同学大部分只是学习了早读的四十分钟。
4,认为学校英语教学的质量一般的占54.3%,较差的占35.4%,而良好的占
5.3%,差的占6%。英语逃课率很高,甚至有些学生在调查报告上写,基本没去上过英语课。而对于社会的培训机构,学生的反映比较好。普遍认为社会培训机构比学校的教学效果好。
5,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女生的信心较男生要高,文科类专业学生较理科类专业高。但是,还是有绝大部分学生觉得很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将英语学好,表示信心不是很足。
六、针对于以上调查结果,调查者整理出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建议:
1)大学生应该摆正学习英语的心态,态度决定认识,只有从跟本上解决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阻碍,才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路途上迈出第一步。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学习目的,培养多元学习动机。动机是学习过程中行为取向的内在驱动力,是“支配行为、产生导向”的一系列因素。不同的学习目的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一般而言,具有远期目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学习也更加持久。具有近期目的的学生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一定的动力,但当外来压力消失后,学习则难以持久。调查结果显示,有39.7 %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通过考试拿文凭,仅次于“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发展提供条件”(49.3%)。可见,学习英语的工具性目的在学生中占相当比重,造成这一现象的。
2)单词的记忆虽然很重要,但是,正确记忆单词的方式才能确保学习的时候不会事半功倍。虽然很多学生用了相当的时间记忆单词,但整体学习英语的时间是相对较低的。很多同学只是在早自习的时间里进行单词的记忆,课文的诵读,而在平时,则将英语抛诸脑后,这种情况在工科学生中由为常见。这也是因为工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学习气氛不浓。将单词的记忆与平时的阅读联系起来,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其次,依靠电影与英文歌曲,虽然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平时有一定量的针对性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阅读、听力等的练习。最后,英语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语言科学,所以,能说能表达是英语学习的根本也是最终目标。因而,学习英语不应该只停留在考试层面,大学生应该注重对英语的运用能力的提升。
3)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学习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8 %的人表示对英语学习有信心,没有或绝对没有信心的仅占12.0%。这一结果是值得肯定的。在教学过程中,以往总是强调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内部自我激励机制,将己有的信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另外,在对学好英语有信心的学生中,绝对有信心的占32.7%,有一些的占5 3%。可见,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对学好英语的信心不是很足,因此,学生在将已有的信心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同时,教师也应注意不断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
者的情感作用。
4)重视情感控制,促进学习动力。据调查分析,男生与女生之间,文科类与理科类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别。据笔者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决定的。许多男生、工科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因为受到了消极的情绪的影响,所以,学习英语的时候会有种排斥感。所以,这也是一类情况。因而,激励机制的建立,不仅要从外界获得,学生自己也应该多给自己积极的提示。这样才能做到“内外兼修”。普遍认为,语言学习与情感有关,而且,如果有利的情感状态占主导地位,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有研究表明,语言焦虑并没有对动机行为产生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也非常微弱。个性外向的学习者一般表现为勇于用目的语在课堂内外进行实践和交流,学习主动、积极。与个性内向的学习者相比较,他们更易于在外语学习中取得成功。因此,焦虑感与动机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完全缺少或焦虑感过强都不利于动机水平的提高,而适中的焦虑感则有利于外语的学习。
5)克服消极态度,形成主动学习习惯。调查中,经常主动寻找各种机会学习英语的仅占19.0%,英语课上表现特别活跃的仅占4名%。另外,英语学习中学生
觉得最紧张的时刻是在老师提问时(5 4.0%)和在公共场合讲英语时(49,7%)。学英语的主要方式是与同学合作的占12.4%。学习中遇到难题,选择与同学讨论的占30 3 %,甚至还有21.1%选择回避。造成紧张被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羞怯,怕出错等心理因素,也有不感兴趣、口语不好等情感成分。学生应努力克服消极的惰性,摆脱被动学习局面,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
6)增进学习交流,强化听说练习。数据显示,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中最难的是口语(26名%),其次是听力(25 3%)。在客观上,这与传统教学中重视分数而忽视交流、表达能力的学习文化直接相关。主观上,学生平时在课外英语学习方面时间投入不够。除课堂之外,学生平均每天学习英语时间为1 小时以下的占51.9%,而在5 小时以上的仅占1.1%。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课外练习英语的机会不多。从问卷结果来看,学生找比自己英语水平高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的只占124 %。在英语学习中遇到难题,选择与同学讨论的只有30 3 %。这说明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交际在学习中的作用,缺乏交际性学习策略的指导;
7)拓宽学习渠道,优化学习资源。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必须学会在课后去接受更多的语言输入,寻找更多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和途径。
8)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外语学习的主要途径。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单
一、模式固定,过分强调以教师、课程、课堂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语言学习的效果。调查中,79.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可见,转变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创建学习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丰凑的语言习得环境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语言的输入只有依托一定的情境,借助于相应的语外信息,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应该指出,以上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关、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效果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习者因素,比如学习的态度、策略。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学得好和不好的原因分别是学习方法和策略(54%)与个人学习方法不当(5.8%)占最大比例。将学习好坏的原因归于内部原因,等于从根本上肯定了自己,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加倍努力地学习。
七、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一些现状,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还包括很多外在因素,如经济发展趋势、社会人才需求等。这提醒我们应该使自己尽可能的适应社会需求,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就英语学习方面,大学生的素质仍存在很大的提高的空间。首先,学习的目标及动力不明确和学习没有持续性是主要问题。其次,对英语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的方式仍无法针对个人的特点进行展开,是英语学习的第二大问题。再者,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步能适应大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7.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七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特别是素质教育倡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总结的教学活动规律,所以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研究是研究学校体育问题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工作正逐渐系统化和正规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应用性和实用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一点从近年来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就可以反映出来。唯物辩证法原理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为使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学生这个内在因素,然后根据内在因素施加相应的外在条件,如此才能有效地改善体育教学的效果,发挥体育教育应有的价值。本研究旨在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做客观、准确的了解,从而为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天津职业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共1050人,天津职业大学主管领导、教学督导、教务处领导和体育教师共21人。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2.2.1. 1 问卷设计
问卷的设计是在相关专家的合作下完成的,主要以封闭题为主,问卷完成后通过了专家教授的信效度检验。
2.2.1. 2 问卷发放及回收
分层抽取天津职业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目的和学习动机。共发放问卷1050份,收回问卷1022份,其中有效问卷998份,问卷有效率为95.05%。另外向天津职业大学主管领导、教学督导、教务处领导和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1份,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00%。
2.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数理统计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定量研究,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计算。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天津职业大学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
研究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旨在了解学生对体育学习目的、意义、价值理解等心理倾向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寻求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提供依据。图1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结果的统计。
通过“学生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态度”的调查发现,除极少数的同学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不感兴趣之外,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同时也喜欢体育课,这表明该校体育课的上课效果基本能达到学生的满意,有关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喜欢体育课却不喜欢体育活动,通过对学生的走访了解到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喜欢体育自己却不懂得体育锻炼的方法,缺乏相关知识。第二,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是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良好平台,第三,对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表示欣赏也是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课而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原因;此外,有16.8%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这个数据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提示个别体育课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体育课中经常有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通过问卷的调查得出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第一,体育课统一行动多,学生可自主选择活动的范围小;第二,体育课达标项目多,轻松趣味的项目少;第三,体育课形式单一重复多,个性化教育形式少;第四,教师指令多,学生创造性发挥少。(见表1)
另外,通过对学生“课堂体会”问卷调查发现(见表2、3):喜欢体育课的学生的体会通常是“我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喜欢我的体育教师”、“我经常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对上体育课的体会往往是“体育老师从来不会注意到我”、“尽管我很努力,体育课成绩也不能达标”、“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这一调查结果提示我们,转变学生的体育课态度,培养主体学习兴趣,是当前体育课教学的重要问题。
随着教师的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观转变为“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观,带来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学习评价等方面的改变。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普遍注重对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普遍提高。
3.2 天津职业大学学生的体育学习目的
3.2.1 男生的体育学习目的
通过调查发现,男生的体育学习目的依次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拥有健康体魄,缓解大脑疲劳,放松、调节身心,系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见表4)
3.2.2 女生的体育学习目的
通过调查发现,女生的体育学习目的依次为:缓解大脑疲劳,放松、调节身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拥有健康体魄,喜欢与同学交往(见表5)。
通过对学生体育课目的的调查发现,学生上体育课的重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休质,拥有健康体魄”,其中男、女生分别占85.4%和80.4%,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健身功能普遍持认同态度。这反映出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课学习,达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目的,这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一致。
调查还发现,学生选择了通过上体育课达到“缓解疲劳、休闲娱乐,调节身心”的目的。其中,男、女生各占78.7%和85.2%,说明体育课在教会学生健身、娱乐休闲、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逐渐被学生所普遍接受。当今学生对体育课需求目标日益丰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围绕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逐步建立体育教学新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走访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普遍认为高职体育课的首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掌握实用的锻炼方法,使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形成自我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教师普遍认为,体育课在培养学生意志力、创造力、竞争力、合作意识等方面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优势和特色。由此可见,实际上体育教师也正在建立体育教学新观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及终身体育意识。
3.3 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从表6中可以看到,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调查时,选择“学习技术”和“休息大脑”的学生还不到调查人数的一半,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单纯。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懂得如何去善待学生,引导学生向积极方向发展,变不利学习动机为有利学习动机。
表6显示,天津职业大学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主要集中如下几个方面:学习技术、应付考试、休息大脑、玩得痛快。从具体的数据来看,近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是较为积极向上的,但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只是应付考试而参加体育学习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课上要不断灌输给学生正确积极的体育学习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持久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1)总体来看天津职业大学学生对体育学习持积极的态度,但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却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这也侧面反映了体育课程建设有待更近一步的完善。
(2)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学习目的无显著差异,都主要侧重于增强体质,缓解大脑疲劳,休闲娱乐,喜欢与同学交往等方面。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体育丰富的功能这一事实有了较多的认识。
(3)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是比较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就要求体育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体育的功能性及不可或缺性,培养学生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从外因出发,例如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将学生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分层抽取的天津职业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为被调查对象,对天津职业大学学生体育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天津职业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职业大学,学生,体育学习,现状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5.
[2]司云.中原油田进行“基础+特长”的体育教学改革实验[J].中国学校体育,2002(4).
[3]刘翠娟.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对策[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4]汪涛.高职院校发展职业性体育的理论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
[5]郁俊、周晶在.学分制下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新模式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
[6]夏峰.学校体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J].中国学校体育,2002.
[7]李学华.体育课教学教师情态对学生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1995(1).
8.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八
【关键词】学习能动性;技术应用型大学;大学生
学习能动性指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环境及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诸方面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它包括态度、动机、行为选择、行为倾向以及行为的反作用。在本研究中0,具体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能力。由于大学的学习任务、学习条件、教学管理方式与之前中学的教育模式截然不同,且技术应用型大学是以培养应用性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有别于一般学科型、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而技术应用型大学的学生能否具有自主能动学习的能力就成了影响学生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不同程度的能动性地发挥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不同的认知投入,进而产生学业成绩的分化。因此,了解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能动性学习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对学生树立能动学习观、形成能动学习能力,进而推进技术应用型大学的学风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调查方式与方法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了某技术应用型大学的理、工、管、文、艺五科的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390份,收回384份,有效问卷382份。我们首先通过座谈会、个人访谈等形式对该校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研,而后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状况,分别从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四方面展开,提炼出学习目标、专业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规划、学习方法、学习时间调配、学习效果反馈、自我学习激励倾向性等八个指标,并以此为主要内容编制了《某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调查问卷》。该调查表以单项选择为主,共27个选择题,其中,25个为单项选择题,2个为多项选择题。为尽可能得到真实、准确的调查结果,我们在发卷前均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请学生积极配合,如实填写问卷。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2.1.1 自我计划缺失的背后:专业目标定位的茫然与专业兴趣的低落
自我计划是学生能动性学习的重要特质之一,但调查结果显示:该技术应用型大学只有25%的学生进大学后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而有75%的学生对进大学后的发展方向表现出迷茫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数据显示上,高年级学生与大一新生相比,在对大学生涯规划上并未随着年级的升高,表现出相应增长。与之相应的,在“你是否有明确而详细的学习计划”一项中,仅有28.8%的学生表示有,而多达71.2%学生表示没有。但从年级的角度看,相比大一大二的学生,大三的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上面,增长了八个百分点。
学生在学习中和对大学生涯的规划中表现出较低的自我计划性,有如下几个原因:其一,与其学习目标不明确紧密相关。目标是一种人渴望在头脑中形成的具体的表象,它能够激发人行为并给其提供方向。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17%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目标很明确,却有32%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目标不明确性是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较低自我计划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2.1.2 兴趣是引导学生目标达成的动力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有13%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有16%的学生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有71%的学生表示一般。可见,对学习的低兴趣率,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较低自我计划性的原因之一。
2.1.3 对所学专业所属的行业领域的信心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调查显示,有2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但也有28%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信心。此外,在对自己专业的信心度上,各个专业随着年级的上升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微妙变化。以计算机学院为例,除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度从大一的59%上升到大三的77%(包括“充满信心”和“一般”),计算机科学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都表现出了随着年级的升高,专业信心度反而下降的现象。在与学生的群体座谈会中了解到:大四学生的就业率高低对同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影响巨大,其直接表现便是对所学专业前景评价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影响学生制定具体学习计划时的明确度与信心度,尤其对大三学生影响更甚。
2.2 原因分析
2.2.1 自我调整能力的薄弱:中学教育向大学教育过渡转接时的仓促适应
自我调整是学生学习能动性的主要特征之一,本研究中的自我调整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学习模式在从中学向大学的转换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从被动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的转换。具体包括良好学习习惯的保持、独特学习方法的形成、学习主动性及对大学学习场所等资源的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从表中可见,学生们普遍将复习重于预习,能保持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的同学只占学生总数的1/4左右,在大学中已形成自己独特学习方法的不到一半;在学习主动性上,能经常性地积极主动思考探索的同学只占28%,能将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问题的,只占20%;在资源利用方面,尽管许多同学都喜欢上网,但能将网络等现代化设备用于学习的只占45%;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实训楼资源的只占1/4左右。
联系在学生座谈会中获得的信息,原因大致可归纳为:(1)对专业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对专业学习的意义认识模糊且学习责任心不强,缺乏一定的理想和抱负;(2)未实现学习模式由中学向大学的转换,仍停留在中学被动学习的模式中,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适应性不强;(3)对大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认知不足,没有成为认知主体。
2.2.2 自我指导效用不强:反思、独立、主动、分享意识的缺乏
自我指导是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又一重要特征:学生是否能凭借内力进行有效反思,经常性地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学习;是否具有主动出击寻求外援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是否形成分享交流的习惯,经常性地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学习中的问题,这些都是学生自我指导能力强弱的表现。
调查显示:能经常有意识的使用学习策略和方法的人只占25%,有62%的同学不经常使用,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运用一定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学生占13%;在主动向外求援一项中,只有24%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而高达76%的学生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向外求助的经历;在是否喜欢与别人分享交流一项中,有43%的学生表示喜欢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交流,但仍有57%的同学表示不喜欢与人分享交流。从这三项指标来看,该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仍待加强。
正如专家们所强调的,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在访谈中了解到,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示:“即使老师主动来问我们什么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应该问什么。”或许是这部分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弱的缘故:不懂的内容太多了,不知从何问起。而一旦这部分同学在学习上存有很多困惑的情况下却依旧没有形成积极主动寻求外援和分享讨论的习惯时,学生自我指导能力更有可能每况愈下。
2.2.3 自我强化意识的微弱:对外在强化的低头臣服
自我强化是学生学习能动性表现的显著特征,在本调查中主要指学生课后用于强化学习的时间量及对各种内外评价的反应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学生利用双休日的学习时间不足1/4;每天课外学习的时间超过3小时的仅占17%,还有31%的学生不足1小时。该高职院校学生课后用于强化学习的时间量不容乐观。
同时,在强化倾向上,重外在强化,轻内在强化的态势亦非常明显。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外在评价方式均较为看重:在是否看重考试成绩一项中,有42%的同学表示非常看重,只有1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是否看重奖学金一项中,有39%的学生表示很看重,但也有1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是否在乎老师、同学对你的评价一项中,表示在乎的同学高达85%。与此三项对外在评价给予高度重视的调查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在自我评价一项中只有34%的学生表示经常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而有62%的学生表示很少甚至从不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可见,与外在强化相比,学生自我的内在强化倾向较为微弱。
学生自我内在强化意识微弱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的对教师的依赖性学习,使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在接受评价时,也更习惯于外在的评价;此外,大学现行的一些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机制对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的自我强化学习未实现强有力地督促。如:大班授课制,一学期一次的考试评价制,这些精英教育阶段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和评价措施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现状并不适应,长此以往,容易使部分大学生处于外在强化和内在强化皆薄弱的境界中,进一步加剧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脆弱状态。
3.提高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措施
在此次调查中所显示的某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强的状态,既有学生自身的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教学层面、管理层面多管齐下。此处,就提高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出几个可能性策略:
3.1 教师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状态确定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专业目标意识并帮助学生建立专业学习兴趣在此项调查中,有32%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多达71.2%学生没有明确而详细的学习计划,有75%的学生对进大学后的发展方向表现出迷茫状态。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学生的学习乃至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了方向。如果教师一味将自己的教学目标强加于学生而毫不估计学生对这一目标的设置,毫不考虑市场需求对教学的新要求,学生对这种笼统的、过时的大目标往往会缺乏持久性,因而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因此,教师与学生都应树立正确的目标设置理念。比如,设定的目标是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那么便可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完成任务时的持久性,这是由于具体的目标提供了判断行为的标准,中等难度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挑战,近期便可达到的目标不会被日常事物所干扰。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不同,在目标设置中也会有所不同,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及时地了解和不断从目标反馈信息中获取满意感,进而激发专业学习动机和专业学习兴趣。
3.2 形成班导师、辅导员联合式的班级教育管理制,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整适应能力
大学的学习任务、学习条件、教学管理方式与之前中学的教育模式截然不同;此外,一些在精英教育阶段和普通高等院校采用的教学形式和评价措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技术应用型大学学生并不适用。因此,要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实现从被动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的转换,对大学学习环境尽早适应,可尝试采用专业班导师与思想政治辅导员联合的班级教育管理方式。如:在学习方法上,专业班导师可从每门具体的专业课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并教其具体的学习方法;思想政治辅导员则从一般方法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规划给予指导。以此,在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达到发挥两者合力的作用。也使得原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学分制弱化的班级群体概念,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习共同体”或“精神共同体”的作用。
3.3 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效用,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主动分享的意识
本研究中,我们让该技术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对自己在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上对自己产生影响的诸多“重要他人”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如上,在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人士中,同学和朋友作为同辈群体排在了首要位置。“朋辈群体”是指由一些在年龄、身份、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个人所组成的群体。由于具有年龄相近和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所以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朋辈群体是青年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机制。因此,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效用,组织学生成立学习沙龙、学习先锋联盟等由学生朋辈自己组织、自己负责、互相教育的各类活动,增强优秀学生朋辈的影响力,让学生在朋辈影响下形成既能独立反思又能主动分享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3.4 以“掌握定向”为目标,增强学生在自我强化时间和自我强化倾向上的平衡力度
在成就目标理论中,一直存在着二分法,即:“掌握定向”和“成绩定向”,前者指学生对发展能力感兴趣(如:现在就为未来的就业培养能力),将学习本身,获得能力的发展视为终极目标;后者更强调将学习视为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他们倾向于关注成绩、分数。技术应用型高校本身的培养目标即是:注重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实战技能的培养。因此,以“掌握定向”为目标,在学生关注成绩、奖学金等外在强化刺激的同时,更应鼓励学生将学习与未来的就业相结合,强调校企合作,强调从大一开始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将“学有所得的满足感”和“学以致用”等有助于自我内在强化的目标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
参考文献
[1]王言根.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严平等.对地方高校新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 篇九
近几年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与4G网络的成熟,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悄然发生改变,移动学习也随之步入校园。移动学习是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学术界尚于定论。我国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室给出如下定义:移动教育是指依托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教学活动。本文根据校园中实际使用情况,将移动设备在大部分情况下明确为智能手机。因此进而对移动学习定义为:利用智能手机(以下简称手机)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从而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新学习方式。
那么这种新学习方式是否能够给高职学生带来明显的学习效果?高职学生能抵御手机娱乐诱惑而主动移动学习?高职学生是如何看待移动学习的未来发展?这一系列问题的明确对移动学习在高职学生中的推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过程
调查设计。本次调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首先在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编制问卷;其次作小范围样本的实验调查;然后根据实验结果修正问卷;接着正式发布问卷实施调查;最后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调查实施。本次问卷调查发布、学生填写、数据回收均在网络上实施。调查的学校主要是无锡地区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学生的专业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与审计、计算机财务、商务日语、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机电一体化、城市园林设计等10个专业。
数据回收与处理。本次问卷采用计算机网络发布,并且在问卷上设置了数据填写的有效要求,即不符要求填写则无法提交,从而确保回收的有效性。最后回收有效问卷共计546份。数据处理工具采用SPSS和EXCEL。对问卷其中22项封闭性问题进行信度与效度检测,其中CronbachsAlpha值為0.908,KMO值为0.927,Bartlett球形度检验中Sig值为0.000,说明问卷信度与效度较高,问卷有效。
调查结果分析
移动设备使用情况
高职学生使用手机熟练程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把操作手机技能分成:除电话短信外其他不太会、简单使用、普通、熟练、非常熟练五个等级,其结果依次为3.3%、4.03%、15.02%、26.74%、50.92%。由此可以看出77.6%的高职学生操作手机达到熟练程度。
高职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如下表1所示
高职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情况。本题为多选题,选项按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社交84.62%,网络娱乐80.4%,浏览信息69.78%,移动学习46.89%,网络购物45.6%,其他6.78%(该项学生自填内容)。
移动学习的现状
高职学生接受移动学习情况。把高职学生愿意接纳移动学习作为常用方式的程度分成以下五个等级:不接受、无所谓、可以试试、比较愿意、非常愿意。其结果依次为:21.98%、20.15%、39.93%、12.82%、5.13%。
高职学生采用移动学习的动机。促使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情况。选项主要有:时髦跟风、广告宣传、老师要求、同学推荐、自己主动。其结果依次分别为10.81%、5.13%、19.78%、17.4%、46.89%。
教师引导高职学生移动学习情况。该项调查高职学生的老师指导其移动学习情况。选项为:完全没有提到、提到过但没有指导过、简单地指导过、指导过、系统而科学指导过。结果依次为:29.67%、29.85%、24.91%、6.59%、8.97%。
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时长及情况调查
面对手机诸多诱惑,移动学习情况调查。选项有:手机各种有趣的内容太多了,没有时间分配给学习;手机上的诱惑很多,用手机学习没办法不分心,为了安心学习最好别用手机学习;很少会主动使用手机学习,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要求移动学习,才会用静下心来手机学习;能主动用手机学习,也能坚持学一段时间,但偶尔会控制不住自己中途用手机玩别的了;会按计划主动利用手机移动学习,在学习时间内不会做其他事。其结果依次分别为:10.44%、17.95%、29.12%、23.08%、19.41%。
移动学习网络环境调查
问题一:您学校无线网络的网速情况?选项为:网速很快、网速快、网速一般、网速慢、没有提供无线网络。结果依次为:4.4%、18.32%、17.58%、23.08%、36.63%。经过与学生口头调查发现,本次调查时学校都没有统一部署无线网络,而是局部办公室、实验室提供了一些WIFI。
问题二:网络信号稳定性是否会影响移动学习的积极性?选项为:非常影响、会影响、有点影响、无所谓、不影响。结果依次为:18.13%、27.84%、24.91%、15.02%、14.1%。
移动学习效果
高职学生移动学习效率情况。选项如下:没有提高效率反而拖慢了;不能帮助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不清楚;有时可以提高效率,例如写作业时帮助快速找到答案;移动学习能全面帮我快速理解学习内容。它们的调查结果依次分别是:4.4%、4.58%、19.41%、41.21%、30.4%。
移动学习注意力情况。根据高职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普遍情况,将选项描述成以下等级:用手机移动学习容易分散注意力;对学习注意力没有正面或负面影响;移动学习开始时会有新鲜感集中些,但过段时间就无所谓;对感兴趣的内容会保持注意力集中;完全集中并保持。调查结果依次分别是:18.86%、9.16%、23.08%、33.88%、15.02%。
移动学习愉悦感情况。选项主要有:没有愉悦感反而添加负担了;没有添加愉悦感;移动学习能提供新帮助,觉得学习不是那么可恶;移动学习的呈现方式降低了难度,开始对学习有信心了;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成就感,开始享受学习乐趣。调查结果依次分别是:4.95%、26.56%、29.67%、19.96%、18.86%。
对移动学习期望
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媒介形式期望。本项为多选,其选项为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其他(本项为学生自填内容)。选项人数结果依次为:32.26%、69.78%、49.27%、54.76%、76.74%、4.4%。
移动学习资源时长情况调查。本项针对某一碎片化知识点的时长调查,选项主要有:3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15分钟。结果依次为:10.99%、27.11%、15.38%、26.74%、19.78%。
影响高职学生移动学习活动推广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本项调查的选项主要有:移动设备配置低;网速限制;费用;学习资源的限制;没有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调查结果依次分别是:7.33%、16.85%、34.98%、18.13%、22.71%。
结论与对策
高职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意愿与实际行动落差明显。从表1可知47.62%的学生手机上网时间达4小时以上,表2中37.73%的人每天移动学习时间为0.5小时。从最高人数比中可知高职学生每天移动学习的时间很少。再进一步调查高职学生使用手机活动的前三项为:浏览信息、网络娱乐、网络社交。这几项活动的人数比例均超过50%,移动学习人数比例只有46.89%。这样的数据更进一步说明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把手机用于休闲娱乐。
而高职学生总体愿意接受移动学习比例高达82.06%,由此可以明确移动学习能被广大高职学生接纳,但仍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高职学生自发的移动学习需要系统引导。从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来看,自己主动的比例46.89%为最高,这符合学习理论。但从移动学习的稳定性和注意力情况来看,并非美好。能不受手机各种诱惑而坚定移动学习的人只占19.41%,同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人只有15.02%。有29.12%的人希望在课堂上有老师统一要求来保证移动学习持续下去,而23.08%的人自己只能持续学习一段时间。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抱有美好愿望,但自制力等因素制约了学习持续性。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移动学习的调查中可见只有8.97%的学生受过教师系统指导。结合两方面的调查结果,如果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引导学生移动学习将有利于高职学生保持移动学习的稳定性。
高職学生移动学习受学校网络环境影响显著。从移动学习网络环境调查的环节可见,因网络信号影响移动学习积极性的总人数占70.88%。另外34.98%的人认为网络费用或资源费用是影响移动学习推广的首因。由此可见,加强学校的无线WIFI建设以及为学生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网络环境与资源是提高高职学生主动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保障条件。
10.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十
网络时代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基于技术的学习、协作学习为主。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应该是在高等教育知识层次的系统教育内容框架下,有指导的自主学习,这与网络时代的学习形式是一致的,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时代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能力。但究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是否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带着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
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1.1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许昌市大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同时利用网络对河南省的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现状,以及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提供第一手资料。
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内涵,结合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可操作性因素,笔者从兴趣、认知、注意力、自信、满意度等几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现状。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问卷中专门设置相应的校验型问题,以便收集问卷后进行验证,剔除无效问卷;为保证问卷的效度,在问卷设计时尽量避免主观性问题,以客观性问题反映现实状况,并在问题选项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区分度。
1.3 调查问卷的发放
笔者以许昌市为例,选择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问卷调查,在各专业分别选取一定比例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学科搭配、年级搭配、性别搭配的原则,由各(院)系辅导员发放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填写的准确性。分别选取了中文、英语、历史、政法、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美术、音乐、教育、地理、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在新乡学院、平顶山学院等河南省其他高校,利用网络发放问卷,随机进行调查。
1.4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汇总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98.67%,有效问卷293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导致无效问卷的原因主要是个人信息不全、填写内容前后矛盾,不能通过校验问题的验证等。笔者对收集到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1.4.1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整体直观情况
(1)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问卷中我们专门对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时间保障上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一周的学习生活中,利用网络学习和查找资料的时间平均在10小时以下的占79.46%,5小时以下的占37.83%,每周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达10小时以上的占20.54%,具体详细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目前河南省的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动,利用网络开展学习的时间在每天2个小时以下,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只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点缀和补充。
(2)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形式
调查发现,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形式以查找或下载学习资源、浏览课件、完成课后作业、应用学习软件为主,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查找、下载学习资源是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有近一半左右的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是以老师的课件和完成课后作业为主,说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对学习资源的设计与提供。
(3)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整体效果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已经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由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方式单一,多局限于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去查找资料、完成作业,并且在利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复制、粘贴的现象,因此其自主学习的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
另外,由于网络信息非常丰富,自控能力较低的学生很容易分散精力,学了一会儿就不知不觉看别的去了。调查显示,能够在自主学习中一直关注学习的只占11.86%,36.18%的人少部分时间专注学习,51.96%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能保持关注。这一结果也决定了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1.4.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1)大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的认可程度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从诞生到普遍使用,都需要经过一个接受和认同的过程,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也不例外,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还是持赞同和认可的态度的,没有排斥的情况,说明目前大学生基本接受了网络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模式。
(2)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对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的调查中,我们专门对大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目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少部分学生是为了修学分、满足个人兴趣,极少人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应付证书考试。说明,大学生已经把网络作为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已经有了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1.4.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仅有内在动机,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网络自主学习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开展情况,我们也对大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了调查。
(1)在进行网络自主学习之前学习计划的制定
网络资源的丰富和海量,如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计划,很容易受到网络干扰信息的诱惑而“迷航”。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网络自主学习之前14.26%的人经常制定学习计划,56.68%的人偶尔制定计划,还有少数人(15.36%)没有制定计划的意识。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管理能力。
(2)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测控效果的方法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在调查中,我们也对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自我测控的方法进行了调查,50%的学生是边做边记录,29.7%的学生通过做学习总结进行自我测控,只有14.6%的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另一部分学生通过制定详细计划实现自我测控。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只关注学习过程,按照课程制定的内容完成与记录,没有从实质性上理解网络自主学习的反思与总结,网络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3)解决学习中困难的方法
网络自主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42.59%的学生选择利用网络解决,部分学生选择请教师和其他学生帮助、图书馆查找资料来解决,更有少数人对问题采取积累起来以后处理的方法。说明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能够主动求助的,但方法不一,效果不同(见表1)。
2 影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们在对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的同时,也对影响大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自控能力较低、缺乏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影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
2.1 影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的原因
2.1.1 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对于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调查,我们先从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着手开展调查,普遍反映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网络诱惑较大,快速、准确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有限等是制约他们有效学习的因素(见表2)。
2.1.2 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的角度考虑
我们也让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意见,从网络信息的外部因素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信息太少”和“信息太多”两个看起来相互对立的选项,调查结果显示:45.73%的学生表示信息太少或找不到,55.63%的学生表示信息太多无法选择,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差,具体结果见表3。感觉“信息太少”或“信息太多”均证明了大学生网络资源检索能力的欠缺,这一调查结果也充分说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较低是影响网络自主学习的主要制约因素。
2.2 解决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新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学习模块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调查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策略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2.2.1 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网络学习环境是指基于网络平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其学习活动的显性与隐性因素的总和,它与学习者构成一个整体,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1]。显性环境是指硬件、软件等物理环境,隐形环境则指交互环境、学习氛围、学习策略等人文环境。因此,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我们应该构建一个具有畅通的网络服务、便捷的交互平台、温馨的学习氛围的网络学习环境,使它既能引导着学习者,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与成长,能起到更好地支持学习、服务学习、指导学习、启发学习、激励学习、评价学习的功能。
2.2.2 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网络学习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核心。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但很多学生表示有效利用的资源较少,也体现了目前网络资源多样但有限共享、资源建设不规范、利用低效、资源建构模式简单等特点[2]。因此,网络学习资源建设要紧紧围绕发扬网络学习所长开展工作,创造性地建设有深度的彰显网络特点的信息资源[3]。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以专家、教师为主,建设优质、易用、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教育资源体系;同时以学生为辅,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资源的建设当中,共建共享,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网络学习资源。这既是对学习资源的有益补充,同时在学习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会无形提高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2.3 恰当的网络自主学习策略
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除了需要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之外,起关键作用的是大学生必须有恰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4]。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以学生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自主选择认知工具、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利用网络交互方式开展学习和评价,实现有意义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笔者以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策略包括:良好的信息素养、适度的自控能力、完善的信息加工策略和恰当的个人知识管理[4]。也就是说大学生必须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找到并加工、利用所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适时调控自己的自主学习,同时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盛聪,杨艳.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7):52.
[2]余朝文,张际平.基于网络学习型社会的立体化[J].中国电化教育,2011(6):70.
[3]陈琳,李凡.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71.
11.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乒乓球,选课动机,学习现状,专选
乒乓球运动既是一项竞技运动项目, 也是一项大众非常喜欢的健身运动项目, 它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大众的基础较好。在普通高校里同样是一个受大众喜爱的项目, 高校乒乓球课在传统体育大纲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 但是由于是国球以及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使得它成为高校中最受欢迎的体育课程之一。体育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 成为一个焦点。本文从山西大同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选课动机入手, 对学生的选课动机和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2008、2009级乒乓球专选学生共计91人, 其中男生66人, 女生25人。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阅读和参考了大量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 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对体育学院2008、2009级乒乓球专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91份, 回收问卷91份, 有效问卷90分, 有效率99%。 (3) 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4) 逻辑分析法:利用逻辑分析法对有的现象进行分析
2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2.1 分析学生选择乒乓球课作为专选课的动机
2.1.1 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技术的目的对学生的影响
动机是指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 将活动导向目标以满足人体需要的念头、欲望、理想等。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因素, 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运动的原始动力。从表1可以看出来, 有61.1%的学生都是为了以后毕业出来能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发展, 实际的去掌握一门专业知识, 从而在社会上能够帮助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这种动机属于自我实现动机, 也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动机。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这种动机也能极大的推动学生更好的去学习。
2.1.2 学习兴趣以及健身娱乐对学生选课的影响
从表1可知17.8%的学生是出于兴趣爱好而选择的乒乓球专选课。爱好和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和教学。在心理学上, 兴趣可以划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是因为对乒乓球这个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对在乒乓球活动过程中, 学生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刚开始选择课程时有71.5%的学生对乒乓球有直接兴趣而未产生间接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100%的同学对乒乓球产生了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成为主导。
2.1.3 环境因素对学生选择专选课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所在的学习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向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而学生的动机则反应了这些要求。因为乒乓球是国球, 群众的基础比较好, 很多学生是处于羡慕该项目技术水平高的人, 认为以后出来这个项目好找工作等因素使得很多学生来选择它作为专选课;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乒乓球是一项室内运动项目, 占用场地空间不大, 环境以及所使用的设施应该是学校项目最好的一个, 夏天不晒太阳冬天室内暖和, 运动量也不是很大故而选择乒乓球作为专选。故在学习之初,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目的不很明确。
2.2 学习一段时间后, 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动机倾向
由表2可以看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无论是处于向更好的发展自己还是兴趣爱好, 还是其他因素, 学生都对乒乓球产生了很大的喜爱。学生对乒乓球专选兴趣的转变, 同时也说明了教学的质量。
2.3 学习现状对专选学生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现状是反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大的指标, 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情况, 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2.3.1 自身的素质、身体协调性、基本功差异
专选班学生在选乒乓球课作为专选课前的基本素质是有差异的, 女生和男生表现出来的也是不同的。经过调查表分析, 有20%的女生没有接触过乒乓球, 15%的男生很少接触乒乓球, 这就直接导致了以后发展水平的不同。自身基本素质好的, 有乒乓球基本功的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会感到很轻松, 40%学生认为学习一些技术动作不费力, 但对于没有基本功的或者以前就没有接触过乒乓球的学生来说一些基础的动作都很困难, 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学生的进度,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同时, 要照顾好后进生, 积极引导鼓励学习, 同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要乐于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 一同进步, 缩小缩小素质差异。
2.3.2 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之间的差异及其客观因素的影响
(1) 学生的主观因素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由表3可知大同大学乒乓球专选课学生经常练球的达到74.4%, 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很少练球甚至不练,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这几方面:第一, 学生认为自己水平高, 基本素质还可以不需要练;第二, 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从事本专业, 不以它作为最后的职业;第三, 学生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场地就不练。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尽量使学生摆正态度, 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个人的意志品质的不同。意志是人自觉的去确定目的和完成任务, 并支配行动, 克服困难, 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的不同会影响到学习方式的不同。乒乓球是一项技术反应快, 要求协调性好, 技术细腻且又繁杂多样的运动项目, 学好乒乓球的技术还需要不断的重复动作, 达到肌肉记忆, 动力定型, 只有不断的练习才会有进步, 技术水平才能提高。所以乒乓球的练习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
(3) 时间以及场地对学生不好好练习的影响。体育场地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它能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教学效果, 乒乓球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练习, 以锻炼手感的运动项目, 经过调查学校的乒乓球场地有两块, 一个室内、一个室外, 虽然乒乓球既可以在室内又可以在室外, 但是在室外受天气情况影响比较大, 所以在室内上课才能保证一些技术教学的开展, 学校的乒乓球教室只有一个, 只有10张桌子, 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上课的需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山西大同大学乒乓球专选课学生的选课动机从总体上看自我实现动机还是占的主导优势, 其次是受兴趣爱好的因素, 总体来说还是好的。 (2) 在教学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基本素质, 还有乒乓球的基本功参差不平;领悟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意志品质的不同。 (3) 学生学习的课时和用来练习的时间及场地的不足, 对学生学习掌握专项技术有很大的影响。
3.2 建议
(1) 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选课动机, 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 尽可能的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了解学生的基本心态, 才能更好的去教学。 (2) 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乒乓球的兴趣。要想获得学习的主动力, 就得使学生对乒乓球产生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足够的毅力和心理准备。教师要适当的举行一些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最终达到提升技术水平的效果。 (3) 在学生正常上专选课的其他时间能够开放乒乓球教室, 允许专选课的学生在空余的时间能够有时间去练习打球, 可以有偿的开放, 收取一些场地的维护费用。为今后学生掌握一项专业技术, 拓展和提高技能水平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德敏, 万美荣.浅析足球专修学生入学动机和教学情况[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 (3) :84-86.
[2]杜云龙.对普通高校体育专项选修课选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 2006 (2) .
[3]李梁, 鲍志宏, 季浏.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激发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4 (3) :73-76.
[4]王翠娟, 贺业志, 郑伟.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选修课选项动机调查与分析[N].南京体育学院报, 2000 (3) .
[5]高小爱, 陈巧弟.天水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选修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甘肃科技, 2011 (4) :171-172.
12.创业学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十二
关键词:创业;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17-02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类,具
体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俯卧撑(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纵跳、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40-59岁——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体质综合评价男性合格率为93.3%,女性合格率为97.9%。
二、结果与分析
体质的定义:中国关于体质的定义为: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
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性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1、创业学生体质现状
创业学生体质令人担忧,大多数学生忙于自己的淘宝店的
信誉和收入,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电脑桌前盯着显示器,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的时间都很少,在他们中间很多学生的体育课考试成绩很低或者不能达标,身体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健康问题,身体亚健康情况很严重。在参加体质测试1000米和800米中很多学生坚持不了,跑不完或者不达标。这些问题深刻透射出他们的体质情况。国民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体质监测制度,制定体质评价标准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完善合理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促进人民的健康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国民体质健康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成本,这是一个不需论证的事实。健康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它对人力资本、企事业未来竞争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2、创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
创业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知程度,特别是创业学生对体育
娱乐功能的认可,不仅有助于对体育的宣传,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创业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全民健身的推广。同时,也可以通过强调娱乐形式的体育活动来引发创业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使其主动、持久的去参与体育健身和业余训练。我们也应该注意创业学生对体育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顾虑,比如会影响生意、减少收入等等,这可能会在创业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上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
3、创业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态度的情况分析
创业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给予很高的认可,但在不同年龄、
性别、体育经历、收入上,存在很大差异。只有部分学生会定时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来维持健康体质,大部分学生被动接受锻炼,对于每周一次的体育必修课都很难坚持上。由此折射出部分忙于创业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体质现状不清楚,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自身体质的关注程度也变
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计。而高职类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毕业后将直接从事职业劳动,他们的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习惯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国民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体质监测制度,制定体质评价标准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计。而高职类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毕业后将直接从事职业劳动,他们的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习惯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按照创业学生参加锻炼的动机选择次数多少排序,男生主
要为增强体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陶冶情操等;女生则为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和应付体育考试。尽管男女生的选择略有不同,但主要动机是一致的,说明他们对参加体育锻炼有着明确的认识,他们的动机是健康的、积极的。但有 8.06%的男生和 13.36%的女生将应付体育课程考试作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目的,应引起职业院校体育职能部门的关注。
3、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两种方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往往都对某项或某些体育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自己的体育爱好,对锻炼积极、主动。而被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通常对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在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或是以通过体育课考核为目的而参加一些锻炼。这部分学生一旦毕业离开校园,往往其体育行为也就不再持续下去了。研究显示,有 1000多人在课余时间里参与体育锻炼,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 88%,其中有 876 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 51%,648 名学生被动参加体育锻炼,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 37%,另有 208 名学生课余不参加体育锻炼,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 12%。这说明,参加创业的学生整体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但积极参与率还有待于提高,所以,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体育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率,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以便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身体基础。
三、结论:
1、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体育课程,满足高职学生对体育锻
炼内容的多元需求
数据统计表明,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的良好程度
随年级先上升至三年级又有所下降,这可能存在两个原因:一是三年级没有体育课,二是三年级学生普遍面临学习、就业的双重压力,造成对体育兴趣的下降。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体育课程,打破学校体育课程的时空限制,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多样性,趣味性,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学专业、所需职业性技能以及未来职业的联系,满足高职学生对体育锻炼方式的多元需求。
2、加强对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主导因素——主体体
育意识的培养
因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促进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发
展,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首要条件就是具备良好的体育意识。因此,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情感和意志,使其积极主动不拘形式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采用各种方法手段,特别是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继续推进职业院校体育改革,提高学校体育活动的针
对性、实效性
一方面,要加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
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使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以满足高职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更新课外体育活动模式,使课外体育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目益增长的运动需求和健身需要,以提高学生的体质。
参考文献:
[1] 叶新新.1985-2000年我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动态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2:230-232
[2] 张建华等,1991—2000年甘肃省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体育科学,2004.24(9).67-68
[3] 邹国建.马敏跃.藏、汉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体育科学,2004.24(7).59-61
【残障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推荐阅读:
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10-02
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的论文11-23
六年级毕业班学生思想、学习现状分析08-2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10-06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01-01
内蒙古地区高校蒙古族学生外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8-26
大学生学习兴趣调查与教育改革探讨论文01-12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