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优秀说课稿

2024-11-10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优秀说课稿(共10篇)(共10篇)

1.《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优秀说课稿 篇一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黄石市马家嘴小学 陈晓英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圆锥》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最后一个单元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又学习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也是在学习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的基础上的又一个延伸,也为以后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有了清楚的认识,知道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具体问题,且经历了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具有了初步的类比思维意识。绝大多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因年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训练。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解决一些有关圆锥的实际问题,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4、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多个空心圆柱、圆锥容器、装有水的水桶。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实验操作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学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因此我在讲求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实验转化法

有些知识单凭解说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只有通过实验,反复操作,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在奥秘。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做好操作的准备;其次,告诉他们操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点;第三,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比较、发现、总结。这样通过实验操作推导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合作、概括归纳等能力。

2、尝试练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本节课在教学三道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解答,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利用复习圆柱、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为新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通过以旧引新,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圆锥与圆柱的联系,而且还能体验得到新知的亲切,从而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吃冰淇淋,你们看,冰淇淋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你们想没想过一个圆锥形蛋筒能装多少冰淇淋呢?(板书课题)怎样求它的体积?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的体积来求?转化成什么图形最合适?猜猜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3、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实验操作

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学习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投入到实验中。

1、各学习小组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柱体和A、B、C、D四个圆锥体(其中只有A、D与圆柱等底等高),分别用四个圆锥装满水倒入圆柱中,观察各要几次倒满,并把实验情况做好记录。提示思考“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当学生发现A、D两个圆锥所用的次数一定时,设疑:A、D两个圆锥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得出A、D两个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再次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圆锥都是正好用三次就倒满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呢?从而进入第二层实验。

2、各学习小组再拿大小不

一、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两对,用两个圆锥装满水后分别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中,观察各要几次正好倒满。

该实验操作,既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实验没有像教科书那样直接给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是因为那样操作,学生只是按现有程序演示了一下书本上的结论而已,既无发现,更无创新,反而容易忽视等底等高这一前提条件。我设计的实验操作过程,注重科学性、全面性,学生操作自由度大,有利于学生创新力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同时,教师再用课件详细演示一遍,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统一认识,深化认识。

第二步:推导公式

1、讨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充分交流后达成共识“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V锥=1/3 SH 本步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突出教学重点。

4、尝试练习,巩固提高。

以上三道题,指名学生板书解题过程,集体订正。及时把探索到的新知应用于实践,教师从中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学生体验到“再创造”与“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5、拓展深化,综合运用

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沙堆。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变式题,发展到综合题,引伸到思考题,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练习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评价反思,自我提升

课末,我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评价,梳理本课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巩固本课教学内容。

①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这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所学知识内容、学习方法,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掌握学法。

②对自己和别人你有什么话要说?让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能强化自信、自立、自强意识,激发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布置作业:练习四的有关练习。适量的作业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五、板书设计

根据本课重难点和学生认知特点,我设计了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直观的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显示了具体的解题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形象直观。

六、教学反思

1.要联系生活学数学。在教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一定要让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要让学生爱数学就先让他们爱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不局限于教材,要结合生活实际去备课.2.教师一定要敢于给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他们的才能与智慧得以施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生成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圆锥体积说课稿 篇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的第二课时《圆锥的体积》。本次说课包括五个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圆锥的体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上节课初步认识了圆锥,本节教材内容突出了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为今后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和自主发展打好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推导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且经历了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具有了初步的类比思维意识。通过前一节《圆锥的认识》,学生对圆锥的特征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学生来说,求体积并非陌生的新知识,只是像圆锥这样学生认为不规则几何体的图形,求体积有困难。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绝大多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基础,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特征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并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5、教具准备

多媒体、圆柱、圆锥、三角尺、直尺、水桶等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教师要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习、探讨、商量、研究,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引入新课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1)多媒体展示圆柱图形让学生计算(学生回答并计算)

说明:V圆柱=1/3V圆锥=1/3Sh,先复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抓住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进行铺垫

(2)多媒体演示圆柱体的一个底面逐渐变小直到剩一个点为止这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怎么得来的,怎么求它的体积?(学生回答教师并书写课题)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情况:(及时给于学生鼓励)

说明:设疑激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动手操作获得新知

(1)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教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小组进行动手操作探讨体积公式——这样做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室中来回走动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脸部表情,及时给于指导)

(2)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

学生回答情况两种:三倍与三分之一的关系,如果没强调等底等高教师要及时补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班内交流,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解题方法

(3)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完整的总结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板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柱=1/3V圆锥=1/3Sh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先来解决刚开始的那个由圆柱体转换而来的圆锥体的体积

说明:学生最先求过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转换成的圆锥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很容易,让学生学会了转换思想。然后继续出练习题

(2)多媒体展示出三个图形:一题是书上的例题告诉底面直径和高的二题是告诉底面周长和高的三题是告诉底面半径和高的

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把教材前后知识相串联用活教材

4、拓展延伸

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具中圆锥的体积并说出你的测量方法

说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协调学生的合作能力(锻炼学生如何测量圆锥德高)教师走动引导学生,学生测量底面直径、底面周长的情况

5、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简洁明了对整节课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优秀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1、本课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中《圆锥体积》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2、例3,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四的习题。

2、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和认识了圆锥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课。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材按照实验、观察、推导、归纳、实际应用的程序进行安排。

3、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能力目标:能解决一些有关圆锥的实际问题,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5、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一对,与圆柱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一个,与圆柱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一个。

学具准备:让学生分组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若干对,一定量的细沙。

二、说教法:

1、实验操作法。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在课上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沙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圆柱中,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利用实验法,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发挥桥梁和启智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三法优化组合。

几何知识具有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在做实验时,我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假如这句话中去掉“等底等高”这几个字还能否成立,并让学生用不等底等高的空圆锥、空圆柱盛沙做实验,发现有时装不下,有时不够装,有时刚好装满,得出结论:不是所有的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加深了“等底等高”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说学法

我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实验操作法。

2、尝试练习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复习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公式及其应用,为新知迁移做好铺垫。

2、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我们掌握了圆柱体积公式及其应用,并认识了圆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2)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吗?

3、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本环节教学是本节几何课成败的关键。为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中,我尽量给学生有对象可说,有东西可做,有问题可想,有步骤可循,让学生都能主动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1)在实验时,我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

a比一比,量一量,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b用空圆锥装满沙,倒进空圆柱中,可以倒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c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d你能用实验说明“圆锥的体积不一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说出圆锥体及计算公式。

(3)教师归纳公式,学生记忆公式。(板书结论和公式)

4、尝试练习,巩固提高。

(1)同时出示例2和例3。

①课件示例题,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分析题意。

③指名板演。

③集体订正,指出计算圆锥体积时,一定不要忘了乘“1/3”。

(2)巩固练习,形成技能,完成“做一做”。

这个环节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5、看书质疑,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疑问的吗?看书总结和质疑,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每一节成功的课,都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质疑答难,从而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在完成了书上的基础练习之后,设计了三个发展练习,分别是知道半径和高;直径和高;周长和高;求体积,这样即满足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使优生能有所提高。

4.《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优秀说课稿 篇四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具体而言是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的认识。这是在学生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有了基本认识的情况下展开的,也对后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打好了铺垫,在课程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长方体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与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己动手研究长方体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长方体的认识,教学难点是: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展示图形为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也是学生之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课题。并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接下来我会将课件中展示的`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也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

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我会请个别同学回答,总结后板书明确面、棱和顶点。

之后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再请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我总结并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思考长方体的组成,让其有参与感,这也是学生自己能够总结出的内容能够,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敏锐发现学生能够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并规范。

最后跑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生能够自己思考后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至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已经讲授完毕。

(三)课堂练习

出示课本中的试一试的内容。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认识。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找一找它们的顶点、面和棱。

5.圆锥的体积的评课稿 篇五

(1)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不仅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郭老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数学交流体现得很充分,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或大组的多向交流。郭老师注重给学生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争辩过程中,老师以一个旁听者身份,平等地参与其中,使课堂成了一个辩论的赛场。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民主性,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

不足:

6.圆锥体积评课稿 篇六

今天,我们校内教研课中,听了郭晓青老师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本课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的内容。课堂上,刘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层次清晰,并凭借着教者干净利落的语言给教学带来了良好的效果,也为课堂增添了些许光彩。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2、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3、在让学生结合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方法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导学案运用得当。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但总体来讲,猜想、估计有余,而验证讨论归纳做得不够。其实在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进行验证时,只要多给学生时间,特别是合作的时间,学生不仅可以探索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而且根据已的知识经验还完全可以自己推导出公式。在这里刘老师没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仍有牵着学生走的意向。

2、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我认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两个实验,一组是等底等高,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二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

坡头小学 程爱芬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听了郭晓青老师上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作为一位年轻老师能够勇于参加这次教学活动,而且做了精心的准备已经不容易,能够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更不容易。下面我想重点谈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刘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设计有奖问答和实验等手段,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进行倒沙实验。我认为在实验前,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吗?)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就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盎然。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变浓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那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我相信郭老师通过这次的锻炼,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坡头小学 荆文钧

《圆锥的体积》评课

听了郭老师的《圆锥的体积》一课,给人的感觉是新课标的理念已内化为郭老师的教学行为。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1)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不仅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2)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郭老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数学交流体现得很充分,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或大组的多向交流。郭老师注重给学生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争辩过程中,老师以一个旁听者身份,平等地参与其中,使课堂成了一个辩论的赛场。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民主性,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 不足:

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进行倒沙实验。我认为在实验前,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吗?)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就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盎然。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变浓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那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坡头小学 白升书

《圆锥的体积》评课

听了郭老师上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作为一位年轻老师能够勇于参加这次教学活动,而且做了精心的准备已经不容易,能够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更不容易。下面我想重点谈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刘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设计有奖问答和实验等手段,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进行倒米实验。我认为在实验前,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吗?)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就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盎然。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变浓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那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我相信郭老师通过这次的锻炼,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坡头小学 张妍妮

《圆锥的体积》评课

一、本节课的主要优点:

1、从实际出发,课始教师出示一个圆锥的蛋筒2元/个,一个圆柱的冰淇淋5元/个,要求学生猜测“哪种冰淇淋更实惠?”,这样创设学生生活中经历的情境,让学生通过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为新课的引入,难点的突破作好了铺垫。

2、在难点的突破上,通过猜测,引处疑问,带着疑问去实验验证,通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水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圆柱中,总结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不仅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发挥桥梁和启智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逐步从具体的操作过渡到内部语言。

3、在做实验时,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教师用不等底等高的空圆锥、空圆柱盛沙做实验,发现有时装不下,有时不够装,有时刚好装满,得出结论:不是所有的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加深了“等底等高”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严谨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4、本节课的设计,首尾对应,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回到导入时的问题,让

二、本节课的主要不足:

1、分组实验过程,组长汇报时已经很正确了,其余同学也理解了,教师没必要再去重复。

2、教师在做实验时,可以垫一张凳子在桌上,把容器放高一点,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学生看不清。坡头小学 刘荣荣篇二:圆锥体积评课稿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张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到能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张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张老师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二是做用装满小米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三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米实验,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实验目的,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篇三:圆锥体积评课稿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听了陈乾坤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陈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到能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陈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转化的方法,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陈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用装满水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水的实验,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实验目的,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篇四: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听了徐老师上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下面我想重点谈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徐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设计问答,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徐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这个必要条件;二是做用装满水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三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水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三个实验目的:(1、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高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2、圆锥的体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3、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

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进行倒水实验。我认为在实验前,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吗?)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就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盎然。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变浓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那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当然,我相信徐老师通过这次的锻炼,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谢谢大家!篇五:数学评课稿:《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数学评课稿:《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数学评课稿:《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听了刘老师上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作为一位年轻老师能够勇于参加这次教学活动,而且做了精心的准备已经不容易,能够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更不容易。下面我想重点谈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主要体现在刘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设计有奖问答和实验等手段,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吴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这个必要条件;二是做用装满小米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三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米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三个实验目的:(1、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高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2、圆锥的体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3、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7.《认识平面图形》优秀说课稿 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平面图形》。首先,我谈一下对本课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认识平面图形”是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基础。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简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⑵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⑶情感目标:渗透审美情趣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四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验面和体的不同。

二、说教法

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我还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认识平面图形。

三、说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孩子的兴趣点,大脑风暴点错落有致的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程序设计

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淘要带我们去一座美丽的`城堡,(课件出示由立体图形拼成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你都看到了哪些物体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除里这些立体图形以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图形,想不想去认识一下?(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这些图形的名字。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连贯性。】

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亲自动手实践,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2)汇报交流: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样的图形?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说出“面“的特点是平。所以这些图形都叫做“平面图形”。

(3)引导发现:课件演示“面”从“体”分离的过程。

8.《“8和9”的认识》说课稿 篇八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50-P51“8和9”的认识(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本节课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会认、读、写8和9。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9以内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8和9的顺序及基数序数的含义。

1、8和9的书写

2、8和9基序数的含义及区别

五、教具准备

P51主题图、小棒

六、说教法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城市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体有:

(1)校园两旁有8棵树。

(2)花坛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2、摆学具。

用自己剪的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兴趣和形成良好的数感。】

(三)、教学8和9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出示直尺图:

问:第一段从什么数开始,(从开始)再看7后面的一个数是几,8后面的一个数是几,全班看直尺上的刻度,从0读到9,再从9读到0.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学生动手摆,第一排每个同学摆7个小圆片,第二排每个同学摆8个小三角形,比一比,哪一排多,并用“大于号”、“小于号”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指导书写

1、首先让学生看P51黑体字8,问学生8字像什么,(葫芦)出示田字格的小黑板,边板书边讲解。“8字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笔,自上而下,先写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字处连接,一笔写成。”

2、9字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

然后让学生书空8和9.

七、总结

9.《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 篇九

一、 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

册第42、43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及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形成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二、 说教法

1、发挥主题图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义。

6和7都是抽象的,要认识它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让6和7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对应起来。教学中,注意发挥好第42页主题图的作用。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说一说劳动场面,再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找到可以分别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圆片、小棒摆6和7,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从这许多的6个事物和7个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化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帮助学生理解6和7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数表达、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2、引导学生参与,领悟数的顺序。

理解6和7的意义,让学生找数量是7的事物时,实际上已经

为数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6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是7个人,6张课桌加1张讲台是7张桌子,6把椅子又搬来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数序;摆圆片、摆小棒以及在计数器上拨珠,都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认一认,使学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进而领悟到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还可以表示位置顺序,这样让学生经过多次接触相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

3、创设情境,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事先找到年龄分别为5、6、7岁的三个学生,让他们来比较年

龄的大小,进而得出5、6、7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理解大小关系的同时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 说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

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和7,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并能用6、7表示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感受保护环境、讲卫生、爱集体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和7,

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引导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出示0~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读数。

(二) 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棵数,并猜一猜我们今天

要学习什么,从而揭示课题:6和7的认识。

(三) 新授

1、教学6、7的意义。

(1)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分别有多少?

(2) 引导学生将数的物体的数量用学具表示出来。摆好后,跟

同桌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3)用点子图表示出6和7。

(4)用6根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再添上一根,用7根小

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

(6)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7”这两个数来表示。

2、教学数序

(1)师拨计数器,边拨边问。拨到5颗珠子后,问:“有几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珠子?”指着第6颗珠子问:“这是第几颗珠子?再拨1颗,有几颗珠子?”指着第7颗珠子问:“这是第几颗珠子?”

让学生在拨、想、说、议中理解5添上1是6,6添上1是7。

(2)出示直尺图(写上0、1、2、( )、4、5、( )、( ))。

要求学生根据数序填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然后全班一起

读一读直尺上的数,开展快速问答游戏。

3、比较数的大小。

请三名同学(年龄分别为5、6、7岁),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年龄

大小,然后出示点子图(5、6、7),让学生根据点子图来验证5、6、7的大小。

4、教学基数和序数。

(1)课件出示金鱼图。

师:左数第6瓶有几条金鱼?有6条金鱼的是第几瓶?第7瓶有

几条金鱼?

(2)游戏:请9名学生站成一排,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①右边的6个同学手牵手。

②左边第7个同学跳一跳。

5、教学6、7的写法。

(1)师在黑板上范写。

(2)书空写“6”、“7”,再在书上描红。

(四)练习

1、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五)小结

10.《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优秀说课稿 篇十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体积和体积单位,它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8~40页的内容。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定、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背景分析

二、1.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次发展,也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3.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度、长度单位,面积、面积单位等知识

学生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出发,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而活动无疑是这个过程的再现。大量的活动又为从直观辨认到探索特征提供了坚实的素材基础。

本班学生特点:基础知识较好,初步具备了理论分析和探究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可以自主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确定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确定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概况的能力,扩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教学方法选定

体积和体积单位属于概念教学,要展示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虽然前面已经学过了长度、长度单位,面积、面积单位,但是由面积概念过度到体积概念,由面积单位到体积单位,由认识平面图形上升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次发展,知识跨度大,难度高,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这部分教学要加强对体积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本节课我首先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通过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生活应用等体验手段来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思维发展的规律,本节课我是按以下五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的:

(一)、认识体积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乌鸦喝水”的小故事导入。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导入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的特点,在上课时以《乌鸦喝水》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所要探究的知识产生兴趣。

2.实验证明

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清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第二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这时第一个杯子装不下第二个杯子的水,因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物体占空间”。

3.建立体积概念

实物演示一:用手摸一摸抽屉,说说有什么感觉。再把书包放入抽屉,用手摸一摸,说说感觉。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

实物演示二:橡皮、铅笔盒、书包。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由此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课件展示冰箱、电脑、手机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冰箱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手机小的物体吗?

[设计意图]: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第二个实物演示,让学生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二)、引出体积单位

出示两个体积大小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请学生判断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由于无法直接判断,引导学生得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在学习体积单位前,回想一下,长度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引导学生说出:长度单位是用线段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那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应该是正方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运用迁移类推,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

(三)、认识体积单位

猜想1cm、1dm、1m是多大的正方体,讨论得出: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看书自学验证。举生活中的体积接近于它们的物体的例子,如手指尖的部分、一颗蚕豆、计算机键盘的按钮、小骰子;一个拳头、一个粉笔盒、魔方,进一步巩固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四)、训练检测

1.完成课本第40页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使学生正确看待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的联系与区别。

2.填单位,考察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3.完成课本第40页做一做第二小题,使学生明白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3

3333

34.淘气日记,使学生熟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应用,并进行德育教育。

这四个练习,动静结合,紧扣教学难点。

(五)、归纳总结

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知识?把你知道的与大家分享一下吧!这样的总结,可以突出重点,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

立方分米: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

上一篇: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常识下一篇:北京理综物理试题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