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2024-09-10

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精选8篇)

1.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篇一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横沟市小学:张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了教育领域,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研究的必然。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所谓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以科学合理的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

1、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进行积极思维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动力。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触摸春天》一课时教师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想不想听?请你轻轻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然后说说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春天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的美好,大家知道吗,盲人眼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上节课认识的盲女孩安静,共同触摸春天。]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一听,闭上眼睛想一想,然后说一说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很好的创设学习的情境,为新课教学的展开打好了铺垫,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生动形象 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鸟蛋》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想不想听?请你轻轻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然后说说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说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呀!老师也听到了许多小鸟在叫,仿佛看到了它们在树林里唱歌、跳舞。那么你们知道鸟妈妈是怎样把他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两只鸟蛋》。这节课同学们如果能睁大自己亮亮的眼睛,认真学习,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师:快来瞧大屏幕,这是课文中藏着的11个调皮的生字娃娃,请大家拿出笔,对照大屏幕,在课文中圈出他们,然后再拼一拼,多读几遍。看谁圈得快,记得多。

生圈字读字]

又如教师在教学如在教学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二册《四个太阳》识字教学片段中[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很认真,那么,你有信心把本课的生字学会吗?(课件:带拼音生字)看,这么多的小太阳在向我们招手,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读一读。

师:谁愿意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指名认读。

师:现在,小太阳把生字的拼音去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指名认读并组词,并把好的识字方法告诉大家。

师:认识了本课的生字,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低年级儿童的各种感官,很好的解决了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这一重点,完成了识字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1、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看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如果仅需要几张精美的图片及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就可解决问题的,我们只要制作简单的PowerPoint 就可以了,而不能片面追求课件的技术含量,非要制作复杂的Flash动画。否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显得得不偿失,况且还不一定取得良好的效果,容易偏离所有媒体技术都是为了科学合理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一主题。

2、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解决的问题的,但是不能取代教师的课堂教学。由于课件是事先做好的,所以灵活性必然受到影响,有时会跟不上课堂的变化,这时就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来解决这个矛盾,以充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就不能用多媒体演示来完全代替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及灵活驾驭课堂的机智,更加重视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感受。

总之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长期深入研究。

2.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篇二

一、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统式”,教学通常在课堂中进行课堂教学显得单调枯燥,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双向的沟通,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有机融合,创设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情境,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形象、生动、逼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心理,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如在教学动物单词时,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拼读就难免枯燥, 此时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动物园的画面,为学生创设鲜活的动物园场景,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并加入不同声音,让学生先听声音猜动物,继而呈现动物,再打出单词最后让学生亲自操作电脑画几只小动物,边画边念。这一动画情境的创设,使抽象、枯燥的单词具体化、形象化,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一种语言要学好,听说是基础,也是关键。要提高听说能力,首要的是听到这种语言的纯正发音。在语音训练阶段,我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听准确,正确感知标准的发音。为此我在课堂上多借助于收音机、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这种语言。然后通过“模仿秀”的游戏,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影像,要求学生对感知到的信息,模仿说出相应的语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奋点,诱发“说”的欲望。如在 教学四年 级上册“A toy shop”时 ,让学生先 看一段Milk和妈妈逛玩具超市的VCD, 营造真实的氛围。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我就趁势指导学生模仿学生有关用语,学生很快学会“What’s this? ”“It’s a...”“I like...”等用语然后不失时机地消掉课件中对话的声音,让学生充当角色给课件配音。学生分组给课件配音,进行得投入,表演也很得体,进而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表演。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 还提高了听说能力。

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教学。集体教学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上一般取决于学生的平均程度,个别教学工作往往不是一个教师能够做到的,利用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准确地做出学习计划,完成个别化学习所需的大量工作。这对教师来说可以大大减少工作时间, 对学生来说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机会。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层次、综合运用能力三个方面的工作,着重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排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教与学相结合,学生大胆思考,错了也不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相反,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学生在课堂上增加视、听、说的机会。通过文体、图形、声音、动画和有关技术,模拟特定的英语教学中的人物、情节及场景等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更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操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利用PowerPoint中的超级链接 ,进行交互式学习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 ,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设置,灵活安排进度。

四、使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技术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当面对很多信息的时候,我们除了要学会筛选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还要学会创新,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便于教学的开展,并不断提高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要学会创新,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单词的拼写乃至到正确的拼音,将机械地从外界接受信转化为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同时对信息进行筛选及批判和补充,不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生的求知欲强,充满着好奇心并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借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教师播放教学内容的动画,讲解其主要含义后,让学生自己想象着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他们的创新意识随之得到提高。

时代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落后,要使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主动进行自学英语的实践,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小学教学问题策略

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互联网和教育成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表现和传输主要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些技术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信息获得方式,而且方便快捷。我们在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教学中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校园网建设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目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

现代的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开放型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已经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学生经过老师的指导,可以在任何时间利用这些科技资源,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从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学习信息、学习指导建议,并通过最有效的学习模式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中重视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跟不上。信息技术人员不熟悉课程,缺少教学实践;教师难以独立开发出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和体现学科教学目标的软件。教育教学软件教学实用性差,缺乏合适的工具平台,使课程整合难以实现系统化。

信息技术应用除了要有先进的设备,更要有合理的使用方法、正确的管理制度、优秀的技术人员协调发展。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可由于管理制度的欠缺,使用的混乱,以及没有合适的操作人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在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局限于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写漂亮的教案,或是用作上课时教案的演示;有的教师为了使用信息技术,牺牲课程目标,影响课堂效果。信息技术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出现新的填鸭式教学现象,违背教学过程中“人——人”关系的基本准则,也背离教育在人际交往中延续文化与传统的要求。教师盲目依赖信息技术手段,忽略学生学习任务,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教学中不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造成教学目标偏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瘾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国内不同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发病率”在6%~14%,并呈逐年上升之势。网络成瘾危害青少年个体的心身健康,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造成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多种疾病;还影响家庭幸福及社会安定,造成个人品行方面的问题,丧失人格和自尊。

三、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挑战,使整个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学校立即启动和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及时从市场引进和购置大量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师设计教学课程应以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点的突破为前提,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地重复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素材或课件,以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限制教师创造力的发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高效实施。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着眼干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和不能达到的领域,重视教学和学习的社会性,重视人的个性和情感要求,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和利益,让机器为学生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节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避免教学节奏过快。课堂教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的情景模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学生探索、思考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关爱一线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了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教育信息互动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学校和家长可利用“关爱一线通”获得老师发布的孩子在学校情况,家长可获得学校发布的最新公告和各类通知,并把学生的情况及时反映给学校及教师,使家庭学校教育同步,拉近了家长和教师的距离,密切了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是教师和家长传统沟通方式的有益补充。

4.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四

【摘要】在我们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和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及运用已是迫在眉睫,教师要在“用”中更新教育观念、“用”中提高操作水平,而且“用”贵于“精”,要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优点的基础上,发挥信息技术独有的优势,突出数学元素。

【关键词】教育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广发的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尤其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还有不足之处,我们教师没有真正发挥出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鉴于此,我想谈谈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信息技术难以普及的原因是硬件设施的不普及

说到信息技术,讨论最多的是教师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等等,但我认为更基础的问题是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今年之前还有大量的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甚至没有电脑上网。对于大多数农村教师来说,他们当然也知道应用多媒体的益处多多,许多中青年教师已通过自己的电脑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可是学校里没有多媒体教室,只能等待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了。所以,加大

对农村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是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基础,是当务之急的一项重要工程。这需要政府部门对教育加大投资力度。比如在每个教室设立网络终端显示系统,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从学校的服务器中自主点播所需的教学信息资源。

二、更新教师观念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应用” 源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习惯和教学设施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时,才使用电教设备;骨干教师在上展示交流课时,才会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室;连不少学生们也领悟了:一旦被领去多媒体教室,那一定是有许多老师要来听课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我想主要是信息技术融入教育的时间还不算太长,有许多工作还有待完善。第一、就是上面提到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数量有限,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使用频率。第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还不够熟练,有些教师上一次公开课,还要请计算机教师或其他掌握技术的教师帮他做课件,即使是掌握了一定技术的教师在做课件时,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怎么可能经常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室;第三、教师还没有真正改变观念、没有真正认识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教育技术为学生带来的益处,不要说多媒体技术,就是一般的幻灯,有些教师都懒得用,怕麻烦,甚至觉得用不用都是一样效果。

2005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

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计划”以教学应用为导向,旨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显著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

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进而为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在“计划”中已明确了“用”的导向作用。集中的培训只能向教师们传授基础的知识,而许多具体的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去熟练,许多具体的技巧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去摸索、发现、交流和提高。不能只靠讲座,唯有在接触与应用之后,教师的观念才会真正地自我更新;不能只靠报告,唯有在熟练之后,教师的理念才会慢慢深刻。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贵在于“精”

“应用”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所以“用”贵在于“精”。

第一,“用”在量方面的“精”。对于小学数学学科,大致概括起

来说,有关空间位置、方向与几何图形初步知识、低年级数的认识等课型,一般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有关公式推导、数量关系分析等课型,一般用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有关计算的练习、初等数论的概念教学(如整除、质数、合数等),这些课型用多媒体课件当然会更方便,但是如果只用传统的教学工具,我想也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在一节课中,教师一定要懂得什么部分的教学用多媒体课件能起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什么部分的教学用传统教学工具来补充能起到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的作用。这就是“用”在质方面的“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整合。

第二、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终身的学习的能力。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制作,使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如使用教学软件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自主努力、自主创新。信息化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评价方式,除传统的学校、教师的评价方式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远程通信技术来互相合作、发表主见,与同龄人、专家或教育网站相互联系,从而得到来自网络上同龄人、专家或教育网站的评价。

四、,教师的备课方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改变

信息时代,教师的备课工具不只是传统备课方式下的教材、教师用书和备课笔记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参考、教学内容背景资料、图片资料和课件资料。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要特别关注两点:

第一、所授教学内容的数学文化背景。只要在搜索网站中输入教学内容的名称,就可查阅大量的相关数学文化,不但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是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做一些潜移默化的基础工作。

第二、所授教学内容与学生以后学习的知识(尤其是中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更高阶段的知识点也不用借书来看了,网上的电子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备课时参考了这些更高阶段的知识点,使教师对所授内容的教学目标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更有意义的讨论和练习,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研活动的内容与传统内容相比,应该更多地借鉴丰富的网络资源、探讨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的应用。教研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利用网上互动技术进行交流,比如在网上现场直播公开课,随后利用即时互通的网络软件进行多端点视频或音频交流。还可以制作各级教研论坛,让教师们能随时进入相关学科的论坛进行提问、交流、上传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共享。当然,这些设想都需要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前期的资金投入来进行硬件设施建设作基础。

5.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五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发生着相应的变革。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要求,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手段,登上了历史舞台。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可以达到声形并茂的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重点、难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或者仅对经历过的事物有一定印象。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仔细,缺乏生活体验,知识的积累较为贫乏……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部分课文时,对其中重难点的理解以及文章的内涵仅仅是停留在老师的讲述上,久而久之学习便成为一种机械的被动接受,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信息技术的介入,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态。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达到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目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文理解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它能将静态的文字以图文并茂、声形俱佳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我借用了FLASH动画的形式再现了鸟在树林中生活的情景,当学生看到大屏幕上出现榕树和鸟时孩子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有的还叫起来,这时再让学生去体会课文中的情景教学就易得多了。

三、借助信息技术,拓展资源积累

新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实践、积累、再实践、再积累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创新的前提。网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超大型知识库,它连接着地球的每个角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用好网络,可以使人“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任课教师在课前鼓励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资料,下载相关的图片。教学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文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通过这样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同学之间不仅增进友谊,还实现了知识的互补。一堂课下来既获得大量有关“桂林山水”的一手资料,对美丽的桂林也有了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

四、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昏沉沉听的局面。新课标则强调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多媒体教学课件正好满足这一要求。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单一,也使学习过程从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协助下,同学们在网络教室,不仅收集资料、下载图片,还借助主题网站《美丽的小兴安岭》,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网站他们不仅了解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提到的有关小兴安岭的风景、特产,还知道了大量课文中没有提到的小兴安岭的其他信息资料。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又如打字游戏,说是游戏,但要玩好却不是那么简单。除了要有扎实的指法基本功外,对汉字本身的了解也非常重要。如用拼音输入法,倘若对拼音掌握得不牢,字的读音不准确,自然会降低玩游戏的质量。同样的道理,同学们若是用五笔输入法进行游戏,对汉字的笔画特征、笔顺不了解,也难玩出质量来。因此可以说,打字游戏可以让学生因为想要玩好而不得不加强汉字字形和字音的学习,在游戏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掌握,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再如一些语文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修改病句、词语搭配、判断句型等,如果仅仅靠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单纯枯燥的“听”会让学生既感到厌烦又达不到训练要求。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增添学习乐趣,既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又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乐园。于是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类似于游戏似的教学设计。比如词语搭配练习,我们设计为学生与电脑中的“学习伙伴”对话,如果学生搭配正确,学习伙伴便可以让他进入下一个环节,否则就停止,直到他选择正确了为止。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都被激发出来,他们很自然地就处理好了“要我学”和“我要学”的关系。

五、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课本就有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它深邃的思想内涵,炽热真切的情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诗如画的山川美景,精妙隽永的名言佳句,曲折离奇的情节等等,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神奇美妙的、绚丽多姿的画面。美渗透在每篇课文之中,美在咫尺。引进信息技术的语文课堂是师生表现美、创造美、展示美的舞台。从中,学生更领悟到如《草原》的风情,《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独特的高尚品质,《彩色的非洲》的绮丽……这些,不但给学生以教育,而且提高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进而发现美,创造美。

6.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篇六

【摘要】:形成性评价实际上属于过程评价法,它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的斯克里文,他提出了教学评价的重点所在。他认为评价者不仅应该考虑评价大纲的预期目标上,而且应该考虑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即要认识和研究那些没有预料到的结果的出现。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评价渠道课堂学习行为

回顾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普及教育20余年的历史,谈起教学评价只是近几年的事。而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围绕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各种研究也逐渐多起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电子学习档案、评价量规、自评、互评等一系列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常常被人们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中。然而,在新课标下这些评价方法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实施,何时选择何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却是大多数一线教师十分困惑的问题。

学生形成性评价,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广泛使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评价成为现代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有力杠杆,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从早期“为了选拔和教育儿童”的目的,转为现代的教育评价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一个共同的做法是,用评价最大限度的促进儿童的发展,力求发现并选择一切能的教育方式,创造教育环境,充分利用教育评价上及时反馈的原理,形成一种适合于每个儿童的教育。使教育评价为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每个儿童个性全面发展服务,为不断完善、改进教育,实现教育目标,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性评价的地位与加倍人重视。

形成性评价实际上属于过程评价法,它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的斯克里文,他提出了教学评价的重点所在。他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区别开来;强调评价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评价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是否达到,而且在于评价目标本身是否有价值;主张‘无目标评价’(即形成性评价)。他认为评价者不仅应该考虑评价大纲的预期目标上,而且应该考虑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即要认识和研究那些没有预料到的结果的出现。形成性评价可以促使教学大纲的改进和革新,评价者可以根据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没有预料到的变量来修正目标,即评价者(也是课程实施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活动会不断地反思评估,并做出规模小,但数量多的决策,以此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教学项目。

学习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个过程。教师应关注这个过程,在学习规划的引导下,设计好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的难度逐步加大,最终达到较高的成就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你自己最终预想的发展方向。而形成性评价的种种方法能促成这个过程的良性发展,使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到有效学习。

形成性评价除了测试性手段,如诊断性评价,大量的是非测试性评价工具。主要有教师观察、访谈、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品展示、日常记录、评价量表和建立学习档案等手段。

一、建立学生电子档案

学习档案收集学生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的学习成就。它根据复杂程度和目的分为6个步骤:收集、反思、评估、精选、思考和评价。

1、收集资料,建立档案

建立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学习档案可以展示学生在努力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可以引起他们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自我,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1-

自信心。同时学生档案也为教师、家长提供了学生进步的具体记录,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为下一轮教学活动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学习档案还可帮助观察学生所采用的学习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作为学习的辅导者,教师应该提出适当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识过程,也是自觉把握努力方向、感受努力成果的体验过程,更是逐渐培养自己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技能的反思过程。

根据学习档案的主要特点,在对新生进行起点评价后,就着手指导并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学习档案的建立为学生跟踪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方法。因为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必须仔细检查自己的作业,自我评估自己的作业,并确定在学习档案中放进哪些内容等。他们就此可以领悟到评估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知觉的重要性。

2、定期检查档案

学生档案还帮助教师、家长看到学生学习的轨迹,可以看到学生从中获得哪些益处,采用了哪些学习策略,还需要哪些帮助等。

因此,组织学生对学习档案的定期或不定期评估会使学习档案成为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工具。学生应在自评的基础上在电子档案袋中放入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以及对该作品的反思。

3、同伴互评

同伴间的评价使学生有了一个相互了解和学习的机会,同伴间相互启发,互相支持,共同提高,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更理解评价的标准,因为教师在评价前往往会提供优秀的互评范例。

同伴评价渠道可多样化:可以以小组形式、班级形式进行 “优秀作品展”,把年级中最优秀的作品整理成一个电子档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展示,并设立“最佳内容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技能奖”,由全体同学评估、并可投票产生。这项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在观摩后的活动意见反馈中,同学们深有感触地说:原来存档作业可以做得这么好,这么有趣!但是他们认为“存档作业要做出来容易,要做好就得多下功夫”,他们表示“只要自己重视,就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

二、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表现、参与度及作业的评价

在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学习行为、认知方式、情感特点,并以不同形式及时向学生做出反馈与评价。另一方面,教师也从中了解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学生是否取得预期的进步,学会了什么,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有帮助,哪些教学策略最有效,哪些活动和材料学生喜欢,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1、对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

在教学中老师们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中采取了消极对付的策略,如避免参与、虚假努力、做事拖拉等。他们并非在努力获取成功,而是在消极对付。通过反思,老师们找到了答案:原来学生并不是缺乏动机,只是教师引导的方式不对,无法激发学习动机,或因教师对学生只是片面了解,对学生造成了情感上的伤害,才使学生陷入了自我保护的状态。

因此,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教师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用颔首微笑表示赞许,耐心的以平和的语言、平等的交谈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形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心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强调人的发展,应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注重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2、对课内外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的评价

课堂行为表现和参与度的评价不应从单一的角度着手,而应从多维的层面展开。评价应重视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开发。教师应尽可能在“日常活动过程中自然地、无意识地进行”,通过观察和参考一次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学生对一项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愿望,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活动的表现来判断一个学生的技能。

3、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指标的综合化

形成性评价虽然通常是非测试性评价,但不排除测试性评价。学生学习生活的丰富性和智力表现的多元性呼唤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实践研究中,结合采用了定期的诊断性评价,较好地反映了一个特定阶段里学生所形成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这实质上是一种动态需要分析,教师们“问诊把脉”,以便日后更好地“对症下药”。终结性评价在每个学期中照样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形成性评价互补共生。

4、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理念实质上很好地体现了教育中“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思想,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它的教学组织形式常常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而设计许多任务,形成任务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准真实情境和真实情境中或独立、或合作地完成任务。

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的种种机智、诙谐、幽默、勇敢、谦让转瞬即过,对他们的种种即时表现是无法用纸笔测试完成的,只有采用形成型评价和表现型评价才能真实地将之反映出来。因而,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与任务型教学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体系,它们相得益彰,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测试。其目的是更好的改进教学进程,提高质量”。国外学者认为“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用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过程”。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论界定并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相似之处,即强调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是一种过程的评价,同时它注重改善教学环节,而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基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的反馈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师生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陈琳.现代教育技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2]赖宇庭,张桂香.开放教育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7.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篇七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几乎被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领域, 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在持续进行, 教育负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 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个突破。虽然国家的大力投资促进了小学数学发展, 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等使教学水平仍旧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对此, 创新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

1.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变,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形象的教学方法,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创设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身临其境, 能够活跃教学氛围, 从而帮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如在学习《数数》一课时, 教师首先应用电脑设计一些色彩鲜明的花朵, 或者活跃的小动物, 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这些画面来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接着一只母鸭带着一群小鸭出现在画面上, 一群鸭子在草地上开心地玩着。这时教师问道:“这片草地上到底有多少只鸭子呢?”学生们纷纷数了起来, 跑来跑去的小鸭子使得学生们数起来有些困难, 于是不同的学生数出了不同的数, 5只, 6只, 那到底是多少只呢?教师把这个画面定格下来, 学生们又开始数数, 这次终于确定是6只, 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 学生们都开心地笑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引人注目的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2.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情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能力之一, 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情至关重要, 而信息技术则是一项极为有效的辅助工具。如在学习《圆的知识》一课时,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制作一些PPT动画, 不同的动物进行玩具车比赛, 小狗的车轮是圆的, 小猪的车轮是四方形的, 小马的车轮是三角形的, 那他们谁会最先到达终点呢?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看着动画, 学生们纷纷猜测结果, 而猜测的过程便是学生思考并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 学生们发现小狗的车跑得最快, 在经过几次比赛验证后发现结果都是一样的, 圆的车轮总是要比其他形状的车轮跑得快, 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学生们又纷纷开始思考, 最后总结出圆的特点及相关性质, 于是引出了圆这一课的知识点。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根据有趣的情境分析问题, 并总结归纳结果, 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还原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 如果只会学习而不会实践应用, 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由此也难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应用实践的乐趣。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这一课时, 教师发现很多学生能够熟练换算单位, 但在实践应用的时候却很容易出错, 如小明今年10岁, 如果正常走路的话, 小明每分钟能够走多少米?答案有20米, 200米, 2000米, 有很多学生竟然选择了200米, 甚至还有学生选择了2000米, 这些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懂得单位换算, 却不知道100米, 1000米到底有多远, 对此, 教师首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了百米竞赛和千米竞赛的画面, 学生惊奇地发现, 即使是一个成年人正常走路, 一分钟也不可能走上200米更不要说2000米了。然后, 教师又向学生播放了小红跑步的画面, 小红跑够200米后身体没有大的变化, 表情也很自然, 而持续跑够2000米后脸部泛红, 而且出汗, 通过对比, 学生们能够根据跑步者的表情变化情况判断出百米和千米的区别, 从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 也避免生活中再出现类似的笑话。

三结束语

在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 信息技术会进一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寓学于乐, 在快乐中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并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 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真正提升, 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也必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奇、田治兰.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 (14)

8.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篇八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信息技术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弊端,微视频被广泛引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这迎合了学科理论实践与整合的要求,更基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和整合性,微视频教学显得更为必要。因此,本文就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展开论述。

一、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学生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视频是集图像、文字于一身,以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不足,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相对于具体形象思维来说不是很完善,因此,微视频的具体形象性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激发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成功学习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身心发展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已经让他们觉得很吃力,单纯地看书自学是不适合小学生的,而集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微视频不像纯文字的书本知识,一定程度上,小学生将其当作一种娱乐休闲的凭借,相对于书本,小学生不会对微视频产生抵触心理,透过简短的微视频,小学生可以轻松掌握知识。除此之外,微视频的高针对性让小学生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大量省去寻找知识点的时间。

3.满足学生个体差异

学校的班级授课制虽然教师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但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一堂课中有的学生可以很好掌握知识,然后总会有部分学生不能充分掌握课堂知识,这时微视频就变成了集体课堂的“互补产品”。以避免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差的教学问题。

(二)教师方面

1.消除老师的厌倦感

耐心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个品质,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有耐心,还要对课程有耐心,教书时间长的教师很容易产生疲惫感,相同的知识,对于每一届的学生来说,获得的是新的知识,而对于教师来说,这些知识已经太过熟悉,讲得多了就会腻,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倦感,而微视频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教师的教学疲倦感。

2.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

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师交流一般有随堂听课、座谈会等形式,这样的交流费时费力,而微视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教师交流的效率,教师将拍摄的微视频共享到学校的网站,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这样随着录制视频的增多,这将会成为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重复利用。

二、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制作方面

1.保证微视频的质量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视频,首先要注意的是微视频的质量,一是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保证讲解有条理,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重难点、易错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二是教师在录制视频时要保证画面清晰,声音清楚;三是制作的视频应尽可能地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可以在拍摄画面或者声音上做一些调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四是要控制微视频的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间太长,学生会产生疲倦感。

2.注意微视频的使用对象

微视频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因此,教师在录制微视频时要保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讲解知识点时要尽量注重细节,一步一步进行讲解,切记不可跳跃式讲解。

(二)教学应用方面

1.用微视频进行导入

利用微视频不仅可以讲解信息技术中的重难点问题,还可以作为一堂课的导入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课堂的前提,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入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便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地学习新课,而生动形象、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微视频是最好的导入方式。

2.做到及时反馈

在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或者学习完一个微视频后,要让学生完成与知识点相关的操作,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看完文本框链接视频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任务当中要有此项操作,另外,要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比如让学生思考怎样实现三个以上文本框链接呢?这时可以发给学生素材,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探讨,这样在相互讨论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总之,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了解与掌握,其中教师在微视频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很大,教师要正确利用,充分发挥微视频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当然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加入信息技术教学中,仍处于摸索和探究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借鉴才能使微视频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何海江.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1).

上一篇: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三下一篇:幼儿中班上学期优秀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