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精选17篇)
1.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一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研究与培养策略探讨
摘要:初中教育当中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的改革困难。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的响应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入核心素养,这样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物理课程的价值,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文中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学科核心要素,进一步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要素;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点即为形成适合个人终身进步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以及能力。在总体框架当中分成三方面:第一,从自主发展的方向出发,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从文化基础上来说,让学生真正了解文化底蕴,充分认识科学精神;从社会参与的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责任的意义,变成一个有担当的人,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创新精神。这个框架的出现,为教育事业带来良好的指导。为了实行这个框架,要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深入具体的分析。
1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研究
1.1物理观念
有关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认识能量等多个方面,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只是大脑当中系统的观念记忆。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能量观念等因素组成。
1.2科学思维
即按照自己的经验建立抽象的理想模型,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按照事实与科学推断出不同观点之后提出批判,从而将提高自己的水平。科学思维包含建立模型、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1.3实验探究
对已经提出的物理问题,对信息进行处理,加上自己的合理猜想以及动手操作,对实验总结讨论,获得的科学结论。实验探究包括问题、论据以及结论等要素。
1.4科学态度与责任
要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间的关系认真看待,了解科学本质,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科学态度与责任包含科学本质、态度以及自然环境等。
2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1应用物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施行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初中学生教育要将学作为主要的目标,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学会的知识延伸拓展,教师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摆正自己引导地位,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帮助的关系。物理实验的前提条件下,引入物理定律以及概念,符合物理学观察与实验为主的特征。比如,学习“力”这个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与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并不同,有些教师会应用生活实例为学生进行解释,例如手中提着东西,用手推动车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加强学生对力的相互作用的充分理解,可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一来并不能够让学生清晰的力的作用的意义,教师通常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拉伸以及压缩弹簧来感受到力的相互作用。物理教学的延伸,利用分组实验,让学生应用里边放置磁铁小车间的互相作用,保证学生充分认识到力的相互作用不但会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上作用,而且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同样会产生力的作用。利用物理实验他那就,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概念。
2.2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了无形的影响。物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自己要具备一定核心素养,如此一来才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具说服力。第一,物理教师要充分将自我示范和指导作用发挥出来,特别是学生实验出错的时候,物理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失误原因并且进行指导。第二,物理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将自我的教学观念进行跟新,掌握住最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在这个前提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己的榜样作用。
2.3强化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良好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设计实验课程时,要掌握下面几个原则:第一,内容要富有趣味性,启发学生思维。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对机械效率知识概念进行讨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保证学生通过对物理核心概念的学习,提高自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第二,实验教学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第三,依靠实验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形象与逻辑思维。只有学生具有思维能力,才会进一步理解与应用知识,思?S才是作为创新力的重要保证。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过程中,将核心素养融入在课堂教学当中是一件关键而且又亟不可待的事情。物理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与学生息息相关。课堂当中要将物理学科中的乐趣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良好的生活学习,加强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当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时,也会吸引学生去注意物理对人类以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建立起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参考文献:
[1]单秀平.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J].考试与评价,2017(10):49.[2]李岩.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分析[J].辽宁教育,2017(03):37-39.
2.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新春佳节就要到了, 很多人都忙着准备过节的新衣服。假设你和妈妈到一家专卖店买鞋, 结果被告知适合自己的鞋子共有20双, 已经售出了12双, 那么还剩余多少双鞋子供你选择?”这样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 我们也准备派学生参加, 共组织20名学生参赛, 12名女同学和8名男同学, 在仅有12根跳绳的条件下, 在训练中应如何分配呢?”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这是优化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是教学, 还要时刻牢记育人的神圣职责,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 不断增强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二、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 选择适宜学生学习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如在讲解“倒数”相关知识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要直接将倒数的理论知识告诉他们, 这样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可以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中国优美的汉字结构为出发点, 让学生回顾汉字具有的上下、左右文字结构, 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将‘李’字颠倒一下结构能够得到哪个字?”、“将‘吞’字颠倒一下结构又能得到哪个字呢?”答案分别是“呆”、“吴”。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数学学习中也存在倒数, 如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也就是5。此时, 教师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倒数相关的知识, 让学生知道倒数就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研究性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 为学生精心设计内容, 找到适合学生展开研究的问题, 从而实现强化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三、选用灵活多变的研究性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 教学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无需像制造产品那样要求十分精确, 而需要使研究性学习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强化有赖于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影响教师实现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目标的因素主要有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教学时间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因素。因此, 教师需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观念, 在研究性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并能够根据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做出及时调整, 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 他们的思想和想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特点及时地改变教学策略,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由于受到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时间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不时地改变研究性教学策略, 确保教学任务能够如期完成。如在班级人数较少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学生座位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听教师讲课, 也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外, 教师还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这对提高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效率意义重大。总之, 教师要切实做好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的组织、引导、指导及评价工作, 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及时有效地调整研究性教学策略, 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供保障。
四、创设研究性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具有好奇心的特点, 为学生创设广阔的研究性学习空间, 使学生从静态的学习转变为动态的学习, 这既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又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如小学生对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很难弄明白。教师为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问题, 可让学生4人一组, 从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中任意选取出几个, 拼成长方形, 记下它的长、宽和面积的数据。要求每组至少拼成5个大小或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记录的数据, 可以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长乘以宽。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不再感到长方形的公式难以理解, 而感觉到公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研究性学习, 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和热闹, 学习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国成.对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新课程 (教研) , 2010 (01) .
3.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初中化学 研究性 学习理念 策略探讨 实验教学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社会地位也不断的提高,随着课改的深入推广,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已经体现的越来越明显,这与我国社会发展不谋而合。如今,社会更加需要有超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广阔思维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教育中完成。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启蒙课程,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而言,其理论知识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光靠死记硬背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为此,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去完成化学试验被认为是一种好的化学教学方式。
一、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我们也经历过初中,在刚刚开始接触化学的时候我们会对化学实验以及学习充满兴趣,因为化学实验能够激起我们学习的兴趣,可从实际的初中化学实验课上看,化学实验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
(一)实验课上学生主体地位模糊
在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没有被明显体现出来,学生依然扮演这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兴趣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学生学习方式更是单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没能认真的去思考,也无法转换思维角度去学习,更加不会应用研究性学习理念去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方面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禁锢。
(二)教师对化学实验课认知存在问题
很多教师在化学实验课上,对实验教学所带来的效果以及表现出来的功能都存在着单一化的认知,换言之,教师在实验课上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以及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教师在黑板上去完成实验,学生则在座位上去背实验,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了化学实验课的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如今的化學实验教学依旧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一味的求升学率,只重视实验课的结果,而实验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培养却完全的忽视,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研究性学习理念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以及案例分析
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与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自身为主,让学生通过研究性的自主学习,更好的发展。为此,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将研究性学习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来。
(一)为学生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
初中化学课上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通常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为学生设计一套合理的研究方案,然后先让学生思考,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最后完成化学实验报告,由教师做出最后的评论。这时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需按照这样的过程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实践得出问题的答案。那么要实现研究性学习,就要采取以下的措施,即:
1、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而空间彼此之间进行研究与探讨,同时也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信息,经过自己的整合思考,最终完成研究。
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发言权,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多肯定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化学实验课当中来。
(二)将研究性学习理念灌输到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中学化学试验课上,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重要的渠道,那么在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精选,在精选的过程中应该教与研究性学习理念相结合,以确保学生所进行实验的内容对开启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他们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某中学的化学实验课,学习《二氧化碳制法以及性质》这节课时,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完成制取二氧化碳这个实验。
在前一节理论课中,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了解,在当前的这节课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
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出研究性学习环境,教师提出问题,如:“通过上节理论课学习,怎样才能制取二氧化呢”?
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探讨的时间与空间,让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实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的关注每位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以及做法,一旦学生遇到困难,那么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避免学生的思维产生偏差。
最后,实验完成后,教师对每个小组所做的实验给予总结评价,并且要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增强他们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实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使得初中化学试验课能够发挥最大的功能,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总结:
4.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四
玉山县岩瑞中学毛尚根
第一,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部探究过程。
第二,在传统的教学任务还没有相应改革的情况下,课时不足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矛盾。有些内容如“气温、降水的分布”等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而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第三,研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第四,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适合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如:大陆、岛屿、半岛的概念等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那种把整本教材都分解成研究性课题的做法值得商榷。
第五,研究性学习还要求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育资源,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受到教师专业水平、校园图书馆设施条件、校外活动场地规划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还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教师这方面加强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5.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五
⒈题目:标题比较大,最好增加一个副标题,如:小班化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年级下册语文《》为例
⒉摘要:一般包括意义与现状、策略、假设的效果。而本文中只有意义,没有现状,策略“我们从四方面进行控制”表达不是很清楚,假充的效果没有。
⒊一般论文:正文由三部分组成,为什么要研究,怎么研究,研究有何成效。而本文只呈现了怎么研究,缺少头和尾,因此似乎更像经验总结,格式上需要修改。
⒋论文中每一个观点的呈现,都要有比较贴切的案例呈现,来佐证你的观点,而本文中只有第一点呈现了一个比较简略的例子,而且也看不出什么,后面观点的呈现没有案例呈现,需要增加。
⒌为什么要研究最好以一个具体的教学例子呈现,从中分析出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研究成效最好以对比前后测呈现,这样比较显性而且有说服力
小班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如何对这一教学形式进行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我们从四方面进行控制。合理分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情感得到交流,能力得到培养,并能学会交往。合理选择合作契机,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加以指导帮助。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利用多元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关键词】小班化 合作学习
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在30人之内,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单纯的人数减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充分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师生之间、教学之间、书本与方法之间等诸多方面的和谐互动,注重每个受教育者平均所能得到的教育和关爱时间、精力的扩大。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从小班的特点出发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我校对小班化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
一、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学习小组由4~6人组成,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分组,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知识基础、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分组中要注意优生与学困生的搭配,同时小组成员要没有矛盾,选择好的组长也很关键。
过一段时间后,合作学习人员组合的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教师应随时、充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分析原因进行重组。合理分工有一个过程,刚开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工,然后过渡到学生自己协商分工。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例如在上小学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一课中的第一次合作学习时,我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就明确提出:1.按组员顺序号将各自整理的要点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2
2.后交流的学生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观点。3.每组评选一份优秀作品。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也有听的任务。明确了职责任务,每个学生就知道了合作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
专家分析建议:组织小组学习,教师要善于思考,让这一学习方式与所教内容融为一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交流,能力得到培养,并能学会交往。
二、寻找契机——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智慧和创造性。事实上许多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同桌、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相互学习、互为补充来达到探究和解决疑问的目的。当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学生个人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答案多样性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意见不一样需交流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我经常在识字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学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 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字音、记记字形、给生字找找朋友、用生字说说句子。当教完某一课的生字后,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巩固, 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 一人讲读音字形结构等, 其他成员进行检查纠正;一人读, 其他成员听写等等。然后, 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 将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进行组际交流。这样, 不但可以让教师腾出时间对困难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合作互助的精神。
在对词语理解时也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契机。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词语说句子, 通常情况下, 一个学生一般只能说出一两句, 最多也不过四五句, 而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时, 结果好几个小组说出的句子竟达到了十多个。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发现,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讨论前,要指导他们认真读书,做到“三看一查一发现”,查检生字难词。要求边阅读边动笔,在课本上根据自己阅读情况圈、点、批、划,还可以把想法的要点写下来。学会倾听和表述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需要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表达和倾听,这是一种双向互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 3 的见解,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思考中有益的东西,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体的意见。
三、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学生合作前应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的目标及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述时间不宜过长,量不宜太多,规定要求不宜过细,因为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会制约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不应该放任不管,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对合作任务不明确的小组教师要补充说明;对偏离主题或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加以指导帮助;对组内成员合作较协调,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教师要予以及时的肯定等等。我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进行组织协调。学生毕竟是学生,即使他们拥有较强的自学探究能力,在没有组织的学习中,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要教会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的方法,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以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我在实践中,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发言不够大胆,有的小组展示机会较少等等,这时教师应当加以调控,让发言机会多的同学让给发言机会少的同学,鼓励不敢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积极与别人沟通。对于发言机会不均等的小组,也要适时加以调控,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快乐。
2.适当点拨指导。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对比、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化,逐步排疑解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时常会有学生因学习难度偏大而思维受阻,使学习陷入困境而不能深入进行。优等生要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同伴。
3.及时总结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每个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完毕,教师都要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每一课时结束,教师应当对学生当堂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等给予总结评价。评价应当以激励为主,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应指出纠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反思不足的教训,进而使每个小组不断进步。
四、多元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教师如果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势必不合理,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催化剂。
首先,评价内容多角度。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是针对学生合作后的结果评价,应该包括:学习态度,组内互助,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评价。其次,评价方式多样式。用语言评价、文字描述、分值制、等级制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多样的评价并非要教师简单的把评价方式不断变换花样,而是要以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和获得情况为基础,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作出中肯的评价!对于课堂上的即时提问,主要采取语言评价的方式,评价语言因人而异,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语言应该以鼓励为主,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鼓励其参与教学过程。而对于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应尽量提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再次,评价主体多元化。(1)同伴互评。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在自学的基础上组内合作。这样的话,既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客观公正的态度,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为了能得到同伴的肯定,学生会主动积极的学习,得到同伴的肯定后,他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会更高。(2)组际互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之后,别的小组要对这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评价,既能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还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3)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如: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亲切,也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4)学生自我评价。每节课 5
最后腾出3分钟,让全班的学生从知识结构、方法收获、知识疑问、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学生回顾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已经掌握、收获了哪些内容。遇到哪些问题已经通过讨论研究解决了,如有疑问不能解决,可以记录下来作为下一节课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等等。
总之,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小班化教育。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它能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小班化教育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就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评价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堂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2..谈小班化中的合作学习谢小峰 《文学教育》2012.10 学术沙龙
6.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六
根据行为理论研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习行为不但包括如交流、查找和训练等经过观察研究和测量的外在行为,还包括记忆、分析等内在的隐性思维[1].网络自主学习的不断发展带动着学习者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促进大学生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1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297份,回收279份,问卷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为267份,问卷有效率为96%.性别、专业、年级分布合理,符合研究需要.从登陆网络教学平台的频率看,学生们投入了一定的精力来进行网络学习,但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还有待提高.从平均每次在线学习时长来看,63.3%的学生可以保持在0.5~1h.网络学习的质量与在线时间没有必然的决定关系,但在线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学习质量.通过访谈得知,部分学生能够保持1h以上的原因是:教师将登陆时间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之一;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目的看,“学习感兴趣的课程”、“浏览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和“查找作业信息或上传作业”是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其中“浏览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所占百分比最高,达到了86.1%.关于网络学习的接受和适应程度,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50%以上的人对于网络学习很感兴趣,只有很少一部分,约10%的学生仍习惯于传统课堂的面授.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时,仅有16%的学生能够完全不受无关信息的干扰,完成网络自主学习任务;74%的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网络信息的影响;其余10%的学生则由于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学习专注力较差,经受不住网络其他内容的诱惑,疏远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计划没有深刻的理解,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下去.调查者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态度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同时分别有72%,66%的学生偏向于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关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满意度,46.7%的学生认为课程平台的功能存在欠缺致使平台使用率不高,师生互动不充分,学习效率不高;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媒体资源的重要性具有非常高的认同,但32%的学生认为课程平台提供的资源种类单
一、更新缓慢.
2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水平不高
从调查中发现,建设水平不高是制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率的关键因素.由于校园网络连接速度及稳定性的因素,常常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更新速度缓慢等现象的出现.另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并未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受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理念以及操作水平限制,多数课程平台仅限于提供各类型的学习资源下载,发布通知及问卷发放等简单功能.研究型学习、学习论坛等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块并没有得到更好地设计和使用.再者,平台的资源建设往往优于教学,而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更多是依据知识结构,并非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设计出的学习资源经常是与传统课堂授课内容与形式相差无几.
2.2自主学习计划不合理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和灵活的学习时间和方式,但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导致了学生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即使部分课程的教师在课前帮助学生制定了学习指导,但网络学习往往缺乏教师实时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律性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难以有效实施.尤其当面对网络游戏、聊天和视频等诱惑,常常会迷失在网络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3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脱节
根据调查发现,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的使用目的是完成作业和浏览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授教学内容为主,而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则以下载资源进行复习,完成作业为主.尽管多数教师会将课程内容的扩展资源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但主要的学习资源内容仍与课堂教学内容类似.这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反复学习,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另外,网络学习的教学环节缺失,若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时,常常无法明确学习目标,不能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面对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束手无策,这成为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3提高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1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大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及自我评价一系列的行为无疑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好地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应用[2].如何提高资源的丰富度,及时地更新和管理信息资源,对提高教学平台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相关模块的开发和使用,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另外,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考评及对课程的有效管理,如教师培训、奖励政策和监管手段等,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网络教学平台的规划和建设.
3.2制定可靠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
网络学习计划要科学、周密和切实可行,既讲究原则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制定计划主要是针对课余时间而言的.因此,制订学习计划必须从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入手.网络学习过程中,不能盲目毫无章法地学习,由于不能及时地获得教师实时的学习指导,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尤为重要[3-4].作为网络自主学习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教师的相关学习指导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功能模块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探究和协作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
3.3注重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整合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这是以前传统课堂面授教学所欠缺的.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的主体.因此,面对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可能会面临来自自主学习能力和经验不足的挑战,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建议,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搭建桥梁,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教授理论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远程实时教学、网上异步交流、实验教学、基于任务的小组协作、集体讨论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6-7],不但能够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网络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实践技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大量的参与学习过程的可能,学生可以通过课上和课下的网络学习重新组织和反思所学,并与其他的学习者协作建构知识.面对教学重心从教向学的转变,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评价各个阶段,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有效性[8].同时,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获取相关教学信息,对教学进度及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以应对全新教学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1
[2]潘庆红.Web2.0环境下学习行为的基础——网络自主学习形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21):35-39
[3]吴耀宇,吴凡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1):144-145
[4]史先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5):107-110
[5]林秀曼,谢舒潇,吴芸.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9):57-61
[6]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64-70
[7]王永花.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4):73-77
7.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七
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改非常重视研究性学习。2000年1月, 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 把研究性学习确定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内容;2002年6月, 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研究性学习作为小学至高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被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 目前, 研究性学习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而深入发展。但是,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却没有实施研究性学习, 难道在大学就不适宜开展研究性学习吗?这是很多学者特别是高校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鉴于此, 笔者从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特点, 外语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以及大学生自身学习特点等方面出发来探讨大学外语研究性学习。
一、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英语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 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或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 也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宏观策略以及学习者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一些认识。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当属英语学习策略之范畴。
二、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和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然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自主探究的多样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提升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能力、情感体验和价值目标的追求。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自主性、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
1. 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是指: (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 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 (2)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需有利于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
2. 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 而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 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所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
3. 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不是学生被动的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 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 主动地提出问题, 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4. 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外语研究性学习
外语学科具有自身独立的知识体系, 外语教学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社会、经济、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从自然、社会或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与真实的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 细心去研究将会发现, 在外语学科中隐藏着大量与生活有关的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 外语学科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外语研究性学习属于认知型研究学习, 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认识、理解和记忆、判断与解释、探究其认识规律、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 从而加以吸收和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外语研究性学习存在自主性、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因而, 英语研究性学习不但有其可行性, 而且有其必要性。
四、大学生外语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及其培养目标
1. 可行性
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建设与之相适应的,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素质, 培养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 大学生的行为必须有所改变, 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能力, 必须有所增强。大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增强自身发展知识及对未知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因此, 大学中进行外语研究型学习是应该而且必要的。
2. 目标
大学生外语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目标:
(1)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语研究性学习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它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与交流,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探索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探究与创新, 就是要营造一个开放的, 探究式的带有创造性的学习范围,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涉及跨学科的不同领域和方面。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
(3) 培养大学生交流与合作
大学生要学会交流信息、分享大家研究的成果, 培养和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和不同渠道, 使学生在分工与合作中学会共同生活, 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外语学习本身。这将为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培养大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为了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需要围绕研究的问题主动地收集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
五、大学外语研究性学习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研究性学习也是如此。因此, 应该把研究性学习和其他形式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与研究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 是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每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取各种学习方法的优点, 能够做到使各种学习方式相互配合, 优势互补。
2. 教师素养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技能、沟通能力等提出了全面综合的要求;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讲解,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无论课题的选择、活动的开展, 还是问题的解答, 都经常需要教师的参与。但是这种参与并不是要求教师单纯地充当知识传授者, 而是要充当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及大学生外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大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更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 大学外语教学中很快会全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并且一定会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兆山, 姚俊.教育学原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子建, 尹弘飚.研究性学习实施论纲[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3.
[3]向晶, 谢利民.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1.
8.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八
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幼儿在下面各做各的已经过时,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互动教学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借助APP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大班数学《认识时钟》这个APP软件的运用为例
1.幼儿自主学习研究
《幼儿园教育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的运用集体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发展。”幼儿自主学习一直作为指导思想,要求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落实这一要求,我们利用《认识时钟》这个APP资源,激发幼儿利用已有经验,自己主动去探索时钟的奥秘,完成钟面,了解一只钟最基本的东西:时针、分针、数字刻度等等,改变以往教师介绍,灌输的方式。
2.幼儿合作学习研究
由于能力差异,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的知识快慢都不一样,针对这种差异,我们正好搭建这样一个合作的平台,让幼儿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认识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后,APP软件中有一个巩固游戏,这时请幼儿两人操作,你播时间我来说,在双人游戏合作中,进行新授的理解、复习,给能力弱些的幼儿一个再次学习、巩固的机会。
3.幼儿探究学习研究
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是“使幼儿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自己要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外,还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幼儿互相提问题,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巩固了钟面上的几大要素后,请幼儿自己来拨一拨整点和半点,在拨弄的过程中,一些幼儿就会发现,分针走的同时,时针也在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呢?幼儿带着问题,自己大胆尝试、探究,通过互相提问、观察,发现了时针与分针之间的秘密。
4.幼儿个性化学习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个性化学习也是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种表现。APP资源能够充分满足幼儿个性的需求,不再是上课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比如:对分针、时针掌握还不够透彻的幼儿可以选择继续在游戏中巩固,希望探索有关时间秘密,整点、半点的,往下一关进行,幼儿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
二、APP辅助教学互动策略多样化
以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为例
1.互动目标的多维性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数学教学中通过APP能更有效达成目标的多维性,APP是一个个独立,有递进难度的小游戏,我们说幼儿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既能知识与技能充分掌握,又能以多种的方式去过程性地学习,如:观看视屏、游戏操作、多媒体成果展示,同时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让他们感受玩就是学,学就是玩。
2.互动过程的动态性
数学课堂互动之所以说是互动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题材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是变化着的,而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数学《按规律排序》这节课中,幼儿要找出规律,并按照规律排下去,利用APP软件的操作,可以任意推送幼儿的操作过程,捕捉幼儿动态的活动进度与完成情况,哪里有困难一目了然,便于教师的及时指导与下一步教学进度的调整。
3.互动对象的多样性
数学课堂不仅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还应包括生生互动,现在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师生与多媒体的互动在数学课堂上变得越来越多,这里还是以按规律排序这节课为切入点,幼儿通过APP游戏,在潜移默化中知道要按规律排颜色,从而了解要先找规律,这就是幼儿与多媒体的互动,教师借助APP将幼儿的找规律操作结果进行展示,与幼儿产生互动。
9.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九
小学 综合实践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如何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怎样提高学
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并与之形成一种能力。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综合实践课程便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教
师借助这个平台,让同学们去实践,在调查中学习,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力。
[关键词]学习力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传统教学观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灌输式教学方式,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综合实践课,有计划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调查、讨论、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极大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综合实践课设计中,“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有机联合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教学,参与研究。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现实服务的,是为社会服务。而学习力是包含着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三个方面。而学习兴趣恰恰就是解决了学生动力。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就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内容,将孩子们平时不留意的一些东西,忽略了的重新轻松的捡起来,比如每个月家里用了多少度电?一个月电费是多少?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去了解这些信息后,体会家庭的不易,父母的不易,从而节省用电,从小养成节俭习惯,这样就在平时省电方面有自己的要求。而处于学校这个环境,就明白学校在电这一方面的支出,计算了每月的,一年的支付也清楚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节约用电,从我做起,对“低碳”更了解深入,以此来要求自己做“低碳”一族。创设自主探索空间。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讲到“神奇的水果——香蕉”,很多同学只知道它可以生吃,那还有其他吃法吗?引发学生小组讨论,带着问题思考,并运用计算机上网去查询,找正确的答案,在动手查询的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还有什么吃法?
香蕉的品种有哪些?生活环境怎样?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去求知,求真,运探索平常喜闻乐见的一些普通物品的奥秘,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配合完成任务的默契。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自觉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1 创设情景,让学生快乐学习。先让学生自己先去市场调查,调查市场上的卖的有哪些水产?一组上网查找中山的水产,并归类。老师在课堂创设去市场买菜的情景,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情景中去。
3.2整理信息,让学生自主探索。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多一些。”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就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为了获得真实正确的信息,就得去筛选,判断,识别哪些信息有用,学会整理信息,反复求证中磨练学生的学习毅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有关的信息内容,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探究。重视指导,让学生能力提高。
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特别是知识信息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学习的速度就显得特别重要。重视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4.1 合作训练,养成习惯。
现在的社会分工更科学,做社会调查或学习时将学生编组,并细致分工,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一个都不能少。在合作中增进同学有谊,帮扶学困生,发挥学生的特长,发现学生的另一面才能。
4.2 经历生活,自主参与。
陶行知先生的话提醒我们:怎样生活便怎样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自己,有的同学虽然课堂上表现一般,但在动手,在与人讨价还价方面可能会有另一面;提供平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现不同的一面,从而也获得一种认可,反过来作用于学习。
4.3 学有方法,学有所得。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该门学科的方法,这对学生将来生活和生存终身有用的。老师也要不时的参与指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学生的行为,了解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这样,学生将终生受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调查家庭用电,水乡文化,水产养殖等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电,爱护水资源等有用知识。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高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煅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学是为了用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出能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最终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费宏,探索“第三教学”提高学生学力,[J],物理教师,2002(8)
2、张雪松 学习突破(提升学习力的38个途径)
10.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十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探讨与研究
课题的研究旨在于通过对合作学习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大班额课堂教学中自主结合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作 者:李顺燕 作者单位: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小学,贵州,六盘水,5534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2 关键词:数学 合作学习 探讨 研究11.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主动学习;初中;数学;策略
对初中而言,数学课程是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把这门课程做好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学得更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不重视,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难激发,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未来,我们要彻底地改变这种做法,使用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这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极为有利。在本文中笔者对初中数学课堂使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国内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老师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也是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數学老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主动邀请学生参与。师生关系的转变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的交流,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他们答疑解惑。老师更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管学生的成绩怎样都要一视同仁,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多辅导、多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把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以学习的内容为基础,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循环小数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红绿灯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的变化,找出其中的规律,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过马路十字路口的情况说出自己的感想,学生一般会讲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灯在循环往复地变化。接着引导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地出现各种情况就称为循环现象。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这也是这节课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内容。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比枯燥地讲解循环小数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把学生引向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再者,学习统计的基础知识后,可以给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场景,如,让同学统计十分钟内通过某一十字路口的车辆,分门别类地统计通过的小汽车、大客车、摩托车、自行车的数量,绘制成表格。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参与,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使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并不是存在于书本之中的时候,会更加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完成三角函数的学习之后,让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测量旗杆或者教学楼的高度,这是一道典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之间密切地配合,综合地使用多种方式,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有更深的印象,还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手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真正实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走向生活。
三、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初中数学的学习必然要使用各种数学工具:圆规、直尺、三角板等。在课堂上,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活动,给学生亲自操作的平台和机会,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把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让自身使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如,在设计实习作业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如下的要求和任务:学生自己制作倾侧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使用刻度尺等做实验,探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三角形的作用和方式。老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设计要求,积极主动地去分析、研究、设计。在学习中要是遇到问题,小组之间、同学之间要进行广泛的交流、探讨,如果仍无法解决,可以请教老师,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还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有所提升,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对学生进行引导,养成主动学习的策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合理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要对这种策略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根据自己学校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有效的方式,更好地使用这种策略,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甫平.动手操作,彰显课堂魅力: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34).
[2]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
[3]王凤菊.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批改[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6).
12.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十二
一、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以往的教学理念中, 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 为学习而学习, 大部分教师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使用北师大版小学教材, 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首先, 教师要给予学生尊重和信任;其次, 教师要树立学生的发展观;再次, 教师要树立多元智能的观点。教师要科学地对教育的目标进行认识, 明确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健全人格的人。
二、明确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1.明确教学主题。
教师在任一课程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主题, 围绕北师大版小学教材展开教学, 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让学生愿意学数学、会学数学。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时间能力, 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和方法、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另外, 校方在学校教学方面应该让教师思考“如何教”, 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要加以关注和分析总结。
2.把握本教材教学主题的内涵。
北师大版小学教材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倡导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这些方式学习。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从内心对于学习课程感兴趣, 主动学习, 无需老师推一把。探索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指的是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积极发现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解决, 是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合作性学习具体指的是对学生进行分组, 以小组成绩为评价依据, 间接令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主导者, 主要分配学习任务和调控教学进程。
三、探索课堂教学方法, 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1.开启问题, 自主探究。
先确定问题才能让学生思考, 有思考才会进行研究学习。教师给出问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并给出思考结果,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方式。例如,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图形面积”教学中, 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地毯的花纹和图案, 之后教师利用有关教具画出多种地毯图案, 介绍其来源和风格, 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互动性, 再进入理论知识教学阶段。由于一开始学生就开始融入到课堂当中, 因此学生在接下来的理论知识方面接受和反应速度会加快。
2.解疑导拨, 合作探究。
教师在课程开始给出问题, 同样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学生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 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例如,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中为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设定教学内容:把20 块糖分给4 个同学与40 根小棒分给4 个同学等。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相互学习的品质。教师应多开展类似合作式教学, 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 也可让教师自身逐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3.明智强化, 实践探究。
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 因此小学生要从抽象思维转向形象思维, 需要结合实践来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理解, 尤其是小学生很容易感到数学过于抽象、枯燥等而厌倦学习数学, 这是由于和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因此,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中的平均分认识中, 教学内容设定后, 教师应准备相应的教具, 包含20颗糖、40 根小棒等等, 让分组学生自己动手分糖。教学时告知学生如何填写记录表, 记录表的作用是什么。再让小组合作分糖并做好相关记录, 每个小组进行汇报之后汇总所有分糖方法, 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来分糖是速度最快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可知有一些学生是估算的, 而有一些学生是用乘法口诀的。因此, 实践探究教学方式不单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更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
4.激励评价, 引申探究。
学生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往教师因传统教学习惯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直接性的优劣评定, 对这个评价是否客观合理, 教师并未多加思索。而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 是知识的再现, 另外一点也是学生对于个人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自我审视。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并肯定学生的长处, 切勿吝啬表扬。
总而言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 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应考虑两点, 一方面是教材的全面应用, 结合教学拓展和增加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其身心发展的方向来设定教学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要加以肯定,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的要求要根据学生情况区别提出, 因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因此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不是最统一的, 教师也不可一票否定。综上所述, 教师在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教学时, 需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才可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和方法、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摘要:教材是学之源, 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材料, 也是教师授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北师大版小学教材作为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 该教材结合现代教学实际需求, 注重数学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结合实际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提高其理解程度。因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准确吃透教材、合理运用教材等, 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前提, 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13.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十三
龚二华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因远中学)
兴趣指的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倾向与意图,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希望学习知识的驱动力,倘若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从而实现理想的学习成效。针对初中学生来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事项。下面,笔者结合自身近些年来的教学感受,提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做化学实验,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与教师进行指导之后,强化了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这有利于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热情的激发。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常常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新奇,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变得具体化、直观化、生动性。例如,在夏季,人们往往需要喝大量的啤酒,在将啤酒盖子打开的一瞬间,泡沫会喷洒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通常而言,一升啤酒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5克,在制造啤酒的时候,借助相应的压力往瓶子里面灌注,为此,二氧化碳溶解在了啤酒中,可是在瓶子中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打开的时候,只要稍微晃动,啤酒瓶中就会溢出气体形成的泡沫。这样的教学素材能够扣动学生的心弦,教师适当地讲解给学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也亲身感受到了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实验,获得了快乐感。并且,学生只有亲身感受和亲自动手操作,才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奥秘,加深学习的印象,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兴趣以及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总之,化学这门课程的基础就是实验,化学实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以及提高学生观察和操作实验的技能。当然,也有利于学生严谨、认真科学态度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且更加深入地认知化学学习中实验的重要意义。
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大都有着比较强的好奇心理,因此直观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以往的时候,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只是应用于教师之间的比赛,不少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仅仅一个,并非所有的班级都能够应用。而在当今明显改善的教学条件下,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变得非常多见。教师通过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能够营造氛围与创设意境,在教学课堂上呈现关于教学的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以高科技的形式与大量的视听教学信息,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化学教学活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和主动。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化学式与化合价”时,由于缺少实验以及学生需要识记比较多的内容,学生常常感觉单调和乏味,而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能够将记忆化合价的歌谣与口诀融入其中。这样,学生在记忆化学式与化合价时会变得富有趣味性,而且非常容易,从而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在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累积了一定量的知识,也掌握了相应的技能,而学生需要在应用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与提高。为此,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设计富有层次性的化学练习题,在学生自学完每一节的内容之后,能够要求所有的`学生做完相应层次的练习题目,从而体会学习获得的成就感。练习题目的类型有:一题多解典型的题目,通过变化的题型体会知识的奥秘;设计情境,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多题一解,把握规律;定时训练,提高解答问题的速度等等。其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实际生活,明确实际生活和生产当中知识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持久性地把握化学知识和解答化学问题。例如,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生石灰、熟石灰、石灰水、石灰浆、石灰石,教师能够在上课之前找到一个石灰厂,在讲解完之后,组织学生进入石灰厂,以使学生比较和观察上述物质的异同之处,明确它们的用处以及转化关系,以及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因为清晰和直观,倘若碰到不明白的地方能够及时地进行探讨。这样,学生不但熟悉了如何制取熟石灰、生石灰、石灰石等,而且明确了建筑生产当中它们的实际应用,真正地体会到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使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增强。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务必了解学生的实际要求,让学生清楚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持续地更新教学思想,不断地总结,重视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知识,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玉芹。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 (02)。
[2]孙亚苹。新课改下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
14.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十四
[摘要]情境学习对成人的有效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在成人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关照成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为成人学习者创设一种真实的、本真的情境,为成人的“学”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以使成人真正的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成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成人教学质量,实现成人教育价值。
[关键词]情境学习;成人;教学
一、情境学习符合成人认知学习的特点
成人作为负有社会责任的群体,成人学习有别于儿童学习,其独特的学习特点如下:
1.以经验为基础
成人从事任何事情都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这是成人学习者与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区别。成人学习者大都已参加工作,他们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人无论学习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以及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如何评价,都以其已有的经验作为前提和参照。成人的学习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经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成人善于学习与他们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关的新的知识、技能,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2.以实用为目的
成人对学习的实用性的关注度很高,成人的学习内容受社会变化发展的制约,其学习是为了当前的使用。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是在职学习,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工作中急需的知识或者技能,学习动机是按照工作与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和变化着的,这种实用性的学习,不仅为成人学习者当前从事的实际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高其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竞争需要。一般来说,成人对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知识或信息较易引起注意,他们更愿意学习现实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应用及成效,要求即学即用。
3.以问题为中心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总是和他们面临的现实需要相联系,与生活和职业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因此,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取向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要与他们的生活情境有关,与当前需要有关。
二、情境学习对成人实践能力的提高的意义
成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来达到工作上的要求,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成人学习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情境学习的特点正符合了成人这一需求。情境学习鼓励学习者动手去实践而不仅仅是记忆一些事实性的信息,鼓励学习者运用思维技能进行思考,同情境学习也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方法,将独特的情境概念化。
三、阻碍成人情境学习的教学问题
3.1教学目标追求“唯智主义”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成人教学广泛存在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的现象,教学的着力点只放在让学员掌握现有的知识上,对学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3.2教学过程脱离成人生活实践
知识大多数是以默会的形式存在于一定的情景或文化传统之中,无法通过直接的教授而掌握。明确的知识往往传达的是一些显性的社会规范,而支配人们实际行为的往往是那些深深根植于社会文化传统的“潜规则”,只有在这种生活实践中共同分享其中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才能掌握这种以默会知识形式存在的真正规则。 3.3教学活动共同体意识淡薄
共同体意识淡薄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们一直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之间师生、生生互动较少,基本上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成人的自主性学习,同时也影响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其次,教学内容和活动大多由教师安排,成人学习者参与主体性选择的机会较少,成人在实践共同体中没有参与权和话语权,就难以形成身份建构参与整个共同体活动。在远程教育方面,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成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人学习者摆脱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
四、基于情境学习的成人教学策略
4.1树立全面的教学目标
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以成人的`终身发展为旨归,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培养和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的渗透和训练),让成人学会学习。“英语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和机械记忆,而是其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会与自己的学习经验、知识、文化相互贯穿,并导致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乃至整个人格发生变化”。全面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成人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情意素养三方面。
4.2建立民主的教学氛围
成人学习者与青少年相比,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明确的价值取向,他们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化要求也就更为强烈,因此教师要尊重成人学习者的格和尊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习者。成人教学中应该重视他们作为主体参与者和创造者的地位,尊重他们多年积累起来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发挥成人理解力强、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优势,使他们没有压力,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在教学管理上,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成人学习者而不是借助纪律对其进行约束。同时应多征求成人学习者的意见,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这样,教学氛围民主、师生关系融洽、互相密切配合,就能充分激发成人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3运用相宜的方法原则
只要是能够符合成人情境学习的需要、促进成人知识能力获得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可以被利用的。目前成人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自学指导、辅导答疑、实验、实习、练习、讨论等方法。成人教学经验表明,多种方法的综合渗透和交叉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的选用,可以使学习者及时反馈,教学更有针对性,起到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民,范天成.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5.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十五
情感变量是近年来国外广泛研究的因素,克拉申(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是这一领域的理论奠基者,他认为导致学习者产生情感障碍的主要三个原因有:动机、焦虑和自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期由数据结果分析出江西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生的课堂焦虑情况,以及引起焦虑的其他因素及影响。
二、英语学习焦虑情况调查过程
1. 研究对象
受调查学生为南昌教育学院外语系的大三学生和南昌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大二和大三的学生。
2. 设计调查问卷
此调查问卷共包括以下三部分:
(1)学生的个人信息。这部分信息包括学习英语的年限、性别、父母教育程度等。
(2)课堂焦虑量表。该量表共33项,由四个维度的焦虑类型组成。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最终制成《英语课堂焦虑量表》。计分方式与原表相同,用五点量表分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最后总分值<90分为低焦虑,90~110为中等焦虑,≥110为高焦虑。
(3)访谈部分。问题①:你认为在英语课堂上最令你难以放松的原因是什么?问题②:为了能够在英语课堂上轻松愉快,你想对英语老师提出哪些建议?
3. 收集、分析数据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受访者的统一理解,问卷使用了中文版本,并要求20分钟内完成问卷,每一项都要认真按实情填写。共发放110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107份。
学生成绩使用的是他们大一至今的期末英语成绩的平均分。
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19.0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4.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1)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焦虑现象,英语学习中口语和听力的焦虑情况比阅读和写作更明显。表1是学生在学习英语和学习日语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值,英语学习的焦虑中有24.3%的学生为低焦虑,75.7%为中高程度的焦虑。这充分说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焦虑感普遍存在,而且程度偏高。
通过对访谈部分问题1进行统计,有52人认为学习过程中“听”或“说”是最难让人放松的原因,这占所有开放式答案的50%,远大于提及“阅读”和“写作”的次数。这也反映出学生在口语和听力方面的焦虑高于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2)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习。从表2数据可看出,焦虑和英语成绩的皮尔逊指数为-0.34,而双侧值为0.12,小于0.05,这表示总体上英语成绩与学习者的焦虑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成绩越差的学生越感到焦虑。
将学生的成绩等分成三份,成绩最好的30%,平均焦虑值为95.7,而中等成绩的焦虑值为95.5,最后的较差的成绩的学生焦虑值为106,也就是说,成绩最好的学生的焦虑感要略高于成绩中等的学生,但没有低分学生那么高。这也验证了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习。
(3)学习焦虑集中在负评价维度项目。课堂焦虑量表中包括四个维度的焦虑,分别是负评价焦虑、交际焦虑、一般焦虑和考试焦虑,共有33个项目,其中负评价焦虑的项目为12项,占36.36%。
英语学习焦虑结果显示,有73.8%的学生该维度分值表现出了集中的趋势,有13%的学生负评价恐惧比例超过40.5%,比例最高的甚至达到47.5%。从选项中来说,也可理解为相比其他的焦虑,学生们更多地担心英语课上犯错、担心听不懂老师纠错、担心被点到回答问题、担心说得不好被同学取笑。这些恐惧和焦虑的根源不只是出现在成绩较差的学生中,学习较好的学生也同样有这一倾向,这是否与东方人的腼腆和“爱面子”的特征有关,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4)男生比女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程度高。本研究的定量数据表明,男生的焦虑值要比女生高出很多。本研究的结果和西方国家的一些研究结果(Pappamigiel,2002;Berstein,Yan&Horwitz,2008)一致。影响焦虑的因素很多,这可能是地域和环境差异造成的。受调查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家庭,英语基础普遍不是很好,加上男生在生理上更偏向理性思维,对感性事物和语言学习比女生要弱,最终导致比女生高的焦虑感。
(5)家庭背景与学习焦虑。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小学学历父母的家庭的学生焦虑值最低,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父母组学生焦虑值最高。父母学历越高孩子焦虑程度也越高,这可能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有关,本身就是高中或大学毕业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较高,当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效果没有达到期望时,督促和抱怨多少会引起孩子的焦虑。而本身学历较低的父母期望值和对孩子的压力可能更小。当前有部分教育理念也提倡父母采取适度的“示弱”教育,在家庭中让孩子放松、不紧张,才能帮助孩子降低学习的焦虑感。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1. 大胆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近几年,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中小学课堂,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未尝不可。学生希望玩游戏,便可由学生来设计游戏规则和互动流程,教师改变“主演”角色,可转为主持人或是评委等角色,只需负责课前的任务分布和后面的归纳、讲解和布置作业等工作。
2.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
在访谈的最后一个问题中希望教师多涉及相关语言文化历史等课外知识的回答占到第二位。在知识点或课文的讲解中适当介绍一些欧美文化、前沿科技或是最近新闻,既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3. 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资源
现在的网络通信非常发达,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的是全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合理利用。
英语学习焦虑普遍存在于江西的高职院校英语生中,但只要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教师摸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学生配合老师成为“翻转课堂”的主角,高效、轻松的英语课堂就在咫尺之遥。
参考文献
[1]杨熙.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与二语习得研究现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2,(4).
16.高中数学学习策略与学习研究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策略;现状 学习研究;意见
一、高中数学学习策略的认知
许多人对数学并不理解,他们认为它就是一种算术运算,或认为它只是人们必须要学习接受的一门普通学科,这些理解都太过于片面,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数学的内涵,那么对于什么是数学学习策略,学习研究就显得更加模糊了。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有关数学的知识,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1.高中数学学习策略的概念
数学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性的运用,能够表现人们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学习策略实际上就是关于学习的理论研究。它开始从学生对于学习的使用方法入手,发展为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吸收知识,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看做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结构体系和认知能力。认知知识的能力与加工相较于机械的学习具体内容显得更加的重要。当然还是要结合具体的学科特点,将学习策略与具体学科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运用他的价值。数学作为一门严密性,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它更加侧重的是方法和认知感悟能力,只有把这些具体有效可行的方法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数学的学习策略才能很好地构成。高中的数学更加的深入,它需要理解和感悟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所以高中数学学习策略就可以理解为构建一套学习系统,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领悟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能力。
2.高中数学学习策略的构成和发展
在研究了有关教育心理学,学习论,分析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高中数学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数学能力的要求和数学学习内容的特点,提出了数学学习策略体系中的三个策略系列板块,它具体包括其一理解掌握学习策略系列,它具体指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去理解知识,其二解数学习题策略系列,它具体是指对待不同的题要有不同的方法去计算,根据题目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其三阅读数学书籍策略,课外书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锻炼其思考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任何一种体系和策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策略也一样,它需要随着新课标和时代对人才标准的提高做出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可行的方案,不断取得进步。
二、高中数学学习的现状及相关研究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高中的数学就更加的抽象和深奥。在学习它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就从学习成绩和它的发展性研究方面进行了解。
1.高中数学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拥有一种有效可行的学习策略,就会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智力因素有时也会占很大比例,但这是少数。如果某个学生没有一套学习方案或者他的学习理论体系很混乱,那么对于他来说,高中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怎样有效的学习,那可想而知他最终的学业成绩也不会很优异,因此学生需要选择一定的方式或手段即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成绩。在我国,学习策略的提出和实施时间并不长,它的理论性很强,但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来证明它的效果。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时候人们所关注,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是它的结果,而教育者则更加注重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在我国,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学习策略和学习归因已成为研究者目前主要研究的两个热点话题,并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许多同学会因为期望和感情方面的变化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学习成绩的优异与否会有很多的要素,学习策略的制定只是一个为取得成绩有益的有效途径。
2.高中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性研究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新课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中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需要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授课两方面来研究。首先从学生的角度,他的学习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认知学习材料,在面对新的学习教材,新的知识概念时,要思考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注意哪些问题;二就是真正消化吸收,学习材料知识,怎样分析理解知识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分析数学习题的意义,逐渐化为数学模型;三就是进一步体会和领悟,拓宽知识领域,把所学知识很好的结合联系起来,不只是片面的认知,而是掌握其原理,从根本上提升运用能力;四就是要不断地复习和完善,对学习策略方法做出总结和思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就是从老师的教学方面来讲,不能只是“满堂灌”的教育课程,教师作为一种引导作用,指引学生入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总之学习策略和学习研究是在探讨如何学习,如何主动积极的去系统的理解知识,最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三、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相关建议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关部门已经做出了一些调整。国家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于教育的投资也逐渐增多,学校的设备更加的先进;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管理也更加的正规和严格,从教职工人员来看,他们的素质也正逐步提升,这些改善都是从客观方面为学生提供优异的环境,为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创造有利条件,但最主要的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考虑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出相应的改善:首先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拥有坚定地意志,在面对困难和数学难题时能够谨慎思考;其次就是要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态度决定一切,这些都可以说明态度的重要性,数学的学习不是一下子就能很好的完成和领会的,必须要经过不断地思考和学习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他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坚持,必须有一定的恒心,如果不能踏下心来学习数学,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做习题,数学学习应用性很强,搞题海战术不对,但也必须要多做习题,从具体题目中不断地深化知识增强记忆力;最后就是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从不同角度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结:完善的学习策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中阶段掌握一整套有效可行的学习策略和方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增强学生的信心,最终创造理想的成绩,同时也增强一定的能力,为以后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朱香膏.文化向度下的小学数学课例设计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1
[2]张慧妮.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10
17.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十七
报告材料
贵州省瓮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课题组
一、课题的界定
1、课题的背景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方面,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办学理念指导下,随着项目课程的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职教大课堂的理念不断深入,中职课程和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的束缚,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不断下滑,中职学生厌学的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若是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就会使中职学生更加无心向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中职课堂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中职学校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研究促进中职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是时代的要求,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2、课题的界定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成绩、成才、成功。学生有无进步、提高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针对教学任务特点,按教学活动的进程,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的对象是:中职课堂教与学的策略。这里特指的是具有专业特性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这个课堂是泛指的中职的大课堂,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和活动课等。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前人早已开展过,且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借鉴,但过往的研究大多仅立足于教师的教,仅局限于某个学科,且针对普教学生特点的为多。而教学策略本身又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不是一成不变、整齐划一和一劳永逸。课堂要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持续变化发展着。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关系、学校的条件等因素,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课堂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的立足点是中职学生的学,关注的是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加重视学生的直接认识,努力扩展学生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潜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学生学的有效性,其维度具体表现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以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为标准,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创造力获得培养等,评价教学活动达成预期结果的程度,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性。有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多,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教育目标实现的最大化。以及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有效益,学习目标要与社会需要、岗位需求和个人的基础和实际相吻合。看效果,贵在以生为本。追效率,求在成绩提高。评效益,重在能力发展。
我们提出研究促进中职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校本化研究与实践之路,旨在使学校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累经验。
3、研究目标
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具体研究内容:
1、要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为基础,积极创设真实的工作和学习情境。
2、要努力激活学生已有文化基础积淀,为学习专业提供必备条件。
3、要充分展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和技术,达成对知识技能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
4、要充分展开课堂交互活动,让学生产生想法,发展想法,促进多元理解,使学生的想法之间有实质性碰撞和争鸣,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实现知识建构。
5、要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
6、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学习求助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预期目标为:
(1)形成有理论支撑,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不同课型的各专业、各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验方案;
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继续进行“结构先立—课内研讨—主干循环”的教材教法研究,进行了数学分层教学试验。
专业课教学,通过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策略;(2)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授课形成有效的评价方案;
(3)研究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使之行之有效。构建相应有效教学模式;
(4)形成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和对有效学习指导一般性策略,构建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1、研究假设 ⑴、情意原理:学生的心理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⑵、序进原理:来自外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
⑶、活动原理:学生外部的行为结构与内部的心理结构之间有着直接的互化关系。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能有效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化。
⑷、反馈原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和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l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通过引导需求、激发兴趣、设计活动、图像呈示、任务驱动、体验成功等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获得发展。
l
深入研究现代教学理论,借鉴各种教学模式,可以对各科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在准确理解各种理论的实质、把握各种模式的要点的基础上,通过移植、整合、改进、优化等,可以形成适合不同教学任务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
l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强化技术等辅助手段,可以突破认知障碍,排除学习干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l
科学合理的训练和反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训练和反馈,重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策略的安排。
2、理论依据
⑴、有效教学的理论。“学生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系统整体观、自我调控观、主体互动观和分解训练观是有效教学的方法论。
“有效教学”是该课题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中职生的发展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发展。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学生有无进步、提高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据课堂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及教学评价策略等。
⑵、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主要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行构建的。它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认知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要构建者;强调学习环境对形成意义构建的作用;提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的四大属性。
⑶、多元智能结构理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多元智能非狭窄单一的智力,被认定的智能需要符合一些标准,大多数人的智能可以获得适度发展,智能可以教导,智能以统整的方式运作。
三、有效教学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行家的关注,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方面的研究资料逐渐增多,如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上海教育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教育参考》等杂志上缕有登载。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我们觉得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和态势:
①有效教学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②有效教学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有效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教师要能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
四、研究过程设计
1、研究总体思路:整个课题研究要遵循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这条主线开展,其中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研究点。其中,设计包含: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制定、学习任务、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实施包含:组织管理形式、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确立;反思包含: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细节、学习评价等分析,也包括施教者对教学过程和施教策略的反思。
2、研究策略与方法
通过学校总课题带动学科子课题研究的办法,自上而下的统一认识,又自下而上的开展实践探索。努力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 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从而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获得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2)行动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有效性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最终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3)调查研究法。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发现问题;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创造的成功的新经验、新方法;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学生学习现状,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并反馈、调整有效性教学的实际操作。
(4)个案研究法。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3、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好中职课堂教学中的三个问题:
1、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
2、如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的收获和进步;
3、如何通过职教大课堂,使每个学生不但“能工作”,而且能“学习工作”。
提高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它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激发兴趣、引领方法、形成能力。首先,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志向,使教学活动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想学的心理一是兴趣;二是责任。其次,教学要在学生“能学”的技能基础上推行。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再次,教学要在学生“会学”的能力基础上提高。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4、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4月——7月)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相关量表,对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开展广泛调查,掌握并分析学生学习实际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2月)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组织参加本课题的教师开展相关的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和初步探索,初步提出中职各科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设想及方法。结合“提高课堂有效教与学”活动的开展,重点探讨中职课堂教与学的实施方法。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全校各班级中,全面倡导有效教与学的实验,及时发现问题适当改进教学策略,提炼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范例并撰写有效课堂教学案例集。并及时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论文集,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7月)对实验工作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研究条件(课题承担人员研究的能力,研究的准备和研究的保障)
学校长期坚持“常规立教、科研兴校”的教科研理念,坚持教研与教学密切结合,实践中十分重视以研促教,以教求研,制定了《天河职中教学、教研工作管理规范》、《天河职中教学、教研工作奖励办法》,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保障。多年来,我校主持或参与的教研课题(子课题),其中国家级立项课题、省、市级立项课题有21项。有389人次参与各项教科研,105位专任教师均有教科研成果,扎实的教学研究基础和浓郁的研究氛围已经形成。作为广州市“有效性教学研究”的试点学校之一,学校专门制订了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方案,在课堂教学上努力构建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和训练为主线”的互动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制度、措施、人员的保障和实践经验基础。
课题负责人曾多次主持或参加省、市教科研课题研究,并获奖。如参加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软件蓝领”培养模式研究(总课题组成员,主持天河职中“软件蓝领”职业能力培养的子课题研究),获广东省第六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时,课题负责人又作为学校教学副校长,具有一定的课题组织指导经验; 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一线工作,又大多具有开展课题研究的经历和经验。特别是作为广州市“有效性教学研究”试点学校,以本课题研究为总课题,组织了一批子课题立项研究,这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创设了条件,提供了保证。附:相关子课题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职中德育课教学上的应用
高广军 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效互动研究
林小兵 分层教学在幼教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邱为群 幼教语文《阅读和写作》有效教学研究
任洁颖 开发数学学案,实施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桂秋云 以数学知识竞赛促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胡东辉 英语《基础模块》分层定标的个案研究
王峥嵘 分层教学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层次划分策略与应用模式探究
王瑞宁 有效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研究
冯树忠 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研究
唐晓君 中职财经专业课程师生有效互动教学的实验研究
陈福珍 中职财会金融专业有效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与研究
冯友霞 证券投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张春英 基于教学叙事反思的有效案例研究
匡
燕 “机电一体化”有效技能训练实践研究
陈焕诚 附: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总额:_100,000___元
其中:由学校教科研经费提供专项课题经费:___80,000____元
其他经费来源:__争取区教育局拔专款或企业支持___,数额___20,000___元 经费预算明细:
调研经费:20,000元;项目交流与会议经费:16,000元。学习材料费:10,000元。
培训讲座经费:12,000元;印刷课题结题材料:12,000元;结题评审经费:10,000元。
五、成果的呈现形式
1、结题报告:总课题及相关子课题结题报告(2011年5月)
2、课堂教学案例集:(2010年10月)
3、研究论文集:(2011年3月)
4、教学反思集:(2010年12月)
5、学生学案和学习体会集:(2010年12月)
七、主要参考文献
《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姚利明,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邓泽民 赵沛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追求》孟万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方法 有效教学的策略、艺术与技巧(上)》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2004年出版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学习方法与策略研究08-20
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07-11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08-03
高效课堂下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计划08-14
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论文09-24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08-16
研究性学习选题策略08-17
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