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复习资料

2024-09-27

会计学复习资料(共10篇)

1.会计学复习资料 篇一

会计学复习资料(2012.6)

考题共分为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共计50分):单选题(40分)、多选题(10分)

其中:1)选择题看发的五套习题里面的选择题

2)多选题主要是概念性的问题(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得分,多选题里面没有单选)第二部分(共计50分):业务处理题(含计算题)

其中:1)计算题(16分):知道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利润表各部分的构成2)业务处理题(34分),重点看第二套卷子生产业务核算、销售业务核算和第五套卷子综合题。(业务处理题比第五套综合题要简单,会简单处理供应、生产、销售业务)

各章节复习重点见“会计学复习ppt”。

本次考试重点为前三章,有85分的内容在前三章中。前三章的重点内容如下:

一、1、会计的概念:见书P5-62、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见书P73、会计假设的四个组成部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见书P10-124、会计概念:A:会计要素的定义: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见书P12-16第一个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净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者的关系: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子B: 第二个会计等式:利润(净收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二、1、会计循环的概念:见书P30-31

凭证——→账簿——→报表

2、账户:见书P32-39

账户和会计科目的概念、账户的设置

3、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概念:见书P40

借贷记账法及其基本内容:见书P41-454、(1)会计凭证的概念:见书P45

(2)会计凭证的分类: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3)原始凭证:见书P46-47;

(4)A、记账凭证的概念:P47

B、记账凭证的种类和要素:P485、会计账簿:

(1)账簿的概念:P50

(2)账簿的分类:P516、(1)生产过程的核算:P64-68

(2)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此为核算的重点P68-70

三、会计循环——财务会计的期末程序与方法

此章节需要整体看一遍。

2.会计学复习资料 篇二

会计资料勘验是经济犯罪侦查 (以下简称经侦) 工作中比较有特色的侦查措施。侦查人员在办理涉及经济犯罪案件中进行会计资料勘验, 可以再现犯罪过程, 识别犯罪手段, 为侦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线索、指引方向。所谓会计资料勘验, 是指侦查人员在对涉及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中, 组织领导司法会计或者会计专门技术人员依法对被查单位的会计事项处理、会计资料和会计记录进行检查, 以获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证据, 确定犯罪事实是否成立的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一般而言, 经济业务会按照特定的规程有秩序的进行, 规程的上下游之间相互牵连制约。同理, 经济犯罪也会在这特定规程中游走, 并在往来业务中遗留下蛛丝马迹, 只是在经济犯罪中这种痕迹往往比较隐蔽, 难以发现。故要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可通过会计将其揭露和证实。经济犯罪的经济行为牵涉各个经济业务部门, 而其痕迹轨迹均会呈现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当然, 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打击, 避免东窗事发, 自然会对信息进行篡改, 抑或进行虚假的加工。由此, 会计资料勘验即是实现经侦目的的比较有特色的措施。会计资料勘验往往能全面地反映一笔抑或几笔经济业务的规程, 并且能发现其赃款赃物的去向。由于经济犯罪大部分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离开其赃款赃物的去向, 就难以证明其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同时, 其还能区分出经济业务是否违法犯罪的情况。虽然, 会计资料勘验在以往的案件侦查中运用也较多, 但由于专业性较强, 在运用这项侦查措施时常常效果不佳。故此, 深入探讨会计资料勘验的相关问题, 并提出合理建议, 则应是会计学界和公安机关的共同课题。

二、经侦民警加强会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一) 经侦民警学习和培训会计知识的必要性

经济犯罪侦查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学科体系, 需学习和掌握经济贸易方面的知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技能。因此, 要侦破经济犯罪案件案件, 就需要经侦民警有扎实的经济、法律基础和高超的侦查技能, 即复合型人才。但是, 相当一部分经侦民警是从公安机关其他部门抽调而来的, 其经济犯罪侦查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 特别是会计方面的知识, 许多民警从未接触。这就客观上要求经侦民警加强会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虽然在会计资料勘验中经侦民警主要是充分利用司法会计鉴定人员的专业技能来完成查账等工作, 并不需要经侦民警对其所有事务亲力亲为。但是, 在一些重要案件和突发性案件的开始阶段需要侦查人员运用自己的会计知识快捷的为其案件定性, 发现可疑线索以及为案件侦破寻找突破口。因此, 经侦民警在借助专业人员的同时, 也需学习和掌握一些会计的基本知识以及查账的基本技能。

(二) 经侦民警学习和培训会计知识的主要内容

当然, 不能要求经侦民警在学习和培训会计知识时, 样样精通, 应该有所侧重。首先, 应该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 如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基本前提与原则、会计的要素以及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等。其次, 学会常用的查账基本方法。一是要有强烈的取证意识, 能在第一时间迅速获取和固定涉案单位的会计资料。二是能综合运用各种查账方法, 如顺查法、逆查法、审阅法、核对法以及计算机审查法等。特别是在运用核对法时, 要注意核对总账与明细账、会计账册与会计报表、会计账册与库存实物等是否相符。第三, 在查账工作中要注意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取证工作的认真细致。

(三) 经侦民警学习和培训会计知识的方法

经侦民警在学习和培训会计知识时, 还应注意方式方法。笔者试图借助登门槛效应的思维, 将其运用到经侦会计知识教育培训中, 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是指一旦接受了别人一个小小的要求, 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融洽, 抑或想给他人前后同样的印象, 于是便可以接受更高的要求。这种效应可以运用在教育培训上, 增强教育培训的效果。在教育培训初期, 被培训者往往会有畏难的情绪。倘若此时, 教师不顾这种情绪, 盲目提高难度, 则会让其无所适从, 知难而退, 难以达到教育培训的效果。反之, 若教师洞悉这类情况, 根据被培训者的基础和表现, 分析其现有的知识水平, 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 即为了调动其积极性, 将较高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不同的小目标, 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侦民警在学习和培训会计知识时, 可如下进行操作:首先利用“参与定律”, 制定教育培训各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不过, 对于其各阶段的具体目标, 教师可利用“参与定律”让学员和其一起制定具体目标。不难理解, 参与是支持的前提。学员参与制定了学习会计知识培训各阶段的具体目标, 才更有积极性去实现这些目标。其中, 要特别注重“参与定律”中的沟通参与, 通过与学员沟通充分挖掘其内驱力和学习的能动性。其次, 教师要注重创造良好开局。前期目标不宜太难。例如, 学习会计知识, 开始只需了解一些会计常识即可, 复杂的查账技能则应放到后面学习。同时, 教师还应随时了解前期目标的实现情况, 以便实时做出相应调整。当然这种调整, 有时需因人而异。课堂提问和讨论时, 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和学员的认识规律, 由简到繁, 有层次性地设计问题, 引导学员有逻辑的系统性分析问题。

另外, 在经侦民警在学习和培训会计知识时, 要注意目标管理考评机制的完善, 特别是奖惩激励机制的落实, 这样有利于调动经侦民警的教育培训热情,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防止团队冲突的破坏。同时, 在落实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的时候,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 不要陷入激励机制的边际效用递减的陷阱。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 在一定时间内, 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简言之, 初期其收益值很高, 而后期其收益值则逐渐减少, 甚至变为负值。同理, 经侦民警在学习和培训会计知识时, 倘若只使用一种激励机制, 如奖金分配, 当奖金增加到一定程度, 即使同时提高其增长的幅度, 但其效用会逐渐降低, 即激励作用也会相应降低。因此, 须转换思路, 不断创新, 实施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三、会计资料勘验应注重调查资金流向

(一) 会计资料勘验中资金流向调查难受重视

会计资料勘验作为经侦的一项侦查措施, 其目的就是为解决某一侦查问题, 推进侦查活动。构成侦查活动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即侦查主体、侦查客体和侦查中介。侦查中介主要是侦查措施, 侦查主体通过侦查措施作用于侦查客体而达到侦查目的和效果。具体到经济犯罪侦查, 其主要工作是围绕资金和钱财来进行的, 这是因为经济犯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因此, 会计资料勘验的工作重点应是查账和资金流向的调查。但是在实践中, 经侦民警在进行会计资料勘验时, 往往重视查账而忽视资金流向的调查。按理, 资金流向调查可以帮助侦查人员为确定嫌疑对象的主观故意, 发现犯罪线索, 认清犯罪手法与过程, 控制和追缴涉案财物等工作提供相关依据和线索。其作用明显但未受到重视, 究其原因, 一是相对于查账工作, 资金流向调查往往要与金融机构、相关单位进行接洽, 需要其协助配合。但由于经侦协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相关单位又未意识到配合公安机关侦查办案是其社会责任, 从而往往导致其资金流向调查工作推进缓慢, 贻误战机。二是经侦民警在会计资料勘验中过于迷信查账工作的效果, 将查账等同于会计资料勘验, 以为通过运用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对相关调查对象的财务账册、凭证、报表等进行审查, 就可以发现犯罪线索、犯罪手法、犯罪过程和犯罪证据, 而无需进行资金流向调查, 从而将查账和资金流向调查工作割裂开来。其实, 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交替的, 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因此, 在会计资料勘验中应注重调查资金流向。

(二) 资金流向调查的方法

资金流向调查是会计资料勘验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经济犯罪案件中, 涉案财物的流向是侦查工作应查明的核心问题。犯罪嫌疑人获取财物的方法, 处分财物的手段是判断其具有非法占有故意的重要标准。所以, 诸如此类案件应将侦查工作的重点放在搜集反映财物去向的证据上。

一般而言, 资金流向调查主要有以下一些途径, 如审查相关的财务账册、凭证和报表, 调查询问相关的知情人员, 讯问犯罪嫌疑人, 查询相关人员或单位的银行账户等。其中, 资金流向调查的一个重要思路是从犯罪嫌疑人控制的账户入手, 查清涉案资金流向。犯罪嫌疑人大额资金的进出往往都需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 因此, 通过查询其控制的所有账户, 掌握其案发前后一段时间的资金进出情况, 则能及时了解付款单位和收款单位的情况。

通过对付款单位和收款单位的调查, 了解与犯罪嫌疑人的资金往来, 判断其为购货单位还是销售单位、交易金额的数目、债权债务关系等情况, 对犯罪嫌疑人买卖货物情况、每批货物的数量和单价、货款来往的数量有了明确的掌握, 能及时区分不同货款的情况, 为侦破案件获取线索和证据。这样通过对银行查询账户, 对资金的来龙去脉、实际操作情况均核查到位;通过相关业务往来单位, 了解其款项情况及走账方式, 进而较为全面地证实其将被害人财物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四、会计资料勘验中应加强经侦民警与专业人员的沟通配合

(一) 加强经侦民警与专业人员沟通配合的重要性

会计资料勘验中的专业人员, 主要包括司法会计鉴定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经侦民警加强与专业人员的沟通配合, 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经侦工作中的作用, 从而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 加强经侦民警与专业人员的沟通配合有利于针对经济犯罪的特点, 提高打击犯罪的整体合力。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是其根本原因。但与此同时,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犯罪案件总量也持续攀升, 并逐步成为主流犯罪。同时, 经济犯罪活动已涉及金融、证券、税收等众多领域, 涵盖众多行业和部门。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已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全权职责, 而是需要借助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只有充分挖掘这些专业人员的资源优势, 加强与其的沟通配合, 才能更有效的打击经济犯罪。会计资料勘验就是其中之重要体现。

其次, 加强经侦民警与专业人员的沟通配合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 节约侦查成本, 提高侦查效率。国家投入侦查活动的司法资源毕竟有限, 通过加强与专业人员的沟通配合, 整合社会资源, 就可以节约侦查的成本, 更大程度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同时, 经济犯罪犯罪是一种专业性比较强的犯罪。其中, 查账和资金流向调查涉及众多会计等方面的经济知识。一般的经侦民警不可能样样精通。倘若事事均由经侦民警亲力亲为, 不但难以提高效率, 反而会贻误战机, 让犯罪嫌疑人毁赃灭证。

另外, 在会计资料勘验中, 由于经侦民警与专业人员均对对方的专业知识不够熟悉, 倘若不加强沟通配合, 则会导致工作脱节, 致使经侦工作难以推进。

(二) 经侦民警应正确处理与专业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在会计资料勘验中, 经侦民警与专业人员的沟通配合, 有利于整合资源、节约侦查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 双方应定期或者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进行沟通, 促进双方对对方专业知识的熟悉和了解。换言之, 经侦民警应当掌握和理解基本的会计知识和查账方法及思路, 专业人员也应对经侦的相关知识有所涉猎。但是, 在沟通配合过程中, 还需防止一些倾向的出现:一是要防止经侦民警将会计资料勘验中的查账与资金流向调查工作全部移交给专业人员完成。毕竟会计资料勘验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 应当树立侦查人员主导侦查工作。因此, 查账的重点和资金流向调查的工作进度应当由经侦民警制定和把握。二是要防止经侦民警将其主观判断干扰和影响专业人员的工作, 从而导致专业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分析, 偏离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程小白:《经济犯罪侦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国民、李双其:《侦查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会计学复习资料 篇三

【关键词】统计学 数据资料 作用 处理方法

由于人工数据处理缺乏专业理论为指导,造成企业数据资料处理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对经营决策制定产生了误导作用,破坏了内部营运秩序的和谐性。因而,深入分析统计学理论,对原始数据处理具有多方面的参考意义。

一、统计学主要理论

统计学是原始数据处理不可缺少的指导理论,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准确性等特点,满足了原始数据统计工作要求。根据统计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理统计学,每一种理论在实际应用阶段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两大理论介绍如下:

(一)描述统计学

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从数据构成情况来说,描述统计学是对现有数据的一种描述,这类数据资料是“已知”的,无需经过相关的推算处理。例如,企业在制定财务报表时,利用统计学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最后得到的数据表格则是一种专业性报表,对现实结果具有真实的呈现作用。

(二)推断统计学

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断统计学。推断统计学适用于未知数据资料处理,结合已知数据结果进行相关的计算、推理,由专业人员按照固定计算方法完成数据处理。例如,财务人员根据一个季度生产销售计划,推断统计出下个季度的销售额度。

二、统计学对原始数据资料处理的作用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结合实际应用情况,统计学理论对原始数据资料处理具有广泛性作用,集中表现为:

(一)导向性

推广统计学理论,让原始数据处理工作有了明确的导向性,而不是盲目地收集、处理数据,提高了原始资料的可利用价值。面对不断变换的数据资料,统计学理论能够积极发挥统计参谋作用,做到既真实反映发展实际,又科学预判发展趋势,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尤其在企业经营改革阶段,统计学指导着原始数据的处理工作,避免数据资料调配失误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客观性

统计学理论遵循原始数据的客观性,严格按照数据资料内容执行处理计划,从而保证了所有数据资料结构真实有效。例如,描述统计学中,统计人员以客观数据准则为依据,既注重原始资料的收集与处理,也重视数据结果的审查与应用,不断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维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此外,统计理论也要求“不虚报、不瞒报,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结果经得起推敲和考验。

(三)实效性

市场经济政策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相对应企业数据资料也是日趋更新,原始数据处理坚持实效性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描述统计学或推断统计学,其数据处理方案都十分注重实效性。统计工作可以跟随环境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确保统计数据快速及时,同时加强对数据的深度分析研究,提升了原始数据的实效性。

(四)科学性

伴随着社会信息资源多样化发展,原始数据资料内容变得更加多样性。统计学理论指出,科学调整重要统计指标体系,注重对抽查样本及时更新,特别要围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发展重点;强化专项调查和测算,提高原始数据处理前瞻性,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例如,加强外部的协调沟通和系统内的数据整合,确保各个层级、系统数据的准确可靠、相互对应、完整统一。

三、统计学工作需注意的事项

基于信息化时代,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的数据统计模式,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统计学理论具有广泛性的利用价值,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为了提高原始数据资料处理质量水平,统计学工作必须注意:

(一)人员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各项数据资料收集与分析,统计学理论成为市场决策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指导知识。必须安排专业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这样才能维持原始数据资料处理结果准确无误,体现出统计学在原始数据中的利用价值。

(二)监管方面

原始数据资料处理阶段,需注重统计结果的监督管理,从数据审查、结果分析、资料统计等方面,增强统计监督力度。审查监督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实用性数据,对未来经营提供科学的指导作用。

四、结论

数据信息是企业经营规划的“风向标”,掌握实时数据可以指导经营者调整营运方案,改变传统经营与管理决策,实现内部组织营运模式的最优化。为了改变传统数据资料统计存在的不足,必须要建立更加稳定的统计工作模式,利用统计学理论完善数据处理体制,全面提升数据资料处理的标准性,为企业经营提供最真实的数据结果。

参考文献

[1]刘虹.浅析企业会计与统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互适应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1(19).

[2]于晶雪.浅析企业的会计核算與统计核算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1(15).

[3]黄杰.论会计与统计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1(20).

[4]徐延红.浅议政府统计与企业会计的协调发展[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07).

4.会计学复习资料 篇四

【例题 1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农产品一批,支付买价 1 元,装卸费 1000 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 400 元。该批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 ( )( 抵扣率为 13%) 。 (2000 年 )       a . 12000       b . 12200      c . 13000       d . 11840

【答案】 d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存货的入账价值。农产品的采购成本 =12000×(1-13%)+1000+400=11840 元。

【例题 2 】某百货超市 2000 年年初库存商品的成本为 28 万元,售价总额为 35 万元;当年购入商品的成本为 20 万元,售价总额为 25 万元;当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 42 万元。在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情况下,该超市 2000 年年末库存商品的成本为 ( ) 万元。 ( 年 )       a . 18 b . 14 . 4      c . 12        d . 9 . 6

【答案】 b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售价金额核算法。该超市 2000 年年末库存商品的成本 =28+20-(28+20)/(35+25)×42=14 . 4( 元 ) 。

【例题 3 】某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2000 年 12 月 31 日 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 20 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 8 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4 万元。该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 30 万元。 2000 年 12 月 31 日 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 ) 万元。 (2001 年 )       a . 0   b . 10   c . 8   d . 2

【答案】 d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 =20-( 30-8-4 )=2( 元 ) 。

【例题 4 】在出借包装物采用一次摊销的情况下,出借包装物报废时收回的残料价值应冲减的是 ( ) 。 (2001 年 )       a . 待摊费用       b . 其他业务支出      c . 包装物成本      d . 营业费用

【答案】 d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出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未形成其他业务收入,报废时收回的残料价值不应冲减其他业务支出,而应冲减营业费用。

【例题 5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下列各种计价方法中,使期末存货价值最大的是 ( ) 。 (2001 年 )       a . 先进先出法      b . 后进先出法      c . 加权平均法      d . 移动加权平均法

【答案】 a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先进先出法。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发出存货的成本低,期末存货成本高。

【例题 6 】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 2001 年 10 月,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 20 万元。该类商品本月购进为 60 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 92 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 2 万元。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 30%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2001 年 10 月该类商品月末库存成本为 ( ) 万元。 ( 年 )       a . 15 . 6  b . 17  c . 52 . 4  d . 53

【答案】 b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毛利率法。       月末库存成本 =(20+60)-(92-2)×(1-30%)=80-63=17( 万元 )

【例题 7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 2001 年 12 月,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 300 万元,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为 700 万元;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 2 万元,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 10 万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 800 万元。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 ) 万元。 (2002 年 )       a . 197 . 6  b . 202 . 4  c . 201 . 6  d . 198 . 4

【答案】 d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计划成本法。       材料成本差异率 = [ 2+(-10) ] /(300+700)=-0 . 8%       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300+700-800)×(1-0 . 8%)=198 . 4( 元 )

【例题 8 】甲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本期购入原材料 100 公斤,价款为 57000 元 ( 不含增值税额 ) 。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 5% ,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 380 元。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 ) 元。 (2002 年 )       a . 545 . 3  b . 573 . 8  c . 604  d . 706

【答案】 c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存货的入账价值。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57000+380)/ [ 100×(1-5%) ] =604( 元 )

【例题 9 】下列各项业务中,不会引起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 。 (2002 年 )       a . 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       b . 已确认销售但尚未发出商品       c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 . 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答案】 a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存货发出的核算。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是将 “ 库存商品 ” 结转到 “ 发出商品 ” 科目,存货总的账面价值不变。虽未发出商品,但已确认销售,期末必须结转销售成本;引起存货账面余额减少,从而使存货账面价值减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意味着存货发生价值减损,从而使其账面价值减少。

【例题 10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 2002 年 12 月 31 日 ,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 10 万元,可变现净值 8 万元;乙存货成本 12 万元,可变现净值 15 万元;丙存货成本 18 万元,可变现净值 15 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 1 万元、 2 万元、 1 . 5 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 2002 年 12 月 31 日 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 万元。 ( 年 )       a . 0 . 5   b . 0 . 5   c . 2   d . 5

【答案】 b

5.会计复习资料 2 篇五

六职能说:反映经济情况 监督经济活动 控制经济过程 分析经济效果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P166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经过审核正确的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是直接依据

P169自制原始凭证有: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有三种形式:一是根据实际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由经办人员直接填制,如“入库单”、“领料单”等;二是根据账簿记录对有关经济业务加以归类、整理填制,如月末编制的制造费用分配表、利润分配表等;三是根据若干张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汇总填制,如各种汇总原始凭证等

P158产品成本构成:产品成本计算的成本项目,一般由以下三项组成:直接材料,是指为产品生产而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等。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费等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机物料耗费、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

P178订本、活页账簿适用于订本账,是把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加以编号并订成固定本册的账簿。如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总分类账必须采用订本账。活页账,是把零散的账页装在账夹内,可以随时增添账页的账簿。一般明细账都采用活页账。

P55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

采用借贷记账法,由于对任何经济业务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入各有关账户的,所以不仅每一笔会计分录借贷发生额相等,而且当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都记入相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即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P216流动资产有哪些: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

P9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P196-P197实地盘存制:概念:是在期末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存货的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存货盘存制度。它用于商品流通企业时,又称“以存计销制”或“盘存计销制”;用于制造业企业时,又称“以存计耗制”或“盘存计耗制”。采用这一方法,平时只登记存货的购进或收入,不登记发出,期末通过盘点实物确定实存数,采用倒挤的方法,轧计出存货的发出数。实地盘存制的一般程序:1.确定期末存货数量2.计算期末存货成本3.计算本期可供发出存货成本4.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P198其优点:1.不需每天记录存货的发出和结存数量2.核算工作简单,工作量小/缺点:1.不能随时反映存货的发出和结存成本2.不便于对存货进行控制和监督,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P28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就是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四个方面: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英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P216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的排列次序(依据是项目的流动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其它长期资产

按资产的流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从上往下排列P210 P28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也可以是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还可以是企业、单位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独资、合伙形式的企业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都不是法人。P178账簿按用途分类

序时账簿(日记账/流水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

分类账簿:是对全部经济业务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备查账簿(辅助账簿/补充登记簿):是对某些在日记账和分类账等主要账簿中未能记载的会计事项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P185错账更正方法划线更正法:适用于结账前或结账时发现账簿记录中文字或金额有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纯属文字或数字过账时的笔误及账簿数字计算错误等情况

红字更正法(赤字冲账法/红笔订正法):适用于记账凭证填错,并已经登记入账而形成的错账。这种差错,无论是在结账前还是结账后发现,无论是分录所用科目错误还是金额错误,都可以采用此方法更正

补充登记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所填的金额小于正确的金额的情况。对于这种错误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也可以采用补充登记法 P218利润表编制的依据为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

P38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是指企业以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是否在本期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P56不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错误即使试算平衡表中借贷金额相等,也不足以说明账户记录完全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通过试算也就无法发现,如漏记或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借贷记账方向颠倒或方向正确但记错了账户等等。因此根据试算平衡的结果,只能确认账户是否基本正确。

P117营业利润的计算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或亏损)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P59总分类账与其所属明细账登记原则 同内容。凡在总分类账户下设有明细分类账户的,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要记入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同方向。在某一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饿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时,方向必须相同,即在总分类账户中记入借方,在它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也应记入借方;在总分类账户中记入贷方,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也应记入贷方。

同金额。记入某一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须与记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

P42账户结构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3.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4.凭证号数,即表明账户记录的依据5.金额,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P33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是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P54账户对应关系:运用复式记账法处理经济业务,一笔业务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P118-P119月末一般没有余额的账户有

凡是费用核算科目,月末都要结转有关对应科目: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P21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如“短期借款”、“应收股利”等项目

2.根据总账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要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

3.根据明细账余额分析填列。如“应收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账户所属相关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和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期末余额,扣除“长期借款”总账所属明细账中反映的、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分析计算填列。

5.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固定资产”项目是用“固定资产”账户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后净额填列。

P218利润表的编制(百度)

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主营业务利润;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计算净利润(或净亏损)。P54会计分录的编制

按其所运用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两种。...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1)确认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及性质;

(2)分析涉及的资金是增还是减,数额是多少;

(3)根据账户的基本结构确定每个账户的借贷方向;

(4)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出分录,具体规定如下:①先写借方科目,后写贷方科目;②贷方的文字和数字都要比借方后退两格书写;③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文字要对齐,金额也要对齐。(5)检查借方和贷方合计是否相等。接受投资、购料、短期借款、生产领料、销售、费用、生产过程、计算本年利润、交税、分配利润、借款等(P69-P133)1.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产资产的是(B)A.银行存款B.房屋 C.专利权D.开办费

2.在复式记账法下,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影响 到几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C)A.一个B.两个 C.两个或两个以上D.全部

3.在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最基本职能是(A)A.核算B.监督 C.预测D.决策

4.长实公司外购甲、乙两种材料,甲材料买价20 万元,乙材料30万元,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5 000元。则乙材料的取得成本为(C)

A.302 500元B.305 000元 C.303 000元D.300 000元

5.会计人员马丽在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账时,误将600元

填写成6000元,而记账凭证无误,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C)A.红字更正法B.补充登记法 C.划线更正法D.黑字更正法

6.张燕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填制的会计科目和应借应贷金额有错误,并已经据以登记入账,对此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C)A.划线更正法B.补充登记法

C.红字更正法D.编制相反分录冲减 7.借贷记账法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右边是(D)A.增加方B.减少方 C.借方D.贷方

8.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D)A.联系账户B.平衡账户 C.恒等账户D.对应账户

9.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A)A.购货发票B.发出材料汇总表 C.商品出库单D.领料单

10.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下列哪项计算的?(C)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11.在期末结账时,进行账项调整的标准是(D)A.会计目标B.收付实现制 C.会计确认D.权责发生制

12.账证核对是将各种账簿记录与下列哪项相核对?(B)A.记账凭证B.会计凭证 C.原始凭证D.调整会计分录

13.总分类账户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A)A.总括资料B.详细资料 C.实际资料D.具体资料

14.利润表是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B)A.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报表

C.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利润分配的报表B.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D.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分配的报表 15.登记账簿的依据是(B)

A.经济业务B.记账凭证 C.原始凭证D.会计报表 16.一项资产增加,不可能引起(D)

A.另一项资产减少B.一项负债增加 C.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D.一项负债减少

17.在期末进行结账前,发现“本年利润”账户是借方余额,则表示(B)

A.利润总额?B.亏损总额 C.收益额D.费用额

18.在下列的会计分录中,属于简单分录的是(A)A.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B.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C.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9.持续经营假设是从哪个角度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了有效的界定(B)A.空间B.时间 C.空间和时间D.内容

20.会计分期是从下列哪个方面引申出来的?(B)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D.权责发生制 21.总分类账与其所属明细账之间的核对是依据 下列哪项原理进行的?(D)

A.复式记账法B.借贷记账法 C.会计恒等式D.平行登记

22.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载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会计凭证是(A)A.原始凭证B.记账凭证 C.收款凭证D.付款凭证

23.货币资金收付以外的业务应编制(C)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D.原始凭证

24.记账凭证是根据下列哪项填制的?(D)A.经济业务B.原始凭证

C.账簿记录D.审核后的原始凭证

25.记账凭证的填制是由下列哪个人员完成的?(B)A.出纳人员B.会计人员 C.经办人员D.主管人员 26.对现金的清查所采用的方法为(A)A.实地盘点法B.账面价值法 C.技术推算法D.查询核实法

27.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D)A.重记经济业务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D.借贷金额不等 28.日记账按用途分类属于(B)

A.备查账簿B.序时账簿 C.订本账簿D.分类账簿 29.在永续盘存制下,平时(D)

A.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数,都不在账簿中登记

B.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不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 C.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D.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 30.康城公司外购甲、乙两种材料,甲材料买价30 万元,乙材料20万元,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5 000元。则甲材料的取得成本为(C)A.302 500元B.305 000元 C.303 000元D.300 000元

【√ 】1.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

【×】2.会计恒等式在有的时点上是平衡的,但在有的时点上有可能是不平衡的。【×】3.在会计账户的结构中,账户借方反映的是记录的增加额。

【×】4.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后,若左右平衡就可以肯定记账没有错误。【√】5.当外来原始凭证遗失时,应当取得签发单位盖有财务章的证明,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代作原始凭证。

【×】6.记账凭证的填制日期应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或者完成时的日期。

【×】7.登记账簿必须用蓝、黑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书写,更不得用红色墨水书写。

【×】8.为了满足内部牵制原则,实行钱、账分管,通常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进行现金收支;然后,将收付款后的现金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交给会计人员,由会计人员登记三栏式现金日记账。

【×】9.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及时性,可以适当提前结账。

【√】10.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

【√】11.当真实性原则与谨慎原则发生冲突时,首先应遵循的是真实性原则。【×】12.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始终是相等的。

【×】13.借、贷二字不仅是作为记账符号,其本身的含义也应考虑,“借”只能 表示债权增加,“贷”只能表示债务增加。

【√】14.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15.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内登记。【√】16.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17.一般地说,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在同一方向。【√】18.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时,一律调整账面结存数。

【√】19.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编报及时,必须做好编表前的准备工作。

【×】20.会计报表中各项目的资料来源于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资料】红光机械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该企业在会计核算时除应交税费核算到二级科目外,其他只核算到总账科目。该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2012年12月,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请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向新华公司购进甲材料300吨,单价100元,货款30 000元,增值税为5 100元,货款、税金均已支付,甲材料尚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5 100贷:银行存款35 100

2.车间从仓库领用生产A产品材料价值85 000元,厂办公室领用材料价值1 000元。

借:生产成本85 000管理费用1 000

贷:原材料86 000 3.以现金支付厂部办公费1 000元。借:管理费用1 000贷:库存现金1 000

4.职工张华出差借款1 000元,以现金付讫。4.借:其他应收款1 000贷:库存现金1 000

5.销售给向阳工厂A产品200件,单位售价100元,货款计20 000元,增值税金3 400元,货款、税金均已经收到。借:银行存款23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 400 6.张华报销差旅费650元,余款350现金退回。借:管理费用650库存现金350

贷:其他应收款1 000

7.用银行存款300 000元偿还到期的银行长期借款。借:长期借款300 000贷:银行存款300 000

8.通过计算,本期应交纳企业所得税50 000元。借:所得税费用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0 000 9.收到明星企业投入的设备一台,价值100 000元。借:固定资产100 000

贷:实收资本100 000 10.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5 000元。借:销售费用5 000

贷:银行存款5 000

1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床一台,价值80 000元。借:固定资产80 000

贷:实收资本80 000

12.采购甲材料,价税合计11 700元,该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借:在途物资1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 700贷:银行存款11 700 13.甲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采购成本10 000元。借:原材料10 000

贷:在途物资10 000

14.用银行存款400 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借:短期借款400 000

贷:银行存款400 000

15.购买办公用品一批,计800元,直接用现金支付。借:管理费用800贷:库存现金800

16.从银行提取现金60 000元,准备发放工资。借:库存现金60 000

贷:银行存款60 000

17.销售A产品,货款20 000元,增值税金3 400元,货款、税金均未收到。借:应收账款23 400

6.基础会计复习资料二 篇六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BCD )。

A.建立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 B. 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C.复式记帐 D.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E.编制成本预算

2、下列会计凭证中,属于记账凭证的是( ABCD )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通用记账凭证

3.关于“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这项经济业务,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是( ABCD )

A.“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互为对应账户

B.应在“现金”账户借方登记1000元,同时在“银行存款”账户贷方登记1000元

C.这项经济业务不会引起企业的资产和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化

D.“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

4.在填制的付款凭证中“贷方科目”可能涉及( AB )账户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应付账款 D.应交税金

5.下列属于会计等式的是( BCD )

A.资产=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D.资产=权益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会计期间就是指会计年度。( × )

2.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均属于流动负债。( √ )

3、.货币计量这一基本前提规定了会计核算只能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 )

4.公益救济性捐款属于企业营业外支出。(√ )

5.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与产品生产无直接联系不计入产品成本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6.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 )

7.“本年利润”账户,在年度中间余额保留在本账户,不予转账。年末结转后应无余额。(√)

8.固定资产因耗损而减少的价值应计入“固定资产”账户的贷方。(× )

9.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数量×单位售价(× )

10.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五年。( × )

7.会计学复习资料 篇七

一、教师精梳细理, 注重复习的全面性

第一轮复习属于全面复习的时间, 教师要根据大纲的要求, 对照大纲中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运用适当的方法, 逐章逐节地将各方面的知识点全面、完整、细致地传授给学生。

1. 概念、原理。

对于概念、原理等一些抽象化的知识, 可以通过实例、实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分类、比较, 找出共性和个性, 化抽象为具体, 做到真正掌握一些概念和原理。比如销售折扣, 有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 许多同学容易混淆。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通俗例子来说明, 比如:四个同学去买衣服, 买一件要120元, 如果四个人都买, 商家同意100元一件成交, 每件便宜20元, 这就是由于一次购入数量较多, 商家在价格上给予的一种减让, 这就是商业折扣;而现金折扣是指在赊销情况下, 因为尽早付款而给予的一种价格减让。通过实例、比较, 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折扣都是价格减让和优惠, 但却是因不同原因而发生的, 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

2. 计算公式。

财务会计课当中有许多计算的知识点, 比如: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费用的分摊、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摊、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利润的计算等等, 许多公式, 难记而且容易混淆。要记住公式、方法, 不能死记硬背, 首先要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熟记, 这样不会混淆, 在解题时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 注重的应该是理解。可以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例题和解释说明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材料采购费用的分摊, 可以向学生解释, 就是要把采购费用分给同时购买的几种材料, 这样首先就必须算出1个单位的材料应负担的数额, 即分配率, 然后根据各种材料的总单位数与分配率相乘, 就得到每种材料应负担的金额。

3. 账务处理。

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编制会计分录, 是财务会计这门学科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在专业综合理论试卷中占分比重也是最大的部分。所以能否很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论成绩。在复习中有同学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掌握会计分录, 这种方法掌握的会计分录不牢固、不长久, 也不利于在解题中灵活地应对题目的变化, 过于死板。其实, 万变不离其宗, 任何一笔会计分录, 都是以“借贷复式记账法”为理论依据编制出来的。教师在讲解时应该以此为切入点, 讲明在借贷复式记账法之下, 它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 都会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发生增减变化, 再结合基础会计中所讲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等式, 在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 根据业务内容去判断什么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然后根据账户的性质去确定借贷的方向。比如企业发生了坏账这笔业务, 经常有同学做错、做反, 要正确、长久地记住这个分录, 首先必须让学生理解坏账处理的备抵法, 理解“坏账准备”这个账户, 然后再进行解释引导。发生了坏账, 就要使用已经提取的准备金, 而使用坏账准备金会使它减少, 根据“坏账准备”账户的性质, 减少时应该记在借方, 所以应该借记“坏账准备”, 根据“有借必有贷”的记账规则, 贷方是什么呢?用提取出来的坏账准备金去冲抵了收不回的应收账款, 那应收账款就应该减少, 而它的减少应该在贷方, 经过分析, 这笔分录就写出来了。经常使用这种思维方式, 使学生由不习惯到习惯, 再由习惯到自然, 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会计分录为什么是这样的, 也就容易记住。

二、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 形成知识框架

对于财务会计, 许多学生感觉并不难, 但就是学不好, 感到琐碎、零乱, 不得要领, 其原因就是没有使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框架。在第二轮复习中, 要引导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 分析比较, 分析知识的特点和联系, 将主干知识进行延伸, 通过点、线、面连成系统网络, 然后作出适合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图, 形成知识的框架。以纲要化的形式去复习, 即每一章有哪些小节, 每小节有哪些知识点, 哪些是重点、难点, 哪些是常考点、必考点, 学生要了解每一章知识的框架。知识的框架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 由学生在“任务驱动”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形成。教师从实际出发, 围绕重点, 精心设计出各种问题, 引导学生以问题为载体, 以问题为中心, 按照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的模式来形成最终的知识框架。

以“货币资金”这一章为例, 可设计这些问题: (1) 货币资金包括哪些内容? (2) 什么叫库存现金?如何进行管理?如何进行核算? (3) 什么叫银行存款?发生账实不符怎么处理?怎么调节? (4) 什么叫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哪些内容?怎么进行核算?这样几个问题基本囊括了本章的全部内容, 也就是知识框架, 学生掌握了这几个问题, 也就基本掌握了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

框架形成之后, 要求学生根据第一轮复习的基础, 详细地整理出每一章节的概念、原理、计算公式和相关的账务处理。这一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只需要检查、补充, 并作适当讲解。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专项练习、章节综合练习等, 强化学生对各知识点、重点、难点的掌握, 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解题能力, 教师通过练习也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就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大纲中的常考点、必考点进行讲解剖析。这样既避免了单纯由教师讲、学生记的方法, 也避免了知识似乎灌输下去了, 可效果却不理想的情况。

三、学生练习为主, 强化所学知识点

财务会计这门学科, 在复习中许多同学会出现“老师一讲就懂, 一做就错”的现象,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多练, 通过多做习题来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对账务处理、会计分录知识的掌握, 这也是第三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1. 错题重解。

前两轮的复习中, 会做大量的题目, 笔者会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 把每次做错的题目摘录下来, 以备后期复习之用。在第三轮的复习中, 要求学生把错题集上的题目重新练习, 一来可以检查前两轮复习的情况, 是否已解决了以前存在的问题;二来可以检查与以前相比是否有进步, 解题是否比以前更加规范、更加熟练。

2. 选做真题。

练习是高考复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 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 无疑是必要的, 但如果逢题必做, 势必会沉溺于题海, 这样既起不到效果, 又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为此, 笔者认真筛选习题, 在“巧”字上下工夫, 多中求少, 少中求优。所选习题既要重视知识的深度和知识体系, 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 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 符合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

参考文献

[1]田志山.如何做好对口高考复习效益的最大化.职教论坛, 2003 (10) .

[2]王智.对口高考《电工基础》复习方法初探.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7 (35) .

[3]刘铁艳.3+x高考模式下基础会计复习课教学体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4) .

8.讲究复习策略 提高复习实效 篇八

一、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

小学数学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知识面广,要使学生在每一节复习课中都能学有所获,有机组织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我突出抓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疑惑,精心设计复习例题,让学生通过比较、鉴别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巩固,达到填缺补差的作用。如“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一课的复习,重点是公式之间的关系和运用,难点是各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重点交流各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弄清这些公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记忆及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注意突出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体系。如除法、分数、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整数、分数(小数)及比例应用题数量关系间的联系与区别;统计图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有时,我还根据复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重组课时内容。如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教材是按整数和分数(小数)两块安排的,但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因此我将其整合到一起,进行对比,区分异同点。学生在比较中理清了脉络,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就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样、优化)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方法讲求实效性

因课制宜,选择好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上,我常用的方法有解析式、练习式、讨论式、竞赛式等,实践证明有的复习方法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复习“量的计量”时,由于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点较多,计量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集体复习难免单调枯燥或顾此失彼。我在复习时先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梳理有关“量的计量”的有关知识,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交流。结果发现,有的小组采用提纲式,有的小组采用表格式,有的小组采用分类式……形式多样,方法各异。学生通过交流、对比、补充,把看似杂乱无章的众多计量单位的有关知识整理得井然有序,构成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由于各知识点是学生自己引出来的,比教师讲解的印象深刻得多,从而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知识的内化。当然,也不排斥传统的讲授教学,特别是在总复习课中,对于科学性、严格性强的概念,必须讲到位,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误区,必须让学生明辨,使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数的整除中的诸多概念,质数、质因数及互质数等;几何中的线、角、面、体的意义等;解决问题中的各种典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思路也必须帮助学生分析到位,使学生充分理解。

三、教学过程突出主体性

传统的复习课是“教师牵着学生走”,为避免这一弊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我把大量复习准备放在课前,课堂则成为学生汇报和交流的场所。课前,我布置复习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整理复习内容,使学生在课前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梳理、沟通、回顾,使其系统化。

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欣赏、评析。这样的交流使原本平淡无味的复习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文字式、表格式、框架式、图画式……比较就是复习,不同的比较,就有不同的感受。在交流知识要点的同时,我还让学生“共享”平时在学习中犯过的“错误”。如,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在以前学习中曾经做错的题目或感到困惑的地方,在课中进行自我剖析和交流。学生的错误有些是属认知方面的,有些则是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具有典型性,有些错误虽然不是共性问题,但对个人却值得重视。这种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相互提醒中反思出现错误的根源,使复习真正成为“温故知新”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嘴讲出了自己学习中的疑惑和困难,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原汁原味的交流,学生爱讲也爱听,远比教师的苦口婆心说教效果好得多。

四、练习设计关注综合性

复习课中的练习,既是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的过程,又是智力发展、技能形成的过程。因此,精心设计数学复习课的练习,是提高数学复习课效率的重要一环。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注重选择学生平时出错较多和能体现典型解题思路的习题,并注意问题的综合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以此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平面图形面积的总复习”时,我设计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算一算”的练习。每人发一张纸,纸上设计了同样的长方形若干个,要求学生在这些长方形中分别画出一个你学过的平面图形,使这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它的面积。看谁画得最多最合理,算得又准确。学生画出的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所有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又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同时还能使不同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的发展。又如,在复习完各种应用题后,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某校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之比为5∶3,女生比男生少236人,这所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这题可以用方程解、比例解,也可以用整数、分数方法解。在用分数解时,既可以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也可以把女生(或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尽管解题思路不同,但只要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算出答案。

在上复习课时,我从不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而是注重把握重点,根据复习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既感受到获取数学知识的愉悦,又提高了总复习课的实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靖海小学

9.会计电算化复习资料 篇九

答:指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会计结合起来,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为企业提供重要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过程的简称。

2、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 P2

答: 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利用计算机“职工薪金”,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革命,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使得会计数据处理技术进入了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阶段。

3、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具备的条件P8

答:

1、使用的会计软件应达到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2、配有专门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并配有熟练的专职或兼职操作人员;

3、计算机会计核算与手工会计核算同时运行三个月以上,并取得一致的核算结果;

4、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

5、有严格的软硬件管理制度;

6、有严格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4、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软件)作为应用软件,必须具备的模块(即核心模块)是账务处理系统,用友称之为总账。会计软件的含义:P8

答:是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核心,以会计制度为依据,以计算机及其应用为技术基础,以会计数据为处理对象,以向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为目标,由一系列指挥计算机执行会计相关工作和程序代码和有关文档技术资料组成的系统。

5、基本概念账套、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P36

账套:指一套相互关联的账务数据。一般可以为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创建一个账套,不同的账套彼此间独立。

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包括整个系统的总体控制和数据维护,可以管理系统中所有的账套以及所有的操作员,系统管理员一般可以由系统维护人员担任,不具体负责账务处理,只在系统管理功能中拥有大部分相关的操作权限

账套主管:只负责某一个账套的管理,包括修改所选账套的参数、管理账以及所管账套操作员的权限管理。

6、注意区分系统管理员和账套主管的操作权限。

答: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控制和数据维护工作,可以管理系统中所有的账套

a.建立、引入和输出账套 b.设置操作员及其权限

账套主管:负责所选账套的维护工作

c.管理账

d.设置所选账套操作员权限

7、会计软件设置用户管理,为每个用户分配用户名和密码,密码由用户自己管理。

8、XBRL的含义及其特点:P3

答: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基于XML的标记语言,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是一种为适应不用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专门应用于商业和会计数据电子化交流的标准化计算机语言,是当前国际上会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它有以下特点:

1、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提高数据交换及流转的效率;

2、提高财务报告编制效率,数据可靠性高压政策;

3、为财务数据提供更广泛的可

比性;

4、使财务信息使用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检索、读取和分析数据;

5、能够适应变化的会计制度和报表要求。

二、初始化设置——一次性

1、启动“系统管理”

① 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用友软件各个产品进行统一的操作管理和数据维护,包括账套管理、账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功能。P36

② 建立新账套6个步骤:账套信息、单位信息、核算类型、基础信息、分类编码方案、数据精度定义。P42

账套路径:用来输入新建账套的数据存放的路径。启用会计期:用来输入新建账套将被启用的年和月。P43 ③ 财务分工:建立操作员、设置操作权限

2、启动“总账”系统

① “选项”设置:用来设置总账系统的控制参数,为总账系统配置相应的功能和设置相应的控制。

出纳凭证:出纳凭证是涉及到出纳专管科目的记账凭证。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P130

② 设置会计科目:科目编码、编码级次(规则)、科目类型、以及与会计科目有关的属性(包括科目中英文名称、助记码、科目类型、汇总打印、封存等)、专项辅助核算类型P73

③ 会计软件必须允许用户自行设计会计科目的编码方案,及会计科目代码。

④ 录入期初余额,能直接录入和不需录入的项目

3、注意在“系统管理”模块中的操作界面,看到“系统管理”界面,要能区分进入的用户的身份;另外是在用户注册前和注册后的界面差异。

4、理解系统初始化的含义,记住系统初始化的步骤。P64图4.2中的设置菜单

系统初始化的含义:第一次使用通用会计软件时,应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系统初始化的质量对财务软件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步骤:选项设置、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外币及汇率、凭证类别设置、录入期初余额、定义结算方式、分类定义、设置编码档案、数据权限分配等。

5、账务处理系统P63

答:通常把设置会计科目、进行复式记账、填制和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和管理账簿等工作统称为账务处理,把专门用于账务处理的功能模块称为账务处理系统。用友ERP-U8的总账系统就是账务处理系统。

会计循环:制单—审核(出纳签字、审核)--记账-结账

三、日常处理

1、填制记账凭证(制单)

① 记账凭证的组成:  凭证头部分: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见后面补充资料)

凭证分录部分:摘要、科目名称、金额

② 填制凭证时的注意事项,还有一些按键的用处:等号键

=、减号键-、空格键space。

③ 采用数量核算时,金额=数量×单价

2、修改记账凭证

进行凭证修改时不可以修改的内容

3、出纳签字

① 关于出纳签字时出纳凭证的查找条件的设置跟找到的结果的关系。

② 出纳签字针对的记账凭证类别

③ 已签字凭证的修改(出纳员取消出纳签字,制单员修改)

4、审核凭证

① 所有的记账凭证必须经过凭证审核员审核签字后才能记账

② 凭证审核的主要内容和含义 P133

答:是审核员按照财会制度,对制单员填制的记账凭证进行检查核对,主要审核记账凭证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会计分录是否正确等。在审查时,如果发现有错误或有异议的凭证,应交给填制人员修改后,再进行审核。只有具有审核权限的人才能进行凭证审核。

③ 审核凭证注意事项P135

1、审核人除了要具有审核权处,还需要有对待审核凭证制单人所制凭证的审核权,这个权限可在“明细权限”中设置;

2、凭证审核人员与凭证输入人员必须分设岗位,也就是说审核人和制单人不能是同一个人;

3、凭证一经审核,就不能被修改、删除,只有被取消审核签字后才可以进行修改或删除;

4、取消审核签字只能由审核人自己进行;

5、已经作废凭证不能被审核,也不能被标错;

6、已标错的凭证不能被记账,需先取消标错后才能审核;

7、只有经过审核的凭证才能被记账。8用友软件的总账系统并没有对出纳签字与凭证审核的先后次序进行限制,即一张出纳凭证在没有经过出纳签字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其审核

④ 已审核凭证的修改(审核员取消审核,制单员修改)

5、记账

①记账条件P144

答:

1、在刚开始使用用友软件时,在第一次会计期间记账

时,必须保证在系统初始时填入的期初余额计划处结果是平衡的,否则系统将不允许记账;

2、如果不是第一个会计期间,那么在记账时必须保证上月已经结账,否则系统将不允许记账;

3、如果是在下一个会计开始时进行第一次记账,那么必须保证上一个会计已经进行过账处理,并且已经将上年余额结转至本

记账的注意事项P144

答:1.记账过程一旦断电或其他原因造成中断后,系统将

自动调用“恢复记账前状态”恢复数据,然后用户再重新记账。2.记账过程中不得中断退出。3.在第一次记账时,若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系统将不允许记账。4.所选范围内的凭证如果有非法凭证时,系统提示信息或重选记账范围。5.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根据需要用户可以多次运行记账功能,在运行过记账功能以后,用户仍然可以继续输入当前会计期间的记账凭证。② 记账后的记账凭证的错误修改办法 P 145

答:因该通过使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补充更正法纠正错帐。如果用户有必要通过直接修改原出错凭证的方式来进行错帐更正,那么应该按照如下操作步骤进行修改:

1.由帐套主管取消记账。2.由凭证的原审核人取消凭证的审核。3.如果在“选项”中设置了“出纳凭证必须由出纳签字”,针对出纳凭证应由凭证的原出纳签字人取消凭证的出纳签字。4.修改出错凭证。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选项”中没有设置“允许修改、作废他

人填制的凭证”,则应由凭证的原制单人修改出错凭证。5.在修改凭证完成以后,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对已修改后的凭证进行审核并重新记账。

四、期末处理

① 自动转账的自定义结转的转账分录的编制及转账设置

步骤P172

自动转账分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独立自动转账分录。表示其金额的大小与本月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无关;第二类为相关自动转账分录。表示其金额的大小与本月发生的业务有关。

步骤:费用分配、费用分摊、税金计算、提取各项费用以

及辅助账类(部门、个人、客户、供应商、项目辅助核算)的结转

② 什么是结账 P185

答:指会计人员在期末将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

部登记入账后在试算平衡的基础上,结算出各账户余额、本月借/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借/贷发生额,从而根据账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③ 期末结账以后才能进行的操作

结账以后就可以开始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核算操作,从填制下一个会计期间的记账凭证开始进行日常账务处理。

④ 结账后的记账凭证的错误修改办法。

答:原则上对于这种情况的错账应该在下一个会计期采用红字冲销或者补充更正的方法纠正错账,如果刚结账,还没有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还没有编制会计报表时,做法如下:

1、先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进入总账系统,2、单击“系统菜单”-“期末”-“结账”菜单命令,出现“结账”向导第1步,3、单击选择要取消结账的月份(只能是最后一个已结账的月份),按键盘上的“Ctrl+shift+F6”组合键,出现”确认口令”对话框,4、输入账套主管的口令,单击“确认”命令按钮,就可以取消结账了,取消结账后,就可以使用“恢复记账前状态”功能取消记账,然后取消审核签字,修改原出错凭证。

五、编制报表

① UFO中的基本概念:单元、组合单元、关键字(包括含义、类型等)P195

单元:在UFO报表系统中,将表格行列交叉处的方格称为

单元。分为三类:数值单元、字符单元、表样单元。

组合单元:组合单元是由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组成的矩形。(组合单元中的单元必须是同一种单元类型)

关键字:在UFO报表中用来确定某张表所在位置的“鉴别

标志”就是关键字。分为六种:

1、单位名称

2、单位编号

3、年

4、季

5、月

6、日

② 报表公式:单元公式、审核公式P216、舍位平衡公式

P217的含义

单元公式:它是报表中数值单元的计算公式。在“定义公

式”对话框中定义好单元公式,在数据状态下输入关键字值后,就可以从用友相应的系统中提取出正确的数据,完成指定的计算工作后得到数据报表。

审核公式:UFO报表系统提供了数据的审核公式,它将报表

10.《成本会计》复习资料(本科) 篇十

一、选择题

1、根据有关资料,在若反个与生产经营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是成本会计的()职能

A、成本核算B、成本决策C、成本预测D、成本控制

2、辅助生产费用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要在()分配

A、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B、在各受益单位之间

C、各辅助生产车间D、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

3、应计入产品成本而不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应()

A、不计入产品成本B、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C、直接计入产品成本D、直接冲减本期损益

4、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

A、能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的情况B、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

C、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D、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

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

A、当月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B、全部计入月末在产品成本

C、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6、某工业企业摸中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测定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为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程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A、45000元和11250元B、45000元和11520元

C、34298元和21952元D、40000元和16250元

7、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适用于()

A、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管理要求提供半成品趁本资料B、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C、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D、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8、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因素有()

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C、产品的种类和规格D、产品数量

9、适用与季节性生产企业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A、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B、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0、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A、不登记任何费用B、只登记材料费用

C、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D、登记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

11、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中,应反映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是()

A、主要产品B、非主要产品C、可比产品D、不可比产品

12、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A、产成品成本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C、各步骤产成品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D、各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13、如果某种产品所耗用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适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B、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数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4、分批法适用与()

A、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 B、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C、大批大量生产 D、单件小批生产

15、某工业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测定为60%;月初和本月繁盛的原材料费用共为41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程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A、40000元和1250元B、25000元和16520元

C、30000元和11520元D、35000元和6250元

16、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的人工工资B、修复废品领用的材料

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D、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产品变质损失

17、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

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产品C、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D、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

18、在成本的职能中,哪几个是属于事前应做的工作()

A、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 成本核算B、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 成本计划

C、成本控制 成本计算 成本考核D、成本计算 成本考核 成本分析

19、A B C三种产品的定额成本为35,47,49.现假设一产品D的定额成本为100,设其系数为1,则ABC三种产品的系数分别为()

A 0.35 0.47 0.49B 35/47 1 47/49C 0.35 1 35/39D 1 35/47 35/4920、在计提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福利费是应进()

A、应付福利费B、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费用的是()

A、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B、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D、车间机物料消耗

2、下列各项中,为了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的费用界限有()

A、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B、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的界限

C、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E、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下列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分步法是()

A、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B、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D、按计划成本结转分步法

4、成本计划的内容包括()

A、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B、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C、制造费用计划D、期间费用计划

5、生产成本报表主要包括()

A、商品产品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C、制造费用明细表D、利润表E、管理费用明细表

6、企业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时,对应贷方账户可能有()

A、原材料B、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E、财务费用

7、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出的成本,可以借记()

A、低值易耗品B、原材料C、财务费用D、营业费用E、管理费用

8、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A、对比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差额分析法 D、趋势分析法E、连环替代分析法

9、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定额法B、品种法C、分类法D、分批法E、分步法

10、“废品损失”账户借方的对应账户可能有()

A、原材料B、应付工资C、应付福利费D、财务费用E、管理费用

三、判断题

1、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如果原材料不是在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的,其投料程度与其教工进度完全一直,则计算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与计算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应是一致的。()

2、采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各月末都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

3、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成本费用。

()

4、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可比产品降低额和降低率,是可比产品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5、零售企业的库存商品和已销商品的成本都是按进价计算的。()

6、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之一是窗户计算你根本对象的多样性。()

7、施工企业建筑产品的收入和成本的计量大多按单间产品进行,施工企业往往按单独的工程项目进行成本计算。()

8、对直接费用的处理,采用作业成本法与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9、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高估了生产量小而技术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

10、产品水平作业的发生不仅与产品种类有关,而且与生产产品的数量相关。()

四、名词解释

1、成本的含义、废品损失

3、约当产量法

4、分步法

五、简答题

1、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2、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有哪几种划分方法

3、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教程》本科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B4、D5、C6、B7、D8、B9、D10、D11、C12、C13、C14、D15、C16、D17、D18、B19、A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CDE3、BCD4、ABCD5、ABC6、ABC7、ABDE8、ABCDE9、BDE10、ABC

三、判断题

1、T2、F3、F4、F5、F6、T7、T8、T9、F10、F

四、名词解释

1、成本的含义:企业为产品的生产所消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即生产耗费、废品损失: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或由于生产原因产生废品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理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3、约当产量法:按完工产品的数量以及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总成本的一种成本分配方法。

4、分步法 :以产品的生产步骤或各个步骤间的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诡计生产费用,计算各个不中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五、简答题

1、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

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可靠性原则

3、相关性原则

4、分期性原则

5、配比原则

6、按实际成本核算原则

7、一致性原则

8、重要性原则

要求:

1、划清各种费用的界限

2、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2、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有哪几种划分方法

(1)先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后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2)先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后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3)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同时计算

3、成本会计的职能

答:(1)成本预测(2)成本决策(3)成本计划(4)成本控制

上一篇: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2010学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