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自由行》读后感

2024-08-26

《欧洲自由行》读后感(精选5篇)

1.《欧洲自由行》读后感 篇一

欧洲7国26天自由行游记(02)——法兰西之旅

Crystal Flower贝尔.拉雪兹神父公墓

巴黎是一个让过客时时感到绝望的地方,先不论那些饱蘸历史的桥梁、宫殿、花园与街道,也不提那些文人墨客流连过的酒肆茶社,单单400多家博物馆就足够看上个一年半载。文学的巴黎、艺术的巴黎、历史的巴黎、曾经动荡不安的巴黎,估计包括土生土长的巴黎人在内,没有人能把巴黎的妙处尽收眼底,那么,既来之就随着心思看些多年来曾无数次想象过的事物吧。

游览巴黎的第一站是贝尔.拉雪兹神父公墓(Pere-Lachaise Cemetery)。上小学时就曾听过147位巴黎公社社员喋血公墓的故事,虽然直到如今我也没有那种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不过起码还可以感受一下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对于这个稍显另类的巴黎开篇游方案,小王给予了无私的支持,所幸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个环节的安排有着非常的价值。

贝尔.拉雪兹神父公墓、蒙帕纳斯公墓、蒙玛特公墓是巴黎的三大公墓,而拉雪兹神父公墓的规模是最大的。蒙帕纳斯公墓葬着莫波桑、萨特、波伏娃、贝当元帅等人,还有波德莱尔的衣冠冢。蒙玛特公墓则葬着斯汤达、波辽兹、埃德加.德加、小仲马以及茶花女。此外,著名的安葬地还有拿破仑沉睡的荣军院和伏尔泰镇守的先贤祠,以及在地下堆叠裸葬着在千年间逝去的近700万巴黎普通人骸骨的地下骸骨博物馆。不过,短短三天半的巴黎行程总不能变成公墓主题游,于是便选择了神往已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作为代表。本来荣军院和先贤祠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不过最终时间有限没有成行,但去过了拉雪兹神父公墓就算没有遗憾了,锦上添花没有也罢。

拉雪兹神父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他在如今的巴黎20区拥有一片宅邸。1805年,拿破仑下令把此处改建成了公墓,“贝尔.拉雪兹神父”这个名字就沿用了下来。要找这个地方很容易,地铁有一站即为“贝尔.拉雪兹”站,2、3号线在此交汇。经过19日半天的游逛,对巴黎已经有了一种熟悉和信赖,9月20日早上便轻车熟路地一路乘地铁到了“贝尔.拉雪兹”站。

56-01 贝尔.拉雪兹地铁站56-02 地铁站外

从出站口走上大街,马路对面有一道长长的高围墙,不用说那里面便是公墓了,而公墓的一个侧门就在路对面。因为公墓里面埋着大批声名显赫的人物,所以这里也成为了景点,为了方便游客寻访自己心中所瞩,公墓管理机构特意印制了公墓地图,所有名人的墓穴都被加以标注,并进行了座标指示。要在这片44公顷的墓地中迅速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这张图是完全不可能的。于是找地方买这么一张图变成了首要的任务,因为不可能赚死人钱,所以参观公墓是免费的,侧门前也就没有管理处之类的建筑。站在门口正琢磨是不是要到正门去看看的时候,发现门口站着一个无所事事的大爷,手里掐着一摞导游图之类的东西,过去一问,他果然是买图的,两欧元一张。

买了图进门,公墓的地面比街道高出一大块,因此需要上一道台阶。走完台阶,两条大路一左一右铺陈在面前,各式各样数不胜数的墓穴则一望无际。为了便于寻找,公墓分为97个墓区,每个区依地形划分,形状和面积都各自不同,此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是骨灰存放处。从公墓地图上看,因为各种事迹而被标注了名字的墓穴有近700个,绝大多数都是我们中国人不熟悉的人,而熟知的倒也不算少。经过事先查找,除了巴黎公社墙,计划要寻访的墓主包括:肖邦、普鲁斯特、巴尔扎克、拉封丹、莫里哀、王尔德、都德、德拉克罗瓦,此外还有一位和他们不大一类的人——吉姆.莫里森,最后还有邓肯的骨灰存放处。本来还要走访巴黎规划者奥斯曼男爵、欧仁.鲍迪埃、圣西门、比才、巴黎公社的死敌梯也尔以及马克思的女婿等人,但最终因时间不允许而作罢。公墓地图的纵向用数字4-9分为10个区,横向则用字母从G-P分为9个区,每个数字和字母表示出一个方块,墓主都在这些方块里,比如肖邦墓就在第11墓区的9M这个格里。图中以姓氏为序列出了有名的墓主以及他们所在的坐标。但是从图上可以看出来,很多墓区形状极不规则,墓区之间岔路纵横,同时墓地早已人满为患,密密麻麻的墓碑高低林立错落着,即便知道了坐标想找到目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来看看公墓地图吧:56-03 公墓全景,巴黎公社社员墙就在最上面的那个角落,可见当时已无路可退56-04 骨灰堂被用红色标出,7号就是美国舞蹈家邓肯(Duncan)的骨灰龛56-05 11区一带名人扎堆,肖邦(Chopin)墓被标注得最醒目56-06 巴尔扎克(Balzac)、德拉克洛瓦(Delacroix)的墓隔区相望

为了提高效率,第一件事是先把图摊开在围墙上找到所有要寻找的墓穴方位,基本上这是所有买了图后走进公墓的人都在做的事。找了半天却不知巴黎公社社员墙在哪里,最后不得不去问门口卖图的大爷。因为他不懂英语,于是便把导游书上写的社员墙纪念牌的铭文给他看,他看了看便指出了公墓东偏南角落里的一个点,与我们所在的大门是完全的对角线方向,此外他又特别说明,在公墓的外墙还有一处纪念巴黎公社社员的墙要看一看。谢过大爷回到公墓里便踏上了寻访之路,为了不漏过一人采取而采取了从西北到东南逐格扫荡前进的方式。

在巴黎的三天半里,每到一个景点,老天都会用于之相称的天气来迎接我们,从此留下了一个典故叫作“要雨得雨,要风得风”。这个早上巴黎阴云密布,公墓大道上洒满枯黄的橡树叶,其间夹杂着一棵棵橡实,而另有叫不上名字的大树叶子正绿,这一派枯荣交加的景象正是寻访墓地的好景致。

56-07 大家买了公墓地图都铺在墙头仔细研究56-08 围墙伸向南边56-0956-10 有的墓已几近废弃56-11 墙外就是公寓楼

.56-12 枯荣间似乎能轻松参透生死56-13 墙外就是公寓楼56-14 豪宅型的墓56-15 一座合葬墓56-16 在国内坐火车时经常能看到铁路边掠过一个个毫无生气的土馒头,更高级些的则是在电视中看到的那种立着整齐划一墓碑的墓地。贝尔.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坟墓则彻底颠覆了我们头脑中源自东方墓地的那种概念,与之相比,挪威罗弗敦岛上的墓地也显单调。这里简直像一个创意市集,几乎每一座墓都在力求与众不同,富裕些的会盖一座教堂式小石屋,有的还用彩色玻璃画作装饰,或者在墓穴上摆放姿态各异的石制或青铜雕塑,简单些的也会在墓的形状、材质和线条装饰上下一番功夫。当然,有创意并不一定要规模宏大、花费高昂,同时这也不会影响凭吊者的态度。比如镇压了巴黎公社革命的梯也尔墓穴的位置地处公墓中心,规模在整个公墓中数一数二,黑色的罗马式殿堂建筑高达十几米,但在它的大门上被人写上了“公社万岁”几个大字。

孔子曾经曰过的:“未之生,焉知死。”而站在这西式墓地中,却不免让人对死感到格外的坦然。这里的气氛虽然肃穆,但毫不骇人,相信即便是夜间来到这里,面对着这些带着宗教信仰在此长眠人们也不会感到恐惧。而且突破了生死观念的困扰,想必对生者也是莫大的解脱。因为公墓的地势比较高,所以从外面看高大的围墙在里面看并不高,墙外狭窄的马路对面便是公寓楼,在那楼上公墓里的一切日日夜夜都一览无遗。还有文章提到,之所以在巴黎市区里建墓地,就是为了让活着的人们能经常来看望逝去的亲人,据说很多已经长大各自生活的兄弟姐妹,他们周末聚会的内容便是一起到公墓看望父母。

不知“死者平等”是不是法国人特有的精神,想想看,梯也尔的墓、巴黎公社社员墙、《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迪埃的墓以及多位法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墓都建在这里,无论从各种活人的立场看,这可真真都是一件政治绝对不正确的事。而且,700来位在公墓地图上有名有姓的人完全被淹没在群众的汪洋大海里,墓区的划分完全没有考虑死者生前是什么职务、职称,坐什么车、住什么房子,以至于很多名人的墓只有巴掌大一块儿,明明已经站在正确的坐标上却还要反复找上五六圈才能找到。

56-17 摆满扫墓者放置的纪念牌56-1856-19 带着所有的感慨,开始逐一寻找我们的目标。这里完全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国际化社区,因为时间交错多少生前不可能彼此拜访的杰出人士在此相聚一堂。美国舞蹈家邓肯的骨灰存放处是最好寻觅的,那里的所有人都拥有同样面积大小的一块大理石铭牌,想必他们的骨灰匣就在铭牌后的壁龛里面。骨灰存放处的墙外,停放着许多汽车,里面的一个礼堂门口聚集着许多人,可能他们正在送别刚刚逝去的亲友吧。出于尊重,也就没有把人群摄入镜头。

56-20 骨灰堂的核心建筑,估计是告别室一类的地方56-21 邓肯在此56-22 骨灰墙56-23 应该是一座家族墓,女儿亲吻母亲的雕塑已有些风化56-24 下一个首选的目标是奥斯卡·王尔德那独一无二的墓。即便事先已经知道一二,但真的看到那座造型奇异的墓时还是不免发出一阵惊叹。为何要惊叹,大家看到图片便也知道了,在他的墓上如今似乎已经没有可以“下嘴”之处。公墓管理者在墓的基座上顶了一块金属牌,告诫王尔德的敬仰者们应当爱护这座建筑,但显然是无效的。王尔德墓的铭文在背面,因为时间的冲刷,文字已经有些模糊,不过关于“才子和戏剧家”的定论文字就在其中。童真且执著的内心大概是衡量一个好人万世不变的标准吧,哪怕他有着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外表,或者那更成为他博得额外敬仰的本钱。那些唇印,应该是来自王尔德各个角度的敬仰者,不知这算不算艺术的唯美,但的的确确是这里的唯一,这样的46岁年华已经足够了。

56-25 Oscar Wilde在此56-2656-2756-28 王尔德墓背面的碑文56-2956-3056-3156-32 玻璃镶嵌画56-32 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参与这种野外定向活动的,在这里搜寻目标,耐心、眼力和方位感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座图上标注着但不是目标的墓都成了寻找目标的参照系,站在蜿蜒的小路上,四周都是墓碑,手持地图摆布出正确的方向也成为一件考验人的事。总之在这片墓地中的游弋是一件快乐的事,每找到一个目标便带来加倍的满足感,本来两个小时的游览计划最后扩充为整个上午。

57-01 极富艺术气息的墓上塑像57-0257-03 位于墓地东侧角落,被大树庇护的巴黎公社社员墙(Mur des Federes)57-0457-05 这应该是一位法共领导人的墓

有着与我们同样快乐感受的游客并不少,在路上遇到一对来自美国的中年夫妇,他们看到我手里拿着地图,便过来问知不知道吉姆.莫里森的墓在哪里。那时我们也正在那一带寻找,于是邀请他们一道上路。一边走其中的那位女士告诉我,莫里森是他们那个年龄的美国人年轻时的偶像。2005年,摇滚乐诞生50周年的时候,《滚石》杂志评出了最伟大的50位摇滚音乐家,“大门”乐队和莫里森便在其中。那一年我曾应约翻译过这篇文章,虽然对“大门”这样的乐队本身没什么兴趣,但如今能有机会与这位主唱面对面一下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无奈在N9这个方块里上蹿下跳了半天始终找不到他的藏身之处,最终美国夫妇决定独自去别处找找,他们刚走不到两分钟,我和小王发现在一座大墓碑后面站着一群人,他们面前一座不大的墓穴上摆满了花,它的主人就是Jim Morrison。

57-06 Ravensbruck是二战时的一座纳粹集中营57-07 Mauthausen是二战期间设在奥地利的一个纳粹集中营57-0857-0957-10 左上角那丛树后面的路对面就是吉姆.莫里森的墓57-11 人们正看的就是莫里森墓57-12 吉姆.莫里森德的墓本身还是比较简陋的57-1357-14 与墓地相当相称的主人57-15 离开莫里森的家,在探访肖邦墓的路上又看到了那对还在寻觅中的美国夫妇,于是便给他们指出了正确的方位。肖邦墓上矗立着一座垂首凝思的少女像,墓前则摆满了花束。在这里遇到一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问他有没有找到都德的墓,他说没有,明明知道就在拉封丹和莫利哀墓附近的一个岔路口上,但就是找不到。他的遭遇和我们一样,不知是谁的安排,拉封丹和莫利哀住邻居,他们二人的墓被围在一个小院子里,而从图上看都德家距离他们二人不过十几米,但就是找不到。不过我们还是没有灰心,看过了肖邦墓,继续回去找。终于发现了,原来都德墓没有在路边,这座瘦高的墓装饰精美,但被藏在了位于路边的两座墓的后面。

终于看到了巴黎公社社员墙,这里当然已不复当年的景象,墙外就是繁华的现世。这段公墓内的围墙上镶嵌着一块牌子“Aux morts de la commune 21-28 mai 1871”,意思是“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 年5 月21 日至28 日。”这段围墙被一株巨大的橡树庇护着,不知当年它是不是已经在这里了。

57-16 拉封丹需要仰视57-1757-18 莫里哀紧挨着他57-1957-20 这位就是都德

探访普鲁斯特、巴尔扎克和德拉克洛瓦的墓被安排在返回的路上,普鲁斯特的墓相当简洁,而德拉克洛瓦那黑色为主调的墓非常大气考究。巴尔扎克的墓上端放着他的半身像,而基座上不知是谁用橡子摆放了一颗心的图案。有的旅行指南书上说,当年曾在巴尔扎克葬礼上致词的雨果也安眠在这所公墓,实际上他与伏尔泰同住在先贤祠。在返回的路上,有两次被路人询问Piaf 的墓在哪里,她离巴黎公社社员墙很近,从他们口中得知她是一位音乐家。回来上网一查才知道,Edith Piaf 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香颂的代表性人物,而 Piaf 是巴黎人对麻雀的别称。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一座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墓地,在普遍已经爬满青苔的墓中间,也有一些崭新的墓,主人去世的时间距今不过一两年,其中还有不少华人的墓,他们大多是来自福建和江浙的老人,儿女们为在异国操劳至离世的他们选择了这里作为安息之处。总之,进入这座公墓并没有门槛,有兴趣的同学们要抓紧啦

57-21 肖邦57-22 巴尔扎克,注意台阶上57-23 德拉克洛瓦57-24 普鲁斯特可以慢慢追忆了57-2557-26 1870年普法战争法军阵亡士兵的纪念碑

结束了堪称脑力与体力双重考验的寻访之旅,中午时分终于回到了进来的那道侧门,按图上的指示,卖地图大爷说的另外一个纪念墙在临街的外墙,要找它就得到街上了。出了门沿着墙向东走,在公墓围墙与街道之间有园艺植物作为分割,走在植物与围墙之间便也远离了街上的喧嚣,这里叫作Gambetta林荫道街心花园。在网上查了一下,Gambetta曾在1870年普法战争的时候组织军队抗击过普鲁士的入侵。

终于看到了这座建于1909年的浮雕,在人群中间一位已经中弹的妇女张开双臂正力图保护其他人。浮雕人物的下面刻着雨果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求并希望,将来人们不是进行复仇,而是实现正义。”之前的那位大爷告诉我这也是用来纪念牺牲的巴黎公社社员。不过,后来在网上看到的资料表明,这堵墙名为“历次革命受害者墙”,当初建成的时候,仍在世的公社社员认为这是企图利用公社战士英勇就义的场面来宣扬放弃革命,全民和解的理念,所以并不承认它对巴黎公社的纪念意义。从这座雕塑建成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动机看,它纪念的是历次革命中不分阵营所有的死难者,那么从公社社员的角度看,他们的抵触想法是道理的,不过这座墙确实能够真正代表雨果既要自由民主,又主张全民和解的思想。

57-27 公墓围墙外有一家花店57-28 这就是墙外的那道纪念墙57-29 雨果的话57-30 不管代表了什么,如今的巴黎人似乎并不太把象征当回事。就在我们站在浮雕前仔细审视的时候,从来路走来一对手拿扁纸盒的男女,他们经过我们之后坐到墙前的长椅上,打开手中的纸盒,原来是两张匹萨,回头一看,原来街对面与浮雕对望的便是一家“必胜客”。他们打开盒子便面对浮雕大吃起来。如此无视历史与艺术的行为真是令人愤慨,为了用行动表示对他们的不满,俺和小王坐在与他们相邻的长凳上各自吃了一个面包……

57-3157-3257-33 地铁站里的孩子们贝尔.拉雪兹地铁站巴黎圣母院

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一逛到了中午,得赶紧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巴黎圣母院。好在有相当方便快捷的巴黎地铁,很快就在地下穿越了塞纳河来到西岱岛上。

如今塞纳河中心有两座紧邻的江心洲模样的小岛----西岱岛和圣路易岛。9公顷的西岱岛(Île de la Cité)被视为巴黎的发祥地,而这个法语词的大致就是“城中岛”的意思。很久很久以前,巴黎城的大部分地区还在水底下,公元前3世纪,一个高卢人部落开始在西岱岛上搭起茅草棚子定居下来,渔猎为生,直到罗马人打来。凯撒曾在《高卢战记》中提及与西岱岛上的居民作战的经历,最后的结果是岛上的高卢人被全歼,罗马人占领了小岛。在如今巴黎圣母院的地下室,还可以参观到公元3世纪时西岱岛的围墙基座以及一些高卢-罗马时代的建筑遗迹。可见巴黎圣母院所在的位置确实可以被看作是巴黎乃至法国的中心,实际上,巴黎圣母院广场的地面上有一个星形标志,被称为巴黎原点,所有巴黎与其他城市的距离,都是以这个点为起点测量的。

西岱岛上集中着很多重要历史建筑,比如从地铁出站口走出来迎面即可看到的巴黎法院,这里最早曾是罗马行政厅,巴黎法院的建筑延伸到塞纳河边的部分是附属监狱,大革命时期,路易十六的妹妹和王后、丹东、罗伯斯庇尔等人都曾在这座监狱里等待着走上断头台。因为时间有限,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只能仔细看看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了。

58-01 西岱岛地铁站新艺术派风格设计的出口,“地铁”那几个字母很有些“生化危机”的感觉58-02 出地铁站向南不远就是圣母院广场58-03 迎面的建筑是现在仍在使用中的高级法院58-04 巴黎警察局与圣母院正门迎面相对

Notre-Dame de Paris中的Notre-Dame,意为Our Madam,也就是圣母玛丽亚。巴黎圣母院建造在一座叫作圣埃蒂安主教堂的废墟之上,1163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为之奠基,随后历经七位建筑设计师之手,慢条斯理地修到1330年才算完工,幸亏欧洲的教堂都喜欢用石头来建造,如果用木头的话,后面的修完了前面的就已经又得翻修了。巴黎圣母院长130米,宽48米,号称能同时容纳9000名信徒,是早期哥特式教堂中规模最大且最精美的一座,由于它一扫之前罗马式教堂的粗笨压抑,因此被称为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建筑。圣母院见证了法国历史上的众多重要事件,比如1430年英国国王亨利六世曾在此加冕;1804年,拿破仑在这里加冕;1831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出版;1970年,戴高乐将军的葬礼在这里举行;1996年,总统密特朗的宗教葬礼也是在此地举行。

这么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在法国大革命时竟然差点被洋溢着“破四旧”激情的革命民众拆掉,后来被改名为“理性寺院”而保留下来,但正门上方的28座旧约时代的古以色列犹太王石雕像,因为被到处反封建主义的革命民众误认为是法国历代国王的像而砍了头。1795年到1802年圣母院被关闭,并曾作为酒类和粮秣仓库使用。年久失修的圣母院逐渐破败下来,当局又打算拆掉它,所幸雨果的小说及时出版,唤起了公众对这座教堂新的瞩目。19世纪,在雨果的推动下,政府决定拨款对这座教堂进行大修,1864年工程完工,那28座石雕像也被修复,于是这座建筑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子。

58-05 正门上方一字排开的人物塑像是28位古以色列犹太王58-06 正面中心的圆形玻璃花窗直径10米,是700多年前的原装货,窗前矗立着圣母圣婴像,据说二战时为了防止德国人把窗子拆走,法国人把玻璃都卸下藏了起来58-07 圣母院广场上的姐儿俩58-08 典型哥特风格的大门58-09 大门两旁精美的雕塑

2.自由主义在近代欧洲的传播 篇二

英国:自由主义的典范

英国自由主义是在贵族与国王的博弈过程中形成并逐步成为英国的政治传统的。英国的自由主义可以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由于征税问题,英国国王和贵族发生了战争。贵族凭战胜之威,迫使战败的约翰国王签署了《大宪章》。其条款规定,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不是国王恩赐的,国王应尊重自由人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国王不得剥夺臣民的自由权利,如果没有法庭的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臣民和剥夺他人的财产。

《大宪章》的目的最早是为了保护贵族的权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宪章》的不断重新签署,其保护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贵族到有产者,一直到普通民众。1225年的《大宪章》承认“人民和大众与贵族享有同等的自由权”。1354年的《大宪章》则将对人身权利的保护从有财产的自由人扩大到了所有人,自由主义由此一步步成为英国最强大的传统。

《大宪章》规定的自由原则构成了英国政治和社会演进的基本框架,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臣民的自由,英国又发展出了一套“王在法下” “王在议会”的政治安排,并最终通过光荣革命的形式确立了第一个近代宪政体制。也正是在这一框架下,英国发展出了以约翰·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政治上的宪政与法治、经济上的市场与自由竞争、价值观念上的个人主义,成为英国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而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英国式自由主义的核心。

自由主义构成了英国国家发展的基本内涵,英国也成为自由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典范。英国人将自己国家的崛起归功于自由,并将英国定义为“一个由自由的个人组成的共同体”,把自己的历史说成是“一部自由的历史”,并以“生而自由的英国人”而自豪。自由主义传统也是理解英国历史上的自由贸易政策以及自由帝国体系,包括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关键所在。美国的国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国经验的复制,英国式自由主义的传播并重新塑造了世界的面貌。直到今天,人们要理解和评价什么才是现代的国家发展,依然还要不断地从洛克和斯密的理论遗产讲起。

法国:自由主义的嬗变

自由主义一旦形成,就会向外传播。自由主义的理论首先传播到了只隔一条海峡的法国,并在法国引发了以启蒙运动为标志的自由主义思潮。到18世纪后半叶,法国已经成为欧洲自由主义的新中心。不过,英国与法国虽然同处西欧,但毕竟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面临着不同的核心挑战。源于英国的自由主义,一旦被置于法国的语境中,必然会发展出不同的内涵。

对于法国来说,18、19世纪之交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封建专制制度极为发达。法国既有强大的专制王权,又有僵化的社会等级,封建制度成为阻碍法国发展的根本因素。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与英国式的保护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的自由主义不同,如何打破旧的等级、追求社会的平等便成为法国自由主义者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正如托克维尔所说的,长久以来对不平等的仇恨以一种持续而无法抵御的力量促使法国人去彻底摧毁中世纪遗留的一切制度,去建立一个人道所允许的彼此相似、地位平等的社会。以卢梭为代表的以平等为核心诉求的法国式自由主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与洛克一样,卢梭也强调自由的价值。他的《社会契约论》开头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平等、博爱则构成了日后法国大革命三位一体的价值观。然而卢梭对于自由的理解与洛克显然不同。洛克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卢梭强调的则是“公意”;洛克认为自由的关键是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卢梭则认为正是私有财产导致了不平等的起源;洛克强调为了个人的自由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而卢梭则抨击分权理论,强调代表“公意”的政府是不应该受到限制的。

这就使得法国式的自由主义与英国式的自由主义出现了极大的不同。在卢梭式的自由主义中,对平等的政治参与的关注比对个人权利和自由有更高的优先性。这种与洛克不同的偏好,既是当时法国政治现实的反映,反过来又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托克维尔分析的那样,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人们对平等的酷爱执着而始终如一,乐于为它牺牲一切,而对自由的热爱则不断地改变面貌,“缩小、增大、加强、衰弱,轻易便会沮丧、被吓倒、被打败,肤浅而易逝”。

平等压倒自由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对自由的追求是最后出现的,却是首先消失的。罗伯斯庇尔在被送上断头台前留下了这样的预言:“我们将会逝去,不留下一抹烟痕,因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错过了以自由立国的时刻。”法国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国,并发布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却一步步演化成为雅各宾的恐怖统治,这是法国大革命最大的悖论。

法国式自由主义给后人的教训是:单纯的平等并不会自动给人类带来自由;相反,群体的意志有时恰恰会以极端的形式践踏自由。没有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而没有了自由这样一个核心的价值,平等和民主也可能会沦落为多数人的暴政。

德国:自由主义的顿挫

德国自由主义主要是英法传入的。尤其是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对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德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由此形成了德国的自由主义思潮。19世纪初期德国自由主义运动开始兴起。1830年到1848年期间,是德国自由主义最有活力的时期,不少邦国都开始了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自由主义虽然受到英法的影响,但从开始就带有自己的特点。康德在谈到什么是自由时曾说:“自由不仅仅是摆脱封建团体性强权的个人自由,追求自我发展的自由,而且也是国民分享、协助国家的自由。国民不应仅仅只是官僚机构救济、关照、帮助的简单对象。整体的强大应是国家的更加强大,而不是个体的更加强大,整体大于个体之和,义务比权利更重要,自由归根到底是国家的自由。”这种以国家为视角的自由观与英国甚至法国式的自由主义都相去甚远,这也很大程度上为后来的德国自由主义者转向国家主义者奠定了基础。

nlc202309021918

德国自由主义的高潮是1848年革命。500名德意志自由派代表齐集法兰克福召开法兰克福议会,准备成立一个自由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国家。然而被法兰克福议会推选德意志皇帝的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却拒绝了自由主义者送上的皇冠,并派出军队强行驱散了议会。德国自由主义运动从此一蹶不振。

德国自由主义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自由主义者没有能力解决德国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即国家的统一。自由主义是从英法传入德国的。对于英法来说,自由主义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建立宪政体制。而对于德国来说,自由主义者却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双重的任务,这就是既要建立自由的政体,还要完成国家的统一。自由固然是现代政体的基础,但没有统一的国家,自由就没有了前提。然而正是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德国的自由主义运动表现出了其软弱的一面。自由主义者以知识分子为核心,自身并没有完成国家统一的资源和能力,用代表容克贵族声音的《十字架报》嘲讽的语言来说,自由主义者“没有金钱,没有土地,没有法律,没有权力,没有人民,没有士兵”,只是“被扔掉的人民主权论的破产投资者”而已。

对于德国的发展来说,自由主义的失败所带来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德国的历史由此走向了另外的方向,这就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开始登场。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容克贵族通过三次对外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将自己置于时代最显赫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德国的自由主义者一步步地放弃了自己的原则与立场,成为容克贵族心甘情愿的追随者。容克的保守主义成为主导性的价值体系,自由主义则逐步被污名化。20世纪初斯宾格勒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德国有许多可恨的和不名誉的对立物,但在德国土地上,独有自由主义是受鄙弃的。”

19世纪自由主义在德国的失败,反映的是自由主义在德国这样的后发国家所面临的普遍困境。对于后发国家来说,自由主义往往是从外部传入的,因而通常更多地是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缺乏广大的社会基础。与之相反,国家统一这种民族主义诉求却往往是社会各阶层最大的公约数。更重要的是,在德国这样的国家,即使是自由主义者,往往首先也是民族主义者。对于这样的自由主义者来说,自由主义既是原则和理念,也是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在目标和手段之间,目标显然有更大的优先性。也就是说,后发国家的自由主义者所理解的自由往往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当自由主义无助于达成功利性的目标时,人们就很容易接受那些更有助于达成目标的手段,而放弃原有的理念。这是19世纪德国自由主义陷入顿挫的深层原因。

3.关于《欧洲笔记》的读后感 篇三

这是一本很“私人化”的书,作者陆春涛是知名画家,2005年,他三度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将旅欧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成就了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欧洲行之前,圈内好友友情提醒,你到了艺术的殿堂,一定要用心去捡起那些闪光的碎片;用心去记下那些震撼你心灵的难忘瞬间,这在你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将受用终生……每天深夜,端坐在客房的写字台前,凝视着镜子里自己的双眸。于是白天的经历在眼前频繁切换,于是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就演绎成了方块汉字。”文字很朴实,因为朴实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真诚。

你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部“行走文学”,因为其中有参观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的感触;有对东西方艺术观念的比较;有徜徉在欧洲古老建筑中的浮想……你也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部“旅游指南”,因为其中有不少关于旅行的小贴士,如买了东西怎样退税,坐火车怎样买票比较合算,喝什么样的红酒才是性价比最高的……但与那些故作深沉的“行走文学”和天花乱坠的“旅游指南”相比,作者很“私人”的文字与感受却别有一番动人心处。他会写因为护照上的磁条脱落而被警告有可能被拒绝入境后,在飞机上如热锅上的蚂蚁的窘状;他会写在国外被人斩了一刀后那种又气愤又心疼的心情;他还会写在异国他乡画出得意之作时的“臭美”感觉……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封面是很典雅清淡的那种,内里却别具一格。因为是日记,所以每一页的边缘都被设计成日历的形式,日记中的这个日子用红圈标出,新颖又醒目。而作者的登机牌,日记的手迹,在欧洲拍摄的各种或记录生活或显露心情的照片散落在书的各个角落,透气又好看。而书的最后是作者欧洲写生的画作,作者在这里返回到他的本行,展示了他在绘画上的实力。

4.《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篇四

最终,古典战胜了愚昧,而科学又战胜了古典。日耳曼民族和维京人的野蛮曾经践踏整个欧洲,但在治国中又拥抱了罗马的大地主和所代表的民主与共和。

教会用被包装过的希腊智慧统治人民的头脑达千年之久,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崛起,天主教会不仅对新教提出的质疑无能为力,更是全面败给了科学、理性与浪漫代表的人本主义。

欧洲,欧洲人,在这一波波的迭代之中,慢慢的摆脱蒙昧,拥抱科学,拥抱理性,拥抱民主,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为了今日的欧洲。书中最为触动我的,是传承与分权。武力和学识一直在争斗,罗马人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却传承了希腊的智慧学识。野蛮好战的日耳曼人用武力征服了养尊处优的罗马人,又传承教会与罗马大地主的学识来治国。

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征服西班牙,也传承了来自希腊的经典文化。还有会漫长的历史,从被罗马帝国打压,到获得认可,成为国教,然后发展出自己的教会王国;在罗马灭亡之后,教会承担了传承文化和学识的任务,却也同时出于私心,扭曲的解读希腊经典和圣经;你可以永远骗一些人,也可以短暂的骗所有人,却不可能永远骗所有人。最终,派在质疑声中分裂,而理性、科学、人本主义的兴起,让终于失去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了它本该成为的东西----世俗中的灵魂安慰剂。

欧洲的,如同作者所说,还因为分权,“不是所有东西都属于国王”,国王和贵族的博弈让他们必须依赖市镇中的商贾、贸易人士与金融家,国王从来没拥有过绝对的权利,君权的薄弱让市镇的经济得以自由发展,就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催生出璀璨的文明、逐步完善的民主制度,自由、民主、多元的欧洲就成为了科学创新的温床。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即使是强大如凯撒大帝那样的人,也不过是惊鸿一瞥。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的人民和中国一样,大多是终身也未曾离开过自己耕种的土地。

在民智未开,蒙昧的年代,大众的气息是那样的微弱。所以,我们今天,才会分外的珍惜个体价值吧。因为跟外界的竞争,人类已经全面获胜,我们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资源的匮乏,战胜了环境的恶劣,战胜了贫穷,战胜了无知。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不需要再为生存恐慌、争战、掠夺,而是去面对自己,面对每一个个体,个体,已经成为真正的主宰。

这是世俗的成功,也是人类真正的胜利。

5.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000字左右 篇五

一、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只有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简史,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元素,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会,罗马帝国变成的天下;其次是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开始的近代欧洲史。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成为真正的统治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二、几点感受

(一)要重视内部控制

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内部控制主要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相互监督和制约,二是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结合本书的内容,以及我国历史的兴衰来看,也要讲求内部控制,一是要加强民主监督,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也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历史上欧洲的国王比较悲催,既受教皇的控制,又受贵族的制约,一不小心还容易被送上断头台,所以欧洲的君王大都谨慎低调。反观我国甚至整个亚洲的历史上,因权力缺乏约束而实施暴政、纵情声色的君主屡见不鲜,造成国力衰落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二是要依法治国。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并有效实施。从书中看,从《摩西十诫》、《查士丁尼法典》到《拿破仑法典》,欧洲的法治思想贯穿始终,现代社会的许多法律,几乎均根源于欧洲。

(二)要重视科技和创新

上一篇:乡镇分管农业副镇长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名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