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兵马俑》教学片断及反思

2024-09-18

《秦陵兵马俑》教学片断及反思(共6篇)

1.《秦陵兵马俑》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一

秦陵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陵兵马俑》的课已经上过了,需要回过头来回味、反思一下这节课的教学。

个人认为,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一个是理解秦陵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一个是学习“形态+联想”的写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兵马俑产生于中国的自豪感和想去参观兵马俑的兴趣。本节课中,问了很多“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含量还是比较高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应是有帮助的。但就具体的教学实施来说,也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规模宏大”部分的推进与不足

在理解“规模宏大”部分对学生有两方面的推进。

一是推进了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作用的认识。这三种方法,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回答出来,但当问到每一种方法有什么好处时,学生基本上回答不出来。这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这三种方法的作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然,这三种方法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只是针对这一篇课文而言的,如果换作其他课文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作用,那时可以再作新的学习。

二是推进了对“规模宏大”中“宏大”的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知道“规模宏大”,但是在文中是怎样表现这种宏大的,却未必能够清晰,即后文中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围绕这个“规模宏大”而写的。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列数字之外,两个“巨大”、“气势恢弘”、“一行行、一列列”等词语都是在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样就把本段开始的概括句“规模宏大”与后文的具体内容,特别是这些“词语”“串联”起来了。这样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后文都是在写首句的“规模宏大”。

但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应该在全面打开之“规模宏大”之后,由教师或学生再总结、或重述一下,哪些词语体现了规模宏大。如果再有这个最后的“串联”,就更到位了。这是教学中“差一口气”的地方。因此,以后要特别注意提起“最后一口气”,把它说完整了、说圆满了,这样教学就到位了。

二、“形态+联想”部分的推进与不足

在文章写法上“形态+联想”的方法是学生不知道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他们学到了这种方法。这是本节课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很多教师在后来评课中认为是亮点的地方。

然而,就是在这个点上,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首先,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不到位。虽然,教了“形态+联想”的方法,并且不论是解读这篇课文,还是指导以后的写作都指明了一种方向,但是再具体化程度不够。

比如,“形态”这部分,不能只笼统地教“形态”就结束,还应该再往往挖掘:“怎么表现形态的?”通过课文内容可以再细化出:通过衣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来表现形态。如果可能还可以再细化一步:如何来进行这些描写的,比如衣着描写是通过“上身、下身、足部”这种由上到下的顺序来描写的。如果这样教学,就会更到位。由于教学时间关系,没有能够细致到如此程度。对教师而言,要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掌握这些知识。

再比如,“联想”这部分,不能只是教到“联想”就结束,还应该再往下挖掘:怎样的“联想”才是合宜的?因为“形态+联想”中间有个“+”号,这个“+”号,就是两部分的联结处。这就要教“有根据的联想”、“合理的联想”。此外,如果进一步往下走,还应该区别“联想”与“想象”的关系。当然,由于教学时间的原因,这些也未能一一实现。

其次,教学方式的层次性不到位。

在教学第10自然段,练习“形态+联想”部分时,可以有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区分出这部分哪些是“形态”,哪些是“联想”。这个层次的教学,是学生初步辨识“形态+联想”。

第二个层次,就是隐去课文中的“形态”部分,或者“联想”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还原出来。这个层次的教学,是巩固上一层次的学习内容。

第三个层次,是把课文中“好像”后面的“联想”部分去掉,请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形态”部分,自己展开“联想”。这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了。因为有了前面两个层次的铺垫,而且有课文“形态”部分的支撑,学生应该能够联想出来。

第四个层次,出示课文描述中没有出现的兵马俑的图片(或者模型),请学生先描述兵马俑的形态,再据此展开联想。这个层次的教学显然比第三个层次更提高了一层,不仅要求学生观察兵马俑图片,并据此描述形态,还要求展开联想。这样“形态+联想”两部分都练习了,而且是迁移性练习。

第五个层次,抓住课文中“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人亲人……”中的省略号,让学生根据“形态+联想”的方法,自己想象出一个兵马俑的形象,进行形态描述,并所此展开联想。这个层次的教学中,原来给学生联想的支架“课文中的形态描写”、“图片”等都抽离了,此时,不论是“形态”,还是“联想”,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来“想象+联想”了,这就到了创造性联想的阶段了。

由于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后面的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没有实施。如果时间允许,进行一下后两个层次的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教学时间把握上的不足

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形态+联想”上,但在实际教学中,在理清结构、理解规模宏大上用了较多时间,导致后面留给“形态+联想”部分的时间较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学问题设计存在指向性不具体的情况。比如,“思考课文一共写了哪几个方面”这个问题的指向性还不够具体明确,导致学学在回答时从一些细部回答。从改进的角度看,可以问学生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分,并请概括每部分的段意。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全文结构。

其次,非重点问题提问学生数量略多。从改进的角度看,在非重点问题上,不要让太多学生起来回答,点到即止,迅速转换到更重要的内容上。

再次,非重点问题上追问太多。追问太多,会浪费时间。比如,在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已经落入具体内容,而没有及时收起来,还在继续追问“还写了什么”,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在教学的及时调整上做得不够。

由上述三个方面可见,出现教学时间把握不准,都与教学提问有关,要么是问题设计指向不明晰,要么是提问学生数量过多,要么是不当追问太多。如果能够在这三个方面有所改进,那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会进一步提升。

四、教师教学介入的思考

本节课中,教师介入的时间还是太多,在教师“隐身的存在”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中,教师肯定是要发挥作用的。如果教师不发挥作用,要教师做什么?虽然,教学中教师的“导”是很重要的,但关键在于怎么“导”。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何时发挥作用。从教学介入力度的角度,可把教师的教学介入分为不介绍、弱介入和强介入三种。

不介入,就是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予干预。

弱介入,就是在适当地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引导。

强介入,就是直接讲解,直接示范,直接教给学生。

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强调“倾听”、“串联”和“反刍”。把教师的介入与之关联,可以发现,教师的“倾听”是“不介入”,教师根据倾听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串联”,或者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串联”,是“弱介入”。引导学生进行“反刍”也是一种“弱介入”。而当教师直接把学生的思路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来,直接讲解或告之某些内容时,则是“强介入”。虽然,教学中需要“强介入”,但最好是能不强介入时,就不要强介入,要尽量把“强介入”的问题转化为“弱介入”的问题,把“弱介入”的问题转化为“不介入”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强介入”的情况,即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或讲解,还是存在的。今后教学中,应该大力思考并努力实践如何弱化“强介入”,适当“弱介入”,尽量“不介入”。

从改进的角度看,以下两方面应该考虑。

一是设计高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这方面,本节课的设计是较弱的。设计了高水平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就可以带动具体的小问题的解决,并由学生来解决问题。

二是学生能够做的交给学生去做。比如,最后教师读某部分,学生读另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读的部分,其实也可以请一个或一组同学来代劳。这样教师抽身出来了,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了。

2.《秦陵兵马俑》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二

《The Old Town of Lijiang》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科书第二册《Unit 13 Cultural heritages》的阅读部分的教学内容。这篇文章的词汇较多,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难非常大。2009年9月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为其提供多种学习选择。

二、教学片断

在语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Skimming中, 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在听完课文录音后初步掌握它的主要内容, 从以下内容中选出课文中所涵盖的内容:“the history of Lijiang”、“the geographic location”、“the climate of Lijiang”、“the population of Lijiang”、“the water in Lijiang”、“the people in Lijiang”、“the tourism of Lijiang”、“the streets, roads and houses in Lijiang”、“the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这项任务的难度并不高, 从学生们的反馈情况来看, 全都能做到, 而且感到这项任务太简单了。

进入第二个Scanning环节, 主要训练学生寻找重要细节和把握文章脉络的能力。

T:Read the text again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en was the Old Town of Ljiang first built?

2. How important are the mountains in the north and west of Li-jiang?

3. Why was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built without a city wall?

4. How important is water to Lijiang?

5. What is special about the streets in Lijiang?

6. When and why did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become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由于课文中词汇较多, 学生对文中句子的意思理解不够, 回答的质量不高, 语义、语法上的错误较多。基础较差的学生索性放弃了这项任务。最终, 只能由笔者公布答案来完成这个任务。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的参与面窄, 课堂气氛沉闷, 双边活动不积极, 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第三个环节即读后 (Post-reading) 操练中, 课文安排了一项任务,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问题的思路进行整理, 扩充成一篇导游词。由于刚才的环节教学效果较差, 再者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难点, 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写作任务难度更大了, 可想而知, 能写出丽江导游词的同学寥寥无几。

三、反思

1. 学生在第二、三个环节中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

在本节课中, 学生除了在第一个环节中的学习效果尚佳之外, 在第二、三个环节中, 几乎是被动学习, 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 更无从谈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了。是这两个环节中的任务设计得不好吗?应该说, 这几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由浅入深, 把整篇课文的学习串联起来。问题在于, 它们是不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操作的。在第一个环节中, 看似全体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其实里面已经初露端倪, 太过简单的任务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 已经丧失了学习兴趣。到了第二、三个环节中, 把任务推向全体学生, 势必因它们望而却步的难度使学生们退缩, 如果学生们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那么所带来的学习效果就不佳。

2. 因材施教中的“材”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因材施教中的“材”可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学材”, 即“学情”指学生的具体情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如何让好的学生有兴趣学, 差的学生有信心学, 是学情分析的重点。要做到有明确的对象, 教学有针对性, 这样的课堂教学开展起来才不会脱离学生,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教材”, 即“教学内容”。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教学。这样, 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法

分层教学的实质是承认学生差异, 既然学生有差异, 那么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在教学中, 教师会按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层次, 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最大潜能, 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分为三个层次:A为基础层次、B为深化层次、C为延伸层次, 与此对应的三个层次的学生围绕各自的任务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他们能力所能达到的学习目标,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本节课中的原三个教学环节中的任务可安排成A、B、C三个层次, A层次的学生相对英语基础较差, 要求他们能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B层次的学生相对人数最多, 要求他们对课文进行精读, 理解课文中的句子, 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最后以这些问题为线索, 完成对丽江的简单介绍。C层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扎实, 水平较高。教师可引导他们撰写一篇关于苏州的导游词, 介绍苏州的世界文化遗产。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 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分层教学的实质是承认学生差异。在教学中, 教师会按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层次, 因材施教, 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 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中职英语

参考文献

[1]卢敏玲、庞永欣、植佩敏.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三

从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学生在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时会有两个认知障碍:首先,不习惯把一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其次,教材中的例题是把一盘桃(4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个数是一个整数,学生对用分数表示觉得难以理解。如何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建构,笔者进行了尝试。

[实践]

一、唤醒旧知

(课件出示实物图:一个桃的■、一个蛋糕的■、一个正方形的■……)

师: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数吗?

生:分数。

师:既然认识,就是老朋友了,打一下招呼吧!

生1:你好!■。

生2:Hello!■。

……

师:这个■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表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来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 直观感悟

(课件出示一盘桃)

师:老师这儿有一盘桃(将例题4个桃改为满满的),分给2只小猴。你想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想从中间平均分,因为平均分公平,大家没有意见。

师:(电脑演示)。那么,每只小猴分得多少呢?

生:(略)

师:这两个■相同吗?(1个桃的■与1盘桃的■比较)哪儿不同?

(学生互相讨论后交流)

三、 自主操作

师:下面请大家拿出操作纸,图中有6个苹果,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分好后给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屏幕显示: 先分一分、涂一涂,再说一说。

我想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这些苹果的■是()个。

(学生操作后交流)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为同桌在■内画些☆ ,让他平均分一分,分好后给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屏幕显示:先分一分、涂一涂,再说一说。

我想把()个☆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这些☆的 ,

这些☆的 是()个。

(学生操作后交流)……

[反思]

1.创设情境,唤醒旧知。

复习铺垫时,教者改变了以往繁琐的习题呈现方式。首先创设这样的情境: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数吗(实物图)?既然认识,就是老朋友了,打一下招呼吧!接着提问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分数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既认读了分数,又理解了具体分数的产生。

2.活用教材,建构新知。

本课例题:把一盘桃(图上画着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在思考时,容易受4个桃平分后是一个整数的影响,产生思维分歧。教者采用弱化“数量” 强化“份数”对其进行了处理:呈现满满一盘桃,演示从中间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学生从直观图形中感知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理解新知的本质含义,体会新知的内涵。教者结合实物图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相同吗?(1个桃的与1盘桃的)从而有效地探索出本课的重点——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3.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分数的含义是抽象的,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是矛盾的,解决它的途径是直观操作。直观操作可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用外显的动作促进数学思考,把具体的感知上升为抽象的思维。教者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了较大的空间:第一层次,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由于学生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在动态中生成了6个苹果的;第二层次,把分椭圆中☆的主动权都还给了学生,结果创造出更多的分数,交流中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些分数的产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4.《秦陵兵马俑》教案 篇四

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切实感受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重视课文朗读与语句描写。

教学用具: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电脑已经风靡全球,人们爱去遐想地球外面的世界,脑子里满是科幻的色彩,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他们震惊了世界,人们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谁?(齐说)板书揭题。

秦始皇兵马俑。

二、观看录像,形成初步表象。

这节课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去领略秦始皇兵马俑的神奇与壮观。一起看有关图片。看完了图片,谁愿意说说秦始皇兵马俑留给你的是什么印象?

三、就这么笼统地介绍一遍,有的同学印象还不深刻,那我们就走近兵马俑,下到坑里,与这些兵马俑来一次亲密接触,有兴趣吗?先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一读第一句。(下到坑内近看,这些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一下?指名回答。

是啊,古代的雕塑家们把兵马俑雕的像活的一样,而高明的作者又把它们写活了,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它们读活呢?

2、先练一练,重点练读你最喜欢的那个兵俑或马俑的语句。

自由练读。

谁先来读?指名学生读。

(1)出示课件:老战士句。这个老战士给咱们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虎视眈眈”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他对敌人很凶猛)看来这位老战士对敌人是充满了愤恨呀!谁来读一读。还有谁愿意试一试?够凶猛的啦。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2)出示课件:小战士句。下面的这句谁来读。指名。大家喜欢这个小战士吗?喜欢他什么?“一脸稚气”是指――,也就是说他看起来似乎还很――,既然像孩子似的,那应该是天真、活泼、可爱的,是吧。谁再来试一试?谁愿意再来一次?

(3)出示课件:战马句。奔腾跳跃的马儿,同学们喜欢吗?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一句。这些马儿有什么特征?“膘肥体壮”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你读读这个词语(干脆利落)。“竖耳瞪眼”是指什么呢?你想他们竖着耳朵听什么?瞪眼瞧什么呢?是啊,这一匹匹战马让我们似乎闻到了战场上的那股弥漫的硝烟味,让咱们再连起来读一读。

3、引申

这些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课文只举了三个例子,就令我们有一种崇敬之感了,不知道同学们觉得过瘾了没有?还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有关兵马俑的知识呢?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老师的资料卡。

你们看,这些兵马俑共有――(8000多个),按地位分,可以分为――(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按兵种可以分为――(车兵、步兵、骑兵、弓兵)。他们各有各的神态,我们从它们的神态中就能判断出它们不同的年龄、兵种、性格、地位、心理活动等,真是栩栩如生啊!

4、让我们再读书本,把它们读活了。

齐读全节。

5、听同学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我也很想试一试,可以吗?师读。故意少读(也许,可能,似乎)我读得好吗?

少了这么几个词,依然通顺嘛,不行吗?

为什么?指名回答。看来就是说有了“似乎、也许、可能“,就能根据前面的话,猜测后面的话。还真不能省。

6、仿写句子。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学着作者的`样,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兵马俑的外貌,特别是神态,来猜测一下它们不同的年龄、地位、兵种、性格、心理活动呢?找一个你比较喜欢的兵马俑,仿照书中的写法,在作业本上写一句。反馈。学生读句子。同学们猜猜是哪一幅图?你能猜出它的身份吗?

过渡:你真会联想!同学们,这8000多个兵马俑,神态各异,互不雷同,真是栩栩如生,咱们古代的雕塑家可真了不起,秦始皇兵马俑真不愧为――

四、自学第三自然段

当我们看到军阵那精妙的布局时,更会为之惊叹呢!请大家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在自学前,先作个调查,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长大了想当导游的有没有?文学家?军事家?哦,都全了。这样吧,根据大家不同的兴趣和对课文的理解,选择二项学习任务。(自学三分钟)

课件出示:

重点研究:

军事家:画、摆军阵图。

文学家:研究作者观察顺序、写作顺序,结合完成课后“习题4”。导游:练说导游词。

播音员:读出军阵的威武雄壮。

反馈:

1、先请文学家来汇报一下,你完成了课后习题吗?你的研究结果是怎样的?其他文学家有补充没有?同意吗?

前面的整体描写是哪一句话?(齐读)最后的整体描写是哪一句话呢?(齐读)有没有不同意见?

2、请军事家来介绍一下。(学生上台,投影军阵图,边讲解。)为什么这么排列,有没有军事家去研究过?还有没有不同的画法呀?

3、有哪位播音员愿意来读一读描写前锋的句子。前锋是怎样的?后面的句子谁来读一读?这是整个部队的主力,气势应该是很庞大的。那么,就请所有的播音员联合起来,读一读。(好,真不错!我看你们长大了,说不定都会超过倪萍、赵忠祥呢!)最后一句咱们一起来。

4、军队是这样威武雄壮,哪位导游带咱们来游一游。(课件出示:军阵图)讲得不错!看来这个导游知识很渊博,你们还有问题吗?尽管向他提问!

好,同学们的问题很多,你都能回答吗?(问“导游”)。(没关系,老师这儿有三本书(出示):《中国雕塑史》、《重要考古发现》、《中国名胜古迹》。看了书后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后,请你也像老师一样做成摘记卡。

同学们,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那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皇朝当年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威镇四海的壮观场面,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让咱们用满怀自豪的感情,再一次朗读3、4小节。

◆ 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交流形式,充分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研究性阅读”,研读专题切实可行,学生乐于参与,专题辐射全篇,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研读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阅读能力。

3、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迁移。语文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此一理念贯穿教案通篇。课始学生学习资料的预先搜索,课中学生资料的交流共享,课末学生“导游”回顾。训练面大,操作性强,效果好。

4、注重课外知识的引申。挖掘文本,促进文本再生成,让学生学习中懂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既教会方法,又增长见识,作用很大。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军阵图”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为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增加趣味性;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来完成,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一举多得,自认这是本课最闪光

之处了。

二、 不足之处

1、教师讲解过多。这有喧兵夺主之嫌。课堂是学生的天下,学生是主体,要鼓励他们多想多说多读多写,然而有些时候我没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在介绍这些兵马俑时,我的讲解就过于繁复,以致学生只能附和“是”或“对”,没有实际的思考价值了。

2、学生资料提供太少。虽然课前布置学生去准备,然而,因为学生知识面狭窄,获取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课堂上能提供和“兵马俑”相关的资料的同学并不多,就算提供出来也不见得有多少价值,今后还得重视语文知识迁移的训练。

3、课堂上鼓励性语言太多。把学生看得太小了,他们已经五年级,本不需要这么经常的表扬来激励,他们已经拥有调节课堂情绪的意识。过多过碎的表扬,反而打乱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也是整堂课显得有些拖沓,不够紧凑。

5.《鸟的天堂》教学片断与反思 篇五

师:同学们,看到你们期待的眼神,我首先告诉大家一件新鲜事:在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有一座约500年历史,占地面积20多亩的自然“绿色天堂”,它比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还要大将近10倍。

师:你们听明白了什么?告诉大家。

生:“天堂”在广东省的一座小岛上。

生: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

生:“天堂”很大,有20多亩,有我们的10个学校大。

生:这座“天堂”是大自然的杰作。

生:这段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听后使人能真切地感受到天堂具体有多大。

师:同学们用心倾听了,从不同角度捕捉到了老师介绍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读着巴金爷爷优美的文字,去欣赏那座“绿色的天堂”吧。(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反思:结合本课特点,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开课导入,借相关资料,以倾听、表达为手段,以感悟榕树之大为出发点,以平时被弱化的口语交际训练为平台,适当渗透写法领悟。这不但使“绿色天堂”在学生眼前活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产生阅读冲动,为后面的“悟读”带来动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使力所能及的学生在学文后将说明和描写的两种方法对照,悟其特点,在日后的作文中有效运用。

片断二:读、想、看结合,感悟榕树之大

师:大家读通了课文,巴金爷爷是怎样描写榕树之大的?

生(朗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了榕树……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大家再琢磨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榕树之大呢?

生:“不可计数”这个词应该读得稍缓、稍重些,就能让人感受到枝干确实多,多得数也数不清。

师:你们说得有道理,大家根据他们的提示,结合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生感情朗读)

师:你们还有哪些方法能让大家进一步感受到榕树之大?

生:我觉得边读文边用想象放大插图,能很好地感受到榕树的大。

师:想象能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形的、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枝上生根,根又伸到泥土里变成若干枝干的奇特景象绵延20多亩,你将会情不自禁地为榕树之大拍手叫绝的。

反思:插图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毕竟是静止的,是受空间限制的。要达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就要启发学生想象,让插图动起来,内容丰富起来。文中的第7自然段,文中有画,画有文释,作者通过文字要给读者呈现的不仅是榕树独特的生长特点,更重要的是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只有潜心会文,放飞想象,学生才会既见到树木,又见到森林。

片断三:发挥语言优势,导悟榕树的茂盛

师:同学们用心、用情读了第8自然段,感受到了榕树的茂盛,倾听了作者对榕树的赞美。你们还读出了哪些疑问?

生:为什么说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读一读这段话,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大家。

生:因为榕树的叶子又密、又绿、又亮,太阳一照,晃人的眼睛。

师:是啊,因为榕树的叶子又密、又绿、又亮。一片片,你挤我,我挤你,争先恐后地向人们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像眼睛,像星星;轻风中,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这些榕树的小宝宝们多可爱、多精神呀!

师:同学们,现在感受到颤动着的小生命了吗?

生(快活地):感受到了,看到了,一片树叶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们很调皮。

生:作者这样写,更能突出榕树的茂盛。

反思:从释疑的方法看,问题来自学生,还要让问题回归到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解疑中构建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发展和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从释疑的结果看,他们抓住了榕树叶子又绿又亮的特点。但大多数同学的眼神告诉我,把树叶理解成颤动的生命还有些迷茫。此时,在学生混沌的感受和顿悟之间,教师巧妙地运用过渡性语言,把作者笔下的树叶诠释为能说会道、天真活泼、精神抖擞、招人喜爱的宝宝,促使学生进一步将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可见,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有时并不是那样顺利,必须经过有效强化才得以开启。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发挥具有语文味的引导,强化策略,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其语文素养。

片断四:挑战文本,让“天堂”在想象中热闹非凡

师:读了第12自然段,看了刚才播放的众鸟纷飞的场景,你们对这段话结尾的“句号”满意吗?

生:我认为把句号改为省略号更能突出鸟多、鸟美。

师:你们能把刘佳同学说的省略号变成文字吗?

生:它们有的左顾右盼,有的呼朋引伴,有的载歌载舞……

生:我们继续拍掌,它们根本不怕我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引吭高歌,好像为美丽的大自然唱赞歌;时而认真啄理羽毛,想让我们看到它们的美丽;时而离开树枝,快活地扑打水面……

师:你们的想象使“鸟的天堂”更热闹了,从你们的想象中,我更进一步地欣赏到了迷人的鸟姿、美丽的鸟形、动听的鸟声。巴金爷爷听后,一定会为你们大胆的想象竖起大拇指的。

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求主线简明,而且要求细节饱满。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或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我们可通过某种情境来设计一些细节,通过“教学细节”来深入理解文本,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这一细节的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敢于向文本挑战的意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学生的想象与交流丰富了文本,使“鸟的天堂”更迷人。此时,学生会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

片断五:角色体验,升华感悟

师:如果你现在是树上的鸟儿,你为什么要把大榕树称为自己的天堂?

生:因为大榕树能为我遮风挡雨,大榕树里有好多伙伴陪伴着我。

生:因为我在大榕树里不愁吃,不愁喝,从不担心人们来伤害我。

师:如果你是那棵大榕树,你为什么把自己称为鸟的天堂?

生:我枝繁叶茂,为鸟儿撑起了一把绿绒大伞。

生:我傍水而生,鸟儿们洗澡、吃喝、玩乐都不用愁。

师:如果你是当地人,为什么把大榕树称为“鸟的天堂”?

生: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从不伤害它们,也不允许游人去捕捉它们。

生:这棵树四面环水,枝繁叶茂,是鸟儿们的乐园。

……

师:如果你是巴金爷爷,为什么会把大榕树称为“鸟的天堂”?

生:观看了众鸟纷飞的场面,我觉得鸟儿们在榕树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

6.《秦陵兵马俑》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六

《七颗钻石》是一篇极其精美的童话, 教学预设时我就想好了就想象思维作一个拓展训练。于是在研读文本之后我设想了两个教学目标:1.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2.能运用想象丰富故事情节。课堂上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品读课文、感悟爱心这两个教学环节之后, 我便开始进行拓展训练, 要求学生围绕爱心, 想象补白。所设的问题是我课前反复思考, 挖掘文中空白而定下的。问题一共有六个:

1.小姑娘在哪儿也找不到水, 那小姑娘会到过哪些地方找水呢?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她会梦见什么呢?

2.小姑娘脚下的狗会是什么样的?小狗喝了小姑娘的水后, 又会怎么样?

3.想象向小姑娘讨水喝的那个过路人的情形。

4.小姑娘与过路人之间会有一番怎样简短的对话。

5.小姑娘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小狗、过路人会是谁变的呢?

6.水罐里涌出的水流到大地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你能把它描绘出来吗?

因为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 我把这六个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完成, 每三个学习小组思考回答一个问题, 这样全班十八个小组都能有一个任务, 我以为自己的设想还是比较完美的。等到我把六个问题口头授予各个小组之后各小组便都开始活跃起来。我巡回了一番, 见他们讨论差不多了, 便组织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好的“精英”也都跃跃欲试。场面很“热闹”。

有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梦中小姑娘会到哪些地方找水”时, 别的小组中也有同学要回答, 答案便丰富多样起来。有说小姑娘梦见上帝了, 有说小姑娘梦见巫婆了, 有说小姑娘梦见下雨了, 也有说小姑娘梦见妈妈死了……一个想象题已经不止三个组的回答了, 似乎其他几个组的同学更热衷回答这个问题, 而就自己本组所回答的问题却是语言平平。同样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各个小组不断有同学补充, 有很多不乏精彩的想象, 一时我竟拿不定了, 是让他们不断补充还是让他们只回答自己小组的问题, 如果不断地任他们想象补充, 课堂时间是不够的, 如果让他们只回答自己小组的问题肯定会抑制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听着他们丰富而精彩的想象, 我最终没打断。结果可想而知, 不但拖堂了, 而且有些问题并没有真正交流, 就如问题4:小姑娘与过路人之间会有一番怎样简短的对话。问题5:小姑娘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小组的回答并不出色, 其他同学的补充也很少。为了弥补不足, 我布置了课后作业:把自己组内分到的问题用书面形式回答上交, 另可挑选其他问题中自己感兴趣的, 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这节课上完了, 我却感觉设想的这种训练似乎在课堂上操作时并不是顺理成章的, 一个字:乱。为什么?很显然:

1.有的小组没听清我分配的问题, 因为我是口头分配“任务”的, 且问题又较多。

2.对自己小组分配的问题兴趣不高。

3.对其他小组的想象作了补充或创新, 导致时间不够, 来不及交流。

4.小组间分配的问题难易度不均衡, 问题1、2、3可以即想即答, 问题4、5、6在语言组织与表达上花时要多一些。

5.因为都是进行口头交流, 语言表达欠顺畅、精炼。

问题过多、过细, 又对学生思考的问题作了限制, 导致未能全面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和创新。由此可见, 一堂课“主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教学效果的好坏, 那么, 这篇课文的“主问题”该如何设计?

根据教案上的这几点反思, 我对教学环节作了些调整。从文章的主题入手, 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天, 我在另一个班上这节课时, 在品读课文, 感悟爱心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完小姑娘给过路人水喝, 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的水流后, 我因势利导, 启发他们:文中的“涌出”、“巨大”“清澈”都是形容水的, 那么大地上有了水会怎样?学生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 便能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青翠欲滴”等词语去形容大地重生的景象, 这样为学生能深刻理解本文的思想“爱越无私, 爱的境界越高, 爱的价值就越大!”再次蓄势, 也因为有了这一问题的铺垫, 下一环节的想象补白就有据可循了。

在拓展训练这一环节上, 我引导学生围绕“爱心”想象补白。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美丽的童话也一定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想象。现在我们围绕小姑娘的“爱心”去找一找,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通过想象让故事情节更加具体生动呢?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更加清晰, 我把问题投影了出来, 这是吸取了昨天课上的教训, 又特地把“还有”一词用红色字体强调, 我想不要我再指导, 他们应该能找到文中的空白了。接下来让他们每个人独立寻找空白, 独立思考想象, 并以书面形式来表达, 我也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巡回指导, 大约三四分钟之后, 各小组陆陆续续在组长的组织下出现了低声地交流, 短暂的等待之后, 各小组的代表开始主动请缨, 展示成果了。

生:小姑娘抱着水罐走出家门, 去为妈妈找水喝, 她找了很多很多地方, 都没找到一滴水, 她累极了, 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她梦见了一个天使, 天使微笑着给她的水壶装满了水, 对她说:“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上帝保佑你, 你一定会创造奇迹的!说完便不见了。小姑娘醒来一看, 水罐里真的装满了清澈透亮的水。

师:那是一位爱心天使呀!

生:小姑娘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她梦见了一个巫婆。 (同学们都笑起来) 巫婆说:“我可以给你水救你的妈妈, 但是你会变得和我一样丑, 你愿意吗?”小姑娘连忙说:“我愿意!只要你能给我水就行!”于是巫婆便把水倒进了小姑娘的水罐。 (其余同学举着手正跃跃欲试呢!不容我插话了。)

生:小姑娘被小狗绊倒以后并没有生气, 她看见脚边的小狗是那么可怜, 褐色的毛上沾着泥土, 小小的、瘦瘦的身躯, 耳朵轻轻地颤动;短短的尾巴, 有气无力地摆动着。它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小姑娘, 似乎在说:“我快死了。”小姑娘蹲下来, 倒了点水在掌心里, 给小狗舔了, 不一会儿, 小狗便活蹦乱跳了, 还围着小姑娘团团转呢!

……

小姑娘的爱心就在这一段段精彩的描述中演绎着。这节课不知不觉接近尾声了, 我作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作者在文中为什么没有把这些情节写出来呢?就是为了给我们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深刻感受爱心的魅力。

回顾这两堂课, 同样的内容, 只是在围绕主问题的设计上微调了一下, 提问的方式改变了一下, 课堂的氛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兴趣不再被限制, 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 因为他们都是自主选择文中的“空白”, 也因为是书面的回答, 学生的叙述也相对完整、流畅、自然些, 与前天的课堂相比, 再没有一种乱哄哄的感觉了, 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也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同样是拓展训练, 我的问题从六个变成了一个, 却能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这表明文章中的“空白”学生能够自行找到, 而我在最初的问题设计中却犯了越俎代庖了的毛病, 代替学生思考是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让学生在文本创设的特定情境中自主想象, 自主体验, 他们更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一堂语文课, 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我们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 但只要我们能够精心设计好课堂的“主问题”, 就能真正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为问题的设计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直抵教学目标的深层次的思考, 并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板块, 有着“一问抵多问”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蜗兔赛跑童话故事作文下一篇:大三期末总结班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