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2024-07-18

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共14篇)

1.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一

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

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我校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建设性措施,包括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政策上支持实验室开放;科学管理,保障开放实验室长效运行,并分析了开放实验室面临的新问题.

作 者:王光第 付强 作者单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300222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验室开放 实验教学模式

2.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二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涵义、具体操作方法

笔者认为, 开放式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 提出疑难问题, 归纳问题, 收集相关资料, 到最后得出结论, 这一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学习每一课时,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 在此基础上, 把自己不懂的、有疑问的内容标记下来, 并设计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问题, 大到历史事件的原因, 小到历史名词甚至是一些词组。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让他们在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解答, 对于学生提出的构不成问题系列的小问题, 可由学生或教师当堂解答或布置给一些学生通过课后学习解决。

二、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优点

首先, 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在传统式的教学法中, 即使是使用多媒体教学, 也多是由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逐一设问, 再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逐一回答, 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开放式教学则不同, 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如在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的《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时, 教师可以借用传统的教法对这一节内容作一些简单的叙述和分析,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知识点逐一设计问题:如天京变乱的原因、时间、人物、性质以及评价, 太平天国防御战的主要战役,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等。有些学生会对变乱的性质或实质,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等问题不够理解, 教师可着重就这些问题作出必要的解释。当然, 在课堂上学生也有可能提出一些与课本无关或超出课本要求的问题, 这时教师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或让学生在课外找资料解决。

第二,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习惯的指导者, 因此, 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学习,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引导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 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 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一下“为什么同是向西方学习, 日本能够打败中国, 而中国却被日本打败呢?”这样, 由于有了广大学生的参与, 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 有利于调动教学主体,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方法并加以交流, 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 摆脱了一问一答的操作程序, 它既注重了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 又注重了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 使课堂教学中学生言语交际行为跳出听从师命的非自主的圈子, 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示。

第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现代教育研究成果表明,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过程一般经历感知具体历史知识———理解规律性历史知识———巩固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等阶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形成历史结论的生动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 伴随着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 最后得出历史结论。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 可联系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篡改教科书、否认侵华战争的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正确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及对中国和日本产生的影响, 得出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是日本近代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却造成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更加贫穷落后的结论。

3.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的几点探索 篇三

一、教学目标人本化

人本化的教学目标是动态、分层、多极性的,富有挑战性和激励性,能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的人本化要求教师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1.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为了孩子的一切”

人本化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如教学《五彩池》,可作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a)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文中出现的新词;(b)会背诵精彩的语段;(c)感受到五彩池的瑰丽。(2)技能目标:(a)运用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b)练习给课文分段,逐步形成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使孩子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2.着眼于孩子的个体差异,真正体现“为了一切的孩子”

处于同一年龄层的孩子具有相当大的共性,但由于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教学不能正视孩子这种个体间的差异,常常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组织孩子学习,因而使得后进生“吃不下”,优等生“吃不饱”。当然,我们不能消除孩子之间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但我们可以使我们的教学适应这种差异,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学习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孩子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然而校园的围墙阻碍了孩子与社会、与大自然的联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空间、每一个平台,并在科学利用这些空间和平台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影响,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与其它各科学习及孩子的家庭、社会生活,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整体。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这启示我们:为了使孩子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要开放和开发教材,要把语文学习融入孩子的生活,从而滋养孩子的心灵,充实他们的头脑,夯实他们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民主化

中国的教育历来讲究“师道尊严”,老师高高在上,其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于是,“无所不晓”而又“喋喋不休”的老师和正襟危坐而又噤若寒蝉的孩子便构成了死气沉沉的课堂,长此以往,孩子变得不敢想、不敢说,仿佛学习这件事只要看老师的表演就行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专制的现状。

1.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像松软而富饶的土壤一样有利于种子的萌芽,有利于减轻孩子学习上的精神负担。我们必须废除和修改一些课堂常规,要做到“一废除、二提倡、三允许”。一废除——废除坐姿必须挺腰直背的规定,身体要自然、放松。二提倡——提倡有错必纠,包括教材、老师的错误;提倡有疑就问,鼓励大胆质疑、积极解疑。三允许——举手允许举高,练习允许商讨,听讲允许围绕学习内容就近轻声交流和翻阅资料。此外,对孩子要不吝鼓励、赞许,如“别着急,再想想,你的想法很有意义”等,用民主、平等的姿态增强孩子参与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开展民主的课堂学习

老师要努力让课堂学习活动个性化,荡漾起民主、自由的氛围。在学习的目标、内容、完成时间、完成方法等方面给予孩子多种选择,让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作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真正让孩子乐学、爱学。例如体会文本的情感,老师可以允许孩子以不同的方式去体会,如画插图、配乐唱、改写成小诗等。在教学的实施上要突出一个“放”字,放手让孩子去说:说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出读了文本后的感受,说说如何学懂一篇课文,说说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写:写对文章留白处的推想,写人物评价,写叙事故事……在“放”中让孩子从容、充分地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品味赏析,在“放”中让孩子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

四、教学时空拓展化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乃至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单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开放式的教学,要求老师把课内教学当成一个点,把课外延伸当成一个面,努力拓展教学的时空。老师应当充分相信孩子不仅会把“责任田”种好,而且会把“自留地”种旺,要在课前给孩子充足的预学时间,指导孩子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课前学习,并努力使课前预学常态化、制度化。课后,教师不单是布置巩固性练习,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孩子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撰写学习心得、感悟生活场景等过程来系统学习知识,发展综合能力,从而把短暂的40分钟课堂教学辐射到宏大的社会生活中。

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由于时代背景离学生较远,孩子对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并没有感性的认识,给他们自主学习带来一定困难。课前,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准备,如阅读关于小平爷爷的文章和诗歌,搜集小平爷爷的生平资料,剪贴小平爷爷的图片,学唱讴歌小平爷爷的歌曲《春天的故事》等,这样既在课前进行了感性的自主学习,又为课内的理性学习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老师还应将孩子的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后,引导孩子从封闭的小课堂走向开放的大社会,让孩子在更为广泛的平台和空间里继续学习、训练、运用。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着眼于人的身心潜能开发,在人本化的教学目标指引下,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为探究对象,用民主化的教学过程作为保障,促使教学时空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我们相信: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必将创造出放飞孩子生命、奠定孩子美好未来的新时空。

4.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四

摘要:通过对目前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时代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开放式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驱动、教师辅助协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理念,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开放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152-02

在目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文化已全面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计算机基础技术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在我国,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讲授、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已饱受争议和批评。最近,不少学者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大学教育方法的主导趋势[1-2]。在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下,学习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特别在大学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3]。其中,“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任务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完成某项任务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模式[4-5]。该教学方法完全体现了以任务为明线、以提高学生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为暗线的基本特征。本文在我校“新产业”大学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下,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以学生为主体驱动,教师辅助协同,提出开放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搜索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以后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遇到不少挑战。其中不少基础课老师反映“不知道如何教”,而学生在课堂上差强人意,认真听课并能与教师互动的比率不到70%。随着智能信息时代的推进,这种现象表现越来越明显。通过调查分析,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赘龇矫妫?

1)学生普遍对课程重视不够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课程,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这类学生刚从高考紧张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心里或多或少呈现出的膨胀状态。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基础课,其课程内容一般独立于某个专业应用领域的知识,因此学生普遍表出现学习的兴趣度不高,课堂上表现懒散。

2)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

大学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应考式教育中脱离出来,习惯被老师“牵”着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书本外练习,学生习惯性以“书本上找不到”为理由而懒于思考。目前,国内网络环境已逐步全面完善,利用手机等上网工具能时时刻刻从网上获取相关答案,但学生还普遍未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去自主搜索知识,并加以分析而给出最佳答案。

3)教学内容难以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

目前的信息化时代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计算机领域的知识也随着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内容的版本更新,由于撰写和出版等各种因素,学生的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考核形式单一化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步伐也一直在进行中。传统的考核形式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表现为辅,难以真正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效。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平时上课应付任务,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就能通过考试,而部分学习认真的学生却需要在考前花大把精力准备,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放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设计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PPT讲授、课后练习题辅助为主,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的操作,无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如果让学生完成独立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设计到制作、讲授PPT等步骤,可能会由于无法完成任务而导致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本文提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外大作业入手进行探讨,提出以学生为主体驱动、教师辅助协同的开放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开放式作业取代传统的客观题和主观题

传统的作业形式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简答题)为主,由于这类作业存在答案的绝对性、形式的单一性等问题,导致任课教师给出的评价形式单一,无法真正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计算机基础练习的作业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作业布置。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阶段,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让学生提出购买电脑的相关配置等。

2)以学生为主体,寻找问题,布置任务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知识也在日新月异地翻新,任课教师无法完全掌握最新信息知识。因此,开放式任务驱动教学目的将传统的以教师希望学生掌握什么,转换为学生希望学到什么。根据任课教师设定的目标和范围,让学生主动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讨论,查找分析问题答案

开放式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佳选择。通过开放任务的布置,让学生通过分组形式自主和协作学习,开拓思维,充分挖掘学生在不同层次方向的学习潜力。将传统局限于书本上翻寻答案,转换到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去寻找最佳选择方案,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任课教师建议对答案进行评价

以分组的形式对答案进行讲解,让全班同学以自己的理解程度对答案进行评价。同时结合任课教师的意见,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程度、作业分析详细度、分析深度、对问题思考的角度、对问题思考的扩展程度等进行多元化的评价,真正地客观、公正体现出每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

为了使开放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实施,从总体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开放式作业布置需系统、科学

教师在明确开放式驱动教学的目标和基础要求基础上,需系统、科学布置开放式任务,制定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任务,既不能难度太高,导致失去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过分降低难度标准,让学生难以发挥其水平。

2)任务分组需合理

在布置开放式作业后,学生以自主分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在分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每位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分组结合,使其能够保?C学习的有序进行,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个人能力。

3)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在开放式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任课教师的角色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发生了不少变化,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教师需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任务的设计因材施教,难易程度适中,真正地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放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本次选取我校2017级力学班学生(45人)作为开放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对象,并将其与未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2016级力学班(45人)进行对比分析,具体从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练习和期末成绩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看出,2017级力学班的学生表现都优于2016班力学班学生,尤其是在课堂表现方面,认真听课率达到85%以上。从各项数据的对比说明,学生为主体驱动、教师辅助协同开放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论

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已影响到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因此本文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中提出学生为主体驱动、教师辅助协同的开放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布置开放式任务为出发点,让学生主动“我要学”,分组协作,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从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来看,开放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能力。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对该模式继续探讨,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更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不断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5.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五

摘要: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适应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形式的客观要求,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DD开放式实验教学,这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实验教学;开放式教学;教学改革

开放式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已逐渐被全国高校所关注,这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单一型的实践转向多方位、开放式实践模式,在增加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同时,还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随着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开放式实验教学在高职院校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一、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内涵

6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会计实验暨本科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举行,与会的70多名专家学者们围绕“会计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验”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会后,代表们参观了重庆工商大学的经济管理实训中心,作为全国经管类排名第四的实训室,其不仅汇集了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还为各高校经管类实训中心的建设和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1)什么是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对象,教师起指引作用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这里的“开放式”是相对于“封闭式”和“传统式”而言的。传统的会计实验教学主要是老师“授”,学生被动地“受”,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下子脱离了老师的指导,不知该如何融入岗位。而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实践环境,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某一实验项目,知识的获取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2)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

“开放式实验”并不单纯指实验室从早到晚开放,其核心是“开放”,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时间的开放:改变原来“一起学”的固定教学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规律安排实验时间。实验时间的开放,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教学校历实行多种开放模式:如全天候开放、预约开放以及定期开放等。多种时间开放模式的有效结合,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实验内容的开放:开放式实验不仅是实验时间和实验设施的开放,更是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的.全面开放。教师通过给学生下发“实验任务书”,用任务驱动开展教学内容,最终以任务的完成情况检验结果,这种“实验任务书”取代了日常“实验指导书”中照搬照抄的实验步骤,使学生能主动探究、勤于思考、进而发现并解决问题。

3、教学手段的开放:转变原有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以学为主”贯穿到整个实验中,这样指导教师再也不是手把手教学生怎么做账,只在重点或难点时适时地释疑、引导,这样的实验模式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然而实验教学手段的放开不等于完全放任学生不管不顾,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必须保证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这样既能使开放式实验教学井然有序,又能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意义

会计实验是学生在拥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将应知转变为应会的过程。传统的会计实验,教师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编制统一格式的实验指导书,再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详细讲解实验步骤,手把手教学生怎么去做。这些都忽略了学生这一接受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激情与创造思维。改革后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学生依照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实践教学任务,在老师有限的指导下自行完成实验内容,并且经过自己分析、总结、进一步处理实验结果。这种开放式会计实践教学形式更灵活,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是一种符合现代化教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法。

(1)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始终强调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依据会计相关法规和企业相关会计制度制订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模拟企业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学生一旦遇到疑难杂症,首先必须要独立思考,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管理的要求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直至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实践操作过程不仅为学生积累了独立实践的经验,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地点和内容的限制,其以开放的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会计实验,把应知转化为应会,在“学走路”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自我,渐渐掌握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了自身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在其专业知识方面,更多的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储备。以前上课老师可以照本宣科,对书本中的习题不懂可以参照标准答案,即使没有参透知识点也没什么影响。而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实验老师的要求是全面的。专业上,要熟知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上,要熟悉相关会计专业理论与方法;法规上,要掌握会计法规和相关的制度;能力上,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可以对内开放也可以实行对外开放,两者结合起来实施资源共享就能有效地扩大实验室使用范围,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训练平台”可以让学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考试模拟;网络学习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家里下载老师上传的课件和实验指导资料,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还可通过QQ或微信等多种聊天工具与老师交流,老师也可以进行1对多的教学与答疑。在这样的会计实验过程中,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的同时杜绝了资源的浪费。

三、开放式会计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是顺应高职高专发展需求的产物。目前,她还只是个姗姗学步的婴儿,建议各高职院校量体裁衣,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计划,并逐步推进。

(1)时间开放型会计实验室的建设

建设时间开放型会计实验室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一个相对开放、专业、全面的企业财务模拟部门,学生能随时进入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在会计各岗位实务操作中,让课堂知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充分融合。

时间开放型会计实验室的主要优点是资金投入小,操作简单,所以可以作为开放式会计实训室建设的前期目标。这类实训室只需要提供实验所需要的基本设备以及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弹性预约并独立完成实验项目。

(2)网络会计实验室的建设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网络建设基本已经覆盖了整个校园,例如校园一卡通系统、学生信息管理平台、数字化办公系统等等。

各个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情况,建立会计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具体操作时可将会计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分成网络教学系统和网上资源库两部分。网络教学系统主要传授学生实验必备的主要知识,是实验教学的重点所在;而网上资源库则是对教学系统的补充,学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课程自学、在线测试以及网上交流等。

(3)综合型会计实训室的建设

综合型会计实训室的建立,是为学生搭建一个仿真的企业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能够提前认识并了解社会。综合型会计实训中心采取的是开放式管理模式,在实验的项目、时间、考核办法等方面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目前,部分高校建设的ERP沙盘实训室就是一种典型的会计综合实训室。ERP模拟沙盘以某企业为背景,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团队,分别从产品的生产、销售、财务处理等各个方面模拟企业的经营与运作,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但ERP系统的投入成本较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要大,并且对师资的要求也较高,在学校会计实验室前期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之上,可作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四、推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主要举措

(1)完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

开展开放式的会计实验教学,首先应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将其从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型实验,从单一化转变为全方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会计的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两方面。

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中一般只涉及某一课程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例如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教师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指导学生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直至编制会计报表,以此来验证所学的会计理论,从而加深技能的掌握。

会计管理方法的实验教学一般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学到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如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训中教师可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自由选择实训方法。不同的策略会导致不同的实训结果,这就需要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决策。

建立开放式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应从“以学生为主导”的目标出发,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技能,这就需要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有机结合。

(2)提升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需要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教师,他们除了掌握丰富的实践技能外还应及时了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高职院校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禁锢,他们习惯了教师占主体地位的手工会计流程,有些教师甚至不愿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是起组织、引导、激励学生的作用。为了加强会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需求,学校除了可以不定期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教师能够利用业余时间下企业实践。或者聘请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定期授课或者不定期讲座的方式,以此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现代化的会计实训环境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除了需要先进的教学体系,实践能力强的实验指导教师,还需要先进的实验环境支持。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室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另一类是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室,所有的会计实验基本都在这里进行,实训的环境远远不能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需求。对此,学校可以开发或引进新型的多媒体会计实验教学系统,通过多媒体会计实验教学系统的使用,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会计法律与法规,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学生还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无纸化实验,实现人机交互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实验指导教师就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探究上,而不是一味地把重心放在繁重的教学中。

另一方面,在实训室内涵建设方面,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充分体现会计专业实用性和职业性的企业财务人文环境。例如,实训室可以模仿企业的各会计部门,张贴一些岗位宣传及警示标语,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五、结语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不仅需要在模式上进行改革,更多的需要改变教育理念,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各个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软硬件条件,提出合理化的方案和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07(21).

[2]张瑞安.谈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3).

6.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六

随着2006年新学期的开学,高中阶段的新课改已全面铺开。一夜之间,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理念和追求目标成了语文教学新的指导原则,以开放式教学法为代表的新教学法成为教学热点。固然,新的课程观逐渐改变着师生传统的教学观念,呈现给人们新的教学视野.而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价值也必然成为当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在这场铺天盖地而来的教学新浪潮中,我们看到的既有令人欣喜的教学思路不断拓展的一面,也有教学上矫枉过正,陷入新的谬误的一面。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不良现象.那么语文教育又将重新进入一个新的怪圈:那就是忽视文本的开放式语文教学对”语文”的否定。具体分析,其表现为:

开放式教学造成语文学科特质的明显淡化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交际的工具性课程。过去对语文科性质无论怎么认识,都不能否定其基础工具性。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讲,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语文特性。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但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开放的实质.认为所谓开放就是多学科、多知识、多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一时间,语文课上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算又是画,没有课件好象就上不了课了。特别是上公开课时,非得来个多媒体不可。可这就是我们语文的开放式教学吗?显而易见,这只是开放式教学的“形”而已,而不是开放式教学的神,离其“神”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其实,语文有语文自身的教学任务和其本身具有的特质。开放教学的过程始终不能脱离开“文本”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这一条主线,好比是人的脊梁,没有它,人就不能站立:好比是音乐中的主旋律,没有它,音乐只能成为零散的音符。而只有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特质,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显得无比的宽泛和厚实.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此,古人就有“文灭质,博溺心”的警示。那种语文课不象语文课的开放.其实质是假开放而已。

开放式教学形式上的互动造成对文本内容解读的浅尝辄止一个语文老师课上得好不好本并不应由多少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来决定的。但新课改的教学过程却十分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不管哪类的阅读课,介绍完写作背景,扫清一下语言障碍.串读一下课文。就进入了师生互动的分析欣赏阶段了。实际

上.这种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只注重形式上的出新出彩,是对新课改实践层面的误读误解。它并没有顾及互动的内涵和效果.也没有顾及互动的内容能否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吸收。其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体验文本,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有的则在开放式教学中大搞全盘肯定,满堂表扬,结果弄假成真,以非为是。其实,文本的阅读与教学是有边界的,即使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哈姆莱特也还是哈姆莱特,而不是麦克白,也不是李尔王。语文教学应提倡拓展和开放,但是,这种拓展和开放应该是有一个核心的。这个核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开放、延伸。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

用心

爱心

专心

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挖掘。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文本真意,试图进入作者内心世界之后,有方向有类比地进行思维拓展和开放.而不是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意识的跑马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认知规律出发,从文本出发,在掌握“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这四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话的可能性,才能找到思维激活的支撑点,才能达到开放式教学形式上互动的真正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主导作用的弱化是开放式教学的误区 教 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 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与能力。教师这座桥就 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 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过去,曾经批判过老 师上课“一言堂”,把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上得支离破碎,毫无趣 味。其实,哪位老师不想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呢?况 且.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谁都会 说,但一谈起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这问题,大家就不那么 理直气壮了。现在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开放性的自主学习,大家 也都知道开放教学是学生自主性、综合性的学习。那么在这其 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不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要!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主导,还需要我们的 教师干什么?而当前某些开放式教学,教师采用纯粹的放羊式 教学.似乎教师只要布置一下学习任务,到时来验收一下就可以了,至于学习的过程那是学生的事。学习的过程属于学生固然不错,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并不是十分的强。疑惑与不解。有些学生的学习可能还游离于文本的学习要求之外,甚至还有组织纪律性的散漫问题。特别是语文课文中的知识点是需要长期、有序、系统积累的。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加以分析和指导。此外,教材编排的混乱和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也都需要老师加以整合和理顺。对此,教师岂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由此可见,开放式的教学不该是放羊式教学,更不能放任自流。有人说: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流的教师教思想。因此,纵是要求语文教师从教知识教教材的落后模式中解脱出来,与学生一道进入方法与过程的体验与探讨,进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认识界面,最后进入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个性思想的觉悟层面,从而最终抵达“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也不能否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更不能否认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的。

应试教育体制造成开放式教学评价的明显滞后性 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构建了一个不断生成,不断转换的评价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也都有与众不同的内心体验。开放式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观念、视角与文本展开对话。获得各自不同的视界融合,呈现出语文学习的多样性。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很多的开放式教学在评价机制上并无建树。评价的话语权依然掌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中,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师说了算;学生学得好不好,要看考试考得好不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开放式教学的评价之中仍未能从高高的权威神坛上走下来,标准答案的惯性思维仍然深远地左右着我们的教师,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求结果,不问其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依旧没有改变只是应试教育这辆战车上的螺丝钉的地位。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在广大教师头上挥

用心

爱心

专心

舞,再加上教育资源不平等配给,无疑,对解决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不但起不了促进的作用,更多的反而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开放式的教学上,只要我们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体制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教学。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也是最具生机活力的一门学科。开放性语文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但同时也给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只要我们能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围绕语文科的特质,充分挖掘开发性课堂教学的内涵,并发挥其紧密联系社会步伐的优势,相信。新课改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用心

爱心

7.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七

一、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1. 传统教学方式的闭塞性。

传统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核心,教师不断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习状态较为消极,严重影响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和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

2. 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是对传统教学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教学中优秀的一面。新课改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初中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是经过对大量的实验探索找寻科学依据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亲身体验自然科学的魅力,才能真正学到科学的真谛。因此,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上任意发挥、积极实验和思考,努力发现科学真理。

二、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原则有:

1. 主体性原则。

对于初中科学课堂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是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表达话语权,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核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将学生原先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主动。

2. 运动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传授的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一定的运动性质。教师在开放式的科学课堂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具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3. 探索性原则。

学生对于每门课的学习都要具有积极的探索精神,努力发现事实的科学真相。教师在开放式的初中科学课堂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积极通过科学实验去验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三、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主要策略

1. 学生分层教学,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核心,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学习能力,采用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力。如对植物与土壤的学习,部分学生对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无法理解,教师就可适当减缓教学进程,要求这部分学生对前面两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全面的理解掌握土壤的成分以及种类,其余学生则继续学习新的教学内容。

2. 充分利用资源,增添学生的体验趣味。

教师在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上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如植物与土壤的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花园观察土壤和植物,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土壤和植物,积极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科学观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还使科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也可以定期带学生无体验户外生活,增加学生与自然之间的亲切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3. 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科学。

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要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新学期的开始对学生提出要求,即学生要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通过习题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如对于蜡烛吹不灭实验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首先让学生点燃蜡烛,平稳放置后,利用漏斗进行实验,学生在漏斗的宽口端进行吹,很容易吹灭蜡烛,但是在细口端吹就比较难,蜡烛基本不会灭,学生可以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最终得出宽口端吹时气压从细口出来全部施加到蜡烛上,容易吹灭,但是细口端吹时,宽口端蜡烛承受的气压已经经过疏散,气压较小,对蜡烛基本没有影响。

4. 科学安排作业,促进科学教学的多样化。

教师对学生课后习题的布置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更是对科学真理的掌握。教室布置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教师在花与叶之间的关系这一课的课后习题的布置,除了重点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布置小小的科学现象,即自制花与叶之间的关系图,体现了自然规律。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任务;或者布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留待下节课上课时解决;或者是让学生进入社会,对花与叶之间关系进行科学调查。新颖独特的课后习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

5. 评价多元化开放式教学应该实行评价的多元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个性发挥能力等综合性的进行评价。如在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课的学习中,学习课前的预习情况,课后学生对理论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的反应能力、课后科学调查的完成程度等,都是教师对学生评价需要考虑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科学课堂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科学课堂的互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初中科学的学习对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对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得出的主要解决办法是学生分层教学,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资源,增添学生的体验趣味,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科学,科学安排作业,促进科学教学的多样化。评价多元化开放式教学应该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吕亚辉.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路径的研究[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1):5-6.

[2]何悟能.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5(3):68-69.

[3]章秀媛.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J].中学时代,2014(14):17-17.

[4]钱耀清.开放式教学在初中科学实验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B):262-263.

[5]郭聪聪.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6]金卫明.初中科学课堂中开放式教学的尝试探究[J].吉林教育,2012(20).

[7]周智健.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J].科教文汇,2011(3):63-64.

8.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开放 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开放性问题,正是以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知识教学为载体,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对数学问题自身结构、解题的思维过程的开放,是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的开放。由于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独特。开放式教学关注思维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与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果从小学开始实施开放式教学,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将产生积极的意义。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尝试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进行六个方面教学策略研究和实践

一、开放课堂教学的目标

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而是关于数学知识的知识。这要有一种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大课堂教学观,重视在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全方位的育人因素。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分成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所谓发展性目标,是指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意识、想象力、创造力等促进人发展的、可以沉淀下来的一些因素。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两者应是和谐的整合,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开放式课堂教学不但关注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更加注重发展性目标的挖掘与达成。

如在“射线与角”教学中,学生通过数学猜想,实践验证后明白: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从知识性目标来看,很清楚,这一目标已达成。但在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中,笔者加强发展性目标的挖掘。于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所画的图,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所画的图像什么?

生:像秋天盛开的菊花,也像节日的时候在空中绽放的礼花……

师:多美呀!数学中蕴含着美,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善于去创造。这里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美联系起来,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像某个城市通向世界各地的航线图、铁路线、电波……

师:是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多么有用!这里教师有意识地将单调的数学知识与丰富的生活现实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这样的数学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可能微不足道,但只要有这样的意识并坚持不懈地加以实践,一定会有所收获。总之,在目标整合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中,课堂就是社会,课堂就是生活的缩影,让学生体验、认识到许多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社会相关,使他们不仅数学学得好,而且也为他们到社会上去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打好数学之外的基础。

二、开放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育专家刘国正曾说:“教室的四壁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因此,教学内容应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和年龄实际,要以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使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和体验数学作用。学生可以切实体验到数学存在于自己的身边,数学是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反映。

如学习估算时,教师可从学生去饭店用餐所花的钱数学习估算。

周末明明一家去饭店吃饭,下面是这顿饭的账单:

(1)每个项目玩一次,一共要用多少钱?

(2)“水上行走”玩2次,“太空船”玩2次,一共要用多少钱?

(3)小明有20元钱,玩“双人飞天”2次后,用剩下的钱,还可以玩哪些项目?

(4)如果给每人20元的游乐券,可以选择哪些玩法?你能设计一个游玩方案吗?

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很好地体现了“做数学”这一理念。

三、开放课堂教学的时空

课堂是学习各类知识的重要途径,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把学习的时空向课以外延伸是必然的发展。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拓展问题情境的时间与空间,使得学生将自主学习带入课外,带入下一个新起点,当再次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就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如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后,请学生先猜猜100粒米有多大的一堆,煮出的饭又有多少,是否够一个吃。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可到底谁说对了呢?孩子们都积极地回家去试验,去寻找答案。这样的问题情境自然就把学生的学习带入了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丰富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

又如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图上出现的是又开来了3辆半的汽车,学生通过观察先说出又开来4辆汽车,教师问:“有不同的意见吗?”学生开始猜想:“可能又开来7辆。”“为什么?”“因为画面上没有把开来的汽车画全。”这时教师问:“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还有想说的吗?”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最后给出停车场旁边两个小朋友的对话,才把这个数学问题呈现完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大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出形象图以外的资源,既有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想象,又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

四、开放课堂教学的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千篇一律地处理教材,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设计教学环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把学习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解答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讲解,自己去总结,自己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小组适当交流获得知识;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再适当指导点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精神,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活动,使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因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元、角、分后,可以设计小小商店,让学生学会购物等有关计算;学习了初步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家庭用电度数,计算每月应付的电费,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塑料袋的污染情况,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等,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片段:

(1)创设情境,尝试解答。

问:3月份一共有多少小时?学生猜测:600小时、700小时、720小时……

(2)验证3月份到底有多少小时,列式:24×31

(3)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方法各异:

A、31×20+31×4B、24×30+24

C、24×40-24×9D、31×3×8

E、20×31+4×31F、24+24+…+2431

G、24×5×6+24 H、24×10+24×10+24×10+24

I、31×30-31×6J、31×4×6

K、24×7×4+24×3L、也有学生直接用竖式计算.

(4)竖式计算,概括方法。

(5)学生自出练习,运用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连续进位)

(6)师生小结,回顾过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主动参与,是学生自我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者是学生本人。人的思维是他人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作用仅是引导学生建构得快一点、好一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开放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前,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在探索中学会思考,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五、开放学生的思维

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演示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探索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如教学加法的实际运用时,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提问:“图上关于兔子你看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它吗”?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也逐渐拓展,活跃起来了,有的观察,有的动手分白兔、黑兔,有的合作……最后通过四个小组上台汇报研究结果,找到了不同的方法:(1)点数数出兔子的总只数,有一个一个地数,也有两个两个地数的方式;(2)按群计数(左边8只,右边7只)后,算出总只数;(3)按颜色分类计数(白兔10只,黑兔5只)后,算出总只数。这样的探究,旨在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开放课堂教学评价

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而且更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评价不仅重视结果,更强调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方面评价学生:学生会不会提问;会不会思考;会不会表达;敢不敢当众表达不同的见解;会不会搜集、处理信息;会不会合作讨论;会不会动手实验、操作等一些有益的尝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如对于学习积极性高的同学可以用“你学得真投入”等语言激励他,淡化对学生个体能力等级的评价,重视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和学习参与度的评价。取消百分制的成绩报告单,改变以往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的做法,根据同学平时的综合表现填写评语式的成绩报告单。采用实践作业形式和数学期末考试相结合。

数学教学的开放性不仅是生活需要的反映,也是人的认知结构能力的反映,不仅生活需要开放的数学教学,学生认知潜力和发展也需要开放的数学教学。在实际生活中,结构良好、条件确定,只需重复所学知识即可解决的问题是很少的,大量的问题必须发挥创造性并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功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开放一些吧!

主要参考文献:

唐继廷.《数学教学研究选讲》[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2.

刘玉凤.《创新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小学数学教育》[M].2003.1-2.

9.开放的语文教学论文 篇九

在我国当前的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自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有些是归属于教学目标的问题:定位不明确,与语文教学的本质相背离,把语文课堂错当思想品德课;有些是归属于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知识缺乏兴趣;有些则归属于教学方法方面:教法不讲究探究,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我国目前的课程标准,主要强调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实现不仅包括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语文字词句篇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使学生们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在将来更好地生活,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下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向学生的生活开放,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在课堂上积累语文经验,把这些具体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将语文的教学内容局限在书本上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材中文章和文章之间缺少一定的联系,没有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课文,它们的时代背景、语言环境以及价值观已经不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链接,这些文章虽然具有很强的文学史价值,但是其文学价值和语言上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如果教师一直将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限制在课本范围内,就会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入死胡同。可以将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将更好的、源自生活的文本添加到学生的阅读中,教师要将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种类推荐给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语文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熟练运用自己的语文能力,语文活动可以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在实际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在上课的主要方式就是对学生进行文章的讲解,对于学生阅读的要求不具有针对性,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单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课文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认识作者的过程。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该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对文章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因为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审美体验以及个性和兴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实际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改变,使其具有开放性,要为每个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都留出充分的空间,允许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看法。

四、教学评估的开放性

我国当前的语文测试以标准化测试为主,这种方式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让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该采用更加具有弹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客观评价。语文的教学存在着模糊性,对于同一篇文章可能就会引发出很多不同的理解,对于同一篇作文可能就会产生很多的评价。所以,在对学生展开基本的字词的考察之余,在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该用比较标准的答案对学生进行约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除此之外,也不应该把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应该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进行结合。教师应该深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不是给学生一个定性的评判,而是让他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和其他学生存在的差距,从而能在老师的具体帮助下,提高自己语文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解差异给予重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职业的特点有很好的掌握,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价值,提高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自觉主动地参加到学习语文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语言活动,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样也会在另一个程度上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让学生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整体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强大魅力,将更多的人文色彩充分地展现出来。

五、结束语

10.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十

【内容摘要】

新课堂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堂讲或满堂问仅仅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是以教师的口代替学生的口和脑,以老师的手代替学生的手,达不到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能力的目的。作为一个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班主任教师,我努力地对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开放式教学我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我建设良好的班风。

从去年开始,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五年级的学生自意识较强,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努力介入生活,希望自己的才干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同,渴望获得成功。因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各个方面有成就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激励学生奋发进取,提高班级学习水平

学风是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必须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向学习上引导。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人都有学习的进取心,进而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呢?首先确定好班级班训。它要求学生学习要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心态积极,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脚印地迈进。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求先自我纵向横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然后再与班内同学进行横向比较,营造人人有进步、人人争先进的氛围。开学初,我将上学期各科成绩制成一个表格,发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表中适当位置填上自己的各科与最高分相比的差值,并与班级平均分作比较,然后制订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在班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风气。同时,进行“今天和昨天比、现在和刚才比”。班中每天的口号是:“我能成功,我们能成功”。这一年,无论是全班整体水平,还是在尖子生的培养方面都有较大进步。

(二)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的主人

好的班风与良好的班级管理密切相关。著名教 育家斯宾塞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来管理的人。”在班级管理上,我从以下三点着手:(1)、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每学期我先吃透学校政教处的工作计划,领会其精神实质,然后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确定班级工作思路,把班级工作计划复印给每位班干部,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任务制定出自己的计划。我再根据班干部上交的计书,整理出班主任工作计划。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生反映很好。(2)实行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定期轮换,体现班级的民主性,使每位学生都有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我对每位班干部的工作总是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培养他们处事及应变能力;由于学生干部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任职时间又不长,因此工作热情高,干劲足,能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支持和配合。(3)尝试按学号顺序轮,每位学生都要担任临时班主任一天,负责早操,课间操、自修情况的监督及处理当天的突发事件,让他们体验班主任工作的苦乐。通过实践,干部们自我管理能力逐日提高,其他同学更明确自律的重要性。此办法实行一年以来,班风正,学风浓,班级集体凝聚力强。

(三)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使每位学生有“用武之地”

好的班风能够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一般而言,学习好的学生,以自己的优良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会促使他们更加勤奋上进; 成绩差的学生,表现的欲望未能实现,则易出现消极情绪,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全面了解,善于发现,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促使他们全面进步。如一位同学经常上课打瞌睡,作业往往没完成。有一次,还拿了我放在课室杂物间的一支钢笔。一天放学后留下这位同学,请她帮我清理讲台的抽屉和杂物间。她做完后,我表扬她卫生搞得好,人又能干。在我的感化下,她告诉我曾拿了老师的钢笔,已弄坏了一点。我没有批评她,还表扬她是个诚实的孩子。从此,她觉得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并不很差,慢慢改掉了上课打瞌睡的毛病,作业也按时完成,各科成绩渐渐有了进步,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年来,班级的优良习惯占了上风,学生你追我赶,人人争做小主人,呈现一片可喜的景象。我想,只要老师小心扶植,大胆放手,当好“参谋长”,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学会监督自己,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成功地表现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开放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近年来通过领悟新课标改革精神,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种数学教育观念的变化,小学数学反对一言堂、齐步走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数学教学呼唤“开放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教学;开放;模式

近年来通过领悟新课标改革精神,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种数学教育观念的变化,小学数学反对一言堂、齐步走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数学教学呼唤“开放式”教学模式。本人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初步探索:

一、让课堂开放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导火索。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个学生。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商讨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无论多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这样学生上课才喜欢提问题,灵感才容易被诱发,擦出创新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在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下才能让数学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而是“开放”的课堂。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以“修改统计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设计,可对学生说:同学们,利用老师发给你的作业纸动手修改、细化统计图。汇报展示时得出两种交流修改的结果。一部分同学改成A牌是最畅销的,另一部分同学改成A牌不是最畅销的。如此教学,学生的活动是自主开放的,自主开放的活动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发挥和展示。

二、让知识开放

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为教学所用,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如:在上六年级下册《统计》这个内容之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每月的收入支出情况,上星期我市降水情况,学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在课前进行了汇报并说明选择某种统计图的原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新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个实践活动可操作、富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昂地参与其中,锻炼了调查、统计、合理运用等实践能力,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书本知识,相反地它就显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

三、让目标开放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一般可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可以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开放。以《统计》一课为例,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培养精确、严谨的数学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四、让练习开放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条件的开放性 如: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有多少人?请增加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分数应用题。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问题的开放性 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搜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如:根据算们的教学也是一咱反馈。

编一道应用题。从编的题可以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我3.思路的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习题,让从不同思路入手,去探索多种解法。如教学“鸡兔同笼”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解决,得出结果时,假设法,列表法,列方程解答等方法非常常见,但也有学生用了抬腿法,用同时抬起两只腿时,鸡已经没有腿了,剩下的都是兔子的,而且剩下的每只兔子只有两条腿,只要除以2就是兔子的只数了。这是多么新颖的想法呀!

五、让作业开放

数学作业不只是做练习,做题,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如,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或收集几家商店的商品价格,制成“商品价格对比表”,或收集乡镇企业近年来产值和利润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制成的统计图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有的小组还自办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是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有的同学用写“数学日记”的形式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

六、让评价开放 传统的数学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人、权威,妨碍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开放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数学评价应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展开。评价形式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评价自己和别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

11.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数学  开放式教学  途径

具有创新性的高中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开展,符合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高中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同时,使学生可以及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的高中数学的定义

高中开放式数学教学具体是指,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期间,有序遵守高中数学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当前的教学任务相结合,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为主要前提,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身到数学的学习中。

二、教师运用开放式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教学时间、教学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空间的开放等,传统教学是以较为封闭式的形式为主要教学形式,但这种形式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开放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爱好特点选择数学知识的难度,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数学学习。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逐渐向整合性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整体价值全面实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全面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将开放式教学全面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途径

将开放式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途径有很多种,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兴趣、培养情感

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有助于拉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开放式教学,并且将这种教学方式全面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对于那些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可以多安排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题型,对于那些难度系数较低的数学题型,分配给成绩较弱的学生进行解答。教师还可以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不同层次以及不同难度系数的习题给学生布置。一旦学生将难度系数较大的题型解答出来,予以一定的表扬和鼓励。

2.教师要善于运用“发现式”的问题探索法教学

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做好引导、指导的作用,进而达到教学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每个学生的好奇心都非常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素材,来让学生主动的发现探究。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强化工作,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对“集合”一章中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研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道题从特殊到一般进行研究,先独立思考。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过程之后,教师再进行答疑解惑,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3.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潜在的数学教学资源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资源库。教师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实例作为素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道理,从而获得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功感,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为开放式数学教学铺平道路。

4.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动态演示、动画等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实物,抽象出具体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问题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验证结论,为抽象的认识提供形象的支持。全面应用互联网多媒体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开放式的数学教学的效果得到全面发挥。

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全面把握并有效控制。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教学原则以及良好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近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将开放式教学全面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利于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进行形象转化,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琳. 开放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J]. 数学教学,2013,12(30):99-102.

[2] 陈祖枢. 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索[J]. 价值工程,2013,25(32):110-120.

12.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十二

一、在实验中借助开放式问题引领学生探究,深化思维

开放性的化学问题应当强调问题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得出各种结论。它要求教师精心准备实验,挖掘实验现象,根据现象设计出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努力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目的。如,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演示实验,按照课本只要5分钟即可完成,笔者采取师生共同边讲、边做、边观察、边总结等程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以研究者的态度对待实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在图1所示的干燥试管Ⅲ中装入过氧化钠后,通入通过浓硫酸干燥的二氧化碳,设计问题:

1. 通C O2气体之前,应事先用弹簧夹K1, K2夹持好的目的是什么?

2. 加热试管Ⅲ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有何现象?试管Ⅲ内淡黄色固体有何变化?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在干燥状态下,过氧化钠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对照实验过程,将试管Ⅰ内的浓硫酸更换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其他操作同上,观察反应现象,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有水蒸气存在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根据所掌握知识,借助以上结论,可把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分为3个阶段进行:

经过这种问题讨论的多次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缜密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助于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地甚至完全地由自己把握,使教与学在开放的环境中交互作用并进一步自主化。

二、推行半开放的“分组实验”和“边讲边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在进行“分组实验”和“边讲边实验”时,除了按课本计划内容准备好“必备”的药品和仪器供学生实验外,还可给学生准备一些“份外”的药品和仪器,供学生们“自主”实验。这些药品、仪器大多与本实验相关,但可以进行“延伸”和“拓展”,可以使实验的意义更加显现和丰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和选做,从而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获取更大的收益。必要时,教师在讲桌上还增添了一些可供学生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让少数“吃不饱”和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自选”实验。这种“半开放”的实验安排,既满足了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也兼顾了教学的差异性,激发了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热情。

例如在乙醇的性质教学中,笔者将课型设计为“边讲边实验”形式,并由此将乙醇性质的学习分为若干个模块的学生实验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每个实验桌上既有教材中涉及的实验仪器用品,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内容中未提及的试剂和仪器 (温度计、蒸馏烧瓶、新制生石灰、无水硫酸铜) 等,以便为学生的实验设计准备提供较充足的空间。在教学中引出课题乙醇后,便依次逐层地向学生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 乙醇具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2) 试通过实验判断实验桌上提供的乙醇为工业酒精,还是无水乙醇? (3) 请设计实验装置,将含水的工业酒精提纯为无水酒精。由此要求学生自我去设计实验并通过操作实践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上3个问题由浅到深且无现成答案可循,然而在学生团队积极探索通力合作下,经过笔者适时引导,在教学实践中都得以解决,其效果十分令人满意。对乙醇分子结构分析后,笔者也将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成如下问题: (1) 乙醇与钠的反应如何? (2) 在了解上述反应的前提下,可否设计定量实验来测定反应中钠取代氢的位置?显然,问题 (2) 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反应产生的氢气收集、测定等定量实验分析手段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化学、物理两个方面,完全可以认为是一个理科综合问题,这种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中通过同学们不断努力和探索最终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得以体现。

三、依托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备考实力

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实验设计是实验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更是能力型高考试题的命题热点。综观近年来新课程高考实验试题,几乎都是以课本上的基本实验为载体,经过改造加工,综合设计而成的,思维跨度大,知识容量多,能全方位考查考生的能力。许多考生失分严重,从而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从命题者的角度,正是因为实验设计有较大的区分度,使之成为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因此,不论是从提高学生素质还是应试的角度,我们应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在熟练掌握教材现有实验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化学素质的同时提高实验备考能力。

例如在一次如何鉴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实验设计中,同学们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角度出发,经过分组讨论后共设计出了13种不同方案: (1) 直接观察看哪种酸更粘稠。 (2) 掂2瓶等体积的二酸的重量。 (3) 各取等量二酸敞开放置2天后看哪个增重。 (4) 用玻璃棒蘸取二酸于蓝色石蕊试纸,看颜色变化。 (5) 加热二酸,比较沸点大小。 (6) 将二酸均按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稀释, 看哪支试管烫手。 (7) 用火柴棒分别蘸取二酸,观察是否变黑。 (8) 将铁片分别投入二酸,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9) 将铜片分别投入二酸中, 加热,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10) 分别滴少许二酸在白糖上,观察白糖是否变黑且体积膨胀。 (11) 将少量硫酸铜晶体分别投入盛有二酸的两支试管中,观察晶体颜色由蓝变白。 (12) 将碳粉分别加适量于盛有二酸的两支试管中加热,看哪支试管能反应。 (13) 将C l2分别通过盛有二酸的洗气瓶后再通入放有干燥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 看有色布条是否褪色。

通过同学们自己思考设计实验,不但巩固强化了基础知识,而且还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查找一些相关资料,找一些代用药品和仪器,并自己组装。正是这些过程,同学们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显春.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普通化学课中的探索[J].化学教育, 2008, 10

13.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十三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个新理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加以研究、实践,探索出更具生命力和效率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开放式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 语文阅读 教学方法

小学语言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依据这个教育理念,在众多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要正确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为人的一生中需要进行口头上、书面上的沟通,需要依靠语言、文字来抒发感情。因此,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和生活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交际能力等均具有良好的培养和提高作用,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整体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根据实际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语文教学内容不仅仅包含了语言文字的教育,还把音乐、美术、社会常识等内容与语言文字整合到一起,以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针对开放式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三、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分析。

开展小学语文阅读开放式教学,要把握好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在进行语文课程改革之前,传统的教学中因教学目标的狭隘而使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过于单一,远离了现实生活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课改后,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变得多元化,更加重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开放式教学就要根据教学纲要、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要求,从学生的认识水平、情感基础出发,制订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不仅要实现基本的认知,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更要从小兴安岭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所在地的自然风光,从而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使学生在领悟语言规律的同时,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小学语文阅读开放式教学,要实现有效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公园、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厂等进行参观,使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中去领略教材及阅读材料中所展现的真实的生活、生产画面,促进学生开展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开展小学语文阅读开放式教学,还要建立起开放式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最常见的是老师教、学生学,师生间缺乏有效、轻松的互动,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而建立起开放式的师生关系,则是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教师对学生除了教授知识外,还要进行鼓励、宽容和信任,并鼓励学生勇于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

如在小学语文阅读开放式教学中,“读、思、议、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十分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以外的有益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展。在方法上,要争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让学生按照“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的步骤,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改一改”,即点拨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理顺自己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效率大大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大大降低,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可爱的家乡》之后,让学生们组成讨论小组,根据课文的内容,分别从物产、风景两个大方面列出自己知道的家乡的物产、风景,经过小组讨论选出自己认为具有代表性、地域特色的内容,由小组代表进行阐述。教师在学生阐述的过程中要适时启发,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再对各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发挥,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乡物产风貌的认识,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四、小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由衷热爱,使他们明白语言文字是祖国历史的传承,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4.探索“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十四

做教师,把一个实验班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初中毕业,语文成绩在全地区遥遥领先,每个孩子都博览群书,眼界开阔,后劲十足;做教研员,几年时间改变了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学状态;做校长,把一所默默无闻的农村小学创建成了省示范学校.让这所学校声名远播;做语文教学研究,创建了“开放式语文教学”体系,影响广泛,很多学校争相学习。《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多家报刊争相报道她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

本刊记者 杨文华

教研,唤醒教师的梦想

1997年,被同事戏称为湖南辣妹子的张云鹰从家乡湖南怀化教科所来到深圳宝安,任沙井街道的语文教研员。对改革开放前沿满怀憧憬的她,希望在这里找到一片实现教育梦想的天空。

但是,现实远不如她想象中那样美好。沙井街道处于深圳最西部,远离特区中心,教育还很落后。走进校园听课,更让她大为失望。大部分语文教师连普通话都过不了关,教育观念陈旧。语文课堂僵化封闭,老师串讲分析,课堂毫无生气;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死记硬背司空见惯。

怎样改变眼前的现状?她不愿纸上谈兵,空谈理论,先从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开始。她办普通话训练班,组织诗歌朗诵会,举办演讲比赛,自己上示范课,作教学讲座。这些活动经常要占用寒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但她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她的满腔热忱和敬业精神打动了老师们,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所有语文教师都被轮训了一回,都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老师们从说普通话开始找到了做教师的尊严,也唤醒了成为优秀教师的梦想。

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还在课堂。枯燥、僵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对语文课普遍反感,也困扰着每位语文教师,让老师体会不到职业的幸福感。要改变课堂,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让老师找到做好老师的感觉。张云鹰一心扑进课堂,听课、评课、上课,努力和老师们一起改变语文的课堂生态。

一次研课活动,一位年轻老师把《第一场雪》这一课上砸了,很是苦恼。大家讨论下来,都觉得这篇写景散文不好上,尤其是广东的孩子从未看见过下雪,教师本人也没有生活体验,很难让学生进入情境。大家一致要求张老师给大家上一堂示范课。张云鹰爽快地答应第二天就上。

大家至今还记得张老师上《第一场雪》的情景。整堂课没有繁琐的提问和讲解,也没有声光电教学手段,更多时间是张老师领着孩子们以朗读和想象来体会课文情境。读着读着,孩子们慢慢进入课文情境中了,声音变得柔和、恬静了,仿佛置身于胶东第一场雪的真实场景中了。听课老师的心也随着孩子们的朗读沉浸在第一场雪的优美意境中。下课了,孩子们还久久坐在教室中,不愿下课。

一次次课磨下来,老师们慢慢明白了,语文课不应是简单机械的语言训练,而应该是语言、思想、情感的相融共生;语文课完全可以成为学生语言和精神生命成长的伊甸园。

很多年轻老师起初很害怕上公开课,参加张老师组织的研课活动后,慢慢找到了自信。其中邹昭文、练佩敏、危东辉等多位老师先后参加区里和市里的教学评比活动获奖;刘飞燕老师的课获得了深圳市一等奖,走进了优秀骨干教师的行列。

宝安一位教育局领导说:“沙井教师的成长,张云鹰功不可没!”这可能是对张云鹰的最好褒奖。

活动,吹向课堂的春风

由于在教研方面的突出成绩,2000年,宝安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调张云鹰去做专职培训教师,希望她为宝安区教师培训工作打开新的局面。

张云鹰没有停留在向教师灌输教育理念上,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课堂,努力构建“研训教”一体化培训模式,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不久,《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新课程倡导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张云鹰敏锐地意识到语文活动课的价值,她立刻着手探索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师培训中付诸实践。

张云鹰开发的第一个课例是《我上学了》,由年轻女教师张艳执教——

开学第一天,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没有坐在教室里,而是跟着老师参观校园。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边走,一边向他们介绍校园的建筑、操场和花草树木,教孩子们认读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门上的标牌。孩子们叽叽喳喳,问这问那,老师一一微笑解答。回到教室,老师问孩子们看到些什么,有什么新鲜的感觉。孩子们兴高采烈,纷纷抢着回答。老师又播放了学校环境的一段录像,让孩子们回顾刚刚见到的校园场景,再说一说这些场景的名称。一堂课下来,每个孩子都了解了自己的校园,学到了许多语文知识,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开心极了。

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让执教老师喜出望外,也让张云鹰激动不已。

接下来的语文活动课更加有趣——《拼音游乐官》《比尾巴》《小朋友来对歌》《学当小老师》《传话游戏》《说个谜语请你猜》《夸夸自己的名字》„„每堂课都让孩子们喜不自禁。每两周一次的语文活动课,成了孩子们心底的期盼。语文课上让小朋友用“爱”说话造句,很多孩子不由自主地说:“我爱上了语文活动课。”

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很快吸引了大批的年轻老师,都纷纷要求跟着张老师研究语文活动课。张云鹰设计的活动课教案成了很多学校老师们争相传阅的宝贵资料。

张云鹰带着老师们边研究,边实践,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到六年级84个活动课型设计。每种课型都面向孩子们的生活世界,丰富活泼,情趣盎然。在此基础上,她又总结了语文活动课的五个特征,提炼形成了活动课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2004年,《新小学语文活动课设计》出版,一种崭新的开放式活动课程新鲜出炉了。随后,经过进一步理论概括和精心设计的《开放式语文活动课程》一书正式出版了。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看到这一成果,极为兴奋,欣然为其作序,称其为语文活动课程的一个里程碑。

“开放式活动课”,就像一阵春风迅速吹遍了宝安,吹遍了深圳,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动局面,成为深圳课程改革的一片亮丽风景。习作,释放心灵的自由

2003年,张云鹰走上校长工作岗位,一场“开放式习作”教改实验也拉开了序幕。

张云鹰感到,习作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教学方式的封闭性。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怎么会有学生的文思泉涌。孩子们关在封闭的课堂里,没有生活的素材,没有情感的触动,怎么会有习作的内容,更不用说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了。

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愿意写,乐于写呢?她带领老师们开始了大胆的探索尝试。

老师们发现,低年级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图书特别感兴趣,捧起“小人书”就爱不释手;涂涂画画、剪剪贴贴,学生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本上、课桌上到处都是他们的“作品”。

能不能把学生对涂画、剪贴的兴趣,迁移到习作中来呢?

二年级组老师们试着探索“剪贴画习作”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一个喜欢《猫和老鼠》动画片的学生剪贴了一幅构图简单的图画,写出的故事趣味横生,让人忍俊不禁。这篇习作语言活泼,充满童趣,把猫和老鼠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个学生剪贴了一只小猫和一群可爱的小鸡,创作了《谁来当国王》的故事,想象丰富,妙趣横生。

老师们发现,写作思路一旦打开,充满灵性的童言稚语就会从孩子心底自然地涌流出来。习作不再是一件强制完成的艰难的事情,而是像游戏一样乐趣无穷。“剪贴画”习作教学让孩子们在剪剪贴贴、说说写写的活动中提高了习作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艺术想象力。

张云鹰和老师们及时总结,把“激发习作兴趣、丰富习作内容、体验习作快乐”作为低年级习作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剪贴画”习作教学模式。

受此鼓舞,其他年级的老师也纷纷行动起来。情境式、活动式、日记式、话题式、读写结合式、网络市、推理式、下水文式„„一个个新颖的习作教学模式悄然诞生。

几年下来,老师们欣喜地见证了“开放式习作”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里,孩子们心灵得到自由的舒展,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闪烁着童真童趣的个性化表达也逐步形成。2008年,《开放式习作教学》一书正式出版,从开放思维、开放情感、开放内容、开放表达、开放文体、开放范式和开放评价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开放式习作”的理念和操作策略。“开放式语文”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9年,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吴立岗教授来到学校,听了不同课型的“开放式习作”课,异常惊喜,连声称赞:“你们开创了习作教学的新局面,是一场了不起的变革!”

2012年岁末,笔者采访张云鹰的那天,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开放式阅读教学》刚好送到学校。这是她近年来又一项研究成果:探索了阅读教材体系的开放,阅读教学形式的开放,阅读教学课型的开放,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等等。“开放式教学”,又在阅读教学领域迈出了一大步。

上一篇:火灾事故原因调查报告下一篇:衬衫定制的宣传广告词